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修改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试题及答案(一)人们通常以为微波食品是安全的。
在美国,90%以上的家庭拥有微波炉。
微波炉既快又方便,经济实惠,是现代快节奏生活的理想烹饪工具,但微波炉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
微波是很短的电磁波,属于大自然能量光谱的一部分。
太阳产生微波,但是,太阳产生的微波与微波炉产生的微波有重大区别。
这个区别在于,微波炉是用交流电来产生微波的。
微波炉是怎样烹饪食物的?交流电可以产生频率很高的电磁波—微波。
水分子有正极和负极,因此当水接受正负交替的微波能量时,水分子会迅速转动。
这有点儿类似用磁石把平面上的大头针吸得团团转的情形。
微波炉用交流电产生的微波,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以每秒钟数亿次的速度旋转,造成分子之间巨大的摩擦,使食物迅速加热。
事实上,质量检测机构只关心微波炉是否存在微波泄漏的情况。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质量检测机构从未质疑微波食品本身是否安全。
1991年,由于一场公众瞩目的官司,人们开始意识到微波食品并非百分之百安全。
一位名叫诺尔玛?利沃特的妇女的家人为她的误死起诉。
诺尔玛去医院进行髋部更换手术。
手术很成功,诺尔玛却死了。
诺尔玛死于一次输血之后,血液是经过微波炉加温的。
这是第一次有重大证据表明微波炉对被加热的物品的化学性质造成了破坏。
如果仅用微波炉把血液加热到体温,就能使血液包含致人于死命的毒性,那么我们用更高的温度在更长的时间内加热食品,又会有什么情况呢?食物的分子吸收了大量能量。
这些能量足以分解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导致了通常情况下不会发生的分子异变。
结果许多新的奇怪的分子出现了。
问题就在这里,食物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产生了人体不能识别的分子。
这些奇怪的新分子是人体不能接受的,有些有毒性,还可能致癌。
因此,经常吃微波食品的人或动物,体内会发生一定的生理变化。
瑞士皇家科技协会的汉斯?赫尔特博士和博尔纳德博士发现,微波加热破坏了食物的营养万分。
他们测量了吃微波食品志愿者血液中的病理变化。
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了,这意味着血液携带的氧减少,人体组织无法得到所需的氧。
2020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说明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说明文阅读理解及答案目录【一】真假近视都是不可逆的 (1)【二】人脸识别的漏洞 (2)【三】磷虾也能搅动大海 (3)【四】虫瘿:植物上的育婴房 (4)【五】小心!书可“杀.人” (5)【六】蓝色生物为什么这样少 (6)【七】中药禁忌要讲明白 (7)【八】海洋“黑洞” (9)【九】混合词:词语中的“混血儿” (10)【十】蝴蝶没了 (11)【十一】人类的建筑文明会终结吗 (12)【十二】港珠澳大桥:伶仃洋上的亮丽风景 (13)【十三】说“裳” (15)【十四】大脑瞬间的愚蠢 (16)【十五】《流浪地球》的科学奥秘 (18)参考答案 (19)【一】真假近视都是不可逆的①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患者呈现低龄化、度数高的特点,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很多家长认为假性近视或低度的真性近视是可逆的。
在门诊中,经常有近视患儿家长问:“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孩子的视力恢复正常?”一项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7—12岁小学生、13—15岁初中生、16—18岁高中生及19—22岁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45.71%、74.36%、83.28%和86.36%。
而在调查中,居然有近五成的家长不知道近视是不可逆的。
②事实上,如果是真性近视,无论中低度还是高度近视,都不可逆。
假性近视实际上是调节痉挛,是由于长时间高强度近距离用眼,导致睫状肌持续紧张收缩不能放松所致。
对这种类型的“近视”,通过放松调节,多看远处,必要时辅以睫状肌麻痹药物使用,是可以恢复部分视力的。
但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假性近视,不过是即将步入近视的一种过渡状态,临床上很少有一直能维持视力而不近视的青少年近视患者。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发现任何一种方法能够逆转真性近视或者阻止假性近视转变成真性近视。
现有的任何方法,都只能延缓近视发生的时间和进展速度。
③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和进展,并非一朝一夕。
刚出生的婴幼儿都是远视眼,一般而言,4—5岁的孩子应该具备200度左右的远视储备,6—8岁的孩子应当具有100度到150度的远视储备。
2023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试题(含答案解析)
说明文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2023·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说明性文章,完成各题。
贺兰山苏峪口瓷窑址重现人间马思嘉①2017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对贺兰山东麓古代文化遗址进行考古调查,贺兰山苏峪口生态保护区内的一处山坡上,发现大量闪着神秘光泽的细白瓷碎片,以及部分从流沙中浮现的窑炉遗迹。
②a据调查,瓷窑遗址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有13处窑炉。
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复旦大学围绕1号和2号窑炉进行正式发掘,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揭开了包括两座窑炉在内的完整作坊遗迹,出土大量精细白瓷产品和各类窑具,并在窑场周围发现开采瓷土、石英、煤、石灰等制瓷原料与燃料的矿坑。
③专家介绍,两座残高逾两米的马蹄形半倒焰馒头窑历经千年风雨,保存完好的风道、火膛、窑室、烟囱等遗迹揭示了当时高超的窑炉建制。
b作坊遗迹还包括瓷土粉碎、贮存、拉坯、上釉、晾坯等痕迹,反映了较为完整的制瓷工艺流程。
④今年2月15日,c国家文物局将这一考古新发现作为2023年“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发布。
2月22日,宁夏贺兰山苏峪口瓷窑址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据考古专家推断,这一窑址始建于西夏早期,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西夏瓷窑址。
⑤d苏峪口瓷窑址项目负责人、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朱存世说,窑址废弃后就被山上流沙掩埋,后期人类破坏极小,因此是全国瓷窑址作坊遗迹保存最好的窑场之一。
(选自《半月谈》2023年第8期,有改动)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A.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发掘苏峪口瓷窑完整作坊遗迹的时间是2017年。
B.现已发掘的两座马蹄形半倒焰馒头窑高两米,虽历经千年风雨,依然保存完好。
C.考古专家认为,贺兰山苏峪口瓷窑址建于西夏早期,是国内最早的西夏瓷窑址。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说明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1.请阅读《“旗开月表,五星闪耀”背后的科技力量》,完成下列各题。
①12月3日,由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着陆器携带的“织物版”五星红旗,在月面成功展开。
与嫦娥三号、四号以及玉兔月球车上的国旗采用喷涂方式不同,嫦娥五号国旗是一面真正的旗帜,此面国旗由技术团队,历时八年持续攻关完成。
②此次月面展示国旗装载在着陆器外侧,无任何温控保护措施。
当整流罩脱落后,国旗面临着高度真空、高低温循环以及强紫外辐照等极端环境。
为确保国旗在月面展示时的完美呈现,团队经一系列科技攻关,开发出了体现中国特色的耐极端环境条件的高性能纺织品国旗。
③这面国旗以国产高性能芳纶纤维材料为主,团队通过攻克高模量差异纤维高品质纱线制备的技术难题,利用小分子调控技术实现了芳纶纤维的结构调控及颜色构建,使其达到了极端紫外条件下优良的耐日晒牢度。
④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全景相机转台,发挥了重要作用,完成记录五星红旗第一次月表动态展示的任务,该所自2012年起承研嫦娥五号全景相机转台任务,打造了一套空间成像探测的灵巧操作机械臂。
⑤嫦娥五号着陆月面后,全景相机转台接受地面上传程序指令后,成功解锁。
转台通电并完成矩阵序列测试,状态正常,随后按照预定流程,先后完成一系列任务。
随后,全景相机转台在12月3日完成了国旗拍摄任务。
4日,国家航天局公布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进行国旗展示的照片,这是继嫦娥三号、四号任务后,五星红旗又一次展现在月球表面,也是五星红旗第一次...在月表动态展示,沈阳自动化所为嫦娥五号量身定制的全景相机转台经受住月面严酷环境的考验,托举相机完美记录下了“旗开月表,五星闪耀”的历史瞬间。
(中国科学报)(1)本文属于哪种类型的说明文?(2)第①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请分析⑤段中加点词“第一次”能否删去,为什么?(4)结合语段内容,请简要概括“旗开月表,五星闪耀”背后的科技力量有哪些?2.阅读《防辐射眼镜难防辐射》,回答下列各题。
初中说明文写作修改
初中说明文写作修改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旨在向读者解释某一事物或事理的特性、本质、成因、关系等。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说明文写作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然而,很多学生在说明文写作中存在诸如内容单调、语言枯燥、逻辑混乱等问题。
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初中说明文写作修改的技巧和方法,以帮助学生提高说明文写作水平。
一、说明文写作的修改技巧(一)通读全文,检查内容是否准确在修改说明文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检查内容是否准确、完整。
学生需要仔细核对所说明的事物或事理的信息是否准确,是否有遗漏或错误。
同时,也要注意内容的逻辑性和条理性,确保文章能够清晰地表达出作者的意图。
(二)精炼语言,提高表达效果说明文的写作要求语言简练、准确。
在修改过程中,学生需要精炼语言,删除冗余、重复的表述,使文章更加简洁明了。
同时,可以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和感染力。
(三)调整结构,使文章更加紧凑在修改过程中,学生需要认真审视文章的结构,检查段落划分是否合理、过渡是否自然。
对于结构不合理的地方,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使文章更加紧凑、逻辑性强。
同时,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衔接和过渡,确保文章的整体性。
(四)注意细节,完善文章质量在修改过程中,学生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如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规范、句子是否通顺、是否存在错别字等。
这些细节问题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直接影响着文章的质量和读者的阅读体验。
因此,学生需要在修改过程中认真对待这些细节问题,进行必要的修正和完善。
二、说明文写作的修改方法(一)自改法自改法是指学生自己进行修改的方法。
在完成说明文初稿后,学生应该认真阅读自己的作品,检查内容、语言、结构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
在自改过程中,学生可以先通读全文,检查内容是否准确完整;再逐句阅读,精炼语言、完善句子结构;最后重新审视全文,调整段落结构、过渡方式等。
初中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修改
判断下面两段文字采用哪种说明顺序。
(一)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迷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 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 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 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 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 面的宝座。 空间顺序 (表示方位和立足点变化的词语) (二)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 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 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 叫做简或牍。 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 做帛书。
什么不同? 特别是在地球矿物能源日见短缺,我国以煤炭、石油为主的污染比较严 重的传统源结构亟待转变的今天,太阳能发电受到了更多的重视,获得 了更大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
3、如下文中划线的“亟待”一词可以改成“需要”吗,表达效果有
不可以,亟待:急待,迫切地需要。原文用“亟 待”一词语气强烈,写出了我国传统能源结构急 需转变的紧迫性,强调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意义。 如果改为“需要”一词,语气平淡,不能很好地 表现能源结构转变的急迫。原词表达准确、严密。
掌握文体知识 根据文体特点进行阅读理解
理清说明顺序; 辨别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 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 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如何找说明文中的中心句 ; 文中“这”“那”代词指代 内容。
理清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 3、逻辑顺序: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说明。
★ 列图表:表格、插图……
1、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 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2、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 3、在建筑技术上,有好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 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 4、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 银屏、锦屏、画屏…… 5、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 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说明文9:段落归正、删除、调换(2)说明文阅读技巧
03 例题套练
南洋杉,见证恐龙统治地球的植物(有删改) ①在许多恐龙复原图上,经常有大片的“松林”,郁郁葱葱,是大恐龙的绝美背景。只是,你知道吗?那其实不是松 林,而是另一类了不起的植物,那就是南洋杉家族。 ②南洋杉家族在2亿年前至6500万年前的侏罗纪到白垩纪时期遍布全球,向南覆盖了现今南美洲、非洲、南极洲、印 度和澳大利亚组成的冈瓦纳大陆,向北延伸到了英格兰、格陵兰和瑞典。 ③化石证据表明,如今的南洋杉森林在恐龙时代已经成型,但在6500万年前的大灭绝事件中,南洋杉林和恐龙一道遭 受了重创。目前,南洋杉林基本仅限南半球部分地区,或者作为松树以及杉树林的附属种出现在北半球。 ④尽管有时会被当成松树,南洋杉科的球果、种子和叶子与松科有着明显的区别。松科的球果鳞屑上表面有一对带 “翅膀(翼)”的胚珠(种子),而南洋杉科成员的球果鳞屑上仅有一个胚珠。此外,与松科的典型细长针状叶子不 同,南洋杉科的叶子的尖锐程度非常多样。不同的物种,叶子的形态可呈鳞片状、锥形到线形或者椭圆状。还有一些 种类有着宽阔的叶子,就像开花植物的叶子一样。 ⑤现在,古老的南洋杉家族(南洋杉科)仅存3个小家族(南洋杉属、贝壳杉属和瓦勒迈杉属),总计41个物种。这 其中,瓦勒迈杉属是最古老的,也是最稀有的。 ⑥6500万年前,瓦勒迈杉很可能从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熊熊的森林大火和行星撞击中幸存了下来,恐龙却很不幸没能 逃脱灭绝的厄运。在狭窄的砂岩峡谷里躲避了数百万年,瓦勒迈杉从至关重要的根部共生真菌那儿获得适宜的湿度和
03 设问方式与重难点 深入挖掘易错扣分细节
设问方式
某段和某段能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
——调换
多段间能不能调换顺序? ——调换
递进式答题思路
1 把握全文,看要求段落对应文章中的哪个说明层次/内容 2 分析要求段落的说明方法和对应的说明内容(或分析段落作用) 3 抓住段落间的逻辑词作为判断点(一般考2-3个段落) 4 根据设问方式套用技巧步骤答题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大全修订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大全及答案(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题。
从古到今,沙尘暴一直是威胁着人类生存的自然敌人之一。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沙尘暴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其肆虐的势头有增无减。
人们不禁要问:沙尘暴是怎样产生的呢?沙源、强冷空气、冷暖空气的相互作用是沙尘暴形成的基本条件。
沙源来自于沙漠、乱垦滥伐、过度放牧所致退化的草地、没有任何植被的秃地以及一些违规操作的施工场地,由于缺乏相应的维护掩盖措施,致使表土裸露,旋风刮来,易形成扬尘。
冷暖空气相互作用产生一种垂直的上升运动,把沙尘吹扬了起来,形成沙尘暴。
如果没有沙源这个条件,后两个因素只能造成大风或降水等天气现象。
专家通过对河西走廊沙尘暴的“策源地”武威、金昌等地的实地考察发现,强劲持久的大风是形成沙尘暴的驱动力,人为破坏的植被和风化的地表松散、干燥土层等沙源是造成沙尘暴的“罪魁祸首”,沙尘暴是伴随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平衡的破坏而产生的。
早在1860年至1890年,美国由于不合理的过度开发西部处女地9000万公顷,大片焚烧草原,盲目垦荒,导致发生了1934年5月震惊世界的沙尘暴。
这场沙尘暴从土地破坏严重的西部刮起来,很快就发展成一条长2400公里、宽1500公里、高3公里的一个巨大黄色尘土带,连续3天,横扫了美国三分之二土地。
当时大气含尘量每立方公里高达40吨,3亿多吨土壤被卷入大西洋。
这一年美国毁掉耕地4500亩,16万农民倾家荡产,逃离了西部大平原。
近几十年来,我国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不少地方便以超垦、过牧和滥伐获取必要的生活资料。
大片的树林草原被开垦成了农田?结果粮食没打多少,反而造成了土壤盐碱化和荒废了更多的土地,草原牧场不断地被过度放牧,又不进行补偿性保护种植,大大加重了草场退化。
于是导致去年一场场席卷而来的沙尘暴频频袭击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短短3个月间我国就发生了12次沙尘暴,波及大半个中国,不仅袭击了西北、京津地区、华北部分地区,就连长江以南省份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句段能否调换顺序或删除和分析材料段落位置 附知识脉络表和真题演练及答案
2021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句段能否调换顺序或删除和分析材料段落位置【真题演练㈠】跳出地球“看”地震①2018年2月2日,我国首颗地震电磁监测卫星“张衡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张衡一号”以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张衡命名,它的发射使我国在卫星地震电磁空间探测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②地球的板块、断层移动引发地震,同时也会在地震前后带来包括地球电磁场变化等很多信息。
“张衡一号”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6级以上、全球7级以上的地震进行电磁监测,其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实时监测空间电磁环境状态变化,研究地球系统特别是电离层与其他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和效应,初步探测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信息特征及其机理,从而有效弥补了地面观测的不足。
③“张衡一号”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兼副总设计师、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总工程师申旭辉介绍,受自然环境条件限制,在地面上,像青藏高原的极寒地区,现有的地震台网并不能完全覆盖,面积广阔的海洋也观测不到。
目前我国对以青藏高原为主的近200万平方公里陆地缺乏地震前兆监测能力,在国境线和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地震监测能力也几乎为零。
而跳出地球“看”地震,就能突破一些地震研究的限制,对我国及周边区域开展电离层动态实时监测和地震前兆跟踪。
④“张衡一号”不仅开辟了我国地震监测研究的新视角,成为我国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地震立体监测体系的重要里程碑。
同时它也集合了多项航天技术创新成果,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卫星电磁洁净度的控制技术。
⑤卫星本体磁性对磁场测量的“影响不确定性”需控制在0。
5纳特以内,这大约相当于地球表面磁场强度的十万分之一。
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卫星平台的各个单机、系统都进行了无磁化的更改。
但在这一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如,去掉了有磁的红外地球敏感器,整个飞行程序都要改变;再比如,无磁化要求太阳能帆板不能转动,但为了保证卫星能源供应,又必须让帆板对日。
如何找到平衡点?卫星研发团队想了很多办法,最终,科研人员打造出来的“张衡一号”整星,其磁洁净度达到了0。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中考总复习专题14 说明文阅读(含答案)
专题十四说明文阅读知能优化训练中考回顾一、(2022天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森林为什么是“水库”朱清科①农谚说:“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
”可见,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很早就被人们重视和利用了。
实际上,森林的这一功能不仅指拦蓄降水、调节径流、拦洪补枯,还体现于森林各结构层次在产水、净水等方面的具体效应之中。
因此,森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水库”。
②森林通过林冠层、林下灌草层、枯枝落叶层、林地土壤层来拦截、吸收、蓄积降水,从而改变降水的分配形式,使其具有涵养水源的生态服务功能。
③那么,这座森林“水库”是如何自上而下调蓄水源的呢?④首先,林冠层就像一把大伞,能够对垂直降雨进行再分配。
一部分降水被林冠截留,直接蒸发到大气中;一部分顺着枝叶、树干流到林地,形成树干径流。
据统计,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冠截留率平均值为11%~34%。
⑤接着,林下灌木与草本也能截留降水,截留量与其覆盖度成正比。
树叶等森林枯落物也有拦截雨水的作用,能提高林地土壤的渗透能力。
⑥最后,“主角”林地土壤登场,它是森林涵养水源的主体。
林地土壤多孔疏松,透水性强,能蓄积雨水;也能削减洪峰流量,推迟洪峰到来时间;还能增加枯水期流量,推迟枯水期到来时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⑦森林“水库”不仅能够自上而下调蓄水源,还能提高水分生产力。
⑧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大于无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增加的水分参与森林水分小循环,促进了降水的形成。
森林植被的增加还影响到各种降水形态,比如霜,露、雾及雾凇等水平降水,雨、雪等垂直降水。
⑨人们常说,“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事实证明,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森林是不少水系的发源地。
例如,塞罕坝的森林每年为滦河与辽河下游地区蓄积降水、净化水质大约1.37亿立方米。
大量研究表明,增加森林植被可以涵养水源,是治理水土流失、助力防风固沙的有效举措,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⑩如此看来,森林真的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水库”。
说明文阅读复习修改稿
考查的主要方式
○判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找出说明方法并举例
●分析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
课堂目标
识别常用的说明方法 运用常见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 分析、理解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说明文中常用说明方法
六种常用方法—— 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 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
四种补充方法——
作用:生动、通俗、具体地 解释了……的……特征,使 得说明更加直观。
画图表
40
中新网1月4日电 据公安部网 35 站消息,2008年,全国共发 生道路交通事故265204起, 30 造成73484人死亡、304919人 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0.1亿元。 25 与2007年相比,事故起 数减少62005起,下降19%; 20 死亡人数减少8165人,下降 10%;受伤人数减少75523人, 15 下降20%;直接财产损失减 10 少1.9亿元,下降15.8%。
答题格式:此句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 过……与……的比较,强调突出了……
2008年山东省烟台市 《 怀念地球 》
⑥联合国在2005年公布的《千年生态环 境评估报告》,由于人类活动破坏了自 然生态,地球上10%~30%的珍稀野生 动物濒临灭绝,24个生态系统中的15个 正持续恶化,60%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 态服务行业都难以为继。
5
交通事故 死亡人数 受伤人数 财产损失
作用:直观、形象地说 明了……
0
2007
2008
摹状貌
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 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 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整座云山崩塌了, 乌云弥漫着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就 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来,有时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 卷风。”(节选自《看云识天气》)
中考说明文专题复习之说明方法 修改
中考说明文专题复习之说明方法及作用复习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1、了解常见得说明方法并掌握其识别要点。
2、能准确分析和表述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助读资料】说明方法及作用1、作比较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
标志性词语有而、比、和……相比等。
例:有五千个席位的宴会厅又是另一番景象。
它的面积有七千平方米,比一个足球场还大,设计的精巧也是罕见的。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_______和________的比较,突出强调______(说明对象)的__________特征。
2、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有准确、具体的数字,但年、月、日和表示年龄的排除。
例: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中国石拱桥》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列举_______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______(说明对象)的__________特征。
3、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注意标志性词语如可分为……、有几种(类)、一种(类)是……,另一种(类)是……等例:导弹按起飞位置和攻击对象可分为地对地、地对空、空对空等,按飞行方式可分为弹道式和巡航式,按射程可分为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等。
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通过把_______分类,条理清晰地说明了______(说明对象)的__________特征。
4、举例子通过列举具体实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初中语文 中考总复习——现代文阅读训练之事理说明文阅读训练301-400篇(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现代文阅读训练之事理说明文阅读训练301-400篇(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可燃冰①2017年6月2日,国土资源部在北京宣布:我国正在南海海域进行的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已连续产气22天,取得了持续产气时间长、气流稳定、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
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连续采气时间最长的国家。
②什么是天然气水合物呢?天然气水合物是是一种含有大量甲醛气体的水合物。
大量存在于陆地上的冻土带和海底。
在高温低压的条件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了冰雪般的固态,它外面看似冰,一点火却可以烧起来,所以俗称“可燃冰”。
如果把甲醛从冰中释放出来,体积将是水的160多倍。
③海底可燃冰是天然气(甲醛类)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低温与压力下结晶形成的。
海底形成可燃冰有三个基本条件。
首先,可燃冰在零度以上可以生成,在20摄氏度便要分解,而海底的温度一般都在2-4摄氏度;其次,可燃冰在零度时,30个大气压以上就可能生成,而以海洋的深度,30个大气压很容易保证,并且压力越大,水合物就越不容易分解,就越稳定;最后,海底的有机物沉淀,其中富含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可形成充足的甲烷气源。
海底的地层是多孔介质,在温度、压力和气源三者具备的条件下,便会在介质的空隙中生成可燃冰的晶体。
④据科学家测算,1立方米的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可释放164立方米甲烷气体和0.8立方米的淡水。
甲烷是人们可以用来燃烧发电的可燃气体,而且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
可燃冰将成为21世纪极具潜势的洁净新能源。
⑤但是,甲烷气体是温室气体之一,一旦散失,会严重破坏环境。
而且可燃冰的开采还可能会造成大陆架边缘动荡,引发海底塌方并导致灾难性的海啸。
因此,可燃冰的开发利用还面临着种种难题。
但我们相信,随着人类对可燃冰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难题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江西通用):说明文阅读(含答案)
6 读·思(四)说明:共两大题,16小题,满分90分,作答时间为90分钟。
中考对接点说明类文本(语段或非连续性材料)阅读,中考常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掌握说明类文本的文体知识。
一、小语段阅读(30分)(一)一套专业花滑服装的定制需要十几道工序,并采用特殊针线以保证成衣的结实度,烫钻、缝花、流苏装饰也要综合搭配,兼顾舒适与美观。
比赛时,如果服装饰品掉落在冰面上,成绩就要被扣掉1分。
我国冰舞组合王诗玥和柳鑫宇,就曾在比赛中因袖口掉落了一片羽毛而被扣分。
优质的花滑服必须轻如蝉翼,男选手的服装重量要控制在850克以内,女选手的服装重量要控制在350克以内。
花滑运动员的服装非常贴身,是根据每一位运动员的身材尺寸量身定制的,备赛期间还会根据选手的身材变化进行修改。
在赛场上,服装和选手融为一体,非常微小的修改都会影响选手的发挥。
中国花滑名将陈露表演《梁祝》时一共有两套比赛服,赛季开始时穿的是淡藕色的,参加奥运会时换成了深紫色的,两套衣服的款式、面料一样,区别在于深紫色那套的袖子装饰镶钻更多,重量也稍重。
这种普通人根本察觉不到的差别,却可能影响选手的发挥,因此刚穿上新服装的陈露心里格外紧张。
最终,她在教练的鼓励下才平复心情,正常发挥。
1.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分)2.请结合短文内容向同学介绍优质花滑服的特点。
100字左右。
(10分)(二)材料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
随着北斗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的发展,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测绘地理信息、森林防火、救灾减灾、应急搜救等领域,并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它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北斗系统空间段是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高轨卫星更多,抗遮挡能力强,在低纬度地区性能特点更为明显;二是北斗系统提供多个频点的导航信号,能够通过多频信号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务精度;三是北斗系统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具有实时导航、快速定位、精确授时、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服务五大功能。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含答案】
2017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9分)臭氧污染看不见,却比PM2.5更可怕李牧鸣①与“张牙舞爪”的雾霾相比,臭氧要“低调”得多,悄悄地“隐藏”在万里晴空中,却成为近几年夏天列入监控指标以来众多城市的大气环境污染元凶。
以去年6月为例,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统计显示:所有超标天数中,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超过了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
与之呼应,广东省次月公布的2015年第二季度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显示,臭氧成最常见首要污染物。
②“低调”臭氧比PM2.5更可怕。
③专家认为,臭氧这种看不见的污染不容小视,应像重视雾霾一样,采取综合措施加以防治。
④“事实上,臭氧污染已成为困扰全国的环保新课题。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说。
目前,从全国来看,北方臭氧污染一年有1个峰值,而南方则每年有2个峰值,甚至新疆、西藏等地区也面临臭氧污染问题。
⑤相对于发黑发臭的水污染、发黄发黑且有刺鼻气味的烟污染,以及夹杂着细小颗粒的雾霾污染等有形污染,公众乃至环保部门对无色无味的臭氧污染一直“掉以轻心”。
⑥臭氧几乎能与任何生物组织反应,对呼吸道的破坏性很强。
根据加拿大职业健康与安全中心(CCOHS)的介绍,“臭氧会刺激和损害鼻黏膜和呼吸道,这种刺激,轻则引发胸闷咳嗽、咽喉肿痛;重则引发哮喘,导致上呼吸道疾病恶化,还可能导致肺功能减弱、肺气肿和肺组织损伤,而且这些损伤往往是不可修复的。
”因此,对患有气喘病、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的人来说,只要暴露在低浓度的臭氧中,都可能对他们产生明显的危害。
⑦同样,臭氧也会刺激眼睛,使视觉敏感度和视力降低。
它也会破坏皮肤中的维生素E,让皮肤长皱纹、黑斑;当臭氧浓度在200微克/立方米以上时,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让人头痛、胸痛、思维能力下降。
⑧此外,臭氧会阻碍血液输氧功能,造成组织缺氧;使甲状腺功能受损、骨骼钙化。
美国斯克利普斯应用科学研究所的保罗·温特沃斯教授曾经做过研究,发现臭氧会破坏人体的免疫机能,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损害某些酶的活性和产生溶血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的宝座。 空间顺序(表示方位和立足点变化的词语)
1、时间顺序: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
3、逻辑顺序: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说明。
①从现象到本质;②从原因到结果;③从整体到部 分;④从概括到具体;⑤从主要到次要等。
9
判断下面两段文字采用哪种说明顺序。
(一)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迷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 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 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 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 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
5
➢ 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龙卷风是底层大气中最强的小尺度涡旋系统,
具有奇特的外形和巨大的威力。它从雷雨云的底部
向地面垂下一个弯曲的云柱,上大下小,远远看去
,如同象鼻在空中游动。由于强烈的吸力和旋风,
“象鼻”所到之处,地面上的沙石、碎片、尘土和
包括人在内的其他各种物件,都会被抛到半空,飞
舞飘移。在水面上则吸起高大的水柱,四周浪花飞
风的破坏力是非常大的。1925年3月18日美国出现
一个罕见的强龙卷风,行程360公里,沿途造成689
人死亡,1980人受伤。
7
➢归纳方法:
1、看题目;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中心句指的是一段中表述本段中心意思的句子,常用概括和 提示的方式进行表述。其位置大多在段首,有的也在段尾。
8
➢理清说明顺序
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 特点、功能等; (事物说明文)
解释事物的含义、原理、关系、
演变等。
(事理说明文)
《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 》、《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 的沙子》
4
结构
1.总分式: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 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 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5、苏州园林及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 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
13
考查内容
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或文段的要点。 2、辨析说明顺序 3、 辨别说明方法,理解其表达作用 4、理解分析说明语言的特点及其作用 。 5、从探究角度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性试题)。
14
➢辨别说明方方 列图表
列数字 作比较 摹状貌
引用
分类别 下定义 作诠释
旋。几分钟后,一切有恢复了平静,留下的是一场
灾难:树拔车翻、墙断屋破、人畜伤亡。强龙卷风
的破坏力是非常大的。1925年3月18日美国出现一个
罕见的强龙卷风,行程360公里,沿途造成689人死
亡,1980人受伤。
6
➢ 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龙卷风是底层大气中最强的小尺度涡旋系统
,具有奇特的外形和巨大的威力。它从雷雨云的底
部向地面垂下一个弯曲的云柱,上大下小,远远看
去,如同象鼻在空中游动。由于强烈的吸力和旋风
,“象鼻”所到之处,地面上的沙石、碎片、尘土
和包括人在内的其他各种物件,都会被抛到半空,
飞舞飘移。在水面上则吸起高大的水柱,四周浪花
飞旋。几分钟后,一切有恢复了平静,留下的是一
场灾难:树拔车翻、墙断屋破、人畜伤亡。强龙卷
(二)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 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 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 叫做简或牍。
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 11
做帛书。
判断下面两段文字采用哪种说明顺序。
(二)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 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 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 叫做简或牍。
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
12
做帛书。
(表示时间的词语)
归纳方法: 抓住显著语言标志 把握文章段落层次
面的宝座。 空间顺序
(二)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 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 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 叫做简或牍。
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 10
做帛书。
判断下面两段文字采用哪种说明顺序。
6、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16
1、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 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2、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
3、在建筑技术上,有好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 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
4、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 银屏、锦屏、画屏……
(一)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迷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 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 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 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 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
面的宝座。 空间顺序(表示方位和立足点变化的词语)
初中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修改
掌握文体知识 根据文体特点进行阅读理解
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理清说明顺序; 辨别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 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
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
式,介绍客观事物,解说事理,给 人以知识的一种文体。
知识性、科学性。
3
分类 《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故 宫博物院》、《桥之美》
15
1、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 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2、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
3、在建筑技术上,有好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 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
4、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 银屏、锦屏、画屏……
5、苏州园林及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 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