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安全知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地震知识与预防ppt
![地震知识与预防ppt](https://img.taocdn.com/s3/m/786f625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f.png)
提供物质支持
为受灾者提供必要的物资和住所,确保他们 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促进社区参与
加强社区内部的互助合作,共同应对地震带 来的挑战和困难。
组织志愿活动
鼓励和组织志愿者参与灾后重建工作,为受 灾者提供帮助和支持。
提供就业和教育培训机会
为受灾者提供就业和教育培训机会,帮助他 们重新融入社会和经济生活。
地震波与地震烈度
地震波
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两大类,体波包括纵波和横波,面波主要包括瑞雷波和 洛夫波。纵波传播速度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面波在特定条件下传播最慢。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的影响程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不 同烈度下对建筑物和生命的影响不同。
02 地震的危害
直接灾害
地震预警系统
地震预警原理
地震预警系统通过利用地震波传 播速度与电磁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提前检测到地震波并发出预警, 为公众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逃生
时间。
地震预警技术
地震预警系统主要依靠地震监测 站网和数据处理中心,通过实时 处理地震数据,快速确定地震参
数并发出预警信息。
预警信息发布
地震预警信息通过电视、广播、 手机短信、互联网等多种途径发
01
02
03
04
提供安全感
通过稳定和安慰的话语,让受 灾者感到安全和被关注。
倾听和支持
耐心倾听受灾者的感受和经历 ,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理
解。
教授应对技巧
教授受灾者应对心理创伤的技 巧,如放松训练、认知重构等
。
提供信息和资源
向受灾者提供相关的信息和资 源,帮助他们了解灾后重建的
过程和政策。
社会支持与灾后重建
为受灾者提供必要的物资和住所,确保他们 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促进社区参与
加强社区内部的互助合作,共同应对地震带 来的挑战和困难。
组织志愿活动
鼓励和组织志愿者参与灾后重建工作,为受 灾者提供帮助和支持。
提供就业和教育培训机会
为受灾者提供就业和教育培训机会,帮助他 们重新融入社会和经济生活。
地震波与地震烈度
地震波
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两大类,体波包括纵波和横波,面波主要包括瑞雷波和 洛夫波。纵波传播速度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面波在特定条件下传播最慢。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的影响程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不 同烈度下对建筑物和生命的影响不同。
02 地震的危害
直接灾害
地震预警系统
地震预警原理
地震预警系统通过利用地震波传 播速度与电磁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提前检测到地震波并发出预警, 为公众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逃生
时间。
地震预警技术
地震预警系统主要依靠地震监测 站网和数据处理中心,通过实时 处理地震数据,快速确定地震参
数并发出预警信息。
预警信息发布
地震预警信息通过电视、广播、 手机短信、互联网等多种途径发
01
02
03
04
提供安全感
通过稳定和安慰的话语,让受 灾者感到安全和被关注。
倾听和支持
耐心倾听受灾者的感受和经历 ,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理
解。
教授应对技巧
教授受灾者应对心理创伤的技 巧,如放松训练、认知重构等
。
提供信息和资源
向受灾者提供相关的信息和资 源,帮助他们了解灾后重建的
过程和政策。
社会支持与灾后重建
地震安全知识ppt课件
![地震安全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f2cf0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18.png)
加强房屋各部分的连接和 支撑,确保房屋在地震作 用下不发生散架和倒塌。
城市建筑抗震加固方法
增设抗震支撑
在建筑物的关键部位增设 抗震支撑,提高建筑物的 整体稳定性。
加固结构构件
采用加大截面、粘贴钢板 、碳纤维加固等方法,对 结构构件进行加固处理, 提高构件的抗震能力。
加强隔震减震措施
采用隔震支座、阻尼器等 隔震减震措施,减小地震 作用对建筑物的影响。
在救治过程中,要及时将伤员转运送医。用担架等物品将伤员 转运至安全地点,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05
建筑物抗震设防要求
建筑物抗震设防标准
地震烈度与设防等级
根据地震烈度区划图,确 定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等级
。
抗震设防分类
按照建筑物的重要性和使 用功能,将建筑物划分为 甲、乙、丙、丁四类,分 别采取不同的抗震设防措
地震成因
地震的主要成因包括地壳板块运动、火山活动、塌陷和人为因素等。其中,地 壳板块运动是地震最主要的成因,由于地球内部的地幔对流和板块相互作用, 导致地壳应力不断积累,最终引发地震。
地震分类与特点
地震分类
根据震源深度、震级大小和地震序列等特点,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火山地震、诱发地震 和人工地震等。
预警信息发布途径
广播、电视
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向公众发布地 震预警信息,提醒人们采取紧急避震 措施。
手机短信、APP推送
通过手机短信、APP推送等方式向用 户发送地震预警信息,确保信息覆盖 范围广、传播速度快。
03
地震应急避险措施
家庭防震准备
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明确地震发生时的应急联系方式 、集结地点和逃生路线。
地震活动规律
地震活动具有时间上的不均匀性、空间上的集中性和强度上的差异性等特点。通 过对历史地震资料的分析,可以发现某些地区的地震活动存在周期性、迁移
城市建筑抗震加固方法
增设抗震支撑
在建筑物的关键部位增设 抗震支撑,提高建筑物的 整体稳定性。
加固结构构件
采用加大截面、粘贴钢板 、碳纤维加固等方法,对 结构构件进行加固处理, 提高构件的抗震能力。
加强隔震减震措施
采用隔震支座、阻尼器等 隔震减震措施,减小地震 作用对建筑物的影响。
在救治过程中,要及时将伤员转运送医。用担架等物品将伤员 转运至安全地点,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05
建筑物抗震设防要求
建筑物抗震设防标准
地震烈度与设防等级
根据地震烈度区划图,确 定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等级
。
抗震设防分类
按照建筑物的重要性和使 用功能,将建筑物划分为 甲、乙、丙、丁四类,分 别采取不同的抗震设防措
地震成因
地震的主要成因包括地壳板块运动、火山活动、塌陷和人为因素等。其中,地 壳板块运动是地震最主要的成因,由于地球内部的地幔对流和板块相互作用, 导致地壳应力不断积累,最终引发地震。
地震分类与特点
地震分类
根据震源深度、震级大小和地震序列等特点,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火山地震、诱发地震 和人工地震等。
预警信息发布途径
广播、电视
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向公众发布地 震预警信息,提醒人们采取紧急避震 措施。
手机短信、APP推送
通过手机短信、APP推送等方式向用 户发送地震预警信息,确保信息覆盖 范围广、传播速度快。
03
地震应急避险措施
家庭防震准备
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明确地震发生时的应急联系方式 、集结地点和逃生路线。
地震活动规律
地震活动具有时间上的不均匀性、空间上的集中性和强度上的差异性等特点。通 过对历史地震资料的分析,可以发现某些地区的地震活动存在周期性、迁移
《地震安全知识》课件
![《地震安全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44dd8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4.png)
被埋压时的自救措施
01
02
03
04
保持冷静
在地震后被埋压时,保持冷静 和清醒的头脑至关重要,有助 于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寻找安全空间
尽可能向有光线、空间较大的 地方移动,避免在狭小、低矮
的空间内停留。
保持呼吸通畅
清理口鼻周围的尘土,尽量保 持呼吸通畅,等待救援。
保存体力
在被埋压期间,尽量保持体力 ,不要盲目挣扎,以免消耗过
地震预警只能提供一定 程度的预警时间,受到 地震震级、地表地质等 因素的影响,预警时间 可能会缩短。
包括家庭成员的紧急疏 散路线、避难所选择、 重要物品的预先整理等 。
包括便携式照明、急救 包、水、食品等,确保 在地震发生后能够维持 基本生活需求。
通过模拟演练,提高家 庭成员在紧急情况下的 反应能力和自救能力。
地震的分类
01
02
03
浅源地震
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地 震,通常破坏程度较大, 对人类生活和生产造成较 大影响。
中源地震
震源深度在60-300公里之 间的地震,破坏程度相对 较小,但可能引起较大的 地面振动和破坏。
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大于300公里的 地震,通常不会造成地表 破坏,但可能引起地下岩 层的变形和破裂。
地震监测网络
建立和完善地震监测网络 ,及时捕捉地震信息,为 预警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预警信息发布
建立快速、准确的地震预 警信息发布机制,以便公 众及时获取预警信息并采 取应对措施。
预警系统覆盖范围
扩大地震预警系统的覆盖 范围,确保更多地区能够 受益于预警系统的保护。
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
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开展防震减灾宣传 教育,提高公众对地震的认识和
防地震安全知识课件完美版
![防地震安全知识课件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18e05267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9f.png)
火 灾
毒气泄露
水 灾
山崩、滑坡、泥石流
1)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2)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必要时要匍匐前行;3)设法隔断火源。
1)用湿毛巾捂住口、鼻;2)千万不要使用明火;3)不要慌乱拥挤;4)待地震停止后再设法转移5)遇到化工厂等着火,并有毒气泄漏,不要朝顺风的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6)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1)将被埋压者头部暴露出来,清除口、鼻内的尘土,再使其胸腹部和身体其他部分露出; 2)对于不能自行出来者,应使其尽量充分暴露全身再抬救出来,不可强拉硬拽。
1)蒙上眼睛,使其避免强光的刺激; 2)不可使其突然进食、进水过多; 3)要避免被救人情绪过于冲动; 4)对于受伤者,要就地做相应的应急处理
定位
扒挖
3.2避震原则及判断要因地制宜,不要一定之规要行动果断,不要
3.3避震时自我保护
3.3避震时自我保护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
3.4不同场所的避震方法——在住所
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1、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2、内墙墙根、墙角;3、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 小的地方
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有些地区本身就是这两个地震带的组成部分。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挤压作用,我国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地震活动的范围广、强度大、频率高
1.5 我国的地震带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
1.6 地震预报
地震预报是针对破坏性地震而言的,是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前作出预报,使人们可以防备。
防震减灾知识PPT课件
![防震减灾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6e5d1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9.png)
救
挖掘被埋压人员时应保护支撑物以防进一步倒塌伤人;使伤者先暴露头
人
部,清除其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 工呼吸;
方
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可生拉硬扯,以免造成进一步受伤,脊椎损 伤者,搬运时,应用门板或硬担架;当发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者,应
法
立下标记,以待救援。
五、长治会不会发生地震
在公共场所如何避震?
在室内如何避震?
在学校如何避震?
“大家不要慌,躲在 桌子下,靠门窗的同 学躲到墙根下!”
正在教室上课时,要在教师指 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 各 自的课桌下。
千万不能跳楼!
在户外场所如何避震?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 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 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 回到教室去。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指发生7级以上地震,或造成300
人以上死亡,产生特别重大社会影响的地震。
为什么要在学校进行防震
? 减灾科普知识的教育
法律 法规 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第二十三条规定:各级人民政 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防震 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 民在地震灾害中自救、互救的 能力。
(4)看现在。解放以后,长治市记录最早的一次破坏性地震 是1965年9月4日发生在平顺的4.5级地震,到目前为止,共记 录三级以上地震十二次,其中四级以上地震四次,这说明长治 地区的地震并不是不活动。04年2月20日,黎城发生3.6级地震 、6月29日沁源发生3.2级。06年8月到9月黎城和潞城交界处发 生小震群。
地球是不断运动的,所 以地球表面的地壳也是不断 运动着的。原先的海底会随 着地壳的变化慢慢升起,变 为高山。
沧海桑田
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 在几千万年前就曾是一片 沧海。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PPT课件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f2967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9.png)
公众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向公众普 及地震灾害的基本知识和应对方 法,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
自救互救能力。
学校教育
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通过课堂教育、主题活动等形式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
社区宣传
利用社区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平 台,定期发布地震安全知识和应急 措施,提醒居民关注地震安全。
学校防震教育
制定防震减灾教育计划
学校应制定详细的教育计划,明确教育目标、内容、方式和时间 安排,确保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开展地震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地震应急演练,模拟地震发生时的紧急疏散和自 救互救场景,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强化教师培训
对教师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应 对能力,确保教学质量。
家庭关系重建
地震可能导致家庭成员伤亡或财产损失,需要重新建立家庭关系,共同 面对困难,互相支持,增强家庭凝聚力。
03
社会关系重建
地震后,社区和社会组织需要重新建立,受灾群众需要重新融入社会,
参与社区重建工作,加强社会联系和互助合作。
重建家园的步骤
评估灾情
对受灾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了 解灾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为
国际援助与合作
国际援助
地震灾害具有国际性,国际社会 通常会向受灾国家提供援助,包 括资金、物资、技术和经验等方 面的支持。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是减轻地震灾害影 响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通过信 息共享、技术交流、联合救援等 方式加强国际合作。
05
CATALOGUE
防震减灾的宣传教育
提高防震减灾意识
如果发现身边有人被困,应立即报告救援人员或报警求救。在救援人员到达之前, 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救助措施,如清理口鼻、止血等。
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向公众普 及地震灾害的基本知识和应对方 法,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
自救互救能力。
学校教育
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通过课堂教育、主题活动等形式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
社区宣传
利用社区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平 台,定期发布地震安全知识和应急 措施,提醒居民关注地震安全。
学校防震教育
制定防震减灾教育计划
学校应制定详细的教育计划,明确教育目标、内容、方式和时间 安排,确保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开展地震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地震应急演练,模拟地震发生时的紧急疏散和自 救互救场景,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强化教师培训
对教师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应 对能力,确保教学质量。
家庭关系重建
地震可能导致家庭成员伤亡或财产损失,需要重新建立家庭关系,共同 面对困难,互相支持,增强家庭凝聚力。
03
社会关系重建
地震后,社区和社会组织需要重新建立,受灾群众需要重新融入社会,
参与社区重建工作,加强社会联系和互助合作。
重建家园的步骤
评估灾情
对受灾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了 解灾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为
国际援助与合作
国际援助
地震灾害具有国际性,国际社会 通常会向受灾国家提供援助,包 括资金、物资、技术和经验等方 面的支持。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是减轻地震灾害影 响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通过信 息共享、技术交流、联合救援等 方式加强国际合作。
05
CATALOGUE
防震减灾的宣传教育
提高防震减灾意识
如果发现身边有人被困,应立即报告救援人员或报警求救。在救援人员到达之前, 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救助措施,如清理口鼻、止血等。
防震减灾ppt优秀课件
![防震减灾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4ba51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9.png)
保存体力
敲击求救
不要大声高喊,等听到外 面有人时再呼救,也能够 用敲击声求救。
• 如果发既有外伤,可 以撕破衣服进行简朴 包扎,进行止血。
未雨绸缪,让我们仔细学习防震救灾 知识,为我们旳生命买一份保险加一把锁 吧!
怎依法追究其法律 责任。
三、家庭防震
做好家庭防震(一)
在地震危险区、多震区、已公布地震预报地域旳居民须制 定家庭防震计划。
根据政府或有关部门旳防震要 求,准备食品和饮料
检验和加固住房
把墙上 旳悬挂物 取下来或 固定住, 预防掉下 来伤人。
不要乱跑,避开人多旳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楼房,尤其是有玻璃幕墙旳建筑; 过街桥、立交桥; 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 广告牌、吊车等。
在野外怎样避震
避开山边旳危险环境: 避开山脚、陡崖, 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
避开陡峭旳山坡、山崖,以防 地裂,滑坡等。
什么是地震活命三角区
发生地震时一定要找到能够构成三角区旳空间去规避
这是倒下旳墙和梁 活命三角区
物体越结实 形成三角形 空间就越大
大床 桌子 沙发 汽车
这是倒下旳墙和梁 活命三角区
哪里能够迅速找到活命三角区?
最佳躲在支撑多空间小旳卫生间
假如地震发生,你应该这么做: 1、迅速寻找一种大而坚实旳物体 2、移动并接近它旳一侧 3、尽量卷缩自己身体靠下
震后自救
假如被压埋怎么办?
搬开身边可搬动旳碎砖瓦等杂物,扩大 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 强,预防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 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防震科普知识课件PPT
![防震科普知识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dcf3cf9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5.png)
加强防震减灾科 普宣传和教育
提高公众防震意识是防震减 灾工作的重要环节。建议加 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和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普及地震知 识和防震减灾技能,提高公 众的防震意识和自救互救能 力。
完善应急救援体 系
应急救援是减轻地震灾害损 失的关键环节。建议完善应 急救援体系,加强应急救援 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 力和效率。同时,加强应急 物资储备和调配,确保救援 工作的顺利进行。
01
通过课堂教育、宣传栏、演练等多种形式,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提高师生员工的防震意识。
紧急疏散演练
02
定期组织紧急疏散演练,让师生员工熟悉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
,提高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的能力。
建筑物抗震性能评估
03
对学校等公共场所的建筑物进行抗震性能评估,及时加固改造
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
个人自救互救技能培养
地震次生灾害及其危害
次生灾害类型
包括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瘟疫等。
危害
地震次生灾害可能加重地震直接灾害的损失,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例如,火灾会烧毁房屋和财 产,造成人员伤亡;水灾会冲毁道路、桥梁和农田等;毒气泄漏和瘟疫则可能引发公共卫生危机。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历史资料分析法
通过分析历史地震资料,评估 未来地震发生的概率及其可能
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公众的地震安全 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地震保险制度
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工作,为制 定科学合理的防震减灾策略提供依据。
建立地震保险制度,为受灾群众提供经济 补偿和重建支持。
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应急指挥体系
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 条块结合的应急指挥体系,确保地震应
地震ppt课件免费
![地震ppt课件免费](https://img.taocdn.com/s3/m/4d4c18c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8e.png)
叫方法等。
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自救技能
学习在地震发生时如何快速躲避、保护自己,以 及被困时如何保持生存。
互救技能
了解在地震发生后如何进行互救、救援,包括正 确使用救援工具、救援注意事项等。
心理调适
提供地震灾害后的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受灾者缓 解心理压力、重建可能发生的地震。
地震预警系统
01
02
03
地震监测网络
利用大量地震监测仪器, 实时监测地壳运动。
数据处理中心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快速 处理,分析出地震发生的 时间、地点和震级等信息 。
预警发布系统
将分析结果通过广播、电 视、手机短信等方式快速 传递给公众,以便及时采 取避震措施。
地震预防措施
建筑抗震设计
塌陷地震
总结词
由地下空洞或矿井塌陷引起的地震。
详细描述
塌陷地震是由于地下空洞或矿井塌陷而引起的地震。这种地震通常发生在矿井开 采或地下工程较为发达的地区,如中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人工地震
总结词
由人为活动如地下核爆炸、大规模爆 炸等引起的地震。
详细描述
人工地震是由于人为活动如地下核爆 炸、大规模爆炸等引起的地下震动。 这种地震通常发生在人类活动较为密 集的地区,如城市、工业区等。
地震 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
• 地震的基本知识 • 地震的形成原因 • 地震的预测与预防 • 地震的危害与影响 • 地震的救援与重建 • 地震的安全教育
01
地震的基本知识
地震的定义
地震
地球内部岩层在地壳运动过程中 发生突然破裂,释放出集聚的能
量,形成地面的震动和变形。
地震波
地震发生时,会以震源为中心向四 周传播的弹性波,分为体波和面波 两类。体波包括纵波和横波,面波 为在地表传播的波。
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自救技能
学习在地震发生时如何快速躲避、保护自己,以 及被困时如何保持生存。
互救技能
了解在地震发生后如何进行互救、救援,包括正 确使用救援工具、救援注意事项等。
心理调适
提供地震灾害后的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受灾者缓 解心理压力、重建可能发生的地震。
地震预警系统
01
02
03
地震监测网络
利用大量地震监测仪器, 实时监测地壳运动。
数据处理中心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快速 处理,分析出地震发生的 时间、地点和震级等信息 。
预警发布系统
将分析结果通过广播、电 视、手机短信等方式快速 传递给公众,以便及时采 取避震措施。
地震预防措施
建筑抗震设计
塌陷地震
总结词
由地下空洞或矿井塌陷引起的地震。
详细描述
塌陷地震是由于地下空洞或矿井塌陷而引起的地震。这种地震通常发生在矿井开 采或地下工程较为发达的地区,如中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人工地震
总结词
由人为活动如地下核爆炸、大规模爆 炸等引起的地震。
详细描述
人工地震是由于人为活动如地下核爆 炸、大规模爆炸等引起的地下震动。 这种地震通常发生在人类活动较为密 集的地区,如城市、工业区等。
地震 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
• 地震的基本知识 • 地震的形成原因 • 地震的预测与预防 • 地震的危害与影响 • 地震的救援与重建 • 地震的安全教育
01
地震的基本知识
地震的定义
地震
地球内部岩层在地壳运动过程中 发生突然破裂,释放出集聚的能
量,形成地面的震动和变形。
地震波
地震发生时,会以震源为中心向四 周传播的弹性波,分为体波和面波 两类。体波包括纵波和横波,面波 为在地表传播的波。
高中班会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 课件 (18张PPT)
![高中班会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 课件 (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a011bd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5.png)
地震防护要熟记
一、震时是跑还是躲? ♠地震发生时 地震发生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持镇静, 就地避震!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 安全地方。
♤避震应选择
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 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 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地震防护要熟记
二、躲避地震时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三、如何避震?
01
较安全的避震地点
选择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 点。坚固的桌下或床边; 低矮、坚固的家具边;开 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 如卫生间、厨房、储藏室 等。
家住楼房怎样避震:
02
震时要注意
迅速关闭电源、火源; 千万不要滞留在床上; 千万不能跳楼;不要到 阳台上去;不要躲到外 墙边或床边。
03
高楼的避震和撤离
02
地震知识知多少
地震知识知多少
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 象。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
地震
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 周期性。表现为在一定时间段 内地震活动频繁,强度大,称 为地震活跃期;而另一时间段 内地震活动相对来讲频率少, 强度小,称为地震平静期。
地震知识知多少
◈世界地震分布
地震密集带 02
从中国的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中西部直 至云南,有一条纵贯中国大陆、大致呈南北 走向的地震密集带,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强烈 地震,被称为中国南北地震带。2008年5月 12日汶川8.0级地震就发生在该带中南段。 该带向北可延伸至蒙古境内,向南可到缅甸。
01 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
平时选好柱子多、开间小 的地方作为临时避震场所。 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安全通 道,不要去乘电梯;如果震 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 若打不开要蹲下,抓牢扶 手。
地震知识ppt课件
![地震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42b9a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3.png)
加强地震科普宣传
提高公众对地震的认识和应对 能力,加强地震预警信息的传 播和普及。
投资地震研究
加大对地震研究的投入,推动 地震监测、预测和减灾技术的
创新和发展。
04 地震案例分析
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非常严重的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该地震发生在1976年,震级为7.8级,震中位于唐山市区附 近。
总结词
了解地震的分类和分布有助于更好地预 测和应对地震灾害。根据不同的分类标 准,地震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浅源地 震、深源地震、构造地震等。同时,地 震的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主要集中在 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等地区。
VS
详细描述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地震可以分为多种 类型。根据震源深度,地震可以分为浅源 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中源地 震(震源深度在60-300公里之间)和深 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公里)。根据 成因,地震可以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 、塌陷地震等类型。此外,根据地震的分 布规律,地震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震带 、欧亚地震带等地区,这些地区的地壳构 造活动较为活跃,容易发生地震灾害。
掌握应急避险技能
在地震发生时,应保持冷静,迅 速采取正确的避险姿势和避险措 施,如躲在桌子下、关闭火源等
。
学习自救互救知识
了解如何进行自救和互救,掌握 心肺复苏等基本的急救技能,以
便在地震后及时进行救援。
及时报警求助
在地震后应尽快报警求助,并告 知地震的地点、震级等信息,以 便专业救援队伍及时赶到现场进
唐山大地震造成了大量建筑物倒塌和损坏,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也遭 到了严重破坏。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和科技水平有限,救援工作面临很
大的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
.-.
地震概况
地震概况
地面破坏:如裂缝,隆起或陷落 建筑物的破坏:房屋倒塌,桥梁 断 裂、水坝开裂、铁轨变形山崩、 滑坡、 海啸 火灾、水灾、毒气泄露、瘟疫
德泰堂小泰博士 分析地震分布
地震防护知识
地震前兆
面对地震我们应该 掌握些什么?
震中防护措施
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
自救与他救
地震防护知识——震后
地震防护知识——震后
自救、互救知识要点
若不幸被埋在了废墟中,应争取将双手从被压物中抽出来,以清理头 部、口部及胸腔前的杂物,保持正常呼吸。 求生意识强,无法脱险时,不要惊慌和大喊大叫,要注意保持体力,一 定要树立坚定的求生信念。 借助旁物如砖块、木棍等支撑残恒断壁,稳定生存空间。 听到废墟外有声音时,应用硬物敲击能产生声响的物体,发出求救信号。
时间就是生命
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因 为你已经做好准备看,因为你有求 生的机会,只要沉着应战,合理避 震,定能化险为夷的。
就近避震 室内选择就近结实、能掩护身体的 物体下(旁)、
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空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室外处选择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 身体重心。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 燃易爆气体。
地震防护知识——震中
在商场、书店、影剧院、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 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高耸或悬挂物。
地震防护知识——前兆
地下水异常
生物异常
地声异常
电磁异常
气象异常 等。
地震防护知识——震前
地震防护知识——震前
地震防护知识——震前
地震防护知识——震前
地震防护知识——震中
震中救命三角区
地震防护知识——震中
地震防护知识——震中
地震防护知识——震中
地震防护知识——震中
地震防护知识——震中
震后,灾区群众应积极投入互救,这是减轻人员伤亡的最及时、最有效 的办法。 发现了生还人员后,须先将被埋人员的头部从废墟中暴露出来,清楚口 鼻内的尘土,以保证其呼吸畅通。 对伤害严重,不能自行离开埋压处的人,应小心的清楚起身上和周围的 埋压物,将被埋压人员抬出废墟,切忌强拉硬拖。
地震防护知识
应急需要些 什么东西呢?
.-.
地震概况
地震概况
地面破坏:如裂缝,隆起或陷落 建筑物的破坏:房屋倒塌,桥梁 断 裂、水坝开裂、铁轨变形山崩、 滑坡、 海啸 火灾、水灾、毒气泄露、瘟疫
德泰堂小泰博士 分析地震分布
地震防护知识
地震前兆
面对地震我们应该 掌握些什么?
震中防护措施
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
自救与他救
地震防护知识——震后
地震防护知识——震后
自救、互救知识要点
若不幸被埋在了废墟中,应争取将双手从被压物中抽出来,以清理头 部、口部及胸腔前的杂物,保持正常呼吸。 求生意识强,无法脱险时,不要惊慌和大喊大叫,要注意保持体力,一 定要树立坚定的求生信念。 借助旁物如砖块、木棍等支撑残恒断壁,稳定生存空间。 听到废墟外有声音时,应用硬物敲击能产生声响的物体,发出求救信号。
时间就是生命
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因 为你已经做好准备看,因为你有求 生的机会,只要沉着应战,合理避 震,定能化险为夷的。
就近避震 室内选择就近结实、能掩护身体的 物体下(旁)、
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空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室外处选择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 身体重心。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 燃易爆气体。
地震防护知识——震中
在商场、书店、影剧院、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 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高耸或悬挂物。
地震防护知识——前兆
地下水异常
生物异常
地声异常
电磁异常
气象异常 等。
地震防护知识——震前
地震防护知识——震前
地震防护知识——震前
地震防护知识——震前
地震防护知识——震中
震中救命三角区
地震防护知识——震中
地震防护知识——震中
地震防护知识——震中
地震防护知识——震中
地震防护知识——震中
震后,灾区群众应积极投入互救,这是减轻人员伤亡的最及时、最有效 的办法。 发现了生还人员后,须先将被埋人员的头部从废墟中暴露出来,清楚口 鼻内的尘土,以保证其呼吸畅通。 对伤害严重,不能自行离开埋压处的人,应小心的清楚起身上和周围的 埋压物,将被埋压人员抬出废墟,切忌强拉硬拖。
地震防护知识
应急需要些 什么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