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城地质调查报告-地质学实习
地质实习报告_北碚
![地质实习报告_北碚](https://img.taocdn.com/s3/m/dbfec93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4.png)
一、前言本次地质实习报告以重庆市北碚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地貌特征、矿产资源等进行实地考察,旨在提高我们对地质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我们的野外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背景北碚区位于重庆市西部,地处嘉陵江中下游,是重庆市重要的生态旅游区和经济发展区。
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开发潜力。
三、实习目的1. 了解北碚区的地质构造特征;2. 认识北碚区的主要地貌类型;3. 掌握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野外实践能力。
四、实习内容1. 地质构造北碚区地质构造复杂,以川东平行岭谷华蓥山帚状山脉北碚向斜北段为主。
该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上侏罗纪自流井统和重庆统,除自流井统顶部有薄层灰岩外,其他皆为长石砂岩、页岩互层。
第三纪以来,该区长期接受侵蚀,缺少第三纪沉积物,第四纪的堆积物也仅在沿河阶地上及某些地势低洼的地区有零星保存。
2. 地貌特征北碚区地貌类型多样,以山地、丘陵、平原为主。
山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海拔高度在400至750米之间,最高峰为后峰山,海拔773米。
丘陵地带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形起伏较大。
平原地带主要分布在嘉陵江河谷地带,地势平坦。
3. 矿产资源北碚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铅、锌、石灰石等。
其中,天府煤矿是该区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其煤炭储量大,质量优良。
4. 野外地质调查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包括地形测量、岩石采样、地质剖面测量等。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对北碚区的地质构造、地貌特征、矿产资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五、实习成果1. 完成了实习报告,总结实习经验;2. 掌握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3. 提高了团队协作精神和野外实践能力;4. 对北碚区的地质构造、地貌特征、矿产资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六、实习体会通过本次地质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地质学科的重要性,以及野外实践对于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观察地质现象,如何采集地质样品,如何进行地质剖面测量等基本技能。
重庆大学城地质调查报告 地质学实习
![重庆大学城地质调查报告 地质学实习](https://img.taocdn.com/s3/m/cf9f01f7770bf78a652954c2.png)
一.前言1.实习目的普通地质学课程的学习即将结束,我们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了解并逐步掌握了许多地质知识(如地球的圈层特征及形态特征、地壳的物质组成、生命起源于地质年代学、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风化作用、地面流水地质作用、地下流水地质作用、重力地质作用等),然而我们学习的知识仅仅停留在书本和老师提供的一些插图上,掌握的并不完备与全面,为了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同自然中的地质形态联系起来,以更好的理解某些地质现象,最终加深对书本上知识的理解,我们走出了校园,在大学城周围进行了本次地质调查。
2.时间2013年10月26日15:00-17:003.地点重庆大学虎溪校区西门外侧歌乐山脉与缙云山脉之间通往璧山县的山间道路以及周边的房屋施工工地。
二.实习内容2.1大学城所见的岩石类型由于大学城周围是沉积岩地区,所以岩石均为沉积岩大类,本次地质调查,见到了两种沉积岩——砂岩和泥岩。
除此以外,在施工工地,还看到了岩浆岩大类的花岗岩的石材。
(1)砂岩上图为地质调查中我们带回来的一块砂岩标本。
粒度为2~0.0625mm的颗粒含量在50%以上的碎屑岩叫砂岩。
砂岩分布很广,有重要的经济和地质意义。
砂岩的碎屑成分主要是石英、长石和岩屑,还有少量重矿物。
在大多数砂岩中,石英是最主要的岩屑,它是最稳定的组分,长石和岩屑在表生条件下易受破坏,为不稳定组分,故常以石英含量或石英与长石+岩屑的比值代表岩石的成分成熟度。
砂岩中的填隙物除粘土杂志外,还常见钙质、硅质、铁质等胶结物。
砂岩石机械沉积作用的产物,砂粒在流水搬运的过程中又是最活跃的组分,故砂岩中各种层理和层面构造发育,许多研究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主要发育于砂岩中。
某些砂和砂岩本身就可作建筑材料,并常含有金、铜、锡石、锆石、独居石等矿产;孔隙度好的砂岩是良好的储集油、气、水的岩石,是石油、水文和工程地质工作中重要的研究对象。
我们的砂岩标本为灰色砂岩,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和长石。
地质实习报告总结(2篇)
![地质实习报告总结(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e1566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9.png)
地质实习报告总结今年开学初,我们资源勘查工程____级的全体同学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实习。
整个实习过程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技能得到培养和训练的有效途径。
我们进行实习的具体地区是重庆市北碚区。
在这里,我们连续进行了为期四周的野外实习,平均每天走山路____公里,组织学生对观测路线上的各种典型地质现象和沉积相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
实习期间,我们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野外记录进行了认真的检查,实习结束后,又对学生的所写的调查报告进行了批阅。
通过这次野外实习,同学们基本上学会了应该如何进行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对沉积相的研究;如何确定野外的地质观察点,在一个观察点上如何进行规范化的记录;如何写每天的调查总结,如何根据在一个地区的野外地质调查记录绘制该区的地形图和构造等值线图。
实习完全结束已经很长时间了,虽说实习报告里面已经写了很长的感想,但是这里还是想对这一次野外实习做一下总结,主要是经验和教训。
我们同学中有很多从一开始就没有很用心,这是第一个教训:即无论做什么,一旦做了就必须要认真对待,并且必须无条件高要求完成,不然就不做。
当然这其中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没有时间怎么办,次要的任务要不要放一放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在任何时候只能全神贯注做一件事,选择主次,一件一件地来。
以前的经验证明同时做两件事,是达不到那样的水平。
有了第一个问题,后面的也就必然发生:在实习之前没有作任何的准备工作。
至少应该了解一下,地质实习应该注意些什么,实习过程中要记录一些什么,实习要求有哪些知识准备的要求(包括学过又已经忘记了的)。
还有就是有必要去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资料,做到心中有数。
学习不能只是死读课本,如果只看文字,永远不能真正理解,只有实际观察,配合书本上的理论,如此一来不但能加深印象,也能学到书上没有的东西、经验,说不定还会发现新的问题。
一个实习最终就是要得到一个报告,这也是实习的目的之一。
地质实习报告总结(二)一、实习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地质实践能力,并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我选择在地质调查院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地质实习。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优秀2篇)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优秀2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2c50a6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65.png)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优秀2篇)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1地质学(geology)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自己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广义的说,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但由于受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研究手段的限制,目前的地质学研究对象仅局限于地球表面部分,即岩石圈(lithosphere)。
因此,具体的来说,地质学是研究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结构、产状、成因及其变化发展及其古生物、古气候演变历史的一门学科。
地貌学亲其英文名为geomorphology,它是有三个源自古希腊的词根:geo(地球)、morphe(外表形状、面貌)和logos(论述)所组成,表明其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形状的学科。
地质地貌学发展史是人类在生产和探索奥秘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地球的组成和结构,地球及其生物界演变的规律,特别是地壳和岩石圈运动规律,并为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保护环境服务的历史。
而地质地貌学发展的结果是,它对农业生产、工程建设、矿产勘查、自然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等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接加快了其发展的脚步,有着实际的意义。
如:河流地貌与海岸地貌学着重依赖于流体力学与沉积学;块体运动、风化作用、风力作用和土壤的研究要凭借大气科学、土壤物理学、土壤化学和土壤力学;某些地形类型的研究需要用地球物理学与火山学的原理和方法;人类对地形影响的研究要依靠地理学和人类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地质地貌学不光有用、能用,关键还有趣!就其中微不足道的名词如太古、元古、寒武纪等等,便很富有沧桑感、神秘感及历史气息。
如此,学好地质地貌学对专业技能的提高、完善,并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终极目标大有裨益。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地质地貌学是环境与资源科学专业的基础专业课,地质地貌实习是环境与资源资源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
野外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此次实习,我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地貌学的基本知识,学习并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识记各种地质地貌的表征特点,加深我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1)识记:实习沿线的主要岩石类型、构造类型、地貌类型、地层及其时代;2)理解:各主要岩石类型、构造类型的成因与分布特征,不同观察点之间地质地貌现象的变化与联系;3)主要任务:初步学会观察常见的地质现象,分析其相关的地质作用和形成机制;4)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对学科的兴趣。
大学城工程地质调查报告doc
![大学城工程地质调查报告doc](https://img.taocdn.com/s3/m/8643035bba1aa8114431d9eb.png)
大学城工程地质调查报告篇一: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调查报告大学城工程地质调查报告调查时间: XX年6月1星期六调查地点:重庆市大学城重师后山姓名:学号:班级:土木11班小组成员:撰写时间: XX年6月7日星期五成绩:评阅评语:摘要工程地质课程要求,我们五位同学组成地质调查小组,作好详尽计划,徒选择重师后山作为调查区,进行工程地质调查。
沿途我们观察到不同的岩石,岩层构造,不良地质作用及防治。
我们在观察的同时进行分析讨论,并用相机拍照记录下来,最终我们用了将近四个小时完成了本次野外调查部分。
回到寝室后,我们按照课程要求对所记录的岩石、地质构造进行描述分析。
遇到不确定的地方就查阅资料,我们就小组讨论,最终完成整个工程地质调查任务的分析记录。
目录前言 ................................................ ................................................................................... 1 调查区地质地貌概述 ................................................ ................................................... ...... 2 调查内容 ................................................ ................................................... .. (3)1岩石类型 ................................................ ................................................... ................ 3 2地质构造 ................................................ ................................................... ................ 6 3不良工程地质 ................................................ ................................................... ........ 8 总结 ................................................ ................................................... .. (11)前言1.调查目的:1.1通过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理论联系现场实际,再回归到理论上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现场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庆大学大学城工程地质调查报告
![重庆大学大学城工程地质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c0291aa71fe910ef12df896.png)
大学城工程地质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6年6月5日调查地点:璧山隧道上,109省道旁的山姓名:xx 学号:xxxxxxxx 班级:xxxx级土木x班小组成员:撰写时间:2016年6月6日、7日成绩:评阅评语:大学城工程地质调查报告1 前言调查目的: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对《土木工程地质》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了解,掌握了关于《土木工程地质》中的基本知识。
但是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情况往往有很大的差距,为了更好地认识土木工程地质现象,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同时充分认识到土木工程地质实践对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性,我们组进行了土木工程地质实习。
实习的主要目的为以下几方面:1. 结合实践,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 培养一定的野外学习实践能力,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并用地质罗盘测量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3. 掌握褶皱的基本知识和判断背斜、向斜的能力,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4. 野外实地参观考察,丰富知识,开拓视野5. 在实习观测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
6. 掌握根据现场观察所得资料和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研究精神,并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7. 切身理解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野外运用具体情况、步骤、运用难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调查时间:2016年6月5日调查地点:璧山隧道上,109省道旁的山调查人:学号:20145150左起:调查分工:xx:制定勘查路线,总结分析地质地貌特征,制作ppt,撰写调查报告。
xx:现场app测量,总结分析各类地质构造,制作ppt,撰写调查报告。
xx:摄影及记录,总结分析不良地质作用,撰写调查报告。
xx:拍照,现场app测量,总结分析岩土及其特征,撰写调查报告。
xx:摄影及记录,找出课本学习过的地貌特征,撰写调查报告。
xx:摄影及记录,查阅课外资料,汇总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xx:找出课本学习过的地貌特征,总结由大家讨论总结得出,撰写调查报告。
地质学实习工作报告
![地质学实习工作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59ffd89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8.png)
地质学实习工作报告尊敬的导师:您好!我是您的实习学生XXX,我特此向您提交我在地质学实习期间的工作报告。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工作总结和经验体会。
一、实习单位和背景我在地质勘探院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该院是一家地质工程技术研究机构,主要从事地质勘探和矿产资源开发的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服务工作。
二、工作内容1.地质勘探实地调查我参与了一项地质勘探项目的实地调查工作。
通过参与调查任务,我深入了解了地质调查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在实地调查中,我学会了使用地质勘探设备和仪器,例如电测仪、电磁仪、露天测井设备等。
我还学会了进行地质钻探、土壤取样和岩芯取样等操作。
同时,我通过对岩石和土壤的采集、剖析和测量,对区域地质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
在实地调查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
例如,在山区进行钻探时,由于地形复杂,通讯设备容易受到干扰,导致沟通不畅。
但是,通过与同事的合作和努力,我成功地完成了实地调查任务。
2.地质勘探数据处理和分析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一些地质勘探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工作。
我学会了使用地质勘探仪器和软件,例如GIS和CAD软件,对勘探数据进行处理、制图和分析。
通过参与数据处理和分析工作,我提高了地质勘探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并了解了勘探数据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科研专题阅读和讨论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地质勘探院的科研专题阅读和讨论。
我通过阅读和讨论,学习了一些地质勘探的前沿技术和方法。
我还与同事一起讨论地质勘探项目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通过科研专题阅读和讨论,我提高了科研能力,并了解了地质勘探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
三、工作成果和收获1.实地调查成果在实地调查中,我采集了大量的地质样品,并通过岩石和土壤的剖析和测量,初步分析了区域的地质特征。
通过实地调查,我了解了地质调查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并学会了使用地质勘探设备和仪器。
这些实地调查成果对今后的地质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数据处理和分析成果通过参与地质勘探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工作,我提高了地质勘探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并了解了勘探数据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地质学实习总结报告5篇
![地质学实习总结报告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7860e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a.png)
地质学实习总结报告5篇篇1一、实习目的与背景本次实习旨在将课堂所学的地质学理论应用于实际,增强我们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地操作,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地质学的实际应用价值,为今后的工作与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本次实习于XXXX年XX月至XX月期间进行,地点位于某地质公园及附近地区。
三、实习内容1. 地质现象观察在实习期间,我们对实习地点的地质现象进行了全面观察。
包括地貌特征、岩石类型、构造形态、矿产资源等方面。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对地质现象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2. 岩石鉴定与分类通过专业指导,我们学习了岩石的鉴定方法,对常见的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进行了详细分类。
此外,我们还采集了部分岩石样本,进行了室内鉴定。
3. 地质剖面测量在导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地质剖面的测量方法,并对实习地点的地质剖面进行了实地测量。
通过测量数据,我们绘制了地质剖面图,为地质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4. 地质灾害调查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对实习地区的地质灾害情况进行了调查。
包括滑坡、泥石流等常见地质灾害,并对防治措施进行了初步了解。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对地质学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实地操作使我们更加熟悉地质学研究方法。
2. 专业技能得到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与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3. 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1. 实习时间较短本次实习时间较短,部分内容无法充分展开。
建议延长实习时间,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地质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2. 实习地点单一本次实习地点较为单一,希望今后能够安排多个实习地点,以便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地质特点。
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验室操作、野外实践等课程内容,以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地质学的实习报告范例3篇
![地质学的实习报告范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b7e491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d1.png)
地质学的实习报告范例地质学的实习报告范例精选3篇(一)实习报告地质学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X地质勘查院实习时间: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实习内容:在本次地质学实习中,我参与了XX地质勘查院的地质勘查项目,主要任务是进行地质调查、野外勘探和数据分析。
具体实习内容如下:1. 地质调查:我参与了一次地质调查任务,该任务是对某个矿产资源区进行详细调查,包括地质地貌、岩石、矿石等方面的调查。
我与同事一起前往目标地区,使用各种地质调查仪器,进行了野外采样和观察。
通过对地质样品的收集和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地层结构、岩石类型和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2. 野外勘探:我参与了多次野外勘探任务,通过使用地质勘探仪器和设备,我们对目标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勘探和探测。
在野外勘探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地质仪器,如测深仪、测斜仪和电阻率仪等,进行地下水资源勘探和地壳构造探测。
通过实地勘探和地质勘探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地质情况,并为后续的矿产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3. 数据分析:我参与了一些地质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工作。
通过对地质勘查和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我学会了使用地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通过对地质数据的分析,我能够确定地质特征、地质过程和地质资源的分布情况。
这对于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实习心得:通过这次地质学实习,我对地质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到了很多实际操作的技巧。
在实习期间,我与导师和同事们密切合作,他们给予了我很多指导和帮助。
通过实践活动,我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地质调查和野外勘探中,我学会了使用各种地质仪器和设备,掌握了野外工作的基本技巧。
我也更加了解地质调查的各个环节,从对地质样品的采集到数据的分析,我明白了每一步的重要性。
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进一步认识到数据对地质学研究的重要性。
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至关重要。
北碚地质实习报告
![北碚地质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2d1610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f.png)
北碚地质实习报告
一、前言
北碚地质实习是我在大学期间进行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本报
告旨在总结和分析我的实习经历。
地质实习是对我在课堂学习所获
取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和实践的机会,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地质学
的理论知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增加了实践经验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实习内容
1.调研目的
北碚地区作为重庆市的一个重要地区,其地质情况十分复杂。
我们的实习目的是深入了解北碚地区的地质环境和地质问题,对其
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
通过实地勘察、样品采集和实验分析等手段,获取关于地质构造、地质灾害、岩石特征等方面的信息,为该地区
的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实习方法
为了完成实习任务,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
首先,我们在实习开始前进行了详细的文献调研,了解北碚地区的地质背景和已有的研究成果。
其次,我们通过实地勘察和地质剖面观察,收集了大量的地质数据,并进行了现场测量和记录。
最后,我们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室分析,包括样品的化学成分分析、岩石的物理特性测试等。
3.实习成果
通过实习,我们收集了丰富的地质数据,包括地质剖面和采样样品。
在地质剖面观察中,我们发现了北碚地区地层的分布特点和沉积环境,对地质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样品分析中,我们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和物理特性测试,确定了不同地层和岩石类型的特征和差异。
这些数据和结果将为后续的研究和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
三、实习感想
1.专业知识的应用。
地质学实习报告
![地质学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f4cdd8a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3.png)
地质学实习报告一、引言地质学实习是我作为一名地质学专业学生的一次重要实践活动。
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我深入了解了地质学知识的应用,并对地质学实践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本报告将对我在实习过程中所学到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实习目的与背景地质学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在地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加深对地质学知识的理解,并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习过程与成果1. 实习地点选择在实习前,我与导师一起选择了实习地点。
考虑到实习的实践性和教学资源的丰富度,我们选择了某地质园作为实习地点。
2. 实地考察实习开始后,我深入实地进行了考察。
通过观察地质构造、岩层特征、地貌景观等,我对地质学的实际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3. 采样与标本制作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采样的方法与技巧,并进行了一定数量的采样工作。
随后,我按照要求制作了标本,使得我对不同地质物质的特征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实习结束后,我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处理。
通过数据的分析,我可以得出一些地质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地质变化的趋势。
5. 实习报告书写通过实习的全过程,我收集了大量的实地数据和资料。
在实习报告中,我将对实习所得到的结果和发现进行详细的总结和分析,并对实习的启示和收获进行了深入思考。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地质学实习,我深刻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之重要性,并且认识到地质学实践所带来的学习体验是不可替代的。
通过实习,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培养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反思与建议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实地考察中的困惑、数据处理的不熟练等。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更加注重细节,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六、结语通过这次地质学实习,我对地质学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对地质学实践的重要性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地质学专业实习工作报告
![地质学专业实习工作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3babe9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b2.png)
地质学专业实习工作报告地质学专业实习工作报告1一、实习目的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了解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
重点掌握实习区域的地层、岩石、矿产,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和古生物的主要类型、分布及其演化规律,及野外地质调查基本方法等,并综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性,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每位大学生首先最主要的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然而光从理论上认识只能让大学生纸上谈兵,因而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同时,这也是给我们一个找出自身知识的不足与缺陷的实践机会。
二、实习地区概况主要实习地点是古武当山,京娘湖,莲花洞。
三、实习内容(一)5月9号实习前准备在课堂上我们已经学习了地质地貌学这门课程,对地质地貌的一些基本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马上就要去野外实习了,我们都很兴奋,都在为实习做准备。
首先我们上网查了实习地的概况(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大概了解到:约在距今19亿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显著的地壳运动,叫“吕梁运动”,使中元古界与下元古界呈角度不整和接触,吕梁运动以后,相对稳定地层的范围不断扩大,地形高低起伏,比较复杂。
有些地层在久经腐蚀以后,开始下沉,形成地质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海浸,无脊椎动物和菌藻类植物开始出现,一直到距今大约8亿年的寒武纪时代,京娘湖地区还一直沉浸在一片汪洋大海中。
到距今大约两亿五千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称为“燕山运动”。
由于地壳断层,大部分海水向东消退,京娘湖地区仍处于大海的边沿,汹涌的海涛冲刷岩石,形成千姿百态的沟壑深谷,到了距今大约6500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叫“喜马拉雅”运动,西部地壳相对隆起,东部地壳相对下沉,海水向东消退,整个太行山脉的雄姿也由于海水的消退展现出来,这里形成了北台、太行、唐县三层夷平面,培养了京娘湖、古武当山、七步沟、武西岳的石英砂岩峡谷峰林景区。
地质学实习报告范文
![地质学实习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50a229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9.png)
地质学实习报告范文一、实习单位概况我在地质勘查单位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地质学实习。
该单位是一家专业从事地质勘查工作的机构,拥有一支经验丰富、专业素质高的团队。
实习期间,我有幸参与了多个项目的勘查工作,对地质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了实地的应用和实践。
二、实习内容和收获1.野外地质勘查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几个野外地质勘查项目。
通过真实的野外工作,我对地质勘查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野外,我主要负责的工作是使用各种地质仪器进行地质测量和记录数据,并参与了地质样品的采集和标注。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测量仪器的使用技巧,熟悉了地质测量过程和数据的记录方法。
2.实验室地质分析在实习期间,我还有机会进入实验室进行地质样品的分析。
我参与了岩石薄片的制作和显微镜下的观察。
通过对岩石的颜色、结构和成分等细致观察,我能够判断岩石的形成环境和特性,并能从样品中得出一些有关地质历史和地质事件的信息。
这让我对地质学研究的重要性有了更加直观的体会。
3.地质报告撰写在实习的最后阶段,我参与了一份地质报告的撰写。
这份报告是根据野外勘查的数据和实验室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归纳的。
通过这份报告的撰写,我学会了如何整理和分析数据,如何合理地组织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这不仅提升了我的写作能力,也对我今后从事地质工作时的报告撰写能力有了很大帮助。
三、实习心得体会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地质学的广阔和深奥,也对自己所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入和实践的理解。
通过与实习单位的专业人员交流和合作,我对地质勘查的流程和步骤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实际工作中的挑战和困难有了更充分的了解。
此外,实习还让我认识到了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
地质工作是为了揭示地球的发展历史和资源分布规律,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在地质工作中,任何一处疏忽和失误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因此,我们作为地质人,必须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精神,以保证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这次实习让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一定的启示。
2024年地质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三篇)
![2024年地质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13db4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6.png)
2024年地质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一、实习位置、交通、地貌概况实习位置:实习地点位于北碚嘉陵江观音峡左岸水北公路朝阳桥至屋基村段,渝碚公路沿峡谷右岸通过。
交通:东南距牛角沱车站约35公里,西北距北碚车站2公里。
而从学校乘校车出发,经由收费站上重庆主城区外环高速,最终抵达北碚实习地点,其中乘车大约需要1个小时。
因而交通还是比较便利快捷。
地貌概况:实习地区属低山峡谷地貌,地貌初始行程时间是中生代末四川运动。
地貌受岩性及构造控制,观音峡的低山位于背斜轴部,高处海拔800~850米,顶部较为平坦,是一古老的夷平面,两翼山坡由于岩性影响,硬质岩石凸起,软质岩石凹下,灰岩处溶沟、石芽、溶洞、溶槽等发育。
在山顶与山顶之间常形成背斜张裂带垭口。
嘉陵江由北西320度向南东140度方向深切横穿背斜,两岸岩石高耸,气势磅礴,相对高度差达600米(海拔850~165米)。
河谷谷坡陡峻,河床宽仅100米,有一级较窄的高出枯水面约30米的基岩阶地(公路所在处)。
二、地层岩性、构造特征(一)地层岩性实习区出露最老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长兴组,而在公路上可见到地层是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嘉陵江组,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在山坡及河谷中有第四系分布(由老到新分述如下):1.二叠系长统长兴组(cP2)灰色厚层一块状含燧石团块灰岩,锤击后有臭鸡蛋味,含腕足类、瓣鳃类化石。
仅在白庙子大桥公路下江边可见。
2.三叠系(T)(1)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fT1)紫红色——暗紫红色泥灰岩、泥岩、页岩,夹有青灰色、紫红色灰岩,自下部向上页岩厚度增加。
厚度400~500米。
(2)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jT1)以石灰岩为主。
底部是灰——深灰色,薄——中厚层状砂岩,中上部灰岩中夹有米黄色白云质灰岩及灰色角砾状灰岩及泥灰色。
厚度500~600米。
(3)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lT2)以泥灰岩为主,夹泥岩,地表因风化作用多呈泥状。
厚度小于10米。
(4)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xjT3)灰白——棕黄色、厚色一块状,中一组粒长石石英砂岩夹页岩和煤。
关于在大学城里我看到的工程地质现象(边坡、危岩、滑坡、基坑等)的调查报告
![关于在大学城里我看到的工程地质现象(边坡、危岩、滑坡、基坑等)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109661155270722192ef716.png)
关于在大学城里我看到的工程地质现象(边坡、危岩、滑坡、基坑等)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的主要内容调查地点:重庆市大学城调查对象:大学城周边各种地质现象(边坡、危岩、滑坡、基坑等) 调查方法:实地勘察,并上网或图书馆查询收集资料二、报告正文特征:(1)地势起伏大,层状地貌明显。
(2)地貌造型各样,以山地、丘陵为主。
(3)地貌形态组合的地区分异明显。
(4)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
边坡通过工程地质的学习,我们知道,由于不同地质作用的结果,自然界存在这各种天然斜坡,如山坡及河、湖、海岸岸坡等。
工程建设中,有许多工程建筑,如大坝。
渠道。
隧洞。
溢洪道、水电站厂房等,都需要修建在天然斜坡下面,有时还要开挖人工斜坡。
无论是天然边坡还是人工边坡,他们的失稳破坏都会对建筑物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甚至会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护坡护坡防止堤岸坡面遭受冲刷侵蚀而铺筑的设施,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
桥址所在河段,河岸的凹岸逐年迎受水流冲刷,会使河岸不断地坍塌。
为保护桥梁和路堤安全,须在凹岸修筑防护建筑物。
此外,因设桥引起河水流向变化,冲刷河岸而危及农田和村镇时,也须在河岸修建防护建筑物。
这种建筑物通常又称为护岸。
护岸的形式有直接防护和间接防护。
直接防护是对河岸边坡直接进行加固,以抵抗水流的冲刷和淘刷。
常用抛石、干砌片石、浆砌片石、石笼及梢捆等修筑。
间接防护适用于河床较宽或防护长度较大的河段,可修筑丁坝、顺坝和格坝等,将水流挑离河岸。
如下图是我们此次实地勘测的所拍摄的护坡,在重庆这样的山地城市,护坡是非常常见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对重庆的房屋,公路,长江等都有重大的影响。
由于斜坡表层的岩石,在长期风化的作用下破碎成细小的岩屑、岩片,在雨水冲刷或其他外力作用下,出现层层脱离母体,并顺斜坡滚落,堆积于坡脚,这种现象是剥落。
这对工程具有很大的不利影响,于是我们常常采取一些措施,防止剥落。
1、设置封面或护面墙以阻止岩石表面风化发展,防治零星碎落;2、清除山坡或边坡坡面崩落的岩块,并放缓边坡;3、在基岩破碎严重,落石经常发生的路段,采用拦石墙与落石槽等拦截构造物;4、对在边坡上局部悬空的岩石,可视地形和岩层情况采用钢筋混凝土立柱或水泥砂浆片石支顶;5、当边坡为软、硬岩层相间的地层,软岩部分风化严重形成凹壁时,可采用内部干砌片石,表面水泥砂浆砌片石嵌补;6、对有软弱结构面而易引起崩坍的高边坡,可采用锚杆喷射混凝土护坡,防止软弱结构面的张开和扩大。
地质学实习报告
![地质学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0900ef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11.png)
地质学实习报告一、引言地质学实习是地质学专业学生的必修环节之一,通过实地实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地质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本篇实习报告将详细记录我的地质学实习经历和所获得的收获。
二、实习目的与背景地质学实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地质勘探和地质调查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进行地质样品采集、地质剖面观测、地质地貌解释等工作。
本次实习是在某地质调查队开展,该地区地质状况复杂,具有一定的地质景观和矿产资源,对我提高地质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习过程1. 地质勘探工作实习的第一部分是地质勘探工作。
根据导师的指导,我们组织成小组,对当地的地质条件进行实地考察。
我们使用了各种地质仪器,如测量仪、磁力仪、地震仪等,对地貌、岩性和地下构造进行了综合观测和测量。
2. 地质样品采集在勘探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地质样品的采集。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找到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地质断层和岩石出露点,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我们按照规定的采样方法采集了一些岩石样本,并做了详细的记录和标注。
3. 地质剖面观测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地质构造和岩石层序,在采集样本后,我们还进行了地质剖面观测。
我们使用激光测距仪等设备,对地表地貌进行了详细测量,并绘制了地质剖面图。
通过观察剖面图,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地层的变化规律,对地质层的形成和演化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四、实习成果通过这次地质学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地质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还收获了一些实践技能。
在实习中,我掌握了地质测量和采样的基本方法,学会了使用各种地质仪器进行现场观测和测量,提高了我对地质地貌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地质学实践工作的复杂性和困难性,更加明确了未来从事地质学研究的决心。
五、总结与展望地质学实习是我大学生活中的一次宝贵经历。
通过实践,我不仅深化了对地质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增强了自己从事地质工作的信心。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地质实践能力,为地质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重庆大学城地质调查报告地质学实习
![重庆大学城地质调查报告地质学实习](https://img.taocdn.com/s3/m/250c010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2c.png)
重庆大学城地质调查报告地质学实习第一篇:重庆大学城地质调查报告地质学实习一.前言1.实习目的普通地质学课程的学习即将结束,我们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了解并逐步掌握了许多地质知识(如地球的圈层特征及形态特征、地壳的物质组成、生命起源于地质年代学、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风化作用、地面流水地质作用、地下流水地质作用、重力地质作用等),然而我们学习的知识仅仅停留在书本和老师提供的一些插图上,掌握的并不完备与全面,为了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同自然中的地质形态联系起来,以更好的理解某些地质现象,最终加深对书本上知识的理解,我们走出了校园,在大学城周围进行了本次地质调查。
2.时间2013年10月26日15:00-17:003.地点重庆大学虎溪校区西门外侧歌乐山脉与缙云山脉之间通往璧山县的山间道路以及周边的房屋施工工地。
二.实习内容2.1大学城所见的岩石类型由于大学城周围是沉积岩地区,所以岩石均为沉积岩大类,本次地质调查,见到了两种沉积岩——砂岩和泥岩。
除此以外,在施工工地,还看到了岩浆岩大类的花岗岩的石材。
(1)砂岩上图为地质调查中我们带回来的一块砂岩标本。
粒度为2~0.0625mm的颗粒含量在50%以上的碎屑岩叫砂岩。
砂岩分布很广,有重要的经济和地质意义。
砂岩的碎屑成分主要是石英、长石和岩屑,还有少量重矿物。
在大多数砂岩中,石英是最主要的岩屑,它是最稳定的组分,长石和岩屑在表生条件下易受破坏,为不稳定组分,故常以石英含量或石英与长石+岩屑的比值代表岩石的成分成熟度。
砂岩中的填隙物除粘土杂志外,还常见钙质、硅质、铁质等胶结物。
砂岩石机械沉积作用的产物,砂粒在流水搬运的过程中又是最活跃的组分,故砂岩中各种层理和层面构造发育,许多研究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主要发育于砂岩中。
某些砂和砂岩本身就可作建筑材料,并常含有金、铜、锡石、锆石、独居石等矿产;孔隙度好的砂岩是良好的储集油、气、水的岩石,是石油、水文和工程地质工作中重要的研究对象。
大学生地质实习报告总结
![大学生地质实习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a85366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6d.png)
大学生地质实习报告总结地质学是自然科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通过对地球物质及其运动演化的研究,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地质学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我校地质系组织了一次地质实习活动。
本次实习活动涵盖了地质勘探、地质调查和地质灾害防治等内容,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下面就我个人的实习体验进行总结和反思。
一、实习目的及准备工作地质实习的目的是让我们了解地质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实践能力。
在实习前,我们积极参加相关课程的学习,熟悉地质调查和勘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并组织小组成员进行预备实习的准备工作,包括查阅资料、了解实地情况、分工合作等。
二、实习内容及过程1. 地质勘探实习地质勘探是指为了找矿、找油气或降低地质灾害风险而进行的一系列地球物质探测工作。
我们在实习中学习了地质雷达、地电、地磁、重力和浅层地震等多种勘探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通过实地应用这些方法,我们对不同地质环境下的地质构造、地下水和矿产资源进行了勘察和评估。
2. 地质调查实习地质调查是通过观察、采样和分析地质现象来了解地质状况、地质过程和地质构造的一种实践方法。
在实习中,我们对所在地区的地质景观进行了详细观察和记录,并采集了地层岩石样品进行分析。
通过实地调查,我们了解了地质演化的历史过程,研究了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和预警机制。
3. 地质灾害防治实习地质灾害防治是指通过科学手段和工程措施来预防、减轻和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扩展。
我们学习了地质灾害的基本原理、分类和防治技术,并在实践中探索了土石流、滑坡和地震等地质灾害的监测、监控和预警方法。
通过实习,我们深刻认识到地质灾害对社会发展的危害性,也对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实习收获及体会通过这次地质实习,我受益匪浅。
首先,我对地质学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让我对书本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运用。
其次,实习中的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使我学会了与他人良好沟通和合作,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质学实习总结报告
![地质学实习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de0611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9.png)
地质学实习总结报告1500字地质学实习总结报告一、实习目的和背景地质学实习是作为我地质学专业本科教育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实地观察和实践操作,加强对地质学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本次实习的地点位于某某省,主要任务是开展地质调查、样品采集、数据分析等工作,从而使我深入了解地质学的实践应用。
二、实习内容和过程1. 实习内容(1) 地质调查:包括地质剖面观测和地质地貌调查。
(2) 样品采集:包括岩石、土壤和水样的采集。
(3) 数据分析: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分析,包括岩石鉴定、地质构造分析、地球化学分析等。
2. 实习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首先参加了地质调查活动。
我们走进了山区,利用地质镜观察了各种岩石,并记录了详细的地质剖面。
这使我对各种岩石的特征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在样品采集方面,我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利用锤子和锄头采集了不同地点的岩石样品。
我学会了用手电钻取样的方法,也了解了不同种类样品的采集方式。
此外,我们还采集了土壤和水样,并记录了相关的地理和化学参数。
在数据分析方面,我学会了使用显微镜进行岩石鉴定,并学习了地球化学分析的基本方法。
通过对采集样品的分析,我了解了不同岩石的成因和地质演化过程。
三、实习收获和体会1. 学术方面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只有在实地观察和实践操作中,才能真正理解书本上的知识。
我通过亲身参与和操作,加深了对地质学原理和方法的认识,并学会了如何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2. 团队合作实习过程中,我和同学们密切合作,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通过彼此的支持和协作,我们能够高效完成各项任务。
这次实习不仅锻炼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意识。
3. 实践能力在实习中,我不仅学会了如何采集样品,还掌握了一些基础的地质分析方法。
这些实践技能的掌握使我对将来从事地质工作充满信心。
四、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在本次实习中,我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一些实践操作步骤的不熟悉,对数据分析方法的理解有待加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前言1.实习目的普通地质学课程的学习即将结束,我们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了解并逐步掌握了许多地质知识(如地球的圈层特征及形态特征、地壳的物质组成、生命起源于地质年代学、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风化作用、地面流水地质作用、地下流水地质作用、重力地质作用等),然而我们学习的知识仅仅停留在书本和老师提供的一些插图上,掌握的并不完备与全面,为了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同自然中的地质形态联系起来,以更好的理解某些地质现象,最终加深对书本上知识的理解,我们走出了校园,在大学城周围进行了本次地质调查。
2.时间2013年10月26日15:00-17:003.地点重庆大学虎溪校区西门外侧歌乐山脉与缙云山脉之间通往璧山县的山间道路以及周边的房屋施工工地。
二.实习内容2.1大学城所见的岩石类型由于大学城周围是沉积岩地区,所以岩石均为沉积岩大类,本次地质调查,见到了两种沉积岩——砂岩和泥岩。
除此以外,在施工工地,还看到了岩浆岩大类的花岗岩的石材。
(1)砂岩上图为地质调查中我们带回来的一块砂岩标本。
粒度为2~0.0625mm的颗粒含量在50%以上的碎屑岩叫砂岩。
砂岩分布很广,有重要的经济和地质意义。
砂岩的碎屑成分主要是石英、长石和岩屑,还有少量重矿物。
在大多数砂岩中,石英是最主要的岩屑,它是最稳定的组分,长石和岩屑在表生条件下易受破坏,为不稳定组分,故常以石英含量或石英与长石+岩屑的比值代表岩石的成分成熟度。
砂岩中的填隙物除粘土杂志外,还常见钙质、硅质、铁质等胶结物。
砂岩石机械沉积作用的产物,砂粒在流水搬运的过程中又是最活跃的组分,故砂岩中各种层理和层面构造发育,许多研究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主要发育于砂岩中。
某些砂和砂岩本身就可作建筑材料,并常含有金、铜、锡石、锆石、独居石等矿产;孔隙度好的砂岩是良好的储集油、气、水的岩石,是石油、水文和工程地质工作中重要的研究对象。
我们的砂岩标本为灰色砂岩,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和长石。
结构为碎屑结构,构造为层理构造。
(2)泥岩泥质岩亦称粘土岩,是粒度<0.0039mm、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的岩石,多数泥质岩是由母岩风华过程中形成的粘土物质呈悬浮状态被搬运到水盆地中,以机械方式沉积而成。
有少数由水盆地中的交替SiO2与Al2O3直接凝聚形成的自生粘土,以及由火山灰蚀变成因的粘土岩或粘土矿物。
泥质岩是分布最广泛的一类沉积岩,可占沉积岩总量的60%左右。
泥质岩的矿物成分复杂,除主要成分粘土矿物外,还有陆源碎屑矿物和自生矿物。
粘土矿物常见的有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等。
陆源碎屑矿物主要是石英、云母及少量长石。
自生矿物则多种多样,常见的有铁、锰、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碳酸盐,硫酸盐,硅质化物,硫化物,以及磷灰石、石盐、海绿石等。
这些自生矿物含量虽少,但它们可影响粘土岩的性质,又能反映粘土岩的形成条件及其生成后所发生的变化。
泥质岩最常见的是泥状结构、粉砂泥状结构、生物泥状结构、鲕状或豆壮结构及残余结构等。
具泥状结构的岩石几乎全由泥质组成,岩石致密细腻、具贝壳状断口、粉末用手捻有滑感,用小刀割切时切面很光滑。
鲕状或豆壮结构的泥质岩外貌上似同类的碳酸盐岩,但全由粘土矿物组成,残余结构多半由火山凝灰岩等,经风化、蚀变而成残余花岗结构。
泥质岩的层理均为水平层理。
单层厚度<1mm者成页理,页理发育的泥质岩叫页岩,无页理或页理不发育者叫泥岩。
泥质岩还可见干裂、雨痕、虫迹、晶体印模构造等。
有时还可见到变形、斑点、巢状、带状和瘤状构造等。
泥质岩的颜色很杂,取决于粘土矿物的成分、杂质矿物、有机质及所含色素元素的颜色。
单一成分的高岭石粘土、伊利石粘土、某些蒙脱石粘土、伊-蒙混层粘土和硅藻土粘土岩常呈白色、浅灰色、浅黄灰色等。
如泥质岩中含有细分散的铁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则呈红色、紫色、棕色、黄色或玫瑰色等。
反映岩石形成于强氧化条件下。
岩石中含锰的氧化物时,呈褐色或黑色。
岩石中富含分散状有机质和硫化铁及炭质时,呈灰色或黑色。
反映泥质岩形成于强还原条件下。
泥质岩中若含有较多的海绿石、绿泥石、孔雀石、蓝铜矿时,反映其形成弱氧化-弱还原条件下。
我们见到的泥质岩水平层理的厚度较大,为泥岩,呈红棕色,表明含有铁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结构为泥质结构,能看到干裂,所以构造为层面构造。
(3)花岗岩花岗岩是岩浆在地下深处经冷凝而形成的深成酸性火成岩,部分花岗岩为岩浆和沉积岩经变质而形成的片麻岩类或混合岩化的岩石。
花岗岩质地坚硬,难被酸碱或风化作用侵蚀,常被用于建筑物的材料。
花岗岩主要组成矿物为长石、石英、黑白云母等,石英含量是10%~50%。
长石含量约总量之2/3,分为正长石、斜长石(碱石灰)及微斜长石(钾碱)。
不同品种的矿物成份不尽相同,还可能有含辉石和角闪石。
花岗岩中较少的主要矿物是白云母、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或罕见的铁橄榄石。
黑云母可以产于任何类型的花岗岩中,而且通常都有,尽管有时含量很少。
含钠的角闪石和辉石(钠闪石、钠铁闪石、霓石)是碱性花岗岩特有的。
如果两类长石中没有一类含量大大超过另一类,那么角闪石、辉石都不大可能是主要矿物;暗色矿物通常是黑云母或白云母,或是二者兼有。
我们拍摄的石材花岗岩以白色为主,并有深色花纹,说明有暗色矿物黑云母或白云母。
结构为花岗结构,构造为块状构造2.2大学城所见各种地质构造(1)水平构造岩层产状近于水平的构造称为水平构造。
水平构造出现在构造运动影响较轻微的地区或大范围内整体抬升或下降的地区,岩层未发生明显变形。
水平构造中较新的岩层总是位于较老的岩层之上。
当岩层受切割时,老岩层出露在河谷低洼区,较新的岩层出露在较高的地方。
不同地点在同一高程上,出现的是同一岩层。
本图片两岩层有明显的分界,颜色不同,岩层的产状近于水平,为水平构造。
(2)断裂构造岩体、岩层受力后发生变形,当所受的力超过岩石本身强度时,岩石的连续完整性就会破坏,形成断裂构造。
断裂构造包括节理和断层。
我们这次调查,只找到了节理构造,并没有找到断层。
节理是指岩层、岩体中的一种破裂,但破裂面两侧的岩块没有发生显著的位移。
凡是在同一时期、同样成因条件下形成的彼此平行或近于平行的节理归入一组,称为节理组。
在剪切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叫剪节理;由张应力作用形成的,叫张节理。
我们拍得的图片中。
岩石破裂受剪切应力,形成剪节理。
除了以上的地质构造,同学们还找到了倾斜构造与断层等,由于对知识掌握的不完全以及调查地点的差异,很遗憾我们没有观察到这些。
2.3大学城所见地质作用(1)重力地质作用1)滑坡黏结性块体沿着一个或几个滑动面向下滑移,这个过程成为滑动作用。
滑坡是滑动作用最典型的产物。
一个发育完全的典型滑坡的形态要素有:滑坡体、滑坡床、滑动面(带)、滑坡壁、滑坡台阶、滑坡舌(滑坡前缘)、滑坡裂隙等。
前面五项是任何滑坡都必须具备的部分,后面几种则视发育情况而定。
滑坡体:与母体脱离经过滑动的那部分质体。
其内部相对位置基本不变,总体保持原来的层序和构造特征。
滑坡床:滑坡体之下未经滑动的、保持原有的结构而未变形、只是在靠近滑坡体部位有些破碎的母体。
滑动面:滑坡体与滑坡床之间的分界面。
由于滑动过程中滑坡体与滑坡床之间相对摩擦,滑动面附近的部分受到揉皱、碾磨作用,可形成厚数厘米至数米的滑动带。
所以滑动面往往是有一定厚度的三度空间。
一个多期活动的大滑坡体,往往有多个滑动面。
滑坡壁:滑坡体后缘由于滑动作用所形成的的母岩陡壁。
其坡角多为35°至80°,平面上往往呈圈椅状。
滑坡壁上经常可以见到铅直方向的擦痕。
滑坡台阶:滑坡体下滑时各部分运动速度不同而形成的一些台阶。
由于地形的限制,我们没有能走到较近的地方拍摄滑坡,所以我们仅仅拍摄到了滑坡要素中的滑坡壁,由于滑坡体下滑,生长在滑坡体表面的植被随着滑坡体一同下滑,滑坡壁的土壤露出。
从我们拍摄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外露的土壤面积并不大,所以这两个滑坡应为小型的滑坡。
2)崩落崩落作用指的是岩块与基岩的脱离、崩落、沿山坡滚滑以及在坡脚堆积的整个作用过程。
一般认为地形坡度大于45°时即可发生这种作用。
崩落物的运动可以分为散落、翻落和坠落三种形式:散落当崩落岩块比较小时,飞石块不断地向山坡下滚落,一般称为滚石。
滚石向斜坡下方运动时,主要采用滚动或跳跃两种方式。
若滚石形状近于球形,其运动主要为滚动。
不规则外形的岩块则主要是跳跃。
翻落大块岩石脱离基岩后,若下部支撑未被破坏,岩块上部呈弧形翻落下来,短暂悬空呈自由落体状态。
坠落陡崖底部被河水、海浪淘空后,岩壁因地下水润滑及冰劈等作用使岩块失去支持,脱离母岩而坠落。
坠落岩块先是沿着卸荷裂隙面向下滑动,然后脱离母岩快速坠落。
从我们拍摄的照片上看,崩落岩块都比较小,应为岩块与基岩脱离崩落,从山坡上散落而下。
由于这些岩块大多为不规则形状,运动方式应该主要为跳跃。
3)防治措施支挡工程:如护坡、挡土墙、抗滑桩、锚杆、支撑等。
排水工程:修建截水沟和盲沟等排水工程防止其危害交通线路减荷反压:将滑坡体后缘的岩土体削去一部分或将较陡的斜坡减缓,以便减少负荷。
并将减荷削下的土石堆于斜坡或滑体前缘,以便增加压力,起到阻滑作用防御绕避措施:当铁路、公路等线路遇到严重不稳定斜坡地段,可采取明硐、御塌硐、外移作桥和内移作隧等防治措施。
(2)地面流水地质作用之片流地质作用当地面出现降水或融冰化雪,且水量大于蒸发下,便在重力作用下顺坡流动,形成片流。
片流和细小股流沿斜坡把细小松散的碎屑颗粒冲洗至斜坡下部,这个过程叫洗刷作用。
限于片流水力微小,能被片流冲走的颗粒不大,一般为粘土、粉砂粒。
片流对可溶性岩石组成的山坡还有溶蚀作用。
山坡下部的无数股状水流已具有一定的线状侵蚀能力,山坡面在这种股状片流冲刷之下,出现无数小沟。
我们拍摄的照片中,能看到细小的水流流下时在路径上对岩石造成的侵蚀,留下的水流的痕迹。
由于重庆市沉积岩地区,为不可溶岩石。
这种沟槽应称为冲沟。
3.实习的主要收获通过这次实习地质调查活动,我们对大学城周边的地质环境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将书本的知识与我们周边具体的地质环境结合起来,并加以简单的应用,对书本的知识也有了更加切实具体的掌握,这次实习的收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关于岩石通过这次的实习,我们了解到重庆为沉积岩地区,均为不可溶岩石。
大学城周边的主要岩石类型为砂岩和泥质岩。
对这两类岩石,我们结合岩石的标本进行了观察,因此对有关知识(比如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等),我们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2)关于地质构造关于地质构造,我们这次实习的收获并不是很丰富,只找到了水平构造和两组剪节理。
我们对这两种地质构造的知识又进行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对其他种类的地质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知识,我们在观摩和交流的过程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