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公开课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优质教案精选

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优质教案精选

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生物教材《遗传和变异》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基因的概念、遗传规律、变异的类型及其原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基因的概念,掌握遗传规律,能运用遗传图解表示遗传过程。

2. 使学生了解变异的类型及原因,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遗传规律的运用,变异原因的理解。

重点:基因的概念,遗传和变异现象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模型,遗传图谱。

学具:练习册,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多组亲子代照片,引导学生观察亲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引出遗传现象。

2. 新课导入:(1)基因的概念:利用PPT展示基因的图片,讲解基因的定义及作用。

(2)遗传规律: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遗传规律。

(3)变异现象:介绍变异的类型及原因,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

3.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身边亲人的遗传特征,绘制遗传图谱。

(2)讨论变异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农作物育种。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基因的概念2. 遗传规律显性遗传隐性遗传3. 变异现象类型原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基因的概念及其作用。

(2)举例说明遗传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3)分析变异现象的类型及原因。

2. 答案:(1)基因是生物体内负责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单位,决定生物的性状。

(2)如双眼皮、单眼皮等遗传特征的传递。

(3)如杂交育种、基因突变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兴趣较高,但在遗传规律的理解上仍有困难,需要加强讲解和练习。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亲子代遗传特征调查,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2)开展生物科普活动,了解基因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3)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提高环保意识。

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是适用于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章节的教学。

本章内容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了解生物个体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重要手段。

本章掌握后,学生能够对一些生物现象作出合理解释,同时也为后续学习生物课程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生物遗传的基本原理;•了解生物的遗传单元的结构;•理解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遗传和变异的基本现象;•通过课堂演示和讨论,提高学生们的分析思考能力;•提高生物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生物教育对学生自身发展的潜能。

三、教学内容及分析1. 遗传与变异现象•基因、染色体和DNA的基本概念;•生物遗传的基本原理;•生物的变异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2. 生物遗传基因实验•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父母、同一父母不同子代间的遗传关系;•实验操作:给两只果蝇(一只为纯合或杂合dom受体阳性,一只为纯合或杂合dom受体阴性)交配,产生F1代。

再让F1代中相同的F1杂合个体自交,产生F2代果蝇。

•实验结果:观察相同的F2杂合果蝇子代表现的性状频率,发现F2代子代的展现比例为3:1。

3. 生物变异现象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变异现象;•实验操作:放置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小白鼠,观察其行为变化。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发现温度变化后,白鼠的行为有所变化,表现出好动和不想动两种不同行为。

四、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2.课件教学法3.实验教学法五、教学手段和材料1. 手段1.木制红果蝇箱20个;2.纯合或杂合dom受体阳性果蝇20个;3.纯合或杂合dom受体阴性果蝇20个;4.透明绷带、大号移液器、量杯、毒药电极、感应笔、喷壶、胶析填料、透明塑料盒。

2. 材料•按实验需求选用相应材料。

六、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通过给学生展示指定的种群基因图,并通过图片分析基因的差异性,进而引导学生建立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认识。

遗传与变异的现象教案

遗传与变异的现象教案

遗传与变异的现象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遗传与变异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遗传与变异在生物界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介绍遗传与变异的定义。

解释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遗传与变异的概念及作用。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

第二章:遗传现象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遗传的规律。

让学生了解遗传物质DNA的结构与功能。

2.2 教学内容介绍孟德尔遗传规律。

解释DNA的结构与功能。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孟德尔遗传规律。

采用实验法,进行DNA的提取与观察实验。

第三章:变异现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变异的类型。

让学生了解变异的原因。

3.2 教学内容介绍变异的类型: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

解释变异的原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变异的类型及原因。

采用小组讨论法,探讨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第四章: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自然选择与遗传变异的关系。

4.2 教学内容解释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基因流、基因漂变、自然选择。

解释自然选择与遗传变异的关系。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采用小组讨论法,探讨自然选择与遗传变异的关系。

第五章:遗传与变异的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遗传与变异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

让学生了解遗传与变异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5.2 教学内容介绍遗传与变异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转基因技术、杂交育种。

介绍遗传与变异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基因检测、基因治疗。

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遗传与变异在农业育种及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中的应用实例。

第六章:遗传与变异的实验技术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遗传与变异相关的实验技术。

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基本的遗传与变异实验。

北师大版生物八上20.1《遗传和变异现象》授课课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生物八上20.1《遗传和变异现象》授课课程教学设计

《遗传和变异现象》教学设计课题:第1节遗传和变异现象课时:一课时学情分析:学生虽然基础比较差,但对变异的现象很熟悉,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可能浓厚。

大多数学生很爱进行探究实验,但部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不够。

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时,可能会根据课本上的结论直接得出,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探究中的讨论题。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

2.认识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3.通过对某一性状的变异的深入探究,使学生能够描述: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变异的原因:不同种类、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其次与环境有关;生物变异的类型:可遗传变异 ( 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 );不可遗传变异 ( 仅由于环境的改变造成 )(二)能力目标:1.能根据活动步骤自己独立完成统计;2. 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总结与表达能力。

3.通过活动“个体间性状的比较”和“欣赏和评价有关性状遗传的漫画”, 训练学生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突出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体会到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结论的成就感。

2.让学生产生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某一性状的变异的深入探究,使学生能够描述:1.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变异的原因:不同种类、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其次与环境有关。

3.生物变异的类型:可遗传变异 ( 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 );不可遗传变异 ( 仅由于环境的改变造成 )。

教学难点:分析生物变异的原因。

教学方法:自学,学生探究,师生讨论,教师讲解。

教学过程:(一)引入利用俗语引入课题: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相”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怎么回事。

(二)预习(5分钟)(三)分组讨论为什么子女和他们的父母有些相像?人的性状是如何代代相传的?男女性别是怎样决定的?(稍做讨论,然后教师说“学完本章知识后你将会从容地解答这些问题”由此引出新课)(四)讲授新课1.认真阅读95页内容归纳:每一种性状都有多种表现2.活动一:个体间性状的比较根据96页的目标要求及方法步骤进行自我检查,并分别记录下来。

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探究基因突变和遗传变异的原因

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探究基因突变和遗传变异的原因

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探究基因突变和遗传变异的原因一、教学目标:1、理解生物的遗传变异现象;2、掌握基因变异、自然选择、多样性等遗传变异的原因和机制;3、了解遗传变异的相关概念和实验室过程;4、拓宽对生物遗传变异的视野。

二、教学内容:1、生物遗传变异概述;2、基因的结构和功能;3、基因突变的原因和机制;4、遗传变异的作用;5、变异的分类;6、遗传变异的实验室过程。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生物的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2、基因突变的原因如化学作用、辐射、自然选择等;3、变异的产生和保留机制;4、实验室操作技能和判断过程。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1、介绍生物遗传变异的背景;2、通过图片、图表展示带来更清晰直观讲解;3、结合学生经验和观察,深入剖析基因变异的原因;4、实验操作和讨论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遗传变异。

五、课后作业:1、总结生物遗传变异的概念和原理;2、分析哪些环境因素会导致基因突变;3、观察身边动植物和亲戚朋友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状;4、自行寻找为遗传变异对人类影响的文章进行阅读。

六、教学评估:1、考试检测;2、课堂练习;3、班级讨论。

生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关键环节之一。

由于基因结构不断变异,生物的基因组一代又一代的发生变化,遗传变异的基因使得孩子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遗传变异的机制主要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方式产生变异。

这些变异机制常常是自然选择所驱动的,从而形成全球生物的遗传多样性。

在我们的身边常常有一些生物表现出非常奇特的特征,这些特征的产生往往和基因变异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通过研究遗传变异机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生命进化的规律,为我们的下一步生物进化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基因是生物重要的基本遗传物质,决定了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基因的结构和功能非常复杂。

比如,人类的基因组包含约三万个基因,而这些基因组成了DNA片段,这些片段也能组成人类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

有时我们可能会认为遗传性状是由一个基因决定的,但其实绝大多数性状是受多个基因共同控制的,即这些基因相互作用。

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

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

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相关推荐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现象;2、能力目标∶通过猜谜语、欣赏漫画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识图能力;能举例说出动物、植物和人的不同性状及相对性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生物界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认识,培养辨证思维能力及尊重科学、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区别性状和相对性状;辨别并描述遗传和变异现象。

2、难点: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解释生物界中的生物学现象。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一般都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且在生活中具有一定的生物性状、相对性状、生物的遗传、变异等相关的生活经验,能够比较容易寻找和发现周围存在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但是还没有形成理论知识,不能对相关的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课件展示一组图片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她们,你注意到:1、他们像吗?2、他们哪些特征相似?3、他们哪些特征不相同?学生就会展开讨论,顺利进入主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要学习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二)组织学生开展几个活动活动1:连连看——学习生物的性状师:很多同学都去过动物园或者在书本或电视上看过很多的动物,这些动物你们都熟悉吗?生回答。

师:老师这里出了几道谜语现在请同学们帮我连连看:谜语一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大象。

是马不拉车,叫马也不错,满身黑道道,听声就奔跑。

——斑马。

一种动物名叫鹿,鹿角不长脖子长。

——长颈鹿。

形状象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

——松鼠。

教师提问:恭喜你们都猜对了,你们为什么能猜出这些语句描述的是什么动物呢?学生:根据他们的形态特征。

八年级(初二)生物 《遗传和变异的现象》教学设计

八年级(初二)生物 《遗传和变异的现象》教学设计
《遗传和变异的现象》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在利用活动掌握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基础上,从欣赏和分析两幅漫画开始,来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并应用俗语和生活实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使学生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遗传和变异现象,进而掌握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目标达成
课前活动
小组汇报
赏识性评价
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会与人交流的能力。
获得概念
根据上述列表,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出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归纳、总结
学生通过归纳总结,主动获得概念
反馈练习
巩固提高
提问
提出问题,引起思考。激发探究的欲望
活动
汇报
学生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向同学介绍活动”欣赏和分析两幅漫画”的结果。导出引出遗传和变异的两个重要概念。
小组汇报
多媒体演示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合作探究
学生小组合作,介绍遗传和变异的概念,举出生活中常见的遗传现象并加以分析。
(评价的内容包括:1、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肯定;2、对学生介绍中的闪光点进行评价;3、对学生介绍中的不足进行纠正和补充,提出建议)
引导学生开展“欣赏和分析两幅漫画”的活动
活动
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
导入
提出问题,引Leabharlann 本课题如果老师今天种了一棵花生,到了有收成的时候,同学们认为老师会收获什么呢?家里的母猫在前几天下了六只……?为什么种了花生只能收获花生,猫为什么就不能生下老鼠呢?怎么自然界有这样的规律呢?俗语中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

初中生物初二生物上册《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初二生物上册《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教学设计
3.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内在动力,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应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举例、实验演示等,降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难度。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遗传和变异现象的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重难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高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师将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5.多元评价,提高效果:采用课堂问答、实验报告、课后作业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6.课后拓展,提升素养:布置与遗传和变异现象相关的课后任务,如查阅资料、研究性学习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运用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关注。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些家庭照片,如父母和子女的合影,让学生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似之处。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会长得像我们的父母?有没有哪些地方与父母不同?”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遗传和变异现象。
3.情感态度重难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和责任感。
-学生需认识到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产等方面的重要性,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市公开课《遗传和变异现象》教学设计

市公开课《遗传和变异现象》教学设计
漫画《新鼻子》中新生婴儿的鼻子和他父亲相似都是钩鼻子;《旧砖上剥落的碎片》中新生婴儿的腿和他父亲的相似都是断腿。
钩鼻子是先天形成的,断腿是后天形成的。
《新鼻子》中表达的钩鼻子是可能发生的,而《旧砖上剥落的碎片》中表达的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钩鼻子是是先天的有遗传物质基础,可能遗传给后代,断腿是后天形成的,没有遗传物质基础,不能遗传给后代。
总结性状的概念: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称为生物的性状。
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活动,并思考和回答问题。
总结相对性状的概念:同一种生物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找出图片中的相对性状
指出哪些特征是相像的,哪些不像。
并进一步了解“子女与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
解释哪些是遗传;哪些是变异
分别指出新生儿、父亲、母亲、助产士。
教学反思
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知者,好知者莫如乐知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的、在自己的体验中感悟的知识才更为深刻。课堂中的几个小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以致在拓展环节中异常踊跃,纷纷发言,表现出对遗传学的相关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把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成功体验结合起来,达到了积极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资源使用方式方法
教学引入
导入本节课的学习主题: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同学们,如果我今天种下一颗花生,到收获的季节我能获得什么?如果我家母猫生下六只小崽,那么这六只小崽会是什么?以前我总在想,为什么种下花生只能收获花生呢?为什么猫生不出老鼠呢?自然界有这样的规律吗?同学们你们有这样的困惑吗?别着急,学完本节《遗传和变异的现象》,你们就能解开疑惑了。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20.1《遗传和变异现象》授课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20.1《遗传和变异现象》授课优秀教学案例
3.了解遗传规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例如,我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遗传规律。同时,我还引入了白化病、色盲等遗传病的实例,让学生了解遗传变异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在讲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时,我设计了“性状遗传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规律。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20.1《遗传和变异现象》授课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20.1《遗传和变异现象》是学生在学习了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殖细胞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对细胞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认识尚浅。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探究性状的遗传规律”为主题,设计了一系列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活动,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遗传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需求,将抽象的遗传规律具体化,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我还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关注社会热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单的性状遗传规律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复杂的遗传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我注重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八年级生物上册《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上册《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教学设计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遗传和变异现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结合实例,运用图表、模型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
-设计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促进学生交流与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重点强调:强调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物多样性,关注遗传和变异现象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
4.鼓励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遗传和变异的研究进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特布置以下作业:
作业要求:
1.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要认真查阅资料,确保所提供的信息准确可靠。
2.作业内容要条理清晰,语言表达准确,注意书写规范。
3.实验报告和调查报告要注重实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避免空洞无物。
4.小组研究报告和科普文章要注重团队合作,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特长。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实例观察、分析,发现遗传和变异现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利用图表、模型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
3.设计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合生物学科特点,强调实验操作和观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遗传和变异知识。
5.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精选

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精选

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精选教案: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一、教学内容1. 遗传和变异的概念;2. 遗传和变异的类型;3.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4.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能够区分遗传和变异的不同类型;2. 掌握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3. 了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及意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及类型;2.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3.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及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遗传图解;3. 生物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张亲子鉴定案例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思考。

2. 概念讲解:介绍遗传和变异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3. 类型讲解:讲解遗传和变异的不同类型,让学生能够区分并理解各种类型的遗传和变异。

4. 基因传递规律:通过遗传图解,讲解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让学生掌握基因的传递方式。

5.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介绍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6. 例题讲解: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应用所学的遗传和变异知识解决问题。

7.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遗传和变异1. 概念:遗传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2. 类型:遗传的类型完全遗传、不完全遗传;变异的类型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

3. 基因传递规律:通过遗传图解,讲解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

4.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重组基因间的重新组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填空题: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问题。

(2)选择题: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正确的答案。

(3)问答题:请用自己的话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 答案:(1)填空题答案:遗传是指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20.1《遗传和变异现象》授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20.1《遗传和变异现象》授课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植物杂交实验,分析遗传规律。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推理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
2.利用图表、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
-使用基因遗传图解、染色体模型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遗传和变异的原理。
6.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的开始,教师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亲子间的照片,让学生观察并发现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引出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3.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结合生活实例,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遗传和变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4.强化课堂互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遗传和变异现象,增强对生命的尊重和责任感。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20.1《遗传和变异现象》授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掌握遗传和变异的基本现象和类型。
-学生能够描述遗传是指生物体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变异是指生物体在性状上的差异。
-学生能够列举并解释基因遗传、染色体遗传、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遗传和变异类型。
1.教师设计具有生活情境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遗传和变异讲课教案

遗传和变异讲课教案

《遗传和变异的现象》教案【教材内容分析】本节书主要是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现象进行比较,要认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实质和规律,就要从生物性状的遗传和变异开始学习。

初二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现象可以辨认,但却没有理论作基础,因此不能对有关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

本节课在利用活动掌握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基础上,从欣赏和分析两幅漫画开始,来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并应用俗语和生活实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使学生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概念;2、能力目标:⑴通过对书本上有关性状遗传的漫画,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⑵能举例说出动物、植物和人的不同性状及其相对性状;描述相关的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

3、情感目标:通过对遗传和变异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奥秘现象,只要深入研究,任何事物都能有所认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怀有感恩的心。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区别性状和相对性状;辨别并描述遗传和变异现象。

难点: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解释生物界中的生物学现象。

三、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自主探究式的学生互动总结式教学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学生活动设计教师活动设计设计意图课堂反馈一、从生活现象设疑,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学生跟随老师的疑问,自己进行假设和猜测。

从一些生活现象设疑,如为什么种了花生只能收获花生,猫为什么就不能生下老鼠呢?等疑问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遗传和变异现象。

设计目的:从日常的生活现象开始导入,激发兴趣的同时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充分体现了生物学是一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科学,既学到了知识又领略了大自然的奥妙。

学生兴趣高涨,对生物学产生强烈的学习探究欲望。

二、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索的总结性学习1、探究活动根据老师拿出的实物(苹果)进行观察,小组总结出其内部和外部特征。

并联想自己喜欢的动物是否存在相应的特征,从而想到人类自己。

归纳出生物都有各种各样的特征。

遗传与变异的现象教案

遗传与变异的现象教案

遗传与变异的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遗传和变异的类型及特点。

3. 让学生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4.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生物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遗传和变异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2. 教学难点: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帮助学生理解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4.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生物案例资料。

2.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3. 准备遗传和变异的图片或实物展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引导学生思考遗传和变异的含义。

2. 讲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解释遗传和变异的定义,明确遗传和变异的区别。

3. 分析遗传和变异的类型:介绍显性遗传、隐性遗传、显性变异、隐性变异等类型,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4. 探讨遗传和变异的特点:讲解遗传和变异的普遍性、随机性、可逆性等特点。

5. 讲解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阐述遗传和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如自然选择、基因流等。

6. 实践环节: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分析其遗传和变异现象,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分享。

7. 总结与评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

8.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的遗传和变异现象观察报告。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深入理解基因与遗传信息的关系。

2. 掌握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类型。

3. 了解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基本原理。

4. 探讨现代遗传学技术在生物研究和应用中的作用。

七、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基因与遗传信息的关系。

2. 讲解基因与遗传信息:介绍基因的概念,解释基因如何编码遗传信息。

3. 探讨基因突变:讲解基因突变的类型,如点突变、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等。

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了解常见遗传疾病及其遗传方式

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了解常见遗传疾病及其遗传方式

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了解常见遗传疾病及其遗传方式一、教材分析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是初中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之一。

学校教材广泛涵盖了遗传和变异相关的知识,包括基因的概念、染色体的结构、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遗传方式和突变等。

初中生需要掌握基本的遗传和变异原理,并且理解常见遗传疾病的遗传方式。

二、课程目标1. 知道常见遗传疾病的遗传方式和症状表现;2. 掌握突变的概念及其对物种的影响;3. 理解基因、染色体、DNA和RNA之间的关系,并能解释基因型和表型的差异。

三、教学内容设计1. 调查生物遗传和变异知识的现状:了解学生关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知识背景、对遗传和变异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遗传和变异知识的热情。

2. 讲解基因、染色体、DNA和RNA之间的关系:介绍基因是如何被传递的,DNA和RNA之间的关系,以及染色体如何编码和传递信息。

3. 解释基因型和表型的差异:通过展示实际图片和视频,构建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关系模型。

教学包括基础术语,如显性和隐性基因等。

4. 探究遗传方式和突变:通过展示常见遗传疾病的遗传方式,包括单基因遗传疾病和常见染色体遗传病,以及突变对生物物种产生的影响,如适应性突变、进化性突变等。

5. 发现生物的异质性:通过展示生物之间的差异,来丰富学生对生物异质性的认知。

6. 研究和讨论基因治疗:介绍基因治疗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前景,增强学生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结合医学的伦理意识和责任。

四、教学方法1. 听讲和讨论:教师讲解基础理论,学生讨论和提出问题。

2. 互动体验:学生通过构建基因模型、观看图片和视频等,来体验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差异。

3. 实践探究: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常见遗传疾病,调查突变对生物物种的影响,并进行小组讨论。

4. 家庭作业:学生阅读宣传资料、文献和网络文章,扩展自己的知识,掌握本次课程的核心知识点。

五、评估方法1. 课堂表现:教师观察学生的听讲、提问、互动和探究过程,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第一节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一节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1节遗传和变异现象教学目标:1.正确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概念。

2.列举或辨别生物的不同性状,以及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列举或辨别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4.通过观察并描述相关的遗传和变异现象,认同生命个体的独特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1.相对性状的判断。

2.遗传和变异现象。

难点:初步建立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图片:小狗生下来的是小狗,猩猩的宝宝是小猩猩,企鹅的孩子是小企鹅。

提问:这些都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一种什么现象?课件展示图片:菊花的颜色花形各不相同,一个猫妈妈的小猫彼此有差异。

提问:这又说明生物界的哪种现象呢?导入新课。

观看图片,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说出图片展示的分别是遗传和变异现象。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由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问题引导探究新知(一)每一种性状都有多种表现1.性状(1)警方在侦破案件的时候,常常根据目击证人的描述绘制嫌疑人外貌,以便迅速抓捕嫌疑人。

如果你是目击证人,警方向你取证。

你会如何描述嫌疑小组讨论、交流,回答:描述嫌疑人的外部特征,如身高、肤色、年龄、体形等。

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引入课题,使学生在分析具体事例的过程中认识新知识。

人的特征呢?(2)根据学生描述的人的各项特征,提出问题:在你描述的特征中有哪些是人比较固定、不容易改变的?(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讲解:同学们描述的人类特征中,如身高、脸型、眉毛的性状、嘴唇的薄厚……,这些特征在生物学上有一个专门的名词——性状。

(4)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95页相关内容,同时展示人体的多个性状,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生物的性状?2.活动:个体间性状的比较(1)明确活动的目的要求。

(2)认识材料器具。

(3)明确方法步骤。

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96页的“活动”,师生共同归纳,认识活动的方法步骤:小组讨论,说出列出的哪些特征是比较固定、不易改变的。

八年级生物上册《遗传和变异现象》优秀教学案例

八年级生物上册《遗传和变异现象》优秀教学案例
4.反思与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本案例重视反思与评价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性发言,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学生在课后撰写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自评、互评、小组评价等,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促进自我成长。
5.作业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八年级生物上册《遗传和变异现象》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初中生物课程中,八年级生物上册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是一个重要的章节。随着科技的发展,遗传学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章节的内容,本教学案例将采用生活实例、互动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探索遗传和变异现象的本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运用遗传学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紧密结合教材内容,以植物和动物的遗传为例,让学生了解基因、染色体等基本概念。同时,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认识到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进化、人类疾病等方面的应用和意义。此外,本节课还将强调伦理道德观念,让学生在学习遗传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遗传、变异、基因、染色体等基本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小组活动。
2.教师给出小组讨论的主题,如“遗传病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
3.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任务,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成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教师对小组讨论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优秀表现的小组和个人。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以下是具体策略:

生物遗传变异公开课教案初中

生物遗传变异公开课教案初中

生物遗传变异公开课教案初中生物遗传变异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遗传变异的概念和分类。

2. 掌握遗传变异的原因和机制。

3. 理解遗传变异的重要性和意义。

4. 学会运用基因图谱和遗传交叉分析来解释遗传变异。

5.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内容1. 生物遗传变异的概念和分类1.1 遗传变异的定义1.2 遗传变异的分类:基因型和表现型的遗传变异2. 遗传变异的原因和机制2.1 突变:突变的概念、原因和分类2.2 基因重组:基因重组的概念和机制2.3 遗传测验:遗传测验的原理和应用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2. 实验探究法:设计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遗传变异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实验,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通过一个故事或实际案例,引入遗传变异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生物遗传的兴趣和思考。

Step 2 概念讲解详细介绍遗传变异的概念和分类,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遗传变异。

Step 3 原因和机制讲解分别讲解遗传变异的原因和机制,重点介绍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和机制,并通过生物实验等方式加深学生对遗传变异原理的理解。

Step 4 基因图谱和遗传交叉分析介绍基因图谱的制作方法和基本原理,并结合实例,教授遗传交叉分析的步骤和应用,让学生学会用基因图谱和遗传交叉分析解释遗传变异。

Step 5 实验探究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任务,让学生观察和记录遗传变异现象,并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Step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学生的实验数据和结论。

引导学生思考遗传变异对物种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意义。

五、教学效果评价1. 准确性评价:根据学生的回答和实验结果,进行准确性评价。

2. 理解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实验的表现,评估学生对遗传变异原理的理解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公开课的教
学设计
1、知识目标∶正确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现象;
2、能力目标∶通过猜谜语、欣赏漫画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识图能力;能举例说出动物、植物和人的不同性状及相对性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生物界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认识,培养辨证思维能力及尊重科学、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情感。

1、重点:区别性状和相对性状;辨别并描述遗传和变异现象。

2、难点: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解释生物界中的生物学现象。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一组图片,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她们,你注意到:1、他们像吗?2、他们哪些特征相似?3、他们哪些特征不相同?学生就会展开讨论,顺利进入主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要学习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组织学生开展几个活动
活动1:连连看——学习生物的性状
师:很多同学都去过动物园或者在书本或电视上看过很
多的动物,这些动物你们都熟悉吗?生回答。

师:老师这里出了几道谜语现在请同学们帮我连连看:谜语一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大象。

是马不拉车,叫马也不错,满身黑道道,听声就奔跑。

——斑马。

一种动物名叫鹿,鹿角不长脖子长。

——长颈鹿。

形状象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

——松鼠。

教师提问:恭喜你们都猜对了,你们为什么能猜出这些语句描述的是什么动物呢?学生:根据他们的形态特征。

师:很好大家都抓住了动物的重要特征。

像刚才描述耳朵像蒲扇,鼻子长等都是生物体的形态特征。

同学们能说说其他生物的形态特征吗?生:树叶是绿色的,柿子是橘红色的,树干粗壮还有说话的声音。

师:那么声音、动作是形态特征吗?
生:不是。

师:这些是生命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征是生物的生理特性。

比如人的色觉正常与否,血型、嗓音等都是生理特性。

师:给出性状的概念,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

师:那么什么是相对性状呢?请同学们看这几幅图片。

思考图片内容说明了什么?
生观察图片讨论发言。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知道了生物的同一性状有不同的表现类型。

所以同一生物的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

通过例子强调同一生物,同一性状。

活动2:个体间性状的比较。

指导学生看书,引导学生辨别8种性状。

指导学生完成个体间性状的比较。

完成书本讨论题。

师:通过刚才的检查,最后没有人站立,这说明什么?根据这个活动结果推测世界上两个人性状完全相同的可能性有多大?
: 活动3:照片连连看
师:大家在做性状自我检查中,发现自己有哪些性状与爸爸妈妈的一样?有哪些不同?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3个同学都谈到自己有很多地方跟父亲或者跟母亲是一样的,也有不同的地方,那我们下面来做一个小游戏:比眼力!
生:有的照片跟某某同学非常的相似,他们有很多性状是一样的,一看就能看出来是一家子。

有的差异很大,所以猜不准。

师:这说明什么呢?请大家阅读100页的第一段文字。

并对重点字句圈点出来。

师:
:活动4:欣赏漫画,并回答书本问题。

师:下面我们来欣赏19世纪的两幅漫画。

学生讨论,各小组代表陈述观点,,对遗传和变异的概念进一步加深理解。

师:这里有些谚语大家来说说其中有哪些是遗传现象,哪些是变异现象?
师:这说明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里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自然科学中,探究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就是遗传学。

我们看到这些特征,你能辨别出哪些是相对性状吗?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性状和相对性状,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有多了解,你还能说出生物界中的那些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在遗传学的领域中,大家想了解一些什么问题呢?拿出我们的“问号记录本”,把它写下来,课余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查找资料想办法解答它,或者在后面的学习中你可以找到答案。

作业:参考100页“思考与练习”第三题的性状调查表,可以自行设计,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家庭成员的性状进行调查,建议大家用数据统计,或者图示、表格等办法给大家呈现你的调查结果。

、课堂小结
1、正确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概念;
2、举例生物的相对性状;
遗传和变异的现象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

这一节的知
识点相对比较简单。

如果照本宣科把几个概念告诉学生,举几个例子,相信学生也能理解。

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也许就会被扼杀了。

对后面“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等抽象内容的学习就会造
第1节遗传和变异现象
一、性状和相对性状
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二、生物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1、遗传现象∶性状从亲代传给子代的现象。

2、变异现象∶亲子之间性状表现差异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