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_太阳家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太阳家族》教案及教学反思.doc
答:冥王星由于其轨道与海王星的轨道相交,不符合新的行星定义,因此被自动降级
为“矮行星”。
问题五:彗星的彗尾是怎样形成的?
答:彗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彗星的主要部分是彗核,它由冰物质及有机化合物和灰尘组成。
当彗星接近太阳时,彗核中的冰物质升华成气体形成雾状的彗发;彗发中的气体和微尘被太阳风推斥,在背向太阳的那边形成数亿公里的彗尾。
彗星远离太阳时,彗尾就逐渐缩短直至消失。
六、教学板书:
20、太阳家族
水星木星
金星土星
地球天王星
火星海王星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初步认识了八大行星的特点。
2023年小学五年级《太阳的家族》教案
2023年小学五年级《太阳的家族》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太阳的基本概念,并认识太阳在太阳系中的地位;2.描述太阳的特征和功能;3.认识太阳系中的行星,并了解它们与太阳的关系;4.探索宇宙的奥秘,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太阳的定义- 了解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星体,是地球的主要能源来源;- 认识太阳的构造和特点。
2.太阳系的其他行星- 了解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包括水金火木土天王,通过图片和文字了解它们与太阳的关系。
3.宇宙的奥秘- 探索宇宙的奥秘,通过观察夜空中的星星和我们可以观测到的星座来增加对宇宙的认识;- 引导学生思考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生命体。
三、教学步骤1.热身导入- 利用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太阳的照片,并引导学生谈论太阳的特征;- 提问:太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重要作用?2.学习太阳的基本概念- 引导学生认识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星体,是地球的主要能源来源;- 利用图示向学生介绍太阳的构造和特点,如太阳的气候带、太阳黑子等。
3.了解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 利用多媒体资料向学生展示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包括水金火木土天王;- 引导学生分析它们与太阳的关系,例如行星的运行轨道、大小等。
4.探索宇宙的奥秘- 使用星空投影机或投影仪,向学生展示星星、星座等的图像;- 引导学生观察星空,提出问题: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生命体?为什么?5.师生互动-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与同学或老师进行讨论。
6.小结- 打开“太阳的家族”教案幻灯片,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总结;-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太阳在太阳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7.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根据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太阳的作文;- 提醒学生复习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四、教学辅助材料1.多媒体投影仪或星空投影机2.太阳、行星的图片或视频素材3.课堂练习册4.作文纸五、教学扩展1.安排实地观察活动,带学生参观天文馆或观测星星;2.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太阳的相关知识;3.设计小型实验,观察太阳对地球的照射和能量传递。
小学科学41《太阳系大家族》(教案及反思)
小学科学41《太阳系大家族》(教案及反思)教案及反思:小学科学41《太阳系大家族》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系中的行星,并能够按照距离太阳的远近进行排序;2. 掌握各个行星的基本特征,并能够描述其相对大小、星球面貌以及与其他行星的相似和差异;3. 培养学生对太阳系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 太阳系行星的排序及其基本特征;2. 太阳系行星与其他行星的比较与对比。
教学难点:1. 教会学生如何辨识并描述行星的特征;2. 培养学生对行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模型、实验装置、小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马克笔。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展示一张太阳系的图片开始课程,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系是什么?有哪些行星?太阳系中有其他的天体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
Step 2: 介绍太阳系的行星(15分钟)利用课件或大幅图片,向学生介绍太阳系中的行星。
先从离太阳最近的水金地火开始介绍,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行星的特征,如大小、颜色和表面特点等。
然后按照离太阳的距离远近,继续介绍土天海冥。
Step 3: 探究太阳系行星的特征(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行星进行研究。
要求学生查找并描述该行星的特征,并在小黑板或白板上记录下来。
鼓励学生使用课前准备的模型、图片和实验装置等进行观察和实验,从而更好地了解各个行星。
Step 4: 行星排序游戏(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并要求他们根据所了解到的信息,按照距离太阳的远近将行星进行排序。
每个小组将自己的排序结果展示给全班,并一起讨论最终的排序结果。
Step 5: 行星对比分析(15分钟)让学生将每个小组的行星信息整理再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各个行星之间的相似和差异,并进行展示。
Step 6: 拓展延伸(10分钟)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或上网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如卫星、彗星和小行星等。
并鼓励学生思考:“为什么地球是适宜人类生存的行星?难道地球上不存在其他智慧生命吗?”Step 7: 总结回顾(5分钟)通过小组展示和讨论,总结各个行星的共同点和特点,并概括太阳系的基本情况。
《太阳家族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2001》
《太阳家族》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太阳家族的组成和结构;2. 掌握太阳系中各个行星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3. 理解地球的特殊性及其对人类的重要性;4. 增强对宇宙的探索和科学知识的兴趣。
导学内容:一、太阳家族的组成和结构1.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占据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2. 太阳系包括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3. 行星按离太阳的遥近分为内行星和外行星,内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外行星有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4. 太阳系还有许多小天体,如小行星带、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
二、太阳系中各个行星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1. 水星:最靠拢太阳,表面温度极高,没有大气层;2. 金星:大气层浓密,表面温度高,有大量火山;3. 地球:适宜生命存在,有大气层和液态水,有一个天然的卫星——月球;4. 火星:表面有火山和峡谷,可能有过液态水的存在;5. 木星:体积最大,有红斑和浩繁卫星;6. 土星:有美丽的光环,有浩繁卫星和卫星系;7. 天王星:自转轴倾斜,有冰雪覆盖的表面;8. 海王星:最遥离太阳,有大气层和气体环。
三、地球的特殊性及其对人类的重要性1. 地球是宇宙中唯一已知存在生命的星球;2. 地球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气候和环境;3. 地球上有多样的生物和丰富的资源;4. 地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需要珍惜和珍爱。
导学活动:1. 观看相关视频资料,了解太阳家族的组成和结构;2. 制作太阳系模型,展示各个行星的相对位置和特征;3. 分组进行太阳系探索任务,了解各个行星的特点和运动规律;4. 小组讨论地球的特殊性及其对人类的意义,提出珍爱地球的建议;5. 通过实验或观测,探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导学评判:1. 完成太阳家族的组成和结构观点图;2. 书面描述一个行星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的影响;3. 就地球的特殊性和珍爱提出个人见解;4. 参与太阳系探索任务并做出总结。
拓展延伸:1. 阅读相关科普书籍或文章,了解更多关于太阳系和宇宙的知识;2. 参观天文馆或天文观测活动,亲身感受宇宙的奇奥和壮丽;3. 参与科学实验或项目,深入探究地球和宇宙的奥秘;4. 加入天文爱好者俱乐部或科学探索团队,与同好分享和交流。
粤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太阳家族》教案
粤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太阳家族》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中的第四单元第五节,主题为《太阳家族》。
本节课主要介绍太阳系中的行星以及它们的特点和运动规律。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行星的特点,培养对宇宙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太阳系中的行星名称、顺序和特点。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行星的特点,了解行星的运动规律。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欲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行星的名称、顺序和特点,行星的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行星的运动规律,准确描述行星的特点。
四、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天体和星座的知识,对宇宙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太阳系中行星的特点和运动规律还不够清楚。
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对行星名称和顺序的混淆,以及对行星特点的描述不准确等问题。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1. 教师展示一张太阳系的图片,并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太阳系中有哪些行星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并引导他们思考行星的特点。
第二环节:概念讲解1. 教师通过幻灯片或展示卡片的方式,简要介绍太阳系中的行星(水金火木土)。
2. 教师讲解每个行星的特点,如大小、颜色、运动方式等,并与学生进行互动。
- 例如,教师可以说:“水星是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它的表面是灰色的,它绕着太阳公转的速度非常快,大约只需要88天。
”第三环节:行星顺序与特点的学习1. 教师提供行星卡片,每个卡片上写有行星的名称和特点。
学生根据卡片上的信息将行星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 例如,学生根据卡片上的信息,将行星卡片按照“水金火木土”的顺序排列。
2. 学生分组,互相交流卡片上的行星特点,并进行讨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准确描述行星的特点。
- 例如,学生可以互相问答:“火星是什么颜色的?它的特点有哪些?”学生回答:“火星是红色的,它有火山和峡谷,表面上有许多红色的沙丘。
小学科学_太阳家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较高的学习水平,能够通过自主调查了解、搜集资料、动手实践等实践形式的探究活动,并结合学生间的讨论交流,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懂得作为一名小学生对于太空科普知识的传输所应该做的力所能及的工作,从而主动参与相关的宣传活动。
效果分析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不仅关注教师的教,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
1. 学生能力培养
(1)观察能力。
学生看得清楚、看得明白,观察能促进思维的发展,从而进入深层次的思考。
(2)思考能力。
通过资料的搜集交流环节,发展学生的想像力,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3)操作能力。
通过小组积极探究活动,学会小组分工合作,感受合作带来的快乐。
(4)表达能力。
学生能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表述规范、有条理。
(5)应用能力。
通过拓展环节,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生活走向科学,再从科学走向生活,回归科学教学的本来目的。
让学生学习一些科学方法,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2.学生情感表现
(1)学生从学习、情景中得到学习的兴趣,从探究活动中获得合作交流的乐趣。
(2)学生有足够的学习的空间与时间,学生就是课堂的主人,从而确立了主人翁意识。
(3)学生参与度广,多数同学在小组活动、发言等方面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升自信心。
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年级科学学科备课记录。
小学科学_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太阳家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20、《太阳家族》【教材分析】本课是本册教材中“探索宇宙”教学单元的第一课。
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对太阳、地球、月球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地球是太阳系的主要成员之一,太阳系各成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是学生对太阳系的空间概念、太阳系主要成员及其关系等相关内容了解得比较少。
本课的设计目的就是让学生将研究的视角延伸到太阳系,通过各种相关资料的交流、模型的构建等活动,让学生比较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太阳系,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初步了解八大行星的主要特点,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热爱科学的欲望。
【教学目标】1、能根据相关信息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太阳家族模型;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问题作假设性解释;能用适当的方式交流信息、展示研究过程和结果。
2、激发学生想要了解太阳系,乐于探究与发现其中奥秘的欲望;能关注科技的发展,体会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在不断完善中。
3、能通过阅读、观察、讨论等方式探究太阳系的组成及其特点,知道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初步了解八大行星的特点。
【教学重点】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教学难点】借助对图表的分析,完成模型的制作【教学准备】图画纸、剪刀、圆规、课件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课1、师:同学们,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大家猜一猜,宇宙中有没有外星人呢?很多科学家坚信:除了地球,在其它星球上一定还有生命存在,所以,科学家不断地向太空发送信号,希望得到外星人的回应。
假如有一天,外星人真的发来信号了,你会怎样介绍你所在的位置?(太阳系的地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我们所在的位置。
(播放视频)2、看,这就是我们所在的太阳系,我们所居住的地球。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太阳家族,认识一下这个家族的各个成员。
(板贴:太阳家族)二、探究过程1、太阳师:太阳系的中心成员是谁啊?(太阳)为什么说它是中心成员呢?同学们懂的可真不少,请你再来看看这段资料,告诉我:为什么太阳是中心成员呢?(课件出示文字资料:太阳是一个炙热的气球体,它能发光、发热,是恒星,是太阳家族中唯一的一颗恒星。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16课《太阳家族》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16课《太阳家族》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太阳的基本知识和太阳家族的成员。
2.知道太阳家族成员的特征和地位。
3.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排列。
4.懂得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5.学会如何保护太阳和地球。
二、教学重点1.掌握太阳家族成员的基本知识和特征。
2.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排列。
3.学会如何保护太阳和地球。
三、教学难点1.学生需要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排列。
2.学生需要理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场景还原,利用图像及动画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太阳系及其成员;•提问:“大家知道太阳有哪些成员吗?它们都是如何排列的?”2. 太阳家族的成员•制作幕板或卡片,展示太阳家族的成员;•提问:“通过观察,我们了解了太阳家族的成员,它们有哪些特征?它们的地位有何不同?”3. 太阳系的组成和排列•制作幕板或卡片,展示太阳系的组成和排列;•提问:“太阳系是由太阳及其周围的行星和小行星组成的,你知道它们都是如何排列的吗?”4. 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利用图片或实物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提问:“太阳为什么对地球的生命如此重要?你有哪些了解?”5. 保护太阳和地球•制作宣传海报或卡片,让学生探讨如何保护太阳和地球;•提问:“我们都该如何保护太阳和地球呢?”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排列,知道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掌握太阳家族成员的基本知识和特征。
同时,学生能够理解如何保护太阳和地球,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需要加强自己的认真程度和注意力。
因此,在教学后要及时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并加强课堂考试等方面的培养。
小学科学_太阳家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6 太阳家族一、教学目标:1、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初步认识八大行星的特点。
2、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问题作假设性解释;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语言规范通顺,仪态大方;在交流时能够认真倾听,及时补充。
3、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交流;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初步认识八大行星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大量资料中提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能灵活应用。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2、学生准备:搜集太阳家庭成员相关资料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家庭成员?刚刚2位同学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家庭,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一个大家族——太阳家族,去了解它的神秘和浩瀚。
(板书:16.太阳家族)(二)、小组自主探究1、初识太阳系:太阳家族有哪些成员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视频,它将帮助你揭开太阳家族神秘的面纱。
请同学们认真观看!播放视频老师发现同学们在观看视频时非常认真,相信你们已经认识了太阳家族的主要成员,哪位同学先来说一说?学生边汇报边点击出现太阳系成员名称。
谁还有要补充的?(对着流星许愿,真的可以实现吗?)(流星是怎样形成的?对我们的地球会有影响吗?)(回答问题时语言要规范,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是否需要补充)现在谁能完整的说一下,太阳系的主要成员都有谁?金星、土星、地球是太阳系中的同一类天体,知道这类天体叫什么吗?师板书(太阳、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2、详解八大行星:太阳家族是一个庞大的天体家族,感刚刚视频中提到太阳家族有九大行星,老师查到的资料缺失八大行星,哪位同学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这些知识的?)(看书是获取知识的好方法,你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最新的行星定义。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太阳家族》教学反思
《太阳家族》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对太阳家族的初步探索,了解各种天体的特点及其运行规律,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资料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感受浩瀚宇宙的神奇与博大,激发学生对无限宇宙的探索兴趣和无限遐想。
本课在设计上努力体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教学理念,做到了以下几点:
1、课前指导学生多种渠道搜集与太阳家族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将探究延伸至课外,带着问题去,带着成果来。
课前让学生自主搜集有关太阳家族的资料和图片是探究学习的一种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课上让学生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班内交流,展示研究成果课堂上相互交流获取的信息资料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引领学生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给每一个学生发言和展示个性的机会。
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相互交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探究手段灵活、有感染力,课件制作直观、精致,吸引学生眼球;将枯燥的科学知识以游戏的方式呈现出来,提升了学生的认知兴趣。
利用课件直观展示太阳家族的运行轨道便于学生发现行星的特点及其运行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八大行星自我介绍”的游戏更加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在玩中学”让学生对八大行星的运行特点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同时,在教学中我也明确的感觉到,一开始的设计,对各种星体概念的认识不够具体,毕竟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这类知识,特别是行星、矮行星、小天体的认识上,采用比较的方法认识,会更容易理解。
《太阳家族》教学设计
《太阳家族》教学设计一、本课时所属单元教学内容概述及本课时在单元中的位置《太阳家族》是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中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单元由《太阳家族》《神秘星空》、《探索宇宙》、《未来家园》四课组成,主要研究太阳系、银河系的组成及大小、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建构未来家园的梦想等方面的相关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的结构特点、地表的变化、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及太阳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研究视角延伸到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乃至整个宇宙,拓展学生认识空间,形成对宇宙的宏观认识,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热爱科学的欲望。
本单元即是小学阶段了解和认识地球与宇宙的总结单元,也为中学阶段进一步探索宇宙知识做好了铺垫。
二、学情分析作为小学生,尤其是我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兴趣广泛,虽然对宇宙空间的知识了解的相对较少,但他们具有很强的探索宇宙空间秘密的欲望,并且已具备了初步的查阅资料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与人交流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整理获得的资料,了解课内外的一些科普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与技巧,同时,在探究宇宙的过程中,通过欣赏美丽的星空图图片,激起学生无限的遐想,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对宇宙奥秘深入探索的欲望,从而树立远大理想,只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才有机会深入太空,遨游太空,开发太空,造福人类。
三、教学目标1、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初步认识八大行星的特点。
2、会查阅、整理从书刊电脑等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与结果,并与同学交流。
3、能制作简单的太阳系家族模型。
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乐于探究周围世界的欲望。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初步认识八大行星的特点。
难点:建构八大行星的空间体系模型,制作简单的太阳家族模型。
五、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有关太阳系的知识并将搜集到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准备各色橡皮泥、圆规、铁丝、纸板、彩笔,制作太阳家族模型;教师准备图片及视频资料六、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欣赏美丽的地球,(视频演示地球的白天与黑夜)关于地球同学们已经熟悉了,地球还有许多伙伴,关于他们还有许多奥秘需要我们去研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太阳的家族》,认识一下太阳系。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太阳家族》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太阳家族》教学设计青岛版学校科学五班级下册《太阳家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运用已有学问和阅历对问题作假设性解释;能依据相关信息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太阳家族模型;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适当的方式相互沟通信息、展现讨论过程和结果。
2 。
喜爱大胆想象;乐于探究与发觉其中深奥而莫测的秘密的欲望;能关注科技的进展,体会到人类对宇宙的熟悉是在不断完善中的。
3.能通过阅读、观看、争论等方式探究太阳系的组成及其特点,知道八大行星的排列挨次,初步了解八大行星的特点。
【教学预备】老师预备:课件材料。
同学预备:橡皮泥、图画纸、卡纸、剪刀、彩笔、圆规、各种大小不同的球。
案例背景分析:《太阳家族》一课是青岛版学校科学五班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起始课,其实对于太阳家族,同学并不生疏。
通过前期的学习,同学已经知道了地球是太阳系的主要成员之一,太阳系各成员之间有着亲密的联系。
但同学对太阳系的空间观念、太阳系的构成及成员之间的关系等相关内容了解得比较少。
这节课就是通过各种相关资料的相互沟通等活动,让同学比较深入到地熟悉和了解太阳系,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挨次,初步了解八大行星的主要特点。
因此,我把按挨次记忆八大行星的名称,通过阅读和相互沟通,熟悉太阳系的组成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本课中同学所需预备的内容,包括搜集太阳系的相关资料,预备制作太阳系模型的材料:橡皮泥、纸板、铁丝、圆规、彩笔等。
本课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说说我们知道的太阳家族,提示同学相互沟通搜集的有关太阳系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说说对太阳系的熟悉;活动二探究太阳家族,引导同学对太阳家族成员作进一步的熟悉和了解;活动三制作太阳系模型,通过制作使同学将获得的有关太阳系的信息作进一步巩固和应用。
拓展活动"让我们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彗星的彗尾是怎样形成的。
'通过课后调查,拓展同学的视野,丰富同学的学问,培育同学的科学情趣。
《太阳家族》教学设计
《太阳家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探索宇宙”中的第一课。
本节课是在学生知道了地球的结构特点、地表的变化、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及太阳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研究的视角延伸到太阳系,形成对宇宙的宏观认识。
课前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搜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通过相关资料的交流、太阳系模型的构建等活动,让学生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太阳系,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初步了解八大行星的主要特点。
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是太阳系的主要成员之一,太阳系各成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学生对太阳系的空间观念、太阳系的构成及成员之间的关系等相关内容了解得比较少,2.本节课需要学生搜集大量的太阳家族的图文资料,便于课堂上进行交流。
由于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网络信息素养。
根据这一特点,在课前组织学生利用校园网络资源的优势,引导学生从网上搜索知识,放手让学生去做力所能及的事。
三、教学目标:1.能根据相关信息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太阳家族模型。
2.会查阅、整理从网络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3.喜欢大胆想象;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4.能关注科技的发展,体会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在不断完善中的。
5.能通过阅读、观察、讨论等方式探究太阳系的组成及其特点。
6.知道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初步了解八大行星的特点。
四、教学重难点:1.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初步认识八大行星的特点。
2.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作假设性解释,能制作太阳家族模型。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八大行星的彩色图片、橡皮泥等。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关于太阳系家族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教学情境,引出探究主题1.猜谜语。
师:孩子们我们来动脑筋猜个谜语。
出示谜语:(课件)有位老公公,一副圆面孔。
有它暖融融,无它天阴冷。
(谜底:太阳)师:(板书“太阳”):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课前收集的关于太阳的资料。
小学科学_《太阳家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太阳家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通过阅读、观察、讨论等方式探究太阳系的组成及其特点,知道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初步了解八大行星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相关信息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太阳家族模型;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问题作假设性解释;能用适当的方式交流信息、展示研究过程和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想要了解太阳系,乐于探究与发现其中奥秘的欲望;能关注科技的发展,体会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在不断完善中。
【教学重点】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教学难点】借助对图表的分析,完成模型的制作。
【教学准备】卡纸、剪刀、毛线绳、圆规、橡皮泥、泡沫板、细铁丝、课件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中宇航员对地球的描述语句,引导学生回忆地球的样子,然后通过手机投屏展示地球AR、太阳系AR,看图向学生解释:太阳的质量占太阳家族总质量的99.8%,这么大的质量吸引着它周围的其他成员围绕着自己运转,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太阳系。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太阳系,了解一下太阳家族的成员。
(板书课题)(二)探究活动:第一关:探究太阳家族的成员1、太阳家族里都有哪些成员呢?请同学们根据提前查阅的资料,为大家说一说。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教师引导进行互动交流:①太阳有什么特点?师:太阳是一个炙热的气体球,它能够发光、发热是恒星,太阳是这个家族中唯一的恒星。
②你说的这几颗星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被称之为行星。
师:太阳系的行星有几颗?为什么老师学习过的是九大行星?学生解释:《行星定义》师:就是根据这个行星标准,冥王星被排除在了八大行星之外。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在不断的修正和完善的。
其实在很久以前,人们认为太阳系有五大行星,有了望远镜后,人们通过观测发现了太阳系有九大行星,而到了2006年新的行星定义却使太阳系的大行星变成了八颗。
2024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太阳系大家族》教案
2024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太阳系大家族》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太阳系大家族》是六年级科学上册的第11课,主要介绍了太阳系的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太阳系的知识。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助于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太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具体理解和记忆各行星的特点方面,可能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未知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太阳系的组成,各行星的特点。
2.难点:对各行星特点的理解和记忆。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太阳系的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
2.谈话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合作探讨,共同解决问题。
4.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太阳系图片、各行星特点介绍等。
2.教学道具:太阳系模型、行星卡片等。
3.学习资料:相关科学文章、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太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太阳系的美妙景象。
提问:“你们知道太阳系由哪些行星组成吗?”让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讲解太阳系的组成,介绍各行星的特点。
重点讲解太阳、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的特点,如大小、颜色、距离太阳的远近等。
同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套行星卡片。
让学生通过观察卡片,找出各行星的特点,并互相交流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提问:“请同学们说一说,太阳系中哪颗行星最大的?哪颗行星离太阳最近?”让学生回答,检查他们对太阳系知识的掌握程度。
《3.1 太阳系大家庭》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17六年级下册
《太阳系大家庭》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太阳系的组成部分,了解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太阳系中行星的运动规律,了解太阳系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准备:教师需准备太阳系的模型、八大行星的图片、相关视频资料以及教学课件。
学生需准备好笔记本和笔,记录观察和思考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猜谜语,引出主题教师出示谜语,让学生猜一猜:有个老公公,天亮就出工。
不背也不驮,背着红缨帽。
生猜出太阳公公后,教师引出太阳系这一主题。
2. 介绍太阳系教师出示太阳系的图片,并简单介绍八大行星的名称和特点。
(二)实验活动一:制作太阳系的拼图材料:教师提供硬纸板、剪刀、双面胶等工具,学生自带太阳系图片的素材(可以是照片或者打印的图片)步骤:1. 教师示范如何将素材图片粘贴在硬纸板上,制作成拼图;2. 学生分组,将素材图片粘贴成自己的太阳系拼图;3. 小组内交流讨论,分享各自太阳系的拼图,并介绍其组成部分;4. 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并介绍自己的拼图作品。
教师总结:通过制作太阳系拼图的活动,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结构。
同时,学生介绍自己作品的环节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课堂互动教师提出一些与太阳系相关的趣味问题,如“为什么太阳是八大行星的妈妈?”,让学生思考并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解答。
通过这样的互动环节,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四)实验活动二:行星的运动轨迹绘画材料:白纸、彩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步骤:1. 教师演示如何用绘画工具绘制行星的运动轨迹;2. 学生分组,用绘画工具绘制八大行星的运动轨迹;3. 小组内交流讨论,分享各自的作品,并讨论行星的运动规律和特点;4. 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活运用教材,重视学生感知和体验
——《太阳家族》教学设计
《太阳家族》是青岛版科学五年级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中的第一课,本课通过各种相关资料的交流、模型的构建等活动,让学生比较深入地了解太阳系,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初步了解八大行星的主要特点。
学情分析:
1、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对太阳、地球进行了比较深入地探究,知道了地球是太阳系的主要成员之一,太阳系各成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是学生学习本课已经积累的认知经验。
2、学生对太阳系的空间观念、太阳系的构成及成员之间的关系等相关内容了解得比较少。
这是本课学生探究活动进行的一个障碍。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作假设性解释,能制作太阳系模型;会搜集和处理相关科学资料。
2、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积极合作交流、善于倾听和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3、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初步认识八大行星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初步认识八大行星的特点。
2、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作假设性解释,能制作太阳家族模型。
教学难点:
认识八大行星的特点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介绍自己的家庭
设计意图:
1、通过介绍自己的家庭,在创设的亲切轻松的氛围中,为学习活动的展开做好了情绪上的准备。
2、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来类比太阳系中各个天体之间的关系,为新知的学习做好了方法上的铺垫。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通过PPT出示投影:太阳系八大行星图片
谈话导入:这幅图表达的是什么?关于太阳系你有哪些了解呢?
生活的地球就是太阳系中的一员。
太阳系是一个大家族。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太阳家族》。
板书课题:太阳家族
设计意图:由已知引入未知,使学生尽快进入课堂学习氛围。
2、谈话:同学们想通过学习这一课解决哪些疑问呢?
学生自由提出自己的问题。
教师归纳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上。
你们的这些疑问,我们把它归纳为两大问题:
⑴太阳系的组成⑵各成员的特点
设计意图:明确教学目标,方便展开教学过程。
二、探究活动
(一)说说我们知道的太阳家族
1、谁知道太阳家族里还有哪些成员?
2、出示:太阳系示意图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各个天体的名称、远近的顺序等)
结合学生发言板书:太阳系的组成
3、角色扮演各个行星所处的太阳系中的位置。
设计意图:一方面让学生动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进一步加深对各行星距离太阳位置的理解。
(二)、研究八大行星
师:在太阳系中,除了太阳这颗恒星,最重要的成员就是八大行星了。
下面我们就重点来研究它们。
(由于课堂环境限制,教师要提前准备好资料,并提前分发。
)
1、每人选择一个行星重点研究,按研究内容分组。
设计意图:按学生的兴趣有重点的分组去研究一个行星,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和资料的能力。
小组成员之间研究目标一致,兴趣相同,研究效果一定不错。
2、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完成“资料整理单”。
资料整理单
设计意图:“资料整理单”的完成过程,就是学生处理信息能力的训练过程。
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科学探究能力,我们要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
3、播放PPT投影,全面认识太阳及八大行星的主要特征。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边看投影边记录信息的方法,用习得的方法从投影中获取更准确更全面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使全班学生做到信息共享。
交流汇报时,看哪些小组介绍的最准确。
4、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介绍八大行星。
注意两点:
①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介绍行星的特点,小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
②提醒其他小组注意倾听,对负责介绍的小组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注意倾听是个很重要的学习习惯,对自己未重点研究的另外的行星尤其重要。
这里的“注意倾听”和前面的“重点研究”结合起来相得益彰,才能保证学习效果。
所以,绝对不能马虎。
5、PPT投出太阳系主要成员的特点及相关图片,并引导学生分析太阳(恒星)与行星的区别。
设计意图: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逐步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6、投出八大行星运行图,引导学生分析图中所包含的信息,对行星进行定义。
简单介绍冥王星降级为矮行星的依据。
7、PPT投影小天体。
设计意图:一方面使太阳家族更加完善,让学生真正理解太阳系是个大家族;另一方面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下——彗星、小行星、星际物质什么样。
百闻不如一见,学生印象会更加久远。
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建构太阳系模型
我们以图画的形式来构建一个太阳系模型。
(出示:一张空白纸,左边画有太阳)
1、构建这个模型时得注意什么问题?(体积大小、远近、顺序、轨道等。
)
2、出示课本72页上方的数据表,指导学生分析表中数据,会使用表格数据。
(必须结合课本后面的数据进行,并对所有行星的直径统一缩小5倍-10倍,否则不容易操作。
)
设计意图:数据的提供很有必要,对数据的分析更重要。
这是制作太阳系模型的必须条件。
所以这一环节,一定要落实扎实。
3、小组内构建太阳系模型。
5、展示交流各个小组的作品,并进行评议。
三、总结拓展
1、课堂总结:请学生说说这堂课的收获。
2、太阳家族成员众多,是个十分庞大的家族。
可是在浩瀚的宇宙中,
它只是沧海一粟,非常渺小。
随着同学们的不断成长会有更加深入的研究。
设计意图:认识了解宇宙仅仅靠课堂上的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太阳系”是学生认识了解宇宙的开始。
下课铃声是学生探究宇宙知识的新的起点。
有兴趣领航,学生的探究之路才可能走的更远。
教学反思:小学科学教学实际上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做一做、试一试、想一想才会有真实发现、才会有真实收获,同时这也是一种提高学生自身能力、丰富学生视野的方法。
在学习《太阳家族》时我力争让学生们动起来,让学生去做、去说、去想,这样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活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
总之,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学生爱上科学、学会学科学,将来在科学事业上有一番贡献!
《太阳家族》学情分析
1、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对太阳、地球进行了比较深入地探究,知道了地球是太阳系的主要成员之一,太阳系各成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是学生学习本课已经积累的认知经验。
2、学生对太阳系的空间观念、太阳系的构成及成员之间的关系等相关内容了解得比较少。
这是本课学生探究活动进行的一个障碍。
《太阳家族》教材分析
《太阳家族》是青岛版科学五年级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中的第一课,本课通过各种相关资料的交流、模型的构建等活动,让学生比较深入地了解太阳系,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初步了解八大行星的主要特点。
《太阳家族》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教学实际上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做一做、试一试、想一想才会有真实发现、才会有真实收获,同时这也是一种提高学生自身能力、丰富学生视野的方法。
在学习《太阳家族》时我力争让学生们动起来,让学生去做、去说、去想,这样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活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
总之,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学生爱上科学、学会学科学,将来在科学事业上有一番贡献!
《太阳家族》课标分析
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