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认识论地位-论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的身体性维度

合集下载

波兰尼的默会认识思想研究

波兰尼的默会认识思想研究

第5 9卷
无法用言语详尽 , 准确地表达出来 � 认识的过程 无法用言语明确 , 具体地表达出来 � 言语符号构成的解释系统本 身的缺陷 使表达具有某种不确定性 , 因而无法准确地把认识表达出来 . 这里表明 , 波兰尼的 " 默会 " 与我们通常所说的 " 只可 意会 , 不能言传 " 中的 " 意会 " 及维特根斯坦的 " 不可说 " 是有区别 的 . 我们通常 所说的这种 意会的 " 不能言传 " 除 了表现 为由于 认识活动的复杂和语言的局限 , 认识的过程无法被言语详尽 , 准确地描述外 , 还表现为某种认识本可 以被言传 , 但主体出 于某种目的或由于外部环境 的限制 , 而不能将其表达出来 . 这 显然不是 波兰尼所探 讨的默会 认识之 " 默 会" . 默 会认识 的" 不可言传 " 与维特根斯坦所谓的 " 不可说 " 也 是有区分的 . 维特根 斯坦说 � " 确 实有不能讲 述的东 西 , 这 是自己 表明出
在认识论领域首次提出 " 默会认识 " 这一概念的是英国哲学家波兰尼 � 他在 � 个人知识 � 一书中开始研究与 言传认识 相对的默会认识形式 , 并在后来的 � 人 的研究� , � 识知与存在 � , � 默会 层次 � 等著作中逐 渐形成了 有关默会 认识的 理论体 系 � 他的认识论思想在 2 甚至被一些学者誉为认识论上的 " 哥白尼式的革命 " � 0 世纪 8 0 年代引起了西方学界的关注 , 在国内认识论研究中 , 有关言传认识的研究相当深入 , 但对于默会认识形式 , 则由于它的非言传 性和非明晰性 , 人们 的探讨和研究还较为有限 � 然而 , 作为认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 分 , 默会 认识在认 识论中具有 重要的 , 不可 忽视的 地位和 作用 � 因此 , 对波兰尼的默会认识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 , 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具有重要意义 �

教师技能性知识_含义_特征及获得途径_辛继湘

教师技能性知识_含义_特征及获得途径_辛继湘
辛继湘
(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 湖南 长沙 4 ) 1 0 0 8 1

教 师 技 能 性知识 ” 是 教 师知识体系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具 有 身 心 体 验 性 、 摘要 :“ 情 境 依赖 性 、 言 意并 存 性 、 文 化 渗透 性 等 特 征 。 “ 教 师 技 能 性 知 识” 这 一 概 念 的 提 出 , 扩 大 了 教 师知识 的 内 涵 , 丰 富 了 教 师 知 识 的 可 运 用 性 。 根 据 “ 教师技能性知 识 ” 的 特 征 , 其 获 得 主要 通过 体 验 过 程 的 领 悟 、 教 育 情 境 的 “ 在场” 、教育范例的 呈现 、 在 对 话 中共 享 等 途 径 来 实现 。 教 师 技 能 性知识 ; 体 验 ; 教育 情 境 ; 对 话 关键词 : ( ) G 4 3; G 6 5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0 0 1 8 6 2 0 1 3 0 7 0 1 1 0 0 6 中图分类号 : - - - 一 、 教师技能性知识的含义 教育理论 界 鲜 有 “ 教师技能 性 知 识”的 提 法 , 通常是把教师知识和技能分别加以定义 。 虽 然具体说法不一 , 但一般认为教师知识是指 “ 教 ,教 师从事教育实 践 活 动 所 应 具 备 的 专 业 知 识 ”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实现 师技能则定义为 “ 目标而采取的行为方式 ( 或称活动方式 ) ” 。 从对 两者的定义中可以看出 , 教师知识与技能是截然 分开的 , 属于界限分明的不同范畴 。 不过 , 在心理学领域 , 当代认知心理学把技 能纳入知识的范畴 , 认为技能是一种关于如何做 的 程 序 性 知 识。 美 国 认 知 心 理 学 家 安 德 森 ( ) 在广义 知 识 观 的 基 础 上 以 “ 知 J . R. A n d e r s e n 知道如何 ” 为界限将知识区分为陈 道什么 ” 和 “ 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 。 陈述性知识是具有 有意识的提取线索 、 能言传的知识 , 表现为一系 列的概念 、 命题 、 法则 、 定理和理论等 , 主要用 来回答 “ 是什么 ” 的问题 。 程序性知识是难以言 传的知识 , 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活动形式间接推 测出来 , 常表现为某种行为或操作程序 , 主要用 如何做 ” 的问题 。 而技能的表现与如何 于回答 “ 做的智力和行动密切相关 , 作为一种动态的知识 存在于个体 的 行 为 中 , 通 过 做 的 过 程 表 现 出 来 , 因此可 归 为 程 序 性 知 识 。 教 育 心 理 学 家 加 涅 ( ) 在研究知识学习时也 把 技 能 作 为 R. M. G a n e g 一种程序性知识 , 加涅称之为智慧技能 , 即运用 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 , 主要用来加

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

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

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当我们探究人类认识和理解的本质时,往往会引出一些关键概念和理论。

这些概念和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心智的工作方式,以及我们在世界中的行为和交互。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一种强调隐性知识和默会认知的重要性的理论。

波兰尼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认知科学家,他对人类的认知过程有着深入的理解。

他认为,人类的认知过程不仅仅是基于明确的知识和意识,而且还依赖于大量的隐性知识和默会认知。

这些隐性知识和默会认知是如此之深,以至于我们无法明确地表述它们,但它们却在实际行动和决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强调了我们的认知过程是主观的、个人化的,并且是基于感知、直觉和体验的。

这种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人类认知的新视角,即我们的认知和理解不仅包括我们能够明确表达的知识,还包括大量的隐性知识和默会认知。

当我们探究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时,不禁会思考这种理论如何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首先,在教育领域,教师需要意识到学生的默会认知和隐性知识的重要性,并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将它们显性化。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其次,在商业领域,管理者需要了解员工的默会认知和隐性知识,以便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力并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意识到自己的默会认知和隐性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各种情况。

总之,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人类认知的方式。

这种理论提醒我们,我们的认知过程是基于感知、直觉和体验的,其中包括大量的隐性知识和默会认知。

因此,在教育、商业和个人生活中,我们需要更加这些隐性知识和默会认知,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各种情况。

在当今社会,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的获取、传递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关于知识的本质和来源,人们的看法各异。

在探讨知识的本质和教育学的过程中,英国哲学家波兰尼的知识理论值得我们。

神会波兰尼——意会认知理论的认识论革命意义

神会波兰尼——意会认知理论的认识论革命意义

神会波兰尼①意会认知理论的认识论革命意义张一兵摘要:波兰尼将康德先天综合背后的“神秘力量”,为焦点觉识-辅助觉识的意会机制,他没有恩-样-市场的关实地德命题,但却无意了哲学认识论的崭新。

他将代思想史中二的科学与人、理性与、性与个人、性与意会生命重新缝合起来,举的科学人本主义旗帜是人文社会科学构式上的一次最重要的(波兰尼用科学的出来了。

对中国年文化的和当代文化新建构来说,他了极有的重建(关键词:波兰尼;意会认知;认识论;场境存在;构境;体知文化作者简介:张一兵,哲学博士,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博士生中图分类号:B5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569(2020)04-0046-09第一次尼②的,还是四十多年在南京系念的时候。

那是一则的国外动态,我不了英家尼和他创立的意会(!#)③$当时,tacit是一个很新的念。

后了人名,可“意会”却终深刻。

虽①文是我新近完成的《神会波兰尼一一意会与构境》一书的$②尼(Michael Polanyi,1891—1976),当代英家,代表作有《科学、信仰与社会》(1946)、《个人》(Per-sonal Knowledgr,1958)、《人的研究》(Thr Study of Man,1959)、《超越虚无主义》(Beyond Nihilism,1960)、《认知与存在》(Knowing and B&ng,1961)、《意会向度》(Thr Tacit Dinmnsiow,1966),以及《意义》(Meaning,1974)等$③Tai-词,在英文中的意思是“缄默的、心照不宣的”,所,台较早地将Tacit在中文中译作“缄默认知”或“默会”$但从尼使用此词的语境中看,这里的Tai-词的在场,走出了传的活动,它可以是行为中的、艺术创造中的灵感和中的创,更重要的是,Tacit是一种场境突现中呈现的心领神会$所以,考虑再三,我还是将其译为“意会”$这,Tacit也会们东方式的文化情境更一些$《东南学术》2020年第4期,时不它的确切思想构境①$是在1984年后,我在自己的.论专题中再一次遭遇尼。

尼采的身体哲学及其现代启示

尼采的身体哲学及其现代启示

尼采的身体哲学及其现代启示尼采是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的绰号,他是十九世纪末的一位重要哲学家,也是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奠基人之一。

尼采的思想影响深远,尤其是他的身体哲学对现代人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文将介绍尼采的身体哲学及其现代启示。

尼采的身体哲学是他整个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人的身体是一个重要的维度,身体不仅仅是人的外在形象,更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

尼采提出了“健康的哲学”和“悔恨哲学”两个概念,健康的哲学在于人应该全力投入到生命的体验中,充分发挥身体的能量和活力,追求自身的幸福与快乐。

而悔恨哲学则是对人生的悲观反思,认为人生是由无数痛苦和苦恼组成的,人的身体状态不容乐观地看待。

尼采认为,只有透彻地理解和接受身体的存在与体验,人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尼采的身体哲学在当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尼采的身体哲学对传统的人-心-物的观念提出了质疑,将身体视为一个独立的存在。

这一观点与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相符,现代科学已经证实身体和心理是相互影响的,身体的健康与人的心理状况密切相关。

我们需要将身体和心理融为一体来进行探究和治疗。

尼采的身体哲学强调身体的力量和能量,提倡人们主动地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去。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虚拟世界,沉迷于各种娱乐活动中,忽视了身体的真实需求和体验。

尼采的身体哲学提醒我们应该重视身体的感受和需要,积极地参与到各种身体活动中,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尼采的身体哲学呼吁人们要接受生活的苦痛和痛苦。

人生不可能只有快乐和幸福,痛苦和悲伤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尼采通过身体的观点告诉我们,只有接受和面对这些痛苦,我们才能体验到真正的活着和生活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回避痛苦和困难,追求短暂的快乐,这使得他们容易迷失方向和目标。

尼采的身体哲学提醒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痛苦和困难,通过其来磨炼和锻造自己。

2021波兰尼“个人知识”的认识论思想探析范文3

2021波兰尼“个人知识”的认识论思想探析范文3

2021波兰尼“个人知识”的认识论思想探析范文 摘要: 迈克尔·波兰尼,英籍犹太裔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其主要着作《个人知识》提出长久以来人们忽视的人类认知理性中的一个重要层面,即缄默的理性。

该理论对传统理性批判哲学思想的中的“权威”“信念”“传统”在科学发现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肯定了理性分析的重要地位。

同时,提出在人们的认知运转中存在另一种与认知个体活动无法分离、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的隐性认知功能。

甚至有人说,意会认知机制的揭示甚至是“哥白尼革命”式的发现。

本文将通过对“个人知识”的探析,分析波兰尼思想对科学哲学的认识论向后转向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 波兰尼;科学哲学; 个人知识; 科学认识论; 后批判时期; “在波兰尼(MichaelPolanyi)那里,‘批判哲学’这个词和一般通常的用法不完全一致,指的是自笛卡尔以来的那种贬斥信仰、传统、权威,推崇批判、怀疑的整个哲学倾向。

”[1]理性批判阶段对信仰传统权威的一味的、彻底的批判使科学发现活动造成了被动的作用,对于波兰尼而言,这项工作更多是纠偏和扬弃的过程。

他对科学发现中出现各种假设之后被否定到修正再到被提出最终趋于合理的过程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又以“个人知识”为理论背景,对科学发现问题在哲学维度的思考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一、从认识论角度窥视波兰尼的“个人知识” 波兰尼哲学的主要思想目标是对客观主义的知识进行全面分析和扬弃,进而建立“个人知识”的理论基础。

在波兰尼个人看来,客观知识大多是非个性化的、普遍性的,是人类自身对自然社会的异化理解。

作为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客观主义在近代西方长期占据着主导作用。

一直以来,客观存在像一枚邮戳盖在人们的思想之上,形成认知和观念,所以,我们认为客观实在就是这样,没有其他。

这种实在的认知被我们毫无保留的1:1复制粘贴,对于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毫无保留地舍去,这是一种机械的逻辑的认识。

笛卡尔、莱布尼茨等人的科学发现活动都试图寻找极其严格的逻辑推理规则,他们所倡导的都是与个人无关的、普及的逻辑规则,他们的科学理论以及科学思维是完全的、程序化的,并且是可经演绎而计算得来的。

波兰尼:意会现象学中的身体与意义

波兰尼:意会现象学中的身体与意义

波兰尼:意会现象学中的身体与意义作者:张一兵来源:《求是学刊》2020年第01期摘要:波兰尼提出的意会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行为并非近代西方认识论所指认的线性反映论,而是一个复杂的辅助觉识和焦点觉识的场境整合过程。

波兰尼的意会认知理论与狄尔泰的解释学、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有着或多或少的逻辑关联。

关键词:波兰尼;意会认知理论;认识论;现象学作者简介:張一兵,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210023)DOI编码:10.19667/23-1070/c.2020.01.004波兰尼①是当代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在他所提出来的意会认知理论中,理性知识的言传自明性被无声的体知意会所替代;主-客二元认知构架中的线性反映论和观念赋型说,被复杂的辅助觉识和焦点觉识的场境整合所替代,生成了当代认识论研究的一个全新方向。

在波兰尼1966年写下的《意会推论的逻辑》②一文中,他明确反对一切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并将在传统科学活动中发生的所有习以为常的东西通通悬置起来拷问,在方法论构境中,他明确赞同胡塞尔、梅洛-庞蒂的现象学构式,即在每一个显相的呈现中发现其背后的隐密机制。

在这里,波兰尼进一步指认出,如果意会认知是构成一切科学活动的真正基础,那么意会认知的发生就离不开身体。

于是,在欧洲现象学构式中已经出现的身体的现象学分析,成了身体与外部双向意会的意义现象学。

波兰尼指出,多年以前他就提出了以下观点:“对科学的探索在每一步上都是被无法确切指认的思想力量所决定的。

”③这个无法确切指认的思想力量,过去是康德先天综合判断得以自动运作的“神秘力量”,在这里当然就是波兰尼的意会认知。

在他看来,这也会涉及一个“关于非明言的思想的理论”。

在这里,波兰尼特别说明了自己的意会理论在思想史理论构式上的反对和接近。

这是一种思想史定位。

首先,是意会认知理论所拒斥的传统科学观和形而上学理念。

第一,波兰尼明确说,他的意会认知论,就是要反对在当下科学方法论上占上风的逻辑实证主义,因为,这种“根据感觉材料之间的明言联系来确立所有的知识”的哲学理念是完全错误的。

基于默会认识论的体悟学习研究

基于默会认识论的体悟学习研究

基于默会认识论的体悟学习研究【摘要】:本文旨在通过系统分析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探究英语学习和教师教育中的断裂现象。

从意识维度、行为维度和认知维度来理解认知的内部结构和发生机制,明确身体行为和直觉思维的重要作用,重新诠释英语语言知识和教师实践性知识,阐明体悟学习是跨越理论知识和实践行为假象鸿沟的现实路径。

全本分为9章,由4部分组成:默会认识论的理论根源;默会认识论的理论探讨;个人语言与个人学习;走向体悟。

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是在对现代主义哲学思想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勒奈·笛卡儿,大卫·修谟和伊曼努尔·康德是现代主义思想的奠基者,他们在认识论研究中的困境,成为波兰尼对现代主义思想进行批判的主要目标,并努力实现对现代主义的超越和克服。

波兰尼的后批判哲学有着浓厚的后现代情结,但是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与解构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一种建构的后现代主义思想。

默会知识是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的理论基石,是研究的逻辑起点。

在中西哲学发展史上,默会知识研究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和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哲学,但是,默会知识作为专门认识论主题进行系统研究,并形成完整思想体系的是英籍匈牙利著名物理化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波兰尼。

他明确提出默会知识的概念,阐明默会知识之于明言知识具有优先性,提出著名的两种意识理论。

从意识维度、行为维度和认知维度系统分析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呈现默会认知的内部结构和发生机制。

辅助意识和集中意识、身体行为和明言概念、默会知识和明言知识、默会认知和明言认知是连续统一体,具有共生性。

身体行为是所有认知的现实起点,正是身体行为和辅助意识之间的互动关系产生最初的默会认知,也产生了最初的默会知识,以此为基础进行明言认知,形成明言知识。

通过身体行为,明言知识实现实践层面的转换,成为独特的个人知识,生成新的默会知识,实现默会知识的自我扩展,为进一步的明言认知和明言知识的产生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默会认识论视角下的文本解读

默会认识论视角下的文本解读

默会认识论视角下的文本解读作者:朱斐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21年第11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采用默会认识论可实现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但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过于依赖老师,对其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要从理论上学习默会认识论,以此理念为基础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课堂主导权,实现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精神的养成。

一、默会认识论的含义默会认識论是1958年波兰尼在《个体认识》中首次提出并进行概念定义。

波兰尼指出默会认识与认识主体不可分离,默会认识离开母体便将失去生命,成为无生命的知识。

也有部分学者对默会认识加以更加形象的描述,知识离开人体等同于鸡蛋离开外壳,他人无法直观地观察到知识内核,不管何种类型知识,只有转变为个体默会知识,借助默会认识,确保知识可以在其他个体中复活。

以往的教学模式特征为规格化、划一化、非人性化,学习知识与思维模式均是以学校相关规定作为行为准则,导致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后原本富有激情和创新精神转变为统一化的面孔[1]。

另外传统教学模式通过他人眼睛,用他人脑筋提升自身智力,在教育活动中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内容为带有坚硬外壳的知识,学生很难在学习的过程中攻破外壳,无法获取价值内核,因为无法将所传授的知识内容转变为自身默会认识。

在教育过程中应当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个体默会认识,打破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创新个性化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独立性、能动性,重视学生默会认识的潜能。

对教学模式加以创新的方式有发现式、启发式、自由式等模式。

二、默会认识论的特点首先,默会认识应当镶嵌在实践活动中,并不是通过语言和命题便能够有所体现,只有应用在实际行动中方可有所展现,被意会、被觉察。

另外,默会认识无法通过正规形式进行传递,仅可采用学徒制形式方可加以传递。

再次,难以大规模传播、储藏和积累。

对于默会认识无法进行批判性的反思。

波兰尼的默会知识论

波兰尼的默会知识论

默会知识指经常使用却又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

以下是由整理关于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默会维度的优先性默会认识或默会知识tacitnowing,tacitnowedge这个术语首先是由波兰尼于1958年在其代表作《个体知识》中提出来的。

在波兰尼的整个思想体系中,默会认识论居于核心的地位,也被公认为是他对哲学的最重要的贡献。

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的宗旨,在于揭露完全的明确知识的理想theideaofwhoeuteabiitie正是在我们的名言能力articuateower的运用过程中持续增长。

”此所谓“缄默的能力”,指的就是默会能力。

显然,在这两种默会认识中,对人类知识而言,更重要的是名言范围内的默会认识,而不是原始意义上的默会知识,或者说得更明确一点,真正意义上的人的默会知识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但是,由于致力于破除近代以来的完全的明确知识的理想,波兰尼似乎更多地强调了人的默会能力和动物、婴儿的非名言能力的连续性,而对两者之间由于名言的介入而产生的本质差异似乎强调不够。

笔者以为,波兰尼的思想中蕴涵了这种差异,但是,他显然还没有在反思的层面上将这种差别主题化,明确地指出这里存在着两个层次的默会认识。

强调这种差异,将有助于我们在保持默会维度的优先性的识度下,对人类认识中默会能力和名言文化相互作用的辩证法有一种清醒的意识。

默会知识的概念默会知识是波兰尼在1958年首先在其名著《个体知识》中提出的。

波兰尼之所以提出默会知识,是对传统的实证主义将知识看成是完全客观的、静态的一种挑战。

因为自近代科学革命以来,人们用客观主义的科学观和知识观来看待知识,认为知识都是明确的,可表达的。

默会知识的范例体现了智力的各种机能,它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领悟力、判断力。

比如,眼光、鉴别力、趣味、技巧、创造力等。

“通过知识获得解放”,波普尔所说的知识其实指默会知识,只有默会知识才能促使人性获得自由,因为默会知识是种个体知识,它深深植根于个体行为本身,波兰尼指出,默会认识和认识主体须臾不可分离。

非连续性文本《身体的意义》阅读练习及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身体的意义》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特殊的身体运动,其在认识论层面究竟有什么意义?作为一种特殊的身体运动,体育运动不同于一般身体活动,它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身体、心理和社会诸维度的需要而有意设计出来的,具有一般身体活动所缺乏或不足的重要认知价值,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身心二元论“扬心抑身”,贬低身体、弘扬精神,体育运动的认识论价值自然被人们所忽略。

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场重新认识身体作用的认知变革兴起,其主导理论‘具身认知观’的思想来源是胡塞尔开创的现象学及深受其影响的萨特及海德格尔的观点,尤其是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这种理论……强调身体活动的身心一元性,拨乱反正,以求在本源上让身体活动回归其应有的位置,重构体育生存和发展的基点”。

传统认知主义主张认知是大脑的功能,与感觉运动的身体无关,强调认知是主体通过大脑对外在环境信息的表征和加工过程。

这一过程发生在“头颅”之中,是一种“中枢过程”,与外周化的身体无关。

身体只不过是一个“容器”或“载体”。

但具身认知主张,认知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身体体验,身体的感觉和运动过程规定了认知的种类和性质,构造了认知的结构和属性。

具身认知的经典作家瓦雷拉等人在《具身心智:认知科学与人类经验》一书中,从现象学与认知科学融合的视角,探讨了身体及其运动模式对认知产生的塑造性作用,指出认知并非是对外在环境的内部表征,而是一种具身的行动,“之所以使用‘具身的’这一术语,其意在强调两点:第一,认知依赖于经验的种类,而这些经验来自于有着各种感觉运动能力的身体;第二,这些个体本身的感觉运动能力自身内含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和文化的情境中。

使用‘行动’这个术语,我们意在再次强调感觉和运动过程、知觉和行动在其根本意义上,在活的认知中,是不可分的。

的确,二者并不仅仅偶然地在个体身上联系在一起,它们是一起进化发展起来的……认知结构形成于反复出现的感觉运动模式中,它使得行动能被知觉地引导……”。

波兰尼的默会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蕴

波兰尼的默会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蕴

波兰尼的默会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蕴⼀、背景(1)个⼈背景:默会知识的概念与理论最初是由匈⽛利裔的英国哲学家波兰尼于1958年在《个体知识》⼀书中提出的。

波本是⼀个卓有建树的化学家,后来转向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

该理论不只是在哲学界产⽣了⼴泛的影响,⽽且波及到⼈类⽂化⼏乎所有重要的⽅⾯。

如科学、伦理、政治、法、经济、教育等。

(2)理智背景:挑战17世纪科学⾰命以来所形成的“完全明确的知识理想”(真正的知识应是明确的、客观的、超然的、⾮个体的)。

完全明确的知识理想”,其根源可追溯到柏拉图对话《拉凯斯篇》,该对话的主题是“勇敢”。

在关于“勇敢”的对话讨论中,苏格拉底提出,“我们既然知道,那么也⼀定能够说出来”。

作为将军的拉凯斯说,“我认为⾃⼰对勇敢的性质是知道的,但不知怎么地,我总是抓不住它,⽆法说出它的性质。

”按照苏的看法,拉凯斯既然不能说出勇敢的性质,那么,实质上他不知道什么是勇敢。

“凡是知道的就⼀定能⾔说,不能说出来的就不是真正的知道。

”这个思想在近代得到了进⼀步的强化,形成“完全明确的知识理想。

”波兰尼的默会知识理论的核⼼观点是,“我们所知道的多于我们能够⾔说的。

”这⼀观点与上述“凡是知道的就⼀定能⾔说”正好相对。

它肯定了默会知识相对于明确知识的独⽴性与合法性。

(3)知识界的⼴泛认同波兰尼提出的默会知识理论,现已得到国际社会科学界⼴泛的认同。

例如,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把知识分为四种类型:(1)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即关于事实的知识。

(2)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如有关⾃然法则与原理⽅⾯的科学理论。

(3)知道怎样做的知识(know-how),指做某些事情、完成某种活动的技艺与能⼒。

(4)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涉及谁知道如何某些事的信息。

在这⾥,前两类知识主要通过书籍、报刊、光盘、数据库等载体,能够⽤语⾔、⽂字、数字和图表清楚地表达的知识,属显性知识,后两类往往难于编码和度量,是存储于⼈们头脑中的属于个⼈经验、诀窍、灵感的那部分知识,常隐含于⼈的⾏动之中,属难以量化处理的隐性知识。

浅析波兰尼默会知识理论中的个人性意蕴①

浅析波兰尼默会知识理论中的个人性意蕴①

浅析波兰尼默会知识理论中的个人性意蕴①作者:唐志红张良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18年第10期[摘要] 波兰尼在对传统客观主义知识理论主张客观、超然、非个体,将个人因素从科学知识中剔除等问题进行批判的基础上,第一个提出了默会知识的概念,并基于默会维度重构了其独特的个人知识理想,具有鲜明而又丰富的个人性意蕴。

[关键词] 波兰尼;默会知识理论;个人性;意蕴[中图分类号] N0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8-0146-02波兰尼(Michael Polanyi,1891—1976)是第一个提出默会知识概念的著名英国科学家、哲学家。

他在1958年出版他的代表作《个人知识》(Personal Knowledge)和1966年出版的《默会维度》(The Tacit dimension)等专著中对默会知识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一、波兰尼默会知识理论中个人性意蕴的内容波兰尼对认识论中存在的“我们知道的知识要比我们能够用言语表达出来的知识多”这一特殊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知识理论——默会知识理论。

他认为人类的知识由两种类型组成,一种知识类型叫做名言知识(articulate knowledge),另一种知识类型叫默会知识(inarticulate knowledge)。

名言知识是指可以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等加以表述的一种知识类型。

而默会知识则是一种由个体在某一方面长期实践并逐步积累起来的,难以为个体相分离的知识类型,是一种“未被表述的知识”[1]。

(一)个人知识的起源与客观主义认识论所主张的“科学知识是非个体的”等观点不同,波兰尼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个人的,知识来源于个体的参与,个体参与是认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知识习得不可能排除所有的个人因素。

“所有的科学知识都必然包含着个人系数”[2]。

所有科学知识的发现和习得都离不开认知个体全时空、全身心的参与。

尼采的身体哲学及其现代启示

尼采的身体哲学及其现代启示

尼采的身体哲学及其现代启示尼采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和文学评论家,也是现代哲学中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他的身体哲学对于我们理解人类身体和存在的意义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本文将从尼采的身体观、意志到权力的观点出发,探讨尼采的身体哲学及其对当代世界的启示。

尼采的身体哲学从他对身体的最初思考开始。

他认为,身体是我们存在的基础和根本,是我们与世界相连的桥梁。

身体不仅仅是一种肉体的存在,更是一种主体性和意识的表现。

在尼采看来,身体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通过身体我们才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真实性。

他指出,我们应该将身体视为一种艺术品,通过身体的表演和展示来与世界互动。

只有通过身体的自由表达和创造,我们才能寻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尼采的身体哲学中核心的概念是意志到权力。

他认为,人类的存在和行动都源自于对权力的追求。

意志是我们内在驱动力的体现,权力则是我们实现自身愿望的能力。

身体是我们意志到权力的工具和媒介。

通过身体的力量和行动,我们能够抵抗生活的苦难和压迫,并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尼采强调,我们应该追求个体的自由和权力,而不是被传统和社会规范束缚。

只有通过身体的力量和表达,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存在。

尼采的身体哲学对当代世界有重要的启示。

它提醒我们重视身体的健康和自由。

当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物质主义的价值观往往使我们忽视身体的需求和疏远自然的力量。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身体的重要性,关注身体的健康和发展。

只有保持身体的健康和自由,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和追求。

尼采的身体哲学提醒我们珍惜自己的存在和身体。

身体是我们与世界、他人和自己联系的纽带。

我们应该通过身体的力量和表达,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价值。

不要被社会规范和传统所束缚,要勇敢地追求个体的自由和权力。

波兰尼意会认知的三部体结构中的意义场

波兰尼意会认知的三部体结构中的意义场

波兰尼:意会认知的三部体结构中的意义场张一兵【摘要】波兰尼的新观点是,意会认知结构从过去的焦点觉识-附带觉识二因素论,升格为个人主体-焦点觉识-附带觉识三部件结构。

意会认知三部体,也是意会意义连续层级的展开,高一级的三部体恰恰是意会地觉识下一等级的三部体的,这是一个意会认知层级之间的再意会过程,它可能会是一个无限复杂构序的意会构境。

【关键词】波兰尼;意会认知;三部体认识结构;接合意义中图分类号:B561 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20)02-0071-08作者简介:张一兵,(南京210023)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波兰尼①是当代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在他所提出来的意会认知理论中,理性知识的言传自明性被无声的体知意会所替代;主-客二元认知构架中的线性反映论和观念赋型说,被复杂的辅助觉识和焦点觉识的场境整合所替代,生成了当代认识论研究的一个全新方向。

1967年,波兰尼写下《意义给予与意义阅读》②一文。

在这篇文章中,他第一次明确提出包含认知主体———个人的意会认知的三部体结构。

并且,波兰尼系统讨论了意会认知结构中接合意义的发生与接受问题。

依他的理解,在认知活动中形成一个意会结构本身就是创造接合意义,正是意会构式中发生的接合意义,才使我们的言说和行为交流成为可能。

这里,我们就来看一下波兰尼的意会认知三部体结构和他的接合意义构成说。

一、意会认知的三部体结构及类型波兰尼说,在意会认知中,存在着将“三个协同因素”联接起来发生作用的三部体,即意会认知的三部体(TheTriadofTacitKnowledge)。

相对原先“辅助觉识”和“焦点觉识”的二元意会构架,这是一个新的提法。

他说,这个三部体有些类似于皮尔士③符号三分法④中所说的“对于A而17①②③④波兰尼(MichaelPolanyi,1891-1976),当代英国著名哲学家,代表作有《科学、信仰与社会》(1946)、《个人知识》(PersonalKnowledge,1958)、《人的研究》(TheStudyofMan,1959)、《超越虚无主义》(BeyondNihilism,1960)、《认知与存在》(Know ingandBeing,1961)、《意会向度》(TheTacitDimension,1966)、《意义》(Meaning,1974)等。

了解高尿酸血症,带你认识身体的警钟

了解高尿酸血症,带你认识身体的警钟

了解高尿酸血症,带你认识身体的警钟
王喆诤
【期刊名称】《福建医药杂志》
【年(卷),期】2024(46)3
【摘要】近年来,高尿酸血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明显上升,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趋势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高尿酸血症也是慢性肾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总页数】2页(P135-136)
【作者】王喆诤
【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
【相关文献】
1.身体的认识论地位——论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的身体性维度
2.你真的了解苹果吗?带你了解藏在iPhone里的细节
3.安全警钟长鸣赴美前请先了解城市安全
4.了解身体,热爱生命——“可爱的身体”系列绘本荐读
5.认识你自己:了解你的身体成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郁振华)

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郁振华)

文章编号:1000-8934(2001)08-0005-06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郁 振 华(华东师范大学 哲学系,上海 200062) 摘要:默会认识或默会知识的概念首先是由波兰尼提出的,本文探讨了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的基本内容,集中阐明了默会维度的优先性原理以及默会认识的基本结构,在此基础上,对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的理论特征作了分析、概括。

关键词:明确知识;默会知识;辅助意识;集中意识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0-06-15作者简介:郁振华(1966-),男,上海人,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认识论、形上学和中西哲学比较。

1 默会维度的优先性默会认识或默会知识(tacit knowing ,tacit knowl 2edge )这个术语首先是由波兰尼于1958年在其代表作《个体知识》中提出来的。

在波兰尼的整个思想体系中,默会认识论居于核心的地位,也被公认为是他对哲学的最重要的贡献。

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的宗旨,在于揭露完全的明确知识的理想(the ideal of wholly explicit knowledge )之虚妄,阐明明确知识的默会根源(tacit root ),证明默会知识在人类知识中的决定性作用。

近代科学革命以来,特别是经过启蒙运动和现代实证主义的推波助澜,一种客观主义的科学观和知识观逐渐成为人们看待知识、真理的主导性观点。

客观主义在标举科学的客观(objective )、超然(de 2tached )、非个体(impersonal )特征的同时,还提出了一种完全的明确知识的理想。

逻辑实证主义就是这种知识理想的典型代表。

他们把目光集中在科学理论之上,把科学等同于一个高度形式化的,可以用完全明确的方式加以表述的命题集合,认为科学哲学的任务就在于对科学理论的结构作逻辑的分析。

实证主义对科学的这种理解具有明显的狭隘之处,如果我们把注意力不只局限在现成的科学理论之上,专注于对科学理论作静态的逻辑分析,而是把整个的科学研究的实践(从科学发现到证实和证伪的活动)纳入视野之中,那我们就会看到,在科学研究的具体实践中,有不少不确定的、难以用明确的方式来表达的成分。

身体的认识论地位-论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的身体性维度

身体的认识论地位-论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的身体性维度

身体的认识论地位——论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的身体性维度【内容提要】在身体性这个维度上,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和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之间存在着某种思想的会聚。

从知觉的身体性出发,通过对“身体在宇宙中的特殊地位”、关于身体的辅助意识的核心地位、“通过寓居而认识”等思想的阐发,默会认识论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知识的身体根源。

在关于他人之心的知识和身心关系问题上,波兰尼在强调心灵的身体性的同时,对心灵与其外在表现、心灵与身体作了区分,得出了心灵是其外在表现的意义,心灵是身体的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默会认识论/身体性/波兰尼/梅洛-庞蒂一、默会认识论和现象学传统波兰尼在哲学上最具原创性的贡献是在两种意识的理论的基础上阐明了默会认识的结构。

比如,在用锤子敲钉子的活动中,我们既意识到钉子,也意识到锤子和握锤子的手掌、手指中的感觉。

在此,我们注意的中心是钉子,而不是握锤子的手掌、手指中的感觉,我们对于后者的意识不是为了其本身,而是为了前者。

波兰尼认为,我们对钉子的意识是焦点意识(focal awareness),而对握锤子的手掌、手指中的感觉的意识是一种辅助意识(subsidiary awareness)。

默会认识就建立在两种意识的动态关系之上。

为了把握某一对象,我们需要将有关的各种线索、细节整合为一个综合体来加以认识,这就涉及到了默会认识的两个项目。

我们对各种线索、细节、部分的辅助意识是默会认识的第一个项目,关于对象的焦点意识是第二个项目,为了认识后者,我们必须依赖于前者,我们从前者出发来关注后者。

默会认识就具体地展开于从(from)第一个项目转向(to)第二个项目的动态过程之中,“默会认识是一种from-to的认识”[1—p34]。

20世纪60年代,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已趋成熟。

在阐发默会认识论的各种理论意蕴,展示默会认识论解决一系列哲学问题的潜力的同时,波兰尼也注意到了自己的学说和其他哲学传统之间的关联,现象学传统就是其中之一。

高校体育运动技能教学过程身体的存在之维与缄默知识的解蔽

高校体育运动技能教学过程身体的存在之维与缄默知识的解蔽

097交流与展望高校体育运动技能教学过程身体的存在之维与缄默知识的解蔽王冬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摘要:体育教学是一种关于身体认知与身体技能教授与习得的实践性活动。

本文以康德哲学的认识论为理论指导,从知识的来源与形成过程来分析体育教学过程中知识形成的身体之维:身体既是认知的主体也是认知的客体,还是知识产生的场域。

从知识的发生视角来看,这种知识的身体存在之维正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缄默知识的产生之源,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课程价值的转向、技术的应用与学习型课堂的营造三种路径来解蔽缄默知识。

关键词:身体;缄默知识;存在;主体体育教学过程中知识的身体之维不仅表现为身体作为认知客体的明言知识,还体现为一些运动技能习得经验与体悟这种缄默知识。

这种缄默知识带有主体性认知特征,它需要学生通过身体知觉去感受、接收、练习并生成。

理解体育教学过程中知识的身体存在之维,解蔽缄默知识有利于拓展知识的广度,丰富课程的内涵,此外,还能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的生成的主动建构过程,提升体育课程的人文向度和教学效果,引导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与完善。

一、体育教学过程中知识的来源与身体存在之维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来源于作为主体的身体,学生通过身体知觉来获取知识的质料,知觉通过各个器官通力合作,一起将感性认知转化习得知识。

作为主体的身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以其拥有的经验、知觉、时空感等“先验要素”的身体去感知、接受自身身体之外的关于身体运动的知识,并通过身体里统觉去生成相应的知识并指导自身身体姿态与动作行为。

因此,这种身体“是一种将全部肢体和器官、肉体和心灵、身体和环境、自我和他物都包含于一体的身体”[2],是主体意义上的身体。

教师是教的主体,课堂上教师的动作示范、肢体语言以及教学的组织安排等这些身体动作行为都源于教师自身学习习得的知识与经验,同样是建立在对学生客体与知识客体的认知基础上的主体行为。

作为客体的身体:体育教学是关于身体知识的传授与习得过程,包括教与学两个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体的认识论地位——论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的身体性维度【内容提要】在身体性这个维度上,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和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之间存在着某种思想的会聚。

从知觉的身体性出发,通过对“身体在宇宙中的特殊地位”、关于身体的辅助意识的核心地位、“通过寓居而认识”等思想的阐发,默会认识论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知识的身体根源。

在关于他人之心的知识和身心关系问题上,波兰尼在强调心灵的身体性的同时,对心灵与其外在表现、心灵与身体作了区分,得出了心灵是其外在表现的意义,心灵是身体的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默会认识论/身体性/波兰尼/梅洛-庞蒂一、默会认识论和现象学传统波兰尼在哲学上最具原创性的贡献是在两种意识的理论的基础上阐明了默会认识的结构。

比如,在用锤子敲钉子的活动中,我们既意识到钉子,也意识到锤子和握锤子的手掌、手指中的感觉。

在此,我们注意的中心是钉子,而不是握锤子的手掌、手指中的感觉,我们对于后者的意识不是为了其本身,而是为了前者。

波兰尼认为,我们对钉子的意识是焦点意识(focal awareness),而对握锤子的手掌、手指中的感觉的意识是一种辅助意识(subsidiary awareness)。

默会认识就建立在两种意识的动态关系之上。

为了把握某一对象,我们需要将有关的各种线索、细节整合为一个综合体来加以认识,这就涉及到了默会认识的两个项目。

我们对各种线索、细节、部分的辅助意识是默会认识的第一个项目,关于对象的焦点意识是第二个项目,为了认识后者,我们必须依赖于前者,我们从前者出发来关注后者。

默会认识就具体地展开于从(from)第一个项目转向(to)第二个项目的动态过程之中,“默会认识是一种from-to的认识”[1—p34]。

20世纪60年代,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已趋成熟。

在阐发默会认识论的各种理论意蕴,展示默会认识论解决一系列哲学问题的潜力的同时,波兰尼也注意到了自己的学说和其他哲学传统之间的关联,现象学传统就是其中之一。

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和现象学传统的关联,具体表现为它与现象学的三大观念的交接。

这三大观念是:意向性、在世和身体性。

关于默会认识和意向性的关系,波兰尼说:“布伦坦诺指出,意识必然关注一个对象,只有有意识的心灵活动才会关注一个对象。

我对默会认识的分析,扩展了对意识的这种看法。

它告诉我们,意识不仅是意向性的,而且它总是具有各种根源,由此出发去关注其对象。

它包括对其辅助项的默会意识。

”[2—p32] 在波兰尼看来,默会认识的from-to结构比起布伦坦诺的意向性理论,更充分地阐明了意识的本性。

它不仅展示了意向性,即意识的向量性质,而且表明,意识的指向性是以对辅助项的默会意识为基础的。

①意识除了有其“to”的方面之外,还有其“from”的方面。

波兰尼从默会认识论的from-to结构引出了一个重要结论:认识是通过寓居而展开的(knowing by indwelling)。

正是在这一点上,波兰尼看到了默会认识论和海德格尔的“在世”思想的关联。

在《个人知识》火炬丛书版(1964年)的序言中,波兰尼说:“所有理解都以我们寓居于我们所把握的对象的细节之中为基础。

这种寓居就是我们介入到我们所把握的对象的存在之中,它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在世(being-in-the-world)。

”[3—px] 他还说:“寓居就是在世。

默会认识的任何一种行动,都改变我们的存在,重新定向和收紧我们介入世界的活动;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在其他的名目下研究了这种过程。

现在我们必须以默会认识的更具体的结构来重新诠释这类观察。

”[3—pxi] 笔者曾按照波兰尼所指示的方向,从默会知识论的角度,对海德格尔的“在世”观念的认识论意蕴,作过一番考察[4]。

虽然“寓居就是在世”这个命题极有启发性,但波兰尼的“寓居”和海德格尔的“在世”有一个重大区别。

下文将表明,波兰尼的“通过寓居而认识”的思想,基于他对身体在宇宙中独特地位的认识,而海德格尔却并不把此在看作本质上是身体化的。

按照Hubert Dreyfus 对海德格尔的诠释:“海德格尔似乎认为,拥有一个身体并不属于此在的本质结构……此在的存在方式本质上是一种自我诠释的活动这种一般性的主张,无疑可以推出此在不必是身体化的。

”[5—p41] Marjorie Grene也是这么看的。

她说:“海德格尔式的人,尽管像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在每一种情况下都是我属的,却像笛卡儿式的心灵一样,可以是非身体化的。

……虽然他偶尔会提及身体,但是,身体性的问题被认为是不相干的而被弃置一边。

”[6—p77]缺乏身体性的维度,可以说是海德格尔在世思想的一个重要缺陷。

在现象学传统中,梅洛-庞蒂克服了这一缺陷。

“身体是在世的媒介”[7—p77],“身体是我们在世界上的锚地(anchorage)”[7—p82]。

这类表述很好地传达出了梅洛-庞蒂哲学的要旨。

正是在身体性(embodiment)这个维度上,波兰尼和梅洛-庞蒂有一种思想的会聚。

Marjorie Grene最早洞察到,在梅洛-庞蒂和波兰尼之间有一种惊人的相似性。

在其《哲学证词》一书中,她回忆了她开始认识到两个哲学家的共同点的历史语境:“在1960-61年间,我无意间接触到了《知觉现象学》的英文本(法文版最早出版于1945年)——这件事情发生得有点晚了。

在5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中,我和迈克·波兰尼一起工作,其结果就是《个人知识》。

在我看来,梅洛-庞蒂的著作传达了同样的信息,但采取了不同的次序,并采用了我既能理解又能使用的语言(或者在当时看来是这样)。

”[6—p69] Marjorie Grene曾努力使波兰尼看到他和梅洛-庞蒂之间的相似性。

②正如Phil Mullins 所指出的那样,也许是在Grene的建议之下,波兰尼开始阅读梅洛-庞蒂的著作。

在1960年代,在讨论身体的认识论地位时,波兰尼曾多次提及梅洛-庞蒂③。

Richard Shusterman在评论身体化这个主题时指出,“在西方哲学中,梅洛-庞蒂有点像是身体的守护神。

……没有人能像梅洛-庞蒂那样,提出严格、系统和持续的论证,来证明身体在人类经验和意义中的优先性”[8—p151]。

相对而言,身体性不是波兰尼哲学的核心课题,而只是其默会认识论的一个方面,虽然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所以,波兰尼对身体性的讨论,不具备梅洛-庞蒂那样的义理规模。

但是,他以独特的视角,深入地阐发了身体的认识论地位,对于身体性论题的展开,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虽然Marjorie Grene提出了关于波兰尼和梅洛-庞蒂的思想会聚的课题,但是,按笔者的了解,这一课题尚未深入展开。

在系统深入地比较波兰尼和梅洛-庞蒂的身体性思想之前,还有更为基础性的工作要做。

所以,相对于Marjorie Grene提出的课题来说,本文的目标还是相当初步的。

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准确地阐明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的身体性维度,展示他在这个问题上的洞见,并澄清某种误解。

二、人类知识的身体根源与梅洛-庞蒂一样,波兰尼也是从对知觉的分析而切入身体性现象的。

当然,波兰尼并不像梅洛-庞蒂那样拥有一套系统的知觉理论。

他把知觉看作是默会认识的一个范例。

通过从默会认识论的角度来考察知觉,波兰尼把身体性现象主题化了。

试想一个视知觉的例子。

当一个对象发出一束光,进入我的眼睛,在我的身体中会有各种反应。

“这些反应作为辅助项起作用,我把它们整合起来以形成关于对象的视觉。

对象在身体内引起了这些反应,我所看到的对象,是我赋予这些反应的意义。

”[2—p38] 在我看到对象的时候,我身体内的许多反应是我不能就其本身来体验的。

在这些反应中,有一些是波兰尼所说的阈下线索,比如我的眼肌的收缩和我的内耳迷路的活动[9—p139~140],有些是大脑皮层上进行的神经过程。

尽管在我看到一个对象的时候,这些内在过程是不能就其本身来经验的,我还是根据我所看到的对象的感性性质(如形状、大小、位置、颜色等等)而意识到它们。

这些感性性质是我身体中的内在过程的意义。

作为默会认识的一个范例,视知觉中发生的过程是:把身体经验转化为关于外部对象的知觉。

在阐明了身体经验如何参与知觉的基础上,波兰尼把知觉的身体性特征一般化,提出了关于所有人类知识的身体根源以及人类心灵的身体性的普遍论断。

他说:从身体参与知觉行动的方式,可进而引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它包括所有知识和思想的身体根源……每当我们试图理解世界的时候,我们都得依赖于我们关于世界对我们身体的影响以及我们身体对这些影响的复杂反应的默会知识[9—p147~148]。

任何一种认知活动都预设了对我们身体的辅助意识,任何一种知识都有其身体根源。

波兰尼的结论是:“所有思想都是肉身性的(incarnate);它靠身体为生……”[9—p134],人类心灵本质上是身体化的,“因为人类心灵活动于、寓居于人的身体之中,所以,心灵只能被了解为是活动于、寓居于身体之中的”[9—p152]。

所有人类知识都有其身体根源这一主张,与下面这个事实是协调一致的,即通常我们不把我们的身体当作一个对象。

波兰尼把这个现象刻画为“我们的身体在宇宙中的独特地位”(the unique position of our body in the universe)。

他说:“我们身体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唯一这样一个各种东西的集合,我们几乎完全通过依赖于我们对它们的意识去关注其他东西而来了解它们。

这就是我们的身体在宇宙中的独特地位。

”[9—p159] 也就是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身体不是我们关注的中心。

通常,我们对自己的身体拥有一种辅助意识,以关注其他的东西。

他指出:这就是我们通常觉察到(意识到)我们的身体的方式。

只有当我们疼痛的时候,我们才以焦点的方式感觉到我们的内在部分。

我们很少观察我们身体的外在形象。

没有大镜子的人对他们身体的外在形象所知甚少。

正是对我们身体的辅助感觉,使我们感到,它是我们的身体。

这就是我们的身体通常对我们所具有的意义[9—p183]。

在我们的日常应对世界的活动顺利进行的时候,我们不会关注我们的身体。

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比如疼痛发生时,我们才会对它具有焦点意识。

当然,对于生理学家来说,当他检查我们的身体的时候,我们的身体是他关注的焦点,但是,值得强调的是,在他检查我们的身体的时候,他必须依赖于对自己身体的辅助意识。

总之,通常我们对自己身体的经验,就在于我们对它拥有辅助意识。

④波兰尼认为,在认识一个对象的活动中,主要牵涉到三种类型的辅助意识。

他说:“我们已经看到,在我们对综合体(comprehensive entity)的认识活动中,我们对综合体的诸细节的辅助意识,与我们对自己的身体存在的辅助意识以及文化存在的辅助意识,融为一体。

”[9—p134] 就是说,我们对综合体的诸细节的辅助意识,我们关于自己的身体的辅助意识,以及我们对建立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的文化遗产(特别是用来解释我们的研究主题的言述框架)的辅助意识,是我们在认识对象的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三种基本的辅助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