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肥料知识介绍
名词解释微生物肥料
名词解释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也被称为生物肥料、接种剂或菌肥等,是一种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为核心的肥料制品。
与传统的化肥和微肥相比,微生物肥料含有活生微生物,而非矿质元素。
这些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增加了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包括提高土壤和生产环境中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总量,使植物营养状况得到改善,进而提高产量。
根据其作用方式,微生物肥料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狭义的微生物肥料,其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了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
另一类是广义的微生物肥料,其不仅增加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还能产生植物生长激素,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或拮抗某些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减轻农作物病虫害,进而促进作物产量的增加。
这些微生物种类繁多,包括木霉菌、枯草杆菌、溶磷菌和放线菌等。
使用微生物肥料可以提高土壤质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养分含量,进而促进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增加。
同时,微生物肥料的使用还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微生物肥料
菌肥类包括:生物有机肥(菌+有机质/肥)和复 合微生物肥料(菌+无机养分)
第二节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
微生物肥料按作用机理分:
固氮菌类肥料(根瘤菌肥料、自生固氮菌肥、固氮蓝藻等)
• 解磷菌类肥料 • 解钾菌类肥料(硅酸盐细菌)
• 抗生菌肥料
PGPR菌肥 复合微生物肥料
• 堆肥菌剂和发酵菌剂
一、固氮菌肥_根瘤菌肥
K转化为可利用状态,可提高水解N、速效P和速效K的含量。
• 4、促进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提高对纤维素的分界能力, 加强对有机质的分解;改善土壤物理性能;施用后,P提高
60%~70%;土壤团粒结构增加,通气性好。
6、 堆 肥 菌 剂 和 发 酵 菌 剂
7、根际促生细菌肥料(PGPR)
是一类产生促进生长物质,产生 促生作用的根际细菌肥料
(1)利用中药渣废弃物生产载体
(2)、利用酒糟生产有机载体
---江苏花厅肥料有限公司
(3)、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载体
---江苏田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4)、利用饼粕固体发酵生产载体
---江苏新天地氨基酸肥料有限公司
4、固体复合微生物有机肥生产流程
功能菌发酵液 (≥5×109个/ml)
腐熟有机肥1
料等;
按其制品内组成分:含有单一的微生物肥 料和复合(或复混)微生物肥料。复合(或 复混)微生物肥料又有菌、菌复合,也有
菌和各种添加剂复合的。
在登记管理上划分的微生物肥料种类
• 产品分为两个大类: 微生物菌剂(简称菌剂类产品):9个品种 微生物肥料类(简称菌肥类产品):2个品种 菌剂类包括:根瘤菌菌剂、固氮菌菌剂、溶磷菌 剂、硅酸盐菌剂、光合细菌菌剂、有机物料腐熟剂 (秸秆、粪便)、促生菌剂、复合菌剂、菌根菌剂 和生物修复菌剂(农药残留降解、克服作物重茬)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及效果
Ts nu i uak i b a h
微 生物肥料的作用及效果
文/ 张岩 ( 河 口市解放街道 农业 技术推广站 15 0 ) 梅 0 0 3
[ g 微 生物肥 料 的 自身特 性使 其成 为生产 “ 色食品 ”的理 想肥 料 ,是 一种极 具生产 前景 的肥 摘l ] 绿 料 。本文 全面阐述 了微 生物肥料 的种 类、作 用及使 用效果 。 [ 关键词】 生物肥 料 分类 作 用 效果 微
1 1根瘤菌肥料 .
根 瘤菌肥料 是用 于豆科作物 ,作为豆 科作物结瘤 、固氮 的接种 剂。复合根瘤 菌肥料是 以根瘤菌 为主,加入 少量能促 进结瘤 、固氮作用 的芽胞杆菌 、假单胞细 菌或其他有益 的促 生微生物 根瘤菌 的肥 料 。加入 的促生微生物 必须是对人 畜及
植 物 无 害 的菌 种 。
1 微生物肥料 的分 类与应 用 .
按 微 生 物 肥 料 制 品 中特 定 的微 生 物 种 类 分 为 细 菌 肥 料 ( 瘤菌 肥料 、 固氮 菌肥 料 ) ,放 线 菌 肥料 ( 抗 生菌 根 如 类 ),真菌类肥料 ( 如菌根真菌 )等 ;按 其作用机 理分为根 瘤菌肥 料, 固氮菌肥 料 ,磷细菌 肥料 ,硅 酸盐细菌肥料 ;按 其制 品 内含有 的微 生物种类可 分为单纯微 生物肥料及 复混微
应 用 效 果 试 验 的 报 道 为 主 , 其 中增 产 的 、 占9 % 所 以 微 生 8,
物肥料 的增 产作用是应给予肯定 的。 不 同微 生物 肥料 增 产效 果 不 同。据 文献 综 合分 析 ,各
类 微 生 物 肥 料 的 平 均 增 产 量 在 1 . % 2 . % 间 。 菌 根 菌 20 ~ 2 3 之
(高考生物)所谓微生物肥料
(生物科技行业)所谓微生物肥料所谓微生物肥料,就是指一类含有活微生物的特定制品,在农业应用中,能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产生中,制品中活微生物起关键作用。
微生物肥料所产生的肥料效果是由它们的生命活动造成的。
它的单位面积的用量极少,并不是直接作为植物养料,而是靠微生物在土壤或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动,营造出良好的植物生长环境,起到促进生长、提供肥料的作用。
因此微生物肥料严格意义上来说应称为菌剂或接种剂。
广义上来说,微生物肥料的功效主要是与营养元素的来源和有效性有关,或与作物吸收营养、水分和抗病有关,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增进土壤肥力;2.制造和协助农作物吸收营养;3.增加植物抗病和抗旱能力;4.效力高。
VA菌根的菌丝除了吸收有益于作物的营养元素,还能增强作物吸收水分的作用,利于植物抗旱能力。
一些放线菌肥料由于其中的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的广谱性,对立枯病菌、猝倒病菌、棉花黄萎病菌及多种炭疽病菌等30余种植物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
研究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机理、制备及其施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微生物肥料学的主要内容。
总的说来有以下几点:1.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机理和应用的限制性因素的研究;2.微生物肥料中特定微生物的生态学。
微生物肥料是将微生物施入作物根际,在作物根际生长后发挥作用的。
3.微生物肥料菌株的筛选、更新、复壮、诱变和工程菌的构建。
微生物肥料的优劣取决于菌肥微生物的好坏。
4.微生物肥料的产品质量检测。
此外,微生物肥料菌株的发酵培养、种属鉴定等都是微生物肥料学研究的内容。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现有的微生物肥料进行不同的分类。
一般意义的微生物肥料,只是指通过其中所含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改善植物的营养状况,使作物产量增加,其代表品种是根瘤菌肥。
广义的微生物肥料,指的是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仅提高营养元素的供应,还产生植物生长激素、促进植物的吸收功能或拮抗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减轻农作物病虫害,例如植物促生根际细菌(PGPR)。
微生物肥料的功能
微生物肥料的功能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使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是农业生产中肥料的一种。
微生物肥料对农业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改善土壤养分的供应情况,还体现在对作物生长的促进、抗病、抗逆性等方面。
01微生物肥料的功能微生物肥料施入土壤后,菌种、作物、土壤生态环境之间会发生“菌类与作物共生共荣效应”、“养分协调效应”、“生物固氮效应”等,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和稳定的增产效应,其主要的作用机理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微生物肥料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一定量的速效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养分全面,增加土壤肥力;同时,有益微生物菌群中多种高效菌株联合作用,具有解磷、解钾的作用,同时能够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常规肥料中氮、磷、钾的利用率。
例如,细菌能够逐步分解磷灰石和磷酸三钙以及有机磷化合物,释放出五氧化二磷,供植物的吸收再利用。
(二)改良土壤团粒结构,疏松活化土壤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胞外多糖。
胞外多糖是形成土壤团粒结构及保持团粒稳定的粘结剂。
根系周围合成多糖的细菌与作物根际的土壤的团聚体的稳定性是联系在一起的。
另外,微生物肥料含有的有机质,可以提高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疏松活化土壤,减少土壤板结,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透气的能力。
(三)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逆性微生物在发酵过程和土壤中的生命活动过程中,能够产生大量的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类物质,这些物质与作物根系接触后,能够刺激作物生长,调节作物的新陈代谢。
微生物肥料含有的有机质和腐植酸,可以调节作物气孔的开放度,这些物质与有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酶)协同作用,能够够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四)减少土传病害施用微生物肥料后,微生物在作物根系大量生长繁殖,形成作物根际的优势菌,通过竞争、寄生、占位等关系,抑制和减少了病原菌的繁殖机会,部分微生物还能够产生抗生素、溶菌酶等活性物质,有效抑制土壤中病原菌的生长,起到减轻作物土传病害的作用。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及其功效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及其功效微生物肥料的种类及其功效近几年,随着农产品安全日益受到重视,生产无公害有机绿色食品的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正在快速发展。
业和有机农业正在快速发展。
这就要求不用或少用化学肥料、这就要求不用或少用化学肥料、这就要求不用或少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和其他化化学农药和其他化学物资,学物资,以促进作物增长同时不产生和积累有害物质,以促进作物增长同时不产生和积累有害物质,以促进作物增长同时不产生和积累有害物质,减少环境和土壤污染。
减少环境和土壤污染。
减少环境和土壤污染。
为为满足这一需求,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制品和多种微生物肥料陆续问世。
据悉,截至目前,全国已获得国家批准登记的微生物肥料已达1000多个,但是全国实际上微肥生产厂家已超过全国实际上微肥生产厂家已超过 2000多家。
菌种质量差、肥效低、品种有限,为农民认识和选用微生物肥料这一新型肥料品种形成重重障碍。
微生物肥料都有哪些种类? 微生物肥料是通过特定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的营养或产生植物生长激素,促进植物生长的一种制品,是农业生产中使用肥料的一种。
施用金宝贝微生物菌肥,就是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把微生物肥料中大量有益微生物加入到农作物根际和土壤中,通过它们的活动来提高土壤肥力,刺激作物生长和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
物的活动。
从微生物肥料的管理层面而言,目前将其分为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三类。
微生物菌剂,是指目标微生物(有效菌)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后,利用多孔的物质作为吸附剂(如草炭、蛭石),吸附菌体的发酵液加工制成的活菌制剂。
这种菌剂用于拌种或蘸根,具有直接或间接改良土壤、恢复地力、维持根际微生物区系平衡和降解有毒害物质等作用。
复合微生物肥料,是指特定微生物与营养物质复合而成,能提供、保持或改善植物营养,提高农产品产量或改善农产品品质的活体微生物制品。
根据营养物质的不同,可分为:微生物和有机物复合、微生物和有机物质及无机元素复合。
微生物肥料知识介绍
微生物肥料知识介绍(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微生物肥料知识介绍一、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又称菌剂,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是农业生产中使用肥料的一种。
我国科学院院士、土壤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陈华癸先生在论述菌剂的含义时指出,所谓的微生物肥料,是指“一类含有活微生物的特定制品,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能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产生中,制品中活微生物起关键作用,符合上述定义的制品均应归入菌剂”。
菌剂在我国已有近50 年的历史,从根瘤菌剂→细菌剂料→菌剂(微生物肥料),名称的演变已说明我国菌剂逐步发展的过程。
二、微生物肥料的作用微生物肥料对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体现在改善土壤养分供应状况,而且体现在对作物生长的促进、抗病、抗逆性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农业及无公害农业的发展要求,生物菌剂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施用微生物肥料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活化土壤养分、提高土壤供肥能力,而且能够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化肥污染环境的程度,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国内外对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和利用在微生物肥料中,以根瘤菌剂的研究和应用为最早和最为广泛。
20世纪初,欧美的一些国家开始根瘤菌剂的商品生产。
30年代,美国、苏联等国对白生固氮菌进行了多次试验和推广应用。
70年代中期,巴西及中国学者先后在玉米根系上发现了联合固氮体系。
随后的研究又证明,水稻、甘蔗以及一些热带牧草等作物的根际均有很强的固氮活性,联合固氮作用很普遍。
80年代中期,美国、以色列等在盆栽和大田试验中进行了研究和应用。
20世纪60年代磷钾细菌剂推广应用。
在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应用较为晚。
1950年开始对根瘤菌、抗生菌等多种菌剂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应用。
从欧美国家引进花生根瘤菌种的同时,筛选出大豆和根瘤菌和紫云英根瘤菌菌株。
60年代福建、吉林、江苏等省还就自生固氮菌剂进行多点的肥效研究。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及正确的施用方法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及正确的施用方法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4年第8期周丽娟微生物肥料又叫菌肥,国际上统称为生物肥料。
是指肥料自身含有相当数量的对植物有益的微生物,应用后即可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而在这个效应发生的结果及其发生过程中,肥料中的有益微生物处于关键或主要的地位。
国内外多年试验证明,用根瘤菌接种大豆、花生等豆料作物可提高共生固氮效能,确实有增产效果,合理应用其他菌肥拌种或施用微生物肥料,对非豆科农作物也有增产效果,而且有化肥达不到的效果。
一、微生物菌肥的种类特点按照目前微生物肥料制品的功能可将微生物肥料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是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了植物元素营养的供应,从而改善植物营养状况而导致增加产量。
其代表品种为各种根瘤菌肥料,主要应用于豆科植物,使其能在豆科植物根、茎叶上形成根瘤,同化空气中的氮素来供应给豆科植物主要氮素营养;二是通过其中所含活的微生物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增产,但关键作用不止限于提高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水平,还包括它们本身产生的各类植物生长刺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刺激作用,抵抗某些病原微生物而产生的抑制病害的作用,活化被土壤固定的麟、磷钾等矿物营养,使之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帮助植物根吸收水分及多种微量元素而导致的增产作用,加速作物秸秆腐熟及促进有机废物发酵等作用。
二、微生物肥料的特色作用微生物肥料是活体肥料,它的作用主要靠它含有的大量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完成。
微生物肥料中有益微生物的种类、生命活动是否旺盛是其有效性的基础,而不像其他肥料是以氮磷钾为主要元素的形式和多少位基础。
1、改善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微生物肥料主要通过各种菌剂促进土壤中难溶性养分的溶解和释放,同时由于菌剂的代谢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无机有机酸性物质,促进土壤中微量元素硅、铝、铁、镁、钼等的释放,有效打破土壤板结,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使被土壤固定的无效肥料转化成有效肥料,改善了土壤中的养分供应情况、通气状况及疏松程度。
微生物肥料
发展微生物肥料的必要性
首先,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化肥利用率和增产效 益下降;我国单位面积施用化肥量是日本的2倍,美 国的2.4倍,加拿大的4.4被,澳大利亚的8.2倍,俄 罗斯的9.0倍!化肥利用率仅为30%!应用化肥引起 水质和环境污染。
第二,土壤肥力下降,土壤退化荒漠化逐渐加剧; 第三,土壤生态环境恶化,土壤生态功能下降; 第四,中国化学肥料资源严重不足,这对农业的可
根瘤菌甘露醇琼脂培养基
甘露醇 5g;蔗糖 5g ;酵母粉 0.5g;磷酸氢 二钾 0.5g ;硫酸镁 0.2g;氯化纳 0.lg;硫酸 钙 0.lg ;钼酸钠溶液 lmL ;硫酸锰溶液 1ml; 柠檬酸铁 l%溶液 1mL;硼酸 l%溶液 1mL; 刚果红 1%溶液 2.5mL;
琼脂 18~20g,水 l000mL,pH值 7.0
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开发和应用微生物肥料的意义
土壤肥力的改良;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1、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即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2、本身无毒害作用,不污染环境; 3、减少土壤营养流失和富营养化的产生。 4、可以此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_堆肥。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实践证明, 微生物肥料在绿色有机食品生产、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以及高产、优质、高效农 业的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微 生物肥料逐步成为中国国家生态示范区、绿 色和有机农产品基地等肥料的主力军,正在 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Unnodulated soybean Nodulated soybean
生物固氮在氮循环中的作用
大气中的N2Βιβλιοθήκη 尿素及动NO3-NO3-
植物遗体 土壤中的微生物 NH3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及其特性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及其特性目前关于微生物肥料分类研究常见的为两种,第一种方法是按照制品中特定微生物的种类分为细菌肥料、真菌肥料、放线菌肥料等,这种分类方法简单又容易理解,但很难从名称上熟悉其作用,因而不利于实际应用;第二种方法是以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机制划分为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解磷菌类肥料、解钾菌类肥料、外生菌根菌肥料等,这种分法功能明确,便于推广,目前较为普及使用。
GB20287—2006《农用微生物菌剂》将微生物菌剂按内含的微生物种类或功能特性综合分为根瘤菌菌剂、固氮菌菌剂、解磷类微生物菌剂、硅酸盐微生物菌剂、光合细菌菌剂、有机物料腐熟剂、促生菌剂、菌根菌剂、生物修复菌剂等。
产品按剂型分为:液体、粉剂和颗粒剂。
NY/T1113—2006《微生物肥料术语》将微生物肥料分为三大类:微生物接种剂、复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
我国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微生物肥料品种主要有:固氮菌类肥料、根瘤菌类肥料、解磷微生物肥料、硅酸盐细菌肥料、光合细菌肥料、芽孢杆菌制剂、分解作物秸秆制剂、微生物生长调节剂类、复合微生物肥料类、与PGPR类联合使用的制剂以及AM菌根真菌肥料、抗生菌5406肥料等。
一、根瘤菌肥料根瘤菌是一类好气的革兰阴性细菌,它通过豆科植物的根毛,从土壤侵入根内,形成根瘤。
豆科植物为根瘤含菌组织,提供生活和固氮作用所必需的能量和矿物营养。
目前根瘤菌大面积作为肥料,还只在豆科作物上,其他作物还处在研究阶段。
我国的根瘤菌菌剂,要求每克菌肥含活菌3亿个,杂菌含量不超过1%。
根瘤菌制剂的出现已有100年的历史,它的普遍应用也有7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公认效果稳定、最好的微生物肥料。
根瘤菌肥料的应用原理是通过肥料拌种、土壤接种后在相应的豆科种子周围存活、繁殖;当豆科萌发出幼根后,肥料中的相应根瘤通过根部,在一系列生理过程和生物化学过程后侵入,在较短的时间后即可在豆科植物根部形成根瘤;侵入的根瘤菌在根瘤内生存,依靠豆科植物提供的营养,可实现生物固氮。
微生物肥料的一些知识点
微生物肥料的一些知识点简介微生物肥料是一种由微生物和有机物质组成的肥料。
微生物肥料包括了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以及它们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机肥料。
优质的微生物肥料可以改善土壤质地,提高植物根系的养分吸收率,促进植物生长和增产。
此外,微生物肥料具有生态环保、耐贮藏、降残留等特点,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根据微生物生态类型可以将微生物肥料分为以下几种。
植物生长促进型微生物肥料植物生长促进型微生物肥料中,微生物能够产生多种激素,如生长素、赤霉素等,促进植物生长。
微生物还能引起植物的免疫反应,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磷素转化型微生物肥料磷素转化型微生物肥料可以将土壤中难以吸收的磷素转化成可吸收的形态,为植物提供营养。
固氮菌微生物肥料固氮菌微生物肥料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促进植物吸收氮素,提高植物产量的肥料。
固氮菌能够将大气中的氮转化为可供植物利用的氨,从而实现氮素的固定。
有机物分解型微生物肥料有机物分解型微生物肥料常用于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
微生物能够分解大分子有机物质,如秸秆、木屑等,产生有机酸和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微生物肥料的优点与传统化肥相比,微生物肥料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生态友好微生物肥料是一种天然有机肥料,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对土壤和环境无污染,能够维持土壤健康生态。
提高土壤质量微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物质能够改善土壤质地,增加土壤通透性和保持水分能力,缓解土壤贫瘠问题。
提高作物品质微生物菌群促进植物生长,增加植物叶面积和根系发达程度,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降低生产成本微生物肥料低廉、具有长期效益,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益。
微生物肥料的应用微生物肥料广泛应用于果蔬种植、茶叶栽培、花卉盆栽、生态林种植和芒果等热带水果等领域。
果蔬种植在果蔬种植中,微生物肥料可以改善土壤质地,促进植物生长和增产。
通过定期使用适量的微生物肥料,可以提高果蔬品质和产量。
茶叶栽培在茶叶栽培中,微生物肥料可以促进茶树的生长和发育,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微生物菌肥简介
生物菌肥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是农业生产中使用肥料的一种。
其在我国已有近50年的历史,从根瘤菌剂——细菌肥料——微生物肥料,从名称上的演变已说明我国微生物肥料逐步发展的过程。
长期以来,社会上对微生物肥料的看法存在一些误解和偏见。
一种看法认为它肥效很高,把它当成万能肥料,甚至扬言可以完全取代化肥;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它根本不是肥料。
其实这两种都是偏见。
国内外多年试验证明,用根瘤菌接种大豆、花生等豆科作物可提高共生固氮效能,确实有增产效果,合理应用其它菌肥拌种或施用微生物肥料,对非豆科农作物也有增产效果,而且有化肥达不到的效果。
因此,我们认为它是肥料,又与传统化肥和有机肥在概念和内涵上不同。
二、微生物肥料的种类1、利用微生物直接作为农药自然界中有不少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和线虫)具有杀虫、杀菌、除草及植物生物调节活性。
这种微生物具有很高的专一性,其对靶标害物具有极高的选择性,而对其他生物却十分安全。
在现今的直接应用的微生物源农药中,以苏云金杆菌(B·T)居主要市场,约占整个微生物源农药的70%以上,其中半数在美国。
目前的B·T商品约数百种,可防治百余种有害昆虫。
此外,美国的Mycogen公司生产的荧光极毛菌、孟山都公司的赛氏杆菌,以及Fairfax公司生产的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等也是已产业化的细菌杀虫剂。
同样,在我国B·T剂的生产与应用也基为广泛,据悉已有50余家工厂从事此药剂的应用开发。
同样,采用病毒进行防治虫的研究开发较为广泛。
在德国、美国等国家均已开发了不少产品,如苹果蠢蛾颗粒体病毒、舞毒蛾核多角体病毒等。
在我国,也开发了用于防治松毛虫和棉铃虫的核多角病毒,并有少量生产。
此外,用真菌治虫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如果白僵菌治虫已成为大家所熟知。
Chr.Hansen ,Koppert等公司亦开发了用轮技孢菌治虫的产品。
另外,也有用线虫、原生动物进行防虫治虫的,并已产业化。
微生物肥料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微生物肥料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微生物肥料的研究现状1.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微生物肥料是指通过应用微生物或者微生物代谢产物来改良土壤、促进植物生长的肥料。
目前常见的微生物肥料包括有机肥、生物肥料、微生物发酵肥料等。
这些肥料中包含了各种有益微生物,如固氮细菌、磷解离菌、溶磷菌、植物生长促进菌等。
2.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机制微生物肥料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土壤的养分循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和产量。
一些固氮细菌、溶磷菌等微生物可以帮助植物吸收大气中的氮气和土壤中的磷,从而提高植物的营养水平。
3. 微生物肥料的应用范围微生物肥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农田种植、果园栽培、园林绿化等多个领域。
目前,已有不少研究表明,微生物肥料在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环境等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二、微生物肥料的发展趋势1. 产业化水平的提升随着人们对健康、环保食品的需求增加,微生物肥料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未来,微生物肥料的产业化水平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相关产业链也将更加完善,包括微生物菌剂生产、销售、应用等方面。
2. 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微生物肥料在生产、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依托多种高新技术,包括微生物菌剂的筛选、鉴定、发酵工艺的优化等。
未来,随着微生物学、生物技术、土壤学等领域的不断发展,相关技术将会不断创新,为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更多支持。
3. 多元化应用的拓展除了在农田和果园等传统农业领域,微生物肥料的应用范围还将进一步拓展,包括城市园林绿化、草坪建设、景观植物的栽培等,以满足现代城市绿色发展的需求。
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尽管微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包括:1. 技术标准不统一。
目前,微生物肥料的生产标准和应用标准仍然不够统一,部分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
2. 市场监管不到位。
由于对微生物肥料的监管力度不够,市场上出现了不法商家销售劣质产品的情况。
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
又称生物肥料,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 活动及代谢产物的作用,改善作物养 分供应,向农作物提供营养元素、生 长物质,调控其生长,达到提高其产 量和品质,减少化肥使用,提高土壤 肥力的目的。
一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
按微生物的种类分: 细菌肥料:根瘤菌、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光 合细菌
放线菌肥料:抗生菌类 真菌类肥料:菌根真菌类
四、钾细菌肥料
又称生物钾肥、硅酸盐菌剂,是有人工选育的高效 硅酸盐细菌经过工业发酵而成的 一种生物肥料。 主要有效成分是活的硅酸盐细菌。如胶质芽孢杆 菌和环状芽孢杆菌等。
具有分解磷灰石并释放磷、钾矿物中的磷、钾元素 的作用,促进农业增产,提高农产品品质。
五、光合细菌肥料
光合细菌是一类将光能转化成微生物代谢活动能量 的原核微生物,如荚膜红假单胞菌、球红假单胞 菌等,有固氮、为植物根系分泌氨基酸和核酸、 提高作物抗病性的作用。
二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
1.提高土壤肥力 固氮微生物肥料、解磷、解钾菌肥料 2.制造和协助农作物吸收营养
根瘤菌固氮把氮转化为氨进而转化成谷 氨酸等营养氮素。
3.增强植物抗病虫和抗旱能力 植物根圈促生细菌 4.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和提高作物品质 固氮菌的使用减少了氮肥的用量
主要讲解细菌肥料
一 、根瘤菌肥料
三 微生物肥料的应用前景
1.无毒、无害、无污染,不破坏土壤结构 2.施用广泛,市场容量大 3.生产成本低、应用效果好 4.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减少环境污染的需求 5.微生物肥料本身的发展为其扩大应用奠定了基础
谢谢
THE END
根瘤菌菌肥是推广最早,效果显著的一种高效菌肥,可使豆 科植物增产并提高土壤中的氮素含量。 目前生产根瘤菌肥料的菌种有花生根瘤菌、大豆根瘤菌、苜 蓿根瘤菌等。 在植物根上形成根瘤,生活在根瘤里的根瘤菌类菌体利用豆 科植物宿主提供的能量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氨,进而转化 成谷氨酸和谷氨酰胺类等植物能吸收利用的优质氮素,供 给豆科植物一生中氮素主要需求(50%~60%)
所谓微生物肥料
所谓微生物肥料,就是指一类含有活微生物的特定制品,在农业应用中,能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产生中,制品中活微生物起关键作用。
微生物肥料所产生的肥料效果是由它们的生命活动造成的。
它的单位面积的用量极少,并不是直接作为植物养料,而是靠微生物在土壤或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动,营造出良好的植物生长环境,起到促进生长、提供肥料的作用。
因此微生物肥料严格意义上来说应称为菌剂或接种剂。
广义上来说,微生物肥料的成效主要是与营养元素的来源和有效性有关,或与作物吸收营养、水分和抗病有关,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增进土壤肥力;2.制造和协助农作物吸收营养;3.增加植物抗病和抗旱能力;4.效力高。
V A菌根的菌丝除了吸收有益于作物的营养元素,还能增强作物吸收水分的作用,利于植物抗旱能力。
一些放线菌肥料由于其中的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的广谱性,对立枯病菌、猝倒病菌、棉花黄萎病菌及多种炭疽病菌等30余种植物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
研究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机理、制备及其施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微生物肥料学的主要内容。
总的说来有以下几点:1.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机理和应用的限制性因素的研究;2.微生物肥料中特定微生物的生态学。
微生物肥料是将微生物施入作物根际,在作物根际生长后发挥作用的。
3.微生物肥料菌株的筛选、更新、复壮、诱变和工程菌的构建。
微生物肥料的优劣取决于菌肥微生物的好坏。
4.微生物肥料的产品质量检测。
此外,微生物肥料菌株的发酵培养、种属鉴定等都是微生物肥料学研究的内容。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现有的微生物肥料进行不同的分类。
一般意义的微生物肥料,只是指通过其中所含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营养元素的供给量,改善植物的营养状况,使作物产量增加,其代表品种是根瘤菌肥。
广义的微生物肥料,指的是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仅提高营养元素的供给,还产生植物生长激素、促进植物的吸收功能或拮抗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减轻农作物病虫害,例如植物促生根际细菌〔PGPR〕。
微生物肥料及相关肥料知识大全
微生物肥料及相关肥料知识大全一、基础知识篇:1、什么叫生物肥料(菌肥)?答:狭义的生物肥料,即指微生物(细菌)肥料,简称菌肥,又称微生物接种剂。
它是由具有特殊效能的微生物经过发酵(人工培制)而成的,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施入土壤后,或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或能活化土壤中的养分,改善植物的营养环璄,或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中,产生活性物质,刺激植物生长的特定微生物制品。
广义的生物肥料泛指利用生物技术制造的、对作物具有特定肥效(或有肥效又有刺激作用)的生物制剂,其有效成分可以是特定的活生物体、生物的代谢物、或基质的转化物等,这种生物体可以是微生物,也可以是动、植物组织和细胞。
生物肥料和化学肥料、有机肥料一样,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肥源。
近年来,由于大量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大量不合理施用,不仅耗费了大量不可再生资源,而且破坏了土壤结构,污染了农产品品质和环境,影响人类的健康生存。
因此,从现代农业生产中倡导的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发展的趋势看,不污染环境的无公害生物肥料,必将会在未来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如何科学合理施用微生物肥料?答:微生物肥料是靠微生物的作用发挥增产作用的,其有效性取决于优良的菌种、优质菌剂和有效的施用方法。
因此微生物肥料合理施用的原则是:第一,要保证菌肥有足够数量的有效微生物;第二,要创造适合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1)微生物肥料必须选用质量合格的,质量低劣、过期的不能使用。
菌肥必须保存在低温(适宜温度4-10℃)、阴凉、通风、避光处,以免失效。
(2)为尽量减少微生物死亡,施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拌种时加水要适量,使种子完全吸附。
拌种后要及时播种、覆土,且不可与杀菌剂或碳酸氢铵等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3)一般菌肥在酸性土壤中直接施用效果较差,要配合施用石灰、草木灰等,以加强微生物的活动。
(4)微生物生长需要足够的水分,但水分过多又会造成通气不良,影响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
因此,必须注意及时排灌,以保持土壤中适量的水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肥料知识介绍一、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又称菌剂,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是农业生产中使用肥料的一种。
我国科学院院士、土壤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华癸先生在论述菌剂的含义时指出,所谓的微生物肥料,是指“一类含有活微生物的特定制品,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能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产生中,制品中活微生物起关键作用,符合上述定义的制品均应归入菌剂”。
菌剂在我国已有近50 年的历史,从根瘤菌剂→细菌剂料→菌剂(微生物肥料),名称的演变已说明我国菌剂逐步发展的过程。
二、微生物肥料的作用微生物肥料对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体现在改善土壤养分供应状况,而且体现在对作物生长的促进、抗病、抗逆性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农业及无公害农业的发展要求,生物菌剂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施用微生物肥料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活化土壤养分、提高土壤供肥能力,而且能够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化肥污染环境的程度,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国外对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和利用在微生物肥料中,以根瘤菌剂的研究和应用为最早和最为广泛。
20世纪初,欧美的一些国家开始根瘤菌剂的商品生产。
30年代,美国、苏联等国对白生固氮菌进行了多次试验和推广应用。
70年代中期,巴西及中国学者先后在玉米根系上发现了联合固氮体系。
随后的研究又证明,水稻、甘蔗以及一些热带牧草等作物的根际均有很强的固氮活性,联合固氮作用很普遍。
80年代中期,美国、以色列等在盆栽和大田试验中进行了研究和应用。
20世纪60年代磷钾细菌剂推广应用。
在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应用较为晚。
1950年开始对根瘤菌、抗生菌等多种菌剂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应用。
从欧美国家引进花生根瘤菌种的同时,筛选出大豆和根瘤菌和紫云英根瘤菌菌株。
60年代、、等省还就自生固氮菌剂进行多点的肥效研究。
70年代开始小麦等作物根际联合固氮菌的农业应用效果研究。
在农业大学、农科院,经过微生物肥料对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试验,表明微生物肥料能使土壤供肥能力提高。
结论如下:(1)微生物肥料能够对根系吸收能力产生影响。
微生物肥料对作物次生根的增加和次生根的增长均有显著作用,并使次生根的活力具有较大的增加,结果使根系吸收营养的能力增强。
(2)微生物肥料对作物营养的影响。
在施用菌剂后供试作物中叶片的营养元素含量均有显著增加。
(3)微生物肥料对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供试作物的叶绿素含量与叶面积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可使光合作用增强,光能利用率提高,以及提高作物产量。
(4)微生物肥料对呼吸强度的影响。
供试作物呼吸作用均比对照有所降低,约在10%至23%,表明供试作物营养消耗减少,产量增加。
(5)生长刺激作用。
试验表明,微生物肥料中含有促进生长的物质,能够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四、微生物应用肥料的种类微生物菌剂主要包括根瘤菌剂、固氮菌剂、磷细菌剂、钾细菌剂(硅酸盐菌剂)、抗生菌剂料和复合菌剂等。
在我国农业上应用最广泛的是根瘤菌剂,其次是抗生菌剂料和固氮菌剂。
近年来磷细菌剂和钾细菌剂应用也日趋广泛,出现以解磷、解钾为主的硅酸盐菌剂(生物钾肥)和复合菌剂等代表性的菌剂。
五、微生物肥料的特点及其特殊作用微生物肥料具有很独特的特点,其特点如下:(1)使用量少。
作为微生物肥料,一般每公顷用量4~8kg。
如果用量是这个值的10~100倍才产生肥效,则不是微生物肥料,而是普通肥料了。
(2)含菌量高。
国外菌剂含菌量一般在108~1010个/g。
我国农业部颁布标准NY-227-94规定:有效菌数对液体菌剂应为5~15×108个/g,固体菌剂应为1~3×108个/g。
(3)具有特定生理功能。
微生物肥料的关键是依靠特定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表现特定的生理功能,例如固氮、解磷、解钾等,提供作物生长所需营养成分,或促进植物吸收营养,抑制病原菌的致病作用,从而起到增产效果。
微生物肥料是依靠添加的N、P、K来起到增产效果的。
六、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机理微生物肥料施入土壤后,菌种、作物、土壤生态环境之间的“菌类与作物共生共荣效应”、“养分协调效应”、“生物固氮效应”、“激素刺激效应”等作用,确保了作物茁壮生长和稳定的增产效果,其作用机理如下:(1)提高土壤肥力在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中,氮气约占78%,这些氮气以自由气体状态存在,作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
事实上,每年大约有17500万吨氮气通过固氮微生物作用转化成氮,约占全球氮素供应70%,微生物肥料中的固氮微生物能将空气中的自由态氮转化为作物可吸收利用的有效态氮,增进了作物根际的固氮作用。
我国大部分土壤速效磷、钾普遍偏低,不能满足作物正常的生长需要。
但是,我国土壤中磷、钾矿物蕴藏却十分丰富,每公斤土壤约含全磷400~1200mg,作物只能直接利用其中的5%,人工施入土壤中的磷肥大部分也被土壤固定,转化成磷酸三钙。
细菌能够逐步分解磷灰石和磷酸三钙以及有机磷化合物,释放出五氧化二磷。
同样,土壤中钾的蕴藏量也是相当高的,20cm耕作层中每亩约含有1500~4500kg,但这些钾绝大部分存在于长石、云母类原生矿物中,不能被作物直接利用。
菌剂中的钾细菌能够分解此类矿物并释放可溶性钾到土壤溶液中被作物所利用。
而且微生物还能减少化肥流失,提高化化肥利用率。
有益微生物菌群中多种高效菌株联合作用,具有固氮、解磷、解钾的作用,同时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常规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利用率。
(2)产生植物激素,促进作物生长微生物在其发酵过程中和土壤的生命活动中会产生大量的赤霉素和细胞激素等植物激素类物质,这些物质在与作物根系接触后,会刺激作物生长,调节作物新代谢,使养分供应均衡平稳,防止作物徒长和早衰。
微生物肥料能延缓作物的衰老,延长作物的采收期,可大幅度提高产量和产品品质,起到了增产的效果。
(3)营养全面,肥效持久微生物肥料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一定量的速效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养分比较全面。
其中有机质通过微生物活动,可以不断释放出作物生长中所需要营养元素和激素,因而肥效持久。
农作物施用此种肥料后,在肥效上速效与长效相结合,无机元素与植物激素相结合,因而比施用单一化肥的肥效更为全面持久。
(4)改良土壤结构,松土保肥微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胞外多糖。
胞外多糖是形成土壤团粒结构及保持团粒稳定的粘结剂。
根系周围合成多糖的细菌和根系周围土壤的团聚体的稳定性是联系在一起的。
生土熟化过程中离不开这类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活动。
而且,微生物肥料中富含的有机物质,从而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生态平衡。
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微生物肥料不仅能够有效地改良土壤的团粒结构,疏松活化土壤,减少土壤板结,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透气能力,也能提高作物的抗病、抗逆和抗重等能力,为农作物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
(5)增强农作物抗病、抗旱能力施用微生物肥料后,由于微生物在农作物根部大量生长、繁殖,成为作物根际的优势菌,除了它们自身的作用外,还由于它们的生长、繁殖,抑制和减少了病原菌的繁殖机会,有的还具有拮抗病原菌的作用,起到减轻作物病害的功效。
微生物肥料富含有机质和腐殖酸,可调节作物气孔开放度,这些物质与有益微生物的的代谢产物(酶)协同作用,能够提高作物的综合抗逆能力,从而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
(6)改善作物品质,降低硝酸盐及重金属含量硝酸盐污染是世界各国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是危害人体健康,导致环境公害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由蔬菜摄入的硝酸盐含量高达81.2%,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与多种因素有关,但施肥最为关键。
有试验证明,施用微生物肥料后,可明显降低蔬菜体硝酸盐含量。
生菜试验中,微生物肥料处理的硝酸盐含量为342.6mg/kg,比空白相对降低3.5%,比化肥降低23.35 %。
施用微生物肥料还可提高蔬菜体的Vc和还原糖含量。
生菜试验,还原糖含量微生物肥料处理的为1.3%,比空白相对增加30.77%,比化肥相对增加15.38%。
Vc含量,微生物肥料处理为58.3 mg/kg,比化肥处理增加9.12 mg/kg。
(7)分解消除土壤中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的残留。
微生物肥料中有益菌在土壤量繁殖,能够抑制有害病菌的生长传播,并能分解化肥、农药的残留物质,有效预防各种病害。
七、微生物肥料对土壤的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soil microbial biomass)是土壤微生物活体的总量,是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C、N、P、S等转化和循环的动力,并参与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腐殖质的形成、土壤养分的转化循环等各个生化过程,在土壤物质和能量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和环境关系密切,各种环境因素诸如温度、湿度、酸碱度、光照对微生物有显著的影响,微生物量能灵敏地反映环境因子的变化,它又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成为近年来土壤学界研究的热点。
我国北方大部分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比较缺乏,在此前提下研究适于微生物肥料施用的最佳水分条件,提高微生物肥料的利用效率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关于土壤水分对微生物肥料影响的深入研究极少。
通过云玲等的玉米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微生物肥料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围在9%~20%时,施用生物微生物肥料对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有显著效果;不同的水分条件下微生物肥料发挥的肥效不同,土壤含水量为13%~16%时,微生物肥料对土壤中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最大,且玉米的生长状况良好。
碱解氮是土壤中能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的氮素,能反映近期氮素供应状况,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或有效磷、钾的含量,或将土壤中一些作物不能直接利用的物质,转换成可被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或提高作物的生产刺激物质,或抑制植物病原菌的活动,从而提高土壤肥力,改善作物的营养条件,提高作物产量。
八、微生物肥料的施用在施用微生物肥料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对含硫高的土壤和锈水田,不宜施用生物菌剂,因为硫肥会杀死生物菌。
对于翻浆的水田,一般不宜撒施,用喷雾的方法效果更明显。
(2)施用微生物肥料的最佳温度是25~37℃,低于5℃或高于45℃,施用效果较差。
对高温、低温、干旱条件下的农作物田块不宜施用。
另外,有的还要掌握湿度,例如,固氮菌最适宜的土壤相对含水量是60%~70%。
(3)不能将微生物肥料与杀微生物肥料、杀虫剂、除草剂和含硫的化肥(如硫酸钾等)以及稻草灰混合用。
因为这些药、肥很容易杀死生物菌,应先施微生物肥料,隔48小时后,再打药除草。
(4)对于多年来施用化肥的田块,施用生物微生物肥料时不能大量减施化肥和鸡粪,因为农作物对化肥产生了依赖性,用生物微生物肥料取代化肥不能很快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