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综合分析:双观点题
双话题观点类题解题技巧

双话题观点类题解题技巧魔道相长。
随着面试命题方和考生博弈的生机,题型也越来越专、越越来越难。
为此要对题型进行深入研究。
综合分析无疑是题型研究的重点、难点。
其中观点类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但是同时,对于观点类题型的细小变化,我们加以研究与考生分享。
本文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专家尝试对观点类题型中的较新、较有代表性的题型之一-双话题类观点题的解题技巧进行讲解。
一、何为双话题观点类题型例:成功和失败是人生的永恒话题。
请你谈谈对成功和失败的看法?我们来分析此题:双话题观点类,是综合分析题型中,观点类的一种。
它的核心特征是:第一,它谈论的是两个事物,这两个事物我们称之为双话题。
第二,这两个话题往往是密切联系的。
第三,题干中其没有直接给出“观点”,而是只给出了话题,从而要求考生去自己给出关于此话题的观点,并进而去论述。
这也就是称之为“话题”类的原因。
二、和其它题型辨析首先,我们看到,这种题型可以看做是双观点类题型的变体。
所谓双观点类就是给出两个观点,让谈看法,比如:有人说失败是有益的,也有人说成功是有益的。
你怎么看?因此双话题观点类同双观点类相比,也是一种复合式的题型(即题干设定了两个事物),但是双话题类没有给出论点,要考生给出。
其次,这种题型可以看做是“单话题观点类”的复合。
单话题观点类就是这样的题目:请你谈谈对“失败”的看法。
因此在答题上,我们很可以借鉴这种单话题观点类题型。
当然,恐怕不是简单的叠加那么简单。
我们下文会有介绍。
再次,同(单)话题观点类题型一样,我们看到,这种话题类题型,和人岗匹配题型中的一种“侧面反映”类题型相差不多。
同样,这其中道理也不难理解:它们只是划分试题的视角不同罢了。
无论用哪一种视角,其答题内容则总是一致的。
不管当成什么题型,对题目最后的分析应该是差不多的。
不过我们仍然觉得,把它当做“话题观点类”可能会让考生掌握起来更方便些。
因为这种题型划分是基于答题结构的。
三、考察要素既然是来源于话题观点类,那么它考察的要素当然同人家差不多了,那就是主要是综合分析能力,同时当然也涉及语言表达能力、人岗匹配性等。
观点类和认知类面试例题

例题一:文具刺客例题:雪糕刺客炸的猝不及防,这开学给孩子买文具又被文具刺客打了个措手不及。
咱们总结一下某某消费品刺客的问题,在公考事业单位面试中该怎么回答?所谓某某刺客就是价格特别高,超过了人们正常的认知预判,又让人不注意标价,在结账时让人心头底下的商品。
这一类现象我们该怎么看?咱们就拿文具刺客举例,当下有很多款式新颖、样式繁多的文具受到学生的追捧。
但价格却高大,而且这些高价文具往往不被人注意,却在结账时给人当头一棒,被称为文具刺客。
对此,你怎么看?答题思路:答好这一类的,我们可以使用高分方法论当中的三个文具工具,第一个是环境条件中的规则,第二个是价值观当中的消费观,第三个就是愿景维度。
参考答案:文具让原本简单朴素的文具成了收割家长钱包的利器,猝不及防的高价刺痛消费者,背后有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然后分别使用这些维度工具。
首先是规则,引发人们反感的主要原因在于突袭价格标签缺失,商品混放,结账时给人当头一棍,主要侵犯的是消费者的知情权。
监管部门应加大执法监督力度,要求商家明码标价,做到货签对位,标识醒目,严禁以低价诱骗消费者以高价进行结算。
其次是消费观。
文具刺客刺了钱包是小事儿,刺伤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可是大事儿。
高价文具难免刺激了孩子的攀比心理。
很多家长结账时虽然意外,但如果价高就不买了,又怕丢了面子。
因此,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文具的本质依然。
再高端的笔也变不成马良的神笔。
消费需理性,安全使用最重要。
再次,也是体现我们看问题深度的部分,用愿景维度对消费品、刺客的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
文具刺客的背后是消费升级的困境,商家人为制造营销噱头,甚至虚假夸大商品功效之后价格暴涨,这样的行为与提升商品本身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背道而驰,舍本逐末,无法建立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而消费升级。
是对过去体验的升级再造,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而不是安上噱头就涨价,追求高利润。
我们的商家应在产品质量和创新发展上多下工夫,打造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哪怕有更高的价格,也是消费者口碑和信赖的表现。
公务员观点类面试题

公务员观点类面试题公务员观点类面试题是公务员面试中的一种常见题型,旨在考察考生在某个具体问题上的观点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以面试题目《现代社会中,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如何平衡?》为例,展开阐述观点及论据。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引言、观点一、观点二、观点三和结论。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个人自由和社会责任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了我们需要思考和探讨的议题。
个人自由是每个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而社会责任则是个人在行使自由的同时对社会和他人的应尽义务。
因此,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
观点一:平衡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个人自由是现代社会的基石之一,社会责任则是社会良好运转的保障机制。
只有达到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平衡,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个人自由过于强调可能导致利己主义的泛滥,造成社会秩序混乱;而过分强调社会责任则可能使个人权益受到侵犯。
因此,平衡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观点二: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的相互促进个人自由和社会责任并非对立概念,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个人自由在合法范围内行使时,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个人在享受自由的同时,也应当时刻考虑自己的行为如何对他人以及整个社会产生影响。
只有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社会才能达到全面发展和和谐稳定。
观点三:塑造现代社会的平衡点为了平衡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社会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来塑造一个平衡点。
首先,教育是培养公民责任感和社会意识的重要途径。
学校和家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自由行使应当有规范。
其次,社会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以规范个人自由的行使范围。
同时,社会组织和公共机构也应当承担起引导和监督个人行为的责任。
最后,广大公民应从自身做起,保持对他人和社会的关怀,主动履行个人社会责任。
结论:在现代社会中,平衡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是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任务。
公务员面试-综合分析—观点类

断增强自身竞争力,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2. 双观点型
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在有
人说"匹夫兴亡,天下有责",你怎么看?
双观点矛盾类
解释 含义
两句话分别解释含义
表面上是矛盾的、对立的,但两者又是辩证 的、统一的,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 ,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辩证 破题
分析 论证
(一)真题回顾
真题1: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孙中
山说“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你怎么看待 这两句话。
真题2:人类应当敬畏自然,个人应当敬畏生命,执政者应
当敬畏民意。请你结合公务员这个职业谈谈自己的看法。
观点类
古代名言警句
忧民之忧,民必忧其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山高人为峰,路远脚更长
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对待国家事物。
“匹夫兴亡,天下有责”,主要是指个人的成败
又与国家的兴衰有紧密的联系。
辩证破题:
第一,这两句话表面上看起来是矛盾的,但
其实是有其内在联系的, 即个人与国家社
会的辩证关系;
分析论证:
从国家来看,国家的繁荣昌盛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离
不开我们每个社会成员的努力,只有共建,才能共享,才
皮的事情就斤斤计较。古语还说,
宰相肚里能撑船。
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我们工作生
活当中应该具备的一种品质。
团队中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宽容。(例证)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
厚德载物。(引证)
如果没有宽容……(反证)
……
意义、价值
作为一名公务员,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注意自
能构建和谐社会新篇章。(社会责任感)
双观点类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新一代的“90后”逐渐步入职场,成为社会的重要力量。
关于“90后”是否应该成为职场主力军,社会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方面,有人认为“90后”具备创新意识、接受能力强、学习速度快等优势,完全有能力成为职场主力军;另一方面,有人认为“90后”缺乏工作经验、独立性差、抗压能力不足等问题,难以胜任职场主力军的角色。
针对这一话题,以下将从两个观点进行分析。
二、观点一:支持“90后”成为职场主力军1. 创新意识强“90后”成长于互联网时代,接触到的信息量丰富,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
在职场中,他们敢于尝试新事物,勇于突破传统束缚,为工作注入新鲜血液。
这种创新精神有助于企业提升竞争力,推动行业变革。
2. 接受能力强“90后”从小接触电子设备,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
他们在面对新技术、新理念时,能够迅速适应并掌握。
这使得“90后”在职场中能够迅速成长,为企业带来更多价值。
3. 学习速度快“90后”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这使得他们在职场中能够快速成长,为团队带来更多活力。
4. 团队合作意识强“90后”注重团队合作,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
在职场中,他们能够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任务。
5. 职场适应能力强“90后”面对职场压力,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迅速适应工作环境。
这使得他们在职场中更具竞争力。
三、观点二:反对“90后”成为职场主力军1. 缺乏工作经验“90后”步入职场时间较短,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
这使得他们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可能显得不够成熟。
2. 独立性差部分“90后”在家庭环境中过于依赖父母,导致独立性较差。
在职场中,他们可能难以独立承担重任。
3. 抗压能力不足面对职场压力,部分“90后”可能难以承受。
这使得他们在关键时刻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4. 缺乏职业规划部分“90后”对职业生涯缺乏明确规划,容易在职场中迷失方向。
5. 难以适应高强度工作部分“90后”习惯于轻松的工作环境,难以适应高强度的工作节奏。
2018贵州公务员面试秒解哲理双观点题

2018贵州公务员面试秒解哲理双观点题祝贺各位进入面试的广大考生!能够进入面试环节说明你已经非常不错了,你顺利通过了笔试,并在笔试中脱颖而出,但接下来的面试环节的考查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更加重要,现在的面试官为了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考生,在面试的问题上会精心设计。
很多考生反应在面试题中,有一类问题比较难解,那就是哲理类双观点问题,今天中公教育专家一起帮你妙解一下此类问题,以助面试考生一臂之力。
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们就通过题目来帮助大家实解。
例题:有的人选择明哲保身,有的人选择锋芒毕露。
你更倾向哪一个?请结合实际阐述三点理由。
此题是就是典型的双观点类哲理问题,在明哲保身和锋芒毕露两种处事风格中选择其一,然后结合实际阐述理由。
要作答此题,考生首先要对这两个观点有明确的理解,明哲保身的意思是做人做事为了“保护”自己而不敢主动展现自己,不愿意在工作中与人针锋相对,是一种狭隘的自我保护的处事风格,潜在问题是缺乏担当意识,做事怕出错;锋芒毕露是趋向于为实现存在感,毫无保留的显露自己的才华和锐气,酷爱表现自己的处事风格,潜在问题是做事急于求成,容易出错。
虽然明哲保身和锋芒毕露两者讲的都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为人处世的态度,但都过于极端,前者过于保守,后者过于激进。
所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两者结合并保持适度,真正做到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对于本题要求“你更倾向哪一个并说明理由”这个问题,两种观点本身都没有绝对的错误,所有考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选择其中一个观点,重点在于阐明选择的理由。
大家要注意此类问题一题两问,你要选择出自己的观点之后,还有接着说明理由,此题要求说出三点理由,在这里,以“明哲保身”这个观点为例,广大考生可以这样阐述理由:一是我的性格是比较稳重的,做事不急不躁善于分析问题,比较喜欢在工作中默默付出,虽然这样可能短期内不利于在团队中给领导和同事留下深刻影响,不利于一时的个人发展,但是有利于在新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提升自己,同时也会帮助团队处理一些琐碎事情,真正起到西天取经路上“沙和尚”的作用;二是可以有效的减少因不熟悉新单位而带来的摩擦。
湖北事业单位面试:深度解析综合分析双观点类题目

湖北事业单位面试:深度解析综合分析双观点类题目湖北华图张浩2016年湖北省事业单位面试在即,很多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反应,对于综综合分析这个题型仍然感觉难度比较大,尤其是综合分析这类题型中的观点类,总感觉没什么话可说,说不了几句就结束了,而对于双观点类题目的回答就更显的混乱。
那么今天湖北华图就带着大家一起再来梳理下双观点类题目的作答方法。
话不多说,先来两个双观点类的题目感受下。
1.对于反腐,有人说:“老虎苍蝇一起打”,有人说:“打亡党,不打亡国”,你怎么看?2.有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人说“匹夫兴亡,天下有责”。
谈谈你的看法?对于上面的两道双观点类的题目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对于第一题来说,题干中的这两个观点,“老虎苍蝇一起打”是习总书记说的,是完全正确,另一个“打亡党,不打亡国”很明显是错误的。
这两个观点一个正确一个错误,是根本对立的,我们把这种双观点类称之为对立观点类。
而对于第二题,我们分析后发现,表面上看,这两句话是矛盾的,但其实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即个人与国家社会的辩证关系,这两句话是从不同的角度在思考国家与国民的关系。
我们把这种双观点类的题目称之为内在联系类。
下面我们分别来解释这两种不同的双观点类题目的答法。
首先是对立观点类。
对立观点类指的是题目中给出的双观点是完全矛盾不相兼容的,需要考生必须从两个观点中作出选择。
例如:对于反腐,有人说:“老虎苍蝇一起打”,有人说:“打亡党,不打亡国”,你怎么看?像这道题目我们必须在这两种观点之间作出选择。
这一类题目的解题思路仍按照“就话论话-就话论理-就话论人”三步来作答,具体来看:1.就话论话:分别解释第一个观点和第二个观点+ 我认为应该是第一个观点。
2.就话论理:①解释观点一的合理之处(重点)②解释观点二的不合理之处(次要)③因此,我认为观点一正确3.就话论人其次是内在联系类。
内在联系类指的是题目中给出的两个观点,看似矛盾,实则辩证统一,需要考生综合辩证来看待。
2023年公务员面试综合分析类题目含答案

综合分析类题目(一)一般型如:1.怎么理解科学发展观?2.谈谈你对以人为本旳认识?这样旳题型,是最基础旳题型,发散性非常强,可以宏观旳看,也可以抓住某一点详细旳谈。
一般来讲,开头先解释下题中波及旳名词,再交代一下背景,把科学发展观或以人为本与公务员联络起来,与人民群众联络起来,与自身联络起来。
由大到小,由抽象到详细,这样会防止大而空,适合理论基础微弱旳同学。
同学们要学会把题目向自己擅长旳方面引导,具有这种能力,一切面试题目都会迎刃而解。
3.假如你成为一名公务员,你会有什么样旳政绩观?这道题比前两个题上升一种层次,前两个题中只有一种元素,而这道题中有两个元素,“公务员”与“政绩观”旳关系。
一般是提出问题(解释名词或描述现象),分析政绩观(论述树立政绩观旳原因、重要性、影响),措施(怎样树立对旳旳政绩观)。
实际上是按照申论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包括重要性、原因、影响等),处理问题旳思绪进行答题旳。
这里要注意,申论和面试是相辅相成旳,面试是口头申论,毕竟不是书面申论,因此申论强调全面性,答面试题只要围绕一点谈透就可以,不用面面俱到。
(二)消极型如:1.两会期间,有代表反应地方存在“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旳现象,请你谈谈见解。
这种题型是对社会上某些负面旳消极旳现象旳见解,应注意如下几点:第一,负面信息要弱化。
重要是运用某些弱化词语,例如“某些”“某些”地方确实存在。
第二,要第一时间破题,就是透过现象看问题旳本质,指出问题旳实质。
然后可以按照上面旳思绪进行作答。
【答题要点】(1)破题:这种现象在我国某些地方确实存在,反应了某些地方政府工作人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旳不良工作作风和态度。
(2)影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损害了人民群众旳利益,损害了当与政府旳威信和形象。
(3)原因:部分地方政府官员没有真正树立起向人民服务旳意识;行政管理体制也存在椅子而问题;缺乏必要旳监督、监管机制。
(4)措施:首先公务员必须加强学习,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旳服务意识,坚决服从上级政府旳领导,贯彻上级党与政府旳政策方针,更好旳为人民服务;另首先,应当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旳改革力度,完善政绩考核机制,尤其要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完善政府内部监督,同步也要重视社会监督和人民群众旳监督。
公务员面试分析观点题

1、一些地方政府不顾实际以“过节、庆典、招商”的名义,花高价请来歌星、影星到场献艺票价高卖不出去,就进行摊派。
老百姓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政府搭台,明星唱戏,领导露脸,百姓买单”。
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铺陈:要学会表述,消极题都是这么开场的,自己适当创新下。
上述中的这种现象,确确实实在我们现实社会当中客观存在,虽地方政府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我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极不负责的行政行为,具体我是这么看待的:主体:首先,出现这种不正常行政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过渡句,要学会表述)一是地方政府的部分领导同志水平有限,在发展地方经济时,违背客观规律,在没有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倾听民意时,不顾实际胡乱决策;二是部分地方领导存在错误的政绩观,导致以形象工程为中心,而不是以服务为本职工作,从而插手市场、插手经济,不依法行政的这种情况出现;三是社会各界包括人民群众在思想观念上还没有转变,始终把政府当做衙门,没有发挥主体意识,或者说当自身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怎样通过合法的渠道维护自己的权益,助长了这一现象的存在。
其次,这种不正常行为如果不加以遏制,势必带来严重的影响:(过渡句)一是当老百姓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敢怒不敢言,自然会将这种矛盾转化到政府头上,认为是政府的不作为,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
二是这种错误的行政行为,加大了老百姓的经济负担,极大的浪费行政资源,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总结:措施在里面,以下句子请熟记于心,很多地方可以拿来表述。
最后,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地方领导要注重自身素质建设,多向外部学习,提升领导水平;同时也要积极转变观念,时刻记住民之所向就是我们的施政方向,群众的需求才是我们工作的目标;老百姓也要通过合理合法的渠道维护自身的权益。
我相信通过大家一起携手共进、持续努力,一定会让百姓对政府工作少了质疑多了支持。
2、政府官员开通实名制微博,与网民交流,怎么看?铺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博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新媒介应运而生,短时间类内被大众所接受。
面试双观点真题及答案

面试双观点真题及答案
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有人说:“匹夫兴亡天下有责”,对此你怎么看?这是一道双观点的题目,我们首先应该两句话分别解释含义。
然后阐述两句话表面上是矛盾的、对立的,但是按照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两者又是辩证的、统一的,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分别论述各自适用的情况、意义和价值。
最后站在公务员的角度总结、表态。
具体的解析如下:(1)民族的存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个人的成败又与国家的兴衰有紧密的联系(2)这两句话表面上看起来是矛盾的,但其实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即个人与国家社会的辩证关系;(3)国家的繁荣昌盛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离不开我们每个社会成员的努力;个人的发展也需要国家和社会的支持。
(4)联系自身。
公务员观点类面试题

公务员观点类面试题公务员观点类面试题是一种常见的面试形式,主要考察考生在特定话题上的观点表达和思维逻辑。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展开回答这类面试题。
一、准确理解问题在回答公务员观点类面试题之前,首先要准确理解问题。
例如,假设面试题是:“您对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看法是什么?”我们要明确“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定义和范围,以避免答非所问。
二、观点阐述与论证接下来,我们需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
在观点阐述时,我们可以借鉴“论点-论据-论证”的结构,即先提出观点(论点),再提供支持观点的论据,最后通过合理的论证使观点更有说服力。
以“公务员职业道德”的问题为例,我们可以这样回答:在我看来,公务员职业道德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公务员是国家的行政管理者,他们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必须具备高度的道德素质。
其次,公务员应当效忠于国家和法律,秉公执法,廉洁奉公。
只有这样,人民才能够信任政府,公平正义才能得以实现。
最后,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也直接影响到公务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公务员才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人民服务。
三、拓展思维与反面论证在回答观点类面试题时,我们可以适当拓展思维,提供更多的论证支持。
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反面论证,即提出可能存在的反对观点,并用合理的论据予以驳斥,进一步加强我们的观点。
以“公务员职业道德”的问题为例,我们继续拓展思维和反面论证:此外,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发展也需要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职业道德的内涵和要求也在变化。
公务员应当积极学习新知识、新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和素质,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当然,也有人对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必要性提出质疑,他们认为职业道德过于理想化,无法切实运用于工作中。
然而,这种观点忽视了道德对于公共事务的影响,忽视了公务员作为国家行政管理者的特殊角色。
因此,我们不能因为目前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就否定了公务员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结语总结一下,回答公务员观点类面试题需要准确理解问题,提出观点并进行论证,可以适当拓展思维和进行反面论证。
双观点题目答题技巧

52无论志向大小,自己奋斗的心都要和时代脉搏一起跳动。
所谓双观点类的题型,顾名思义即题干中会出现两个观点。
它属于综合分析题型中的观点类题目经常考察的一种类型。
在公务员面试中,双观点题目常常令很多考生望而生畏。
那么,怎样答好这类题才能获得高分呢?让我们来看看侯德才的精彩表现吧。
侯德才报考的是组织部管理岗位,面试的题目是:“‘木桶理论’大家都很熟悉,强调的是要及时补短,但有一句话却说‘人生成败,最重要的是明白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从而尽最大的努力扬长避短,会更有收获。
’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侯德才略加思考,胸有成竹地开始了他的应答——就话论话“木桶理论”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说的是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木桶,其价值在于其盛水量的多少,但决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
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这由许多块木板组成的“水桶”不仅可象征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一个班级,也可象征某一个个人,而“水桶”的最大容量则象征着整体的实力和竞争力。
扬长避短则是说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避免露出自己的短处。
“木桶理论”和“扬长避短”看似矛盾,实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可取之处:有时候取长补短很重要,有时候扬长避短很重要,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所谓“就话论话”是指解释题干中观点的含义,并亮明自己的观点。
想要表达对观点的看法,首先要弄清楚观点的意思,说明观点真正的含义,或者点明讲话的背景,并进行表态,表明这些观点是否正确合理,你对这些观点赞成与否。
侯德才就是先对“木桶理论”的含义做了简明扼要的解读,接着又对“扬长避短”的内涵做了解释,并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一番论述,语言精练,表述准确,让考官看到了他极强的概括问题的能力。
就话论理我觉得对于一个团队的建设和管理来说,取长补短很重要,比如搞科研,体育比赛中团体项目人员的选拔等。
公务员面试观点类综合分析题备考

公务员面试观点类综合分析题备考2012年4月21日,公务员联考笔试结束,无数考生怀着希望和忐忑的心情等待着即将到来的笔试成绩公布,对于能够进入面试环节的考生来说,笔试的成功只是万里长征完成了第一步,即将到来的面试更为关键。
学习并且掌握面试各种题型的答题思路和技巧是各位考生顺利通过面试的重要或者唯一的途径。
众所周知,在公务员面试考试题型中,综合分析是最重要的一类题型,可以说不管是国考还是省考,全国各个省份都会采用综合分析题型来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
所以,各位考生一定要注重对综合分析题型的学习和掌握。
综合分析题型当中,有一类题目叫做观点类综合分析,也就是给出一句话,让考生回答对这句话的理解。
比如“古人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你怎么理解?”。
对于这样的题型,很多考生都是手足无措,今天华图教育的面试专家为您支招,揭开观点类题目的神秘面纱。
一、题目类型对于这一类题目,一共有三种类型。
第一,是单观点题型,所谓单观点,就是题目中给的这句话表述的是单一的论点,或者表述虽然复杂,但是核心论点为具有内部逻辑统一性的题目,简单的说,就是某句话仅仅表述了一层意思。
比如“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竖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谈谈你的看法?”。
第二,双观点题型,所谓双观点,就是题目中出现两种含义不同的论点,两者之间或者具有矛盾性,或者出于不同的角度谈论。
比如“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孙中山说,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你怎么看待这句话?”。
第三,多观点题型,所谓多观点型,就是题目中出现了两种以上的论点,需要对各论点进行综合性。
比如“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请你分析一下”。
二、答题原则各位考生要清楚观点类综合分析的答题原则,答题原则是考生答好这类题型的基础,只有清楚答题原则才能保证答题的方向,才能保证考生在一张嘴的时候不会出现原则性错误。
对于观点类题型,题目中给的某句话一般的来源有如下几类:名言警句、社会流行语、着名人物的讲话等等。
双观点面试题

双观点面试题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常常会提出一些双观点的问题,这种问题要求面试者探讨并给出自己的看法。
本文将从两个不同的观点出发,对双观点面试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以便帮助面试者更好地应对这类问题。
一、观点1:积极主动是成功的关键在崇尚自我努力和积极主动的社会背景下,许多人认为积极主动是成功的关键。
积极主动的人具有敢于迎接挑战、积极解决问题的心态,他们能更好地适应变化,主动寻找机会,并坚持不懈地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首先,积极主动的人更有可能获取更多的机会。
他们主动出击,勇于尝试新事物,不畏困难,从而为自己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个人生活中,积极主动的人更容易获得领导的认可和支持,因为他们展现了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积极主动能够提高个人的自信心和动力。
积极主动的人通常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这种自信心和动力能够激发个人的潜能,使其更加专注和努力地追求目标,从而更容易实现成功。
总之,积极主动是成功的关键。
通过积极解决问题、主动寻找机会以及不懈努力,一个人能够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遇和成功的可能性,同时提高个人的自信心和动力。
二、观点2:机遇比积极主动更重要然而,也有人持不同观点,认为机遇比积极主动更重要。
他们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与外界环境和机遇密切相关,即使再积极主动,如果没有机遇的支持,也难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首先,机遇能够为个人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一个机遇多样、资源充足的环境中,个人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并获得更多的支持和机会。
相比之下,即使一个人再积极主动,但是在资源匮乏、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也很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其次,机遇对于个人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有些机遇是难以预料和掌握的,只有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才会出现。
而一个人只有抓住了机遇,才能够获得成功。
因此,机遇对于个人的成功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机遇比积极主动更重要。
尽管积极主动是成功的关键之一,但是机遇能够为个人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并决定个人是否能够获得成功。
2015浙江温州公务员面试辅导:观点类综合分析题

2015浙江温州公务员面试辅导:观点类综合分析题(一)题型分类1.按形式分(1)单观点是指仅表述单一论点的题目;或者表述虽较为复杂,但核心论点为具有内部逻辑统一性的题目。
典型例题:有句话说:“一个人生活中的阴影多半是他本人挡住了太阳光所形成的。
”你是如何理解的?(2013年6月20日上午福建省公务员面试真题)(2)双观点是指题目中出现两种含义不同的论点,两者之间或者具有矛盾性、或者是从不同角度谈论。
典型例题:有人说乡镇公务员工作能力很重要,也有人说跟乡村民众搞好关系很重要,发表你的看法?(2013年5月24日上午广东省公务员面试真题)(3)多观点是指题目中出现了两种以上的论点,需要考生对各论点进行综合分析。
典型的例题:一位老公务员那么教导过一位新入职公务员“做人要不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官要知足”,你怎么理解?(2012年1月16日下午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面试真题)2.按性质分(1)价值观类观点观点反映的是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典型例题:幸运之神之所以降临,是因为我们多看了一眼、多走了一步,早看了一眼、早走了一步。
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社会现象类观点观点反映的是某些社会现象。
典型例题:对于网上流行的“人家有的是背景,我有的只有背影”,你怎么看?(二)答题原则:1.观点的性质定态度根据观点的不同性质确定态度:如果属于警世名言,则侧重分析该句话的现实指导性;如果属于社会流行语,那么侧重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要点谈自身的看法。
【名言警句】论语里有一句话,“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请结合工作谈谈你的看法?(2013年3月14日山东国税面试真题)【流行语】有人说人比人气死人,有人说,有比较才会有动力。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是怎么看待比较的?(2012年6月15日上午陕西省公务员面试真题:汉中党群)2.讲话的身份定倾向如果属于政要人物,特别是副省级以上一把手、二把手的讲话需要侧重谈意义,其他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的讲话,则需全面看待。
公务员面试观点题答题技巧面试双观点题目的解答

公务员面试观点题答题技巧面试双观点题目的解答公务员面试观点题答题技巧面试双观点题目的解答公务员面试中综合分析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考点,面试答题要做好观点的逻辑思考,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公务员面试观点题答题技巧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公务员面试观点题答题技巧第一步:判断题型通过听题快速的判断考试题目的类型非常关键,这有利于快速的找到解题思路,针对性的做出回答,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如何判断政策理解题目。
要想快速的答出政策类的题目,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了解和区分哪些题目是政策理解类的题目。
从结构上来说,政策理解题目的大多结构就是“目的-手段”,典型的形式是“为了什么而………”例如:某高中为了能让学生专心学习,禁止学生使用手机,一经发现则没收并砸毁,对此,你怎么看?这道题目典型的是“目的-手段”的结构,同时形式也符合为了实现目的(学生专心学习)而没收并砸毁手机。
第二步:价值判断在确定了题目所考察的题型之后,对于政策理解题目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价值判断,通俗一点来说就是你是否支持该项政策。
而进行价值判断,我们也是有一些常用的技巧的。
价值判断指的就是能够根据现有的知识或者法律法规进行判定该项政策是否支持,常用的方法主要是“目的-手段分析”。
1、目的分析我们在分析这类题目的时候主要是从目的入手,判断该项政策的目的是否正当和合理。
当然实践中我们知道,大部分题目的政策都会有其正当和合理的一面。
不应该完全的否定政策,同时也不能和稀泥。
2、手段分析主要是对政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
合法性指的是该项政策是否符合法律法规。
如果不合法就要对该项政策、措施进行否定性评价。
合理性分析一般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有效性。
有效性指的是判断政策是否对症下药,对政策有针对性、而从考试的实践来看,大部分的政策都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毕竟效果有限。
二是必要性分析。
必要性强调更多的是“后果取向”要求实现目的的手段所造成的危害是最小的。
比如在上面我们提到的“为了能让学生专心学习,禁止学生使用手机,一经发现则没收并砸毁”这样的做法其必要性就值得怀疑。
2015国家公务员面试:双观点详解

2015国家公务员面试:双观点详解双观点类题目基本上分为两类:并列类和矛盾类。
并列类基本上可按照单观点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就话论话-就话论理-就话论人”三步来作答。
矛盾类又可划分为择一类和综合类,题目较复杂,思路易混淆,故在此详细进行讲解。
首先是择一类。
择一类指的是题目中给出的双观点是完全矛盾不相兼容的,需要考生必须从两个观点中作出选择。
例如:有人认为公务员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是“鱼水情”,可现在也有人把公务员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认识为“油水情”,你怎么看?像这道题目考生必须在“鱼水情”和“油水情”之间作出选择,而不能说既认为是“鱼水情”,又认为是“油水情”。
这一类题目的解题思路仍按照“就话论话-就话论理-就话论人”三步来作答,具体来看:1.就话论话:分别A,B的含义 + 我认为应该是A2.就话论理:①解释A的合理之处(重点)②解释B的不合理之处(次要)③因此,我认为A3.就话论人例如上题就可按照上述思路作答,思路如下:1.就话论话--分别简要解释“鱼水情”、“油水情”2.就话论理--1.重点论述“鱼水情”:(1)密不可分而不是相互分离(2)鱼离不开水,水养育了鱼2.简要论述“油水情”的危害性3.就话论人--鱼应当报答水:公务员为人民服务其次是综合类。
综合类指的是题目中给出的两个观点,看似矛盾,实则辩证统一,需要考生综合辩证来看待。
例如:有人说要做“拓荒牛“,有人说要做“老黄牛”。
你想做什么?这道题目考生可不比作出选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者结合起来看待。
这一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同样按照“就话论话-就话论理-就话论人”三步来作答,具体来看:1.就话论话:分别A,B的含义+ 两者看似矛盾,实则辩证统一 / 两者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其合理之处2.就话论理:①论述A适用的情况、意义和价值②论述A适用的情况、意义和价值③因此,我们应将两者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就话论人上述题目就可按照上述思路作答,思路如下:1.就话论话--分别解释“拓荒牛”指的是能够改革创新之人,“老黄牛”指的是能够勤奋踏实做事之人2.就话论理--重点论述“拓荒牛”、“老黄牛”1、创新的重要性2、勤奋踏实的重要性3.就话论人--作为一名公务员,要将两种精神结合起来以上就是双观点类题目的解答思路,分清题型,理清思路,结合题目,答出亮点,定能取胜更多信息请访问:湖南国家公务员考试网2015年国家公务员面试专题更多2015年湖南省考试信息及备考资料请访问:湖南省湘西考试网备考专题(/)。
公务员面试-综合分析观点类

就话论理:好的朋友确实是我们生活中工作中的好伙伴,可以在我们 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在我们困惑的时候给我们以启迪。比如青 年时的马克思由于长期流亡,生活很苦,常常靠典当,有时竟然连买 邮票的钱都没有,但他仍然顽强地进行他的研究工作和革命活动,而 恩格斯为了维持马克思的生活,他宁愿经营自己十分厌恶的商业,把 挣来的钱源源不断地寄给马克思,他不但在生活上帮助马克思,在事 业上,他们更是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这段伟大的友谊 至今让我们感动。 (论证合理之处)
领导人讲话
领导人讲话类思路
就话论话
就话论理
就话论人
阐述观点涵义/ 点明讲话背景/ 简短表态
论述领导讲话重要性及 必要性(方法---主体 分析、正反论证、举例 说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公职立场谈践行( 结合自身、岗位、 社会等谈如何落实 )
【例】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 奋斗目标”,你怎么理解?
社会流行语
社会流行语
就话论话
就话论理
就话论人
点明观点内涵并 表态(合理/不 合理/辩证)
合理---论重要性必要性/ 不合理---谈危害/
辩证---先论合理之处, 再论不合理之处
公职立场谈践行 (合理---落实/
不合理---改善/
辩证---完善)
【例】“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多了路好走”,你怎么理解?
思
论证 )进行对名言的展开论述
路
联系自己的做人、工作,和名言进行结合。 总结
提升
【例】纵有良田万顷,日食不过三餐。纵 有广厦千层,夜卧不过八尺。请你结合公 务人员廉洁从政,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面试综合分析:双观点题
华图教育李欣慧
在公务员面试中,大家都知道综合分析题是所有面试题里面比较重要的一类题型,这一类题型又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积极类、消极类、辩证类。
积极类的着重去分析一下其意义、价值;我们都知道消极类和辩证类的很好回答,消极类的针对其现象分析一下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这在我们公务员面试中的思路很常规;辩证类就是一分为二,全面去看待问题,积极的和消极类的全部解析一下。
但是在观点类的题目中,有这样一种题目,给出两个观点,这两个观点通常是两类人的观点,两个观点有时候是矛盾的,有时候又是并列的。
所以考生在分析的时候就会陷入两难境地,到底支不支持其中的一个观点,这类题我选择了支持的观点,但是另一个观点要不然回答,要不要提及等等问题,很多考生就会彷徨,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如何做答这一类的题目。
例1: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有人说:“匹夫兴亡天下有责”,对此你怎么看?这是一道双观点的题目,我们首先应该两句话分别解释含义。
然后阐述两句话表面上是矛盾的、对立的,但是按照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两者又是辩证的、统一的,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分别论述各自适用的情况、意义和价值。
最后站在公务员的角度总结、表态。
具体的解析如下:
(1)民族的存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个人的成败又与国家的兴衰有紧密的联系
(2)这两句话表面上看起来是矛盾的,但其实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即个人与国家社会的辩证关系;
(3)国家的繁荣昌盛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离不开我们每个社会成员的努力;个人的发展也需要国家和社会的支持。
(4)联系自身
例2: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有人说:在求职中骄傲使人进步,谦虚使人落后。
你怎么看?我们具体来解析一下:(就话论话)这样两句话表面上
看起来是对立的、矛盾的,但实际上是辨证的、统一的,对此我有以下几点看法:(就话论理)在工作、事业、学习以及为人处事等方面,我们应该戒骄戒躁、谦虚谨慎。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如果我们自高自大、自满自负、目中无人肯定要落后。
在求职中的骄傲是一种自信的表现,求职体现公平、竟争、择优的原则,竟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如果在求职中一味的谦逊、过分的谦虚,不敢展示自己的才华、才能、才智。
得不到考官的认可,那么肯定要失败。
当然也反对夸夸其谈、言过其实的作法。
(就话论人)总之,这两种说法各有各自的适用环境,作为青年人,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做人谦虚使人进步,做事自信使人成功。
最后,总结一下双观点最常见的内在联系:
(1)这两句话都有道理,尽管表面是矛盾的、对立的、相反的。
(2)两句话都有片面性,需要结合起来全面看待。
(3)但是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二者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从相反的结果共同说明了: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世界没有绝对真理。
因此,要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华图教育李欣慧2014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