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

合集下载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一、背景及意义医疗卫生事业是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事业,医务人员是医疗卫生事业的主体,他们的安全和健康同样关系到患者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

在医疗工作中,医务人员常常面临着各种职业安全的威胁,如生物、化学、物理、心理等方面的危害。

为了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制定和完善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的目标1. 建立完善的职业安全防护体系,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意识。

2. 减少和消除职业危害因素,保障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

4. 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的主要内容1. 生物安全防护制度(1)加强生物安全意识,掌握生物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

(2)严格执行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防止生物污染和交叉感染。

(3)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严格执行废弃物分类、包装、标记和处置规定。

(4)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加强疫苗接种和健康体检。

2. 化学安全防护制度(1)加强化学安全意识,掌握化学危险品知识和防护技能。

(2)合理使用化学药品和消毒剂,避免不必要的暴露。

(3)加强化学药品储存和管理,严格执行化学药品使用和处置规定。

(4)定期进行化学中毒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3. 物理安全防护制度(1)加强物理安全意识,掌握物理危害因素知识和防护技能。

(2)加强医疗设备维护和检测,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严格执行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设备使用规定,加强放射防护。

(4)做好噪声、振动、温度等物理因素的防护工作。

4. 心理安全防护制度(1)加强心理安全意识,关注医务人员心理健康。

(2)建立心理支持系统,提供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

(3)加强工作压力管理,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4)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

四、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的实施与监督1. 制定职业安全防护制度,明确责任和分工。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
工作压力
医务人员承担着繁重的工作压力,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紧急情况处理
紧急情况下,医务人员需要做出快速决策,可能面临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
04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 的预防措施与应对策略
物理因素危害的预防与应对
总结词
物理因素危害是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主要风险之一,包 括锐器伤、辐射、噪音等。应采取预防措施,如正确使 用防护用具、避免直接接触锐器等,以及应对策略,如 及时处理伤口、佩戴防护用具等。
帽等防护用品,以减少感染风险。
禁止接触感染物质
03
医务人员应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等感染物质。
行业标准与规范
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行业标准与规范
如《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要求医务人员必须遵 守。
医疗机构内部制定的规范和流程
各医疗机构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卫生行业标准,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流程,以确 保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化学因素危害的预防与应对
总结词
化学因素危害包括药品的毒性、腐蚀性等,可能对医务 人员的皮肤、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应采取预 防措施,如正确存储和使用药品、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等 ,以及应对策略,如及时寻求医疗帮助、远离化学危害 源等。
详细描述
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化学药品,如抗生 素、消毒剂等。这些药品可能存在毒性、腐蚀性等危害 ,对医务人员的皮肤、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因此,应采取预防措施,如正确存储和使用药品、佩戴 个人防护用品等,以减少化学因素对医务人员的影响。 同时,在面对已经出现的化学因素危害时,应采取应对 策略,如及时寻求医疗帮助、远离化学危害源等,以减 轻伤害程度。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1.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及医院感染分级防护制度,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原物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接触病原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措施:2.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2.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3.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4.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也可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以防刺伤。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5.使用紫外线消毒灯,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6.干热灭菌时勿与烤箱底部及四壁接触,灭菌后要待温度降到40℃以下再开箱,以防炸裂。

7.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的具体操作步骤、常规保养和检查措施应按厂方说明书的要求严格执行。

8.接触戊二醛等消毒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吸入体内或皮肤黏膜上,一旦溅上,应及时用清水清洗。

篇二:1.防护原则医务人员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科室应为医务人员提供安全合格的防护用品,如口罩(一次性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罩、隔离衣或防护服等)。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与职业暴露处理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与职业暴露处理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与职业暴露处理首先,医务人员需要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意识,严格遵守相关的职业安全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和配戴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护,勤洗手,保持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其次,医务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对患者的分离隔离和消毒灭菌工作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减少传染病传播风险。

另外,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可能会接触到各种化学品和放射性物质,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设备,确保自身的安全。

当发生职业暴露时,医务人员需要及时处理,包括洗净暴露部位、到医院就诊进行评估和处理,根据暴露情况及时接受相关的预防措施和治疗。

总之,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需要严格遵守职业安全防护规章制度,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加强职业暴露风险的处理和预防,确保自身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也需要政府和医疗机构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和安全保障。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除了日常的职业安全防护,还需要应对一些突发情况,比如突发传染病爆发、意外事故等,这些都需要医务人员保持高度的警惕和对应的处理能力。

在遭遇突发传染病爆发时,医务人员需要迅速展开应急处置,包括采取隔离措施、佩戴防护用具、进行病例诊断和报告等。

此外,医务人员需要定期接受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培训,提升识别传染病病例、处理疫情的能力。

对于突发意外事故的处理也是医务人员的重要职责。

当发生事故时,医务人员需要第一时间进行现场救治,并对患者进行及时的伤情评估和处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医务人员也需要保证自己的安全,遵循相应的救援程序,正确使用救援设备,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

此外,医务人员还需加强心理健康护理,特别是在面对突发事件和重大灾害时,需要应对各种应激反应,如焦虑、紧张、恐惧等。

医务人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来缓解这些负面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另一方面,医务人员还应加强安全意识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护能力。

例如,学习基础急救知识,掌握正确的急救措施,提高自己对应急情况的应对能力。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不仅包括身体安全,还包括心理健康、社 会适应能力等多个方面。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重要性
保障医务人员生命健康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可以有效地减少医疗事故和差错,降低医务人员遭受伤害的风险,从而保障医务人员的生命健康。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可以增强医疗服务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建议和对策
加强职业安全培训和教育
定期为医务人员开展职业安全培训 和教育,提高其职业安全意识和技 能水平。
完善防护设施和用品
确保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获得充 足的防护设施和用品,如手套、口 罩、防护服等。
建立健全职业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职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 作规程,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和工 作流程。
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
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工作强度高,容易受到工 作疲劳和工作压力的影响,从而影响职业安全。
化学和物理风险
医务人员经常接触各种化学消毒剂、麻醉剂等有 害化学物质,同时也会受到医疗器械、设备等物 理因素的影响。
管理和制度不健全
部分医疗机构对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重视不够,防 护设施不完善,管理不规范,导致职业安全问题 较为突出。
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对于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才能有效地防止病毒和细菌 的传播。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法律法规要求
国家颁布了多项关于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法律法规,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 防治法》等。
医疗机构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医务人员职业 安全制度,严格落实各项防护措施,确保医务人员的身体 健康和生命安全。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精选5篇)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精选5篇)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精选5篇)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疾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病毒感染者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被含有细菌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第三条各科室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加强医务人员预防与控制感染的防护工作。

第二章预防第四条医务人员预防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源物质采取防护措施。

第五条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疾病感染时,医务人员应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面罩;有可能发生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2、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诊疗和护理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第六条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第七条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第三章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第八条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如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气刺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效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医务人员职业健康与安全防护(三篇)

医务人员职业健康与安全防护(三篇)

医务人员职业健康与安全防护是保障医护工作者身体健康和安全的关键措施。

由于医务人员从事的工作特殊性和困难性,他们常常面临各种健康与安全风险,包括职业病、感染风险、工作压力等。

因此,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健康与安全防护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对于个体的身体健康有利,还能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行和提高医疗质量。

一、职业病防护医务人员由于长期与各种病原体接触,容易患上职业病。

而且许多职业病多年后才会出现症状,给医务人员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因此,做好职业病的防护工作非常关键。

首先,要加强职业病防护知识的宣传与培训,让医务人员了解职业病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

这对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病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医院应制定完善的职业病防护制度和规章制度,要求医务人员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在工作中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同时,医院还应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提前发现潜在的职业病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和康复。

最后,要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病预防措施的监督与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做法,确保医务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二、感染防护医务人员常常面临感染风险,尤其是在处理传染病患者时。

因此,加强感染防护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感染控制的各项规定和操作规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自身的健康状态。

其次,医院应加强感染控制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各项预防措施的有效执行,包括手卫生、消毒操作、环境卫生等。

同时,医院还应提供充足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供给医务人员使用,并定期检查和更换。

此外,对于被感染的医务人员要及时隔离治疗,同时要做好其它员工的防护工作,以避免感染蔓延。

三、工作压力管理医务人员长期面对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容易导致心理和身体健康问题。

因此,要加强对医务人员工作压力的管理与缓解。

首先,医院应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和任务量,避免过度工作的情况发生。

其次,医院应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安静的工作空间、适宜的温度和光线等,提供舒适的休息条件。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

02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是 患者安全的保障
04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是维 护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
维护医疗秩序和社会稳定
01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是医疗秩序 稳定的基础
03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关系到患者 的生命健康
02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是社会稳定 的重要保障
04
维护医疗秩序和社会稳定需要加 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保护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措 施
经验教训
加强医务人员 完善防护措施, 职业安全培训, 确保医务人员 提高安全意识 工作环境安全
加强医疗设备 管理,确保设
备安全可靠
建立应急预案, 提高应对突发
事件的能力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的 未来发展
4
法律法规的完善
01
完善法律法规,保障医务人员 的合法权益
03
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 我保护能力
谢谢
04
医疗设备的智能化:提高医 疗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降低操作风险
社会对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关注
政府政策:加强 对医务人员职业 安全的保障和监 管
医疗机构:提高 医务人员职业安 全防护意识,加 强培训和演练
社会舆论:关注 医务人员职业安 全问题,呼吁加 强保护
公众参与:提高 公众对医务人员 职业安全的认识, 支持相关政策和 措施
2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
定期进行职业安全教育培训, 制定职业安全规章制度,规
提高医务人员安全意识
范医务人员行为
加强职业安全防护设施建设, 建立职业安全应急预案,提
提供安全工作环境
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完善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建立健全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明确各部门职责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个人防护措施及上报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个人防护措施及上报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个人防护
一、个人防护措施
1、预防职业暴露措施
(1)所有可能暴露于血液感染的医务人员,每年接受减少相关知识的教育。

(2)建议HbsAb(-)的员工接种乙肝疫苗,若HbsAb仍为(-),建议重新接种。

(3)医院提供减少刺伤的设备如放置针头、注射器的耐刺容器。

(4)医院提供跟人防护设备如手套,进行静脉注射、抽血等高风险操作时尽可能戴手套;接触病人的血液和体液时需戴手套。

在外科手术或内镜操作时,病人的血液和体液可能溅出,需戴眼罩进行防护。

(5)常用防护用品的种类:防护服、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手套、鞋套、长筒胶鞋等。

2、暴露后的上报流程
医务人员被污染锐器刺伤→报告科主任、护士长
医院感染管理科

尽快求诊

个人提出申请,写明利器损伤过程等,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

交于医院感染管理科

院感科根据暴露人员的具体情况指导相应的预防用药。

2024年医务人员职业健康与安全防护(3篇)

2024年医务人员职业健康与安全防护(3篇)

2024年医务人员职业健康与安全防护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医疗事业在2024年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然而,伴随着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安全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对医务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2024年,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安全防护措施势在必行。

首先,针对医务人员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改善。

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例如,医院应该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确保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理,以降低医务人员感染风险。

此外,医院还应该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其次,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应得到充分重视。

在2024年,医务人员应该配备更为先进的个人防护装备,例如面具、手套、防护服等。

医院应该提供充足的防护装备,并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医务人员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此外,医院还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职业健康和安全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再次,建立健全的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监测和保障体系。

医院应该建立健全的职业健康监测系统,对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此外,医院还应建立健全的医疗事故应急机制,对医疗事故进行及时处理和调查,并给予医务人员及时的心理和经济支持,保障其合法权益。

最后,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

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健康与安全的管理。

同时,要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严重危害医务人员职业健康与安全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推动医疗机构提高职业健康与安全防护水平。

总之,在2024年,医务人员职业健康与安全防护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加强医务人员工作环境的改善、个人防护的强化、职业健康监测和保障体系的建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可以有效保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一、个人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
目镜、防护服等,以减少接触病原体的机会。

同时,要定期更新个人防护
装备,并做好日常的清洁与消毒工作,保证其功能的完好和卫生。

二、职业暴露防护
医务人员往往需要与各种传染性病原体进行直接接触,因此需要有一
套完善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包括对接触传染病患者后的手卫生、物体清
洁消毒、医疗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规定,以减少医务人员感染危险。

三、心理健康保护
四、人身安全保护
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遭受到患者或其家属的暴力行为,对此,医疗机构应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医务人员个人安全防护和应急
处置预案等,确保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

五、物理环境安全
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包括为医务人员提供充
足的防护设备和物资,合理布局工作区域,确保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干净、卫生、安全。

六、培训与教育
七、责任追究和补偿机制
医务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当发生职业伤害或事故时,医疗机构应建立起健全的责任追究和补偿机制,保障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的实施离不开医疗机构的大力支持和全员参与,只有充分保障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职业权益,他们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同时,也要加强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以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尊严感和幸福感。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一、目的为了保障医院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和职业健康,预防职业性疾病和职业伤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等。

三、职业安全防护原则1. 预防为主:医院应当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工作,预防职业性疾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

2. 分类防护:根据不同的职业风险,采取相应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3. 标准操作: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用品。

4. 持续培训:医院应当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四、职业安全防护措施1. 个人防护措施(1)医务人员应当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防护鞋等。

(2)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时,应当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3)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手术等高风险操作时,应当采取严密的防护措施。

2. 环境防护措施(1)医院应当保持诊疗环境整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通风。

(2)医院应当合理布局,区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设置明显的标识。

(3)医院应当加强医疗废物管理,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理规定。

3. 设备防护措施(1)医院应当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保证设备的安全性能。

(2)医务人员应当正确使用医疗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3)医院应当加强对放射性物质、化学试剂等危险品的管理,确保其安全使用。

4. 管理防护措施(1)医院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明确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2)医院应当加强对职业安全防护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3)医院应当建立职业暴露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五、职业安全防护培训与教育1. 医院应当定期组织职业安全防护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2. 医院应当对新入职医务人员进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确保其掌握基本的防护技能。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工作场所,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着各种潜在的危险和风险。

为了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医院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本文将从人身安全、职业暴露、感染控制等方面介绍医院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一、人身安全1.安全教育和培训:医院应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责任人和工作流程,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实。

3.加强安保措施:医院应设立安保岗位,加强对门禁、通道、设备和重要区域的监控和管理。

并配备安全技防措施,如安全门、监控摄像等。

4.防范暴力事件:医院应加强对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解决医患纠纷,防范和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

5.完善应急预案:医院应制定并完善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地震、爆炸等。

并进行定期演练,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二、职业暴露1.个体防护装备: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容易接触到病原微生物、有害物质等。

医院应配备防护服、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个体防护装备,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

2.遵守操作规程:医院应制定明确的操作规程,要求医务人员在进行有危险性的操作前必须佩戴个体防护装备,规范工作流程,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3.废物分类和处理:医院应加强对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理,对有感染性的废物进行专门处理,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4.定期体检:医务人员应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暴露带来的健康问题。

三、感染控制1.手卫生:医务人员应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患者之前、之后,以及进行操作前后。

并严格遵守相关手卫生操作规范。

2.消毒措施: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消毒管理制度,对各种物品、设备进行定期消毒和清洁。

3.废物管理:对于有感染性的废物,医院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避免感染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4.个体防护措施: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时应佩戴个体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制度(5篇)

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制度(5篇)

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制度一、职业防护原则1、基本防护防护对象: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工作的所有医、护、技人员。

着装要求: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口罩、工作鞋。

凡接触传染病人时要加穿隔离衣。

2、加强防护:防护对象:进行体液或可疑污染物操作的医务人员;传染病流行期的发热门诊,隔离病区等区域的工作人员;转运确诊或疑似为传染病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可按危险程度加用以下防护用品:隔离衣、外科口罩/N95口罩、鞋套、手套、防护眼罩、面罩等。

3、严密防护: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如给特殊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吸痰等操作和作传染病人尸解的医务人员。

防护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全方位防护,应使用面罩、呼吸防护器。

二、基本预防控制措施1、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常见感染病的传播途径、隔离防护技术,减少职业危害。

2、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在接触病原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时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喷溅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或防水围裙等。

(3)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尽量减少创口出血,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4)处理针头时不要太匆忙,手持针头和利器时,不要让锐器面对着他人,在为不合作的病人注射时,应取得他人的协作,使用的针头不可再套回原针帽内,如果一定要套回,则采用单手复帽技术,不要将锐利器具直接传递给他人,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利器盒,不要折毁锐利器具等。

(5)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须戴双层手套。

3、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4、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5、对手术前及输血前患者必须严格进行“感染筛查”。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ppt课件(2024)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ppt课件(2024)

2024/1/29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和休息 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提高工 作效率和身心健康。
职业健康监测与干预
建立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监测体系,及 时发现和处理职业健康问题,降低职 业暴露风险。
21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智能化安全防护
多元化安全防护手段
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智能 化安全防护,提高安全防护效率和准确性 。
05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的挑战与 对策
2024/1/29
19
当前面临的挑战
01
02
03
04
传染病风险
医务人员面临各种传染病,如 新冠病毒、艾滋病、结核病等 ,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暴力伤医事件
近年来,暴力伤医事件频发, 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严重
威胁。
长时间工作负荷
医务人员常常需要长时间连续 工作,容易导致身心疲惫,影
9
环境与设备改善
优化诊疗环境
合理布局诊疗区域,保持环境清 洁、通风良好。
2024/1/29
设备更新与维护
定期更新和维护医疗设备,确保其 安全、有效运行。
配备安全设施
完善医疗废物处理设施、消毒设备 等,为医务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10
03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管理
2024/1/29
11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心理问题。
职业安全防护的原则
预防为主原则
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完善工作 流程、提高操作技能等措施,
预防职业危害的发生。
2024/1/29
综合治理原则
从源头控制、过程控制、个人 防护等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治 理职业危害。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讲义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讲义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讲义一、职业病防护1. 工作环境的检查:医务人员应注意医疗环境的卫生和安全,每日清洁及消毒医疗设备和器具,做好防护措施。

2. 个人防护: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时要戴好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具,避免接触患者体液。

二、感染病防护1. 消毒措施: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后要及时、完整地进行手卫生和器械消毒。

2. 预防接触:在接触疑似感染患者时,医务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患者体液。

三、职业伤害防护1. 身体姿势:医务人员在工作时要注意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避免腰部和肩部受伤。

2. 防护装备:医务人员在进行危险操作时要佩戴好相应的防护装备,如头盔、护目镜等。

四、心理健康保护1. 心理压力: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会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要学会应对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2. 团队支持:医务人员应该互相支持,组成良好的团队,共同应对工作压力。

五、急救技能培训1. 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急救技能培训,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应对。

2. 定期演练:医务人员应定期组织急救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个人健康保护1. 锻炼身体:医务人员要注意适当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2. 饮食保健:医务人员应注意饮食健康,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充足的睡眠。

七、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1. 医务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对待患者要尊重和关心,保护患者隐私。

2. 禁止违规行为:医务人员要遵守医疗规章制度,不得擅自行医、滥用药物等违规行为。

八、应急灾害预案1. 培训和演练: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灾害应急演练和培训,熟悉各类应急处理程序,做好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准备。

2. 物资储备:医务人员要做好相关急救物资的储备和管理,确保在危机情况下有足够的应急用品。

九、社交安全1. 社交安全培训:医务人员需要接受社交安全相关的培训,学会如何应对危险情况和保护自己。

2. 出行安全:医务人员在外出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单独夜间行走或前往危险地区。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

岗前职业安全培训
培训内容
涵盖医院安全规章制度、职业暴露与防护、传染病疫情报告 与处理流程、消防安全、化学安全、生物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
培训时长
岗前职业安全培训应不少于4学时,宜在医务人员入职前进行 。
在职职业安全教育
培训内容
包括医院感染防控、医疗废弃物处理、医疗气体使用、锐器伤防护与处理等 方面的最新进展和规定。
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环境中可能导致社交问题。
03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措施
一般防护措施
1 2
遵守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医务人员需严格遵守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如勤 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触患者体液等。
避免锐器伤
使用锐器时需小心谨慎,尽可能使用防护用具 ,如手套、护目镜等,避免锐器伤。
3
正确穿戴防护用品
包括医用口罩、手套、隔离衣、护目镜等,以 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
通过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识别潜在风险、制定改进措施等步骤,进行全面 评估。
职业安全信息的报告与管理
报告
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监测数据和评估结果,提供必要的职业安全信息。
管理
实施严格的职业安全信息管理,建立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 护。
06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职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特殊防护措施
针对不同感染风险的患者的防护
01
对于已知感染或疑似感染的病人,需采取更高级别的防护措施
,如穿戴正压防护服、防护面罩等。
手术与侵入性操作的防护
02
在进行手术和侵入性操作时,需采取严格的消毒和防护措施,
如使用一次性手套、刀片和其他医疗器械等。
高风险区域的防护
03
在接触高度传染性的病原微生物或接触有潜在危险的药品时,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措施(一)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医务人员预防血源性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那么,对所有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务必采取下列防护措施: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与护理操作时务必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者围裙。

3、进行内窥镜检查、拔牙、镶牙等与病人血液接触工作时,须穿防护衣、戴口罩、手套、防护镜。

4、医务人员收不皮肤发生破旧,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与护理操作时务必戴双手套。

5、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者划伤。

锐器伤的防范措施及处理锐器伤是医务人员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对医务人员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威胁。

1、常见的锐器在医疗活动中,常见的锐器包含。

手术刀片、注射针头、医用缝合针、安甑碎片、玻璃及剪刀等一些锋利的医疗器械。

2、防范措施①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

手持针头与锐器时,不要让锐利面对着他人,以防不慎刺伤。

操作完毕,处理针头时不要太匆忙,禁止双手回套针帽,防止刺伤自己的手;禁止用手去折弯或者弄直针头;在为不合作患者做治疗时,应取得他人的协助。

②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将用过的针头、刀片、缝针等及时处理,丢入合适的锐器盒内,不要将针头、刀片、缝针等丢在通常的垃圾桶内,以免刺伤保洁员。

③严格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务必熟悉掌握各项操作规程,手术科室医护人员与锐器接触机会多,操作者要严格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做到忙而不乱,从而防止锐器刺伤自己或者他人。

当手要接触血液、体液或者污染物品时,要戴手套进行操作,特别是医务人员手上有伤口时务必戴手套操作,尽管戴手套不能防止锐器伤,但能够减少血液进入人体的量而减少感染的机会。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措施

生负面影响。
03
遵守法律法规
各国政府和医疗机构都有关于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的法律法规和标
准。保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要求。
医务人员职业风险与危害
生物危害
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细 菌、病毒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能
导致感染和传播疾病。
物理危害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可能接触到锐利器 械、辐射等物理因素,这些因素可能 对人体造成伤害,如刺伤、辐射损伤
详细描述
护目镜应完全覆盖眼部和面部,确保防护效果。佩戴时应注意松紧适度,避免 产生缝隙。同时,护目镜应按照制造商的说明正确清洗消毒,一般使用后应及 时用流动水冲洗干净,然后进行烘干或消毒。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监
05
测及应急处理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评估与监测
风险评估
对医务人员工作过程中可能接触 到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风险评 估,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社
等。
化学危害
医务人员经常接触各种化学药品和消 毒剂,这些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 不良影响,如皮肤过敏、呼吸道刺激 等。
心理社会压力
医务人员经常面临生死离别、工作压 力大等心理社会压力,这些压力可能 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的发展
01 国际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其他国际组织制定了关 于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的国际标准和指南, 各国政府和医疗机构应遵守这些标准和指南。
详细描述
一次性医用口罩应正反面使用,蓝色面向外,佩戴时需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确保防护效果。 同时,口罩应定期更换,一般不超过4小时,潮湿或受污染时应及时更换。废弃的口罩应按照医 疗垃圾处理,避免造成交叉污染。
一次性手套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医务人员职业健康与安全防护范文

医务人员职业健康与安全防护范文

医务人员职业健康与安全防护范文职业健康与安全是医务人员工作中必须重视和关注的重要问题。

面对日益复杂和严峻的工作环境,医务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保护自身的健康与安全。

本文将针对医务人员职业健康与安全防护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一、医务人员职业健康问题医务人员长期处于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工作环境中,面临着各种职业健康问题。

首先,医务人员普遍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

他们需要面对大量的工作任务和紧张的时间安排,常常需要连续工作数小时,甚至加班加点。

这么高强度和长时间的工作,容易导致医务人员的身体疲劳、精神紧张和压力过大,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健康。

其次,医务人员常常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者弯腰操作,容易导致腰椎、颈椎等部位的损伤。

例如,手术室的医务人员长时间需要保持一定的姿势进行手术操作,这会给他们的腰部和颈部带来很大的负担,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

再次,医务人员容易接触到各种病原体和有害物质,存在感染和中毒风险。

医务人员每天需要直接与病人接触,与病人的体液、分泌物等进行接触和处理,容易引发传染病的传播。

同时,医务人员还需要接触到各种药物和化学品,这些药物和化学品可能存在毒性和刺激性,容易导致医务人员中毒或者过敏反应。

最后,医务人员的职业心理健康也需要关注。

医务人员经常面对生死考验,需要应对病患及其家属的情绪,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他们可能会面临患者死亡、疾病恶化等不幸事件,这些事件可能会对医务人员的心理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导致工作倦怠、抑郁、焦虑等问题。

二、医务人员职业健康与安全防护措施为了保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安全,医疗机构应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

首先,医院等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职业健康与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医务人员应了解常见的职业健康问题及其防护方法,学会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掌握应急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其次,医疗机构应提供良好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

医务人员的工作区域应保持干净整洁,空气应流通,温度和湿度应适宜,有害气体和粉尘应及时排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MMU
口 罩
SMMU

口罩选择



N95口罩:
阻止95%空气传播直径≦5μ m的感染因子或近距离(<1m)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 病,对病毒有阻隔作用 用于结核、水痘、麻疹、非典型肺炎等。

一次性外科医用口罩 阻隔90%颗粒,能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医护人员在有创操作过程中 佩带的口罩

接触患者 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
有破损的皮肤,及其污染的物品时

手套有严重污染时,需要更换手套 当护理同一个病人,从接触污染部位再接触清 洁部位,需要更换手套 一次性手套不可重复使用 皮肤有破损时,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戴2副手套 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 脱去手套后要马上洗手或手消毒 使用手套不能替代手部清洁
2016/2/25

SMMU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规范性附录 无菌手套戴的方法
另一手捏住 手套翻折部 分取出手套 对准五指戴 掀起另一只 袋口,以戴 着无菌手套 的手指插入 另一只手套 的翻边内面 将手套戴好 然后将手套 翻转处套在 工作衣袖外
打开手套包, 一手掀起口 袋的开口处
SMMU
污染的针头刺破皮肤引起,数名感染者已经死亡

针刺伤可传播20多种血源性传染病
SMMU
常见血源性病原体
SMMU
二、针刺伤后感染的危险程度
血污染针头刺伤后,不同病原体感染危险度 HBV 感染率6%~30% HCV 感染率1.8% HIV 感染率 0.33%
国外研究证实:
HBV感染率高于HIV感染率55倍,高于HCV38倍 。
• 双手干燥后,手即达到安全的要求。
SMMU
洗手与卫生手消应遵循的原则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可见污染 时,应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手部没有可见污染,宜使用速干手消 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SMMU
“先洗手,后卫生手消毒”的指征


•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 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 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4.检查妥当
正压测试:双手遮着口罩,大力呼气。 如空气从口罩边缘溢出,即佩戴不当 负压测试:双手遮着口罩,大力吸气。 如口罩中央会陷下,如有空气从口罩边缘进入,即 佩戴不当
SMMU
SMMU
护目镜与面罩
SMMU
何时用护目镜或面部防护罩?

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
泌物等喷溅时

近距离接触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时
医务人员 职业安全与防护
SMMU
前言
职业安全防护是近来医务人员越来越 关注的话题,医护人员工作在临床第一 线,与病人接触最为密切,职业暴露的 危险性大,在临床工作中存在着许多职 业感染机会,通过培训帮助广大医务工 作者,提高自我防范意识,遇到事故后, 掌握正确采取防范措施,减少职业危害。
SMMU
“Caring for ourselves to care for our patients” 为了关爱病人,应关爱自己
• (一)什么是手卫生?
手卫生(hand hygiene): 是医务人员 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SMMU
洗 手
---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皮肤
手卫生
污垢、碎屑和部分暂居菌 速干手消毒剂 卫生手消毒 --- 揉搓双手,以减少 手部暂居菌
外科手消毒
---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 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 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
SMMU
手卫生越来越受到重视:
卫生部 省卫生厅 市卫生局(监督所、CDC) 各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科、护理部
患者
SMMU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去年4月,国家卫生部 颁布了我国首个《医务人 员手卫生规范》,对医务 人员该如何“认真洗手” 作出详细规定,希望以此
控制高发的院内交叉感 染。
SMMU
术语和定义
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 、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 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 疗器械。)
SMMU
标准预防的要求

要求所有的人体体液和分泌物均被视为有血源性 病原体(如HIV, HBV, HCV) 感染的
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插管等 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血液、体液、等喷溅时 动脉穿刺要戴面部防护罩,因血液溅入眼中 发生率较高
艾滋病的流行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我国有艾滋病感
染人数已经超过100万
SMMU
(二)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风险
SMMU
据卫生部统计,中国自1985年出现第一例艾 滋病病人以来,截至2009年10月底,累计报告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19877例,其中艾滋 病病人102323例;报告死亡49845例。今年, 卫生部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联合对中国2009年艾滋病疫情进行了评估。结 果显示,截至2009年底,估计中国目前存活艾 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HIV/AIDS)约74万人, ,其中,艾滋病病人为10.5万人;估计2009年 当年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8万人。
SMMU
SMMU
洗手方法
• • • • • • 湿手 取液 揉搓及其方法: 冲洗 干燥 护肤
注意事项
• 1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 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 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 。 • 2注意彻底清洗戴戒指等饰物 的部位外科手应摘除手部饰 物并修剪指甲 • 3注意随时清洁水龙头及方式 • 4应使用清洁水清洗和冲洗双 手。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规范性附录 无菌手套脱的方法
用戴着手套 的手捏住另 一只手套污 染面的边缘 将手套脱下 戴手套的手握住 脱下的手套 用脱下手套的手 捏住另一只手套 清洁面边缘将手 套脱下 手捏住手套 里面丢至医 疗废物容器 内
SMMU
戴手套的作用
病人
医务人员
SMMU
除了在诊疗、护理患者不得已,不得接触环境物表
SMMU
0.33%几率的遭遇
2006年一个周五下午,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卫生部艾滋病确诊实验室刚上 班,一个20多岁的女孩来到实验室,女孩的面容憔悴,满脸惶恐,她怯生生地告诉实 验室工作人员:自己是四川某县的一名护士,在医院注射室工作。今年 7月,她给一个 患者打针,刚把针头拔出来,一个朋友和她开玩笑,在身后猛一拍她的肩膀,她大惊 之下,拿针的手一哆嗦,刚拔出来的针头顺势就扎进了自己手上的肌肉里。后来,她 才从医生那里知道,那个病人是艾滋病感染者。 得知这个消息,她欲哭无泪。作为护士,她清楚地知道:是否感染HIV只有在三个 月后才能检查出来。接下来的日子,她每天都在忐忑不安中度过,每天她都祈祷,希 望不要被HIV“选中”。

医务人员在接触病原物质时,应当采取防护措施, 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工具
穿


SMMU
标准预防措施

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
戴手套 戴口罩 穿保护衣 环境消毒 废弃物处理
SMMU
洗 手
SMMU
手卫生可有效降低NI
• 有研究表明30~40%耐药菌感染是由于 手卫生不当所致。 • 国外有研究表明,通过加强手卫生可降 低30%的NI。
半个小时后,检测结果出来了:阳性。 “这个女娃娃太不幸了,针刺感染艾滋 病病毒的几率为0.33% ,怎么就被她碰到了?”实验室主任汪学纯也是一声惋惜的感 叹。 据说现在,她消失在了人群中,渴望象正常人一样生活……
SMMU
不同暴露途径,每次暴露感染的机率

针刺伤后接触污染血液:0.3%


眼、鼻、口腔暴露
SMMU
六步洗手法
第一步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三步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 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侧掌心揉搓
第五步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 换进行
第六步 指尖在对侧掌心揉搓
SMMU
速干手消毒剂使用方法
• 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双手 相互揉搓覆盖整个双手表面。 • 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洗手揉搓的步骤进 行揉搓。
SMMU
三、锐器伤对医务人员健康的威胁
1、锐器伤是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感染最重要的传播途 径 2、我国数据,工作3年以内的医院新职工(医生和护 士)锐器伤发生率高达95.66%,而锐器伤后报告者 仅占7.67%。 3、锐器伤不报告将导致职业暴露后不能获得有效的专 业指导和相应的医学处理,对锐器伤的预后产生不利 影响。

当呼吸困难、口罩有破损或扭曲、不能维持较好贴合脸部时,
必須马上更换口罩
SMMU
一次性外科口罩佩戴方法
SMMU
N95口罩佩戴方法
1.按面型选择普通/细码型号, 拉松头带。金属软条向上,将 手穿过头带。
2.戴上口罩,头带分别置 於头顶後及颈後。
SMMU
N95口罩佩戴方法
3.将双手的食指及中指由中 央顶部向两旁同时按压金属软 条。
SMMU
四、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生物性因素: 包括各种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及呼吸道传播的疾病

物理性因素: 锐器伤(最常见)、辐射损伤

化学性因素:消毒剂、化疗药物等 心理社会性因素
针刺伤是血源性疾病主要传播途径
(医务人员患血源性疾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
SMMU
血源性职业暴露因素 针刺伤
SMMU
主要内容
1
2 3 4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概况 血源性职业暴露因素针刺伤 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血源性职业暴露后报告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