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件-12.1波的形成和传播
合集下载
波的形成与传播—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课件
![波的形成与传播—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8c16b0f12d2af90342e634.png)
动; 波动是介质中许多质点的集体运动.
2、联系:
都是周期性的运动,波动周期等于质点的振动周期.
1 2 . 1 波 的形 成与传 播—人 教版高 中物理 选修3 -4课件 -(共23 张PPT)
典 型 12.1 波的形成与传播—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课件-(共23张PPT)
振动的步调一致吗? 思考3:绳上各点开始振动时的方向(起振方向)? 思考4: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点振动的
周期(频率)是否相同?
二、波的分类及特点
二、波的分类及特点
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横波的特点:波峰 波谷
2、纵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纵波的特点:疏部 密部
每一小段可以看做一个质点 质点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1 2 . 1 波 的形 成与传 播—人 教版高 中物理 选修3 -4课件 -(共23 张PPT)
物理模型:把绳子看成由无数个质点弹性连接而成,可 以想象为(如图所示)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由于相邻质点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当绳中某一质点发生振动(振 源)时,就会带动相邻的质点,使它上下振动。这个质点又带动更 远一些的质点振动起来,从而使绳子上的质点都跟着振动起来,这 样波源的振动就传播出去了。
A .介质中各质点都做受迫振动,频率都 相同
B .波在传播过程中,频率保持不变 C .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D .横波和纵波不可以同时在同一介质中 传播
典 型 例例题4 . 关 于 机 械 波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BCD) A.介质中的各质点由近及远地传播 B.介质中质点的振动形式由近及远地 传播 C.介质中质点的振动能量由近及远地 传播 D.介质中的各质点只是振动而没有迁 移
2、联系:
都是周期性的运动,波动周期等于质点的振动周期.
1 2 . 1 波 的形 成与传 播—人 教版高 中物理 选修3 -4课件 -(共23 张PPT)
典 型 12.1 波的形成与传播—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课件-(共23张PPT)
振动的步调一致吗? 思考3:绳上各点开始振动时的方向(起振方向)? 思考4: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点振动的
周期(频率)是否相同?
二、波的分类及特点
二、波的分类及特点
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横波的特点:波峰 波谷
2、纵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纵波的特点:疏部 密部
每一小段可以看做一个质点 质点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1 2 . 1 波 的形 成与传 播—人 教版高 中物理 选修3 -4课件 -(共23 张PPT)
物理模型:把绳子看成由无数个质点弹性连接而成,可 以想象为(如图所示)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由于相邻质点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当绳中某一质点发生振动(振 源)时,就会带动相邻的质点,使它上下振动。这个质点又带动更 远一些的质点振动起来,从而使绳子上的质点都跟着振动起来,这 样波源的振动就传播出去了。
A .介质中各质点都做受迫振动,频率都 相同
B .波在传播过程中,频率保持不变 C .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D .横波和纵波不可以同时在同一介质中 传播
典 型 例例题4 . 关 于 机 械 波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BCD) A.介质中的各质点由近及远地传播 B.介质中质点的振动形式由近及远地 传播 C.介质中质点的振动能量由近及远地 传播 D.介质中的各质点只是振动而没有迁 移
波的形成与传播精选PPT
![波的形成与传播精选PPT](https://img.taocdn.com/s3/m/35e61442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31.png)
质点此时的运动方向如下图所示,则( C )
A.波向右传播
B.质点H的运动方向与质点F的运动方向相同 C.质点C比质点B先回到平衡位置 D.质点C在此时的加速度为零
29
课堂练习
一列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a)所
示,图(b)表示该波传播的媒质中某质点此后一
段时间内的振动图象,则( B
)
A.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15
机械波的定义及产生条件
1.定义: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 机械波.
波源——内因 介质——外因 2.产生条件:
机械振动是产生机械波的必要条件。 连续性的弹性介质 机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6
机械波的特点:
1.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前一质点带 动相邻后一质点振动,后一振动的 质点总是模仿前一质点的振动。但 总是滞后于前一个质点的振动 2、介质中的各点只是在各自的平 衡位置附近做机械振动,并不随波 迁移。
x/m
某时刻所有质点的空间 分布规律 y/m
0
t/s 0
x/m
物理意义 图线变化
表示一个质点在各时刻的 位移
随时间推移图象延伸, 但已有的图象形状不变
表示各质点在某时刻的位移
随时间推移图象沿传播 方向平移
形象 记忆
比喻为一个质点的“录象带”比拍喻摄为的“无照数片质”点某一时刻
确定质点 运动方向 根据下一时刻的位移来判断 根据“质点带动原理”来31 判
y/cm 0
x/m
22
波的图象
4.物理意义 (1)波的图象表示某一时刻各个质点相对于平 衡位置的位移.
(2)波的图象(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y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v
1
A.波向右传播
B.质点H的运动方向与质点F的运动方向相同 C.质点C比质点B先回到平衡位置 D.质点C在此时的加速度为零
29
课堂练习
一列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a)所
示,图(b)表示该波传播的媒质中某质点此后一
段时间内的振动图象,则( B
)
A.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15
机械波的定义及产生条件
1.定义: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 机械波.
波源——内因 介质——外因 2.产生条件:
机械振动是产生机械波的必要条件。 连续性的弹性介质 机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6
机械波的特点:
1.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前一质点带 动相邻后一质点振动,后一振动的 质点总是模仿前一质点的振动。但 总是滞后于前一个质点的振动 2、介质中的各点只是在各自的平 衡位置附近做机械振动,并不随波 迁移。
x/m
某时刻所有质点的空间 分布规律 y/m
0
t/s 0
x/m
物理意义 图线变化
表示一个质点在各时刻的 位移
随时间推移图象延伸, 但已有的图象形状不变
表示各质点在某时刻的位移
随时间推移图象沿传播 方向平移
形象 记忆
比喻为一个质点的“录象带”比拍喻摄为的“无照数片质”点某一时刻
确定质点 运动方向 根据下一时刻的位移来判断 根据“质点带动原理”来31 判
y/cm 0
x/m
22
波的图象
4.物理意义 (1)波的图象表示某一时刻各个质点相对于平 衡位置的位移.
(2)波的图象(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y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v
1
高中物理课件 12.1波的形成和传播
![高中物理课件 12.1波的形成和传播](https://img.taocdn.com/s3/m/51743d973169a4517723a3e2.png)
1 2 3 4 5 6 7 8 9 …每……一..个小段可以看做一个质点
2.某点开始启动后,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后一个质 点比前一个质点落后一段时间,质点依次被带动
3.这些质点的振动形式传播出去形成波
波源振动起来时,带动相邻的质点振动,这 个质点又带动更远的质点振动,这样波源的振动 就传播出去了
思考 ①各质点开始振动的时刻、振动形式是否相同? ②各质点的振动周期、起振方向是否相同? ③各质点是否沿波的传播方向随波一起移动?
振动
波向外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向外传递信息和能量)
1.在机械波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B.相邻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 C.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相邻的后一质点的振
动,后一质点的振动必落后于前一质点
D.各质点也随波的传播而迁移
2.以下关于机械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形成机械波一定要有波源和介质 B.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频率与波源的振动频率相同 C.横波向右传播时,处于波峰的质点也向右迁移 D.机械波向右传播时,右方的质点比左方的质点早一些
3.机械波向外传播是振动形式的传播,介质中各 质点不随波发生迁移. (1)当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各个质点均在自己 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2)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依次开始振动. ①各质点振动周期相同 (由振源决定,即与振源振动周期相同) ②各质点振幅相同(不考虑能量损失时)
③各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起振方向) 4.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第1节 波的形成和传播
提问:绳子一端固定,手拿另一端水平拉直,上下 抖动.看到什么现象?
思考:1.绳的一端振动后,为什么后面的质点 能被带动着运动起来? 2.如果将绳剪断,后面的质点还能运动吗? 3.如果手不动,绳子能形成波吗?
2.某点开始启动后,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后一个质 点比前一个质点落后一段时间,质点依次被带动
3.这些质点的振动形式传播出去形成波
波源振动起来时,带动相邻的质点振动,这 个质点又带动更远的质点振动,这样波源的振动 就传播出去了
思考 ①各质点开始振动的时刻、振动形式是否相同? ②各质点的振动周期、起振方向是否相同? ③各质点是否沿波的传播方向随波一起移动?
振动
波向外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向外传递信息和能量)
1.在机械波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B.相邻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 C.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相邻的后一质点的振
动,后一质点的振动必落后于前一质点
D.各质点也随波的传播而迁移
2.以下关于机械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形成机械波一定要有波源和介质 B.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频率与波源的振动频率相同 C.横波向右传播时,处于波峰的质点也向右迁移 D.机械波向右传播时,右方的质点比左方的质点早一些
3.机械波向外传播是振动形式的传播,介质中各 质点不随波发生迁移. (1)当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各个质点均在自己 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2)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依次开始振动. ①各质点振动周期相同 (由振源决定,即与振源振动周期相同) ②各质点振幅相同(不考虑能量损失时)
③各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起振方向) 4.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第1节 波的形成和传播
提问:绳子一端固定,手拿另一端水平拉直,上下 抖动.看到什么现象?
思考:1.绳的一端振动后,为什么后面的质点 能被带动着运动起来? 2.如果将绳剪断,后面的质点还能运动吗? 3.如果手不动,绳子能形成波吗?
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二章《机械波》全章新课教学课件
![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二章《机械波》全章新课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e1b89ea76e58fafab0039c.png)
思考:
简谐运动的研究对象有什么特点?
※单个质点或能 够看为质点的 单个物体。
思考:
如果做机械振动的质点与它周围空间的其他质点间有力的 作用,它的振动对周围质点会不会有影响?
※引起其他质点 的振动。
思考:
周围空间的其他质点的振动究竟是一种什么运动?
※其他质点发生 的是受迫振动。
一、机械波: 1.定义: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2.产生条件: ①波源: 保持持续振动并引起其他质点振动的物体. 可以认为是第一个开始振动的质点. ②介质: 指传播机械波的物质。
选修3—4 第十二章《机械波》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全章新课教学课件
《波的形成和传播》 《波的图象》 《波长、频率和波速》 《波的衍射和干涉》 《多普勒效应》 《惠更斯原理》
选修3—4 第十二章 机械波
§12.1 波的形成和传播
复习回忆
自运动学角度看简谐运动:
§12.2 波的图象
复习回忆
问题1:机械波是怎样形成的?
介质可以看成是由大量的质点构成的,两相 邻的质点之间都有相互的作用力,介质上的某一 质点在波源的作用下发生振动时,就会带动与它 相邻的质点振动,这些质点的振动又会带动各自 周围的质点发生振动,这样振动就在介质中由近 及远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复习回忆
2.沿波传播的方向,介质中 各质点由波源开始由近及远 振动;
3.介质中各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 动,质点并不会随波迁移;
4.介质中各质点的起振方向均相同,均与波 源的起振方向一致,且振动的T与f也与波源 一致。
【例题】日常生活中,发现皮球掉入池塘 中,能否通过往池塘丢入石块,借助石块激 起的水波将球冲到岸边吗?
12-1 波的形成和传播
![12-1 波的形成和传播](https://img.taocdn.com/s3/m/657fbd7131b765ce05081473.png)
答案:BC
第十二章 第一节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必修3-4
点评:深刻理解波的概念、形成的原因和特点,避免造 成混淆。
第十二章
第一节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必修3-4
科学探测表明,月球表面无大气层,也没有水,更没有 任何生命存在的痕迹。在月球上,两宇航员面对面讲话也无 法听到,这是因为( )
第十二章
第一节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必修3-4
知识自主梳理
第十二章
第一节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必修3-4
知识点1
波的形成与传播
1.波的形成:当手握绳端上下振动时,绳端 带动 相邻质 点,使它也上下振动。这个质点又 带动更远一些的质点„„ 绳子上的质点都很快 振动 起来,只是后面的质点总比前面 的质点 迟一些开始振动。 2.波的传播:绳端这种上下振动的状态沿 绳子 传出 去。
第十二章
机械波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必修3-4
●考纲须知 内容 机械波 横波和纵波 横波的图象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多勒普效应 要求 Ⅰ Ⅰ Ⅱ Ⅱ Ⅰ Ⅰ
第十二章
机械波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必修3-4
第一节
波的形成和传播
第十二章
第一节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必修3-4
第十二章
第一节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必修3-4
重点难点突破
第十二章
第一节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必修3-4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1.产生:振源的振动带动周围质点的振动,振动由近 及远传播形成机械波。 2.传播:机械波传播必须有介质的参与,能向外传递 运动和能量。 3.机械波的形成条件:一是有振源;二是必须有介 质。因为靠介质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带动周围质点运动,形成 波。
第十二章 第一节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必修3-4
点评:深刻理解波的概念、形成的原因和特点,避免造 成混淆。
第十二章
第一节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必修3-4
科学探测表明,月球表面无大气层,也没有水,更没有 任何生命存在的痕迹。在月球上,两宇航员面对面讲话也无 法听到,这是因为( )
第十二章
第一节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必修3-4
知识自主梳理
第十二章
第一节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必修3-4
知识点1
波的形成与传播
1.波的形成:当手握绳端上下振动时,绳端 带动 相邻质 点,使它也上下振动。这个质点又 带动更远一些的质点„„ 绳子上的质点都很快 振动 起来,只是后面的质点总比前面 的质点 迟一些开始振动。 2.波的传播:绳端这种上下振动的状态沿 绳子 传出 去。
第十二章
机械波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必修3-4
●考纲须知 内容 机械波 横波和纵波 横波的图象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多勒普效应 要求 Ⅰ Ⅰ Ⅱ Ⅱ Ⅰ Ⅰ
第十二章
机械波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必修3-4
第一节
波的形成和传播
第十二章
第一节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必修3-4
第十二章
第一节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必修3-4
重点难点突破
第十二章
第一节
成才之路 ·物理 ·人教版 · 必修3-4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1.产生:振源的振动带动周围质点的振动,振动由近 及远传播形成机械波。 2.传播:机械波传播必须有介质的参与,能向外传递 运动和能量。 3.机械波的形成条件:一是有振源;二是必须有介 质。因为靠介质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带动周围质点运动,形成 波。
波的形成和传播 课件
![波的形成和传播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844e5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ed.png)
3.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振动是波的成因,波是振动的传播 B.振动是单个质点呈现的运动现象,波是许多质点联 合起来呈现的运动现象 C.波的传播速度就是质点振动的速度 D.波源停止振动时,波立即停止传播 [审题指导] (1)从波源开始,各质点的振动依次滞后。 (2)相邻质点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前一个质点带动后一个 质点。 (3)波的传播速度和质点振动速度的区别。
2.下列关于横波、纵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凸凹相间的波叫横波,凸起的最高处叫波峰, 凹下的最低处叫波谷 B.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 叫横波 C.纵波的波形是疏密相间的,质点分布最密的部分 叫密部,分布最疏的地方叫疏部 D.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 波叫纵波
(2)介质: ①定义:波借以 传播 的物质。 ②特点:组成介质的质点之间有 相互作用 ,一个质 点的振动会引起相邻质点的振动。
2.横波和纵波
定义
标识性物理量
实物波形
质点的振动方向 横
与波的传播方向 波 互相垂直 的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
①波峰:凸起的 最高处 ②波谷:凹下的 最低处
①密部:质点分布 最密
纵 与波的传播方向 的位置 波 在同一直线 上的 ②疏部:质点分布 最疏
波
的位置
声波是 纵波 ,它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固体、 液体中传播。
3.机械波 (1)形成: 机械振动 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 (2)产生条件: ①要有波源 。 ②要有传播振动的 介质。
(3)传播特点: ①介质中有机械波传播时,介质本身并不随波一起传 播,因此说它传播的只是振动 这种运动形式。 ②介质中本来静止的质点,随着波的传来而发生振动, 可见波是传递 能的量一种方式。 ③声音是机械波,我们能用语言进行交流,说明波可 以 传播信息 。 [关键一点] 传播机械波必须要有介质,因此,机械 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波的形成和传播课件
![波的形成和传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2c6b234431b90d6c85c76c.png)
例题:日常生活中,发现球掉入池塘里,能否 通过往池塘丢入石块,借助石块激起的水波把球 冲到岸边?
解析:不能.向水中投入石块,水面 受到石块的撞击开始振动,形成水波向四 周传去.这是表面现象,实际上水波向四 周传播而水只是上下振动并不向外迁移, 所以球也仅仅是上下振动而不会向岸边运 动.
例1、有关机械波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波的形成和传播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绳波的形成过程:
1.绳子各部分看成许多质点组成,各 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弹力.
2.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后一个质点比前 一个质点落后一段时间,质点依次 被带动.
3.振动的形式传播出去形成波.
二、横波
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 向垂直的பைடு நூலகம்叫做横波.
2、波峰: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 峰.
3、波谷:在横波中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 谷.
4、横波也叫凹凸波.
横波
三、纵波
1、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在 同一直线上的波叫做纵波.
2、密部:在纵波中,质点分布最密的地方叫 做密部.
3、疏部:在纵波中,质点分布最疏的地方叫 做疏部.
4、纵波也叫疏密波.
纵波
声波和地震波
• 声波是纵波. • 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
四、机械波
1.介质和波源:介质——借以传播波的物质.波源—— 保持持续振动的物体.
2.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3.产生机械波的条件:同时存在振源和介质.
【注意】有振动不一定存在波,有波一定存在振动
五、波动与振动
1.区别 振动是一个质点的往复运动,而波动是介质中
许多质点的集体运动.
答案
A点振动的方向向下,B点振动的方向向上,C点的振 动方向向上,D点的振动方向与B、C相同,E点的振动方 向向下。
_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三章机械波1波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_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三章机械波1波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d867609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44.png)
横波和纵波
1.对比
项目
定义
标识性物理量
质点的振动方向 波峰:凸起的 横波 与波的传播方向 _最__高__处___
波谷:形
项目
定义
标识性物理量
质点的振动方向 密部:质点分布
与波的传播方向 ___最__密_____的位置 纵波
在__同__一__直__线__上__的 疏部:质点分布
④科学态度与责任:用波动演示器显示波的叠加.观察音叉双臂振 动激发的水波干涉现象.学生们手拉手站成一排,依次下蹲、起立,模 拟机械波.查阅资料,了解多普勒效应的实际应用.查阅资料,举办关 于机械波的讨论会.
本章是力学的最后一章,整体难度并不大,属于高考的重点.本章 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机械波现象,拓展对物理世界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创 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概念和规律分析常见的 机械波现象.
探究总结 1.机械波的形成
2.机械波的特点 (1)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能量和信息,介质中各质点本身并不 随波传播而迁移,而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2)由于波的形成实际上是从波源开始依次带动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参 与振动,所以各个质点都在做受迫振动,因此各个质点振动的周期(频 率)与波源的周期(频率)相同.
本章重点 ①知道波的产生和传播,横波和纵波的异同点;②知道 波的反射、折射、衍射、干涉等现象,能解释多普勒效应产生的原因; ③理解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本章难点 ①能分析波的图像问题,能用图像描述横波;②理解波 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并能进行相关计算;③能分析波的多解问题.
1 波的形成
学习目标 1.理解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和传播 条件 2.知道机械波的分类——横波和 纵波 3.明确机械波传播的特点 4.通过对波的认识和理解,逐步 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高中人教版物理选修3-4课件:第十二章 1 波的形成和传播
![高中人教版物理选修3-4课件:第十二章 1 波的形成和传播](https://img.taocdn.com/s3/m/11d21cf6c5da50e2534d7f69.png)
-19-
1 波的形成和传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思考问题】 如何判断一列波是横波还是纵波? 提示:有的介质既可以传播横波,也可以传播纵波,具体是哪一种 波,要根据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间的关系判定。 解析:同一波源产生的波中可同时具有横波、纵波,如地震波,故 选项A正确;虽然传播这两种波的介质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 的关系不同,但并不妨碍两者沿同一方向传播,故选项B错误;在同 一介质中,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一般不同,如地震波中纵波比横波 传播得快,故选项C错误;横波可以在固体内传播,不可以在液体、 气体中传播,而纵波可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故选项D错误。 答案:A 归纳总结横波与纵波 横波和纵波是机械波的两种类型,是按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 动方向的关系来分类的。
1 波的形成和传VIP播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或阅读完成VIP专享课文档前(篇部自分V主IP专预享习文档由于课上传堂者篇设探置不究可学下载习只能 阅读全文),每下载/读完一篇VIP专享文档消耗一个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年VIP
月VIP
连续包月VIP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享受60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一 次发放,全年内有效。
答案:×
(3)物体只要做机械振动,就一定会产生机械波。 ( ) 解析:机械波的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振源和介质。只有物 体做机械振动,而其周围没有介质,远处的质点不可能振动起来形 成机械波。
答案:×
-7-
1 波的形成和传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读一读·思一思 辨一辨·议一议
2.探究讨论。 (1)艺术体操的“带操”表演中,彩带上的波形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细棒振动带动与它相邻的质点发生振动,并依次带动离细 棒更远的质点振动,细棒的振动逐渐传播出去,形成了波。 (2)观察沿绳传播的横波和在弹簧上传播的纵波,思考问题: ①从整体感观上说,你看到的情景分别是怎样的? ②如果你的关注点只放在介质的一个点上,你观察到的情况分别 又是怎样的? 答案:①波峰和波谷都在水平方向匀速移动;密部和疏部都在水 平方向匀速移动。 ②如果我们盯着绳子上某一个点(可以做个标记)看,它就是在上 下往复运动,并没有移动它的平衡位置;如果我们盯着弹簧上某一 个圈或点(可以做个标记)看,它就是在左右往复运动,也没有移动它 的平衡位置。
【高中物理】优质课件:波的形成
![【高中物理】优质课件:波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1932f62c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5.png)
请点击手
设想把绳子分成许多小部分
每一小部分可以看成质点,质点 与质点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探究问题二: 为什么绳上形成了一列凹凸相间的波
➢ 问题1:为什么波源动了,绳上的其他部分也跟着动 了?
带
动
绳上各介质点间有相互作用
性
前一质点带动后一质点依次运动 演示仪
探究问题二: 为什么绳上形成了一列凹凸相间的波
1、波的形成条件:波源与介质 2、波的传播特点:
(1) 质点间的相互作用使前一质点带动后一质点运动 (2) 质点不随波迁移,后一质点重复前一质点的振动 (3) 波传递的是波源的振动形式、能量和信息。 3、波的分类:横波与纵波 4、机械波的概念: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
练一练
例1.(多选)以下对于机械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
D.横波和纵波不可以同时在同一介质中传播
例3.一列横波沿绳子向右传播,某时刻绳子形 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对此时绳上A、B、C、D、E、 F六个质点( )
A.它们的振幅相同
√
B.质点D和F的速度方向相同 C.质点A和C的速度方向相同 D.从此时算起,质点B比C先回到平衡位置
√
感 谢 观 看
三、波动与振动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振动是一个质点的往复运动; 波动是介质中所有质点在某一时刻的运动
2.联系: (1)都是周期性的运动:波动周期等于质点的振动周期 (2)从构成介质的某一质点来看,所呈现的现象是振动
从构成介质的整体来看, 所呈现的现象是波动 (3)波动是振动形式的传播过程
课堂小结
传播规律:波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匀速传播
探究问题三:波传播了什么
波传播的是波源的振动形式 受迫振动 振源的周期频率、振幅、起振方向
设想把绳子分成许多小部分
每一小部分可以看成质点,质点 与质点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探究问题二: 为什么绳上形成了一列凹凸相间的波
➢ 问题1:为什么波源动了,绳上的其他部分也跟着动 了?
带
动
绳上各介质点间有相互作用
性
前一质点带动后一质点依次运动 演示仪
探究问题二: 为什么绳上形成了一列凹凸相间的波
1、波的形成条件:波源与介质 2、波的传播特点:
(1) 质点间的相互作用使前一质点带动后一质点运动 (2) 质点不随波迁移,后一质点重复前一质点的振动 (3) 波传递的是波源的振动形式、能量和信息。 3、波的分类:横波与纵波 4、机械波的概念: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
练一练
例1.(多选)以下对于机械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
D.横波和纵波不可以同时在同一介质中传播
例3.一列横波沿绳子向右传播,某时刻绳子形 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对此时绳上A、B、C、D、E、 F六个质点( )
A.它们的振幅相同
√
B.质点D和F的速度方向相同 C.质点A和C的速度方向相同 D.从此时算起,质点B比C先回到平衡位置
√
感 谢 观 看
三、波动与振动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振动是一个质点的往复运动; 波动是介质中所有质点在某一时刻的运动
2.联系: (1)都是周期性的运动:波动周期等于质点的振动周期 (2)从构成介质的某一质点来看,所呈现的现象是振动
从构成介质的整体来看, 所呈现的现象是波动 (3)波动是振动形式的传播过程
课堂小结
传播规律:波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匀速传播
探究问题三:波传播了什么
波传播的是波源的振动形式 受迫振动 振源的周期频率、振幅、起振方向
第三章 1 《波的形成》课件ppt
![第三章 1 《波的形成》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57d4cd93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8.png)
传播能量和信息(科学探究)
思维导图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自主阅读]
一、波的形成
1.波
振动的传播称为波动,简称波。
2.波的形成
相邻的质点之间有相互作用力,这使得一个质点的运动会影响相邻质点的
运动。前面先振动的质点带动后面的质点。
二、横波与纵波
1.横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叫作横波。在横波中,凸起
时使人感到上下颠簸,由此可见地震波是什么波?
要点提示 震源往往在地下某个深度的地方,地震发生时,人感到上下颠簸
是因为有纵波,感到左右摇晃是因为有横波。所以,地震波既含有纵波成分
又含有横波成分。
[知识归纳]
1.横波和纵波的区别
比较项 横
概念
特征
波
纵
波
在波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
在波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
3.波的传播特点
(1)介质中有机械波传播时,介质本身并不随波一起传播。
(2)波在传播“振动”这种运动形式的同时,也将波源的能量传递出去。
(3)波不但传递能量,而且可以传递信息。
[自我检测]
1.正误判断
(1)物体只要做机械振动,就一定会产生机械波。(
)
解析 机械波的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振源和介质。只有物体做机械
之振动起来,于是在绳上形成波。
[知识归纳]
1.机械波的形成
2.机械波的特点
(1)机械波在传播“振动”这种运动形式的同时,也传递能量和信息,介质中各
质点本身并不随波的传播而迁移,而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2)由于波的形成实际上是从波源开始依次带动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参与振
动,所以各个质点都在做受迫振动,因此各个质点振动的周期(频率)与波源
(人教版选修3-4课件)高中物理选修:12.1波的形成和传播课件
![(人教版选修3-4课件)高中物理选修:12.1波的形成和传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42b2ee0508763230121210.png)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CD • 〔对点训练2〕 (多选)下列关于横波与纵 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声波一定是纵波 • B.水波一定是横波 • C.地震波既有横波,也有纵波 • D.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既可以 在固体中传播,也可以在液体、气体中传 播 • 解析:声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也可以在液 体和固体中传播,空气中的声波一定是纵 波,而液体、固体中的声波既可能是纵波,
在波动中,质点 的振动方向和波 的传播方向在一 条直线上 在固体、液体和 只能在固体介质 介质 气体介质中均能 中传播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 特别提醒:(1)绳波和声波分别是典型的横 波和纵波,水波是比较复杂的机械波,不 是横波。 • (2)在纵波中各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 方向在同一直线上,而不是方向相同。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探究二 横波与纵波
• (1)图甲是绳波,其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传 播方向是什么关系? • (2)图乙是声波,其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传 播方向是什么关系? • 提示:(1)相互垂直 (2)在一条直线上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 横波与纵波的比较
名称 项目
横波
纵波
在波动中,质点 的振动方向和波 概念 的传播方向相互 垂直
• 解题指导:由于近波源的质点对相近质点 有力的作用,使得远波源点要重复近波源 质点的振动;同时参与波动的每个质点都 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两侧往复运动,其振动 具有周期性、对称性的特点。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 解析:由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前面的质 点总是带动后面的质点振动,所以后面的 质点总是滞后于前面的质点。 • 各质点在各时刻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机械波第1节波的形成课件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机械波第1节波的形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c1825d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61.png)
像上面我们看到的绳子中传播的波。这类波中质点上下振动,波向右传播,二者的方向相互垂 直。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叫作横波。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作 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作波谷。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作纵波。在纵波中,质点 分布最密的位置叫作密部,质点分布最疏的位置叫作疏部。
做一做 一组学生手挽手排成一行,从左边第一位同学开始,周期性地下蹲、起立,依次带动 旁边的同学重复他的动作,只是后边的一位总比前边的一位稍迟一点点。这样就会看 到凹凸相间的波沿着队伍传播开来,而每个学生的位置并没有移动。运动会上的团体 操表演常常用这种办法来表现波浪。
二、横波和纵波
所有的波 都是这样 传播吗?
总结:按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波可分为 : 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有波峰和波谷;绳波是典型的横波 2.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平行,有疏部和密部之分;声波是典型的纵波
发声体振动时在空气中产生的声波是纵波。例如振动的音叉,它的叉股向一侧振动时, 压缩邻近的空气,使这部分空气变密,叉股向另一侧振动时,又使这部分空气变得稀 疏。这种疏密相间的状态向外传播就形成声波。声波传入人耳,使鼓膜振动,就引起 声音的感觉。声波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液体、固体中传播。
立即停止传播。
谢谢!
1.机械波 (1)介质:波借以传播的物质,叫作介质 (2)概念: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了机械波
(3)产生条件:有振源,有传播振动的介质 注意:有振动不一定存在波,有波一定存在振 2动.波的传播特点:
(1)带动、重复、滞后(前带后,后跟前,运动状态往后传) (2)各质点只在自己的平衡位置做简谐运动,并不随波迁移 (3)波向外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的同时,还向外传递信息和能量。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波的形成(教学课件)33张ppt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波的形成(教学课件)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ee68a0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0.png)
新课讲授
三、机械波
4.传递的三个特点: (1)介质中有机械波传播时,介质本身并不随波一起传播,它传播的只是_振__动__ 这种运动形式。 (2)波是传递_能__量__的一种方式。 (3)波可以传递_信__息__。
新课讲授
三、机械波 5.波动与振动; 波动是介质中许多质点的集体运动。
(3)各质点的起振方向与振源起振方向相同;
(4)各质点的起振周期频率与振源振动周期频率相同。
新课讲授
一、波的形成
做一做:
新课讲授
二、横波和纵波
思考与讨论: (1)这列波的波形特点是什么?
凹凸相间的波纹
(2)这列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有何特征? 相互垂直
新课讲授
二、横波和纵波
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叫作横波; 2.波峰: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作波峰; 3.波谷:在横波中,凸起的最低处叫作波谷。
(5) 绳 上 各 质 点 振 动 的 周 期 或 频率与振源是否相同?振动步 调是否一致?
(6) 是 什 么 力 是 后 面 的 质 点 振 动起来的?
新课讲授
一、波的形成
4.绳波简图:
新课讲授
一、波的形成
5.波的传播过程质点的运动特点:
(1)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随波迁移; (2)离振源近的质点先起振,先振动的质点带动后振动的质点;
课堂练习
3.下列关于波的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只要有机械波产生,一定可以找到产生机械波的波源 B.把小石块扔到平静的湖水里,水面上便会激起水波,水波将促使水面上的漂浮物 向远方运动 C.某空间找不到机械波,则在这一空间一定没有波源 D.横波与纵波,其质点的振动方向不同,因此,横波和纵波不可能沿同一方向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向外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向外传递信息和能量)
1.在机械波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B.相邻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 C.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相邻的后一质点的振
动,后一质点的振动必落后于前一质点
D.各质点也随波的传播而迁移
2.以下关于机械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形成机械波一定要有波源和介质 B.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频率与波源的振动频率相同 C.横波向右传播时,处于波峰的质点也向右迁移 D.机械波向右传播时,右方的质点比左方的质点早一些
振动
2.某点开始启动后,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后一个质 点比前一个质点落后一段时间,质点依次被带动
3.这些质点的振动形式传播出去形成波
波源振动起来时,带动相邻的质点振动,这 个质点又带动更远的质点振动,这样波源的振动 就传播出去了
思考 ①各质点开始振动的时刻、振动形式是否相同? ②各质点的振动周期、起振方向是否相同? ③各质点是否沿波的传播方向随波一起移动?
思考:1.绳的一端振动后,为什么后面的质点 能被带动着运动起来? 2.如果将绳剪断,后面的质点还能运动吗? 3.如果手不动,绳子能形成波吗?
波是如何形成的呢?形成波需 要什么条件呢?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1.绳子各部分看成许多质点组成,各部分之间 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弹力
1 2 3 4 5 6 7 8 9 …每……一..个小段可以看做一个质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机械波向外传播是振动形式的传播,介质中各 质点不随波发生迁移. (1)当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各个质点均在自己 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2)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依次开始振动. ①各质点振动周期相同 (由振源决定,即与振源振动周期相同) ②各质点振幅相同(不考虑能量损失时)
③各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起振方向) 4.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第1节 波的形成和传播
丰城九中 熊文杰
提问:什么是机械振动?什么是简谐运动? 机械振动: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的往复运动. 简谐运动:物体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 指向平衡位置的力的作用下的振动.
振动方程 x Asin(t )
x
t
描述了振子在各时刻时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
o
提问:绳子一端固定,手拿另一端水平拉直,上下 抖动.看到什么现象?
注意: 有振动不一定存在波,有波一定存在振动
举例
四、波动与振动的比较
1.区别:振动是一个质点的往复运动,而波 动是介质中许多质点的集体运动形式.
2.联系 (1)都是周期性的运动:波动周期等于质点
的振动周期. (2)从构成介质的某一质点来看,所呈现的
现象是振动,从构成介质的整体来看,所呈 现的现象是波动. (3)振动是形成波动的必要条件,但有振动 不一定存在波动. (4)波动是振动形式(信息)的传播过程.
二、波的分类及特点
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横波的特点: 波峰 波谷
纵波:
横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纵波的特点: 疏部 密部
纵波
三、机械波
1.介质和波源: 介质——传播波的物质. 波源——保持持续振动的物体.
2.机械波: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3.产生机械波的条件: 同时存在振源和介质
1.在机械波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B.相邻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 C.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相邻的后一质点的振
动,后一质点的振动必落后于前一质点
D.各质点也随波的传播而迁移
2.以下关于机械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形成机械波一定要有波源和介质 B.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频率与波源的振动频率相同 C.横波向右传播时,处于波峰的质点也向右迁移 D.机械波向右传播时,右方的质点比左方的质点早一些
振动
2.某点开始启动后,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后一个质 点比前一个质点落后一段时间,质点依次被带动
3.这些质点的振动形式传播出去形成波
波源振动起来时,带动相邻的质点振动,这 个质点又带动更远的质点振动,这样波源的振动 就传播出去了
思考 ①各质点开始振动的时刻、振动形式是否相同? ②各质点的振动周期、起振方向是否相同? ③各质点是否沿波的传播方向随波一起移动?
思考:1.绳的一端振动后,为什么后面的质点 能被带动着运动起来? 2.如果将绳剪断,后面的质点还能运动吗? 3.如果手不动,绳子能形成波吗?
波是如何形成的呢?形成波需 要什么条件呢?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1.绳子各部分看成许多质点组成,各部分之间 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弹力
1 2 3 4 5 6 7 8 9 …每……一..个小段可以看做一个质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机械波向外传播是振动形式的传播,介质中各 质点不随波发生迁移. (1)当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各个质点均在自己 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2)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依次开始振动. ①各质点振动周期相同 (由振源决定,即与振源振动周期相同) ②各质点振幅相同(不考虑能量损失时)
③各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起振方向) 4.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第1节 波的形成和传播
丰城九中 熊文杰
提问:什么是机械振动?什么是简谐运动? 机械振动: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的往复运动. 简谐运动:物体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 指向平衡位置的力的作用下的振动.
振动方程 x Asin(t )
x
t
描述了振子在各时刻时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
o
提问:绳子一端固定,手拿另一端水平拉直,上下 抖动.看到什么现象?
注意: 有振动不一定存在波,有波一定存在振动
举例
四、波动与振动的比较
1.区别:振动是一个质点的往复运动,而波 动是介质中许多质点的集体运动形式.
2.联系 (1)都是周期性的运动:波动周期等于质点
的振动周期. (2)从构成介质的某一质点来看,所呈现的
现象是振动,从构成介质的整体来看,所呈 现的现象是波动. (3)振动是形成波动的必要条件,但有振动 不一定存在波动. (4)波动是振动形式(信息)的传播过程.
二、波的分类及特点
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横波的特点: 波峰 波谷
纵波:
横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纵波的特点: 疏部 密部
纵波
三、机械波
1.介质和波源: 介质——传播波的物质. 波源——保持持续振动的物体.
2.机械波: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3.产生机械波的条件: 同时存在振源和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