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

合集下载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与护理原则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与护理原则
50
异病同护
• 指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 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 采用同一方法护理
51
• 由此可见中医护理主要的不是着眼 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 机的区别 和证的不同相同的病机和证可采用 基本相同的护理方法不同的病机和 证要采用不同的施护措施所谓证同 护亦同证异护亦异
52
预防保健
• 素问中记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 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 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 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治未病 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 内容
综上所述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是随四时气 候的变化而相应的改变
16
空间
• 空间:不同地域人们体质疾病流行不同 所以我们护理应有整体观点从人体结构、生理、 病变、情志方面而且从外界时间、空间全面地在 饮食、生活起居、心理等方面进行
17
辨证施护
证、症、病这三者有何区别及联

分钟
18
证 、症和 病区别与联系
5
结构方面
脏腑、筋骨、皮肉、脉等形体以及口、鼻、 舌、目、前后阴等五官九窍经脉相互联系
6
生理方面
• 心主血脉、主神志肺主气、司呼吸主 宣发和肃降又有通调水道和朝百脉之 功能等肺主宣发肃降促进心行血之作 用所以气为血帅反之只有正常的血液 循行方能维持肺呼吸功能的正常进行 故又有血为气之母
7
病理变化
53
思考题
• 1.如何从中医理论角度阐述 现代护理四个基本概念
• 2.通过与现代护理中的整体 护理与护理程序比较请你评 价中医护理学整体护理观、 辨证施护两个理论的优缺点
54
• 症:即症状和体征包括病人主观的异常感 觉或某些病态改变是疾病所反映的个别、 表面的现象

中医护理的特点与原则

中医护理的特点与原则

中医护理的特点与原则中医护理是中医理论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特点和原则。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医护理的特点和原则。

一、中医护理的特点1.以整体观念为核心:中医护理强调整体观念,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医护理注重通过调节整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动静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2.个性化护理:中医护理注重个体差异,根据每个患者的体质、病情和症状,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中医护理重视因材施教,在保证基本护理的前提下,结合个体特点进行差异化的护理。

3.综合性护理:中医护理将多种治疗手段和方法相结合,包括中药、中医针灸、中医推拿、中医饮食疗法等。

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对症治疗。

4.强调预防为主:中医护理注重疾病的预防工作,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不良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保持身心的平衡。

中医护理鼓励患者重视早期症状的变化,及时进行治疗,避免病情发展。

5.注重调节阴阳平衡:中医护理强调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

通过调整饮食、生活方式、运动等方面的因素,保持阴阳平衡,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6.个体特点护理:中医护理重视患者的个体特点,注重对患者身心状况的综合分析和评估,制定适合个体需要的护理方案。

二、中医护理的原则1.辨证论治:中医护理根据患者的病症和体质,通过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护理。

辨证论治是根据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总结出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2.调整阴阳平衡:中医护理强调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是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

通过运用中医的针灸、按摩、推拿等手段,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调整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达到阴阳平衡。

3.食疗养生:中医护理注重通过食疗养生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中医护士会给患者提供科学的饮食方案,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推荐适合的食物和烹调方法,帮助患者通过饮食调理来维持和改善健康。

4.心理护理:中医护理重视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和原则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和原则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和原则中医护理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中医特有的方法和手段对患者进行护理。

它与西医护理相比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原则。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主要包括个体化、整体化、精确性和综合性。

个体化是指中医护理注重对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分析和护理,因为中医强调“因人而异”。

中医护理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病因等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注重因材施教,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整体化是指中医护理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器官和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因此,在中医护理中,不能仅仅注重对患者病灶进行治疗,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态,调节整个人体的阴阳平衡,以促进健康恢复。

精确性是指中医护理注重对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准确的观察和记录。

中医护理强调望、闻、问、切的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体质,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综合性是指中医护理注重综合运用中医特有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护理,如针灸、推拿、中药等。

中医护理不仅注重对症护理,还注重对人体整体功能的调节和恢复。

中医护理的方法和手段丰富多样,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护理方法。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辨证施护、治未病和调理阴阳。

辨证施护是指中医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辨证施护,即根据患者的病因、病机、病理变化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核心,也是保证中医护理效果的关键。

治未病是指中医护理注重对人体的健康进行预防和调理,即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中医护理强调“先病而后治”,注重健康的维护和促进。

调理阴阳是指中医护理注重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阴阳的平衡密切相关,阴阳失衡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中医护理通过运用中医特有的方法和手段,如针灸、推拿、中药等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以促进健康恢复。

中医护理的特点和原则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与护理原则-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与护理原则-
精神调养
中医认为精神状态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有重要作用。在护理 中要注重患者的精神调养,通过音乐疗法、气功疗法等方式 ,帮助患者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02
中医护理原则
扶正祛邪
01
02Leabharlann 03扶正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 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祛邪
消除致病因素,使邪去正 安,疾病得到改善和恢复 。
扶正与祛邪的关系
人体自身的统一
中医认为人体各个器官、组织之间是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在护理中要 关注患者的整体状况,包括生理、心 理、社会等方面。
辨证施护
望、闻、问、切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种方法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疾病的性质、部位和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中医认为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域对疾病的反应和护理需求是不同 的。因此,在护理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环境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 案。

饮食调理
指导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适当食用 具有调理作用的食品,如红枣、枸 杞、山药等。
饮食卫生
强调饮食卫生的重要性,指导患者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餐具清 洁。
情志调护指导
情志调护原则
根据患者的性格、病情等因素,指导患者保持心 情舒畅、情绪稳定。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进 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改进,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和效果评价
持续改进措施
01
根据评价结果和反馈意见,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如加强培
训、优化流程、完善制度等。
效果评价
02
定期对改进措施进行效果评价,通过对比改进前后的数据和指

中医护理原则和特点

中医护理原则和特点

VS
详细描述
拔罐疗法是中医护理中的一种常用技术, 通过负压吸引使局部皮肤产生充血、淤血 ,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经活血、祛湿排毒 。拔罐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如肌肉疲劳、 慢性疼痛等。
中药护理
总结词
通过内服或外用中草药以达到调理身 体、治疗疾病的方法。
详细描述
中药护理是中医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通过内服或外用中草药,可以调 理身体、治疗疾病。中药护理对于治 疗慢性疾病、调理身体有很好的效果。
中医护理原则和特点
contents
目录
• 中医护理原则 • 中医护理特点 • 中医常用护理技术 • 中医护理在临床的应用 • 中医护理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01 中医护理原则
整体护理原则
整体护理原则是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之一,强调人体是一个 有机的整体,各个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护理过 程中,要全面考虑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因素, 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扶正祛邪原则
扶正祛邪原则是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之一,强调在护 理过程中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以达到恢复健康的 目的。扶正祛邪原则包括扶正和祛邪两个方面。
具体而言,扶正是指通过饮食调理、运动锻炼、药物 治疗等多种方式,提高病人的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增强身体的自愈能力;祛邪是指通过药物治疗、针灸 推拿、拔罐刮痧等多种方式,消除病人体内的邪气和 病痛,缓解病情。在扶正祛邪原则的指导下,中医护 理能够更好地发挥其综合治疗的作用,提高病人的康 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
总结词
中医护理在慢病管理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效果,能够提 高慢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详细描述
慢病管理是当前医疗领域的重要课题,中医护理在慢病 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护理注重整体观念和个体 化治疗,通过调整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护理措施 ,帮助患者改善身体状况、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中医护理还注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 ,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慢病的复发和加 重。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与护理原则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与护理原则
• 未病先防:中医护理注重预防保健,通过健康教育、生活指导等措施,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防止 疾病发生。
• 既病防变:对于已经患病的病人,中医护理旨在防止病情恶化,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 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和病情恶化。
• 在现代中医护理的实践与探索中,这些基本特点和护理原则得到了充分体现。结合现代科技和方法,中医护理 在疾病治疗、康复保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医护理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为更好地满足 现代人的健康需求做出贡献。
THANKS
感谢观看
扶正祛邪
增强正气
通过合理的饮食调养、精神调摄等方法,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抵抗力。
祛除病邪
运用中医外治法,如拔罐、刮痧等,以及中药内服,祛除病邪,促进患者康复。
总结
中医护理的护理原则体现了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的特点,通过因人制宜、调和阴阳、扶 正祛邪等方法,旨在恢复患者的内外环境平衡,提高患者自身的抗病能力和自愈能力,促 进患者全面康复。
03
中医护理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价 值
整体观念
• 中医护理强调整体观念,将人看作一个有机整体,注重身体、 心理、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平衡和协调。在护理过程中,中医 护理人员会综合考虑患者的全面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
辨证施护
• 中医护理注重辨证施护,即根据患者的体质、病因、病机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和措施。这种个性化的护理方式有 助于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养生保健
• 中医护理强调养生保健,注重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通过饮食调养、起居有序、情志调适等方法,中 医护理帮助患者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预防疾病 的发生。
04
现代中医护理的实践与探索
基本特点

中医护理方案

中医护理方案

中医护理方案中医护理方案是指依据中医理论和方法,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的方案。

中医注重辨证施治,强调整体观念和个性化治疗,因此中医护理方案与西医传统护理有所不同。

下面将介绍中医护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一、中医护理方案的基本原则1. 个性化护理:中医护理方案注重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特点和环境因素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强调因人而异,因病制宜。

2. 调理阴阳:中医护理依据中医阴阳五行理论,通过药膳调配、穴位按摩、气功调理等方法,调和患者体内阴阳失调的情况。

3. 调整气血:中医认为气血调畅是身体健康的基础,因此在护理方案中通常包括调理气血的措施,如针灸、推拿、气功等。

4. 导引邪气:中医认为病症是由外邪入侵所致,护理方案中常包括祛邪行气的方法,如艾灸、拔罐等。

5. 调节情志:中医认为情志对人体脏腑功能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护理方案中通常包括调节情志的方法,如音乐疗法、气功调息等。

二、中医护理方案的具体内容1. 药膳调理: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特点,制定具有滋补、调理功能的药膳,如八珍汤、四物汤等。

2. 穴位按摩:通过按摩特定穴位,促进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如按摩关元穴、太冲穴等。

3. 气功调理:指导患者进行气功练习,调节体内气血,增强体质,如五禽戏、太极拳等。

4. 针灸疗法:如果患者病情适合,可以进行针灸治疗,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如温针、三焦针等。

5. 艾灸疗法:通过燃烧艾草,熏洗特定穴位,驱除寒湿邪气,如艾炙、空灸等。

6. 推拿按摩:进行穴位按摩、推拿手法,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如拨筋、搓揉等。

三、中医护理方案的适用范围中医护理方案适用于各类慢性疾病、亚健康情况、康复期患者以及健康人群,可以改善机体功能、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

尤其适合于那些对西药治疗或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或有心理障碍、情绪波动等情况的患者。

中医护理方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独特的理论基础和治疗手段,对促进健康、防治疾病具有积极的作用。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与护理原则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与护理原则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与护理原则中医护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学护理方法,其基本特点和护理原则如下:一、基本特点:1.个体化护理:中医护理注重个体化护理,根据每个患者的体质、病理、病情以及个人差异,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

不同于西医的标准化护理,在中医护理中,每位患者都有独立的护理计划。

2.整体观念:中医护理强调身体的整体性,认为身体各个部分以及内外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和相互作用。

因此,在中医护理中,不仅关注患者的病理变化,还注重患者的心理、生活习惯、饮食等方面的综合护理。

3.防病为主:中医护理重视预防和保健,强调注重平时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不良的生活习惯,预防病症的发生和恶化。

在中医护理中,通过改善生活方式以及中药的保健措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4.辨证论治:中医护理以辨证论治为主要特点,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舌苔、脉象等,辨别患者的证候类型,然后根据具体的证候类型制定护理方案。

中医的辨证论治强调针对病因、病机和病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既注意治标又注重治本。

5.中药护理:中医护理注重中药的应用和配伍,通过中药的调理来改善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态。

中药具有多种功效,可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二、护理原则:1.个体化原则:中医护理重视个体化的护理,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护理方案。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主诉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个体化的护理服务。

2.望闻问切原则:中医护理注重望、闻、问、切四诊的应用,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等特征,闻听患者的气味和声音,询问患者的主诉和症状,以及按摩患者的穴位,来辨别患者的证候类型,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3.保持平和:中医护理强调保持身心的平和状态,注重调节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护理人员应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疏导,帮助患者调整情绪,保持身心的平衡。

4.循序渐进原则:中医护理强调循序渐进,护理措施要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态逐步进行。

中医护理的特点与原则

中医护理的特点与原则
辨证是施护的前提与依据,施护是护理疾病 的手段和方法。
13
辨证施护要正确看待病、证、症。
“症”:即症状和体征,包括病人主观的异 常感觉或某些病态改变,是疾病所反映的 个别、表面的现象。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 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 变的部位16
中医护理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 着眼于“证”的不同,所谓“证同护亦同,证 异护亦异”的实质,是由于“证”的概念中包 含着病机在内的缘故,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 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方法解决的护理方法, 就是辨证施护的实质所在。
同病异护 异病同护
二、中医护理的原则
• 1、扶正祛邪 • 2、调整阴阳 • 3、护病求本 • 4、标本缓急 • 5、同病异护、异病同护 • 6、三因制宜 • 7、预防为主
22
正护法
• 正护法,又称逆护法,是指疾病的临床表
现和其本质相一致情况下所施行的治疗护 理方法。
• 常用正护法: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虚则补之 实则泻之
23
反护法
• 反护法,又称从护法,是指顺从疾病外在表现的
假象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护理方法。采用的方法 与疾病证候中假象的性质相同。适用于疾病的征 象与其本质不完全一致的病证。
6
昼夜黄昏对人体的影响
1、人体生理 《素问》中说:“故阳气者, 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 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人体的阳气 这种昼夜的变化,反映了人体生理 活动能 动地适应自然变化。
7
2、病理变化:《灵枢》中记载:“夫百病者,
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是因为早晨、中 午、黄昏、夜半人体的阳气存在生、长、收、 藏的变化规律,因而疾病也随之出现慧、安、 加、甚的变化。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与护理原则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与护理原则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与护理原则中医护理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原则。

以下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护理原则:一、基本特点:1.个性化:中医注重辨证施治,护理工作也强调个性化。

中医护理根据不同患者的体质、病情、年龄、性别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达到全面治疗的目的。

2.综合性:中医护理注重综合治疗,将药物治疗、针灸、推拿等疗法与贴刺敷药、食疗、运动疗法等非药物治疗方式相结合,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3.防病为主:中医强调预防为主,注重调节身体的平衡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中医护理也以预防为主,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5.强调辨证论治:中医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辨证,然后针对具体病因病机进行治疗。

中医护理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进行个性化的护理。

二、护理原则:1.尊重患者:中医护理强调尊重患者的人格,体现患者主体地位,尊重患者的意见和选择。

护士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关系,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并尊重患者的隐私和尊严。

2.个性化护理:中医护理注重个性化,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个性化的护理。

3.综合治疗:中医护理强调综合治疗,护士应将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医的特色和优势,促进患者的康复。

4.疾病防控:中医护理强调预防为主,护士应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5.个别化饮食:中医护理注重个别化的饮食调治,护士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制定适合患者的饮食方案,合理搭配食物,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6.温和柔和:中医护理强调温和柔和,避免刺激患者的病情。

护士应护理过程中注意温度、力度等因素,给予患者温和的护理。

7.个人卫生:中医护理强调个人卫生的重要性,护士应加强对患者个人卫生的指导,培养患者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8.心理护理:中医护理注重心理护理,护士应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情感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促进康复。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与护理程序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与护理程序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与护理程序中医护理是指应用中医理论和方法进行护理的一种护理模式。

在中医护理中,强调整体观念,将人体视为一个整体,注重平衡和调整人体内部各个系统的功能,从而达到预防、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以下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护理程序。

一、基本特点:1.综合性:中医护理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包括中医理论、中药学、推拿按摩、针灸等,以及心理学、营养学等相关学科,形成了综合性的护理模式。

2.个体化:中医强调个体差异性和个体特点,护理针对不同的病人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注重个体差异的综合分析和个体特点的护理对策。

3.防病为主:中医护理强调预防和保健的重要性,通过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增强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4.经验性:中医护理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注重临床经验的总结和传承,强调医护人员的实践技能和经验水平。

5.灵活性:中医护理的方法和措施相对灵活,注重因人、因时、因病而异,灵活运用相关方法和技术,通过个体化的方案来达到治疗效果。

二、护理程序:1.评估病人:通过对病人的病情、病史、身体检查等综合评估,了解病人的病情和特点,为后续的护理制定方案提供依据。

2.制定护理计划:根据病人的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包括护理目标、护理内容、护理方法等,确保护理的针对性和实施的可行性。

3.实施护理:根据护理计划,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中药治疗、推拿按摩、针灸等,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护理。

4.监测病情: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对病人的病情进行监测,包括生命体征的观察、病情变化的评估等,及时调整护理方法和措施,确保护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5.教育指导:中医强调病人的自我护理和自我调理能力,护理过程中需要对病人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和指导,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护理方法,提高病人的护理参与度。

6.评价效果:护理结束后,需要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包括病情的改善程度、病人的满意度等,通过评价结果,可以进一步完善护理制度和措施。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与原则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与原则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与原则中医护理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中医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的一种护理模式。

它与西医护理相比,具有独特的基本特点和原则。

以下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

一、整体观念中医护理强调整体观念,将人的身体、心理、社会环境等综合考虑,把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护理。

中医认为,人的身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只有保持整体的平衡和谐,才能保持健康,因此中医护理注重调整和平衡整个人的身心健康。

二、辨证论治中医护理的重要特点是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也是中医护理的指导原则之一、辨证论治是根据中医对人的整体观念,通过对患者体质、病情、病因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病因所在,并对病因进行针对性的调理和治疗。

三、平衡调理中医护理强调平衡调理。

中医认为,人体健康与阴阳、气血、精气等各种因素的平衡有关,只有保持这些因素的平衡,才能保证人的身体健康。

因此,中医护理注重通过药物调理、针灸、推拿等手段,平衡人体的阴阳、气血、精气等因素,达到保持和恢复健康的目的。

四、治未病中医护理强调治未病。

中医认为,人的身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自愈能力;当人体内部阴阳失衡、气血不畅时,就可能出现疾病。

因此,中医护理强调在人体健康的早期就进行干预,通过调理和预防,防止疾病的发生。

五、因人制宜中医护理强调因人制宜。

中医认为,每个人的体质、病情都不同,因此护理方法不应一刀切,而是因人制宜,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中医护理师会根据患者的体质、症状等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

六、手法多样中医护理强调手法多样。

中医护理不仅包括传统的药物治疗、针灸疗法,还包括中草药熏蒸、推拿按摩、气功调理等各种手法。

中医护理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法,进行个性化的护理。

七、疾病防治中医护理强调疾病的防治。

中医护理注重预防,通过调整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方面,提高人体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

中医护理基础的知识

中医护理基础的知识

中医护理基础知识金华市中心医院孙肖姬一、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一)中医护理理论的基本特点有二,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施护。

1、整体观念中医把人体内脏和体表各组织、器官之间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上又相互影响。

人体与自然界也有密切关系,四时气候、地土方宜、环境因素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中医既强调人体内部的协调、完整性,又重视人体和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这种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问题的思想方法贯穿于对病人的全部护理过程中,称之为整体观念。

人体由不同的脏器、器官、组织所组成,它们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但这些功能在生理上互相联系,都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骨骸等全身各组织器官联成一个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

可见人体的生理活动不仅是靠各脏器自己发挥生理功能,还要靠各脏腑之间的协同作用和制约作用来维持。

在分析病理机制时,必需着眼于整体,即把局部病变和整体的病理变化统一起来。

如头痛一证,不仅须从局部及其对周身影响加以分析,并应考虑全身脏腑气血等诸因素对头痛产生的影响。

又如对一个疮疡的患者,不仅看到邪毒的局部侵入,还要考虑是否与其原有之消渴病有关。

人与自然界关系十分密切,自然界变化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机能,以致人体产生相应的反应,正常情况下如反应在生理范围以内称为生理的适应性。

如反应剧烈,超过了生理范围则成为病理反应,即可产生疾病。

所以,我们在辨证施护时必须注意外界环境对机体的影响,从而进行有效的护理。

昼夜变化与病情变化有一定的关系,《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记载:“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这说明早、午、晚、夜半时人体阳气有生、长、收、藏的规律,与之相适应,病情有慧、安、加、甚的变化。

我们在护理上了解这个规律,就知道夜间巡视病房的重要性,在临床实践中也证实了这条规律确实存在。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中医护理学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外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在护理实践中,中医护理学不仅关注病灶部位的护理,更注重全身调养,通过调理脏腑、平衡阴阳以及调整气血等来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2.辨证施护:中医护理学强调根据中医辨证施护的原则进行护理。

辨证是中医的核心方法,而辨证施护则是将中医的辨证理论应用到护理实践中。

通过对病情、体质、脉象等进行辨证分析,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以达到调整阴阳、平衡气血、抗病治疗的目的。

3.以疾病为中心:中医护理学的特点之一是以疾病为中心,强调针对不同疾病的特点进行护理。

中医护理学认为,不同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与人体的阴阳失衡、气血紊乱等有关,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根据疾病的特点,采用相应的中医护理方法,加速康复,改善病情。

4.强调个体差异:中医护理学强调个体差异,并根据个体的体质、年龄、性别、生活环境等进行个体化护理。

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护理过程中,中医护理学强调个性化护理,根据个体的差异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促进个体的康复。

5.综合运用中西医护理:中医护理学既承袭了中医的思维方法和技术,又融合了现代医学和护理学的理念和技术。

中医护理学倡导中西医护理相结合,既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又结合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提高护理效果。

6.注重预防为主:中医护理学强调预防为主,强调健康的维护和疾病的预防。

中医护理学认为,人体健康与自然界的和谐、心理的平衡、饮食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在护理实践中,中医护理学倡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对疾病进行早期干预,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中医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以中医为理论基础,运用中医辨证施护的原则,综合运用中西医护理的技术和方法,强调整体观念、个体差异和预防为主,并注重疾病的特点进行护理,旨在提高个体的整体健康水平,促进康复。

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和应用将对医疗卫生事业产生重要影响,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整体性关注和综合护理能力。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与原则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与原则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与原则中医护理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系统和实践方法。

其基本特点和原则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整体观念:中医护理强调人体的整体性,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身心的统一,注重个体的整体健康。

在护理中,中医护理着眼于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体质、气血、脏腑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而不仅仅关注其中一症状或器官。

二、辨证论治:中医护理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干预。

中医护理师通过辨证施治,可以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中医护理方案,包括饮食调养、穴位按摩、药膳疗法等,以促进患者康复和健康。

三、因势利导:中医护理注重因势利导,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法和措施。

中医护理师会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疗法,如针灸、推拿、草药疗法等,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患者的自愈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四、整体调理:中医护理强调整体调理,注重平衡身体的阴阳、气血和脏腑功能。

中医护理师通过中草药调理、饮食调养、推拿按摩等方法,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以维护人体的健康。

五、强调预防:中医护理强调预防为主,注重患者的自我管理和健康教育。

中医护理师会教育患者如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养成良好的心理状态等,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六、综合治疗:中医护理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即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手段进行治疗。

中医护理不仅注重治疗疾病的症状,还重视调整患者整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自我抵抗力。

总之,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因势利导、整体调理、强调预防和综合治疗。

在护理实践中,中医护理师通过精确的辨证施治和个体化的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中医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和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病求本,以平为期

知常达变,因势利导
护病求本——最根本的原则

本:本质、本原、根本、根源之谓。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
在治疗护理疾病时,应寻找疾病的根本原因,抓
住疾病的本质,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护
理。
以平为期——最基本的原则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失衡是疾病的根本矛
理方法。
三因制宜充分体现了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和
辨证施护在实际应用上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1、因时制宜
四时阴阳消长是万物生、长、化、收、敛、藏的 根本
阳 长 阴 消
阳 之 极
阴 长 阳 消
阴 之 极
(1)因时制宜的概念

根据四时气候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采用不同的
护理措施。
(2)因时制宜的应用
因时制宜应用例: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春夏是阳长阴消的阶段,顺应阳长
的气化趋势养阳,效果就会比其他时候要好。
秋冬养阴:秋冬是阴长阳消的阶段,顺应阴长
的气化趋势养阴,效果就会比其他时候要好。
因时制宜应用例: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冬吃萝卜
冬季阳气向里向内,处于收藏状态;在外
定扶正或祛邪,或决定扶正祛邪的先后。
灵活应用
扶正:虚证,正气虚而邪气不盛。
祛邪:实证,邪实而正气未衰。
扶正祛邪兼用:虚实错杂证,正虚邪实。 先祛邪后扶正:邪盛正虚
先扶正后祛邪: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
(二)调整阴阳
1、调整阴阳的概念
的原则,使阴阳恢复相 对的平衡状态。

正护法(逆护法)的应用
适用于疾病的本质和现象相一致的病证。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虚者补之
实者泻之
反护法(从护法)的应用
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不完全一致的病
证。
热因热用 寒因寒用 塞因塞用 通因通用
正护与反护的概念有别,适用病证有别
正护法与反护法,都是针对疾病的本质而
阴阳互济
阴阳并补——阴阳两虚证。应分清主次。
回阳救阴
亡阴——益气救阴固脱
——适用于阴阳亡失者
滋阴以制阳
虚 者 补 之 正常 阳 阴偏衰 阴
虚证
扶阳以制阴
虚 者 补 之
正常

阳偏衰

虚证
(三)正护法与反护法
正护法(逆护法)

逆其证候的性质,而进行护理方法。
反护法(从护法)
顺其疾病的假象而护理方法。 服药护理的反佐法
《中医护理学基础》
第三章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
教学目标
上节课回顾

中医护理的特点~ ~ ~
中医护理原则的含义


是指导护理工作的总则。
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理论指导下,根据四诊
获得的客观资料,在对护理对象进行全面分析、
综合与判断的基础上,制订出对护理工作有普遍 指导意义的护理规律。
一、中医护理的总则
2、缓则护其本
一般适用于慢性疾病,或当病势向愈,正气
已虚,邪尚未尽之际。
3、标本同护法
即标本兼顾。适用于标病和本病俱急之时。
但仍要分清主次。
(五)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
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受多方面因素
的影响。如气候变化、地理环境、个体的
体质差异等均对疾病有一定的影响。因此
护理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根据具体情 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以采取适宜的护

即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祛邪多用泻实的 方法。
扶正与祛邪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正盛邪自祛”:扶正是为了祛邪,通过
增强正气的方法,驱邪外出,从而恢复健
康。
“邪去正自安”:祛邪是为了扶正,消除
致病因素的损害而达到保护正气,恢复健
康的目的。
以“扶正不致留邪,祛邪不致伤正”为度
分析正邪力量的对比情况,分清主次,决
正常
阳偏盛
阴偏盛
实证
实 者 泻 之
虚 者 补 之
正常 阳
阳偏衰
阴偏衰 阴
虚证
实者泻之——损其有余 泻其阳盛,治热以寒——适用于阳盛而阴
相对未虚的实热证(“阳盛则热”) 损其阴盛,治寒以热——适用于阴盛而阳 相对未虚的实寒证(“阴盛则寒”)
正常
阳偏盛
实证 实 者 泻 之
泻其阳盛,治热以寒


正常
的阳气虚少,在里的阳气积多;因而表现 为天寒地热,对应于人,则为“阳气在里
,胃中烦热”。吃萝卜可以清解积热。
夏吃姜

夏季,阳气蒸蒸,向上向外散发,故天气十分炎热;但与
盾。治本的基本原则就是调整阴阳。

《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
之,以平为期”。解决人体阴阳两方面所发生的
自身不能解决的矛盾,使机体重新恢复阴阳的协
调平衡。
知常达变,因势利导

疾病的病理变化是极为复杂的,病变过程亦有轻
重缓急。故护理尚须知常以达变,因势利导,灵
活运用护理原则,切忌墨守一则,刻遵一律。
阴偏盛
实证
实 者 泻 之
损其阴盛,治寒以热 阳 阴
虚者补之——补其不足
滋阴以制阳——阴虚阳亢的虚热证(阳病治阴) 阴阳互制 扶阳以制阴——阳虚阴盛的虚寒证(阴病治阳) 阴中求阳——阳偏衰,扶阳剂时佐用滋阴药, 阳得阴助生化无穷 阳中求阴——阴偏衰,滋阴时佐用扶阳药,阴 得阳生泉源不竭 亡阳——益气回阳固脱
护的,同属于护病求本的范畴。但是,正 护与反护概念有别,适用病证有别 :
病变本质与临床表现相符者,采用正护法;
病变本质与临床表现的属性不完全一致者,
则适于用反护法。
(四)标本缓急

邪气 症状 后病

正气 病因 先病
标本缓急
1、急则护其标
一般适用于卒病且病情严重,或疾病在发
展过程中,出现危及生命的某些症候时。
一年四季,有寒热温凉的变迁,护理时要
考虑当时的气候条件。
因时制宜应用例:“用温远温,用热远热; 用凉远凉,用寒远寒。”

春夏季节,气候由温渐热,阳气升发,人体腠理疏松开 泄,即使外感风寒,也应注意慎用麻黄、桂枝等发汗力 强的辛温发散之品,以免开泄太过,耗伤气阴;而秋冬 季节,气候由凉变寒,明盛阳衰.人体腠理致密,阳气 潜藏于内,此时若病热证,也当慎用石膏、薄荷等寒凉 之品,以防苦寒伤阳。
二、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一)扶正祛邪
(二)调整阴阳
(三)正护法与反护法
(四)标本缓急
(五)三因制宜 (六)治未病
(一)扶正祛邪

正气 机体抵抗力

邪气 致病因素
扶正



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扶正多用补虚的方法。
(1)食补与药补 (2)调摄精神情志 (3)动静相宜
祛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