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史图集

合集下载

中国园林史图集

中国园林史图集

一生成期—商周秦汉i秦•大咸阳规划推测遗址范围图u 2西汉•建章宫鸟瞰图转折期 -- 魏晋南北朝1曹魏•邺城平面图图3・1曹魏邺城平面图2北齐•邺城平面图 邺都北城J1乙1 Li\1 ___ L1邺都南城图3-2北齐邺城平闻图3北魏•洛阳平面图圈3-3北窺洛阳平面国4北魏•洛阳华林园平面设想图图北魏洛阳华林园平面设想图5南朝•建康(南京)六朝建康平面图坞瀧山□江淮□出干寺图3-5六朝理賺牡面團6南朝•建康(南乐)台城平面图图3W 台城平囱朋菖图(豪自鄆湖生(六烟歿攜防全盛期一一隋唐i 唐•长安城平面图延前1w千WU1IJO理札门建誓门K*J 兀通门nr I 下濟F 省西掖门大两q 仃 蘭擁门东搭门Jk 阳灯口节西中节 |下省向书黑礼口万春门丄!事址门庆东市□I曲江皇城1004 IHXMro苑'西内苑沆I大朋宫n庭—FT ・.i,1A1图隋唐长安城平面图2唐•长安近郊平面图北慕范|想安asid图4-2唐税安近郊平面图3隋唐•洛阳平面图^4-3障唐涪阳平fij阳4唐•长安大明宫平面图及含元殿复原图5唐•长安兴庆宫平面设想图0 1?0 ..啊15 IbAMH6-£aftn丸刖官豐菱建媳违址(车倉彳中畠古嵐定趾吏加2-莒兀Rt 3-KKJtt 4-KMM7-W±H v-MVItt 10-in-flIHJKw中4□T口口口n1||羸H遵阳4_5大朗窗會尤竝复麻團(摹自(中国廿代痘筑丈〉)圏4-10兴庆宫平面设想图(据《唐游京皴坊考〉址讎)6唐•长安禁苑平面示意图ffi4-7 Ml&f面丽意5HAHL玄志》堆曲)7唐•长安西内夕11平面7K忌图IJClMi兴安门图4・8西内苑平面示意图(拯《长安志》绘制)唐•周至县(今) 仙游宫环境示意图西云龙门永庆殿广达殿观德殿 含元殿东云龙门元武门图*12仙游宫坏境平血图9唐•临潼县(今)华清宫平面设想图出414华清P ;丰血设翹尿(將《长夫走》鳗崗)10唐•麟游县(今)唐九成宫遗址位置图图隋仁寿宫、唐九成官遗址位逍图(墓自中科蟻考古所西安席城工作队《情七寿官唐九底官37号最址的发掘》)11唐•洛阳 洛阳宫城平面设想图开RIIIH鼻X -F加■少a 涵■岗4M 华门・K «WIt 早辰爲明归门「■■龟工崎艮站门圏心 洛阳宫城平面设想图(据《盾两京城坊考》绘制)12隋唐•洛阳洛阳平面图AH*CffK■van仪I 城]元疋门/tm史馆 FHK圧載■X JC NInvsr ttts七扯览JL 儿门>宫诚上f1陆唐洛阳平呵圈13唐•成都杜甫草堂呃o口□©3o◎先■i浣t 14唐代绛守居园池平面示意图(衙署园林)ffl 4-22唐代绿守居国池弔面示息图(華自癱加鸭说绎守擋馆池专人戟«中国比郭>,1986.打1-£30(虎釣门)2堂虎3香轩4椒通亭5■于午報&西朮池7虚螃顶匕風扯9 小柏亭11.新亭広电月桥15唐•长安曲江位置图1----- 1Ji升道城境软比功C通济坊 Z北 4fl um池X尊龙坊y 严尊答寺I* ^<r通荐饬 妒楼、图牛24唐长安曲江付揑图四成熟期(一)一一两宋 1北宋•东京(今洛阳) 东京城平面图Fl北宋噸直城平曲爪盍用斗蓉宮乘井岳图2北宋•东京 艮岳平面设想图*1IIIIIII If niia aX 门i*3如£rrnleiuBiiiII圈54民岳半断设想图‘1- 宝察直2芈阳门3•介寧舉箫霖亭B极目事•书tfi7-尊埠华堂3就云亨9蜂霄楼10門H 11 2躍歪3北宋•东京金明池平面设想图图,IU金朗池半曲设想图1 •宴殿2.射殿3•宝笊楼■仙桥5•水心殿匕临水殿7丧屋4南宋•临安临安平面图S-U 张菲端侄明池夺标由)JtS7雨集牺富冒而示就H主秦穴龟分布阳5北宋•洛阳富郑公园平面图图5J2富郑公园平面戟馆图6北宋•平江(今苏州)沧浪亭平面图triiin*■・□7南宋•临安(今杭州)西湖十景平面图S^-35杭稱西iffl平直图8南宋•浙江温州(今)苍坡村平面图9北宋•太原(今) 晋祠平面图(现代格局)3-17苍坡村平曲區K*自(:轴逐江中进乡土礎厩》>I 一泰门 去亡济庙 5*嘉拘 4电兄亭 久水J1堂各怏条看1oc 直F祠博門南京城(今北京外城之西)辽南京城平面示意图辽10,工虫 FL jI-I:■:I天札现■艾£丈厚来釘11ftHtRfl幵昭门图鼻却辽南京城平面示意图(辜自于蛊.于妊度《金中榔計11金•中都金中都城平面示意图I y ■ k躺s ■ \创1r ▼▼乙 *景曲门―=_-——■ ‘7图5 22金中郁威平面示意图(勒缸金申榜)12辽大宁宫位置图图员23大宁宫位實图五成熟期(二)一一元明清初1元•大都(今北京)元大都及西北郊平面图用21元成那耳共岡北嘩平帽阡□la电L-,I112明清•北京城北京城平面图内垢H3元•大都大都皇城平面示意图图#3大郁皇城平面示意图4元•大都万岁山及圆览平面图iljg^n >T「—舟;JT ---------- - —* 「■■ — ■»1 J 1 !___ |牧人察口石框坪I I !凰粉亭整紬丿V 节弓东老仆枢竝/口/J I 1万冷山IS M 万护山及圆址平啲图5明•北京西苑及其他大内御苑分布图图&5明北京皇城的四苑及其他大内御苑分布图6明清•北京 御花园平面图地安门1Q4lr劃Jiff宫花艮□T北图"】-承光门2-钦安廉•天门斗延孵阎弘位育甫瑞亨仇千秋亭&四神柯s-sai e养件禅11-井亭门麟雪轩门-万春亭料书碧亭代攜葵堂17-坤宁门7明清•北京慈宁宫花园平面图rr65J-:QI.图7-23慈宁宫花园乎面图{摹自Ct代内廷宫?t》)鼻咸若馆並吉云魅4宝相楼 4含清靑匸临溪亭窑回配房張东配腐8清•北京康熙时期北京西北郊主要园林分布图10■井亭囲643康熙时北京西北郊主嘤园林分布闭 卜害山行宫2-3-6M 3嘴春园4阿花园头吿芳囲6集羽院工鶴春园呂自恰冈弘厦明园14海能m 泉宗庙9清•北京畅春园平面图第山玉泉山Oon北西直门!湖图畅荐园平啪;示意斟1•大宫门2-丸連二耶园鼻春晖堂4-右晝舂水5■云匪馆&瑞最灯九延貞楼&莺芯負跌皋9 *7居1淳劇库圈H洲镁希口龙土击门佩丈盍X.裁端帝0嘴峰轩尬猜灑柠屋17麻恩越寺19」仆轩弘椎玩篩戈1-夭複崙22•紫云礒23•现渊謝34•像凤轩25■奩珠院捡聲春髭2齐眼眼陌2&关帝庙29 30•无直靑31-UXS 吐左兰堤3玉幢花密珈丁香雜巧血汕弧也雄因10清•北京雍正时期圆明园平面图M6婕正吋之岡明园平面示意图弘正大光期4•訪吐亲肾債九洲構最&■镂月开云7-^ffSfflrt 心上下天光】L 杏花春馆12-ftl 坦痔潺1養万方妥和14-^占儔令 I74L 芳书院"”H 夭辦宇19.淸柏宁静20■映水兰香21-*^乐蛀 24-闷宜朽厘25甲蒯秋月血粘然大公2T-H 岛曙台28■接奔山房 :M.阖乐园 聲•舍卫塘 込素蓟山痔11明•扬州影园平面示意图加鱼就或飞 加夹堆鸣薛N 出人贾良门g-慈心整沪16■或陵邸色 2J •西蜂寿色 •呱洵天祥壮i*#n图#17影园平直示意图(摹自吴筆钊:《计我与影园兴造》)1 ■二门2半浮阁3-玉勾苣堂4一字斋5媚幽斋6■菰芦中7-揍烟疏兩12清初•北京什刹海平面图{8胜门净业寺德胜门桥图@28清初的什刹海平面图13明•浙江楠溪江岩头村及其公共园林平面示息图图&29岩头村平面示意图(辜自《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El^6-30公共园林平面图(草自弋桶潰丘中時歩士建筑I 2我台3丽水桥4-ffiJkffl 土南门&揍官皐TJR珮亭乩醐*僅六成熟后期——清中叶及清末1清中叶•北京乾隆时期西苑平面图1孑佛整3•變乐M界鼻五je亭上1•謹童$先畫盘鼻X£fi W•古轉亭IL MA TIMM y间辑*岛15事山门M-BM 17-MMMmn »9 <?tA.n3D■承走右门2]-«*n 22•时应廿23■武劇834娇光圈25*ZW 乔千爭竝刃-内和学期2MB坞d两苑门刃-春鼎斎號臬建*鴛丰澤园34骷咚戡知蓿凤扈砂37 中38 K界弓屋张观更争 Q■台4 :植兀厳磁补制H崖«W4* W帕詔45-MliDft 俗日知胡*蒲百禽樽廂恰7-2乾降时期两苑平离图坷sO-HBff51 炉宅月■53■舍■五貼曲清中叶•北京琼华岛平面图1 8血心散丄!UftS 】4 4i|itv i5 Siij^ 匾・古楼口-nr古空r iSTfi 21 24需筋朋茁•瞬■燐30崎供花韵31 耳琼囲静啊欄3清中叶•北京建福宫花园平面图nJ I■I■ =■7-3靶淸对加华畠甲面怜//10NIW1* 11~傍山26 ZT.m^V 、弟看抵匪弭■见■弃寻。

中国古代园林(图表)

中国古代园林(图表)
三大园林类型---皇家、私家、寺观四个特点---出于高于自然、建筑自然融糅、诗画情趣、意境涵蕴
成熟后期
清中末期
皇家园林起落;
私家园林形成三大风格;功能上升
演进脉络
规模
由大到小
景观
由单纯的粗放宏观到精致微观为主
创作方法
由单纯写实过渡到写实写意结合最终转化为以写意为主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分类
名称
特点
代表名园
四、园林常见构景手法
抑景
弱化景观的一种景观组织手法。
园林进门第一景叫:障景
“欲扬先抑”、“先藏后露”、“山重
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留园入口
对景
强化景观的一种景观组织手法。有正对、侧对、单对与互对之分。
拙政园倒影楼与宜两亭互对;
豫园流觞亭与玉玲珑在引月洞两边互对互借
借景
远景的一种处理手法。
颐和园借西山群峰;
榭---凭借其周围的水景或花木景而构成的
建筑
基本单元
如:拙政园芙蓉榭、中山陵流徽榭
舫---建在水池中的船形建筑物,前半部三面临水,虽像船但不能动,亦名“不系舟”。
如:颐和园清晏舫、南京熙园不系舟、苏州拙政园香洲
桥---是联系风景点的水陆交通,点缀水景。如:颐和园十七孔桥、拙政园小飞虹(廊桥)
墙---是围合空间的构件。白墙最具审美价值如:熙园龙墙
滩---凭岸之浅水处。如:无锡寄畅园鹤步滩
植物
作用
观赏功能---姿、色、味、影、声
精神属性---四君子、岁寒三友、荷花红豆、石榴、牡丹、桂花
生态属性---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声
要求
花木选择,体现寓意:四季常有绿,月月有花香
树影花姿,美感无限:曼陀罗花---山茶花、木樨

中国古典园林史-隋唐园林的全盛期课件

中国古典园林史-隋唐园林的全盛期课件
❖宫城偏处大城之北,宫城和皇城构成城市中心区 ❖中轴线自北向南通过皇城和朱雀门大街,直达大城正南
门,形成大兴城规划结构的主轴线 ❖纵横相交成方格网状的道路系统,形成居住区“坊”和
“市”,市坊严格分开 ❖开凿四条水渠解决城市供水,为城市的风景园林建设提
供用水的优越条件,促进皇家园林发展
❖ 唐朝的长安城
❖ 在唐朝称之为别业、山庄、庄,规模较小者也叫山亭、 水亭、田居、草堂等(虽名目很多,但含义相似)
唐代别墅园,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 单独建置在离城不远,交通往返方便,而且风 景比较优美的地带
❖ 长安近郊的别墅园林极多 ❖ 东郊:贵族、大官僚别墅园林,格调华丽 ❖ 南郊:文人官僚的别墅,格调朴素无华,富于村 野意味 洛阳在近郊的别墅也很多(例:平原庄)
❖ 隋唐时期(AD589——960)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全 盛期
❖ 隋唐园林在魏晋南北朝所奠定的风景式园林艺术的 基础上,随着封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而臻于全盛的局面
❖ 隋唐园林不仅发扬了秦汉的大气磅礴的闳放态度, 又在精致的艺术经营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学习重点
❖ 历史背景 ❖ 总体特征 ❖ 长安与洛阳 ❖ 皇家园林(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 ❖ 私家园林(城市私园、郊野别墅园、文人园林) ❖ 寺观园林 ❖ 其他园林(衙署园林、公共园林)
❖最早肯定“置石”之美学 意义的人,著有《太湖石 记》
❖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文人承 担了造园家的部分职能, “文人造园家”的雏形在 唐代即出现了
❖ 背景
寺观园林
唐代采取儒、道、释三教共尊的政策,佛教、道教达到 了兴盛局面
今仙游寺法王塔
华清宫
❖在今西安以东 ❖规划布局基本上以长安城为蓝本,北宫南苑,是规模

中国古典园林史-PPT课件

中国古典园林史-PPT课件

• 狶韦,黄帝:《淮南子》昆仑有增城九重,其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 寸。县圃:在昆仑之中,是其蔬圃· · · 足证地位优越,面积广袤· · · 为我国造园 之始。 • 《山海经》淮江之间,唯帝之园圃 • 《穆天子传》春山之泽,水清出泉,温和无风,飞鸟百兽之所饮,先王之谓 县圃也是天然的温泉场, • 帝尧:设“虞人”(官职)掌山泽,苑圃,田猎之事。(是我国最早设置掌 管苑圃专官) • 舜:因封伯益辅助大禹治水有功,因任命其为虞官,专管草木、鸟兽之事。 造园艺术,由自然向建筑美转化。 • 周文王:以民为台,为沼。圃中台池禽兽无不具备。 • 战国:诸侯皆有圃,齐宣王的圃方圆有四十里,规模最大。 • 秦:统一六国后,在长安西修建上林苑,(阿房宫即是苑内最先建的前殿, 东西五十步,南北五十丈· · · 详见杜牧的《阿房宫赋》) • 汉:汉高祖刘邦命萧相国萧何营建未央宫;汉文帝筑建思贤园;梁孝王(文 帝次子)筑东苑;汉武帝扩建上林苑(建章宫等),详查《汉官典取》;宣 帝筑乐游园,基地最高,登台视景宽阔;茂陵富人袁广汉于北邙山下筑园, 东西四里,南北五里,激流水注其内。构石为山,高十余丈,连延数里。 建 筑壮丽,开创私人园林之先例。后来袁广汉被罪诛,园林没为官园,鸟兽草 木都移入了上林苑。其他园林:樊川苑,博望苑,灵昆苑等等。详见《西京 杂记》。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象征意味与宗教影响大有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深深浸润在宗教之中儒道佛三教并存长期作为国家政治的灵魂是生于斯的每一个知识分子不可回避的现实故成就大的文人都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中国古典园林史
1954年,国际园景建筑家召开第四次会议,英国造园家杰克利把世界造园 体系归纳为三个体系:中国体系,西亚体系,欧洲体系。 (西亚体系:巴比伦,埃及,古波斯,后来阿拉伯人继承了成为伊斯兰园 林的主要传统。欧洲体系:较多吸收西亚风格) 中国园林的三个源头:囿,台,园圃 【囿,台,园圃三种形式可以说是皇家园林的前身,因其都是统治者为了 通神,享乐,炫耀权力而造】

《中国园林史》课件

《中国园林史》课件

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致力于表达人的
唐宋时期的园林
4
情感和审美追求,强调意境和禅意。

唐宋时期的园林追求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注重山水景观和假山建筑。
皇家园林
北京圆明园
北京圆明园是中国古代皇家 园林的代表之一,以其宏伟 的规模和绚丽的建筑而闻名。
紫禁城内的园林
紫禁城内有多个精美的皇家 园林,其中以太和殿前的景 山公园最为著名。
《中国园林史》PPT课件
中国园林是中国古代智慧与艺术的结晶,融汇了建筑、园艺、文化等多个领 域,本课件将介绍中国园林的历史沿革以及其与文化的紧密联系。
园林定义
园林是以自然山水和人工构筑物为基础,通过艺术手段创造出的一种独特的空间环境,融合了建筑、植物、水 景等元素。
园林起源
中国园林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中对自然环境的模拟,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 历史。
园林与文化传承
中国园林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折射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面镜子,通过园 林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人的审美观和哲学思想。
古代园林
1
《诗经》中的园林
古代文献《诗经》中记录了早期园林的
秦汉时期的园林
2
存在,描绘了园林中的自然景色和活动 场景。
秦汉时期的园林注重规模和布局,拥有
精美的园林建筑和景观。
园林的传承与创新是保护和发展中国园林文化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继承传 统,创造新的园林精神。
中国园林常常是文人雅士创作的题材,诗词歌赋中充满了对园林的赞美和表达。
园林与艺术
园林被视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布局和景观设计融入了中国传统绘画和雕塑的精髓。
园林与日常生活
园林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休闲娱乐和社交交流的场所。

中国园林史

中国园林史
成熟期一园林特点:1.在三大园林类型中, 私家的造园活动最为突出。 2.皇家园林较多的受到文人园林的影响,也出 现了比任何时期都接近私家园林的倾向。 3.已基本上完成了园林向写意的转化。 4.以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为主体的 两宋园林,达到了中国古典园林史上登峰 造极的境地。

金明池
成熟期二(元、明、清初)
华林园
三、全盛期(隋、唐)

全盛期园林特点:1.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 已完全形成。 2.私家园林的艺术有所升华。 3.寺观园林长足发展。 4.公共园林已更多见于文献记载。 5.风景式园林创作技巧和手法的运用又有所 提高而跨入了一个新境界。 6.诗画情趣开始形成。
华清宫
九成宫
四、成熟期一(宋)

圆明园
拙政园
中国园林史
1611431116 1611431117 罗卫 穆蔚林

中国古典园林得以持续演进的契机 是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三者之间 的平衡和再平衡,它的逐渐完善的 主要动力亦得之于此三者自我调整 而促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 步。
中国古典园林分类
一.按照园林基地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中 国古典园林可以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 两大类型 二.按照园林隶属关系,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皇 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1.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 2.私家园林:属于民间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 3.寺观园林:即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包括内 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
建章宫
二.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转折期园林特征:1.园林规模由大变小。 2.园林造景由过多神异色彩转为自然文化。 3.创造手法由写实趋向写实与写意相结合。 4.单纯地模仿自然山水进而适当地加以概括、提炼, 但始终保持着“有若自然”的基调。 5.园林规划设计由粗放到细致。 6.建筑与其他要素密切协调。 7.皇家园林游赏活动成为主要甚至唯一功能。 8.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异军突起。 9.寺观园林拓展了造园活动的领域,一开始便向世俗 化的方向发展。

中国园林史2018全PPT课件

中国园林史2018全PPT课件
1.殷、周、秦、汉的兴衰
2.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 黄土高原出现农业曙光 • 原始农业使游牧生活转为定居生活 • 原始公社 • 夏王朝建立 • 出现“城市化”倾向 • 殷商建立
中国古典园林
6
园林的转折期
中国古典园林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
年)
• 一、社会动荡、民生凋蔽(历史背景)

公元220 年东汉灭亡,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
17
中国古典园林起源之二——台
“魏晋风流”。 例如比较有名的有:竹林七贤、白 莲社等。寄情山水、崇尚隐逸成为社会风尚,也导 致知识分子阶层对大自然山水有了更进一步理解和 认识,也成了一种浪漫风习。
10
中国古典园林
• 大自然被揭开了秦汉以来披覆着的神秘的 外衣,摆脱了儒家“君子比德”的单纯功 利、伦理附会,以其本来面目展现在人们 面前。
人们敢于突破儒家思想的桎梏zhìgù,藐视正 统儒学制定的礼法和行为规范,向非正统 的和外来的种种思潮中探索人生的真谛。 由思想解放而带来的人性的觉醒。
9
中国古典园林
• 与贪婪奢侈相对的另一个极端,则是玩世不恭。 • 名士们以任情放荡,玩世不恭的态度来反抗礼教的
舒服,寻求个性,有两种表现: • 1、饮酒、服食、狂獗jué的具体行动; • 2、寄情山水,崇尚隐逸的思想作风,即当时的
2

中国古典园林 公元前11世纪——公园220年

生成期
是中国园林的产生和成长期,主要包括殷、

周、秦、汉。
典园林 阶 段源自转折期公元220——589年 相当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全盛期
公元589——960年 相当于隋、唐时期。

中国园林的起源和发展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中国园林的起源和发展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和发展(2.2阅读2)观察不同时代的中国园林,说一说它们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它们的演变有什么规律?(注:以下图片来自百度)图1.秦代阿房宫: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在消灭六国、建立秦帝国以后,在都城咸阳大兴土木,建宫筑殿。

图2.西安仿古建筑阿房宫(建于2000年)图3.汉代上林苑:上林苑是汉武帝在秦时旧苑的基础上扩建,离宫别院数十所广布苑中,其中太液池运用山池结合手法,造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岛上建宫室亭台,植奇花异草,自然成趣。

这种池中建岛、山石点缀手法,被后人称为秦汉典范。

图4.魏晋时期的华林园:三国吴建。

故址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古台城内。

南朝宋元嘉时扩建,筑华光殿﹑景阳楼﹑竹林堂诸胜。

其后齐梁诸帝,常宴集于此。

图5.隋朝时代的写意山水园林图6.唐代华清宫: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在骊山旁边始建骊山汤,北周时期将骊山温泉建成了一座规制恢宏,匠心独具的皇家行宫。

经过北魏、北周、隋朝的修筑与园林美化,骊山行宫规模空前,到公元747年,唐玄宗改温泉宫为华清宫,同时下令大兴土木,修造亭台殿阁,布设园林美景。

创作成既富自然之趣,又有诗情画意的自然园林。

阅习水战。

政和年间,宋徽宗于池内建殿宇,为皇帝春游和观看水戏的地方。

图9.宋代网师园: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旧为宋代藏书家、官至侍郎的扬州文人史正志的“万卷堂”故址,花园名为“渔隐”,至清乾隆年间(约公元1770年),退休的光禄寺少卿宋宗元购之并重建,定园名为“网师园”,意谓“渔父钓叟之园”,含有隐居江湖的意思,园内的山水布置和景点题名蕴含着浓郁的隐逸气息。

建成。

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1994年12月,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热河行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山庄整体布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势,分区明确,景色丰富,风格独特的。

图11. 留园: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时泰的东园。

第三章我国宋代园林 ppt课件

第三章我国宋代园林 ppt课件

5.唐朝经典园林:(1)都城——长安 (2)华清宫 (3)九成宫 (4)禁苑(5)曲江(6)神都苑 (7)私家园林 6.唐代私家园林兴盛且普及面广的原因主要有:
(1)政局稳定,经济、文化繁荣; (2)经营园林是为了退隐林下而独善其身; (3)科举取士,文人做官的比较多,园林受到文 人趣味、爱好的影响更为深刻。中唐以后,文人直 接参与造园。
都城---东京(今开封) 寿山艮岳 金明池 琼林苑 岳阳楼 私家园林
第二节经典园林
❖ 1、东京(开封) 总体布局保持着北魏、隋唐以来的以宫 城为中心的分区规划结构形式,但城市 功能由单纯的政治中心演变为商业兼政 治中心,演变为商业的街巷制 规模不如隋唐宏大,但建设时参照洛阳 的宫城,因此殿宇群组的规划既保持严 整布局,又显示其灵活精巧的特点 共有三重城垣——宫城、内城、外城, 每重城垣外围都有护城河环绕
第二节经典园林
3、得寿宫 按景色不同分为四个景区(东区:观 赏名花;西区:山水风景;南区:文 娱活动;北区:各式亭榭) ,四个景 区中央为人工开凿的大水池 园内大假山“飞来峰”摹仿西湖灵隐 的飞来峰 当年宫内一些特质石峰有的保存下来 如:“青莲朵”石
第二节经典园林
4、私家园林 ❖沧浪亭
如今的沧浪亭
第二节经典园林
❖ 2、寿山艮岳

第二节经典园林
宋 徽 宗
精于书画,是一位 素养极高的艺术家
第二节经典园林
艮 岳 平 面 图
上海豫园“玉玲珑”石
“艮岳 遗石 ”
第二节经典园林
❖ 3、金明池 以略近方形的大水池为主体的皇家园 林
原为宋太宗检阅“神卫虎翼水军”的 水操演习的地方,因此规划不同与一 般园林,呈规整的类似宫廷的格局
(3)湖园 (4)苗帅园

中国园林史图集

中国园林史图集

一生成期——商周秦汉1秦·大咸阳推测遗址范围图2西汉·建章宫俯视图二转折期——魏晋南北朝1曹魏·邺城平面图2北齐·邺城平面图3北魏·洛阳平面图4北魏·洛阳华林园平面设想图5南朝·建康〔南京〕六朝建康平面图6南朝·建康〔南京〕台城平面图三全盛期——隋唐1唐·长安城平面图2唐·长安近郊平面图3隋唐·洛阳平面图4唐·长安大明宫平面图及含元殿复原图5唐·长安兴庆宫平面设想图6唐·长安禁苑平面示意图7唐·长安西内苑平面示意图8唐·周至县〔今〕仙游宫环境示意图9唐·临潼县〔今〕华清宫平面设想图10唐·麟游县〔今〕唐九成宫遗址位置图11唐·洛阳洛阳宫城平面设想图12隋唐·洛阳洛阳平面图13唐·成都杜甫草堂14唐代绛守居园池平面示意图〔衙署园林〕15唐·长安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江位置图四成熟期〔一〕——两宋1北宋·东京〔今洛阳〕东京城平面图2北宋·东京艮岳平面设想图3北宋·东京金明池平面设想图4南宋·临安临安平面图5北宋·洛阳富郑公园平面图6北宋·平江〔今苏州〕沧浪亭平面图7南宋·临安〔今杭州〕西湖十景平面图8南宋·浙江温州〔今〕苍坡村平面图9北宋·太原〔今〕晋祠平面图〔现代格局〕10辽·南京城〔今北京外城之西〕辽南京城平面示意图11金·中都金中都城平面示意图12辽大宁宫位置图五成熟期〔二〕——元明清初1元·大都〔今北京〕元大都及西北郊平面图2明清·北京城北京城平面图3元·大都大都皇城平面示意图4元·大都万岁山及圆坻平面图5明·北京西苑及其他大内御苑分布图6明清·北京御花园平面图7明清·北京慈宁宫花园平面图8清·北京康熙时期北京西北郊要紧园林分布图9清·北京畅春园平面图10清·北京雍正时期圆明园平面图11明·扬州影园平面示意图12清初·北京什刹海平面图13明·浙江楠溪江岩头村及其公共园林平面示意图六成熟后期——清中叶及清末1清中叶·北京乾隆时期西苑平面图2清中叶·北京琼华岛平面图3清中叶·北京建福宫花园平面图4清中叶·北京宁寿宫花园〔乾隆花园〕平面图5清中叶·北京乾隆时期北京西北郊要紧园林分布图6清中叶·北京西北郊三山五园平面分布图7清中叶·北京静宜园平面图8清中叶·北京见心斋平面图〔静宜园内〕9清中叶·北京静明园平面图10清中叶·北京团河行宫平面图〔南苑内〕11清中叶·北京园明三园平面图12清中叶·北京避暑山庄平面图13清中叶·北京清漪园系列图14清中叶·扬州扬州城及西北郊平面图15清中叶·扬州小盘谷平面图16清中叶·扬州个园平面图17清中叶·扬州瘦西湖“丁溪段〞平面图18清中叶·苏州网师园平面图19清中叶·苏州拙政园平面图20清中叶·苏州留园平面图21清中叶·北京半亩园平面图22清中叶·北京萃锦园〔恭王府花园〕平面图23清中叶·佛山梁园平面图24清中叶·东莞可园平面图25清中叶·济南大明湖平面图26清中叶内乡县衙平面图27清中叶·云南大理西云书院平面图。

第8章 中国园林史-成熟后期

第8章 中国园林史-成熟后期
苏州狮子林假山
(二)北方的私家园林
❖ 概说(以北京为例)
北京是北方造园活动的中心,私家园林精华的荟萃之地, 私家营园很兴盛
王府花园是北京私家园林的一个类别,如萃锦园
西
中东

路路
萃锦园平面图
萃锦园园门
萃锦园爬山廊
(二)北方的私家园林
❖ 概说(以北京为例)
城内的私家园林大多数为宅园,分布在内城各居民区内, 如半亩园
十七孔桥
清漪园(颐和园)
❖ 后山后湖景区主要景点:惠山园(谐趣园)、苏州街
谐趣园
苏州河(后湖) 知鱼桥
皇家园林的成就
➢ 独具壮观的总体规划 ➢ 突出建筑形象的造景作用 ➢ 全面引进江南园林的技艺 ➢ 复杂多样的象征意义
四、 私家园林
(一)江南的私家园林
❖ 概说
私家园林一直保持着在中国后期古典园林发展史上与 北方皇家园林并峙的高峰地位
❖ 清末
北京皇家园林大部分均化为断垣残壁、荒烟漫草、麦垄 田野
三、 皇家园林实例
(一) 大内御苑 -----西苑、慈宁宫花园、建福宫花园、宁寿宫花园
❖ 西苑 ➢ 经历了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 ➢ 乾隆时期对西苑进行大规模改建,改建重点在北海。
西苑
❖ 琼华岛南坡
顺治年间建成的永安寺(白塔寺)。景观特点:布局规整。
第8章 园林的成熟后期
清中叶----清末 (AD 1736——1911)
.
❖ 从清乾隆朝到宣统朝(AD 1736——1911)是中国 古典园林史上的成熟后期
❖ 此时期的园林积淀了过去的深厚传统,显示中国古 典园林的辉煌成就;但也暴露了某些衰落迹象,呈 现逐渐停滞、盛极而衰的趋势
❖ 由于此时期的大量实物被保存了下来,所以一般人 们所了解的“中国古典园林”,就是指成熟后期的 中国园林个Βιβλιοθήκη 春山个园夏山个园秋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生成期——商周秦汉
1秦·大咸阳规划推测遗址范围图2 西汉·建章宫鸟瞰图
二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1 曹魏·邺城平面图
2 北齐·邺城平面图
3 北魏·洛阳平面图
4 北魏·洛阳华林园平面设想图
5 南朝·建康(南京)六朝建康平面图
6 南朝·建康(南京)台城平面图
三全盛期——隋唐
1 唐·长安城平面图
2 唐·长安近郊平面图
3 隋唐·洛阳平面图
4 唐·长安大明宫平面图及含元殿复原图
5 唐·长安兴庆宫平面设想图
6 唐·长安禁苑平面示意图
7 唐·长安西内苑平面示意图
8 唐·周至县(今)仙游宫环境示意图
9 唐·临潼县(今)华清宫平面设想图
10 唐·麟游县(今)唐九成宫遗址位置图
11 唐·洛阳洛阳宫城平面设想图
12 隋唐·洛阳洛阳平面图
13 唐·成都杜甫草堂
14 唐代绛守居园池平面示意图(衙署园林)
15 唐·长安曲江位置图
四成熟期(一)——两宋
1 北宋·东京(今洛阳)东京城平面图
2 北宋·东京艮岳平面设想图
3 北宋·东京金明池平面设想图
4 南宋·临安临安平面图
5 北宋·洛阳富郑公园平面图
6 北宋·平江(今苏州)沧浪亭平面图
7 南宋·临安(今杭州)西湖十景平面图
8 南宋·浙江温州(今)苍坡村平面图
9 北宋·太原(今)晋祠平面图(现代格局)
10 辽·南京城(今北京外城之西)辽南京城平面示意图
11 金·中都金中都城平面示意图
12 辽大宁宫位置图
五成熟期(二)——元明清初
1 元·大都(今北京)元大都及西北郊平面图
2 明清·北京城北京城平面图
3 元·大都大都皇城平面示意图
4 元·大都万岁山及圆坻平面图
5 明·北京西苑及其他大内御苑分布图
6 明清·北京御花园平面图
7 明清·北京慈宁宫花园平面图
8 清·北京康熙时期北京西北郊主要园林分布图
9 清·北京畅春园平面图
10 清·北京雍正时期圆明园平面图
11 明·扬州影园平面示意图
12 清初·北京什刹海平面图
13 明·浙江楠溪江岩头村及其公共园林平面示意图
六成熟后期——清中叶及清末
1 清中叶·北京乾隆时期西苑平面图
2 清中叶·北京琼华岛平面图
3 清中叶·北京建福宫花园平面图
4 清中叶·北京宁寿宫花园(乾隆花园)平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