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状元笔记 pdf版(156页)

合集下载

中考状元历史笔记——《世界历史》古代史部分

中考状元历史笔记——《世界历史》古代史部分

中考状元历史笔记——《世界历史》古代史部分一、古代亚、非文化1、文字(1)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象形文字为以后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2)楔形文字古代西亚广泛使用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创造的。

(3)字母文字古代腓尼基人使用的是字母文字,并形成了22个字母,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4)拉丁字母古代罗马人使用拉丁语.它是用字母拼写的,拉丁字母是现在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

(今天的拉丁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都是从拉丁字母演变而来的(5)甲骨文:中国商朝时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上和曾骨上,称甲骨文。

字母文字的演化过程:象形文字——楔形文字——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拉丁母字母。

2、古代建筑奇迹(1)公元前6世纪,古代西亚(两河流域)曾建起过一座奇特的“空中花园”。

(2)古挨及人金字塔(它是埃及文明的象征,也是埃及国王权力和地位的象征)、长尔纳克神庙。

(3)佛塔(印度)3、数学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字符是由印度人发明的但这些符号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因此称为“阿拉伯数字”。

4、医学古埃及人把人和动物的尸体保存下来,制成干尸木伊。

反映了古埃及人关于灵魂不死的思想了。

二、古代希腊、古代罗马1、古代希腊(1)西方(欧洲)文明的兴起①爱琴文明:西方(欧洲)文明源于希腊文明,而希腊文明又源于爱琴文明。

①公元前2000年左右,爱琴海就发祥于克里特岛,后来文明的中心又转到迈锡尼。

(2)古代希腊城邦的兴衰公元前8世纪,希腊本上和小正西亚西海岸开始出现希腊人建立的城邦,最重要的是斯巴达和雅典。

共同之处:都是奴隶制城邦国家,都广泛使用奴隶劳动。

不同之处:斯巴达以农业为主,崇尚武力,实行少数奴隶主贵族专政。

雅典工商业发达,崇尚文化,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是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3)全盛时期公元前5世纪希波战争胜利(与希波战争有关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运动项目是马拉松长跑)希腊空前繁荣。

原创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归纳电子版

原创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归纳电子版

原创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归纳电子版一、中国古代文化1. 夏商周时期•出土文物:甲骨文(商代)、青铜器(商周)、箭术(西周)•社会制度:封建制度的形成、宗法制的确立、等级制的出现2.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农业•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农业技术:农具的使用、水利工程、农田规划、粮食储存等3. 四大文明古国•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苏美尔文明、巴比伦帝国、亚述帝国•尼罗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古代中东史•印度河流域文明:哈拉潘文明、摩亨佐达罗文明、吠舍文明•黄河流域文明:龙山文化、夏商周文明、春秋战国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封建社会制度•封建制度的起源和特点•封建政治组织的三权分立:君权、地方世族权、农民权•战国时期的分封制:郡县制、丞相制2. 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秦朝的统一中国:秦始皇的重要改革和措施•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三公九卿制、科举制度的实施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权政治•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的分权和削弱:豪族势力的抬头、世族地主化•郡县制的发展和衰落:地方诸侯势力的增大、公侯爵位制度的出现三、中国古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1. 食粮经济与手工业经济•食粮经济的发展:农耕文化的兴起、粮食储存与管理•手工业经济的发展:丝织业、陶器、铁器的制作与交流2. 商业与交通•商业的兴起:商鞅变法、货币的使用、市场的发展•交通的发展:水陆交通的发达、千里马、车船的发明与运用3. 儒家文化与礼乐教育•儒家的兴起和影响:孔子的思想、儒家经典的形成•礼乐教育的重要性:礼制的规范、音乐文化的传承四、中外古代文化交流1. 丝绸之路的开启与繁荣•丝绸之路的发现:张骞出使西域、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繁荣:商品交流、文化传播、宗教的传入2. 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和流程:南海航线、东南亚航线、印度洋航线•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中外贸易的兴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3. 中外古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佛教的传入与影响:印度佛教的传入、中华佛教的兴起•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大乘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中原文化的东传、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以上是中考历史必背的一些知识点的整理和归纳,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中考状员学习笔记(历史)

中考状员学习笔记(历史)

中考状元笔记历史初中学霸提升成绩的 16 个习惯1、记忆习惯。

一分钟记忆,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这里还含有注意的习惯。

一分钟写多少字,读多少字,记多少字,时间明确的时候,注意力一定好。

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通过一分钟注意、记忆来培养学习习惯。

2、演讲习惯。

让自己会整理、表达自己的思想,演讲是现代人应该具有的能力。

3、读的习惯。

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与高层次的思想对话,每天读一、两分钟,与大师为伍,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形成习惯,自己会终生受益。

4、写的习惯。

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通过日记可以看出一个人有没有能力,有没有思想,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品质。

5、定计划的习惯。

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

后进生毛病都出在计划性不强,让人家推着走,而优秀的自己长处就在于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

6、预习习惯。

让自己学进去,感受学习、探索、增长能力的快乐。

所以请各位同学一定要培养自己预习的习惯。

7、适应老师的习惯。

自己同时面对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

自己要适应老师,与老师共同进步,不要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8、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

这也是非常要紧的一个习惯。

尖子自己做尖子的事,后进自己别盲目攀比。

大的目标够不到,赶快定小的目标。

难题做不了,挑适合你的容易做的题去做。

人生最可怕的就是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高不能成,低不肯就,上得去、下不来。

所以要让我们的自己永不言败。

9、自己留作业的习惯。

老师留的作业不一定同时适应所有同学。

同学们要让自己做到脚踏实地、学有所得,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为自己布置作业。

10、错题集的习惯。

每次考试之后,90 多分的、50 多分的、30 多分的同学,如何整理错题?扔掉的分数就不要了,这次30 分,下次40 分,这就是伟大的成绩。

找到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知识点研究一下提高的办法。

整理错题集是很多同学公认的好习惯。

11、出考试题的习惯。

自己应该觉得考试不神秘。

高中自己应该会出高考试题,初中自己会出中考试题。

中考状元历史笔记——《中国历史》古代史部分

中考状元历史笔记——《中国历史》古代史部分

中考状元历史笔记——《中国历史》古代史部分原始社会——战国一、怎样计算年代1、公元前1世纪(前99年一前1年);公元1世纪(公元1年一公元100年;2、任何一个年代要知道是多少世纪,多少年代?百位上的数字加1为多少世纪,如184年、读作,即19世纪四十年代;十位上的数字读出夹即为多少年代,如:BC20年,读作:公元前1世纪20年代。

3、跨公元前后年代相距多少年算法?数字直接相加减1,如BC509距今多少年,509214、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换算民国纪年二公元纪年一191,如1949年,应该等于民国(1949-1938年)。

二、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1、元谋人: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的,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距今约有170万年。

2、北京人:发现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距今约有7万年至约20万年,他们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已懂得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3、河姆渡遗址(水稻)和半坡遗址(粟):距今约七千年到五千年开始了原始农耕、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已经种植水稻;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发现子陕西西安半坡村)主要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过着定居的生活;都懂得制造和使用陶器,半坡原始居民烧制的彩陶是原始艺术的精品都懂得纺线织布。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是我国原始社会时期母系化族公社繁荣阶段的典型代表。

三、商鞅变法1、目的:战国时期,各国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2、开始: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3、内容:(1)度井田,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奖励耕战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地方。

4、历史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日后兼并六国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商鞅变法是当时一次最为彻底的变法。

四、文字,孔子、百家争鸣1、文字:(1)甲骨文: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所以称为"甲骨文"。

中考历史学霸复习笔记1(pdf)

中考历史学霸复习笔记1(pdf)

七年级上册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水稻的国家:生活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生活于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子。

3.传说中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炎帝黄帝(“人文初祖”)部落结盟,为汉族前身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5.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禅让制”。

6.“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标志:禹传子,家天下。

(第一个世袭的国王是启)7.西周时期,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而形成的制度:分封制。

8.目前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商朝的司母戊鼎。

9.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最久的水利工程:战国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筑的大型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

10.战国时期改革最成功的是秦国:商鞅变法。

(我国由奴隶向封建制的转变是通过变法来完成的)11.商鞅变法中最重要的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12.商鞅变法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措施:建立郡县。

1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这是因为商朝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14.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晚期的孔子,他的言行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15.最早提出自然资源可持续使用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

16.建立和谐社会与儒家的仁政有关。

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是庄子。

17.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由兵家鼻祖孙武所著。

1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由秦始皇(赢政)于公元前221年建立。

1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皇帝制度的创立者)20.汉武帝时,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

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21.儒家学说开始成为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思想标志: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22.新疆最早成为我国行政区的标志: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西汉汉宣帝)设置西域都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状元笔记
历史
初中学霸提升成绩的 16 个习惯
1、记忆习惯。

一分钟记忆,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这里还含有注意的习惯。

一分钟写多少字,读多少字,记多少字,时间明确的时候,注意力一定好。

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通过一分钟注意、记忆来培养学习习惯。

2、演讲习惯。

让自己会整理、表达自己的思想,演讲是现代人应该具有的能力。

3、读的习惯。

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与高层次的思想对话,每天读一、两分钟,与大师为伍,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形成习惯,自己会终生受益。

4、写的习惯。

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通过日记可以看出一个人有没有能力,有没有思想,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品质。

5、定计划的习惯。

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

后进生毛病都出在计划性不强,让人家推着走,而优秀的自己长处就在于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

6、预习习惯。

让自己学进去,感受学习、探索、增长能力的快乐。

所以请各位同学一定要培养自己预习的习惯。

7、适应老师的习惯。

自己同时面对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

自己要适应老师,与老师共同进步,不要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8、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

这也是非常要紧的一个习惯。

尖子自己做尖子的事,后进自己别盲目攀比。

大的目标够不到,赶快定小的目标。

难题做不了,挑适合你的容易做的题去做。

人生最可怕的就是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高不能成,低不肯就,上得去、下不来。

所以要让我们的自己永不言败。

9、自己留作业的习惯。

老师留的作业不一定同时适应所有同学。

同学们要让自己做到脚踏实地、学有所得,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为自己布置作业。

10、错题集的习惯。

每次考试之后,90 多分的、50 多分的、30 多分的同学,如何整理错题?扔掉的分数就不要了,这次30 分,下次40 分,这就是伟大的成绩。

找到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知识点研究一下提高的办法。

整理错题集是很多同学公认的好习惯。

11、出考试题的习惯。

自己应该觉得考试不神秘。

高中自己应该会出高考试题,初中自己会出中考试题。

12、筛选资料、总结的习惯。

自己要会根据自己实际,选择学习资料。

十二个习惯,不要求齐头并进,每个同学要有自己的特点,让老师以教书为乐,让自己以学习为快乐。

这快乐要建立在养成这些良好习惯的基础上。

祝大家更多地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