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 种群增长

合集下载

第5章 种群的数量波动与调节

第5章 种群的数量波动与调节

5000 2500 50% 4900 98% 4900 98% 10 0.2%
10000 5000 非密度制约 50% 9800 非密度制约 98% 9950 密度制约 99.3% 10 逆密度制约 0.1%
24
上屏 下屏
各类动物具密度制约的种群记录例证 及其在各自生活史阶段的比例
出生或死 幼体早期 幼体晚 成体 记录例证
土壤 日照
强度 周期
高度 等等
2 种群结构因素 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迁出
密度 性比 年龄结构 种群行为特征 种间关系
3 人为因素 引种 环境改变 过度猎取 砍伐过度 利用过度 人口增长
3
下屏
第二节 种群调节
返回
1 种群调节的现象和概念
㈠ 种群调节的现象
⑴种群数量变化的模式:①长期稳定在 低水平,偶尔大爆发;②长期稳定在一 个水平上;③周期性数量波动。
27
上屏 返回
危害棉花的盲蝽象种群季节性变化
年度 旱涝情况 干旱 涝 先涝后旱 先旱后涝
盲蝽象种群 季节消长型
中峰期 双峰期 前峰期 后峰期
棉花蕾/铃两期 受害情况
蕾/铃两期 轻 蕾/铃 严重 蕾/— 严重 —/铃 严重
28
下屏 返回
B 生物因素说
㈠ 代表人物 尼科森A. J. Nicholson 1933 ㈡ 主要内容: ⑴认为气候学派混淆了调节与消灭(或破坏)两个 过程的概念(略)。其基本含义设种群增长100倍, 气候消灭了98%,仍属增长种群,只有因物种间关 系如寄生减少种群1%才起到调节作用。 ⑵生物因素起调节作用,生物因素包括:竞争(食 物、空间)、捕食(寄生)等。 ⑶区别密度制约与非密度制约因素。
—hare —lynx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的增长方式》教学课件-新版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的增长方式》教学课件-新版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速率为0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 之前 D.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 c
2.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 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 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为 ( D ) A.10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
实例:澳大利亚本来并没有兔子。 1859年,一个英国人来澳定居, 带来了24只野兔,放养在他的庄园里,供他打猎取乐。这些野兔发 现自己来到了天堂。因为这里有茂盛的牧草,却没有鹰等天敌。这 里的土壤疏松,打洞做窝非常方便。于是,兔子开始了几乎不受任 何限制的大量繁殖。一个世纪之后,野兔的数量达到6 亿只以上, 遍布整个大陆。后来人们引入黏液瘤病毒才使野兔的数量得到控制。
K值
增长速 率
时间
联系
“J”形
“S”形
A
环境阻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 种群增长所受的环 境阻力逐渐增大。
B
阴影部分也可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 环境阻力代表自然选择的作用
应用一 有害生物防治 鼠是繁殖力很强的有害动物,我们考虑应当采取 什么措施来控制鼠的数量? K值的应用 改变生态环境(如为防鼠害而 封储粮食、清除生活垃圾、保 护鼠的天敌等) ,降低K值。 K/2值的应用 务必及时控制种群数量, 严防达K/2值处。
(2)请根据上图在右图坐标 系中画出种群数量的变化 曲线(将A、D标在纵坐标 的合适位置上)。
结束放映
应用二 野生生物资源保护 请根据种群数量增长的相关知识,思考对濒危动物 如大熊猫应采取什么保护措施? K值的应用 建立自然保护区,改 善大熊猫的栖息环境, 提高环境容纳量。

高中生物《种群的增长方式》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种群的增长方式》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种群的增长方式》教学设计高中生物《种群的增长方式》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在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规定了“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该条内容标准有两层涵义:其一,“尝试建立数学模型”属模仿性技能目标,旨在通过原形示范(细菌的数量增长)和具体指导,学生能完成建立数学模型;其二,“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属理解水平的知识目标,旨在把握数学模型(抽象)与种群的数量变动(具体)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由此,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三条(详见前面本节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设计思路高中学生对数学模型的概念并不陌生,在学习生物学其他内容时,学生已对运用数学解决生物学中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例如,对遗传规律的认识。

因此,本节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重新建构新的知识──建构揭示生物学规律的数学模型。

本节的引入有两种思路:一是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即以“问题探讨”引入,然后逐步展开教学,将本节的探究活动作为验证性实验活动;二是将本节的探究活动作为研究性学习内容,事先布置,让学生(或部分学生)在课外完成。

从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的问题或体验引入,结合教材中的“问题探讨”和“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讨论相关内容,展开教学。

现以第一种思路为例说明,本节共2课时。

第一课时的教学应当遵循具体→抽象→再具体→再抽象……循环上升的轨迹。

1.具体。

教师以“问题探讨”引入,由于学生已有相关的数学知识,不难回答问题。

教师应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的数学公式有何生物学意义(说明细菌数量增长具有哪些性质)?2.抽象。

进一步让学生讨论:细菌的数量增长模型是怎样建构的?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由此,总结出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3.再具体。

联系实例说明种群增长的两种数学模型。

4.再抽象。

结合细菌的数量增长模型,得出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数学模型;结合实例讨论“K”值。

5.进一步回到具体。

讨论数学模型的生物学意义(说明“J型”和“S型”增长的生物学意义),列举实例。

种群的增长方式

种群的增长方式

逻辑斯谛增长-S型增长曲线
环境容纳量:又叫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 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特点: 增长率怎么变化?
K/2
条件: 自然条件:资源有限,空间有 限,受其他生物制约。
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K时 种群数量最大,但增长速率为0。
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的区别
增长方式 指数增长-J型曲线 逻辑斯谛增长-S型曲线
第二节 种群的增长方式
已知: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 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 每20分钟就通过分裂繁殖一 代。
(1)24小时后,由一个细 菌分裂产生的子代细菌数量 是多少?
将数学公式(Nn=2n)变为曲线图
时间(min)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细菌数量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形成条件 资源无限、空间无限、资源有限、空间有限、
不受其他生物制约 受其他生物制约
适用范围 理想条件
自然条件
K值

增长率 保持稳定不变 变化
增长速率 一直增大 变化
有 逐渐下降
先上升,到K/2后下降
原因:自然界中食物等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 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会不断加剧,捕食者数量不断增 加,导致该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当出生率 与死亡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有时会稳定在 一定的水平。
条件:
理想条件:资源无限,空间无限, 不受其他生物制约。
实例一:1859年,一个英格兰的农民带着24只野兔,登陆澳大 利亚并定居下来,但谁也没想到迁入一个新环境后,这些野兔
发现自己来到了天堂。因为这里有茂盛的牧草,却没有鹰等天
敌。一个世纪之后,这个澳洲“客人”的数量呈指数增长,达 到6亿只,引起了一次农业灾害。它们吃庄稼,毁坏新播下的种 子,啃嫩树皮,并且打地洞损坏田地和河堤。

种群的增长方式上课课件演示文稿

种群的增长方式上课课件演示文稿
第十一页,共40页。
凤眼莲原产于南美,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中国.由于繁殖迅速,又几乎没 有竞争对手和天敌,数量急剧增长.它对其生活的水面采取了野蛮的封 锁策略,挡住阳光,导致水下植物得不到足够光照而死亡 ,成为了入侵 植物。
第十二页,共40页。
环颈雉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20世纪30年代,环颈雉引入美国的一个岛屿,在
将培养液稀释一定的倍数,再重新计数。
第三十六页,共40页。
第三节 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
第三十七页,共40页。
种群的数量波动
概念:由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和环境条件的改 变所引起的种群个体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环境容纳量是种群数量的平均值,实际的种群数量在这个平 均值(种群平衡密度)上下波动。
波动幅度有大有小;可以是非周期性也可是周期性,
第三十八页,共40页。
• (1)非周期性波动

第三十九页,共40页。
常由气候因素引起
(2)周期性波动
任何波动只要在两个波峰之间相隔的时间相等就称之为
周期波动
原因:食物周期性的成熟、食源单一
第四十页,共40页。
• t年N后2则= N为1:λ = N0λ2,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种群数量
Nt = N0λt
0
时间
(N0为起始数量, t为单位时间的次数,Nt表示t年后人口的数量, λ为年均增长百分数或倍数.)
第十五页,共40页。
2010年慈溪城区常住人口约为201万人,2011年慈溪城 区常住人口约203.1万,根据这种增长方式,假设在10
5年的时间种群增长了数倍
第十三页,共40页。
生物的指数增长
种群在什么条件下呈指数增长?
资源无限 空间无限 不受其他生物制约

第五章种群增长

第五章种群增长
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 模型中的两个参数K和r已成为生物进化对
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三、具时滞的种群增长模型
增长率随种群大小而变化的具时滞的 离散增长模型
增长率随种群大小而变化的具时滞的 连续增长模型
增长率随种群大小而变化的 具时滞的离散增长模型
模型的假设:
➢ t世代的种群增长率不依赖于t世代的密度,而 依赖于(t-1)世代的密度。
指数增长与逻辑斯谛增长之间的关系
Nt 指数增长
1- N /K K
逻辑斯谛增长
t
逻辑斯谛增长模型(微分方程)
种群 变化率
当比率增加时,种 群增长变慢
dN/dt=Nr(1-N/K)
种群个体 数量
瞬时增长率 环境容 纳量
逻辑斯谛方程生物学含义:
➢ 逻辑斯谛方程微分式的基本结构与指数增长方程相同,但 增加了一个修正项(1-N/K)。指数增长方程所描述的种 群增长是无界的,或可供种群不断增长的“空间”是无限 大的,是没有任何限制的。而修正项(1-N/K)所代表的 生物学含义是“剩余空间”(residual space)或称未利用的增 长机会(unutilized opportunity)。即:种群尚未利用的,或 为种群可利用的最大容纳量空间中还“剩余”的、可供种 群继续增长用的空间(或机会)。
第五章种群增长
种群数量在时间过程中的动态
第一节 种群增长模型
种群的离散增长模型(差分方程) 种群的连续增长模型(微分方程) 具时滞的种群增长模型 种群增长的随机模型
数学模型研究中,生态学工作者最感兴趣的不是 特定公式的数学细节,而是模型的结构,因此, 我们的注意力应首先集中于数学模型中各个量的 生物学意义,而不是其数学推导细节,否则就会 出现只见“数目” ,不见“森林”的危险。

种群增长

种群增长


一世代繁育多次,时间周限确定:
周限增长率(λ):生物一生繁殖多次,一个繁殖周限内的增长率。 则以λ替换模型(1)中的世代增长率R0得模型(2) :
Nt N0
t
…………. (2)
means finite rate of increase during one time interval.
r 1 dN rm N N dt K
<
Case study:
4) Logistic growth curve 逻辑斯谛增长曲线
dN/dt= rN(k-N)/k
积分得: Nt=k/[1+(k/N0-1)e-rt]
K Nt a rt 1 e
函数 自变量
Case study:
Case study:
实验种群指数增长模型的拟合:

将上式写成: ln N ln N0 rt 实验记录不同时间 t 时的种群大小Nt 以lnNt对 t 回归,得特定种群增长的N0、r 值代入指数增长模型即可。
If r >0, pop. increase.
If r =0, pop. keep steady.

Nt = # individuals at time t. N0 = initial # of individuals. e = base of natural logarithms. r = per capita rate of increase (r=b-d). t = number of time intervals.
从微分方程求Nt预测模型,即求N- t原函数关系: 积分: (1/ N )dN rdt C 解得: ln N rt C
N e

生态学第05章 种群增长

生态学第05章 种群增长

第五章 种群增长种群数量大小和增长速度是种群生态学中的重要问题,也是社会极为关切的问题。

种群增长模型即是以数学模型定量描述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重点是探讨哪些因素决定种群大小,哪些参数决定种群对自然和人为干扰的反应速度。

§1. 非密度制约的种群增长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因而种群数量的增长不受种群密度的限制,即非密度制约性增长(density-independent growth ),这类种群的增长呈指数增长(exponential growth )。

在数学表达上,指数增长又与世代重叠与否有关,世代不重叠的种群增长为离散型增长,以差分方程描述,而世代重叠的种群增长为连续型增长,以微分方程描述。

一、世代不重叠种群的离散型指数增长模型假设:①种群增长是无限的;②世代不重叠;③没有迁出与迁入;④不具年龄结构,即各年龄组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均视为相等。

以N 表示种群数目(大小、密度),t 表示世代时间,λ表示周限增长率(即指种群在一个世代时间内的增长率)。

则 N t+1=λN 或 N t = N 0λt当λ>1时, N t+1 > N t , 种群增长;λ=1时,N t+1 = N t , 种群稳定;0<λ<1时,N t+1 < N t , 种群下降;λ= 0时,N t+1= 0,下一代灭绝。

二、世代重叠种群的连续型指数增长模型假设:①种群增长是无限的;②世代重叠;③没有迁入和迁出;④不具年龄结构(各年龄组出生率、死亡率均相等)。

r 为瞬时增长率(每员增长率或内禀自然增长率):既不随时间而变化,又不受种群密度的影响,其最大值r m 是物种固有的受遗传特性控制的生殖潜能。

则:,1r d t dN N =即⎰⎰+=c r d t dN N 1当 t = 0 时,N o = e c ·c r · o = e c所以 N t = N o e r t当 r > 0时,N t > N o ,种群增长; ,ln c rt N rN dtdN t +==rtc c rt t e e eN ⋅==+r = 0时,N t = N o ,种群稳定;r < 0时,N t < N o ,种群下降。

05第五章种内种间关系

05第五章种内种间关系

他感作用的主要类型
• 植物与微生物间的他 感 • 植物间的他感:他感 与自毒 • 植物与草食者间的他 感作用 • 植物与动物(人类) 的他感作用
他感作用对象作用部位差异性问 题:
• 他感对不同植物有不同的作用(敏感度不一样)。例如对 柠檬桉水抽提物和挥发油对萝卜等6种受体种子发芽和幼 苗生长的影响,其中6种受体对水抽提物抑制敏感性由强 到弱的顺序是:萝卜>玉米>水稻>柱花草>黄瓜>豆角。对 挥发物的敏感顺序是:萝卜>柱花草>玉米>水稻>黄瓜>豆 角。表现出低促高抑现象。例如,柠檬桉挥发油在0.005% 低浓度下对萝卜幼苗生长起促进作用,当浓度超过0.08% 又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
种内竞争对黑尾果蝇的死亡率和成虫体重的影响(Varley et al, 1957) )
17
3.2
2.4
临 界 线
近似于分摊竞争SloBiblioteka >1K1.6
争夺竞争 Slop=1
0.8
近似于争夺竞争
0.2
Log
1.0
2.0
From Putman
Wilson,J.L.领域与密度关系假说 领域与密度关系假说
密度 亚适 生境 0 有变化 饱和 最适 生境 低 恒定 恒定 漂泊 个体 无 无 有 领域限 制作用 无 缓冲 作用 有
第五章 种内与种间关系
本章概要
第一节 种内关系
一 密度效应 二 动植物的性行为 三 他感作用
第二节 种间竞争
一 二 三 四 五 高斯假说 L-V 模型 生态位理论 捕食作用 寄生与共生
概述
• 各个生物群落内部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称 为种内关系。 • 种内关系包括:密度效应,动植物性行为,领 域性和社会等级 • 生活在同一生境内的所有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 称为种间关系。 • 种间关系分成九类,主要概括为两大类,正相 互作用和负相互作用。

种群增长率与增长速率ppt

种群增长率与增长速率ppt

种 群 数 量 增 长 速 率
时间
当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
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②增长特点:
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后, 将停止增长并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
K值:环境容纳量
减速期,增长缓慢
稳定期,增 长速率为零
K/2·Biblioteka 转折期,增 长速率最大环境容纳量: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 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 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 境容纳量,又称K值。
加速期,个体数量增加,增长加速 调整期,个体数量较少增长缓慢
1.同一种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2.N≈K/2,此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可提供的资源数 量也最多 ,而又不影响资源的再生。
种群增长速率与种群增长率
增长率是个百分率,没有“单位”; 增长速率有“单位”,“个(株)/年”。 例子:一个种群有1000个个体,一年后增加 到1100”,则该种群的增长率为[(11001000)/1000]*100%=10%。而增长速率为 (1100-1000)/1年=100个/年。增长率和 增长速率没有大小上的相关性。 增长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净增加的个体 数占个体总数的比率。 增长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 原有个体数=(出生数-死亡数)/(单位 时间×单位数量)。 在“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中,增长率保持 不变; “S”型增长曲线中增长率越来越小。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①产生条件: 理想状态——食物充足,空间不限, 环境适宜,没有天敌等; ②增长特点: 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 第二年是第一年的λ倍。 ③量的计算:t年后种群的数量为
Nt=N0λt
(N0为起始数量, t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 量,λ-1为年均增长率)

生物的种群增长与生态平衡

生物的种群增长与生态平衡

THANKS
感谢观看
开展公众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生态保护意识 ;与周边社区建立共管机制,实现保护区与 社区的共同发展。
野生动物保护项目成果展示
物种保护
针对珍稀濒危物种,采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繁育等措施,有 效保护物种及其栖息地。
疫源疫病监测与防控
建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置疫情,保障野生动 物种群安全。
本地物种保护措施及政策法规解读
本地物种保护措施
为保护本地物种,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 实施物种保护计划、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等。这些措施旨在 减少人类活动对本地物种的干扰和破坏,确保其生存和繁衍 。
政策法规解读
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规范生物入侵和本 地物种保护工作。这些政策法规包括野生动物保护法、植物 检疫法、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等,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 法律依据和指导。
生物的种群增长与生态平衡
汇报人:XX 20XX-02-06
contents
目录
• 种群增长基本概念与理论 • 生态平衡原理及其重要性 • 生物种群增长模式与案例分析 • 环境容纳量与资源限制问题探讨 • 生物入侵与本地物种保护问题 • 生态保护实践案例分享与启示
01
种群增长基本概念与理论
种群增长定义及意义
争等。
意义
揭示了生物群落中物种共存和 多样性的维持机制。
04
环境容纳量与资源限制问题探讨
环境容纳量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环境容纳量定义
指特定环境条件下,某种生物种群数量所能达到的最大值,也称 为环境负载量或生态容量。
影响因素
包括食物、水、栖息地、气候等自然资源条件,以及生物间的相互 关系(如竞争、捕食与被捕食等)。

种群生态学种群的增长模型PPT课件

种群生态学种群的增长模型PPT课件

01:36:18
26
第26页/共61页
• (1)植物的性(别二系)统动植物的性别生态
• 雌雄同花、雌雄同株异花(玉米)、雌雄异株(银杏)
• (2)动物的婚配制度
• 婚配制度是指种群内婚配的各种类型。高等动物最常见的婚配制度是一 雄多雌制,而一雄一雌的单配偶制则是由原始的一雄多雌制进化而来的。
• 决定动物的婚配制度的主要生态因素可能是资源的分布,主要是食物和 营巢地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情况。
r- 策 略 者 是 新 生 境 的 开 拓 者 , 但 生 存 靠 机 会 — — 机 会 主 义 者 , K — 策 略 者是稳定环境的维护者——保守主义者。
01:36:18
15
第15页/共61页
1.r- 选择与K-选择
01:36:18
热带地区物种(气候条件稳定)近于K类对策. 蝶
温带或寒带物种(气候条件不稳定)近于r类对策.蚜 虫
01:36:18
23
第23页/共61页
(一)、密度效应
• 密度效应:又叫邻接效应(the effect of neighbours): 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量增加时,就必 定出现邻接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密度效应或邻接效应。
• 最后产量恒定法则
• –3/2 自疏法则
01:36:18
24
第24页/共61页
种群生态学
• 第二节 种群动态 • 二、种群统计学 • (三)生命表(Life table)的编制
• 4、种群增长率(r)和内禀增长率
• 三、种群的增长模型
01:36:18
1
第1页/共61页
三、种群的增长模型
• (一)与密度无关的种群 增长模型

种群的增长方式 PPT课件5 浙科版

种群的增长方式 PPT课件5 浙科版
种群的增长方式
情境:种群“爆炸”
一只雌性棉蚜如果它的
生殖潜力充分发挥,且其
后代全部成活,并依然能
够保持这样的繁殖能力。
那么,150d后,棉蚜的
总数量将会达到672 623
333 074 292 603 508
棉蚜,牙科昆虫一种,体长2mm左右
个,他们的总质量约相当于3363亿人的体重。
如果把蚜虫一个一个头尾相接的排列起来,长

30、时间,带不走真正的朋友;岁月,留不住虚幻的拥有。时光转换,体会到缘分善变;平淡无语,感受了人情冷暖。有心的人,不管你在与不在,都会惦念;无心的情,无论你好与不好,只是漠然。走过一段路,总能有一次领悟;经历一些事,才能看清一些人。

31、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可是我们的未来是自己去改变的。

温度/℃
28 2 28
请用显写微出镜该定学期生测研酵母究菌的数课目题,名结称果仅A管中第三天开始个
体第数六目天迅结速束温增 实度加 验、, 。营第请养五将物天A质、开对B始酵、A母C管菌三中种组个群预体数期数量结目变果达化的到的走最影势大响图, 表示如下 酵
母 菌 数 目

25、你不能拼爹的时候,你就只能去拼命!
增长速率 不断增大
先增大后减小
曲线上特 殊点的生 物学含义
K值:环境容纳量
K/2:此时增长速率 最大
形成性练习
例:如图,种群在理想环境中 呈“J”形增长(如甲);在有 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形增长 (如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 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e点之后
B.若此图表示湖泊中鱼的生长曲线,则对鱼的捕捞 常在c~d 时进行
C.若此图表示菜青虫的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c点开始

种群的增长方式PPT课件全解5 浙科版

种群的增长方式PPT课件全解5 浙科版

2、自然条件下数学模型的建构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血细胞计数板
血细胞计数板被用以对人体 内红、白血球进行显微计数之用, 也常用于计算一些细菌、真菌、 酵母等微生物的数量,是一种常 见的生物学工具。
返回
血细胞计数板使用的注意事项
压在中格方格线上的细胞只计左线和上线 的细胞数 出芽酵母的芽体体积若超过细胞体积的1/2, 则算独立个体
10
14
39
10
11
中格4菌体个数 5
7
23
52
4
9
中格5菌体个数 1
14
27
45
பைடு நூலகம்
9
18
5个中格菌体数 18 48 105 227 42 73
之和 n
时间(h)
0
2
46
8 10
酵母菌个数(106/ml) 0.9
2.4
5.25 11.35 21 36.
时间(h)
0
2
4 6 8 10 12
酵母菌个数
0.9 2.4 5.25 11.35 21 36.5 51.5

5.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存在血红蛋白的细胞一定是已经分化的细胞

B. 衰老细胞内酶的活性都降低,细胞核的体积减小

C. 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D. 细胞癌变是致癌因子诱发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答案】A

【解析】血红蛋白存在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该细胞已经高度分化,A正确;衰老细胞内大多数酶的活性都降低,细胞核的体积增大,B错误;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而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属于细胞坏死,C错误;细胞癌变是致癌因子诱导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D错误。

种群数目的增长

种群数目的增长

来控制种群数量的增长
影响种群数 目的因素
影响种群数目的因素 有很多,包括环境因 素、遗传因素、生物 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 ,共同决定着种群数 量的变化
种群数目的增长
Your Company
Your Company
Your Company
Your Company
Your Compan
影响物种的适应性、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等,从而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例如,某些
物种的繁殖能力较强,而某些Yo物ur 种的适应You性r 较差,Y这our些都会影Yo响ur 种群数量Your的变化
Company
Company
Company
Company
Compan
生物因素
种群数目的增长
生物因素也是影响种群数目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种群数量的 变化。例如,捕食者和猎物之间的数量关系会影响猎物的数量变化;竞争者之间的数量关 系会影响竞争者的数量变化;寄生者与寄主之间的数量关系会影响寄主的数量变化等。此 外,疾病、寄生虫等生物因素也会对种群数量产生影响
种群数目的增长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影响种群数目的重要因素之一。环境资源包括食物、水源、栖息地等,这些资 源的数量和质量都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例如,食物的丰富程度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 死亡率,从而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此外,气候、土壤、水质等环境因素也会对种群数量 产生影响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也是影响种群数目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物种的遗传特征不同,这些特征会
的变化还可能影响
物种之间的相互作
用,从而影响种群
数Y目our 的增长 Your
Company
Company

[理学]种群的增长与调节

[理学]种群的增长与调节
lx = survival of newborn individuals to age x mx = proportion of individuals of age x dying by age x + 1 sx = proportion of individuals of age x surviving to age x + 1 bx = female fecundity at age x
4 种群的逻辑斯蒂增长
4 种群的逻辑斯蒂增长
Sibly RM et al. 2005. On the regulation of mammals, birds, fish and insects. Science 309:607-610 (1) Collated 1780 time-series for 674 species
4 种群的逻辑斯蒂增长
• Population growth rates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N r = r0 (1 - N/K)
where K = carrying capacity, or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s environment can support
繁殖率 (bx) = 每个年龄阶段产生的新个体比例 nx =每个年龄阶段的个体
3 具年龄结构的种群增长
存活到下一个繁殖期的个体数: nx(t) = nx-1(t-1)sx 新出生的个体:no(t) = nx(t) bx
3 具年龄结构的种群增长
• 同生群生命表:跟踪同时出生的一群个体从出生 到死亡的全过程的生命表。 • 静态生命表: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年龄结构 的调查。
1 种群的指数增长
1 种群的指数增长

生态学-种群增长共24页

生态学-种群增长共24页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生态学-种群增长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种群增长种群数量大小和增长速度是种群生态学中的重要问题,也是社会极为关切的问题。

种群增长模型即是以数学模型定量描述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重点是探讨哪些因素决定种群大小,哪些参数决定种群对自然和人为干扰的反应速度。

§1. 非密度制约的种群增长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因而种群数量的增长不受种群密度的限制,即非密度制约性增长(density-independent growth ),这类种群的增长呈指数增长(exponential growth )。

在数学表达上,指数增长又与世代重叠与否有关,世代不重叠的种群增长为离散型增长,以差分方程描述,而世代重叠的种群增长为连续型增长,以微分方程描述。

一、世代不重叠种群的离散型指数增长模型假设:①种群增长是无限的;②世代不重叠;③没有迁出与迁入;④不具年龄结构,即各年龄组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均视为相等。

以N 表示种群数目(大小、密度),t 表示世代时间,λ表示周限增长率(即指种群在一个世代时间内的增长率)。

则 N t+1=λN 或 N t = N 0λt当λ>1时, N t+1 > N t , 种群增长;λ=1时,N t+1 = N t , 种群稳定;0<λ<1时,N t+1 < N t , 种群下降;λ= 0时,N t+1= 0,下一代灭绝。

二、世代重叠种群的连续型指数增长模型假设:①种群增长是无限的;②世代重叠;③没有迁入和迁出;④不具年龄结构(各年龄组出生率、死亡率均相等)。

r 为瞬时增长率(每员增长率或内禀自然增长率):既不随时间而变化,又不受种群密度的影响,其最大值r m 是物种固有的受遗传特性控制的生殖潜能。

则:,1rdt dN N=即⎰⎰+=c rdt dN N 1,ln c rt N rN dtdN t +==rtc c rt t e e e N ⋅==+当t = 0 时,N o = e c·c r · o = e c所以N t = N o e r t当r > 0时,N t > N o,种群增长;r = 0时,N t = N o,种群稳定;r < 0时,N t < N o,种群下降。

三、瞬时增长率与周限增长率的关系把周限增长率的周限缩短到无穷小时,就是瞬时增长率。

因为N t = N o e r t N t / N o = e r t又在离散型种群增长模型中N t / N o =λ所以λ= e rtr = (lnλ) / t当t = 1时,r = lnλ当t为一个世代时间T时,则将N T / N0 = R o称为种群净生殖率,即:①由r越小,1 / r越大,则t越大,种群受干扰后恢复的时间越长;r越大,1 / r越小,则t 越小,种群受干扰后恢复的时间越短。

②可知,降低r进行人口控制,一是降低R O,二是增加T。

而增加T,即延长期世代时间(晚育)对r降低的作用更显著。

§2. 密度制约的种群增长如果种群按指数增长,那么任何一对物种,不用很长时间便会充满整个地球。

实际上,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不是无限的,必然受到空间、食物资源的限制,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资源供应越来越少,种群的出生率将下降,而死亡率上升,即种群的增长是一种密度制约增长(density-dependent growth)。

一、世代不重叠种群的密度制约增长模型种群的周限增长率λ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假定是直线下降的,那么λ= f(N)(图8–1)。

如前所述,λ=1时,N t+1 = N t,种群稳定,则λ= 1时与λ= f (N)的交点为平衡点,所对应的种群密度为平衡密度N eq。

设λ= f(N)的斜率为–B,即种群密度每偏离平衡密度N eq一个单位对种群周限增长率λ的影响程度。

则:λ=1–B(N t – N eq),又因N t+1 =λN t(非密度制约)TRr0ln=toNtNtr/)ln(ln/)(ln-==λtrtr∝∝1,1即ToRr/)(ln=由有 N t+1 = [1– B(N t – N eq ) ] N t当 N t < N eq 时,1–B (N t – N eq ) > 1,N t+1 > N t ,种群增长;当 N t = N eq 时,1–B (N t – N eq ) = 1,N t+1 = N t ,种群稳定;当 N t > N eq 时,1–B (N t – N eq ) < 1,N t+1 < N t ,种群下降。

这里,B 越大,种群周期性波动越大,并很可能导致种群消亡;B 越小,种群平滑地向平衡点移动,可出现相对稳定种群;B = 0时,即N t+1 = N t ,种群稳定(图8–2)。

二、世代重叠种群的密度制约增长模型世代重叠的连续型种群增长,自然界中也必然受密度的制约。

环境资源的限制使种群密度越大,能满足生存的个体便越少。

K 为环境容量或环境负荷量(environmental capacity ),指环境提供的空间和资源所能容纳物种个体的最大数目。

个体每增加一个,则要占有1 / K 的空间与资源,对r有1 / K 的抑制。

个体增加到N 个,则占有N / K 的空间与资源,对r 有N / K 的抑制,剩余的空间为1–N / K 。

个体增加到K 时,便没有剩余空间与资源,则r 应为0。

即r 随密度的增加按比例下降,在种群个体全部占满空间(即为K )时,r 降为0,因此其种群大小的变化受剩余空间1–N / K 的制约。

所以由此构建出种群增长模型:即为逻辑斯蒂方程(logistic equation 或阻滞方程)当N < K 时,dN / dt > 0,种群增长;当N = K 时,dN / dt = 0,种群稳定;当N > K 时,dN / dt < 0,种群下降。

微分方程求解: , dt r dN NK N ⋅=-+)11( ⎰⎰+⋅=-+⎰c dt r dN NK dN N 11 (c 为常数) c rt t N K t N +=--)(ln ln 所以c rt e t N K t N c rt t N K tN +=-+=-,ln因此: (令 a = – c ) 即为S 型曲线(逻辑斯蒂曲线)(图8-3),dt r N K N dN K ⋅=-⋅)(rt a c rt t c rt c rt c rt t c rt t t eK e K N e e e K N e N K N ---+++++=+=+⋅==-11,1,得除)()1(KN K rN K N rN dt dN -=-=三、逻辑斯蒂增长模型的生物学意义1. 逻辑斯蒂曲线为一条S 曲线,其渐近线就是N = K ,其值即为环境容量。

2. 种群增长率dN / dt 由小变大,N = K / 2时有一个拐点,增长率最大,以后逐渐变小。

可将种群增长过程分为5个时期:①开始期:也称潜伏期,种群个体很少,密度增长缓慢;②加速期:随着个体增加,密度增长逐步加快;③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K / 2)时,密度增长最快;④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 / 2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⑤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 值而饱和(表8–1)。

3. 逻辑斯蒂模型与指数模型的差别是增加了一个修正项(1 – N / K ),其生物学意义是未被个体占领的剩余空间,亦称为环境阻力或拥挤效应。

4. 瞬时增长率r 的最大值称为生物潜能,又称内禀增长率,是物种固有的、受遗传特性控制的生殖潜能。

5.称为自然反应时间或特征反应时间,表示种群受干扰后,返回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

r 越大,返回所需时间越短;r 越小,所需时间越长。

但r 大时,种群随环境变化波动大,不利于种群调节作用;r 小时,种群可保持稳定性,但在外部损伤性干扰下恢复缓慢。

6. 逻辑斯蒂方程中r 、K 参数在不同种间的比较研究,开拓了生态对策研究的新领域。

7. 逻辑斯蒂曲线的直观生物学背景是:刻划了种群密度制约因素,揭示了种群与其瞬时增长率之间存在着的负反馈机制。

实验证明,许多微生物、植物、动物种群的增长,包括实验种群增长都是S 形增长,符合逻辑斯蒂增长模型。

但是,逻辑斯蒂模型的成立,包含着如下前提条件:①种群的所有个体繁殖潜力相等;②具有稳定的年龄分布,即在所有的时间内种群中均有相同比例的个体处于繁殖状态;③繁殖能力维持恒定(不管气候和其它环境如何变化),出生率、死亡率不受外部环境影响;④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密度的反应是瞬时的,不存在时滞效应;⑤环境负荷量K 是常数;⑥环境阻力随种群密度增加而增大。

因此,由于这些前提条件太苛刻,逻辑斯蒂模型在刻画那些生活史较为简单的种群数量增长时是适宜的,对生活史较为复杂的种群则不尽合适。

§3. 其它种群增长模型一、具时滞的种群增长模型时滞(time lag )指从给予一个刺激或采取一项措施起到获得反应的时间间隔。

种群密度增加引起的种群增长率降低效应,往往不是立刻发生的,而有时滞。

1. 具时滞的离散型种群增长模型无时滞时,N t+1 = [1– B( N t – N eq ) ]N t 。

考虑时滞时,可假定t 世代的种群增长率不是依赖t 世代的密度,而是依赖于上一世代(t – 1)世代的密度,即将影响种群增长率的密度N t 改为N t-1,则r T R 1N t+1 = [1– B( N t-1– N eq )] N t在一个假设的例子中,具时滞的离散型种群行为表现为图8–4。

可见,稳定的种群增长变成了有周期性波动的种群增长。

因此,时滞的加入往往使稳定的种群增长型变成了有周期性波动或不稳定的增长型。

原因在于时滞使密度对增长率的影响在时间上滞后,急剧上升使数量越过平衡密度仍继续上升,称为超越(Overshoot);骤然下降并越过平衡点,则称为超补偿(Over compensate)。

2. 具时滞的连续型种群增长模型无时滞时,dN / dt = r N ( 1-N / K )。

考虑密度引起增长率的反应时滞时,假设反应时滞为T,表示密度引起的条件改变到种群增长率发生相应变化所需时间为T,则影响r 的环境阻力中N便由N t改为N(t-T),即:一般随着时滞延长,种群的数量越不稳定。

当时滞T比自然反应时间1 / r长时,将出现超越和超补偿。

当时滞T不太大,比1 / r长得不多时,将产生一种振荡,并逐步回到平衡点K。

当时滞T比1 / r长得多时,则由趋向平衡变成周期性循环,平衡点(稳定点)变成稳定极限环(limit cycle)。

平衡点(稳定点)在N = K线上,而稳定极限环是一种明显的非线性现象,种群密度在环内上下振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