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旅游产业集约化运作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长白山地区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长白山地区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9 2 l J o u r n a l 。 f c h a n g c h i I n F i n a n c e c 0 l l e g e
长 白山保 护 开 发 区管 委 会 驻 地二 道 白河镇 在 2 0 1 6 年 被评 为世 界旅 游 名 镇 。通 过 查 阅 长 白 山保 护开 发 区年 度 统 计 公 报 并 进 行 统 计 , 长 白山 主 景 区 的游 客 数 量从 2 0 0 0年 的 2 5 万人次激增到 2 0 1 5 年 的
以及长春至敦白高铁线路的规划建设 , 长 白山交通状况较之 以往有很大改善 。首先在地区软硬件旅 游接待设施建设方面 , 一是聘请诸如北京大地规划设计院等国内业界翘楚专 门制定 了地区旅游业 的 长 中短期 发 展规 划 , 为 地 区旅 游 业发 展 和 产业 布 局提 供 引导 借 鉴 ; 二是 借 鉴 乌镇 模 式 , 基本 实 现 主城
区免 费 WI F I 全覆盖, 并 积极 举办 “ 长 白山 国际生态 论 坛 ” 、 “ T 2 0 世 界旅 游名 镇联 盟长 白山峰会 ” 等 一系
长 白山地区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万清旭 , 李钰 菲
(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旅游 系, 山东 青岛 2 6 6 0 0 0 )
[ 摘要] 长 白山地 区作 为经济转型过 程 中吉林省旅 游业发展 的龙 头, 近年 来在 吉林 省委省政 府的积极 推动 下 , 地 区旅 游业 实现 了快速发展 。但在 其发展过程 中, 文化开发粗放 、 季节依 赖性 严重 、 景 区同质化 等
企 业 管理 。
引 言 长 白山作 为 国家 首 批 5 A级 景 区 、 中华 十大 名 山之 一 , 在 吉 林 省乃 至 整个 东 北 三 省旅 游 业 发展 中 都 占据 着举 足轻 重 的地 位 。近年 来 , 随着 长 白山保 护开 发 区管理 委 员会 的成立 , 长 白山地 区旅 游业 发

长白山生态旅游开发及营销推广研究

长白山生态旅游开发及营销推广研究

长白山生态旅游开发及营销推广研究长白山,这座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神秘山脉,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绝佳之地。

随着人们对生态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长白山的生态旅游开发及营销推广显得尤为重要。

一、长白山生态旅游资源概述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其独特的地质构造造就了壮观的火山地貌景观。

天池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山顶,湖水清澈湛蓝,周围群峰环绕,景色美不胜收。

此外,长白山还有着广袤的原始森林,这里植被丰富多样,是众多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

长白瀑布如银河落九天,气势磅礴;地下森林神秘幽深,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温泉群热气腾腾,水质优良,具有极高的医疗保健价值。

二、长白山生态旅游开发的现状近年来,长白山的生态旅游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当地政府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修建了完善的交通网络和配套设施,提高了游客的可达性和旅游体验。

同时,一些旅游景区的建设和管理也在不断规范和提升,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

然而,长白山的生态旅游开发仍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景区开发过度,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旅游产品相对单一,缺乏创新和个性化,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此外,旅游产业链不够完善,相关的餐饮、住宿、娱乐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三、长白山生态旅游开发的策略1、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在开发过程中,必须始终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规划,严格控制游客数量和活动范围,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2、丰富旅游产品开发多样化的生态旅游产品,如生态科普旅游、森林徒步探险、野生动物观察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3、加强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深入挖掘长白山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将其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如朝鲜族民俗村、满族文化体验等。

4、推动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完善旅游产业链,加大对餐饮、住宿、娱乐等相关产业的扶持力度,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高旅游综合效益。

四、长白山生态旅游的营销推广1、品牌塑造打造长白山生态旅游的独特品牌形象,突出其生态、神秘、美丽的特点,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长白山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

长白山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

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长白山管委会池南区胡海军刘辉【摘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环境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本文从这两个方面论述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防止不利影响的对策。

目的在于使旅游业的发展与旅游资源的承受能力相适应,求得环境保护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旅游环境对策旅游业虽已有很长的历史,但只是在60年代以来才有引人注目的发展。

旅游业作为全球的一项经济、文化综合性事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各国方兴未艾、蓬勃发展的重要产业。

自1978年9月27日“世界旅游日”以来,全球国际旅游者的人数以每年千余人次的幅度急剧增长着。

此外,不少国家国内旅游业的规模也不断扩大。

据资料表明,全世界国内旅游的总量约为国际旅游的4倍,每年达15亿以上人次。

旅游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创汇多、收益大等特点,可以交流思想、文化、信息,发展友好往来,促进人类共同进步。

因此,当今世界各国把旅游业看作整个国民经济的一项新的积极因素,有些国家把它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加以经营,成为国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从而把它称为“无烟工业”、“无形贸易”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旅游事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1979年到1987年的8年时间里,入境来我国旅游的已突破一亿人次,外汇收入超过80亿美元,使旅游创汇额由世界第41位上升到第17位,成为仅次于贸易、劳务输出的三大创汇支柱之一。

开发旅游资源,也与开发其他自然资源一样,对环境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包括积极的影响,也包括消极的影响。

为了招来旅游者,许多地方积极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名胜古迹和野生动植物。

但是,大批旅游者的到来也可能使许多地区变样,从而造成无法挽回的环境破坏。

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一些防止不利影响的对策。

其目的在于使旅游业的发展与资源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以求得旅游业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均衡发展。

探析长白山景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探析长白山景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探析长白山景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作者:李欣侨赵瑞杰来源:《现代交际》2017年第01期摘要:长白山旅游景区是我国5A级景区,有“中华十大名山”之关誉。

本文运用巴特勒生命周期模型理论,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判定方法,查找长白山景区现存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旨在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长白山旅游景区问题对策一、长白山旅游景区生命周期判定方法与划分为发现长白山现阶段和未来存在的问题。

增强景区活力,现采用定性与定量双向研究,对长白山景区的各阶段做一个较为精准的判定。

(一)定性分析定性分析主要是根据各阶段的特征对旅游地生命周期进行判定。

加拿大旅游学家巴特勒(R.w.Butler)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将旅游地生命周期划分探索、参与、发展、稳固、停滞、衰落(或复苏)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对应的判断标准。

结合长白山景区目前的发展状况:外来投资增加,像万达长白山国际度假区、长白山历史文化园等的投资建设,为长白山增设了大量的现代化基础设施。

使得景区吸引力和接待能力不断增强,符合发展阶段呈现的特征。

(二)定量研究定量分析是较定性分析更准确的一种数据分析方法。

通过统计游客增长率。

结合旅游地生命周期6个阶段对应的增长率。

可以分析出长白山从2004年至今这一阶段。

旅游接待量迅速增加。

二、长白山旅游景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1.旅游旺季。

市场秩序混乱景区在呈现发展态势的同时,矛盾也随之出现。

每当旅游旺季来临,旅游投诉等问题也日益攀升。

长白山景区各相关行业如餐馆、酒店、交通等秩序混乱,例如:部分餐馆出现AB菜单现象;宾馆、旅店趁机抬高价格,从中牟取暴利;出租车包车仅1小时的车程要一万元,等等。

2.景区内设施发展不协调景区内部三坡发展失衡。

长白山北坡最先开发,其交通便利,游客可以乘坐倒站车从山脚下到达天池,基础设施较完善。

南坡和西坡开发较晚,通向景区的道路不完善.与旅游业相关的住宿、餐饮等服务设施存在问题,使得游客游览兴致大打折扣,不利于景区内部长远发展。

长白山地区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长白山地区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长白山地区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万清旭;李钰菲【摘要】长白山地区作为经济转型过程中吉林省旅游业发展的龙头,近年来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地区旅游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文化开发粗放、季节依赖性严重、景区同质化等问题也突显出来.长白山地区旅游业应以发展现状为参考,针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充分挖掘长白山区域民族文化特色、丰富旅游产业内容、增强旅游舒适感、推动长白山旅游产业转型,助推长白山地区旅游业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切实发挥好长白山在吉林省旅游产业中的龙头带动作用.【期刊名称】《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5页(P92-96)【关键词】长白山;旅游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作者】万清旭;李钰菲【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山东青岛 266000;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山东青岛 26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2.7长白山作为国家首批5A级景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在吉林省乃至整个东北三省旅游业发展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成立,长白山地区旅游业发展进入了有序的良性发展轨道,入区旅游人数、旅游收入等多个关键指标均呈现逐年递增的良好势头。

2017年初,长白山国际温泉度假酒店的投入运营,无疑将和已经建成运营的万达长白山国际度假区呈现呼应之势,助推长白山地区旅游业发展实现跨越式前进。

然而,通过对长白山近年来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数据和现象进行回顾分析,我们发现,过分依赖自然观光游为主的旅游模式,资源的文化挖掘不够,旅游产品维度单一等问题的暴露不仅使长白山旅游业很难走出“游长旅短”的困难境地,还将制约长白山旅游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基于此,本文旨在对已发现的当前长白山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尝试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和建议。

2006年,为了实现对长白山位于中国境内的北、西、南三个景区的统一管理、规划、开发,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成立了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长白山管委会),赋予正厅级建制。

长白山的旅游产业链如何完善

长白山的旅游产业链如何完善

长白山的旅游产业链如何完善长白山,这座神秘而壮丽的山脉,拥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

然而,要实现长白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旅游品质和游客体验,完善旅游产业链显得至关重要。

目前,长白山旅游产业链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旅游产品相对单一。

大部分游客的活动仍局限于观光游览,缺乏深度体验和个性化的旅游项目。

其次,旅游基础设施有待加强。

在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存在着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设施不够完善的情况。

再者,旅游服务水平还有提升空间,部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不足。

另外,旅游营销推广的力度和精准度也不够,未能充分展现长白山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潜在游客。

为了完善长白山的旅游产业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丰富旅游产品类型是关键。

除了传统的观光旅游,应大力开发休闲度假、生态探险、文化体验等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例如,可以打造温泉度假小镇,让游客在欣赏美景之余,还能享受温泉带来的放松和舒适。

开展生态探险活动,如徒步穿越原始森林、观测野生动物等,满足游客对自然探索的需求。

深入挖掘长白山的历史文化,通过举办民俗节庆活动、建设文化展馆等形式,让游客感受当地的独特文化魅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

在交通方面,进一步改善公路、铁路和航空的交通网络,增加直达航班和旅游专线,提高交通的便捷性。

在住宿方面,不仅要增加酒店的数量,还要注重提升酒店的品质和特色,发展民宿、露营地等多种住宿形式,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餐饮方面,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街区,推广长白山的特色美食,同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游客吃得放心。

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至关重要。

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建立健全游客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同时,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通过智能导游、在线预订等服务,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旅游体验。

加大旅游营销推广力度是必要举措。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不仅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还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近年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分析当前旅游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文章首先回顾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分析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其特点;然后,深入探讨了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了促进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也为其他类似地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可持续发展理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它强调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这一理论在旅游领域的应用,形成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核心在于平衡旅游活动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确保旅游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对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而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主要涉及到生态旅游、保护区管理、旅游影响评估等方面。

生态旅游强调在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开展旅游活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保护区管理则关注如何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和利用资源,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

旅游影响评估则是对旅游活动可能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进行科学评估,为制定可持续的旅游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引言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交界处,是世界上最佳的原始森林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长白山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既能保护长白山的生态环境,又能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就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的现状、发展亮点和可持续发展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的现状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

根据统计数据,每年约有数百万人次前往长白山游玩。

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产业可分为三个主要方面: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和冰雪旅游。

1. 生态旅游长白山拥有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包括独特的植物和动物物种。

旅游者可以在这里体验大自然的魅力,参观原始森林、山脉和湖泊等。

生态旅游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游客被要求保持环境卫生,不破坏生态系统。

2. 文化旅游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也富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里有红色革命旧址、满族文化和朝鲜族文化等。

游客可以参观博物馆、寺庙、古迹等,学习并感受当地的文化传统。

3. 冰雪旅游长白山依山而建,位于高海拔地区,冬季气候条件适宜冰雪活动。

长白山的滑雪度假村吸引了大量的滑雪爱好者。

冰雪旅游除了滑雪,还包括冰岛探险、冰瀑观赏等项目。

二、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亮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有一些明显的发展亮点。

1. 政策支持政府对长白山旅游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产业发展。

政府引入了一些旅游公司和投资者来投资、开发和管理旅游资源。

政府还修建了公路和设施,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和基础设施条件。

2. 生态文明建设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业务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以生态保护为首要任务。

政府加强了对旅游开发的监管,限制游客数量,制定了严格的游客行为规范,以保护自然环境。

3. 旅游机构合作长白山旅游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旅游机构的合作。

政府与旅游公司、酒店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长白山旅游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长白山旅游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再 乘汽 车抵达 长 白山 , 程要 4小 时 。 车 另外 也可 以先
飞到长 春 .再 换乘 汽车 或火 车抵 达 长 白山 。铁路方
面, 白河 站 ( 在二 道 白河 镇 ) 离 长 白山景 区最 近 的 是
火 车站 , 发往长 春和通 化 的列 车 。 是从 长 春到 白 有 但 河要 1 时 :从 通化 到 白河 最 快也 要 6个半 小 时 。 5小

( 料 来 源  ̄t :ww e s a 资 ht / w. h n p/ b
5 0 9 3 .t 1 5 4 4 8h m1 8
交 通 区位指 区域 在交 通大 格局 中的位置 、客 源 地 到旅 游 区 的空 间距 离及 可 达 程度 。闭 白山位 于 长 吉林 省东 南延边 朝鲜 族 自治州 安 图县 和 白山市抚 松 县境 内 , 与朝鲜 为界 线 。 由于受 长 白山地理位 置 和地

长 白山旅游 经济 发展 的制约 因素
1 游消 费结 构不 合理 。 . 旅 旅游 者停 留时 间短
旅 游 消费结 构可 以反映旅 游者在 旅游过 程 中所
形 因素 的制约 , 导致 长 白山交通 很 不便 利 , 就致 使 这
长 白山旅游 的可进 入性差 。严 重制 约 了其旅 游 经济 的发展 。 中国境 内去长 白山 , 从 首先 要 抵达 二道 白河 镇。 目前 , 如果 乘 飞机去 长 白 山, 以先 飞 到延 吉市 , 可
维普资讯
第2 9卷 第 3期
20 0 8年 3月
通 化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OUR NAL O ONGHUA FT NORMAL UNI VERS IY I
V0 . 9№ 3 1 2 M目 .0 8 u2 0 r

长白山旅游景区管理问题研究

长白山旅游景区管理问题研究

添加标题
管理效果评估:长白山旅游景区的管理效果评估是景区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估可以发现管理中存 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添加标题
未来发展方向:长白山旅游景区的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是加强市场化运作、提升服务质量、推进智慧旅 游等方面的工作,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和提升景区的竞争力。
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提升游客满意度:通过优化管理措施,改善游客的旅游体验,提高游客满意度。 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改进景区管理,吸引更多游客,增加旅游收入,促进长白山旅游经济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科学合理的景区管理,保护长白山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提高社会效益:改进景区管理,提升长白山旅游形象,增强社会影响力,提高社会效益。
法律法规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无法有效制约不法行为,导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平衡问题
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监管 机制
旅游资源开发与当地社区发 展的冲突
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影响
旅游服务供给和需求的匹配问题
旅游服务供给不足:长白山旅游景区缺乏足够的旅游服务设施和资源,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物资源。
旅游资源和发展历程
旅游资源:长白 山拥有丰富的自 然景观和人文景 观,是吉林省的 著名旅游胜地。
开发历程:长白 山旅游景区经历 了从无到有、从 小到大的发展过 程,目前已经成 为国内外游客喜 爱的旅游目的地 之一。
景区特色:长白 山以其神奇的天 池、壮观的瀑布、 原始的森林等自 然景观吸引了大 量游客前来观光 游览。
未来展望:随着 旅游业的不断发 展,长白山旅游 景区将继续完善 基础设施和服务 质量,为游客提 供更好的旅游体 验。
景区管理和运营模式

长白山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长白山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长白山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当前人们的消费观念转变,对旅游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和需要,消费者开始通过旅游来放松紧张的生活节奏、舒缓情绪,有气氛的文化旅游形式将成为旅游活动中选择的亮点。

特别是地域特征明显、民族风情独特的文化旅游产品开始吸引大量游客。

长白山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具有文化旅游资源级别高、数量多、有特色等优势,其开发潜力能够影响全国,可以重点开发的文化资源有:满族、朝鲜族民俗等,针对蓬勃发展的文化旅游市场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长白山旅游品牌。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理论对比的方法,总结出最新的文化旅游的定义、种类等基本理论知识。

而后在分析长白山旅游发展及长白山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应用相关理论,对当前长白山文化旅游相关信息资料进行了归纳、整理、分析,理清了最近一段时间长白山文化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结合长白山文化旅游的发展优势以及相关理论对其进行实际分析,找出目前长白山文化旅游开发面临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供参考。

关键词长白山;文化旅游;发展;对策1IAbstractChangbai mountain tourism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researchAs the current people's consumption idea transformation, to travel with a deeper understanding and needs, consumers begin to travel to relax nervous rhythm of life, slow down, have atmosphere forms of cultural tourism will be the highlight of tourism activities of choice. Especially obvious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ethnic customs unique cultural tourism products began to attract a large number of tourists. Changbai mountain, has a long history and rich culture, cultural level is high, the quantity, the distinctive tourism resources advantage, such as its development potential can affect the country,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resources are: manchu, Korean folk custom, etc., for the booming cultural tourism market with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changbai mountain tourism brand. This article adopt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search, theoretical comparison, summed up the new definition of cultural tourism, the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such as species. And the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hangbai mountain changbai mountai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application of related theory, in the changbai mountain tourism has carried on the induction, sorting, analysis, relevant information, sorting out the recent period of time the basic situation ofchangbai mountain tourism development, combin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angbai mountain tourism advantage and related theory to the actual analysis, find out some of the problems faced in the changbai mountain tourism development at pres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reference.Key words:Changbai mountain,;cultural tourism;development and countermeasure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绪论 (1)一、相关理论概述 (1)(一)文化旅游的概念 (1)(二)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的区别 (2)(三)文化旅游的特征 (2)(四)文化旅游的种类 (3)二、长白山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4)(一)长白山文化旅游资源评价 (4)(二)长白山文化资源类别 (4)(三)长白山旅游业发展现状 (7)三、长白山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7)(一)发展文化旅游的思路不清晰 (7)(二)与当地民族文化结合不完全 (10)(三)民俗文化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开发力不够 (4)(四)从业人员素质不足 (4)四、长白山文化旅游发展对策 (5)(一)理清发展文化旅游的宏观思路 (6)(二)加强与当地民族文化特色结合 (6)(三)加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 (6)(四)加大宣传力度 (7)(五)加强相关人才的引进 (6)结论 (11)参考文献 (12)附录 (13)后记 (14)。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引言: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坐落在中国东北地区,被誉为“东方阿尔卑斯”。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秉承着“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致力于保护这一世界自然遗产的独特生态系统。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日益重视,如何实现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及其价值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包括原始森林、喀斯特地貌、动植物群落等。

这些独特的自然景观及生物多样性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赋予了极高的旅游价值。

游客可以亲近大自然,感受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还能了解到丰富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体验不同的山水风情。

二、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的机遇与挑战1. 旅游需求的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增长,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作为一个独特的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2. 经济发展的驱动:旅游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就业机会不断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

3. 自然环境的破坏:长期以来,不合理的旅游开发模式导致了部分地区自然环境的退化和破坏,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构成了威胁。

三、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措施1. 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制定并实施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限制开放的区域,合理安排游览线路,避免对生态环境的进一步破坏。

加大生态恢复力度,推动植被恢复和物种保护,提高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2. 发展绿色旅游:倡导游客绿色出行,推动旅游企业从传统的资源消耗型旅游向生态环境友好型绿色旅游转变。

建设环保型酒店、旅游交通工具,提供绿色、环保的旅游服务。

3. 强化旅游管理:加强对旅游企业的规范管理,建立健全的旅游企业认证体系,推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

加大对违规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并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游客的环保意识。

长白山生态旅游开发及营销推广研究

长白山生态旅游开发及营销推广研究

长白山生态旅游开发及营销推广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长白山生态旅游的开发策略及营销推广研究。

长白山,作为中国的自然瑰宝和生态屏障,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

然而,如何有效开发和推广长白山的生态旅游,使其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热门目的地,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将对长白山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包括自然景观、文化遗产、民俗风情等,以便为后续的开发策略提供基础资料。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深入研究长白山生态旅游的开发策略,包括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如何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如何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等。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如何将长白山生态旅游与当地的社区发展相结合,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营销推广方面,本文将研究如何运用现代营销手段,如互联网营销、社交媒体营销等,提升长白山生态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我们将分析当前旅游市场的需求和趋势,提出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长白山的魅力。

本文将对长白山生态旅游的开发和营销推广进行总结和评价,以期为未来长白山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长白山生态旅游资源分析长白山,位于我国吉林省东南部,是中朝两国的界山,也是一座休眠火山。

它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成为了生态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长白山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主要包括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两大类。

自然景观资源方面,长白山拥有壮丽的山峰、清澈的湖泊、瀑布、温泉、森林等。

长白山的主峰白头山海拔2691米,是东北地区的最高峰,其独特的火山地貌和壮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

长白山的天池,是我国最大的高山湖泊,湖水清澈碧透,四季景色各异,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长白山的瀑布群、温泉群以及茂密的原始森林等,都是生态旅游的优质资源。

人文景观资源方面,长白山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这里是满族的发源地,有着丰富的满族文化和民俗风情。

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独特的满族风情,品尝到地道的满族美食,欣赏到满族的传统艺术表演。

长白山生态旅游公共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长白山生态旅游公共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长白山生态旅游公共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2021年长白山风景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也意味着长白山的生态旅游之路正在走向一个更为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

然而,在长白山生态旅游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公共管理问题,本文将探讨长白山生态旅游公共管理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长白山生态旅游公共管理问题1.生态环境保护不足长白山作为一个生态旅游目的地,保护长白山的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长白山的生态环境卫生情况并不良好,游客随意丢垃圾、破坏植被等行为时有发生。

2.游客切割文化资源长白山地区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例如满族文化、朝鲜族文化等。

但是,游客往往只是为了游玩而忽略了文化价值,导致文化资源难以得到保护和传承。

3.服务质量不高长白山的生态旅游业发展相对较慢,当地的服务质量也无法满足游客的期望,例如旅游景点设施老旧、旅游配套设施不够完善、部分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

二、长白山生态旅游公共管理对策1.加强保护力度加强长白山的生态环境保护,落实好垃圾分类制度,完善相关环境设施,提高游客环保意识,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游客环境行为。

2.弘扬文化价值加大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力度,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活动和民俗文化展示,加强文化教育工作,让旅游者了解和尊重当地的文化遗产。

3.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各旅游景区的设施设备建设、全面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和业务水平,加强服务质量管理,推行智慧旅游,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并适时推出优惠政策,减轻旅游者的经济负担。

4.加强旅游公共管理完善旅游景区管理体系,加强对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日常监管,罗列并贯彻有关旅游行业法律法规,加强旅游投诉管理,及时解决游客关注的问题。

以上提出的对策是长白山生态旅游公共管理的一个方面,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价值的传承、服务质量提高以及旅游公共管理的规范化,可以提升长白山生态旅游的综合水平,让更多的旅游者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旅游体验。

长白山旅游现状分析及对策

长白山旅游现状分析及对策

五是要围绕特色产业整合旅游资源。长白山地区的旅游资源整合,要以长白山为龙头和主线,以天然的山、水、林、田、洞、雪、泉为突出特色,以地方文化、人文历史为衬托,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精品景区,有辐射连接跨区、跨省、跨国的旅游精品路线;同时,要形成具有吃、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的旅游体系完整,旅游功能齐全,四季乐逍遥的生态旅游经济开发大格局,让国内外游客游长白山、住民俗村、吃满汉席、饮天池水、品人参茶、洗温泉浴、观参文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2页 共2页
第二,从营销方面看。其一,没有树立大旅游观念。其二,拓展旅游客源市场的力度不够。其三,美化旅游产品包装攻势不强。
第三,从政府主导方面看。首先,由于地方政府在发展县域经济产业中,对旅游经济产业统筹兼顾不够,使旅游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其次,地方政府对旅游业的行政管理仍然采用计划经济模式运作,制约着旅游业整体功能的发挥。最后,地方政府投入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造成部分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第1页 共2页 二是要围绕旅游进行长白山城建规划。打造一个旅游城市,它既是一个服务接待中心,更是一个地方的旅游形象窗口,所以要让城市“美”起来、“洁”起来、“亮”起来、“活”起来,确立特色鲜明的长白山旅游城市建设目标,提升旅游城市的形象和发展品位,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三是要围绕特色旅游包装地域化。要确立长白山文化主题,构建起长白山旅游的特色文化体系;以市场为导向,丰富旅游产品宣传促销内容,构成长白山目的地旅游形象完整的营销策略;选择好长白山旅游文化的载体,党政、经贸、宣传文化、旅游外事、企业、民营等形成联动效应,使宣传促销功能最大化。
六是要围绕旅游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旅游行政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仍然作为宏观者驾驭着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向,由于市场机制还无法把资源有效配置到最佳状态,政府仍要做社会利益的代表,介入市场总量的调控和结构调整的引导。

长白山北景区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长白山北景区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 0 1 5 年1 月
绿 色科 技 J o u r n a l o f G r e e n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第 1期
长 白山北景 区旅游发展现状 与对策研究
刘明 菊, 谷瑜
( 吉林 财 经大 学 亚泰 工 商管理 学 院 , 吉林 长春 1 3 0 1 1 7 )
状 进 行分 析 。
3 长 白 山北 景 区 旅 游 可 持 续 发 展 存 在 的 问题
长 白 山北 景 区具 有 丰 富 的旅 游 资 源 潜 力 , 但 实 际 的 开 发 状 况使 长 白 山 地 区 旅 游 资 源 可 持 续 发 展 存 在 一 些
问题 。
2 . 1 自然 资 源 现 状
留下 了历 朝 历 代 祭 祀 天 地 的 独 特遗 迹 , 且 在史 书 中 也 具
内容 , 具有完整的社会性 和体系性 特征 , 并 与 当地 生 态
环 境 特 点 和 区域 治 理 模 式 相 结 合 。旅 游 管 理 的可 持 续 发 展 观 念 是 建 立 在 自然 生 态 环境 下 , 继 承人 类 社 会 学 视 角, 迎合经济学需求 , 且 具 有 较 强 的科 学 技 术 要 求 的 综 合 性 观 念 。其 内涵 具有 以下 表 述 : 旅 游 可 持 续 发 展 应 当
了 与众 不 同 的历 史 文 化 。 至 今 当 地 少 数 民族 群 众 仍 然
遗 留 当年 的生 活 习 俗 , 其 人 文 资 源 具 有 相 当 高 的 开 发 价
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长 白山北 景 区旅 游 资源 现 状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消费能力也日渐高涨。

消费的大众化、多样化特征得到了彰显。

这个机遇期成就了我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旅游产业自身的集群特征决定了,它势必带动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成为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的产业,也成为各地政府保持经济增长、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着力点。

国内各个地区的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又特别是国家规划出来的各个自然保护开发区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成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近年来,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旅游业发展成绩斐然,引起了多方关注。

长白山旅游业怎样才能可持续是研究的中心课题。

本文强调在开发旅游业的前提下,必须以生态保护为前提,才能达到区域内产业发展的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可持续。

通过对阅读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查阅长白山相关资料,本文提出了长白山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存在原因,提出了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本文分为四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包括引言部分和第1章,引言中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方法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描述,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及不足,形成对研究的初步认识。

第1章介绍了旅游业发展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第二部分包括第2章,主要是对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旅游业的现状进行阐述和全面分析。

同时借助地税收入结构与构成,来分析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经济发展趋势。


三部分包括第3章,提出了旅游业发展中的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做深入分析。

第四部分为第4章和结论,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并得出结论。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发展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发展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发展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白山市之间,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一座全国性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最为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之一,拥有着珍贵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自然景观的追求,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然而,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发展仍面临着多种问题和挑战,如旅游产品单一、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管理体制不健全等。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的发展策略进行研究,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为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问题分析、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1)问题分析: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旅游产品单一、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管理体制不健全等。

(2)理论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旅游发展战略和生态旅游理论的研究,归纳总结出适合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的战略和理论,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打下基础。

(3)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考察等方法,深入了解旅游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的潜力,结合理论研究结果,制定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的战略和具体的实施方案,以期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实证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文献分析法: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问题和挑战,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证基础。

(2)实证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考察等方法,了解旅游客户的需求和市场潜力,同时收集和整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的实际情况,为后续的战略制定和实施提供实证依据。

(3)问卷调查法:通过制定调查问卷,对旅游客户的需求、满意度和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的认知等方面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白山旅游产业集约化运作对策研究□陈景翊吕珊珊【内容摘要】将集约化理念运用到旅游产业发展是新思路,本文在分析了长白山旅游产业集约化运作的必要性基础上,尝试构建长白山旅游产业集约化运作系统模型,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长白山;旅游产业;集约化运作【作者单位】陈景翊,吕珊珊;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一、长白山旅游产业集约化运作的必要性(一)创造区位品牌的需要。

区位品牌效应可以促进区域旅游营销优势,扩大旅游经济在地方的影响力。

集约化运作可以利用长白山区域内的旅游核心资源,树立起区位品牌;也可以通过集中进行广告宣传,形成区位品牌。

长白山总体区位品牌与单个小区域品牌相比,更形象、直接,更具有广泛的、持续的品牌效应。

形成长白山区位品牌后,可以利用这个巨大的品牌价值,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提升长白山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需要。

长白山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旅游区域内部各级各类企业竞争力的发展。

集约化发展模式能使所有企业都受益,尤其是对于长白山旅游区内中小旅游企业而言,集约化管理最大的优势是使它们获得外部规模经济,通过外部规模经济克服自己内部规模经济的弱点。

中小旅游企业可集中力量实行专业化,从而减少对资金或其它资源的需求。

另外,中小旅游企业大多没有大企业那种完善的情报系统,因此信息的来源比较少,而实施旅游产业集约化发展,可以共享旅游市场信息,从而为广大中小企业的自身发展创造了条件。

面临长白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参与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与协作的挑战,我们必须探索集约化运作的最佳模式,优化旅游产业内部结构,提升竞争力。

(三)提高长白山产业最大运行实体———长白山开发建设集团管理效率的需要。

长白山开发建设集团是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经济运行实体,是区域开发建设的主要投融资平台,是以旅游发展为主导产业,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酒店管理、房地产开发等多种行业为一体的的企业集团。

长白山开发建设集团投资运作涉及的领域很多,集团内部管理内容错综复杂,经营效益受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和制约较大,因此,实施集约化运作,必将提高集团的管理效率。

二、长白山旅游产业集约化运作系统模型的构建长白山旅游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目标是实现旅游产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为达到这一目标,长白山旅游产业发展相关组织既要在人力、资金、信息、技术资源方面实施集约化运作,以集约化运营模式为核心,同时又要有完善的集约化管理制度及集约化评价体系作为保障。

因此,笔者将长白山用。

科技创新政策为产学研合作各方利益分配提供依据,引导合作各方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解决成果和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建立多样化的、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推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

鼓励和引导企业根据本企业长远发展目标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以及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需求,按照“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原则,积极主动与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产权清晰、责权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鼓励和支持在新兴产业领域中小企业以自有知识产权、专有技术入股或共同出资组建股份制、合伙制实体,以技术入股和技术期权等方式进行资金投入和收益分配,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为产学研合作的重要载体。

(四)支持建立校企人才互动机制。

一是大学要逐步改变教学体制和人才评价体系。

建立高校教师定期到企业从事产品研发教学制度,对在产学研合作当中成果显著的个人在职称评定、荣誉和奖励等方面予以倾斜,引导大学“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使科研活动紧密与经济相结合。

二是建立校企人才互动机制。

尝试设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由规模企业设立、出资建设,引入高校研究生导师指导下的研究生团队开展技术研发,是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平台,是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重要创新实践基地。

企业将技术需求凝炼为相应的研究课题,通过研究生工作站,委托给相关高校的研究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技术研发;或组织企业自身研发队伍与高校研究生团队合作研发,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提升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断开发新技术、推广新工艺、推出新产品,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和效益。

研究生团队在完成企业研发任务的同时,可在工作站开展前沿性、创新性、理论性相关科研课题研究。

研究生工作站所在企业积极为研究生团队提供研究设施和实践指导等条件,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促进优秀高层次创新人才成长;高校研究生团队可根据需要,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开展技术人员培训等工作。

市政府根据工作需要建立由分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协调机制,负责协调落实有关要求,制定配套政策,组织企业与高校对接,指导设站企业开展工作。

优先将研究生工作站研发项目列入市级科技计划,根据项目研究进展和阶段目标实现情况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

·63·集约化运作系统定义为:在国内外各级各类组织集约化运作的影响下,将长白山旅游产业集约化模式运作系统分为支持系统、核心系统、保障系统、实施系统四个子系统,支持系统的要素体现产业集约化运作相关的人力、资金、信息、技术资源的配置;核心系统是项目组提出的长白山旅游项目集约化模式、旅游电子商务集约化模式、长白山旅游品牌集约化运营模式以及虚拟旅游集约化运作模式;实施系统是长白山旅游产业集约化运营的具体实施对策;保障系统的要素包括集约化制度、集约化评价体系的健全。

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集约化运营具体实施对策,并在长白山旅游区域内政府部门与企业共同参与与努力下,释放各自的能量,才能顺利有效地保证长白山旅游产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三、长白山旅游产业集约化运作的对策(一)优质资源整合。

1.拉长旅游产业链条。

长白山旅游产业应跳出旅游业的视角筹划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形成产业联动。

首先,要加快长白山区域旅游纪念品开发。

旅游业中“购”是六要素之一,但在实践中往往得不到重视,国际上旅游发达国家旅游收入中50%以上是来自旅游纪念品的销售。

而目前长白山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很匮乏,品种少价格又高。

其实,长白旅游区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旅游纪念品开发潜力巨大。

应该在深入调查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结合长白山独有的特点,加快旅游工艺品、土特产品和保健品的深层次开发。

2011年,人参可添加食品已经获国家批准,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深度开发人参食品,打造特色品牌。

同时,合理布局旅游纪念品的销售网点,切实提高旅游纪念品收入比重,不断提高旅游业的综合效益。

其次,发展与旅游业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如信息、金融、物流等第三产业,促进东部山区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

再次,发展相关联产业,如花卉种植业、房地产业、地方文化艺术、保健品生产业、木材精细加工业等,这些产业的发展对丰富旅游产品内容,对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2.实现长白山区域旅游资源整合。

整合区域内的旅游资源,不仅是区域内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各地方协调发展共谋共赢的必要手段。

首先,以长白山为龙头、鸭绿江、松花江为两翼的自然风光游。

长白山风光奇特,鸭绿江、松花江旖旎秀美,号称“小三峡”,应将山水旅游结合起来,构建一条从长春—吉林—蛟河—安图—抚松—白山—集安—通化—长春的环形旅游通道,使游客在欣赏奇山异水中得到陶冶。

其次,将冰雪旅游资源做精做强,打造“滑雪天堂”这一知名品牌。

长白山冰雪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刚刚起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长白山有独特奇异的冰雪风光和得天独厚的冰雪体育娱乐条件。

这里一年有长达9个月的冰雪覆盖期,雪期长,雪质好,降雪日数145天,积雪日数258天,积雪深度1 2米,茫茫林海白雪皑皑,为开展滑雪体育运动和冰雪娱乐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天然场地,具有很强的冬季旅游优势。

再次,增强民俗边境旅游的吸引力。

长白山人文历史悠久,朝、满、蒙、汉等民族聚居于此,边境与朝鲜接壤,应充分挖掘民俗文化内涵,把秀美的自然风光与边境民俗文化结合起来,做大做强以吸引国内外不同对象的游客。

(二)促进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策略。

长白山旅游产业的集团化发展是提高长白山旅游集约化程度的必然选择。

旅游企业集团化在市场规模较大时,能形成集团化发展所必需的规模经济。

我们可以从横向与纵向集团化形式中加以选择。

横向集团化是指长白山旅游产业中相同的产品之间进行组合。

当前国内外的集团化经验告诉我们,旅游集团化主要还是经营高度单一的横向集团化,美国的迪斯尼公司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纵向集团化是指长白山旅游产业中不同的产品之间相互组合形成的企业集团。

比如宋城集团,它先后开发宋城、杭州乐园、山里人家、中国渔村、奥丽安娜游轮、景观房地产、华美学校等,涉及主题公园、酒店、娱乐、房产、教育、文化传播等领域,其产业链不断延伸,不断加固,企业效益与日俱增,品牌的知名度不断提升,是国内较成功的范例。

长白山旅游产业集约化运作可以借鉴这些成功模式。

我们必须认识到,集团化并不是在某一地区简单的“合”,一味追求规模大,而是在市场竞争中不断积累,不断创新才得以形成。

(三)品牌营销策略。

1.调整宣传促销战略,将宣传促销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一是借鉴发达国家的营销经验,由各地方政府联合建立旅游促销机构,聘请国内外广告界“高手”,对长白山从整体上进行规划运作。

二是大力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在旅游规划设计时,增加文化含量,将有关长白山的传说和神话故事以及流散在民间的故事编辑出版,还可充分利用影视媒介,把长白山有特色的传说、故事拍成电视节目,制作成动画片,让人们更直观地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从而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2.树立长白山旅游区的整体形象。

一方面要形成长白山自身的整体合力。

很多学者专家和旅游者到长白山游览后,都有一个共识,认为长白山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并不逊于其他名山大川,而问题在于缺少整体合力。

以旅游线路为例,不论是去北坡还是西坡,多数游客都是游览完一个地方就走人了,最多的也只是住一个晚上。

如果经过整合,把北坡和西坡、南坡贯通一线,甚至同省内吉林松花湖、集安高句丽等景区景点串连起来,就不仅丰富了旅游的内容,游客还有可能在区内住三个或四个晚上,旅游收入就会成倍地增长。

另一方面,树立长白山旅游区的整体形象,要注重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

长白山旅游区是吉林省旅游能够推进国际市场,亮相国际舞台的一张王牌。

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长白山的发展与国内外发达地区比较还较滞后。

但相对滞后却有着后发制人的优势,我们可以充分借鉴和汲取发达地区的经验和教训,博采众长,把长白山建设得更加完善,更加美好。

总之,长白山旅游产业集约化运作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持续的工程,市场潜力巨大,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还有待今后不断深入地探讨。

【参考文献】1.边志伟.浅议我国旅游行业的集约化模式[J].中国商界,20082.杨晓艳.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N].吉林日报,2012·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