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对比激光SLAM与视觉SLAM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维度对比激光SLAM与视觉SLAM
SLAM(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是指运动物体根据传感器的信息,一边计算自身位置,一边构建环境地图的过程,解决机器人等在未知环境下运动时的定位与地图构建问题。目前,SLAM 的主要应用于机器人、无人机、无人驾驶、AR、VR 等领域。其用途包括传感器自身的定位,以及后续的路径规划、运动性能、场景理解。
由于传感器种类和安装方式的不同,SLAM 的实现方式和难度会有一定的差异。按传感器来分,SLAM 主要分为激光SLAM 和VSLAM 两大类。其中,激光SLAM 比VSLAM 起步早,在理论、技术和产品落地上都相对成熟。基于视觉的SLAM 方案目前主要有两种实现路径,一种是基于RGBD 的深度摄像机,比如Kinect;还有一种就是基于单目、双目或者鱼眼摄像头的。VSLAM 目前尚处于进一步研发和应用场景拓展、产品逐渐落地阶段。
激光SLAM:早在2005 年的时候,激光SLAM 就已经被研究的比较透彻,框架也已初步确定。激光SLAM,是目前最稳定、最主流的定位导航方法。
激光SLAM 地图构建
VSLAM(基于视觉的定位与建图):随着计算机视觉的迅速发展,视觉SLAM 因为信息量大,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
(1)基于深度摄像机的Vslam,跟激光SLAM 类似,通过收集到的点云数据,能直接计算障碍物距离;
(2)基于单目、鱼眼相机的VSLAM 方案,利用多帧图像来估计自身的位姿变化,再通过累计位姿变化来计算距离物体的距离,并进行定位与地图构建;
视觉SLAM 地图构建,图片来源:百度AI
一直以来,不管是产业界还是学术界,对激光SLAM 和VSLAM 到底谁更胜一筹,谁是未来的主流趋势这一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下面就简单从几个方面对比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