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学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教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教案(新版)教科版

第三节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教学目标: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初步体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学会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掌握解答物理计算题的基本格式。

3.进一步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能进行平均速度的计算。

重点: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难点:认识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区别一、复习回顾速度的公式是________,变形式有、,其中υ表示:、s表示_________________,t表示_______________。

二、尝试学习学生阅读教材P27页和图2-3-1、图2-3-2及所学的知识,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要知道汽车有多快和气泡的速度,必须测量那些物理量?、2.要测量这些物理量必要的器材是什么?、三、自主学习:提问1.要测量气泡的速度除了上面的器材之外,还需要那些器材?、提问2.在测量气泡的速度时,应注意那些问题?(一)小组活动:《实验探究:气泡的速度》1.各小组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填入下列表中:2.数据分析:计算气泡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速度,填入表中,看看有什么规律?3.学生阅读教材P28页《4.进一步研究》,按要求在图2-2-3中描绘出“气泡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在将这些点用光滑曲线连接起来,得到一幅“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4.图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整条连线有什么特点,是曲线还是直线?(2)直线图像表示气泡做什么运动?(3曲线图像表示气泡做什么运动?(二)、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阅读教材P28页匀速直线运动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2.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是什么?(1)物体沿着;(2)在任何通过的相等;(3)在任何时刻该物体的运动速度都。

3.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根据公式v=s/t,可以认为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与路程成正比吗?为什么?4.概括与小结。

物体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应该是一个,与路程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所以不能将v=s/t理解为v与 s成正比,与t成反比。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这节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物理课程。

设计意图在于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和掌握物体运动速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掌握物体运动速度的概念,了解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实际测量。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是让孩子们掌握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难点则是如何让孩子们理解物体运动速度的概念。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计时器、测量尺、滑轮组等。

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课程,例如让孩子们观察一辆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情况,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测量这辆车的速度。

接着,我会向孩子们介绍物体运动速度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解释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

然后,我会让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使用计时器和测量尺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

在测量过程中,我会引导他们注意准确记录数据,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我会组织孩子们进行成果展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和感受。

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物体运动速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并在实践中培养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也将进行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节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物理课程时,我发现有几个关键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如何引入实践情景,让孩子们能够直观地理解物体运动速度的概念;如何清晰地解释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让孩子们能够准确地进行测量;如何引导孩子们将所学的测量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我选择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课程,例如让孩子们观察一辆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情况。

这样做的原因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车辆行驶的情况较为熟悉,能够更容易地引发他们对物体运动速度的关注。

在观察过程中,我会引导他们注意车辆的速度标志,并思考如何测量这辆车的速度。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2.3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2.3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

教案: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三节2. 详细内容:a. 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b. 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c. 速度单位及换算二、教学目标1. 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的计算公式。

2. 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如米尺、秒表)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速度公式的运用,测量工具的使用。

2. 重点:速度的概念,速度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米尺、秒表。

2. 学具:笔记本、笔、测量工具(米尺、秒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运动现象,如车辆行驶、运动员跑步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这些运动的快慢。

2. 讲解速度的概念: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常用符号v表示,单位是米每秒(m/s)。

3. 讲解速度的计算公式:v = s/t,其中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4. 演示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使用米尺测量路程,使用秒表测量时间,然后根据速度公式计算速度。

5. 学生动手实践:分组进行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实验,记录数据,计算速度。

6. 例题讲解:教师展示一些关于速度计算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速度公式进行解答。

7.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速度计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速度的概念2. 速度的计算公式:v = s/t3. 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4. 速度单位及换算:m/s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一个运动员100米短跑的时间为15秒一辆汽车行驶100公里的时间为2小时b. 测量一张纸从桌面落到地面的时间,并计算其下落速度。

2. 答案:a. 运动员的速度:v = 100m / 15s ≈ 6.67m/s汽车的速度:v = 100km / 2h = 50km/hb. 下落速度:v = g t,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约为9.8m/s²,t为下落时间。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运动与能量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教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运动与能量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教案新版教科版

2.3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知道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2.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3.理解速度公式,能用速度进行简单的运算。

4.通过对物体运动快慢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探究能力。

5.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实例分析、对比、讨论。

2.初步体会双元相关物理量建立的一般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生物界蜗牛、树懒、鹰和箭鱼等多种动物运动快慢的比较,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自然界的丰富多彩;知道现代各种交通工具的速度,培养学生了解科学、热爱科学技术的情感。

2.在认识、理解、计算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变化进行定量研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

【教学难点】速度单位的换算和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电脑、展台、自制ppt课件;刻度尺、秒表。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方案一:故事性导入孙悟空的腾云驾雾本领是最棒的,一个筋斗就能飞行十万八千里,所以没事他就和别的神仙比赛看谁运动跑的快,结果都是孙悟空赢了,后来他听说人间有一个叫光速飞船的东西,非常跑的非常快,1秒钟可以飞行30万公里,于是他想到人间和光速飞船比一比。

你认为孙悟空能不能获胜呢?让我们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就能做出正确判断了。

说明:本故事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即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让学生去快乐的学习。

方案二:情景导入课件展示猎豹捕捉羚羊和猫捉老师的图片。

这些图片学生们都会在动物世界节目里看到过,所以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很容易就会想到,物体在运动时有快有慢,教师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来比较这些物体运动的快慢呢,从而引入课题。

二、推进新课(一)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学生活动:分析教材中的6幅图片,讨论交流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问题1:飞机、列车和蜗牛在相同的时间走的路程不同,怎样比较它们的快慢?学生交流讨论:相同的时间内,飞机运动的路程最远,蜗牛爬行的路程最小,故可判断出飞机最快,其次是磁悬浮列车,而蜗牛最慢。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教案】2.3 物体运动的速度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教案】2.3  物体运动的速度

第3节物体运动的速度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应用,知道变速直线运动,认识平均速度的概念,会求平均速度。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在认识不同的运动形式,学会描述物体运动的动和静、快和慢之后,学习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匀速直线运动,是关于速度学习的延伸,学习求平均速度,更是建立物理思维的重要过程。

求平均速度,同样是今后重点考查的内容。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速度的概念,结合上节课内容,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建立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和习题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教学目标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形式。

2.通过观察各种物体的运动情况,明确通常所说的速度一般指的就是平均速度。

利用平均速度公式v=s及其变形公式进行有关复杂的路程、时间和速度的计t算。

3.让学生学会用机械秒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路程,并求出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4.使学生通过动手实验逐步掌握使用物理仪器的基本技能。

使学生通过实验学会用简单方法估测时间、路程。

5.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核心素养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匀速直线运动。

难点:匀速直线运动的相关计算。

教学过程续表续表(1)实验步骤:续表教师总结: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难点是计时结束要以听到撞击声为准,即听到声音的同时记录结束时刻,因此同学们要注意区分时刻和时间的概念,时刻是结束或开始在时间轴上的位置,而运动时间是这两个时刻之间的在时间轴上的长度,因此在表格中t=t1-t0,t'=t2-t0'。

2.小车运动距离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小车要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要保持每次测量都从同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车;时间和长度多测几次取平均值。

3.在计算平均速度时,要注意物理量的对应,绝不能认为平均速度是速度的平均值。

【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学案

【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学案

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教师寄语】失败的尽头是成功,努力的终点是辉煌。

【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概念和计算公式。

2、知道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的概念。

3、会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定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

【重点难点】劲往这里使!测量速度,认识匀速直线运动是重点,学习利用图像分析实验数据是难点。

【知识回顾】防止知识遗忘,我能记得更牢!1.速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其数学表达式为……………………………………………,两个变形公式是………………………………………………和………………………………………………。

2.长度的测量工具是…………………………………,时间的测量工具是…………………………………。

3. 1m/s=…………………Km/h。

90Km/h=……………1m/s【课堂探究】亮出我的观点,秀出我的个性,展示我的风采!目标一:实验探究气泡的速度通过看实验视频(条件暂时不足)和书27-28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装置:取长约80cm、内径10mm的均匀玻璃管,管内注满水,留一个小气泡,两端密封。

2.实验原理:要测量速度,我们需要测量和,然后利用公式____________进行计算。

3.实验操作:倒转玻璃管,保持___________,观察气泡在管内的运动,从某一位置开始用停表计时,每______s在玻璃管上用记号笔记录小气泡的位置,最后用_______测量,将实验数据填入以下表格中。

4.下表是是小梅和绍杰同学在实验中测量出来的一组数据,请你帮他们算出各阶段气泡运动的速度并填入表格中。

通过数据分析看看气泡的运动有什么规律?5.图像研究:还可以用_________来记录数据,这样易于直观了解物理过程,找出其中的规律。

画图方法:在以上直角坐标系中,描述出气泡的位置,将这些点用____ ____连接起来,就得到了一幅关于气泡运动的路程-时间关系的图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 2.3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教案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2.3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教案 教科版

《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 文件格式。

本文档仅用于百度文库的上传使用。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活动器材:秒表、皮卷尺.
活动场地:学校操场.
数据记录表:
次数
路程/m
时间/s
平均速度/(m·s-1)
平均值/(m·s-1)
1
50
2
50
3
50
应用:利用这节课所测的自己行走时的平均速度值,要估测自己家到学校的实际路程,还需要什么器材?测量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学生回答:还需要秒表(或手表);注意行走快慢要和测自己速度时行走快慢程度尽量保持一致,在行走过程中最好不停歇(如果有停歇,要除去所停时间),行走路线尽量不弯曲,拐弯时走直角等.
备课教师
使用教师
授课时间
2018年月日
课时
2
课题
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概念,初步体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3.知道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教材,根据教材安排的学生自由活动,学会比较快慢和计算速度的方法.
次数
路程/m
时间/s
平均速度
/(m·s-1)
平均值
/(m·s-1)
1
50
2
50
3
50
(5)应用:
课后反思
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说明,实际的运动多是变速的,引入平均速度是把变速运动这一比较复杂的问题当作简单的问题——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平均速度只能近似地反映变速运动的情况,是对变速运动快慢的粗略描述,但这在实际中却是很有用的.通过平均速度以及今后许多问题的教学,应使学生逐渐体会到,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是一种常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如果教学时间允许,还可以在例2后面设计一道对应的练习来巩固学生对平均速度概念的理解程度,也有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对于学生活动“我走得有多快”的教学,要组织学生到操场上去完成,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有物理兴趣小组在课前最好画出了所要走的50m的起点和终点;②多分几个小组,最好每个同学都能走3趟;(3)提前画好数据记录表,把活动的数据及时填写到对应的表格内.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了解平均速度是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路程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和距离。

会求出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1.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3.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

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说“承上”是因为速度的概念是本章知识的核心,通过测量平均速度,加深学生对速度、平均速度的理解。

说“启下”是因为本节是第一次分组实验课,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等自主活动来提高实验能力,体会间接测量物理量的方法,培养合作精神。

教材设计实验来巩固平均速度的知识,练习用停表测时间,用刻度尺测长度,选用的器材比较简单,只有木块、斜面和小车,通过在斜面的中间放上铁片,用来划分两段路程,在小车或小球撞击铁片时记录时间,两段时间之和就是小车在斜面上的总路程所通过的时间。

教材要求学生计算前半程和总路程的平均速度,应当严格按照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在计算中复习巩固解决物理计算题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体会说到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重点:平均速度的测量。

难点:平均速度的测量,停表的使用。

三、教学策略创设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例子,学生容易判断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也能猜想出物体速度是怎样变化的。

但是要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必须进行速度测量。

接着引导学生分析要测量速度,必须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用停表测量时间。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2.3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1)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2.3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1)

教案:2.3 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1)一、教学内容1. 速度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等于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2. 速度的计算公式:掌握速度的计算公式v=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位移,t表示时间。

3. 速度单位:了解速度的国际单位是米每秒(m/s),以及常用的千米每小时(km/h)。

4.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速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根据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单位。

2. 培养学生运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速度公式的灵活运用,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速度公式的计算问题。

2. 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单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运动速度,如汽车、自行车、跑步等。

2. 讲解速度的概念:解释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等于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3. 讲解速度的计算公式:v=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位移,t表示时间。

4. 讲解速度单位:米每秒(m/s)和千米每小时(km/h)。

5.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运动速度,如汽车行驶的速度、跑步的速度等,并运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速度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7. 板书设计:速度的概念: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等于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速度的计算公式:v=s/t速度单位:米每秒(m/s)、千米每小时(km/h)8. 作业设计:题目1:一辆汽车行驶了200米,用时10秒,求这辆汽车的速度。

答案:v=s/t=200m/10s=20m/s题目2:一辆自行车行驶了10千米,用时30分钟,求这辆自行车的速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 2.3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导学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2.3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导学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2.3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导学
案(新版)教科版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概念、
2、知道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概念。

二、学法指导
1、通过测量气泡速度,经历建立图像分析实验数据的过程。

2、在认识、理解、分析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变化进行定量研究的方法。

三、课前导学
1、在物理学中,一个物体沿着________运动,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这样的运动较匀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是最________的运动,是________不变的运动。

四、合作探究学习
1、通过实验认识匀速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五、学习检测
1、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2、据报道:某国际科研小组以一种超低温原子云为“介质”,成功地使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降低到17m/s。

下列运动速度比这速度快的是()
A、苍蝇的飞行速度可达每秒11m
B、乌龟每小时爬行40m左右
C、奥运冠军刘翔用
12、91s跑完110m栏
3、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之比是4:3,经过相同时间两车运动路程之比为()
A、4:3
B、3:4
C、1:1
D、无法确定。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一、教学内容1. 速度的概念: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 速度的计算公式:v = 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3. 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

4. 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通过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速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单位。

2. 培养学生运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速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单位。

2. 难点:如何运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实验器材(如计时器、测量尺等)、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运动场景,如赛车、跑步等,思考如何判断运动的快慢。

2. 知识讲解:介绍速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单位。

3. 例题讲解:运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某运动员100米赛跑的时间。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速度公式运用。

5. 动手实践:分组进行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实验,记录数据并计算速度。

6. 合作交流: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速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单位速度 v ————路程 s 时间 t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某运动员100米赛跑的速度。

已知路程 s = 100m,时间 t = 15s,求速度 v。

答案:v = s/t = 100m/15s ≈ 6.67m/s2. 题目:一辆汽车以8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了30分钟,求行驶的路程。

已知速度 v = 80km/h,时间 t = 30min = 0.5h,求路程 s。

答案:s = v t = 80km/h 0.5h = 40km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速度的概念。

八年级物理上册 2.3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导学案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2.3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导学案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2.3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导学案教科版1、能区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2、通过合作探究,大胆质疑,学会用速度公式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3、会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定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

重点测量速度,认识匀速直线运动难点学习利用图像分析实验数据预习引导快慢比较:速度:速度公式:速度的单位:,1m/s= km/h【知识回顾】运动的速度【课前预习】1、是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是变速直线运动。

2、举出生活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问题导学〖学习过程〗(一)活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1、安装好实验装置,将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或倾斜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2、气泡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还是曲线?气泡在管中运动的快慢是否变化?0s4s2s0cm0s70cm60cm50cm40cm30cm20cm10cm8s10s4s6s3、下表是是小梅和绍杰同学在实验中测量出来的一组数据,请你帮他们算出各阶段气泡运动的速度并填入表格中时间/s路程/cm速度/(cm/s)21042063084010504、以路程s为纵坐标,以时间t为横坐标画出s-t图像。

交流两组同学画出的s-t图像有什么共同特点吗,这说明气泡的运动有什么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小组交流:阅读课本P28页图2-3-4自动扶梯上的情景,与同学交流:自动扶梯的运动有什么特点?在物理学中,一个物体沿着运动,这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最新秋八年级物理上册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教科版-经典通用宝藏文档

最新秋八年级物理上册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教科版-经典通用宝藏文档

【课题】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学习目标:1、熟习停表和刻度尺的运用方法,能正确地测量工夫、距离,求出速度。

2、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认识如何计算平均速度。

3、体验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总结利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的方法。

重点:认识匀速直线运动,测量速度。

难点:学习利用影象分析实验数据。

【预习导学】试一试1、在实验探求“气泡的速度”实验中,需求测量出气泡上升的__________和运动这段路程所用的___________,实验室中测量气泡上升的距离要用___________,测量气泡上升的工夫要用___________,然后利用速度的公式___________,可求出气泡上升的速度。

2、在物理学中,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工夫内,经过的路程不断_________,这样的运动叫做_______________,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是_________不变的运动,商场自动扶梯、平直公路上正常行驶的汽车等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匀速直线运动。

3、在许多情况下,我们不需求精确地考察每一个时辰的运动情况可以用速度计算公式描述运动的快慢,这时分分求出的速度,表示的是物体经过某段路程(或在某一段工夫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叫做___________,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速度通常为指___________。

【合作探求】做一做1、实验探求:气泡的速度实验目的:直观感受匀速直线运动,探求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实验器材:长80mm、内径10mm的均匀玻璃管,管内注满水,留一个气泡,两端封住。

实验原理:利用速度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测出各段气泡的运动速度,然后利用__________法,归纳得出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实验步骤:(1)将玻璃管迅速翻转后__________放置,保持竖直,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2)两位同学合作完成实验的有关要求:一同学负责拿好水玻璃管,并发出计时命令,另一同学负责计时。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本节主要介绍速度的概念、物理意义、计算方法以及如何用实验方法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具体内容包括:1. 速度的概念: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等于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2. 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 速度的计算方法:速度=位移÷时间。

4.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利用刻度尺测量物体运动的位移,利用停表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根据速度公式计算速度。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的物理意义和计算方法。

2. 学会用实验方法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提高动手实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速度公式的灵活运用,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2. 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物理意义和计算方法,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刻度尺、停表、滑动测微器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实验报告册、练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运动现象,如汽车行驶、运动员跑步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这些运动的快慢。

2. 讲解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通过示例和讲解,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的物理意义。

3. 讲解速度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推导速度公式,讲解速度的计算方法。

4.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5. 例题讲解:讲解与速度相关的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2. 速度的计算方法:速度=位移÷时间3.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课本上一个小球从桌面滚到地面的时间,并计算小球滚动的速度。

最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3节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学案无答案

最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3节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学案无答案

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1、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概念和计算公式。

2、会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定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

1.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在任意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这样的运动称为。

2.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__________叫做速度。

在物理上速度用来表示。

3.我们用符号______表示路程,用符号_______表示时间,用符号________表示速度,则计算速度的公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

其中路程的单位是_______;时间的单位是_____;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

另外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_________做速度的单位。

4.长度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时间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

5.1m/s=_______Km/h。

1Km/h=_______m/s1.实验装置:取长约80cm、内径10mm的均匀玻璃管,管内注满水,留一个小气泡,两端密封。

2.实验操作:倒转玻璃管,保持___________,观察气泡在管内的运动,从某一位置开始用停表计时,每______s在玻璃管上用记号笔记录小气泡的位置,最后用_______测量,将实验数据填入课本表格中。

3、算出各阶段气泡运动的速度并填入表格中。

通过数据分析看看气泡的运动有什么规律?4、图像研究:还可以用_________来记录数据,这样易于直观了解物理过程,找出其中的规律。

画图方法:在以上直角坐标系中,描述出气泡的位置,将这些点用____ ____连接起来,就得到了一幅关于气泡运动的路程-时间关系的图像。

赢在过程A组1.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

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 s 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

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在前50 m-定用了6.25 s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2.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同步教学设计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同步教学设计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接着,我会简要回顾之前学过的运动知识,如位移和时间的概念,为学生理解速度的定义打下基础。然后,我会提出本节课的目标:学习如何测量和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为接下来的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系统地介绍速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首先,解释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通过图示和实例,让学生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
3.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学设想如下:
-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提供不同难度的实验任务和问题,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水平的挑战中得到成长。
-反馈与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他们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4.教学评价设想: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
2.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掌握使用尺子、秒表等工具测量物体运动距离和时间的方法,并能够准确计算出物体运动的速度。
-学生能够识别实验中的误差来源,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误差。
3.学生能够通过数据分析,理解速度与物体运动状态(如加速、匀速、减速)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简单推测物体未来的运动状态。
(二)过程与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理解速度的定义,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将速度的概念与实际物体运动相结合,特别是在非匀速运动情况下的速度计算。
2.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准确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并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分析。
-难点:指导学生识别和减小实验过程中的误差,以及如何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

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案: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学年:20232024学年教材章节: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一、教学内容1. 学习物体运动的速度概念,理解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掌握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实验方法。

3. 通过实验和练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速度的概念,学会计算物体的速度。

2. 能够运用测量工具进行物体运动速度的实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速度的计算公式的应用,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重点: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实验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实验器材,如计时器、测量尺等。

2. 学具:学生实验报告册、练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引入物体运动的速度概念,如运动员跑步的速度、车辆行驶的速度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介绍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公式为速度=路程÷时间。

3. 实验操作演示:教师进行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实验演示,步骤包括:设置起点和终点,测量路程;使用计时器测量时间;计算速度。

4.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物体运动速度,教师巡回指导。

5. 练习与讨论: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册中的练习题,小组内讨论答案,共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速度的定义:速度=路程÷时间2. 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步骤:a. 设置起点和终点,测量路程b. 使用计时器测量时间c. 计算速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运动员跑步的速度,给定路程和时间。

b. 计算车辆行驶的速度,给定路程和时间。

2. 答案:a. 速度=路程÷时间b. 速度=路程÷时间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测量物体运动速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运动比赛、工程设计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县实验中学初二物理学案
主备:鹿时魁审核:初二物理组
课题:§2.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学习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学习过程☆
一、实验探究:气泡的速度
通过看实验视频和课本27-28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装置:取长约80cm、内径10mm的均匀玻璃管||,管内注满水||,留一个小气泡||,两端密封||。

2、实验原理:v=____________||。

3、实验操作:倒转玻璃管||,保持___________||,观察气泡在管内的运动||,从某一位置开始用停表计时||,每______s在玻璃管上用记号笔记录小气泡的位置||,最后用_______测量||,将实验数据填入以下表格中||。

4、数据分析:计算气泡在每段时间内运动的速度||,填入表格||,看看气泡的运动有什么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像研究:还可以用_________来记录数据||,这样易于直观了解物理过程||,找出其中的规律||。

画图方法:在以上直角坐标系中||,描述出气泡的位置||,将这些点用________
第1页/共5页
连接起来||,就得到了一幅关于气泡运动的路程-时间关系的图像||。

看图可知:这是一条_______线||,表示该气泡做____________运动||。

二、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阅读课本28-29页内完成下列内容||。

1、在物理学中||,一个物体沿着________运动||,在________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______||,这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就是速度____________的_______线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

2.思考与讨论:
(1)一个物体若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它的运动路径是;二是它的速度大小||。

(2)嫦娥二号卫星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吗?
(3)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1min钟内通过的路程是30m||,在第2min 钟内通过的路程是30m||,在第3min钟内通过的路程也是30m||,则物体在这3min 内所做的运动()
A.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做变速直线运动D.以上选项都不对
3、观察课本29页图2-3-5||,把这位同学百米赛跑的数据填入下列表格||。

数据分析:计算运动员在每段时间内运动的速度||,填入表格||,你会发现不同时间段的速度是__________||,我们把这样的运动叫______________||。

这就是我们在实际中常见到的情形||。

3、在许多情况下||,我们不需要精确地考察每一个时刻的运动||,也可以用
前面的速度公式υ=_________计算物体运动的快慢||,这时求出的速度叫______________||,它表示物体通过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注意:计算平均速度前必须指明是哪段路程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4、观察课本29页图2-3-6||,请你帮助警察向这位女士解释被罚款的原因?
5、小红以2m/s的速度走了50m||,后又以1m/s的速度走了50m||,求小红走这100m的平均速度||。

6、思考与讨论:平均速度是速度的平均值吗?
三、速度的相关计算
阅读课本30页【例题】||,比较物理解题过程与数学解题过程的不同||。

必须有:(1)相关的公式;(2)数据的代入过程;(3)物理量的单位;(4)必要的文字说明||。

不能有:(1)设x、y||,因为每个物理量都有专有的符号||,不必多此一举||,如设x、y||,即使结果正确也判0分;(2)不要出现除号和分数(计算结果一般用分数表示)||。

四、用图像描述物体的运动
1、路程时间图像
(1)用横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________||,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________的图像叫做路程时间图像||。

(2)如图甲所示是物体A的路程时间图像||,物体的起始点在距离原点________m处||,4s后物体距离原点________m||,8s后物体距离原点________m||,所以物体A处于________状态||。

第3页/共5页
(3)如图乙所示是物体B的路程时间图像||,物体的起始点在距离原点________m处||,2s后物体距离原点
________m||,其速度是
________m/s;4s后物体距离原点
________m||,其速度是
________m/s;6s后物体距离原点
________m||,其速度是________m/s;所以物体B做________________运动||。

结论:路程时间图像是一条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处于________状态;路程时间图像是一条通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物体做________________运动||。

2、速度时间图像||。

(1)用横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
________||,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
________的图像叫做速度时间图像
||。

(2)如图丙所示是物体C的速
度时间图像||,物体在起始点的速度是________m/s||,4s后物体的速度是________m/s||,8s后物体的速度是________m/s||,12s后物体的速度是________m/s||,所以物体C做________________运动||。

(3)如图丁所示是物体D的速度时间图像||,物体在起始点的速度是________m/s||,2s后物体的速度是________m/s||,4s后物体的速度是________m/s||,6s后物体的速度是________m/s||,所以物体C做________________运动||。

结论: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________________运动;
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通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物体做________________运动||。

☆自我检测☆
1、一辆汽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该车在20s内行驶的路程是m||。

2、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

他看到路边的小树
向后“飞过”||,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

如果他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过3km 用了10min||,则他骑车的速度为________km/h||。

3、2011年1月12日||,长吉城际铁路正式运营||。

早上6点50分CHR5型“和
谐号”列车由长春开往吉林||。

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约为200km/h||,全程约为110km||,全程运行时间大约是;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向后运动||,他是以为参照物||。

4、传说孙悟空具有腾云驾雾的本领||,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折合5.4×l04
km)||,我国高铁的安全运行速度可达300 km/h||。

已知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约为3.78×105km||。

请根据这些数据估算孙悟空从花果山约需翻________个筋斗即可到达月球;若建一条“地月高铁”||,以300 km/h的速度从地球运行到月球约需_____h||。

5、喜羊羊发现后方100m处的灰太狼正以15m/s的速度向自己猛扑过来||,此时
喜羊羊与前方的羊村相距200m||。

问:喜羊羊至少要用多大的速度才能安全跑进羊村?
第5页/共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