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信息平台接入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整合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整合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整合技术规范》编制说明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二○一五年三月目录1 编制背景..................................... - 1 -2 编制原则和方法................................ - 1 -2.1 编制原则..................................... - 1 -2.2 编制方法..................................... - 3 -3 《标准》内容说明............................. -4 -3.1 《标准》文档结构............................. - 4 -3.2 范围......................................... - 4 -3.3 规范性引用文件............................... - 4 -3.4 总则......................................... - 4 -3.5 工作步骤..................................... - 5 -1、准备工作................................ - 5 -2、规范化梳理.............................. - 5 -3、数据整理................................ - 6 -4、数据整合................................ - 6 -5、信息落宗................................ - 6 -6、数据入库................................ - 7 -3.6 成果检查..................................... - 7 -3.7 主要成果..................................... - 7 -3.8 附录......................................... - 7 -1编制背景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

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

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

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一、不动产登记的定义不动产登记,是指不动产登记机构依法将不动产权利归属和其他法定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的行为。

不动产是指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着物。

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依法将各类登记事项准确、完整、清晰地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

二、系统背景长期以来,土地、房屋、林地、草原、海域等不动产登记职责分散在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农业、林业、海洋部门,基本上由县级部门承担。

各部门都针对各自行业管理特点,制定了技术标准和规程。

原有分散登记制度下形成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化呈现出几个显着特征,一是登记资料分散保存在各级不同部门,且数字化程度不同,数据标准互不衔接,数据格式不统一,行业之间和行业内不同地区之间差异较大;二是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等平台软件不统一,技术架构和技术路线不尽相同;三是行业或部门信息化统筹力度不同,数据和系统标准化程度不一。

2015年2月15日,中央编办、财政部、住建部等八家不动产登记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在国土部就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推进事项展开集中办公,包括研讨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由国务院颁布并于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

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的登记信息应当纳入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确保国家、省、市、县四级登记信息的实时共享。

三、建设原则1.立足已有基础,创新建设方式立足相关部门已有的各类不动产登记信息化基础,加强对已有系统改造、数据整合和相互对接,充分发挥已有成果的作用;同时,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方向,以“国土资源云”总体框架为技术指导,运用云计算技术和云服务模式,创新建设方式。

2.加强纵向协调联动,保证横向紧密衔接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是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的共同任务,需要顶层设计、统筹部署,明确职责分工和进度安排,加强各级协调联动,形成合力,有序推进;强化部门间协同,保证不动产登记相关系统、数据与横向相关部门系统、数据之间的紧密衔接,确保登记信息与相关部门信息互通共享,消除“信息孤岛”。

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用户操作手册

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用户操作手册

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用户操作手册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用户操作手册1、登录与账户管理1.1 注册新账户1.2 登录和密码重置1.3 管理个人资料1.4 绑定和解绑方式1.5 安全设置与账户保护2、预约与办理不动产登记2.1 新建不动产登记申请2.2 申请材料准备与2.3 预约申请送达时间2.4 缴费与发票管理2.5 材料审核与补正2.6 办理结果查询与通知3、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3.1 按不动产单元号查询3.2 按不动产权利人查询3.3 按证明号查询3.4 按自然幢号查询3.5 其他高级查询条件4、不动产权证书管理4.1 不动产权证书领取方式选择 4.2 查看不动产权证书信息4.3 不动产权证书补证与换证4.4 不动产权证书注销与异动5、法律法规与常见问题解答5.1 不动产登记法相关法律解读 5.2 登记规范与标准解读5.3 常见问题解答与操作技巧附件:1、注册与登录用户须知2、不动产登记申请材料清单3、不动产权证书管理流程图4、其他相关文档和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不动产登记:根据不动产登记法对不动产权益进行记载和确权的行为。

2、不动产权证书:证明不动产所有权或其他权益的法定文件。

3、不动产单元号:标识土地或建筑物的独立不动产单位的编号。

4、不动产权利人:拥有不动产所有权或其他权益的人。

5、证明号:不动产登记机构颁发给不动产权利人的唯一编号。

本文档涉及附件:1、注册与登录用户须知2、不动产登记申请材料清单3、不动产权证书管理流程图4、其他相关文档和表格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不动产登记2、不动产权证书3、不动产单元号4、不动产权利人5、证明号。

不动产登记智能化平台设计与实现

不动产登记智能化平台设计与实现

不动产登记智能化平台设计与实现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不动产登记已经逐渐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不动产登记智能化平台得到了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业务效率、减少了纸质文件的使用量,更加安全可靠,并且可以为大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本文旨在探讨不动产登记智能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主要包括平台应用的技术架构、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平台的使用流程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平台应用的技术架构不动产登记智能化平台的技术架构主要由前端、后端和数据库三个部分组成。

前端主要用于数据的展示与交互,后端用于数据的处理与存储,数据库则是存储数据与访问数据的基础。

前端技术方面,采用了目前较为成熟的Web前端架构,即基于Vue框架的前后端分离模式,前端通过Ajax与后端通信,后端返回JSON格式的数据。

在前端交互方面,除了传统的网页表单外,还采用了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保障了信息的安全性。

后端技术方面,采用了Java语言,框架采用了Spring MVC、SpringBoot和MyBatis。

Spring MVC主要用于控制器及其相应的请求处理,SpringBoot简化了配置流程,提高了开发效率,MyBatis则用于实现数据的持久化。

数据库技术方面,采用了关系型数据库MySQL,为确保数据安全性还增加了数据加密、隐私保护等功能。

二、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不动产登记智能化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登记申请、认证审核、权属查询、信息统计等。

1、登记申请模块登记申请模块是平台最重要的部分。

用户可以通过此模块提交房屋买卖、抵押贷款、转移等登记申请。

申请流程包括房屋信息填写、身份证明等必要信息上传、审核、结果反馈等多个阶段。

前端采用了表单填写和生物识别技术,帮助用户快速提交申请,减少了人工审核的时间和准确性。

2、认证审核模块认证审核模块是平台信息安全的重要保障。

在此模块中,管理员可以对提交的申请进行身份认证、房屋权属认证等审核,并给出审核结果。

完整版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应用平台总体技术框架

完整版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应用平台总体技术框架

技术架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采用国产自主可控信息技术、按照所示。

2云计算模式构建,技术架构如图不动产登记信不动产登记共享、查询与不动产登记服一接入服析服不动产登记数其他数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技术架构图2基础设施层1.,是将计算资源、存IaaS)基础设施层也称基础设施即服务层(按照云服务模式和云架构建网络资源等物理资源进行整合,储资源、大容量存储立共享资源池,形成可按需动态扩展的高性能计算环境、高并发用户登记业务办理和信满足海量不动产登记数据存储、环境,息共享查询,以及各级登记业务系统接入平台的需要。

.2.平台层平台层也称平台即服务层(PaaS),是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的枢纽,负责对物理资源、数据资源、应用服务、通用资源等进行统一管理、监控与调度,负责提供应用开发和部署的环境。

3.数据资源层数据资源层也称数据即服务层(DaaS),由不动产登记数据、其他数据等组成,负责数据的统一组织与管理,对应用层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信息共享和查询服务系统、信息分析系统提供数据支撑。

不动产登记数据包括覆盖全国的、通过历年土地、房屋、林地、草原、海域登记积累的登记信息。

不动产登记数据通过日常登记业务实时动态更新。

4.应用层应用层也称软件即服务层(SaaS)。

面向各类用户,通过网络提供不动产登记信息的查询、分析、交换、共享服务和登记业务办理服务。

服务对象包括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农业、林业、海洋等部门,公安、民政、财政、税务、工商、金融、审计、统计等部门,以及权利人、利害关系人等。

通过统一应用服务门户向用户呈现。

5.标准和制度保障体系标准和制度保障体系包括数据和应用服务方面和技术标准规范及管理制度,确保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各组成部分之间,以及平台与外部系统交互能够有效衔接,规范运转。

.6.安全保障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内容,保障数据存储、传输、访问、共享的安全。

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方案目录一、内容描述 (3)1.1 编写目的 (3)1.2 背景与意义 (4)二、需求分析 (6)2.1 不动产登记现状 (7)2.2 信息管理平台功能需求 (9)2.3 性能需求 (10)2.4 安全性需求 (11)三、平台架构设计 (12)3.1 总体架构 (13)3.2 前端展示层 (15)3.3 应用服务层 (16)3.4 数据访问层 (17)3.5 数据存储层 (19)四、数据库设计 (20)4.1 数据库选择 (21)4.2 数据表设计 (22)4.3 索引设计 (24)4.4 关系型数据库与非关系型数据库的选择 (25)五、功能模块开发 (26)5.1 用户管理模块 (27)5.2 不动产信息管理模块 (28)5.3 登记审核模块 (30)5.4 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 (31)5.5 报表生成与导出模块 (33)六、平台集成与测试 (33)6.1 集成需求分析 (35)6.2 集成技术方案 (36)6.3 测试计划与方案 (37)七、平台部署与运维 (39)7.1 部署环境要求 (40)7.2 部署流程 (42)7.3 运维监控 (43)八、安全管理与备份恢复 (44)8.1 安全策略 (45)8.2 数据备份策略 (46)8.3 恢复方案 (47)九、培训与推广 (49)9.1 培训内容 (50)9.2 培训方式 (51)9.3 推广策略 (52)十、总结与展望 (53)10.1 项目成果 (54)10.2 后续工作展望 (56)一、内容描述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方案旨在构建一个全面、高效、安全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系统,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保障交易安全、优化资源配置,并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服务需求。

该平台将整合现有不动产登记数据资源,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通过数字化手段,对不动产登记全过程进行电子化处理,提高登记效率和准确性。

平台还将建立完善的数据共享机制,便于相关部门依法查询、利用不动产登记信息。

不动产信息平台接入技术要求

不动产信息平台接入技术要求

不动产信息平台接入技术要求不动产信息平台接入技术要求一、引言1.1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不动产信息平台的接入技术要求,以确保有效的数据交互和信息分享。

1.2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所有需要接入不动产信息平台的开发者和系统运维人员。

二、接入环境要求2.1 开发环境2.1.1 操作系统要求开发环境须运行在支持Java、Python、C等常见编程语言的操作系统上,如Windows、Linux等。

2.1.2 开发工具要求开发环境应使用备受推崇的集成开发环境(IDE),例如Eclipse、Visual Studio等,以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2.2 运行环境2.2.1 操作系统要求运行环境须运行在支持Java虚拟机(JVM)、Python解释器、:NET运行时等的操作系统上,如Windows Server、Linux等。

2.2.2 网络要求运行环境需要具备可靠的网络连接,以保证与不动产信息平台的正常数据交互。

三、接口要求3.1 数据格式要求3.1.1 请求数据格式所有接口的请求数据必须采用统一的格式,如JSON、XML等,并且需要按照接口文档的要求进行格式化。

3.1.2 响应数据格式所有接口的响应数据必须采用统一的格式,如JSON、XML等,并且需要按照接口文档的要求进行格式化。

3.2 接口标准3.2.1 请求方法接口的请求方法须符合HTTP协议规范,常用的有GET、POST、PUT、DELETE等,请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3.2.2 接口路径接口的路径须根据不动产信息平台的接口文档要求进行设置,确保能够正确访问和获取数据。

3.2.3 接口参数接口的参数须根据不动产信息平台的接口文档要求进行设置,确保能够正确传递和解析数据。

四、数据安全要求4.1 鉴权机制接入不动产信息平台的系统必须实现合适的鉴权机制,确保只有授权的系统能够访问和操作数据。

4.2 数据加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敏感数据必须采用加密算法进行加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总体方案与国家级平台建设现状

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总体方案与国家级平台建设现状

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总体方案与国家级平台建设现状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是指用于集中管理不动产登记信息的统一平台,旨在提高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它是不动产登记制度的重要举措,对建立健全不动产登记制度、保障不动产权利和交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总体方案及其与国家级平台建设现状的分析。

一、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总体方案1.平台建设目标:建设一个全面、高效、安全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不动产登记信息的集中、统一管理。

2.主要功能模块:(1)不动产权属登记模块:对不动产权属进行登记、变更、抵押等操作。

(2)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模块:提供不动产权属、抵押等信息的查询服务。

(3)在线申请办理模块:提供在线申请不动产登记、抵押等业务办理服务。

(4)统计分析模块:对不动产登记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5)数据接口模块:与其他相关平台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

3.平台建设步骤:(1)需求调研:了解用户需求,明确平台功能和性能要求。

(2)系统设计:制定平台的体系结构、功能模块和数据流程。

(3)技术选型:选择合适的技术和工具进行平台开发和运维。

(4)平台开发: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系统开发和功能测试。

(5)数据导入:将现有的不动产登记信息进行数据迁移和导入。

(6)系统部署:将平台部署到服务器上,并进行运维管理。

(7)平台推广:宣传和推广平台,提高用户的认知和使用率。

目前,我国已经建设了国家级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名为“国土资源登记信息管理系统”。

该平台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牵头建设,覆盖了全国范围内的不动产登记信息。

国家级平台的主要特点和功能如下:1.全面覆盖:国家级平台覆盖了全国范围内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包括房屋、土地、林权等不动产权属信息。

2.信息查询:国家级平台提供了不动产权属、抵押等信息的在线查询服务,方便了用户查询不动产信息。

3.在线申请办理:用户可以通过国家级平台在线申请不动产登记、抵押等业务办理,加快了办事效率。

息县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软硬件配置招标项目技术规

息县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软硬件配置招标项目技术规

息县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软硬件配置招
标项目技术规格要求
一、采购文件中技术要求部分为满足采购人需要设备的最低要求,如有与某项产品或参数描述相同,并非特指,仅为招标货物质量、档次、水平参照,评标以功能、性能为主。

二、服务要求:在交货完毕后质保期内,非人为因素,如出现质量问题中标人应在日内无条件免费返修或退换。

三、验收标准:货物安装调试完成后,依据《河南省不动产登记数据整理实施方案》,经甲方或第三方验收机构验收,达到合格标准。

四、其他要求:
、交货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
、工期:日历天
、质保期:三年
、产品质量要求:所投产品必须全部达到或超过招标文件中技术参数及其它要求;
技术参数配置清单。

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5〕103号

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5〕103号

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正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5〕1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是不动产登记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难度大,社会需求强。

为深入贯彻落实不动产登记“四统一”要求,统筹做好信息平台建设,保障不动产登记工作顺利推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高度重视信息平台建设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是《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明确要求,是落实不动产登记制度的重要技术支撑,是保障交易安全和实现信息共享的重要手段,对于规范开展不动产登记业务,促进职责机构整合和工作流程再造,提升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强化产权保护和便民利民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要高度重视信息平台建设,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信息平台建设“反弹琵琶”的总体要求,超前谋划,统筹部署,将信息平台建设作为推进不动产登记制度建设的重要抓手,贯穿不动产登记制度建设全过程。

各地要按照《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设总体方案》(附后,以下简称《总体方案》)的统一部署,全面落实各项工作要求,确保信息平台建设有序推进。

二、准确把握目标任务各地要紧紧围绕《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关于信息平台建设的要求,依据《总体方案》,对各级各类不动产登记数据、信息平台、软件系统及网络资源进行整合集成,确保国家、省、市、县四级登记信息的实时共享,实现与相关部门审批、交易信息的实时互通共享,加强与公安、民政、财政、税务等部门间不动产登记有关信息的互通共享,提供不动产登记资料的依法查询。

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用户操作手册

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用户操作手册

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用户操作手册一、前言欢迎使用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

本操作手册旨在帮助您了解和使用该平台,以便您能够有效地进行不动产登记和查询。

请在开始使用平台之前,仔细阅读本操作手册。

二、平台简介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在线平台,提供不动产登记信息的查询和管理。

通过此平台,您可以进行不动产登记、修改、删除和查询等操作,实现高效、便捷的不动产管理。

三、操作流程1、注册账户:在平台首页点击“注册”按钮,填写您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号、码等。

您将收到一封确认邮件,点击链接完成账户注册。

2、登录账户:在平台首页点击“登录”按钮,输入您的用户名和密码。

请确保账户安全,不要泄露个人信息。

3、填写登记信息:登录后,点击“登记信息”选项,填写不动产的详细信息,包括、面积、产权人等。

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提交登记:填写完毕后,点击“提交”按钮,将登记信息提交至平台审核。

审核通过后,您的登记信息将显示在平台上。

5、查询信息:在平台首页点击“查询”选项,输入关键字或筛选条件,搜索不动产登记信息。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左侧菜单栏中的“查询”按钮进行查询。

6、导出数据:在平台首页点击“导出”选项,选择需要导出的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范围和格式。

点击“导出数据”按钮,将数据保存到您的本地计算机中。

7、修改信息:如需修改已登记的不动产信息,请先进行信息核实。

核实无误后,点击“修改”按钮,填写需要修改的信息并提交至平台审核。

审核通过后,修改后的信息将显示在平台上。

8、删除信息:如需删除已登记的不动产信息,请先进行信息核实。

核实无误后,点击“删除”按钮,将该条信息从平台上删除。

请注意,删除后的信息将无法恢复,请谨慎操作。

9、退出账户:在平台首页点击“退出”按钮,退出当前账户。

请确保您的个人信息得到妥善保护。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问题:无法登录账户。

解决方法:检查用户名和密码是否正确,确保账户安全不泄露个人信息。

如仍无法登录,请平台客服协助解决。

不动产信息平台接入技术要求

不动产信息平台接入技术要求

不动产信息平台接入技术要求1. 引言不动产信息平台(Real Estate Information Platform,简称REIP)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交流平台,用于收集、存储和查询不动产相关数据。

本文档旨在提供REIP接入的技术要求,以确保接入方能够顺利实现数据交互和共享。

2. 技术架构REIP基于客户端-服务端架构,采用RESTful风格进行交互。

以下是接入方需要遵循的技术要求:2.1 接口认证接入方需要实现基于OAuth 2.0的认证机制,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或系统可以访问和操作数据。

为每个接入方分配唯一的客户端ID和客户端秘钥,并使用HTTPS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2.2 数据格式接入方需要使用JSON格式进行数据传输。

API请求和响应中的数据都应以JSON形式进行编码和解码。

2.3 API版本管理为了确保接口的兼容性和可维护性,接入方需要在API中使用版本管理。

每个API请求都应指定所使用的版本号,以便在后续版本更新时进行平滑的迁移。

2.4 数据加密所有敏感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应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接入方需要使用SSL/TLS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并在服务端实现数据的加解密处理。

3. 接口设计REIP提供了一系列的接口,用于实现数据的查询、新增、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接入方需要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接口设计:3.1 查询接口查询接口用于获取不动产相关数据,包括房屋信息、土地信息、产权信息等。

接入方需要实现合理的查询接口,支持按照不动产ID、地理位置、所有权人等条件进行数据查询。

3.2 新增接口新增接口用于向REIP添加新的不动产数据。

接入方需要实现合适的新增接口,支持批量和单条数据的添加,并校验数据完整性和正确性。

3.3 修改接口修改接口用于更新不动产信息,包括房屋面积、土地用途、权属变动等。

接入方需要实现相应的修改接口,支持批量和单条数据的更新。

3.4 删除接口删除接口用于删除不动产数据,接入方需要实现相应的删除接口,支持批量和单条数据的删除操作。

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技术规范目录1 总则2 术语和代号2。

1 术语2。

2代号3 基本规定3.1 系统构成3.2数据构成3.3 各子系统与数据之间的关系3。

4 其他要求4 统计分析与信息发布子系统4。

1一般规定4。

2统计分析4,3信息发布5 新建商品房网上备案子系统5。

1 一般规定5.2 功能要求5。

3 数据要求6 存量房网上备案子系统6。

1一般规定6。

2功能要求6。

3 数据要求7从业主体管理子系统7。

1 一般规定7.2功能要求7。

3 数据要求8 项目管理子系统8。

1 功能要求8.2 数据要求9 登记管理子系统9。

1 一般规定9。

2功能要求9。

3 数据要求10 测绘及成果管理子系统10.1功能要求10。

2 数据要求11系统安全和保密技术要求11。

1实体安全11.2 运行安全11.3 信息安全11.4权限管理12 系统验收附录A 数据采集要求A.1 统计数据和发布数据A.2业务数据A。

3 从业主体数据A。

4基础数据本规范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1 总则1。

0.1 为规范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的建设,制定本规范。

1。

0.2本规范适用于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的规划、实施和验收。

1。

0。

3 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的规划、实施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代号术语2.1.1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real estate market information system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满足房地产开发、测绘、交易和登记等业务管理需要,并实现以上业务的信息采集、管理、统计和发布的信息系统。

2。

1。

2 物理数据physicaldata描述宗地、幢及户的自然特征的数据,包括物理图形数据和物理属性数据. 2。

1.3权属数据prOpertydata描述宗地、幢及户的权利特征的数据。

2.1。

4楼盘表buildingtable描述物理数据及其关联关系,并可与权属数据等其他相关数据相关联的数据组织方式.2.1。

不动产数据整合技术方案

不动产数据整合技术方案

目录1. 存量数据整合 (2)1.1目标与任务 (2)1.1。

1数据整合目标 (2)1.1.2数据整合任务 (2)1。

2总体要求 (4)1。

3整合思路 (5)1。

4主要技术方法 (9)1.4.1内业属性关联 (9)1.4。

2外业补充调查与测量 (9)1。

5工作步骤及要求 (10)1。

5。

1准备工作 (10)1。

5。

2数据转换 (12)1.5。

3数据整理 (14)1。

5。

4整合关联 (23)1。

5。

5数据入库 (26)1.6质量控制 (28)1.7主要成果 (29)2. 成果检查 (30)2.1检查方法 (30)2.1.1随机抽样检查 (30)2。

1.2计算机软件检查 (30)2。

2质量控制要素 (30)2.2。

1空间数据的质量评价要素 (30)2.2。

2非空间数据的质量评价要素 (31)3. 成果汇交 (32)3。

1目标与任务 (32)3.2汇交方式及程序 (32)3。

2。

1汇交方式 (32)3.2.2汇交程序 (33)3.3汇交内容及要求 (33)3。

3.1空间数据成果 (33)3.3.2属性数据 (34)3.3.3元数据 (34)3.3.4其他数据 (34)3。

4数据组织 (35)3.4.1组织单元 (35)3.4。

2数据文件组织结构 (35)3。

4.3命名规则 (35)3。

5质量要求 (35)1.存量数据整合1.1目标与任务1.1。

1数据整合目标通过将现有标准不一、格式各异、互不关联,以不同介质分散存放在国土、住建、农业、林业、海洋等部门的各类不动产登记信息进行规范整合,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整合建设不动产登记数据库,为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运行和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应用提供数据支撑,为国家、省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汇交奠定基础。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的目标主要是:(1)支撑业务管理数据整合的首要目标是支撑日常各类不动产登记业务管理,保障不动产登记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效率.(2)满足数据汇交为了建立国家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将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的信息纳入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国家明确要求开展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汇交工作,数据整合成果是不动产登记数据汇交上报的主要内容。

不动产登记系统数据接入规范(讨论稿)

不动产登记系统数据接入规范(讨论稿)

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接入技术规范(讨论稿)1.概述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及定义 (2)4.数据接入形式 (4)4.1.XML文件接入 (4)4.2.web服务接入 (5)5.报文格式 (5)5.1.业务报文格式 (5)5.2.响应报文格式 (8)6.业务数据内容 (9)6.1.土地所有权常规登记 (10)6.2.建设用地、宅基地使用权常规登记 (19)6.3.农用地使用权(非林地)常规登记 (28)6.4.海域(含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常规登记 (38)6.5.林权常规登记 (48)6.6.构(建)筑物所有权常规登记 (57)6.7.房屋所有权常规登记 (66)6.8.点状定着物常规登记 (80)6.9.线状定着物常规登记 (83)6.10.面状定着物常规登记 (85)6.11.抵押权登记 (86)6.12.地役权登记 (95)6.13.其他相关权利常规登记 (104)6.14.注销登记 (112)6.15.异议登记 (118)6.16.预告登记 (122)6.17.查封登记 (128)7.数据校验 (134)7.1.文件格式校验 (134)7.2.规范编码检查 (134)7.3.数据类型及格式检查 (134)附录A:要素代码表 (134)附录B:属性值字典表 (136)附录C:使用密钥访问sftp的示例 (156)附录D:数据接入web服务调用示例 (159)1.概述本规范规定了不动产登记数据的数据接入形式、格式、内容和校验。

本规范适用于省、市、区县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信息化系统,以数据接入方式接入国家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参考一下文件或其中条款:●《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不动产单元设定与代码编制规则(试行)》本标准的引用以下文件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2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6424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TD/T 1001 地籍调查规程●TD/T 1015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CJJ/T 115 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技术规范●JGJ/T 246 房屋代码编码标准●JGJ/T 252 房地产市场基础信息数据标准●HY/T 123 海域使用分类体系●HY/T 124 海籍调查规范●无居民海岛使用测量规范●NY/T 253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3.术语及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的。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技术方案两篇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技术方案两篇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技术方案两篇篇一:某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技术方案1建设目标与任务1.1建设目标按照尊重历史、充分继承的原则,保留和认可原有各部门已形成的调查成果,对涉及到初始调查和变更调查的房屋、土地、林地、草原、承包经营权、海洋等,统一按照目前国土资源部颁布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整合技术规范》、《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方案》等有关标准和规范,通过集中统一的调查,按照空间位置关系和统一标准紧密整合,消除各类数据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建立各类数据之间的联系,形成统一的不动产产权产籍“一张图”,实现房屋、土地、林地、草地、海洋、承包经营权空间数据和登记业务数据、档案数据的一体化存储,以达到图、属、档一体化管理的应用目标。

1.2建设任务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整合技术规范》以及《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方案》等不动产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清理房屋、土地、林地、草原、承包经营权、海洋等原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对其空间数据要素、数据格式、属性内容等进行清理整合,建立符合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的数据分层及属性标准等要求的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库,为不动产登记及相关行业提供数据支撑和数据服务。

1、对于已建成的与不动产登记相关的数据库,可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建立映射关系模型,补充完善后转换形成符合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要求的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库。

2、对于已有不动产登记电子档案或部分电子数据的,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提取、转换、补录不动产登记信息,建立符合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的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库。

3、对于没有电子数据只有不动产登记纸质档案的,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录入数据,建立符合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要求的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库。

2现状分析2.1业务分析不动产统一登记主要涉及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以及将纳入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现有的各种登记业务基本上都出台了登记办法,对登记的相关工作做了明确规定。

不动产登记大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要求规范(试行)

不动产登记大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要求规范(试行)

附件2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规范(试行)目录1 范围............................................................................... 7...2 规范性引用文件..................................................................... 7...3 术语与定义......................................................................... 8...4 总则 (11)4.1 目标与任务 (11)4.2 基本原则 (11)4.3 整合流程 (12)5 工作步骤 (14)5.1 准备工作 (14)5.2 规范化整理 (16)5.3 整合关联 (19)5.4 数据入库 (20)6 成果检查 (21)6.1 检查方法 (21)6.2 质量控制要素 (21)7 主要成果 (24)7.1 数据库成果 (24)7.2 文字成果 (24)参考文献 (49)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的目标、任务、内容、方法、程序。

本规范适用于指导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开展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T 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GB/T 2101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T 26424TD/T1001地籍调查规程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CJJ/T 115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技术规范JGJ/T 246房屋代码编码标准房地产市场基础信息数据标准JGJ/T 252HY/T 123海域使用分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NY/T 2539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NY/T 2538LY/T 1955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关于推进不动产登记共享相关部门信息试点工作的四点要求

关于推进不动产登记共享相关部门信息试点工作的四点要求

关于推进不动产登记共享相关部门信息试点工作的四点要求【导言】推进不动产登记共享相关部门信息试点工作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四个关键要求,以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依次介绍这四个要求,并提供个人观点和理解,以帮助读者全面、深入地理解这一主题。

【正文】一、系统建设要求推进不动产登记共享相关部门信息试点工作需要系统建设,即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

这个机制应该具备高效的数据传输能力和良好的数据质量控制。

另外,数据安全问题也是值得关注的重要方面。

在构建共享机制的过程中,各相关部门应加强协同合作,确保信息共享的顺畅进行。

个人观点:我认为,系统建设是推进不动产登记共享相关部门信息的基础。

只有建立起一个高效、安全和可靠的共享机制,才能有效整合各部门的信息资源,提高不动产登记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法律法规的完善要求在推进不动产登记共享相关部门信息试点工作中,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这些法规应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权限,规范信息共享的流程和方式,确保合法、透明、公正的信息共享环境。

还需要考虑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等问题,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个人观点:在信息共享的过程中,法律法规的完善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建立起规范的法律框架,才能确保信息共享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安全。

三、技术支持的保障要求另外,推进不动产登记共享相关部门信息试点工作还需要有技术支持的保障。

这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数据采集的手段。

相关部门应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信息系统的运行能力,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还需要解决数据格式的兼容性和数据标准化的问题,以便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和共享。

个人观点:技术支持是推进不动产登记共享相关部门信息的重要保障。

只有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数据采集手段,才能满足信息共享的需求,提高不动产登记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社会参与的重要要求推进不动产登记共享相关部门信息试点工作需要注重社会参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屋转移登记业务报文XML示例
四、统一接入系统部署与试运行
6. 报文示例
房屋转移登记业务报文XML示例
四、统一接入系统部署与试运行
5 1
4 3
2
四、统一接入系统部署与试运行
1.准备前置机
要求项 CPU 内存 硬盘
操作系统 其它
技术指标 CPU:i5以上
>=8G >=512G Centos6.5 或Redhat Linux 6.5 Java JDK1.60 以上版本
市级
节点
5、各级要保障网络环境稳定,对异常或故障应能及时诊断,并
启动应急措施
县级
6、各级业务网要能够与本级局域网通讯
节点
四 统一接入系统部署与试运行
四、统一接入系统部署与试运行
1.《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接入 技术规范》介绍
2.不动产登记统一接入系统部署、联调 与试运行
四、统一接入系统部署与试运行
报文结构:报文头+报文体(业务数据)
四、统一接入系统部署与试运行
业务报文头
响应报文头
响应编码
四、统一接入系统部署与试运行
5. 校验规则
属性字段定义
自然幢表定义
四、统一接入系统部署与试运行
5. 校验规则
自然幢表定义
报文体(业务数据)
户表定义 其他表定义
四、统一接入系统部署与试运行
6. 报文示例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0. 1720.1 0.1709:2109:21 :2109:2 1:21Oc t-20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 0年10 月17日 星期六9 时21分 21秒Sa turday , October 17, 2020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0.172020年10月 17日星 期六9 时21分2 1秒20. 10.17
三、统一接入系统部署与试运行
5.数据接入试运行
四、统一接入系统部署与试运行
5.数据接入试运行
异常测试: 1)中断登记系统与接入系统客户端之间的网络。 2)中断前置机与统一接入系统服务器之间的网络。 3)使用联系人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web界面,测试功能。

常态化运行机制建设
五、常态化运行机制建设
四、统一接入系统部署与试运行
2.网络联接
地方局 域网
国土资 源业务 网联调
1.网络互通 2.信息传输安全 3.下载bdc-rsa.jar 4.下载XML Schema
联系点与国家互通 开放TCP/IP协议
规划前置机IP FTP:文件传输 网络安全设置 上传bdc-rsa.jar 上传XML Schema
统一登记以来的宗地、宗海、自然幢、定着物等
数据内容
基础地理要素:行政区、地籍区、地籍子区、注记等
矢 量
其他基础地理要素:交通、水系、居民地等

坐标系
2000大地坐标系 西安 80坐标系 地方坐标系

数据格式
Shape文件: *.shp, *.shx, *.dbf, *.prj等

数据内容
非空间要素属性表
四、统一接入系统部署与试运行
3.统一接入系统部署与调试
安装消息队列imq
安装tomcat应用服 务器
部署web应用程序
统一接 入系统 客户端
统一接 入系统 中心端
安装redis内存数据库
安装客户端程序 client.jar
客户端初始化
客户端与中心端调试 1.建立通讯关系,开 放接口 2.业务报文传递 3.配号生成测试 4.响应报文测试


数据建库

文档

工作报告 技术报告 成果分析报告
一、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与汇交
数据组织
命名规则
一、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与汇交
2.不动产统一登记后至接入时点的数据整合与汇交
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
抽取 转换
土地
房屋
林地
草原
海域
不动产登 记数据
硬介质
汇交
全国不动产 登记数据库
一、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与汇交
基础地理要素:行政区、地籍区、地籍子区、注记等
矢 量
其他基础地理要素:交通、水系、居民地等

坐标系
2000大地坐标系 西安 80坐标系 地方坐标系

数据格式
Shape文件: *.shp, *.shx, *.dbf, *.prj等

数据内容
非空间要素属性表

数 据
数据格式
Microsoft Office Access的.mdb格式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 1720.1 0.1709:21:2109 :21:21 October 17, 20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17 日上午9 时21分 20.10.1 720.10. 17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 020年1 0月17 日星期 六上午9 时21分 21秒09 :21:212 0.10.17
4. 报文格式
报文:业务报文 响应报文
报文命名规则: 业务报文ID为6位行政区划代码+6位日期格式(YYMMDD)+6位序号。 业务报文文件命名采用’Biz’+ 业务报文ID,共21位来作为业务报文的文件 名,后缀为”.xml”。 响应报文文件命名采用’Rep’+业务报文ID,共21位来作为响应报文的文件 名,后缀为”.xml”。
谢谢大家!
统一接 入时点
一、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与汇交
1.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整合建库与存量数据成果汇交
抽取
汇交
县(区)级不动产登记数据库 转换 存量数据
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整合建库
土地 房屋 林地 草原 海域
全国不动产 登记数据库
一、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与汇交
不动产单元要素:宗地、宗海、自然幢、定着物等
数据内容
1.开展系统功能的升级改造。依据《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 建设技术规范》开展升级改造工作,系统功能包含不动产 权籍调查数据管理和不动产登记管理等功能,覆盖本地所 有不动产权利类型和登记类型。 2.开发登簿环节接入数据生成功能。系统在登簿环节,依 据《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接入技术规范》,生成 数据文件,实现实时接入,并确保同数同源。
安装消息队列
安装中心端程序 center.jar
安装oracle数据库
创建数据库用户 uaccess
中心端初始化
四、统一接入系统部署与试运行
4.接入数据生成
受理
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Hale Waihona Puke 审核登簿缮证
归档
1.依据平台接入技术规范实时生成业务报文数据内容 2.完成业务报文内容校验,生成校验报告(验证校验规则的可行性) 3.调用dc-rsa.jar,生成数字签名 4.生成最终的业务报文 5.调用Web Service接口或自主传输业务报文到指定目录 6.对异常进行处理
房地 产权 (独 幢层 套间 房屋) 首次 登记 首次 登记 业务 接入 数据 内容
2.每类业务涉及的数据表
四、统一接入系统部署与试运行
3. 数据表结构
表2 KTT_ZDJBXX宗地基本信息
四、统一接入系统部署与试运行
3. 数据表结构
表46 ZD_K_103宗地空间属性
四、统一接入系统部署与试运行
把信息平台接入 工作纳入年度考 核范围。
4绩效 考核
1明确 职责
将数据整合建库、信息平台 接入等工作作为部门职责, 明文规定。
运行 机制
2专人 专岗
设置专岗,并安 排技术人员。
3资金 保障
在年度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支 撑相关工作。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 10.1720 .10.17Saturday , October 17,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 9:21:21 09:21:2 109:21 10/17/2 020 9:21:21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0.1709 :21:210 9:21Oc t-2017- Oct-2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9:21:2109 :21:210 9:21Saturday , October 17, 2020
1业务分类
2每类业务
与编码
涉及的表


6报文示例 数据内容 3表结构


5校验规则
4报文格式
四、统一接入系统部署与试运行
1.业务分类与编码
共42类业务
四、统一接入系统部署与试运行
2.每类业务涉及的数据表
建设 用地 使用 权、 宅基 地使 用权 首次 登记 业务 接入 数据 内容
四、统一接入系统部署与试运行

数 据
数据格式
Microsoft Office Access的.mdb格式


数据文档
数据分析报告


一、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与汇交
3.无存量数据成果,无统一登记数据,只有基础地理 数据情况下的数据汇交
行政区、地籍区、地籍子区、交通、水系、居民地注记等
二 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功能改造
二、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功能改造
3.开发系统接口。开发系统接口,与不动产登记统一接入 系统实时对接;与档案管理系统对接。

网络环境联调
三、网络环境联调
国家
节点
1、省、市、县采用国土资源业务网接入国家级平台
2、省、市、县各级国土资源业务网与互联网物理隔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