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材料物理第13课.docx
《材料物理总复习》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ppt
72
完整版课件ppt
73
完整版课件ppt
50
完整版课件ppt
51
动画
完整版课件ppt
52
完整版课件ppt
53
完整版课件ppt
54
完整版课件ppt
55
完整版课件ppt
56
完整版课件ppt
57
完整版课件ppt
58
完整版课件ppt
59
完整版课件ppt
60
第六章 材料的声学
• 6.1 声波的产生与传播 • 6.2 室内声波和吸声材料 • 6.3 水中声学和水声材料 • 6.4 其他声学及其材料
完整版课件ppt
43
完整版课件ppt
44
完整版课件ppt
45
光在材料中传播时,遇到不均匀的结构产生的次级波, 与主波方向不一致,会与主波合成出现干涉现象,使光 偏离原来的方向,从而引起散射现象。
完整版课件ppt
46
完整版课件ppt
47
完整版课件ppt
48
动画
完整版课件ppt
49
完整版课件ppt
完整版课件ppt
41
完整版课件ppt
42
• 为什么金属材料的吸收系数大?而绝缘材 料的吸收系数小?
• 金属的价电子处于未满带,吸收光子后呈激发态,发生碰 撞而发热。金属和半导体吸收系数都很大。
• 绝缘体吸收系数小是由于其价电子所处的能带是满带的, 光子能量不足以使价电子跃迁到导带,在可见光波长区域 吸收系数小,但是在紫外光区域,光子能量越来越大,直 到光子能量达到禁带宽度,绝缘性材料的电子会吸收光子 能量从满带跃迁到导带,使其在紫外光区域吸收系数急剧 增大。
材料科学基础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

材料科学基础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考生可选择化学卷或物理卷化学卷大纲第一章: 晶体结构基础和晶体化学1. 晶体结构与点阵2. 宏观对称性3. 布拉维点阵与晶系4. 点群5. 微观对称性和空间群6. 结构的晶体化学描述第二章: 晶体中的缺陷1. 缺陷的分类2. 点缺陷的符号表示3. 本征缺陷4. 杂质缺陷5. 电子与空穴,施主与受主6. 点缺陷的局域能级7. 点缺陷与氧分压8. 点缺陷生成热力学10.线缺陷和面缺陷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第三章: 扩散1. Fick定律2. 无规行走3. 扩散机理4. 空位机理的自扩散系数5. 自扩散的活化能与频率因子6. 扩散与杂质浓度的关系7. 非整比化合物的自扩散系数第四章: 固溶体1. 固溶体的概念及分类2. 固溶体生成热力学3. 置换固溶体4. 组份缺陷型固溶体5. 固溶体的研究方法6. 固溶体的相图第五章: 相转变1. 重构型相变和移位型相变2. 相转变的热力学分类3. 相转变的动力学4. 晶体化学与相转变第六章: 离子导体和固体电解质1. 典型的离子晶体2. 固体电解质3.β-Al2O3离子导体4. 阴离子导体第七章:磁性材料1.磁性材料分类2.磁性材料的结构与性质物理卷大纲第一章、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1.原子结构2.原子结合键3.原子排列方式4.晶体材料的组织第二章、材料中的晶体结构1.晶体学基础2.纯金属的晶体结构3.离子晶体的结构4.共价晶体的结构第三章、晶体缺陷1.点缺陷2.位错的基本概念3.位错的能量及交互作用4.晶体中的界面第四章、材料的相结构及相图1.材料的相结构2.二元相图及其类型3.复杂相图分析4.相图的热力学基础5.三元系相图及其类型第五章、扩散与固体相变1.扩散定律及其应用2.扩散机制3.影响扩散的因素与扩散驱动力4.几个特殊的有关扩散的实际问题5.固态相变中的形核6.固态相变的晶体成长7.扩散型相变8.无扩散相变第六章、固体材料的电子结构与物理性能1.固体的能带理论2.半导体3.材料的磁性4.材料的光学性能5.材料的热学性能6.功能材料举例。
材料物理学ppt课件

式中k, 4202m;k弹性系数 0固 ;有频率
代入薛定谔方程, 得到谐振子的运动微分方程:
2 2 V E
2m
2 2m
d 2
dx2
2
2m02 x2
E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的几率 ),波函数是空间和时间的函数,并且是复数,
即Φ = Φ(x,y,z,t)
自由粒子(动量、能量不随时间或位置改变)的波函数:
2 i ( px Et )
0e h
r,t
Ae
i
( Et
pr )
0 、 A 常数
(描述自由粒子的波是平面波)
波函数的性质:波函数乘上一个常数后,所描写的粒子状态不变(粒子在 空间各点出现的几率总和等于1,所以粒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几率只决定于 波函数在各点强度的比例,而不决定于强度的绝对大小)。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量子力学的应用
⑴一维势阱问题 势阱—在某一定区域内,势能有固定的值。 设一粒子处于势能为V的势场中,沿x方向做一维运动,势能满足下列边界条件:
V
0xa,Vx0
x0和xa,Vx
t
(1.6)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③定态薛定谔方程 由于势能与时间无关,薛定谔方程可进行简化.设方程的一种特解为:
x ,y ,z .t. x ,y ,z ft
材料物理全国排名

材料物理全国排名材料物理是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它研究材料的性质、特点、应用和制造方法。
材料物理是现代工业、生物医学、能源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基础。
为了掌握全国材料物理学科的优劣状况,我们对各个大学的材料物理学院进行了全国排名。
一、全国排名榜单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清华大学3.北京大学4.复旦大学5.南京大学6.上海交通大学7.吉林大学8.华中科技大学9.浙江大学10.武汉理工大学二、排名原因分析1.教师水平教师水平是衡量一所大学材料物理学科排名高低的重要标准。
我国一流大学材料物理学科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学科带头人的引领,而学科带头人的水平决定了科研实力的深厚或薄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名列前茅的高校,他们均有着顶尖级的教授团队,其中包含了一批国际著名的生物医学物理学家,他们领导着世界一流的生物医学物理研究团队。
2.学科开展与研究能力学科开展以及研究能力也是学科排名的一个重要依据。
一所优秀的材料学科学院应该不仅有顶尖的教师团队还应该有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在材料、能源、信息等领域中都可以独树一帜。
例如,清华大学的类金属陶瓷研究所,它在超硬材料、三维打印以及材料的新能源化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材料基因渐变制备系统研究团队,其在大规模瞬态和基于光子学的材料传输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
3.硬件设备和实验平台材料物理学科排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硬件设备和实验平台。
在这个领域,领先的高校往往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建设具有国际标准的实验室和材料研究平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名列前茅的高校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来建设实验平台。
这些实验室配备着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使得其在材料物理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结论以上是全国材料物理学科排名的一些分析和总结。
总的来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在材料物理学科处于领先地位,这些高校都拥有顶尖的教师团队和具有独特特色的研究方向,硬件设备和实验平台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可编辑全文】《材料物理化学》PPT课件

什么是材料科学?
材料科学是一门以固体材料为研究对象,以固体物理、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力学、冶金、化工为理论基础的边缘交叉基础应用学科,它运用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热谱、电子离子探针等各种精密仪器和技术,探讨材料的组成、结构、制备工艺和加工使用过程与其机械、物理、化学性能之间的规律的一门基础应用学科,是研究材料共性的一门学科。
特种陶瓷是用于各种现代工业及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陶瓷制品。包括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结构陶瓷主要用于耐磨损、高强度、耐高温、耐热冲击、硬质、高刚性、低膨胀、隔热等场所。功能陶瓷主要包括电磁功能、光学功能、生物功能、核功能及其它功能的陶瓷材料。
常见高温结构陶瓷包括:高熔点氧化物、碳化物、硼化物、氮化物、硅化物。 功能陶瓷包括:装置瓷(即电绝缘瓷)、电容器陶瓷、压电陶瓷、磁性陶瓷(又称为铁氧体)、导电陶瓷、超导陶瓷、半导体陶瓷(又称为敏感陶瓷)、热学功能陶瓷(热释电陶瓷、导热陶瓷、低膨胀陶瓷、红外辐射陶瓷等)、化学功能陶瓷(多孔陶瓷载体等)、生物功能陶瓷等。
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之一:陶瓷
陶瓷按其概念和用途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即普通陶瓷和特种陶瓷。 根据陶瓷坯体结构及其基本物理性能的差异,陶瓷制品可分为陶器和瓷器。
普通陶瓷即传统陶瓷,是指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与其它天然矿物原料经过粉碎混练、成型、煅烧等过程而制成的各种制品。包括日用陶瓷、卫生陶瓷、建筑陶瓷、化工陶瓷、电瓷以及其它工业用陶瓷。
材料与人类文明
材料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在历史上,人们将石器、青铜器、铁器等当时的主导材料作为时代的标志,称其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在近代,材料的种类及其繁多,各种新材料不断涌现,很难用一种材料来代表当今时代的特征。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材料分析》课件,材料失效分析概论课件复习精品材料

1.2 失效分析的基本概念
1.2.3 失效分析的相互关系 ● 失效分析是确定构件的失效模式、失效缺陷、失效机 理与失效起因之间的相互关系。 ◆ 失效模式 失效模式是指构件失效后的外观表现形式,即可观 察到的、可测量的失效的宏观特征。比如:脆性断裂、 疲劳开裂 、接触磨损等。 根据构件失效的外观特征,失效模式应有五种: (1) 断裂 (fracture) (2) 腐蚀 (corrosion) (3) 磨损 (wear) (4) 畸变 (distortion) (5) 衰减 (attenuation): 微结构随时间、环境等因素渐变劣化
1.3 失效分析的基本特点
1.3. 4 失效分析的系统性
从结构完整性的考虑,一个构件失效的原因分析, 从技术层面上应该涉及八个方面: (1) (2) (3) (4) (5) (6) (7) (8) 设计 材料 制造 安装 检验 操作 维护 环境 (design) (material) (fabrication) (installation) (inspection) (operation) (maintenance) (environment)
它的处女航是在1912年4月10日从英国南安普顿出 发前往纽约的,航速为22节,但4月14日晚11:40分在 北大西洋与一块漂浮的大冰山相撞,由于船体左侧六个 前仓壳体破裂进水,2小时47分后就沉没了。 船上共有2208人,仅705人获救,1503人葬生海 底,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生的最大的海事事故。
(8)解决对策:治理方案必须简单且有效。
1.4 失效分析学科的发展历程
1.4.1 失效分析的意义 如果说,社会发展史是不断与失败作斗争的历史, 材料发展史则是不断与失效作斗争的历史。
失效分析的意义主要有:
(完整版)复旦大学材料科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搭配: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教材)

材料科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材料科学概论1.氧化铝既牢固又坚硬且耐磨,但为什么不能用来制造榔头?答:氧化铝脆性较高,且抗震性不佳。
2.将下列材料按金属、陶瓷、聚合物和复合材料进行分类:黄铜、环氧树脂、混泥土、镁合金、玻璃钢、沥青、碳化硅、铅锡焊料、橡胶、纸杯答:金属:黄铜、镁合金、铅锡焊料;陶瓷:碳化硅;聚合物:环氧树脂、沥青、橡胶、纸杯;复合材料:混泥土、玻璃钢3.下列用品选材时,哪些性能特别重要?答:汽车曲柄:强度,耐冲击韧度,耐磨性,抗疲劳强度;电灯泡灯丝:熔点高,耐高温,电阻大;剪刀:硬度和高耐磨性,足够的强度和冲击韧性;汽车挡风玻璃:透光性,硬度;电视机荧光屏:光学特性,足够的发光亮度。
第二章材料结构的基础知识1.下列电子排列方式中,哪一个是惰性元素、卤族元素、碱族、碱土族元素及过渡金属?(1) 1s2 2s2 2p6 3s2 3p6 3d7 4s2(2) 1s2 2s2 2p6 3s2 3p6(3) 1s2 2s2 2p5(4) 1s2 2s2 2p6 3s2(5) 1s2 2s2 2p6 3s2 3p6 3d2 4s2(6) 1s2 2s2 2p6 3s2 3p6 4s1答:惰性元素:(2);卤族元素:(3);碱族:(6);碱土族:(4);过渡金属:(1),(5)2.稀土族元素电子排列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它们处于周期表的同一空格内?答:稀土族元素的电子在填满6s态后,先依次填入远离外壳层的4f、5d层,在此过程中,由于电子层最外层和次外层的电子分布没有变化,这些元素具有几乎相同的化学性质,故处于周期表的同一空格内。
3.描述氢键的本质,什么情况下容易形成氢键?答:氢键本质上与范德华键一样,是靠分子间的偶极吸引力结合在一起。
它是氢原子同时与两个电负性很强、原子半径较小的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的结合所形成的物理键。
当氢原子与一个电负性很强的原子(或原子团)X结合成分子时,氢原子的一个电子转移至该原子壳层上;分子的氢变成一个裸露的质子,对另外一个电负性较大的原子Y表现出较强的吸引力,与Y之间形成氢键。
复旦大学材料物理第13课

第13课电介质材料的介电特性材料介电特性源自在电场作用下电子、原子、离子的位移。
显然材料不同的结构,这些位移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介电性质也不相同。
特别在晶体材料中由于晶体不同的对称性使电场—位移之间从而使晶体介电性质也表现为时空特性。
为了弄清这些关系,我们先将材料的介电特性作简单的介绍。
电介质材料的静态介电常数在电场作用下,电介质是以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台的电极化方式来传递并记录电影响的。
从微观上看,电极化是由于组成介质的原子(或离子)中的电子壳层在电场作用下发生畸变,以及由于正负离子的相对位移而出现感应电矩。
此外还可能是由于分子(或原胞)中不对称性所引起的固有电矩,在外电场作用下,趋于转至和场平行方向而发生的。
介电常数是综合反映介质内部电极化行为的一个主要的宏观物理量。
但当外加的高频电场作用时,电极化的某些微观过程(例如电矩的转向过程)未必追随得上。
所以首先讨论静态介电常数,以便概括电极化的各种微观过程。
这对于了解铁电体的性质是有益的。
设想在平行电容器的两板上(见图10.1.1),充以一定的电荷,当两板间存在电介质时,两板的电位差总是比没有电介质存在(真空)时低。
这是由于介质的电极化,在表面上出现有感应电荷。
部分地屏蔽了板上自由电荷所产生的静电场之故。
【以下部分主要来自熊兆贤《材料物理导论》】 许多电导率σ很低的材料【实际上是绝缘材料】,在电场作用下会沿电场方向产生电偶极矩μ,在靠近电极的材科表面会产生束缚电荷,这种材料称为介电体或简称为电介质,这种现象称为电介质的极化,极化强度P 定义为电介质单位体积V ∆内电偶极矩的向量和,即V∑=∆P μ 从物质结构的原子或分子水平来分析电介质在电场中的极化现象时,应把电介质看作是在真空中带电质点的集合。
根据构成物质的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是否重合,而把电介质分成两类:极性电介质(不重合时)、非极性电介质(重合时)。
真空中的电位移矢量00ε=E D ,其中0E 代表没有介质时两板间的静电场。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搭配: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教材)(可编辑修改word版)

材料科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材料科学概论1.氧化铝既牢固又坚硬且耐磨,但为什么不能用来制造榔头?答:氧化铝脆性较高,且抗震性不佳。
2.将下列材料按金属、陶瓷、聚合物和复合材料进行分类:黄铜、环氧树脂、混泥土、镁合金、玻璃钢、沥青、碳化硅、铅锡焊料、橡胶、纸杯答:金属:黄铜、镁合金、铅锡焊料;陶瓷:碳化硅;聚合物:环氧树脂、沥青、橡胶、纸杯;复合材料:混泥土、玻璃钢3.下列用品选材时,哪些性能特别重要?答:汽车曲柄:强度,耐冲击韧度,耐磨性,抗疲劳强度;电灯泡灯丝:熔点高,耐高温,电阻大;剪刀:硬度和高耐磨性,足够的强度和冲击韧性;汽车挡风玻璃:透光性,硬度;电视机荧光屏:光学特性,足够的发光亮度。
第二章材料结构的基础知识1.下列电子排列方式中,哪一个是惰性元素、卤族元素、碱族、碱土族元素及过渡金属?(1) 1s2 2s2 2p6 3s2 3p6 3d7 4s2(2) 1s2 2s2 2p6 3s2 3p6(3) 1s2 2s2 2p5(4) 1s2 2s2 2p6 3s2(5) 1s2 2s2 2p6 3s2 3p6 3d2 4s2(6) 1s2 2s2 2p6 3s2 3p6 4s1答:惰性元素:(2);卤族元素:(3);碱族:(6);碱土族:(4);过渡金属:(1),(5)2.稀土族元素电子排列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它们处于周期表的同一空格内?答:稀土族元素的电子在填满6s 态后,先依次填入远离外壳层的4f、5d 层,在此过程中,由于电子层最外层和次外层的电子分布没有变化,这些元素具有几乎相同的化学性质,故处于周期表的同一空格内。
3.描述氢键的本质,什么情况下容易形成氢键?答:氢键本质上与范德华键一样,是靠分子间的偶极吸引力结合在一起。
它是氢原子同时与两个电负性很强、原子半径较小的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的结合所形成的物理键。
当氢原子与一个电负性很强的原子(或原子团)X 结合成分子时,氢原子的一个电子转移至该原子壳层上;分子的氢变成一个裸露的质子,对另外一个电负性较大的原子Y 表现出较强的吸引力,与Y 之间形成氢键。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材料分析》课件,材料断裂的失效形式与机理课件复习精品材料

(a)地面升空时刻
(b)升空中爆炸
图2-2“挑战者”号升空时爆炸(1986年1月28日)
● 原因: “挑战者”号的助推器橡胶密封圈O型环因 气温低而失去弹性,导致燃料泄漏而爆炸。
2.1 材料的失效形式
(a)地面升空时刻 (b)机翼上的裂纹 (c)返回时解体爆炸
图2-3“哥伦比亚”号返回时爆炸(2003年2月1日)
stress)时, 材料是安全可靠的,否则是不安全的。
● 强度设计准则: σ< [σ]
自的rigidity)的方式主要有:提高弹性模
量E及剪切模量G,增加横截面面积A,改变截面形状和 结构形式。注意:刚度反映构件的宏观变形行为,弹性 模量反映材料的微观变形性质。
第二章 材料的断裂失效形式与机理
3. 强度准则(strength criterion) 当材料承受的外加应力小于许用应力[σ](allowable
图2-4 外力的作用形式
第二章 材料的断裂失效形式与机理
2.2.1 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是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
能力,力学性能指标主要有:
图2-5 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第二章 材料的断裂失效形式与机理
2.2.2 材料的拉伸变形 在拉伸应力应变图中,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
材料的应变ε (strain)应力和σ (stress) 。
第二章 材料的断裂失效形式与机理
2.2.3 材料的剪切变形 当 材 料 受 到 剪 力 (S) 作 用 时 , 其 剪 应 力 τ (shear
stress)与剪应变γ(shear strain) 有如下关系: τ = S/A (MPa) τ = G γ (MPa) γ = tanθ=a/h (2-2) G=E/2(1+ν) (MPa)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搭配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教材

材料科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材料科学概论1.氧化铝既牢固又坚硬且耐磨,但为什么不能用来制造榔头?答:氧化铝脆性较高,且抗震性不佳。
2.将下列材料按金属、陶瓷、聚合物和复合材料进行分类:黄铜、环氧树脂、混泥土、镁合金、玻璃钢、沥青、碳化硅、铅锡焊料、橡胶、纸杯答:金属:黄铜、镁合金、铅锡焊料;陶瓷:碳化硅;聚合物:环氧树脂、沥青、橡胶、纸杯;复合材料:混泥土、玻璃钢3.下列用品选材时,哪些性能特别重要?答:汽车曲柄:强度,耐冲击韧度,耐磨性,抗疲劳强度;电灯泡灯丝:熔点高,耐高温,电阻大;剪刀:硬度和高耐磨性,足够的强度和冲击韧性;汽车挡风玻璃:透光性,硬度;电视机荧光屏:光学特性,足够的发光亮度。
第二章材料结构的基础知识1.下列电子排列方式中,哪一个是惰性元素、卤族元素、碱族、碱土族元素及过渡金属?(1) 1s2 2s2 2p6 3s2 3p6 3d7 4s2(2) 1s2 2s2 2p6 3s2 3p6(3) 1s2 2s2 2p5(4) 1s2 2s2 2p6 3s2(5) 1s2 2s2 2p6 3s2 3p6 3d2 4s2(6) 1s2 2s2 2p6 3s2 3p6 4s1答:惰性元素:(2);卤族元素:(3);碱族:(6);碱土族:(4);过渡金属:(1),(5)2.稀土族元素电子排列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它们处于周期表的同一空格内?答:稀土族元素的电子在填满6s态后,先依次填入远离外壳层的4f、5d层,在此过程中,由于电子层最外层和次外层的电子分布没有变化,这些元素具有几乎相同的化学性质,故处于周期表的同一空格内。
3.描述氢键的本质,什么情况下容易形成氢键?答:氢键本质上与范德华键一样,是靠分子间的偶极吸引力结合在一起。
它是氢原子同时与两个电负性很强、原子半径较小的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的结合所形成的物理键。
当氢原子与一个电负性很强的原子(或原子团)X结合成分子时,氢原子的一个电子转移至该原子壳层上;分子的氢变成一个裸露的质子,对另外一个电负性较大的原子Y表现出较强的吸引力,与Y之间形成氢键。
复旦大学材料

复旦大学材料
复旦大学材料是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下属的本科专业,该专业成立于1952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之一。
复旦大学材料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物理、化学和数学基础,能够在材料选材、制备、性能表征和应用方面具有较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复旦大学材料专业的教学内容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以及实践性工程训练。
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化学、材料力学等,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专业课程主要包括金属材料、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先进材料制备技术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相应的专业方向。
在实践性工程训练方面,复旦大学材料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将在实验室中进行材料的制备和性能测试,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理解和掌握。
复旦大学材料专业设有多个实验室,包括材料分析与测试实验室、金属材料实验室、无机材料实验室、高分子材料实验室等。
这些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仪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
此外,复旦大学材料专业还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科研项目、学术论文发表和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
毕业后,复旦大学材料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从事材料研究、材料设计、材料测试、材料加工等相关工作。
就业领域广泛,可以进入科研院所、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
总之,复旦大学材料专业是一所以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专业。
学生将在优秀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教学环境下,获得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未来的科研和工作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复旦大学材料物理电负性

电负性(Electronegativity)综合考虑了电离能和电子亲合能,首先由莱纳斯·鲍林于1932年提出。
它以一组数值的相对大小表示元素原子在分子中对成键电子的吸引能力,称为相对电负性,简称电负性。
元素电负性数值越大,原子在形成化学键时对成键电子的吸引力越强。
同一周期从左至右,有效核电荷递增,原子半径递减,对电子的吸引能力渐强,因而电负性值递增;同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半径的增大,元素电负性值递减。
过渡元素的电负性值无明显规律。
就总体而言,周期表右上方的典型非金属元素都有较大电负性数值,氟的电负性值数大(4.0);周期表左下方的金属元素电负性值都较小,铯和钫是电负性最小的元素(0.7)。
一般说来,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大于2.0,金属元素电负性小于2.0。
电负性概念还可以用来判断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和化学键的类型。
电负性值较大的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由于对成键电子吸引较强,往往表现为负化合价;而电负性值较小者表现为正化合价。
在形成共价键时,共用电子对偏移向电负性较强的原子而使键带有极性,电负性差越大,键的极性越强。
当化学键两端元素的电负性相差很大时(例如大于1.7)所形成的键则以离子性为主。
元素的电负性愈大,吸引电子的倾向愈大,非金属性也愈强。
电负性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有多种,每一种方法的电负性数值都不同,比较有代表性的有3种:①莱纳斯·鲍林提出的标度。
根据热化学数据和分子的键能,指定氟的电负性为3.98,计算其他元素的相对电负性。
②R.S.密立根从电离势和电子亲合能计算的绝对电负性。
③A.L.阿莱提出的建立在核和成键原子的电子静电作用基础上的电负性。
利用电负性值时,必须是同一套数值进行比较。
常见元素电负性(鲍林标度)∙氢2.2 锂0.98 铍1.57 硼2.04 碳2.55 氮3.04 氧3.44 氟3.98∙钠0.93 镁1.31 铝1.61 硅1.90 磷2.19 硫2.58 氯3.16∙钾0.82 钙1.00 锰1.55 铁1.83 镍1.91 铜1.9 锌1.65 镓1.81 锗2.01 砷2.18 硒2.48 溴2.96∙铷0.82 锶0.95 银1.93 碘2.66 钡0.89 金2.54 铅2.3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电介质材料的介电特性材料介电特性源口在电场作用下电子、原子、离子的位移。
显然材料不同的结构,这些位移以及由此 而引起的介电性质也不相同。
特别在品体材料中山于晶体不同的对称性使电场一位移之间从而使品体介电 性质也表现为时空特性。
为了弄清这些关系,我们先将材料的介电特性作简单的介绍。
电介质材料的静态介电常数在电场作用下,电介质是以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台的电极化方式来传递并记录电影响的。
从微观上看, 电极化是由于组成介质的原子(或离子)中的电子壳层在电场作用下发牛:畸变,以及山于正负离子的相对位 移而出现感应电矩。
此外还可能是由于分子(或原胞)中不对称性所引起的固有 电矩,在外电场作用下,趋于转至和场平行方向而发生的。
介电常数是综合反 映介质内部电极化行为的一个主要的宏观物理量。
但当外加的高频电场作川时, 电极化的某些微观过程(例如电矩的转向过程)未必追随得上。
所以首先讨论静 态介电常数,以便概括电极化的各种微观过程。
这对于了解恢电体的性质是有 益的。
设想在平行电容器的两板上(见图10. 1. 1),充以一•定的电荷,当两板间存在 电介质时,两板的电位差总是比没冇电介质存在(真空)时低。
这是由于介质的 电极化,在表面上出现有感应电荷。
部分地屏蔽了板上口由电荷所产生的静电 场之故。
【以下部分主要来自熊兆贤《材料物理导论》】许多电导率/很低的材料【实际上是绝缘材料】,在电场作用下会沿电场方向产生电偶极矩“,在靠近电 极的材科表而会产生束缚电荷,这种材料称为介电体或简称为电介质,这种现彖称为电介质的极化,极化 强度P 定义为电介质单位体积内电偶极矩的向量和,即— AV从物质结构的原了或分了水平來分析电介质在电场中的极化现彖时,应把电介质看作是在真空中带电质点 的集合。
根据构成物质的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是否重合,而把电介质分成两类:极性电介质(不重合时)、 非极性电介质(重合吋)。
真空中的电位移矢量D =,其中©代表没冇介质时两板间的静电场。
而表示自由空间的介电常 数。
当两板间充以均匀电介质时,电位移矢量(£:材料的介电常数)D = £声下面推导介电体的宏观参数(£卫丿与其分子微观参数的关系 式。
如图3. X 所示,设外加电场E 方向与x 轴平行,在无限大均匀介质 中収一体积元AV = ZViAyAz ,当此体积元未取出时,介质中各点的 电场强度E 处处相等;而假设从介质中取出后空腔内和空腔外的电场 强度E'和E"相等,等于末取走时的E,即E f = E n= E(3-91)D 1 D n D或表为一=—— =—(3-92)E Q式屮,D'、D”和D 对应为E ;E';E 处的电感应强度,£为介质的介图10. 1. 1电介质 的电极化,产生 感应电荷电常数。
根据“高斯定理”,空腔两面各分布正、负电荷量为(zr-//)△):△“则单位体积元中介质的电偶极矩P为(3-93)AV由于D ff = s0£E, D' = £°E ,故有P = £()(£_1)E (3-94) 由定义可看出极化强度P乂可表为P = N" = NaEj(3-95)式中,〃为介质中每个分了在电场作用下的感应偶极矩,N为单位体积元中的分了数,G为分了极化率,色为作用于分了的电场强度。
由此有(3-97) 此式即为克劳修斯方程。
介电材料的分子极化机理有三类:(1)电子极化:指在外电场作川下,构成原了或离了外围的电了云相对原了核发生位移形成的极化。
建立或消除电了极化时间极矩,约为IO-15-10-,65O由电了极化产生的偶极矩与作用于该分了的电场强度Z比值,称为“电子极化率”。
可以求出电子极化率咳为咳=4庇(/Z' (3-101) 其中a是原子半径。
山于原子中的电子分布与温度无关,因此电子极化率与温度无关,实际测定也证明了这点。
裔子{原子}的电子极化率表离子的电子极化率很重耍,并几负离子的极化率一般比LE离子大,由表10.1.1可见,()2-的电子极化率很大, 故许多含0?的物质都具有较大的介电系数。
(2)离子极化:指在外电场作用下,构成分子的离子发生相对位移而形成的极化,离子极化建立和消除时间很短,与离子在晶格振动的周期有相同数量级,约为10"2~10"几离子极化率qnj表为:(3-107)其中q 是离子电量,玖x)是离子品体的势能。
因此只要知道E(x)的表达式,即可求出离子极化率具体 而言,对于NaCl 晶体,其离子极化率可表为Q = 4 码 ------------' 00.58(/2-1)a :氯化钠的晶胞参数;斤二7~11。
离子极化率与电子极化率有相同的量级,约为1()5(兀加2)。
⑶ 偶极子转向极化:指极性介电材料的分了偶极矩在外电场作用下,沿外电场方向转向而产生宏观偶极 矩的极化。
由于分子的热运动,在无外加电场时,极性分子的偶极矩方向是任意的,而有外加电场时偶极 于受到外电场Ei 的作用,沿Ei 方向取向的分子偶极子增多,每-•偶极子在电场中的势能为S — —//0 IE : = 一“° E i cos 0(3-108)式中,“°为极性分子的固有偶极矩,耳为作用于极性分子上的电场强度,&为电场强度耳与偶极矩“0间 的夹角。
根据玻尔兹曼统计分布,可得极性分子在电场方向的平均偶极矩为UZ E. “卩=也■丄(3-109)这时他极子的专项极化率%/为(3-110)是温度的函数,温度越高,则分子偶极子的排列受外场的影响越小。
—般而言,介电体的分子极化率显然等于各种粒了极化率Z 和,即对于非极性介电体,其极化率为(3-111)在前面讨论的克劳修斯方程(3・95)屮,用介电体的微观参数)来确定介电体的电容率(介电系数), 首先必须确定作用在每个分子上的有效电 场强度耳,但除了压力不太大的气体介电+ 体外,作用在每个分了上的有效电场E,并: + 不等于作用于介电体的宏观平均电场强度 :+ E ,这里耳也称为介电体的内电场。
:为了确定作用在每个分子上的有效电场 耳,可用图3. 9所示的模型说明。
介电体而対于极性介电材料,其极化率为a = a e ^a^a d (3-112)D图3・9平板型电容器椎导有效电场的模型置于一平板型电容器两极板间,介电体的平均电场强度是极板上白由电荷作用的结果,它等于E 。
设被研 究的介电体的某一分了位于半径a 的闘球中心,其中球半径a 既比分了间距大得多(此时可把球外介电体分 子的作用看作为连续均匀),又比极板间距小得多(此时对把球内的不均匀性对介质中电场分布的影响忽 略),则作用于被研究分了的电场强度呂为= E + E { + E 2式中,E 为宏观平均电场强度,E|为球外分子作用产牛的电场强度,E?为球内分子作用产纶的电场强度。
若介质中极化强度为P.它平行且处处相等,则球表而上的束缚电荷密度为° = PcosO式屮,&为P 与球表而法线所成的夹角。
由此町计算出球表而束缚电荷在球心(即被研究分子所在点)1・.所 产生的电场强度为dE ;可分成与外施电场E 相平行和相垂直的两个分量,其中与E 垂直的分量上.下相抵消,其向量和为零,于是有dS = 27ras\n0ad0代入式(3-113),得作丿IJ 在被研究分了上的电场强度为(3-118)式中,E i =二^£称为“莫索提内电场”。
这个内电场农达式适用于满足莫索提假设(爲=°)的介电体, 3 如对J 啡极性介电体或高对称性排列的立方点阵离子晶体等适用,而对于极性液体或固体分子间有强烈相 互作用的介质不适用!将此式代入克劳修斯方程(3—97),则有Na _ E-1£ + 2将上式两边同乘以介电体的千縻尔体积,得Na M _ N o a _ E -\ M3£O p 3£O £ + 2/7(3-113)(3-H4)dE]qdS4庇M(3-115)-^VCOS&4 亦(3-116)其中 山此£I =L2;rPcos2&sin&P------------------ du — ---4 码3£0(3-117)莫索提假设坨=°,则有欠虽形式为E.p1F+ 2二Epgf 丁 E(3-119)(3-120)(3-121)式中,N 为单位体积元屮的分子数,No 为阿伏伽徳罗常数,M 为千摩尔质量,。
为介质密度(畑/"), 上式称为“克劳修斯一莫索提方程”,简称为“克一莫方程”。
克一莫方程对用于光频下的介电体。
利用麦克斯韦关系式:卅=£ (式中n 为光在介电体中相对真空的折 射率),可得(3-122)上式称为“洛伦兹方程”或称"L-L 方程”。
洛伦兹方程是利用莫索提内电场推导而得,因此适用范围与 莫索绍内电场相同。
对于“克一莫方程” (3-121)中的极化率",只考虑电了极化率和偶极了转向极化率时,冇(3-123)式中心乞为电子极化串,上匚为偶极子转向极化率,上式称为“德拜方程”。
3kT 材料的电损耗介电体在恒定电场作用下,从开始极化到稳定状态需要一定的时间.电子位移极化和离子位移极化,到达 稳态所需时间约为10一"〜10七$,相对无线电频率(5X 10,2W Z 以下)仍可认为是极短的,因此这类极化乂 称为“瞬时位移极化”,这类极化建立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而偶极子转向极化和热离子极化,到达极化 的时间较长(10-,05以上),因此这类极化又称为“松弛(驰豫)极化”。
则介电体的极化程度严可写成式中,巴为位移极化强度,码为松弛极化强度。
对应于介质的极化过程, 把由该介质制成的平板电容器接上外电器时,可测得极化过程的电流随时I'可 的变化曲线(如图3. 11所示)。
由于实际介质电导率并不为零,贝IJ 介质屮包 括三部分电流:由几何电容的充电和位移极化引起的瞬时电流、市松弛极化 引起的吸收电流和由电导引起的剩余电流。
吸收电流也是介质在交变电压作 用下引起介质损耗的重要来源,而剩余电流使介质产生电导损耗。
在交变电场作用下,可推导出介质的介电常数为I £s_J1 + (<yr)2相应地,单位体积介质的损耗P 为式屮,―、£$分别对应在光频【认为光频与介质的极化时间比是无穷大】卜、恒定电场下介质的介电帘 量,Q 为交变电场的如频率,b 为电导串,T 为松弛时间,而损耗角正切tan 》(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之 比值)为(3-127)(3-128)图3.11电流随时间 变化曲线£()(6 7)①込品——1+伽)2(3-129) 从式(3—127)、式(3—128)和式(3—129)可知:E. P. tan 8均与Q和方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