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教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七年级生物《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
七年级生物《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并认识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
2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认识传粉和受精是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的必要条件。
3通过本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树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1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
2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教学难点双受精和受精后子房和胚珠的发育。
教学准备挂图(示桃花、果实)。
胚珠结构和双受精过程示意图。
双受精过程活动模型(影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主要部分是什么?它们分别又由哪几部分组成?2什么叫做传粉,传粉有什么意义?二、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幻灯片展示),学生自学课本5分钟。
出示挂图(示桃花、果实)。
教师指出:桃花经过传粉后,还需经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子房才能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这些变化,正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问题。
受精过程在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是受精作用。
那么什么是受精作用,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又是怎样呢?出示胚珠结构和双受精过程示意图,然后教师边看图边讲解(图略):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子房是由子房壁和胚珠构成的。
胚珠着生在子房内壁上,它的外层叫做珠被,顶端有一个小孔,叫做珠孔。
在胚珠里面靠近珠孔的地方,有一个比较大的细胞,叫做卵细胞。
胚珠的中央有两个极核。
花的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
雄蕊成熟后,花药里有花粉。
传粉后,落到柱头上的`花粉,受到柱头分泌的粘液刺激,就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
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
在伸长的花粉管里有两个精子。
当花粉管到达胚珠后,从珠孔处伸进去,随后,花粉管的顶端破裂,两个精子移动出来,其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
在生物学上,把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作用;而把上述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两个极核相融合的过程,称为双受精,这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具体介绍:第六章第三节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受精和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
2.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3.通过学习受精和双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使同学连续树立事物是进展变化的观点。
4.结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向同学介绍我国农业科学工,在培育新品种方面的贡献,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1.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由于:①“双受精”是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前提。
只有彻底弄清晰“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②“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
它是指: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进入胚囊后,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现象。
融合后,受精卵和受精的极核就要发育变化,它们变化的同时,也就是子房发育的过程,子房发育的结果,就意味着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不论是双受精过程,还是子房发育的过程,都是动态的、变化的,而且内容又都较为抽象,同学不能观看到。
因此,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以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过程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
2.双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也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
由于:(1)同学对“受精”“极核”“胚囊”“胚孔”等这些名词很生疏,要立刻记住,而且还要知道它们的发育变化状况,对初一同学来说是有肯定的难度的。
(2)如前所述,双受精过程和子房发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而且内容较为抽象,同学接受起来确有难度,老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要尽量协作一些教具(如:投影片、动画片,或自制移动教具、自画板书等)帮助讲解,使同学把这部分学问理解透彻。
教学过程设计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1.关于引言:上节课讲的内容是“开花和传粉”。
所以,老师在讲新课前,可以先复习提问如①什么叫开花?什么叫传粉?②传粉的方式有几种?③虫媒花和风媒花的结构特点?然后,老师可以这佯说:“不论什么样的传粉方式,最终是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了,下一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有的同学会接着老师的话说出:“形成果实,形成种子。
初中生物教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初中生物教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学目标:1. 了解果实的结构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 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对植物繁衍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果实的结构。
2. 种子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1.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的理解。
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物。
2. 准备PPT或黑板,用于展示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第一章:果实和种子的概念1.1 引入通过展示各种水果和植物种子,引导学生思考果实和种子的概念。
1.2 讲解果实是植物在开花后,经过受精作用,子房发育而成的结构,它包含了种子和果皮。
种子是植物的繁殖体,它包含了胚珠和种皮。
1.3 互动让学生观察和触摸水果和种子,加深对果实和种子的理解。
1.4 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常见的果实和种子。
第二章:果实的结构2.1 引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果实,引导学生了解果实结构的多样性。
2.2 讲解果实的结构主要包括果皮、种子和果肉。
果皮是保护果实的外层,种子是植物的繁殖体,果肉是储存营养物质的部分。
2.3 互动让学生观察和触摸不同种类的果实,了解其结构特点。
2.4 练习让学生描述不同果实的结构特点。
第三章:种子的形成过程3.1 引入通过展示植物的生殖器官,引导学生了解种子的形成过程。
3.2 讲解种子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受精、胚珠发育和种皮形成。
受精是花粉管与胚珠结合的过程,胚珠发育成种子,种皮是保护种子的外层。
3.3 互动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殖器官,了解种子的形成过程。
3.4 练习让学生描述种子的形成过程。
第四章: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对植物繁衍的重要性4.1 引入通过展示植物的繁衍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对植物繁衍的重要性。
4.2 讲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植物繁衍的重要途径,它们可以保护种子,帮助种子传播,从而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4.3 互动让学生讨论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对植物繁衍的重要性。
4.4 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对植物繁衍的重要性。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生物教案的知识点梳理与整合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生物教案的知识点梳理与整合。
知识点1:果实的形成果实通常是由花中的子房壁组织发育而来,包含着种子和种子的营养物质。
果实的形成过程又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花粉萌发、授粉和受精:花粉在萌发时生成芽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到达花柱下端处的子房底部,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此阶段是果实形成的起点。
2.胚珠发育:受精卵经过分裂发育,形成胚珠,胚珠内部的细胞也在分裂和分化,形成胚乳,胚珠周围的组织则形成花托和子房壁。
3.花萼和花瓣凋谢:在胚珠发育过程中,花萼和花瓣也逐渐凋谢并脱落。
4.果实的生长和成熟:胚珠在受精后会不断生长,形成种子,同时子房壁也在不断生长,最终形成完整的果实。
果实的成熟过程又可分为青果期、未熟期和成熟期。
在成熟期,果实逐渐变干并张开裂口,种子被散播出去。
知识点2:种子的形成种子是植物繁殖和传承基因的主要手段,其形成过程也与果实的形成有关。
在种子形成过程中也包含着多个环节:1.授精和受精:与果实形成过程相似,种子的形成也必须经过花粉萌发、授粉和受精这三个步骤。
2.胚珠发育:胚珠经过受精后,会继续生长和发育,萌发出胚乳,在胚珠内部而形成了新的结构,称为种子胚。
3.保护组织的形成:种子胚后来要逐渐被覆盖住,这个过程称之为胚被包裹。
避免种子胚在整个种子发育过程中受到的一些不利因素,比如突然变化的温度、过量或缺乏的水分等环境的影响。
4.储存物质的积累:种子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储存物质,这在萌发和生长后期将为植株提供充足的元素供给。
这些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磷酸盐等。
在种子形成的后期,这些材料会被逐渐积累。
5.休眠和散布:种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还会经历休眠、死亡和散布等不同阶段。
其中休眠状态让种子可以长时间储存并保持一定的生命力,待适宜的环境条件到达后才萌发。
知识点3:果实和种子形成的调控机制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受多种物质和激素的调控。
其中较为关键的激素有乙烯、赤霉素和激动素等。
种子和果实的形成教案
种子和果实的形成教案教案:种子和果实的形成教学目标:1.了解种子和果实的定义和特性。
2.了解种子和果实的形成过程,并能描述其过程。
3.掌握种子和果实的功能和重要性。
教学准备:1.图片或视频素材,用于展示种子和果实的形态和特性。
2.种子和果实的样本,供学生观察和研究。
3.幻灯片或黑板,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4.实验用具和材料,用于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识1.引入话题,提问学生:“你知道种子和果实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让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表意见。
3.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种子和果实的定义。
Step 2:学习种子的形成1.向学生展示一张或几张种子的图片,介绍它们的形态和特征。
2.解释种子的构造,包括种皮、种胚和营养组织等。
3.详细讲解种子的形成过程,包括传粉、受精、胚胎发育、种子成熟等。
可以通过视频或实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4.请学生描述种子的功能和重要性。
Step 3:学习果实的形成1.向学生展示一张或几张果实的图片,介绍它们的形态和特征。
2.解释果实的构造,包括果皮、果肉和种子等。
3.详细讲解果实的形成过程,包括授粉、受精、胚胎发育、果肉发育等。
可以通过视频或实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4.请学生描述果实的功能和重要性。
Step 4:巩固和拓展知识1.通过展示多种不同的种子和果实的样本,让学生观察和研究它们的形态和特征,并记录下来。
2.分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分组,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3.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和复述种子和果实的形成过程,并解释其功能和重要性。
Step 5:实践活动1.给学生准备一些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
2.让学生尝试从中取出种子并观察种子的形态和特征。
3.让学生根据形态和特征,将种子进行分类。
4.请学生总结种子在果实中的位置和分布规律。
Step 6:展示学习成果1.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实践记录,制作口头或书面报告,展示他们所学习的知识。
2.鼓励学生互相提问和讨论,促进交流和学习。
教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人教版)
教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根据有关示意图准确描述花粉粒萌发和受精过程,说明在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中子房各部分结构发育的结果;2、通过分析植物体的结构,以及维管束在各器官里的分布,使学生了解植物体在结构上的整体性。
通过分析植物体内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及各器官的主要功能使学生从功能上了解植物体是一个整体。
能力目标1、结合花粉粒萌发和受精,以及果实和种子形成等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2、通过学习受精和双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使学生继续树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
情感目标1、通过对果实与种子形成的过程的学习,进一步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2、结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向学生介绍我国农业科学工作者,在培育新品种方面的贡献,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3、通过学习植物体是一个整体的基础知识,树立整体性的辩证观点;通过了解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互关系,树立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
教学建议知识体系图解教材分析1、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双受精”是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前提。
只有彻底弄清楚“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不论是双受精过程,还是子房发育的过程,都是动态的、变化的,而且内容又都较为抽象,学生不能观察到。
学生接受起来确有难度,教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要尽量配合一些教具(如:投影片、动画片,或自制移动教具、自画板书等)辅助讲解,使学生把这部分知识理解透彻。
2、学生对“受精”“极核”“胚囊”“胚孔”等这些名词很陌生,要马上记住,而且还要知道它们的发育变化情况,对初一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所以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注意反复巩固才能达到掌握的要求。
3、通过前面七章的教学,学生已经学习了植物六种器官的基础知识,但是,这六种器官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它们是如何组成一个植物整体的?这就是本节中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生殖器官的生长》教案及反思
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生殖器官的生长》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生殖器官的生长》是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的内容。
在前两节学习了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之后,本节进一步阐述生殖器官——花、果实和种子的知识。
通过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学生将深入理解花的分类、传粉与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教材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自然生命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说出植物的生殖器官包括哪些。
(2)描述花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特别是雄蕊和雌蕊的组成及功能。
(3)了解两性花、单性花、无性花的概念。
(4)描述传粉后产生受精卵的过程,理解受精作用后种子和果实的形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解剖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2)运用多媒体和实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抽象概念。
(3)小组合作,提升协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和探索欲。
(2)培养学生爱护花草、尊重生命的意识。
(3)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理解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花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两性花、单性花、无性花的概念。
3.传粉和受精的过程,以及种子和果实的形成。
【教学难点】:1.理解传粉、受精作用与子房和胚珠相应结构的变化。
2,。
独立完成花的解剖和观察实验。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对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但他们对花的详细结构和生殖过程了解较少,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来加深理解。
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 实验法:(1)学生分组进行花的解剖和观察实验,记录花的各部分结构。
(2)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花粉粒和胚珠等微观结构。
2. 讨论法:(1)小组讨论花的分类和生殖过程,分享观察结果和体会。
《果实和种子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苏教版2001》
《果实和种子》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的:1. 了解植物的生长繁殖过程,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和功能。
2. 探讨植物的传播途径,认识人类与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
导学内容:一、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1.1 形成果实的过程植物通过授粉、受精、胚珠发育、胚珠成熟和果实形成等步骤,最终形成果实。
1.2 形成种子的过程种子是果实中的一种特殊结构,种子内含有营养物质和胚珠,通过授粉、受精、胚珠发育等过程形成。
二、果实和种子的功能2.1 果实的功能果实是植物的生殖器官,主要功能是包裹和保护种子,吸引动物传播种子,同时提供营养物质。
2.2 种子的功能种子是植物的繁殖部分,主要功能是存储营养物质和胚珠,保证种子的萌发生长。
三、植物的传播途径3.1 动物传播动物通过吃果实等方式,将种子传播到其他地方,帮助植物繁殖。
3.2 风传播一些植物的种子可以借助风力传播,如柳树、蒲公英等。
3.3 水传播水也是一种重要的传播途径,如水生植物的种子可以通过水流传播。
四、人类与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4.1 食物来源人类靠植物为主要食物来源,种植农作物保障了人类的生存。
4.2 损害植物人类的活动也会对植物造成损害,例如砍伐森林、过度开垦等。
4.3 保护植物保护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的责任。
导学要求:1.预习《果实和种子》相关知识,参与课堂讨论,积极提问。
2.完成实验或观察任务,观察并记录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形态。
3.思考人类与植物的关系,探讨如何保护植物资源。
导学反思:通过本次学习,你对植物的繁殖过程、果实和种子的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你是否意识到自己与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是如此之重要?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如何更好地保护植物资源呢?希望你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关注植物的重要性,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愿你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长繁殖过程,特别是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2. 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定义、特点和功能;3. 熟悉植物的不同繁殖方式,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中学生物教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中学生物教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掌握果实和种子的结构。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物,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2. 果实和种子的结构3. 果实和种子的功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果实和种子的结构。
2. 难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机制,果实和种子的功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 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进行课堂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果实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果实,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讲解果实和种子的结构。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分析果实和种子的结构。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果实和种子的功能。
5. 课堂演示实验:进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的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物,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观察和实践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果实和种子的实物样本:用于展示和观察果实和种子的结构。
2. 图片和图表:用于辅助解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初中七年级生物教案:认识植物生长过程
初中七年级生物教案:认识植物生长过程认识植物生长过程导语:生物是初中七年级学科之一,而植物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初中七年级的生物学中,学生需要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
本文将从植物的种子萌发、根系的生长、茎叶的展开以及花果的形成等方面来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
一、种子萌发种子是植物开始生长的起点,种子的萌发是植物生长的第一步。
当种子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它就会进入到萌发的过程中。
首先,种子吸收到充足的水分后,外层的种皮会裂开,从而使内部的胚乳和胚芽得到水分和养分。
接着,胚芽会迅速生长,长出幼嫩的根和茎。
根通过向下延伸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而茎则往上生长向阳光伸展。
二、根系的生长根系是植物吸取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
根系分为主根和侧根两部分。
主根在种子开始萌发时最先生长出来,它向下延伸并分支形成侧根。
侧根在主根的基础上增长,增加植物吸取水分和养分的面积。
根系的生长是自下而上的过程,不仅用于吸收水分和养分,还起到固定植物的作用。
三、茎叶的展开茎是植物生长的主要部分,它能够将光合产物从叶子传输到其他部位。
在种子萌发后,茎会迅速生长、伸展,将幼嫩的叶子展开。
叶子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能够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
随着茎叶的展开,植物体逐渐变得茂盛。
四、花果的形成在一些植物身上,茎会发育出花的部分。
花是植物进行有性繁殖的器官。
花分为雄花和雌花两种。
雄花是产生花粉的部分,而雌花是产生胚珠的部分。
当花受到适宜的环境条件刺激时,花粉会传递到雌花上,形成受精。
随后,受精卵发育成为种子,而花的部分则会逐渐转化为果实。
结语: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有助于我们了解植物的特点和生存方式,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植物的种植都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能够更好地体会植物的美妙与生命的力量。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教案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物多样性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机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颗果实,提问:果实是如何形成的?果实里面有什么?2.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1)讲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1)花的发育: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经过传粉、受精后,花的子房发育成果实。
2)果实的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
3)种子的发育:种子包括种皮和胚两部分,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2)展示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的动画或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3.果实和种子的类型(1)讲解果实和种子的类型:1)果实:根据果皮质地,可分为肉质果和干果。
肉质果包括浆果、核果、柑果等;干果包括裂果、颖果、翅果等。
2)种子:根据种子形态和结构,可分为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
(2)展示不同类型的果实和种子,让学生观察并区分。
4.动手操作:观察果实和种子(1)分发果实和种子,让学生观察果实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2)引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2)拓展:果实和种子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如何保护果实和种子。
四、课后作业1.复习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观察身边的果实和种子,记录它们的特征。
五、教学反思1.进一步提高课堂互动,让学生更多参与讨论和思考。
2.注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
3.加强课后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动手操作能力。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掌握程度。
3.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中学生物教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中学生物教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
3. 帮助学生建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 教学难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机制。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 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图像,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果实和种子的实物样本,以便进行观察和分析。
2. 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3. 准备问题讨论的引导材料。
五、教学内容1. 引入:通过展示各种果实和种子的实物样本,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果实和种子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2. 讲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包括传粉、受精、种子的发育等。
3. 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分析不同的果实和种子的特点,并进行小组讨论。
4. 总结:通过课堂讨论,总结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强调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5. 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一种果实或种子,观察其结构,并写一篇观察报告。
六、教学延伸1.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果园或植物园,观察不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 引导学生进行家庭实验,如观察果实和种子的发育过程,记录并总结观察结果。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发言积极性、思考深度等。
2.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的观察报告,关注其对果实和种子结构的描述和分析。
八、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果实和种子的分类,了解不同植物类群的果实和种子特点。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4.1.3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学设计)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描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认识种子的结构,识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并能总结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通过探究活动、实验等形式,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从而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4.通过对果实和种子发育的学习,认同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材分析:《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三节。
本节内容从宏观上主要介绍了“果实和种子的发育”、“种子的结构”。
其中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这一分组实验,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于每日三餐中的植物性食物的感性认识较为丰富,如金黄色的玉米和雪白的米饭、鲜红的番茄和黄澄澄的橘子、嫩绿的黄瓜和紫色的葡萄等,但分辨不出它们来自于植物体的什么器官。
通过对花的结构、双受精以及果实是由子房发育成的等知识的学习,大多数学生能辨析出宏观上种子和果实的区别,但对于发育过程中内部结构的变化、发育的对应关系以及被子植物的分类等知识知之甚少。
因此,本节内容在设计时,以玉米、小麦这两种代表性的植物为例,学生通过解剖和观察种子,认识种子的主要结构并能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通过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结构(黑豆、水稻、花生、绿豆、红豆、高粱、小麦),归纳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异同。
根据学生的逻辑思维将知识层层推进,步步提高,锻炼学生的思考和归纳总结能力。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所涉及到的实验是中考生物实验技能考试的重点内容,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严格,因此在教授本节内容时,教师采用实际操作演示、视频展示以及学生提出疑惑的方式,确保学生操作的严谨性。
教师要选择自学、讨论、观察等恰当的学习方法,和学生一起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
同时启发学生对事物要从多方面去思考。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开花后,只有经过传粉后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
当受精完成后,花的各部分结构将如何变化呢?果实和种子是怎样形成的呢?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第三节来揭晓答案。
生物课花果实和种子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生物课花果实和种子教案2. 学科领域:生物学3. 适用年级:八年级4. 教学时间:2课时5. 教学目标:(1) 理解花的结构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 掌握传粉、受精及果实和种子的发育过程。
(3) 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果实和种子,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花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 难点:传粉、受精及果实和种子的发育过程。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花的结构、传粉、受精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 利用实物展示、图片观察、小组讨论等方法,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运用案例分析,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果实和种子,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花的结构,包括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等。
3. 讲解传粉、受精过程,并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4.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果实和种子,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
五、作业布置1. 绘制花的结构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2. 描述传粉、受精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3. 观察身边的果实和种子,分析其结构,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作业批改、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花的结构、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结合学生对实际生活中果实和种子的观察分析,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调查,了解不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特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 邀请农业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果实和种子的生产过程及农业种植技术。
九、教学资源1. 实物资源:准备各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用于展示和观察。
上册生物《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
上册生物《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果实的结构,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果实的结构2.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3. 果实和种子的发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果实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 教学难点:果实和种子的发育过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讨论、实验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3.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果实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果实的结构。
2. 讲解果实的基本结构,如果皮、果肉、种子等。
3. 讲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如传粉、受精、果实发育等。
4. 分析果实和种子的发育过程,如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等。
5.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观察不同果实的结构特点。
6. 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观察心得。
7.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8. 课后反思: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果实结构的认识,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2. 评价学生对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的理解,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方式进行。
3. 评价学生对户外观察的参与度,以及观察成果的分享,通过观察报告、小组评分等方式进行。
七、教学资源:1. 果实和种子实物或图片资料。
2. 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软件。
3. 户外观察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放大镜、笔记本等。
4. 课后作业和小测验题目。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果实结构,讲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 第二课时:讲解果实和种子的发育过程,户外观察实践。
3. 第三课时:课堂讨论,分享观察心得,总结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与发育。
4. 第四课时:教学评价,布置课后作业。
九、教学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植物调查,了解不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特点。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学案1)
教与学过程设计备注一.预习检测教师指名检测预习内容二.情景导入明确目标复习上节课的受精内容,并画出示意图。
当双受精完成后,胚珠、子房才开始发育,这时花的其他结构又发生什么变化呢?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果实和种子的发育阅读课本第12页第二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传粉和受精作用完成后,、、以及雌蕊的和一般都逐渐凋落,雌蕊的却慢慢庞大起来。
2、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由于细胞的、和,子房发育成,子房壁发育成,胚珠发育成,受精卵发育成。
3、小组合作探究解惑:(1)、根据课本P12页的实验,试分析果实不断长大的原因?(2)、在课本P12页的实验中,除排水法外,你认为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探究果实体积的变化?(3)、胚珠的数目与种子的数目有什么关系?四、展示自我适时点拨本着学生会先让学生讲的原则,让其它组的先讲,不会的教师再讲解。
学法指导:1、请同学们依据学习目标和导学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勾画主要知识点。
并用红笔标注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子房子房壁胚珠()珠被受精卵受精极核()()()种子果实雌蕊柱头和花柱凋落五.跟踪训练 巩固新知1、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果实在发育过程中的体积变化,选择了两朵黄瓜雌花,坚持每天定时测量果实的体积,并绘制了果实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1)在曲线a 中,幼果体积增大是花的___ _____迅速发育的结果,在此过程中花的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一般都逐渐凋落。
(2)当黄瓜体积达到A 点时,将它剖开发现有很多粒种子,这是因为每个子房里生有 _ ____。
(3)曲线b 出现的原因是____ 。
(4)在大棚里种植黄瓜时,为避免出现曲线b 的现象,可以采取__ 的措施。
答案:(1)子房, 花萼、花冠、雄蕊以及雌蕊的柱头和花柱 (2)很多胚珠(3)雌蕊没有受粉或受精 (4)人工授粉六.达标检测1.一粒小小的种子能萌发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奥妙在于种子中存在 ( )A .胚乳B .胚C .子叶D .胚芽 2.子房中的胚珠可以发育为( )A.胚B.果实C.种皮D.种子 3.下列属于果实的是( )A.花生仁B.西瓜子C.小麦子粒D.杏仁 4人们食用的蚕豆属于( )A.种皮B.果实C.子房D.种子 5.下列能发育成果实的是( )A.胚珠B.雌蕊C.雄蕊D.子房 6.下列食物和农产品:杏、葡萄蚕豆、苹果、绿豆、芝麻、梨、向日葵、小麦、豆角、花生仁、西瓜籽、玉米、番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3.2《开花和结果》优秀教学案例
3.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分析植物生殖的特点和规律。
4.鼓励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好奇心,提高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讨植物开花和结果的本质。如:“植物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是什么?”“传粉和受精是如何进行的?”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如:“植物开花和结果的过程中,有哪些环境因素会影响它们?”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如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如何保护植物资源?”等。
3.引导学生认识到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对植物资源的保护意识。
4.通过对植物开花和结果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生命的神奇和美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积极思考。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本案例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植物开花和结果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神奇和美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5.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在本案例中,我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使教学过程丰富多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关注,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提高了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七年级生物教案
详细介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根据有关示意图准确描述花粉粒萌发和受精过程,说明在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中子房各部分结构发育的结果;
2、通过分析植物体的结构,以及维管束在各器官里的分布,使学生了解植物体在结构上的整体性。
通过分析植物体内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及各器官的主要功能使学生从功能上了解植物体是一个整体。
能力目标
1、结合花粉粒萌发和受精,以及果实和种子形成等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受精和双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使学生继续树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
情感目标
1、通过对果实与种子形成的过程的学习,进一步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结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向学生介绍我国农业科学工作者,在培育新品种方面的贡献,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3、通过学习植物体是一个整体的基础知识,树立整体性的辩证观点;通过了解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互关系,树立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1、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双受精”是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前提。
只有彻底弄清楚“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不论是双受精过程,还是子房发育的过程,都是动态的、变化的,而且内容又都较为抽象,学生不能观察到。
学生接受起来确有难度,教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要尽量配合一些教具(如:投影片、动画片,或自制移动教具、自画板书等)辅助讲解,使学生把这部分知识理解透彻。
2、学生对“受精”“极核”“胚囊”“胚孔”等这些名词很陌生,要马上记住,而且还要知道它们的发育变化情况,对初一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所以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注意反复巩固才能达到掌握的要求。
3、通过前面七章的教学,学生已经学习了植物六种器官的基础知识,但是,这六种器官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它们是如何组成一个植物整体的?这就是本节中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章教材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分析和归纳出植物体是一个整体。
以细胞、组织、器官和植物体为线索,用胞间连丝和维管束来说明植物体结构上的整体性;以植物体六种器官的主要生理功能的联系,以及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互依存关系来说明植物体功能上的整体性。
教法建议
花粉粒萌发和双受精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且内容抽象,不能直接进行观察,因此,教学时应尽量选用有关活动模型或现代教学手段。
花粉发育的标志是伸出花粉管和产生精子,其发育结果是花粉管将精子送入胚囊。
受精过程是细胞融合,
在讲述果实的形成时,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可以展示给学生幼小的顶花带刺的黄瓜,从而形象地说明子房在受精之后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
这里要说明的是,黄瓜的果实属于瓠果,它不是单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而是由子房与花托共同发育而成的。
七年级生物教案
在了解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后,可让学生尝试用连接线将子房与果实、胚珠与种子的结构联系表示出来。
然后,通过思考和讨论胚珠与种子的数量关系,回答出果实里种子有多有少的原因。
关于植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知识,可以参照课本中的图,绘制一张幻灯片,将根尖、叶片、木本茎的结构图分别绘在图中根尖、叶片和茎的附近。
利用幻灯片进行讲解,使学生认清植物体中的各个器官确实是由维管束联系到一起的(根尖中开始出现导管,尚未形成维管束,成熟区以上的部分才逐渐出现维管束,这一点应该向学生讲清楚)。
通过复习维管束的运输功能,还能够把植物体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联系起来。
有关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实践上的意义,最好结合学生熟悉的生产或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讨论或讲解。
--示例
重点: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难点:双受精的过程;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手段:以学生观察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设计思想:
教学过程:(1课时)
●一、导入:
复习提问:1、什么是传粉?
2、传粉的方式有几种?
组织学生回答问题。
总结:不论是什么样的传粉方式,最终是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
传粉完成后,花粉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二、讲授新课:
(一)受精的过程:
出示多媒体动画或活动投影(示双受精过程)
边讲解,边指导学生观察。
1、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受柱头上粘液的刺激而萌发;
2、萌发出的花粉管不断伸长,把花粉中的两个精子沿着花柱,通过珠孔送到胚囊中;
3、进入胚囊中的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移动出来: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
(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出示多媒体动画或活动投影(示双受精后花各部分的变化)
指导学生观察,讲解:完成双受精后,花的其他结构逐渐萎蔫,只剩下雌蕊的子房。
由子房发育成了果实。
提问:1、子房的结构是怎样的?
2、种子的结构是怎样的?
组织学生回答、总结种子的结构。
播放录像:介绍果实的结构。
提问:请对比子房的结构和果实的结构,二者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请推测果实的各部分结构是由子房的哪些结构发育来的?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
讲解:
●三、反馈、巩固:
请举些日常食用的农产品的例子,回答食用的部分,是植物体的哪个部分?
组织学生回答,并纠正其中的错误。
板书设计
:第三节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一、受精的过程:
双受精:精子卵细胞形成受精卵
精子极核形成受精极核
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
●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探究活动
果实的发育
1、选择不同成熟程度的几朵花,从正在含苞待放的花蕾到花瓣已经凋谢的花朵,分别切开每一个子房并注意观察子房发育过程中生长变化的情况。
为获得好的观察效果,最好采用玫瑰花、苹果花或番茄花。
2、观察新摘下来的一些豌豆、蚕豆或其他豆科植物的豆荚,并挑出不十分饱满的豆荚。
然后,打开这些豆荚并与饱满豆荚进行比较。
发育不完全的种子,是未被花粉受精的胚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