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编制及应急管理
应急预案的编制与管理方法
应急预案的编制与管理方法引言
- 应急预案的重要性
- 编制和管理应急预案的目的
第一节:确定编制应急预案的步骤
- 分析和评估风险
- 了解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 评估风险的严重性和可能性
- 确定关键风险因素
- 确定组织内部角色和责任
- 澄清各个部门的职责和义务
- 指定危机应对团队的成员
- 制定协调和通信机制
- 收集必要信息
- 收集相关紧急情况的历史数据
- 确定可用的资源和设施
- 了解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第二节:编制应急预案的关键内容
- 确定紧急情况的等级和分类
- 区分紧急情况的不同等级
- 分类成功应对策略和方法
- 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
- 确定关键决策者和协调者的角色
- 制定行动计划和时间表
- 规划应对措施和资源利用
- 准备有效的沟通和通知机制
- 设计快速有效的内部和外部通信方法 - 建立适当的通信渠道和工具
- 确保信息的准确和及时传递
第三节:应急预案的管理与更新
- 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
- 设立跟踪和评估紧急情况的指标和标准 - 建立监测措施和方法
- 定期评估和修订应急预案
- 培训和演练
- 培训员工熟悉应急预案的内容和程序 - 定期组织模拟演练和实战演习
- 分析和总结演练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 不断改进和更新
- 收集并分析应急事件的教训和经验教训
- 针对性地更新和改进应急预案
- 及时了解最新的技术和行业发展趋势
结论
- 应急预案的编制和管理是组织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
- 需要经过系统地分析、编制和管理来确保有效性和实用性- 持续的监测、培训和改进是应急预案的关键元素。
应急管理措施及处置预案
一、概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突发事件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制定了相应的应急管理措施及处置预案。
以下是对应急管理措施及处置预案的概述。
二、应急管理措施1. 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1)成立应急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各级各类应急管理工作。
(2)明确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在应急管理中的职责,形成上下联动、协同作战的应急管理格局。
2.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1)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应急物资的充足和及时供应。
(2)定期对应急物资进行维护和更新,提高应急物资的使用效能。
3. 提高应急队伍素质(1)加强应急队伍培训,提高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
(2)建立应急志愿者队伍,发挥社会力量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4. 强化应急演练(1)定期开展各类应急演练,检验应急管理体系和处置预案的实效。
(2)通过演练,提高各级各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处置预案1. 突发事件预警(1)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对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进行排查,采取预防措施。
2.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1)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2)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救援行动。
(3)及时疏散转移受灾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 突发事件善后处理(1)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恢复正常生活。
(2)对受损基础设施进行修复,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3)总结突发事件处置经验,完善应急预案。
四、总结应急管理措施及处置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
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加强应急管理措施及处置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应急预案编制步骤包括
应急预案的编制是组织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
以下为应急预案编制的基本步骤,旨在确保预案的全面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一、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1. 组建由相关部门负责人、专业人员、基层工作人员组成的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2. 明确小组成员职责,确保编制工作有序进行。
二、调研分析1. 收集国内外相关应急预案编制经验,了解国内外突发事件应对情况。
2. 分析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包括地理环境、资源状况、产业结构、人口分布等。
3. 调查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
三、制定应急预案编制大纲1. 根据调研分析结果,确定应急预案的编制范围和目标。
2. 制定应急预案编制大纲,明确预案的结构、内容、格式等要求。
四、编制应急预案1. 编制应急预案正文,包括以下内容:a. 引言:阐述编制应急预案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b. 事件分类:明确应急预案适用的突发事件类型。
c. 组织机构:明确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领导小组、应急指挥部、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等。
d. 应急响应:详细说明应急响应流程、响应措施、应急资源调配等。
e. 预防与控制:阐述预防措施、控制措施、监测预警等。
f. 后期处置:明确善后处理、恢复重建、责任追究等。
g. 应急预案管理:说明应急预案的审批、修订、培训、演练等。
2. 编制应急预案附件,包括:a. 应急预案编制依据;b. 应急物资清单;c. 应急队伍名单;d. 应急预案相关表格、图表等。
五、评审与修订1. 组织专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2. 根据评审意见,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
六、审批与发布1. 将修订后的应急预案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2. 经批准后,发布应急预案,并报备相关部门。
七、宣传与培训1. 组织开展应急预案宣传,提高全员应急意识。
2. 对相关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确保应急队伍熟悉预案内容。
八、演练与评估1.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应急预案的编制方法
应急预案的编制方法一、引言应急预案是指为应对突发事件、紧急情况或灾害事故而制定的一套行动步骤和应对措施。
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可以提高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减少损失并保护员工和财产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应急预案的编制方法。
二、需求分析在编制应急预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组织的需求和目标。
这包括了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认知、对应对措施的明确和资源的分配等。
通过对组织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评估,可以确定应急预案编制的重点和范围。
1. 内部环境评估了解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员工和设施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人员组织结构:了解各个部门的职责分工和人员编制,明确责任人和领导层级。
- 设备设施:对组织内的重要设备设施进行评估,了解其性能和可靠性。
- 人员素质:评估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了解是否存在培训需求。
2. 外部环境评估了解组织周围的外部环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周边社区:了解周边社区的规划和人员流动情况,明确可能影响组织的主要风险。
- 执法机构:与当地执法机构建立联系,了解其职责和资源分配,确定合作方式。
- 政策法规:了解相关的应急管理法规和政策,确保预案的合法性。
三、编制步骤1. 制定编制计划根据需求分析,制定一份详细的编制计划,明确编制应急预案的时间表、责任人和工作分工。
确保编制过程的有序进行。
2. 风险评估根据需求分析中的外部环境评估,确定可能影响组织的主要风险和潜在威胁。
通过风险评估工具和分析方法,对每种风险进行评估和分类,确定其概率和影响程度。
3. 灾害风险管理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灾害风险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风险控制措施:制定一系列可行的控制措施,包括加强设备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培训员工的应急知识和技能、加强供应链管理等。
- 风险转移措施:购买适当的保险,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或其他机构。
- 风险避免措施:针对高风险的活动或区域,采取避免的策略,如迁移设施或关闭危险区域。
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教材
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教材在当今社会,各种突发事件频发,如何有效应对成为了每个组织、企业乃至个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应急预案的编制与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的教材范本,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实施应急预案。
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指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预先制定的一系列应急响应和处理措施。
它包括了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
我们来看看如何编制应急预案。
编制应急预案需要遵循以下步骤:确定预案的目标和范围、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应急响应策略、明确应急组织和职责、编写预案文档、进行预案审查和批准、发布和培训预案、定期演练和更新预案。
在编制预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到各种可能的风险因素,如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等,并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我们可以制定出相应的应急响应策略,如撤离、救援等。
同时,我们还需要明确应急组织的结构和职责,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响应。
编写预案文档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需要详细描述预案的内容、流程和操作步骤。
完成预案编制后,我们需要进行预案审查和批准,以确保预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我们需要发布和培训预案,让相关人员了解并掌握预案的内容和操作步骤。
我们需要定期进行预案演练和更新,以确保预案的实用性和时效性。
除了编制应急预案,我们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这包括了预案的存储和保护、预案的分发和使用、预案的演练和评估、预案的更新和改进等环节。
在预案的存储和保护方面,我们需要确保预案的安全和完整性,防止其被篡改或丢失。
在预案的分发和使用方面,我们需要确保相关人员都能够及时获取到预案,并能够正确使用。
在预案的演练和评估方面,我们需要定期进行预案演练,以检验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演练结果进行评估,以便找出预案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在预案的更新和改进方面,我们需要根据演练结果和实际情况对预案进行更新和改进,以确保预案始终保持最新和最实用。
应急预案编制及管理办法
应急预案编制及管理办法1. 引言应急预案是组织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对于减少损失、提高事故应对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应急预案的编制和管理办法,以帮助组织和个人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
2. 应急预案编制2.1 确定编制目标和范围编制应急预案前,需明确编制的目标和范围。
目标应该明确指出预案应对的突发事件类型,并确定预案的详细内容和应用范围。
2.2 组织编制机构制定应急预案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编制机构或小组,由负责应急管理的人员组成。
编制机构应包括各职能部门的代表,以确保预案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2.3 调研和分析编制预案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工作。
调研内容包括突发事件的历史记录、现有应急措施和资源、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等。
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可以更好地了解应对突发事件的需求和挑战。
2.4 制定预案内容和流程编制预案时,应根据调研结果和实际需求,制定详细的预案内容和流程。
内容包括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责任分工、资源调度等,流程包括应急响应的步骤和时间节点。
2.5 预案评审和修改编制完成后,应邀请相关专家和从业人员对预案进行评审。
评审包括内容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应对措施的科学性等。
根据评审结果,对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3. 应急预案管理3.1 预案发布和宣传预案编制完成后,应指定专门的负责人或部门负责预案的发布和宣传工作。
预案应向组织内部的相关人员进行发布,同时可以通过内部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宣传,以提高预案的知晓度和执行度。
3.2 预案培训和演练为保证预案的有效执行,组织应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活动。
培训内容包括预案的基本知识、应急处理流程等,演练活动包括应急响应的模拟场景和实际演练。
通过培训和演练,可以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协同工作能力。
3.3 预案评估和修订定期进行预案的评估工作,包括对预案执行情况的考核和应对效果的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不同时间段和不同情况下的应急需求。
应急管理部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为规范应急管理部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特制定本导则。
一、编制原则1. 预防为主、综合协调:以预防为主,采取多种措施,综合协调各方面资源,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3. 依法编制、科学规范: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编制标准,科学规范编制应急预案。
4. 实用高效、持续改进:应急预案应具有实用性、高效性,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
二、编制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应急管理部及其所属单位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三、编制程序1. 需求分析: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应急预案编制标准和本部门实际情况,分析编制应急预案的需求。
2. 组织编制: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小组,明确编制任务、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3. 资料收集:收集与应急预案编制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历史事故案例等资料。
4. 编制草案:根据需求分析和资料收集,编制应急预案草案。
5. 征求意见:征求相关部门、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对草案进行修改完善。
6. 审查批准:提交应急管理部审查批准。
7. 发布实施:经批准后,发布实施应急预案。
四、应急预案内容1. 应急预案概述:包括编制依据、编制目的、适用范围、编制原则等。
2. 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应急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应急指挥机构、应急队伍等。
3. 应急响应程序:包括预警、应急响应启动、应急处置、应急恢复等环节。
4. 应急保障措施:包括物资保障、技术保障、人力资源保障、信息保障等。
5. 应急预案管理:包括应急预案的修订、演练、评估、宣传培训等。
6. 附件:包括应急预案编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等。
五、应急预案编制要求1. 应急预案内容应全面、准确、具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2. 应急预案应具有可操作性,明确应急响应程序、应急保障措施和应急组织体系。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实施、监督和修订工作,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的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管理工作。
第三条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三)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四)科学评估、合理处置;(五)依法依规、公开透明。
第二章编制要求第四条事故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总则:包括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等;(二)组织指挥体系:包括应急指挥部、领导小组、办公室等;(三)预警和监测:包括预警信号、监测方法、预警级别等;(四)应急处置:包括应急响应程序、措施、人员、物资、设备等;(五)后期处置:包括善后处理、恢复重建、责任追究等;(六)保障措施:包括应急资金、物资、人员、装备等;(七)预案管理:包括预案评审、实施、监督、修订等。
第五条事故应急预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内容应当科学、合理、实用,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第三章评审和实施第六条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当组织评审,评审内容包括:(一)预案编制的合法性、合规性;(二)预案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三)预案体系的完整性和协调性;(四)预案实施的可行性。
第七条评审合格的预案应当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并公开。
第八条事故应急预案应当定期组织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第九条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案要求进行应急处置。
第四章监督和修订第十条事故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应当加强监督,确保预案的落实。
第十一条事故应急预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定期进行修订。
第十二条修订后的预案应当重新评审、备案。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三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未按照本办法编制、评审、实施、监督和修订事故应急预案的,由相关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
一、编制背景应急预案的编制是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救援,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编制应急预案是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措施。
以下为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二、编制程序1. 组织筹备(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成立由相关部门负责人、专业人员、员工代表组成的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2)明确编制小组职责。
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分工,确保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2. 调研与评估(1)收集资料。
收集国内外相关应急预案、突发事件案例、法律法规等资料,为编制工作提供依据。
(2)现场调研。
深入现场了解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风险等级、影响范围等。
(3)风险评估。
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3. 编制内容(1)编制目的。
明确应急预案的编制目的,如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等。
(2)适用范围。
明确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如单位内部、周边区域等。
(3)组织体系。
明确应急预案的组织体系,包括应急指挥部、应急响应队伍、应急物资储备等。
(4)应急响应程序。
详细描述应急响应的步骤,包括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启动、应急处置、应急恢复等。
(5)应急保障措施。
制定应急保障措施,包括人员保障、物资保障、技术保障等。
(6)应急演练。
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审核与修订(1)内部审核。
编制小组对应急预案进行内部审核,确保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专家评审。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
(3)修订完善。
根据审核和评审意见,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
5. 发布与培训(1)发布。
经审核、评审和修订后,将应急预案正式发布。
(2)培训。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全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6. 实施与监督(1)实施。
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2)监督。
定期对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应急救援预案及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应急救援预案及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应急救援预案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为了及时、有效地采取救援行动,制定的一套解决方案和操作流程。
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救援管理制度两方面进行论述。
一、应急救援预案1.概述应急救援预案是指在紧急事件发生时,以人为本、及时、有序、有效地采取应急救援行动的工作方案。
它包括组织机构、任务分工、行动措施、物资保障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2.制定原则(1)防范先行: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要以防范为主,尽可能预见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灾害,制定应对措施,减少损失。
(2)分级管理:应急救援预案要分级管理,即在不同的级别和不同的情况下,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的目的。
(3)整体协调: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要与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密切配合,形成统一的应急救援体系,协同作战,提高应急能力。
(4)灵活适应:应急救援预案要求具有灵活适应能力,在不同的应急情况下可以灵活调整应急预案,以保证处理突发事件的高效率。
3.内容要素(1)组织机构:包括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专家组、应急救援人员等。
(2)任务分工:明确各职能部门在应急救援中的任务职责,包括监测预警、现场救援、物资调配、宣传报道等工作。
(3)行动措施:根据不同的应急事件要求,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和操作流程,包括应急处置、物资调配等措施。
(4)物资保障:明确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如医疗设备、器材、药品、食品、饮用水等)的名称、数量、种类、储备地点等,以保障应急救援所需。
(5)宣传报道:在应急事件发生时,要通过各种媒介及时宣传,引导群众应对突发事件做出正确反应。
二、应急救援管理制度1.概念应急救援管理制度是指围绕应急救援工作的规章制度、操作流程等一系列管理措施。
它是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2.制定原则(1)规范纪律:应急救援管理制度要求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保持纪律,确保救援工作的完整性。
应急预案及应急处理措施
应急预案及应急处理措施应急预案是组织单位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一种管理工具。
它旨在规范应急工作流程,明确责任分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本文将从应急预案的编制、实施和应急处理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急预案的编制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它对整个组织单位的应急工作起着指导和保障作用。
在编制应急预案时,需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 了解风险评估:对组织单位可能面临的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包括自然灾害、事故、恐怖袭击等,以确定应急预案应围绕的重点。
2. 确定预案编制的范围和目标:明确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例如是否仅限于特定部门或全面覆盖整个组织单位。
同时,制定明确的预案目标,即应对突发事件时所要达到的效果。
3. 制定应急组织机构:明确应急工作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确定应急小组成员及其任务,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启动应急机制。
4. 制定应急流程和程序: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组织实际情况,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具体流程和操作程序,并通过演练和培训确保相关人员熟悉并能正确执行。
5. 风险防控措施:在预案中明确预防和控制突发事件发生的措施,例如加强设备检查和维护、加强安全宣传教育等。
6. 预案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应定期修订和完善,以保证其与实际情况相适应。
二、应急预案的实施应急预案的实施是应急工作能否顺利运行的关键。
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预案宣传培训:预案宣传培训是提高应急工作效能的重要环节,通过举办演练、研讨会、培训班等形式,提高相关人员对应急预案的了解程度和熟悉度。
2. 应急资源准备: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单位需提前储备必要的应急资源,包括通信设备、医疗器械、应急物资等,以保证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应急演练和评估: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测试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
4. 协调与配合:加强与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建立联动机制,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应急协作能力。
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应急管理培训ppt课件
针对问题和挑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例如,加强预案的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协调配合能 力;优化应急资源配置,提高应急救援效率。
THANK YOU
评估过程
对演练过程进行全程记录,并对参与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反馈意见
根据评估结果和参与人员的反馈意见,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
预案的修订与完善
分析反馈意见
01
对应急预案的反馈意见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
修订预案内容
02
根据分析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增加或修改相应的措施和
流程。
02
应急预案的内容
应急组织与职责
01
02
03
应急组织架构
明确应急指挥部、应急工 作组及其他相关组织的组 成和职责。
人员分工与责任
详细列出应急组织中各成 员的分工和具体职责,确 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 响应。
协作与沟通机制
建立有效的协作和沟通机 制,确保各部门、各单位 之间的信息传递畅通,协 同应对紧急情况。
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应急管理培训 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6
目录
• 应急预案的编制 • 应急预案的内容 • 应急管理培训 • 应急预案的演练与修订 • 应急预案的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01
应急预案的编制
编制目的和原则
目的
制定应急预案是为了应对突发事 件,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 命财产安全。
应急资源与装备
资源储备清单
列出各类应急资源储备的 种类、数量和存放地点, 如救援队伍、物资、装备 等。
资源调度方案
制定应急资源的调度方案 ,明确资源调度的优先级 、调度方式和调度流程。
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1. 应急管理应急管理是指为应对事故、突发事件以及其他紧急情况而对组织的人员、物资和资金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等全部工作。
应急管理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组织结构:应急管理的第一步是要确定应急组织机构的体系和人员职责。
应急组织体系需要清晰、简明易懂,人员职责权责分明。
2.评估风险:应急管理需要对公司内外部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并确认可能存在的风险,为指导和管理后续应急活动提供依据。
3.制定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应急机构在应急工作中的行动方案,是组织应急的重要工具。
它需要设计并明确应急事件分类、报警途径、紧急救援等方面的措施。
4.进行演练:演练是检验应急预案是否可行、完整的有效方法。
演练应独立于现实情况,尽可能还原真实情况。
5.不断改进:应急管理需要不断地对工作进行改进,探索新方法、新技术,为日后出现的应急事件做好充分的准备。
2. 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编制是指将组织在事故、突发事件和其他紧急情况下所需的各种应急措施、方法和技术,制订成为文件,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采取行动。
应急预案编制需要注意以下要求:1.定目标:明确应急措施的目标,从而能够精准、有效地采取预案中的措施应对不同的应急事件。
2.制定详细预案内容:应急预案编制需要充分考虑可能的应急情况,详细描述应急措施、应急方法和应急流程。
3.制定独立预案:应急预案编制需要制定独立的预案,区分不同的应急事件类型,并设置不同的预案内容。
4.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编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对后续的日常工作、人员机构、设备物资等进行明确规定,在发生应急情况时能快速、高效地进行处置。
3. 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应急处置是指在发生紧急情况后,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对事态的处理、控制、减轻和消除影响的工作。
应急处置需要注意以下内容和要求:1.对应急事件的现场进行有效处置:应急处置需要对应急事件发生现场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置,并及时引导相关人员逃生等。
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应急管理是针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和组织管理活动。
应急管理的核心是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处置。
应急预案是基于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分析风险、确定应急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的文件。
应急处置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采取应急预案中规定的各项措施,及时有效地进行组织指挥、救援救助、恢复重建等工作,实现事故的控制和减轻损失目的。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一、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的编制是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也是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针对性:应急预案必须具有针对性,即要根据特定的问题、特定的场所和特定的人员建立预案,以实现最优的效果。
(二)可行性:应急预案必须具有可行性,即要保证预案的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符,各级单位需要具备实施条件。
(三)科学性:应急预案必须具有科学性,即要以科学的方法、理论、技术来编制,使预案更加完善、科学。
(四)实用性:应急预案必须具有实用性,即要对预案进行实验或演练,以检验预案的可行性,总结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为实际应急处置打下良好基础。
(五)更新性:应急预案必须具有更新性,即时更新预案,保证预案与时俱进,实现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处置的完善和持续发展。
二、应急处置应急处置需要有完备的应急预案和配备完善的应急物资和人员。
应急处置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现场救援:当突发事件发生时,需要立即进行现场救援,救助被困群众,抢救受伤人员。
(二)信息报告: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突发事件的情况,包括事件的性质、程度、影响面以及对群众的影响等。
(三)应急机构运作:根据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机构,组织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四)风险评估:根据突发事件的特点,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危害进行评估,建立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
(五)社会治安维护:突发事件容易造成社会治安混乱,应及时采取措施维护社会治安,防止局势扩大。
应急预案编制说明
应急预案编制说明
一、背景介绍。
应急预案是为了应对突发事件、灾害等紧急情况而制定的一套应急管理计划。
它的编制是为了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各项救援和应对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编制目的。
应急预案的编制目的是为了明确各种突发事件发生时,各部门的职责、应对措施、协调机制等,以便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紧急情况,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编制内容。
1. 突发事件的分类和级别划分。
2. 各部门的应急职责和任务分工。
3. 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储备和调配。
4. 应急指挥机构和协调机制的建立。
5. 应急预案的执行流程和时间节点。
6. 应急演练计划和频率安排。
7. 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机制。
四、编制步骤。
1. 调研分析,对所面临的突发事件进行调研分析,明确可能发生的情况和影响程度。
2. 制定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具体方案,包括应急职责、物资储备、指挥机构等。
3. 审批公布,将编制好的应急预案提交相关部门审批,并公布于众,确保各方了解应急预案内容和执行流程。
4. 培训演练,对相关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
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5. 完善修订,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修订应急预案,确保其时效性和有效性。
五、总结。
应急预案的编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只有不断完善和提高应急预案的执行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灾害,保障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安全。
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管理办法
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管理办法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管理办法是指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审批、实施、监督等管理工作进行规范的办法。
下面是一份可能的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一、总则1.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制定本办法,以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标准化水平。
2. 本办法适用于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编制和实施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相关工作。
3. 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的一系列组织管理措施和应急工作流程。
4. 现场处置方案是指突发事件发生后,在现场应急人员按照既定程序和要求进行应急处置的指导文件。
二、应急预案的编制1.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根据所属领域、行业和特定突发事件的特点进行分类编制。
2. 编制应急预案的单位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包括收集相关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召开编制工作组会议、编写预案等。
3. 应急预案应包括组织机构、任务分工、应急措施、协调沟通、物资保障等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修订。
三、应急预案的审批1. 应急预案的审批程序应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包括初审、评审、批准等环节。
2. 各级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对下级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审批,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1. 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应根据相关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重点包括指挥体系、人员配备、应急措施、沟通协调等内容。
2. 编制现场处置方案的单位应进行现场勘察,对可能影响现场处置的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相应措施。
五、现场处置方案的实施1. 现场处置方案的实施应按照预案的要求进行,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 现场处置人员应严格按照方案的要求行动,确保安全和高效。
六、监督和评估1. 各级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应急预案的编制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2. 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管理部门应组织对现场处置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
以上仅是一个简要的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管理办法的框架,具体的内容和细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完善。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制度制度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制度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应急预案编制管理工作,加强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单位范围内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第三条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的原则,确保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第四条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目标是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部门应急管理水平,减灾救灾效果和能力。
第五条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要注重科学、严谨,遵循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合理确定预案编制的目标,确定预案编制的依据和基本要求。
第六条应急预案编制管理制度是应急管理部门管理和监督预案编制工作的基本依据。
第七条部门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审批、发布和管理。
第八条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主要原则包括:科学性、完备性、适应性、实用性和及时性。
第二章应急预案编制的依据和基本要求第一节应急预案编制的依据第九条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依据是《国家突发事件应对预案》、《地方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第十条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依据还包括相关国家部门和政府的政策文件、部门自身的管理制度以及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的有关技术规范等。
第二节应急预案编制的基本要求第十一条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科学性、合理性、完备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第十二条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科学性要求是:应该根据各种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科学地设计和选择预案内容,合理制定预案实施计划,建立应急预案体系。
第十三条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合理性要求是:应该根据不同的突发事件特点和应对需求,确定相关应急救援资源,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第十四条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完备性要求是:应该包括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对应急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规定和操作指引。
第十五条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实用性要求是:应该根据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制定应急预案,便于实际操作和应对突发事件。
国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为规范国家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1. 目的:为了规范国家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实施、监督、评估和修订等工作。
3. 原则:国家应急预案管理遵循以下原则:(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2)科学合理、务实高效;(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4)信息共享、协同应对。
二、应急预案的编制1. 编制主体: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由相应单位或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负责编制。
2. 编制内容: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适用范围;(2)突发事件分类;(3)应急组织体系;(4)应急响应程序;(5)应急保障措施;(6)应急恢复重建;(7)应急预案的评审、发布、备案、实施、监督、评估和修订。
三、应急预案的评审、发布和备案1. 评审: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由编制单位或部门组织评审。
2. 发布:经评审合格的应急预案,由编制单位或部门按照权限发布。
3. 备案:应急预案发布后,应当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四、应急预案的实施、监督和评估1. 实施: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各级各类应急组织应按照预案要求,落实应急响应措施。
2. 监督: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对应急预案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确保预案有效执行。
3. 评估:应急预案实施一段时间后,应当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五、应急预案的修订1. 修订条件:当法律法规、政策调整,突发事件类型、应急组织体系、应急保障措施等方面发生变化时,应当修订应急预案。
2. 修订程序:应急预案修订按照编制、评审、发布、备案等程序进行。
六、附则1.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办法由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编制单位或部门应当严格执行本办法,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的职责与应急预案编制宣导
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的职责与应急预案编制宣导一、应急管理部门的职责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灾害时,政府应急管理部门担负着重要的职责。
这个部门的任务是保障公众的安全和利益,有效组织和运用各方资源。
下面将详细阐述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的几个主要职责。
1. 灾害防范和减灾工作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的首要职责之一是进行灾害防范和减灾工作。
这包括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预警、评估和监测。
政府应急管理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灾害监测系统,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提供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
他们还负责开展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民的自防自救能力和意识。
2. 应急预案编制和宣导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宣导应急预案。
他们需要对各类灾害情况进行细致的研究和分析,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来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同时,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还需要积极开展应急预案宣导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传达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和应对方法。
3. 应急资源的调配和管理政府应急管理部门拥有丰富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和技术资源等。
他们需要根据各类突发事件的特点和需求,合理调配和管理这些资源,以保证在应急事件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需求。
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还需要与其他相关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协调资源的调配和使用。
4. 应急救援和恢复工作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指导应急救援工作。
他们需要在灾害发生后立即展开救援行动,组织各方力量进行灾区安全救援、人员疏散、伤者救治等工作。
同时,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还要协助灾区进行灾后恢复工作,帮助受灾地区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和生产秩序。
二、应急预案编制与宣导的重要性应急预案编制和宣导是政府应急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以下将详细阐述应急预案编制与宣导的重要性。
1. 预防和减少损失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宣导使得政府在灾害发生时能够更加迅速地做出反应,尽可能减少损失。
通过事前的充分预案制定和宣导,公众能够清晰地了解应对方案和行动步骤,提前做好准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编制应急预案配备应急物资
一、引言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应急物资是应急响应过程中的重要保障,对于提高应急响应效率、降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本文将就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应急物资的配备进行探讨。
二、编制应急预案1. 组织领导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核、发布等工作。
2. 调查研究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调研,了解其发生原因、影响范围、发展趋势等,为编制应急预案提供依据。
3. 确定应急响应级别根据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严重程度等因素,确定应急响应级别,明确各级应急响应组织、职责和任务。
4. 制定应急响应流程针对不同级别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流程,包括预警、应急响应、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环节。
5. 明确应急响应措施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影响,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包括人员疏散、物资调配、医疗救治、信息发布等。
6. 编制应急预案根据以上内容,编制应急预案,明确各级应急响应组织、职责、任务和措施。
7. 审核发布将编制好的应急预案提交领导小组审核,经审核通过后,正式发布实施。
三、配备应急物资1.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各类应急物资,包括食品、药品、帐篷、救援设备等。
2. 确定应急物资种类根据应急响应级别和突发事件特点,确定应急物资种类,确保应急物资储备的针对性。
3. 明确应急物资储备数量根据应急响应级别和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影响,确定应急物资储备数量,确保应急物资储备的充足性。
4. 加强应急物资管理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管理制度,明确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存、使用、报废等环节的管理要求,确保应急物资的合理使用。
5.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应急物资储备库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应急物资的质量和性能,确保应急物资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作用。
6. 开展应急演练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物资的储备情况,提高应急物资的使用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12
二、应急预案编制与优化
(四)建立以能力为基础的分级响应制度
1. 事件级别、预警级别与响应级别 2. 落实属地为主原则
13
二、应急预案编制与优化
(五)建立应急的两条战线——应急处置与公众沟通
14
二、应急预案编制与优化
(六)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管理机制
1. 信息获取、报告、共享与分发 2. 信息研判与综合分析 3. 灾情会商与应急决策
15
三、通过应急演练形成能力
(一)规范化的应急演练
1. 应急演练的作用 – 检验应急预案、培训、装备和设施的有效性; – 培训人员,明确和熟悉各自角色与职责; – 推动多种力量的协调、沟通与合作; – 发现能力不足,提供改进机会; – 提高队伍与个人的能力
旨在评价指挥部工作人员,检验 与假设情景相关的预案和程序;
事件按假设情景设计,在真实环 境中实时进行,人员和装备移动 可模拟;
评估资源是否充分、适用和可 得,检查协同性;
演练事件清单是推动演练进展的 主要工具。
24
三、通过应急演练形成能力
(四)实战演练实施
2. 单项演练、指挥部演练和综合演练
主持人负责引导演练人员对各种能 力和问题展开讨论,评价人员负责 收集资料。
(1)实战演练
主要关注任务与行动层面上的详细 观察;
评价人员应在可以观察和收集有用 数据的位置;
评价人员应知道哪些是重点活动或 关键任务;
评价人员不得干扰演练过程,可以 询问交流,不得提示或引导;
参加现场讲评,发放和回收意见反 馈表,收集、补充数据。
139393 137070 136755
130491
127089
120000
117718 108086 99672 103543 101600 101037 104126 96298
80000
78568 72618 68342
112822
101480 91172 83196 79552 75572 71983 69434
➢研究性演练
• 处置重点、难点问题 • 新方案、技术和装备
17
三、通过应急演练形成能力
(一)规范化的应急演练
3. 应急演练规划与演练项目 制定应急演练规划,统筹安排3-5年内各类演练项目; 演练项目针对不同主题和目标,周期内覆盖全部应急职能和要素; 形成持续改进机制,合理调整演练规划与演练项目; 演练规划与演练项目都包括策划、实施与改进三阶段。
22
三、通过应急演练形成能力
(三)桌面演练实施
1. 初级桌面演练与高级桌面演练
(1)初级桌面演练
假设情景保持不变;
主持人描述一个紧急事件,引导 演练人员进入状态;
演练人员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主 持人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对主持 人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
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案,形成文字 以便进一步分析讨论。
5
一、构建稳健型应急预案体系
(四)针对应急全过程开展准备
准备不足:
• 事件演化过程复杂多变,损失不 断扩大,难以控制
• 负面形象,公信力下降,组织失 去存在意义
准备充分:
• 灾害萌芽状态就被控制,抵御能 力强,响应敏捷、专业
• 现场管理有条不紊,张弛有度 • 不变少变应万变,能持续改进
6
一、构建稳健型应急预案体系
预案
演练
培训
16
三、通过应急演练形成能力
(一)规范化的应急演练
2. 应急演练的类型 演习(exercises)、操练(drills)与测试(tests)
➢ 桌面演练
• 地图、沙盘、流程图、 模拟、视频会议
• 室内讨论和想定推演 • 无时间限制、压力低、
风险小
➢ 单项演练
• 特定应急响应功能 • 现场处置方案 • 一个或几个参与单位 • 特定环节和任务
(1)单项演练 又称技术演练或单项操练; 常用于检验一个部门或一个组织
的某项具体行动或功能; 常用于新装备的使用培训,制定
或测试新程序、方案,或训练并 维持目前的技能; 演练内容少且集中,环境现实, 行动单一,有明确的检验标准; 能提供及时的反馈。
(2)指挥部演练
对象主要是涉及管理、指挥和控 制功能的人员;
25
三、通过应急演练形成能力
(五)应急演练评估总结
1. 评价策划 2. 演练观察 3. 分析数据 4. 撰写报告
任命评价工作组负责人,确定评价工作组要求; 编写《演练评价表》,说明演练目标、核心能力、关键任务和评价标准; 选择、培训和分派评价人员,制定评价工作方案; 召开评价人员演前会议; 根据演练复杂程度,演练评价表、评价人员数量和评价工作方案会有所不
7
一、构建稳健型应急预案体系
(五)稳健型应急预案体系
2. 稳健型应急预案体系构建要点 (1)严格区分不同层级预案、专项预案与部门预案的定位和重点 (2)摆脱条块限制,采用合理实用的分类模式 (3)通用任务模块化与制度化,提高应急预案相互衔接程度
8
二、应急预案编制与优化
(一)应急预案编制步骤与过程管理
21
三、通过应急演练形成能力
(二)应急演练策划
3. 应急演练准备 – 演练控制
− 人员:导调人员发布和跟踪消息;各场地都应有导调和评价人员 − 控制与模拟中心:指挥演练的中心节点,发布新消息,接收反馈,代表未参与部门或机构提
供模拟信息 – 风险管理
− 演练规则与意外处置机制,应对安全、管理等内外因素影响
➢ 实战演练
• 针对事先设定的情景 • 实际决策、行动和操作 • 完成模拟真实应急响应
过程 • 特定场所
➢ 综合演练
• 多项或全部应急响应功 能
• 不同单位之间应急机制 和联合应对能力
➢ 检验性演练
• 应急预案的可行性 • 应急准备的充分性 • 应急机制的协调性 • 相关人员的处置能力
➢示范性演练
• 能力展示 • 力量示范 • 过程示范
指挥中心
总指挥
关
演
键
新闻发言人
副总指挥
练
决
对
策
象
市委宣传部 市卫生局 市安监局 市应急办 市公安局 市交通委 市民政局
咨建 询议
应急救援专 家组
指示 授权
求援 报告
协 调
可用应急 资源
指
咨建
现场指挥部
挥 询议
指挥长
协支
调援
模
控
拟
制
市级部门 区级部门 街道乡镇 事故企业 应急队伍
对
象
指
报
挥
告
现
场
资源需求1
1. 应急预案编制步骤 2. 形成规划、编制、检查和改进的过程管理机制
9
二、应急预案编制与优化
(二)风险分析与情景构建
1. 风险分析 – 四大步骤:危险源辨识、脆弱性分析、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策略 – 抓主放次:调查主要危险,开展详细分析 – 脆弱性分析:一旦发生事故,哪些地方容易受到破坏 – 风险评价:选择恰当方法,不是预测事故,针对高风险制定预案 – 控制策略:基于现实可获得资源,经济、合理、有效地控制风险
27
三、通过应急演练形成能力
(五)应急演练评估总结
1. 评价策划 2. 演练观察 3. 分析数据 4. 撰写报告
(1)桌面演练 情况汇报会; 初步分析。
(2)实战演练 情况汇报会; 初步分析; 演练事件时间表。
演练都应有总结报告,总结需要改 进的地方,提出改进建议;
基于评估人员内部的初步分析结 果;
资源需求2
资源需求3
……
资源需求n
行
动
(3)综合演练
又称全面演练,是多部门、多地 区、多组织的演练;
事件按假设情景设计,在真实环 境中实时、有压力地进行;
动员参演单位及其人员和装备, 启用指挥中心,评估资源是否充 分适用和可得;
检验部门间或组织间的协同性, 分析实施效果;
需要比其他演练更多的保障措 施,尤其是安全保障。
– 媒体的职能 – 正面引导与客观报道 – 放大效应 – 媒体暴力
4
一、构建稳健型应急预案体系
(三)坚持从单灾种应急向多灾种综合应急发展
– 应急管理的长期性与突发事件的复杂性 – 适应多部门跨区域多种力量相互协同、联动、合作和互助要求 – 保持各项业务的连续性与应急组织体系结构的稳健性 – 把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实现“以我为主应万变”
(五)稳健型应急预案体系
1. 稳健型应急预案体系特征 – 稳定性:不会因某个突发事件特别而需要对体系结构进行大调整 – 灵活性:从宏观、中观到微观的不断具体化和实例化 – 一致性:体系运行依靠制度、指南与细则等各类规范性文件支撑 – 实用性:企地合作,强调先期应急作用;专兼合作,一专多能,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与积极性
全面演练
指挥部演练
高
单项操练
高级桌面
能 力
初级桌面
低
初级、桌面、单项
高级、实战、综合
18
三、通过应急演练形成能力
(二)应急演练策划
1. 应急演练策划团队与工作计划 – 策划团队
− 一名人员对整个演练负责,对演练组织单位负责 − 每个参演部门至少有一名人代表参加策划团队 − 所有成员应能胜任分配的角色及其职责 − 团队合作,相互了解彼此的组织机构,分享专长和资料 − 延续整个演练周期 – 工作计划 − 时间进度计划,最终形成开展演练所需的各项条件
40000
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