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排队》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梁实秋《树》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实秋《树》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树北平的人家,差不多家家都有几棵相当大的树。

前院一棵大槐树是很平常的。

槐荫满庭,槐影临窗,到了六七月间槐黄满树,使得家像一个家。

槐树寿命很长,有人说唐槐到现在还有生存在世上的。

这种树的树干就有一种纠绕蟠屈的姿态,自有一股老丑而并不自谦的神气。

后院照例应该有一棵榆树,榆与余同音,示有余之意。

至于边旁跨院里,则只有枣树的份,枣实只合做枣泥馅子。

院子中央的四盆石榴树,那是给天棚鱼缸做陪衬的。

我家里还有些别的树。

东院里有一棵柿子树,每年结一二百个高庄柿子,还有一棵黑枣。

垂花门前有四棵西府海棠,艳丽到极点。

西院里有四棵紫丁香,占了半个院子。

后院有一棵香椿和一棵胡椒,椿芽、椒芽成了烧黄鱼和拌豆腐的最好的佐料。

在从前的一处家园里,还有更多的树,桃、李、胡桃、杏、梨、藤萝、松、柳,无不俱备。

因此,我从小就对于树存有偏爱。

我尝面对着树生出许多非非之想,觉得树虽不能言、不解语,可是它也有生老病死,它也有荣枯,它也晓得传宗接代,它也应该算是“有情”。

树的姿态各个不同。

亭亭玉立者有之,矮墩墩的有之,有张牙舞爪者,有佝偻其背者,有戟剑森森者,有摇曳生姿者,各极其致。

我想树沐浴在熏风之中,抽芽放蕊,它必有一番愉快的心情。

等到花簇簇、锦簇簇,满枝头红红绿绿的时候,招蜂引蝶,自又有一番得意。

落英缤纷的时候可能有一点伤感,结实累累的时候又会有一点迟暮之思。

我又揣想,蚂蚁在树干上爬,可能会觉得痒痒出溜的;蝉在枝叶间高歌,也可能会觉得聒噪不堪。

总之,树是活的,只是不会走路,根扎在哪里便住在哪里,永远没有颠沛流离之苦。

小时候听“名人演讲”,有一次是一位什么“都督”之类的角色讲演“人生哲学”,我只记得其中一点点,他说:“植物的根是向下伸,兽畜的头是和身躯平的,人是立起来的,他的头是在最上端。

”我当时觉得这是一大发现,也许是生物进化论的又一崭新的说法。

怪不得人为万物之灵,原来他和树比较起来是本末倒置的。

人的头高高在上,所以“清气上升,浊气下降”。

部编新语文-《鸟》阅读练习及答案(有答案)

部编新语文-《鸟》阅读练习及答案(有答案)

《鸟》阅读练习及答案《鸟》梁实秋①我爱鸟②从前我常见提笼架鸟的人,清早在街上蹓跶(现在这样有闲的人少了)。

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

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翮不整的蜷伏着不动,哪里有半点瞵视昂藏的神气?笼子里的鸟更不用说,常年的关在栅栏里,饮啄倒是方便,冬天还有遮风的棉罩,十分的“优待”,但是如果想要“搏扶摇而直上”,便要撞头碰壁。

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贴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罢?③我开始欣赏鸟,是在四川。

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不知有多少个春天的早晨,这样的鸟声把我从梦境唤起。

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到哪里去了。

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

客夜闻此,说不出的酸楚!④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

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

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啄,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烂的花彩。

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

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

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的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它留下的是无限的迷惘。

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拳着一条脚,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釉绿的梯田。

就是抓小鸡的鸢鹰,啾啾的叫着,在天空盘旋,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

⑤我爱鸟的声音鸟的形体,这爱好是很单纯的,我对鸟并不存任何幻想。

梁实秋《窗外》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实秋《窗外》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窗外梁实秋窗子就是一个画框,只是中间加些棂子,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

那幅图画是妍是媸,是雅是俗,是闹是静,那就只好随缘。

我今寄居海外,栖身于“白屋”楼上一角,临窗设几,作息于是,沉思于是,只有在抬头见窗的时候看到一幅幅的西洋景。

现在写出窗外所见,大概是近似北平天桥之大金牙的拉大片吧?“白屋”是一座刷了白颜色油漆的房屋,既没有白茅覆盖,也没有外露木材,像是韩诗外传里所谓的“穷巷白屋”。

拉开窗帘,首先看见的是一块好大好大的天。

天为盖,地为舆,谁没看见过天?但以前住在人烟稠密天下第一的都市里,我看见的天仅是小小的一块。

“白屋”东边隔街是一个小学操场,绿草如茵,偶然有些孩子在那里蹦蹦跳跳;北边是一大块空地,长满了荒草,前些天还绽出一片星星点点的黄花,这些天都枯黄了,枯草里有几株参天的大树,有枞有枫,都直挺挺的稳稳的矗立着;南边隔街有两家邻居;西边也有一家。

有一天午后,小雨方住,蓦然看见天空一道彩虹,是一百八十度完完整整的清清楚楚的一条彩带,所谓虹饮江皋,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虹销雨霁的景致,不知看过多少次,却没看过这样规模壮阔的虹。

路上的汽车往来如梭,而行人绝少。

清晨有两个头发颁白的老者绕着操场跑步,跑得气咻咻的,不跑完几个圈不止,其中有一个还有一条大黑狗作伴。

黑狗除了运动健身之外,当然不会轻易放过一根电线杆子而不留下一点记号,更不会不选一块芳草鲜美的地方施上一点肥料。

天气晴和的时候常有十八九岁的大姑娘穿着斜纹布蓝工裤,光着脚在路边走,白皙的两只脚光光溜溜的。

日本的武者小路实笃曾经说起:“传有久米仙人者,因逃情,入山苦修成道。

一日腾云游经某地,见一浣纱女,足胫甚白,目眩神驰,凡念顿生,飘忽之间已自云头跌下。

”我不会从窗头跌下,因为我没有目眩神驰。

我只是想:裸足走路也算是年轻一代之反传统反文明的表现之一,以后恐怕还许有人要手脚着地爬着走,或索兴倒竖蜻蜓用两只手走路,岂不更为彻底更为前进?至于长头发大胡子的男子现在已经到处皆是,甚至我们中国人也有沾染这种习气的,习俗移人,一至于此!星期四早晨清除垃圾,也算是一景。

梁实秋《鸟》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实秋《鸟》阅读练习及答案

【《鸟》原文】①我爱鸟②从前我常见提笼架鸟的人,清早在街上蹓跶(现在这样有闲的人少了)。

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

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翮不整的蜷伏着不动,哪里有半点瞵视昂藏的神气?笼子里的鸟更不用说,常年的关在栅栏里,饮啄倒是方便,冬天还有遮风的棉罩,十分的“优待”,但是如果想要“搏扶摇而直上”,便要撞头碰壁。

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贴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罢?③我开始欣赏鸟,是在四川。

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不知有多少个春天的早晨,这样的鸟声把我从梦境唤起。

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到哪里去了。

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

客夜闻此,说不出的酸楚!④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

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

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啄,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烂的花彩。

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

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

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的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它留下的是无限的迷惘。

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拳着一条脚,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釉绿的梯田。

就是抓小鸡的鸢鹰,啾啾的叫着,在天空盘旋,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

梁实秋《旅行》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实秋《旅行》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旅行梁实秋①我们中国人是最怕旅行的一个民族。

闹饥荒时都不肯轻易逃荒,宁愿在家多吃青草啃树皮吞观音土,生怕离乡背井,在旅行中流为饿莩,失掉最后的权益——寿终正襄。

席丰履厚的人更不愿轻举妄动,墙上挂一张图画,看看就可当“卧游”,所谓“一动不如一静”,说穿了“太阳下没有新鲜事物”。

号称山川形胜,还不是几堆石头一汪子水?记得小学时郊外踏青,是一桩心跳的事,多早就筹备,起个大早,排成队伍,擎着校旗,鼓乐前导,事后下星期还得作一篇《远足记》,才算功德圆满。

旅行一次是如此的庄严!②旅行果然是一桩乐事吗?③出门要带行李,那几十斤重的五花大绑的铺盖卷儿便是旅行者的第一道难关。

要捆得紧,要见棱见角,与稀松露馅的大包袱要迥异其趣,这已不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所能胜任的了。

关卡上偏有好奇人要打开看看,看完之后便很难得再复原。

“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很多人在打完铺盖卷儿之后就觉得游兴已尽了。

在某些国度,旅行是不需要携带铺盖的,好像凡是有床的地方就有被褥,有被褥的地方就有随时洗换的被单——旅客可以无牵无挂,不必像蜗牛似的顶着安身的家伙走路。

④原始的交通工具,并不足为旅客之苦。

我觉得“滑竿”“架子车”都比飞机有趣。

“御风而行,冷然善也”,那是神仙生涯。

在尘世旅行,还是以脚能着地为原则。

我们要看朵朵的白云,但并不想在云隙里站出钻进;我们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并不想把世界缩小成假山石一般玩物似的来欣赏。

交通工具之原始不是病,病在于舟车之不易得,车夫舟子之不易缠。

“衣帽自看”固不待言,还要提防青纱帐起。

⑤旅行虽然夹杂着苦恼,究竟有很大的乐趣在。

⑥旅行是一种逃避。

“大隐藏人海”,我们不是大隐,在人海里藏不住。

岂但人海里安不得身?在家园也不容易遁迹。

成年圈在四合房里,成年的看着家里的那一张脸,家里面所能看见的那一块青天。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风明月,在家里都不能充分享用,要放风筝需要举着竹竿爬上房脊,要看日升月落需要左右邻居没有遮拦。

【记叙文阅读】梁实秋《勤》阅读练习及答案

【记叙文阅读】梁实秋《勤》阅读练习及答案

【记叙文阅读】梁实秋《勤》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7-20题。

(13分)诚(作者:梁实秋)①勤,劳也。

无论劳心劳力,竭尽所能黾勉从事,就叫做勤。

各行各业,凡是勤奋不怠者必定有所成就,出人头地。

即使是出家的和尚,息迹岩穴,徜徉于山水之间,勘破红尘,与世无争,他们也自有一番精进的功夫要做,于读经礼拜之外还要勤行善法不自放逸。

且举两个实例:②一个就是唐朝开元间的百丈怀海禅师,亲近马祖时得大悲印,勤学愈演愈烈。

他制订了“百丈戒律”,他自己笃实采行,“一日不并作,一日不甲壳类”,一面修持,一面劳作。

“出坡”的时候,他躬先领导以为表率。

他至了暮仍然照常操作方式,弟子们于心不忍,偷偷地把他的农作工具藏身出来.。

禅师打听没工具,那一天没工作,但是那一天他也就真个的没喝东西。

他的勤奋精神敬佩了不少的人。

③另一个是清初的以山水画著名的石豁和尚。

请看他自题《溪山无尽图》:“大几天地生人,宜清勤自持,不可懒惰。

若当得个懒字,便是懒汉,终无用处。

……残衲住牛首山房,朝夕焚诵,稍余一刻,必登山选胜,一有所得,随笔作山水数幅或字一段,总之不放闲过。

所谓静生动,动必作一番事业。

端教一个人立于天地间无愧。

若忽忽不知,懒而不觉,何异草木?”人而不勤,无异草木,这句话沉痛极了。

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生活,英文叫做vegetate,意为植物的生活。

中外的想法不谋而合。

④诚的反面就是倔。

早晨躺在床上玩儿,起至得床去仍就是懒洋洋的不事干净,能够拖至明天搞的事今天不搞,能够归咎于别人搞的事自己不搞,稀奇古怪的事情不敢懂得,不能搞的事不敢学,有意把事情搞得更好,有意把成果拓展得更多,耽好逸乐,四体不勤,念念不忘的就是如何过周末如何渡假期。

这就是一标准懒汉的真实写照。

⑤恶劳好逸,人之常情。

就因为这是人之常情,人才需要鞭策自己。

勤能补拙,勤能损欲,这还是消极的说法、勤的积极意义是要人选德修业,不但不同于草本、也有异于禽兽,成为名副其实的万物之灵。

排队的阅读题及答案

排队的阅读题及答案

排队的阅读题及答案1875年6月的一天黄昏,一个专门收购遗言的商贩出现在长江平原南部的一个小城。

他挑选护城河边的一个小客栈住下。

当天午夜,他在小城的大街小巷张贴了十几张广告。

广告这样写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黄金有价,遗言无价。

一个人的临终遗言是他留给人类最珍贵的财富,本人专门收购遗言,每份遗言10块大洋。

欢送出售遗言,本人效劳上门。

:新北门客栈西厢。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小城,在平静的小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人们首先要核实这一消息的真假。

因为这个消息听起来不可思议,居然有人专门收购遗言,而且出这么高的价钱,比废铜烂铁贵100倍。

但是去过新北门客栈的人都证实这不是玩笑,是千真万确的。

头上扎着红头布的商贩不仅告诉前来打听的人确有其事,而且告诉人们他这一行当的规矩。

不是所有的遗言都可以收购的,必须是即将死亡的人向他口授的遗言,他才收购,他才会出这么高的价钱。

商贩还向好奇的人们演示了他手中的拨浪鼓。

那是一个神秘的装置。

把写有遗言的纸从它侧面的缝隙放进去,旋转几下,就卷进去了,再也打不开。

商贩说,没人能翻开。

但是,善良的市民们在证实这一消息的真实性后,很快发现这个事情有许多可疑之处,甚至是个骗局。

首先是他为什么收购遗言?对此,商贩的解释和他在广告上说的一样,他一再强调,人间没有什么比遗言更值钱的了。

他会反问你,你能说出什么东西比遗言值钱吗?更让人们可疑的是,他出这么高的价钱买遗言作什么用?作为一个商人,他如何赚钱?他把遗言卖给谁?谁会出这么高的价钱买遗言?对这个问题商贩讳莫如深,从不正面答复。

不过,他说,不是你们给我钱,是我给你们钱,我骗你们什么呢?尽管人们对商贩议论纷纷,将信将疑,但有一点人们是坚信不疑的,那就是没有人会出售遗言给他,没有人会为了10块大洋出售遗言给他。

何况,一个人的遗言,或多或少会涉及个人及家庭的隐私,人们怎么会把秘密或隐私告诉一个素不相识的商贩呢?家住城门口的钟表匠,是商贩来小城后,第一个濒临死亡的人。

【记叙文阅读】梁实秋《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记叙文阅读】梁实秋《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记叙文阅读】梁实秋《山》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山梁实秋最近有幸,连读两本出色的新诗。

一是夏菁的“山”,一是楚戈的“散步的山峦”。

两位都是爱山的诗人。

诗人哪有不爱山的?可是这两位诗人对于山有不寻常的体会、了解,与感情。

使我这久居城市樊笼的人,读了为之神往。

夏菁是森林学家,游遍天下,到处造林。

他为了职业关系,也非经常上山不可。

我曾陪他游过阿里山,在传说闹鬼的宾馆里住了一晚,杀鸡煮酒,看树面山(当然没有遇见鬼,不过夜月皎洁,玻璃窗上不住的有剥啄声,造成近似“咆哮山庄”的气氛,实乃一只巨大的扑灯蛾在扑通着想要进屋取暖)。

夏菁是极好的游伴,他不对我讲解森林学,我们只是看树看山,有说有笑,不及其他。

他在后记里说:“我的工作和生活离不开山,而爬山最能表达一种追求的恒心及热诚。

然而,山是寂寞的象征,诗是寂寞的,我是寂寞:有一些空虚/就想到山,或是什么不如意/山,你的名字是寂寞/我在寂寞时念你。

”普通人在寂寞时想找伴侣,寻热闹。

夏菁寂寞时想山。

山最和他谈得来。

其中有一点泛神论的味道,把山当作是有生命的东西。

山不仅是一大堆、高高一大堆的石头,要不然怎能“相对两不厌”呢?在山里他执行他的业务,显然的他更大的享受是进入“与自然同化”的境界。

山,凝重而多姿,可是它心里藏着一团火。

夏菁和山太亲密了,他也沾染上青山一般的妩媚。

他的诗,虽然不像喜马拉雅山,不像落矶山那样的岑?参差,但是每一首都自有丘壑,而且蕴藉多情。

格律谨严,文字洗炼,据我看像是有英国诗人郝斯曼的风味,也有人说像佛劳斯特。

有一首《每到二月十四日》,我读了好多遍,韵味无穷。

每到二月十四/我就想到情人市/想到相如的私奔/范仑铁诺的献花人每到二月十四/想到献一首歌词/那首短短的歌词/十多还没写完/还没想好意思/更没有谱上曲子我总觉得惭愧不安/每到二月十四/每到二月十四/我心里澎湃不停/要等我情如止水/也许会把它完成该诗原注:“情人市(loveland)在科罗拉多北部,每逢二月十四日装饰得非常动人。

梁实秋《养成好习惯》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实秋《养成好习惯》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养成好习惯(13分)梁实秋①人的天性大致是差不多的,但是在习惯方面却各不相同,习惯是慢慢养成的,在幼小的时候最容易养成,一旦养成之后,要想改变过来却还很不容易。

②例如说:清晨早起是一个好习惯,这也要从小时候养成。

很多人从小就贪睡懒觉,一遇假日便要睡到日上三竿还高卧不起,平时也是不肯早起,往往蓬首垢面的就往学校跑,结果还是迟到,这样的人长大了之后也常是不知振作,多半不能有什么成就。

祖逖闻鸡起舞,刘琨枕戈待旦,那才是志士奋励的榜样。

③我们中国人最重礼,因为礼是行为的规范。

礼要从家庭里做起,姑举一例:为子弟者“出必告,返必面”,这一点点对长辈的起码的礼,我们是否已经每日做到了呢?我看见有些个孩子们早晨起来对父母视若无睹,晚上回到家来如入无人之境,遇到长辈常常横眉冷目,不屑搭讪。

这样的跋扈乖戾之气如果不早早的纠正过来,将来长大到社会服务,必将处处引起摩擦不受欢迎。

我们不仅仅对长辈要恭敬有礼,对任何人都应该维持相当的礼貌。

④大声说话,扰及他人的宁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

我们试自检讨一番,在别人读书工作的时候是否有过喧哗的行为?我们要随时随地为别人着想,维持公共的秩序,顾虑他人的利益,不可放纵自己,在公共场所人多的地方,要知道依次排队,不可争先恐后的去乱挤。

⑤时间即是生命。

我们的生命是一分一秒地在消耗着,我们平常不大觉得,细想起来实在值得警惕。

我们每天有许多的零碎时间于不知不觉中浪费掉了。

我们若能养成一种利用闲暇的习惯,一遇空闲,无论其为多么短暂,都利用之做一点有益身心之事,则积少成多终必有成。

常听人讲起“消遣”二字,最是要不得,好像是时间太多无法打发的样子,其实人生短促极了,哪里会有多余的时间待人“消遣”?陆放翁有句云:“待饭未来还读书”。

我知道有人就经常利用这“待饭未来”的时间读了不少的大书。

古人所谓“三上之功”,枕上、马上、厕上,虽不足为训,其用意是在劝人不要浪费光阴。

⑥吃苦耐劳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标识。

梁实秋《书房》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实秋《书房》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房梁实秋书房,多么典雅的一个名词!很容易令人联想到一个书香人家。

书香是与铜臭相对的。

某实书未必香,铜亦未必臭。

周彝商鼎,古色斑斓,终日摩挲亦不觉其臭,铸成钱币才沾染市侩味,可是不复流通的布帛刀错又常为高人赏玩之资。

书之所以为香,大概是指松烟油墨印上了毛边连史,从不大通风的书房里散发出来的那一股怪味,不是桂馥兰薰,也不是霉烂馊臭,是一股混合的难以形容的怪味。

这种怪味只有书房里才有,而只有士大夫家才有书房。

书香人家之得名大概因为这。

寒窗之下苦读的学子多半是没有书房的,囊萤凿壁的就更不用说。

所以对于寒苦的读书人,书房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豪华神仙世界。

伊士珍《琅嬛记》:“张华游于洞宫,遇一人引至一处。

别是天地,每室各有奇书,华历观诸室书,皆汉以前事,多所未闻者,问其地,曰:‘琅嬛福地也。

’”这是一位读书人希求冥想一个理想的读书之所,乃托之于神仙梦境。

其实除了赤贫的人饔飱不继谈不到书房外,一般的读书人,如果肯要一个书房,还是可以好好布置出一个来的。

一个正常的良好的人家,每个孩子应该拥有一个书桌,主人应该拥有一间书房。

书房的用途是庋藏图书并可读书写作于其间,不是用以公开展览借以骄人的。

“丈夫拥有万卷书,何假南面百城!”这种话好像是很潇洒而狂傲,其实是心尚未安无可奈何的解嘲语,徒见其不丈夫。

书房不在大,亦不在设备佳,适合自己的需要便是。

局促在几尺宽的走廊一角,只要放得下一张书桌,依然可以作为一个读书写作的工厂,大量出货。

光线要好,空气要流通,红袖添香是不必要的,既没有香,“素腕举,红袖长”反倒会令人心有别注。

书房的大小好坏,和一个读书写作的成绩之多少高低,往往不成比例。

有好多著名作品是在监狱里写的。

我看见过的考究的书房当推宋春舫先生的楬木庐为第一,在青岛的一个小小的山头上,这书房并不与其寓邱相连,是单独的一栋。

环境清幽,只有鸟语花香,没有尘嚣市扰。

《太平清话》:“李德茂环积坟籍,名曰书城。

高考文学类文本梁实秋《写字》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考文学类文本梁实秋《写字》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实秋《写字》阅读练习及答案六、现代文阅读(二) (12分)写字梁实秋在从前,写字是一件大事,在“念背打”教育体系当中占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从描红模子的横平竖直,到写墨卷的黑大圆光,中间不知有多勤苦。

记得小时候写字,老师冷不防地从你脑后把你的毛笔抽走,弄得你一手掌的墨,这证明你执笔不坚,是要受惩罚的。

这样恶作剧还不够,有的在笔管上套大铜钱,一个,两个,乃至三四个,摇动笔管只觉头重脚轻,这原理是和武术家腿上绑沙袋差不多,一旦解开重负便会身轻似燕极尽飞檐走壁之能事,如果练字的时候笔管上驮着好几两重的金属,一旦握起不加附件的竹管,当然会龙飞蛇舞,得心应手了。

写一寸径的大字,也有人主张用悬腕法,甚至悬肘法,写字如站桩,挺起腰板,咬紧牙关,正襟危坐,道貌岸然,在这种姿态中写出来的字,据说是能力透纸背。

现代的人无须受这种折磨。

“科举”已经废除了,只会写几个“行”“阅”“如拟”“照办”,便可为官。

自来水笔代替了毛笔,横行左行也可以应酬问世,写字一道,渐渐地要变成“国粹”了。

当作一种艺术看,中国书法是很独特的。

因为字是艺术,所以什么“永字八法”之类的说数,其效用也就和“新诗作法”“小说作法”相差不多,绳墨当然是可以教的,而巧妙各有不同,关键在于个人。

写字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个性,所谓“字如其人”大抵不诬。

如果每个字都方方正正,其人大概拘谨;如果伸胳臂拉腿的都逸出格外,其人必定豪放;字瘦如柴,其人必如排骨;字如墨猪,其人必近于“五百斤油”。

所以郑板桥的字,就应该是那样倾斜古怪,才和他那吃狗肉傲公卿的气概相称,颜鲁公的字就应该是那样的端庄凝重,才和他的临难不苟的品格相合,其间无丝毫勉强。

在“文字国”里,需要写字的地方特别多,擘窠大字至蝇头小楷,都有用途。

可惜的是,写字的人往往不能用其所长,且常用错了地方。

譬如,凿石摹壁的大字,如果不能使山川生色,就不如给当铺酱园写写招牌,最不济也可以给煤栈写“南山高煤”。

有些人的字不宜在壁上题诗,改写春联或“抬头见喜”就合适得多。

梁实秋《年龄》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实秋《年龄》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年龄梁实秋①从前看人作序,或是题画,或是写匾,在署名的时候往往特别注明“时年七十有二”、“时年八十有五”或是“时年九十有三”,我就肃然起敬。

春秋时人荣启期以为行年九十是人生一乐,我想拥有一大把年纪的人大概是有一种可以在人前夸耀的乐趣。

只是当时我离那耄耋之年还差一大截子,不知自己何年何月才有资格在署名的时候也写上年龄。

我揣想署名之际写上自己的年龄,那时心情必定是扬扬得意,好像是在宣告:“小子们,你们这些黄口小儿,乳臭未干,虽然幸离襁褓,能否达到老夫这样的年龄恐怕尚未可知哩。

”须知得意不可忘形,在夸示高龄的时候,未来的岁月已所余无几了。

俗语有一句话说:“棺材是装死人的,不是装老人的。

”话是不错,不过你试把棺盖揭开看看,里面躺着的究竟是以老年人为多。

年轻的人将来的岁月尚多,所以我们称他为富于年。

人生以年龄计算,多活一年即是少了一年,人到了年促之时,何可夸之有?我现在不复年轻,看人署名附带声明时年若干若干,不再有艳羡之情了。

倒是看了富于年的英俊,有时不胜羡慕之至。

②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其茎部的细胞因春夏成长秋冬停顿之故而形成所谓年轮,我们可以从而测知其年龄。

人没有年轮,而且也不便横切开来察验。

人年纪大了常自谦为马齿徒增,也没有人掰开他的嘴巴去看他的牙齿。

眼角生出鱼尾纹,脸上遍洒黑斑点,都不一定是老朽的征象。

头发的黑白更不足为凭。

有人春秋鼎盛而已皓首皤皤,有人已到黄考之年而顶上犹有“不白之冤”,这都是习见之事。

不过,岁月不饶人,冒充少年究竟不是容易事。

地心的吸力谁也抵抗不住。

脸上、颈上、腰上、踝上,连皮带肉的往下坠,虽不至于“载跋其胡”,那副龙钟的样子是瞒不了人的。

别的部分还可以遮盖起来,面部经常暴露在外,经过几番风雨,多少回风霜,总会留下一些痕迹。

③好象有些女人对于脸上的情况较为敏感。

眼窝底下挂着两个泡囊,其状实在不雅,必剔除其中的脂肪而后快。

两颊松懈,一条条的沟痕直垂到脖子上,下巴底下更是一层层的皮肉堆累,那就只好开刀,把整张的脸皮揪扯上去,象国剧一些演员化装那样,眉毛眼睛一齐上挑,两腮变得较为光滑平坦,皱纹似乎全不见了。

排队阅读答案梁实秋

排队阅读答案梁实秋

排队阅读答案梁实秋排队梁实秋如果你起个大早,赶到邮局烧头炷香,柜台前即使只有你一个人,你也休想能从容办事,因为柜台里面的先生小姐忙着开柜子,取邮票文件,调整邮戳,这时候就有顾客陆续进,说不定一位站在你左边,一位站在你右边,总之是会把你夹在中间。

夹在中间的人未必有优先权,所以,三个人就挤得很紧,胳博粗、个子大,脚跟稳的占便宜。

夹在中间的人也未必轮到第二名,因为说不定又有人附在你的背上,像长臂猿似的伸出一只胳膊,越过你的头部拿着钱要买邮票。

人越聚越多,最后像是橄榄球赛似的挤成一团,你想钻出也不容易。

三人曰众,古有明训。

所以三个人聚在一起就要挤成一堆。

排队是洋玩意儿,我们所谓“鱼贯而行”都是在极不得已的情形之下所做的动作。

《晋书—范汪传》:“玄冬之月,沔汉干涸,皆当鱼贯而行,推排而进。

”水不干涸谁肯循序而进,虽然鱼贯,仍不免于推排。

我小时候,在北平有过一段经验,过年父亲常带我逛厂甸,进入海王村,里面有旧书铺、古玩铺、玉器摊,以及临时搭起的几个茶座儿。

我们是礼义之邦,君子无所争,从没有鼓励人争先恐后之说。

很多地方我们都讲究揖让,尤其是几个朋友走出门口的时候,常不免于拉拉扯扯礼让了半天,其实鱼贯而行也就够了。

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到了陌生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便不肯排队,而一定要奋不顾身。

难道真需要那一条鞭子才行么?据说:“让”本是我们“固有道德”的一个项目,谁都知道孔融让梨、王泰推枣的故事。

《左传》老早就有这样的嘉言:“让,德之主也。

”(昭—十)“让,礼之主也。

”(襄—十三)《魏书》卷二十记载着东夷弁辰国的风俗:“其俗,行者相逢,皆住让路。

”当初避秦流亡海外的人还懂得“行者相逢皆住让路”的道理,所以史官秉笔特别标出,表示礼让乃泱泱大国的流风遗韵,远至海外,犹堪称述。

我们抛掷一根肉骨头于群犬之间,我们可以料想到将要发生什么情况。

人为万物之灵,当不至于狼奔豕窜地攘臂争先地夺取一根骨头。

但是人之异于禽兽者几稀,从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窥察到懂得克己复礼的道理的人毕竟不太多。

梁实秋《窗外》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实秋《窗外》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窗外梁实秋①窗子就是一个画框,只是中间加些棂子,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

那幅图画是妍是媸,是雅是俗,是闹是静,那就只好随缘。

我今寄居海外,栖身于“白屋”楼上一角,临窗设几,作息于是,沉思于是,只有在抬头见窗的时候看到一幅幅的西洋景。

现在写出窗外所见,大概是近似北平天桥之大金牙的拉大片吧?②“白屋”是一座刷了白颜色油漆的房屋,既没有白茅覆盖,也没有外露木材,像是韩诗外传里所谓的“穷巷白屋”。

拉开窗帘,首先看见的是一块好大好大的天。

天为盖,地为舆,谁没看见过天?但以前住在人烟稠密天下第一的都市里,我看见的天仅是小小的一块。

“白屋”东边隔街是一个小学操场,绿草如茵,偶然有些孩子在那里蹦蹦跳跳;北边是一大块空地,长满了荒草,前些天还绽出一片星星点点的黄花,这些天都枯黄了,枯草里有几株参天的大树,有枞有枫,都直挺挺的稳稳的矗立着;南边隔街有两家邻居;西边也有一家。

有一天午后,小雨方住,蓦然看见天空一道彩虹,是一百八十度完完整整的清清楚楚的一条彩带,所谓虹饮江皋,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虹销雨霁的景致,不知看过多少次,却没看过这样规模壮阔的虹。

③路上的汽车往来如梭,而行人绝少。

清晨有两个头发颁白的老者绕着操场跑步,跑得气咻咻的,不跑完几个圈不止,其中有一个还有一条大黑狗作伴。

黑狗除了运动健身之外,当然不会轻易放过一根电线杆子而不留下一点记号,更不会不选一块芳草鲜美的地方施上一点肥料。

天气晴和的时候常有十八九岁的大姑娘穿着斜纹布蓝工裤,光着脚在路边走,白皙的两只脚光光溜溜的。

日本的武者小路实笃曾经说起:“传有久米仙人者,因逃情,入山苦修成道。

一日腾云游经某地,见一浣纱女,足胫甚白,目眩神驰,凡念顿生,飘忽之间已自云头跌下。

”我不会从窗头跌下,因为我没有目眩神驰。

我只是想:裸足走路也算是年轻一代之反传统反文明的表现之一,以后恐怕还许有人要手脚着地爬着走,或索兴倒竖蜻蜓用两只手走路,岂不更为彻底更为前进?至于长头发大胡子的男子现在已经到处皆是,甚至我们中国人也有沾染这种习气的,习俗移人,一至于此!④星期四早晨清除垃圾,也算是一景。

高考语文全程检测二十一:写作训练[最新版]

高考语文全程检测二十一:写作训练[最新版]

注:尊敬的各位读者,本文是笔者教育资料系列文章的一篇,由于时间关系,如有相关问题,望各位雅正。

希望本文能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如果您需要其它类型的教育资料,可以关注笔者知识店铺。

由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部分内容侵权请联系笔者。

高考语文全程检测二十一:写作训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排队,是一种社会现象。

一个挨一个依次排列成行,这就是排队;将人或事物按一定的标准依次排列,或由高到低,或由多到少,也就是“排队”,或叫“排名”、“排行”。

请以“排队”或“排名”为内容范围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只要与“排队”或“排名”有关就符合要求。

具体内容可以编写故事,发表见解等。

②题目自拟。

③文体自选。

④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俄国作家契诃夫有句名言:“小狗不应该因为有大狗的存在而慌乱不安,所有的狗都应该叫——就按上帝给的嗓门叫好了!”这个比喻鼓励青年人不畏起点低,不怕阅历浅,要敢于大胆创新,在探索的过程中提高能力,完善自我。

请以“小狗也要大声叫”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只要与这个话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

②文体不限,可以叙述经历,编写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联想和想象等等。

③自拟题目。

④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言论:“如果读小学时我努力学习就好了”,“如果我学会弹钢琴就好了”……;或者“如果当初是要我去做那件事也会做好,这有什么了不起”等等。

总之,“如果”后的话是一种假设,想象中的一种条件以及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当别人对你说“如果……”的时候,你想对他(她)说些什么?请你以《生命不相信如果……》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一则材料,然后按照要求作文。

谭盾是一个喜欢拉琴的年轻人,可是他刚到美国时,却必须到街头拉小提琴卖艺来赚钱。

很幸运地,谭盾和一位认识的黑人琴手一起争到一个最能赚钱的好地盘——商业银行的门口。

梁实秋《排队》阅读练习答案

梁实秋《排队》阅读练习答案

梁实秋《排队》阅读练习答案排队梁实秋如果你起个大早,赶到邮局烧头炷香,柜台前即使只有你一个人,你也休想能从容办事,因为柜台里面的先生小姐忙着开柜子,取邮票文件,调整邮戳,这时候就有顾客陆续进来,说不定一位站在你左边,一位站在你右边,总之是会把你夹在中间。

夹在中间的人未必有优先权,所以,三个人就挤得很紧,胳博粗、个子大,脚跟稳的占便宜。

夹在中间的人也未必轮到第二名,因为说不定又有人附在你的背上,像长臂猿似的伸出一只胳膊,越过你的头部拿着钱要买邮票。

人越聚越多,最后像是橄榄球赛似的挤成一团,你想钻出来也不容易。

三人曰众,古有明训。

所以三个人聚在一起就要挤成一堆。

排队是洋玩意儿,我们所谓“鱼贯而行”都是在极不得已的情形之下所做的动作。

《晋书范汪传》:“玄冬之月,沔汉干涸,皆当鱼贯而行,推排而进。

”水不干涸谁肯循序而进,虽然鱼贯,仍不免于推排。

我小时候,在北平有过一段经验,过年父亲常带我逛厂甸,进入海王村,里面有旧书铺、古玩铺、玉器摊,以及临时搭起的几个茶座儿。

我们是礼义之邦,君子无所争,从来没有鼓励人争先恐后之说。

很多地方我们都讲究揖让,尤其是几个朋友走出门口的时候,常不免于拉拉扯扯礼让了半天,其实鱼贯而行也就够了。

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到了陌生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便不肯排队,而一定要奋不顾身。

难道真需要那一条鞭子才行么?据说:“让”本是我们“固有道德”的一个项目,谁都知道孔融让梨、王泰推枣的故事。

《左传》老早就有这样的嘉言:“让,德之主也。

”(昭十)“让,礼之主也。

”(襄十三)《魏书》卷二十记载着东夷弁辰国的风俗:“其俗,行者相逢,皆住让路。

”当初避秦流亡海外的人还懂得“行者相逢皆住让路”的道理,所以史官秉笔特别标出,表示礼让乃泱泱大国的流风遗韵,远至海外,犹堪称述。

我们抛掷一根肉骨头于群犬之间,我们可以料想到将要发生什么情况。

人为万物之灵,当不至于狼奔豕窜地攘臂争先地夺取一根骨头。

但是人之异于禽兽者几稀,从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窥察到懂得克己复礼的道理的人毕竟不太多。

高三语文语文高中语文语句连贯(排序)试题含答案

高三语文语文高中语文语句连贯(排序)试题含答案

高三语文语文高中语文语句连贯(排序)试题含答案一、高中语文语句连贯(排序)1.根据下面创设的情境,在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内容。

梁实秋:幽默救场梁实秋在师大任教期间,校长刘真常请名人到校讲演。

一次,主讲人迟迟未到,在座的师生都等得很不耐烦。

刘真只好请在座的梁实秋救急,上台给同学们讲几句话。

梁慢吞吞地说:“________一番话引得全场哄笑,驱散了师生们的不快,也让师生们对于主讲人的迟到多了份谅解。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字。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互联网大潮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时代的春节,________。

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大包小包的鸡鸭鱼肉、瓜果蔬菜,是春节必有的一道风景。

而如今,置办年货习俗依旧,________,“网上赶集”逐渐兴起。

现在各大购物网站都在醒目位置推出了年货专栏,想要的商品应有尽有。

消费者只要轻轻点击鼠标,________。

在乡村,随着发展农村电商相关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农民也能坐享电商送货上门的便捷。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字。

和孟子一样,“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可以说是所有从教之人的共同心愿。

以前看到写老师的诗句时,总觉得有些夸张,直到自己的职业和三尺讲台连在一起才心中恍然,这并非老师的道德更高尚,________。

“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的职责,老师在课堂上最担心的是讲半天,________。

从这个角度来看,能举一反三的学生才会受老师的特别青睐,________,也真是老师的福气。

譬如苏格拉底有幸得柏拉图这一学生,柏拉图又有幸得亚里士多德这一弟子,亚里士多德则有幸教导亚历山大大帝,这种师生之间的互相成就,可谓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小说”虚构“主题练习《排队》及答案

小说”虚构“主题练习《排队》及答案

【导语】滕刚的《异乡人》是一部由39个章节组成的长篇小说,每一个章节其实就是一篇微型小说。

由它们每一个章节的标题,如《过马路》《抢救》《满街晃着大盖帽》《陪聊系列》等的排列,可以看出作者试图将它们从各个角度组合起来,全景式地展现当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况。

总之,一切荒诞的成为了常态,一切正常的成为了荒诞。

可谓写尽了当代形态小人物的悲哀与促狭,堪称当代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文本阅读】【荒诞世界】排队[中国] 滕刚异乡人刚到马路对面,走在他前面的人突然狂奔起来。

异乡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也跟在后面狂奔。

狂奔的人排在了一个长长的队伍后面,异乡人也排了过去。

异乡人放下行李,问排在他前面的人:“请问先生,前面干什么?”那人说:“我也不知道,你只管排队就是了,一定是好事。

”异乡人把一只脚跨出队伍,用手遮住眼睛上方的阳光,向前看,看不到头。

向后看,队伍已经排到了马路。

他问排在他后面的人:“请问先生,您知道排队干什么吗?”那人说:“不知道,你只管排队就是了,一定是好事。

”四面八方的人正向队伍奔来。

异乡人排了一个小时,发现自己还在原地,他问前面的人:“前面怎么不动呢?”那人说:“你只管排队就是了。

”一个戴斗笠的人突然从东面奔过来。

“不许插队!不许插队!”队伍里喊出一声。

戴斗笠的人小声问排在异乡人前面的人:“你能把位置让给我吗?”那人说:“我不让,我已经排了一个小时了。

”戴斗笠的人说:“我给你钱。

”那人说:“你出多少?”戴斗笠的人说:“5块。

”那人说:“10块。

”戴斗笠的人从口袋里掏出10块钱,说:“成交。

”那人拿了钱就向队伍后面奔去。

异乡人问戴斗笠的人:“请问先生,您知道前面在干什么吗?”戴斗笠的人说:“你管他干什么,只要看到有人排队,你去排就是了。

”异乡人踮起脚,向前看,说:“前面怎么不动呢?”戴斗笠的人向西边狂奔的人招了招手,一个戴草帽的人奔了过来。

戴斗笠的人说:“我把位置让给你。

”那人说:“多少钱?”戴斗笠的人说:“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1-3题。

排队
梁实秋
如果你起个大早,赶到邮局烧头炷香,柜台前即使只有你一个人,你也休想能从容办事,因为柜台里面的先生小姐忙着开柜子,取邮票文件,调整邮戳,这时候就有顾客陆续进来,说不定一位站在你左边,一位站在你右边,总之是会把你夹在中间。

夹在中间的人未必有优先权,所以,三个人就挤得很紧,胳博粗、个子大,脚跟稳的占便宜。

夹在中间的人也未必轮到第二名,因为说不定又有人附在你的背上,像长臂猿似的伸出一只胳膊,越过你的头部拿着钱要买邮票。

人越聚越多,最后像是橄榄球赛似的挤成一团,你想钻出来也不容易。

三人曰众,古有明训。

所以三个人聚在一起就要挤成一堆。

排队是洋玩意儿,我们所谓鱼贯而行都是在极不得已的情形之下所做的动作。

《晋书范汪传》:玄冬之月,沔汉干涸,皆当鱼贯而行,推排而进。

水不干涸谁肯循序而进,虽然鱼贯,仍不免于推排。

我小时候,在北平有过一段经验,过年父亲常带我逛厂甸,进入海王村,里面有旧书铺、古玩铺、玉器摊,以及临时搭起的几个茶座儿。

我们是礼义之邦,君子无所争,从来没有鼓励人争先恐后之说。

很多地方我们都讲究揖让,尤其是几个朋友走出门口的时候,常不免于拉拉扯扯礼让了半天,其实鱼贯而行也就够了。

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到了陌生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便不肯排队,而一定要奋不顾身。

难道真需要那一条鞭子才行么?
据说:让本是我们固有道德的一个项目,谁都知道孔融让梨、王泰推枣的故事。

《左传》老早就有这样的嘉言:让,德之主也。

(昭十)让,礼之主也。

(襄十三)《魏书》卷二十记载着东夷弁辰国的风俗:其俗,行者相逢,皆住让路。

当初避秦流亡海外的人还懂得行者相逢皆住让路的道理,所以史官秉笔特别标出,表示礼让乃泱泱大国的流风遗韵,远至海外,犹堪称述。

我们抛掷一根肉骨头于群犬之间,我们可以料想到将要发生什么情况。

人为万物之灵,当不至于狼奔豕窜地攘臂争先地夺取一根骨头。

但是人之异于禽兽者几稀,从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窥察到懂得克己复礼的道理的人毕竟不太多。

小的地方肯让,大的地方才会与人无争。

争先是本能,一切动物皆不能免:让是美德,是文明进化培养出来的习惯。

孔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只有当仁的时候才可以不让,此外则一定当以谦让为宜。

(节选于《书摘》2015年01月01日,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分析,下列对让的理解不符合原文的是:(3分)
A、我们固有道德的项目有很多,让是其中之一。

争是人之本性,让可以在后面慢慢培养形成。

B、孔融让梨、王泰推枣的故事体现古人让之精神,让之道德。

日常生活中,懂得克己复礼的道理的人甚少。

C、让,德之主也(昭十)当仁不让于师来源于《左转》《论语》,在赞赏让之行为的同时提倡只有当仁的时候才可以不让,否则则一定当以谦让为宜。

D、避秦流亡海外的人还懂得行者相逢皆住让路的道理,所以史官秉笔特别标出,表示礼让乃泱泱大国的流风遗韵,远至海外,犹堪称述。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3分)
A、因为柜台里面的先生小姐忙着开柜子,取邮票文件,调整邮戳,这时候人陆续进来,会把你夹在中间,所以即使你起个大早,赶到邮局烧头炷香,柜台前即使只有你一个人,你也不能从容办事。

B、古有明训:三个人聚在一起就要挤成一堆。

排队是洋玩意儿,我们所谓鱼贯而行都是在极不得已的情形之下所做的动作。

小的地方肯让,大的地方才会与人无争。

争与让需辩证对待,一切动物皆会争,让是发展到文明社会存有的习惯。

C、因为人为万物之灵,当不至于狼奔豕窜地攘臂争先地夺取一根骨头。

但是人之异于禽兽者几稀,我们必争不让。

D、我们是礼义之邦,君子无所争,从来没有鼓励人争先恐后之说。

很多地方我们都讲究揖让,但当我们混在陌生人人群中,我们便奋不顾身。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事件或说法体现让的美德的是:(3分)
A、因父亲病危而五天没有公开露面的李总理,昨天来到丹戎巴葛民众俱乐部,神情自若地写下祝福父亲康复的祝语,并感谢该区居民连日来表达的关怀与慰问。

(凤凰网)
B、土气跟宁在宝马车里哭的价值取向格格不入,却是艰苦朴素的精神体现。

党的干部不该整天穿名牌、抽名烟、喝名酒,更应该让于甘愿淡泊、乐于清贫的精神,为出无车食无鱼的土气而欣慰。

(人民日报)
C、协警要求男子驾车靠边接受检查,男子却开车将协警撞倒在地,并对协警大骂:穿狗皮的宝儿(傻子),弄你狗日的。

后经查证,驾车男子为安岳城区某工商所所长刘涛,当时身着工商制服。

(华西都市报)
D、往来车辆的驾驶人,一见Yield(让)这个牌示,把车停了下来,左顾右盼,直到可以通行无阻的时候才把车直驶过去。

有时候路上根本并无车辆横过,但是驾驶人仍然照常停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