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画的发展-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花鸟画概况

中国古代花鸟画概况

作品赏析
《荷花双禽图》画面结构以一枝自左下向上斜出的荷叶和另一枝 自右下向左上斜出的荷花交搭成基本的架势,其间又穿插三叶两 花,丰富了荷塘的空间进深;下方为一巨石,石上栖一对小禽, 均单足独立,耸肩敛羽,虽不作“白眼向天”的本色,但清冷的 表情一以贯之。画法随意点,点、线、面的安排似不经意而无懈 可击,直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荷梗拉得极长,而略无飘忽, 更可见画家功力所聚。
•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 蜩蝮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 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 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 所见,如兎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 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 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 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 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 竹乎! •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中国花鸟画发展概况
• 中国花鸟画的题材不仅仅只局限于花和鸟, 鱼、虫、禽、兽、瓜果、蔬菜等都可以成为 花鸟画表现的题材。
以描写手法的 精工或奔放
工笔花鸟画
写意花鸟 画
• 早期:见于器皿及墓室壁画上。 • 唐代:独立成科。 • 五代:徐黄异体。 • 两宋:繁荣时期。
• 元代:文人画。 • 明清:水墨写意。
• 王冕:墨梅
陈琳 《溪凫图》
钱选 《秋瓜图》 王冕 《墨梅图》
• 王渊(生卒年不祥), 字若水,号 轩,钱塘 人,擅画人物、山水、 花鸟。
• 《山桃锦鸡图》
幽篁戴胜图 赵孟頫
• 《秀石疏林图》 •笔墨风趣和艺
术趣味
•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 雪道人。 他主张“古意”和“书画同法”。

中国花鸟画发展历程及特点

中国花鸟画发展历程及特点

中国花鸟画发展历程及特点中国花鸟画源远流长,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殷周的青铜器,汉代的画像转画像石,以及古代大量的工艺品上经常出现的花木、鸟兽、鱼虫、龙凤等纹样。

这些都是审美意识作用下产生的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在创造物质的同时,也创造了文化艺术。

但这还不能称之为花鸟画,因为它不是独立的绘画艺术品。

当绘画艺术经过与实用的分离,并逐渐发展成熟,在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以禽鸟和山水、花园、蔬果为题材的作品,此时的花鸟画多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的带有一定的装饰性,这是花鸟画的萌芽时期。

花鸟画发展到唐代,由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空前活跃,诗歌、书法都出现了一代高峰使花鸟画继山水之后也逐渐独立起来,成为独立的一种画科。

这时花鸟画已成和人物画,山水画三分天下之势。

到唐代中晚期花鸟画已经逐步成熟,薛稷、边鸾、刁光胤等画家高手辈出。

边鸾被美术史家称为花鸟画之祖,对五代花鸟有很大的影响,并且鞍马为主的动物类题材在这一时期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韩斡的《照夜白图》、《牧马图》,韩混的《五牛图》以及戴嵩的《斗牛图》五代时期虽不长,但却对宋代的院体花鸟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代以徐黄异体为标志,花鸟画进入了成熟期。

这一时期的花鸟画一方面继承了唐代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开创了以黄筌为代表的工整精细的“勾填法”和徐熙逸派的“落墨法”。

以黄筌父子为代表的黄派,是我国绘画史上重要的花鸟流派,它继承了唐末刁光胤的画法,双勾填彩,用色浓重艳丽,追求一种富贵的意趣。

黄筌因才艺高超,深受西蜀统治者赏识和重用,他掌握画院的大权,使黄氏画风成为画院的典范,对以后的宫廷花鸟画影响深远。

江南的徐熙画派,继承了晚唐殷仲容“用墨色如兼五彩”的表现技法,以墨为主,用水墨晕染,它是和“以色晕染”相对又有相同效果的表现方法。

他重视“用笔”和“用墨”,追求生机与天趣,反对雕琢,画法活泼洒脱,不枸一格,以“野逸”著称。

徐体和黄体是两种不同的绘画风格,他们相互排斥而又相互影响,能于异中求同,同中存异。

陆抑非花鸟画法讲义

陆抑非花鸟画法讲义

目录分析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花鸟画的技法,包括用笔、用墨、用色等方面的技巧。同 时,也详细讲解了花鸟画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等。通过这一章的学习, 读者可以掌握花鸟画的基本技法,为创作出更加精美的作品打下基础。
目录分析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花鸟画的写生与创作方法和技巧。包括写生与创作的基本 概念、基本原则、表现手法等。同时,也详细讲解了花鸟画写生与创作的实践技 巧和注意事项等。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读者可以提高自己的写生与创作能力,将 自然中的美转化为艺术作品。
内容摘要
因此,他鼓励读者要多思考、多实践,不断创新,寻找适合自己的创作道路。 《陆抑非花鸟画法讲义》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花鸟画教程,对于想要学习花鸟画的初学者和有一定 基础的画家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参考书籍。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不仅能够深入了解花鸟画的技 法和创作思路,还能够得到许多有关绘画的启发和灵感。
目录分析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花鸟画的欣赏方法和技巧。包括欣赏的基本概念、基本原 则、表现手法等。同时,也详细讲解了花鸟画作品赏析和评价的标准和方法等。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读者可以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花鸟画作 品。
目录分析
《陆抑非花鸟画法讲义》这本书的目录涵盖了花鸟画的基本概念、构图、技 法、写生与创作以及欣赏等方面内容,具有较高的学习和参考价值。通过阅读这 本书,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花鸟画的本质和特点,掌握其构图、技法和创作 方法,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和评价能力,对于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也 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阅读感受
阅读感受
《陆抑非花鸟画法讲义》是一本非常出色的绘画教学书籍,它详细地介绍了 花鸟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以及如何将思想情感融入到画面中。在阅读这本书的 过程中,我深受启发,不仅对花鸟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绘 画技巧。

花鸟画基础知识课件ppt

花鸟画基础知识课件ppt

笔法多变
花鸟画的笔法灵活多变,根据不同物 象的形态、质感、纹理等特点,采用 不同的笔法表现。
墨色丰富
花鸟画善于运用墨色,通过墨的浓淡、 干湿、深浅等变化,表现出丰富的色 彩层次和质感。
笔墨交融
花鸟画的笔墨交融,通过笔法和墨色 的相互融合,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效 果。
写意传神
花鸟画的笔墨注重写意传神,通过笔 墨的挥洒,表现出物象的神韵和意境。
着色渲染
在完成构图后,画家需 要运用色彩理论,对画 面进行着色渲染。着色 渲染时要注重色彩的搭 配、明暗对比、冷暖对 比等,以营造出丰富的
视觉效果。
细节刻画
最后,画家需要对画面 中的花、鸟、草、木等 元素进行细致的刻画, 使画面更加生动、逼真 。细节刻画需要画家具 备扎实的绘画功底和敏
锐的观察力。
学习花鸟画的技巧与方法
花鸟画的创作过程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观察与构思
首先,画家需要对自然 中的花、鸟、草、木等 元素进行细致的观察, 从中获取灵感。然后, 根据观察结果进行构思 ,确定画面的主题、构 图和表现手法。
构图布局
在构思的基础上,画家 需要运用绘画技巧,如 点、线、面、色彩等, 进行画面的构图布局。 合理的构图布局能够使 画面更加和谐、美观。
不断实践创作
通过不断实践创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自己 的创作能力。同时,通过反思与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绘 画技巧和表现手法。
如何提高花鸟画的创作水平
深入学习传统与 现代技法
深入学习传统花鸟画的技法 ,同时关注现代花鸟画的发 展动态,吸收现代技法的精 华,为自己的创作提供更多 可能性。
拓展知识面与审 美视野
营造出深远的空间效果。

中国画――花鸟美术ppt课件

中国画――花鸟美术ppt课件

线条运用
色彩运用
线条是花鸟画的基本元素,通过不同的线条 表现花卉、禽鸟的形态和质感。
色彩在花鸟画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运用不 同的色彩表现自然生物的鲜艳和生动。
构图技巧
写意与工笔
构图是花鸟画创作的关键,通过巧妙的构图 使画面呈现出和谐、平衡的美感。
写意和工笔是花鸟画的两种主要表现手法, 写意注重意境和气韵生动,工笔则注重细腻 刻画和形态逼真。
工具与材料简介
01
02
03
04

毛笔是花鸟画的主要工具,根 据用途不同可分为硬毫、软毫
和兼毫等类型。

墨是花鸟画的重要材料,分为 油烟墨和松烟墨等,具有不同
的色泽和效果。

宣纸是花鸟画常用的纸张,具 有吸水性强、渗透性好等特点。

砚台用于研磨墨汁,是花鸟画 创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基本技法与表现手法
进地学习花鸟画艺术。同时,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
的绘画水平和创作能力。
02
花鸟画基础知识
花鸟画起源与发展
起源
花鸟画起源于古代,是中 国画的重要分支,以描绘 花卉、禽鸟等自然生物为 主。
发展历程
经历了从古代到现代的不 断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 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历代名家
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花鸟画 名家,他们的作品风格各 异,对花鸟画的发展产生 了深远影响。
艺术成就
历史上出现了许多优秀的 花鸟画家和作品,为中国 画艺术增添了瑰丽的一笔。
课件目的与结构
01
目的
本课件旨在介绍中国画中的花鸟画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
巧。
02
结构
本课件包括引言、花鸟画基础知识、经典作品欣赏、绘画技法讲解和实

初中美术《红杜鹃(红色摇篮)》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美术《红杜鹃(红色摇篮)》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专题学习目标 (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 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衔接)
1、 学习传统写意杜鹃的画技法,尝试水墨的表现技法 2、通过欣赏、摹仿意杜鹃花,感受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从而提高学生运 用中国画的笔墨表达的能力。
专题问题设 怎样较好地把握笔墨的韵味?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国画中同样表现人格精神的荷花、梅、兰、竹、菊等其他题材的欣赏 与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用音乐、生物、历史、地理 等知识进行探究性地学习,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浓郁的文化 氛围中,体会民族艺术的伟大,建议用 3—4 课时完成教学:专题一: 1、引导学生感受杜鹃(映山红)顽强、倔强的革命精神及艺术作品 中的象征意义。2、了解中国画形式,特点,可用 2 课时完成;专题 二:学习传统写意杜鹃的画技法,尝试水墨的表现技法。可用 2 课学 时完成;专题三:尝试表现其他题材,课内可用 2 课时,课外可用 2 课时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用墨:干、湿、浓、淡等。 3、总结: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工笔、写意之分,写意是中国画最易 于作画者直抒胸臆、表现审美情趣的表现技法。只通过简练的笔墨、 画出物象。下节课我们将用写意画的形式表现红杜鹃。
评价要 点
学生能否领悟到红杜鹃是老区人民的希望,更是人民翻身 做主、幸福自由的象征,激发学生对革命摇篮和革命烈士 的崇敬之情。
评价要 点
1、如何掌握用笔用墨方法 2、能否运用写意或其他表现技法进行造型表现活动,表 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教学支 美术教室、多媒体设备等硬件设施
撑环境
其 他 生物、历史、地理、音乐、文学等资料。
学习活动设计(说明:设计构成本专题学习的一系列学习活动,在这 些学习活动中通过对所设计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中国花鸟画》课件

《中国花鸟画》课件
活动 ,展示中国花鸟画的魅 力,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与理解。
06
中国花鸟画在现代 艺术中的运用与创 新
现代艺术中的花鸟画元素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将传统的花鸟画元素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 魅力。
创新表现手法
运用现代艺术手法,如抽象、立体、装置等,重新诠释花鸟画的 意境和美感。
近现代花鸟画
发展
01
近现代花鸟画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呈现出中西融合的趋势。
特点
02
近现代花鸟画在技法上不断创新,同时融入时代元素和现代审
美观念。
代表作品
03
现代潘天寿的《记写雁荡山花》、齐白石的《荷塘蛙声图》。
04
中国花鸟画的题材 与表现
花卉的描绘
花卉是中国花鸟画的重要题材之一, 通过描绘花卉的形态、色彩、纹理等 特征,表现出自然之美和生命力。
发展
随着历史演变,花鸟画在宋、元 、明、清时期逐渐成熟,涌现出 大量杰出画家和作品。
特点与风格
特点
以自然中的花、鸟、虫、鱼、兽为主 要描绘对象,注重笔墨运用和气韵生 动,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风格
风格多样,包括工笔、写意、没骨等 ,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 艺术特色。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文化内涵
墨色层次分明
通过控制墨的浓淡干湿, 表现出丰富的色彩层次和 立体感。
注重笔墨情趣
强调笔墨的趣味和个性, 使画面具有独特的艺术风 格。
构图布局
画面结构严谨
构图布局讲究平衡、呼应 和变化,使画面层次分明 、主题突出。
空间处理得当
通过虚实、疏密等手法, 营造出画面的空间感和深 度。
注重题款与印章
画面上的题款和印章也是 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 够提升画面的完整性和艺 术性。

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 人物画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 人物画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赵孟頫《幽篁戴胜图》
王冕《墨梅图》
花鸟画领域审美风格转变,主要审美逐渐向文人情趣发展,借物
抒情、画风清雅的水墨写意花卉及梅竹勃然兴起。
花鸟画的发展历程
魏晋南北朝
五代
石器时代 春秋战国
隋唐


明 大体分为宫廷花
鸟画和水墨写意花鸟 画。人文主义逐渐兴 起,文人的个人价值 开始觉醒,水墨大写 意花鸟画风格成为社 会文人的艺术主流。
讨论:从题材、布局、造型、赋彩,四个方面进行赏析、品读。
造型: 梅枝造型看到什么?与他性
格有什么联系?
花朵枝干的“墨色浓淡、 苍劲挺拔”与画家的“傲”性 格特征相吻合
讨论:从题材、布局、造型、赋彩,四个方面进行赏析、品读。
赋彩: 颜色为什么用水墨表现?与
他性格有什么联系?
淡墨颜色,坚贞不屈,墨 梅选择与画家“淡泊”性格特 征相吻合
鉴赏中国传统花鸟画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一、物象美 二、意象美 三、笔墨美 四、人格美
一、物象美
大山雀 蓝喉太阳鸟
白腰文鸟
一、物象美
中国花鸟画的表现题材仅限于 花卉和鸟吗?
一、物象美
一、物象美
花鸟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仅 仅是花和鸟,而是泛指各种动植物,包括 花卉、蔬果、草虫、飞禽、畜兽、鳞介等。
花鸟画的发展历程
魏晋南北朝
五代
石器时代 春秋战国
隋唐
宋代
中国绘画史上宫廷院体花鸟画 发展的全盛时期,黄居寀延续“黄 家富贵”既富丽堂皇又闲情雅趣, 奠定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发展;崔白 突破“黄家富贵”之风,富有闲情 逸趣,开拓花鸟画的新境界。
花鸟画的发展历程
魏晋南北朝
五代
元代

花鸟画史PPT课件讲义

花鸟画史PPT课件讲义
从春秋到两汉之间中国古代文化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有了辉煌的成就长沙出土的战国时代的美女画就可以推想秦汉时期统治阶级都喜欢在宫殿墙壁上绘人物神怪等画中国花鸟画简史龙凤仕女图帛画战国中国花鸟画简史在近年出土的以1954年在河北汉墓中的壁画色彩鲜明形象生动最足以证明汉画的卓越成就
中国花鸟画 ——简史
文化是随着社会生活而产生的,又因为生产力的提高,艺术创造也由 低而高的发展起来。中国绘画的创始,由于远古的历史没有记载,所以 无法查究。不过就现有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使用的彩陶器,上面都画着 旋转和网格纹样,以及在出士的青铜器上,都有精妙的图案。可以证明 在那些时期都已经绵绵不绝的经过二千年的悠久历史。
到了隋唐进展成为独立的单幅画的题材,形成花鸟画艺术的独立风格。到 五代,两宋,花鸟画达到了极盛时期,从此在不断发展下,创造了各种 各样的画风,和山水画、人物画同样成为—门优良传统的画种,一直为 广大人民喜爱的艺术晶。从徐熙、黄筌之后,每个时代都有新的创造, 从历代遗留下来的古画来看,就可以了解它演变的状况。
中国花鸟画简史
画种也分得极细,有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 畜兽、花鸟、墨竹、蔬果等许多种类。不过院画必须严格遵守绘 画法则,因此创作活动受了一定的限制。还有考选画家,多取古 诗为题目,所以画中多含诗意,这亦是中国绘画从礼教化转向文 学化的一个最大原因。
中国花鸟画简史
同时受了当代学术思想变迁的影响,绘画不仅注意于似和色彩,并且 趋重于气韵理趣,画法亦跟着改变,无论山水、人物、花卉,都由着色 改为水墨。山水画从前代王维已开水墨之端,到了宋朝,水墨和淡着色 画法达到特别巨大的发展。花卉画由敷彩艳丽变成幽雅淡远。人物画多 白描画法,只注意笔情墨趣。
中国花鸟画简史
在公元一千一百多年的周朝,建立了强大王国,社会上发生了分工, 因此艺术也有了高度的发展。从春秋到两汉之间,中国古代文化因社会 经济的发展,已经有了辉煌的成就,长沙出土的战国时代的美女画,就 可以推想,秦汉时期,统治阶级都喜欢在宫殿墙壁上绘人物、神怪等画 像。

花鸟画发展(前半部分)

花鸟画发展(前半部分)

中国花鸟画师曹霸善画人物画像,尤善画马,重视写生,画过肖像画和佛教宗教画,但传世不多。

他重视写生,所以画马超过古人,言:“臣自有师,陛下内厩之马,皆臣师也。

”后代画马名家如李公麟、赵孟頫都曾向他学习。

传世作品有《牧马图》《照夜白图》《神骏图》《圉人呈马图》《胡人呈马图》《照夜白图》《牧马图》韩滉工书法,草书得张旭笔法。

绘画远师南朝宋陆探微,擅绘人物及农村风俗景物,摹写牛、羊、驴等动物尤佳。

所作《五牛图》,元赵孟頫赞为“神气磊落,希世名笔”。

好《易》及《春秋》,著有《春秋通例》、《天文事序议》等,今均佚。

接贵宾的到来。

边鸾后来生活困顿穷苦,曾在潞水岸边的沼泽地带将五棵长在一起的人参画在画上,画得好极了。

在近擅山水、人物、龙水、松石,尤精花鸟草虫,师李踦、孙位,对刁光胤的花鸟画师法尤深,并加增损,创出一种新。

形骨轻秀。

独创“落墨”法,用粗笔浓墨,草草写枝叶萼蕊,略施杂彩,现藏上海博物馆。

《石榴图》《雪竹图》《玊堂富贵图》·(933年—993年)〔五代〕字伯鸾,成都(今属四川)人·五代十国名画家黄筌季子后随主入宋·擅绘花竹禽鸟,精于勾勒,用笔劲挺工稳,填彩浓厚华丽,其画竹翎毛形象逼真,妙得自然;怪石山水超过乃父,与父同仕后蜀,为翰林待诏。

尝合作殿廷墙壁,宫闱屏幛,不可胜记。

·居寀与其父画格均富丽浓艳,适合宫廷需要,故黄氏在画院居于主持地位,其他画家要入画院,一时俱以黄氏画风为优劣取舍标准。

·淳化四年(993年)出使成都府,时年六十一,在圣兴寺画有《龙水》《天台山》《水石》等壁画。

·《宣和画谱》著录其作品有《春山图》《春岸飞花图》《桃花山鹧图》等332件。

入宋仍任翰林待诏,尤得太宗看重,授光禄丞,委以搜访名画,鉴定品目,一时侪辈莫不敛袵。

竹石锦鸠图崇矩兄弟虚心好学,吸收黄筌、黄居寀父子画法之长,终于自创“没骨法”新体。

亦工仕女,曲眉丰脸,姿态可人,有唐人风。

中国花鸟画简史 共60页PPT文档

中国花鸟画简史 共60页PPT文档

明代: 水墨大写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边 Nhomakorabea吕

清代花鸟画: 风格多样,百画齐放。
八大

罗平
罗平
虚 谷
近现代的花鸟画
潘天授

五代




近现代
唐代花鸟画: 花鸟画脱离工艺装饰而形成独立的画种,表现形式也逐渐趋向 多样。 出现了各种专长的画家。
边銮、薛稷、 曹霸、韩斡、韦偃 等等
五代花鸟画:
技法进一步成熟。出现两大流派“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反映了 宫廷贵族与在野士大夫两种不同的情怀和审美趣味。
黄家:黄筌——宫廷画家 徐熙——在野士大夫
宋代花鸟:
技法成熟,宫廷画院文人画争相斗艳。 一、宋徽宗赵佶及宋代宫廷绘画 二、崔白 、 赵佶 、易元吉 三、李公麟、苏轼和文人画的发展




元代花鸟画: 宫廷画没落,文人画一枝独秀。
一、“梅、兰、竹、菊”开始兴盛 高克恭、李衍、、任仁发,王冕、顾安、柯九思、 二、王渊

初中美术《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美术《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适用年七年级上册级所需时三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进行美术学习的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单元。

该单元由中华博览和世界之旅两部分组成,本册介绍的是中国花鸟画和外国静物画。

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如何分析美术作品,他们还没有系统的认识。

教师应利用多方面资源,引导学生欣赏并评述相关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并评述相关作品,为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全面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

本单元的组成:中国花鸟画从古至今。

单元重难点:理解花鸟画家怎样写形,如何表意。

理解花鸟画抒情写意的独特表现形式。

在中国画中,花鸟画是与人物、山水画鼎足而立的画科。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其不仅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且在世界美术领域亦自成体系,独树一帜。

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花鸟画千年不衰,为广大的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

从黄筌的《写生珍禽图》、赵佶的《芙蓉锦鸡图》到文同的《墨竹图》、朱耷的《游鱼》,再到齐白石的《蟹篓图》……中国花鸟画的画家们在看似寻常的花鸟虫鱼中发现自然之美,运用笔墨色彩的技巧去表现大自然中的丰富和生动。

他们通过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界的认识,反映社会现实。

在画家的笔下,花鸟画不仅仅表现花鸟之美,更是把花鸟作为表达特殊情感的重要媒介,这远远超出了花鸟本身。

本课以名家画作为切入口,围绕花鸟画家如何描绘自然,又如何表达情意而展开。

让学生通过欣赏和评析,逐步理解中国花鸟画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名家名作的欣赏,让学生们了解花鸟画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和花鸟画家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们学习多角度欣赏花鸟画作品,并能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作品赏析,让学生们体味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美,感受花鸟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花鸟画的发展脉络

花鸟画的发展脉络

花鸟画的发展脉络【隋唐绘画】【花鸟画】花鸟画至唐代开始形成独立画科。

薛稷(649~713年)画鹤时号一绝。

其所绘厅堂鹤壁,见咏于李白、杜甫;鹤样入屏,更为薛稷所创。

边鸾,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中唐,京兆人,“最长于花鸟,折枝草木之妙,未之有也”(朱景玄《唐朝名画录》)。

传世的唐代绘画作品(就卷轴画言)本已寥若晨星,而花鸟题材的卷轴画更是未曾一见,仅能从石窟、墓室壁画或其它花鸟纹样中获得部分花鸟画实物资料。

鞍马动物画唐代尚武之风盛行,人多善骑猎,好漫游,骏马为时人所重,画马之风在唐代极为普遍,著名画家有曹霸、韩干、韦偃等。

曹霸在开元年间已因绘画得名。

天宝年间常奉命绘写御马和功臣。

安史之后,流落至四川。

曹霸的鞍马画,因为杜甫诗篇(如《丹青引》、《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歌》)的赞赏而在后代享有很高声誉,但唐人记载对他评价不高。

韩干,长安人。

生卒年不详。

主要活动于开元、天宝间。

韩干出身下层,年青时即表现出艺术才能,为王维赏识,资助其学年十余年。

天宝间被召入内廷供奉,成为一名宫廷画家。

韩干曾师从曹霸而青出于蓝,亦以画马著称。

杜甫在《丹青引》中为抬高曹霸,故意贬低韩干,称“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实则唐人记载对韩干的评价,远在曹霸之上。

其传世作品有《照夜白图》、《牧马图》。

牛羊题材韩滉(723~787年),字太冲,长安人。

擅画田家风俗,牛羊尤佳。

传世作品《五牛图卷》画牛五头,全图勾勒用笔粗简而富于变化,表现牛的骨骼转折、筋肉缠裹处尤为生动传神,元代赵孟頫誉之为“神气磊落,稀世名笔”。

戴嵩为韩滉弟子,尤以擅画水牛著称,能“穷其野性筋骨之妙”。

其名气在当时不亚于韩滉。

【五代十国绘画】【花鸟画】五代花鸟画家名家辈出,代表画家有黄荃、徐熙。

黄荃,生卒年不详。

为西蜀画院画家。

他曾于蜀宫壁上画四时花竹兔雉鸟雀,鹰“误认殿上画雉为真,掣臂数四,蜀主叹异久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

蜀主以至于命翰林学士欧阳炯作《壁画奇异记》记此事。

花鸟图国画知识点总结

花鸟图国画知识点总结

花鸟图国画知识点总结一、历史渊源花鸟图国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岩洞绘画和青铜器上的图案装饰,但真正成型并流传下来的花鸟图国画,主要起源于唐宋时期。

唐代是中国绘画发展的鼎盛时期,花鸟绘画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不仅成为了宫廷贵族们的消遣之一,而且在民间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宋代是中国绘画的又一个重要时期,花鸟绘画在这一时期有了更多的突破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此后,花鸟图国画在明清时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发展和传播,成为了中国绘画中的重要门类之一,并影响了后世的绘画创作。

二、绘画技法1. 用笔技法:花鸟图国画的用笔技法非常讲究,主要分为干笔和湿笔两种。

干笔主要是运用浓淡、点线、虚实等方法,营造出花鸟的形态和神韵;湿笔则是运用轻重、浓淡、干湿、虚实等方法,创造出花鸟的生动和立体感。

2. 用墨技法:花鸟图国画的用墨技法主要在于掌握淡墨和浓墨的对比、勾描和渲染的处理。

用淡墨勾勒出花鸟的轮廓和细节,用浓墨则来表现花鸟的阴影和层次。

3. 用色技法:花鸟图国画的用色技法主要是通过对水、墨、色彩的恰到好处的搭配和运用,来营造出花鸟的真实感和气氛感。

要求色彩鲜艳而不杂乱,运用的色彩要有层次感和对比度。

三、艺术特点1. 神韵气息:花鸟图国画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能够捕捉和表现花鸟的神韵和气息。

艺术家要通过对花鸟的观察和理解,把握其动态和静态的特点,通过笔墨和色彩的运用,把花鸟的生动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

2. 意境抒发:花鸟图国画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能够抒发艺术家的情感和意境。

在画花鸟的时候,艺术家要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思考,把自己的情感和意境融入到作品中,从而赋予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和魅力。

3. 线条意蕴:花鸟图国画的线条意蕴特别丰富,线条的运用不仅能够描绘花鸟的外貌和形态,还能够表现出花鸟的动态和韵律。

通过对线条的运用和处理,花鸟的形态和神韵得以更为富有感染力和魅力。

四、代表作品1. 关山月《秋山观鹤图》:这幅作品以精致的用笔、秀美的构图和深邃的神韵,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群飞翔的仙鹤,充分展现了花鸟图国画的艺术魅力和内在意境。

第4课画外之意——中国花鸟画的发展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

第4课画外之意——中国花鸟画的发展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
韩滉《五牛图》 最早的纸本绘画 平行
排列 勾轮
戴嵩《斗牛图》
3
4
隋唐花鸟--马
曹霸《马》 韩干《照夜白图》 韦堰《牧放图》
4
5
五代花鸟--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5
徐黄异体
黄荃《写生珍禽图》 徐熙《雪竹图》
珍禽瑞鸟 奇花异石 双 民间汀花野竹 水鸟渊鱼
钩填彩 细致逼真 工整 落墨法 清新脱俗 质朴
富丽
8
9
南宋花鸟
林椿《果熟来禽图》
扬无咎《四梅花图》《雪梅图》
赵孟坚《岁寒三友图》《墨兰图》《白描水仙图》
9
曾任转运司幕、诸 暨知县、提辖左帑。 工诗善文,家富收藏, 擅梅、兰、竹、石, 尤精白描水仙;其画 多用水墨,用笔劲利 流畅,淡墨微染,风 格秀雅,深得文人推 崇。
10
元代花鸟--墨竹
李衎《画竹谱》 高克恭《墨竹坡石图》 柯九思《清密阁墨竹图》 管道升《墨竹图》
淡雅
6
北宋花鸟
黄居寀《山鹧棘雀图》
延“黄家富贵”之风
徐崇嗣《琼蘂春鸣图》
徐熙之孙 “没骨”花卉创始人
7
芙蓉锦鸡图》《瑞鹤图》
崔白擅长花鸟,
工于写生。其所 作《寒雀图》在 北宋花鸟画中占 主导地位的平和、 富丽的特色,在 崔白的作品中已 不见,反映了北 宋宫廷花鸟画在 审美感受上进入 了新的阶段。崔 白新创的花鸟画 改变了流传百年 的黄筌画派的一 统格局,推动了 宋代花鸟画的发 展。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 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 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 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 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 宏富,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欧阳 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 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 称“唐宋八大家”;善书法,与黄庭坚 、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擅长文 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 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 坡乐府》《寒食帖》《潇湘竹石图》 《枯木怪石图》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作
《画竹谱》
绘画风格:重心境
作品
《墨竹坡石图》
隐然华贵
作品
《清密阁墨竹图》
潇洒劲秀
墨竹
书法笔意入画
字忆翁
擅画“无根兰”,以此表达自己思念故土之情。
花叶萧疏不画根土
墨兰
郑思肖


作品
《墨兰图卷》


特点:笔墨清润
-9-
意 繁花满枝的梅树形象
墨梅
作品 王冕
《墨梅图》
赏析《墨梅图》
1、此图是元代画家和诗 人王冕的代表作品。
芝木匠
“衰年变法”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 17 -
齐白石
作品
《群虾图》 《蛙声十里出山泉》
《牵牛花》

齐白石特点如下:
京 画
1、山水、花鸟、人物皆能,写意、工笔兼善,尤以画花鸟、虾蟹闻名。

2、其大写意花鸟,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练质朴,色彩鲜艳强烈,善
齐白石艺术特点
以水墨写意形态为主的元代花鸟画
竹能干于贫瘠而茂盛 兰能隐于深谷而幽香 梅能偏于边地而清放
-8-
梅能偏于边地而清放
工笔
钱选
绘画风格:幽静雅丽
作品
《花鸟图卷》
介于写意和工笔之间,即半工半写
绘画风格:崇尚写实






发 展
( 文 人








墨竹
李衎
高克恭 柯九思 管道升
画法
“分”字形 “双勾法”色调雅淡清幽
2、画面中描绘了一枝含苞欲 放的梅花,横斜在画幅中间, 繁花满枝的形象。
3、一枝梅花横贯画面,构图 新奇,花朵只用淡墨轻染,仅 花蕊加墨重点,清新俏丽,勾 瓣点蕊洒脱,整个画面虽无设 色,但是看上去,梅花的清香 似从纸背透出。
4、《墨梅图》表达了作者对 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 媚的高尚情操。
鞍马

是一只皮毛褐黄的兔子正在回头观看,

顺着兔子的视线一株枯树上有两只长尾

《双喜图》
巴的绶带鸟叫着飞下来。两者之间形成 了明显的呼应关系。

3.艺术手法:作者运用工谨与粗放相结合
的笔法,用工笔双钩填彩描绘山鹊,用半
工半写或是完全写意的手法描绘枯木、衰
作品
草和山坡。
4.意义价值:崔白花鸟画创作中兼工带写的独特技 法,打破了“黄家富贵”对北宋宫廷花鸟画的垄断局 面,给当时的画坛带来清新之风。
龚开
以文人水墨大写意为主
以画马著称,师从曹霸。
用笔粗重、墨色淋漓,造型比较夸张,画上多题诗及跋语。
作品
《瘦马图》
- 10 -
宫廷院体
精花果翎毛
院体工笔
边景昭
绘画风格:工笔重彩,富艳绚丽 特点:追求巨制
作品
《双鹤图》 《杏竹春禽图》
林良
以水墨进行表现,用笔遒劲
作品
《秋鹰》 《双鹰图》
风格:工写结合,花鸟精丽。
边鸾
鸟:穷羽毛之变态,夺花卉之芳妍。
精于设色
《五牛图》
韩滉
作品

传世作品最早的纸本绘画
戴嵩
作品
《斗牛图》
“穷其野性,筋骨之妙”
曹霸
作品
《凌烟阁功臣图》
修补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杜甫
-1-
隋唐(工笔 形态为主)

《牧马图》
韩幹
作品
刁光胤 滕昌佑
花鸟画 兴起于 唐的原 因是什 么?
以工笔形态为主
风格:淡墨白描、清妍之态、清雅闲逸、 出尘绝俗
《墨梅图卷》
作品
《四梅图卷》
《雪梅图》
擅画墨兰
赵孟坚
俊雅文秀
作品
《墨兰图》 《岁寒三友图》
一是: 喜画龙虎、,猿鹤、禽鸟、山水、树石等题材。
二是:多用蔗查曹结,又皆随笔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点 缀。
三是:惟画松竹梅(岁寒三友)
《松猿图》
作品
《观音》
《老松八哥图》
中国画根据绘画题材、内容不同,可分为三大科
人物画——成熟最早 山水画——发展最好 花鸟画——出现最早
中国花鸟画画法
工笔:骨线晕染画法形成的一种花鸟画风格。 写意:用简约概括的手法绘写对象的一种画法。 兼工带写:一幅画中有两种笔法,即工整细致和放纵写意两部分。
以工笔形态为主的隋唐花鸟画
花鸟
薛稷
始创“屏风六扇鹤样” 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杜甫 花:折枝花卉

即为古人重开生面。”

《牡丹图》

作品
《秋海棠》


高其佩
“指头画”新技法
郑板桥
善画竹
郑燮
“竹中瘦叶”
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 14 -
一是丢官后到扬州卖画的文人
《墨竹图》 李鱓 李方膺
首创方正朴厚的“漆书”
金农 扬州八怪
郎世宁
二是一生布衣的文人画家
擅长画墨梅,以书法入画
高翔
汪士慎
黄慎
三是文人修养的职业画家
1、画面构图简约空灵。
“八大山人” 朱耷的艺术
特点
2、笔墨洗练雄肆,画面中物体形 象奇特。
3、以象征、寓意和夸 张的手法,塑造奇特的 形象,抒发愤世嫉俗之 情和国亡家破之痛。
对后来的扬州八怪和近现代大 写意花鸟画影响重大。
号南田


以“没骨法”画花卉

“兼工带写”


恽寿平
“明艳温丽”

恽寿平曾谓:“没骨法起于崇嗣,数百年画法如广陵散,不传人间久矣,自予创兴,覃思研索,
罗聘
华喦
中西合璧
作品
《嵩献英芝图》
一是在强烈的体积感中求色彩的工整写实表达。
特点
二是求中国传统工笔的画理画法。
三是追求实地实景客观情境的再现。
风格
注重从西画技巧中吸收营养,向民间艺术学习。 大胆发展了大写意的色彩视觉,善用“水”的绚丽色彩画法。
- 15 -
风格
大胆发展了大写意的色彩视觉,善用 水 的绚丽色彩画法。
形成了被称为“海上画派”的群体,简称“海派”。
任熊
早期
任熏 任颐
又称任伯年
设色淡雅,轻松活泼风格
作品
《荷塘鸳鸯图》 花鸟扇面
“海上三任”
吴昌硕(与赵之
“西泠社社长”
代表画家
谦、任颐三人被 称为清末三大
金石书法入画
晚期
家)
用笔奔放,墨色浓重


《三千年结实》

作品

《富贵牡丹图》
为定居上海
赵之谦 虚谷
勾勒法画朵
周之冕
墨色点染叶子
“勾花点叶体”
文人水墨大写意为主
风格:奇简冷逸
一是造型上诙谐怪诞
风格
二是笔墨精粹简练
三是构图上简约空灵
朱耷(八大山人)
《荷花翠鸟图》
《鱼鸭图卷》 作品
《猫》
《荷鸭图》
- 13 -
墨点无多泪点,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石枯槎 树,留得文林细揣摩。
朱耷以花鸟画著称,继承陈淳、徐渭传 统,发展了泼墨写意画法。
何 谓 青 藤 白 阳
兼工带写
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 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
答:明代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代表画家徐渭、陈淳,被后人誉为“青藤白阳”。
徐渭,号青藤。水墨大写意,用笔狂放,墨法变化多端,出神入化,自成一家。 主张读造,善于 运用“水”,纵横肆逸,墨笔淋漓,水性卓然。
陈淳,号白阳山人,苏州人。随意点染,尤其擅长写意花卉。画风淡墨散逸, 画面处理常常有一花半叶,疏斜历乱之致,造型精研,剪裁选取巧妙有生气,如 《花卉册》。

黄惟亮


西蜀黄筌画派
黄居宝

黄居寀

夏侯延佑


地址:南唐
题材:汀花野竹,水鸟渊鱼
画法:落墨法
徐熙
设色:不“以傅色晕淡为功”
徐 黄
“徐熙野逸”


作品
《雪竹图》 《玉堂富贵图》
另一风格:“铺殿花”、“装堂花”
徐崇嗣
李煜(书法金错刀)
-3-
南唐徐熙画派
唐希雅
董源
梅行思(梅家鸡)
徐黄异 体指的 是谁的 绘画风 格?他 们各自 的特点 有什么 不同?
作品
《幽竹枯槎图》
释仲仁,又名“花光”
华光和尚
首创墨梅画,“影”然墨梅。 著有《华光梅谱》(《花光梅谱》)
中国墨梅画始祖
李迪
《枫鹰雉鸡图》
-7-
南宋 (院 体工 笔文 人水 墨并 行)
院体工笔形态 文人水墨小写意
李迪 马远


法常
枫鹰雉鸡图》
《层叠冰绡图》
作品
《梅石溪凫图》
《寒江独钓图》
字补之
杨无咎
居氏兄弟、宗师
居廉、居巢
从恽南田没骨花卉画入手
创“撞水”、“撞粉”法
高剑父
吸收西洋画技法,效法日本画
作品
《双鸡图》

高奇峰

岭南画派
二高一陈
注重写生,清新富有诗意。

陈树人
与经享颐、何香凝组织“寒之友”社
以岁寒三友共勉
作品
《杨柳舞春风》
名词解释“岭南画派”
岭南画派是海上画派之后崛起的最成熟体系,影响最大的一个画派。宗师为居 廉、居巢二兄弟,并创立了“撞粉”、“撞水”画法,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人 继承并发展,是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是中国民族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民 族绘画流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