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分析化学概述
分析化学 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分析化学
上 页 下 页
通辽职业学院
另一方面,在HCl溶液中除Fe3+、Fe2+外,三价铁还以 Fe(OH)2+、FeCl2+、FeCl2+、FeCl4-、FeCl63-等存在形式, 而二价铁也还有Fe(OH)+、FeCl+、FeCl3-、FeCl42-等存在形 式。若用cFe(Ⅲ)、cFe(Ⅱ)分别表示溶液中三价铁Fe(Ⅲ)和二价 铁Fe(Ⅱ)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则:
分析化学
通辽职业学院
式中:EOx/Red——氧化态Ox还原态Red电对的电极电位; Eθ Ox/Red——标准电极电位; aOx、aRed——氧化态Ox及还原态Red的活度,离子的活 度等于浓度c乘以活度系数γ,a=γc; R——摩尔气体常数,8.314 J· mol-1· K-1; T——热力学温度; F——法拉第常数,96 485 C· mol-1; n——半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数。 将以上数据代入式中,在25℃时可得:
分析化学
通辽职业学院
分析中,要求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定量、迅速地进行,所以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除了从平衡观点来了解反应的可能性外, 还应考虑反应的速率。下面具体讨论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 率的因素。 1.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增加反应物质的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 率。例如,在酸性溶液中重铬酸钾和碘化钾反应:
通辽职业学院
现以在1 mol· L-1H2SO4溶液中,用0.1000 mol· L1 Ce(SO ) 标准溶液滴定20.00 mL 0.1000 mol· L 4 2 1FeSO 为例,讨论滴定过程中标准溶液用量和电极 4 电位之间量的变化情况。
滴定反应式:
两个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
分析化学
第五章分析化学概论
a、纯度高(含量达99.9%以上) b、组成恒定 c、性质稳定
d、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6、标准溶液 标准方法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基准物质,溶解后,定容至一定
体积。根据所称质量和定容的体积计算出准确浓度。
14
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b、间接法 先配成一种接近所需浓度的溶液,然后用基准物质进
四位有效数字。
8
使用注意事项
(2)将大单位化成小单位时,不能在数据的末尾填“0”,应写成x·10y 。例如:将体 积10.6L化成毫升时应写成 1.06×104mL,有效数字仍然是三位。改变单位时,不能改变 有效数字的位数。
(3)非测量所得数(如倍数或分数)视为无限多位有效数字,即不考虑其有效数字 的位数。
例如:将下列数据修约到4位有效数字。 1.4634 → 1.463 (四舍) 1.4636 → 1.464 (六入) 1.46351→ 1.464 (五后有数就进一) 1.4645 → 1.464 (五后没数要留双) 1.4635 → 1.464 (五后没数要留双)
再如:将0.1549修约到两位有效数字,只能一次性直接修约到所需位数, 即:0.15。
行标定或与另一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进行比较滴定。
确定标准溶液浓度的操作过程称为标定
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C B 1 n 升 B (m)溶 oM lBm V 液 B (m ) 1 l 0 (m 0L o 0 1 )l
B为基本单元
所谓的基本单元可以是分子、离子、原子及其他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同一系统中的同一物质,所选的基本单元不同, C B 也不同!
3、对滴定分析法的要求 a、反应必须定量完成(完成程度达到99.9%以上); b、反应速度快;
第五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分析结果 = 试样测定值× 校正系数 (2) 仪器误差 由于仪器本身不够精确引起的误差。可以通过
校正仪器消除。
(3) 试剂误差 由于试剂不纯,含有被测物质或干扰离子引 起的误差。可以通过空白试验来检查和扣除。 (4) 操作误差 由操作人员的主观原因造成的误差。 由操作人员的主观原因造成的误差。 例:习惯性的试样分解不完全、沉淀洗涤不完全 或洗涤过分;观察终点颜色偏深或偏浅。 消除方法: 消除方法 : 安排不同的分析人员互相进行对照 试验,此法称为“内检 内检”。也可将部分试样送 内检 交其他单位进行对照分析,此法称为“外检 外检”。 外检
i =1 i
∑X
(2)
d1 = −0.0002
d 3 = −0.0004
d= 4
d 2 = +0.0006
d 4 = 0.0000
d1 + d 2 + d 3 + d 4
0.0002 + 0.0006 + 0.0004 + 0.0000 = = 0.0003 4
(3) 相对平均偏差= d ×1000 ‰ = 0.0003 × 1000 ‰=1.47‰
仪 器 分 析 法
a.光学分析法:根据物质的光学性质建立的。 光学分析法: 光学分析法 可见和紫外吸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发射光 谱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分子荧光和磷 光分析法、激光拉曼光谱法、光声光谱法、化学 发光分析法。 b.电化学分析法:根据物质的电化学性质建立的。 电化学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 电导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电解分析法、 库仑分析法、伏安法、极谱分析法。 c.色谱分析法: 色谱分析法: 色谱分析法 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d.热分析法:根据测量体系的物理性质间的 热分析法: 热分析法 动力学关系建立的。 热重法、差示热分析法、差示扫描量热法。
分析化学课件: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5
• 3.EDTA:结构式
• 水溶液:
• 从结构上看EDTA为四元酸,常用H4Y表示,在 水溶液中,两个羧基上的氢原子转移到氮原子 上,形成双偶极离子。它的六个配位原子,能 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螯合物”。
分析化学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6
• EDTA一般用H4Y表示,当它溶于水时,若溶液 的酸度很高,可形成H6Y2+,相当于六元酸,有 六级解离平衡。记录时省略电荷:H6Y, H5Y,…,Y。
金属离子配位能力降低的现象称为酸效应,其
影响程度可用EDTA的酸效应系数αY(H)来表示:
Y
H
=
Y'
Y
分析化学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17
• 酸效应系数表示在一定酸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 未参加配位反应的EDTA总浓度[Y´]与能参加配 位反应的Y4-离子的平衡浓度[Y4-](有效浓度) 之比。
• 酸效应系数等于Y4-的分布系数δY的倒数:
H+ 4
+
Ka6
K K K K K K K K K a6 a5
a6 a5 a4
a6 a5 a4 a3
H+ 5
+
H+ 6
K K K K K K K K K K K a6 a5 a4 a3 a2
a6 a5 a4 a3 a2 a1
分析化学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19
• 由上式可知,溶液的H+浓度越大,酸效应系数αY(H)
• ③反应必须迅速。
• ④要有适当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 ⑤反应产物最好是可溶的。
分析化学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2
三、配合物分类
第5 章 分析化学概述
第5章 分析化学概述5-1.某试样中铁的质量分数四次平行测定结果为 25.61%,25.53%,25.54%和25.82%,用Q 检验法判断是否有可疑值应舍弃(置信度90%)。
解: 将分析结果从小到大排序25.53% 25.54% 25.61% 25.82%Q 计=25.82%25.61%0.7225.82%25.51%−=− 查表5-3,当p=90%, n=4时 0.76Q =表Q Q <表计算 25.82%应保留5-2.测定某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得到如下数据(mol.L -1):0.2041,0.2049, 0.2039, 0.2046 ,0.2043,0.2040计算平均值、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
解:0.20410.20490.20390.20460.20430.20400.20436x +++++== ||0.00020.00060.00040.00030.00000.00030.00036i z x x n α−+++++=== xγαα=×100%0.00030.2043=×100%=0.1%S =5-3.计算0.001135mo·L -1 HCl 溶液对CaCO 3的滴定度。
解: CaCO 3 + 2HCl = CaCl 2 + CO 2↑+ H 2O3(HCl)2(CaCO )n n =33(CaCO )(HCl)(HCl)2(CaCO )m c V M ⋅= 当(HCl)1m L V =时333(HCl)10(CaCO )(CaCO /HCl)2c M T −×=30.0113510100.092−××= 10.0005726(g mL )−=⋅5-4.已知浓硫酸的相对密度为1.84,其中H 2SO 4含量约为96%。
如欲配置1L 0.20mo·L -1 H 2SO 4溶液,应取这种浓硫酸多少毫升?解: 设应取浓H 2SO 4 x mL该浓硫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2424H SO H SO %1000w c M ρ××= ()-11.8496%100018.01mol L 98.08××=⋅ 5-5.取无水Na 2CO 3 2.6500g ,溶解后定量转移到 500mL 容量瓶中定容,计算Na 2CO 3的物质的量浓度。
第五章 分析化学概论(最新)
:形态分析,立体结构,结构与活性
➢ 按对象分 (依据分析对象的化学属性) 无机分析 : 鉴定组成和测定含量 有机分析 :官能团的分析和结构鉴定
➢ 按测定原理分
化学分析
:利用化学反应和它的计量关系来确定 被测物质的组成和含量的一类分析方 法。测定时需使用化学试剂、天平和 一些玻璃器皿。
仪器分析 :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 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测定时, 常常需要使用比较特殊的仪器。
从组成分析到形态分析(即从元素分析到 价态、形态、能态分析) 如:六价铬对人体 是剧毒的,甲基汞的毒性比金属汞和无机盐中 的汞大的多,所以对天然水中的铬和汞的测定, 只了解总含量是不够的,还要了解各种价态和 化学形态的含量。
从总体到微区,从表面分布到逐层分析。如: 材料科学中,不仅要了解材料的化学组成,而 且要求了解材料的结构状态,特别是微区结构 状态和表面状态。
例行分析(常规分析):是指一般化验 室日常生产中的分析
仲裁分析:是指不同单位对分析结果有 争议时请权威单位进行裁判的分析
快速分析:是指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准 确测定结果的分析
归纳:
化 学 分 析
定 量 分 析
仪 器 分 析
重量分析 滴定分析
电化学分析 光化学分析 色谱分析 波谱分析
酸碱滴定
配位滴定
3、弃去相对的两份,制备成分析试样,装入瓶 中,贴上标签备用。
第五章-分析化学概论要点
平均偏差
d d1 d2 n
dn
相对平均偏差
dr
( d ) 100% x
当测定次数n小于20次时: 样本标准偏差(又称均方根偏差): s
d12
d
2 2
d
2 n
n1
相对标准偏差: CV % s 100% x
当测定次数n大于20次时(无限多次):
总体标准偏差: :总体平均值
n
( x )2
课题01: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研究; 课题02: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课题03:兽药残留检测技术 课题04:重要有机污染物的痕量与超痕量检测技术 课题05:生物毒素和中毒控制常见毒物检测技术 课题06: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和违禁化学品检测技术 课题07:食品中主要人兽共患疾病及植物疫疾病病原体检测
将试样量逐渐缩小
四分法
样品的分解
干扰排除与测定
实验数据处理
原则:
✓ 数据记录必须实事求是 ✓ 实验数据记录必须有专用的记录本,要按一定记
录规则,不能随意更改或丢弃 ✓ 数据的舍取要按统计学规则进行舍取
第二节 定量分析误差的分类及表示方法
误差是客观存在的
一、误差的分类 1. 系统误差
2. 偶然误差
【包括:】 金属试样、水样、液态试样、气态试样、 一些比较均匀的化工试样
✓ 试样分布不均匀: 按一定的程序,根据经验,平均试样采取量 【包括:】 矿石、煤炭、土壤等
✓ 破碎 ✓ 过筛 ✓ 混匀 ✓ 缩分
注意事项:
防止污染 做好试样标签 不能随意丢弃试样,均匀取舍
试样每经过一次破碎后,使用机械或人工的方法 取出一部分有代表性的试样,再进行下一步处理,
分析化学已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和纳米 科技发展的关键
分析化学(5)
四川农业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2. 滴定分析 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标 准溶液)滴定到一定量的被测溶液中,至反应 恰好完全为止。根据标准溶液用量确定被测
物的含量。又称为容量分析 (本期重点) 。
滴定分析类型:(1) 酸碱滴定法 以酸碱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 例: H+ + OHH2O NaOH + HCl 析化学
第5章 分析化学概述
5.1 分析化学概述
分析化学研究物质的分离、鉴定和测定 的原理及方法。
一、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1. 生产的“眼睛”. 2. 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3. 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3 上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主目录 总目录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3. 过失误差 操作者由于操作失误,如读错数、加 错试剂、溶液溅失等引起的误差,属于过 失误差。有过失应重做。
二、准确度和精密度 1. 准确度表示测量值(x)与真值(xT)之间 的符合程度,即表示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18 上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主目录 总目录
已知真实质量为:
E1 = 2.1750 – 2.1751 = – 0.0001 (g) E2 = 0.2175 – 0.2174 = + 0.0001 (g)
23 上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主目录 总目录
四川农业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相对误差:
上例的相对误差为: Er1 = -0.0001/2.1751 ×100% = -0.005% Er2 = +0.0001/0.2174 ×100% = +0.05%
四川农业大学
分析化学第五章配位滴定法PPT
滴定曲线与滴定终点
滴定曲线是指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 值随滴定剂加入量的变化曲线。
滴定终点是指滴定过程中指示剂颜色 突变的位置,是滴定的关键点,其准 确判断对于保证滴定结果的准确性至 关重要。
滴定误差与准确度
01
滴定误差是指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滴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偏 差。
02
准确度是指滴定结果的可靠性,即多次重复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配位滴定法的应用
01
02
03
金属离子分析
配位滴定法广泛应用于金 属离子分析,如铁、钴、 镍、铜、锌等离子的测定。
环境监测
在环境监测中,配位滴定 法可用于测定水体中重金 属离子的含量,评估环境 质量。
食品分析
在食品分析中,配位滴定 法可用于检测食品中微量 元素和重金属离子的含量, 确保食品安全。
配位滴定法的历史与发展
绿色化学在配位滴定法中的应用
无毒或低毒试剂的使用
开发无毒或低毒的配位剂和辅助试剂,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高效分离技术的研发
研究和发展高效、环保的样品前处理和分离技术,降低实验过程中 废液的产生。
循环利用和减少废弃物
优化实验流程,实现试剂和仪器的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THANKS
感谢观看
配制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
根据实验需要,准确配制标准溶液和 待测溶液。
滴定操作
将待测溶液放入烧杯中,加入缓冲溶 液和指示剂,用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并观察颜色变化。
数据记录
记录滴定过程中的数据,如滴定管读 数、实验时间等。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整理
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 列出各项数据。
数据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待测 溶液的浓度、相对误差和 不确定度等。
第五章酸碱滴定法
(1)一元弱酸(Ca )
H
A
OH
Ca
1
KW H
H
Ca
Ka H Ka
KW H
精确式
续弱酸弱碱PH值计算
当 Ca Ka 20KW (忽略水的离解)
H
Ca
Ka H Ka
H Ka Ka 2 4Ca Ka 2
近似式
当 Ca Ka 500(忽略酸的离解)且 Ca Ka 20KW
分析化学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分析化学教研室
第一节 概述
➢ 酸碱滴定法(中和滴定法): 以酸碱反应(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反应)为 基础的定量分析法
“酸度” 决定各反应物的存在型体,影响物 质
本在章溶重液点中:的分布和平衡
(1)酸碱平衡理论 (2)各类酸碱溶液的pH值计算方法 (3)各类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
碱 AcHCO3CO32-
NH3 H5Y+
NH2OH
(CH2)6N4
质子 + H+ + H+ + H+ + H+ + H+ + H+ + H+
二、酸碱反应的实质
酸碱半反应: 酸给出质子和碱接受质子的反应
✓ 醋酸在水中的离解:
半反应1
HAc(酸1)
半反应2
H+ + H2O(碱2)
HAc(酸1) + H2O (碱2)
H Ca Ka
最简式***
续弱酸弱碱PH值计算
(2)一元弱碱(Cb)
OH Kb Kb2 4Cb Kb 2
近似式
OH Cb Kb
最简式***
定量分析概述
第五章 定量分析概述
定量分析的任务和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的任务、定量分析的分类)
定量分析的误差
(系统误差、偶然误差、误差减免方法、准确度、精密度及 其关系)
有效数字和可疑值的取舍
(有效数字及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可疑值的取舍)
滴定分析概述
(滴定分析名词、滴定分析方法、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第二节 定量分析的误差
一、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误差: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
1、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由分析过程中某些确 定原因造成的误差。即误差的正负通常是一定的, 其大小也有一定的规律性,有重复出现的性质,因 此,其大小往往可以测定,并且可以通过实验减少。
①系统误差的特点:重现性、单向性、可测性
间接 滴定
法
适用对象:不能与滴定剂直接反应。 方法:通过另外的化学反应,间接测定。
四、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标准溶液的配制
纯度高
标准溶液的 配制方法
直接配制法 间接配制法
组成恒定
稳定性高
具有较大的 摩尔质量
试剂不纯,组成不稳定, 放置易发生变化的
2、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
①用基准物质标定 称取一定量的基准物质,溶解后用待标定的溶液滴定,
②系统误差产生原因
系统误差来源
方法误差
仪器误差
试剂误差
操作误差
a、方法误差:由分析方法本身的某些不足引起的误 差。如:
重量分析中,沉淀的溶解,会使分析结果偏低, 而沉淀吸附杂质,又使结果偏高
b、仪器和试剂误差:由所用仪器本身不够准确、试 剂不纯、纯化水中含有被测物质或干扰物质所造成 的误差。如:
指示剂: 滴定分析中能发生颜色改变而指示终点的试剂。
分析化学第五章
HAc
H+
+
Ac¯
酸
碱
5-1、酸碱质子理论 (5-1-1、酸碱的定义) (5酸碱的定义)
彼此间可以相互转化, 彼此间可以相互转化,且在 共轭酸碱对: 共轭酸碱对: 结构上只相差一个质子的两种物质。
如:
HAc — Ac¯; NH4+ — NH3; ;
酸 碱 酸 碱
H2CO3 — HCH3¯; HCH3¯— CO32¯。 ; 。
①
5-1、酸碱质子理论
其共轭碱B 在水中的解离为 在水中的解离为: 其共轭碱B¯在水中的解离为:
B¯+H2O
5-1-3 共轭酸碱对 Ka和Kb的关系 和 的关系
HB+ OH¯
平衡常数用Kb表示,用同样的方法处理可得: 平衡常数用 表示,用同样的方法处理可得: 表示
[ HB ] ⋅ [OH − ] Kb = [B − ] +
δB
−
5-2、水溶液中弱酸(碱) 水溶液中弱酸( 各型体的分布
用同样的方法, 用同样的方法, 还可得到二元 弱酸H 弱酸H2B(Ka1、 Ka2)的三种不 同型体分布分 数的计算关系: 数的计算关系: 以及n元酸(Ka …Kan)的(n+1)种型体中任意 以及n元酸(Ka1、Ka2…Kan)的(n+1)种型体中任意 一种型体i分布分数的计算关系: 一种型体i分布分数的计算关系:
溶液中某一物质的各不同型体的δ值相加为1. 溶液中某一物质的各不同型体的δ值相加为1. 元酸为例: 以n元酸为例:
δH n B +δH
− n−1 B
+δH
2− n− 2 B
+ … +δB n− = 1
分析化学概论
第五章分析化学概论教学目的及要求:1. 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作用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和一般程序2. 有效数字的表示及相关运算规则。
3. 掌握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
4. 掌握定量分析的误差、偏差计算。
5. 会对可疑值进行取舍。
6. 了解滴定分析的各种方法。
教学重点:1. 有效数字的表示及相关运算规则。
2. 掌握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
3. 掌握定量分析的误差、偏差计算。
4.会对可疑值进行取舍。
教学难点:1.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
2.有效数字的表示及相关运算规则。
教学时数:5学时教学方法:讲授与练习相结合§5.1 分析化学概论一、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任务:是鉴定试样的可能组成和测定有关组分的含量及结构,相应地可分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作用:应用到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二、定量分析的方法1、化学分析法:包括重量分析和滴定分析2、仪器分析法:三、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1、取样2、试样的分解3、测定4、数据处理§5.2 定量分析的误差一、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1.有效数字及其位数有效数字是指实际能测量得到的数字。
一个数据中的有效数字包括所有确定的数字和最后一位不确定的数字。
举例见课本P832.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1)记录测量数值时,只保留一位可疑数字;(2)当有效数字位数确定后,其余数字应一律舍弃,舍弃办法:采取“四舍六入五留双”的规则。
(举例)(3)加减法:几个数据相加或相减时,它们的和或差的有效数字的保留,应该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字为准。
(举例)(4)在乘除法中,有效数字的保留。
应该以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为准。
举例见课本P85。
(5)分数和倍数的计算,分数和倍数是非测量值,为无限位数有效数字。
二、误差的产生及表示方法1.误差的产生误差是指分析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数值差。
2.误差的分类(1)系统误差(可测误差)特点:单向性,可测性系统误差可以分为下列几种:(1)方法误差(2)仪器、试剂误差(3)操作误差。
大学课件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五章分析化学概论
n 1
5 1
Sr
S x
1000‰
0.11 1000‰ 37.34
2.9‰
二、误差的表示方法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第五章第二节
精密度高的不一定准确度好; 准确度高必须以精密度好为前提;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精密度差,实验分析结果不可靠,失去了衡量准确度的前提。
第三节 提高分析结果 准确度的方法
V ★ 滴定管 (量至0.01 mL):26.32 mL ,3.97 mL ★ 容量瓶: 50.00 mL ,200.00 mL ★ 移液管: 25.00 mL ★ 量筒 (量至1 mL或0.1 mL): 25 mL ,4.0 mL
一、有效数字
第五章第四节
下列有效数字的位数:
1.0008 43.181
固体试样质量/g > 0.1 0.1~0.01 0.01~0.0001 <0.0001
液体试样体积/mL >10
10~1
0.01~1
<0.01
二、分析化学的分类
第五章第一节
4. 根据分析原理划分有: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主 要有容量分析法和重量分析法。
容量分析又称滴定分析,包括:酸碱滴定法、氧化还 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和配位滴定法。
数组1: x 0.0,d 0.2,S 0.3 数组2: x 0.0,d 0.2,S 0.4
由此可见,利用标准偏差能更好地反映出结果的精密度。
分析化学第五章配位滴定法
滴定Fe3+时,最可能发生干扰的是Al3+
假定它们的浓度均为10-2 mol· L-1, 则 lg K lg KFeY lg K AlY
25.1 16.3 8.8 5
所以Al3+不干扰。
查P112酸效应曲线,滴定Fe3+最低pH约为1.0, 考虑Fe3+水解,pH<2.2 滴定Fe3+适宜范围 pH 1.0~2.2 pH=1.8, lgαY(H)=14.27
6
Y (H )
H K
6 5
5 a1
K a1 K a 2 K a 6
a1
K a1 K a 2 K a 3 K a 4 K a 5 K a 6
Y (H )
H H K
K a1 K a 2 K a 3 K a 4 K a 5 K a 6 K a1 K a 2 K a 3 K a 4 K a 5 K a 6
利用公式可计算不同pH值的酸效应系数,制成表,使 用时查表。
2016/9/29
结论:
2016/9/29
无酸效应
2、EDTA的干扰离子效应:
Y除与M反应外,也与N(干扰离子)反应。
K NY
[ NY ] [ N ][Y ]
EDTA的干扰离子效应系数:
2016/9/29
Y ( N )
[Y '] [ NY ] [Y ] [ NY ] 1 KNY [ N ] 1 [Y ] [Y ] [Y ]
酸,不同酸度存在型体不同,显示不同的颜色。
H2In- ⇌ HIn2- ⇌ In3-H+ -H+
+H+
+H+
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第五章 分子发光分析法
“重原子效应”--- 随着卤素取代基原子序数的增 加,物质的荧光减弱,磷光增强的现象。 分子中由于重原子的存在导致容易发生系间 窜跃的效应,产生的原因是原子序数高的重原子 的电子自旋和轨道间的相互作用变大,容易发生 自旋偶合作用,使S1-T1的体系间窜跃显著增加 所致。
23
② 静态猝灭(组成化合物的猝灭) 由于部分荧光物质分子与猝灭剂分子生成非荧光 的配合物而产生的。此过程往往还会引起溶液吸收 光谱的改变。 ③ 转入三重态的猝灭(S1—T1–– S0) 分子由于系间的跨越跃迁,由单重态跃迁到三重 态。转入三重态的分子在常温下不发光,它们在与 其它分子的碰撞中消耗能量而使荧光猝灭。 溶液中的溶解氧对有机化合物的荧光产生猝灭效 应是由于三重态基态的氧分子和单重激发态的荧光 物质分子碰撞,形成了单重激发态的氧分子和三重 态的荧光物质分子,使荧光猝灭。
18
(3)环境因素对荧光的影响
a. 溶剂的影响 电子激发态比基态具有更大的极性, 溶剂的极性增强,对激发态会产生更大的 稳定作用,使荧光波长红移,强度增大。 b. 温度的影响 辐射跃迁的速率不随温度而变,而非 辐射跃迁的速率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 温度升高,使得非辐射跃迁概率增大。 T增大, φf减小
26
如果 固定激发光波长为其 最大激发波长,然后测定 不同的波长时所发射的荧 光或磷光强度,即可得到 荧光或磷光发射光谱曲线。 荧光强度最大时的波长即 为发射波长λem 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是荧 光测定时选择激发波长和 荧光测量波长的依据,也 可以用于鉴别荧光物质
27
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的关系
分析化学课件(第五章)
0.1 mol· -1 HA溶液:c= 0.1 mol· -1 L L
HA
H+ + A -
存在两种型体:HA、A平衡浓度:[HA] 、 [A-] [ ]:某型体的平衡浓度
C HA [HA ] [A ] [HA ] [H ]
总酸度 总浓度 酸的浓度 分析浓度 共轭酸 型体的 平衡浓 度 共轭 碱型 体的 平衡 浓度
近代酸碱理论 酸碱电离理论:1887年,阿仑尼乌斯提出 酸碱电子理论:1923年,路易斯提出 酸碱质子理论:1923年,布朗斯特和劳里 分别提出 第一节
一.基本概念 1.酸碱的定义和共轭酸碱对 给出质子的物质是酸,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
酸碱质子理论
酸 HF H2PO4HAc NH4+ H2CO3 HCO3通式: HA
共轭碱 + F+ HPO42- + Ac+ NH3 + HCO3 - + CO32A酸碱半反应
质子 H+ H+ H+ H+ H+ H+ H+
酸 碱 半 反 应
+ +
酸碱的定义是广义的,酸碱可以是中性分子,也 可以是阳离子、阴离子。
a.因一个质子的得失而互相转变的每一对酸和碱, 称为共轭酸碱对,彼此相差一个H+。
解:
NH4+
Ka
Kb
NH3
14
Kw 10 10 Kb 5.6 10 5 K a 1.8 10
第二节 水溶液中弱酸(碱)各型体的分布
一、处理水溶液中酸碱平衡的方法 (一)分析浓度与平衡浓度 分析浓度:溶液中溶质的总浓度。用符号c表示,单 位为mol· -1。 L
优选第五章分析化学概述
任务
分析化学的任务是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 测量各组成的含量以及表征物质的化学结 构。即分析化学解决“是什么 (What)”、 “有多少(How much)”、“怎么样(How)” 等问题,它们分别隶属于定性分析 (Qualitative analysis)、定量分析 (Quantitative analysis)和结构分析 (Structural analysis)研究的范畴。
现代分析化学把化学与数学、物理学、计 算机科学、生物学结合起来,发展为一门 多学科性的综合科学。
分析工作者不再限于“提供数据”,而且 “参与处理和解决问题”
分析化学主要发展趋向
仪
器
瞬
生 物 分
时 分 析
析环
境
分
1.先预习,仔细看书,看懂; 2.带着问题听课; 3.一定要做习题; 4.做好实验; 5.有兴趣多看科研论文
分析目的 例仲 行裁 分分 析析
微超 量微 分量 析分
析
试样用量
常半 量微 分量 析分
析
方法原理 化仪 学器 分分 析析
划分依据不同,种类不同
5.1.2 分析方法的分类
arbitral routine
作用
分析化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在生活实 践中具有实用价值。如:解决人类面临 的“五大危机”(资源、能源、粮食、 人口、环境)问题;当代科学领域的四 大理论(天体、地球、生命、人类起源 和演化);环境中的五大全球性问题 (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水质污染、 森林减少);在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 等方面,无一不依赖分析化学的配合。
仲裁分析(Arbitral analysis) :不同单 位对分析结果有争议时,要求权威部门用 指定的方法、准确测定,进行裁判原分析 结果是否正确的分析,也称裁判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分析化学概述第一节分析化学的任务和分类一、分析化学的任务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一门科学。
它是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分析化学的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测定有关组分的相对含量,以及确定物质的分子结构。
在医药卫生事业中,分析化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药品检验、新药研究、病因调查、临床检验、环境分析及三废处理等,都需要应用分析化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
随着药学科学事业的发展,我国的药品质量和药品标准工作也在不断的提高,分析化学对提高药品质量,保证人们用药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药学教育中,分析化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许多专业课都要应用分析化学的理论、方法及技术来解决各门学科中的某些问题。
例如,药物化学中的原料、中间体及成品分析,以及药物的理化性质和结构关系的探索等;药物分析中的方法选择、药品标准制定、药物主要成分的含量分析及杂质检测等;药剂学中制剂稳定性、生物有效性的测定等;天然药物化学中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分离、定性鉴定和化学结构测定等;药理学中药物分子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的关系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等,都与分析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分析方法的分类分析化学的内容十分丰富,从不同的角度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分析化学方法归属于不同的类别。
现将根据分析化学任务、分析对象、分析原理、操作方法等分类方法简要说明如下:(一)定性、定量、结构分析根据分析任务的不同分为:1.定性分析其任务是鉴定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离子或原子团所组成的。
2.定量分析其任务是测定试样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
3.结构分析其任务是确定物质的分子结构。
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必须了解物质的组成,然后根据测定的要求,选择恰当的定量分析方法确定该组分的相对含量。
对于新发现的化合物,还需要进行结构分析,确定物质的分子结构。
在药物分析中,样品的组分是已知的,则不需要经过定性分析就可直接进行定量分析。
(二) 无机分析与有机分析根据分析对象不同可分为无机分析与有机分析。
无机分析的对象是无机物,由于组成无机物的元素多种多样,因此在无机分析中要求鉴定试样是由哪些元素、离子、原子团或化合物组成,以及各组分的相对含量。
这些内容分属于无机定性分析和无机定量分析。
有机分析的对象是有机物,虽然组成有机物的元素并不多(主要为碳、氢、氧、氮、硫等),但化学结构却很复杂,不仅需要鉴定组成元素,更重要的是进行官能团、空间结构等的分析。
(三) 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根据分析原理不同可分为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
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它历史悠久,是分析化学的基础,故又称经典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法使用的仪器、设备简单,常量组分分析结果准确度高,但对于微量和痕量(<0.01%)组分分析,灵敏度低、准确度不高。
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如电化学分析法及比色分析法等。
常需要精密仪器,故称仪器分析法。
仪器分析法特点是快速、灵敏,所需试样量少,适于微量、痕量成分分析,但对常量组分准确度低。
(四) 常量、半微量、微量分析、超微量分析根据操作方法及用量的不同可分为常量、半微量、微量分析、超微量分析。
各种分析方法的试样用量见表5-1。
表5-1 各种分析方法的试样用量方法试样质量(mg)试样体积(ml)常量分析>100 >10半微量分析10-100 1-10微量分析10~ 0 .1- 0.01-超微量分析<0.1 <0.01*常量组分分析、微量组分分析、痕量组分分析:根据待测组分在试样中的相对含量不同分析方法分类,各种分析方法试样相对含量见表5-2。
表5-2 各种分析方法试样相对含量分类名称常量组分微量组分痕量组分相对含量>1% 0.01%-1% <0.01%以上两种概念不能混淆,如痕量组分分析不一定是微量分析:自来水中痕量污染物分析是常量分析。
(五) 常规分析和仲裁分析:根据分析目的不同可分为常规分析和仲裁分析。
常规分析是指一般化验室在日常生产或工作中的分析,又称例行分析。
仲裁分析是指不同的单位对同一试样的分析结果有争议时,要求某一单位用法定方法,进行准确分析,以仲裁原分析的结果是否正确,又称裁判分析。
三、试样分析的程序试样分析的程序主要包括:取样、试样溶解、定性鉴定、含量测定、计算与报告分析结果等步骤。
(一)取样取样要科学、真实,取出的试样要有代表性和均匀性。
否则以下分析无论做得怎样认真、准确,所得结果也毫无意义。
据此,取样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均匀、合理。
(二)试样溶解定性分析,一般多用湿法分析,通常要求将试样转入溶液中,然后进行测定。
根据试样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溶解方法。
最简便的是水溶法,也常采用酸溶法、碱溶法或熔融法。
(三)定性鉴定根据试样组成的理化性质采用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确定试样中的组分。
(四)含量测定在测定之前,有时共存于试样中的其他成分有干扰,则需加掩蔽剂、控制酸度或用分离的方法等除去干扰成分后,再进行测定。
然后根据分析对象与要求,选用合适的测定方法。
如常量组分多采用准确度较高的滴定分析或重量分析,微量及痕量组分多采用灵敏度较高的仪器分析。
(五)计算与报告分析结果根据所取试样的质量,测定所得数据和分析过程中有关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计算并报告试样中有关组分的含量。
由所报告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分析方法的准确性。
如果这一步计算或报告不准确,前面几步做的再好,也无济于事,而且,由于不准确的计算和报告,还可能造成重大损失。
第二节定性分析简介一、分析反应和反应的条件(一)分析反应在分析过程中,用于分离、掩蔽或鉴定的化学反应通称分析反应。
它包括两大类型,一类用来分离或掩蔽离子;另一类用来鉴定离子。
对分离或掩蔽反应的要求是反应进行得完全、快速,使用方便;对鉴定反应的要求,不仅反应要完全、快速,而且要有明显的外观特征。
(二)分析反应的条件1、反应物的浓度只有当其浓度足够大时反应才明显现象。
从理论上讲,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浓度,其乘积应大于溶度积,否则沉淀将不会发生。
但在实际的鉴定反应中,被测离子的浓度往往还要比理论上计算的浓度大若干倍,反应才能得出肯定的结果。
2、溶液的酸度在鉴定反应中,酸碱的存在可能使试剂或被测离子发生变化,也可能使反应产物受到影响如用Na3Co(NO2)6鉴定K+时,强酸:2Co(NO2)63-+1OH+=2Co2++5NO↑+7NO2+5H2O强碱:Co(NO2)63-+3OH-=Co(OH)3↓+6NO2-所以反应只能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
适宜的酸度条件可以通过加入酸碱来调节,必要时还要用缓冲溶液来维持。
例如以K2CrO4鉴定Ba2+ 时,要求在pH=5时生成沉淀,因此要加入HAc-NaAc缓冲溶液来保持这个酸度。
3、溶液的温度溶液的温度对某些沉淀的溶解度有影响,K2Na[Co(NO2)6↓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所以应在室温下进行,但有的反应需在高温下进行NH4++OH-=NH3↑+ H2O4、溶剂的影响一般的分析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但有时却会遇到反应产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或不够稳定等情况。
这时,就需要加大可使其溶解度降低或使其稳定性增加的有机溶剂。
5、干扰物质的影响某一鉴定反应能否成功地鉴定某离子,除上述诸因素外,还应考虑干扰物质是否存在。
二、鉴定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一)鉴定方法的灵敏度用数值来表示鉴定方法灵敏的程度。
它的大小通常用最低浓度和检出限量表示。
1、最低浓度最低浓度是在一定件件下,使某鉴定反应还能得出肯定结果的该离子的最低浓度一般以l:G 表示G是含有1g被鉴定离子的溶剂的质量。
(G可看成溶液的质量或体积)例如以Na3Co(NO2)6为试剂鉴定K+时,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可以得到黄色沉淀,表示有K+存在:为测定这个反应的灵敏度,每次平行地取多个含K+离子的试液,并逐级稀释,每次取1滴(0.05ml)进行鉴定、发现直到K+浓度稀至1:12500 ,都可得到肯定的结果。
若再稀释,则得到肯定结果的机会将小于半数。
因此,1:12500就是该鉴定方法的极限浓度,称为此鉴定方法的最低浓度。
2、检出限量检出限量是在一定条件下,某鉴定反应所能检出离子的最小质量,通常以微克(μg)作单位来表示,并记为m。
显然,检出限量越小,反应越灵敏。
这种灵敏度称为质量灵敏度。
在上述鉴定K+的实例中,我们每次取的试液体积为0.05ml,其中所含K+的绝对质量m为:1:12500=m:0.05检出限量越低,最低浓度越小,则此鉴定方法越灵敏。
通常表示某鉴定反应的灵敏度时,要同时指出其最低浓度和检出限量。
(二)鉴定反应的选择性定性分析对鉴定反应的要求不仅是灵敏,而且希望能在其他离子共存时不受干扰地鉴定某种离子。
具备这一条件的鉴定反应称为特效反应,该试剂称为特效试剂。
三、空白试验和对照试验空白试验:就是在不加样品的情况下,按样品分析的条件和操作步骤进行分析的试验叫空白试验。
在分析工作中,存在着系统误差,其中包括试剂及用水含有杂质所造成的误差,为消除这部分影响,提高分析准确度,所以要做空白试验。
对照试验:是用已知溶液代替试验液,以同样的方法进行鉴定的试验。
用于检查试剂是否变质失效,或反应条件是否适当,是检查系统误差的有效方法。
四、分别分析和系统分析如果我们有足够的特效试剂,或者能够较简便地创造出特效条件而使选择试剂具有特效性。
那么,我们便可以在其他离子共存的条件下,鉴定任一想要鉴定的离子。
这种分析方法称为分别分析。
系统分析是按一定的步骤和顺序将离子加以逐步分离的分析方法。
它首先把离子分成若干组,然后组内再细分,一直分到彼此不再干扰鉴定为止。
系统分析是按一定的步骤和顺序将离子加以逐步分离的分析方法。
它首先把离子分成若干组,然后组内再细分,一直分到彼此不再干扰鉴定为止是用已知溶液代替试验液,以同样的方法进行鉴定的试验。
用于检查试剂是否变质失效,或反应条件是否适当,是检查系统误差的有效方法。
第三节阴、阳离子的分别分析简介一、几种阳离子的鉴定反应1、Na+的鉴定在盛有0.5 mL 1 mol·L-1 NaCl溶液的试管中,加入0.5 mL饱和六羟基锑(ⅴ)酸钾溶液,即有白色沉淀生成。
如无沉淀产生,可用玻璃棒摩擦试管内壁,静置片刻。
观察现象并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2、K+的鉴定在盛有0.5 mL 1 mol·L-1 KCl溶液的试管中,加入0.5 mL饱和酒石酸氢钠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显示有K存在。
如无沉淀产生,可用玻璃棒摩擦试管内壁,静置片刻。
观察现象并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3、Mg2+的鉴定在盛有2滴0.5 mol·L-1 MgCl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6 mol·L-1 NaOH溶液,直到白色絮状沉淀为止;然后加入一滴镁试剂,搅拌之,生成蓝色沉淀,示有Mg2+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