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环境管理心理
第12讲环境管理心理《管理心理学》
第12讲环境管理心理《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课程第12讲环境管理心理12讲第一节环境与管理一、什么是环境:环境是个比较模糊的概念。
环境是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界定:1、环境是针对某一特定主体而言的;某一主体的环境是根据该主体的规模和活动范围来界定的。
根据该主体的规模和活动范围来界定的。
2、主体在变化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主体。
交换,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主体与主体无关的外部条件不能称之为该主体的环境。
外部条件不能称之为该主体的环境。
3、环境是外部因素的总和。
主体的内部因素和状况不能称之为该主体的环境。
《管理心理学》课程二、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有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1顺从环境;2有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1.顺从环境;2.与环境和谐相处;3.主宰环境等。
主宰环境等。
三、环境管理的意义第二节物理环境管理—、自然环境与心理(一)天气状况与心理人体总是要保持一个稳定的温度(一般是37℃人体总是要保持一个稳定的温度(一般是37℃),这个温度若有变化就会使人感到不舒服,降低工作效率甚至产生病理变化。
(二)山水花草与心理山水花草等自然景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心理状态(三)自然环境的美化自然环境的美化是改造环境的积极措施《管理心理学》课程二、工作环境与心理(一)照明:涉及到照明的强度和分配合适的采光是人们从事工作和生产的必要条件,光照太弱会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工作质量;使人容易疲劳。
(二)声音:有噪音、音乐噪声是一种使人感到烦躁、扰乱、不舒服或者有害于听觉的声响,它对人具有各种程度的危害,轻则干扰听觉,降低语言的清晰度;重则损害听觉。
音乐对劳动效率的提高有着显著的影响。
它象每一个心理因素一样,在实际进行播放时,应非常谨慎;不然,不仅不能带来希望的效果,而且可能是有害的。
(三)色彩:不同的颜色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果,从而影响人的行为(四)仪器设计:是工程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管理学》第十一章重难点笔记
《管理学》第十一章重难点笔记第四篇领导第十一章领导概论1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领导的内涵1.领导与管理(1)领导有两种词性含义。
一种是名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者”的简称;二是动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行为”的简称,指“领导者”所从事的活动。
(2)领导与管理既紧密联系,又有很大差异。
①共同之处:a.从行为方式看,领导和管理都是一种在组织内部通过影响他人的协调活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b.从权力的构成看,两者都与组织层级的岗位设置有关。
②差异(见表11-1):(3)领导者与管理者分离的原因管理者的本质是依赖被上级任命而拥有某种职位所赋予的合法权力而进行管理,被管理者往往因追求奖励或害怕处罚而服从管理;领导者的本质就是被领导者的追随和服从,它完全取决于追随者的意愿,而并不完全取决于领导者的职位与合法权力。
2.领导者的作用(1)领导就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领导者具备的三个因素包括:①领导者必须有部下或追随者;②领导者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或力量,既包括由组织赋予领导者的职位和权力,也包括领导者个人所具有的影响力;③领导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可以通过影响部下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2)领导者的作用①指挥作用。
指在组织活动中,需要有头脑清醒、胸怀全局,能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领导者帮助组织成员认清所处的环境和形势,指明活动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路径。
②协调作用。
指组织在内外因素的干扰下,需要领导者来协调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活动,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③激励作用。
指领导者为组织成员主动创造能力发展空间和职业生涯发展的行为。
3.领导权力的来源领导权力是指影响他人的能力,在组织中是指排除各种障碍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能力。
法兰西和雷温等人认为领导权力有五种来源:(1)法定性权力。
由个人在组织中的职位决定。
个人由于被任命担任某一职位,因而获得了相应的法定权力和权威地位。
但拥有法定权力的权威,并不等于就是领导。
环境心理学课件PPT优质资料
环境心理学研究行为与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境心理学研究物理环境和人类行为及经验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境心理学是关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环境心理学更多地强调物理环境,这门学科还特别强调主体与环境作用的
相互性。一方面强调人们怎样受环境影响,另一方面也关注人类对环境的 影响和反应。
2. 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前景
美国医院联合会会议(1964)上正式提出了“环境心理学”这一术语。 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相继开设了环境心理学的课程。 1968年纽约市立大学开始招收环境心理学的博士生。 1970年,第一本环境心理学教材出版。 美国心理学会议(APA)1978年正式成立人口与环境心理学分会。国际应用心
全球化的环境心理学
独特的历史,地理,社会变化和政治因素已经影响了环境行为 研究的方向。
3环)境研心究理反学映是出关日注前人工与作环所境用的的相多互重作方用法和,相涉互及关多系种的情学境科和。多样人群,特别包括不同文化背景的被试,跨文化的比较和整合成为众多学 者 如关何注形的 成焦 有点 效。 的政策,以减少工业化和发达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度消耗。 仿10型城心市理环学境及影其响应对用策、建筑学中的一般应用
3)研究反映出日前工作所用的多重方法,涉及多种情境和多样人群,特别包 括不同文化背景的被试,跨文化的比较和整合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
4)多学科间的合作越来越多,属于心理学的研究成员大约只占一半左右。
中国环境心理学的发展
1993年7月20日~25日中国在吉林市召开了“全国建筑 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倡导者有常怀生、蒋孟厚、 朱敬业、杨公侠、杨永生等。
1989—1994年间,新的研究成果关注居住环境、工作场所、医院、学校、监狱、 大型社区环境的特点。 从1989—1994这五年来,环境心理学有如下特点:
环境管理心理
孤独感和拥挤感?如何避免孤独感和拥挤感?
第三节 社会环境管理
◆民族心理结构 ◆社会思潮时尚 ◆集体舆论倾向
微博传播影响
◆人员密度
一、民族心理结构
◆民族意识 ◆民族情感 ◆民族性格
(一)民族意识
民族意识 指所有民族群体规范的观念成分以及 在民族群体规范基础上形成的各种民 族观念。如民族风俗习惯的观念、宗 教信仰的观念、伦理道德的观念等。
二、社会思潮时尚
❖社会思潮时尚是指社会上流行的各种观念、 爱好、习惯和行为方式等。
❖社会思潮时尚的特点 广泛而迅速的流行性。
❖社会思潮时尚的流行方式 覆盖式流行。 辐射式流行。
三、集体舆论倾向
❖舆论包括的要素 引发舆论的必须是众人关心而又容易引起 争议的事件。 舆论的承担者必须是众多的人。 舆论是众人之中有代表性的意见。 ❖舆论的基本形式 显在性舆论。 潜在性舆论。
四、微博、微信传播影响
❖微博是一种新的互联网信息传播平台,它的文本内 容通常被限制在140 字以内,短小精悍且易于传播。 ❖在微博的传播机制下,传播的过程具有五个要素: 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反馈。 ❖微博的传播具备原创性、快捷性、交互性等特点。 ❖微信整合了QQ和微博的功能,实现了语音聊天的功 能,用户之间的交流私密性、互动性更强。朋友圈。
(二)民族情感
民族情感 以一定的民族意识为基础,对于事物的喜怒好恶 的情绪体验。民族情感往往是民族心理的特征, 它制约人们的行为方式,由此造成不同民族的人 们在行为方式上有明显的区别特征。
(三)民族性格
民族性格 是一个民族的群体人格,是一个民族在特殊的 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各种心理和行为特征的 总和,它赋予了民族心理以质的规定性,这种 质的规定性将一个民族和其他民族区别开来。
管理心理学课件第十一章 领导
• 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领导方式
领导方式的有效性 S=f(L,B,E) * 领导者 * 被领导者 * 领导环境
• 领导连续统一体理论 • 菲德勒模型 • 路径—目标理论
• 不成熟—成熟理论
• 情景领导理论
a
38
1. 领导连续统一体理论
• 坦南鲍姆(Robert Tannenbaum)和施米特(Warren H.Schmidt)提出 • 领导风格的多样性 * • 领导方式随机制宜 *
a
34
领导方格图 *
a
35
老杜的一上午
• 早晨8点30分,公司常务副总、董事老杜接到市政府电话,通知企业开展 冬季消防检查;10 分钟后老杜打电话给保卫部门,通知他们去处理这项 要求; 9点15分老杜接到库房电话,被告知房屋后墙再次被人敲了个洞, 又有几十箱产品被盗; 8分钟后,老杜打电话给市公安局请他们改善本 地治安状况…。整个上午老杜接电话、打电话,倒也挺忙。
a
39
领导连续统一体模型 *
a
40
2. 菲德勒模型
a
41
• 两种领导方式: 任务导向型、关系导向型
• 三种领导环境因素: 上下级关系、任务结构、职位权力
• 八种(三类)领导环境类型: 有利、一般、不利
• 有效的领导方式: 有利与不利——任务导向型 一般——关系导向型
a
42
你怎样看?
• 某位领导者说:“我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首先过问今天哪些员工过生日, 并及时派秘书送去生日蛋糕和贺卡。”对于这种做法,各方面反应不一。根 据菲德勒模型,你认为这种领导方式更适合于怎样的领导情景?
• 预算拨款
a
8
(二)领导艺术
• 领导过程的艺术性在于将组织成员个人愿望和需要的满足与组织目标的实现 结合起来。
环境心理学听课笔记(二)
环境心理学听课笔记(二)"环境心理学"听课笔记(2)第九章领地与个人空间☆§9.1领地与领地行为1.领地是可见的、相对固定的、并有明显的界限,且多以居住地为中心。
2.奥尔特曼认为,领地表明了个体或群体彼此排他的、独占的使用区域。
3.试举例说明领地性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病人能够拥有一个可自由支配的空间,有利于其身体的康复。
当空间有明确的界线,标明所属者时,犯罪率和故意破坏行为要比没有标记的地方低。
在公共领地,没有明显标记的地方会更容易遭到破坏,如工厂、学校和空地都是被破坏最多的地方。
总之,建筑设计应该考虑到以上提到的各个因素,使建筑能更适合人居住和活动,并满足人们的各种心理需要。
4.人类领地性与动物领地性有何异同?☆动物领地性是指动物个体或群体占领一定地区,以保卫它不被侵入的一种倾向或特性。
动物领地性的功能:⑴繁殖功能:领地性与动物交配繁殖之间的关系,确保动物种群繁殖的高质量和延续性;⑵保护功能:领地性不仅有利于动物寻找食物,也有利于保护食物;⑶减少冲突的功能:领地性有利于动物避免因这种斗争而导致的伤害。
有一种现象叫做“优先居住效应”,指的是动物在自己占据的领地上有优先于其他个体的支配性。
人类领地性应该指建立在对物理空间的拥有权知觉上,由一个人或一个群体表现出的一套行为系统,它是个体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而要求占有和控制特定空间范围的一套行为习性。
人类领地性的种类分为三种:主要领地、次级领地和公共领地。
⑴主要领地是指被个体或群体完全拥有和控制,并受使用者和他人共同确认的领域,它是建立在长期使用的基础之上,是使用者生活的中心。
⑵次级领地不是使用者生活的中心,使用者对它的控制力较弱,没有明确的归属。
如酒吧、教室里的座位等。
⑶公共领地是指任何人都可以进入、极为临时的领域,人一旦离开就对它失去了控制。
不是使用者生活的中心,使用者也不会因为他人的占用而采取强硬措施。
如电话亭、公共汽车上的座位等。
[整理版]环境心理学目录
目录绪言第一章感觉、知觉与认知第一节感觉一、感觉的特点二、感觉刺激的重要性三、引起感觉的主客观因素四、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第二节知觉与认知一、感觉与知觉的关系二、知觉定势三、习惯化——适应四、对变化的知觉五、认知第三节多种感觉与环境设计一、视觉研究的深化二、其他感觉与环境体验三、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第二章环境知觉的理论第一节格式塔知觉理论一、格式塔心理学简介二、基本观点三、格式塔的组织原则第二节生态知觉理论--一、基本观点二、生态知觉与情感反应三、生态知觉与环境设计四、生态知觉与道德约束第三节概率知觉理论--一、基本观点和理论模型二、概率性的世界三、概率知觉与个人经验四、概率知觉与环境问题第三章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第一节认知地图研究概述一、认知地图的研究方法二、认知地图的组成要素三、认知地图的性质四、认知地图的特点五、认知地图的功能六、个人认知成图能力的发展七、易识别环境的特征第二节城市公共意象研究实例——武汉市的公共意象一、城市公共意象图二、问卷资料的归纳和讨论三、城市环境总体评价第三节风景区认知地图研究实例一、被试者个人背景二、公共意象和认知结构三、风景质量评价四、讨论和建议第四节校园认知地图研究实例一、研究对象概述二、比较:范围、结构、同一性和意象元素三、讨论:识别、使用和理解第五节校园评价地图一、新的H校园认知地图二、情感评价地图三、审美评价地图四、校园环境总体评价第四章环境一行为关系的理论第一节唤醒理论一、唤醒与情绪二、环境刺激与情感评价三、唤醒与绩效第二节环境应激一、应激反应二、应激物的种类三、适应环境应激的意义和代价第三节环境负荷、适应水平和行为约束一、环境负荷理论二、适应水平理论三、行为约束理论四、各种理论观点的综合第四节行为场景理论一、场所的环境特征二、行为场景的人员配备·三、场所的生命四、研究行为场景的现实意义第五章噪声、拥挤和空气污染第一节噪声一、噪声的定义二、影响噪声评价的因素三、噪声对行为的影响四、减少噪声危害的措施第二节拥挤一、高密度对人类的影响二、影响拥挤感的其他因素三、对拥挤的理论解释四、减少拥挤感的措施第三节空气污染一、空气污染的来源二、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三、对空气污染的知觉及其对行为的影响四、空气污染对绩效的影响第六章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第一节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一、个人空间二、人际距离三、人际空问定位第二节私密性一、私密性的定义二、私密性的功能三、私密性与环境设计第三节领域性一、领域性和领域二、领域的类型三、领域的功能第七章城市环境的认知第一节城市意象的后续研究一、城市意象研究范围的扩大二、研究方法的改进三、研究内容的深化第二节空间定向一、满足基本需要的导航系统二、定向系统的文化差异三、自然环境特征对定向系统的影响四、环境具体因素对空间定向的影响五、环境改变对空间定向的影响第三节认知距离一、认知距离的概念二、影响认知距离的环境因素三、影响认知距离的文化和群体因素第八章城市环境的体验第一节城市环境体验的原理和特点一、环境信息的特点二、对“复杂性”的偏爱三、城市环境体验的特点第二节显著差异与城市环境体验一、显著差异的含义二、从环境知觉理论看显著差异三、可利用和开发的元素第三节与城市环境体验有关的若干问题一、形成显著差异元素二、城市设计美学——审美情感反应的理论模型三、综合性模拟研究四、寻求易识别性和复杂性的平衡第九章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第一节外部空间活动研究综述一、早期国外的研究二、近年的外部空间研究三、分析城市外部空间活动的通常方法第二节外部空间中的行为习性一、动作性行为习性二、体验性行为习性三、行为习性的差异第三节城市外部空间研究实例一、洪山广场二、红楼广场三、滨江公园四、四美塘公园五、讨论和建议第四节基于行为的外部空间设计建议一、加强外部空间的生气感二、兼顾私密性活动三、形成私密性一公共性层次四、合理满足人的行为习性五、预防和减少破坏行为第十章城市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第一节城市环境影响的理论假设一、超载假设二、城市环境应激三、行为约束和人员过剩四、城市多场所分析概述第二节城市环境影响的研究例证一、应激与应对行为二、亲和与亲社会行为三、犯罪、犯罪率与恐惧感四、绩效和健康五、城市环境的积极影响六、大城市与小城市的比较第三节基于行为的城市环境问题对策一、重视社会因素二、旧城更新:研究例证与设计建议三、城市区域安全防卫研究第十一章建筑学中的一般应用第一节基于行为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一、反映建筑与行为关系的理论二、“适用”的现代术语三、基于行为的建筑设计过程第二节环境一行为信息概述一、不同尺度的场所和场景二、使用者群体三、环境~行为现象第三节基于行为的“功能”研究一、功能研究的扩大二、功能研究的深入:外显功能与潜在功能三、功能研究的细化:特定功能与行为第十二章特定建筑环境与行为第一节建筑意象与室内认知距离一、建筑的意象二、使用者的建筑综合意象三、建筑室内的认知距离第二节室内空间定向一、建筑易识别性研究概述二、建筑平面拓扑复杂性的影响三、加强室内空间定向的建议第三节建筑体验概述一、知觉理论与建筑体验二、建筑体验的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三、室内空间的体验第四节特定建筑类型与行为一、居住场所二、老年人福利设施三、其他建筑类型结语:走向更朴实和更开明的环境一行为研究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环境心理学读书笔记
《环境心理学》读书笔记建筑学101 宋宇丹214100107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
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第一章是感觉、知觉与环境认知、环境认知。
个人读完后认为感觉是人脑对食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感觉提供内外环境的信息,保证机体与环境信息平衡,信息超载或不足,都会破坏信息的平衡,给机体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感觉虽然是一种极简单的心理过程,可是它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环境知觉是对环境中个别刺激的加工开始的。
通常会经过刺激的觉察,刺激的辨别。
刺激的再认和刺激的评定这些过程。
然后是环境行为。
个人认为一个有机体,它的环境是被定义为那些周围的可变因素,这些因素的变化,既影响着这个机体,也被这个机体的行为所改变。
环境一行为现象的信息,包括人体测量、工效学研究、环境对生理的影响、环境知觉、环境认识、环境应激、环境评价、环境态度、空间行为、象征和意义。
等这方面的研究信息大部分来源于心理学,一部分来源于社会学、工效学和文化人类学。
继续研读下去我发现噪声、拥挤。
空气污染对人的影响较大。
就如最近的空气污染而言,大家都不轻易出门。
一般而言,高温、高湿、阴雨以及一些异常天气时间都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而低温环境有利于形成较佳的心理状态,15-18度是最佳的温度,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
阳光明媚的天气总能够给人带来好心情。
心理学家经过调查研究发现,阳光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比如,如果让自闭症患者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活,其自闭行为就会减少很多,并且还会有积极参与互动的行为,而长期生活在阴暗的角落,则会使人变得孤僻,忧郁,且伴随着头痛、反胃等身体不适反应。
第六章描写了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个体之间如果距离太近,感到拥挤,在心理上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因为,拥挤破坏了一个主体对领域和空间的需要,从而扰乱了正常的行为。
第十一章-环境管理心理
科学合理的照明一般牵涉到两个因素:照明的强度、照明的分配。 实验表明,人们在得不到充分光照的条件下看东西,很快就会发生视疲 劳,甚至造成动作错误。增加了照明强度之后,人们的视疲劳现象就显 著减少。
工作环境中不仅要有科学合理的照明强度,而且需要合理的照明分配。 因为照明分配和眩目有密切联系。照明分配不合理,光线过分强烈或 集中,就会造成眩目。
在工作环境中,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来消除眩目。 尽量采用间接照明。用灯罩罩住强光源,或者把强光源安 装在工人视线不能到达的地方,利用反射光达到光线的均 匀分布。 让工人戴护目镜或眼罩。 在异常光滑的表面上涂一层退光漆,消除反光现象。
(3)色彩
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果,从而影响人的行为。 首先,人们对色彩的 直观感觉有很大的一致性。 其次,颜色与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关系。 第三,不同颜色还能造成不同的空间感。
为什么颜色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如此显著的作用?
在色彩学中,把不同色相的色彩分为热色、冷色和温色,从红紫、红、橙、黄 到黄绿色称为热色,以橙色最热。从青紫、青至青绿色称冷色,以青色为最冷。 绿色是黄与青混合而成,因此是温色。这和人类长期的感觉经验是一致的,如 红色、黄色,让人似看到太阳、火、炼钢炉等,感觉热;而青色、绿色,让人 似看到江河湖海、绿色的田野、森林,感觉凉爽。但是色彩的冷暖既有绝对性, 也有相对性,愈靠近橙色,色感愈热,愈靠近青色,色感愈冷。
(4)仪器设计
人和机器实现最佳匹配,是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劳动 安全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在仪器设计中认真考虑人的 生理和心理因素。 显示仪器的可读性:注意人的心理过程规律及视觉习惯 操纵装置的设计:高度、方向、颜色、位置、灵便
环境心理学概论课件
Social environment
Natural environment
Built environment
环境尺度
(environmental scope)
宏观环境-地球(大气、海洋…) 区域环境中观环境-城市,街区,社区…微观环境-建筑,房间…
环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战
环境心理学的定义
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大家族中的一个年轻成员。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科学”,或者说 是“研究人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
我国传统的环境观
中国传统的环境观是一种“天、地、人”合而为一朴素辨证的理论,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堪舆术(风水),在择地选址中优化人居环境,趋吉避凶,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至今仍在应用中.对社会环境的重视也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孟母三迁”等谚语或典故中可见一斑.
环境心理学在国内的发展
相关术语
建筑心理学 (Architectural Psychology)环境设计研究 (Environmental Design Research)环境行为学 (Environmental Behavior Study )人—环境研究 (People-Environmental Research)
·环境支持(physical support):一个特定的环境在相当程度上激发或抑制着人们的行为。如环境设施是否满足使用者的需要,他们有没有选择余地。·心理保障 (psychological support):促成行为的主观因素(是否安全)。·交通方便 (convenience):使用者来自何处,在什么地方安排活动场地更为恰当。
环境心理学教学课件
变而改变,于是人们进入一个场所,就象进入一个存有预设活动程序的 地方,人们的活动只是按照程序表上的内容重复着。
交互作用理论
▪ 相互作用论 强调人和环境均是一个相互包涵着的实体的一部分,
这意味着不论是人还是环境,不可能不参照对方而单独定义,并且 一方的活动必然影响另一方。我们影响环境,环境亦影响我们。
同的要求,当人们对环境有相似的环境目标时,他们也就一相似的方法 来形成场所概念和场所评价。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讲演场的讲演厅和作 为集会地的讲演厅,尽管实质环境没有任何改变,但评价却是不同的。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环境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和数据的类型
数据类型
对 环 境 对 环 境 对 环 境 环 境 对 行 为 环境对行为有 对 环 境 方法
什么是环境心理学
作为一个专门领域,环境心理学是新兴的,它 研究的是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在这个相互作 用中,个体改变了环境,反过来他们的行为和 经验也被环境所改变。
定义:环境心理学是涉及人类行为和环境之间 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包括那些以利用和促进此 过程为目的并提升环境设计品质的研究和实践。
对应这个定义,环境心理学有两个目标:一是 了解“人—环境”的相互作用;二是利用这些 知识来解决复杂和多样的环境问题。
✓ 环境评价:描述、满意、喜爱、景观评价、情感评 价
✓ 用后评价
➢ 用后评价是环境设计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综而言 之,用后评价就是用系统而严谨的方法以使用者的 观点来评价建成环境的实际效果。
➢ 用后评价包括几个重要特性
➢ 后评价的目的
➢ 用后评价的方法
➢ 评价一种研究方法的效力主要看它的信度和效度
环境管理环境心理学笔记
环境心理学笔记第一章环境心理学绪论1第一章绪论环境:是作用于一个生物体或生态群落上,并最终决定其形态和生存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体。
我们可将环境区分为个体出生前的先环境,即合子环境,和出生后的后环境,即外环境。
外环境又分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物理环境按人类干预的程度大小,又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先(合子)环境人为环境环境物理环境自然环境后(外)环境社会环境(简答-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人与环境的发展变化的关系)普罗夏斯基(Proshansky,1990)提出“环境心理学:是关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环境心理学更多地强调物理环境。
“相互性”是指:一方面强调人们怎样受环境影响,另一方面也关注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反应。
★★简答-环境心理学的学科特点★★⑴环境心理学将环境—行为及其关系作为一个单元整体来研究。
因作用,相互关系,如果将环境和行为割裂开,会很难理解这种相互关系。
所以人与环境是一个整体。
⑵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是问题的指向。
不仅要寻求问题的解决,也要力求寻找问题背后的规律性,建立起理解相似问题的理论框架;⑶环境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背景多种多样,它的研究成员主体还是社会心理学家;⑷从方法学的角度来说,环境心理学家采用综合的和折衷的方法,而且由于环境心理学研究的自变量,往往是其他学科研究中需要控制和消除的“环境”,研究方法除常规的程序之外,还有些特别之处。
★★论述-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前景★★环境:是作用于一个生物体或生态群落上,并最终决定其形态和生存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体。
一、相关学科的渊源:◆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名词a论述thus)提出:“人口增长的趋势永远快于生产的增长。
如果不加控制,人口总是按几何级数增长,而生活资料只能按照算数级数增长,人口扩张到生活资料仅能够维持生存的极限时,就会出现饥饿、战争和疾病。
”◆19世纪后半叶,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Haecke论述)将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定义为一个新的学科领域:生态学,它探讨个体、种群、群落、社会、生态之间的相互作用。
环境行为心理学文档【共115张PPT】
A. 场所的环境特征:群体活动的场所,有些是专门设计的,比较复杂和封闭的,专门服 务于特定目的。有些场所,尤其是开放性场所,其外显功能和潜在功能往往不那么泾 渭分明。自然环境本身的某些特征常常也能诱发一些非个体行为,从而成为某些固定 行为模式的场所。
园林版
环境行为心理学
B. 行为场景的人员配备:行为场所的人员配备理论(原来称the theory of manning,
园林版
环境行为心理学
Splendid split
园林版
环境行为心理学
• 环境:这是一个相对某项中心事物而言的,也可以说是围 绕某种物体,并对该物体的“行为”产生某些影响的外界 事物;它是作用于一个生物体或生态群落上,并最终决定 其形态和生存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体。我们 可将环境区分为个体出生前的先环境,即合子环境,和出 生后的后环境,即外环境。外环境又分物理环境和社会环 境。物理环境按人类干预的程度大小,又可分为自然环境 和人为环境。 先(合子)环境人为环境 环境物理环境自 然环境 后(外)环境社会环境。
2. 普罗夏斯基(Proshansky,1990)提出一个描述性定义:“环境心理学是关注 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园林版
环境行为心理学
• 环境心理学之目标: 1. 了解“人-环境”的相互作用 2. 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复杂和多样的环境问题。
• 环境心理学之任务:总的来说,从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去研究环境和心理 的关系,是环境心理学的两大任务。
个体就希望重新获取对环境的控制力,这称为心理阻抗。当个体感到行为受限制时,
心理阻抗可以消除环境对行为的限制。习得无助感;行为局限理论还认为,当控制
环境能力的恢复失败时,可能会导致习得无助感。也就是说,当多次努力重新获得
环境心理学
周围时间段人流情况 8
云水苑幼儿园
社区周围入口情况
交警大队
5 2
广旺大药房
1 钱塘江
3
杭州学正中学
正京大药房
4
500m间距
• 社区1000米辐射范围以内有交警大队以及药房,如图 2线与5线
• 社区辐射2000米内依次有药房3线、文海中学6线、工商大学7线、幼儿园8线等,服务业与 教育业都齐全 • 社区2000米以外,便可到达钱塘江1线观赏、以及学正中学4线。
南入口以及东入口人车共流的情况下,交通较混乱,
对行人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危险。
第二章
社区地理位置概况
社区周围环境概况
周围时间段人流情况
社区周围入口情况
入口情况分析
小区内,主入口分别为A、B、C三个主入口
根据人流量流动调查可知 •A入口人流量流动最为频繁。对面是一条商业街,
并且,A入口处有幼儿园等教育机构,人口集中。
第三章
内部道路
内部设施
内部景观
有些道路坡度过于陡 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 很危险(设计问题)
水池旁边没有灯,池中 间断开的小路走起来不 方便,对于老人与小孩 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设计问题)
第三章
v v
内部道路
内部设施
内部景观
• 连接两边小区的两扇铁闸门设计不合理,出口刷 卡不便利,需伸手越门,给行人造成不便,对老 人小孩更存在一定危险性(管理问题) • 夜间周围环境过于昏暗,照明不够(设计问题) • 一进门发现老人和小孩都聚集在中间玩耍跳舞, 但是空间不够,很多小孩都在没有水的喷水池玩 耍,地方过于脏乱(管理问题) • 小区内沿路边没有休息的座椅(设计问题) v
第二章
《环境心理学》课件
城市规划中的环境心ຫໍສະໝຸດ 学应用案例公园设计依据环境心理学原理,合理规划 公园的布局、设施和景观,以满 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升公园的
吸引力。
商业街改造
通过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行 为特点,对商业街进行改造,优 化购物环境,提升商业街的吸引
力。
住宅区规划
结合居民的生活需求和心理预期 ,合理规划住宅区的布局、绿化 和公共空间,提高居民的生活质
情感对环境的影响
情感驱动行为
情感可以驱使人们采取行动来改变环境,例如,当人们对某个环境感到不满或恐惧时,可能会采取行动来改善 或逃避这个环境。
情感影响环境评价
情感会影响人们对环境的评价,积极的情感可能使人们对环境给予更高的评价,而消极的情感可能导致人们对 环境给予更低的评价。
环境对情感的影响
环境对情感状态的调节
04
情感与环境的互动
情感与环境的关系
情感与环境相互影响
情感和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情感会影响人们对环境的感知和评价,而 环境也会影响人们的情感状态。
情感对环境认知的作用
情感对环境认知具有重要影响,积极的情感可以提高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度和认 知深度,而消极的情感则可能导致人们对环境的忽视或负面评价。
环境可以调节人们的情感状态,例如,美丽的自然风景或温 馨的室内环境可能使人们感到放松和愉悦,而嘈杂拥挤的环 境可能使人们感到焦虑和烦躁。
环境对情感表达的激发
环境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表达,例如,艺术作品或文化景观 可能引发人们的审美感受和情感共鸣,而社交环境可能激发 人们的亲社会情感和行为。
05
环境心理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环境与行为的相互作用
环境与行为相互影响
环境与行为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环境塑造和限制人的行为;另一方面,人的行为也会 改变和塑造环境。例如,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会影响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同时居民的行为也会影 响城市的发展和变化。
环境心理学读书笔记
《环境心理学》读书笔记摘要:对于一个建筑师或规划师,对规划和建筑必须要考虑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也就是说必须将环境心理学应用到我们的建筑规划当中。
本篇读书笔记就是对书中的第十一章建筑学中的一般应用的读后感。
关键词:环境、行为、应用正文:环境心理学,就是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即怎样的环境是最符合人们心愿的。
它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领域,涉及心理学、社会学、地理学、文化人类学、城市规划、建筑学和环境保护等多门学科。
它主要研究物质环境,包括城市、建筑和自然与人的行为关系。
而我们探索的则是人与周围建筑及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和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所以说,它是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与心理学的交集。
当前社会,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已日益意识到行为因素对规划和设计的重要性。
但是,关于建筑环境如何影响行为,迄今仍众说纷纭,各持己见。
环境心理学第十一章的第一节首先介绍了人们关于环境对行为的影响所提出的各种理论及其的优缺点。
包括环境决定论、环境可能论、环境或然论等等。
其中还介绍了基于行为的建筑设计过程。
第二节则是对环境-行为信息的概述,介绍了不同尺度的场所和场景、使用者群体、环境-行为现象。
第三节说的是基于行为的“功能”研究。
从一二三节的内容可知,本章主要内容是与环境一行为研究有关的心理学基本知识及当前关于建筑环境与人的行为关系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其在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而这些成果则有:1、基于行为的建筑设计过程环境心理学家提出过许多改进的建筑设计过程,其中蔡塞尔归纳出的“设计循环模型”可为代表。
它特别强调三点:(1)初步设计阶段,着重收集包括环境一行为信息在内的设计质料,并制定相应的设计标准;(2)进行使用后的评估,在工程竣工并使用一段时间后,评估所完成的项目,了解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初步设计计划阶段所制定的、基于行为的设计标准,并将所得到的“诊断质料”反馈应用于下一个设计项目的计划阶段;(3)形成循环模式,持续实施“假设一实施一验证~反馈”这一循环模式,经过长期的积累,形成系统的基于行为的设计质料。
环境行为心理学课件
相互加强或协同
相互补偿或替代
相互削弱或破坏:
不同感觉相互影响:
*
第三讲 环境认知理论
格式塔知觉理论
生态知觉理论
概率知觉理论
gestalt:【德】 形式、形状
格式塔知觉理论(完形心理学):
一般属性,即形式; 个别实体,即分离的整体
1 心理学含义:两个
假使有一种经验的现象,它的每一部分都牵连到其它部分,而且每一部分之所以有特征,是因为和其它部分具有关系,这种现象被称为“格式塔”,格式塔不是孤立不变的现象,而是通体相关的完整现象。 引申:有组织的整体,所有现象都具有格式塔的性质
02
*
环境心理学的基本特点
*
把环境-行为作为一个整体来参与考
壹
贰
强调环境-行为是一种交互作用的关系
叁
研究课题以实际问题为取向
肆
多学科性质
伍
现场研究为主
4.3 发展历程—与技术发展息息相关
*
4.4 基本理论
01
认知心理学倾向
02
唤醒理论
03
应激理论
04
环境超荷载理论
05
生态心理学倾向
06
环境决定论
知觉和知觉定势
1 知觉:借助以往经验和知识对感觉到的客观对象的信息整合过程。 2 知觉定势个人的知识等会促使知觉判断的心理活动处于一定的准备状态而具有一定的倾向性。 知觉定势对某种不定性对象的判断产生重要影响 3 习惯化—适应: 习惯了刺激而变得适应(视野倒置试验) 4 对变化的知觉: 感觉的强度与刺激的变化成正比关系。 城市更新过程中,注意保护旧有的刺激
一:认知地图研究概述
*
意象image: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
《环境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
《环境心理学》课程简介课程内容:《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门应用社会心理学学科。
关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重点研究物理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与人类行为的关系。
主要涉及环境心理学的兴起发展历史,环境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环境知觉与认知,气候、温度、光照、颜色、气味、噪音、各种污染、拥挤与人的行为关系等内容。
该课程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自觉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达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相处。
Brief IntroductionCourse Description: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is to study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of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y disciplines. Concerned about the interaction of man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and focu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havior. Mainly involved in the rise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s basic theory, cognitive and perceptual environment, climate, temperature, light, color, odor, noise, pollution, congestion and human behavior, and so forth. Through the course of learning, so that learners conscientiously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achieve the harmony of man and the environment.《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1环境概述1.2环境心理学的界定1.3环境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教学难点:环境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拉(给他稳定与关爱)
1.越稳定的工作环境中越能产生绩效 2.能有良好的管理者给必要的协助 3.在固定程序的工作中更能有效完成 4.在充足的时间准备下工作会更有方向感 5.给予适当的奖励及精神的支持 6.多关心公司以外的事情,如家里情况等 7.成为他值得深交的好友
孔雀(给他舞台与赞美)
1.在愉悦的工作环境中 2.被认同及鼓励时工作产值最佳 3.与认同的组织一起工作最开心 4.团队之间能相互鼓励 5.送礼物或现金 6.公开赞美或表扬
◆环境的界定
◆人与环境关系的价值取向与管理
一、环境的界定
环境是存在于主体周围的 条件和状况的集合体,是 影响主体发展的外部因素 的总称。
二、人与环境关系的价值取向与管理
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价值取向 ❖顺从环境 ❖与环境和谐相处 ❖主宰环境
二、人与环境关系的价值取向与管理
价值取向对管理活动的影响 在顺从型文化中,多采用定性手段。 在和谐型文化中,目标设置多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在主宰型文化中,管理者设置明确目标,设法排除
步骤三:绘图
➢将各项统计数字在坐 标中标示,并画出柱 状图。
步骤四:分类
风暴
• 如果用一种动物来表示代 表你的性格,你会选择哪 种动物?为什么?
• 思考时间:3分钟
老虎:力量型
孔雀:表达型
考拉:和平型
猫头鹰:思考型
善于掌控的
你最像谁?
激情活跃的
理性智慧的
温和友善的
核心框架——自己与环境的关系
1.强调任务的执行 2.喜欢独立作业 3.具冒险的工作精神 4.喜欢主控现场 5.工作有成果时心情会特别好 6.若上司能力不足容易挑战领导
处于民族通信工业生死存亡的关头,我们要竭尽全力,在公平竞 争的基础上自下而上发展,决不后退、低头…… ——任正非
总结一下…
孔雀的职场特质
孔雀的你(表达型)
1.擅长润滑人际关系 2.创造愉快的工作环境 3.具有同理心的工作模式 4.工作中喜欢与人沟通交流 5.会察言观色掌握状况 6.有时会透过第三者传讯息 7.工作中喜欢推销自我的理念
猫头鹰(给他愿景与专业支持)
1.在确认不再变动的工作任务中越能产生绩效 2.经过分析无误的规划 3.清楚工作的模式 4.在熟悉且能掌握的范围内 5.给予合理的报酬 6.多给予工作所需的专业支持 7. 作业流程尽量少变动要变动也要完整告知及鼓励
如何与不同个性的下属沟通?
老虎型—给他明确方向的语言、让他知道做这件事对他的好处、
第十一章 环境管理心理
第一节 环境与管理 第二节 物理环境管理 第三节 社会环境管理
Boil all three pots for 15 minutes. Take out what you put in.
We make the world around us better.
第一节 环境与管 理
---清代学者魏源
性格特质旋律测评
步骤一:测评
问卷中共有28个问题, 每道题都有4组描述性 的词汇,你需要从中 分别选出一个最接近 (M)和最不接近(L) 你工作中的状态,但 这两个答案不能是相 同的。
M列:表最接近你工作中的状态;L列:表最不接近你工作中的状态。
步骤二:统计
最接近:表M列中对应的总和; 最不接近:表L列中对应的总和。
说话中要给他很肯定的感觉不要怀疑他或不放心、 直接说明不要拐弯抹角、请他记录彼此沟通的内容
孔雀型—先聊轻松的话题再进入主题、运用图画方式进行沟通、 对于事情就事论事不责骂当事人、给他赞扬及鼓励、 多运用一些肢体语言、可到热闹场合进行洽谈。
如何与不同个性的下属沟通?
考拉型—不要强势与他沟通,沟通中运用一些温馨的语言、 可聊聊天再进入主题、交待任务不要一次太多、 让他知道你会协助他、经常询问这事情的进展、 让他知道在沟通中不要有所忌讳。
猫头鹰型—不要强势与他沟通、交待任务最好自行确认后再说 不讲不实际的事不说没有凭证的話、说话要完整化 任务分配时可分解数项告知、让他知道事情做完的成 败会有人负责、对事不对人不要批评他的专业。
Dominance
自己比环境强
Influence
克服障碍和挑战改造环境 展示魅力和影响营造环境
环境不利
用警惕和精准应对环境
环境有利
用耐心与合作维持环境
Conscientiousne
动物代表
自己比环境强
环境不利
环境有利
环境比自己强
总结一下…
老虎的职场特质
老虎的你(力量型)
阿里愿景:102年企业,世界十大网站,天下商人都用阿里巴巴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
总结一下… 考拉的职场特质
考拉的你(和平型)
1.不喜欢兴风作浪挑拨是非 2.与同事采取和平相处平易近人 3.工作理念一切随缘不过度强求 4.愿意花时间了解工作内容并求取最佳状况 5.能服从既定的工作模式 6.工作情绪稳定并平静面对压力 7.讨厌强势领导
一帮子人在一起总有各种各样的摩擦、各种各样的斗争、也会有各
种各样的伤害。我能容得下的话,就不太容易把事情弄到极端,就
很容易让大家重归于好。
——俞敏洪
总结一下… 猫头鹰的职场特质
猫头鹰的你(思考型)
1.喜欢事前先规划; 2.工作中具有责任感; 3.对事情容易观察细节; 4.工作对人态度比较严谨; 5.对事情进展采取比较保守方式面对; 6.不希望做不确定的事情; 7.会找机会证明自己的处理或判断是对的。
史玉柱:办企业,我是个“完美主义者”
我在我的公司只管一件事——市场调研
如何管理不同类型下属
➢ 如果其他三类朋友是 你的下属,针对他们的 性格特质讨论:你将如 何去管理不同类型的员 工,让他能够发挥更大 的价值!
找出激发部属的工作模式
老虎(给他吃“肉”)
1.少些干预多给一些权利 2.让他多做一些挑战性较高的工作 3.对工作的本身变化性要大一点 4.多给他行动上的支持 5.给他物质奖励 6.给他带团队
障碍,实现既定目标。
如何面对环境?……
管理者的失败,因素很多,常见的原因, 应该是他本人在出任一项新职位时,不能 或不愿为适应新职位的需要而改变。自认 为过去做得成功了,因此满足于自己老一 套的工作思路和方法,结果必然遭到失败。
--彼得.德鲁克
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 长,不知人长中之短, 不知人短之长,则不可 以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