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监管上市公司造假行为

合集下载

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内部控制分析

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内部控制分析

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内部控制分析近年来,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时有发生,这不仅对公司自身形象和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也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本文将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内部控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财务造假的原因1. 盈利压力许多农业上市公司为了满足股东和投资者对于高利润的期望,会采取各种手段来夸大公司的盈利能力,包括虚增销售收入,压低成本费用等。

2. 经营不善一些农业上市公司由于管理不善,导致业绩下滑,为了掩盖经营困难,便会选择进行财务造假,使公司在外部看起来依然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

3. 严重依赖补贴一些农业上市公司依赖政府的补贴来维持经营,如果补贴被减少或取消,公司将面临严重的经营困难,因此会通过财务造假来掩盖实际经营状况。

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1. 信息不对称在一些农业上市公司中,信息不对称现象比较严重,高层管理人员拥有更多的信息和资源,而基层员工对公司的经营状况了解较少,这为财务造假提供了条件。

2. 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一些农业上市公司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审计、内部控制等制度不完善,导致容易出现财务造假问题。

3. 诚信意识淡薄在一些农业上市公司中,管理层对于诚信意识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财务造假行为缺乏有效的制止和制裁。

三、解决方案1. 加强监管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农业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造假行为,对于违法违规的公司严肃处理。

3. 提高诚信意识农业上市公司应该提高管理层和员工的诚信意识,树立健康的企业文化,倡导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对于财务造假行为给予严厉的惩罚。

4. 强化信息披露农业上市公司应该加强信息披露工作,及时公布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提高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5. 鼓励社会监督鼓励社会各界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监督和舆论监督,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举报,形成社会共同监管的力量。

四、结语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不仅损害了公司自身的利益,也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权益,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和形象。

上市公司造假原因及其治理对策

上市公司造假原因及其治理对策
存 在 风 险 ,但 均 衡 之 后 ,造假 的 收 益 会 然体现了公有制 经济 在我国经济体制的 面规范 ,为会 计信息质量的改进提供基
大于造假风 险。上市公 司抛弃 诚信 ,追 主 体地 位 ,但 也 反 映 出证 券 市 场 过 分倾 本 依 据 。 其次 ,监 管 部 门 监 督 会 计 准 则
不诚信就能获利的大环境 ,则每一家上 上能够直接融资 的证券市场 ,但是 资金 第 一 环 节 ,而 监 管 部 门则 是 外部 监 督 的 市 公司都有两种 选择 :减信 和不 减信 。 匮乏 ,业绩下降的现实惨状迫使其不得 第二环节 ,是会计信息达到证券市场 的
如果每家公司都保持诚信的规范 ,市场 不在每年年报公布期间 ,绞尽脑汁 ,千 最 后 一 道 “ 防火 墙 ” 主 要 有 形 式 审 查 。
次的剖析 ,并就我 国国情 和资本市 场现 公 司上 市存 在认 识 偏 差
状 提 出相应 的治 理 对 策 。

我 国建立和发展证券市场 的根本 目 的和初 衷 ,是 通过 市 场来 进行 资 源配
置 。但 是 ,多 年 来 证 券 市 场 为 国有 企 业

上 市公 司 造 假 的原 因分 析
度 上扰 乱 了整 个 经 济 丁 作 的秩 序 。本 文 可 想 而 知 。
境 竞 争 中其 他 自利 行 为 、双方 交 易 的原
通 过对 上 市 公 司 会 计 造 假 原 因进 行 深 层
( ) 有 关 各 方 对 发 展 证 券 市 场 和 则相 比是无形 的 ,但它在 经济 环境 中所 二 起 的连 带 和 引 导作 用 不 可 忽 视 。 二 、治 理 上市 公 司 会 计 造假 的对 策 ( 一) 完善 上 市 公 司 外部 治理机 构 1 对 外 部 政 府 治理 提 出应 对 措 施 。 . 针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防范措施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防范措施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防范措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上市公司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披露和公开信息的透明度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也就是财务造假现象。

财务造假不仅对上市公司自身财务健康和声誉造成严重损害,也会对投资者和金融市场带来不良影响。

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的防范,对于提升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保护投资者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及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及危害分析财务造假是指企业在编制和披露财务报表过程中,故意失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行为。

常见的财务造假手段包括虚增销售额、低报成本费用、虚构交易和账目等。

财务造假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严重损害了上市公司的财务健康和经营声誉。

财务造假导致财务信息的不真实和失实,扭曲了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给投资者和金融市场造成混淆和误导,最终会影响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和声誉,损害企业的长期发展。

2. 损害了投资者的权益。

财务造假会导致投资者根据虚假信息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从而造成投资损失。

在一些严重的财务造假案例中,投资者的损失可能是巨大的,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参与金融市场的热情。

3. 削弱了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财务造假不仅损害了上市公司的财务透明度,也严重扭曲了金融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和资源配置效率,导致市场交易不公平和混乱。

4. 对整个金融体系稳定性构成威胁。

大规模的财务造假现象可能引发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需要相关各方共同努力。

为了有效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需要在多方面采取措施,下面对主要措施进行介绍:1.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是防范财务造假的第一道防线。

上市公司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规范业务流程,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防范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财务造假行为。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频发,给投资者和市场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财务造假不仅损害了上市公司自身的信誉和利益,也损害了投资者的权益和市场的稳定。

对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保护投资者的权益,维护市场的秩序。

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问题1. 审计失职审计是保障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手段,而一些上市公司却通过与审计师勾结,进行财务造假,掩盖公司真实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审计失职导致了财务造假问题的不断出现。

2. 内部控制不严上市公司内部的财务管理和监管体系不健全,内部控制不严。

一些管理层和内部人员利用职权和资源进行财务造假,以虚增利润、掩盖亏损,误导投资者和监管机构。

3. 法律监管不足我国的证券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对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监管力度不够,监管措施不够严厉,使得一些上市公司得以逍遥法外,频繁发生财务造假事件。

4. 信息透明度不足一些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和信息披露上存在不真实、不完整的情况,信息披露透明度不够,投资者无法及时获取真实的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容易受到财务造假的欺骗。

二、对策研究建立健全的审计监管制度,提高审计师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加强对于审计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审计工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减少审计失职导致的财务造假问题。

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部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机制,提高内部人员的道德水平和职业操守,减少内部人员参与财务造假的可能性。

完善我国的证券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强化对于财务造假的监管机制和处罚力度,确保上市公司如实披露财务信息,维护市场的秩序。

4. 加强信息披露三、结语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的存在对我国的金融市场和证券市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为了维护市场的秩序,保护投资者的权益,需要加大对于财务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和管理,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确保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如何应对公司财务造假与舞弊行为

如何应对公司财务造假与舞弊行为

如何应对公司财务造假与舞弊行为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公司财务造假与舞弊行为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这不仅伤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秩序和信任机制。

因此,加强对公司财务造假与舞弊行为的应对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应对公司财务造假与舞弊行为。

一、识别财务造假与舞弊行为的迹象要应对财务造假与舞弊行为,首先需要能够准确识别迹象。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迹象:1. 财务指标异常:例如,公司连续几个季度的财务数据异常波动或突变,特别是与同行业公司对比后发现明显不同。

2. 资产负债表不平衡:例如,公司资产负债表中某些项目的数值无法解释或不合理。

3. 财务报告不透明:例如,公司财务报告中存在重大疑点或逻辑不通,难以理解的术语或复杂的结构。

4. 内部控制不力:例如,公司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或审计发现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二、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预防和应对财务造假与舞弊行为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审计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等,确保公司运作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2. 严格执行审计制度:定期进行内外部审计,并及时解决审计发现的问题,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强化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建立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及时发现潜在的财务造假和舞弊行为。

4. 完善内部报告制度:建立健全的内部报告机制,鼓励员工及时报告发现的财务问题和舞弊行为。

三、加强对外部监管除了内部控制,对外部监管也是应对财务造假与舞弊行为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加强政府监管:政府应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和法律法规。

2. 加强行业协会监管:行业协会应加强对会员公司的监管,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合作。

3. 强化证券监管机构的角色:完善证券监管机构的法律地位和职责,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和执法。

四、加强投资者教育和保护投资者教育和保护也是应对财务造假与舞弊行为的重要措施。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防范措施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防范措施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防范措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成为了社会经济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和利益的诱惑,一些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上存在造假的现象。

财务造假会严重损害上市公司的声誉和利益,对股东、投资者和整个市场都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如何有效地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财务造假的原因和表现入手,探讨上市公司如何防范财务造假,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财务造假的原因1. 利益诱惑上市公司是为了融资和筹集资金来实现企业的发展,但是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虚假地提高自己的业绩,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从而获取更多的资金。

这种利益诱惑往往导致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行为。

2. 绩效考核压力上市公司高管和管理层的薪酬往往与公司的业绩挂钩,一些高管和管理层为了达到公司制定的业绩目标,或者获取更高的奖金和薪酬,就会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虚报公司的业绩或者隐瞒公司的损失,以此来追求自己的利益。

3. 不完善的内部控制一些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很容易造成公司内部的欺诈行为。

当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时,公司内部的风险和机会都会被放大,为财务造假行为提供了机会。

1. 财务报表误导财务报表是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重要信息,一些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存在虚假陈述,以及依赖于不当的会计估计或假设,导致报表误导。

2. 虚报收入一些上市公司为了提高业绩,会采取虚构交易和虚假交易,夸大公司的收入规模,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资金。

这种行为属于虚报收入。

3. 虚报利润为了达到利润增长的目标,一些上市公司会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来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夸大公司的利润规模。

4. 资产负债表不实一些上市公司会隐瞒公司的债务和负债,或者虚构资产,使得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不真实,严重误导投资者和市场。

1.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上市公司应建立起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风险控制制度等,确保公司内部的财务管理和报告制度健全、透明。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与防治措施——基于康美药业舞弊案例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与防治措施——基于康美药业舞弊案例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与防治措施——基于康美药业舞弊案例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与防治措施——基于康美药业舞弊案例引言康美药业舞弊案是中国资本市场实施最大一起故意误导投资者案件之一。

公司以虚假销售收入、透明度欠缺等方法隐瞒公司真实财务状况,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揭示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在中国资本市场中的严重问题。

本文将以康美药业舞弊案为例,探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1.压力和动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首要原因是来自经营压力和动机。

公司面临业绩压力时,为了维持股价水平和市场对公司的信心,可能会通过虚增收入、隐瞒亏损等手段做出虚假的财务报告。

2.缺乏有效监督与审计机制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督与审计机制存在一定问题。

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往往能够染指审计工作,影响审计结果。

同时,审计机构也可能面临股东压力和商业利益的影响,导致审计失去独立性和专业性。

3.信息披露不透明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离不开信息披露不透明的环境。

信息披露不规范、披露周期过长以及信息核查机制不完善,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二、康美药业舞弊案分析康美药业舞弊案揭示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该案中,康美药业通过虚假销售收入、采购返利、资产管理等手段虚增财务数据,迷惑了投资者和监管部门。

1.虚假销售收入康美药业通过与下游经销商签署虚假合同,虚增销售收入。

实际上,这些合同并没有真实的交易背景,旨在误导投资者和审计机构。

2.采购返利康美药业通过虚增采购商品额度,从而获得供应商的返利。

这种手段使得康美药业的利润和盈利水平被显著夸大。

3.资产管理康美药业通过虚增资产和欠搜集期限等手段,虚增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从而误导投资者。

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防治措施1.加强监管与审计力度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完善审计机制,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确保审计结果的独立性和准确性。

2.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上市公司应加强信息披露工作,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确保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及其监管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及其监管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及其监管对策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频频被曝光,给市场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和投资者信心。

财务造假不仅危害了公司的声誉和利益,也损害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为了遏制和预防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监管机构应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监管对策。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是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重要举措。

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核查力度,完善会计准则,提高财务信息透明度,防止信息不对称。

还需要建立健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审核机制,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监管力度是防范财务造假的重要手段。

公司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内部审计,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审核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避免财务造假的发生。

第三,加强对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是防范财务造假的重要环节。

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审核,具有重要的监督作用。

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和评估,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职业操守和责任感,确保其独立性和专业性。

同时,监管机构还应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工作的抽查和监督,确保审核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

第四,加强市场投资者教育和保护措施,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识别财务造假的能力。

监管机构应加强市场信息的发布和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的理财知识和风险意识,帮助投资者更加准确地判断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真实价值。

还应建立健全投资者保护制度,加强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

要加强国际合作,建立跨境监管机制,防范跨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

监管机构应加强与国际监管机构的合作,分享经验和信息,共同打击跨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

同时,加强对涉及上市公司的海外机构的监管和审计,加大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控力度,防范跨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风险。

综上所述,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严重影响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需要监管机构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监管对策来加以预防和遏制。

上市公司会计审计相关问题以及监管要求

上市公司会计审计相关问题以及监管要求

上市公司会计审计相关问题以及监管要求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投资者、监管机构以及整个市场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而会计审计作为保障财务信息质量的关键环节,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同时也受到严格的监管要求。

一、上市公司会计审计相关问题1、财务造假这是上市公司会计审计中最为严重和恶劣的问题之一。

一些公司为了满足上市条件、抬高股价或者获取不当利益,通过虚构交易、操纵利润、隐瞒负债等手段粉饰财务报表。

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和诚信原则。

2、会计政策与估计的滥用上市公司在选择会计政策和进行会计估计时,存在一定的灵活性。

然而,部分公司可能会滥用这种灵活性,通过不合理的会计政策变更或者过于激进的会计估计来调节利润,使得财务报表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内部控制缺陷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保证财务信息质量的重要基础。

但一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存在职责不清、流程不规范、监督不力等问题,导致财务数据容易出现错误或被人为操纵。

4、审计独立性不足审计师应当保持独立客观的立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发表公正的审计意见。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审计师可能会因为与被审计公司存在经济利益关系、业务依赖关系或者受到管理层的不当压力,而影响其审计独立性,从而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

5、信息披露不充分上市公司有义务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与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重大事项等相关的信息。

但有些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导致投资者无法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二、上市公司会计审计的监管要求为了应对上述问题,保障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会计审计提出了一系列严格的要求。

1、强化会计准则与制度监管机构不断完善和更新会计准则和制度,明确会计处理方法和披露要求,减少上市公司在会计政策选择和估计方面的随意性,压缩财务造假的空间。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对投资者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对投资者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对投资者的影响及防范措施1.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上市公司在投资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但是,近年来频频出现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不仅对企业自身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对投资者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对投资者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2.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对投资者的影响(1) 投资者利益受损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一旦被曝光,其股票价格往往会迅速下跌,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受损。

例如2018年,秦川机床股票因财务造假被暂停上市,其股价在3天内下跌89.84%,直接造成投资者的重大亏损。

(2) 投资者信心受挫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还会导致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受到影响,使得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及整个市场产生怀疑。

这不仅会导致部分投资者在市场上撤离,还将对整个市场的稳定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3. 防范措施(1)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上市公司应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制定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内部审核的方式避免造假行为的发生。

例如,公司应建立财务审计制度,建立严格的会计核算、财务报告编制和财务统计制度等。

此外,还应建立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机制,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

(2) 强调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为保护投资者的权益,上市公司需要进行信息披露,及时、准确、完整地向投资者披露公司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重大事项等。

因此,公司应制定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确保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并定期向监管机构和公众披露财务报告,尽可能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3) 规范会计准则,加强财务监管会计准则是保证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真实、准确的重要法规。

上市公司应按照会计准则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公开透明的披露。

同时,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监管,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

(4) 增强投资者保护意识投资者是市场中的重要参与者,应加强对市场知识的学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与内部控制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与内部控制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与内部控制分析财务造假是指公司故意篡改或虚构财务报告,以获利或掩盖真实经营状态的行为。

在上市公司中,财务造假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有可能影响整个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如何有效地防范和治理财务造假,成为上市公司和相关监管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1. 利益驱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利益驱动。

为了获取更高的股价和利润,一些上市公司可能会通过虚构财务数据来美化自身业绩,轻易获取资本市场的资金支持。

一些公司的高管和员工可能出于个人私利而故意篡改会计数据。

2. 监管不力监管问题也是导致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审核不力,导致一些公司能够逃避监管。

监管机构监管手段不足、监管措施不严也会降低上市公司的违法成本,增加财务造假的风险。

3. 内部控制不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不完善也是导致财务造假的原因之一。

一些公司内部控制流程不够严密,审计程序不严谨,内部管理混乱,导致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容易被篡改,从而为财务造假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危害1. 损害投资者利益财务造假可能会导致投资者误判公司价值,从而使得投资者蒙受交易损失。

一旦财务造假被揭露,上市公司股价可能会暴跌,造成投资者财产的巨大损失。

2. 侵害市场秩序财务造假不仅伤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有可能侵害市场秩序。

虚假财务数据容易对市场预期产生误导,引发市场恐慌和连锁反应,从而影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3. 形成不良示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现象容易形成不良示范,引导其他公司效仿,导致市场环境的恶化。

一旦形成恶性循环,将对整个市场的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防范与治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对策1. 强化监管相关监管机构应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加大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审核力度和审核频度,提高对上市公司的违法成本,阻止财务造假行为的发生。

2. 完善内部控制上市公司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健全内部控制管理机制,规范公司内部管理流程,提高公司内部审计程序的严谨性,加强对各项财务数据的审核,使财务造假无处遁形。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及监管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及监管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及监管对策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是当前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虚假财务陈述、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现象频繁发生,给投资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也对上市公司的声誉和信誉造成不良影响。

如何有效地防范和打击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为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监管的重要任务。

1.虚假财务陈述虚假财务陈述是指上市公司在其财务报表中采取欺诈手段,隐瞒或歪曲真实情况,以谋取不当利益的行为。

直接造成的危害是误导投资者,破坏市场公信力,间接的危害是破坏资本市场生态,影响经济稳定。

2. 财务造假财务造假是指上市公司通过虚构业绩、财务数据等手法,来掩盖真实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以此欺骗投资者获得不当利益,对金融市场信誉和经济秩序造成损害。

3. 内幕交易内幕交易是指上市公司的股东、高管、董监事等人员,在知悉重大信息前,利用交易优势,以挽留自己的利益为目的,实行高价买进、低价抛售等操作,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投资者利益。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原因1. 恶性竞争一些企业为了追求业绩和利润,采取恶性竞争手段,出现不良现象,如大肆炒作自己的业绩、虚构销售数量等,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缺乏企业文化等。

2. 利益驱动部分上市公司管理层为了追求私人利益,利用自身的权力或信息优势,利用各种手段非法吸收投资者的资产,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3. 制度不健全资本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度建设,如果上市公司监管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力,就会给上市公司创造空间,从而导致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率增加。

1. 企业财务风险上市公司可能会到资金链断裂、违约、被举报等情况,企业的成长性和发展性受到影响。

2. 投资者风险上市公司采取虚假财务报表和内幕交易等行为,导致上市公司被强制退市,对投资者造成巨大的损失。

3. 资本市场的信誉风险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声誉,也会影响整个资本市场的信誉,影响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信心。

四、监管对策加强上市公司法律制度的健全性和完备性,严格执行证券法、公司法、财务报告制度等法律法规,增加违法成本。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对策

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标题: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对策系别:会计系专业:审计实务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年日摘要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案屡见不鲜,如何解决财务报告舞弊问题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当前乃至全社会共同关心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财务舞弊是我国上市公司自身健康发展的顽疾,也是影响我国投资环境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会计制度与会计监管制度不合理,内部约束机制不健全,机关法律不完善,监管和打击力度不够等一系列制度方面的缺陷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频发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

因此,从多方面相关制度入手,才是治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最直接最根本的途径。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法人治理结构目录摘要 (1)目录 (2)引言 (3)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成因 (3)治理对策 (6)结束语 (8)致谢 (10)参考文献 (10)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对策引言财务舞弊是指故意编造虚假的财务报告,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导致产生不实反应的故意行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的趋利本质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频繁发生。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也称财务报告舞弊,是指挪用,贪污上市公司资产,以及恶意或故意违背公认会计原则,提供不实会计信息行为,从而达到化公为私,以及欺骗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目的。

财务舞弊是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较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不仅影响着上市公司自身健康发展,也对我国投融资环境的有序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种种表现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导致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原因是多方面的,继与上市公司主要经营者不端正的经营思想有关,也有监管部门人员责任心不强,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方面的原因。

然而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是会计制度和会计监管制度不合理,上市公司内部约束机制不健全,相关法律不完善,监管和打击力度不够等一系列制度缺陷。

因此,从上述一系列制度入手治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既是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最根本的途径。

浅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动因及防范措施

浅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动因及防范措施

浅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动因及防范措施【摘要】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一个严重危害投资者利益的问题,其主要动因包括利益驱动、管理层目标设定不合理和股东压力。

为了防范财务造假,可以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公司治理结构、提高财务报告透明度和强化审计监督等方式。

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质量、增强市场透明度和保护投资者权益。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以促进上市公司的稳健经营和良性发展。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有效降低财务造假的风险,提升市场信心和投资者的信任度。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动因分析、防范措施、内部控制、公司治理、财务报告透明度、审计监督、利益驱动、管理层目标设定、股东压力、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其对投资者利益和市场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

财务造假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声誉和信誉,也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导致市场的不稳定和不健康发展。

深入研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及防范措施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针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造假行为的分析和对防范措施的探讨上。

了解造假的动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和预防财务造假行为,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市场秩序。

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可以帮助上市公司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增强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加强审计监督,从而有效地防范和打击财务造假行为。

本文旨在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和防范措施研究,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健康稳定。

1.2 研究目的浅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动因及防范措施本文旨在深入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及防范措施,希望通过对造假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行探讨,揭示造假现象的根源,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以确保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透明度。

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动因的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和监管部门更好地了解财务造假行为的本质,提高对财务报告的审核和监督能力。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防范措施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防范措施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防范措施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频频发生,给投资者和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财务造假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损害了上市公司的声誉,影响了整个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加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防范工作,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财务造假的原因分析入手,探讨上市公司应该如何防范财务造假,以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促使上市公司依法合规运营。

一、财务造假的原因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点:1. 利润压力上市公司为了达成市场预期的利润目标,或者为了追求高股价,可能会通过夸大利润、虚构业绩等方式进行财务造假。

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周期,企业盈利面临压力的情况下,管理层为了维持企业的市场表现,可能会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进行财务造假。

2. 缺乏内部控制一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不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监管不到位,会给财务造假提供机会。

一些管理层和内部人员的道德意识不强,缺乏足够的监管和制约,也容易导致财务造假行为的出现。

3. 资本市场监管不力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和监管不到位,财务造假行为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一些上市公司以此为借口,故意编造虚假数据,以牟取不正当利益。

二、上市公司应该如何防范财务造假为了防范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上市公司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上市公司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构建规范的运营机制和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上市公司应该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得向外部提供虚假信息,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完整。

加强对公司治理、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等方面的监管,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

3. 增强管理层和内部人员的责任意识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和内部人员应该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不得违规操作,不得编造虚假数据,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财务造假。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指上市公司通过对财务报表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篡改、伪造以及隐瞒,使其在财务业绩方面呈现出高于实际水平的假象,从而误导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

财务造假行为不仅严重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也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和透明性。

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对于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动因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利益驱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最主要动因是基于企业的经营目标与利益诉求。

为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和提高经营业绩,有些企业会采取财务造假手段,如虚增营业额、利润等,以达到短期内股价上涨、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2. 忽视风险有些上市公司为了规避市场风险、回避投资者质疑,选择通过财务造假手段来掩盖财务困难、业绩下滑等问题,以维护市场形象和股价稳定,隐藏真实的企业风险,造成投资者丧失对市场的信心。

3. 绩效考核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为了达到内部绩效考核指标,也会出现利用财务数据作假的情况。

为了实现薪酬激励或者股票期权激励,公司管理人员会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进行财务造假,以达到绩效目标。

4. 资本市场压力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包括股东回报压力、融资压力等。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迎合投资者和股东的期望,有些企业可能会利用财务造假手段来营造企业经营成果,以满足市场需求。

二、防范对策针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进行预防和遏制:1.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流程和程序。

加强内部审计和监控,密切关注公司内部经营、财务活动,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造假行为。

2. 加强外部监管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管,严格审慎监管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造假行为进行风险预警和监控。

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和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上市公司反舞弊与举报制度

上市公司反舞弊与举报制度

文件制修订记录第一章总则1 目的为加强X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内部控制,规范公司员工行为,降低公司经营风险,维护公司和股东合法权益,确保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和公司持续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反舞弊工作的宗旨是规范公司全体员工的职业行为,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职业道德及公司的规章制度,树立廉洁和勤勉敬业的良好风气,防止损害公司及股东的利益的行为发生。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XX股份有限公司及下属全体分子公司。

3 定义3.1 本制度所称舞弊是指公司内、外部人员采用欺骗、隐瞒等违法违规手段,谋取个人不正当利益,损害公司正当经济利益的行为;或谋取不当的公司经济利益,同时可能为个人带来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3.2 本制度所指管理层,包括:高级管理人员。

第二章反舞弊组织架构及职责4 董事会4.1 董事会负责督促管理层建立公司范围的反舞弊文化环境,建立健全包括预防舞弊、接受举报和调查处理在内的内部控制体系;4.2 董事会授权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指导公司的反舞弊工作。

5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是公司反舞弊工作的主要负责机构,负责指导内审部开展反舞弊工作,对反舞弊工作进行持续监督。

6 管理层6.1 管理层负责建立健全包括预防舞弊在内的内部控制机制;6.2 管理层负责实施控制措施以降低舞弊发生的机会,对舞弊行为采取适当且有效的补救措施,并进行自我评估。

7 内审部7.1 内审部是公司反舞弊的责任部门;7.2 内审部负责公司反舞弊相关制度的制定、修改,协助公司管理层建立健全反舞弊机制;7.3 内审部负责管理舞弊案件的举报电话、举报邮件,负责接收公司舞弊事件投诉、举报线索,并进行回复和跟进;7.4 内审部负责组织开展公司反舞弊调查工作,成立反舞弊调查小组;7.5 内审部负责对查处的舞弊事件、行为、人员等信息跟踪处理。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分析及防范对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

这些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同时也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和监督。

然而,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追求短期的利润和股价,不择手段进行财务造假,从而欺骗投资者和市场。

这种行为的危害性非常严重,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对整个资本市场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动因分析和防范对策两方面,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进行探讨。

动因分析:1. 短期经济利益诱惑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所涉及的利益诱惑很多,其中短期经济利益是最为显著的动因之一。

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追求短期的利润和股价,会采取虚假陈述、隐瞒财务信息等手段来夸大自己的利润和财务状况。

由此造成的财务造假不仅可使公司获得更多的融资,还可以提高公司的股价,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2. 企业信贷压力上市公司需要通过多种手段筹集资金来支持自身的业务发展,其中银行贷款是企业资金筹集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一些上市公司为了满足银行的信用额度,也会采取财务造假的方式来掩盖真实的财务情况,从而得到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

这种行为既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融资,也可以减轻企业的融资成本,但会使银行资产的风险更高。

3. 管理层的激励机制很多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是通过公司的股票、股票期权等形式获取股东回报的。

为了使公司股价上涨,管理层可能会采取虚假陈述、假冒伪劣、挪用资金等操作,从而让公司的财务状况看起来更加优秀,以满足自己固有的激励机制。

防范对策:1. 完善监管机制,提高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监管机构是保护投资者权益、维护市场稳定的重要角色。

针对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监管机构应完善制度,提升执法力度,对违法上市公司进行惩戒,以维护市场的公正和透明。

2. 加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投资者保护投资者应当提高风险意识,关注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和股票的实际报酬,在投资过程中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

同时,政府应加强对投资可持续性的教育,促使投资者更具有理性和负责任的投资决策。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防范措施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防范措施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防范措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财务造假的现象也逐渐凸显出来,给投资者和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对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情况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情况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指在财务报表中虚增收入、减少成本和费用,以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往往通过编造不存在的收入或者恶意操作财务数据来达到虚增公司的经营业绩的目的。

常见的财务造假手段包括:虚构销售收入、资产负债表调整、利润操纵等。

而引起财务造假的原因包括:高涨的市场需求,企业内部管理缺陷,高管人员权力过大等。

财务造假对上市公司以及整个市场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财务造假会误导投资者,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受损。

财务造假会损害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转。

财务造假会影响公司的经营和管理,降低公司的声誉和信誉,进而影响公司的长期发展。

二、针对财务造假的防范措施1. 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上市公司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建立并持续改进财务管理制度,促进公司内部决策的科学合理。

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对公司内部各项业务运作的审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违规行为。

2. 加强公司治理健全的公司治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公司财务造假的可能性。

上市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的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加强对公司经营活动的监督和管理,做到责权一致,权责透明。

加强对公司高管人员的监督和评价,提高高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降低他们利用职权进行财务造假的风险。

3. 强化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应当加强信息披露,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财务信息。

应当加强对公司重大经营活动的信息披露和公告,以便投资者能够全面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从而有效地避免因财务造假而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

4. 加强外部监管除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外部监管同样重要。

监管部门应当加大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和监管机制,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审核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造假行为。

对上市公司杜绝舞弊现象提出建议和意见

对上市公司杜绝舞弊现象提出建议和意见

对上市公司杜绝舞弊现象提出建议和意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舞弊现象也随之增多,这对于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投资者的利益保护都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杜绝上市公司的舞弊现象。

1.加强监管力度。

政府应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舞弊行为。

2.加强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应该加强信息披露,及时公布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让投资者了解公司的真实情况,避免被误导。

3.加强内部控制。

上市公司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公司内部的管理和监督,防止内部人员利用职权进行舞弊行为。

4.加强审计监督。

审计机构应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公司的财务问题,保证公司的财务报告真实可靠。

5.加强投资者教育。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投资能力,让投资者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

6.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政府应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法律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舞弊行为的打击力度,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7.加强行业自律。

行业协会应该加强对行业内上市公司的自律,建立行业规范和标准,加强对行业内舞弊行为的打击力度。

8.加强社会监督。

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和监测,及时发现和曝光舞弊行为,让违法者无处藏身。

9.加强国际合作。

政府应该加强与国际监管机构的合作,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和管理。

10.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上市公司应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让员工和管理层都能够遵守道德规范,避免舞弊行为的发生。

杜绝上市公司的舞弊现象需要政府、企业、投资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够建立一个健康、稳定、透明的市场环境,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经济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资者角度:
6.1投资者能识别财务报告造假吗
在银广夏公司股票从30.79元,经过连续15个交易日跌停,下跌至6.35元之
前,基金景宏、基金景福、上海金陵和轻纺城都重仓持有银广夏公司的股票(流通
股)。基金景宏的项目负责人说,当初选择银广夏是因为看到该公司业绩非常优秀,
且未来前景看好,并且流通盘较大。上海金陵的负责人也解释道,公司在投资决策
(三)加强外部审计师的独立性,强化独立审计的社会监督作用
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审核和审阅等鉴证业务,应当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遵守独立审计准则等职业规范,勤勉尽责。
会计造假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在未来较长时期内都会存在。治理造假必须从多方面入手,标本兼治才是出路。
项的说明和解释、审计意见等。
对广大投资者来说,掌握上述看似复杂的知识和能力并不是很困难的。关键还
是要看有没有狭心和实际行动。在股市中,许多投资者和投机者相信技术分析能使
他们准确判断行情走势,不是也投入了许多精力掌握了技术分析的理论和技术,并
用于自己的“抄股”实践中去了呢?现在,大家在谈论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进
制尚不完善时,财务报告提供人可以很容易地进行财务报告迄假,他们不需要支付
多少成本。而财务报告使用人要想识别出其中的虚假信息,就要付出相当多的成本。
在存在识别成本有限的限制条件下,财务报告使用人要想及时准确地识别出虚假信
息,的确是有相当大的困难。再加上一些刻意的造假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其手法越来越“精妙”,用一些原有的识别技术也不可能识别出来。
(二)完善会计规则,减少会计操纵空间
会计规则自身的漏洞给财务造假者提供了充分施展的空间。因此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必须完善会计法规、制度。会计准则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修订完善则是必然的。我国必须加快深化会计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制度,规范会计行为,避免主观随意性,缩小会计信息与实际情况的差距。
的审计技术和证券分析师的财务报表分桥这两项专业技术中汲取养份,同时也应结
合投资者自身的特点。
《独立审计基本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恪守独立、客
观、公讵的原则,并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执行审计业务、发表审计意见。保持职
业谨慎表现为在评估了审计风险,确立了重要性水平后应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收
息不对称,使投资者更容易识别出真实反映出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
诚实的上市公司,进而从中选出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公司进行投资。
6.2投资者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有些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之所以敢于进行财务报告造假,就是因为他们认为投
资者,尤其是广大中小投资者是“无知”的,即没有具备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来识别
据转换成对特定决燕有用的信息,因此,财务分析是发现财务报表中存在
的造假问题的必要手段。
在对年度综合报告进行阅读时,除了要仔细阅读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
量表及其附注。还要关注其它~些可作定性分析的内容,例如:董事会、董事、总
经理等人的声明,前十名股东持股表,董事会报告中关于关联交易、重大变化、预
测与计划的完成情况、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变更项目情况、委托理财、重大诉讼事
正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和识别技术的固有限制,就连指导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
立审计准则》这样的权威性的文件都指出:由于审计测试和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
固有限制,注册会计师即使完全根据独立审计准则进行审计,也不可能保证将所有
错误与舞弊揭发出来,只能合理确信会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误与舞弊。
因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个很悲观的结论:投资者不是一定能够及时、准确
造假公司的骗人手段。因此,投资者要想提高识别财务报告造假的可能性,就必需
具备一些基本的知识。我们认为一个合格的投资者为识别财务报告的真伪至少应具
备以下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1.基本的会计知识。这主要是为了阅读财务会计报告打下基础。
2.财务报告的阅读能力。目前,广大投资者大都是只通过阅读“年报摘要”
来了解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这是远远不够的,本文认为阅读“年报摘要”
(三)加强并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及监管制度
出台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法律,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的监管力度,这可以借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它要求上市公司的主要负责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从而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等;完善内部监督制度,推动监事会人员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建设;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建立董事责任机制和考核机制,改变公司“一股独大”独自控制公司的管理状况。
当发生重大造假案件时,首先,谴责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行为,对其开出案件金额十倍甚至百倍罚款,罚到当事人倾家荡产;不准收购合并涉案事务所,吊销其证券营业牌照和当事人、责任人的证券服务证件,并且禁止涉案人员以跳槽等手段规避惩罚,不能让造假上市的帮凶逃之夭夭。其次,对有些严重造假的上市公司而言,要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若其不能承担处罚金额,可以连带其中介机构负担起刑事及民事责任。最后,借鉴国外的“对编制违法违规财务报告的刑事责任,最高罚款500万美元或20年监禁;篡改文件的刑事责任,最高处20年监禁;证券欺诈的法律责任,最高处25年监禁;对举报者进行打击报复的法律责任,最高处10年监禁”等处罚力度。因此,国内应提高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等的财务造假成本,加大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罚力度,通过事后严惩达到“杀一儆百”的威慑作用。
强化会计监管,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管的职能,是对当前经济领域中,出现的财务造假现象的有力挑战,也是防止和发现财务造假的有力措施。我们期望上市公司及从事证券中介业务的广大从业人员,”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遵守本行业公认的业务标准和道德规范,为证券市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各级监管部门继续贯彻”法制、监管、自律、规范”的八字方针,努力提高监管水平,把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各项措施贯穿到监管工作和市场运行的每个环节,保障各上市公司的健康,规范发展,同事也保障广大股民的切身利益。
行价值投资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要做大量的“功课”,其中就有详尽的财务报表分析和基本面分析。我们相信,随着价值投资理念的深入人心,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
者能掌握必要的分析财务报表的知识和能力的。那时,投资者将不再“无知”,上
市公司的造假活动包必将有所收敛。
6.3投资者识别财务报告造假的基本原则
投资者在选取自己的一套识剐财务报告造假的方法和技术时,应从注册会计师
我国《证券法》虽已明确规定相关处罚标准,但实际对违规保荐机构进行处罚时还是要看监管部门如何掌握尺度。从以前的处罚案例来看,处罚对象主要是保荐机构代表人而不是保荐机构,这样的处罚不免存在“丢车保帅”之嫌,因为保荐机构代表人的违规行为毕竟不是个人行为,如果说保荐机构代表人未能勤勉尽责,那么首先应该追究的便是保荐机构的未能勤勉尽责的责任。
只是对正式报告的一个预览。要想全面深入地了解一个公司,应对其年度
报告。中报、季报作个全面的阅读。中国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从2003年度
起,将按照更加严格的“程式化”的格式公布年度报告,投资者应熟悉这
些格式文本并能从中迅速找出所需的重要信息。
3.财务报表的综合分析能力。财务分析的最基本的功能,是将大量的报表数
集充分的审计资料,合理地发现会计报表中的重大错误和舞弊。保持职业谨慎的另
一个目的是为了使注册会计师避免法律诉讼,尽可能不发生过失和防止欺诈。在实
际操作中,由于前文分析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缺憾,使得保持职业谨慎成为一
种形式上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强调的是他们的责任只是合理保证所审计会计报表的
合理性和公允性,在可容忍误差的范围内,他们对一些错报、漏报、甚至是舞弊行
加强我国上市公司监管的对策
政府角度:
(一)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法律责任
完善监管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积极推动《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和《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条例》的出台;完善监管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反应迅捷的执法体系,为此必须在规则可操作的前提下,建立以监管责任人为基点的执法机构,及时遏制违规行为;构建监管协作体系,强调分工和协调监管,明确监管部门的综合协调权能;完善相关制度,提高透明度,即建立完善、成熟的信息披露制度、风险防范制度及相关制度,在制度安排上力求合理有效,并从法律层面对以上制度的执行予以保障;建立有效的机制来保证信息公开、公正和有效传递,使得市场交易主体和投资者能及时和有效地了解相关信息;简化法律索赔程序,让投资者的等待不再是漫漫无期,不是以行政处罚或者以生效的刑事判决为前提,而应尽快而合理地给出一个处罚结果或者判决结果;证监会要从投资者的保护角度推进《证券法》的修改,研究增设投资者保护专章,强化投资者民事赔偿责任,推动证券期货投资者保护立法制定,同时,推动完善诉讼维权的相关法律制度,从源头上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蘸对银广夏的财务报告进行了仔细研究,且进行过实地考察,认为银广夏应该是个
好公司。这不得不使我们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些基金、机构未能及时识别出
银广夏公司的财务报告造假呢?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能够及时、准确地识
别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造假吗?
由于财务报告提供人和使用人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在对付这种不对称的机
另外,从上面的“悲观的”结论中,我们还可以得到一个“好”的结论:当投
资者没有识别出财务报告中有造假行为时,也不能就此判定此财务报告是完全真实
的。保持必要的、经常的怀疑态度,可以使投资者时刻保持必要的谨慎,不易使造
假行为获得“成功”,进而可以使一些诚实的上市公司为了使自己区别于造假的上
市公司,积极主动地向市场、投资大众发出能够被甄别的信号,减弱两者之fbJ的信
地识别财务报告造假行为的。
但是正如银广夏公司的造假行为是由《财经》杂志的记者揭露的,投资者也不
是一定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够及时、准确地识别出财务报告造假行为的。虽然识别财务报告造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