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基础知识题
中国现代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c0323d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60.png)
中国现代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次事件标志着中国现代史的开始?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中国共产党成立答案:B2.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提倡民主与科学B. 反对封建礼教C. 倡导白话文D. 以上都是答案:D3. 中国共产党在哪一年成立?A. 1919年B. 1921年C. 1927年D. 1949年答案:B4. 下列哪一项不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役?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百团大战D. 淮海战役答案:D5.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哪一年成立的?A. 1945年B. 1949年C. 1950年D. 1951年答案:B二、填空题6.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对_________的抗议。
答案:巴黎和会7.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首任临时大总统是_________。
答案:孙中山8.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_________的胜利。
答案:新民主主义革命9. 1950年代初期,中国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的目的是_________。
答案: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10.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_________的内乱。
答案:全国性的三、简答题11. 简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答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它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其次,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最后,抗战胜利也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阐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
答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
政府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现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这一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中国现代史各章复习题
![中国现代史各章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7cd8c1c55270722192ef7d1.png)
中国现代史各章复习题第一章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1919-1923)思考题1、民国初年的经济状况及社会结构的变动2、五四后有哪些新思潮竞起,作一简单介绍3、20世纪20年代初期社会各界有哪些改造中国的主张?4、列举1919—1922年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三次大论争。
名词解释新文化运动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中共二大中共三大第二章国民革命北洋军阀的末路(1924-1927)思考题:1、中国国民党一大及国民党政治制度的确立2、论述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3、国民革命时期国共分裂原因探析4、蒋介石、汪精卫“清党”反共原因探析名词解释迁都之争中山舰事件(三二0事件)整理党务案五卅运动第三章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工农武装革命的开展(1927-1931)思考题1、简单评价国民党统治初期的外交活动和外交政策2、毛泽东在实践和理论上开创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3、中共六大4、中间党派的政治主张和活动名词解释东北易帜中原大战古田会议中共六届四中全会第四章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1931——1937)思考题:1、九一八后国民党政治军事文化思想上统治的加强2、结合你的了解,评说一下30年代前期的经济状况3.结合东北易帜、中原大战、西安事变三个历史事件评价张学良。
名词解释:新生活运动长城抗战两广事变绥远抗战第五章全民族抗战的展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战格局的形成(1937、7----1941、12)名词解释《抗战建国纲领》中共六届六中全会黄土岭战斗黄桥战役思考题:1、在新民主主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曾两次合作,导致两次合作的原因各是什么?分别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战时经济政策都有哪些?3、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第六章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1941、12-1945、8)名词解释太平洋战争中国远征军豫湘桂战役史迪威事件思考题:1、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对中国的影响2、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概况3、抗战时期的中苏关系第七章国民党统治的崩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5、9—1949、10)名词解释重庆谈判中原突围第二条战线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思考题:1、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土地政策的转变2、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的原因(或者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经济原因)。
中国现代史试卷(二)
![中国现代史试卷(二)](https://img.taocdn.com/s3/m/9fb323fd50e2524de5187ed0.png)
中国现代史试卷(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姓名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中共八大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据此回答:1.中共八大最主要的贡献是:()A.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B.正确地指出了国内主要矛盾C.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D.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2.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是:()A.加强社会主义改造B.健全党内外民主制度C.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D.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3.以下各项最早违背中共八大经济建设方针的是:()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B.多快好省的总路线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4.中共八大前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关于:()A.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C.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和速度D.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5.中共八大确定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其主要原因在于:()A.破除了对斯大林和苏联模式的迷信B.中共领导人的调查研究C.中国经济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D.《论十大关系》的理论指导6.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基础是:()A.《论十大关系》的理论B.对国内主要矛盾判断正确C.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和实践D.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7.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很快为“大跃进”式的冒进所替代,导致这一变化的客观前提是:()A.1957年出现了反右扩大化B.当时人民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迫切愿望C.毛泽东和党的一些领导人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D.当时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据此回答:8.中国走上探索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原因在于:()A.苏共二十大的客观作用B.对特殊国情的正确认识C.国际敌对势力的封锁D.本国经济建设的教训9.导致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主要原因是:()A.阶级斗争形势十分严峻B.中共八大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C.当时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紧张D.中共对当时阶级斗争的形势估计过于严重10.1957年党的重要领导人说:“主流是社会主义,小的给些自由,这样可以帮助社会主义的发展。
高中中国现代史试题及答案
![高中中国现代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4822b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9.png)
高中中国现代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时间是:A. 1915年B. 1916年C. 1917年D. 1918年答案:A2.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A. 1920年B. 1921年C. 1922年D. 1923年答案:B3. 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A. 九一八事变B. 七七事变C. 八一三事变D. 日本无条件投降答案:D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A. 1948年B. 1949年C. 1950年D. 1951年答案:B5. 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是在:A. 1976年B. 1978年C. 1979年D. 1980年答案:B二、填空题6.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的失败。
答案:巴黎和会7.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天标志着_________的开始。
答案:新中国的成立8. 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目标是发展_________。
答案:重工业9.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_________的开始。
答案:改革开放10. 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_________行使主权。
答案:香港三、简答题11. 简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答案: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结束了中国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它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在长期受压迫和奴役的历史中,第一次全面胜利,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简述改革开放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中国逐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通过引入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同时,改革开放也促进了社会思想的解放,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创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快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现代史历史知识竞赛
![中国现代史历史知识竞赛](https://img.taocdn.com/s3/m/d9d47e5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4.png)
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逐步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 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经 济发展。
混合所有制经济
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 经济,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国 有资本与民间资本的有机融合。
经济改革
农村改革
税制改革
自1978年开始,我国实行农村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军事建设
军队改革
中国军队进行了多次改革,加强了现代化建设,提高了军队的作 战能力和管理水平。
武器装备
中国研制和装备了一系列先进的武器装备,包括导弹、坦克、战 斗机等,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和防御能力。
军事演习
中国定期举行军事演习,加强部队的训练和实战能力,展示了中 国的军事实力和决心。
战争与冲突
对外战争
从1950年开始,中国进行 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使 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社会主义改造
从1953年开始,中国进行 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 的过渡。
改革开放
从1978年开始,中国实行 了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02
政治发展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变革
06
科技与军事
科技发展
1 2 3
科技成就
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包括航天、 航空、核能、通讯等领域的技术突破。
科技政策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科技 政策和计划,如“863计划”、“科技兴国战略 ”等,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
科技人才
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他们在各个 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 要贡献。
中国现代史简答题
![中国现代史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48af1c38581b6bd97f19ea72.png)
一、双百方针(时间、内容、意义)时间: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具体内容: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
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
标志性意义:这一时期,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出现了解放思想,独立思考,摆脱教条,冲破禁区,大胆探索的新气象。
二、简要概述50、60年代小说的情况。
(包括创作变化、题材、体裁、主流、非主流等)⑴历史题材:以反映明主革命为主,描写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各个历史阶段。
①反映解放战争: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曲波《林海雪原》和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峻青的《黎明的河边》、茹志娟的《百合花》②反映抗日战争和20年代、30年代的革命斗争:孙犁《风云初记》、知侠《铁道游击队》、冯志《敌后武工队》、冯德英《苦菜花》、李英茹《野火春风斗古城》③近代历史题材: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④古代历史题材:徐懋庸《鸡肋》、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⑵现实生活题材:①反映农村生活:马烽《一架弹花机》、赵树理《登记》、谷峪《新事新办》、李准《不能走那条路》、秦兆阳《农村散记》、周立波《山乡巨变》、柳青《创业史》 6 ②反映农村劳动妇女:王汶石《新结识的伙伴》、李准《李双双小传》、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茹志娟《静静的产院》、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③反映工业建设:周立波《铁水奔流》、雷加《春天来到了鸭绿江》、艾芜《百炼成钢》、周而复《上海的早晨》、草明《乘风破浪》、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④敢于正视现实矛盾,揭露生活的阴暗面,大胆干预生活,触及人的灵魂,表现了强烈的探索精神和批判意识。
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李准《灰色的帆篷》、李国文《改选》、刘绍棠《田野落霞》⑤打破表现人情、人性的禁区,细腻地描写人的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充满浓郁的人情味。
中国现代史问答题
![中国现代史问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00287ddf9ec3d5bbfd0a7442.png)
1.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是什么?1949年开国大典意义:(国内)①开辟了历史新纪元; ②结束了一百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③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国际)①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②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中国抗美援朝的时间和目的是什么?谁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有哪些代表人物?结果和影响是什么?1950-1953年,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黄继光邱少云结果: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取得胜利。
影响:(国际)①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②捍卫了中朝两国的国家安全;(国内)③巩固了新生政权;④赢得了国内相对稳定的建设环境;……3.一五计划的时间是什么?一五计划的重点是什么?一五计划的成就有哪些?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是什么?1953-1957;重点: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成就:(重工业)鞍山大型轧钢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交通运输业)川藏公路、新藏公路、青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
意义: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局面,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三大改造是哪三大改造?分别通过什么办法进行改造的?基本完成的时间是什么?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是什么?1953-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方式:农业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成立手工业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公私合营、赎买政策;完成时间1956年;意义: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哪年开始?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表现是什么?影响是什么?教训是什么?1958年,原因:①对国情认识不足;②对社会主义建设缺少经验,急于求成;③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表现:1.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2.大炼钢铁(工业上);大办农民公社(农业上)教训:1.认清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 2.发展经济要遵循客观规律3.注意环境保护,与自然和谐相处6.文革的起止时间是什么?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危害有哪些?教训是什么?1966-1976原因:1.毛泽东过分严重的估计了我国阶级斗争的形式2.党的民主集中制被破坏、采用大民主的做法3.林彪、江青等反革命集团的利用危害:民主法制被践踏;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被迫害教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反对个人崇拜;健全民主法制;走依法治国的道路。
八年级中国现代史复习问题
![八年级中国现代史复习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cb081e866529647d27285215.png)
八年级中国现代史复习问题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新中国是由什么机构筹建的?筹建时间?地点?2.它规定了国家的名称?政府的名称?还确定了哪些?3.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国家的性质是什么?)什么文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4.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时间?地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5.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完成国家的统一,人民解放军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大陆领土基本解放的标志?第二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1.建国初期,人民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新生政权?被毛泽东评价为意义不亚于“淮海战役”的斗争是什么?2.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是在什么时间之后?该事件的起止时间是?法律依据?结果?意义?3.中国出征朝鲜的原因?抗美援朝的目的?结果?意义?4.谁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他们身上体现出什么光辉的精神?有哪些典型人物?第三课新中国的内政和外交1.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的名称?制定会议?时间?性质?2.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3.我国政府提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什么时候提出?由哪些国家共同倡导?它的内容是?4.万隆会议的时间、主题?(三个关键词)周恩来为什么赢得各国的普遍赞扬?第四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过渡时期指的是什么?从什么时期过渡到什么时候?2.“一化”和“三改”分别是指什么?3.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是什么?时间?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取得哪些成就?超额完成的意义?4.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是什么?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是什么?5.三大改造的结果?存在的问题?意义?第六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1.在本课中,属于有益探索的事件有哪些?失误探索的时间又有哪些?2.中共八大召开的会议?3.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内容?制定会议?4.“大跃进”运动的主要标志?核心内容?错误?5.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口号?特点?错误?6.“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和影响?导致他们出现的原因?从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第七课“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1.“文革”时间?导火线?开始标志?扩大标志?结束标志?2.“文革”期间形成了哪些群众性的造反组织?他们的主要活动分别是什么?3.“文革”期间形成了反革命集团有哪些?他们的阴谋是?4.“文革”期间党内最大的冤案?这一冤案的出现说明了什么?5.“文革”的性质?影响?第八课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1.1960s,我国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什么成就?2.1960s,我国在空间技术上取得什么成就?3.标志着人民军队走上科技强军之路的事件是什么?4.我国战略和力量有哪几部分组成?第九课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1.列举1970s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
[原创]中国现代史习题
![[原创]中国现代史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5b4a13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fc.png)
中国现代史习题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现代史习题中国现代史习题(上)一、名词解释《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学会“制宪救国” 直皖战争华盛顿会议北京政变五卅运动郭松龄倒戈戴季陶主义三二○事件汉浔事件南京事件四一二政变李大钊郑州会议徐州会议江浙财阀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济南惨案东北易帜《训政纲领》三湾改编“工农武装割据” 邓演达改组派人权派“四行二局” 宁都起义伪“满洲国” 福建事变天羽声明《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广田三原则冀察政务委员会一二九运动瓦窑堡会议七君子事件两广事变西安事变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二、论述题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试评五四时期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
4、论述中国共产党从“一大”到“三大”关于民主联合战线政策的演变。
5、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过程及历史作用。
6、国民党一大后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7、简述1924至1926年北洋军阀势力的演变。
8、简述戴季陶主义的主要内容。
9、简述共产国际五月紧急指示的主要内容。
10、试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11、简述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的对内和对外政策。
12、试述国民党政权的性质及统治特点。
13、谈谈你对南京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的认识。
14、结合史实分析中原大战的影响。
15、试述南昌起义、湘赣边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的共同点及各自的特点。
16、结合史实论述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17、简述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18、第三党主张述评。
19、简述人权派的政治主张。
20、试论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
21、论遵义会议及其历史地位。
22、简述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
23、简述1927年8月—1937年7月间中共在土地革命中实行的路线与政策。
24、简要评价九一八事变后的中间政派。
25、略述华北事变和“一二九运动”。
新中国史知识题库
![新中国史知识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219e21e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3.png)
新中国史知识题库篇一:新中国史知识题库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国近代史而创建的题库。
这个题库包含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政策等方面的题目,帮助人们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新中国的历史知识。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在新中国史知识题库中的题目范例:1. 中国共产党在哪一年成立的?A. 1919年B. 1921年C. 1949年D. 1957年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哪次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A. 五四运动B. 北伐战争C. 抗日战争D. 解放战争3. 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在哪一年颁布的?A. 1949年B. 1954年C. 1978年D. 1993年4. 中国的第一位主席是谁?A. 毛泽东B. 刘少奇C. 朱德D. 邓小平5. 建国初期,中国实行的经济制度是什么?A. 计划经济B. 市场经济C. 社会主义经济D. 混合经济这些题目会涵盖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建立以及后续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和政策,旨在帮助人们对新中国历史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了解。
通过回答这些问题,人们可以巩固对新中国史的知识,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中国现代史的发展脉络。
篇二:新中国史知识题库是一个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学习新中国历史而创建的题库。
这个题库涵盖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和事件,旨在帮助人们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历的艰辛奋斗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在新中国史知识题库中,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题目:1. 中共建立的历史背景:这些题目可以涉及到中共成立的时间、地点和背景,以及这段历史时期的主要事件和人物。
2. 解放战争和成立新中国:这些题目可以包括解放战争的起因、主要战役和胜利,以及新中国的成立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这些题目可以涉及到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主要政策、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4. 中共领导下的外交政策:这些题目可以涉及到新中国在对外关系中的主要政策和成就,以及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关系。
中国现代史真题
![中国现代史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e512a807f111f18583d05ad9.png)
中国现代史(1949-1978年)1.(2018·全国Ⅰ卷)31.图7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
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2.(2018·全国Ⅱ卷)31.图5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
”)该漫画反映了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发展D.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3.(2017·全国Ⅲ卷31)图5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图5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4.(2016·全国Ⅰ卷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17.9%上升到52.8%。
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5.(2016·全国Ⅱ卷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
这表明我国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6.(2015·全国Ⅰ卷31)图5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
据此可以推知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7.(2015·全国Ⅱ卷31)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
中国现代史-题目
![中国现代史-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8ada6ed158f5f61fb7366642.png)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香港海员罢工:1922年1月12日——3月8日,由香港海员工会联合总会的组织领导下举行的一场海员大罢工。
1月12日,在第三次向资本家提出增加工资的要求被无理拒绝后,香港海员举行大罢工,3月初,罢工总人数达到十万余人,3月4日,罢工队伍遭到英国军警阻挡,造成“沙田惨案”。
在全国工人的支援下,3月8日,罢工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次罢工的胜利,推动了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
2、二七惨案:1923年2月7日北洋政府直系军阀吴佩孚镇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流血事件。
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在郑州爆发。
帝国主义向北京施压怂恿采取武力手段镇压。
2月6日,共产党员施洋发动武汉各工团代表和铁路工人万余人举行集会和游行示威。
2月7日,吴佩孚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在郑州和武汉江岸等处进行血腥镇压,工人被杀40多人,伤200多人,被捕60多人,遭开除1000多人。
林祥谦、施洋等均被逮捕遇难。
2月9日,为保存实力,工人忍痛复工,京汉铁路大罢工宣告结束。
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
3、好人政府: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主张。
1922年5月,蔡元培、胡适、梁漱溟、王宠惠等人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一文,认为中国的政治军阀混战,国无宁日,全是因为好人自命清高,不愿参与政治,让坏人当道。
他们提出由知识分子中的“好人”组成“好人政府”,努力改变政府腐败的现实,一点一滴地改造社会。
这种“好政府主义”初步显示出独立的自由精神,体现了现代中国独立的、自由的知识分子干涉政治的模式。
4、问题与主义之争:1919年下半年——1920年间马克思主义与实验主义的改良主义之间的一场争论。
1919年7月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鼓吹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等共产党人针锋相对提出反驳,从根本上批判了胡适的观点。
问题与主义的争论,是社会革命论与社会改良主义的争论,其本质在于要不要马克思主义。
5、直皖战争:1920年7月北洋军阀直、皖两系在帝国主义支持下争夺中央政权的战争。
中国现代史要点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史要点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e2196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a.png)
中国现代史要点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末日的到来?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五卅运动D. 中国革命答案:B2.()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完成?A.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完成B. 《共同纲领》的形成C.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答案:C3.()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完成?A. 《宣言》的出版B. 中苏交恶C. 解放战争的结束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答案:D4.()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
A. 马克思列宁主义B. 三民主义C. 工农民主主义D.答案:D5.()是中国第一部仿照西方制定的专门的吸纳西方文化、制度的法律。
A. 大清律例B. 户部新政C. 西化运动D. 《公羊传》答案:B二、简答题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路线是什么?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事业,逐步实现现代化。
2.五四运动的目标是什么?答:主张废除帝国主义,推翻封建主义,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新国家。
3.新文化运动的观念主要有哪些?答:反对旧文化,主张新文化;反对旧思想,主张新思想;反对旧道德,主张新道德;反对旧教育,主张育。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是什么?答: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提出“三大改造”,即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彻底改革,以满足人民的需要,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目标。
5.中国成立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答:1921年7月,上海。
三、论述题1.中国革命的历史地位是什么?答:中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事件,标志着中国由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奠定基础。
中国革命开辟了一个新纪元,激励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应用,主要内容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思想、政治经济学思想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方法。
中国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055680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7.png)
中国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试题一
1. 列举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大民主革命,并简要描述其背景和影响。
答案:
- 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第一个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
背景是清朝的衰落和中国社会普遍的不满情绪。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对中国政治制度和社
会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 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具有广泛影
响的思想文化运动。
背景是对巴黎和约中中国利益受损的不满和对
西方文化的引进。
五四运动激发了对封建制度的反抗和思想解放,
为新文化运动和中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土地革命:发生于1927年,是中国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
背
景是国共合作破裂和中国农民的经济困境。
土地革命推动了农村的
土地改革,扩大了的影响力,并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了基础。
试题二
2. 简述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次对日抗战的重要事件和结果。
答案:
- 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是日本发动的对中国东北的侵略行动。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也开始了全面抵抗。
结果是中国东北沦陷,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迅速兴起。
-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发生于1937年,是中国全面抵抗日本侵略的开始。
这一事件导致中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中国民众普遍参与抗战,形成了全面抗战的局面。
战争最终以中国胜利和日本投降结束。
中国现代史必背问题
![中国现代史必背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9e3c5711fad6195f312ba6d2.png)
中国现代史必背问题(201406)一、1949年-1952年巩固政权的措施有哪些?1、西藏的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实现了各族人民大团结。
2、抗美援朝: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经济建设提供了稳定的外部环境。
3、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农村生产力大大解放,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西藏的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起到的共同作用是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二、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经济:“一五”计划的完成:形成了东北重工业基地;是我国工业化的起步。
作用: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经济: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是建立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是公私合营,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三大改造的完成:1956年,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三大改造的实质: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政治: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意义: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制度:1、良好开端:中共八大2、失误(左倾错误):1958年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3、经验教训: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思想路线: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组织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中国现代史简答题7
![中国现代史简答题7](https://img.taocdn.com/s3/m/c52fa0c69ec3d5bbfd0a742f.png)
答:(1)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毅然实行“兵谏”,扣留蒋介石,提出了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这就是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从民族利益出发,确定促成事变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并派周恩来等组成中共代表团赴西安谈判。经过与张、杨以及南京方面代表宋美龄、宋子文的和平谈判,终于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承诺。(2)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答:(1)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2)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3)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4)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24、简述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答:(1)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2)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以新的平等姿态对待中国,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3)十月革命中工人和士兵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昭示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方法开展革命。
16、简述北洋军阀的统治。
答: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的果实之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政权。(1)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2)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3)在文化思想方面,北洋政府尊孔复古。
17、孙中山捍卫辛亥革命的果实展开的斗争。(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20、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
答:(1)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2)注重从中国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3)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初一历史中国现代史试题
![初一历史中国现代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3a6fae7c281e53a5902fff7.png)
初一历史中国现代史试题1. 2009年“两会”期间,同学们看到下面的老照片,纷纷推算它的年龄,准确的是( )A.34B.50C.55D.60【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制定机关。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9-1954=55年,故选C。
【考点】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美国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说过:"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那么这场战争是( )A.朝鲜战争B.越南战争C.第二次世界大战D.伊拉克战争【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知识,因为是美国参联会主席说的,所以这场战争肯定与美国有关,错误的战争是因为美国失败了,美国侵略朝鲜,妄图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但是美国最终失败了,打击了美国的侵略野心,所以答案是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最可爱的人3.下图是1998年为了纪念一次转折性会议召开2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章,这次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共八大C.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二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1998年、20周年、实事求是”等,我们可以判断出这是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这次会议上做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1954年,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是1956年,中共十二大召开的时间是1982年,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4. 2013年10月31日上午,墨脱公路通车仪式在西藏林芝地区波密至墨脱县80公里处举行,宣告中国最后一个未通公路的县正式通车。
中国现代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6a4f5e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f.png)
中国现代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哪一年成立的?A. 1945年B. 1948年C. 1949年D. 1950年答案:C2.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在哪位领导人的推动下开始实施的?A. 毛泽东B. 邓小平C. 周恩来D. 江泽民答案:B3.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三大改造”?A. 农业集体化B. 手工业集体化C.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D. 文化大革命答案:D4. 1978年,中国召开的哪一次重要会议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开始?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 中共十二大C. 中共十三大D. 中共十四大答案:A5. “一国两制”构想首先被应用在哪个地区?A. 香港B. 澳门C. 台湾D. 新疆答案:A二、填空题6.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天标志着______的成立。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7. 1950年代初期,中国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______,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
答案: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8.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社会经历了严重的动荡,这一时期开始于______年,结束于______年。
答案:1966;19769. 1979年,中国与______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结束了两国长期的敌对状态。
答案:美国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初提出的,其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______的发展要求、______的根本利益、时代进步的潮流。
答案:先进社会生产力;最广大人民三、简答题11. 简述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五计划”。
答案:一五计划是中国在1953年至1957年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目标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特别是钢铁、煤炭、电力、机械等基础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一五计划的实施,为中国的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
12. 阐述改革开放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中国现代史简答题【最新】
![中国现代史简答题【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f6840864f7ec4afe04a1df6c.png)
1)描写各类小人物的生存困境,表现他们的物质性和精神性烦恼,揭示人的各种尴尬处境,以对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境遇的描述替换关于生活的终极价值判断,放弃对人生意义的正面阐说;以“小写的人”替代现实主义中的“大写的人”。
2)表现人的顽强的生命欲望和本能冲动,以最基本的生命欲望的满足来阐说生存的意义,从而消解掉政治的和文化的阐说;以“生命”的故事取代革命现实主义中“生活”的故事。
七、文本分析:结合某个作家的文学作品谈谈先锋小说的艺术创新
八、简答或文本:80年代小说的艺术创作特色(汪曾祺)
1、汪曾祺的文化小说往往在浓郁的乡土俗画的描写之中渗透着作者传统的哲学意识和审美态度。
2、汪曾祺的小说同时兼具着散文化与诗化的特征。
3、汪曾祺的小说语言亦是别具一格的,简洁明快,纡徐平淡,流畅自然,生动传神,是一种“诗化的小说语言”。
标志性意义:这一时期,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出现了解放思想,独立思考,摆脱教条,冲破禁区,大胆探索的新气象。
二、简要概述50、60年代小说的情况。(包括创作变化、题材、体裁、主流、非主流等)
⑴历史题材:以反映明主革命为主,描写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各个历史阶段。
1反映解放战争: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曲波《林海雪原》和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峻青的《黎明的河边》、茹志娟的《百合花》②反映抗日战争和20年代、30年代的革命斗争:孙犁《风云初记》、知侠《铁道游击队》、冯志《敌后武工队》、冯德英《苦菜花》、李英茹《野火春风斗古城》③近代历史题材: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④古代历史题材:徐懋庸《鸡肋》、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
⑵现实生活题材:①反映农村生活:马烽《一架弹花机》、赵树理《登记》、谷峪《新事新办》、李准《不能走那条路》、秦兆阳《农村散记》、周立波《山乡巨变》、柳青《创业史》6②反映农村劳动妇女:王汶石《新结识的伙伴》、李准《李双双小传》、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茹志娟《静静的产院》、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③反映工业建设:周立波《铁水奔流》、雷加《春天来到了鸭绿江》、艾芜《百炼成钢》、周而复《上海的早晨》、草明《乘风破浪》、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④敢于正视现实矛盾,揭露生活的阴暗面,大胆干预生活,触及人的灵魂,表现了强烈的探索精神和批判意识。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李准《灰色的帆篷》、李国文《改选》、刘绍棠《田野落霞》⑤打破表现人情、人性的禁区,细腻地描写人的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充满浓郁的人情味。萧也牧《我们父母之间》、邓友梅《在悬崖上》、宗璞《红豆》、陆文夫《小巷深处》、高缨《达吉和她的父亲》
中国现代史试题库及答案
![中国现代史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b6caf11711cc7930b7162d.png)
D、武汉共产主义小组 9、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确定的奋斗目标是(D) A、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 义 B、打倒帝国主义,在中国建立共和国和实现共产主义 C、推翻资产阶级,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D、推翻资产阶级,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 10、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的时间是(B) A、1919 年 5 月 4 日 B、1919 年 6 月 3 日 C、1921 年 1 月 12 日 D、1923 年 2 月 7 日 11、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时间是(A) A、1922 年 1 月—1923 年 2 月 B、1921 年 7 月—1924 年 1 月 C、1923 年 2 月—1924 年 1 月 D、1924 年 1 月 12、确定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策略是在 (C) A、中共“二大” B、中共杭州西湖特别会议 C、中共“三大”
33、1927 年 4 月 18 日以后,中国暂时出现了三个政权并立的局 面,这些政权是(B) 1、广东革命政府 2、武汉革命政府 3、北京政府 4、南京国民政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①②④ 34、世界上第一部制碱专著《纯碱制造》是哪位化学家撰写的(B) A、吴有训 B、侯德榜 C、李四光 D、熊庆来 35、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C) A、鄂豫皖根据地 B、闽浙赣根据地 C、井冈山根据地 D、中央革命根据地 36、“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忘力避冲突,以免事态 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蒋中正。”电令中所谓的
B、北伐军占领北京 C、中原大战结束 D、东北易帜 30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C) 1、蒋介石在徐州誓师北伐 1927 年 4 月 7 日 2、宁汉合流 1927 年 9 月 3、蒋桂战争 1929 年 4 月 4、南京国民党政府清党 1927 年春 A、④③①② B、④②①③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31、中国革命进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标志是(C)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北伐军占领北京 C、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D、东北易帜 32、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皇姑屯事件是因为(C) A、张作霖支持抗日游击队 B、张作霖准备归顺武汉国民政府 C、张作霖没有答应日本侵略中国满蒙的全部条件 D、张作霖到关外抵抗日本侵略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史基础知识练习题姓名: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地点)举行,会议通过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领导的的国家,具有的作用。
2.规定新中国的名称始于《》。
3.中国现代史开始的标志是,开始于年。
4.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标志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的标志是;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5.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是年。
2.新中国政权的巩固1. 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人民政权采取的措施有:军事上:,经济上:,政治上:。
2.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跨过鸭绿江的这支部队是,总司令是,中国参战的目的是。
4.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于年,结束于年,结束的标志是签订《》,结果是胜利。
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英雄代表人物,他们被称为“最可爱的人”,用胸膛堵塞敌人机枪,壮烈牺牲的是,宁肯让烈火烧死也始终严守纪律,不暴露目标的是。
5.土地改革运动开始于年,于年基本完成,颁布的文件是《》,主要适用于(地区)。
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解放了农村,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我国过渡时期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基本完成时期。
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即逐步实现国家的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和的社会主义改造。
2.我国开始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开始于年。
党和政府为发展国民经济进行了。
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以发展为主,这期间为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是。
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独立的体系,为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年制定,它的制定取代了《》,是我国第一部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5. 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包括、和。
开始于年,于年基本完成。
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在我国初步建立,我国从些进行了。
6.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于年建立。
4-6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1.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两次失误分别是和。
2.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方针。
3.“大跃进”运动的主要表现是农业中的和工业中的。
4.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模范人物,如,“铁人”,“两弹元勋”,“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我们应当学习他们热1爱祖国,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精神。
5.“文化大革命”于年开始,结束于年,标志着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
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的是“”运动。
在“文化大革命”中,发生了共和国历史最大的一起冤案是被开除党籍,含冤去世。
7.伟大的历史转折1.1977年7月,十届三中全会,恢复邓小平全部职务,再次复出。
2. 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召开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我国的序幕。
3.党和政府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是在(会议)。
4.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会议)。
5.揭开我国改革开放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会议)。
6.我国改革开放开始于年,开始的标志是。
7.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会议是。
8.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有:①确立了、的正确思想路线。
②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上来,实行的伟大决策。
③强调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④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9.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①形成了以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②揭开了我国的序幕;③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④使我国进入以和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
10.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是、的思想路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行。
11.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指明了方向的是。
即坚持,坚持,坚持,坚持。
8.农村和城市的改革1.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开始,实行。
2.率先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省,后来省相继进行。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有、。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促进了农村的发展。
到年,我国农村告别人民公社制度。
5.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我国城市改革的重点是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是从开始的。
9.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1. 年4月,第一次提出办特区的主张。
2.1980年,我国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其中位于广东省的有、、。
位于福建省的有。
与香港毗邻的是。
3.1988年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是。
4.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5. 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是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
6.20世纪80年代,我国形成了个经济特区,个沿海开放城市和个经济开放区。
7.20世纪90年代,我国掀起对外开放新的大潮,开发开放了上海。
8.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长江沿岸的等5个城市,此后又开放了个内陆省会城市和个边境城市。
9.我国对外开放格局:———。
10.我国对外开放的大致方向是从到。
11.经济特区的前提是什么?“特”在哪些方面?212.20世纪90年代,党和国家为什么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3.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我国的对外开放的历史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11.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1.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被誉为“”。
2.1982年,会议通过了经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我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是以为核心。
5.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的原则有、和。
12.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1.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2. 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的(会议)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把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3.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的是(人物),是在(会议)上提出的。
4.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是(会议)。
这次会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以为中心。
大会还确定了我国经济发展分的战略。
5.我国第三次中央领导集体是以核心,是在(会议)形成的。
6.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召开,会议选举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7.邓小平提出的判断姓“资”和“社”的三条标准有哪些?13.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1.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制度。
2.1998年,我国已成立、、、、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其中最早建立的是,新中国成立前建立的是,地理位置最南端的是,地处西部大开发范围的自治区有个。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的是的原则。
基本政策是。
4.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新型民族关系是:、、、。
14.“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1.“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是。
是于提出的,其根本目的(或出发点)是,这一构想的提出最初是为解决问题,成功实践是和顺利回归。
2.“一国两制”主要适用于、和地区。
3.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年中英两国政府代表就香港问题全部达成协议,签订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
4.“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意义是什么?5.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前提条件是什么?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的历史意义是什么?36.香港、澳门分别于何时回归?首任行政长官分别是谁?区旗分别是什么?香港、澳门顺利回归说明了什么?7.谈谈你对两岸未来的展望,写出一句你最想和台湾同龄人说的一句话。
16.朋友遍天下1.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的主要外交原则是。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于年12月,周恩来访问首次提出,其内容即、、、、。
3.万隆会议是于年在召开,召开目的是,参加这次会议的是29个国家,这次会议上中国的代表团团长是,他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方针。
4. 年10月,第届联合国大会恢复我国的合法权利,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以恢复的根本原因是。
5. 年12月,美国总统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发表《》,他是中美建交史上第位访华一美国总统。
6. 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国际经济组织)。
7.中美正式建交是在年。
中日正式建交是在年。
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历史意义是什么?9.列举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
17.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球1. 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
2.打破了帝国主义核垄断(或核讹诈)的历史事件是。
3. 年10月15日,我国首位航天员乘坐的“”载人飞船成功升空。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成为继、(国家)之后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4.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他成功培育了杂交水稻。
5.“863”计划是以为首的老科学家提出的。
1996年“863”计划中新增的一个领域是。
6.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两平”分别指、。
7.“863”计划内容包括哪些?实施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什么?8.在医学领域,我国主要有哪些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