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驱内部构造及各项技术特点
光驱工作原理
光驱工作原理光驱是一种常见的光学存储设备,用于读取和写入光盘(如CD、DVD、蓝光光盘等)中的数据。
它采用了激光技术,通过激光的反射和折射原理来实现数据的读取和写入。
光驱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激光头、马达、光学系统和控制电路。
1. 激光头:激光头是光驱的核心部件,它负责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反射回来的光信号。
激光头通常由激光二极管、透镜和光电二极管组成。
激光二极管会发射出一束激光束,透镜用于聚焦激光束,光电二极管用于接收反射回来的光信号。
2. 马达:光驱中的马达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负责旋转光盘的马达,另一种是负责移动激光头的马达。
旋转马达通过控制光盘的转速来实现数据的读取和写入,移动马达则控制激光头的位置,使其能够准确地读取和写入光盘上的数据。
3. 光学系统:光学系统包括透镜、反射镜和光学传感器等组件。
透镜用于调整激光束的焦距,使其能够准确地聚焦在光盘上;反射镜用于改变激光束的方向,使其能够扫描整个光盘表面;光学传感器用于检测激光束的反射信号,以获取光盘上的数据。
4.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是光驱的核心控制部分,它负责控制激光头、马达和光学系统的运行。
控制电路通过接收来自计算机或其他设备的指令,控制激光头的发射和接收,驱动马达的转速和位置,以及控制光学系统的工作状态。
光驱的工作原理如下:1. 读取数据:当计算机或其他设备需要读取光盘中的数据时,控制电路会发送指令给激光头,激光头会发射一束激光束照射到光盘上。
光盘表面的数据区域由微小的凹坑和平坦的区域组成,当激光束照射到凹坑时,会发生光的散射,而照射到平坦区域时,光则会反射回来。
光电二极管会接收到这些反射回来的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2. 解码数据:接收到的电信号会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解码,最终转换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
控制电路会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解码处理,以获取光盘上的原始数据。
3. 写入数据:当需要将数据写入光盘时,控制电路会发送指令给激光头,激光头会发射一束激光束照射到光盘的空白区域。
DVD光驱结构原理(1)幻灯片PPT
❖ 二、DVD光盘中的数据
❖ 一张DVD盘总是包含一个逻辑卷。对于多层DVD盘,卷被分成与层数相 对应的分区。一个逻辑卷里的根本逻辑单元是一个逻辑扇区,它包含 2048个字节,与一个物理扇区相对应。一个卷主要包含卷及文件构造、 DVD-Video区和非DVD-Video DVD-Video区内,数据放在非DVD-Video区内,这样就可在同一张 DVD盘上存放影视内容和一般数据。
❖ 四、未来资料存诸主流——DVD刻录 ❖ 目前CD刻录机的速度约为52倍速,但是面对数据量的剧增,特别是家
庭影音方面的需要,CD-RW刻录机所支持的刻录容量已经令许多用户难
DVD刻录切入的最正确时机!
❖ 谈到DVD刻录,不得不说说DVD刻录机。虽说都是DVD 不是可以使用所的的DVD刻录盘,所刻出来的DVD光盘也不是在所有的 DVD驱动器上都能使用,因为DVD刻录机中也有规格、标准之分。由于 发起者及制定标准者的不统一,DVD刻录机主要分为DVD-RAM、 DVD-RW及DVD+RW三种标准。
❖ 光头中间是个透镜,看不出来是否有镀膜,镜头四周有几个金属点,这就是磁钢 的磁极,由磁极可以形成一种特殊的磁场,而光头就是被粘在线圈上包围在磁极 的外围,通过不同的电流来控制激光光头前后左右上下移动,获得最正确的跟踪 状态和聚焦。
❖ 由于DVD-R盘片的反射率和DVD-ROM相似,因此能被大多数电脑上的 DVD光驱以及多数DVD影碟机读取,兼容性问题上DVD-R具有优势 〔DVD-RW要稍微差一点,一些老型号的DVD影碟机不能读取〕。并且, 在目前所有的DVD刻录盘中,DVD-R盘片的价格最廉价〔普通DVD-R 盘片价格在15元左右〕。早期DVD-R的速度只有2倍速,DVD-RW的速 度更只有1倍速〔刻录一张光盘要花费1小时左右〕,不过目前已经出现 4倍速的机种。
光驱工作原理
光驱工作原理一、引言光驱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外设设备,它能够读取和写入光盘中的数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驱的工作原理,包括读取和写入数据的过程、光驱的组成部分以及其工作原理的技术细节。
二、光驱的组成部分光驱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 激光头:激光头是光驱中最关键的部分,它负责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反射回来的光信号。
激光头通常由激光二极管和光学透镜组成。
2. 旋转马达:旋转马达是光驱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它负责驱动光盘的旋转。
光盘在光驱中的高速旋转是读取和写入数据的基础。
3. 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光盘上的孔洞和凹槽。
当激光束照射到光盘表面时,光电传感器能够感知到光的反射情况,从而实现数据的读取。
4. 电路板:光驱的电路板是控制光驱各个部件工作的核心部分。
它包含了处理器、存储器和接口电路等关键元件,用于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三、光驱的读取过程光驱的读取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光盘放入:将光盘放入光驱的光盘托盘中,并关闭托盘。
2. 旋转光盘:启动光驱后,旋转马达开始转动,使光盘以高速旋转。
光盘的旋转速度通常在每分钟数千转到一万转之间。
3. 发射激光束:激光头发射激光束,该激光束会被反射回来,形成一束反射光。
4. 光电传感器检测:光电传感器接收反射光,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光电传感器能够根据光盘上的孔洞和凹槽的反射情况,判断数据的0和1。
5. 数据解码:电路板接收到光电传感器传来的电信号后,将其进行解码处理,将其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数据。
6. 数据传输:解码后的数据通过电路板中的接口电路传输到计算机中,供计算机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使用。
四、光驱的写入过程光驱的写入过程与读取过程类似,主要区别在于数据的写入和擦除。
1. 光盘准备:将空白的光盘放入光驱的光盘托盘中,并关闭托盘。
2. 旋转光盘:启动光驱后,旋转马达开始转动,使光盘以高速旋转。
3. 激光调节:激光头发射的激光束经过调节,使其能够对光盘表面进行写入。
光驱基础知识69122
激光头组件
包括光电管、聚焦透镜等组成部分,配 合运行齿轮机构和导轨等机械组成部分, 在通电状态下根据系统信号确定、读取 光盘数据并通过数据带将数据传输到系 统。
16
激光头组件
17
激光头组件
18
主轴马达
光盘运行的驱动力,在光盘读取过程 的高速运行中提供快速的数据定位功 能。
19
光盘托架
50
DVD-RAM
51
光驱的发展
第一代光驱:1991年、单倍速、650MB 第二代光驱:1993年、双倍速 第三代光驱:1995年、四倍速 高速光驱:多倍速 一光多道技术 DVD:5GB
52
虚拟光驱
虚拟光驱是指在硬盘或者文件服务器上 建立整张光盘内容的映像文件作为虚拟 光盘,同时由系统建立虚拟光盘驱动器, 然后像真实光驱一样将虚拟光盘插入到 虚拟光盘中使用。
39
全钢机芯
在光驱内部机芯结构上有“塑料制”和 “全钢制”两种。
“塑料机芯” 价格低,但采用这种机芯 的光驱在高速运转所产生的热量会烘烤 机芯,加速塑料的老化甚至变形,时间 一长整个光驱读盘能力自然下降。
而“全钢机芯”采用钢为材料,有效解 决了机芯老化的问题,增加了光驱的使 用寿命,并且这种光驱在用手掂其重量 时会明显感到其分量。
27
光驱的工作过程
光驱中若放入光盘,激光头聚焦透镜重复搜索 动作,找到光盘后主轴马达将加速旋转,此时 若读取光盘,面板指示灯将不停地闪动,步进 电机带动激光头组件移动到光盘数据处,聚焦 透镜将数据反射到接收光电管,再由数据带传 送到系统,微机就可读取光盘数据。若停止读 取光盘,激光头组件和马达仍将处于加载状态 中,面板指示灯熄灭。不过,目前高速光驱在 设计上都考虑到可以使主轴马达和激光头组件 在30秒或几分钟后停止工作,直到重新读取数 据,这样能有效的节能,并延长使用时间。
光驱:主要结构及激光头组件原理
光驱:主要结构及激光头组件原理光驱的主要结构一台普通的光驱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主体支架、光盘托架、激光头组件、电路控制板。
其中,激光头组件的地位最为重要,可以说是光驱的“心脏”,光驱在工作时就是由上面的基本组件协同工作的。
激光头组件的原理:激光头实际上是一个组件,具有主轴电机、伺服电机、激光头和机械运动部件等结构。
而激光头则是由一组透镜和光电二极管组成。
在激光头中,有一个设计非常巧妙的平面反射棱镜。
当光驱在读光盘时,从光电二极管发出的电信号经过转换,变成激光束,再由平面棱镜反射到光盘上。
由于光盘是以凹凸不平的小坑代表“0”和“1”来记录数据的,因此它们接受激光束时所反射的光也有强弱之分,这时反射回来的光再经过平面棱镜的折射,由光电二极管变成电信号,经过控制电路的电平转换,变成只含“0”、“1”信号的数字信号,计算机就能够读出光盘中的内容了。
一台光驱的好坏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纠错性能和稳定性。
在技术上,保证这两个指标的主要有两项技术:寻迹和聚焦。
寻迹光盘的数据存储方式与硬盘的同心圆磁道方式不同的是,光盘是以连续的螺旋形轨道来存放数据的。
其轨道的各个区域的尺寸和密度都是一样的,这样可以保证数据的存储空间分配更加合理。
也正因为如此,使得激光头不能用与硬盘磁头一样的方式来寻道。
为了保证激光头能够准确的寻道,就产生了“寻迹”技术,它使得光头能够始终对准螺旋形轨道的轨迹。
如果激光束与光盘轨迹正好重合的时候,那么这时的偏差就是“0”。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可能达到这样理想的状态,寻迹时总会产生一些偏差,这时光驱就需要进行调整。
如果寻迹范围不够大的话,那么数据盘就可能读不出,CD可能不能发声。
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纠错性能不好。
聚焦聚焦就是激光束能够精确射在光盘轨道上并得到最强的信号。
当激光束从光盘上返回的时候,需要经过四个光电二极管,每个光电二极管所发出的信号需要经过叠加,形成聚焦误差信号。
只有当这个误差信号输出为零时,聚焦才准确。
光驱的工作原理
光驱的工作原理光驱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外部设备,用于读取和写入光盘(如CD、DVD等)中的数据。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光学技术和电子技术,通过使用激光光束来读取和写入光盘上的数据。
1. 激光头和光学镜片:光驱内部有一个激光头和光学镜片组成的光学系统。
激光头产生一束聚焦的激光光束,而光学镜片用于聚焦和调整光束的路径。
2. 光盘结构:光盘是由一层反射层、数据层和保护层组成的。
反射层反射激光光束,数据层存储着数字信息,保护层用于保护数据层。
3. 读取数据:当光盘放入光驱后,激光头会发出一束激光光束,通过光学镜片聚焦到光盘上。
激光光束经过反射层后,会被反射回激光头。
当光束遇到数据层时,会发生散射,而反射层会反射光束回到激光头。
激光头通过检测反射光的强弱来读取数字信息。
4. 写入数据:当需要将数据写入光盘时,光驱会调整激光头的功率,使其能够改变数据层的结构。
激光头通过调整激光的强度和聚焦点的位置,将数字信息写入到光盘的数据层上。
5. 数据纠错:在读取数据时,光驱还会进行数据纠错。
由于光盘表面可能存在划痕或者污渍等问题,导致激光光束的反射和散射不稳定。
光驱会使用纠错码技术来修复或者纠正这些错误,确保正确地读取数据。
6. 速度和格式:光驱的速度通常以倍速(例如2x、4x、8x等)来表示。
倍速指的是光驱读取或者写入数据的速度相对于标准速度的倍数。
光驱还支持不同的光盘格式,如CD-ROM、DVD-ROM、Blu-ray等。
总结:光驱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激光光束的发射、聚焦和反射来读取和写入光盘上的数据。
光驱的光学系统包括激光头和光学镜片,光盘的结构包括反射层、数据层和保护层。
光驱读取数据时,激光光束经过反射层、数据层的散射和反射,通过激光头的检测来读取数字信息。
写入数据时,光驱通过调整激光的强度和聚焦点的位置,将数字信息写入光盘的数据层上。
光驱还会进行数据纠错,以确保正确地读取数据。
光驱的速度以倍速表示,同时支持不同的光盘格式。
光驱工作原理
光驱工作原理光驱是一种用于读取和写入光盘(如CD、DVD等)数据的设备。
它是计算机硬件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游戏机等设备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驱的工作原理。
一、光驱的基本构造光驱主要由以下几个部份组成:1. 光学头:光学头是光驱的核心部件,负责读取和写入光盘上的数据。
它包含激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光学透镜等元件。
激光二极管发出的激光束通过光学透镜聚焦到光盘上,光电二极管则负责接收反射回来的光信号。
2. 马达:马达是光驱中的另一个重要部件,主要用于控制光盘的旋转速度。
光盘在读取和写入数据时需要以高速旋转,马达通过机电的转动来实现光盘的旋转。
3. 控制电路:光驱的控制电路负责控制光驱的工作状态,包括读取和写入数据的操作。
它接收来自计算机的指令,并将指令转化为电信号,控制光学头和马达的工作。
二、光驱的读取过程光驱的读取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光盘放入:用户将光盘放入光驱的光盘托盘中,然后将托盘推入光驱。
2. 光盘旋转:光驱的马达开始转动,使光盘以高速旋转。
光盘上的数据是以螺旋状罗列的,马达的转动使得光学头可以沿着螺旋轨迹读取数据。
3. 激光照射:光学头发出激光束,照射在光盘上。
激光束经过光学透镜的聚焦,形成一个非常小的光斑,该光斑的大小决定了读取数据的精度。
4. 光信号接收:光斑照射在光盘上,一部份光被反射回光学头。
光电二极管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光信号,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5. 信号解码:光驱的控制电路接收到光电二极管输出的电信号后,对其进行解码。
解码过程包括信号放大、滤波、数字转换等,将光盘上的数据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据。
6. 数据传输:经过解码后的数据通过接口(如SATA、USB等)传输给计算机,计算机可以通过读取这些数据来实现对光盘上内容的访问。
三、光驱的写入过程光驱的写入过程与读取过程类似,主要区别在于写入数据的过程。
下面是光驱的写入过程:1. 光盘放入:用户将空白光盘放入光驱的光盘托盘中,然后将托盘推入光驱。
光驱的工作原理
光驱的工作原理光驱是一种常见的外部存储设备,用于读取和写入光盘(如CD、DVD等)中的数据。
它采用了光学技术,通过激光束与光盘表面的凹凸不平结构相互作用,实现数据的读取和写入。
光驱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激光头、马达、光学传感器、光学透镜和控制电路等。
1. 激光头:激光头是光驱的核心部件,它负责发射激光束和接收反射回来的光信号。
激光头通常由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组成,通过电流的控制来调节激光束的强弱。
2. 马达:光驱中的马达主要包括主马达和步进马达。
主马达用于控制光盘的旋转速度,步进马达用于控制激光头的移动,使其能够准确地读取或写入光盘上的数据。
3. 光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光盘的类型和状态。
它可以通过测量反射回来的光信号的强度和频率来确定光盘的类型(如CD或DVD)以及是否存在错误或损坏。
4. 光学透镜:光学透镜位于激光头的下方,用于聚焦激光束。
通过调节光学透镜的位置,可以使激光束的焦点准确地对准光盘表面,以实现数据的读取和写入。
5.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是光驱的核心控制单元,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计算机的指令,并控制激光头、马达和光学传感器等部件的工作。
控制电路还包括一些必要的接口,用于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传输。
光驱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如下:1. 读取数据:当计算机需要读取光盘中的数据时,控制电路会发送指令给激光头,激光头开始发射激光束。
激光束经过光学透镜的聚焦后,照射到光盘表面。
光盘表面的凹凸不平结构会使激光束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光信号会被激光头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
控制电路会对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解码和处理,最终将数据传输给计算机。
2. 写入数据:当计算机需要将数据写入光盘时,控制电路会发送指令给激光头,激光头开始发射激光束。
激光束经过光学透镜的聚焦后,照射到光盘表面。
控制电路会根据要写入的数据模式,调节激光头的功率和聚焦位置,使激光束在光盘表面上刻写出对应的凹凸结构,从而将数据写入光盘。
需要注意的是,光驱在读取和写入数据时需要保持光盘表面与激光头的相对稳定。
光驱工作原理
光驱工作原理光驱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外设设备,用于读取和写入光盘(如CD、DVD等)上的数据。
它采用了光学技术,通过激光束的照射和反射,实现对光盘上信息的读取和写入。
下面将详细介绍光驱的工作原理。
一、激光光源光驱内部的激光光源通常采用半导体激光二极管。
激光二极管通过电流的注入,产生一束高度聚焦的激光束。
这束激光束经过一系列的光学组件,最终被聚焦在光盘上的数据轨道上。
二、光盘结构光盘通常由两层塑料材料组成,中间夹有一层反射层。
光盘的表面被刻上一系列的微小凹坑,这些凹坑代表着数据的二进制编码。
当激光束照射到光盘上时,根据凹坑的反射特性,激光束会被反射或散射。
三、读取数据1. 聚焦和跟踪激光束经过光学组件的调节,被聚焦在光盘上的数据轨道上。
光驱内部的电机系统会控制激光头的位置,使其能够跟踪光盘上的数据轨道。
2. 光电检测当激光束照射到光盘上时,光的反射或散射会被光电检测器接收。
光电检测器将光的变化转化为电信号,并传送给光驱的控制电路。
3. 解码和纠错控制电路会对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解码和纠错处理,以恢复出原始的二进制数据。
纠错算法可以修复一定数量的错误,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4. 数据输出经过解码和纠错处理后,原始的二进制数据被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据格式,然后通过接口传输给计算机系统。
四、写入数据除了读取数据外,光驱还可以将数据写入光盘。
写入数据的过程与读取数据相似,只是在写入时,激光二极管的功率会增大,以便在光盘上刻录出凹坑。
1. 凹坑刻录在写入数据时,激光束的功率会被调整到足够高的水平,以便在光盘上刻录出凹坑。
刻录凹坑的过程是通过激光束的热效应实现的,当激光束照射到光盘上时,光盘的反射层会被加热,形成凹坑。
2. 数据编码计算机系统会将要写入光盘的数据进行编码处理,转化为适合刻录的形式。
编码过程中通常会采用纠错码,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3. 数据刻录经过编码处理后的数据被传输给光驱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会控制激光二极管的功率和位置,实现在光盘上刻录出凹坑的过程。
光驱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光驱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一、光驱的基本机械结构要想用好光驱,增长其使用寿命,那么我们必须首先要了解光驱的机械结构与工作原理,特别是要深入了解一下光驱的内部结构,特别是易损部件和光头组件的结构是十分有必要。
光驱的内部结构从理论上来讲,无论是以前的CD光驱、DVD光驱还是如今主流的DVD刻录机,大致都是相同的。
主要结构都是由激光头组件、驱动机械部分、电路及电路板(电源电路、前置信号处理电路、聚焦/循迹/径向/主轴伺服电路、光电转换及控制电路、DSP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等)、IDE解码器及输出接口、控制面板及外壳等部分组成。
其中激光头组件、驱动机械部分是在维修光驱时需要重点了解的部分,因为许多光驱故障都来自这两个部位。
1、光驱的驱动机械部分主要由3个小电机为中心组成:碟片加载机构由控制进、出盒仓(加载)的电机组成,主要完成光盘进盒(加载)和出盒(卸载);激光头进给机构由进给电机驱动,完成激光头沿光盘的半径方向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平滑移动,以快速读取光盘数据;主轴旋转机构主要由主轴电机驱动完成光盘旋转,一般采用DD控制方式,即光盘的转轴就是主轴电机的转轴。
2、光驱的激光头组件各种光驱最重要也是最脆弱的部件,主要种类有单光束激光头、三(多)光束激光头、全息激光头等几类。
它实际是一个整体,普通单光束激光头主要由半导体激光器、半透棱镜/准直透镜、光敏检测器和促动器等零部件构成。
二、日常工作中常见光驱故障解析1、光驱故障分类光驱最常见的故障多半是由于操作不当所引起的,这类故障不会损坏光驱的任何部件,只要正常的设置后便可以继续使用。
在光驱的硬件故障中,最常见的故障是机械故障,其次才是电路方面故障,而且电路故障中由用户调整不当引起的故障要比元器件损坏的故障多得多,所以在拆解或维护光驱设备时不要随便调整光驱内部各种电位器,并且在拆卸光驱时要注意防碰撞及静电对光驱内部元器件的损坏。
光驱种类型号及故障类别繁多,掌握一定故障判断技巧是快速准确维修光驱的关键。
光驱的工作原理
光驱的工作原理光驱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外部设备,用于读取和写入光盘的数据。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光学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结合。
下面将详细介绍光驱的工作原理。
一、光驱的组成部分光驱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光学头:光学头是光驱的核心部件,用于读取和写入光盘上的数据。
它由激光器、光学透镜和光电传感器等组成。
2. 马达:光驱中的马达用于驱动光盘的旋转,使光学头能够读取或写入数据。
3. 控制电路:光驱的控制电路负责控制光学头的运动和数据的读写。
4. 接口:光驱通过接口与计算机连接,常见的接口有IDE接口和SATA接口。
二、光驱的读取原理光驱的读取原理是利用激光束对光盘进行扫描,并通过光电传感器将反射回来的光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具体步骤如下:1. 光学头发出一束激光,该激光经过光学透镜聚焦后照射到光盘表面。
2. 光盘表面的蓝色、绿色或红色染料层会吸收激光的一部分能量,产生反射和散射。
3. 光电传感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4. 控制电路对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解码和处理,最终转换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据。
三、光驱的写入原理光驱的写入原理是通过激光束改变光盘上的染料层,实现数据的写入。
具体步骤如下:1. 控制电路将要写入的数据转换为激光的强弱或脉冲信号。
2. 光学头发出激光束,并根据控制电路的信号调整激光的强度或脉冲模式。
3. 激光束照射到光盘表面的染料层上,使染料层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4. 写入的数据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在光盘上,例如在光盘上形成坑或脉冲等。
5. 写入完成后,光驱会通过读取数据的方式进行验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四、光驱的工作模式光驱有两种主要的工作模式:CD模式和DVD模式。
1. CD模式:在CD模式下,光驱使用780纳米的激光,读取和写入CD光盘上的数据,最大容量为700兆字节。
2. DVD模式:在DVD模式下,光驱使用650纳米或635纳米的激光,读取和写入DVD光盘上的数据,最大容量为4.7或8.5吉字节。
光驱的工作原理
光驱的工作原理光驱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外部设备,用于读取和写入光盘的数据。
它在计算机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读取和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包括音频、视频、图像和文本文件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光驱的工作原理,包括其构造、工作过程和数据读取方式。
一、构造光驱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光学头:光学头是光驱的核心部件,它负责读取和写入光盘上的数据。
光学头由激光二极管、光学透镜和光电二极管等组成。
激光二极管产生一束激光,通过光学透镜将激光聚焦在光盘上,然后通过光电二极管接收反射回来的光信号。
2. 光盘托盘:光盘托盘是放置光盘的地方,通常位于光驱的前部。
光盘托盘可以自动伸出和收回,方便用户放置和取出光盘。
3. 马达和传动装置:马达和传动装置负责驱动光盘的旋转和光学头的移动。
马达通常使用步进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将马达的转动传递给光盘和光学头。
4. 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是光驱的主要控制单元,负责控制光学头的运动和数据的读取。
控制电路板还包括与计算机主板连接的接口,用于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
二、工作过程光驱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插入光盘:用户将光盘插入光驱的光盘托盘中,并将托盘推入光驱内部。
光驱会自动检测光盘的类型和状态。
2. 旋转光盘:一旦光盘被插入,光驱的马达会开始旋转光盘。
光盘通常以每分钟数千转的速度旋转,使光学头能够读取光盘上的数据。
3. 光学头的移动:在光盘旋转的同时,光驱的光学头会移动到正确的位置。
光学头的移动通常由步进电机和传动装置控制,使其能够在光盘上的不同位置读取数据。
4. 数据读取:当光学头移动到正确的位置时,它会发射一束激光照射在光盘上。
光盘上的数据被照射后会反射回光学头,光学头通过光电二极管接收反射回来的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5. 数据处理:光学头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将其发送给控制电路板进行处理。
控制电路板会解码数字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据格式。
光驱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光驱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光驱是一种能够读取和写入光盘的设备,它采用光学技术实现数据的读写功能。
本文将从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两个方面详细介绍光驱。
一、工作原理:光驱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激光束对光盘进行扫描和读取,然后将读取到的信号通过光电转换器转化为电信号后输出给计算机进行处理。
具体来说,光驱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光点的发射:光驱通过激光发射器产生激光束,激光束经过一系列的光学透镜和反射镜聚焦成直径几微米的小光斑。
2. 光点的扫描:光盘的表面是由一系列微小的凹坑和凸垄构成的,光驱通过转动光盘使激光束扫描其中的光坑部分。
当光斑照射到光坑时,由于凹坑和凸垄对光的反射和衍射的不同特性,反射回来的光束会发生强度的变化。
3. 光电信号的读取:扫描到的光斑经过光电转换器后会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
光电转换器通常采用光敏二极管或光敏电阻等光电元件进行转换。
光电信号的强弱与光斑的强弱有关,其中强弱取决于光坑的深浅和光点的位置。
4. 数据处理:光电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ADC)转换为数字信号后,输出给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计算机根据信号的强弱和时间间隔等信息来判断光盘上记录的数据。
二、性能指标:光驱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读取速度、写入速度、数据容量、错误纠正能力等。
下面将对每个指标进行详细介绍:1. 读取速度:光驱的读取速度一般用倍速(x)表示,即将现在的读取速度与标准速度(1倍速)进行比较。
1倍速通常是指光驱能够读取CD音频文件的速度,即150KB/s。
例如,一个52倍速的光驱可以以每秒7800KB的速度读取数据。
读取速度越快,数据读取的效率越高。
2. 写入速度:光驱的写入速度也是以倍速(x)表示的,通常是指光驱能够写入数据的速度。
写入速度也会有不同的等级,如1x、2x、4x、8x、16x等。
写入速度越快,数据写入的效率越高。
3. 数据容量:光驱支持的数据容量是指其能够读写的光盘的最大容量。
目前常见的光盘包括CD、DVD和蓝光光盘,其数据容量分别为700MB、4.7GB和25GB至128GB不等。
光驱的工作原理
光驱的工作原理光驱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外部设备,用于读取和写入光盘(如CD、DVD等)上的数据。
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激光技术和光学反射原理。
光驱主要由激光头、马达、光学系统和电路控制系统等组成。
1. 激光头:激光头是光驱的核心部件,它负责发射激光束和接收反射光束。
激光头通常由激光二极管、透镜和光电二极管等组成。
当光驱工作时,激光头会发射一束激光束,该激光束会通过透镜聚焦到光盘上。
2. 马达:光驱内部有多个马达,包括主马达、扫描马达和转盘马达等。
主马达用于控制光驱的整体运转,扫描马达用于控制激光头的挪移,转盘马达用于控制光盘的旋转。
3. 光学系统:光学系统由透镜、反射镜和光传感器等组成。
当激光束照射到光盘上时,透镜会将光束聚焦到一个非常小的点上,这个点被称为光斑。
光斑的大小取决于透镜的调节和光盘的表面特性。
当光斑照射到光盘上的数据区域时,光束会被反射回来,然后通过反射镜和光电二极管等组件采集和转换成电信号。
4. 电路控制系统:电路控制系统负责控制光驱的各个部件的工作。
它包括电源管理电路、光驱控制芯片和数据接口等。
电源管理电路提供电源给光驱的各个部件,光驱控制芯片负责控制激光头的发射和接收,数据接口用于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传输。
光驱的工作流程如下:1. 加载光盘:用户将光盘插入光驱的托盘中,并将托盘推入光驱内部。
光驱会通过马达将光盘抬起并固定在转盘上。
2. 旋转光盘:启动转盘马达,使光盘开始旋转。
光盘的转速通常为几百转/分钟,具体速度取决于光盘的类型。
3. 定位激光头:启动扫描马达,使激光头挪移到光盘上特定的位置。
通过激光头的挪移,可以实现对光盘上不同位置的数据进行读取。
4. 发射激光束:激光头发射一束激光束,该激光束经过透镜聚焦成一个光斑,然后照射到光盘上。
光斑的位置和大小取决于激光头的调节和光盘的表面特性。
5. 读取数据:当光斑照射到光盘上的数据区域时,光束会被反射回来。
反射的光束经过透镜和反射镜的调节,然后被光电二极管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
光驱
容错性
尽管高速光驱的数据读取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但仍有一些产品为了提高容错性能,采取调大激光头发射功率 的办法来达到纠错的目的,这种办法的最大弊病就是人为地造成激光头过早老化,减少产品的使用寿命。
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一部光驱在较长的一段时间(至少一年)内能保持稳定的、较好的读盘能力
读盘速度
读盘速度
容错能力
容错能力
相对于读盘速度而言,光驱的容错性显得更加重要。或者说,稳定的读盘性能是追求读盘速度的前提。由于 光盘是移动存储设备,并且盘片的表面没有任何保护,因此难免会出现划伤或沾染上杂物质情况,这些小毛病都 会影响数据的读取。为了提高光驱的读盘能力,厂商献计献策,其中,“人工智能纠错(AIEC)”是一项比较成 熟的技术。AIEC通过对上万张光盘的采样测试,“记录”下适合他们的读盘策略,并保存在光驱BIOS芯片中。以 方便光驱针对偏心盘、低反射盘、划伤盘进行自动的读盘策略的选择。由于光盘的特征千差万别,所以市面上少 数光驱产品还专门采用了可擦写BIOS技术,使得DIYer可以通过在现方式对BIOS进行实时的修改,所以说Flash BIOS技术的采用,对于光驱整体性能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P-CAV技术(Partial CAV:局部恒定角速度)则是融合了CLV和CAV两者精华形成的一种技术。当检测光头 读盘片的内环数据时,旋转速度保持不变,使数据传输速率得以增加而当检测光头读取外环数据时,则对旋转 速度进行提升。
CPU占用时间
CPU占用时间(CPIU Loading)指CD—ROM光驱在维持一定的转速和数据传输速率时所占用CPU的时间。该指 标是衡量光驱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从某种意义上讲,CPU的占用率可以反映光驱的BIOS编写能力。优秀产品可 以尽量减少CPU占用率,这实际上是一个编写BIOS的软件算法问题,当然这只能在质量比较好的盘片上才能反映。 如果碰上一些磨损非常严重的光盘,CPU占用率自然就会直线上升,如果用户想节约时问,就必须选购那些读 “磨损严重光盘”的能力较强、CPu占用率较低的光驱。从测试数据可以看出,在读质量较好的盘片时,最好的 与最差的成绩相差不会超过两个百分点,但是在读质量不好的盘片时,差距就会增大。
光驱的工作原理
光驱的工作原理光驱是一种常见的外部存储设备,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音频和视频设备等领域。
它通过激光技术读取和写入光盘上的数据。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光驱的工作原理。
一、光驱的组成部份光驱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份构成:1. 激光头:激光头是光驱的核心部件之一。
它由激光二极管、透镜和光电探测器等组成。
激光二极管产生一束高能激光束,透镜用于聚焦激光束,而光电探测器则用于接收反射回来的光信号。
2. 旋转马达:旋转马达用于驱动光盘的旋转。
光盘通常以高速旋转,使得激光头能够快速读取和写入数据。
3. 光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用于检测光盘上的孔洞和凹凸不平的区域。
它能够识别光盘上的数据轨道和扇区等信息。
4. 电路板:电路板是光驱的控制中心,负责控制各个部件的工作。
它包含了处理器、存储器和接口等关键组件。
二、光驱的读取过程光驱的读取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光盘放入:将光盘放入光驱的光盘托盘中。
2. 旋转:启动光驱后,旋转马达开始将光盘以高速旋转。
3. 聚焦:激光头发出激光束,经过透镜的聚焦,将激光束聚焦在光盘表面上。
4. 反射:激光束照射到光盘表面后,会被反射回来。
光电探测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光信号。
5. 解码:光电探测器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电路板传送到处理器进行解码。
6. 数据读取:处理器根据解码后的信号,读取光盘上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是音频、视频、文本等不同类型的文件。
7. 数据传输:读取到的数据经过处理器处理后,通过接口传输到计算机或者其他设备。
三、光驱的写入过程光驱的写入过程与读取过程类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光盘放入:将待写入数据的光盘放入光驱的光盘托盘中。
2. 旋转:启动光驱后,旋转马达开始将光盘以高速旋转。
3. 聚焦:激光头发出激光束,经过透镜的聚焦,将激光束聚焦在光盘表面上。
4. 写入:激光束的强度被调整,使其足以改变光盘表面的物理结构。
这样,数据就被写入光盘中。
5. 数据校验:写入后的数据经过校验,确保写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光驱的工作原理
光驱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光驱是计算机中常见的外部设备,用于读取和写入光盘,如CD、DVD等。
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光学技术,通过激光束和光电传感器实现数据的读写。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驱的工作原理。
一、光驱的基本构造1.1 光驱的外部结构光驱通常由一个驱动器和一个托盘组成。
驱动器是光驱的主体部分,内部包含激光头和光电传感器等关键元件。
托盘则用于放置光盘,它可以打开和关闭,以便将光盘放入或取出。
1.2 激光头的作用激光头是光驱的核心部件,它负责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反射光信号。
激光头通常由激光二极管、透镜和光电传感器等组成。
激光二极管产生激光束,透镜用于聚焦激光束,光电传感器则用于接收反射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1.3 光盘的结构光盘是光驱的存储介质,它由一层或多层塑料材料制成,表面涂有反射层和保护层。
反射层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可以反射激光束。
保护层用于保护反射层免受划伤和污染。
二、光驱的读取过程2.1 激光束的发射当光盘放入光驱后,激光头会发射一束激光束。
激光束经过透镜的聚焦后,会射向光盘表面。
2.2 光盘的反射与散射激光束射向光盘表面后,会与反射层发生反射。
反射层的不同部分会对激光束产生不同的反射强度,形成光盘上的数据信息。
同时,光盘表面的不平整会导致激光束的散射。
2.3 光电传感器的接收与解码光电传感器接收到反射光信号后,会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电信号经过解码处理后,就可以得到光盘上的数据信息。
计算机可以通过这些数据信息进行读取和处理。
三、光驱的写入过程3.1 激光束的调制在写入数据时,光驱会通过调制激光束的强度和脉冲来表示不同的数据信息。
强激光束表示1,弱激光束表示0。
3.2 光盘的记录层光驱会将数据信息写入光盘的记录层。
记录层通常由光敏材料制成,可以通过激光束的照射而改变其物理性质,从而实现数据的写入。
3.3 光盘的标记与索引为了方便数据的读取,光驱会在光盘上进行标记和索引。
标记通常是一些特殊的区域,用于标记数据的起始和结束位置。
光驱的工作原理
光驱的工作原理光驱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外部设备,用于读取和写入光盘(如CD、DVD)中的数据。
它通过使用激光技术来实现数据的读取和写入。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光驱的工作原理。
1. 激光的发射和聚焦光驱内部有一个激光发射器,它会发射出一束激光束。
这束激光经过一系列的透镜和反射镜的聚焦,最终聚焦到光驱的光点上。
这个光点非常小,可以达到微米级别的精度。
2. 光盘的结构光驱读取的光盘通常由两层材料构成。
顶层是一层透明的保护层,用于保护光盘表面不被划伤。
底层是一层反射层,通常是由金属制成,如铝。
这个反射层会根据激光的照射而发生反射或吸收。
3. 数据的读取当光驱读取光盘时,激光束会照射到光盘上。
如果激光束照射到的地方是反射层,光束会反射回来。
如果激光束照射到的地方是透明的保护层或没有反射层的区域,光束会被吸收或散射。
4. 光电二极管的检测光驱内部有一个光电二极管,它位于光点的位置。
当激光束照射到光盘上时,光电二极管会检测到反射光的强度。
根据反射光的强度变化,光电二极管会生成一个电信号。
5. 信号的解码和处理光电二极管生成的电信号会经过一系列的解码和处理过程。
这些过程包括信号放大、滤波和数字化。
最终,数据被转换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二进制代码。
6. 数据的写入除了读取数据,光驱还可以写入数据到光盘中。
在写入数据时,光驱会使用一个更高功率的激光来改变光盘上的反射层。
这个过程称为刻录。
刻录时,激光束会加热反射层,使其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从而改变反射特性。
7. 光驱的控制和传输光驱的工作需要计算机系统的控制和数据传输。
计算机会通过接口(如SATA 或USB)与光驱连接,并发送控制信号和数据给光驱。
光驱会根据计算机的指令进行相应的操作。
总结:光驱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激光技术的。
通过发射和聚焦激光束,光驱可以读取和写入光盘中的数据。
光盘的结构和光电二极管的检测使得光驱能够准确地读取光盘上的数据。
数据的写入是通过刻录过程实现的。
CD-ROM光驱的结构
CD-ROM的内部结构
(1) 聚焦伺服系统的目的是进行自动聚焦。聚焦误差检出方式采 用非点收差法,非点收差法就是根据光盘反射面位置的变化,反 射光的聚焦位置移动,通过圆柱面透镜对投影光形状进行变化, 用4分割PD差动检出。 利用该误差信号去控制光学头中的音圈电机,音圈电机带动物镜 上下移动,使激光束焦点(直径约1µm)始终落在光盘的信息面上。 (2)径向光道跟踪伺服系统的目的是使激光束始终落在光盘的光道 上。由于光盘上光道很密(每英寸16000条),若光学头的激光束径 向移动读另一光道信息时,有可能会使激光束移动到两光道之间, 而未对准光道。径向光道跟踪伺服系统采用了与聚焦伺服系统同 一个音圈电机,此电机不但可以上下移动,还可以沿光盘径向微 量移动。所以物镜也可作径向微量移动,以使得激光束始终落在 光盘的光道上。
CD-ROM驱动器的外观
• 光驱前面板结构。
光盘托架耳机ຫໍສະໝຸດ 孔音量旋钮强制弹出孔 指示灯 播放/向后搜索键 打开/关闭/停止键
光驱前面板结构
• 耳机插孔:用于连接耳机或音箱,可输出 Audio CD音乐,与随身听(Walkman)一样。
• 音量调整旋钮:用于调节输出的CD音乐的 音量大小。有些光驱是采用两个数字按键 代替模拟的旋钮。 • 光盘托盘:用于放置光盘。 • 工作指示灯:灯亮时,表示驱动器正在读 取数据;灯不亮时,表示驱动器没有读取 数据。
光驱前面板结构
˙ 强制弹出孔:用于在断电或其它状态下打开 光盘托架。用户可插入曲别针等工具推出光 盘托架。 • 弹进弹出 / 停止键:用于控制光盘托架的进 出。如果正在播放CD,将停止播放。 ˙播放键:用于直接使用控制面板来播放Audio CD。要播放CD时,按该键开始播放第一首, 如果要播放下一首,再按该键,直到播放出 要听的音乐为止。用该键播放 CD 时不需要 运行播放程序,因此也不占用系统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驱内部构造及各项技术特点吴欣评测实验中心摘要:相信用过电脑的朋友们对光驱这一电脑部件不会陌生,虽然如今网络已经非常普及看电影、玩游戏直接DOWNLOAD就可轻松解决但是在不久之前我们还得靠光驱这一重要部件,靠它的读盘能力把光盘上存储的数据拷贝到硬盘中然后我们才能实现这些功能。
就算在今天光驱也还是电脑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首先我们通过光驱内部部件图大概了解一下光驱的内部构造,然后简明的介绍它的几种工作方式包括数据读写和刻录,比较主流的减震系统DDSS/DPSS/CSS/DASS 等和纠错性能如AIEC/IVPC等。
关键词:数据读写,刻录,减震,纠错正文下面我将就光驱的内部构造以及各厂商光驱的技术特点为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一台普通的光驱主要由以下几大部分构成:主体支架、光盘托架、激光头组件、电路控制板。
其中,激光头组件最为重要,称得上是光驱的“心脏”。
通常所说的激光头,实际上是光驱中的一个组件,具有主轴电机、伺服电机、激光头和机械运动部件等结构。
而激光头则是由一组透镜和光电二极管组成,在激光头中,有一个设计非常巧妙的平面反射棱镜,当光驱在读盘时,从光电二极管发出的电信号经过转换,变成激光束,再由平面棱镜反射到光盘上。
由于光盘是以凹凸不平的小坑代表“0”和“1”来记录数据的,因此它们接受激光束时所反射的光也有强弱之分,这时反射回来的光再经过平面棱镜的折射,由光电二极管变成电信号,经过控制电路的电平转换,变成只含“0”、“1”信号的数字信号,计算机就能够读出光盘中的内容了这也就是光驱工作的原理了。
一、以下为光驱内部各部件图片资料:1.1光驱内部整体图1.2光驱主体支架1.3激光头组件图中泛着幽幽蓝光的东西只是透镜,不是光头。
如果光驱使用很长一段时间的话,这个透镜就可能沾满了灰尘,这时可以使用软性的布或镜头纸来轻轻的擦试这个透镜。
千万不要粘酒精等有机溶剂来清洗。
1.4光驱内部电路板1.5主轴电机夹持光盘并带动旋转使之悬浮1.6主控芯片1.7光驱的缓存芯片光驱对于缓存的速度要求并不高,SDRAM就足够了1.8光驱的FLASH芯片存储了光驱的Firmware以上就是光驱的各主要部件图片,下面我将给大家介绍下光驱的的几种数据读取写入方式以及几种刻录方式:二、数据读取写入方式2.1恒定线速度CLV(Constant Linear Velocity)恒定线速这种读写方式就是激光头相对盘片的读取速度始终恒定。
角速度恒定意味着激光头在外圈读取速度快,内圈读取速度慢,马达速度始终不变。
这也造就了我们在Nero中看到的一条平滑斜线。
当然目前光驱的速度前面表上的MAX 原因也在此。
40Xmax表示在光盘外圈读取的最大速度为40X。
所以这种方式也不能很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而成为昨日黄花。
2.2局部恒定角速度P-CAV(Partial CAV)该项技术将CLV与CAV技术作了整合。
在内圈用CLV,在达到一定读取半径的时候采用CAV。
目前的光驱在工作过程中往往两种方式自动交替,一旦激光头无法正常读取数据就立即转换,从而提高读碟与纠错能力。
我们在Nero中看到的类似心跳的震动就是由它造成的。
2.3区域恒定线速度Z-CLV(Zoned Constant Linear Velocity)这种方式多数运用在刻录机上,它将CD的内圈与外圈分为多个区域,区域间用CAV过渡,区域中用CLV读写。
这是为了保证刻录准确度而采用的新技术,缺点在于切换中的明显中断与速度急剧下滑。
目前的主流毫无疑问已经是P-CAV与Z-CLV这两种方式了,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主流方式不久将又发生改变。
三、刻录方式:3.1一次写盘(Disk At Once)一次写盘方式(Disk At Once),一般缩写为DAO。
一次写盘是单次的写入方式,引导区、数据磁道以及导出区都是一次性写入,一次写完之后光盘就关闭,即便此次写入没有写满整个刻录盘,也无法再写入其它数据。
当引导区写入到光盘上时,并没有在该引导区标示出下一个可用的地址,因此光盘就被视为关闭,再就无法写入更多的数据。
3.2轨道写入(Track At Once)轨道写入方式(Track At Once),一般缩写为TAO,与DAO的单次写入不同,TAO 是种多次写入的方式。
TAO是以轨为单位的写入方式,在一个写入过程中逐个写入所有轨道,如果多于一个轨道,则在上一轨道写入结束后再写下一轨道,且上一轨道写入结束后不关闭区段。
3.3区段写入(Session At Once)区段写入方式(Session At Once),一般简写为SAO。
这种写入模式一次只刻录一个区段而非整张光盘,余下的光盘空间下次可以继续使用;常用于多区段CD-ROM的制作。
其优点是适合于制作合辑类型的光盘。
但每次刻录新区段时都要占用约13MB左右的光盘空间用于存储该区段的结构以及上一区段的联接信息,并为建立下个区段作好准备。
因此区段过多会浪费较多的光盘空间。
3.4飞速写入(On The Fly)飞速写入方式(On The Fly),一般简写为OTF。
一种很常用的写入方式,在早期,由于计算机运算速度无法满足要求,所以只能在刻录前将数据预先转换成使用ISO-9660格式的Image File(映像文件),然后再进行刻录;目前的电脑处理速度已经可以实现完全实时转换,这种将数据自动实时转换成ISO-9660格式,然后进行烧录的方式就叫飞速写入。
3.5多区段写入(Multi Session)多区段写入方式(Multi Session),一般简写为MS。
每个刻录过程只刻录并且关闭一个区段,剩余空间下次可以继续刻录下一区段。
因此,往往光盘上存在多个区段,称为多区段光盘。
如果光盘中只有一个区段,但光盘没有关闭,也可成为多区段光盘。
这种方式多用于数据光盘的刻录,方便之处在于不必一次刻满整盘。
3.6数据包写入(Packet Writing)数据包写入是一种磁道内多次写入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刻录盘空间的浪费。
每个数据包使用4个扇区,一个用作“进入”、2个用作“离开”、一个用作“链接”。
数据报可以固定大小,也可以调整,不过大多数的刻录机和刻录软件都使用固定大小的数据包,这样会在处理文件系统时更为方便、有效。
数据包写入通常使用UDF(Universal Disk Format,通用磁盘各式)文件系统,不过直到Windows2000都不直接支持数据包写入或UDF文件系统,必须要加载一些特殊的驱动程序。
四、光驱各项主要技术介绍4.1 DDSS技术DDSS是Double Dynamic Suspensory System(双油压动态减震双悬吊系统)的缩写。
它是一个动态双悬浮组合结构,是用2个抗震动装置与动态阻尼器有效地减少主轴电机高速旋转时产生的震动,维持光驱内部在高速运转时的平衡。
大大降低在高速转动时产生的震动和噪音,使光盘资料的读取更加稳定。
如大水牛48×、雄兵50×就采用了这种技术。
4.2 CSS技术CSS是Coupling Suspension System(耦合悬吊减震系统)的缩写。
它是将DDSS系统的两层减震结构增加为三层,其中在盘片的上方加了阻尼器层。
这样,在整个结构的上下共有两个阻尼器层用于吸收盘片震动的纵向应力,在每层间都有弹簧装置构成的抗震系统来将内部和外部所产生的震动以耦合的方式相互抵消掉。
有效地降低了马达在高度运转中所产生的震动,同时还采用特殊的消音棉装置,减少高速运转产生的噪音。
但是这种结构比较复杂,采用CSS技术的光驱比较少(如摩西50×光驱)。
4.3 DDS技术DDS(动态减震系统)技术,是在光驱内加一个金属板与外层承载盘片进退机构(Loader)以橡皮连结,并与光机模组(Traverse)用橡皮连结。
有效地减少电机主轴高速旋转和光盘偏心所造成的盘片振动,将因高转速光驱所带来的震动和噪声降至最低。
4.4 DPSS技术DPSS(双悬浮动态减震系统)技术,是在传输结构与外套之间加入减震用的橡胶垫片。
这样可以减轻光驱的震动,延长光驱的机械结构的寿命,降低噪音。
4.5 DAAS技术DAAS是Auto-Detect,Analyse,Adapt System(自动检测、分析及适应系统)的缩写。
DAAS技术是以转速和激光头为切入点,根据盘片的特点用事先设定的程序对转速和激光头进行自动调整,顺利读取各类烂碟,有效控制光驱震动及减小噪音。
4.6 DTDS技术DTDS(四悬浮八角抗震系统)技术,是采用防老化新式四悬浮八角抗震系统,配备纯钢制件,维持光盘在驱动器高速旋转时的平衡、顺畅,进而达到避震减噪的效果。
4.7 SAS技术SONY的SAS(Sony先进转轴)技术,开发此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表面不均匀的劣质光盘的读取问题,以确保光盘在高速旋转时仍能保持良好的可读性。
CDU5211的最高传输速率为每秒7800KB,DAE(数码音效解压)速度为14倍速。
该DAE速度可让用户享有较高的速度完成光盘的刻录,以缩短备份时间。
CDU5211还加入了防尘保护功能,以提升光驱的可靠性和品质,使其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仍保持最佳状态。
4.8 ABS技术ABS(自动平衡补偿系统)技术,是在光驱的托盘下配置一个钢珠轴承。
当光驱读取这些偏心、密度不均匀、以及不平整的劣质盘片时,高速旋转使各个位置的离心力都不一样,导致钢珠在各个时刻所受的离心力也不均衡,这样钢珠就会自动地滑向盘片较轻的方向,以取得整体的平衡。
使光盘始终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从而提高光驱的读盘能力。
但是此设计会在读盘的过程中,由于钢珠的移动而发出声响,并且可能会直接导致激光头不停地发生轻微的震动,导致读盘能力下降。
采用这种技术的有三菱钻石52×光驱它结合先进的“Automatic drive”视盘调速技术,配备全钢机架,确保数据读取质量,同时减小机械老化及变形率。
纠错技术4.9自动降速纠错自动降速纠错技术是为光驱专门设计一个Fireware芯片,该芯片中存储了对偏心、划痕等各种不良盘片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读取品质不佳的盘片时,能根据实际情况来自动降速读取。
有效地降低了高速运行时光头撞到盘片的可能性,既提高了读盘能力,又延长了光头的使用寿命。
4.10人工智能纠错人工智能纠错(AIEC)技术,是指在研制光驱时对偏心、划痕、激光反射弱等情况作出,相应的对付策略。
在具体读盘时,如遇到上述的情况,光驱会立即使用事先设计好的方案,实行不同的纠错方法来读取数据,从而有效提高光盘读取正确率。
这些纠错方法都存储在光驱的芯片中,当光驱读取有问题的盘片时,会从记录中采用对该盘片最优的纠错方法来进行数据读取。
但是,AIEC毕竟是一种模糊的纠错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总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