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特征》解读
中国建筑的特征文章说明方法
![中国建筑的特征文章说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0335992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a.png)
中国建筑的特征文章说明方法中国建筑的特征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并且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断演变和发展。
中国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征闻名于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本文将从建筑结构、材料应用、装饰方式和意象象征等方面探讨中国建筑的特征。
首先,中国建筑的结构具有独特的特点。
传统的中国建筑多采用木结构,以巧妙的榫卯连接技巧而闻名。
这种技术具有高度的结构稳定性,能够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起到保护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房屋结构采用均负荷的原则,即整个结构的力量是均匀分布和平衡的。
同时,中国建筑也注重对称性和比例感,追求整体的稳定和和谐美。
其次,中国建筑材料的应用是其特征之一、瓦是中国建筑的标志性材料之一,瓦的形状和颜色可以反映不同地域的风格和特点。
瓦是一种天然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和防水性能,适应了中国各种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需求。
此外,中国建筑还广泛使用木材、石材、砖瓦等材料,这些材料不仅具有优良的耐久性和强度,同时也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形成了一种自然与人造的完美融合。
第三,中国建筑的装饰方式也是其独特之处。
中国建筑注重细节的精致和艺术性的表达。
传统的中国建筑外部装饰常用彩画、雕刻和壁塑等形式,表现了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精髓。
在内部装饰方面,中国建筑注重对称和平衡的原则,常在梁柱之间以木刻雕花、镂空屏风等方式进行装饰。
这些装饰常常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使人们能够深入了解中国丰厚的传统文化。
最后,中国建筑中的意象象征也是其特征之一、中国建筑往往以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进行设计和建造。
例如,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四合院通常将门朝南,这是因为南方有"阳"的象征意义,代表吉利和好运。
此外,中国建筑中常见的龙、凤等神兽形象也具有吉祥和神圣的象征意义,为建筑增添了一种神秘和独特的气息。
总结起来,中国建筑以其独特的结构、材料应用、装饰方式和意象象征等方面的特征而闻名于世。
中国建筑代表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也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中国建筑的特征完整版
![中国建筑的特征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44b3e83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0.png)
中国建筑的特征完整版中国建筑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积淀和不断发展。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多元而全面的,它融合了艺术、工程和哲学等多个学科,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审美价值观。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建筑的特点,包括建筑风格、结构技术和建筑意义等方面。
一、建筑风格中国建筑风格丰富多样,呈现出地域性和时代性的特征。
古代中国建筑通常以城墙、宫殿和寺庙为代表。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古代建筑群——中国古代皇家建筑。
这些建筑风格高大庄重,注重对称和整齐,充分展示了权力和尊严。
与皇家建筑相对应的是民间建筑,包括传统的四合院、土楼和水镇等。
这些建筑多见于农村地区,以实用性为主,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中国建筑还有藏式、回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建筑风格,注重色彩和纹饰的运用,体现了地域和民族的独特文化。
二、结构技术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技术独步全球,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中国古代建筑注重木材的运用,利用榫卯和斗拱等连接方式,实现了大跨度的建筑结构。
古代工程师们还通过合理设计和巧妙施工,使得建筑能够抵御地震和风雨等自然灾害。
中国建筑还注重轻巧灵活的屋顶结构。
传统建筑常用的屋顶结构是斗拱和瓦当,以及以弧形构造为主的拱券结构。
这些结构能够均衡分散重量,并且具有良好的透风和透光性能。
三、建筑意义中国建筑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居住和工作的需求,更是寄托了丰富的文化和哲学意义。
中国传统建筑注重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的造物,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传统建筑常常以庭院为中心,围绕着自然景观布局,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
中国建筑还体现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古代建筑常以规模宏大的宫殿和寺庙为代表,象征着统治者的权威和信仰。
同时,建筑与社会活动紧密相连,在建筑中举办庆典、聚会和婚礼等各种社交活动,加强了人们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中国建筑的特征还体现在建筑材料的运用上。
古代建筑多使用天然材料,如木材、石头和土壤等,这些材料既环保又耐久。
此外,传统建筑在装饰和雕刻上也注重细节和精湛的工艺,体现了中国人的工匠精神和审美追求。
中国建筑的特征读后感
![中国建筑的特征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cd8b8c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5.png)
中国建筑的特征读后感
读完“中国建筑的特征”这篇文章,我对中国建筑的特点有了更
深入的了解。
中国建筑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其中一些包括:
1. 风格的多样化:中国的建筑风格种类繁多,包括古代传统建筑、现代建筑、当代建筑等。
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文化内涵。
2. 地域特色:中国的建筑设计理念和风格深受不同地区的影响,
如江南园林、北方的蒙古包、南方的园林等。
3. 材料的应用:中国的建筑使用了许多独特的材料,如竹子、木头、石头、混凝土等。
这些材料不仅为建筑提供了美观的外观,还具
有耐久性和环保性。
4. 建筑规模:中国的建筑规模非常庞大,从宫殿、庙宇到城市和
乡村的民居,建筑规模和空间差异很大。
5. 建筑功能:中国的建筑功能非常多样化,从商业、住宅、学校、医院等都有其独特的建筑类型和设计。
中国建筑具有多样的特征,这些特征不仅是中国文化和传统的体现,也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所决定的。
中国的建筑不仅具有独特的外观和功能,还反映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中 国建筑的特征》 知识清单
![《中 国建筑的特征》 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0c18a353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ca.png)
《中国建筑的特征》知识清单一、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1、独特的个体建筑中国建筑以木材结构为主要结构方法,创造了与这种结构相适应的各种平面和外观。
其墙壁通常不承担主要重量,而是起到隔断和围合的作用。
2、群体建筑的组合中国建筑重视群体的组合,如宫殿、庙宇、住宅等,都是由多座建筑物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组合而成。
这种组合体现了中国文化中注重秩序和和谐的观念。
3、木材结构木材是中国建筑中主要的建筑材料,其优点是施工速度快,便于修缮和搬迁。
但也存在防火、防腐等方面的问题。
4、斗拱斗拱是中国建筑中特有的构件,它在柱和梁之间起到过渡和支撑的作用,同时具有装饰性。
5、举折和举架通过举折和举架的方法,使得屋顶呈现出优美的曲线,既有利于排水,又增加了建筑的美观。
二、中国建筑的结构特征1、框架结构中国建筑采用框架结构,以柱子和梁枋组成框架,墙壁只起到分隔的作用,不承担重量。
2、榫卯结合在木材的连接上,主要采用榫卯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坚固耐用,且便于施工和拆卸。
3、屋顶的结构屋顶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柱子上,形成了独特的屋顶支撑体系。
4、斗拱的作用斗拱不仅是结构构件,还能增加建筑物出檐的深度,保护主体结构免受雨水侵蚀。
三、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1、色彩中国建筑善于运用色彩来装饰,如宫殿建筑多采用黄色琉璃瓦、红色的墙柱等,以显示其尊贵和威严。
2、雕刻在建筑的梁枋、门窗等部位常常有精美的雕刻,内容多为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
3、壁画寺庙、宫殿等建筑内部常有壁画,题材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图案中国建筑中常见各种吉祥图案,如龙、凤、麒麟等,寓意着美好的祝福。
四、中国建筑的文化特征1、尊重自然中国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如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地貌进行布局和设计。
2、体现等级制度不同等级的建筑在规模、形式、色彩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
3、蕴含哲学思想中国建筑中体现了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追求和谐、平衡的境界。
中国建筑的特征(完美版)
![中国建筑的特征(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8ae570c8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e3.png)
中国建筑的特征(完美版)中国建筑的特征中国建筑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这些建筑与时俱进,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展现出一种独特而令人惊叹的美感。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中国建筑的特征。
一、宏伟壮丽的规模中国建筑以其宏伟壮丽的规模而闻名于世。
历史上,中国古代皇宫如紫禁城、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郑州的少林寺等都是中国建筑的代表。
这些建筑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繁荣和辉煌,更让人们体验到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富有特色的建筑风格中国建筑风格丰富多样,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有着独特的特点。
古建筑如宋代的吊角、明代的拱门、清代的圆形琉璃瓦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韵味。
而现代建筑则更加注重创新和实用性,又融入了西方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技术。
三、注重对自然环境的融合中国古代建筑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例如,苏州园林以其精致的造园艺术和对水的巧妙运用而著名。
这些特点也体现在其他地区的建筑中,如四川的雅安、贵州的黔南等地的建筑都充分利用了地形和自然资源,与周围环境和谐相融。
四、注重内外兼修的空间布局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内外兼修的空间布局。
庭院式的布局常见于古建筑中,院落的分隔和疏密有序的安排给人以舒适和宜居的感觉。
同时,建筑中的门窗、楼阁等元素也被赋予了象征意义,传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寓意。
五、丰富多彩的装饰艺术中国建筑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其丰富多彩的装饰艺术。
传统的彩画、剪纸、雕塑等技艺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中,使建筑更加生动和有趣。
同时,建筑的装饰还常常体现出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域特色,为建筑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总之,中国建筑的特征不仅体现在其规模之大、风格之多样,更在于其对自然环境的融合、空间布局的兼修和装饰艺术的丰富。
这些特征展示了中国建筑的独特魅力,令世人为之倾倒。
无论是古代的皇宫、寺庙还是现代的高楼大厦,中国建筑都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希望中国建筑能够继续发展和创新,为世界建筑艺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建筑的特征完美版
![中国建筑的特征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e2e90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18.png)
中国建筑的特征完美版中国建筑的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中国建筑独特之处在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融合。
一方面,中国建筑保留了古代建筑的特色,如屋顶的飞檐和斗拱结构,以及面向庭院的布局。
另一方面,现代建筑技术的引入使得中国建筑更加耐久、舒适和可持续。
2. 丰富的装饰:中国建筑以其精美的装饰而闻名。
传统的建筑通常会使用雕刻、彩绘、琉璃等装饰手法,以展现中国的绘画和工艺品传统。
3. 地域特色:中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都有独特的建筑风格。
北方的建筑倾向于庄重严谨,注重安全和防御,而南方的建筑多以美丽的庭园和水景为特色。
4. 文化与宗教影响:中国的建筑和文化与宗教密切相关。
佛教寺庙、道教宫观和众多的古代皇宫都对中国建筑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5. 五行和风水理念:中国的建筑往往会考虑到五行(金、木、水、火、土)和风水的影响。
建筑师会根据地形地势、道路规划和阳光照射等因素来设计建筑,以保证建筑物的平衡和谐。
中国建筑的特征源远流长,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多样性。
从古代王朝的宫殿到现代城市的摩天大楼,中国的建筑一直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它们不仅体现了中国的建筑技术和审美观念,还承载了世代传承的文化智慧和价值观念。
古代中国的建筑注重和谐、尊重自然和内外之间的平衡。
传统建筑常常利用庭院布局和景观设计来创造一个宜人的环境,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此外,中国建筑还重视色彩和材料的选择,以及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建筑也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并结合了新的技术和创新。
例如,水立方和鸟巢等建筑物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它们不仅是现代建筑的杰作,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可以说,中国建筑的特征完美地展现了中国深厚的历史与文化,传承了古代智慧并注入了现代技术与创新。
这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神将继续影响着中国未来的建筑发展。
《中国建筑的特征》
![《中国建筑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ee45c476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b.png)
《中国建筑的特征》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表现出多个时期和地区的特点,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
以下是中国建筑的特征的精华版简介。
一、传统建筑的独特韵味中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注重平衡和谐的布局。
其韵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建筑与自然风景相辅相成,形成和谐的整体;二是建筑与人文的融合,建筑既具有实用功能,又承载着文化传承的意义。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有:重心下沉、规模庞大、色彩鲜明、细节精致等。
二、四合院的典型代表四合院是中国古代民居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杰出成就。
四合院的特点是四面围合,中间有个中庭或天井,形成天人合一的宜人生活空间,营造出相对封闭、安静的环境,以家庭为单位,加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四合院以其独特的布局和建筑风格,成为中国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三、宫殿建筑的威严庄重中国的宫殿建筑以紫禁城为代表,充满了威严、庄重的气息。
宫殿建筑的特点是建筑巍峨、规模宏大、楼阁式层次分明、工艺精湛。
宫殿建筑注重对称和对角线的布局,以体现中国古代皇权的神圣力量和尊贵地位。
宫殿建筑的装饰丰富多彩,雕刻、彩绘和铜墙铁壁的运用使宫殿建筑更加夺目。
四、寺庙建筑的庄严静谧中国的寺庙建筑以少林寺、峨眉山寺等为代表,寺庙建筑融合了宗教信仰、哲学思想和审美追求。
寺庙建筑的特点是布局庄严、色彩朴素、线条简约、造型优美。
寺庙建筑以建筑群为中心,山水环境作为点缀,强调建筑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寺庙建筑注重静谧和内敛,给人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氛围。
五、园林建筑的精巧细腻中国的园林建筑以苏州园林、圆明园等为代表,园林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园林建筑的特点是规划巧妙、景点错落有致、布局精细、点缀细腻。
园林建筑强调“小山水”和“二次创作”,通过水池、假山、亭台楼阁等景观元素的运用,使其达到自然山水的效果。
园林建筑追求自然之美,给人以想象空间和心灵的舒展。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多元的、丰富的,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元素,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中国建筑的特征》
![《中国建筑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6b25590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b.png)
《中国建筑的特征》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多样而独具魅力的。
它们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性和艺术的多样性,还展示了中国人民智慧和对自然的崇敬。
以下将介绍中国建筑特征的几个重要方面。
首先,中国建筑注重“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国古代建筑师认为宇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类是宇宙的一部分。
因此,他们试图将建筑物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使其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这种思想在中国的传统皇家建筑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如北京的紫禁城和西安的故宫。
这些建筑物的布局和设计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等自然特征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景观。
其次,中国建筑中的传统元素也是其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材和瓦片为主要建筑材料,采用榫卯结构和斗拱结构,以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这种结构在中国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例如,中国的传统屋顶常常呈拱形,以避免积水,并有双坡屋顶设计,使建筑看起来更加宏伟和庄重。
中国建筑的材料和形式也与其独特的文化传统有关。
中国人民对自然和宇宙的崇敬使得他们将自然元素融入到建筑设计中。
中国的园林建筑尤其突出了这一特征。
中国的园林以山水和植物为主题,强调自然景观的平衡和和谐。
建筑物和园林的设计注重线条的流畅和空间的变化,使得整个空间流动而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
另外,中国建筑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中国人民对家庭、社区和社会的重视影响着他们的建筑风格和空间布局。
例如,中国传统的四合院结构就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室内和室外空间的完美结合。
这种结构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团结,使家庭成为社会关系的核心。
最后,中国建筑还表现出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中国有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其中包括了许多古代建筑。
例如,中国的长城和陵墓都是古代建筑的杰作,展示了中国人民对国家和先祖的崇敬。
这些建筑物的存在不仅为后来的建筑提供了灵感,也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综上所述,中国建筑具有多样性、独特性和历史传承性的特征。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文说明方法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文说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398b0b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0.png)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文说明方法中国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征非常明显,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美学的特殊风格。
中国古代建筑融合了自然与人文的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人文的追求。
本文将从建筑的整体气势、结构、装饰、材料等方面逐一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
首先,中国建筑的整体气势通常体现出雄伟、壮丽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注重整体布局的庄严和宏伟,建筑的结构和形式通常都具有雄浑的气势。
比如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常常采用横轴对称的布局,整体造型线条流畅,富有庄严和肃穆之气。
另外,诸如寺庙、陵墓等建筑也常以山形或水形作为构思,让人感受到与自然景观的交融,展现出了中国古代建筑雄伟壮丽的整体气势。
其次,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特点非常明显。
中国传统建筑采用木结构作为主体结构,这与西方建筑中多采用石头、砖块等不同。
中国木结构建筑在结构上具有独特的特点,采用榫卯、斗拱等工艺,使得建筑能够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保持稳定。
同时,中国古代建筑也充分考虑了建筑的抗风性,大多采用斗拱结构来增强建筑的稳定性。
此外,中国古代建筑的屋檐造型也是其结构特点之一。
多采用回廊、檐角之间的榫卯结构,塔刹的檐角多为弧形,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结构美学。
再次,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也是其独特之处。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主要特点是“工笔绘画”,这种装饰方式使得建筑装饰形式上凝练、轻盈而又丰富多彩。
建筑上的砖雕、木雕、砖刻等精美的装饰,表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对于艺术的追求。
比如古代的宫殿、寺庙等建筑的木雕、砖雕通常都构思精巧,图案丰富,色彩艳丽,这些精美的艺术装饰给建筑增添了灵气和生机。
最后,中国古代建筑的材料也是其独特特点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主要采用的是木材和砖瓦,这种建筑材料具有天然、环保、易得等特点,是中国古代建筑材料选择的首选。
而且,中国古代建筑材料的选用也充分考虑了建筑的实用性和美学性,使得整体建筑更显华丽和雄伟。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在于其雄伟、壮丽的整体气势,独特的结构特点,精美的装饰风格以及天然、环保的建筑材料。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文分段概括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文分段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7885625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e.png)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文分段概括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文分段概括如下:
概括一:
梁思成,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
他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曾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
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
概括二:
据历史记载,北京和平解放之前,曾秘密派人拜访梁思成,请教北平城内历史古迹的保护问题。
梁思成曾就保护北京城墙奔走呼吁,并为此遭到不公正对待。
梁思成在他的文章中,反复表达的思想是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他呼吁:“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国一族之建筑是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
概况三:
本文运用简洁、严密、明晰的语言,通俗易懂地阐明了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地位、地理分布、形成年代和历史意义,重点概况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建筑学的“文法”理论,以及各世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是梁思成建筑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中国建筑的特征完美版
![中国建筑的特征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a1e07d0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9.png)
中国建筑的特征完美版中国建筑源远流长,凝聚了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和智慧,以其独特的特征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中国建筑以其完美的形式和深厚的内涵,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目光。
本文将从建筑形式、建筑材料以及建筑风格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建筑的特征。
一、建筑形式中国建筑以其精妙的形式而闻名于世。
传统的中国建筑注重和谐的比例与布局,追求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
典型的中国建筑通常由主体建筑、次体建筑和围墙等组成,形成一个整体统一的建筑群。
主体建筑常采用楼阁、殿堂等形式,体现尊贵和庄重。
次体建筑多以回廊、亭台、假山等作为装饰,增添了建筑的艺术气息。
围墙作为界定空间的边界,既起到了防护作用,又增添了建筑的庄重和封闭感。
二、建筑材料中国建筑材料的选择也是其特征的一部分。
传统中国建筑通常使用木结构和砖石材料。
木材是中国建筑中常见的建筑材料,其柔韧性和可塑性使得建筑更加符合中国人对于和谐与柔美的审美追求。
砖石材料则常常被用于建筑的墙面和地面,其坚固性和稳定性使得建筑更坚实耐用。
三、建筑风格中国建筑的风格多种多样,每个地区都有其自己的特色。
著名的风格有宫殿式建筑、庙宇式建筑、园林式建筑等。
宫殿式建筑以太和殿、乾清宫等为代表,注重庄严、壮丽的氛围。
庙宇式建筑则以佛教寺庙和道教宫观最为著名,富有宗教氛围和神秘感。
园林式建筑以苏州园林和北京颐和园为代表,追求自然与人工的融合,注重景致的布局与细腻的构造。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中国建筑还有其他特征值得一提,比如对于颜色的运用和对于自然环境的融合。
传统的中国建筑在颜色选择上注重朴素和谐,以红色、黄色、绿色等为主色调,给人以温暖和亲切的感觉。
同时,中国建筑也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常常巧妙利用周围的山水、湖泊等自然元素,使建筑与环境相融合,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
综上所述,中国建筑的特征完美地体现在其建筑形式、建筑材料以及建筑风格等方面。
传统的中国建筑以其独特的样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7a750ffc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2.png)
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中国建筑的特征》是梁思成在20世纪50年代末写的一篇论文,该论文深入探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特征。
以下是对该论文的1000字以上的概述:梁思成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首先指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是其自然、简朴和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他认为,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和建造都考虑了自然环境的因素,使建筑物能够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并形成一种和谐的景观。
梁思成指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之一是其注重平衡和对称。
他认为,古代中国人认为建筑物的平衡和对称是人们对宇宙秩序的理解,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十分重视平衡和对称的原则。
这种平衡和对称的设计理念不仅体现在整体建筑的形式上,还体现在细节上,如门窗的布局、柱子的排列等。
其次,梁思成指出,中国古代建筑注重空间的层次感。
他认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设计是多层次的,通过建筑物内外部的不同空间的布局和连接,形成了一种有序而连贯的空间序列。
这种层次感的设计使人们在建筑物内外移动时能够感受到空间的变化和层次的转换,增强了人们对建筑的体验和感受。
此外,梁思成还提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材料和技术特点。
他指出,中国古代建筑常常使用天然材料,如木材、砖石、瓦片等,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适应性,可以根据建筑物的需要进行加工和使用。
同时,中国古代建筑的技术也非常独特,如斗拱、檐瓦、彩绘等,这些技术使得建筑物更加美观和富有特色。
最后,梁思成还提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
他认为,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场所,还是社会活动和文化传承的载体。
建筑物的设计和布局往往与社会习俗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通过建筑物的功能和形式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特点和文化的内涵。
总之,梁思成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深入探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特征,他认为中国古代建筑注重自然、简朴和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同时也注重平衡和对称、空间的层次感、材料和技术特点以及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
这些特点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
![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https://img.taocdn.com/s3/m/1ccbca8e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ed.png)
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中国建筑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独特的特征。
其中,梁思成被誉为中国现代建筑的奠基人之一,他对中国建筑的发展与传承做出了杰出贡献。
梁思成在其所著的《中国建筑史》一书中,总结了中国建筑的特征,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1.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中国建筑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中国味道。
中国建筑注重自然环境与人文关怀的结合,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
比如中国传统建筑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建筑要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体现在建筑的形式上,也呈现在建筑的朝向、格局以及材料的选择上。
2.强调气势与坚固:中国建筑注重建筑的外在气势和内在坚固。
在建筑的规模和比例上,中国建筑强调巨大的气势,追求宏伟壮观的外观和规模感。
另外,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坚固稳固,延续了建筑质朴耐用的传统。
梁思成曾指出,“中国古代建筑是以石垒砌的”,这种依靠石材的坚固结构使得中国建筑得以保存至今。
3.博采众长与创新发展:中国建筑具有博采众长的特点,吸取了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的建筑风格与技术,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建筑风格。
在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中,各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建筑特色,这些特色在相互融合与传承中孕育出了新的建筑风格。
梁思成在他的研究中也指出,中国建筑不仅要追求古代建筑的传承,还要思考建造更适合现代生活的建筑形式与空间。
4.注重人文关怀:中国建筑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建筑与人文环境的关系,重视人们的舒适与福祉。
在建筑的布局和构造上,中国建筑常常将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关怀融入其中,通过园林与景观的构建,打造舒适、美观的居所。
总的来说,中国建筑具有独特的特征,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智慧的结晶。
梁思成通过他的研究和实践,为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思想和理念为中国建筑界的繁荣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我们应该珍视中国建筑的独特魅力,传承和发展中国建筑的精髓,将中国建筑的特征和价值传递给后代。
高三语文《中国建筑的特征》原文及教案梳理
![高三语文《中国建筑的特征》原文及教案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f5c6587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5.png)
高三语文《中国建筑的特征》原文及教案梳理高三语文《中国建筑的特征》原文第一节中国建筑之特征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
其结构之系统,及形式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
古代原始建筑,如埃及巴比伦伊琴美洲及中国诸系,莫不各自在其环境中产生,先而胚胎,粗具规模,继而长成,转增繁缛。
其活动乃赓续的依其时其地之气候,物产材料之供给;随其国其俗,思想制度,政治经济之趋向;更同其时代之艺文,技巧,知识发明之进退,而不自觉。
建筑之规模,形体,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映影;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
今日之治古史者,常赖其建筑之遗迹或记载以测其文化,其故因此。
盖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互为因果者也。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散布区域辽阔。
在军事,政治及思想方面,中国虽常与他族接触,但建筑之基本结构及部署之原则,仅有和缓之变迁,顺序之进展,直至最近半世纪,未受其它建筑之影响。
数千年来无遽变之迹,渗杂之象,一贯以其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随我民族足迹所至,树立文化表志,都会边疆,无论其为一郡之雄,或一村之僻,其大小建置,或为我国人民居处之所托,或为我政治宗教国防经济之所系,上自文化精神之重,下至服饰车马工艺器用之细,无不与之息息相关。
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
建筑显著特征之所以形成,有两因素:有属于实物结构技术上之取法及发展者,有缘于环境思想之趋向者。
对此种种特征,治建筑史者必先事把握,加以理解,始不至淆乱一系建筑自身优劣之准绳,不惑于他时他族建筑与我之异同。
治中国建筑史者对此着意,对中国建筑物始能有正确之观点,不作偏激之毁誉。
今略举中国建筑之主要特征:一于结构取法及发展方面之特征,有以下可注意者四点:(一)以木料为主要构材凡一座建筑物皆因其材料而产生其结构法,更因此结构而产生其形式上之特征。
高中语文必修5《中国建筑的特征》鉴赏
![高中语文必修5《中国建筑的特征》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b54cffe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0b.png)
高中语文必修5《中国建筑的特征》鉴赏化深奥为通俗,化复杂为简易,化枯燥为生动,是《中国建筑的特征》写作上最主要的特色,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5《中国建筑的特征》鉴赏,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中国建筑的特征》鉴赏课文说明的对象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和风格,这是一个非常复杂深奥,而对一般读者来说又是一个非常生疏和枯燥的问题,但作者写得简明易晓,生动形象,使读者乐于阅读而且一看就明。
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主要是运用了恰当的说明方法。
这些方法大体说来有:(一)下定义说明。
例如所谓“斗拱”,作者写道:“在一副梁架上,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在柱头上加上一层层逐渐挑出的称做‘拱’的弓形短木,两层拱之间用称做‘斗’的斗形方木块垫着。
这种用拱和斗综合构成的单位叫做‘斗拱’。
”斗拱,对于一般读者原本是一个生疏的构件,通过这么一个简明的定义,一下便明白了它的构成。
又如“举架”,文章写道:“梁架上的梁是多层的;上一层总比下一层短;两层之间的矮柱(或坨墩)总是逐渐加高的。
这叫做“举架”。
”通过这个定义,把举架的构成和功用介绍得一清二楚。
由此可见,对于读者不明白的物件或概念,用下定义的方法说明,可以起到言简意明的效果。
(二)比较说明。
比如为了说明中国建筑木料结构中框架式原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作者反复运用比较的方法。
作者先从材料的角度进行比较,“这种框架结构的原则直到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的结构才被应用,而我们中国建筑在三千多年前就具备了这个优点,并且恰好为中国将来的新建筑在使用新的材料与技术的问题上准备了极有利的条件”,然后又从中西方建筑发展史的角度进行比较,“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
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
高中语文必修五《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文解读
![高中语文必修五《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文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85557c7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6.png)
高中语文必修五《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文解读《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一篇科学小论文,属于实用类文本。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五《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文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文解读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
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经验的累积所创造的。
这个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西起葱岭①,东至日本、朝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包括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区域在内。
(①葱岭:古山脉名,传说以山多青葱而得名。
包括天山、帕米尔高原、昆仑山等。
)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间属于一家的关系。
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这个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它的基本特征一直保留到了近代。
3500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不断地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
第一部分(第1、2段),作者首先指出中国建筑体系是个独特的体系,点出本文说明的中心,接着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
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西起葱岭,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公元前1500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这样,作者便从世界和历史的高度,突出了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文化史中的独特地位。
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下列几点。
(一)个别的建筑物①,一般地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翼状伸展的屋顶。
(①个别的建筑物:指相对独立的一座房屋。
个别,在这里是单独的意思。
)(二)在平面布置上,中国所称为一“所”房子是由若干座这种建筑物①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如回廊、抱厦②、厢③、耳④、过厅等等,围绕着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的。
《中国建筑的特征》精品课件
![《中国建筑的特征》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21a993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b0.png)
故宫按照南北中轴线布局,建筑格局对称、严 谨,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特点。
3
建筑风格
故宫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宫殿建 筑的特点,装饰精美,色彩鲜艳,是中国传统 建筑的代表之一。
承德避暑山庄
建筑规模
承德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家 园林,占地面积约56万平 方米,拥有大量的建筑、 园林和自然景观。
琉璃与砖石雕
琉璃
琉璃是一种由玻璃和釉料烧制而成的彩色陶瓷,具有防水、防腐蚀、耐磨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传 统建筑的屋顶、墙体等部位。琉璃的色彩鲜艳明亮,表面光滑如镜,呈现出极高的装饰效果。
砖石雕
砖石雕是指在砖石材料上雕刻出各种图案和纹样,如龙、凤、狮子、麒麟等,以表达吉祥、威严和祝 福等寓意。砖石雕的工艺包括浮雕、透雕和圆雕等,每种工艺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技巧。砖石雕 在传统建筑中常用于门楼、影壁等部位,呈现出精美的艺术效果和文化内涵。
壁画与墨绘
壁画
壁画是指绘制在墙壁上的大型绘画作品, 通常以表现历史事件、神话传说、文学名 著等为主题。壁画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有着 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就有绘制在宫殿、 寺庙等建筑上的壁画。壁画的绘制需要高 超的绘画技巧和精细的构图设计,是传统 建筑中重要的装饰元素之一。
VS
墨绘
墨绘是指用墨汁在纸张或丝绸上绘制出各 种图案和纹样,如山水、花鸟、人物等, 以表现建筑的美感和文化内涵。墨绘的色 彩简洁明快,线条流畅自然,呈现出高雅 的艺术效果和文化内涵。墨绘在中国传统 建筑中常用于屏风、窗帘等部位,为室内 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建筑布局
避暑山庄按照山水园林布 局,建筑与自然景观相融 合,体现了中国园林文化 的特点。
建筑风格
避暑山庄的建筑风格以清 新、自然为主,注重与自 然环境的协调,是中国传 统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
《中国建筑的特征》
![《中国建筑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c9cf0a1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39.png)
《中国建筑的特征》中国建筑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线索,包含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卓越建筑技艺和智慧。
从古代王朝的宫殿、寺庙和城墙到现代的高层建筑,中国建筑的特征与中国历史文化深深地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人类智慧。
第一、中国建筑的结构体系中国建筑的结构体系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适应性。
中国传统建筑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框架系统,即榫卯结构。
这种结构系统不需要钉子或螺钉进行固定,而是依靠榫头和卯榫相互嵌合,使得整个建筑结构非常稳定。
而且,中国传统建筑还是轻钢结构的代表,轻钢结构之间采用“榫卯结构”,“无墙式”设计,四角支撑,从而形成均匀的力学分布,降低了集中力,使其有很强的抗震、抗风、防火等性能。
第二、中国建筑的规模和对称性中国建筑的规模和对称性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宇宙平衡和秩序的追求。
古代王朝的宫殿、陵墓和寺庙通常都非常大,建筑风格庄严、宏伟、美观。
它们铭刻了当时的历史和文化,体现了中国建筑的秩序感和对称美。
古代中国建筑设计是以中轴线对称平面设计的,具有前后左右、左右对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轴心穿过建筑的各个部位,并在结构上和精神上形成了一种平衡的状态。
这种设计常常被应用于建筑的门、窗、梁、柱、屋面等部分,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
第三、中国建筑的装饰艺术中国建筑的装饰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建筑另一个重要的特征。
中国建筑的装饰往往表现在建筑物的屋顶、门窗、墙壁、庭院等部分,采用金属、石材、木材、彩瓷等各种精美材料进行装饰。
其中,斗拱、梁柱、门窗等建筑构件的雕刻和彩绘都是中国建筑装饰艺术的代表作品。
这些装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神和审美倾向,重视自然、和谐、和平和大众情感,对中华文化和传统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四、中国建筑地域性的特征中国建筑也有着地域性的特征,从北到南、从东到西的巨大地理、气候和人文变化,形成了各地建筑的特点和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21
二、群体建筑构成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22
鸟 瞰 故 宫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23
中国建筑的特征
举 例 子 打 比 方 (二)讲平面布局, 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 群落组成,左右呈轴 对称,主要房屋朝南, 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 有“户外的空间”。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2
学习目标
1、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 构提纲。 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在说 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 鉴。 3、激发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 爱之情,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 力。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3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探究重点
指事物作为标志的 显著特色
中国建筑 的 特征
析题
研 究 对 象
研 究 方 向
回顾文章的结构脉络
(1—2) 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 的影响。 (3—13) 分析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重点)
(14—19) 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 Nhomakorabea“文法”)。
(20) 以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
28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四、斗拱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29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30
中国建筑的特征
列摹 图状 表貌 举下 例定 子义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 先描述“拱”是“弓形 短木”,斗是“斗形方 木块”,它们组合起来 称“斗拱”。它不但可 “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 交接处的剪力”,还具 有装饰作用。
36
中国建筑的特征
列 图 表 作 比 较 引 用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六)介绍屋顶,指 出它是“中国建筑中 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 的比较中,盛称“翘 起如翼”的屋顶是我 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37
七、颜色的选择——朱红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38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24
三、结构方法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25
柱子支撑的亭子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26
四合院里的木质的墙门窗一体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27
中国建筑的特征
举列 例数 子字 作打 比比 较方
(三)介绍了中国建筑 的结构方法,即以“木 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 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 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 这与现代的结构原则上 是一样的。
建造新中国建筑作总结。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18
自读 1、段前标上序号。 思考 2、筛选每段主要信息。 探究 3、探究各个“特征”的内涵、说明方法, 并记录于表。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19
一 、个体建筑构成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20
中国建筑的特征
作 诠 释
(一)讲立体构成, 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 一般是由台基、主体 (房屋)和屋顶三个 主要部分构成的。
31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五、举折、举架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32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33
中国建筑的特征
下摹 定状 义貌
(五)说明“举折,
举架”的作用,即 为了形成屋顶的斜 坡或曲面。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34
六、屋顶的装饰作用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35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导入新课
•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 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 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 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 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 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 的特征》。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1
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
4
•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 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1901年4月20日 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 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1927年获宾夕法 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 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
•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 主任到1972年。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 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 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5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6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13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14
整体感知:中国建筑的特征
• 宏伟气派、金碧辉煌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15
解题
题目“中国建筑的特征”,偏正短语。中心词 “特征”,指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定语逻 辑严密,分为两个层面:“建筑”一词,界定了 作者研究的专业学术领域;“中国”一词,气宇 轩昂,视野宏观,表现了作者作为中国建筑学一 代宗师开阔的视角和强烈自豪的民族情感。
7
少 年 时 的 林 徽 因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8
中 年 时 的 林 徽 因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9
才女佳人
• 20岁的林徽因以才貌双全闻名于北京上层文化圈。 20世纪30年代她业余创作出了具有专业水准的文 学作品,其范围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各 个领域,在京派作家圈中声誉鹊起;林徽因也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 计者;她与梁思成情投意合的美满婚姻,与徐志 摩、金岳霖之间超凡脱俗的亲密友情……在她生 前,没有人能够忽视她的存在。 甚至林徽因的早 逝,也留给同辈亲友惘然的失落,因为她的离去, 也预示着他们最具创造力的黄金年华的结束。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10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11
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12
美丽的神话
• 他俩一个是梁启超的公子,一个是林长民的 千金;一位是建筑巨匠,一位是绝艳才女.他 们一世情缘,共同创造了中国建筑史上的两 座丰碑,把亲手设计的国徽送上了天安门城 楼.他不计国仇家恨,力使奈良,京都的古建筑 免遭盟军的轰炸,代表中国参加了联合国大 厦的设计;她出众的才貌令万种风情的徐志 摩诗兴大作,使抑情重理的金岳霖冥思独想.
39
中国建筑的特征
列举 图例 表子 作 比 较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 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 “在使用颜色上,中国 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 中最大胆的”,不但在 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 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 饰木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