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课教案
微型课教学设计
![微型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77f32f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7e.png)
微型课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微型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微型课教学设计1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谈话:同学们,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勤奋,笔耕不辍,给我们留下了190多万字的作品;他一生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毛主席曾赞扬他是最有骨气的中国人。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对,他就是朱自清先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24岁时写下的一篇散文《匆匆》。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理解“匆匆”——急急忙忙的样子。
那么这篇文章讲的什么匆匆呢?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检查预习,感受作者用词的魅力1、同学们,在课前预习时,你们一定会发现这篇课文读起来郎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其实它是有原因的。
因为文中的词语有个特点,大家发现了吗?没错,就是使用大量叠词。
2、相信大家在课前已经预习过生词,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组叠词吧,并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头涔涔泪潸潸茫茫然赤裸裸来,请你说说从这些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哦,你从头涔涔、泪潸潸这两个词中感受到作者认为自己在过去的八千多个日子里虚度了光阴,作者为虚度光阴而感到惋惜和自责。
从茫茫然、赤裸裸这两个词中感受到作者面对时光流逝感到怅然失措和无奈。
我们一起将这样的感受带进句子去读一读吧。
3、如果说刚才那组叠词作者是说自己的,那么这一组叠词又是说什么呢?你从这组词中又感受到了什么?渐渐默默匆匆轻轻悄悄伶伶俐俐谁来分享一下你的感受。
好,请你来。
这组词是描写时间的,描写出了时间流逝之快和毫无痕迹。
你想来补充,好请你说——从轻轻悄悄伶伶俐俐这两个词,让你感觉到时间像个小精灵一样,很轻巧,好像看到了时光流失时的身影和姿态。
原来叠词中蕴含着这么丰富的滋味和情感呢。
来,我们把这组叠词带进句子去读一读吧。
2024年幼儿园大班微型课教案精选
![2024年幼儿园大班微型课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7ae9f49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e7.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微型课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探索世界》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天气变化、探索自然现象、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描述天气变化,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3. 引导幼儿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原理,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原理。
教学重点:观察天气变化,认识自然现象,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气预报视频、自然现象图片、实验器材(如放大镜、磁铁等)。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磁铁、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天气预报视频,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天气变化。
引导幼儿谈论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如彩虹、雷电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自然现象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描述、讨论。
讲解相关科学原理,如光的折射、水的循环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引导幼儿用画笔、彩泥等学具表达对自然现象的理解。
邀请幼儿分享实验观察结果,讨论科学原理。
拓展延伸,让幼儿思考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天气变化:晴、阴、雨、雪2. 自然现象:彩虹、雷电、云、雾3. 科学原理:光的折射、水的循环、力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画一幅天气变化图。
答案:根据实际观察,完成天气变化图。
2. 作业题目:与家人一起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原理,拍照记录并描述。
答案:根据实际探索,完成拍照、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观察他们对科学原理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科学实践活动,如参观气象站、开展家庭科学小实验等。
创设科学角,提供丰富的科学探索材料,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索科学奥秘。
微型课教案(五篇材料)
![微型课教案(五篇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8b50e107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0e.png)
微型课教案(五篇材料)第一篇:微型课教案《草虫的村落》微课教学设计草虫的村落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2、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
3、学会6个会认字,并能按要求进行词语积累。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猫》、《珍珠鸟》和《海豚救人》这三篇课文后,越发感到了动物是我们人类的伙伴。
其实在动物界不仅仅是这些哺乳动物非常可爱,就连大自然中我们常见的那些不起眼的小虫子也别有一番情趣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虫子的家去感受这份快乐,那里就是?(学生齐说课题,教师板书)(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
注意将自己在预习时自学到的生字新词读准确。
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是否正确,反馈预习情况。
3、默读全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之后学生可简单谈谈,可以用文中的词语,也可用自己的话。
(三)默读课文,把握内容: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在“草虫的村落”中看到了什么,画一画你是从那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丰富想象和独特感受的?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点拨:(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虽然迷了路,但仍有着傲然的气势。
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了一条路。
”追问:作者为什么要把黑甲虫称作“游侠”呢?小结:从这位勇敢的游侠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
它是快乐的,作者看到了它,并做了合理丰富的想象,也感到了快乐。
(2)从“村民和谐生活”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可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等关键词句,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友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融洽。
大家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
初中微型课获奖教案
![初中微型课获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966c0f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c0.png)
初中微型课获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理解,使学生掌握《背影》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增强家庭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背影》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2. 分析父亲的形象,体会父爱的伟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背影》的写作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情感。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父亲的形象,引导学生从细节描写中感受父爱的伟大。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亲情故事,感受家庭的温暖,培养感恩情怀。
6. 小结作业: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
五、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音乐、图片等手段,营造温馨的氛围,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学习。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对父爱认识的深化,家庭观念的增强。
3. 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感恩情怀的培养。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背影》,感受父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微课微教案【优秀9篇】
![微课微教案【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9c757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8.png)
微课微教案【优秀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微课微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微型课实践教学设计(3篇)
![微型课实践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79076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e.png)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微型课实践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具有教学时间短、内容集中、形式灵活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设计旨在通过微型课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微型课实践教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了解微型课实践教学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微型课实践教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1. 微型课实践教学的基本概念:介绍微型课实践教学的定义、特点、类型和作用。
2. 微型课实践教学的原则:阐述微型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如实践性、创新性、针对性、综合性等。
3. 微型课实践教学方法:介绍微型课实践教学的具体方法,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实验、小组讨论等。
4. 微型课实践教学评价:讲解微型课实践教学的评价方法,如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微型课实践教学的成功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微型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2. 讲解微型课实践教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结合实例,讲解微型课实践教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微型课实践教学的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微型课实践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实践过程、方法、成果等,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4.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微型课实践教学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某一微型课实践教学主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6.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微型课实践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反思自己的实践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微课教案(集合12篇)
![小学微课教案(集合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6c175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cb.png)
小学微课教案(集合12篇)小学微课教案第1篇第1部分学习目标:队列队形训练学习内容:军训常规内容重点:向左向右看齐难点:齐步走学习步骤:一、动作训练(5课时)1立正2稍息3跨立4向右转5向左转6向后转7向左看齐8向右看齐9向中看齐10蹲下11起立12报数13站军姿14紧急集合15解散16军礼17欢迎仪式二、队列训练(3课时)1正步走2齐步走3跑步走4上前一步走5上前三步走6原地踏步走7向两边踏步散开8向左边踏步散开课后小结:1、在进行50米快跑的练习中要注意辅助练习动作的正确性、2、注意及时的纠正学生的摆臂动作、第2部分学习目标:掌握快速跑的动作学习内容:队列练习50米快速跑重点:在练习中能很好的发挥速度难点:在发挥速度的同时要注意正确的动作学习步骤:一、情景导入教师活动:1、组织复习队列练习、教师提出练习的要求、2、进行集体的练习、以四列队形进行练习、教师呼口令并提醒存在的问题、同时时常的要提醒动作的要领、3、领做蛇行的队列练习、要求练习时队伍整齐、间隔距离相同、学生活动:1、自己要领会齐步走的动作要领,并在练习中体现、2、能够跟随教师的口令很好的完成练习、3、在做蛇行队列练习时能很好的掌握要领并在练习中体现、组织:四列横队一路纵队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重点:在练习中能很好的发挥速度难点:在发挥速度的同时要注意正确的动作教师活动:1、带领同学们做一些准备活动。
高抬腿,加速跑。
教师要及时的纠正准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2、复习蹲锯式起跑的动作。
3、两人一组进行蹲锯式起跑的练习4示范加速跑的动作,并提醒加速跑的动作、5、分组进行加速跑的并采用蹲锯式的起跑。
学生活动:1、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的作好准备活动。
让身体尽快的进入状态2、要根据蹲锯式起跑的动作来复习。
并要灵活的运用要领。
3、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奔跑出自己的最快的速度。
同时要用正确的奔跑姿势。
4、在练习时要注意发挥蹲锯式起跑的作用。
组织:四路纵队和散点队形三、放松身心,结束本课舞蹈:《幸福与拍手》学生自由散开在老师周围,开心的放松身体。
微课教学设计优秀8篇
![微课教学设计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ceca5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a.png)
微课教学设计优秀8篇微课微教案篇一微教案本课是人教版pep教材小学三年级下册,at the zoo单元中的一部分内容。
本课时主要学习it has句型的运用,动物园贴近学生生活,因此教师可以展开贴近生活的教学活动,进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交流的能力。
三年级的学生通过了一学期的英语学习,对英语这种外来语有了初步的认识,词汇和句型也有了简单的积累,通过之前的学习,能够初步说出一些动物名称。
掌握句型it has...在实际情境中的运用。
step1热身/复习(warm-up)1、学生抢答动物园中动物名称 step2呈现新课(presentation)1、学生听录音,并回答what animal do they talking about?引出本节课师生讨论的动物——大象。
2、通过描述图中的动物,引出短语如a long nose,a short tail, small eyes and big ears引导孩子理解。
3、引导孩子们猜测it has 的意思。
4、总结本节课大象的特点。
step3趣味操练(practice)1、出示其他动物并尝试用it has去描述其特点。
2、布置作业,在实际情境下的运用。
微课微教案篇二一、课题比多少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节的内容,主要内容是认识”“>”“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描述数的大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探究的精神,从而产生浓厚的学科学习兴趣;2.认识“>”“四、课型新授课五、教学重点1.认识“>”“2.一一对应方法的应用六、教学难点1.认识“>”“七、教学方法发现法任务驱动法八、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九、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今天天气格外晴朗,森林的好多小动物们带着食物都去野外郊游啦。
看呀,这几只小兔子正在草坪上有说有笑呢,小朋友们,你们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它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让我们数一数,分别把它列举出来吧?3.带领列举,提出问题ppt呈现列举的兔子水果的相关图片,再提出问题:“看看兔子和苹果,你们发现了什么?” 3.学习新知,层层推进兔子有四个,苹果也有四个,兔子和苹果一样多,写作4=4,解释“=”含义。
十分钟微型课教案
![十分钟微型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b5464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f6.png)
十分钟微型课教案教案标题:十分钟微型课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记忆新的知识点。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 学生能够合作与互动,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重点教授某一特定的知识点,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巩固与运用。
教学步骤:1. 导入(2分钟)- 制作一个简短的开场视频或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3分钟)- 以简明扼要的方式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使用图表、示例或实物等帮助学生理解。
3. 案例分析(2分钟)- 提供一个与知识点相关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小组合作(2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代表向其他小组成员解释并演示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案例中的问题。
5. 总结与展示(1分钟)- 邀请每个小组的代表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案,并与全班一起总结所学知识的关键点。
教学评估:在小组合作环节中观察学生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此外,通过学生的解决方案展示和总结环节,了解整个班级的学习情况。
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可以布置相关的练习或作业,并在下节课进行检查和讨论。
教学资源:- 开场视频或故事- 图表、示例或实物- 案例分析材料- 小组合作指导材料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确保教学步骤的流畅性和时长的掌控。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和表达。
此外,教师还应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微课的教案8篇
![微课的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39399b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8.png)
微课的教案8篇微课的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校园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二、教学目标: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2、对学生进行校园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安全和交通安全等教育。
3、进让学生了解常遇到的安全问题及注意事项,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校园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并出现危险的情况下保护自己。
三、教学过程:一、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1、学生讨论。
作为小学生,我们应从哪些方面注意安全?2、集体归纳: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3、下面就请同学们分别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做才叫注意安全。
二、交流安全注意事项(一)人身安全在校安全问题1、按时到校离校学生上午上学时间是7:40,中午是1:50,不得提早到校,进校时应衣着整洁,穿好校服,佩戴好红领巾,背好书包。
放学及时回家不耽搁,不得随意在学校逗留。
上课不迟到,不早退。
因病、因事做好请假手续,不随便、无故缺课,不旷课。
2、课间纪律课间在班内或楼道内不做危险游戏;上下楼梯靠右行;上厕所或者打水做到文明有序。
3、不去危险场所,专用教室未经允许不得进入。
4、上学不带危险用具,手工劳动如需带剪刀类用品,必须严格按照要求使用。
5、劳动时,不挥舞劳动工具,以免误伤他人;6、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特别是吸毒者;7、课外不玩火,不随意动学校插销和电器校外安全问题1、放学直接回家,不在校外逗留,有事延迟回家必须和家长打招呼。
2、不去危险场所游玩。
3、不去网吧等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场所。
4、不与陌生人来往,遇到主动搭讪的陌生人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
(二)食品安全教育1、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
2、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3、早餐尽量在家里吃饭,尽量不买校外食品,除水果外,不得将零食带到学校。
(三)交通安全1、行走时应怎样注意交通安全,并联系实际当前学生行走时存在问题。
①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靠路右边走。
微型课堂教育教案模板及范文
![微型课堂教育教案模板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3921e3f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17.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知识点)。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知识点)进行(能力训练)。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知识点)的兴趣,培养(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重点知识:(知识点)。
2. 重点能力:运用(知识点)进行(能力训练)。
三、教学难点1. 难点知识:理解(知识点)的内涵。
2. 难点能力:将(知识点)应用于实际情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入(知识点)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讲解(知识点)的基本概念、特点、应用等。
3. 能力训练:通过(能力训练)活动,让学生运用(知识点)。
4. 总结回顾:回顾(知识点)的重点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5. 作业布置:布置与(知识点)相关的作业,加深理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情况。
2. 能力训练:评价学生在能力训练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二、范文课题:小学数学——《认识分数》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分数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重点1. 重点知识:分数的意义、读写方法。
2. 重点能力:分数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难点1. 难点知识:理解分数的意义。
2. 难点能力:分数的加减运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讲解分数的意义、读写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
3. 能力训练: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总结回顾:回顾分数的意义、读写方法、加减运算规则,巩固学习成果。
5. 作业布置:布置与分数相关的练习题,加深理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情况。
微课的教案通用6篇
![微课的教案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26bbf0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2.png)
微课的教案通用6篇微课的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1、编辑指导思想低年级美术造型与表现,主要是引导学生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简单找到的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这是一节动手课,目的在于培育学生的制作力量。
通过对旧画报、海报、旧挂历、蜡光纸进展粘贴、剪刻等方法进展制作。
学生剪贴画时,思维活动贯穿整个取材、撕、摆、组合、粘贴的全过程,犹如积木嬉戏一样是一种手、脑、眼的综合训练。
课本第38页展现了学生剪贴的各种作品,风格多样,稚拙好玩,充分表现出小喜爱生活的情感。
2、⑴、教学内容与目标a、显性内容与目标尝试使用不同纸材,体验造型欢乐。
b、隐性内容与目标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对生活的喜爱。
⑵、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在美术嬉戏中尝试用不同纸材撕贴一幅《美丽的建筑》。
难点: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纸材给予作品的不同感受。
3、学习材料废旧挂历纸广告纸蜡光纸剪刀固体胶等。
二、教学设计1、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教学方法⑴学生介绍自己最喜爱的建筑今日学习《美丽的建筑》,这里的建筑主要是指房子,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见过各种各样的房子,请你和四周的小朋友自由沟通一下,说说你见过的最美丽的房子是什么样的?请几名同学用自己宠爱的方式(说说、画画)向大家介绍自己最宠爱的建筑。
⑵观赏不同风格的建筑图片人类最初的建筑物是遮风避雨的住宅,虽然较其简陋,但它分散了人的劳动与制造,使人感到舒适和安全。
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人们在追求有用功能的同时,还要求它的形状和空间更加完善和抱负化,由于不断地追求和制造,使中国的建筑艺术形式多样,并且具有鲜亮的风格。
师生共同观赏建筑图片,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建筑的名称,回忆在哪儿见过,观看建筑的外形、颜色、装饰特点。
天坛祈年殿》北京三层圆顶、蓝色琉璃瓦、红色门窗、白色的基座和栏杆。
天安门城楼》北京宏伟壮美,金碧辉煌,红墙黄瓦、雕梁画柱高台基、大屋檐、多圆柱屋顶多样,等级清楚屋脊“仙人”、“走兽”。
小学语文微型课教案万能模板5篇
![小学语文微型课教案万能模板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da2f0f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7b.png)
小学语文微型课教案万能模板5篇一、教学背景在语言文字标准化大背景下,帮忙学生解决应用“的地得”的怀疑与困难。
二、设计思路针对学生对于“的地得”的误用与无视绽开教学,标准构造助词“的地得”的使用。
根据“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的思路绽开教学,总结归纳优化的方式方法。
三、教学目标1、知道“怎么样的什么、怎么样地干什么、干得怎么样”三种固定搭配。
2、把握“的、地、得”的区分与联系。
3、运用小儿歌“动前土、名前白、行动后面双人来”的口诀帮忙正确使用“的、地、得”四、教学重难点1、知道“的、地、得”的区分。
2、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的、地、得”五、教学时间8分钟微课堂六、教学适用对象义务教育九年制内的学生七、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录屏软件八、教学设计与过程开场白:你们好!我是来自文一街小学文一校区的语文教师金颖,以下是我的微课作品《“的、地、得”的区分与使用》(一)问题与怀疑1、重要性同学们,汉字中的“的地得”作为一级字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常用字,经测算,每100个汉字中就会消失四次。
可是,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却常常出错!你瞧!2、错误使用案例的订正(1)使用错误:由于我地表现好,教师快乐得嘉奖我一颗星,信任我会表现地更好!疑问:这个句子哪里出问题了呢?(2)订正错误:由于我的表现好,教师快乐地嘉奖我一颗星,信任我会表现得更好!释疑:原来正确答案应当是这样的!3、过渡质疑:我们该如何正确使用?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区分“的、地、得”呢?抓紧来找找它们的区分与联系吧!img alt=关于语文微课教案设计 src=(二)区分与联系1、一样之处:原来它们都是念轻声“DE”,都是构造助词,起连接作用。
2、不同之处:但是它们的搭配及用法却各不一样。
(1)怎么样的什么(2)怎样样地干什么(3)干得怎么样3、区分的方式与方法:小儿歌小结:动前土,名前白,行动后面双人来(三)稳固操练1、练习稳固(1)形近区分悄悄的()河面悄悄地()写字欢快的()山谷欢快地()唱歌满足地()点头满足的()作品(2)类别区分1)跑得飞速飞速地跑2)开心的旅行旅行得开心3)剧烈的渴望剧烈地渴望(3)综合杂糅小雏鹰飞到大树的上方,快乐地喊起来:“我真的会飞啦!而且飞得很高呢!小结:能填对这个句子的你确定就已经学会它们的用法了!2、特别状况质疑:假设遇到特别状况怎么办呢?我从书包里拿出书交给她们,她们快乐得围着我跳起舞来。
新小学数学微课教案范文通用6篇
![新小学数学微课教案范文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fcb46a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51.png)
小学数学微课教案范文通用6篇5小学数学微课教案范文第一篇1.导入环节:微课使用了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了一厘米的长度,然后又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一厘米有多长。
这个环节相当细致,有理论有实践,几乎等同于讲新课了,不过设计者的精细用错了位置,3分钟的微课,导入环节用去了1分15秒,后面的讲授很显然要收到影响。
2.讲解新知环节:(1)微课通过测量一个不足厘米笔记本的厚度,启发学生探寻"比厘米还小的单位",通过数小格的个数,得知一厘米等于10毫米。
这一点是很巧妙的,问题从实践中来,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但是在数小格之前,就告诉学生"厘米包含了10个小格",然后再去煞有介事的数。
答案已经呈现,下面的实践还有意义吗?(2)知道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一毫米的之后,教师便迫不及待地去测量笔记本的厚度,全然忘掉了微课的学习任务"认识毫米",知道一个小格的长度是一厘米就算是认识了吗?在复习旧知环节,认识厘米的时候还可以联系实际让学生直观认识一厘米的长度,到了讲授新知环节,认识毫米的时候,就不能联系实际了,来个直观感受吗?除了直观感受,毫米在尺子上的刻度线特点,也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下:表示毫米的线都比较短,中间较长的是5毫米刻度线。
这样充分认识之后,后面的测量活动就非常好开展了。
磨刀不误砍柴工,一定要把学生的刀磨快了,再去实践。
例如这个笔记本的厚度,知道了中间那个较长的刻度线是5毫米之后,根本不用数8个格,数三个就可以了。
3.练习环节:这一环节,测量的是蜜蜂的长度,根据情景设计还是一只活着的小蜜蜂。
既然是教学生测量,那么在案例上就要想想学生能不能有这个条件去实践。
对不起,这个环节学生是无法跟着参与的,总不能先暂停视频,然后到花丛中抓一个活着的小蜜蜂,再来测量吧。
不是我求全责备,制作微课时尽量想着学生跟着实践,不能想当然。
总评:从技术上来说是一节无可挑剔的微课,教师语言、师生对话,设计得都非常出色。
15分钟语文微型课教案
![15分钟语文微型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65238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04.png)
15分钟语文微型课教案15分钟语文微型课教案(一)《错误》教学目标:1、学会分析诗中的意象,感受意象美。
2、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三、教学时数:15分钟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一种错误是美丽的,在郑愁予的笔下被刻画得入木三分,无论是语言还是结构,都是那么美丽,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受这首诗中的意象美。
(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详细地讲过何为意象,这里不再多做补充。
) (二)、范读诗歌,引领学生进入诗境(三)、回顾故事:江南小城的春天,一位女子为爱人痴痴等待的容颜比春天更加美丽,青石板的街道上响起达达的马蹄声,女子以为是她的爱人归来了,但她还没来得及揭开窗帷,马蹄声已经渐渐远去了,这不是归人,只是一个过客而已。
(这原本可以说是一个很简单又很古老的故事,但郑愁予使用了一系列的意象进行描写后,就化腐朽为神奇,使它变得很美很美)(四)、找出诗中描写“女子”所选用的意象明确:按顺序整理是:“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柳絮不飞”“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向晚”“春帷不揭”“小小的窗扉”(五)、具体分析1、莲花的开落(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1)纯洁,回忆学过的与莲花有关的*,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说明莲纯洁,这里作者用莲来比喻江南女子的纯洁和柔美。
(2)“莲”与“怜”同音,是爱的意思。
《西洲曲》:“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郎和莲有关,莲代表着思念。
作者在这里借用了古诗中的意象,展现了一位等待归人的女子的形象。
扩展:其实,以花喻人,在古典诗词中比比皆是,把美丽的容颜比作莲花,更是不乏其例。
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芙蓉在唐代即指莲花,容颜像莲花一样美丽,眉毛如杨柳弯弯,面对这样的佳人,却要与之分别,怎么能不泪流呢?这里分明含有一种伤感之情。
初中微型课教案(精选2024)
![初中微型课教案(精选2024)](https://img.taocdn.com/s3/m/60bdffe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8.png)
分析学生的成绩分布和答题情况,找 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和需要重点关注的 问题。
评价标准制定及调整
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制 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包括知识 点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 等方面。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反 馈,适时调整评价标准,确保 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与同行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 借鉴他人的经验和做法,不断 完善评价标准,提高评价质量 。
07
反思与改进方向
本次微型课效果评估
教学目标达成度
通过课堂表现和课后测试,评估学生是否达到预 设的教学目标。
学生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参与程度 和兴趣。
教学效果反馈
收集学生和听课教师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本次微 型课的评价和建议。
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方向
教学内容安排
分析教学内容是否过于紧凑或松散,是否需要调整教学顺序或增减 教学内容。
提高练习
在基础练习的基础上,增加难度,设计提高练习题,帮助学 生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总结环节设计
知识总结
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学习反思
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学习方法和经验,为后续的学习提供借鉴。
04
学生参与与互动
提问策略制定
针对性提问
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和需 求,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 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 参与到课堂中来。
适用年级和学科范围
年级
初中各年级均可适用,可根据学生年 龄和认知水平选择相应的微型课内容 。
学科
微型课适用于各个学科,特别是数学 、语文、英语、科学等主要学科。同 时,也可以根据学校特色和课程设置 ,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微型课。
微型课模板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微型课模板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8e8f8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f.png)
微型课教学设计微型课模板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微型课模板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板块:学情分析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课堂学习过程就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
充分抓住同学的心理特点。
八年级的学生由于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逆反心理较重,往往把母亲的叮咛当成唠叨。
借助这篇美文,让学生感受亲情,唤起内心深处对母亲的爱。
第二板块:教材分析(一)、说教材《我的母亲》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选自《胡适文集》中的《四十自述》。
体裁是传记.作者通过朴实真切的语言,抒写了怀念母亲的感情,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社会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表现了一代人的生活感悟和血浓于水的亲情!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描写人物的,有的是传记,有的是回忆录,跟我们生活非常贴近,借助这篇美文,希望能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母亲深深地眷恋。
同时感受人间温暖,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并且理解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力目标1.理解文意,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
2.学习本文自然、质朴而又含意丰富的语言。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亲情,引导学生关心家庭,关心父母,培养他们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感,帮助他们形成尊重别人、关心别人、珍惜幸福的人生态度。
(三)教材重难点教学重点(1)概括事件和母亲形象特点(2)感悟作者对母亲感激之情教学难点品味自然、质朴,但又含意丰富的语言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识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语言。
第二课时:课外的延伸,拓展视野,丰富语文素养。
第三板块:教法学法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我运用“自主阅读”教学法和“主问题引领”教学法。
小学微型课教案-2024鲜版
![小学微型课教案-2024鲜版](https://img.taocdn.com/s3/m/132c13c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8.png)
2024/3/28
1
目录
2024/3/28
• 教学目标与要求 • 教学内容与步骤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评价方式与标准 • 备课资料准备及来源 • 注意事项及应对策略
2
01
教学目标与要求
2024/3/28
3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基本的概念、原理和公式,理解相关知 识点的内涵和外延。
小组合作探究策略
明确任务
为每个小组分配明确的探究任务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 活动中。
展示评价
让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展示探究成 果,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评价和 建议,促进共同进步。
01
合理分组
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等因素, 将学生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 内的学生具有互补性。
02
03
合作交流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讨 论和交流,分享彼此的观点和想 法,促进思维的碰撞和融合。
2024/3/28
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9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参与度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将教学内容与学 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 设计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求
,增加课堂趣味性。
知欲和探索精神。
2024/3/28
2024/3/28
12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2024/3/28
13
启发式教学法应用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 生主动发现问题,激发他们的思
考兴趣。
2024/3/28
启发学生思考
利用比喻、类比等手段,帮助学生 理解抽象概念,启发他们深入思考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型课教案——古诗《泊船瓜洲》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泊船瓜洲》。
2、通过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人借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二、课前准备:课件
三、课前预习:
1、了解诗人王安石的生平。
2、收集思乡的古诗词。
四、教学过程:
导入:
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最璀璨的一颗明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泊船瓜洲》。
(一)知诗人,解诗题
1、简介诗人
这首诗的作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故世人又称王荆公。
北宋临川人,所以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文集》等。
2、剖析题意
(1)这首诗是作者从江西出发,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瓜洲时写下的。
(简介瓜洲: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
)
(2)诗题中的“泊”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是停靠、停泊的意思,作动词,所以读“bo”,“泊船瓜洲”的意思就是诗人把船停靠在瓜州这个地方。
(二)抓字眼,明诗意
过渡:此时,诗人就在离自己故乡不远的瓜洲,他写下这首诗,想说什么呢?请同学们先听一下范读。
(课件播放)
1、中国的汉字不同的意思有不同的读音,“间”在这里是“间隔、隔开”的意思,所以应读四声“jian”。
“京口瓜洲一水间”,同学们,你能想象出这两个
地点的位置吗?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课件显示地图)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与之一水之隔,在长江的南岸。
2、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看第二句,“钟山只隔数重山”(出示课件)。
3、体会“一水、只、数重”。
京口与瓜州仅仅一江之隔,而钟山与京口之间也只隔着仅仅几座山,从这几个词中我们就能够体会到此时诗人感觉家乡离自己并不遥远。
4、诗人望着家乡,他又看到些什么呢?“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以南的岸边,明月啊,你什么时候能照着我回到自己的故乡。
(三)入诗境,悟诗情
过渡:读到这,一个“还”字让我们知道了,作者抒发的是思乡之情。
那么究竟是什么触发了作者这种情感呢?让我们走入诗人的环境,见诗人之所见,想诗人之所想,看看能不能与诗人产生共鸣。
1、体会“绿”字之妙
诗中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春风又绿江南岸”,温婉多情的江南,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绿”。
其实,诗人曾用过“满”“到”“过”十几个字,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定为“绿”。
诗人为何独独钟情于一个“绿”字呢?“绿”本是形容词,在这里却用作了动词,不仅点明了季节——春风已过,还仿佛给读者送来了一幅春意图——满眼的绿色,成行的碧树,荡漾的春水,烂漫的桃花,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
2、结合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感情
从地理位置而言,江南春天固然早于江北,但也不可能一江分成两世界,那诗人为什么只看到了江南的美景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课件出示: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改革家,任宰相期间,积极推行变法。
变法对富国强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守旧派反对改革,制造谣言诬蔑他,设计陷害他,王安石被逼辞去宰相之职。
一年后宋神宗深感变法少不了王安石,于是王安石又被恢复了相位,但仕途的坎坷,官场的黑暗,前途的迷茫,让王安石很不情
愿去复职,他两次请求辞去宰相之职,但宋神宗都不准。
1075年春,迫于无奈,王安石只好勉强上任。
北上京城途经瓜洲时,他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泊船瓜洲》。
)
3、总结:因为诗人平生际遇和此时境况,使得诗人所思尽在故乡,尽在故乡中那些熟悉的亲人邻里,那些太平安稳的幸福生活,故诗人眼中、心中只有江南的温暖春景,所以才会发出“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
是啊,都说月圆人团圆,望着天空中皎洁的明月,让此时身不由己的作者如何不思念自己的家乡呢?(四)归纳学法,拓展学习
1、过渡:同学们,这首诗我们学习完了,但“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学习的过程。
首先,我们了解了诗人王安石,理解了诗题的意思(课件:知诗人,解诗题);其次,通过抓住关键的字,理解了诗歌的内容(课件:抓字眼,明诗意);最后通过了解作者的经历以及写作背景,领悟了诗人的感情(课件:入诗境,悟诗情)这就是欣赏诗歌的方法(课件:欣赏诗歌)
2、拓展阅读余光中《乡愁》
过渡:王安石与南京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一位被称之为“乡愁诗人”的现代诗人——余光中也与南京关系密切。
曾因《乡愁》一诗引起轰动,推荐大家课后阅读。
五、习题设计
1、推敲文字
(1)旺浓闹红杏枝头春意()
(2)动拂翻皱起风乍起,吹()一池春水。
2、默写古诗
3、作者把思乡情藏在哪些文字里了?
六、板书设计
欣赏诗歌
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明诗意
入诗境,悟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