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大力推广水稻集中育秧
水稻集中育秧发展趋势及对策

水稻集中育秧发展趋势及对策摘要:近年来,泸县依托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推广水稻集中育秧,重点在种粮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育秧专业户和村、社集中示范,提升了水稻育秧技术及组织化、集约化水平,促进了水稻的规模化生产和农机化发展水平和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水稻集中育秧;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a1 集中育秧发展现状及趋势1.1 发展面积和增产情况泸县位于川南长江和沱江汇合处,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晚秋温光资源丰富,中稻再生稻生产独聚特色,全县粮食产量54万t左右,其中水稻产量37万t,占70%。
2008年前泸县水稻集中育秧发展不平衡,从2008年起泸县被确定为部、省、市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县以来,水稻集中育秧发展较快,促进了秧苗质量的提高和粮食增产,促进了水稻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机化发展进程。
据统计,泸县2008年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集中育秧面积1257hm2,占示范区面积1570hm2的80.0%,带动全县集中育秧面积2833hm2,占全县水稻面积的7.5%;集中育秧一季中稻单产9480.0kg/hm2,比分散育秧增产637.5kg/hm2,增7.2%。
2009年示范区集中育秧面积2247hm2,占79.9%,带动全县推广3088hm2,占全县水稻面积的8.2%;单产9510.0kg/hm2,增产660.0kg/hm2,增7.5%。
2010年示范区集中育秧面积2102hm2,占89.2%,带动全县面积3435hm2,占9.1%;单产9570.0kg/hm2,增产675.0kg/hm2,增7.6%。
2011年全县集中育秧面积4800hm2,占12.6%,单产9615.0kg/hm2,增产705.0kg/hm2,增7.9%。
2012年全县集中育秧面积7747hm2,占20.3%,单产9690.0kg/hm2,增产690.0kg/hm2,增产7.7%。
1.2 集中育秧的意义和发展趋势1.2.1 便于大面积统一技术指导水稻集中育秧实现了统一供种、一个项目镇主推1~2个品种,一个项目村(社)主推一个品种,解决了因农户自选品种“多、乱、杂”的问题,便于大面积统一技术指导和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水稻单产。
浅谈水稻集中育秧技术

浅谈水稻集中育秧技术作者:刘新芳来源:《种子科技》 2018年第4期摘要:在进行水稻集中育秧时,为了能够有效地提升育苗质量,需要保证土地的平整度,提前处理好种子,准备相应的营养土;其次为了能够提升播种的质量,可以采取秧盘叠盘暗化催芽的方式提升出苗率以及平整度,利用蛇皮布盖在表层,做好保温、保湿工作,确保出苗的质量,从根本上提升水稻的产量。
关键词:水稻;集中育秧;技术1 水稻集中育秧的优点1.1 能够满足秧苗在生长过程中的各项条件有利于培育壮秧,为水稻的高产高效奠定坚实的基础,一般可以增产5%~10%;有利于提升育秧的质量,从根本上缓解农户分散育秧的风险。
1.2 方便管理提升水、药、肥的使用效果,大大节省成本、时间,提升水稻的集中育秧技术,有利于减少投资、方便操作。
1.3 提升了良种覆盖率加强水稻集中育秧,可以改善品种杂乱、繁多的情况,对于减少麦套稻、直播稻这种粗放、低效以及高风险的水稻栽培技术意义重大,有利于推广和普及机插秧,提升水稻的产量以及粮食安全。
1.4 积极推动集约化和规模化进程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大面积的插秧和育秧都是选用机器操作,因为育秧技术上有明显的问题,所以会存在育秧失败的情况。
基本上每年零散农户机插秧成功的概率都小于70%,机插秧大户的育秧商品率都比较低,通常是在75%左右,这也是要不断扩大直播水稻面积的重要原因,所以提升规模化育秧技术水平的意义重大。
2 水稻集中育秧的技术分析2.1 播种前准备2.1.1 保证苗床的平整床地要选择平坦并且肥力相对较好的旱地或者水稻田,要与农罐车口的位置比较接近,满足灌溉的条件。
在播种前30 d左右,要不断地耕翻,施加一定量的肥料,灌溉的水源能够漫过田地,平整后高低要保证在3 cm内。
只有床地的平整度得到了保障,苗床才能实现顺利的补水。
平整之后,也需要做好隔水梗的工作,通常一小块田的大小为667 m2。
在播种之前需要将苗床的相关设备配置完善,每一块田都要做到可以单独灌排。
重庆市梁平区水稻生产现状问题及对策浅析

收稿日期:2023-07-05作者简介:罗绍岳(1970—),大专,高级农艺师,从事粮油作物栽培技术推广。
E-mail :****************。
罗绍岳.重庆市梁平区水稻生产现状问题及对策浅析[J ].南方农业,2024,18(1):221-224.重庆市梁平区水稻生产现状问题及对策浅析罗绍岳(重庆市梁平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重庆梁平405200)摘要重庆市梁平区农业最大的优势在水稻,梁平水稻最大的困难在于提档升级。
近年来,梁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水稻生产,特别是大米品牌的创建打造。
为了更好地促进梁平水稻产业发展,分析了梁平区水稻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即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水稻生产政策支持,提高种植效益;调整布局,制订宜稻区发展规划;重视技术创新及普及应用;重视优质水稻品种的推广应用等。
关键词水稻;生产;问题;对策;重庆市梁平区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志码:CDOI :10.19415/ki.1673-890x.2024.01.050重庆市梁平区是典型的农业大区,自古就是“巴蜀粮仓”,素有“梁山熟、川东足”之美誉,拥有梁平柚、优质稻、龙溪鱼等多种绿色产品,稻、鸭、柚、竹、豆是梁平区最具特色的农产品,号称“五子登科”。
梁平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区、国家商品粮基地示范县,拥有广袤的农村、丰富的农田资源[1]。
“梁平坝子”,地势平坦开阔,年降水量1546mm ,光照充足,土壤氮、磷、钾含量丰富且无污染,河流水质良好,有利于水稻生长,所产稻米晶莹透亮,口感极佳,市场前景良好。
梁平区规模以上稻米加工企业48家,产业化龙头企业10个,年加工、销售大米50余万t ,大米产业加工转化率85%。
2018年,梁平区生产的6500t 大米第一次出口非洲,是重庆第一个实现大米出口的区县。
同时,梁平瑞丰米业有限公司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提供军用大米。
梁平区立足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引导和培育种植水稻大户,创建特色品牌,优化产业布局,先后建起有机水稻生产基地40余hm 2,800m 以上倒置山区优质稻生产基地66余hm 2,绿色水稻基地200余hm 2。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一、水稻集中育秧的意义1、培育标准化机插秧苗,做到农艺与农机相结合。
2、提高成秧率,减轻水稻秧苗生产自然风险,有利于保季节,保面积。
3、省工省力省秧田,减少劳动用工,节本增收。
4、实行全程机械化生产,减轻劳动强度,有利于双季稻生产发展。
5、大棚综合利用,促进蔬菜生产发展。
6、规范农业投入品管理,有利于食品安全生产。
7、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二、水稻集中育秧几种主要方式及基本建设模式(一)主要育秧方式1、连栋温室硬盘育秧。
又称智能温室育秧或大棚育秧。
2、中棚硬(软)盘育秧。
3、小拱棚或露地软盘育秧。
(二)基本建设模式1、大型工厂化育秧基地建设。
合作社经营模式,占地50亩。
建设连栋温室一个2000㎡,中棚20个(每个约330 ㎡),生产棚1个500 ㎡,露地苗床30亩,浸种池、办公室等设施,播种线2条,秧盘10万张,秧架600个等设备,总投资230万元左右。
所育秧苗可栽插大田万亩以上。
2、中型育秧基地基本配置。
合作社或插秧机手经营服务,占地20亩。
中棚25个,简易生产棚1个200 ㎡,露地苗床6亩,播种线1条,碎土机1台,催芽桶2个,小型运输车2台,秧盘4.5万张,浸种池1个,运秧框架1000个,总投资约60万元。
所育秧苗可栽插大田2000亩。
3、小型育秧基地基本配置。
农民出地,育秧能手或插秧机手育秧及服务,育秧面积6亩。
配备秧盘1.2万张,碎土机1台,催芽桶2个,竹弓、薄膜适量,采取人工播种,总投资约3万元。
所育秧苗可栽插大田500亩。
三、适合于机插的秧苗标准要求营养土厚2-2.5cm,播种均匀,出苗整齐;营养土中秧苗根系发达,盘结成毯状;苗高15-20cm,茎粗叶挺色绿,矮壮;秧块长58cm,宽28cm,叶龄三叶左右。
四、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技术总目标:提高播种质量(防漏播、稀播),提高秧苗素质(旱育秧,早炼苗),提高成秧率(防烂种、烂芽、烂秧死苗)。
(一)选择苗床,搭好育秧棚选择离大田较近,排灌条件好,运输方便,地势平坦的旱地作苗床,苗床与大田比例为1:100。
早稻集中育秧的技术问题及对策分析

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早稻集中育秧是指以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服务组织,或者村级组织为育秧主体,根据培训壮秧要求,实行统一育秧、统一管理、统一供秧的集约化早稻育秧方式。
本文根据笔者实践,就湖南省澧县早稻集中育秧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一、早稻集中育秧的好处1、有利于扩大面积一是通过早稻集中育秧,可以把农民不愿种粮的稻田集中起来,减少抛荒;二是减少一季稻种植面积,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从而达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的目的。
2、有利于节省劳力早稻集中育秧实行规模化、工厂化育秧,解决了育秧花工费时的难题,为务工农民解除了后顾之忧,从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3、有利于统一品种改过去各家各户分散选择品种、分散播种,为统一选择品种、集中播种育秧,解决了过去品种多、乱、杂、技术难指导的现象,有利于提高良种的普及率。
4、有利于提高产量由于早稻集中育秧做到了统一品种、培育壮秧、规范移栽,有利于提高产量。
二、早稻集中育秧方式与关键技术1、播前准备(1)品种选择以中嘉早17、湘早籼45号、湘早籼32号、潭两优83等中熟早稻品种为主。
(2)浸种消毒浸种前选晴天晒1天,提高种子活力,用清水选种,除去空瘪粒,消毒按照25%咪鲜胺2000~2500倍液浸泡8~10个小时,种谷捞起催芽破胸露白或略有浅芽待播。
(3)播种时间以3月20~28日为最佳播种时间,根据天气抢冷尾暖头播种。
2、播种方法(1)机插秧①常规机插秧。
大棚育秧提前一周整理秧床,要求整平无杂草,沟沟相通,并喷洒敌克松全面消毒。
小拱棚育秧提前半月翻耕秧田,每亩施入48%复合肥40公斤,灌水浸泡,播种前再翻耕一次,将秧田整平泥活无杂草,按每亩秧田面施壮秧剂20包防病。
每亩大田用9寸硬盘30~32盘(或7寸硬盘34~36盘),可以流水线播种,也可以人工播种,流水线播种也可以先叠盘暗出苗。
按2横摆盘,盘与盘间不留缝隙,盘与秧床要紧密贴合,提倡纯基质播种,分盘分厢过秤均匀播种,播后用基质盖籽至不见谷粒为度,既不能盖厚,也不能盖薄,最后喷施敌克松800倍液防病。
水稻垄畦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CATALOGUE 目录•技术概述•关键技术环节•技术应用与效果•技术问题与对策•结论与展望定义重要性定义与重要性特点该技术采用集中浸种、集中催芽、集中播种的方式,具有操作简便、适用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
优势与传统的育秧移栽技术相比,该技术可提高水稻的根系活力和抗逆性能,增加产量和品质。
同时,可减少育秧和移栽环节的用工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特点与优势发展应用技术发展与应用选种与备种选种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抗病、抗虫、高产的优良品种。
备种进行晒种、选种、消毒等种子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品质。
整地与播种整地播种根据水稻的需肥特性和土壤肥力,合理配比氮、磷、钾等肥料,并按照施肥周期和用量进行施用。
灌溉根据水稻的生长需求和土壤湿度,确定适宜的灌溉方式和水量,以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施肥施肥与灌溉VS病虫害防治预防治疗该技术适用于水稻种植地区,特别是水稻主产区。
适用范围需要在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方便、气候适宜等条件下应用该技术。
适用条件应用范围与条件实际应用效果与数据030201技术推广与示范推广方式示范基地技术应用中的问题直播水稻生长过程中易受到鸟、鼠等生物的侵害,需要采取有效的驱赶和防范措施。
在多雨季节,水稻容易发生病害,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直播水稻的播种时间要求较高,需要精确控制,否则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技术改进与发展方向针对直播水稻易受生物侵害的问题,可以研发新型的驱赶设备和技术,提高直播水稻的抗侵害能力。
可以加强水稻的抗病性育种,培育出更加适应复杂气候条件的水稻品种。
通过改进播种技术和设备,提高播种的准确性和效率,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技术推广的政策与措施政府可以组织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帮助农民掌握此技术的应用技巧和方法。
政府可以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农民对此技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应用此技术,例如提供补贴、技术支持等。
总结水稻垄畦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水稻种植技术,通过优化种植方式和田间管理,实现了水稻的高产、优质、高效。
水稻商品化集中育秧做法与成效

水稻商品化集中育秧做法与成效作者:邱辉刘春梅于海艳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2013年第12期[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0077-01现阶段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里转移,农业生产者多为“三八六一九九”人员,农业生产综合素质相对弱化。
使用劳动量相对较大、生产管理要求高的水稻生产推行机插稻是水稻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做好水稻育秧是推广机插稻的前提和基础。
2005年开始,宿城区逐年加大机插秧推广力度,但由于初期投入成本高、秧田分散指导难、大田平整增投入等多方原因,机插秧发展较为缓慢。
为促进机插秧工作推广迅速,2010年开始,宿城区连年实施省水稻商品化集中育秧项目,对一定规模集中育秧田块实施无纺布、基质补贴及资金补助。
为确保补助物资(资金)实施到位、发挥最大效益,宿城区加大监管力度、强化技术培训指导、做好跟踪调查,项目实规范有序。
通过项目实施,提高了农户的机插秧兴趣,促进了机插秧面积的快速提升。
一、主要做法1.明确领导,合理分工,责任到人宿城区农委成立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做好项目的监管和技术指导工作。
领导小组由农委、项目示范点所在乡镇有关领导组成,区农业委员会主任为组长,领导小组负责项目指导、检查、督促、协调,资金使用与监管工作。
技术指导小组由农委分管领导、区农技中心和项目乡镇农服中心技术人员组织,负责项目具体实施及宣传、培训、指导工作。
为保证项目顺利开展,精心挑选栽培、种子、土肥、植保方面的专业人才与技术骨干参与项目实施。
采取定人、定点、定指标的办法分解任务,能量化的尽可能量化,做到目标明确,分工明确,责任明确,同时考虑到人员新老搭配,不同专业人才合理分工,充分调动、发挥团队的力量,及时处理好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加强沟通,互相协作培育全苗、壮苗是水稻机械化栽插的前期步骤,提高农机育秧、栽插水平是提高机插秧的一个重要环节,宿城区农技、农机部门互相沟通、相互协议、密切配合,保证育秧质量、确保适期内及时浅插、匀插、不漏栽,提高机插稻产量。
江西省:大面积推广早稻集中育秧

之. - 一
( 移动 )式机 械 喷淋 、联 合收割及 田间收集 配套机组
工或直接从事农机 作业的农 业生产经营服务组 织,均可 等机械作业示范。
宁夏 : 召开新机具作业演示会
3月 2 6日 ,宁夏回族 自 治区农机 化技 术推广专家指
广 T E Q
机 报废 更新补贴覆 盖全省所有农 业县 ( 市、 区)和省农 人 参加 了 现 场会。在甘蔗机械 种植现场会上,有分别来
垦农场,县属农 场纳入 所在 区域 的县农 机报 废 更新补
贴范围 ; 报 废 更新 补 贴 机 具 为达 到 报 废 标 准 的拖 拉 机 、
自 广西汉森、广西农机 研究 院、广西汽牛、南宁五菱桂
织。与去 年相比,补贴对 象前删 除了 “ 直接” 两字。同
时也更加完善农机 补贴机 具品 目 范围。
湖北省 : 发 展 集中育秧 扩大 双季稻 生产 浙江省 : 主推 5大类农机具 9项技术
扩大双季稻是 湖北省粮食 增产的现了《 关于推 介发布 2 0 1 3 行 水稻 集中育秧 是扩大双季稻 面积 和水稻 全程 机械化 年农 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 术的通知》 。农 业机 械主推粮 生产的关键技 术措施 。近 日,湖北省政 府下发 了《 水稻
江西省 : 大面积推广早稻集中育秧
导服务团在贺兰黄 河金岸优质水稻全程机械 化生产示范 基 地组 织召开了水旱 两用履带 自 走式旋耕机 和履带 自 走
惠农 区、平罗县 的 4 0余名农机 推广技 术人 员和农机 专
3 月2 0日,江西省在 上高县 召开全省早稻 集中育秧 式 旋耕 起 垄两用机 作业演示,来 自 银 川市、石嘴 山市、
水稻软盘集中育秧技术

消毒和催芽
消毒:常用抗菌剂或强氯精浸种消 毒。消毒可与浸种结合进行。 催芽:催芽要求达到“快”(2—3 天内催好芽)、“齐”(发芽率90% 以上)、“匀”(芽长整齐一致)、 “壮”(芽白色、无异味、芽长半 粒谷,根长一粒谷)。
浸种消毒方法
“强氯精”消毒:先后分别将种子放清 水和“强氯精”溶液中浸8—10小时, 再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后催芽。 “苗博士”种衣剂消毒:水稻种衣剂分 早稻型和中、晚稻型,在水稻种子落水 前用“苗博士”1包(20克)兑等量的 清水,稀释后可拌干种谷1公斤,将种 子搅拌成均匀的白红色后,晾干后即可 浸种。
均匀播种
种谷破胸露白后即 可播种。 晚稻播前最好用 “烯效唑”1克兑水 50克拌1公斤芽谷后 闷半小时,以利壮 苗促分蘖。
摆盘与播种
根据亩用种量与亩需软盘数多少确定每厢播种 量,分厢过秤,均匀播种,做到常规稻种每孔 4—5粒谷,杂交种每孔2粒谷左右。播后用扫帚 把盘面上的芽谷扫入盘孔并实行泥浆轻踏谷。
三、播种期、播种量 播种期、
播种期:考虑气候条件、品种生育期和前后 茬关系等主要因素,以有利出苗和安全齐穗 出发,做到适时播种。 早稻界限期:根据出苗时对温度的要求而定。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为籼稻早播界限期。 我县适宜播期:薄膜育秧、软盘育秧在3月25 日左右。 早稻安全移栽的温度指标为日平均温度15℃ 以上,我县适宜移栽期为4月15日以后。Biblioteka 七、秧田管理(二) 秧田管理(
幼苗期管理。幼苗期是指出苗至3叶期。采取 露田和浅灌相结合。2叶期前露田为主,2叶期 后浅灌为主。早稻秧苗如遇寒潮低温,则应灌 深水护秧,低温过后逐步排浅水层,以免造成 秧苗生理失水,导致青枯死苗。软盘秧幼苗期 仍保持湿润,有利增氧促根和秧苗控长,及时 揭膜炼苗。 三叶期幼苗由异养转入自养,关键在于及早补 充营养(早施断奶肥)。目前比较好的一种有 机液肥“绿王牌”免追肥,在2叶1心时用1包 (50克)兑水15公斤叶面喷施,效果很好。
实行集中育秧是普及推广机插秧技术的必然选择——对加快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思考

步 推 广 。该 市 徐 正康 等 人 在 育 秧 方 式 上 进 行 了
大 胆 尝 试 ,采 取 集 中 育秧 模 式 , 并取 得 了 良好 的 社 会 效 益和 经 济 效益 。他 们 的成 功 实 践 ,带 动 了
一
徐 正 康 等 人 的成 功 实 践 , 带动 了一 批 人 ,如 马 甸 镇 陈 国 兴 先 后购 买 了三 台插 秧 机 ,承 包 了 村
加 快 了机 插 秧 技 术 推 广 步 伐 。 因 此 , 改 家 家 育 秧 、户 户 管 理 为 集 中育秧 , 实 行 育秧 规 模 化 、社 会 化 、 市场 化 是 普 及 推 广 水 稻 机 插秧 技 术 的 必然
选择 。
秧 任 务 ,还 远 赴 大 丰 、洪 泽 等 地 承包 机插 。种 田
一
除 去 人 员 工 资 、 材 料 费 、燃 油 费 、机 械 折 I费和 E t 雇 机 费 用 等 ,获 利 1 多 元 , 当年 就 收 回 了购 机 万 成 本 ,取 得 了 农 户 得益 、机 手 增 收 的双赢 效 果 。 在 随 后 的 两 年 中 , 徐 正 康 又 陆 续 购 买 了两 台插 秧 机 , 租 用 了 四 台 插 秧 机 ,仍 然 采 取 “ 中 育 集 秧 ,带 苗 机插 ”的模 式 ,承 包 机 插 面 积 由原来 的
“ 中育秧 ,带 苗机 插 ”收费 标准 为8 元 / ,其 集 5 亩 中育 秧 5 元 / ( 含 种 子 费 ) ,机 插 3 元 / , 0 亩 不 5 亩
为集 中育秧 ,实行育秧规模化 ,社会化 、市场化是普及推
广 水稻 机 插 秧 技 术的 必 然 选 择 。
关键 词 :推 广机 插 秧 : 集 中育 秧 : 成 效 显 著 ; 主 要 措 施
浅谈水稻集中育秧技术

浅谈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是指将播种的水稻种子在特定的育秧机械化设备中集中培育成秧苗的一种种植技术。
它相比于传统的稻田直播种植方式,具有节约劳动、提高产量和改善生态环境等优势。
下面将从研究背景、技术原理、操作方法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浅谈。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的研究背景主要源于人力资源的缺乏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农田劳动力逐渐减少,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意愿逐渐降低。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也对农作物种植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应运而生。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的核心原理是利用育秧机械化设备,通过调节水、光、温度等环境条件,模拟湿地稻田的生长环境,实现水稻种子的良好生长。
育秧机械化设备一般包括育秧盘、育秧架、自动灌溉系统等。
育秧盘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育秧架保持稻苗的竖立,自动灌溉系统提供适宜的水分供给。
通过这些设备的配合使用,可以使水稻种子在短时间内集中发芽、生长,并形成健壮蓄秧苗。
接下来,水稻集中育秧技术的操作方法主要包括种子处理、育秧机械化设备的设置和管理。
种子处理是水稻集中育秧技术的重要环节,通过种子的处理,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抗病虫害能力。
育秧机械化设备的设置要根据实际种植环境和要求进行调整,包括水位、温度、光照等条件的控制。
管理方面主要包括对设备的日常检修和维护,以及对秧苗的定期观察和管理。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它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还可以节约劳动力和减少用水量,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还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提高水稻的质量和价值。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在未来的种植中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是一种具有较高发展前景的种植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不断完善设备和技术,提高水稻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还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对水稻集中育秧技术的认知和使用能力。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升水稻经济效益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升水稻经济效益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遍布全国各地。
由于气候、土壤和人工管理等因素的影响,水稻种植过程中常常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水稻种植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种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急需通过技术创新和改进来提升水稻的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
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技术的优化对于增加粮食产量、改善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水稻种植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意义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农田资源的有限,如何提高水稻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当前水稻种植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升水稻经济效益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水稻种植技术的优化不仅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还可以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提升水稻经济效益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升水稻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提升水稻经济效益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减少种植成本,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本文旨在通过对水稻种植技术现状的分析,探讨优化水稻种植技术的方法,总结提升水稻经济效益的途径,提出实施优化水稻种植技术的具体措施,并分析水稻经济效益的提升情况。
通过研究水稻种植技术的优化对提升水稻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探讨未来研究方向,从而为我国水稻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促进水稻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农田种植效益的最大化做出一定的贡献。
集中育秧工作总结

集中育秧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育秧工作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
角色。
集中育秧工作是指将种子或幼苗集中培育、管理,以提高育苗质量和减少生产成本。
在农业生产中,集中育苗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们需要对集中育苗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
首先,集中育苗工作可以提高育苗质量。
通过集中育苗,可以提供更好的环境
和管理条件,确保种子或幼苗的生长和发育。
在集中育苗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从而提高育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这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育苗质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集中育苗工作可以减少生产成本。
相比于传统的分散育苗方式,集中育
苗可以节约土地、水源和劳动力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集中育苗还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另外,集中育苗工作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集中育苗,可以更好地统一管
理和监控育苗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而且,集中育苗还可以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为农民提供更好的育苗技术和管理指导,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
总的来说,集中育苗工作在农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对集中育苗
工作的总结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提高育苗质量,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加强对集中育苗工作的研究和推广,为农业生产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课件

采取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如合理使 用农药、轮作、间套作等,减少病虫害 的发生。
结论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是一种高效、科学的育秧方法,具有节约资源、提高产量、 减少病虫害的优点,对未来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有望对提高粮食产量、农民 收入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的优点
节约土地和劳动力
通过集中种植和管理,节约了大量的土地 和劳动力资源。
增加水稻产量
通过科学管理和优化生长环境,可以增加 水稻产量,改善农民的收入状况。
提高育秧效率
高效的育秧技术和管理措施可以快速提高 水稻幼苗的生长速度和质量。
减少病虫害发生
通过集中管理和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降低 病虫害的发生率,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促进种源自发芽。3育秧盘选用
4
选择适合集中育秧的育秧盘,提
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5
育秧技术
6
浸种、灌溉、施肥、管理、除草 和防病虫害措施的实施和监测。
选种
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和需求的水稻 品种,确保种植效果。
萌芽处理
通过一系列处理方法,提高水稻 种子的出苗率和生长速度。
基地环境准备
准备育秧基地,确保土壤肥沃、 排水良好,为水稻幼苗提供良好 的生长条件。
什么是水稻集中育秧技术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稻作育秧方法,通过精细管理一小片地区,集中种植和管理水稻 幼苗。
为什么使用水稻集中育秧技术
采用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可以提高育秧效率,节约土地和劳动力,降低病虫害 的发生,并增加水稻的产量。
水稻集中育秧技术的步骤
1
浸种
2
将水稻籽粒浸泡在适宜的温水中,
浅谈水稻集中育秧技术

浅谈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育秧技术是水稻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水稻集中育苗技术逐渐成为水稻生产的主流。
本文将就水稻集中育苗技术进行一些浅谈,以期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一些参考。
一、水稻集中育苗技术的概念水稻集中育苗技术就是将原来传统的散播育苗方式转变成了集中育苗的一种育苗方式。
它通过利用育苗器具和设施,实现水稻种子的统一播种、统一管理,从而提高育苗的质量和产量。
与传统的散播育苗相比,集中育苗技术具有成本低、劳动强度小、育苗质量好等优点。
1、选种优质种子。
优质的种子是水稻生产的基础,选用适宜的水稻品种和优质的种子,可以提高育苗的成活率。
2、合理施肥。
在育苗期间,需要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水稻生长需要,合理施入有机肥和无机肥,保证水稻苗期的养分供应。
3、适时灌溉。
育苗期间,及时进行浇水,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为水稻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4、科学管理。
在集中育苗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规范的管理,定期除草、松土,防治病虫害等,以保证水稻苗期生长的良好环境。
5、适当保温。
在寒冷地区,可以通过覆盖薄膜、搭建简易温室等方式,提高育苗温度,促进水稻的生长。
1、提高育苗质量。
由于集中育苗技术可以统一管理水稻的生长环境、施肥浇水等,因此能够提高育苗的质量,增加苗期养分的积累,使水稻茎秆粗壮、根系发达、叶色深绿、光合作用强,从而为后期的生长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减少病虫害发生。
采用集中育苗技术,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成本,保障水稻生产的安全。
3、提高产量。
水稻集中育苗技术可以增加水稻的穗数和穗粒数,提高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
4、节约劳动力。
相比传统的散播育苗方式,水稻集中育苗技术省时省力,减少了耕种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目前,水稻集中育苗技术已经在中国水稻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农业农村部推广了“旱育秧”、“湿养秧”等育苗模式,积极推广集中育苗技术,提高水稻的养分积累和产品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要大力推广水稻集中育秧
时间:2013-03-15 08:51 来源:
湖北网台讯()
据省政府办公厅上月发布的“水稻集中育秧实施方案”,今年集中育秧栽插面积突破200万亩,比上年增长一倍,占早稻面积35%;全省早稻面积计划比上年扩大52万亩,带动双季稻扩大100万亩,增产稻谷1.6亿公斤以上。
计划到2017年集中育秧栽插面积达到600万亩,促进早稻面积恢复到850万亩,双季稻发展到1750万亩。
水稻“单改双”是我省粮食增产最大潜力所在,而集中育秧是扩大双季稻面积和水稻机械化生产的关键措施。
集中育秧省秧田、省投入,秧苗素质好,适合机插,有利于早稻生产保季节保面积。
从分散育秧到集中育秧,变供种为供苗,是现行农村土地经营体制下水稻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集中育秧并非新的技术,早就出现过。
但新时期发展集中育秧,背景和意义与过去完全不同。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农业生产兼业化、劳力老龄化,从而引发水稻生产“双改单”、“直播稻”现象的蔓延,影响了粮食生产的稳定。
另一方面,这些兼业化、老龄化的劳动力,种田素质不高,掌握不好催芽育秧技术。
一家一户分散育秧,培育出的秧苗往往达不到机械插秧的要求,阻碍了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步伐。
集中育秧是保早稻面积、促进双季稻发展的一个关键措施,湖北早春气候多变,以前农户分散育秧时有失败,造成早稻规划面积落空。
采用工厂化或薄膜小拱棚集中育秧,可提早播种,有专业人员精心管护,确保苗足、苗壮。
集中育秧按标准化的技术规程操作管理,能够培育出适合机插的秧苗。
集中育秧还有利于节约成本。
集中育秧省秧田、省用种、省劳力、省投入。
农户分散育秧,一亩秧田只能插7亩至10亩大田。
通过集中育秧与机插,每亩秧田能插100亩至200亩大田。
推广集中育秧还有利于促进水稻生产专业化分工,加快农业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
种粮大户、农机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都可成为集中育秧的市场主体。
一方面,
这些主体在育秧插秧经营性服务中,自身实力得到发展壮大。
另一方面,工厂化育秧、商品化供秧,解除了千千万万缺劳农户育秧难、插秧难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