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完整的锚杆、锚索、土钉的区别

合集下载

锚杆、锚索、土钉的区别

锚杆、锚索、土钉的区别

一、几个概念:锚杆:将拉力传至稳定岩土层的构件。

当采用钢绞线或高强钢丝束作杆体材料时,也可称为锚索。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土层锚杆:锚固于土层中的锚杆。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由设置于钻孔内、端部伸入稳定土层中的钢筋或钢绞线与孔内注浆体组成的受拉杆体。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岩石锚杆:锚固于岩层内的锚杆。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系统锚杆:为保证边坡整体稳定,在坡体上按一定格式设置的锚杆群。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为使围岩整体稳定,在隧洞周边上按一定格式布置的锚杆群。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锚固:利用锚定在洞室围岩或岩体边坡中的锚杆来加固岩体的工程措施。

《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79-98锚杆挡墙:用水泥砂浆把钢杆或多股钢丝索等锚固在岩土中作为抗拉构件以保持墙身稳定,支挡土体的挡墙。

《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79-98土钉墙:采用土钉加固的基坑侧壁土体与护面组成的支护结构。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土钉:是一种基于新奥隧道法原理,在天然边坡或开挖形成的边坡、基坑原位岩土体中近于水平设置加筋杆件并沿坡面设置混凝土面层,使整体土工系统的力学性能得以改善从而提高边坡、基坑稳定性的原位加筋技术。

——《岩土工程治理手册》林宗元注编,2005年10月第1版土钉可被视为小尺寸的被动式锚杆(部份类似于全长粘结型锚杆),分为钻孔注浆钉与击入钉两种,土钉材料为角钢、圆钢、钢筋或钢管。

——《岩土锚固技术手册》闫莫明、徐祯祥、苏自约主编。

其后二个参与了《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的编写。

二、区别:土钉与锚杆不同之处有:一、受力机理1)土钉是被动受力,即土体发生一定变形后,土钉才受力,从而阻止土体的继续变形;2)锚杆是主动受力,即通过对锚杆时间预应力,在基坑未开挖前就限制土体发生过大变形;二、受力范围1)土钉是全长受力,不过受力方向分为两部分,潜在滑裂面把土钉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受力方向指向潜在滑裂面方向,后半部分受力方向背向潜在滑裂面方向;2)锚杆则是前半部分为自由端,后半部分为受力段,所以有时候在锚杆的前半部分不充填砂浆。

教你区分土钉、锚杆、锚管、锚索

教你区分土钉、锚杆、锚管、锚索

教你区分土钉、锚杆、锚管、锚索锚杆:将拉力传至稳定岩土层的构件.当采用钢绞线或高强钢丝束作杆体材料时,也可称为锚索.——《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锚索:当锚杆杆体采用高强钢绞线制作的时候可称之为锚索土层锚杆:锚固于土层中的锚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由设置于钻孔内、端部伸入稳定土层中的钢筋或钢绞线与孔内注浆体组成的受拉杆体.——《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岩石锚杆:锚固于岩层内的锚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系统锚杆:为保证边坡整体稳定,在坡体上按一定格式设置的锚杆群.——《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为使围岩整体稳定,在隧洞周边上按一定格式布置的锚杆群.——《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锚固:利用锚定在洞室围岩或岩体边坡中的锚杆来加固岩体的工程措施.《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79-98锚杆挡墙:用水泥砂浆把钢杆或多股钢丝索等锚固在岩土中作为抗拉构件以保持墙身稳定,支挡土体的挡墙.《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79-98土钉墙:采用土钉加固的基坑侧壁土体与护面组成的支护结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土钉:是一种基于新奥隧道法原理,在天然边坡或开挖形成的边坡、基坑原位岩土体中近于水平设置加筋杆件并沿坡面设置混凝土面层,使整体土工系统的力学性能得以改善从而提高边坡、基坑稳定性的原位加筋技术.——《岩土工程治理手册》林宗元注编,2005年10月第1版土钉可被视为小尺寸的被动式锚杆(部份类似于全长粘结型锚杆),分为钻孔注浆钉与击入钉两种,土钉材料为角钢、圆钢、钢筋或钢管.——《岩土锚固技术手册》闫莫明、徐祯祥、苏自约主编.其后二个参与了《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的编写.锚管:当土钉杆体采用钢花管(就是钢管上面钻出几个注浆孔)的时候可称之为锚管.土钉与锚杆不同之处有:1、受力机理1)土钉是被动受力,即土体发生一定变形后,土钉才受力,从而阻止土体的继续变形;2)锚杆是主动受力,即通过对锚杆时间预应力,在基坑未开挖前就限制土体发生过大变形;2、受力范围1)土钉是全长受力,不过受力方向分为两部分,潜在滑裂面把土钉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受力方向指向潜在滑裂面方向,后半部分受力方向背向潜在滑裂面方向;2)锚杆则是前半部分为自由端,后半部分为受力段,所以有时候在锚杆的前半部分不充填砂浆.以上说法说的是非预应力锚杆与预应力锚杆(索)的区别.3.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工作机理的不同土钉是一种土体加筋技术,以密集排列的加筋体作为土体补强手段,提高被加固土体的强度与自稳能力;锚杆是一种锚固技术,通过拉力杆将表层不稳定岩土体的荷载传递至岩土体深部稳定位置,从而实现被加固岩土体的稳定.当土体发生一定变形后,土钉随着这个变形而提供抗力,这时受力特性和锚杆一样.只是它是全长受力.滑烈面所分成的两断受力方向是一样的,均为指向坡内.而锚杆在预应力的作用下,主动受力,始终是对坡体提供指向坡内的抗力,随着预应力的损失和坡体变形的停止,退化为土钉.因为有些地方的理解不同,土钉墙的土钉如果命名为“土钉”,按预算定额单价是很低很低的,所以我和一些同行趋向于把它命名为非预应力土层锚杆.这也是一个不得不注意的问题.。

锚杆支护与土钉支护的区别doc资料

锚杆支护与土钉支护的区别doc资料

锚杆支护与土钉支护的区别锚杆支护与土钉支护的区别锚杆作为深入地层的受拉构件,它一端与工程构筑物连接,另一端深入地层中,整根锚杆分为自由段和锚固段,自由段是指将锚杆头处的拉力传至锚固体的区域,其功能是对锚杆施加预应力;锚固段是指水泥浆体将预应力筋与土层粘结的区域,其功能是将锚固体与土层的粘结摩擦作用增大,增加锚固体的承压作用,将自由段的拉力传至土体深处。

1锚杆:是一种设置于钻孔内,端部伸入稳定土层中的钢筋或钢绞线与孔内注浆体组成的受拉杆体,它一端与工程构筑物相连,另一端锚入土层中,通常对其施加预应力,以承受由土压力、水压力、或风荷载等所产生的拉力,用以维护构筑物的稳定.一般由锚头段和锚固段三部分组成,其中锚固段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将杆体与土体粘结在一起形成锚杆的锚固体.根据土体类型、工程特性与使用要求,土层锚杆锚固体结构可设计为圆形、端部扩大头型或连续球体型3类。

2土钉:用来加固或同时锚固现场原位土体的细长杆件。

通常采取土中钻孔、置入变形钢筋即带肋钢筋并沿孔全长注浆的方法做成。

土钉依靠与土体之间的界面粘结力或摩擦力,在土体发生变形条件下被动受力,并主要承受拉力作用。

土钉也可用钢管、角钢等作为钉体,采用直接击入的方法置入土中。

土钉墙支护适用于下列土体:可塑、硬塑或坚硬的黏性土,胶结或弱胶结(包括毛细水黏结)的粉土、砂土或角砾,填土、风化岩层等1、锚杆支护式是主动支护,土钉、锚喷支护是被动支护2、土钉一般不施加预应力、锚杆施加预应力3、土钉应力沿全长都变化,锚杆应力在自由段上相同.锚杆:将拉力传至稳定岩土层的构件。

当采用钢绞线或高强钢丝束作杆体材料时,也可称为锚索。

土层锚杆:锚固于土层中的锚杆。

由设置于钻孔内、端部伸入稳定土层中的钢筋或钢绞线与孔内注浆体组成的受拉杆体。

岩石锚杆:锚固于岩层内的锚杆。

系统锚杆:为保证边坡整体稳定,在坡体上按一定格式设置的锚杆群。

为使围岩整体稳定,在隧洞周边上按一定格式布置的锚杆群。

土钉和锚杆到底有什么不同?[岩土工程类优质文档首发]

土钉和锚杆到底有什么不同?[岩土工程类优质文档首发]

土钉和锚杆到底有什么不同?[岩土工程类优质文档首发]土钉和锚杆到底有什么不同?土钉与锚杆从表面上看有类似之处,但二者有着不同的工作机理。

锚杆沿全长分为自由段和锚固段,在挡土结构中,锚杆作为桩、墙等挡土构件的支点,将作用于桩、墙上的侧向土压力通过自由段、锚固段传递到深部土体上。

除锚固段外,锚杆在自由段长度上收到同样大小的拉力;但是土钉所受的拉力沿其整个长度都是变化的,一般是中间大,两头小,土钉支护中的喷混凝土层面不属于主要挡土部件,在土体自重作用下,它的主要作用只是稳定开挖面上的局部土体,防止其崩落和收到侵蚀。

土钉支护是以土钉和它周围加固了的土体一起作为挡土结构,类似重力式挡土墙。

另外,锚杆一般都在设置时预加拉应力,给土体以主动约束;而土钉一般不加预应力的,土钉只有在土体发生变形以后才能使它被动受力,土钉对土体的约束需要以土体的变形作为补偿,所以不能认为土钉那样的筋体具有约束机制。

其次,锚杆的设置数量通常有限,而土钉则排列较密,在施工精度和质量要求上都没有锚杆那样严格。

当然锚杆中也有不加预应力并沿通长注浆和土体粘结的特例,在特定的布置情况下,也就过渡到土钉上了。

简单总结,锚杆和土钉的区别:1:受力机理不同:a:土钉是被动受力,即土体发生一定变形后,土钉才受力,从而阻止土体继续变形。

b:锚杆是主动受力,即通过对锚杆施加预应力,在基坑未开挖前就限制土体发生过大变形。

2:受力范围不同:a:土钉全长受力,不过受力方向分为两部分,潜在滑移面把土钉分成两部分。

b:锚杆前半部分为自由端,后半部分为受力段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工作机理的不同:土钉是一种土体加筋技术,以密集排列的加筋体作为土体补强手段,提高被加固土体的强度和自稳能力。

而锚杆是一种锚固技术。

结语:任何一个人,都要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即使是今天在学校的学生,也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迟早总要离开学校的!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行路,还是要靠行路人自己。

土钉和锚杆到底有什么不同?

土钉和锚杆到底有什么不同?

土钉和锚杆到底有什么不同?土钉和锚杆到底有什么不同?土钉与锚杆从表面上看有类似之处,但二者有着不同的工作机理。

锚杆沿全长分为自由段和锚固段,在挡土结构中,锚杆作为桩、墙等挡土构件的支点,将作用于桩、墙上的侧向土压力通过自由段、锚固段传递到深部土体上。

除锚固段外,锚杆在自由段长度上收到同样大小的拉力;但是土钉所受的拉力沿其整个长度都是变化的,一般是中间大,两头小,土钉支护中的喷混凝土层面不属于主要挡土部件,在土体自重作用下,它的主要作用只是稳定开挖面上的局部土体,防止其崩落和收到侵蚀。

土钉支护是以土钉和它周围加固了的土体一起作为挡土结构,类似重力式挡土墙。

另外,锚杆一般都在设置时预加拉应力,给土体以主动约束;而土钉一般不加预应力的,土钉只有在土体发生变形以后才能使它被动受力,土钉对土体的约束需要以土体的变形作为补偿,所以不能认为土钉那样的筋体具有约束机制。

其次,锚杆的设置数量通常有限,而土钉则排列较密,在施工精度和质量要求上都没有锚杆那样严格。

当然锚杆中也有不加预应力并沿通长注浆和土体粘结的特例,在特定的布置情况下,也就过渡到土钉上了。

简单总结,锚杆和土钉的区别:1:受力机理不同:a:土钉是被动受力,即土体发生一定变形后,土钉才受力,从而阻止土体继续变形。

b:锚杆是主动受力,即通过对锚杆施加预应力,在基坑未开挖前就限制土体发生过大变形。

2:受力范围不同:a:土钉全长受力,不过受力方向分为两部分,潜在滑移面把土钉分成两部分。

b:锚杆前半部分为自由端,后半部分为受力段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工作机理的不同:土钉是一种土体加筋技术,以密集排列的加筋体作为土体补强手段,提高被加固土体的强度和自稳能力。

而锚杆是一种锚固技术。

土钉墙和锚杆的区别.doc

土钉墙和锚杆的区别.doc

土钉墙和锚杆的区别
什么是土钉墙?什么是锚杆?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人员对土钉墙与锚杆如何做区分?以下是下面整理建筑术语土钉墙支护基本介绍:
什么是土钉墙?
土钉墙是一种原位土体加筋技术。

将基坑边坡通过由钢筋制成的土钉进行加固,边坡表面铺设一道钢筋网再喷射一层砼面层和土方边坡相结合的边坡加固型支护施工方法。

什么是锚杆?
锚杆,是当代煤矿当中巷道支护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他将巷道的围岩加固在一起,使围岩自身支护自身。

现在锚杆不仅用于矿山,也用于工程技术中,对边坡,隧道,坝体进行主体加固。

土钉墙和锚杆的区别:
土钉与锚杆从表面上看有类似之处,但二者有着不同的工作机理。

锚杆沿全长分为自由段和锚固段,在挡土结构中,锚杆作为桩、墙等挡土构件的支点,将作用于桩、墙上的侧向土压力通过自由段、锚固段传递到深部土体上。

除锚固段外,锚杆在自由段长度上收到同样大小的拉力;
但是土钉所受的拉力沿其整个长度都是变化的,一般是中间大,两头小,土钉支护中的喷混凝土面层不属于主要挡土部件,在土体自重作用下,它的主要作用只是稳定开挖面上的局部土体,防止其崩落
和受到侵蚀。

土钉支护是以土钉和它周围加固了的土体一起作为挡土结构,类似重力式挡土墙。

另外,锚杆一般都在设置时预加拉应力,给土体以主动约束;而土钉一般不加预应力的,土钉只有在土体发生变形以后才能使它被动受力,土钉对土体的约束需要以土体的变形作为补偿,所以不能认为土钉那样的筋体具有约束机制。

其次,锚杆的设置数量通常有限,而土钉则排列较密,在施工精度和质量要求上都没有锚杆那样严格。

当然锚杆中也有不加预应力并沿通长注浆和土体粘结的特例,在特定的布置情况下,也就过渡到土钉上了。

土钉与锚杆的区别

土钉与锚杆的区别

1.构造(1)锚杆的构造要求1)锚杆的锚固体应设置在地层的稳定区域内,且上覆土层厚度不宜小于4.0 m;2)锚杆的自由段长度不宜小于5m 并应超过潜在滑裂面1.5m;3)土层锚杆锚固段长度不宜小于4m;4)锚杆上下排垂直间距不宜小于2.0 m,水平间距不宜小于1.5m;5)锚杆倾角宜为15°~25°,且不应大于45°;6)沿锚杆轴线方向每隔1.5~2.0 m 宜设置一个定位支架;7)锚杆锚固体宜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其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10。

(2)土钉墙的构造要求土钉墙墙面坡度不宜大于1:0.1;土钉的长度为开挖深度的0.5~1.2 倍,间距宜为1~ 2m,与水平面夹角宜为5°~20°;土钉钢筋宜采用HRB 335、HRB 400 级钢筋,钢筋直径宜为16~32mm,钻孔直径宜为70~120mm;土钉必须和面层有效连接,应设置承压板或加强钢筋等构造措施,承压板或加强钢筋应与土钉螺栓连接或钢筋焊接;喷射混凝土面层宜配置钢筋网,钢筋直径宜为6~10mm,间距宜为150~3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面层厚度不宜小于80mm,钢筋网片搭接长度应大于300mm;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取降水措施或截水措施,坡顶应采用砂浆或混凝土护面,其宽度应不小于 800mm,并高于地面,以防止地表水灌入基坑,坡脚应设排水沟和集水坑,坡面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泄水管。

2.施工工艺1.土层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土方开挖→修整边壁→测量、放线→钻机就位→接钻杆→校正孔位→调整角度→打开水源→钻孔(接钻杆)→钻至设计深度→冲洗→插锚杆→压力灌浆养护→裸露主筋除锈→上横梁(或预应力锚件)→焊锚具→张拉(仅限于预应力锚杆)→锚头(锚具)锁定。

土层锚杆干作业施工程序与水作业钻进法基本相同,只是钻孔时不用水冲泥渣成孔,而是将土体顺钻杆排出孔外而成孔。

2.土钉墙支护工艺流程如下:开挖工作面→修整边坡并埋设喷射混凝土厚度控制标志→喷射第一层混凝土→钻孔安设土钉、注浆、安设连接件→绑扎钢筋网→喷射第二层混凝土→设置坡顶、坡面和坡脚的排水系统3.施工方法1锚杆:是一种设置于钻孔内,端部伸入稳定土层中的钢筋或钢绞线与孔内注浆体组成的受拉杆体,它一端与工程构筑物相连,另一端锚入土层中,通常对其施加预应力,以承受由土压力、水压力、或风荷载等所产生的拉力,用以维护构筑物的稳定.一般由锚头段和锚固段三部分组成,其中锚固段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将杆体与土体粘结在一起形成锚杆的锚固体.根据土体类型、工程特性与使用要求,土层锚杆锚固体结构可设计为圆形、端部扩大头型或连续球体型3类。

锚杆与锚索的区别

锚杆与锚索的区别

锚杆与锚索的区别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锚杆&锚索的区别两者只是量的区别,不是质的区别,只是张拉介质不同。

锚索的受拉件是钢绞线制作,锚杆是高强度精轧螺纹钢筋为主钢,通常锚索应用在大吨位锚固工程。

锚索的受拉筋是用钢绞线制作,锚杆是用钢筋或钢管。

通常锚索受力较大,还要加予应力,受力形式分锚固段和自由段,可以用作永久性锚固工程。

锚索是锚杆的一种,土丁也是。

在国内,一般情况下,锚索是需要施加预应力的,因此它是主动受力,多应用于已出现变形或对变形要求严格的工程部位;锚杆则一般不施加预应力(有时也会施加很小的预应力),因此它是被动受力,只有当被锚固岩土体发生一定变形时它才发挥锚固力。

此外,锚索长度一般在20-50米,锚杆则不到20米。

在国际上,锚索只是锚杆的一种类型。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结构采用对预应力锚索施加的预应力将滑动岩土体与稳定岩体紧密连结为一体,增加岩土体各层面的抗滑力,同时又通过坡面上框架梁将各个锚索有效地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由表及里的加固体系,进而达到防止整体边坡失稳的目的,是一种新型的抗滑结构[20]。

1.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体系作用机理预应力锚索框架梁体系中,将锚索锚固到框架上,锚固力首先作用于框架,然后通过框架传递给岩土体,从而在岩土体中产生附加应力,调整岩土体内应力环境,起到加固边坡的目的。

框架梁除表层固坡作用外,还有传力作用。

如果单独使用预应力锚索进行边坡加固,锚索拉力过大会引起表层坡体的变形,甚至破坏,而坡体过大的变形又会导致锚索预应力的损失。

将预应力锚索与框架梁结合,框架梁起到锚墩的作用,由于框架梁与坡面的有效接触面积大,坡体在锚索作用下的变形能得到限制[21]。

2.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体系的优点[4]⑴预应力锚索框架是高边坡病害防治和坡面防护的有效措施预应力锚索框架可以将高边坡病害防治与坡面柔性防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达到防治高边坡病害的目的,又可美化环境,实现了工程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锚杆与锚索的区别简介

锚杆与锚索的区别简介

锚杆与锚索的区别两者只是量的区别,不是质的区别,只是张拉介质不同。

锚索的受拉件是钢绞线制作,锚杆是高强度精轧螺纹钢筋为主钢,通常锚索应用在大吨位锚固工程。

锚索的受拉筋是用钢绞线制作,锚杆是用钢筋或钢管。

通常锚索受力较大,还要加预应力,受力形式分锚固段和自由段,可以用作永久性锚固工程。

锚索是锚杆的一种,土丁也是。

在国内,一般情况下,锚索是需要施加预应力的,因此它是主动受力,多应用于已出现变形或对变形要求严格的工程部位;锚杆则一般不施加预应力(有时也会施加很小的预应力),因此它是被动受力,只有当被锚固岩土体发生一定变形时它才发挥锚固力。

此外,锚索长度一般在20-50米,锚杆则不到20米。

在国际上,锚索只是锚杆的一种类型。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结构采用对预应力锚索施加的预应力将滑动岩土体与稳定岩体紧密连结为一体,增加岩土体各层面的抗滑力,同时又通过坡面上框架梁将各个锚索有效地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由表及里的加固体系,进而达到防止整体边坡失稳的目的,是一种新型的抗滑结构[20]。

1.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体系作用机理预应力锚索框架梁体系中,将锚索锚固到框架上,锚固力首先作用于框架,然后通过框架传递给岩土体,从而在岩土体中产生附加应力,调整岩土体内应力环境,起到加固边坡的目的。

框架梁除表层固坡作用外,还有传力作用。

如果单独使用预应力锚索进行边坡加固,锚索拉力过大会引起表层坡体的变形,甚至破坏,而坡体过大的变形又会导致锚索预应力的损失。

将预应力锚索与框架梁结合,框架梁起到锚墩的作用,由于框架梁与坡面的有效接触面积大,坡体在锚索作用下的变形能得到限制[21]。

2.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体系的优点[4]⑴ 预应力锚索框架是高边坡病害防治和坡面防护的有效措施预应力锚索框架可以将高边坡病害防治与坡面柔性防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达到防治高边坡病害的目的,又可美化环境,实现了工程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通过大吨位的预应力锚索锚固于边坡体内稳定的岩体中,并通过施加的预应力,可抵抗边坡体深层变形和破坏。

工程地质知识:土钉与锚杆有哪些主要区别.doc

工程地质知识:土钉与锚杆有哪些主要区别.doc

工程地质知识:土钉与锚杆有哪些主要区别虽然土钉可视为小尺寸的被动式锚杆,但是它与土层锚杆相比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
(1)土钉一般不施加或施加很小的预应力,当土坡发生很小位移后,土钉的摩阻力才得以充分发挥出来。

(2)土钉长度小,一般4~12m,全长与土体粘结。

土钉设置密度也比锚杆高,一般土钉间距(水平Sx、竖直Sy)为1.0~1.4m。

(3)单根土钉承载能力不高,一般在100kN以下,这样一来既即使单根土钉作用失效,对土坡的整体稳定性影响也不大。

(4)土钉墙按构造进行编网钢筋、面层喷射混凝土厚度为100mm 左右,其钢筋混凝土总用量将比排桩墙锚杆少得多。

(5)土钉的安装精度要求不高,它们主要靠与土体相互作用的方式形成一个整体的。

土层锚杆和土钉墙有何区别

土层锚杆和土钉墙有何区别

1锚杆:是一种设置于钻孔内,端部伸入稳定土层中的钢筋或钢绞线与孔内注浆体组成的受拉杆体,它一端与工程构筑物相连,另一端锚入土层中,通常对其施加预应力,以承受由土压力、水压力、或风荷载等所产生的拉力,用以维护构筑物的稳定.一般由锚头段和锚固段三部分组成,其中锚固段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将杆体与土体粘结在一起形成锚杆的锚固体.根据土体类型、工程特性与使用要求,土层锚杆锚固体结构可设计为圆形、端部扩大头型或连续球体型3类。

2土钉:用来加固或同时锚固现场原位土体的细长杆件。

通常采取土中钻孔、置入变形钢筋即带肋钢筋并沿孔全长注浆的方法做成。

土钉依靠与土体之间的界面粘结力或摩擦力,在土体发生变形条件下被动受力,并主要承受拉力作用。

土钉也可用钢管、角钢等作为钉体,采用直接击入的方法置入土中。

土钉墙支护适用于下列土体:可塑、硬塑或坚硬的黏性土,胶结或弱胶结(包括毛细水黏结)的粉土、砂土或角砾,填土、风化岩层等。

土钉与锚杆从表面上看有类似之处,但二者有着不同的工作机理。

锚杆沿全长分为自由段和锚固段,在挡土结构中,锚杆作为桩、墙等挡土构件的支点,将作用于桩、墙上的侧向土压力通过自由段、锚固段传递到深部土体上。

除锚固段外,锚杆在自由段长度上收到同样大小的拉力;但是土钉所受的拉力沿其整个长度都是变化的,一般是中间大,两头小,土钉支护中的喷混凝土面层不属于主要挡土部件,在土体自重作用下,它的主要作用只是稳定开挖面上的局部土体,防止其崩落和受到侵蚀。

土钉支护是以土钉和它周围加固了的土体一起作为挡土结构,类似重力式挡土墙。

另外,锚杆一般都在设置时预加拉应力,给土体以主动约束;而土钉一般不加预应力的,土钉只有在土体发生变形以后才能使它被动受力,土钉对土体的约束需要以土体的变形作为补偿,所以不能认为土钉那样的筋体具有约束机制。

其次,锚杆的设置数量通常有限,而土钉则排列较密,在施工精度和质量要求上都没有锚杆那样严格。

当然锚杆中也有不加预应力并沿通长注浆和土体粘结的特例,在特定的布置情况下,也就过渡到土钉上了。

土钉与锚杆的区别

土钉与锚杆的区别

土钉与锚杆的区别1锚杆:是一种设置于钻孔内,端部伸入稳定土层中的钢筋或钢绞线与孔内注浆体组成的受拉杆体,它一端与工程构筑物相连,另一端锚入土层中,通常对其施加预应力,以承受由土压力、水压力、或风荷载等所产生的拉力,用以维护构筑物的稳定.一般由锚头段和锚固段三部分组成,其中锚固段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将杆体与土体粘结在一起形成锚杆的锚固体.根据土体类型、工程特性与使用要求,土层锚杆锚固体结构可设计为圆形、端部扩大头型或连续球体型3类。

tPQjjoh2土钉:用来加固或同时锚固现场原位土体的细长杆件。

通常采取土中钻孔、置入变形钢筋即带肋钢筋并沿孔全长注浆的方法做成。

土钉依靠与土体之间的界面粘结力或摩擦力,在土体发生变形条件下被动受力,并主要承受拉力作用。

土钉也可用钢管、角钢等作为钉体,采用直接击入的方法置入土中。

土钉墙支护适用于下列土体:可塑、硬塑或坚硬的黏性土,胶结或弱胶结(包括毛细水黏结)的粉土、砂土或角砾,填土、风化岩层等。

Y& ![2o.Q1、锚杆支护式是主动支护,土钉、锚喷支护是被动支护; uV|%idC2、土钉一般不施加预应力、锚杆施加预应力; Vf V|fuW3、土钉应力沿全长都变化,锚杆应力在自由段上相同. :j<ij]rsI锚杆:将拉力传至稳定岩土层的构件。

当采用钢绞线或高强钢丝束作杆体材料时,也可称为锚索。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J.c}-WK*v土层锚杆:锚固于土层中的锚杆。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I{8sLzA03S由设置于钻孔内、端部伸入稳定土层中的钢筋或钢绞线与孔内注浆体组成的受拉杆体。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_X.Equ岩石锚杆:锚固于岩层内的锚杆。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F'~1qf 系统锚杆:为保证边坡整体稳定,在坡体上按一定格式设置的锚杆群。

锚杆,锚索、土钉、锚管区别

锚杆,锚索、土钉、锚管区别

锚杆,锚索、土钉、锚管区别在现场,一般认为钻孔在150mm的为锚杆,一般他们孔深,钢筋粗,而且施加预应力。

土钉一般都短、孔径在100mm,只放一根钢筋。

但是,锚杆、锚索、土钉、锚管的区别到底是什么?不知道的同学看过来啦定义锚杆:将拉力传至稳定岩土层的构件。

当采用钢绞线或高强钢丝束作杆体材料时,也可称为锚索。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锚索:当锚杆杆体采用高强钢绞线制作的时候可称之为锚索土层锚杆:锚固于土层中的锚杆。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由设置于钻孔内、端部伸入稳定土层中的钢筋或钢绞线与孔内注浆体组成的受拉杆体。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岩石锚杆:锚固于岩层内的锚杆。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系统锚杆:为保证边坡整体稳定,在坡体上按一定格式设置的锚杆群。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为使围岩整体稳定,在隧洞周边上按一定格式布置的锚杆群。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锚固:利用锚定在洞室围岩或岩体边坡中的锚杆来加固岩体的工程措施。

《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79-98锚杆挡墙:用水泥砂浆把钢杆或多股钢丝索等锚固在岩土中作为抗拉构件以保持墙身稳定,支挡土体的挡墙。

《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79-98土钉墙:采用土钉加固的基坑侧壁土体与护面组成的支护结构。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土钉:是一种基于新奥隧道法原理,在天然边坡或开挖形成的边坡、基坑原位岩土体中近于水平设置加筋杆件并沿坡面设置混凝土面层,使整体土工系统的力学性能得以改善从而提高边坡、基坑稳定性的原位加筋技术。

——《岩土工程治理手册》林宗元注编,2005年10月第1版土钉可被视为小尺寸的被动式锚杆(部份类似于全长粘结型锚杆),分为钻孔注浆钉与击入钉两种,土钉材料为角钢、圆钢、钢筋或钢管。

【完整】锚杆与锚索的区别简介

【完整】锚杆与锚索的区别简介

锚杆与锚索的区别两者只是量的区别,不是质的区别,只是张拉介质不同。

锚索的受拉件是钢绞线制作,锚杆是高强度精轧螺纹钢筋为主钢,通常锚索应用在大吨位锚固工程。

锚索的受拉筋是用钢绞线制作,锚杆是用钢筋或钢管。

通常锚索受力较大,还要加预应力,受力形式分锚固段和自由段,可以用作永久性锚固工程。

锚索是锚杆的一种,土丁也是。

在国内,一般情况下,锚索是需要施加预应力的,因此它是主动受力,多应用于已出现变形或对变形要求严格的工程部位;锚杆则一般不施加预应力(有时也会施加很小的预应力),因此它是被动受力,只有当被锚固岩土体发生一定变形时它才发挥锚固力。

此外,锚索长度一般在20-50米,锚杆则不到20米。

在国际上,锚索只是锚杆的一种类型。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结构采用对预应力锚索施加的预应力将滑动岩土体与稳定岩体紧密连结为一体,增加岩土体各层面的抗滑力,同时又通过坡面上框架梁将各个锚索有效地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由表及里的加固体系,进而达到防止整体边坡失稳的目的,是一种新型的抗滑结构[20]。

1.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体系作用机理预应力锚索框架梁体系中,将锚索锚固到框架上,锚固力首先作用于框架,然后通过框架传递给岩土体,从而在岩土体中产生附加应力,调整岩土体内应力环境,起到加固边坡的目的。

框架梁除表层固坡作用外,还有传力作用。

如果单独使用预应力锚索进行边坡加固,锚索拉力过大会引起表层坡体的变形,甚至破坏,而坡体过大的变形又会导致锚索预应力的损失。

将预应力锚索与框架梁结合,框架梁起到锚墩的作用,由于框架梁与坡面的有效接触面积大,坡体在锚索作用下的变形能得到限制[21]。

2.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体系的优点[4]⑴ 预应力锚索框架是高边坡病害防治和坡面防护的有效措施预应力锚索框架可以将高边坡病害防治与坡面柔性防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达到防治高边坡病害的目的,又可美化环境,实现了工程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通过大吨位的预应力锚索锚固于边坡体内稳定的岩体中,并通过施加的预应力,可抵抗边坡体深层变形和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各规范,总结:锚杆、锚索、土钉、锚管
一、锚杆、锚索、土钉、锚管的定义
锚杆:将拉力传至稳定岩土层的构件。

当采用钢绞线或高强钢丝束作杆体材料时,也可称为锚索。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锚索:当锚杆杆体采用高强钢绞线制作的时候可称之为锚索
土层锚杆:锚固于土层中的锚杆。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由设置于钻孔内、端部伸入稳定土层中的钢筋或钢绞线与孔内注浆体组成的受拉杆体。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岩石锚杆:锚固于岩层内的锚杆。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系统锚杆:为保证边坡整体稳定,在坡体上按一定格式设置的锚杆群。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为使围岩整体稳定,在隧洞周边上按一定格式布置的锚杆群。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锚固:利用锚定在洞室围岩或岩体边坡中的锚杆来加固岩体的工程措施。

《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79-98
锚杆挡墙:用水泥砂浆把钢杆或多股钢丝索等锚固在岩土中作为抗拉构件以保持墙身稳定,支挡土体的挡墙。

《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79-98
土钉墙:采用土钉加固的基坑侧壁土体与护面组成的支护结构。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土钉:是一种基于新奥隧道法原理,在天然边坡或开挖形成的边坡、基坑原位岩土体中近于水平设置加筋杆件并沿坡面设置混凝土面层,使整体土工系统的力学性能得以改善从而提高边坡、基坑稳定性的原位加筋技术。

——《岩土工程治理手册》林宗元注编,2005年10月第1版
土钉可被视为小尺寸的被动式锚杆(部份类似于全长粘结型锚杆),分为钻孔注浆钉与击入钉两种,土钉材料为角钢、圆钢、钢筋或钢管。

——《岩土锚固技术手册》闫莫明、徐祯祥、苏自约主编。

其后二个参与了《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的编写。

锚管:当土钉杆体采用钢花管(就是钢管上面钻出几个注浆孔)的时候可称之为
锚管。

二、锚杆、锚索、土钉、锚管的区别:
土钉与锚杆不同之处有:
1、受力机理
1)土钉是被动受力,即土体发生一定变形后,土钉才受力,从而阻止土体的继续变形;
2)锚杆是主动受力,即通过对锚杆时间预应力,在基坑未开挖前就限制土体发生过大变形;
2、受力范围
1)土钉是全长受力,不过受力方向分为两部分,潜在滑裂面把土钉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受力方向指向潜在滑裂面方向,后半部分受力方向背向潜在滑裂面方向;
2)锚杆则是前半部分为自由端,后半部分为受力段,所以有时候在锚杆的前半部分不充填砂浆。

3.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工作机理的不同:
土钉是一种土体加筋技术,以密集排列的加筋体作为土体补强手段,提高被加固土体的强度与自稳能力;
锚杆是一种锚固技术,通过拉力杆将表层不稳定岩土体的荷载传递至岩土体深部稳定位置,从而实现被加固岩土体的稳定。

当土体发生一定变形后,土钉随着这个变形而提供抗力,这时受力特性和锚杆一样。

只是它是全长受力。

滑烈面所分成的两断受力方向是一样的,均为指向坡内。

而锚杆在预应力的作用下,主动受力,始终是对坡体提供指向坡内的抗力,随着预应力的损失和坡体变形的停止,退化为土钉。

因为有些地方的理解不同,土钉墙的土钉如果命名为“土钉”,按预算定额单价是很低很低的,所以我和一些同行趋向于把它命名为非预应力土层锚杆。

这也是一个不得不注意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