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第9课《劝学》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劝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劝学》被收入高中语文必修第三册的第三单元,这一单元主要学习古代议论性散文(另有先秦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汉代贾谊《过秦论》、唐代韩愈《师说》)。这些课文都是古代议论性散文名篇,滔滔雄辩,形象生动,通过反复诵读、咀嚼文章,可以聆听学者先哲的济世忠告,体会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借鉴古人为文的议论艺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学习议论体文言文,让学生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汲取民族智慧”,“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品,也是其开宗明义的第一篇,文质兼美,论述学习对修身行世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通过诵读、旁注、讨论等活动,对学生的心灵进行熏陶,从而塑造其美好心灵,让学生领悟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和宏大精微的思想情怀,培养人文情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古代“优秀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本文表述对自然和人生的理性认识,阐发学术观点,不仅依靠逻辑推理和抽象思辨来完成,还灌注浓烈的情感,妙用20个比喻句,用比喻说明道理,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构思奇妙,形象生动,因此这是训练比喻说理的绝佳范例。通过反思如何用比喻来说理,培养学生质疑探究、分析概括、议论写作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学生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让他们结合注释在课前预习完成字句疏通,教师利用第一课时对本文重难点字词进行点拨。而《劝学》妙用20个比喻,以喻代议,寓议于喻,只有将这些比喻与所阐述的道理探究清楚,才能将课文内容理解得比较透彻,而这恰好是学生学习中理解的难点,因此将本课设计为第二课时。本课的意义在于:通

过旁注,让学生领悟到文章如何通过比喻生动形象地阐述道理;同时高二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先秦时期儒学大师,通过文章中所体现的睿智哲思带给学生一次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洗礼。通过学习,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关注历史、关注自我,肩负起应有的使命和责任,并将学习所得运用到写作中去,学会使用比喻说理,生动形象地阐发观点,提高议论文写作水平。

三、【目标分析】

1、结果性目标:能够运用比喻说理的方式,写一段文字

2、体验性目标:通过诵读、旁注、交流等活动,体验比喻与生动说理的关联

四、【教学媒体】

多媒体、黑板、水溶性粉笔、投影

五、【核心任务分析】

1、核心任务:诵读《劝学》,勾画文中的比喻句,探究其蕴涵的道理。

2、设计分析:

本文是《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议论性散文。文章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本文让学生合作探究文中比喻所蕴含的道理,让他们体会到比喻在说理过程中的作用,领悟其化深奥为浅易、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生动的表达效果,并以此为依托尝试运用比喻说理的方式,写一段文字,从而对高二学生议论文写作具有借鉴意义,因此本文的核心问题为:诵读《劝学》,勾画文中的比喻句,探究其蕴涵的道理。

六、【教学环节】

七、【评价预设】

(1)“提出问题”环节,学生能够体会到材料二“生动形象”,但是未必都能发现是运用比喻说理的效果,需要老师引导;教师对学生是否体验到运用比喻说理生动形象的效果进行评价;(2)“解决问题”环节,学生旁注道理表述

未必得当,需要同伴交流修订;教师对学生能否恰当地旁注道理进行评价;(3)“反思提升”环节,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喻体特征进行总结总结归纳,体会其化抽象为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教师对学生归纳和提炼准确性进行评价;(4)“运用反馈”环节,学生写作、交流、展示的时间要留够,学生评点时可能存在角度不恰当、用语不严谨的情况;教师围绕喻体选择的恰当性、说理的生动形象性进行评价。

八、【信息搜集】

学生习作展示:

学生一:

古语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饱读诗书者,自如苍劲直松柏,立于悬崖之边,却竭尽全力汲取养分。它们点滴艰苦地积累,不知不觉其纹理已然致密紧实。唯其内充盈饱满,方能以傲然独立之姿,长久立于世界之巅,供世人瞻仰。

而内心空虚者,当如千年枯胡杨,尽管外表散发着历史的沧桑感,内部却早已空洞,轻轻一敲,唯听见其空虚的回音。从来没有积累过,内心空无一物,灵魂没有质感,终会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消逝,不复存在。

学生二:

人之初生,若宣纸那般洁净、纯白,令人赞叹。久而久之,或许是厌烦了宣纸的单调,再也没有人关注它的纯白,而是耻笑它的空白。然而当人遇上诗书,在诗书的世界中畅游,就仿佛宣纸遇上墨,点滴浸透,深入灵魂。于是,墨于白纸上勾勒优雅的曲线,诗书在灵魂间描摹恬静的轮廓;墨迹在白纸上旋转、跳跃,带着淡淡的墨香气息,诗书在灵魂间舞蹈、流连,渲染浓浓的书卷气息;再点上几滴《春秋》卷中的朱砂红,轻抹几许《离骚》曲中的青翠绿,添描一片《诗经》歌中的湖水蓝。宣纸不再单调,终成一幅大气壮阔的水墨山水画;而灵魂亦不再空白,而是以绚丽高雅的姿态缭绕着书卷中的缕缕墨香,优雅地映耀着人生路漫。

学生三:

人读书,犹如海绵吸水,读的书越多,自身的知识越丰富,则越有重量。而知识的沉淀会改变人的气质,这种气质由内而生,是饱览群书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就像一坛陈年老酒,不由自主地散发出醇香的气息。书法家经过长期的苦练,自会写就一手绝妙的书法;小说家经过多年的积累,当能创作一篇绝世的佳作;音乐家经过长久的积淀,自能演奏一曲空前的乐章;我们经过诗书的浸润,便自然会变得风雅。

学生四:

兰花之馥郁,缘自其内花蜜的沉聚,日积月累愈显其迷人;云杉之高耸,缘自其对大地营养之汲取,日积月累方显其挺拔;高山之巍峨,缘自细碎土石之堆积,日积月累愈显其雄伟;君子之高雅,缘自其对书籍之博览,日积月累愈显其风华。

学生五: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读书的过程,犹如幼苗扎根土壤,吮吸养分。读得越深,诚如根须愈发渗入至土壤深处;读得越广博,正如根须愈发扩展得更为繁茂。深远宽广的根须,助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精深广泛的阅读,让我们变得气度非凡。

学生六:

种子在土壤中沉默着,只有在朝露的灌溉下,才能慢慢萌芽、破土而出、长成叶、开成花,体验绽放的欣喜。而朝露之于种子,正如书籍之于我们,我们慢慢地体验知识的浸润,不断汲取养分,才能使我们气质芳华,如鲜花般华丽而芬芳。

学生七:

如果胸中有内涵,气质就会由内而外地散发。这正如一个沉甸甸的果实,正是因为汲取了营养才会变得饱满、诱人。同时“绣花枕头一包草”说的就是如果内部空虚,再好的外表也不能掩饰内在的丑陋。腹有诗书,正如溪水充盈了干枯的河流,鲜花点缀了荒芜的旷野,让人优雅的气质由内而外地散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