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0中考历史答题技巧及模板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可以根据不同的题型和考点进行设计和调整,以下是一个通用的答题模板,供您参考:
一、选择题答题模板
1. 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和考点;
2. 逐一分析选项,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
3. 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选择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二、简答题答题模板
1.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考点;
2. 根据所学知识,简要回答题目所问的问题;
3. 注意语言简练、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三、材料分析题答题模板
1. 仔细阅读材料,了解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或现象;
2.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背景、原因、影响等;
3. 注意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避免就事论事。
四、论述题答题模板
1.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考点;
2. 根据所学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注意论据充分、逻辑严密、语言流畅。
五、综合题答题模板
1.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考点;
2. 根据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完成题目的解答;
3. 注意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语言简练。
以上是一个通用的答题模板,但具体的中考历史答题模板还需要结合当地中考的考试要求和历史学科的考试特点进行设计和调整。
同时,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也应该注重练习和总结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的使用技巧与方法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的使用技巧与方法在中考历史考试中,答题技巧和方法的运用对于考生的成绩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历史题目,本文将介绍中考历史答题的模板使用技巧与方法,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答题模板选择题是历史考试中常见的题型,正确率对于考生成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下面是一个适用于选择题的答题模板:1. 先通读试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理解问题的主旨。
2. 根据关键词,在大脑中迅速回顾相关知识,筛选出可能的答案。
3. 根据选项的差异性,使用排除法,先划掉明显错误的选项。
4. 针对剩下的选项,仔细权衡,再做选择。
5. 确定答案之后,在答题卡上将选项圈出。
以上模板主要用于解决选择题中的多项选择和单项选择题。
通过有序的思考和合理的排除法,可以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
二、解答题答题模板在历史考试中,解答题占据了重要的比重。
解答题需要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并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
下面是一个适用于解答题的答题模板:1. 阅读题目,明确问题要求,理解问题的背景和要求。
2. 根据问题要求,在大脑中构建一个框架,决定文章结构的主要框架。
3. 根据框架,有序地展开论述,用几个主要观点或事实支持自己的观点。
4. 结合历史知识,引用必要的例子或事件,加强论据的说服力。
5. 引入对立观点,通过对比和对立进一步展开自己的观点。
6. 结尾可以概括总结,强调自己的论点,并给出自己的个人见解。
以上模板可以帮助考生在解答题时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通过明确的结构和合理的逻辑,使得回答更加系统、严谨、有说服力。
三、图表题答题模板历史考试中常出现图表题,包括表格、流程图、地图等,对于这类题目的解答,下面是一个适用的答题模板:1. 仔细观察图表,理解图表内容和信息,通读图表上方的问题。
2. 根据问题指导,一步步解析图表,逐个解决问题。
3. 如果是表格题,可以先找到关键数据,通过比较和总结找到答案。
4. 如果是流程图题,可以按照流程图的顺序,逐步回答问题。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分享与解析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分享与解析历史学科作为中考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是比较难以掌握的一门学科。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历史考试,本文将分享一些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并对其做出解析和解释。
一、选择题选择题在历史考试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掌握好解题技巧可以有效提高得分率。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选择题答题模板:1. 内容概括题型题干通常会给出一个事件或人物的关键词,要求学生从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描述。
答题思路如下:事件概况:简单概述事件背景。
主要人物:介绍相关人物的姓名和身份。
事件过程: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事件发展过程。
事件结果:归纳总结事件的影响或结果。
2. 图示题型题干通常会配有一幅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图片理解并选择正确的答案。
答题思路如下:观察图片:仔细观察图片内容,包括人物、场景、物品等。
分析图片:根据图片内容分析,了解图片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或文化现象。
选择答案:根据对图片的分析选择最符合的答案。
二、主观题主观题的回答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历史知识和理解能力,以下是一种常见的主观题回答模板:1. 事件原因分析型要求学生分析某一历史事件的原因。
答题思路如下:事件背景:简要介绍事件背景和发生的时间地点。
事件原因:列举并分析导致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可以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
事件影响:归纳总结事件的影响和重要性。
2. 态度观点表达型要求学生就某一历史事件或问题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答题思路如下:观点选择:明确自己对事件或问题的观点。
可以选择正面、反面或中立立场。
理由论证:列举理由并进行论证,支持自己的观点。
可以包括历史事实、逻辑推理等。
态度表达:简明扼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三、解析与建议1. 理解题干在回答历史题目时,要仔细阅读题干,理解题目要求。
注意辨别题干中的关键词,如"概况"、"原因"、"态度"等,这些关键词能帮助我们准确回答问题。
2. 列出提纲在回答主观题时,可以先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将要点罗列清楚。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的使用与技巧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的使用与技巧历史作为中考的一门重要科目,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历史知识的掌握能力有一定要求。
在应对历史答题时,学生可以采用一些模板,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中考历史答题模板的使用与技巧,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综合提分模板在中考历史试卷中,经常会出现综合提分题型,即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历史事件或文献材料回答问题。
在答题时,可以使用以下模板来构建答案:1. 简要介绍事件背景或材料内容,如:根据文献/事件描述可知…2. 分析事件或材料的影响或意义,如:从这个事件可以看出…3. 总结你对此事件的观点或结论,如:综上所述,这个事件对…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使用这个模板,可以让答案更有条理,展示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归纳能力。
二、比较对比模板在中考历史试卷中,经常会出现比较对比题型,即要求学生对历史上的两个事件、人物或观点进行比较和对比。
在回答此类问题时,可以使用以下模板:1. 简要介绍第一个事件(人物、观点),如:第一个事件发生在…,它的主要特点是…2. 简要介绍第二个事件(人物、观点),如:第二个事件发生在…,它的主要特点是…3. 分析两个事件(人物、观点)的相似之处,如:虽然两个事件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都…4. 分析两个事件(人物、观点)的不同之处,如:然而,与第一个事件相比,第二个事件…通过使用比较对比模板,可以清晰地呈现出两个事件、人物或观点的异同,提高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因果推理模板在中考历史试卷中,经常会出现因果推理题型,即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事件或材料进行因果关系的分析和判断。
在回答此类问题时,可以使用以下模板:1. 分析事件或材料中的原因,如: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2. 分析事件或材料中产生的影响或结果,如:由于这个事件,导致了…3. 总结因果关系,如:可以看出,这个事件是因为…,从而导致了…通过使用因果推理模板,可以清晰地表达对于事件或材料中的因果关系的理解,帮助阅卷老师更好地评价答案。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总结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总结一.选择题答题技巧1.读;题目画关键词2.联;与课本知识建立联系3.排;错误的,无关的,不完美的,绝对的。
4.规律:①没有百分百确定的答案不更改,相信一见钟情;②选择题按顺序写完,如果确实在30秒钟内没有合适的答案,选一个最有可能的答案,圈试卷题号有空再去看,一定不能空。
主要是提醒自己后面来再思考在答完题目后再返回作答。
口诀;有对全优生\深(有没有添枝加叶;对不对鱼目混珠;全不全以偏概全;深不深本质或根本;优不优是否是最佳;试一试难以抉择选择把选项代入题干)二.做题材料题基本步骤1.先看题目:①题目问什么?有几问?②要从哪个材料里找答案?(怎么读材料①审什么:导语、正文、出处、注释——明确考查知识点②怎么审:有几句,材料结构,勾出关键信息(关键句子,标点,连接词),精准定位题目考查的知识点)③分值如何?(通过分值来判定答案有几点,正常情况下,每个得分点的分值是整数;每个得分点1分或2分的最为常见)2.再看材料:从材料里找答案;如果材料找不到答案就从课本里找。
3.分点作答:答:①……②……③……(怎么写答案;①顶格写问题词+冒号,标志开始作答了②根据分值确定答案要点,答案要点化、序号化③按设问顺序答题,字迹清晰、卷面整洁,务必在答题框内答题。
)三.材料题注意事项(答案序号化、内容条理化、书写规范化)(1)分点列条作答(严禁“段落式”答题);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用①、②、③等序号标明,也可以另起一行作答。
(2)每个问题应有提示语或者小标题的起语。
问题中有“分别”的要求,必须标示清楚所答的是哪个内容;问什么答什么,对题目设问,要有明确的回应。
对所解答的问题应有简短的提示。
例:问“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历史事件的地位”,答:历史事件:……;地位:……。
(3)严禁在答案中出现“图示”(如“→”)性质的写法,必须用文字表示。
(4)专有名词必须特别注意书,严禁简写(如“半殖半封”“一工;答案用语要求使用学科的语言,尽量使用课本语言,尤其要注意课本中结论性语言,不能表述过于口头化,也不能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
中考历史答题规范和技巧(完整版)

中考历史答题规范和技巧(完整版)
历史答题规范和技巧
(一)学生在答卷中要规范化
1、字体工整、规范、美观,*好是书法字体,印象分每科增加两分,就是12分。
2、答案要点化:有层次、有条理、有序号。
3、按指定位置答题,不能出框(高考网上阅卷)
4、字体适中,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5、注意卷面整洁,不要乱涂乱划。
先思考,心中有谱,理清思路再答题。
(二)答题的步骤与技巧
1、选择题注意:
一、正选找正确的,要求:非常有把握是正确的。
二、正选不能确定时,采取排除法,选*符合题意的选项。
三、答题卡一定不要涂错位。
2、非选择题注意:从材料中提取答案,答题中学会“抄”的技巧。
除非题中注明不得摘抄原句,一般情况下,凡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即可从材料中摘抄有效信息(意思不变,用词稍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就是要求从课本中迁移知识。
另外:形式上要“段落化”、“提示化”、“序号化”、“整洁化”;答案内容上“面全”、“点齐”、“话简”。
3、按分值多少,确定要点多少。
4、解决未知问题,注意同类知识迁移,空下不答是愚蠢的。
5、全卷答完,注意对选择题进行复核,也许会有新的灵感,但要珍惜第一印象;最后检查以下会不会因为紧张而看错题。
再检查一下有没有漏掉的题目。
中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

中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历史解题:公式化模式+发散思维根本原因(根源)+具体原因+直接原因(最直接的称导火线)内部原因(自己的)+外部原因(对方的和环境的)主要原因+次要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①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思想原因+军事原因如: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原因。
②背景=原因(为什么)+条件(有什么)如:开辟新航路的背景③意义=国内意义+国际意义如: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④正面影响+负面影响对自身的影响+对他人的影响⑤评价人和事的方法: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问题;既要看到进步,更要看到局限。
附:细化历史公式全套:一、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1)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2)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3)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如:鸦片战争背景:(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战等。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1)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2)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一)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2020中考历史考试答题模板

2020中考历史考试答题模板中考历史意义类答题模板(1)“意义类”题目的答案通常这样写:“有利于……”、“推动了……”、“促进了……”、“增强了……”、“只有才能”(2)“意义类”题目答案组织的特点、规律有以下两点:①从纵向结构看其答案要点一般是由小到大,由部分到整体,由国内到国际。
(先直接后间接,先当前后长远,先微观后宏观)②从横向结构看答案要一般包括材料中有效的信息和教材知识,即要从性质,作用积极的影响。
历史功绩等方面考虑。
(3)注意考虑主体对本国对他国的意义,从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到国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格局)等方面考虑。
历史对外交往答题模板(1)开放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2)独立自主、平等互利是外交的保障;(3)国家利益是外交的出发点;(4)维护国家安定和统一是外交发展的保障;(5)外交政策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
改革与制度创新答题模板(1)改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改革必须立足国情,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3)改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之源;(4)改革是强国之路,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中考历史答题万能模板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1)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
(2)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3)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
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
如:王安石变法:直接动机是解决面临的社会危机;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富国强兵等;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中考历史影响作用类答题模板(1)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①政治影响,主要是从是否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是否影响了政治势力的消长,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等方面回答;②经济影响,主要从是否促进经济的发展、是否开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否促进了新的经济理论、经济的变革、是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是否使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是否促进了国内外的经济交流、是否增强了国力、是否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是否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等方面回答;③思想文化影响,主要从是否冲击了传统思想和占领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否宣传了进步思想是否促进了思想解放,是否提出了新的理论等方面;④国际关系影响,主要从是否影响到两国关系(促进友好合作或加深矛盾。
2020中考历史答题技巧方法归纳

2020中考历史答题技巧方法归纳在中考复习期间,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复习,尽量多做历年中考模拟卷。
要精心整理错题集,适当精选试题进行模拟训练,考察复习的效果,及时作出调整。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2020中考历史答题技巧方法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0中考历史答题技巧方法101叙述类问答题这是问答题最基本的题型。
它主要是对教材中重要知识形成完整记忆,对重要历史事件等准确记忆与理解,形成关于这一事件的知识体系。
答题时,可完全照教材抄下来,注意条理清楚、文字准确、紧扣题意、逻辑严谨。
02归纳概括类问答题是从数量较多的或反复出现的类似的历史事实中,或把时间、空间上较分散的历史现象加以选择、提炼,形成集中的、一般性的认识、观点。
它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的归纳、概括、再现、再认的能力。
解答时注意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线索和特征,突破、重组教材叙述,形成更深层的知识系统,抓住事件性质——进步的,事件时间的限制,对连续几组问题,条理清楚,前后分段,以基础知识为依托、概括、归纳、总结历史现象、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等,较完整地解答问题。
03评价类问答题主要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制度、政策、方针、措施等的进步与否、历史作用积极与否的评价。
它考查学生运用掌握的历史知识史论结合地解答问题。
解答是要求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要注意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评价。
首先,确定属于哪一类型的评价。
评价政策,要以事实为依据,从特定时代特征出发,客观准确地评价。
评价历史人物,要用“事实说话”,既要联系该人物的历史活动,又要客观准确地评价,不要用现代的标准去苛求他们,评论他们。
对比评价历史人物,应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认真思考、推敲,做出正确判断,这是难度较大的评价类型题。
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应从事件的性质、作用、影响等方面去看,其过程或经过可略。
中考历史解题方法和技巧

中考历史解题方法和技巧中考历史解题技巧一、单项选择题解题技巧认真审题是解题的关键,需要做到“三看三思”:1.看时间和空间,确定答题范围;2.看否定和肯定,确定答题方向;3.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和外延。
在选择答案时,需要三思:1.认真思考每个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2.是否符合题干要求;3.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二、辨析改错题解题技巧解决改错题需要理清题意,准确判断。
首先需要在整体上把握试题的主旨,然后逐句逐段进行分析判断,找准错误之处。
在改正错误时,不能直接在原题上用笔勾画,应按照试题的要求规范作答。
对错误的改正要还原到试题的句子或段落中,检验修改是否正确。
三、材料解析题解题技巧在解析材料题时,需要先读题,再读材料。
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包括:1.看两头,找信息。
材料的首尾两头通常包括材料的出处和内容的简要介绍,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需要仔细阅读。
2.读懂、读透材料。
对材料的阅读,需要进行三遍:第一遍粗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第二遍细读,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并确定材料与相关知识的联系,破解命题能力的考查方向。
在解析材料时,需要找取解题的信息点、信息源,需要将“找”和“读”交织在一起,方向是一致的。
1.在阅读材料时,要注意抓取关键词语,这些关键词语是信息的集中表现,也是解题时所要用的重点。
有时,关键信息可能出现在材料的首尾,即材料的介绍和出处上,它有时会给解题以一定的暗示和启发。
2.尽管试题是新材料、新情景和新设问,但任何一道材料题的解答,都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不管材料多新,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关联。
这里的关联一是指试题以课本知识为背景或依托,二是指试题的一两处设问需用课本知识来回答或确定大方向。
确定了材料与课本的某个或某方面重要知识的关联,这样材料便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回答问题就不难了,甚至有的设问可以在课本中找到答案。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方法模板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方法模板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方法模板如下:
1. 仔细审题,理解题目要求。
在考试前,应多做历年真题,掌握题
目的命题规律,对不同类型的题目作出科学的分类,从而做到心中
有数。
2. 仔细阅读题目所给材料,正确理解材料的含义和作用,并根据知
识储备和对题干的理解,选择正确的选项。
3. 注意答题的结构和字数限制,避免答案过于单调或答题不完整。
4. 记住关键性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思想,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
具体阐述。
5. 注意叙述和分析的时序关系,从而使答案的条理性、连贯性更强,让阅卷老师能够看到你的逻辑思维。
6. 在解决考试难度较高的问题时,应该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巧
妙地运用各方面的知识点来解答问题,这样可以得到更高的分数。
7. 注意文体语言表达,语言通顺,表达清晰。
8. 考试期间基于时间限制,不要在某一题上耗费过多时间,要按顺
序答题,保证答题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以上是中考历史答题技巧方法模板,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初中历史中考万能答题模板技巧

初中历史中考万能答题模板技巧初中历史中考答题技巧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中考考试最重要的是什么?1.良好的心理素质很多学生平时研究成绩不错,但在考试中却表现不佳,这往往是因为他们的心理素质不够好。
因此,保持稳定的情绪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必备技巧。
在考试中,不要慌张,也不要心急。
2.拿得到的分一定要拿,拿不到的分也要尽力争取我们在浏览试卷时,应该先回答自己熟悉的题目。
对于不会的题目,我们可以先跳过去,不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在一道题目上。
也许当你回答完熟悉的题目后,你会有更多的思路和灵感去回答那些不熟悉的题目。
如果你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那么你可以把自己知道的相关知识都写上去,把最可能的答案写在前面。
这样做,可能会让你得到更多的分数。
不要留下空白答案。
对于那些我们能够回答的题目,一定要认真仔细地回答,不要大意。
3.非选择题一定要看分值在回答非选择题时,我们应该看一下这道题目的分值,从而决定我们应该回答多少个点。
我们需要有条理地回答问题,不要混淆不同的点。
4.审题要认真我们需要仔细审题,弄清楚题目的意思,知道题目在问什么,要求我们回答什么。
不要只看一半的题目。
5.时间分配要合理当考试只剩下20分钟时,我们应该把自己能够回答的题目全部回答完毕。
剩下的20分钟,我们需要检查我们的答题卡,确认自己已经填好了所有应该填的地方。
6.卷面要整洁二、万能答题模板角度一:原因类模板1.古代商业繁荣的原因1.国家长期的统一,社会比较安定。
2.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
3.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4.交通的发达和科技的进步。
5.部分统治者的经济政策。
6.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的细化,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模板2.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因1.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2.思想解放运动引领了社会的发展。
3.杰出人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发展。
补充:1.统治者励精图治,实行开明的政治经济政策、实行改革等行之有效的措施。
(特指古代社会)2.统治者重视教育,选拔贤才。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分享如何写出高分论证(第二版)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分享如何写出高分论证(第二版)历史作为一门复杂而又深邃的学科,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论证能力。
在中考历史答题中,如何写出高分论证是每个学生都需要掌握的技巧。
本文将分享一种有效的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帮助学生们提升论证的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导言】在历史学科中,论证是解答问题的核心。
正确的论证方法和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明确观点、提供具体事例、展开深入解释,并最终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以下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中考历史答题模板,供广大考生参考。
【段落一:开门见山,明确观点】首先,在回答历史问答题或论述题时,我们需要开门见山,明确自己的观点。
这样做有助于引导整个论证过程,并确保答案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明确观点:1. 直接回答问题,简明扼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2. 使用含义明确的表达方式,避免模棱两可或含糊不清的表述;3. 在回答问题前先对问题进行分析,确保理解问题的关键点。
【段落二:提供具体事例】第二步,我们需要提供具体的历史事例,以支持我们的观点。
具体事例可以是历史事件、人物、政策等,这些事例可以为我们的观点提供实际的支撑和证据。
提供具体事例的方法有:1. 选择与观点相关且容易理解的历史事例;2. 对历史事例进行简要的描述,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重要信息;3. 避免罗列无关的历史事例,保持重点突出、有条理性。
【段落三:展开深入解释】在提供具体事例之后,我们需要对这些事例进行深入的解释和分析。
透过历史事例,我们要展示我们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说明为什么这些事例支持我们的观点,并针对性地进行解释。
展开深入解释的方法如下:1. 分析历史事例的背景、原因、影响等多个方面,深入挖掘其中的关联性和内在意义;2. 使用相关的历史概念和理论进行解释,提供专业性的历史知识支持;3. 关注细节,并对细节进行适当的解读,以充分展示我们的论证能力。
【段落四: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最后,我们需要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概括我们的观点并回答问题。
初中历史答题模板-中考历史答题模板

初中历史答题模板-中考历史答题模板中考历史答题模板历史解题:公式化模式+发散思维历史解题可以采用以下公式化模式和发散思维:1.根本原因(根源)+具体原因+直接原因(最直接的称导火线)2.内部原因(自己的)+外部原因(对方的和环境的)3.主要原因+次要原因4.主观原因+客观原因5.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思想原因+军事原因例如,可以使用这些模式来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XXX成立的原因等等。
另外,还可以使用背景=原因(为什么)+条件(有什么)的模式来分析开辟新航路的背景,以及使用意义=国内意义+国际意义的模式来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等。
评价人和事的方法:在评价人和事时,不仅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问题;不仅要看到进步,更要看到局限。
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历史解题还可以通过分析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来深入了解历史事件。
具体分析方法如下: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例如,鸦片战争背景分析中,国内背景包括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国际背景包括工业革命、资本主义扩张等方面。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例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包括国内的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以及国际国主义忙于一战等因素。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例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中,内因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外因包括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例如,可以通过分析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等来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原因。
以上是历史解题的一些公式化模式和分析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提高历史解题能力。
古代经济的分析方法通常是先分析各时期的经济政策调整,然后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
例如,唐朝经济的分析是先分析总体的重农政策,然后分析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城市商业的繁荣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2020中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

一、考场答题技巧二、万能答题模板三、历史学科素养下的中考命题猜押一、考场必备技巧首先你要明白,中考我们到底拼的是什么?1. 良好的心理素质考试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学生平时学习很好,可是一到考试成绩确不怎么样。
那就是考试心里素质不行。
所以说保持稳定的情绪是你能答好卷的必备技巧。
切忌不可慌、不可心急。
2. 该拿的分我会都拿到,拿不到的,我会尽力拿到在浏览试卷时我们要先答自己会答的题,不会答的题,经过仔细思考还是不会,那就先答下一道吧,先把你会答的题答完,切忌不可在一道题上花费过多的时间。
说不定等你答完了会答的题,不会答的题就会有思路了,我们再答。
如果还是不会答,那么我们就把自己脑子里想到的相关知识都答上去,把最觉得有可能的答在最前面,说不定还就是正确的答案呢,答了可能能多得分,不答一定不会多得分,切忌不可留空白。
会答的题一定要答对。
做回答的题时我们一定要仔细、认真,一定要答对,切忌不可大意。
3. 非选择题一定要看点给分看设问时一定要看分值,分值决定了你应该答几条。
再者我们要分点儿答,不可没条理的答题。
4. 一定要认真审题看题不能只看一半,一定要把题看完,审清题意,知道题干问什么,要求我们答什么,切忌不可只看一半的题干。
5. 一定要有时间观念,分配好时间在考试只剩20分钟时,确能答的题一都答了。
剩余20分钟要检查你的答题卡该涂的是不是涂了,该填的是不是填了。
6. 卷面一定要保持整洁二、万能答题模板角度一原因类●模板1. 古代商业繁荣的原因①国家长期的统一,社会比较安定。
②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
③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④交通的发达和科技的进步。
⑤部分统治者的经济政策。
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分工细化,促使人们通过交换互通有无,促进商业发展。
●模板2. 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因①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②思想解放运动引领了社会的发展。
③杰出人物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
补充:①统治者励精图治,实行开明的政治经济政策、实行改革等行之有效的措施。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的使用技巧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的使用技巧历史考试一直是中考科目中的难点之一,因为历史知识点较多,而且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和记忆也相对较难。
在历史答题过程中,合理使用答题模板是一个有效的解题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考历史答题的模板和使用技巧,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历史考试。
一、选择题模板历史选择题通常要求从给出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
在做选择题时,可以使用以下模板:1. 阅读题目和选项,找出关键信息;2. 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缩小范围;3. 根据问题和选项之间的关系,利用常识、逻辑思维和历史背景知识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二、填空题模板历史填空题要求根据题目的提示信息填写正确的答案。
使用以下模板可以提高填空题的准确性:1. 通读题目,理解填空的背景知识和主题;2. 根据题目的提示信息,寻找相应的历史事件、人物或地点;3. 根据单词或短语的数量和长度,合理判断答案的形式。
三、简答题模板历史的简答题是需要答题者进行较为详细的叙述或解释。
正确使用简答题模板可以使回答更有条理、逻辑性强:1. 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要求;2. 在脑海中梳理相关的历史知识,形成回答的基本框架;3. 逐步展开回答,注意每一段的开头需要概括要点,中间需要详细解释和举例说明,结尾需要进行总结。
四、论述题模板历史的论述题要求答题者对某一观点或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使用以下模板可以使论述更有逻辑性和说服力:1. 理解论述题的要求,确定自己支持的观点或立场;2. 梳理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理论等内容,准备论述的材料;3. 分析每一个观点,并按照时间或逻辑顺序进行展开,注意各个段落之间的过渡和衔接。
五、综合题模板综合题通常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对复杂的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
使用以下模板可以有效应对综合题:1. 仔细研读题目,分析每一部分的要求;2. 根据题目的要求,提炼关键信息;3. 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部分,分别进行解答,并在最后进行综合分析。
六、其他技巧除了使用模板外,还有一些技巧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历史答题:1. 做题前先通读整个试卷,把握整体难度和分值分布;2. 在答题过程中注意规范书写和标点,使答案更加清晰易读;3. 利用时间合理规划,优先回答熟悉的题目,再解答难度较大的题目;4. 注意答题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回答问题要有条理,避免遗漏关键点。
2020中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

2020中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一、考场必备技巧中考是考察学生心理素质的一场考试。
保持稳定的情绪是答好卷的必备技巧。
同时,应该先答自己会答的题,不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在一道题上。
如果还是不会答,可以将脑子里想到的相关知识都答上去,把最觉得有可能的答在最前面。
会答的题一定要答对,认真审题,分配好时间,保持卷面整洁。
二、万能答题模板角度一是原因类。
例如,古代商业繁荣的原因有国家长期的统一、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交通的发达和科技的进步、部分统治者的经济政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等。
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因有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思想解放运动引领了社会的发展、杰出人物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等。
在反侵略战争胜败的主要原因中,战争的性质和领导阶层政治军事策略的运用是重要因素。
在特指古代社会的情况下,统治者励精图治、重视教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也是有效的措施。
②社会矛盾激化,民众对旧制度的不满和反抗逐渐升级,需要改革来解决问题。
③国家面临外部压力,需要改革来适应国际形势和提升国家实力。
④思想文化的变革,新思想的兴起和传播为改革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动力。
⑤改革的推动者,包括国家领导人、改革派人士和社会力量等,为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支持和动力。
角度一:原因类模板9.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经济的发展和推动,这为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证。
同时,社会矛盾的尖锐也是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之一。
此外,政治家的不懈努力以及人民与新兴阶级的支持也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
此外,受外来文明(或原有民主惯)的影响也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模板10.战争胜利的条件(西汉抗击匈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反法西斯战争)战争的正义性、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大力支持、广大军民的英勇善战以及领导阶层坚定的决心和正确的政治军事策略是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
此外,国力强盛,为战争提供物质保障也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
2020中考历史万能答题公式及例题.docx

2020 中考历史万能答题公式及例题2020 中考将近,于中考史的复,掌握以下万能答公式及例很有帮助。
下面小大家分享的是 2020 中考史万能答公式及例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1、史背景 =( 国内 +国 )( + 政治 +文化 +⋯⋯)⑴ 背景 =生力+生关系 + 构+ 格局 +⋯⋯⑵政治背景 =政局 +制度 + 体制 +政策 + +民族 +外交 + 事+⋯⋯⑶文化背景 =思想、宗教 +科技 +教育 +⋯⋯如:片争背景:(一 ) 国内:1、:自然+本主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官++政②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 ) 国:1、:工革命→市原料。
2、政治:本主。
2、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重于有利因素如十月革命的史条件:(一 ) 国内:①:本主展到断,相落后、生活困② 政治:沙皇制、无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比化等③ 思想:列宁主指。
(二 ) 国:帝国主忙于一等。
3、原因广度:原因=主 (内因 )+ 客 ( 外因 )⑴主原因:事件起、参与者内在、政治、思想方面因素⑵客原因:自然、社会境、外在各方面、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重于静分析,原因更重于分析。
如美国独立争的原因广度分析:(一 ) 内因:①:本主展、一的市等② 政治:美利民族形成、、种植园主形成等③ 文化:一的文化、民族意醒等。
(二 ) 外因:① 英国的掠和政治迫② 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事件的偶然性因素(火、借口等)⑵主要原因:包括引事件的主、客各方面重要因素⑶根本原因:史(生力展、代要求)+主需要等三者既有次区,又有系渗透。
如“五四”运爆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主要原因涉及当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侵略、北洋黑暗治、民族本主展、无壮大、十月革命影响、克思主播等因素 ;根本原因是主要原因中最深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力与生关系矛盾、基与上建筑矛盾、矛盾、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矛盾⋯⋯如尼德革命爆的原因:①本主展与旧制度矛盾②与封建矛盾③ 尼德人民与西班牙治者的民族矛盾④ 加文教与天主教矛盾等等。
2020中考历史19个常考题目及答题模板

【导语】备考是⼀种经历,也是⼀种体验。
每天进步⼀点点,基础扎实⼀点点,通过考试就会更容易⼀点点。
为您提供2020中考历史19个常考题⽬及答题模板,⼀起看看吧。
⼀、⼤国崛起 1.常考设问:对⼤国发展、崛起的认识 2.答案模板 (1)民族独⽴、国家统⼀是发展经济的基础和前提; (2)不断改⾰,⼤胆创新;制度创新是⼤国崛起的关键; (3)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和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发展科技,培养⼈才等。
⼆、中⽇关系 1.常考设问:中⽇双⽅妥善处理两国关系、为中⽇关系良性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答案模板 (1)总体做法(建议、启⽰、看法) ①正视历史,以史为鉴,⾯对未来; ②加强交流,增进互信; ③睦邻友好,合作共赢。
(2)⽇本⽅⾯:应正视历史问题,积极、主动、妥善解决战争遗留问题,不要做伤害中国⼈民情感的事,努⼒发展中⽇两国互惠互利、友好合作的睦邻关系。
(3)中国⽅⾯: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努⼒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提⾼国际地位,加强和⽇本的经济⽂化交流,努⼒促进中⽇关系的友好发展。
三、中美关系 1.常考设问:发展中美两国新型⼤国关系的看法、建议 2.答案模板 (1)求同存异、增强政治互信; (2)促进经济合作与共赢、加强⽂化交流、加强国际事务合作; (3)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以和平⽅式解决争端,珍惜和平发展机遇期。
四、三次科技⾰命 1.常考设问:科技⾰命带来的影响和认识 2.答案模板 (1)积极影响:改变了我们的⽣产、⽣活⽅式; (2)消极影响: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科技犯罪,青少年沉迷络游戏等; (3)科技是第⼀⽣产⼒,科技也是⼀把双刃剑,要正确利⽤科技,减少消极影响。
五、对外交往 1.常考设问:对外交往的发展对我们的启⽰ 2.答案模板 (1)开放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 (2)独⽴⾃主、平等互利是外交的保障; (3)国家利益是外交的出发点; (4)维护国家安定和统⼀是外交发展的保障; (5)外交政策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2020中考历史答题技巧及模板一、原因类1、促进中国近代化的因素。
(1)西方先进科技、思想文化传入中国。
(2)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3)近代化探索的推动与促进。
2、建国以来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
(1)党的正确领导,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
(2)人民群众的努力。
(3)较为和平安定的内外环境。
(4)苏联(主要指建国初期)等国家的援助。
3、促进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1)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近各民族间经济交流。
(2)统治者个人的雄才大略(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实行有效的统治措施)。
(适用于中国古代史)(3)各民族之间长期的经济、文化、政治的交流。
(4)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
4、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因。
(1)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2)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3)杰出人物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
补充:(1)统治者励精图治,实行改革等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备注:特指古代社会)(2)统治者重视教育,选用贤才。
(备注:特指古代社会)(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发展生产。
(备注:特指改革开放后)5、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
(1)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推动。
(2)民主思想的发展与影响。
(3)政治家的不懈努力,人民与新兴阶级的支持。
补充:(1)受外来文明(或原有民主习惯)的影响。
(备注:只适用于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古希腊民主政治、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2)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
(备注:只适用于古希腊民主政治)6、改革成败的原因。
(1)改革成功的原因:①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②改革派力量强大,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③改革的措施得当。
④出现有利于改革的国内与国际环境。
⑤国家最高领导者的支持。
(2)改革失败的原因:①顺应改革趋势,但是改革的措施不得当。
②改革推行者个人的局限性。
③国际、国内环境对改革不利。
④改革根基不强。
⑤改革的阻碍力分强大7、大国崛起的因素有哪些?从大国兴衰过程中我国可以吸取哪些经验?(1)因素:①先进的思想文化影响。
②政治体制创新。
③科技创新。
④外国的扶持或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
总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抓住发展机遇,适时改革创新,正确处理对外关系,重视经济、民主政治、科技教育的发展,促进国家崛起。
(2)经验:①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②要重视科技创新,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③要学习和借鉴外国优秀的文明成果。
④要处理好对外关系,和平崛起。
二、影响类1、中国近代化事件的共同影响。
(1)推进中国社会近代化。
(2)促进思想解放。
(3)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
(4)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思想文化等。
2、改革的影响。
(1)成功的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化改新、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土地改革、改革开放)①缓和了社会矛盾或克服了社会危机。
②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社会稳定,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③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文化水平。
④巩固了国家统治。
补充:①加重了广大底层劳动者的负担,使其生活更加贫困。
(备注:只适用于商鞅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②促进民族融合,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备注:只适用于北魏孝文帝改革)③摧毁了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备注:只适用于大化改新、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2)失败的改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①使社会矛盾或危机更加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②经济遭到更大破坏。
③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
④国家国力衰弱。
补充:客观上有利于先进思想科技文化的传播。
3、制度、政策、法令等的影响。
(1)积极影响:①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有利于国家政治的稳定。
③促进了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发展。
④社会各方面发展有序进行。
(2)消极影响:阻碍社会进步,禁锢思想发展,导致社会动荡不安,造成经济发展倒退或停滞,致使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4、战争的影响。
(1)给交战双方带来深重的灾难,双方实力遭到严重削弱。
(2)使人民流离失所,使人民的生命和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
(3)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4)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观念深入人心。
(5)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6)促进了文明交流。
5、经济发展的影响。
(古代封建经济、近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加速社会发展,促进社会政治的发展。
(2)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3)促进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4)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5)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补充:(1)发展后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备注:只适用于古代封建经济)(2)对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和国家造成了消极影响。
(备注:适用于近现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三、认识类1、对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的认识。
(1)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
(3)我们应该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形成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一个有思想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2、制度创新的认识。
(1)是促进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
(2)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3)可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安定,国家统一。
(4)是创新之本,没有制度创新,就没有核心竞争力。
(5)只有创新型政府,才会形成创新型的制度、创新型的文化。
3、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推动了社会进步,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
(2)带来了危害: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生态破坏、高科技犯罪、核武器导致战争规模扩大,战争危害性加深等。
(3)利用科技应趋利避害,造福人类,避免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4、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给我们的经验或启示。
(1)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2)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
(3)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
(4)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危害严重。
(5)应树立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正确观念。
5、中外近代化探索的启示。
(1)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启示:①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不能使中国革命获得成功。
②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向帝国主义或外国侵略者低头。
③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2)外国近代化探索的启示: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树立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勇于创新,锐意改革,与时俱进。
6、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认识。
①发展才是硬道理。
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③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政策。
7、新中国与近代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启示?(1)区别:近代旧中国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新中国政府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启示:①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
国家必须发展强大,才能在外交上取得丰硕成果。
②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③必须走和平崛起的道路,坚持和平与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建设和谐世界。
8、如何认识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1)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2)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3)中国在国际组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中国利用国际组织这一平台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利益。
9、对外关系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1)开放有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
(2)以独立自主、平等互利为原则开展外交。
(3)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战略调整的根本出发点。
(4)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5)国家之间和则两利,斗则俱损。
(6)外交政策应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
10、日本发展史的启示。
(1)一个民族要想进步,就要不断地用改革来完善自己,向先进文化学习。
(2)反对民族压迫,捍卫国家独立。
(3)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积极发展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教育。
(4)一个民族面对困境时要勇于创新,要有顽强的意志;要走和平发展之路。
11、你能从英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中汲取什么智慧?继承优秀传统,注重法律保障,激励创新精神。
12、近现代众多的发明出自欧美国家,对我们有何启示?(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是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的。
(2)青少年应学习发明家们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刻苦钻研、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的精神。
为祖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自己的最大贡献。
13、对20世纪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的认识。
(1)国际政治格局实际上是大国争夺和妥协的产物。
(2)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终极力量是大国间综合国力的对比。
(3)任何国际政治格局都不可能真正消除矛盾,只能暂时掩盖矛盾。
14、对大国关系发展的认识。
合作共赢;和平发展是主流;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15、对当今国际关系的认识。
(1)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2)霸权主义仍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
(3)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
(4)全球性军事战略深入调整。
(5)我们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提高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同时应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抵制少数大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和行为。
16、对思想解放的认识。
(1)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运动是社会前进的力量源泉,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力。
(2)思想解放是科学理论的指导,为社会改革和革命等活动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思想基础。
(3)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4)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必定走向衰落,我们要勇于接受并认同新鲜事物,敢于创新,吸收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才能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发展。
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再给大家分享一个答主观题的套路:▶步骤1:从题干中选取设问对象,即回答的出发点。
比如“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设问对象就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步骤2:准确提取设问角度,迅速灵活转化,联系题干对象前、后、社会实际等进行思考作答。
比如设问中出现因素、原因、条件、背景等角度,作答时可以相互对等转换,思考试题对象之前发生事件、社会现状等组织答案。
▶步骤3:步骤2依然无法作答时,首先找准设问角度,其次进行对象推理。
对象类推法:主要是同类型、同性质、同领域、同方向等的相关事件的对等联系。
比如,题干设问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如果回答不出来可以类推,首先可以推类到“殖民地人民反抗侵略斗争的原因”,再回答不出来可以类推“正义战争”进行的原因。
▶步骤4:根据类推最终可以确定的对象,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