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和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管和生产之争——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在相关的技术论坛,打开质量管理之类的板块,一般少不了关于品管(品控)难做的帖子,无非是抱怨领导不重视,生产部门不配合,薪水低,没地位,等等,其中关于生产部门不配合的更多一些,这是我2006年搜集整理的当时关于生产和品管的讨论:$ U `5 ` r- v% b

观点一:质检部门相当于道路上的警察,生产部门相当于行驶的车辆,企业是需求运输的国家,技术部门是制定法律法规的立法和研究部门,其实大家利益是一致的!希望大量的车流持续不断,保证运输通畅。

如果警察见一个罚一个,大家都不敢上路了,警察也不会高兴。如果大家都开快车,撞得七荤八素的,国家也会计算估量这些损失。所以执法的度要根据本国的情况和客户需求来制定!0 ~' b' j5 S% |

观点二:我认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质量再好,生产不出来也是没用的;生产的再多,全是次品就更不可以。我是搞生产的,在实际工作中品质与生产的确是有矛盾,但是品质是第一位的。

观点三:我们有句话——产量是钱,质量是命。我们不能要钱不要命,我想这是他们之间的关系。

观点四:质量是为生产服务的,生产是创造利润的,利润是从顾客来的,质量是由顾客决定的。

各位,请理解创业初期的老板,他们只认为第二最正确;请理解公司产品定位的顾客群,它决定了公司产品应达到的质量水平。

所以,不要把质量看成是高高在上的东西,而是应该深入群众。0o1}!R)U-j4H-S2r% \1 P

观点五:企业的品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平衡提高品质的成本费用与通过品质建立长期品牌收益的能力,才能影响老板或厂长。这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得到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支持才能做好。

当初做研发时,就认识到消费者的知识和感觉有时不能获知你企业产品的质量程度,所以,企业从经营的角度也要考虑质量过高时的相对浪费。这个相对过高不光是和自己的产品比,更要跟竞争对手比。因为消费者是需要教育的,定位于高端产品、不追求规模的企业往往承担教育消费者提高其品质要求的角色。) x, H/ _" C9 c. O5 n* n5 t"S# x

6 ?) J3 o3 A/ b" w0 c( E

所以,首先就得确定自己企业的市场定位,再依据自己企业在行业内所处的地位,来更深入地开展工作,肯定能够得到老板或厂长的支持。" L: P+ L2 U+ {0 N. @+ V. f3 X观点六:品控工作就是以预防为主。而在日常工作中,一般能提出预见性问题的人都是经验比较丰富的,但经验丰富不仅仅是指参加工作的时间长。平时,我们能及时发现问题,努力地思考问题,但对解决问题的手段这方面的道行还不够深。所以,在品质监控过程中,需要和其它部门沟通的时候,我们就处于被动,总是难是说服别人按照自己的要求执行。那当然了,别人与你平起平坐,为什么要听从你,只有你的专业极具权威性或者你在公司里极具威望,这才令人信服。

不然,你必须想办法去令对方的上司认同你的观点,最好能够以利害关系去说服他的上司,那么你的愿望才有可能实现。*U5X+x$ d, P$ |+ q6 D& ^

所以,在埋怨别人不易沟通的时候,首先要检讨一下自己的沟通方法是否妥当,方法正确,还要看对所沟通的对象是否适宜,只有不断尝试,不断总结,才会发现工作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乏味。

观点七:做质量管理要学会把问题暴露出来,你把小问题搞成大问题,小隐患搞成大矛盾了,让大家都看得到它的危害,老板和高层也就不得不下定决心来整顿了。重要的是人的意识问题,需要不断的宣传和教训来培养。

如果建立自查机制,不断地寻找内部的问题和隐患并激化,质量管理更上高楼指日可待了。

这样的讨论,一直就没有停止过:9 k) ?5 H#w: c# b8 R: Z& I

关于质量这种事* T9 E$ K" F% h2 t1 X

看哪里都不顺眼的时候不能说,因为说了之后一切事情交给你做,还别不服,你说了就你来做吧。% z0 I& `8 M2 m3 d

打入厂的第一天就开始找流程,结果一看,流程都长毛了,该咋样做还咋样做;8 o, W-P! Q& a* t

标准?问检验员:我们的测试标准是什么,结论是,有几个人就有几个答案。

下班前工具为什么不收起来,因为第二天还要用。, L) Z+ v1 e5 P, C

对于非重点用户,产品规格可以降低。

客户处发生问题,礼物、人情、返工的费用从来不考虑成本,但要是说仪器不够用了,就要说,先克服克服,公司经费紧张……3 |._# N M2 d, }

以销售为重点,生产嘛,只有老板想骂人的时候才能想到,冤!

强势品管与弱势品管: s6 ^. K) H0 |) e/ f7 M4J% s. L" ^# e

大家在从事品管工作过程中,是否有这个感觉,如果在企业里,品管部门比较强势,很多质量方面的事情处理起来就比较顺利,其它部门都很配合这方面的工作,但如果品管部门在企业里处于弱势,那么工作开展起来总是非常被动,好像受制于其它部门,或者工作得不到上面的支持和其它部门的配合。

3 I

4 _# _! k1 Y* \

相信很多做品管的朋友都希望扮演强势的角色,不过要做到这点,需要具备很多条件和各种客观因素作为基础。

真正的强势品管是非常有底气,这个底气一方面来自于自身的专业威信,一方面来自企业领导的大力支持,还有就是企业的文化氛围给强势主管创造一个可以发挥的平台,正如有了这个“大森林”,才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气侯。! x+ J+ H( y! i. W+ N

影响或改变企业的文化氛围的比较困难,但影响高层的态度还是有一定的方法的,高层对品质重视态度的变化也就直接意味着品管在企业地位(或者发挥的作用)将发生转变,也就是由弱势向强势的转变。8w%d4v( |) Z% K/ @

但也有时候,弱势品管是由自身的专业不够权威而造成的。当一位品管在他的专业领域上不能够准确地判断和恰当地处理问题,这样,在企业里很难做到强势,除非他背后有特殊关系。

对于刚入行的新人,先不要气馁,弱势向强势转变需要一个过程,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首先把自己的专业权威树立起来,大家没有质量意识,你不能被他们同化了,或者是妥协了,如果你不能影响了他们,他们就会影响了你,所以立场和意志必须要坚定,特别是原则性的问题。

如何让生产等部门更配合品管/质检开展工作——提问

在本人工作5年多的食品企业里,质量管理部门往往因为与各个部门间的协调不畅通而导致工作困难,也不同程度导致了企业质量管理人员的离职问题。比如现场QC无法指挥车间人员或车间负责人按有关卫生要求操作、原料QC无法按要求对原辅料进行检验,原因包括采购人员根本没按照采购程序要求采购等。% N3 t9 B0 K* R% k

现本人就以上问题咨询各位专家,请大家按以下方面提供自己的看法。

$ w8 M4 Q) |7 p

1、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品管应该按要求如何去做好本职工作。如果品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行,会违反什么法律法规?有关公司内部其他部门违反有关规定,奖罚措施的实施是否应该一如既往地实行?

2、如何在本公司的文件中体现各部门的岗位职责,一般的质量手册的岗位职责都不是很明确。* w- z7 J6 l" M

3、品管有必要经常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吗?该如何沟通?例会一旦沟通就成为推卸责任的无休止争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