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数轴与数轴动点问题提高专题

合集下载

最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最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已知数轴上有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且两点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1)图中如果点A、B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那么点A表示的数是________;(2)当t=3秒时,点A与点P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个长度单位;(3)当点A表示的数是-3时,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点P表示的数;(4)若点P到点A的距离是点P到点B的距离的2倍,请直接写出t的值.【答案】(1)-4(2)6(3)解:当点A为-3时,点P表示的数是-3+2t;(4)解:当点P在线段AB上时,AP=2PB,即2t=2(8−2t),解得,t=,当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AP=2PB,即2t=2(2t−8),解得,t=8,∴当t=或8秒时,点P到A的距离是点P到B的距离的2倍.【解析】【解答】解:(1)设点A表示的数是a,点B表示的数是b,则|a|+|b|=8,又|a|=|b|,∴|a|=4,∴a=−4,则点A表示的数是−4;( 2 )∵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当t=3秒时,点A与点P之间的距离为6个单位长度;【分析】(1)设点A表示的数是a,点B表示的数是b,两点间的距离是8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分别位于原点的两侧,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即可判断得出答案;(2)根据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即可得出答案;(3)由点A表示的数结合AP的长度,即可得出点P表示的数;(4)分当点P在线段AB上时,AP=2t,BP=(8-2t),根据AP=2PB 列出方程,求解即可;当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AP=2t,BP=(2t-8),根据 AP=2PB 列出方程,求解即可,综上所述即可得出答案.2.如图,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点,,,是数轴上的四个点,其中点,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1)请在数轴上确定原点“O”的位置,并用点表示;(2)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3)将点先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在数轴上距离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答案】(1)解:距离A点和B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即AB的中点,点 .如图所示,点即为所求.(2);5;9(3);或1【解析】【解答】解:(2)点表示的数是,点表示的数是5,所以,两点间的距离是 .故答案为9.( 3 )如图,将点先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是0,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得点表示的数是 .到点距离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2-3= 或-2+3=1.故答案为,或1.【分析】(1)由点A和点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因此原点到点A和点B的距离相等,可得到原点的位置。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数轴》例题讲解+基础、提高练习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数轴》例题讲解+基础、提高练习

《数轴》例题解说为了学好有理数的观点,使思想适应数集的扩大,我们把现实生活中大批的相关模型,如直尺、杠杆、温度计、仪表上的刻度,所拥有的实质属性抽象化,成立起数轴模型.数轴的成立,给予了抽象的代数概念以直观表象.数学一开始就是研究“数”和“形”的,从古希腊期间起,人们就已试图把它们一致同来.数与形有着亲密的联系,我们常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图形问题;另一方面,也利用图形来办理代数问题,这类数与形互相作用,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形联合思想.利用数形联合思想解题的重点是成立数与形之间的联系,现阶段,数轴是联系数与形的桥梁,主要表此刻:1.运用数轴直观地表示有理数;2.运用数轴形象地解说相反数;3.运用数轴正确地比较有理数的大小;4.运用数轴适合地解决与绝对值相关系的问题.例题解说【例 1 】 (1) 数轴上有A、B两点,假如点 A 对应的数是 2 ,且 A 、 B 两点的距离为3,那么点 B 对应的数是.(江苏省比赛题 )(2)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1和13,则线段 AB 的中点所表示的数5是.(江苏省比赛题 )( 3)点A、B分别是数 3 ,1在数轴上对应的点,使线段 AB 沿数轴向右挪动到 A B ,2且线段 AB 的中点对应的数是3,则点 A 对应的数是___,点 A挪动的距离是____.(“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 思路点拨(1) 确立B点的地点; (2) 在数轴上选择两个特别点,探究它们的中点所表示的数与所选两点所表示的数的联系;(3)在平移的过程中,线段AB的长度不变,即AB A B .【例2】如图,在数轴上有六个点,且AB BC CD DE EF ,则与点 C 所表示的数最靠近的整数是________.思路点拨利用数轴供给的信息,求出AF 的长度.【例 3 】比较 a 与 1的大小.a思路点拨因为 a 表示的数有随意性, 直接比较常会发生遗漏的现象,若把各个范围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借助数轴议论它们的大小,则形象直观,解题的重点是由 a1 1a 、 无心义得a出 a 1, 1,0,据此 3 个数把数轴分为 6 个部分.【例 4 】阅读下边资料并回答以下问题.(1) 阅读下边资料:点 A 、 B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 、b , A 、 B 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 .当 A 、 B 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如设点 A 在原点,如图 1, ABOBba b当 A 、 B 两点都不在原点时,①如图 2 ,点 A 、 B 都在原点的右侧 AB OB OA b a b a a b ; ②如图 3 ,点 A 、 B 都在原点的左侧, AB OB OA b ab aa b ; ③如图 4 ,点 A 、 B 在原点的两边, AB OB OA bab ( a)a b ;综上,数轴上 A 、 B 两点之间的距离ABa b .(2) 回答以下问题:①数轴上表示 2 和 5 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数轴上表示- 2 和- 5 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数轴上表示 1 和- 3 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②数轴上表示 x 和- 1 的两点 A 和 B 之间的距离是,假如AB 2 那么 x 为________;③今世数式x 1 x 2 取最小值时,相应的 x 的取值范围是. (南京市中考题 )思路点拨阅读理解从数轴上看,a b 的意义.链接: 有效地从图形、图表获守信息是信息社会的基本要求.从数轴上获得相关信息是解有理数问题的常用技巧,主要包含:①数轴上诸点所表示的数的正负性;②数轴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1) 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特色, 但字母拥有抽象性, 所以在条件同意的范围内给予字母以特别值来计算、判断或探究解题思路,能化抽象为详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赋值法” ,但这类方法不可以作为解题的规范过程.(2) 纯粹的代数方法比较抽象,如能借助图形 (利用数形联合的思想方法 ),则可使很多抽象的观点和复杂的数目关系直观化、形象化,甚至简单化.【例 5 】试求| x -1 |十| x - 2| + | x - 3 | + |x - 1997 |的最小值.(天津市比赛题)思路点拨因为 x 的随意性、无穷性,所以, 经过逐一求出代数式的值解题显然困难,不如从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利用数轴下手,借助【例4 】的结论解题.【例 6 】 (1) 工作流水线上按序摆列5 个工作台 A 、 B 、 C 、 D 、 E ,一只工具箱应当放在哪处,才能使工作台上操作机器的人取工具所走的行程最短?(2) 假如工作台由 5 个改为 6 个,那么工具箱应如何搁置能使6 个操作机器的人取工具所走的行程之和最短?(3) 当流水线上有 n 个工作台时,如何搁置工具箱最适合 ?思路点拨把流水线看作数轴, 工作台、 工具箱看作数轴上的点, 这样,就找到认识决本例的模型——数轴,将问题转变为【例4 】的形式求解.链接:设 a 1 、 a 2 、 a 3 、 a n 是数轴上挨次摆列的点表示的有理数.①当 n 为偶数时,若 a nx a n ,则 x a 1 x a 2x a n 的值最小;212②当 n 为奇数时,若 xa n 1 ,则 x a 1x a 2x a n 的值最小.2基础训练一、基础夯实:1.在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 ,则 a-3=________.2.a 、 b 、 c 在数轴上的地点如下图,则 1 、 1 、 1 中最大的是 ________.a c cb b aa b c 0 b a 0 c 1 A B CD(第2 题)(第3题)(第 4题)3.(第 12 届“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有理数 a、 b 、 c 在数轴上的地点如下图,若 m= │a+b│- │b-1 │- │a-c │- │1-c │,则 1000m=__________.4. 如图 ,工作流程线上 A 、B、C、D 处各有 1 名工人 ,且 AB=BC=CD=1, 此刻工作流程线上安放一个工具箱 ,使 4 个人到工具箱的距离之和为最短,?则工具箱的安置地点是__________.5. 有理数 a 、b 、 c 在数轴上的地点如图,化简│ a+b │- │c-b │的结果为 ( )A.a+cB.-a-2b+cC.a+2b-cc a 0 b A B C D AD OCB(第 5题)(第6题)(第8题)6. ( 第 15 届江苏省比赛题)如图 ,数轴上标出若干个点,每相邻两点相距 1 个单位 ,点 A 、B、C、D 对应的数分别是整数a,b,c,d, 且 d-2a=10, 那么数轴的原点应是( ).A.A 点B.B 点C.C 点D.D 点7.│x+1 │+ │x-1 │的最小值是 ( ).8.( 第 18 届江苏省比赛题 )数 a 、b 、 c、 d 所对应的点 A 、B、 C、D 在数轴上的地点如图所示 ,那么 a+c与b+d的大小关系是().A.a+c<b+dB.a+c=b+dC.a+c>b+dD.不确立的9. ( 北京市“迎春杯”比赛题)已知数轴上有 A 、 B 两点, A、 B 之间的距离为1,点 A 与原点O 的距离为3,求全部知足条件的点 B 与原点 O 的距离的和 .10. 已知两数 a 、 b, 假如 a 比 b 大 ,试判断│ a │与│b │的大小 .二、能力拓展11. 有理数 a 、 b 知足 a>0,b<0, │a │< │b │,用“〈”将 a 、b 、-a 、 -b?连结起来 _________.12. │x+1 │+ │x-2 │+ │x-3 │的最小值是 _________. 13. 已知数轴上表示负有理数m 的点是点 M, 那么在数轴上与点 M 相距│m │个单位的点中 ,与原点距离较远的点对应的数是________.(2001 年山东省比赛题 )14. 若 a>0,b<0, 则使│x-a │+ │x-b │=a-b 成立的 x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 (武汉市选拔赛题 )15. 如图 ,A 、 B 、C 、D 、 E 为数轴上的五个点 ,且 AB=BC=CD=DE, 则图中与 P?点表示的数比较靠近的一个数是 ( ).A B C PDE16. 设 y= │x-1 │+ │x+1 │,则下边四个结论中正确的选项是( ).A.y 没有最小值B.只有一个 x 使 y 取最小值C.有限个 x(不只一个 )使 y 取最小值;D.有无量多个 x 使 y 取最小值17. 不相等的有理数 a 、 b 、 c 在数轴上对应点分别为A 、B 、 C,若│a-b │+ │b-?c │= │a-c │,那么点 B().A. 在 A 、C 点右侧;B.在 A 、C 点左侧;C.在 A、C 点之间;D.以上均有可能18. 试求│x-2 │+ │x-4 │++ │x-6 │+ │x-2000 │的最小值 .19.电子跳蚤落在数轴上的某点K0,第一步从 K0向左跳 1 个单位到 K1 ,第二步由 K1向右跳 2个单位到 K ,第三步由 K 向左跳 3 个单位到 K ,第四步由 K 向右跳 4 个单位到 K ,?按以2 23 3 4上规律跳了100 步时 ,电子跳蚤落在数轴上的点K100所表示的数正是19.94,? 试求电子跳点所表示的数 .蚤的初始地点K三、综合创新20.如图 ,在数轴上 ( 未标出原点及单位长度 )点 A 为线段 BC 的中点 ,已知点 A 、 B、 C 对应的三个数 a、 b 、 c 之积是负数,这三个数之和与此中一数相等,设p 为 a、 b 、 c 三数中两数的比值,求p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七年级数学上册数轴类动点问题综合题专题提高练习(一)

七年级数学上册数轴类动点问题综合题专题提高练习(一)

七年级数学上册数轴类动点问题专题提高练习1.已知:a是最大的负整数,b是最小的正整数,且c=a+b,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直接写出a,b,c的值:a= ;b= ;c= ;(2)a,b,c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B,C,请在如图的数轴上表示出A,B,C三点;(3)在(2)的情况下.点A,B,C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点C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t秒钟过后,若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请问:AB﹣BC的值是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AB﹣BC的值.2.已知,如图A,B分别为数轴上的两点,点A对应的数是﹣20,点B对应的数为80.(1)请直接写出AB的中点M对应的数.(2)现在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点出发,以3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C点相遇.请解答下面问题:①试求出点C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②何时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相距15个单位长度?3.如图①,在数轴上有一条线段AB,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2和﹣11.(1)线段AB= .(2)若M是线段AB的中点,则点M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 .(3)若C为线段AB上一点,如图②,以点C为折点,将此数轴向右对折;如图③,点B落在点A的右边点B′处,若AB′=B′C,求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多少?4.如图,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可以看到终点表示的数是﹣2.已知点A,B是数轴上的点,请参照图并思考,完成下列各题.(1)若点A表示数﹣2,将A点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 ,此时A,B两点间的距离是 .(2)若点A表示数3,将A点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后到达点B,则B表示的数是 ;此时A,B两点间的距离是 .(3)若A点表示的数为m,将A点向右移动n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t个单位长度后到达终点B,此时A、B两点间的距离为多少?5.已知数轴上的点A和点B之间的距离为28个单位长度,点A在原点的左边,距离原点8个单位长度,点B在原点的右边.(Ⅰ)求点A,点B对应的数;(Ⅱ)数轴上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出发向左移动,同时点B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移动,在点C处追上了点A,求点C对应的数.(Ⅲ)已知在数轴上点M从点A出发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同时点N 从点B出发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设线段NO的中点为P(O为原点),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的值是否变化?若不变,请说明理由并求其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6.已知在数轴l上,一动点Q从原点O出发,沿直线l以每秒钟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来回移动,其移动方式是先向右移动1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又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1)求出5秒钟后动点Q所处的位置;(2)如果在数轴l上还有一个定点A,且A与原点O相距20个单位长度,问:动点Q 从原点出发,可能与点A重合吗?若能,则第一次与点A重合需多长时间?若不能,请说明理由.7.在数轴上,点A代表的数是﹣12,点B代表的数是2,AB代表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1)①AB= ;②若点P为数轴上点A与B之间的一个点,且AP=6,则BP= ;③若点P为数轴上一点,且BP=2,则AP= .(2)若C点为数轴上一点,且点C到点A点的距离与点C到点B的距离的和是35,求C点表示的数.(3)若P从点A出发,Q从原点出发,M从点B出发,且P、Q、M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P点的运动速度是每秒6个单位长度,Q点的运动速度是每秒8个单位长度,M点的运动速度是每秒2个单位长度,当P、Q、M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过程中,当其中一个点与另外两个点的距离相等时,求这时三个点表示的数各是多少?8.已知如图,在数轴上有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10,﹣4,点A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B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也向右运动,如果设运动时间为t秒,解答下列问题:(1)运动前线段AB的长为 ;运动1秒后线段AB的长为 ;(2)运动t秒后,点A,点B运动的距离分别为 和 ;(3)求t为何值时,点A与点B恰好重合;(4)在上述运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线段AB的长为5,若存在,求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一只电子跳蚤在数轴上左右跳动,最开始在数轴上的位置记为A0,按如下指令运动:第一次向右跳动一格到A1.第二次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向左跳动两格到A2.第三次在第二次的基础上向右跳动三格到A3.第四次在第三次的基础上向左跳动四格到A4,以此类推(1)若点A0表示原点,则跳动10次后到点A10,它的位置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 .若每跳一格用时一秒,则跳动10次后到点A10,共用去时间是 秒.(2)若跳动100次后到点A100,且所表示的数恰好是50,试求电子跳蚤的A0初始位置所表示的数A0.10.如图,A、B、P是数轴上的三个点,P是AB的中点,A、B所对应的数值分别为﹣20和40.(1)试求P点对应的数值;若点A、B对应的数值分别是a和b,试用a、b的代数式表示P点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值;(2)若A、B、P三点同时一起在数轴上做匀速直线运动,A、B两点相向而行,P点在动点A和B之间做触点折返运动(即P点在运动过程中触碰到A、B任意一点就改变运动方向,向相反方向运动,速度不变,触点时间忽略不计),直至A、B两点相遇,停止运动.如果A、B、P运动的速度分别是1个单位长度/s,2个单位长度/s,3个单位长度/s,设运动时间为t.①求整个运动过程中,P点所运动的路程.②若P点用最短的时间首次碰到A点,且与B点未碰到,试写出该过程中,P点经过t秒钟后,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值(用含t的式子表示);③在②的条件下,是否存在时间t,使P点刚好在A、B两点间距离的中点上,如果存在,请求出t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解:(1)由题意可得a=﹣1,b=1,c=﹣1+1=0(2)(3)∵BC=(1+5t)﹣(0﹣t)=1+6tAB=(1+5t)﹣(﹣1﹣t)=2+6t∴AB﹣BC=2+6t﹣(1+6t)=1∴AB﹣BC的值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AB﹣BC的值为1.2.解:(1)AB的中点M所对应的数为=30(2)①如图1,设点C所表示的数为x,则AC=x+20,BC=80﹣x,由题意得,=,解得,x=40,答:点C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为40;②分两种情况进行解答,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Ⅰ)如图2,相遇前相距15个单位长度,则3t+2t=80﹣(﹣20)﹣15,解得,t=17(秒),Ⅱ)如图3,相遇后相距15个单位长度则3t+2t=80﹣(﹣20)+15,解得,t=23(秒)答:当两只蚂蚁运动17秒或23秒时,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相距15个单位长度.3.解:(1)线段AB=﹣2﹣(﹣11)=9.(2)∵M是线段AB的中点,∴点M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2﹣11)÷2=﹣6.5.(3)设AB′=x,因为AB′=B′C,则B′C=5x.所以由题意BC=B′C=5x,所以AC=B′C﹣AB′=4x,所以AB=AC+BC=AC+B′C=9x,即9x=9,所以x=1,所以由题意AC=4,又因为点A表示的数为﹣2,﹣2﹣4=﹣6,所以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6.故答案为:9;﹣6.5.4.解:(1)若点A表示数﹣2,将A点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3,此时A,B两点间的距离是5.(2)若点A表示数3,将A点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后到达点B,则B表示的数是2;此时A,B两点间的距离是1.故答案为3,5,2,1;(3)若A点表示的数为m,将A点向右移动n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t个单位长度后到达终点B,此时终点B表示的数为m+n﹣t此时A、B两点间的距离为:AB=|(m+n﹣t)﹣m|=|n﹣t|5.(Ⅰ)解:∵点A在原点的左边,距离原点8个单位长度,∴点A表示的数为﹣8,而|AB|=28,且B在原点的右边,∴点B表示的数为20.即A、B点对应的数分别为﹣8,20.(Ⅱ)解:由题意可设经过x秒后,点B在C处追上了点A,列方程得3x﹣x=28解得x=14因此C点在A点向左14个单位处,即﹣8﹣14=﹣22故C点表示的数为﹣22.(Ⅲ)解:设运动时间为t秒,则NO=20+2t,AM=t,OB=20而P为线段NO的中点,所以OP=(20+2t)=10+t于是故该线段的值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为常数6.解:(1)∵2×5=10,∴点Q走过的路程是1+2+3+4=10,Q处于:1﹣2+3﹣4=4﹣6=﹣2;(2)①当点A在原点右边时,设需要第n次到达点A,则=20,解得n=39,∴动点Q走过的路程是1+|﹣2|+3+|﹣4|+5+…+|﹣38|+39,=1+2+3+ (39)==780,∴时间=780÷2=390秒(6.5分钟);②当点A原点左边时,设需要第n次到达点A,则=20,解得n=40,∴动点Q走过的路程是1+|﹣2|+3+|﹣4|+5+…+39+|﹣40|,=1+2+3+ (40)==820,∴时间=820÷2=410秒(6分钟).7.解:(1)①AB之间的距离为2﹣(﹣12)=14.②AB总距离是14,P在数轴上点A与B之间,所以BP=AB﹣AP=14﹣6=8.③P在数轴上点A与B之间时,AP=AB﹣BP=14﹣2=12;当P不在数轴上点A与B之间时,因为AB=14,所以P只能在B右侧,此时BP=2,AP=AB+BP=14+2=16.(2)假设C为x,当C在A左侧时,AC=﹣12﹣x,BC=2﹣x,AC+BC=35,解得x=;当C在B右侧时,AC=x﹣(﹣12),BC=x﹣2,AC+BC=35,解得x=.(3)设经过时间T秒,则P点坐标为﹣12﹣6T,Q点坐标为﹣8T,M点坐标为2﹣2T.当Q在P和M的正中间,即Q为PM的中点时,2(﹣8T)=(﹣12﹣6T)+(2﹣2T),解得T=s.当P在Q和M的正中间,即P为QM的中点时,2(﹣12﹣6T)=(﹣8T)+(2﹣2T),解得T=﹣13<0,不合题意,舍掉.当PQ重合时,即M到P、Q距离相等时,此时MP=MQ,∴﹣12﹣6T=﹣8T,∴T=6s.因此,当T=秒时,此时,M=﹣,Q=﹣10,P=﹣.当T=6秒时,此时,M=﹣10,Q=﹣48,P=﹣48.8.解:(1)AB=﹣4﹣(﹣10)=6,运动1秒后,A表示﹣5,B表示﹣1,∴AB=﹣1+5=4.故答案为6,4.(2)运动t秒后,点A,点B运动的距离分别为5t,3t,故答案为5t,3t.(3)由题意:(5﹣3)t=6,∴t=3.(4)由题意:6+3t﹣5t=5或5t﹣(6+3t)=5,解得t=或,∴t的值为或秒时,线段AB的长为5.9.解:(1)∵在数轴原点上第一次向右跳动一格,到数1;第二次在第一次基础上向左跳两格,到数﹣1;第三次在第二次的基础上向右跳动三格;第四次在第三次的基础上向左跳四格,∴它跳10次后,它的位置在数轴上表示的数=0+1﹣2+3﹣4+5﹣6+7﹣8+9﹣10=﹣5.答:它跳10次后,它的位置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5;电子跳蚤跳10次所跳过的格数=1+2+3+4+5+6+7+8+9+10=55,∵它每跳一格用时1秒,∴它跳10次共用去的时间=55×1=55秒.答:它每跳一格用时1秒,它跳10次共用去55秒.故答案为﹣5,55;(2)设A0表示的数为a,则a+1﹣2+3﹣4+…+99﹣100=50.∴a+(1﹣2)+(3﹣4)+…+(99﹣100)=50.∴a﹣50=50.∴a=100.∴点A0表示的数是100.10.解:(1)∵P是AB的中点,A、B所对应的数值分别为﹣20和40.∴点P应该位于点A的右侧,和点A的距离是30,而点A位于原点O的左侧,距离为20∴点P位于原点的右侧,和原点O的距离为10.(2)①点A和点B相向而行,相遇的时间为=20(秒),此即整个过程中点P运动的时间.所以,点P的运动路程为3×20=60(单位长度).故P点所运动的路程是60个单位长度.②由P点用最短的时间首次碰到A点,且与B点未碰到,可知开始时点P是和点A相向而行的.所以这个过程中7.5≤t≤15,P点经过t秒钟后,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值为3t﹣35;③存在.点P接触到点A后调转方向,向B运动时,假设P为AB的中点,由题意,3t﹣35=,解得t=.∴满足条件的t的值为.。

七年级数学上册数轴类动点问题综合题专题提高练习(二)

七年级数学上册数轴类动点问题综合题专题提高练习(二)

七年级数学上册数轴类动点问题综合题专题提高练习1.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表示有理数﹣12,﹣5,5,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其中PA表示点P到A的距离,PB表示点P与点B的距离,PC表示P到点C的距离.(1)当t<7时,用含t的代数式分别表示PA,PB,PC;(2)当P运动到点B与点C之间时,①PA+PB是定值,②PC+PB是定值这两个说法中有一个说法是正确的,请指出哪个说法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2.某景区一电瓶小客车接到任务从景区大门出发,向东走2千米到达A景区,继续向东走2.5千米到达B景区,然后又回头向西走8.5千米到达C景区,最后回到景区大门.(1)以景区大门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以1个单位长表示1千米,建立如图所示的数轴,请在数轴上表示出上述A、B、C三个景区的位置.(2)若电瓶车充足一次电能行走15千米,则该电瓶车能否在一开始充好电而途中不充电的情况下完成此次任务?请计算说明.3.一辆货车从百货大楼出发负责送货,向东走了4千米到达小明家,继续向东走了1.5千米到达小红家,然后向西走了8.5千米到达小刚家,最后返回百货大楼.(1)以百货大楼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1个单位长度表示1千米,请你在数轴上标出小明、小红、小刚家的位置.(小明家用点A表示,小红家用点B表示,小刚家用点C表示)(2)小明家与小刚家相距多远?(3)若货车每千米耗油1.5升,那么这辆货车此次送货共耗油多少升?4.如图所示,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可以看到终点表示的数是﹣2,已知点A、B是数轴上的点,请参照图并思考,完成下列各题.(1)如果点A表示数﹣3,将点A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A、B两点间的距离是;(2)如果点A表示数3,将A点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A、B两点间的距离为;(3)如果点A表示数﹣4,将A点向右移动16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A、B两点间的距离是;(4)一般地,如果A点表示的数为m,将A点向右移动n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p 个单位长度,那么请你猜想终点B表示什么数?A、B两点间的距离为多少?5.如图,数轴上点A、B表示的有理数分别为﹣10、5,点P是射线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B重合),点M是线段AP靠近点A的三等分点,点N是线段BP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1)若点P表示的有理数是0,那么MN的长为;若点P表示的有理数是1,那么MN的长为.(2)点P在射线AB上运动(不与点A、B重合)的过程中,MN的长是否发生改变?若不改变,请求出MN的长;若改变,请说明理由.6.如图,在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是﹣5,点B在点A的右侧,AB=6;点C在AB之间,AC=2BC.(1)在数轴上描出点B;(2)求点C所表示的数,并在数轴上描出点C;(3)已知在数轴上存在点P,使PA+PC=PB,求点P所表示的数.7.如图,在一条不完整的数轴上从左到右有点A,B,C,其中AB=2BC,设点A,B,C 所对应数的和是m.(1)若点C为原点,BC=1,则点A,B所对应的数分别为,,m的值为;(2)若点B为原点,AC=6,求m的值.(3)若原点O到点C的距离为8,且OC=AB,求m的值.8.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数轴(如图),折叠纸面.例如:若数轴上数2表示的点与数﹣2表示的点重合,则数轴上数﹣4,表示的点与数4表示的点重合,根据你对例题的理解,解答下列问题:若数轴上数﹣3表示的点与数1表示的点重合.(请依据此情境解决下列问题)①则数轴上数4表示的点与数表示的点重合.②若点A到原点的距离是6个单位长度,并且A,B两点经折叠后重合,则点B点表示的数是.③若数轴上M,N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20,并且M,N两点经折叠后重合,如果M点表示的数比N点表示的数大,则M点表示的数是,则N点表示的数是.9.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它们分别表示数a,b,c,且|a+24|+|b+10|=0,又b,c 互为相反数.(1)求a,b,c的值.(2)若有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乙的速度为6个单位/秒,当两只蚂蚁在数轴上点m处相遇时,求点m表示的数.(3)若电子蚂蚁丙从A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爬行,问多少秒后蚂蚁丙到A,B,C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10.数学魔术:如图所示,数轴上的点A、B、C、D分别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数轴上描出A、B、C、D四个点;(2)B、C两点间的距离是多少?A、D两点间的距离是多少?(3)现在把数轴的原点取在点B处,其余都不变,那么点A、B、C、D、分别表示什么数?参考答案1.解:(1)当t<7时,PA=t,PB=7﹣t,PC=17﹣t;(2)②PC+PB是定值正确;∵当P运动到点B与点C之间时,PB=t﹣7,PC=17﹣t,∴PB+PC=(t﹣7)+(17﹣t)=10,故PB+PC是定值.2.解:(1)如图,(2)电瓶车一共走的路程为:|+2|+|2.5|+|﹣8.5|+|+4|=17(千米),∵17>15,∴该电瓶车不能在一开始充好电而途中不充电的情况下完成此次任务.3.解:(1)如图所示:(2)小明家与小刚家相距:4﹣(﹣3)=7(千米);(3)这辆货车此次送货共耗油:(4+1.5+8.5+3)×1.5=25.5(升).答:小明家与小刚家相距7千米,这辆货车此次送货共耗油25.5升.4.解:(1)如果点A表示数﹣3,将点A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4,A、B两点间的距离是7;(2)如果点A表示数3,将A点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1,A、B两点间的距离为2;(3)如果点A表示数﹣4,将A点向右移动16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13,A、B两点间的距离是9;(4)一般地,如果A点表示的数为m,将A点向右移动n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p 个单位长度,那么请你猜想终点B表示m+n﹣p,A、B两点间的距离为|n﹣p|.故答案为:(1)4,7;(2)1,2;(3)﹣13,95.解:(1)若点P表示的有理数是0(如图1),则AP=10,BP=5.∵M是线段AP靠近点A的三等分点,N是线段BP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MP=AP=,NP=BP=,∴MN=MP+NP=10;若点P表示的有理数是1(如图2),则AP=11,BP=4.∵M是线段AP靠近点A的三等分点,N是线段BP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MP=AP=,NP=BP=,∴MN=MP+NP=10;故答案为:10;10.(2)MN的长不会发生改变,理由如下:设点P表示的有理数是a(a>﹣10且a≠5).当﹣10<a<5时(如图1),AP=a+10,BP=5﹣a.∵M是线段AP靠近点A的三等分点,N是线段BP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MP=AP=(a+10),NP=BP=(5﹣a),∴MN=MP+NP=10;当a>5时(如图3),AP=a+10,BP=a﹣5.∵M是线段AP靠近点A的三等分点,N是线段BP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MP=AP=(a+10),NP=BP=(a﹣5),∴MN=MP﹣NP=10;综上所述:点P在射线AB上运动(不与点A,B重合)的过程中,MN的长为定值10.6.解:(1)点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2)解法一:因为AC=2BC,点C在AB之间,所以AB=AC+BC=3BC.因为AB=1﹣(﹣5)=6,所以BC=2.因为点B所表示的数是1,1﹣2=﹣1所以点C所表示的数是﹣1.解法二:设BC=x,则AC=2x.因为AB=1﹣(﹣5)=6,所以x+2x=6.解得x=2.因为点B所表示的数是1,1﹣2=﹣1,所以点C所表示的数是﹣1.解法三:设点C所表示的数为x.因为点C在AB之间,所以BC=1﹣x,AC=x﹣(﹣5)=x+5.因为AC=2BC,所以x+5=2(1﹣x).解得x=﹣1,点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3)解法一:因为PA+PC=PB,所以点P在点C左侧.因为点A表示的数是﹣5,点B表示的数是1,点C表示的数是﹣1,所以AC=﹣1﹣(﹣5)=4,AB=1﹣(﹣5)=6.①当点P在AC之间时,设PA=x,则PC=AC﹣PA=4﹣x.所以PB=PC+BC=4﹣x+2=6﹣x.因为PA+PC=PB,所以x+4﹣x=6﹣x.解得x=2.因为点A所表示的数是﹣5,﹣5+2=﹣3,此时点P所表示的数是﹣3.②当点P在点A左侧时,设PA=x,则PC=PA+AC=4+x,PB=PA+AB=x+6,因为PA+PC=PB,所以x+4+x=6+x.解得x=2.因为点A所表示的数是﹣5,﹣5﹣2=﹣7,此时点P所表示的数是﹣7.所以点P所表示的数是﹣3或﹣7.解法二:因为PA+PC=PB,所以点P在点C左侧.所以PA=PB﹣PC=BC=2.因为点A所表示的数是﹣5,所以点P所表示的数是﹣3或﹣7.7.解:(1)∵点C为原点,BC=1,∴B所对应的数为﹣1,∵AB=2BC,∴AB=2,∴点A所对应的数为﹣3,∴m=﹣3﹣1+0=﹣4;故答案为:﹣3,﹣1,﹣4;(2)∵点B为原点,AC=6,AB=2BC,∴点A所对应的数为﹣4,点C所对应的数为2,∴m=﹣4+2+0=﹣2;(3)∵原点O到点C的距离为8,∴点C所对应的数为±8,∵OC=AB,∴AB=8,当点C对应的数为8,∵AB=8,AB=2BC,∴BC=4,∴点B所对应的数为4,点A所对应的数为﹣4,∴m=4﹣4+8=8;当点C所对应的数为﹣8,∵AB=8,AB=2BC,∴BC=4,∴点B所对应的数为﹣12,点A所对应的数为﹣20,∴m=﹣20﹣12﹣8=﹣40综上所述m=8或﹣40.8.解:①∵数轴上数﹣3表示的点与数1表示的点关于点﹣1对称,4﹣(﹣1)=5,而﹣1﹣5=﹣6,∴数轴上数4表示的点与数﹣6表示的点重合;故答案为:﹣6;②点A到原点的距离是6个单位长度,则点A表示的数为6或﹣6,∵A、B两点经折叠后重合,∴当点A表示﹣6时,﹣1﹣(﹣6)=5,﹣1+5=4,当点A表示6时,6﹣(﹣1)=7,﹣1﹣7=﹣8,∴B点表示的数是4或﹣8;故答案为:4或﹣8;③M、N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20,并且M、N两点经折叠后重合,∴﹣1+×2020=1009,﹣1﹣×2020=﹣1011,又∵M点表示的数比N点表示的数大,∴M点表示的数是1009,N点表示的数是﹣1011,故答案为:1009,﹣1011.9.解:(1)∵|a+24|+|b+10|=0,∴a+24=0,b+10=0,解得a=﹣24,b=﹣10,∵b,c互为相反数,∴b+c=0.解得c=10,(2)(24+10)÷(4+6)=3.4,点m表示的数为:10﹣3.4×6=﹣10.4(3)设y秒后丙到A,B,C三点的距离之和为40个单位,B点距A,C两点的距离为14+20=34<40,A点距B、C两点的距离为14+34=48>40,C点距A、B的距离为34+20=54>40,故丙应位于AB或BC之间.①AB之间时:4y+(14﹣4y)+(14﹣4y+20)=40解得y=2;②BC之间时:4y+(4y﹣14)+(34﹣4y)=40,解得y=5.10.解:(1);(2)B、C两点的距离=0﹣(﹣1)=1,A、D两点的距离=4﹣(﹣3)=7;(3)点A表示的数为:﹣3+1=﹣1,点B表示的数为0,点C表示的数为0+1=1,点D表示的数为4+1=5.。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满分突破专练:数轴类动点综合题(四)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满分突破专练:数轴类动点综合题(四)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满分突破专练:数轴类动点综合题(四)1.如下图,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了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可以看到终点表示的数是﹣2.已知点A、B是数轴上的点,完成下列各题:(1)如果点A表示数﹣3,将点A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A、B两点间的距离是.(2)如果点A表示数是3,将点A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A、B两点间的距离是.(3)一般地,如果点A表示数为a,将点A向右移动b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c个单位长度,那么请你猜想终点B表示的数是,A、B两点间的距离是.2.如图,点A,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为﹣2与+6,动点P从点A出发,沿A→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沿B→A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A运动,当一个点到达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1)当Q为AB的中点时,求线段PQ的长;(2)当Q为PB的中点时,求点P表示的数.3.已知数轴上三点M,O,N对应的数分别为﹣1,0,3,点P为数轴上任意点,其对应的数为x.(1)MN的长为;(2)如果点P到点M、点N的距离相等,那么x的值是:;(3)如果点P以每分钟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O向左运动,同时点M和点N分别以每分钟2个单位长度和每分钟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设t分钟时点P到点M、点N的距离相等,求t的值.4.元旦放假时,小明一家三口一起乘小轿车去探望爷爷、奶奶和姥爷、姥姥.早上从家里出发,向东走了5千米到超市买东西,然后又向东走了2.5千米到爷爷家,下午从爷爷家出发向西走了10千米到姥爷家,晚上返回家里.(1)若以小明家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千米,请将超市、爷爷家和姥爷家的位置在下面数轴上分别用点A、B、C表示出来;(2)超市和姥爷家相距多少千米?(3)若小轿车每千米耗油0.08升,求小明一家从出发到返回家,小轿车的耗油量.5.如图,将一条数轴在原点O和点B处各折一下,得到一条“折线数轴”.图中点A表示﹣10,点B表示10,点C表示18,我们称点A和点C在数轴上相距28个长度单位.动点P从点A出发,以2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折线数轴”的正方向运动,从点O 运动到点B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之后立刻恢复原速;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以1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从点B运动到点O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之后也立刻恢复原速.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问:(1)动点P从点A运动至C点需要多少时间?(2)P、Q两点相遇时,求出相遇点M所对应的数是多少;(3)求当t为何值时,P、O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与Q、B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相等.6.已知M、N在数轴上,M对应的数是﹣3,点N在M的右边,且距M点4个单位长度,点P、Q是数轴上两个动点;(1)直接写出点N所对应的数;(2)当点P到点M、N的距离之和是5个单位时,点P所对应的数是多少?(3)如果P、Q分别从点M、N出发,均沿数轴向左运动,点P每秒走2个单位长度,先出发5秒钟,点Q每秒走3个单位长度,当P、Q两点相距2个单位长度时,点P、Q对应的数各是多少?7.已知小华家、小夏家、小红家及学校在同一条大路旁,一天,他们放学后从学校出发,先向南行1000m到达小华家A处,继续向北行3000m到达小红B家处,然后向南行6000m到小夏家C处.(1)以学校以原点,以向南方向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000m,请你在数轴上表示出小华家、小夏家、小红家的位置;(2)小红家在学校什么位置?离学校有多远?8.已知,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左移动7cm到达A点,再从A点向右移动12cm 到达B点,把点A到点B的距离记为AB,点C是线段AB的中点.(1)点C表示的数是;(2)若点A以每秒2cm的速度向左移动,同时C、B点分别以每秒1cm、4cm的速度向右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①点C表示的数是(用含有t的代数式表示);②当t=2秒时,求CB﹣AC的值;③试探索:CB﹣AC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9.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10,点B表示11,点C表示18.动点P从点A出发,沿数轴正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沿数轴负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当t为何值时,P、Q两点相遇?相遇点M所对应的数是多少?(2)在点Q出发后到达点B之前,求t为何值时,点P到点O的距离与点Q到点B 的距离相等;(3)在点P向右运动的过程中,N是AP的中点,在点P到达点C之前,求2CN﹣PC 的值.10.已知数轴上三点M,O,N对应的数分别为﹣1,0,3,点P为数轴上任意一点,其对应的数为x.(1)MN的长为;(2)如果点P到点M、点N的距离相等,那么x的值是;(3)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M、点N的距离之和是8?若存在,直接写出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果点P以每分钟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O向左运动,同时点M和点N分别以每分钟2个单位长度和每分钟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设t分钟时点P到点M、点N的距离相等,求t的值.参考答案1.解:(1)由图可知,点A表示数﹣3,将点A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4,A、B两点间的距离是|﹣3﹣4|=7;故答案为:4,7;(2)如果点A表示数3,将点A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则点A表示3﹣7=﹣4,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4+5=1,A、B两点间的距离是|3﹣1|=2;故答案为:1,2;(3)点A表示数为a,将点A向右移动b个单位长度,则点A表示a+b,再向左移动c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a+b﹣c,A、B两点间的距离是|a+b﹣c﹣a|=|b﹣c|.故答案为:a+b﹣c,|b﹣c|.2.解:(1)AB的中点所表示的数为=2,此时点Q表示的数为2,点Q移动的时间为(6﹣2)÷4=1秒,因此,点P表示的数为﹣2+2×1=0,∴PQ=2﹣0=2,(2)设点Q移动的时间为t秒,则移动后点Q所表示的数为6﹣4t,移动后点P所表示的数为﹣2+2t,当Q为PB的中点时,有=6﹣4t,解得,t=,此时.点P表示的数为﹣2+2×=﹣.3.解:(1)MN的长为3﹣(﹣1)=4.(2)x=(3﹣1)÷2=1;(3)①点P是点M和点N的中点.根据题意得:(3﹣2)t=3﹣1,解得:t=2.②点M和点N相遇.根据题意得:(3﹣2)t=3+1,解得:t=4.故t的值为2或4.故答案为:4;1.4.解:(1)点A,B,C即为如图所示.(2)5﹣(﹣2.5)=7.5(千米).故超市和姥爷家相距7.5千米;(3)(5+2.5+10+2.5)×0.08=1.6(升).故小轿车的耗油量是1.6升..5.解:(1)点P运动至点C时,所需时间t=10÷2+10÷1+8÷2=19(秒),(2)由题可知,P、Q两点相遇在线段OB上于M处,设OM=x.则10÷2+x÷1=8÷1+(10﹣x)÷2,解得x=.故相遇点M所对应的数是.(3)P、O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与Q、B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相等有4种可能:①动点Q在CB上,动点P在AO上,则:8﹣t=10﹣2t,解得:t=2.②动点Q在CB上,动点P在OB上,则:8﹣t=(t﹣5)×1,解得:t=6.5.③动点Q在BO上,动点P在OB上,则:2(t﹣8)=(t﹣5)×1,解得:t=11.④动点Q在OA上,动点P在BC上,则:10+2(t﹣15)=t﹣13+10,解得:t=17.综上所述:t的值为2、6.5、11或17.6.解:(1)﹣3+4=1.故点N所对应的数是1;(2)(5﹣4)÷2=0.5,①点P在点M的左边:﹣3﹣0.5=﹣3.5,②点P在点N的右边:1+0.5=1.5.故点P所对应的数是﹣3.5或1.5.(3)①点P在点Q的左边:(4+2×5﹣2)÷(3﹣2)=12÷1=12(秒),点P对应的数是﹣3﹣5×2﹣12×2=﹣37,点Q对应的数是﹣37+2=﹣35;②点P在点Q的右边:(4+2×5+2)÷(3﹣2)=16÷1=16(秒);点P对应的数是﹣3﹣5×2﹣16×2=﹣45,点Q对应的数是﹣45﹣2=﹣47.7.解:(1)因为学校是原点,向南方向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000m.从学校出发南行1000m到达小华家,所以点A在1处,从A向北行3000m到达小红家,所以点B在﹣2处,从B向南行6000m到小夏家,所以点C在4处.(2)点B是﹣2,所以小红家在学校的北面,距离学校2000m.8.解:(1)由题意可得,AC=12×=6,∴点C表示的数为:0﹣7+6=﹣1,故答案为:﹣1;(2)①由题意可得,点C移动t秒时表示的数为:﹣1+t,故答案为:﹣1+t;②当t=2时,CB﹣AC=[(0﹣7+12+4t)﹣(﹣1+t)]﹣[(﹣1+t)﹣(0﹣7﹣2t)]=(5+4t+1﹣t)﹣(﹣1+t+7+2t)=6+3t﹣6﹣3t=0;③CB﹣AC的值不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CB﹣AC=[(0﹣7+12+4t)﹣(﹣1+t)]﹣[(﹣1+t)﹣(0﹣7﹣2t)]=(5+4t+1﹣t)﹣(﹣1+t+7+2t)=6+3t﹣6﹣3t=0,∴CB﹣AC的值不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CB﹣AC的值为0cm.9.解:(1)根据题意得2t+t=28,解得t=,∴AM=>10,∴M在O的右侧,且OM=﹣10=,∴当t=时,P、Q两点相遇,相遇点M所对应的数是;(2)由题意得,t的值大于0且小于7.若点P在点O的左边,则10﹣2t=7﹣t,解得t=3.若点P在点O的右边,则2t﹣10=7﹣t,解得t=.综上所述,t的值为3或时,点P到点O的距离与点Q到点B的距离相等;(3)∵N是AP的中点,∴AN=PN=AP=t,∴CN=AC﹣AN=28﹣t,PC=28﹣AP=28﹣2t,2CN﹣PC=2(28﹣t)﹣(28﹣2t)=28.10.解:(1)MN的长为3﹣(﹣1)=4;(2)根据题意得:x﹣(﹣1)=3﹣x,解得:x=1;(3)①当点P在点M的左侧时.根据题意得:﹣1﹣x+3﹣x=8.解得:x=﹣3.②P在点M和点N之间时,则x﹣(﹣1)+3﹣x=8,方程无解,即点P不可能在点M 和点N之间.③点P在点N的右侧时,x﹣(﹣1)+x﹣3=8.解得:x=5.∴x的值是﹣3或5;(4)设运动t分钟时,点P到点M,点N的距离相等,即PM=PN.点P对应的数是﹣t,点M对应的数是﹣1﹣2t,点N对应的数是3﹣3t.①当点M和点N在点P同侧时,点M和点N重合,所以﹣1﹣2t=3﹣3t,解得t=4,符合题意.②当点M和点N在点P异侧时,点M位于点P的左侧,点N位于点P的右侧(因为三个点都向左运动,出发时点M在点P左侧,且点M运动的速度大于点P的速度,所以点M永远位于点P的左侧),故PM=﹣t﹣(﹣1﹣2t)=t+1.PN=(3﹣3t)﹣(﹣t)=3﹣2t.所以t+1=3﹣2t,解得t=,符合题意.综上所述,t的值为或4.。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练习----动点问题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练习----动点问题

初一数学期末复习专题-----动点问题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一、知识回顾:1.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如何表示?可用绝对值来表示,即两点所表示的数差的绝对值.如,数轴上点A ,B 所表示的数是a ,b , 则AB =|a -b|或|b -a|.2.数轴上一个动点如何字母来表示?用有理数的加法或减法即可解决,就是起点所表示的数加上或减去动点运动的距离,向正方向用加,负方向用减.如,数轴上点A 对应的数为-3,点P 从A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设运动的时间是t ,则点P 所表示的数是-3+2t .3.怎样求数轴上任意两点间的线段的中点?两点所表示的数相加的和除以2,如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是a ,b ,则线段AB 的中点所表示的数是a +b 2. 【例题1】如图,已知数轴上原点为O ,点B 表示的数为-2,A 在B 的右边,且A 与B 的距离是5,动点P 从点B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动点Q 从点A 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 、Q 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 (t >0)秒.写出数轴上点P 表示的数________,点Q 表示的数________(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2.列式:利用两点间距离的表示方法将线段用具体的数或式子表示出来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三种表示方式:①如果两个点所表示的数的大小已知,直接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②如果两个点所表示的数的大小未知,则用两个数的差的绝对值表示;③动点的起始点和终止点之间的线段可以用动点所走的路程表示.【例题2】如图,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是-4,点B 表示的数是8,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 运动,到点B 停止;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 运动,到点A 停止,点Q 运动的时间为t (秒) .(1)求线段AB 的长度;(2)在运动过程中,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PQ 的长度.【例题3】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6,B 是数轴上在A 左侧的一点,且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10.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 、Q 同时出发,求:(1)当点P 运动多少秒时,点P 与点Q 相遇?(2)当点P 运动多少秒时,点P 与点Q 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例题4】已知在数轴上有A ,B 两点,点B 表示的数为最大的负整数,点A 在点B 的右边,AB =24.若有一动点P 从数轴上点A 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动点Q 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若点P,Q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问当t为何值点P与点Q相距3个单位长度?(2)若点O到点M,N其中一个点的距离是到另一个点距离的2倍,则称点O是[M,N]的“好点”,设点C是点A,B的中点,点P,Q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点P向左运动到C点时返回到A点时停止,动点Q一直向右运动到A点后停止运动,求当t为何值时,点C为[P,Q]的“好点”?常见题型1.点的重合问题:通常是相遇与追击问题,通过点的运动状态可以判断出两个动点重合,重合则两个点表示的数相等,将两个动点用含t的式子表示出来,并令两个式子相等.【例题5】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代表-30,-10,10,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乙的速度为6个单位/秒.(1)甲,乙在数轴上的哪个点相遇?(2)多少秒后,甲到A,B,C的距离和为48个单位?(3)在甲到A、B、C的距离和为48个单位时,若甲调头并保持速度不变,则甲,乙还能在数轴上相遇吗?若能,求出相遇点;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中点问题:①题目中明确说明其中一个点为另外两个点的中点,如:A、B、C三点,点A是点B、C的中点,直接利用中点公式列方程②题目中说三个点有一个点是另外两个点的中点,如:A、B、C三点,有一点是另外两个点的中点,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然后利用中点公式列方程【例题6】如图,数轴原点为O,A、B是数轴上的两点,点A对应的数是1,点B对应的数是-4,动点P、Q同时从A、B出发,分别以1个单位/秒和3个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数轴正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t>0).(1)AB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动点P对应的数是____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动点Q对应的数是____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几秒后,点O恰好为线段PQ中点?(3)几秒后,恰好有OQ=2PO?3、线段长及线段的和、差、倍、比关系问题解题思路:题目中通常会说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即线段的长度,条件中会给出两条线段的和、差、倍数、或比例关系,先将题目中的线段用两点间的距离表示出来,然后根据具体的关系列方程,当动点之间的位置无法确定时,通常用绝对值来表示线段长度.(1)线段之长问题(线段之和问题、线段之比问题、线段倍数问题、线段相等问题)【例题7】已知数轴上有三点A、B、C,其位置如图1所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为-40,AB=120,AC =2AB.(1)图1中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________;(2)如图2,动点P、Q两点同时从C、A出发向右运动,同时动点R从点A向左运动,已知点P的速度是点R的速度的3倍,点Q的速度是点R的速度2倍少5个单位长度/秒,点P在点Q左侧运动时,经过5秒,点P、Q之间的距离与点Q、R之间的距离相等,求动点Q的速度;(3)如图3,若T点是A点右侧一点,点T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为n,TB的中点为M,N为TA的4等分点且靠近于T点,若TM=2AN,求n的值.4.线段定值问题:题目中给出几条线段的关系,要求判断其是否为定值,先将所给线段都用两点间的距离表示出来,然后再将题目中所给的式子用线段表示出来,化简之后可以将t 消去,所得值为常数,因此可以确定是定值.【例题8】如图:在数轴上A 点表示数a ,B 点示数b ,C 点表示数c ,b 是最小的正整数,且a 、b 满足|a +3|+(c -9)2=0.(1)a =________,b =________,c =________;(2)若将数轴折叠,使得A 点与C 点重合,则点B 与数________表示的点重合;(3)若点A 、点B 和点C 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1个单位长度和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数轴上同时向左运动,假设t 秒钟过后,A 、B 、C 三点中恰有一点为另外两点的中点,求t 的值;(4)若点A 、点B 和点C 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1个单位长度和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数轴上同时向左运动时,小聪同学发现:当点C 在B 点右侧时,m ﹒BC +3AB 的值是个定值,求此时m 的值.【拓展延伸】.已知式子M =是关于x 的二次多项式,且二次项的系数为b ,在数轴上有点A 、B 、C 三个点,且点A 、B 、C 三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 、b 、c ,如图所示已知AC =6AB .(1)a =________;b =________;c =________.(2)若动点P 、Q 分别从C 、O 两点同时出发,向右运动,且点Q 不超过点A .在运动过程中,点E 为线段AP 的中点,点F 为线段BQ 的中点,若动点P 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动点Q 的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长度,求BP -AQ EF的值. (3)点P 、Q 分别自A 、B 出发的同时出发,都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向左运动,动点M 自点C 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时,数轴上的有一点N 与点M 的距离始终为2,且点N 在点M 的左侧,点T 为线段MN 上一点(点T 不与点M 、N 重合),在运动的过程中,若满足MQ -NT =3PT (点T 不与点P 重合),求出此时线段PT 的长度.。

七年级数学上册数轴类动点问题压轴题专题提高练习(三)

七年级数学上册数轴类动点问题压轴题专题提高练习(三)

七年级数学上册数轴类动点问题压轴题专题提高练习1.已知数轴上有A、B两个点对应的数分别是a、b,且满足|a+3|+(b﹣9)2=0;(1)求a、b的值;(2)点M是数轴上A、B之间的一个点,使得MA=2MB,求出点M所对应的数;(3)点P,点Q为数轴上的两个动点,点P从A点以3个单位长度每秒的速度向右运动,点Q同时从B点以2个单位长度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若AP+BQ =2PQ,求时间t的值.2.如图,在数轴上A点表示数a,B点表示数b,AB表示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C是AB 的中点,且a、b满足|a+2|+(b+2a)2=0(1)求点C表示的数;(2)若点P从A向右运动,点M为AP中点,在P点到达点B之前,求证:2BM﹣BP 为定值(3)点P从A点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点Q同时从B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若AP+BQ=2PQ,求时间t.3.已知a、b满足(a﹣2)2+|ab+6|=0,c=2a+3b,且有理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A、B、C.(1)则a=,b=,c=.(2)点D是数轴上A点右侧一动点,点E、点F分别为CD、AD中点,当点D运动时,线段EF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其值;(3)若点A、B、C在数轴上运动,其中点C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A和点B分别以每秒3个单位和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请问:是否存在一个常数m使得m•AB﹣2BC不随运动时间t的改变而改变.若存在,请求出m和这个不变化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已知:b是最小的正整数,且a、b、c满足(c﹣5)2+|a+b|=0.a、b、c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B、C.(1)请求出a、b、c的值;(2)点P为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当点P在原点到2对应的点之间运动时(即0≤x≤2时),请化简式子:|x+1|﹣|x﹣1|;(写出化简过程);(3)在(1)、(2)的条件下,点A、B、C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若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设运动时间为t秒,请问:BC﹣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5.已知:b是最小的正整数,且a、b满足(c﹣5)2+|a+b|=0,请回答问题:(1)请直接写出a、b、c的值:a=,b=,c=;(2)a、b、c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B、C,点P为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点P在0到2之间运动时(即0≤x≤2时),请化简式子:|x+1|﹣|x﹣1|+2|x+5|(请写出化简过程);(3)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m和m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m﹣b|,请利用(2)中分类讨论的思想或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m+4|+|m﹣2|的最小值.6.“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在数轴上,若C到A的距离刚好是3,则C点叫做A的“幸福点”,若C到A、B的距离之和为6,则C叫做A、B的“幸福中心”(1)如图1,点A表示的数为﹣1,则A的幸福点C所表示的数应该是;(2)如图2,M、N为数轴上两点,点M所表示的数为4,点N所表示的数为﹣2,点C 就是M、N的幸福中心,则C所表示的数可以是(填一个即可);(3)如图3,A、B、P为数轴上三点,点A所表示的数为﹣1,点B所表示的数为4,点P所表示的数为8,现有一只电子蚂蚁从点P出发,以2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当经过多少秒时,电子蚂蚁是A和B的幸福中心?7.我们知道一个数x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是:在数轴上表示这个数x的点离原点(表示数0)的距离,x的绝对值表示为|x|,也可以写成|x﹣0|,比如|2|=|2﹣0|=2;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x,y的点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x﹣y|,比如,表示3的点与﹣1的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3﹣(﹣1)|=|3+1|=4;|x+2|+|x﹣1|可以表示点x与点1之间的距离跟点x与﹣2之间的距离的和,根据图示易知:当点x的位置在点A和点B之间(包含点A和点B)时,点x与点A的距离跟点x与点B的距离之和最小,且最小值为3,即|x+2|+|x﹣1|的最小值是3,且此时x的值为﹣2≤x≤1请根据以上阅读,解答下列问题:(1)|x+2|+|x﹣2|的最小值是;|x+1|+|x﹣2|=7,此时x的值为;(2)|x+2|+|x|+|x﹣1|的最小值是,此时x的值为;(3)当|x+1|+|x|+|x﹣2|+|x﹣a|的最小值是4.5时,求出a的值及x的值.8.在数轴上,若点C到点A的距离恰好是3,则称点C为点A的“幸福点”;若点C到点A,B的距离之和为6,则称点C为点A,B的“幸福中心”.(1)如图1,点A表示的数是﹣1,则点A的“幸福点”C表示的数是.(2)如图2,点M表示的数是﹣2,点N表示的数是4,若点C为点M,N的“幸福中心”,则点C表示的数可以是(填两个即可);(3)如图3,点A表示的数是﹣1,点B表示的数是4,点P表示的数是8,点Q从点P 出发,以2单位/s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经过多少时间点Q是点A,B的“幸福中心”?9.动点A从原点出发沿数轴的负方向运动,同时动点B也从原点出发沿数轴的正方向运动,且动点B的速度是动点A的速度的2倍(速度单位:1个单位长度/秒).运动2秒钟时,动点A,B相距6个单位长度(1)若设动点A的运动速度为x个单位长度/秒,则可列方程为::(2)若动点A,B运动3秒时都停止,则此时动点A,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为:A,B:;(直接写出结果)(3)若动点A,B分别从(2)中的位置再次同时开始在数轴上按原来的速度运动,但运动方向不限,问经过几秒钟,A,B两点相距6个单位长度?10.数轴上,若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1和﹣3,一个点从A出发向右移动5cm到达C 点,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cm(1)请在数轴上标出A,B,C三点的位置,并直接写出线段BC的长度:BC=;(2)若点M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x,且MA=3cm,则x的值是;(3)若点B以每秒2cm的速度向左移动至点P1,同时点A、C分别以每秒1cm和4cm 的速度向右移动至点P2、P3,设移动时间为t秒,试探索:P3P2﹣P1P2的值是否会随着t的变化而变化?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解:(1)∵|a+3|+(b﹣9)2=0,∴a+3=0,b﹣9=0,解得a=﹣3,b=9;(2)AB=9﹣(﹣3)=12,∵MA=2MB,∴点M所对应的数是﹣3+12×=5;(3)∵点P从A点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点Q同时从B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AP=3t,BQ=2t,PQ=12﹣5t.∵AP+BQ=2PQ,∴3t+2t=24﹣10t,解得t=;还有一种情况,当P运动到Q的右边时,PQ=5t﹣12,方程变为3t+2t=2(5t﹣12),解得t=.故时间t的值为或.2.解:(1)∵|a+2|+(b+2a)2=0,∴a+2=0,b+2a=0,解得a=﹣2,b=4,∴=1,∴点C表示的数是1;(2)∵BM=PB+,∴2BM=2PB+AP,∴2BM﹣BP=PB+AP=AB=6.(3)∵AB=2+4=6,点P从A点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点Q同时从B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AP=2t,BQ=t,PQ=6﹣3t.∵AP+BQ=2PQ,∴2t+t=12﹣6t,解得t=;还有一种情况,当P运动到Q的左边时,PQ=3t﹣6,方程变为2t+t=2(3t﹣6),解得t=4.故时间t为或4秒.3.解:(1)∵a、b满足(a﹣2)2+|ab+6|=0,∴a﹣2=0且ab+6=0.解得a=2,b=﹣3.∴c=2a+3b=﹣5.故答案为:2,﹣3,﹣5(2)如图,当点D运动时,线段EF的长度不发生变化,理由如下:∵点E、点F分别为CD、AD中点,∴ED=CD,FD=AD,∴EF=ED﹣FD=CD﹣AD=AC=×7=3.5,∴当点D运动时,线段EF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3.5;(3)假设存在常数m使得m•AB﹣2BC不随运动时间t的改变而改变.则依题意得:AB=5+t,2BC=4+6t.所以m•AB﹣2BC=m(5+t)﹣(4+6t)=5m+mt﹣4﹣6t与t的值无关,即m﹣6=0,解得m=6,所以存在常数m,m=6这个不变化的值为26.4.解:(1)依题意得b=﹣1,c﹣5=0,a+b=0,解得a=﹣1,b=1,c=5;(2)当点P在原点到2对应的点之间运动时(即0≤x≤2时),因此,当0≤x≤1时,x+1≥0,x﹣1≤0,原式=x+1+x﹣1=2x;当1<x≤2时,x+1>0,x﹣1>0,原式=x+1﹣(x﹣1)=2.(3)不变.因为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所以A,B每秒增加3个单位长度;因为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所以B,C 每秒增加3个单位长度;所以BC﹣AB=2,BC﹣AB的值不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5.解:(1)∵b是最小的正整数,∴b=1.根据题意得:c﹣5=0且a+b=0,∴a=﹣1,b=1,c=5.(2)根据题意可得0≤x≤2,且x﹣1=0时,x=1①当0≤x≤1时,原式=(x+1)﹣(1﹣x)+2(x+5)=4x+10;②当1<x≤2时,原式=(x+1)﹣(x﹣1)+2(x+5)=2x+12.答:原式化简结果为2x+12或4x+10.(3)当m+4=0时,m=﹣4,当m﹣2=0时,n=2,根据题意可得当m<﹣4时,原式=(﹣m﹣4)+(2﹣m)=﹣2m﹣2;当4≤m≤2时,原式=(m+4+(2﹣m)=6;当m>2时,原式=m+4)+(m﹣2=2m+2.综上所述,当﹣4≤m≤2时,原式取得最小值为6.故答案为:﹣1;1;5.6.解:(1)A的幸福点C所表示的数应该是﹣1﹣3=﹣4或﹣1+3=2;(2)∵4﹣(﹣2)=6,∴M,N之间的所有数都是M,N的幸福中心.故C所表示的数可以是﹣2或﹣1或0或1或2或3或4(答案不唯一);(3)设经过x秒时,电子蚂蚁是A和B的幸福中心,依题意有①8﹣2x﹣4+(8﹣2x+1)=6,解得x=1.75;②4﹣(8﹣2x)+[﹣1﹣(8﹣2x)]=6,解得x=4.75.故当经过1.75秒或4.75秒时,电子蚂蚁是A和B的幸福中心.7.解:(1)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可得,当﹣2≤x≤2时,|x+2|+|x﹣2|的最小值是4;当x<﹣1时,﹣x﹣1﹣x+2=7,解得x=﹣3,当﹣1≤x<2时,x+1+2﹣x=7,方程无解,当x≥2时,x+1+x﹣2=7,解得x=4,∴x的值为﹣3或4,故答案为:4,﹣3或4;(2)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可得,当x=0时,|x+2|+|x|+|x﹣1|的最小值是3,故答案为:3,0;(3)由图可得,只有当a=1.5且0≤x≤1.5或a=﹣1.5且﹣1≤x≤0时,|x+1|+|x|+|x﹣2|+|x ﹣a|的最小值是4.5,∴当|x+1|+|x|+|x﹣2|+|x﹣a|的最小值是4.5时,a=1.5且0≤x≤1.5或a=﹣1.5且﹣1≤x≤0.8.解:(1)A的幸福点C所表示的数应该是﹣1﹣3=﹣4或﹣1+3=2;故答案为:﹣4或2;(2)4﹣(﹣2)=6,故C所表示的数可以是﹣2或﹣1或0或1或2或3或4;故答案为:﹣2或﹣1或0或1或2或3或4;(3)设经过x秒时,电子蚂蚁是A和B的幸福中心,依题意有①8﹣2x﹣4+(8﹣2x+1)=6,解得x=1.75;②4﹣(8﹣2x)+[﹣1﹣(8﹣2x)]=6,解得x=4.75.故当经过1.75秒或4.75秒时,电子蚂蚁是A和B的幸福中心.9.解:(1)设点A的速度为x个单位长度/秒,则点B的速度为2x个单位长度/秒,根据题意得:2×(x+2x)=6,故答案为:2×(x+2x)=6;(2)1×3=3,2×3=6,∴运动到3秒钟时,点A表示的数为﹣3,点B表示的数为6.(3)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当A、B两点向数轴负方向运动时,有|2t﹣t﹣9|=6,解得:t1=15或t2=3;当A、B两点相向而行时,有|9﹣t﹣2t|=6,解得:t3=5,t4=1,答:经过15或3或5或1秒,A、B两点之间相距6个单位长度.10.解:(1)∵点A表示的数是﹣1,一个点从A出发向右移动5cm到达C点,∴C表示的数是4∴BC=7,故答案为:7;(2)∵MA=3cm,∴|﹣1﹣x|=3,∴x=﹣4或2,故答案为:﹣4或2;(3)P3P2﹣P1P2的值不会随着t的变化而变化,理由如下:根据题意得:P3P2=(4+4t)﹣(﹣1+t)=5+3t,P1P2=(﹣1+t)﹣(﹣3﹣2t)=2+3t,∴P3P2﹣P1P2=(5+3t)﹣(2+3t)=3,∴P3P2﹣P1P2的值不会随着t的变化而变化.。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满分突破专练:数轴类动点综合题(五)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满分突破专练:数轴类动点综合题(五)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满分突破专练:数轴类动点综合题(五)1.如图,相距5km的A、B两地间有一条笔直的马路,C地位于AB两地之间且距A地2km,小明同学骑自行车从A地出发沿马路以每小时5km的速度向B地匀速运动,当到达B地后立即以原来的速度返回.到达A地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小时),小明的位置为点P.若以点C为坐标原点,以从A到B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km,解答下列各问:(1)指出点A所表示的有理数;(2)求t=0.5时,点P表示的有理数;(3)当小明距离C地1km时,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t值;(4)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求点P与点A的距离(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5)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点P表示的有理数.2.如图,已知A,B两点在数轴上,点A在原点O的左边,表示的数为﹣10,点B在原点的右边,且BO=3AO.点M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出发向右运动.点N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O出发向右运动(点M,点N同时出发).(1)数轴上点B对应的数是,点B到点A的距离是;(2)经过几秒,原点O是线段MN的中点?(3)经过几秒,点M,N分别到点B的距离相等?3.对数轴上的点P进行如下操作:先把点P表示的数乘以m(m≠0),再把所得数对应的点沿数轴向右平移n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称这样的操作为点P的“倍移”对数轴上的点A,B,C,D进行“倍移”操作得到的点分别为A',B',C',D'.(1)当m=,n=1时,①若点A表示的数为﹣4,则它的对应点A'表示的数为.若点B'表示的数是3,则点B表示的数为;②数轴上的点M表示的数为1,若CM=3C'M,则点C表示的数为;(2)当n=3时,若点D表示的数为2,点D'表示的数为﹣5,则m的值为;(3)若线段A'B'=2AB,请写出你能由此得到的结论.4.小刚运用本学期的知识,设计了一个数学探究活动.如图1,数轴上的点M,N所表示的数分别为0,12.将一枚棋子放置在点M处,让这枚棋子沿数轴在线段MN上往复运动(即棋子从点M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当运动到点N处,随即沿数轴向左运动,当运动到点M处,随即沿数轴向右运动,如此反复…).并且规定棋子按照如下的步骤运动:第1步,从点M开始运动t个单位长度至点Q1处;第2步,从点Q1继续运动2t个单位长度至点Q2处;第3步,从点Q2继续运动3t个单位长度至点Q3处….例如:当t=3时,点Q1,Q2,Q3,的位置如图2所示.解决如下问题:(1)如果t=4,那么线段Q1Q3=;(2)如果t<4,且点Q3表示的数为3,那么t=;(3)如果t≤2,且线段Q2Q4=2,那么请你求出t的值.5.如图,在数轴上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为一个单位长度.点A、B、C、D对应的数分别是a、b、c、d,且d﹣3a=20.(1)a=,b=,c=.(2)点A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数轴的正方向运动,1秒后点B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也沿着数轴的正方向运动.当点B到达D点处立刻返回,返回时,点A与点B在数轴的某点处相遇,求这个点对应的数.(3)如果A、C两点分别以2个单位/秒和3个单位/秒的速度同时向数轴的负方向运动,同时,点B从图上的位置出发向数轴的正方向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运动,当满足AB+AC=AD时,点A对应的数是多少?6.如图,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条数轴.操作一:折叠数轴,使表示1的点与表示﹣1的点重合,则表示﹣5的点与表示的点重合.操作二:折叠数轴,使表示1的点与表示3的点重合,在这个操作下回答下列问题:①表示﹣2的点与表示的点重合;②若数轴上A,B两点的距离为7(A在B的左侧),且折叠后A,B两点重合,则点A表示的数为,点B表示的数为7.如图,数轴上点A、B分别对应数a、b,其中a<0,b>0.(1)当a=﹣3,b=7时,线段AB的中点对应的数是.(直接填结果)(2)若该数轴上另有一点M对应着数m.①当m=3,b>3,且AM=2BM时,求代数式a+2b+2010的值;②a=﹣3.且AM=3BM时学生小朋通过演算发现代数式3b﹣4m是一个定值,老师点评;小朋同学的演算发现还不完整!请你通过演算解释为什么“小朋的演算发现”是不完整的?8.数轴上有A,B,C三点,给出如下定义:若其中一个点与其它两个点的距离恰好满足2倍的数量关系,则称该点是其它两个点的“关联点”.例如数轴上点A,B,C所表示的数分别为1,3,4,此时点B是点A,C的“关联点”.(1)若点A表示数﹣2,点B表示数1,下列各数﹣1,2,4,6所对应的点分别是C1,C,C3,C4,其中是点A,B的“关联点”的是;2(2)点A表示数﹣10,点B表示数15,P为数轴上一个动点:①若点P在点B的左侧,且点P是点A,B的“关联点”,求此时点P表示的数;②若点P在点B的右侧,点P,A,B中,有一个点恰好是其它两个点的“关联点”,请直接写出此时点P表示的数.9.数轴上有两点A,B,点C,D分别从原点O与点B出发,沿BA方向同时向左运动.(1)如图,若点N为线段OB上一点,AB=16,ON=2,当点C,D分别运动到AO,BN的中点时,求CD的长;(2)若点C在线段OA上运动,点D在线段OB上运动,速度分别为每秒1cm,4cm,在点C,D运动的过程中,满足OD=4AC,若点M为直线AB上一点,且AM﹣BM =OM,求的值.10.对于数轴上的A,B,C三点,给出如下定义:若其中一个点与其他两个点的距离恰好满足2倍的数量关系,则称该点是其他两点的“倍联点”.例如数轴上点A,B,C所表示的数分别为1,3,4,满足AB=2BC,此时点B是点A,C的“倍联点”.若数轴上点M表示﹣3,点N表示6,回答下列问题:(1)数轴上点D1,D2,D3分别对应0,3.5和11,则点是点M,N的“倍联点”,点N是这两点的“倍联点”;(2)已知动点P在点N的右侧,若点N是点P,M的倍联点,求此时点P表示的数.参考答案1.解:(1)因为AC=2km,且1个单位长度表示1km,所以点A所表示的有理数是﹣2.(2)5×0.5﹣2=2.5﹣2=0.5.所以t=0.5时点P表示的有理数是0.5.(3)①当小明在C点的左边时,(2﹣1)÷5=1÷5=0.2;②当小明在C点的右边时,(2+1)÷5=3÷5=0.6.③返回时,同法可得,(5+2)÷5=1.4,(5+4)÷5=1.8答:当小明距离C地1km时,t的值是0.2或0.6或1.4或1.8.(4)①小明从A地到B地时,点P与点A的距离是5t千米.②5÷5=1(小时),所以小明从B地到A地时,点P与点A的距离是:5﹣5(t﹣1)=5﹣5t+5=10﹣5t(千米).所以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求点P与点A的距离是5t千米或(10﹣5t)千米.(5)因为点P与点A的距离是5t千米或(10﹣5t)千米,所以点P表示的有理数是5t﹣2或8﹣5t.2.解:(1)因为点A表示的数为﹣10,OB=3OA,所以OB=3OA=30,30﹣(﹣10)=40.故B对应的数是30,点B到点A的距离是40,故答案为:30,40;(2)设经过y秒,原点O是线段MN的中点,根据题意得﹣10+3y+2y=0,解得y=2.答:经过2秒,原点O是线段MN的中点;(3)设经过x秒,点M、点N分别到点B的距离相等,根据题意得3x﹣40=30﹣2x或﹣10+3x=2x,解得x=14或x=10.答:经过14秒或10秒,点M、点N分别到点B的距离相等.3.解:(1)①∵点A表示的数为﹣4,∴﹣4×+1=﹣1,∴它的对应点A'表示的数为﹣1,设点B表示的数为x,∵点B'表示的数是3,∴x×+1=3,解得:x=4,故答案为:﹣1,4;②设点C表示的数为a,则C′表示的数为+1,∵CM=3C′M,∴|a﹣1|=3|+1﹣1|,解得:a=﹣2或a=,故答案为:﹣2或;(2)由题意得:2m+3=﹣5,解得:m=﹣4,故答案为:﹣4;(3)设点A表示的数为a,点B表示的数为b,则点A′表示的数为am+n,点B′表示的数为bm+n,∴|bm+n﹣am﹣n|=2|b﹣a|,∴|m(b﹣a)|=2|b﹣a|,解得:m=±2,∴若线段A'B'=2AB,m=±2.4.解:(1)当t=4时,Q1表示的数为4,Q 1Q2=4×2=8,Q2表示的数为4+8=12,Q 2Q3=4×3=12,Q3所表示的数为0,∴Q1Q3=4,故答案为:4.(2)①当Q3未到点N返回前,有t+2t+3t=3,解得:t=,②当Q3点到达N返回再到表示3的位置,t+2t+3t+3=12×2,解得:t=,故答案为:或;(3)①当Q4未到点N,有3t+4t=2,解得:t=;②当Q4到达点N返回且在Q2的右侧时,有24﹣10t﹣3t=2,解得:t=;③当Q4到达点N返回且在Q2的左侧时,有3t﹣(24﹣10t)=2,解得:t=2;答:t的值为或或2.5.解:(1)由数轴可知,d=a+8,∵d﹣3a=20,∴a+8﹣3a=20,∴a=﹣6,∴b=﹣8,c=﹣3,故答案为﹣6,﹣8,﹣3;(2)∵a=﹣6,∴d=2,∴BD=10,B点运动到D点需要时间为2.5秒,此时A点运动到﹣6+2×3.5=1,∴AB距离为1,∴AB相遇时间为=秒,此时A点位置为1+=,∴A、B相遇时的点为.(3)设运动时间为t秒,A点运动t秒后对应的数为﹣6﹣2t,C点运动t秒后对应的数为﹣3﹣3t,B点运动t 秒后对应的数为﹣8+t,∴AB=|﹣6﹣2t+8﹣t|=|2﹣3t|,AC=|﹣6﹣2t+3+3t|=|t﹣3|,AD=|2+6+2t|=|8+2t|,∵AB+AC=AD,∴|2﹣3t|+|t﹣3|=|4+t|,当0≤t≤时,2﹣3t+3﹣t=4+t,∴t=,当<t≤3时,3t﹣2+3﹣t=4+t,∴t=3,当t>3时,3t﹣2+t﹣3=4+t,∴t=3,∴t=或t=3,∴A点表示的数是﹣或﹣12.6.解:操作一:表示1的点与表示﹣1的点重合,即对折点所表示的数为=0,设这个数为a,则有0﹣(﹣5)=a﹣0,解得,a=5,故答案为:5;操作二:表示1的点与表示3的点重合,即对折点所表示的数为=2,①设b与﹣2表示的点重合,则有=2,解得,b=6,故答案为:6;②设A点、B点所表示的数为x、y,则有,,解得,x=﹣1.5,y=5.5,故答案为:﹣1.5,5.5.7.解:(1)=2,故答案为:2;(2)①由m=3,b>3,且AM=2BM,可得3﹣a=2(b﹣3),整理得a+2b=9.所以,a+2b+2010=9+2010=2019,②当a=﹣3,且AM=3BM时,需要分两种情形.Ⅰ:当m<b时,m﹣(﹣3)=3(b﹣m),整理得3b﹣4m=3.Ⅱ:当m>b时,m﹣(﹣3)=3(m﹣b),整理得2m﹣3b=3综上,小朋的演算发现并不完整.8.解:(1)∵点A表示数﹣2,点B表示数1,C1表示的数为﹣1,∴AC1=1,BC1=2,∴C1是点A、B的“关联点”;∵点A表示数﹣2,点B表示数1,C2表示的数为2,∴AC2=4,BC1=1,∴C2不是点A、B的“关联点”;∵点A表示数﹣2,点B表示数1,C3表示的数为4,∴AC3=6,BC3=3,∴C3是点A、B的“关联点”;∵点A表示数﹣2,点B表示数1,C4表示的数为6,∴AC4=8,BC4=5,∴C4不是点A、B的“关联点”;故答案为:C1,C3;(2)①若点P在点B的左侧,且点P是点A,B的“关联点”,设点P表示的数为x (Ⅰ)当点P在A的左侧时,则有:2PA=PB,即,2(﹣10﹣x)=15﹣x,解得,x =﹣35;(Ⅱ)当点P在A、B之间时,有2PA=PB或PA=2PB,即有,2(x+10)=15﹣x 或x+10=2(15﹣x),解得,x=﹣或x=;因此点P表示的数为﹣35或﹣或;②若点P在点B的右侧,(Ⅰ)若点P是点A、B的“关联点”,则有,2PB=PA,即2(x﹣15)=x+10,解得,x=40;(Ⅱ)若点B是点A、P的“关联点”,则有,2AB=PB或AB=2PB,即2(15+10)=x﹣15或15+10=2(x﹣15),得,x=65或x=;(Ⅲ)若点A是点B、P的“关联点”,则有,2AB=PA,即2(15+10)=x+10,解得,x=40;因此点P表示的数为40或65或;9.解:(1)设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a,点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b,则,b﹣a=16,∵点C是OA的中点,点D是BN的中点,∴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点D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CD=﹣===9,答:CD的长为9;(2)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点M表示的数为m则OC=t,BD=4t,即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t,点D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b﹣4t,∴AC=﹣t﹣a,OD=b﹣4t,由OD=4AC得,b﹣4t=4(﹣t﹣a),即:b=﹣4a,①若点M在点B的右侧时,如图1所示:由AM﹣BM=OM得,m﹣a﹣(m﹣b)=m,即:m=b﹣a;∴===1;②若点M在线段BO上时,如图2所示:由AM﹣BM=OM得,m﹣a﹣(b﹣m)=m,即:m=a+b;∴====;③若点M在线段OA上时,如图3所示:由AM﹣BM=OM得,m﹣a﹣(b﹣m)=﹣m,即:m===﹣a;∵此时m<0,a<0,∴此种情况不符合题意舍去;④若点M在点A的左侧时,如图4所示:由AM﹣BM=OM得,a﹣m﹣(b﹣m)=﹣m,即:m=b﹣a;而m<0,b﹣a>0,因此,不符合题意舍去,综上所述,的值为1或.10.解:(1)数轴上点D1,D2,D3分别对应0,3.5和11,则点D1是点M,N的“倍联点”,点N是D2,D3这两点的“倍联点”;故答案为:D1;D2,D3;(2)设点P表示的数为x,第一种情况:NP=2NM,则x﹣6=2×[6﹣(﹣3)],解得x=24.第二种情况:2NP=NM,则2(x﹣6)=6﹣(﹣3),解得:.综上所述,点P表示的数为24或.。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数轴与数轴动点问题提高专题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数轴与数轴动点问题提高专题

数轴与数轴动点问题提高专题一.【数轴基础知识】:⒈【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的直线叫做数轴。

2.【数轴的画法】:(1)画一条直线(一般画成水平的直线)。

(2)在直线上选取一个点为原点,并用这个点表示零(在原点下标0)。

(3)确定正方向(一般规定向右为正),并用箭头表示出来。

(4)选取适当的单位长度,以原点为界点,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标上1,2,3,…,从原点向左,依次标上-1,-2,-3,…。

3.【归纳数轴上的点的意义】: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

【结论】:所有的有理数和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但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不一定都是有理数。

我们规定:(1)数轴上的原点表示0;(2)数轴上原点右边的点表示正数;(3)原点左边的点表示负数4.【在数轴上比较有理数】: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①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大于左边的点表示的数;②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负数;③两个负数比较,距离原点远的数比距离原点近的数小。

【重要结论】:数轴上特殊的最大(小)数①最小的自然数是0,无最大的自然数;②最小的正整数是1,无最大的正整数;③最大的负整数是-1,无最小的负整数5.【数轴上点的移动规律】:根据点的移动,向左移动几个单位长度则减去几,向右移动几个单位长度则加上几,从而得到所需的点的位置。

6.【相反数,绝对值与数轴的关系】:①一对相反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位于原点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这两点是关于原点对称的②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二.【知识应用】:Eg1.【数形结合思想】:有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例1】:在数轴上距2(注意:在数轴上到某个定点距离为定值的点有两个)【例2】:a,b为两个有理数,表示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把-a,-b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再把a,b,-a,-b,0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出来。

【精选】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精选】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在数轴上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为一个单位长度,点、、、对应的数分别是,且 .(1)那么 ________, ________:(2)点以个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数轴的正方向运动,秒后点以个单位/秒的速度也沿着数轴的正方向运动,当点到达点处立刻返回,与点在数轴的某点处相遇,求这个点对应的数;(3)如果、两点以(2)中的速度同时向数轴的负方向运动,点从图上的位置出发也向数轴的负方向运动,且始终保持,当点运动到时,点对应的数是多少?【答案】(1)-6;-8(2)解:由(1)可知:,,,,点运动到点所花的时间为,设运动的时间为秒,则对应的数为,对应的数为: .当、两点相遇时,,,∴ .答:这个点对应的数为;(3)解:设运动的时间为对应的数为:对应的数为:∴∵∴∵对应的数为∴①当,;②当,,不符合实际情况,∴∴答:点对应的数为【解析】【解答】解:(1)由图可知:,∵,∴,解得,则;【分析】(1)由a、d在数轴上的位置可得d=a+8,代入已知的等式可求得a的值,再根据数轴可确定原点的位置;(2)根据相遇问题可求得相遇时间,然后结合题意可求解;(3)根据AB=AC列方程,解含绝对值的方程可求解.2.【概念学习】规定: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0)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如2÷2÷2,(﹣3)÷(﹣3)÷(﹣3)÷(﹣3)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2÷2÷2记作2③,读作“2的圈3次方”,(﹣3)÷(﹣3)÷(﹣3)÷(﹣3)记作(﹣3)④,读作“﹣3的圈4次方”,一般地,把(a≠0)记作aⓝ,读作“a的圈n次方”.(1)(【初步探究】直接写出计算结果:2③=________,(- )⑤=________;(2)【深入思考】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除法运算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有理数的除方运算如何转化为乘方运算呢?Ⅰ.试一试:仿照上面的算式,将下列运算结果直接写成幂的形式.(﹣3)④=________;5⑥=________;(- ) ⑩=________.Ⅱ.想一想:将一个非零有理数a的圈n次方写成幂的形式等于________;Ⅲ.算一算:12²÷(- )④×(-2)⑤-(- )⑥÷3³.________【答案】(1);-8(2);;;;解:【解析】【解答】解:(1)【初步探究】,故答案为:,-8;( 2 )【深入思考】Ⅰ.;;故答案为:;;;Ⅱ.【分析】(1)①按除方法则进行计算即可;②按除方法则进行计算即可;(2)①把除法化为乘法,第一个数不变,从第二个数开始依次变为倒数,由此分别得出结果;②结果前两个数相除为1,第三个数及后面的数变为,则aⓝ=a×()n−1= ;③将第二问的规律代入计算,注意运算顺序.3.如图,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1)如果点B,D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那么图中点A、点D表示的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2)当点B为原点时,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点M到点A的距离是点M到点D 的距离的2倍,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M所表示的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点A、点C分别以2个单位长度/秒和0.5个单位长度同时向右运动,同时点P从原点出发以3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当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时,求点P所对应的数是多少?【答案】(1)-4;2(2)解:存在,如图:当点M在A,D之间时,设M表示的数为x,则x﹣(﹣2)=2(4﹣x)解得:x=2,当点M在A,D右侧时,则x﹣(﹣2)=2(x﹣4),解得:x=10,所以点M 所表示的数为2或10(3)解:设当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时,运动时间为t,A点运动到:﹣2+2t,C点运动到:3+0.5t,①﹣2+2t﹣(3+0.5t)=3,解得:t=6,所以P点对应运动的单位长度为:3×6=18,所以点P表示的数为﹣18.②3+0.5t﹣(﹣2+2t)=3,解得:t= ,所以P点对应运动的单位长度为:3× =4,所以点P表示的数为﹣4.答:点P表示的数为﹣18或﹣4.【解析】【解答】解:(1)∵点B,D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点B为﹣2,D为2,∴点A为﹣4,故答案为:﹣4,2;【分析】(1)由数轴上表示的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分别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得出BD的中点就是原点,进而即可得出点A,C所表示的数;(2)存在,如图:分类讨论:当点M在A,D之间时,设M表示的数为x ,则AM=x-(-2),DM=4-x,根据AM=2DM列出方程,求解即可;当点M在A,D右侧时,AM=x-(-2),DM=x-4,根据AM=2DM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设当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时,运动时间为t,A点运动到:﹣2+2t,C点运动到:3+0.5t,① 追击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出方程3+0.5t﹣(﹣2+2t)=3 求解算出t的值,进而根据即可算出点P所表示的数;② 追击后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出方程﹣2+2t﹣(3+0.5t)=3求解算出t的值,进而根据即可算出点P所表示的数,综上所述即可得出答案。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满分突破专练:数轴类动点综合题(三)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满分突破专练:数轴类动点综合题(三)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满分突破专练:数轴类动点综合题(三)1.如图,点A、B都在数轴上,O为原点.(1)点B表示的数是;(2)若点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则2秒后点B表示的数是;(3)若点A、B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而点O不动,t秒后,A、B、O三个点中有一个点是另外两个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中点,求t 的值.2.如图,在一条不完整的数轴上从左到右有点A,B,C,D,其中点A与点B之间距离为3,点B与点C之间距离为2,点C与点D之间距离为1.设点A,B,C,D所对应数的和为w.(1)若点C为数轴的原点.请你写出点A、B、D所对应的数,并计算w的值;(2)若点C与数轴原点的距离为2020时,求w的值;(3)若点C与数轴原点的距离为a(a>0)时,求w的值.3.如图,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1)如果点A,D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那么点B表示的数是多少?(2)如果点B,D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那么图中表示的四个点中,哪一点表示的数的绝对值最大?为什么?(3)当点B为原点时,若存在一点M到A的距离是点M到D的距离的2倍,则点M 所表示的数是.4.如图所示,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可以看到终点表示是﹣3,已知A、B是数轴上的点,请参照如图并思考,完成下列各题.(1)如果点A表示的数﹣1,将点A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A、B两点间的距离是.(2)如果点A表示的数2,将点A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A、B两点间的距离是.(3)如果点A表示的数m,将点A向右移动n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p个单位长度,那么请你猜想终点B表示的数是.A、B两点间的距离是.5.“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在数轴上,若C到A的距离刚好是3,则C点叫做A的“幸福点”,若C到A、B的距离之和为6,则C叫做A、B的“幸福中心”(1)如图1,点A表示的数为﹣1,则A的幸福点C所表示的数应该是;(2)如图2,M、N为数轴上两点,点M所表示的数为4,点N所表示的数为﹣2,点C就是M、N的幸福中心,则C所表示的数可以是(填一个即可);(3)如图3,A、B、P为数轴上三点,点A所表示的数为﹣1,点B所表示的数为4,点P所表示的数为8,现有一只电子蚂蚁从点P出发,以2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当经过多少秒时,电子蚂蚁是A和B的幸福中心?6.一辆货车从货场A出发,向西走了1.5千米到达批发部B,接着向东走了2千米到达商场C,又向东走了4.5千米到达超市D,最后回到货场.(1)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1千米,向东为正方向,以货场为原点,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标明A,B,C,D的位置.(2)超市D距货场A多远?(3)货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7.如图所示,在数轴上有三个点,A,B,C,它们所表示的数分别为﹣3、﹣2、2,试回答下列问题.(1)A,C两点间的距离是;(2)若E点与B点的距离是8,则E点表示的数是;(3)若将数轴折叠,使A点与C点重合,则点B与数表示的点重合.8.阅读理解,完成下列各题定义:已知A、B、C为数轴上任意三点,若点C到A的距离是它到点B的距离的2倍,则称点C是[A,B]的2倍点.例如:如图1,点C是[A,B]的2倍点,点D不是[A,B]的2倍点,但点D是[B,A]的2倍点,根据这个定义解决下面问题:(1)在图1中,点A是的2倍点,点B是的2倍点;(选用A、B、C、D表示,不能添加其他字母);(2)如图2,M、N为数轴上两点,点M表示的数是﹣2,点N表示的数是4,若点E 是[M,N]的2倍点,则点E表示的数是;(3)若P、Q为数轴上两点,点P在点Q的左侧,且PQ=m,一动点H从点Q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求当t为何值时,点H恰好是P和Q两点的2倍点?(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9.如图所示,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可以发现终点表示的数是﹣2,已知点A,B是数轴上的点,请参照图并思考,完成下列各题.(1)如果点A表示数﹣3,将点A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A、B两点间的距离是;(2)如果点A表示数3,将点A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A、B两点间的距离为;(3)如果点A表示数﹣4,将点A向右移动168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56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A、B两点间的距离为.(4)一般地,如果A点表示的数为m,将A点向右移动n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p 个单位长度,那么,请你猜想终点B表示的数是,A、B两点间的距离是.10.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6,B是数轴上在A左侧的一点,且A,B两点间的距离为10.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1)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是,点P表示的数是(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Q同时出发.求:①当点P运动多少秒时,点P与点Q相遇?②当点P运动多少秒时,点P与点Q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参考答案1.解:(1)点B表示的数是﹣4;(2)2秒后点B表示的数是﹣4+2×2=0;(3)①当点O是线段AB的中点时,OB=OA,4﹣3t=2+t,解得t=0.5;②当点B是线段OA的中点时,OA=2OB,2+t=2(3t﹣4),解得t=2;③当点A是线段OB的中点时,OB=2 OA,3t﹣4=2(2+t),解得t=8.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t的值是0.5,2或8.故答案为:﹣4;0.2.解:(1)若点C为数轴的原点,即C点表示的数为0,∵点C与点D之间距离为1,∴D点对应的数为1,∵点B与点C之间距离为2,∴B点对应的数为﹣2,∵点A与点B之间距离为3,∴A点表示的数为﹣5,∴w=﹣5+(﹣2)+1=﹣6;(2)点C与数轴原点的距离为2020时,即C点对应的数为2020或﹣2020,当C点对应的数为2020,∴D点表示的数为2020+1=2021,B点对应的数为2020﹣2=2018,A点表示的数为2018﹣3=2015,∴w=2021+2018+2020+2015=8074;当C点对应的数为﹣2020,∴D点表示的数为﹣2020+1=﹣2019,B点对应的数为﹣2020﹣2=﹣2022,A点表示的数为﹣2022﹣3=﹣2025,∴w=﹣2025﹣2022﹣2020﹣2025=﹣8086;即w的值为8074或﹣8086;(3)若点C与数轴原点的距离为a(a>0),即C点对应的数为a或﹣a,当C点对应的数为a,∴D点表示的数为a+1,B点对应的数为a﹣2,A点表示的数为a﹣2﹣3=a﹣5,∴w=a﹣5+a﹣2+a+a+1=4a﹣6;当C点对应的数为﹣a,∴D点表示的数为﹣a+1,B点对应的数为﹣a﹣2,A点表示的数为﹣a﹣2﹣3=﹣a﹣5,∴w=﹣a﹣5﹣a﹣2﹣a﹣a+1=﹣4a﹣6;即w的值为﹣4a﹣6或4a﹣6.3.解:(1)点B表示的数是﹣1;(2)当B,D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时,A表示﹣4,B表示﹣2,C表示1,D表示2,所以点A表示的数的绝对值最大.点A的绝对值是4最大.(3)2或10.设M的坐标为x.当M在A的左侧时,﹣2﹣x=2(4﹣x),解得x=10(舍去)当M在AD之间时,x+2=2(4﹣x),解得x=2当M在点D右侧时,x+2=2(x﹣4),解得x=10故答案为:①点M在AD之间时,点M的数是2②点M在D点右边时点M表示数为10.4.解:(1)终点B表示:﹣1+4=3,A、B间的距离是4;(2)终点B表示:2﹣6+3=﹣1,A、B间的距离是2﹣(﹣1)=2+1=3;(3)终点B表示:m+n﹣p,A、B两点间的距离是|m+n﹣p﹣m|=|n﹣p|.故答案为:(1)3,4;(2)﹣1,3;(3)m+n﹣p,|n﹣p|.5.解:(1)A的幸福点C所表示的数应该是﹣1﹣3=﹣4或﹣1+3=2;(2)∵4﹣(﹣2)=6,∴M,N之间的所有数都是M,N的幸福中心.故C所表示的数可以是﹣2或﹣1或0或1或2或3或4(答案不唯一);(3)设经过x秒时,电子蚂蚁是A和B的幸福中心,依题意有①8﹣2x﹣4+(8﹣2x+1)=6,解得x=1.75;②4﹣(8﹣2x)+[﹣1﹣(8﹣2x)]=6,解得x=4.75.故当经过1.75秒或4.75秒时,电子蚂蚁是A和B的幸福中心.6.解:(1)如图所示:;(2)∵D点表示5千米,∴超市D距货场A为5千米;(3)货车一共行驶了:1.5+2+4.5+5=13(千米).答:货车一共行驶了13千米.7.解:(1)A,C两点间的距离是2+3=5;(2)设E表示的数是x,则|x+2|=8,则x=6,﹣10.(3)A与C重合,则对称点表示的数是:﹣0.5,则点B与表示1的点重合.故答案是:5;6或﹣10;1.8.解:(1)∵CA=2,DA=1,CA=2DA∴点A是[C,D]的2倍点∵BD=2,BC=1,BD=2BC∴点B是[D,C]的2倍点.故答案为:[C,D][D,C](2)∵NM=4﹣(﹣2)=6当点E在线段MN上又∵点E是[M,N]的2倍点∴EM=MN=4∴点E表示的数是2当点E在点N右侧∴EM=2NE∴MN=NE=6∴ME=12∴点E表示的数是10.故答案为:2或10;(3 )∵PQ=m,PH=m﹣2t,∴HQ=2t又∵点H恰好是P和Q两点的2倍点∴点H是[P,Q]的2倍点或点H是[Q,P]的2倍点∴PH=2HQ或HQ=2PH即:2×2t=m﹣2t或2t=2(m﹣2t)或2t=2(2t﹣m),解得t=m或t=m或t=m所以,当t=m或t=m或t=m时,点H恰好是P和Q两点的2倍点.9.解:(1)如果点A表示数﹣3,将点A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4,A,B两点间的距离是7.(2)如果点A表示数3,将A点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1,A,B两点间的距离为2.(3)如果点A表示数﹣4,将A点向右移动168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56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92,A,B两点间的距离是88.(4)一般地,如果A点表示的数为m,将A点向右移动n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p 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m+n﹣p,A,B两点间的距离为|n﹣p|.故答案为:(1)4,7;(2)1,2;(3)﹣92,88;(4)m+n﹣p,|n﹣p|.10.解:(1)∵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6,∴OA=6,则OB=AB﹣OA=4,点B在原点左边,∴数轴上点B所表示的数为﹣4;点P运动t秒的长度为6t,∵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P所表示的数为:6﹣6t;(2)①点P运动t秒时追上点R,根据题意得6t=10+4t,解得t=5,答:当点P运动5秒时,点P与点Q相遇;②设当点P运动a秒时,点P与点Q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当P不超过Q,则10+4a﹣6a=8,解得a=1;当P超过Q,则10+4a+8=6a,解得a=9;答:当点P运动1或9秒时,点P与点Q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

苏教版初一数学数轴上的动点问题

苏教版初一数学数轴上的动点问题

数轴上的动点问题【知识概要】“数轴上的动点问题”是初中数学中的动点问题的基础,它的解决离不开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为了便于我们对这一类问题的学习和分析,不妨先明确以下两个问题:1.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即为这两点所对应的坐标差的绝对值,或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的差.用式子表示为: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右边点表示的数—左边点表示的数;2.点在数轴上运动时,由于数轴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因此将向右运动的速度看作正速度,对应地,将向左运动的速度看作负速度.这样,在起点的基础上加上点的运动路程,就可以直接得到运动后点的坐标.例如:一个点表示的数为a ,向左运动)0(≥b b 个单位后表示的数为b a -;向右运动)0(≥c c 个单位后所表示的数为c a +.【例题讲解】【例1】一个动点A 在数轴上跳动,点n A (n 为正整数)表示点A 第n 次跳动后的位置.若点1A 在原点的左边,且11=O A ,点2A 在点1A 的右边,且221=A A ,点3A 在点2A 的左边,且332=A A ,点4A 在点3A 的右边,且443=A A ,……,依照上述规律确定点2012A 和点2013A 所分别表示的数.【例2】如图,已知A 、B 分别为数轴上两点,A 点对应的数为20-,B 点对应的数为100.(1)AB 中点M 对应的数;(2)现有一只电子蚂蚁甲从B 点出发,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乙恰好从A 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C 点相遇,求C 点对应的数;(3)若当电子蚂蚁甲从B 点出发时,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乙恰好从A 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D 点相遇,求D 点对应的数.【例3】已知数轴上两点A 、B 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 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1)若点P 到点A 、点B 的距离相等,求点P 对应的数;(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它到点A 、点B 的距离之和为5?若存在,请求出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点P 以每分钟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原点向左运动时,点A 以每分钟5个单位长度向左运动,点B 以每分钟20个单位长度向左运动,问它们同时出发,几分钟后P 点到点A 、点B 的距离相等? 归纳:对于(3)这种问题,“到点A 、点B 的距离相等”意味着分类讨论.【例4】已知数轴上有A 、B 、C 三点,对应的数分别是24-,10-,10.还是那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 、C 两点出发,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1)请问:多少秒后,甲到A 、B 、C 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2)若乙的速度为6个单位/秒,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相向而行,那么甲、乙在数轴上的哪个点相遇?(3)在(1)、(2)的条件下,当甲到A 、B 、C 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时,甲调头返回.在这种情况下,甲、乙还能在数轴上相遇吗?若能,求出相遇点;若不能,请说明理由.【例5】数轴上A 点对应的数为5-,B 点在A 点右边,电子蚂蚁甲、乙(我们今天的主角)在B 点处分别以分别以2个单位/秒、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电子蚂蚁丙(我们今天的配角)在A 点以3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1)若电子蚂蚁丙经过5秒运动到C 点,求C 点表示的数;(2)若它们同时出发,若丙在遇到甲后1秒遇到乙,求B 点表示的数;(3)在(2)的条件下,设它们同时出发的时间为t 秒,是否存在t ,使丙到乙的距离是丙到甲的距离的两倍?若存在,求出t 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随堂练习】1、电子跳蚤落在数轴上的某点0K ,第一步从0K 向左跳1个单位到1K ,第二步由1K 向右跳2个单位到2K ,第三步由2K 向左跳3个单位到3K ,第四步由3K 向右跳4个单位到4K ,…….按以上规律跳了100步时,电子跳蚤落在数轴上的100K 所表示的数恰是06.20.试求电子跳蚤的初始位置点0K 表示的数.2、已知数轴上A 、B 两点对应数分别为2-、4,P 为数轴上一动点,对应数为x .(1)若点P 为线段AB 的三等分点,求点P 对应的数;(2)数轴上是否存在到A 、B 两点的距离和为10的点P ?若存在,求出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A 、B 两点和P 点(P 点在原点)同时向左运动.它们的速度分别为1、2、1个单位长度/分钟,则第几分钟时P 点为线段AB 的中点?3、已知数轴上A 、B 两点对应数为-2、4,P 为数轴上一动点,对应的数为x .(1)若P 为AB 线段的三等分点,求P 对应的数;(2)数轴上是否存在P ,使P 到A 点、B 点距离和为10,若存在,求出x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A 点、B 点和P 点(P 在原点)分别以速度比1 :10 :2(长度:单位/分),向右运动几分钟时,P为AB 的中点.【提升训练】1、如图,已知数轴上有三点A 、B 、C ,AB = 12AC ,点C 对应的数是200. (1)若BC =300,求A 点所对应的数;(2)在(1)的条件下,动点P 、Q 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出发向左运动,同时动点R 从A 点出发向右运动,点P 、Q 、R 的速度分别为10单位长度每秒、5单位长度每秒、2单位长度每秒,点M 为线段PR 的中点,点N 为线段RQ 的中点,多少秒时恰好满足MR =4RM (不考虑点R 与点Q 相遇之后的情形)P A R Q C200(3)在(1)的条件下,若点E 、D 对应的数分别为-800、0,动点P 、Q 分别从E 、D 两点同时出发向左运动,P 、Q 的速度分别为10单位长度每秒、5单位长度每秒,点M 为线段PQ 的中点,点Q 在从点D 运动到点A 的过程中,32QC -AM 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变化,说明理由. E A D C3、已知数轴上A 、B 两点对应数为-2、4,P 为数轴上一动点,对应的数为x .-2 -1 0 1 2 3 4(1) 若P 为AB 线段的三等分点,求P 对应的数;(2)数轴上是否存在P ,使P 到A 点、B 点距离和为10,若存在,求出x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A 点、B 点和P 点(P 在原点)分别以速度比1 :10 :2(长度:单位/分),向右运动几分钟时,P为AB 的中点.4、已知数轴上有顺次三点A, B, C .其中A 的坐标为-20.C 点坐标为40,一电子蚂蚁甲从C 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左移动.(1)当电子蚂蚁走到BC的中点D处时,它离A,B两处的距离之和是多少?(2)这只电子蚂蚁甲由D点走到BA的中点E 处时,需要几秒钟?(3)当电子蚂蚁甲从E点返回时,另一只电子蚂蚁乙同时从点C出发,向左移动,速度为秒3个单位长度,如果两只电子蚂蚁相遇时离B点5个单位长度,求B点的坐标。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提升训练2.3 数轴【含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提升训练2.3  数轴【含答案】

【解答】解:规定了原点 单位长度和 正方向的直线叫数轴;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 的数 大,
故答案为:单位长度,正方向,大.
14、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等于 2 1 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

2
【分析】根据数轴上两点间距离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
【解析】设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等于 2 1 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有理数是 x,则|x|= 2 1 ,
D. 0.26
A.a 是正数,b 是负数
B.a 是负数,b 是正数
C.a、b 都是正数
D.a、b 都是负数
4、如图,数轴的单位长度为 1,如果点 A 表示的数为﹣2,那么点 B 表示的数是( )
A.3
B.2
C.0
D.﹣1
5、如图,数轴的单位长度为 1,如果点 A 表示的数是﹣1,那么点 B 表示的数是( )
∴点 B 表示的数是:3.
故选:D.
6、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等于 2 的点表示的数是( )
A. 2
B. ﹣2
C. ﹣1 或 3
【答案】 D
【考点】数轴及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
D. ﹣2 或 2
6
解:∵

∴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等于 2 的点表示的数是:

故答案为:择:D.
【分析】根据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相关概念解题即可.
【解析】由 M 为数轴上表示﹣2 的点,将点 M 沿数轴向右平移 5 个单位到点 N 可列:﹣2+5=3,
故选:A.
10、如图,将刻度尺放在数轴上(数轴的单位长度是 1cm),刻度尺上“0cm”和“3cm”分别对应数轴上 的 3 和 0,那么刻度尺上“5.8cm”对应数轴上的数为(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满分突破专练:数轴类动点综合题(四)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满分突破专练:数轴类动点综合题(四)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满分突破专练:数轴类动点综合题(四)1.如下图,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了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可以看到终点表示的数是﹣2.已知点A、B是数轴上的点,完成下列各题:(1)如果点A表示数﹣3,将点A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A、B两点间的距离是.(2)如果点A表示数是3,将点A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A、B两点间的距离是.(3)一般地,如果点A表示数为a,将点A向右移动b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c个单位长度,那么请你猜想终点B表示的数是,A、B两点间的距离是.2.如图,点A,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为﹣2与+6,动点P从点A出发,沿A→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沿B→A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A运动,当一个点到达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1)当Q为AB的中点时,求线段PQ的长;(2)当Q为PB的中点时,求点P表示的数.3.已知数轴上三点M,O,N对应的数分别为﹣1,0,3,点P为数轴上任意点,其对应的数为x.(1)MN的长为;(2)如果点P到点M、点N的距离相等,那么x的值是:;(3)如果点P以每分钟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O向左运动,同时点M和点N分别以每分钟2个单位长度和每分钟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设t分钟时点P到点M、点N的距离相等,求t的值.4.元旦放假时,小明一家三口一起乘小轿车去探望爷爷、奶奶和姥爷、姥姥.早上从家里出发,向东走了5千米到超市买东西,然后又向东走了2.5千米到爷爷家,下午从爷爷家出发向西走了10千米到姥爷家,晚上返回家里.(1)若以小明家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千米,请将超市、爷爷家和姥爷家的位置在下面数轴上分别用点A、B、C表示出来;(2)超市和姥爷家相距多少千米?(3)若小轿车每千米耗油0.08升,求小明一家从出发到返回家,小轿车的耗油量.5.如图,将一条数轴在原点O和点B处各折一下,得到一条“折线数轴”.图中点A表示﹣10,点B表示10,点C表示18,我们称点A和点C在数轴上相距28个长度单位.动点P从点A出发,以2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折线数轴”的正方向运动,从点O 运动到点B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之后立刻恢复原速;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以1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从点B运动到点O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之后也立刻恢复原速.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问:(1)动点P从点A运动至C点需要多少时间?(2)P、Q两点相遇时,求出相遇点M所对应的数是多少;(3)求当t为何值时,P、O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与Q、B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相等.6.已知M、N在数轴上,M对应的数是﹣3,点N在M的右边,且距M点4个单位长度,点P、Q是数轴上两个动点;(1)直接写出点N所对应的数;(2)当点P到点M、N的距离之和是5个单位时,点P所对应的数是多少?(3)如果P、Q分别从点M、N出发,均沿数轴向左运动,点P每秒走2个单位长度,先出发5秒钟,点Q每秒走3个单位长度,当P、Q两点相距2个单位长度时,点P、Q对应的数各是多少?7.已知小华家、小夏家、小红家及学校在同一条大路旁,一天,他们放学后从学校出发,先向南行1000m到达小华家A处,继续向北行3000m到达小红B家处,然后向南行6000m到小夏家C处.(1)以学校以原点,以向南方向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000m,请你在数轴上表示出小华家、小夏家、小红家的位置;(2)小红家在学校什么位置?离学校有多远?8.已知,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左移动7cm到达A点,再从A点向右移动12cm 到达B点,把点A到点B的距离记为AB,点C是线段AB的中点.(1)点C表示的数是;(2)若点A以每秒2cm的速度向左移动,同时C、B点分别以每秒1cm、4cm的速度向右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①点C表示的数是(用含有t的代数式表示);②当t=2秒时,求CB﹣AC的值;③试探索:CB﹣AC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9.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10,点B表示11,点C表示18.动点P从点A出发,沿数轴正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沿数轴负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当t为何值时,P、Q两点相遇?相遇点M所对应的数是多少?(2)在点Q出发后到达点B之前,求t为何值时,点P到点O的距离与点Q到点B 的距离相等;(3)在点P向右运动的过程中,N是AP的中点,在点P到达点C之前,求2CN﹣PC 的值.10.已知数轴上三点M,O,N对应的数分别为﹣1,0,3,点P为数轴上任意一点,其对应的数为x.(1)MN的长为;(2)如果点P到点M、点N的距离相等,那么x的值是;(3)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M、点N的距离之和是8?若存在,直接写出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果点P以每分钟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O向左运动,同时点M和点N分别以每分钟2个单位长度和每分钟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设t分钟时点P到点M、点N的距离相等,求t的值.参考答案1.解:(1)由图可知,点A表示数﹣3,将点A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4,A、B两点间的距离是|﹣3﹣4|=7;故答案为:4,7;(2)如果点A表示数3,将点A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则点A表示3﹣7=﹣4,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4+5=1,A、B两点间的距离是|3﹣1|=2;故答案为:1,2;(3)点A表示数为a,将点A向右移动b个单位长度,则点A表示a+b,再向左移动c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a+b﹣c,A、B两点间的距离是|a+b﹣c﹣a|=|b﹣c|.故答案为:a+b﹣c,|b﹣c|.2.解:(1)AB的中点所表示的数为=2,此时点Q表示的数为2,点Q移动的时间为(6﹣2)÷4=1秒,因此,点P表示的数为﹣2+2×1=0,∴PQ=2﹣0=2,(2)设点Q移动的时间为t秒,则移动后点Q所表示的数为6﹣4t,移动后点P所表示的数为﹣2+2t,当Q为PB的中点时,有=6﹣4t,解得,t=,此时.点P表示的数为﹣2+2×=﹣.3.解:(1)MN的长为3﹣(﹣1)=4.(2)x=(3﹣1)÷2=1;(3)①点P是点M和点N的中点.根据题意得:(3﹣2)t=3﹣1,解得:t=2.②点M和点N相遇.根据题意得:(3﹣2)t=3+1,解得:t=4.故t的值为2或4.故答案为:4;1.4.解:(1)点A,B,C即为如图所示.(2)5﹣(﹣2.5)=7.5(千米).故超市和姥爷家相距7.5千米;(3)(5+2.5+10+2.5)×0.08=1.6(升).故小轿车的耗油量是1.6升..5.解:(1)点P运动至点C时,所需时间t=10÷2+10÷1+8÷2=19(秒),(2)由题可知,P、Q两点相遇在线段OB上于M处,设OM=x.则10÷2+x÷1=8÷1+(10﹣x)÷2,解得x=.故相遇点M所对应的数是.(3)P、O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与Q、B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相等有4种可能:①动点Q在CB上,动点P在AO上,则:8﹣t=10﹣2t,解得:t=2.②动点Q在CB上,动点P在OB上,则:8﹣t=(t﹣5)×1,解得:t=6.5.③动点Q在BO上,动点P在OB上,则:2(t﹣8)=(t﹣5)×1,解得:t=11.④动点Q在OA上,动点P在BC上,则:10+2(t﹣15)=t﹣13+10,解得:t=17.综上所述:t的值为2、6.5、11或17.6.解:(1)﹣3+4=1.故点N所对应的数是1;(2)(5﹣4)÷2=0.5,①点P在点M的左边:﹣3﹣0.5=﹣3.5,②点P在点N的右边:1+0.5=1.5.故点P所对应的数是﹣3.5或1.5.(3)①点P在点Q的左边:(4+2×5﹣2)÷(3﹣2)=12÷1=12(秒),点P对应的数是﹣3﹣5×2﹣12×2=﹣37,点Q对应的数是﹣37+2=﹣35;②点P在点Q的右边:(4+2×5+2)÷(3﹣2)=16÷1=16(秒);点P对应的数是﹣3﹣5×2﹣16×2=﹣45,点Q对应的数是﹣45﹣2=﹣47.7.解:(1)因为学校是原点,向南方向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000m.从学校出发南行1000m到达小华家,所以点A在1处,从A向北行3000m到达小红家,所以点B在﹣2处,从B向南行6000m到小夏家,所以点C在4处.(2)点B是﹣2,所以小红家在学校的北面,距离学校2000m.8.解:(1)由题意可得,AC=12×=6,∴点C表示的数为:0﹣7+6=﹣1,故答案为:﹣1;(2)①由题意可得,点C移动t秒时表示的数为:﹣1+t,故答案为:﹣1+t;②当t=2时,CB﹣AC=[(0﹣7+12+4t)﹣(﹣1+t)]﹣[(﹣1+t)﹣(0﹣7﹣2t)]=(5+4t+1﹣t)﹣(﹣1+t+7+2t)=6+3t﹣6﹣3t=0;③CB﹣AC的值不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CB﹣AC=[(0﹣7+12+4t)﹣(﹣1+t)]﹣[(﹣1+t)﹣(0﹣7﹣2t)]=(5+4t+1﹣t)﹣(﹣1+t+7+2t)=6+3t﹣6﹣3t=0,∴CB﹣AC的值不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CB﹣AC的值为0cm.9.解:(1)根据题意得2t+t=28,解得t=,∴AM=>10,∴M在O的右侧,且OM=﹣10=,∴当t=时,P、Q两点相遇,相遇点M所对应的数是;(2)由题意得,t的值大于0且小于7.若点P在点O的左边,则10﹣2t=7﹣t,解得t=3.若点P在点O的右边,则2t﹣10=7﹣t,解得t=.综上所述,t的值为3或时,点P到点O的距离与点Q到点B的距离相等;(3)∵N是AP的中点,∴AN=PN=AP=t,∴CN=AC﹣AN=28﹣t,PC=28﹣AP=28﹣2t,2CN﹣PC=2(28﹣t)﹣(28﹣2t)=28.10.解:(1)MN的长为3﹣(﹣1)=4;(2)根据题意得:x﹣(﹣1)=3﹣x,解得:x=1;(3)①当点P在点M的左侧时.根据题意得:﹣1﹣x+3﹣x=8.解得:x=﹣3.②P在点M和点N之间时,则x﹣(﹣1)+3﹣x=8,方程无解,即点P不可能在点M 和点N之间.③点P在点N的右侧时,x﹣(﹣1)+x﹣3=8.解得:x=5.∴x的值是﹣3或5;(4)设运动t分钟时,点P到点M,点N的距离相等,即PM=PN.点P对应的数是﹣t,点M对应的数是﹣1﹣2t,点N对应的数是3﹣3t.①当点M和点N在点P同侧时,点M和点N重合,所以﹣1﹣2t=3﹣3t,解得t=4,符合题意.②当点M和点N在点P异侧时,点M位于点P的左侧,点N位于点P的右侧(因为三个点都向左运动,出发时点M在点P左侧,且点M运动的速度大于点P的速度,所以点M永远位于点P的左侧),故PM=﹣t﹣(﹣1﹣2t)=t+1.PN=(3﹣3t)﹣(﹣t)=3﹣2t.所以t+1=3﹣2t,解得t=,符合题意.综上所述,t的值为或4.。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压轴题数轴上的动点(难题)训练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压轴题数轴上的动点(难题)训练

七上期末复习压轴题---数轴上的动点(难题)训练一、计算题1.如图,M是线段AB上一点,且AB=16cm,C、D两点分别从M、B同时出发,C点以1cm/s的速度向点A运动,D点以3cm/s的速度向点M运动,当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1)当AM=6cm,点C、D运动了2s时,求这时AC与MD的数量关系;(2)若AM=6cm,请你求出点C、D运动了多少s时,点C、D的距离等于4cm;(3)若点C、D运动时,总有MD=3AC,求AM的长.2.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8,B是数轴上一点,且AB=14.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1)写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点P表示的数(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Q同时出发,问点P追上点Q时,点P所表示的数是多少?(3)若M为AP的中点,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二、解答题3.探究题:如图①,已知线段AB=14cm,点C为AB上的一个动点,点D、E分别是AC和BC的中点.(1)若点C恰好是AB中点,则DE=______cm;(2)若AC=4cm,求DE的长;(3)试利用“字母代替数”的方法,设AC=a cm请说明不论a取何值(a不超过14cm),DE的长不变;(4)知识迁移:如图②,已知∠AOB=120°,过角的内部任一点C画射线OC,若OD、OE分别平分∠AOC和∠BOC,试说明∠DOE=60°与射线OC的位置无关.4.如图①点C在线段AB上,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且满足AC=a,BC=b.(1)若a=4cm,b=6cm,求线段MN的长;(2)若点C为线段AB上任意一点,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的长度吗?直接写出你的猜想结果;(3)若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的长度吗?请在图②中画出图形,写出你的猜想并说明理由.5.如图,数轴上线段AB长为4个单位,线段CD长为6个单位,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2,点D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22.(1)点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________,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________;(2)若数轴上点P与A、B两点的距离和为5,求点P在数轴上表示的数;(3)若线段AB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线段CD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当运动到BC长为8个单位时,直接写出点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6.如图,在数轴上点A、B、C、D对应的数分别是a,b,c,d其中a,b满足|a+1|+(b−2)2=0.(1)求A,B两点之间的距离;BC,且满足c+d=0,求数d.(2)数轴上点A的左侧的点C,使AC=23(3)现在A、B两处分别放置一个小球,C、D两处分别放置一块挡板,已知小球以某一速度撞向另一静止小球时,这个小球停留在被撞小区的位置,被撞小球则以同样的速度向前运动,小球撞到左右挡板后以相同的速度反向运动,现A球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①t为何值时B球第二次撞向右侧挡板;②在这段时间内,A、B两小球的距离为4时,请直接写出此时处于运动状态下的小球所在位置表示的点的数值.7.【背景知识】数轴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利用数轴可以将数与形完美地结合,研究数轴我们发现:若数轴上点A、点B表示的数分别为a、b,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若a>b,则可简化为AB=a−b,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a+b.【问题情境】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2,点B表示的数为8,点P 2从点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综合运用】(1)①A、B两点间的距离AB=______;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为______;②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t秒后,点P表示的数为______;点Q表示的数为______;(2)求当t为何值时,P、Q两点相遇,并写出相遇点所表示的数;(3)若点M为PA的中点,点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线段MN的长.8.如图1,已知点M是线段AB上一点,点C在线段AM上,点D在线段BM上,C、D两点分别从M、B出发以1cm/s、3cm/s的速度沿直线BA向左运动,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Ⅰ)若AB=10 cm,当点C、D运动了2 s时,求AC+MD的值;(Ⅱ)若点C、D运动时,总有MD=3AC,则AM=____AB;(Ⅲ)如图2,若AM=14AB,点N是直线AB上一点,且AN−BN=MN,求MNAB的值.9.如图,B是线段AD上一动点,沿A→D以2cm/s的速度运动,C是线段BD的中点,AD=10cm,设点B运动时间为t秒.(1)当t=2时,①AB=______cm.②求线段CD的长度.(2)在运动过程中,若AB的中点为E,则EC的长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出EC的长;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10.图,数轴上线段AB=2,CD=4,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0,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6,若线段AB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线段CD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

苏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压轴解答题(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苏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压轴解答题(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苏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压轴解答题(提升篇)(Word 版 含解析)一、压轴题1.如图,点A 、B 是数轴上的两个点,它们分别表示的数是2-和1. 点A 与点B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 . (1)AB= .(2)点P 是数轴上A 点右侧的一个动点,它表示的数是x ,满足217x x ++-=,求x 的值.(3)点C 为6. 若点A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 和点C 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请问:BC AB -的值是否随着运动时间t (秒)的变化而改变? 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2.已知线段AB =m (m 为常数),点C 为直线AB 上一点,点P 、Q 分别在线段BC 、AC 上,且满足CQ =2AQ ,CP =2BP .(1)如图,若AB =6,当点C 恰好在线段AB 中点时,则PQ = ;(2)若点C 为直线AB 上任一点,则PQ 长度是否为常数?若是,请求出这个常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3)若点C 在点A 左侧,同时点P 在线段AB 上(不与端点重合),请判断2AP+CQ ﹣2PQ 与1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在三角形ABC 中,8AB =,16BC =,12AC =.点P 从点A 出发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沿A B C A →→→的方向运动,点Q 从点B 沿B C A →→的方向与点P 同时出发;当点P 第一次回到A 点时,点P ,Q 同时停止运动;用t (秒)表示运动时间.(1)当t 为多少时,P 是AB 的中点;(2)若点Q 的运动速度是23个单位长度/秒,是否存在t 的值,使得2BP BQ =; (3)若点Q 的运动速度是a 个单位长度/秒,当点P ,Q 是AC 边上的三等分点时,求a的值.4.尺规作图是指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

尺规作图是起源于古希腊的数学课题.只使用圆规和直尺,并且只准许使用有限次,来解决不同的平面几何作图题.初中阶段同学们首次接触的尺规作图是“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图1图2备用图(1)如图1,在线段AB 外有一点C ,现在利用尺规作图验证“两点之间线段最短”,AB AC CB <+.请根据提示,用尺规完成作图,并补充验证步骤.第一步,以A 为圆心,AC 为半径作弧,交线段AB 于点M ,则AC =_____________; 第二步,以B 为圆心,BC 为半径作弧,交线段AB 于点N ,则BC =_____________; 则AC B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 =+_______________ 故:AB AC CB <+.(2)如图2,在直线l 上,从左往右依次有四个点O ,E ,O ',F ,且4OE EO '==,10EF =.现以O 为圆心,半径长为r 作圆,与直线l 两个交点中右侧交点记为点P .再以O '为圆心;相同半径长r 作圆,与直线l 两个交点中左侧交点记为点Q .若P ,Q ,F 三点中,有一点分另外两点所连线段之比为1:2,求半径r 的长.5.如图,两条直线AB,CD 相交于点O ,且90AOC ∠=,射线OM 从OB 开始绕O 点逆时针方向旋转,速度为15/s ,射线ON 同时从OD 开始绕O 点顺时针方向旋转,速度为12/s .两条射线OM 、ON 同时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本题出现的角均小于平角)(1)当012t <<时,若369AOM AON ∠=∠-.试求出的值; (2)当06t <<时,探究BON COM AOCMON∠-∠+∠∠的值,问:t 满足怎样的条件是定值;满足怎样的条件不是定值?6.小刚运用本学期的知识,设计了一个数学探究活动.如图1,数轴上的点M ,N 所表示的数分别为0,12.将一枚棋子放置在点M 处,让这枚棋子沿数轴在线段MN 上往复运动(即棋子从点M 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当运动到点N 处,随即沿数轴向左运动,当运动到点M 处,随即沿数轴向右运动,如此反复⋯).并且规定棋子按照如下的步骤运动:第1步,从点M 开始运动t 个单位长度至点1Q 处;第2步,从点1Q 继续运动2t 单位长度至点2Q 处;第3步,从点2Q 继续运动3t 个单位长度至点3Q 处…例如:当3t =时,点1Q 、2Q 、3Q 的位置如图2所示.解决如下问题:(1)如果4t =,那么线段13Q Q =______;(2)如果4t <,且点3Q 表示的数为3,那么t =______; (3)如果2t ≤,且线段242Q Q =,那么请你求出t 的值.7.分类讨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方法,如果一道题提供的已知条件中包含几种情况,我们可以分情况讨论来求解.例如:已知点A ,B ,C 在一条直线上,若AB =8,BC =3则AC 长为多少?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满足题意的情况有两种:情况 当点C 在点B 的右侧时,如图1,此时,AC =11;情况②当点C 在点B 的左侧时, 如图2此时,AC =5.仿照上面的解题思路,完成下列问题:问题(1): 如图,数轴上点A 和点B 表示的数分别是-1和2,点C 是数轴上一点,且BC =2AB ,则点C 表示的数是.问题(2): 若2x =,3y =求x y +的值.问题(3): 点O 是直线AB 上一点,以O 为端点作射线OC 、OD ,使060AOC ∠=,OC OD⊥,求BOD∠的度数(画出图形,直接写出结果).8.已知:∠AOB=140°,OC,OM,ON是∠AOB内的射线.(1)如图1所示,若OM平分∠BOC,ON平分∠AOC,求∠MON的度数:(2)如图2所示,OD也是∠AOB内的射线,∠COD=15°,ON平分∠AOD,OM平分∠BOC.当∠COD绕点O在∠AOB内旋转时,∠MON的位置也会变化但大小保持不变,请求出∠MON的大小;(3)在(2)的条件下,以∠AOC=20°为起始位置(如图3),当∠COD在∠AOB内绕点O以每秒3°的速度逆时针旋转t秒,若∠AON:∠BOM=19:12,求t的值.9.已知∠AOD=160°,OB、OC、OM、ON是∠AOD内的射线.(1)如图1,若OM平分∠AOB,ON平分∠BOD.当OB绕点O在∠AOD内旋转时,求∠MON的大小;(2)如图2,若∠BOC=20°,OM平分∠AOC,ON平分∠BOD.当∠BOC绕点O在∠AOD内旋转时,求∠MON的大小;(3)在(2)的条件下,若∠AOB=10°,当∠B0C在∠AOD内绕着点O以2度/秒的速度逆时针旋转t秒时,∠AOM=23∠DON.求t的值.10.如图,点O在直线AB上,OC⊥AB,△ODE中,∠ODE=90°,∠EOD=60°,先将△ODE一边OE与OC重合,然后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当OE与OB重合时停止旋转.(1)当OD在OA与OC之间,且∠COD=20°时,则∠AOE=______;(2)试探索:在△ODE旋转过程中,∠AOD与∠COE大小的差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这个差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3)在△ODE的旋转过程中,若∠AOE=7∠COD,试求∠AOE的大小.11.(1)探究:哪些特殊的角可以用一副三角板画出?在①135︒,②120︒,③75︒,④25︒中,小明同学利用一副三角板画不出来的特殊角是_________;(填序号)(2)在探究过程中,爱动脑筋的小明想起了图形的运动方式有多种.如图,他先用三角板画出了直线EF ,然后将一副三角板拼接在一起,其中45角(AOB ∠)的顶点与60角(COD ∠)的顶点互相重合,且边OA 、OC 都在直线EF 上.固定三角板COD 不动,将三角板AOB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α,当边OB 与射线OF 第一次重合时停止.①当OB 平分EOD ∠时,求旋转角度α;②是否存在2BOC AOD ∠=∠?若存在,求旋转角度α;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2.已知,,a b 满足()2440a b a -+-=,分别对应着数轴上的,A B 两点. (1)a = ,b = ,并在数轴上面出,A B 两点;(2)若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向x 轴正半轴运动,求运动时间为多少时,点P 到点A 的距离是点P 到点B 距离的2倍;(3)数轴上还有一点C 的坐标为30,若点P 和点Q 同时从点A 和点B 出发,分别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和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C 点运动,P 点到达C 点后,再立刻以同样的速度返回,运动到终点A ,点Q 到达点C 后停止运动.求点P 和点Q 运动多少秒时,,P Q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4,并求此时点Q 对应的数.【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压轴题1.(1)3.(2)存在.x的值为3.(3)不变,为2.【解析】【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和数轴上两点间距离即可求解;(2)分两种情况讨论,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方程即可求解;(3)先确定运动t秒后,A、B、C三点对应的数,再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1)∵点A、B是数轴上的两个点,它们分别表示的数是2-和1∴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1-(-2)=3.故答案为3.(2)存在.理由如下:①若P点在A、B之间,x+2+1-x=7,此方程不成立;②若P点在B点右侧,x+2+x-1=7,解得x=3.答:存在.x的值为3.(3)BC AB-的值不随运动时间t(秒)的变化而改变,为定值,是2.理由如下:运动t秒后,A点表示的数为-2-t,B点表示的数为1+2t,C点表示的数为6+5t.所以AB=1+2t-(-2-t)=3+3t.BC=6+5t-(1+2t)=5+3t.所以BC-AB=5+3t-3-3t=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数轴、非负数、两点之间的距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数轴上动点的运动情况.2.(1)4;(2)PQ是一个常数,即是常数23m;(3)2AP+CQ﹣2PQ<1,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AB=6,CQ=2AQ,CP=2BP,以及线段的中点的定义解答;(2)由题意根据已知条件AB=m(m为常数),CQ=2AQ,CP=2BP进行分析即可;(3)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求得2AP+CQ﹣2PQ=0,即可得出2AP+CQ﹣2PQ与1的大小关系.【详解】解:(1)∵CQ=2AQ,CP=2BP,∴CQ=23AC,CP=23BC,∵点C恰好在线段AB中点,∴AC=BC=12AB,∵AB=6,∴PQ=CQ+CP=23AC+23BC=23×12AB+23×12AB=23×AB=23×6=4;故答案为:4;(2)①点C在线段AB上:∵CQ=2AQ,CP=2BP,∴CQ=23AC,CP=23BC,∵AB=m(m为常数),∴PQ=CQ+CP=23AC+23BC=23×(AC+BC)=23AB=23m;②点C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CQ=2AQ,CP=2BP,∴CQ=23AC,CP=23BC,∵AB=m(m为常数),∴PQ=CP﹣CQ=23BC﹣23AC=23×(BC﹣AC)=23AB=23m;③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CQ=2AQ,CP=2BP,∴CQ=23AC,CP=23BC,∵AB=m(m为常数),∴PQ=CQ﹣CP=23AC﹣23BC=23×(AC﹣BC)=23AB=23m;故PQ是一个常数,即是常数23 m;(3)如图:∵CQ=2AQ,∴2AP+CQ ﹣2PQ =2AP+CQ ﹣2(AP+AQ ) =2AP+CQ ﹣2AP ﹣2AQ =CQ ﹣2AQ =2AQ ﹣2AQ =0,∴2AP+CQ ﹣2PQ <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段上两点间的距离,掌握线段的中点的性质、线段的和差运算是解题的关键.3.(1)2;(2)存在,t=125;(3)54或127【解析】 【分析】(1)根据AB 的长度和点P 的运动速度可以求得;(2)根据题意可得:当2BP BQ =时,点P 在AB 上,点Q 在BC 上,据此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分两种情况:P 为接近点A 的三等分点,P 为接近点C 的三等分点,分别根据点的位置列出方程解得即可. 【详解】解:(1)∵8AB =,点P 的运动速度为2个单位长度/秒, ∴当P 为AB 中点时,42=2÷(秒);(2)由题意可得:当2BP BQ =时, P ,Q 分别在AB ,BC 上,∵点Q 的运动速度为23个单位长度/秒, ∴点Q 只能在BC 上运动,∴BP=8-2t ,BQ=23t , 则8-2t=2×23t , 解得t=125, 当点P 运动到BC 和AC 上时,不存在2BP BQ =; (3)当点P 为靠近点A 的三等分点时,如图,AB+BC+CP=8+16+8=32,此时t=32÷2=16,∵BC+CQ=16+4=20,∴a=20÷16=54,当点P为靠近点C的三等分点时,如图,AB+BC+CP=8+16+4=28,此时t=28÷2=14,∵BC+CQ=16+8=24,∴a=24÷14=12 7.综上:a的值为54或127.【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几何问题,在点的运动过程中根据线段关系列出方程进行求解,需要一定的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难度中等.4.(1)作图见解析;AM;BN;AM; BN;MN(2)6、10、23、34.【解析】【分析】(1)根据尺规作图的步骤按步骤进行操作,根据线段的数量关系进行判断即可.(2)根据题目中的线段间的关系,分类进行讨论,分别为当P点在Q、F之间时,当Q点在P、F之间时,当F点在P、Q之间时,分别根据线段间的数量关系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1)第一步,以A 为圆心,AC 为半径作弧,交线段AB 于点M ,则AC =AM ; 第二步,以B 为圆心,BC 为半径作弧,交线段AB 于点N ,则BC =BN ; 则AC BC +=AM +BN AB =+MN 故:AB AC CB <+.(2)当P 点在QF 之间,①PF=2QP 时, ∵'OE EO ==4, ∴'8OO =, ∵OP=r, ∴'8PO r =-, 同理可得OQ=8-r∴QP=()()''88828OO OQ PO r r r --=----=- ∵'6O F =, ∴PF=8-r+6=14-r , 2(2r-8)=14-r, 解得:r=6.②PQ=2PF∵'4,'6OE O E O F ===, ∴OF=14, ∵OP=r , ∴PF=14-r, ∵'O Q OP r ==, ∴OQ=r-8 ∴8OQ r =-, 同理'8r O P =- ∴QP=8+2×(8-r )=24-2r ∴24-2r=14-r解得r=10.当Q 点在中间时,即QF=2PQ∵'OE EO ==4,∴'8OO =,∵'OP O Q r ==,∴PQ=8-2r ,QF=6+r6+r=8-2r∴r=23. 当F 点在Q 、P 之间,QF=2FP 时∵'OE EO ==4,∴'8OO =,∵'OP O Q r ==,∴FP=r-OF=r-14,QF=r+6,∴r+6=2(r-14),解得r=34故答案是:6、10、23、34. 【点睛】本题考查了尺规作图,根据线段关系求线段的长度,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根据题意分类进行讨论探究.5.(1)t 的值为1秒或52651秒; (2)当0<t <103时,BON COM AOC MON ∠-∠+∠∠的值是1;当103<t <6时,BON COM AOC MON∠-∠+∠∠不是定值. 【解析】【分析】(1)分两种情况:①如图所示,当0<t≤7.5时,②如图所示,当7.5<t<12时,分别根据已知条件列等式可得t的值;(2)分两种情况,分别计算∠COM、∠BON和∠MON的度数,代入可得结论.【详解】(1)当ON与OA重合时,t=90÷12=7.5(s)当OM与OA重合时,t=180°÷15=12(s)①如图所示,当0<t≤7.5时,∠AON=90°-12t°,∠AOM=180°-15t°,由∠AOM=3∠AON-69°,可得180-15t=3(90-12t)-69,解得t=1;②如图所示,当7.5<t<12时,∠AON=12t°-90°,∠AOM=180°-15t°,由∠AOM=3∠AON-69°,可得180-15t=3(12t-90)-69,解得t=526 51,综上,t的值为1秒或52651秒;(2)当∠MON=180°时,∠BOM+∠BOD+∠DON=180°,∴15t+90+12t=180,解得t=103,①如图所示,当0<t<103时,∠COM=90°-15t°,∠BON=90°+12t°,∠MON=∠BOM+∠BOD+∠DON=15t°+90°+12t°=02790t +,∴BON COM AOC MON ∠-∠+∠∠=0000000(9012)(9015)902790t t t +--++=000027902790t t ++=1(是定值),②如图所示,当103<t <6时,∠COM=90°-15t°,∠BON=90°+12t°,∠MON=360°-(∠BOM+∠BOD+∠DON )=360°-(15t°+90°+12t°)=270°-27t°,∴BON COM AOC MON ∠-∠+∠∠=0000000(9012)(9015)9027027t t t +--+-=0000902727027t t+-(不是定值),综上所述,当0<t <103时,BON COM AOC MON ∠-∠+∠∠的值是1;当103<t <6时,BON COM AOC MON∠-∠+∠∠不是定值.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的和差关系的计算,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将相关的角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并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进行求解,以及进行分类讨论,解题时注意方程思想和分类思想的灵活运用.6.(1)4;(2)12或72;(3)27或2213或2 【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得出棋子一共运动了t+2t+3t=6t 个单位长度,当t=4时,6t=24,为MN 长度的整的偶数倍,即棋子回到起点M 处,点3Q 与M 点重合,从而得出13Q Q 的长度.(2)根据棋子的运动规律可得,到3Q 点时,棋子运动运动的总的单位长度为6t,,因为t<4,由(1)知道,棋子运动的总长度为3或12+9=21,从而得出t 的值.(3)若t 2,≤则棋子运动的总长度10t 20≤,可知棋子或从M 点未运动到N 点或从N 点返回运动到2Q 的左边或从N 点返回运动到2Q 的右边三种情况可使242Q Q =【详解】解:(1)∵t+2t+3t=6t,∴当t=4时,6t=24,∵24122=⨯,∴点3Q 与M 点重合,∴134Q Q =(2)由已知条件得出:6t=3或6t=21, 解得:1t 2=或7t 2= (3)情况一:3t+4t=2, 解得:2t 7= 情况二:点4Q 在点2Q 右边时:3t+4t+2=2(12-3t) 解得:22t 13= 情况三:点4Q 在点2Q 左边时:3t+4t-2=2(12-3t)解得:t=2.综上所述:t 的值为,2或27或2213. 【点睛】本题是一道探索动点的运动规律的题目,考查了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探索规律的能力,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要注意分多种情况讨论.7.问题(1)点C 表示的数是8或-4;问题(2)x y +的值为1,-1,5,-5;问题(3)150BOD ∠= , 30BOD ∠=;见解析.【解析】【分析】问题(1)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当C 在B 的左侧以及当C 在B 的右侧,并依据BC=2AB 进行分析计算.问题(2)利用2x =,3y =得到2,3x y =±=±,再进行分类讨论代入x ,y 求值. 问题(3)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角的和差关系进行计算,直接写出答案.【详解】解:问题(1) 点C 是数轴上一点,且BC=2AB ,结合数轴可知当C 在B 的左侧以及当C 在B 的右侧分别为-4或8.问题(2)∵2x =,3y =∴2, 3.x y =±=±情况① 当x=2,y=3时,x y+=5,情况② 当x=2,y=-3时,x y+=-1,情况③当x=-2,y=3时,x y+=1,情况④当x=-2,y=-3时,x y+=-5,所以,x y+的值为1,-1,5,-5.问题⑶【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与数轴,垂线的定义以及角的运算,根据题意画出图像进行分析. 8.(1)∠MON的度数为70°.(2)∠MON的度数为62.5°.(3)t的值为20.【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角的和差倍关系转化求出角的度数;(2)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以求得:∠MON=12(∠AOB+∠COD)﹣∠COD,代入数据即可求得;(3)由题意得∠AON=12(20°+3t+15°),∠BOM=12(140°﹣20°﹣3t),由此列出方程即可求解.【详解】(1)∵ON平分∠AOC,OM平分∠BOC,∴∠CON=12∠AOC,∠COM=12∠BOC∠MON=∠CON+∠COM=12(∠AOC+∠BOC)=12∠AOB又∠AOB=140°∴∠MON=70°答:∠MON的度数为70°.(2)∵OM平分∠BOC,ON平分∠AOD,∴∠COM=12∠BOC,∠DON=12∠AOD即∠MON=∠COM+∠DON﹣∠COD=12∠BOC+12∠AOD﹣∠COD=12(∠BOC+∠AOD)﹣∠COD.=12(∠BOC+∠AOC+∠COD)﹣∠COD=12(∠AOB+∠COD)﹣∠COD=12(140°+15°)﹣15°=62.5°答:∠MON的度数为62.5°.(3)∠AON=12(20°+3t+15°),∠BOM=12(140°﹣20°﹣3t)又∠AON:∠BOM=19:12,12(35°+3t)=19(120°﹣3t)得t=20答:t的值为20.【点睛】本题考查了与角平分线有关的计算,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所求角与已知角的关系转化,然后根据已知条件求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9.(1)∠MON的度数为80°;(2)∠MON的度数为70°或90°;(3)t的值为21.【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进行角的计算即可;(2)分两种情况画图形,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进行角的计算即可;(3)根据(2)中前一种情况用含t的式子表示角度,再根据已知条件即可求解.【详解】解:(1)因为∠AOD=160°,OM平分∠AOB,ON平分∠BOD,所以∠MOB=12∠AOB,∠BON=12∠BOD,即∠MON=∠MOB+∠BON=12∠AOB+12∠BOD=12(∠AOB+∠BOD)=12∠AOD=80°,答:∠MON的度数为80°;(2)因为OM平分∠AOC,ON平分∠BOD,所以∠MOC=12∠AOC,∠BON=12∠BOD,①射线OC在OB左侧时,如图:∠MON=∠MOC+∠BON﹣∠BOC=12∠AOC+12∠BOD﹣∠BOC=12(∠AOC+∠BOD)﹣∠BOC=12(∠AOD+∠BOC)﹣∠BOC=12×180°﹣20°=70°;②射线OC在OB右侧时,如图:∠MON=∠MOC+∠BON+∠BOC=12∠AOC+12∠BOD+∠BOC=12(∠AOC+∠BOD)+∠BOC=12(∠AOD﹣∠BOC)+∠BOC=12×140°+20°=90°;答:∠MON的度数为70°或90°.(3)∵射线OB从OA逆时针以2°每秒的速度旋转t秒,∠COB=20°,∴根据(2)中的第一种情况,得∠AOC=∠AOB+∠COB=2t°+10°+20°=2t°+30°.∵射线OM平分∠AOC,∴∠AOM=12∠AOC=t°+15°.∵∠BOD=∠AOD﹣∠BOA,∠AOD=160°,∴∠BOD=150°﹣2t°.∵射线ON平分∠BOD,∴∠DON=12∠BOD=75°﹣t°.又∵∠AOM:∠DON=2:3,∴(t+15):(75﹣t)=2:3,解得t=21.根据(2)中的第二中情况,观察图形可知:这种情况不可能存在∠AOB=10°.答:t的值为21.【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角的计算.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已知(已设)角,去计算或者表示未知角.10.(1)130°;(2)∠AOD与∠COE的差不发生变化,为30°;(3)∠AOE=131.25°或175°.【解析】【分析】(1)求出∠COE的度数,即可求出答案;(2)分为两种情况,根据∠AOC=90°和∠DOE=60°求出即可;(3)根据∠AOE=7∠COD、∠DOE=60°、∠AOC=90°求出即可.【详解】(1)∵OC⊥AB,∴∠AOC=90°,∵OD在OA和OC之间,∠COD=20°,∠EOD=60°,∴∠COE=60°-20°=40°,∴∠AOE=90°+40°=130°,故答案为130°;(2)在△ODE旋转过程中,∠AOD与∠COE的差不发生变化,有两种情况:①如图1、∵∠AOD+∠COD=90°,∠COD+∠COE=60°,∴∠AOD-∠COE=90°-60°=30°,②如图2、∵∠AOD=∠AOC+∠COD=90°+∠COD,∠COE=∠DOE+∠DOC=60°+∠DOC,∴∠AOD-∠COE=(90°+∠COD)-(60°+∠COD)=30°,即△ODE在旋转过程中,∠AOD与∠COE的差不发生变化,为30°;(3)如图1、∵∠AOE=7∠COD,∠AOC=90°,∠DOE=60°,∴90°+60°-∠COD=7∠COD,解得:∠COD=18.75°,∴∠AOE=7×18.75°=131.25°;如图2、∵∠AOE=7∠COD,∠AOC=90°,∠DOE=60°,∴90°+60°+∠COD=7∠COD,∴∠COD=25°,∴∠AOE=7×25°=175°,即∠AOE=131.25°或175°.【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有关计算的应用,能根据题意求出各个角的度数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分类思想的运用.11.(1)④;(2)①15α=︒;②当105α=,125α=时,存在2BOC AOD ∠=∠.【解析】【分析】(1)根据一副三角板中的特殊角,运用角的和与差的计算,只要是15°的倍数的角都可以画出来;(2)①根据已知条件得到∠EOD=180°-∠COD=180°-60°=12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EOB=12∠EOD=12×120°=60°,于是得到结论; ②当OA 在OD 的左侧时,当OA 在OD 的右侧时,根据角的和差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1)∵135°=90°+45°,120°=90°+30°,75°=30°+45°,∴只有25°不能写成90°、60°、45°、30°的和或差,故画不出;故选④;(2)①因为COD 60∠=,所以EOD 180COD 18060120∠∠=-=-=.因为OB 平分EOD ∠, 所以11EOB EOD 1206022∠∠==⨯=. 因为AOB 45∠=,所以αEOB AOB 604515∠∠=-=-=.②当OA 在OD 左侧时,则AOD 120α∠=-,BOC 135α∠=-.因为BOC 2AOD ∠∠=,所以()135α2120α-=-.解得α105=.当OA 在OD 右侧时,则AOD α120∠=-,BOC 135α∠=-.因为BOC 2AOD ∠∠=,所以()135α2α120-=-.解得α125=.综合知,当α105=,α125=时,存在BOC 2AOD ∠∠=.【点睛】本题考查角的计算,角平分线的定义,正确的理解题意并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12.(1)4;16;(2)83秒或8秒;(3)点P 和点Q 运动4,8,9或11秒时,,P Q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4,此时点Q 表示的数对应为20,24,25或27【解析】【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b的值即可解决问题;(2)设运动时间为t秒,根据点P到点A的距离是点P到点B距离的2倍,分点P在点B 的左、右两侧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3)设点P和点Q运动y秒时,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4,分四种情形:当点P未到达C处且在Q点左侧时;当点P未到达C处且在Q点右侧时;当点P到达点C处后返回且Q 在P的左侧时;当点P到达点C处后返回且Q在P的右侧时,分别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a,b满足|4a-b|+(a-4)2=0,∴4a-b=0,a-4=0,∴a=4,b=16,故答案为:4;16;点A、B的位置如图所示.(2)设运动时间为t秒,则AP=3t,点P表示数为4+3t,当点P在点B左侧时,PB=16-(4+3t)=12-3t,∴3t=2(12-3t),解得t=83;当点P在点B右侧时,PB=4+3t-16=3t-12,∴3t=2(3t-12),解得t=8,∴运动时间为83或8秒时,点P到点A的距离是点P到点B的距离的2倍;(3)设点P和点Q运动y秒时,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4,从运动开始到结束过程中存在如下符合题意的四种情况:当点P未到达C处且在Q点左侧时,有PQ=AQ-AP,∴12+y-3y=4,解得y=4;当点P未到达C处且在Q点右侧时,有PQ=AP-AQ,∴3y-(12+y)=4,解得y=8;当点P到达点C处后返回且Q在P的左侧时,有12+y+4+3y=52,解得y=9;当点P到达点C处后返回且Q在P的右侧时,有12+y+3y-4=52,解得y=11.即点P和点Q运动4,8,9或11秒时,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4,此时点Q表示的数对应为20,24,25或2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数轴上的动点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轴与数轴动点问题提高专题一.【数轴基础知识】:⒈【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的直线叫做数轴。

2.【数轴的画法】:(1)画一条直线(一般画成水平的直线)。

(2)在直线上选取一个点为原点,并用这个点表示零(在原点下标0)。

(3)确定正方向(一般规定向右为正),并用箭头表示出来。

(4)选取适当的单位长度,以原点为界点,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标上1,2,3,…,从原点向左,依次标上-1,-2,-3,…。

3.【归纳数轴上的点的意义】: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

【结论】:所有的有理数和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但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不一定都是有理数。

我们规定:(1)数轴上的原点表示0;(2)数轴上原点右边的点表示正数;(3)原点左边的点表示负数4.【在数轴上比较有理数】: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①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大于左边的点表示的数;②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负数;③两个负数比较,距离原点远的数比距离原点近的数小。

【重要结论】:数轴上特殊的最大(小)数①最小的自然数是0,无最大的自然数;②最小的正整数是1,无最大的正整数;③最大的负整数是-1,无最小的负整数5.【数轴上点的移动规律】:根据点的移动,向左移动几个单位长度则减去几,向右移动几个单位长度则加上几,从而得到所需的点的位置。

6.【相反数,绝对值与数轴的关系】:①一对相反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位于原点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这两点是关于原点对称的②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二.【知识应用】:Eg1.【数形结合思想】:有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例1】:在数轴上距2(注意:在数轴上到某个定点距离为定值的点有两个)【例2】:a,b为两个有理数,表示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把-a,-b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再把a,b,-a,-b,0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出来。

【例3】:如图所示,数轴上标出若干个点,每相邻两点相距一个单位长度,点A,B,C,D对应的数分别是数a,b,c,d,且d-2a=10,那么数轴的原点应是()A.点AB.点BC.点CD.点D【跟踪练习1】:已知数轴上有A 、B 两点,点A 与原点的距离为2, A 、B 两点的距离为1,则满足条件的点B 所表示的数是 。

【跟踪练习2】:如图,数轴上,,,,P O Q R S 五点分别表示某城市一条大街上的五个公交车站点,若有一辆公交车距P 站点3 km ,距Q 站点0. 7 km ,则这辆公交车的位置在( ) A. R 站点与S 站点之间 B. P 站点与O 站点之间 C. O 站点与Q 站点之间 D. Q 站点与R 站点之间Eg2.【数轴上表示数问题】:【例】:先化简下列各数,再分别用字母A 、B 、C 、D 、E 、F 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把原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连接起【跟踪练习】: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并用“>”连接:()5-+ ,()22-,⎪⎭⎫ ⎝⎛--211,0,5.3--Eg3.【数轴上点的移动问题】:D【例】:如图在数轴上有点A、B、C,请回答下列问题:⑴将A点向右移动4个单位后,3个点所表示的数谁最小?是多少?⑵将C点向左移动6个单位后,这时B点所表示的数比C点表示的数大?⑶怎样移动A、B、C中的2个点,才能使3个点表示的数相同?【跟踪练习】:(1)如果点A表示-3,将A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表示的数是;(2)如果点A表示3,将A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表示的数是;(3)如果点B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终点表示的数是0,那么点B表示的数是;(4)如果点C在数轴上,将它向相反的方向移动4个单位,若新位置与原位置到原点的距离相等,那么C原来表示的数是多少?Eg4.【数轴与相反数问题】:【例】:有理数a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a,-a,1的大小关系.A .-a <a <1B .1<-a <aC .1<-a <aD .a <1<-a【跟踪练习】:如图,已知A ,B ,C ,D 四个点在一条没有标明原点的数轴上。

(1)若点A 和点C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则原点为 ; (2)若点B 和点D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则原点为 ;(3)若点A 和点D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则在数轴上表示出原点O 的位置.Eg5.【数轴与绝对值问题】:【例1】:.已知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且|a |>|b |,求|a |-|a+b |-|b -a |的值.A .2b+aB .2b -aC .aD .b【例2】:阅读材料: 我们知道,若点,A B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 b A B 两点间的距离表示为AB .则AB a b =-.所以式子3x -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有理数3的点与表示有理数x 的点之间的距离.根据上述材料,解答下列问题:(1)若31x x -=+,则x = ;(2)式子31x x -++的最小值为 ;(3)请说出317x x -++=所表示的几何意义,并求出x 的值.【跟踪练习】: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下图所示,试化简:c b a c b a +--++Eg6.【数轴与覆盖点个数问题】:【例】:数轴上表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某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若在数轴上画出一条长2020㎝的线段AB ,则AB 盖住的整点个数是( )A .2018或2019B .2019或2020C .2020或2021D .无法确定【跟踪练习】:如图,用粗线在数轴上表示了一个“范围”,这个“范围”包含所有大于1且小于2的数(数轴上1与2这两个数的点空心,表示这个范围不包含数1和2).请你在数轴上表示出一个范围,使得这个范围;-且小于0的数(画在数轴(1)上);(1)包含所有大于3-、π这两个数,且只含有5个整数(画在数轴(2)上);(2)包含 1.5(3)同时满足以下二个条件:(画在数轴(3)上)①至少有100对互为相反数和100对互为倒数;②有最小的正整数;③这个范围内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表示的点的距离大于3但小于4.Eg7.【数轴与圆滚动问题】:【例】:如图,半径为1个单位的圆片上有一点A与数轴上的原点重合,AB是圆片的直径. (注:结果保留π )(1)把圆片沿数轴向右滚动半周,点B 到达数轴上点C 的位置,点C 表示的数是数(填“无理”或“有理”), 这个数是 ;(2)把圆片沿数轴滚动2周,点A 到达数轴上点D 的位置,点D 表示的数是 ;(3)圆片在数轴上向右滚动的周数记为正数,圆片在数轴上向左滚动的周数记为负数,依次运动情况记录如下:+2,-1,+3,-4,-3 .①第 次滚动后,A 点距离原点最近,第 次滚动后,A 点距离原点最远. ②当圆片结束运动时,A 点运动的路程为 ,此时点A 所表示的数是 .Eg8.【数轴与电子跳蚤问题】:【例】:一只电子跳蚤落在数轴上的原点处,第一步向左跳1个单位长度到点1A ,第二步由点1A 向右跳2个单位长度到点2A ,第三步由点2A 向左跳3个单位长度到点3A ,第四步由点3A 向右跳4个单位长度到点4A ……按以上规律继续下去.(1)求跳了第五步后得到的点5A 所表示的数;(2)求跳了第100步后得到的点100A 所表示的数;(3)若电子跳蚤的起点不是数轴上的原点,而是0A 点,跳跃方式不变,当跳了第100步后,得到的点100A 所表示的数恰好是20. 07,试求电子跳蚤的起点0A 所表示的数.【跟踪练习】:如图,在数轴上,点A 表示1,现将点A 沿x 轴做如下移动,第一次点A 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1A ,第二次将点1A ,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达点2A ,第三次将点2A 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达点3A ,按照这种移动规律移动下去,第n 次移动到点n A ,如果点n A 与原点的距离等于19,那么n 的值是 .Eg9.【操作题:数轴与折叠问题】:【例】: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数轴(如图所示),折叠纸面.操作一:(1)折叠纸面,使数1表示的点与数﹣1表示的点重合,则此时数﹣2表示的点与数表示的点重合;操作二:(2)折叠纸面,使数3表示的点与数﹣1表示的点重合,回答下列问题:①数5表示的点与数表示的点重合;②若这样折叠后,数轴上有A、B两点也重合,且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9(A在B的左侧),则A点表示的数为,B点表示的数为.Eg10.【数轴与实际应用问题】:【例】:.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M N分别落在点,A B处.将木棒在数轴上水平移动,当点M移如图,有一根木棒MN放置在数轴上,它的两端,动到点B时,点N所对应的数为20;当点N移动到点A时,点M所对应的数为5(单位:cm).由此可得,木棒MN长 cm.借助上述方法解决问题:一天,美羊羊去问村长爷爷的年龄,村长爷爷说:“我若是你现在这么大,你还要40年才出生呢,你若是我现在这么大,我已经是老寿星了,116岁了,哈哈!”美羊羊纳闷,村长爷爷今年到底是多少岁?请你画出示意图,求出村长爷爷和美羊羊今年的年龄,并说明解题思路.三.【有关数轴动点问题】【解题技巧】:数轴是数形转化、结合的重要桥梁,数轴上的动点问题离不开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为了便于初一年级学生对这类问题的分析,不妨先明确以下几个问题:(1).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即为这两点所对应的坐标差的绝对值,也即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的差。

即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右边点表示的数-左边点表示的数。

(2).点在数轴上运动时,由于数轴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因此向右运动的速度看作正速度,而向作运动的速度看作负速度。

这样在起点的基础上加上点的运动路程就可以直接得到运动后点的坐标。

即一个点表示的数为a,向左运动b个单位后表示的数为a-b;向右运动b个单位后所表示的数为a+b。

(3).数轴是数形结合的产物,分析数轴上点的运动要结合图形进行分析,点在数轴上运动形成的路径可看作数轴上线段的和差关系。

Eg1.【数轴动点与方程问题】:【例】:如图,在数轴上A点表示数a,B点表示数b, AB表示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且a 、b 满足0)3(|2|2=+++a b a .(1)求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2)若在原点O 处放一挡板,一小球甲从点A 处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小球乙从点B 处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在碰到挡板后(忽略球的大小,可看作一点)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①分别表示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用t 表示);②求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时经历的时间.【跟踪练习】:已知数轴上两点A.B 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 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1)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点P 到点A.点B 的距离之和为6?若存在,请求出x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当x 为何值时,点P 到点A 的距离等于点P 到点B 的距离的2倍?(3)当x=2时,点A 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 以2个单位长度/秒向右运动,问多长时间后点P 到点A ,点B 的距离相等?Eg2.【数轴动点与新定义问题】:【例】:阅读理解:若A 、B 、C 为数轴上三点,若点C 到A 的距离是点C 到B 的距离2倍,我们就称点C是【A ,B 】的好点.例如,如图1,点A 表示的数为﹣1,点B 表示的数为2.表示1的点C 到点A 的距离是2,到点B 的距离是1,那么点C 是【A ,B 】的好点;又如,表示0的点D 到点A 的距离是1,到点B 的距离是2,那么点D 就不是【A ,B 】的好点,但点D是【B,A】的好点.知识运用:如图2,M、N为数轴上两点,点M所表示的数为﹣2,点N所表示的数为4.(1)数所表示的点是【M,N】的好点;(2)如图3,A、B为数轴上两点,点A所表示的数为﹣20,点B所表示的数为40.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点B出发,以2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到达点A停止.当t为何值时,P、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好点?【跟踪练习】:【探索新知】如图,点C在线段AB上,图中共有3条线段:AB,AC和BC,若其中有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另一条线段长度的两倍,则称点C是线段AB的“二倍点”.(1)一条线段的中点这条线段的“二倍点”;(填“是”或“不是”)【深入研究】如图,若线段AB=20cm,点M从点B的位置开始,以每秒2cm的速度向点A运动,当点M到达点A时停止运动,运动的时间为t秒.(2)问t为何值时,点M是线段AB的“二倍点”;(3)同时点N从点A的位置开始以每秒1cm的速度向点B运动,并与点M同时停止.请求出点M是线段AN的“二倍点”时t的值.Eg3.【数轴动点与线段长度问题】:【例】:.若b是最小的正整数,且a、b满足||)5(2=++-bac.数轴上点A、B、C分别代表数a、b、c.(1)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2)在(1)的条件下,点A、B、C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点B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和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C以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假设t秒钟过后,若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请问:BC能等于AB吗?如能,求出此时t的值.【跟踪练习】:如图1,已知数轴上有三点A、B、C,AB=60,点A对应的数是40.(1)若7:4ACBC,求点C到原点的距离;:=(2)如图2,在(1)的条件下,动点P、Q两点同时从C、A出发向右运动,同时动点R从点A向左运动,已知点P的速度是点R的速度的3倍,点Q的速度是点R的速度2倍少5个单位长度/秒.经过5秒,点P、Q之间的距离与点Q、R之间的距离相等,求动点Q的速度;(3)如图3,在(1)的条件下,O表示原点,动点P、T分别从C、O两点同时出发向左运动,同时动点R从点A出发向右运动,点P、T、R的速度分别为5个单位长度/秒、1个单位长度/秒、2个单位长度/秒,在运动过程中,如果点M为线段PT的中点,点N为线段OR的中点.请问MNPT-的值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相应的数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