电子称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电子秤设计任务书

电子秤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数字电子秤的设计完成时间
指导教师职称学生姓名班级
总体设计要求和技术要点
总体设计要求及技术要点:
总体设计要求及技术要点:
1、基本要求:
设计一数字电子秤
1)测量范围20g以上;
2)测量精度0-5g左右;
3)自动称重、数字显示。

2、较高要求
通过键盘设定单价,并具有计价功能。

在LCD上进行显示。

3、技术要点
1)核心控制器可以是单片机、FPGA或PSoC
2)完成测量电路、信号放大电路、信号转换电路和显示电路等软硬件电路设计,并进行组装调试。

工作内容及时间进度安排
课程设计成果
1.课程设计实物
2.课程设计报告书及答辩报告。

测控电路电子秤课设报告

测控电路电子秤课设报告

《测控电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人体电子秤设计院系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班级测控1102学号 2011010652学生姓名丁向友指导老师刘国忠实验时间 2014.06-2014.07实验成绩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及意义 (3)二、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 (3)三、总体方案设计 (3)四、电路设计及调试 (4)4.1称重传感器电路 (4)4.2信号调理电路 (5)4.2.1放大电路 (5)4.2.2调零电路 (7)4.3比较电路 (7)4.4或非电路 (9)4.5显示模块 (10)4.6报警系统 (10)五、电路调节 (10)六、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 (11)6.1准确性 (11)6.2稳定性 (12)6.3关键点电压 (13)七、总结 (14)八、参考文献 (14)一、课程设计目的及意义测控电路课程设计是测控电路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独立实践教学环节是对《测控电路》理论部分的必要补充。

课程设计内容为典型测控系统电路设计,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完成测控系统任务分析、电路总体设计、单元电路设计以及电路调试等各个环节。

掌握有关传感器接口电路、信号处理电路、放大电路、滤波电路、运算电路、显示电路以及执行部件驱动电路等内容在测控系统中的使用方法。

了解有关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

在课程设计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设计以AD620、LM741、LM339为核心,进行智能人体电子秤的设计,并详述该系统硬件的设计方法。

该系统集称重、显示、报警于一体,功能齐全,实用性强,充分利用了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测控电路、信号分析与处理、传感器等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有机的将所学到的知识融合在一起,投入到实际运用中,便于对知识的综合掌握及运用。

二、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任务:设计一个人体电子秤测量系统。

要求:1)基本要求最大称重:150KG用3位半数字显示表头显示体重,输入电压范围0-2V,当体重大于W1时,点亮LED1,发出声音提示;当体重小于W2时,点亮LED2,发出声音提示。

电子秤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秤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2000(100VDC)
蠕变(%F.S/3min)
0.05
推荐激励电压(V)
3~12
零点漂移(%F.S/1min)
0.05
工作温度范围 (℃)
-10~+50
零点温度漂移(%F.S/10℃)
0.2
过载能力(%F.S)
150
由于其激励电压越高,准确度越高的特性,本次设计使用10V电源供电。
2.2信号放大电路的设计与选择
ADC_InitStructure.ADC_ContinuousConvMode = ENABLE; //连续转换
ADC_InitStructure.ADC_ExternalTrigConv = ADC_ExternalTrigConv_None; //转换不受外界决定
ADC_InitStructure.n_Right; //右对齐
c.单片机数据处理及控制电路,包括矩阵键盘,OLED屏幕等。
d.双电源供电及变压电路。
1.2.2 基本工作原理及原理框图
图一:基本硬件系统结构图
全桥电阻应变式传感器输入电压,当标准重物放置在传感器之上时,电阻值发生改变,使加载到全桥电路上的输出电压发生变化,变化范围约为3mV到10mV运用AD620N仪表放大电路将微弱模拟信号放大,并经过LM358搭建的电压跟随器电路滤波。送至STM32单片机中进行A/D模数转换,将模拟信号转变成单片机能够识别的数字信号,并且利用单片机控制整个电路的同时,处理数字信号,并且控制在OLED中显示实时结果。
量程(kg)
3kg
综合误差(%F.S)
0.05
额定输出温度飘移(%F.S/10℃)
≤0.15
灵敏度(mv/v)
1.0±0.1

电子称课课程设计

电子称课课程设计

电子称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子称的基本使用方法、原理以及维护保养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电子称,准确地测量物体的质量,并了解电子称的工作原理及其保养方法。

1.了解电子称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2.掌握电子称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知道电子称的工作原理及保养方法。

4.能够正确快速地使用电子称进行测量。

5.能够分析解决电子称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能够对电子称进行简单的维护和保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3.使学生认识到电子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子称的基本结构及功能介绍。

2.电子称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电子称的工作原理讲解。

4.电子称的维护保养知识。

第一课时:电子称的基本结构及功能介绍,电子称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电子称的工作原理讲解,电子称的维护保养知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电子称的基本结构、功能、工作原理和维护保养知识。

2.讨论法:在讲解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增强学生的理解。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电子称的使用技巧。

4.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电子称,加深对电子称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电子称使用说明书,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指导。

2.参考书:电子称原理及其应用,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电子称知识。

3.多媒体资料:电子称使用视频教程,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4.实验设备:电子称、物体、操作台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方面。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秤设计课程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秤设计课程设计

百度文库-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传感课程设计报告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秤设计目录目录 (1)摘要 (1)关键字:电子秤、应变片、A/D转换器,显示电路 (1)一、系统整体描述 (1)二、系统模块设计 (2)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组成以及原理 (2)直流差动电桥检测电路 (3)放大电路 (5)A/D转换 (7)单片机系统 (7)三、数据处理及程序的设计 (9)数据处理及程序的设计 (9)参数整定 (10)测量数据及误差分析 (10)曲线拟合及参数整定 (10)显示子程序的设计 (13)总结 (13)参考文献 (14)附录1程序 (15)摘要本文设计的电子秤以单片机为主要部件,用C语言进行软件设计,硬件则以半桥传感器为主,测量0~500g电子秤,随时可改变上限阈值,本课程设计的电子秤以单片机为主要部件,利用差动半桥测量原理,通过对电路输出电压和标准重量的线性关系,建立具体的数学模型,将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纲(g)即成为一台原始电子秤。

其中测量电路中最主要的元器件就是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传感器中应用最多的一种。

芯片HX711-BF的A/D转换的作用是把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进行模数转换,然后把数字信号输送到显示电路中去,最后由显示电路显示出测量结果。

关键字:电子秤、应变片、A/D转换器,显示电路一、系统整体描述系统由敏感元件、电桥测量电路、放大电路、模数转换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显示电路构成。

敏感元件产生物理量变化,由测量电路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放大输出。

通过模数转换后将信号输入单片机中,经过处理后由显示电路显示。

二、系统模块设计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组成以及原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的力,通过它产生的金属弹性变形转换成电阻变化的元件。

由电阻应变片和测量线路两部分组成。

常用的电阻应变片有两种:电阻丝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本设计中采用的是电阻丝应变片,为获得高电阻值,电阻丝排成网状,并贴在绝缘的基片上,电阻丝两端引出导线,线栅上面粘有覆盖层,起保护作用。

简易数字电子秤课程设计

简易数字电子秤课程设计

简易数字电子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电子秤的基本原理,包括传感器工作原理、信号转换和显示输出。

2. 学生能够了解简易数字电子秤的电路组成,并识别各部分功能。

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电子秤的校准和测量误差分析。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电子知识,完成简易数字电子秤的组装和调试。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电子秤的使用方法,并运用其进行物体的质量测量。

3. 学生能够分析和解决电子秤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具备一定的故障排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分享和交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关注电子秤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提高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电子技术课程内容,注重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

课程目标明确、具体,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电子秤基本原理:- 传感器工作原理,包括应变片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信号转换原理,介绍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显示输出原理,讲解数字显示技术。

2. 简易数字电子秤电路组成与功能:- 电路组成,包括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A/D转换器、微处理器、显示电路等;- 各部分功能,分析各组成部分在电子秤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传感器及其应用”。

3. 电子秤的组装与调试:- 组装方法,介绍电子秤的组装步骤和注意事项;- 调试技巧,讲解如何对电子秤进行校准和测量误差分析;- 教材章节:第四章“电子测量与调试”。

教学进度安排:1. 第1课时:电子秤基本原理学习;2. 第2课时:简易数字电子秤电路组成与功能学习;3. 第3课时:电子秤组装实践;4. 第4课时:电子秤调试与测量误差分析。

《检测技术》课程设计-基于应变片的电子秤设计

《检测技术》课程设计-基于应变片的电子秤设计

AT89C51简介 (17)1、2、背景介绍质量是测量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称重技术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重视。

秤是最普遍、最普及的计量设备,电子秤取代机械秤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规律。

低成本、高智能的电子秤无疑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

60年代初期出现机电结合式电子衡器以来,衡器技术在不断进步和提高。

从世界水平看,衡器技术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从传统的全部由机械元器件组成的机械称到用电子线路代替部分机械元器件的机电结合秤,再从集成电路式到目前的单片机系统设计的电子计价秤电子秤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衡量器件,广泛应用于超市、大中型商场。

电子秤在结构和原理上取代了以杠杆平衡为原理的传统机械式称量工具。

相比于传统的机械式称量工具,电子秤具有称量精度高、装机体积小、应用范围广、易于操作使用等优点。

我们所要研究的任务是:基于应变片的电子秤设计,称重范围0~10Kg,满量程量误差不大于 0.005Kg,同时具有自动去皮计算物重,并能计价,具有键盘、显示功能。

3、方案设计首先是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到被测物体的重量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

输出电压信号通常很小,需要通过前端信号处理电路进行准确的线性放大。

放大后的模拟电压信号经A/D转换电路转换成数字量被送入到主控电路的单片机中,再经过单片机控制译码显示器,从而显示出被测物体的重量。

我们的设计原则是: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各模块、部分也尽量应用集成芯片,这样及保证了精度有可使设计简单化。

按照设计的基本要求,系统可分为三大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控制器模块、人机交互界面模块。

其中数据采集模块由压力传感器、信号的前级处理和A/D转换部分组成。

转换后的数字信号送给控制器处理,由控制器完成对该数字量的处理,驱动显示模块完成人机间的信息交换。

电子秤模块设计图2.1、传感器的选择传感器的定义: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通常传感器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其中敏感元件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被测量的部分,转换部分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输出量转换为适于传输和测量的电信号部分。

基于金属箔式硬件感应片传感器的电子秤设计

基于金属箔式硬件感应片传感器的电子秤设计

东北林业大学综合电子课程设计开题报告设计项目:基于金属箔式硬件感应片传感器的电子秤设计指导教师:专业(班级):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制表: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系2011年 6 月24日一、立论依据1.项目的研究意义本项目所属技术领域为智能化称重计量领域。

近年来,随着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微电子学和计算机等现代电子技术的成就给传统的电子测量与仪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革命性的影响。

常规的测试仪器仪表和控制装置备被更先进的智能仪器所取代,作为重量测量仪器,智能电子城在各行各业开始显现其测量准确、测量速度快易于实现实时测量和监控的巨大优点,并开始逐渐取代传统的机械性杠杆测量称,成为测量领域的主流产品。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并附主要参考文献(限1000字)国内电子称重技术基本达到国际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少数产品的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

国内的电子秤市场中,1009左右量程的电子秤精度一般为0.019即10mg[1]。

在研究方法上,电子称重系统的工作原理一般是将作用在承载器上的质量或力的大小,通过压力传感器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控制电路来处理该电信号。

在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在电子称重力一面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特别是在准确度和可靠性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称重传感器方面,国外电子秤产品的品种和结构又有创新,技术功能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成果举例如下:(l)美国Revere公司研制出PUS型具有大气压力补偿功能的拉压两用的称重传感器,用于高准确度检验平台,称重平台,准确度可达5000d。

(2)德国HBM公司研制成功C2A、 C16A两种不同结构的1-100t具有耐压外壳保护的防爆称重传感器,其防爆性能符合欧洲EN50014和EN50018d级标准。

(3)美国斯凯梅公司研制出新一代高准确度不锈钢F6Ox系列5-5000kg称重传感器,准确度6000d。

用于湿度大,腐蚀性强的环境中,而且防水。

(4)德国塞特内尔公司研制出以被青铜为弹性体材料,快速称重用200型称重传感器。

电子天平课程设计

电子天平课程设计

电子天平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天平的工作原理,掌握其操作步骤。

2. 学生能准确使用电子天平进行物体质量的测量,并了解其精度和误差。

3. 学生了解电子天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其在科学实验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电子天平,进行准确测量,并完成数据处理。

2. 学生能够分析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正。

3.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科学实验的热爱,增强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2. 学生认识到准确测量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

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协作能力,养成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理学科实验课,以实践操作为主,结合理论讲解。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实验充满好奇心,动手操作能力强,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教学要求:教师需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目标的分解和实施,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天平的原理与结构:介绍电子天平的工作原理、主要部件及其功能,使学生理解其测量质量的原理。

教材章节:《物理实验》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电子天平的原理与结构”。

2. 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讲解电子天平的操作步骤,包括校准、测量、数据读取等,让学生掌握正确使用电子天平的方法。

教材章节:《物理实验》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

3. 电子天平的测量误差分析:分析电子天平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探讨如何减少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教材章节:《物理实验》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五节“电子天平的测量误差分析”。

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电子天平的测量实践,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教材章节:《物理实验》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六节“电子天平的实践操作”。

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数显电子秤

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数显电子秤

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数显电子秤摘要本实验采用称重传感器(Scale Sensor)以及其他电学元件,经过程序控制,建立数显电子秤系统。

实验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建立系统原理模型,确定系统工作实际要求,设计系统结构;确定芯片及元件;编写程序,完成计量显示功能;实现自动量程运算功能;实现外设接口总线功能,完成计量控制;测试并调试系统。

实验在51单片机应用基础上,运用C语言和Assembly语言,结合多特性器件的结构特点,实现文字、按键、秤台的控制功能,实现了从量程设定到精确测量、计算的全功能数显电子秤系统。

关键词:称重传感器、51单片机、C语言、Assembly1、系统原理本项目属于单片机控制技术在电子秤系统中的应用。

根据需要,本系统由单片机51原件,LCD显示屏,称重传感器及按键,等成分组成。

该系统采用无极性常量电流技术,穿过称重传感器的电阻,当物品放在传感器上时,常量电流会变化,而51 单片机通过AD转换,将这种变化转化为数字量,将该电压输入51单片机,得到实时重量指示。

单片机利用程序,还可以完成计量的功能,以及校准的功能,以及精确的数显计量结果。

2、工作要求根据系统原理,本实验的工作要求有:(1) 确定系统电路结构,并进行原理设计;(2)为实现测量功能,确定称重传感器,设计确定AD转换电路,与AD转换模块实现量程设定;(3)编程51单片机实现从空载重量测量,量程设定,重量计量,及数显等功能;(4)完成系统的调整与调试等工作。

3、系统仿真分析本文采用keil仿真器,仿真数显电子秤系统。

采用51芯片,将称重传感器、LCD显示屏等外设连接在51单片机上,在keil软件中,建立对应文件,完成数显电子秤程序的编写、修改、运行。

仿真中根据程序,绘制数显电子秤系统工作流程图,结合系统原理,完成系统中称重传感器、51单片机、LCD等设备及功能模块之间控制同步操作,即从空载重量测量,量程设定,重量计量,及数显等功能,最后经过合理的设计,得到精确的数显结果。

课程设计电子秤

课程设计电子秤

课程设计电子秤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子秤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电子秤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习电子秤的测量原理,理解其测量精度和误差分析。

3. 了解电子秤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电子秤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操作电子秤,进行物体的质量测量。

2. 学会分析电子秤的测量数据,进行简单的误差判断和校正。

3.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电子秤的制作或模拟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秤及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在合作中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电子秤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性。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物理学科,涉及电子技术和实际操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2. 学生特点:学生为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3.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注重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秤的基本原理:介绍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A/D转换器、显示屏等组成部分及功能。

- 教材章节:第五章“传感器”第二节“电子秤传感器”2. 电子秤的测量精度与误差分析:讲解电子秤的测量原理,分析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 教材章节:第六章“测量误差”第一节“误差分析”3. 电子秤的实际操作与应用:介绍电子秤的使用方法,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了解电子秤在生活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七章“电子秤的应用”第一节“电子秤的使用与维护”4. 电子秤制作或模拟实验:分组进行电子秤的制作或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教材章节:第八章“实践与拓展”第二节“电子秤的制作”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课时:电子秤的基本原理及其组成部分第二课时:电子秤的测量精度与误差分析第三课时:电子秤的实际操作与应用第四课时:分组制作或模拟电子秤实验,总结与展示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测控电路课程设计之电子称设计

测控电路课程设计之电子称设计

测控电路课程设计之电子秤的设计一、设计任务1、题目:电子秤的设计1.确定结构电子秤由传感器、传感器专用电源、信号放大系统、模数转换系统及显示器等五部分组成,其原理框图如指导书图4所示。

2.设计技术指标如下:1)量程为0~1.999Kg ,2)传感器可采用悬臂梁式的称重传感器(悬臂梁上贴有应变片)。

3) 显示电路采用213为A/D 转换电路、共阴级数码管。

2、设计任务1)选择传感器2)设计传感器测量电路:通常用电桥测量电路。

3)放大电路设计由于传感器测量范围是0~2Kg ,假定选择的某款传感器的灵敏度为1mV/V 、工作电压为10V ,那么其输出信号只有0-10mV 左右;而A/D 转换的输入应为0-1.999Kg ,当量为1mV/g ,因此要求放大倍数约为200倍,一般采用两级放大器。

另外,在电路设计过程,应考虑电路抗干扰环节、稳定性。

选择低失调电压、低漂移、高稳定、经济性的芯片。

最后,电路中还应有调零和调增益的环节,才能保证电子秤没有称重时显示零读数,称重时读数正确反映被秤重量。

4)模数转换及显示系统A/D 转换器可选择MC14433,也可另选。

4)供电电源:设计一个可满足本设计需求的电源。

二、设计方案1、电子秤的主要组成电子秤由传感器、传感器专用电源、信号放大系统、模数转换系统及显示器等五部分组成,其原理框图如图4所示。

图4电子秤组成框图传感器将被测物体的重量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放大系统把来自传感器的微弱信号放大,放大后的信号经过模数转换把模拟数字量,数字量通过数字显示器显示重量。

2、方案的选用方案一:采用应变式电阻称重传感器,将被测物体的重量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然后采用AD620差动电路放大器把来自传感器的微弱信号放大,然后将放大后的信号经过MC14433模数转换器转换成数字量,最后经过动态扫描将数字量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显示出来的数字就是被测物体的重量。

方案二:设计以51系列单片机AT89S52为控制核心,实现电子秤的基本控制功能。

课程设计数字电子秤设计

课程设计数字电子秤设计

课程设计数字电子秤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字电子秤的基本原理,掌握其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数字电子秤的电路图,并理解其中的电子元件作用。

3. 掌握数字电子秤的测量原理,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转换。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数字电子秤电路图。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对数字电子秤进行组装和调试。

3.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针对数字电子秤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创新实践的欲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学会在团队中共同解决问题,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在使用电子设备时注重节能环保,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他们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电子秤基本原理:介绍电子秤的测量原理,包括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信号处理、显示技术等,对应教材第3章第1节。

2. 电子元件功能及电路图分析:学习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在数字电子秤中的应用,分析电路图,理解各部分功能,对应教材第3章第2节。

3. 数字电子秤电路设计:根据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数字电子秤电路图,包括传感器、信号放大、A/D转换、显示等部分,对应教材第3章第3节。

4. 数字电子秤的组装与调试:学习如何将设计好的电路图转化为实际电路,进行组装、调试和优化,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对应教材第4章第1节。

5. 故障分析与问题解决:针对数字电子秤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教授分析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对应教材第4章第2节。

电子称课程设计(含流程图、代码)

电子称课程设计(含流程图、代码)

湖南理工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专业综合课程设计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报告成绩:目录摘要 (1)第一章绪论 (3)1.1引言: (3)第二章系统方案的设计 (3)2.1 电子秤的设计要求 (3)2.1.1 基本要求 (3)2.1.2 特色与创新 (4)2.2 设计作用与目的: (4)2.3 所用仪器与设备: (4)2.4 设计原理及设计基本思路: (5)2.4.1系统的原理: (5)2.4.2 系统的基本设计思路: (5)2.5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选择 (5)2.6单片机的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输入输出设备指派: (5)2.7.1 键盘输入 (5)2.7.2 输出显示 (6)2.8系统电源 (6)第三章系统硬件设计 (9)3.1 基于AT89S52的主控电路 (9)3.1.1芯片介绍 (9)3.1.2 主控电路 (14)3.2 基于ICL7135的前端信号处理电路 (14)3.2.1 芯片介绍 (14)3.2.2 信号处理电路 (19)3.3 人机交互界面 (21)3.3.1 键盘控制电路 (21)3.3.2 液晶显示电路 (24)3.4 系统电源 (26)3.4.1 芯片介绍 (26)3.4.2 电源电路 (27)3.5 报警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软件流程 (28)4.1 主程序流程图 (28)4.2 主要中断程序流程图 (29)第五章源程序 (32)第六章程序调试 (44)课程设计心得 (50)参考文献 (51)摘要该设计以51系列单片机AT89S52为控制核心,实现电子秤的基本控制功能。

在设计系统时,为了更好地采用模块化设计法,分步的设计各个单元功能模块,系统的硬件部分可以分为最小系统、数据采集、人机交互界面和系统电源四大部分。

简易电子称设计

简易电子称设计

烟台南山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电子工程师》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姓名学号专业班级电子工程 1003指导教师提交日期 2013年06月烟台南山学院计算机与电气自动化学院电子工程师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题目《简易电子称设计》二、课程设计要求1、采用简易键盘设置单价,对采集到的代表重量的信号能同时显示重量、金额和单价2、显示的单位为克,最大称重为102g3、单价的单位为元,最大金额数值为25.5元4、能显示购物清单,清单内容包括:重量,单价、本次购物总金额三、课程设计具体内容要求1、根据课程设计题目的要求,进行实施方案的分析,制定相应的总体控制模块方案及框图。

2、根据总体设计控制模块方案,分别设计各独立控制模块方案及绘出该控制模块方框图。

3、根据各独立控制模块方案,设计各独立模块内的电路。

4、根据各模块内的相应单元电路设计结果,查阅资料,选择元件或集成电路型号。

5、将各模块电路进行电气连接,完成硬件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的设计。

6、绘出硬件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

7、绘出系统仿真电气原理图。

8、列出电路使用的元器件和集成电路明细表9、绘出硬件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

10、软件设计需要设计程序流程图和编写程序。

11、写出设计小结和参考文献四、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摘要本文设计的电子秤以单片机为主要部件,用C语言进行软件设计,硬件则以传感器、A/D转换系统、CPU控制系统、LCD显示系统及键盘控制系统七个部分组成。

通过对电路输出电压和标准重量的线性关系,建立具体的数学模型,将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纲(g)即成为一台原始电子秤,在此基础上增加了LCD显示、键盘控制,随时可调节单价,显示总价格的功能,使本产品智能化,符合现代社会电子信息化的要求。

关键词:单片机,传感器,A/D转换,LCD显示目录1 绪论 (1)1.1 引言 (1)1.2 本设计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1.3 本设计的选题及意义 (1)2 方案选择 (2)2.1 设计要求 (2)2.2 系统方案框图 (2)2.3 分别分析和论证统方案设计 (3)2.4 确定系统方案及框图 (4)3 功能模块设计 (5)3.1 功能模块描述 (5)3.2 功能模块设计 (5)4 系统硬件原理图(系统软件流程图) (12)4.1 系统硬件原理图 (12)4.2 主程序流程图 (13)4.3 AD转换子程序流程图 (13)5 系统仿真及仿真图 (14)5.1 系统仿真图 (14)6 设计小结 (15)7 参考文献 (16)8 附录 (17)简易电子称设计1 绪论1.1 引言随着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微电子学和计算机等现代电子技术的成就给传统的电子测量与仪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革命性的影响。

电子式教学课程设计案例

电子式教学课程设计案例

电子式教学课程设计案例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式的基本概念,理解其在日常生活和科学领域中的应用;2. 学会运用电子式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常见原子、离子和分子的电子式;3. 了解电子式中的电子排布规律,能运用八隅规则分析判断电子式的正确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电子式的书写速度和准确性,增强其化学表达技巧;3. 学会运用电子式相关的知识解决实际化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精神;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其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品质;3. 使学生认识到电子式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培养其严谨、踏实的学术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化学学科,针对学生年级特点,结合电子式的知识内容,以实用性和操作性为核心。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但电子式的概念和书写方法尚属陌生,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电子式的应用价值,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式的定义与表示方法:介绍电子式的概念,电子式的表示规则,以及电子式在化学式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化学键与电子式”2. 原子、离子和分子的电子式书写:学习原子、离子和分子电子式的书写方法,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电子式表示。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原子、离子和分子的电子式”3. 电子排布规律与八隅规则:讲解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掌握八隅规则的运用,分析判断电子式的正确性。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电子排布规律与八隅规则”4. 电子式在实际化学问题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电子式解决实际化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详案《菜场电子称》2篇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详案《菜场电子称》2篇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详案《菜场电子称》 (2)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详案《菜场电子称》 (2)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2.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计数与量的概念。

教学重点: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2.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计数与量的概念。

教学准备:1.制作好一个菜场的角色模型,包括蔬菜、水果、称重器等。

2.大量的蔬菜和水果实物。

教学步骤:1.游戏介绍老师展示菜场的角色模型,并向幼儿介绍游戏的内容:在菜场里,有很多蔬菜和水果,我们需要将它们称重,然后放到对应的地方。

幼儿们可以分成小组,每组有一个菜贩子,其他的幼儿则负责将蔬菜和水果称重和放置。

2.组织游戏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菜贩子,其他的幼儿则负责称重和放置。

每个小组依次到菜场里选择蔬菜和水果,并将其放到电子称上称重。

然后,菜贩子将蔬菜和水果放到对应的地方。

3.游戏结束所有的蔬菜和水果都被称重和放置好后,游戏结束。

老师可以与幼儿一起检查每个小组称重和放置的结果,让他们互相观察和比较。

4.游戏总结与幼儿一起回顾游戏的内容和过程,并总结规则和经验。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延伸:1.增加游戏的难度,可以让幼儿在称重后计算蔬菜和水果的总重量。

2.可以与幼儿一起探讨蔬菜和水果的营养价值,并引导幼儿选择健康的蔬菜和水果。

3.可以扩展游戏的内容,让幼儿模拟购物的过程,学习货币概念和计算金钱的能力。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详案《菜场电子称》 (2)精选2篇(二)一、教学目标:1.培养小班幼儿对电子称的认识和使用能力。

2.通过游戏增强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计数能力。

3.锻炼幼儿的社交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幼儿园的角落或者教室中摆放一张“菜场”模拟的小桌子和一些塑料蔬菜、水果。

2.一台电子称。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准备好一些塑料蔬菜、水果,并放在“菜场”模拟的小桌子上,告诉幼儿这是一个新的游戏,“菜场电子称”。

台式电子秤的设计课程设计

台式电子秤的设计课程设计

台式电子秤的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并掌握电子秤的基本工作原理;2. 学生了解并运用台式电子秤的设计要求与规范;3. 学生掌握电子秤测量精度、量程等关键参数的确定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台式电子秤;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学生学会分析电子秤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学科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2. 学生认识到电子秤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3.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沟通、合作能力,树立团队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学科的设计实践课程,结合学生的年级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基本的电子技术知识,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对电子产品的设计有一定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台式电子秤的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学习兴趣。

同时,关注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秤的基本原理与结构:介绍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分析电子秤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显示模块等;教材章节:《电子技术》第四章第三节。

2. 台式电子秤的设计要求与规范:讲解台式电子秤的设计标准,分析影响电子秤精度的因素,如传感器灵敏度、信号处理电路的抗干扰能力等;教材章节:《电子技术》第四章第四节。

3. 电子秤关键参数的确定:学习如何根据需求确定电子秤的测量精度、量程等关键参数,并进行相应的计算;教材章节:《电子技术》第四章第五节。

4. 设计实践:指导学生进行台式电子秤的设计,包括电路图绘制、元器件选型、PCB板设计等,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教材章节:《电子技术》第四章实践部分。

电子称课程设计

电子称课程设计

电子称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称的工作原理,掌握电子称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称进行物体质量的测量,并准确读取数值。

3. 学生了解电子称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操作电子称,进行简单的质量测量实验。

2. 学生通过实践,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称测量数据,进行基本的计算和数据处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称及测量工具的尊重和爱护,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

2. 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实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沟通与交流能力。

3. 学生了解电子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科学实验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结合理论知识的讲解。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但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电子称的使用方法。

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称的工作原理:介绍电子称的基本结构,包括传感器、显示屏、按键等组成部分,以及工作原理。

- 教材章节:第五章第二节《测量的科学》2. 电子称的使用方法:详细讲解电子称的操作步骤,包括开关机、清零、单位转换、物体放置等。

- 教材章节:第五章第三节《电子称的使用》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运用电子称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 教材章节:第五章实验《电子称的使用与测量》4. 数据处理: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测量数据,进行基本的数据处理,如计算平均值、比较大小等。

- 教材章节:第五章第四节《数据处理》5. 电子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介绍电子称在日常生活、科技领域等方面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 教材章节:第五章第五节《测量工具的应用》6. 安全教育与实验总结: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组织学生总结实验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前言电子称重技术是现代称重计量和控制系统工程的重要基础之一,电子衡器经过40年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从60年代的机电结合型发展到现在的全电子型和数字化智能型。

由于它具有称量准确、快速,读取方便,环境适应性强,便于与电子计算机结合而实现称重计量与过程控制自动化等特点,在工商贸易、能源交通、轻工食品、医药卫生、航空航天等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课题本着电子秤向高精度、高可靠方向研究,讲述了用单片机控制A/D转换、键盘输入和数据显示,对如何实现键盘中断、A/D采样进行研究。

设计特别适用于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本文中第一章讲述了电子秤的发展情况及其工作原理,第二章讲述了电子秤的硬件电路组成部分,第三章介绍了电子秤各部分功能实现的软件设计。

1.1研究本文的意义物料计量是工业生产和贸易流通中的重要环节。

称重装置或衡器是不可缺少的计量工具。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扩大,衡器的需求也日益增多,过去沿用的机械杠杆秤己不能适应生产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的要求。

自六十年代以来,由于传感器技术和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称重技术日趋成熟,并逐步取代机械秤。

尤其是七十年代初期,微处理机的出现使电子称重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快速、准确、操作方便、消除人为误差、功能多样化等方面已成为现代称重技术的主要特点。

称重装置不仅是提供重量数据的单体仪表,而且作为工业控制系统和商业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推进了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和管理的现代化,它起到了缩短作业时间、改善操作条件、降低能源和材料的消耗、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加强企业管理、改善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作用。

称重装置的应用已遍及到国民经济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同时对称重仪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仪表有更高抗干扰能力、更高的精度。

基于电子秤的现状,本文拟研究一种用单片机控制的高精度数字电子秤设计方案。

这种高精度数字电子秤计量准确、携带方便,集质量称量功能与价格计算功能于一体,能够满足商业贸易和居民家庭的使用需求。

1.2 电子秤的发展1.电子技术渗入衡器制造业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繁荣,为了把称重技术引入生产工艺过程中去,对称重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称重过程自动化,为此电子技术不断渗入衡器制造业。

在1954年使用了带新式打印机的倾斜杠杆式秤,其输出信号能控制商用结算器,并且用电磁铁机构与代替人工操作的按键与办公机器联用。

在1960年开发出了与衡器相联的专门称重值打印机。

当时的带电子装置的衡器其称量工作是机械式的,但与称量有关的显示、记录、远传式控制器等功能是电子方式的。

2.电子秤步入社会电子秤的发展过程与其它事物一样,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糙到精密、由机械到机电结合再到全电子化、由单一功能到多功能的过程。

特别是近30年以来,工艺流程中的现场称重、配料定量称重、以及产品质量的监测等工作,都离不开能输出电信号的电子衡器。

这是由于电子衡器不仅能给出质量或重量信号,而且也能作为总系统中的一个单元承担着控制和检验功能,从而推进工业生产和贸易交往的自动化和合理化。

近年来,电子秤已愈来愈多地参与到数据处理和过程控制中。

现代称重技术和数据系统已经成为工艺技术、储运技术、预包装技术、收货业务及商业销售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随着称重传感器各项性能的不断突破,为电子秤的发展奠定了其础,国外如美国、西欧等一些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就出现了0 .1 %称量准确度的电子秤,并在70年代中期约对75 %的机械秤进行了机电结合式的电子化改造。

我国的衡器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还全是机械式的,40年代开始发展了机电结合式的衡器。

50年代开始出现了以称重传感器为主的电子衡器。

80年代以来,我国通过自行研制、引进消化吸收和技术改造,已由传统的机械式衡器步入集传感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电子衡器发展阶段。

目前,由于电子衡器具有称量快、读数方便、能在恶劣环境下工作、便于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实现称重技术和过程控制的自动化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工矿企业、能源交通、商业贸易和科学技术等各个部门。

随着称重传感器技术以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的进一步发展,电子称重技术及其应用范围将更进一步的发展,并被人们越来越重视。

3.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在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在电子称重力一面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特别是在准确度和可靠性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称重方面,国外电子秤产品的品种和结构又有创新,技术功能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典型的成果有:(1).美国Revere公司研制出的PUS型具有大气压力补偿功能的拉压两用的称重传感器,用于高准确度检验平台,称重平台,准确度可达5000d。

(2).德国HBM公司研制成功C2A、C16A两种不同结构的1-100t具有耐压外壳保护的防爆称重传感器,其防爆性能符合欧洲EN50014和EN50018d级标准。

(3).德国赛特内尔公司研制出以被青铜为弹性体材料,快速称重200型称重传感器。

其特点是线性好,固有频率高,动态响应快,独创油阻尼装置与过载保护装置一体化,保证称量时速度快,工作寿命长。

组装3~30kg电子秤台秤,准确度可达4000d。

2.总体方案设计2.1方案比较方案一、电子秤以单片机为主要部件,当商品放到秤盘上时,秤盘下的重量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产生一电信号,信号的强弱随商品重量的大小而变,该电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后,送入A/D 转换芯片进行模数转换,转换后的数字量与物重成正比,再进入89C52单片机经过数据处理,89C52单片机产生一组满足显示要求的数据,送至显示电路显示出实际重量。

另一方面,商品单价通过键盘扫描电路送入89C52单片机,经过数据处理,送至显示电路显示,物重与单价经过运算产生总价,也在显示电路上同时显示出来,其框图如图2.1所示.图 2.1方案一方框图 方案二:采用专用仪表放大器,它具有高共模抑制比、高输入阻抗、低噪声、低线性误差、低失调漂移增益设置灵活和使用方便等特点,其图如图2.2所示.图 2.2三运放大电路结构图三位半LED 显示A/D 转换器ICL7107。

ICL7107将高精度,通用性和真正的低成本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它有低于10uV 的自动校零功能,零漂小于1uV/摄氏度,低于10PA 的输入电流,极性转换误差小于一个字。

真正的差动输入和差动参考电源在各种系统中都很有用。

在用于测量负载单元,压力规管和其它桥式传感器会有更突出的优点。

另外只要用十个左右的无源器件和一个LED 显示器就可以和ICL7107组成一个高性能的仪表面板,实现了低成本和单电源工作。

其优点正好可以在和称重传感器一起用时体现出来。

其框图如图2.3所示.压力传感器 放大电路 A/D 转换 LED 显示电路AT9S51 单片机 LED 压力传放大电图 2.3方案二方框图2.2方案论证通过桥式传感器电路将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仪表放大器将电压信号放大、输入到双积分模数转换器(ICL7107),它本身通过自己的工作原理将信号显示在LED数码管显示上、通过数码管显示便可知称重的重量.2.3方案选择经过上面二个方案的分析,第二个方案的可行性高,所以我选择第二个方案作为最后的设计方案。

在设计开始前我先确定好我的总体方案,为验证我电路的正确性我将我设计的电路都先在Proteus ISIS上仿真。

先分别验证各个模块的能否正确实现其功能,再将整个电路进行仿真解决模块和模块的接口问题,最后画出整个电路图。

整个设计流程如图2.4 所示:图 2.4设计流程规划图3.单元模块设计本节主要介绍系统各单元模块的具体功能、电路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各个单元模块之间的联接关系;同时本节也会对相关电路中的参数计算、元器件选择、以及对核心器件进行必要说明。

3.1各个单元模块功能介绍及电路设计3.1.1传感器模块要达到设计的性能要求,传感器的精度起着决定性作用,本设计选用应用于称重系统90%以上的高精度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的力通过它所产生的金属弹性变形转换成电阻变化的敏感元件。

题目要求称重范围10kg,误差不大于+0.005kg,考虑到秤台自重、振动和冲击分量,还要避免超重损坏传感器,所以传感器量程必须大于额定称重即10kg。

本设计选择的是L-PSIII型传感器,最大量程20kg,精度为0.01%,满量程时误差0.002kg,可以满足本系统的精度要求[5]。

本设计的测量电路采用最常见的桥式测量电路,用到的是电阻应变传感器半桥式测量电路。

它的两只应变片和两只电阻贴在弹性梁上,测量电阻随重力变化导致弹性梁应变而产生的变化。

电阻的变化使桥式测量电路的输出电压发生变化,即输出电压的变化反映出重力的变化。

图 3.1全桥测量电桥图(其中V0输出为0~2mv)激励电压: 9VDC~12VDC ;灵敏度: 2±0.1mV/V输入阻抗: 405±10Ω;输出阻抗: 350±3Ω极限过载范围: 150% ;安全过载范围: 120%使用温度范围: -20℃~+60℃3.1.2 三运放大电路模块本次课程设计中,需要一个放大电路,我们将采用三运放大电路,主要的元件就是三运放大器。

在许多需要用A/D转换和数字采集系统中,多数情况下,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都很微弱,必须通过一个模拟放大器对其进行一定倍数的放大,才能满足A/D转换器对输入信号电平的要求,在此情况下,就必须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放大器。

图 3.2三运放大电路结构图3.1.3 双积分模数转换器(ICL7107)模块当输入电压为Vx时,在一定时间T1内对电量为零的电容器C进行恒流(电流大小与待测电压Vx成正比)充电,这样电容器两极之间的电量将随时间线性增加,当充电时间T1到后,电容器上积累的电量Q与被测电压Vx成正比;然后让电容器恒流放电(电流大小与参考电压Vref成正比),这样电容器两极之间的电量将线性减小,直到T2时刻减小为零。

所以,可以得出T2也与Vx成正比。

如果用计数器在T2开始时刻对时钟脉冲进行计数,结束时刻停止计数,得到计数值N2,则N2与Vx成正比。

双积分AD的工作原理就是基于上述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计数器读数N2与输入电压Vx成正比构成的。

现在我们以实验中所用到的3位半模数转换器ICL7107为例来讲述它的整个工作过程。

ICL7107双积分式A/D转换器的基本组成如图1所示,它由积分器、过零比较器、逻辑控制电路、闸门电路、计数器、时钟脉冲源、锁存器、译码器及显示等电路所组成。

下面主要讲一下它的转换电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首先电压输入脚与输入电压断开而与地端相连放掉电容器C上积累的电量,然后参考电容Cref充电到参考电压值Vref,同时反馈环给自动调零电容CAZ以补偿缓冲放大器、积分器和比较器的偏置电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