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新志-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中低阶煤层气勘探潜力分析-7.30修改(1)

合集下载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接铭训【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年(卷),期】2010(030)006【摘要】鄂尔多斯盆地东缘蕴藏着丰富的煤层气资源,预测1 500 m以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约9×1012m3,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近期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为弄清该区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前景,在综合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系地层,主力煤层的构造、分布.煤储层的物性、饱和度等煤层气基本地质条件及煤层气资源情况的基础上,认为该区的煤层具有较好的含煤性、含气性和可采性;结合煤层气勘探开发实践,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勘探开发有利区进行了整体评价,提出了渭北区块的韩城一合阳井区、临汾区块的午城一窑渠井区、吕梁区块的柳林一三交井区、吕梁区块的保德一神府井区是4大煤层气富集区.结论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资源探明率和资源转化率、勘探程度均较低,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广阔,具有商业化产气能力和形成大型煤层气田的条件,必将成为全国煤层气规模化、产业化、商业化运作的"甜点"区.【总页数】6页(P1-6)【作者】接铭训【作者单位】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储层地应力状态及其对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影响 [J], 李勇;汤达祯;孟尚志;吴鹏;;;;;;;;;2.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楼区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 [J], 宁正伟;王明寿3.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前景 [J], 匡立春; 武瑾; 张磊夫; 施振生; 郭雯; 张素荣; 董大忠; 何文渊; 温声明; 孙莎莎; 李树新; 邱振; 廖新维; 李勇4.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储层地应力状态及其对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影响 [J], 李勇;汤达祯;孟尚志;吴鹏5.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区块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天然气低产原因剖析 [J], 徐延勇;韩旭;张兵;陆小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层)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难点与对策》范文

《2024年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层)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难点与对策》范文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层)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难点与对策》篇一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难点与对策一、引言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煤盆地之一,其东缘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然而,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勘探开发技术难度大等因素,其开发利用仍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将重点探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的理论技术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该地区的煤层气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背景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主要的煤炭资源区之一,其东缘地区地质构造复杂,煤层气资源丰富。

随着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该地区煤层气的开采潜力逐渐显现。

然而,由于地质条件、储层特性等因素的影响,深部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仍存在诸多技术难点。

三、理论技术难点1. 地质条件复杂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地区地质构造复杂,煤层气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导致勘探难度大。

同时,深部地层压力高、温度高,对钻井工程和采气工艺提出更高的要求。

2. 储层特性差异大不同地区的煤层气储层特性差异大,包括煤阶、孔隙结构、含气量等。

这些因素导致同一地区不同井位的开采效果差异明显,增加了勘探开发的难度。

3. 钻井工程难题深部煤层气钻井工程中,需要解决井眼稳定、井壁坍塌、漏失等工程难题。

同时,高温高压环境对钻井液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以确保钻井工程的顺利进行。

4. 采气工艺挑战深部煤层气采气工艺面临诸多挑战,如如何有效降低地层压力、提高采收率、防止水淹等。

此外,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煤层气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对策与建议1. 加强地质勘探针对地质条件复杂的难题,应加强地质勘探工作,充分利用地震、测井等手段,提高储层认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加强基础研究,揭示煤层气的生成、运移、聚集规律,为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2. 优化钻井工程工艺针对深部地层压力高、温度高的特点,应优化钻井工程工艺,选用适合的钻井液和完井方法,确保井眼稳定和井壁安全。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层)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难点与对策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层)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难点与对策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层)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难点与对策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层)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难点与对策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关注,煤层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逐渐受到重视。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层)煤层气资源丰富,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

然而,由于地质条件复杂且储层特征多样,该区域煤层气勘探开发面临着理论和技术上的一系列难题。

本文将讨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层)煤层气勘探开发的理论技术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层位难点及对策1. 煤层分布不均匀: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分布不均匀,需要通过精细的层位勘探,提高勘探成功率。

采用高密度的地震勘探,结合各种地质、地球化学方法,确保煤层气储量的准确评估。

2. 煤层连通性差:煤层气储层有很高的渗透性差异,导致煤层之间的连通性差,难以全面开发利用。

因此,需要采用压裂、水平井和冲击孔爆破等技术手段,提高煤层气井的连通性,增加开采效率。

二、储层难点及对策1. 煤层孔隙度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层)煤层气储层孔隙度低,渗透率较小,难以实现可持续性开采。

需要采用地面化学药剂和低渗透压裂液技术,增加储层孔隙度,提高气藏透气性。

2. 煤层中的水气共存: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层),煤中的水气共存现象较为普遍,增加了煤层气开采的难度。

可采用抽采、降压和注水等方法,有效地减缓煤层水气共存对煤层气开采的不利影响。

三、开采难点及对策1. 参数评价准确性低:由于储层特征复杂多样,现有的参数评价方法通常难以准确地评估煤层气资源潜力和开采量。

因此,应充分利用先进的地球物理勘探仪器,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和数学统计方法,提高参数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开采技术成本高: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层)煤层气开采技术成本较高,投资回报周期较长。

需要进行技术研发,提高开采效率,降低成本。

在此基础上,政府应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激励,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

《2024年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层)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难点与对策》范文

《2024年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层)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难点与对策》范文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层)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难点与对策》篇一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难点与对策一、引言鄂尔多斯盆地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基地,其东缘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然而,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所面临的挑战和难点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理论技术难点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概况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地处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煤层赋存条件复杂,煤层气资源丰富。

然而,由于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埋藏深、储层非均质性强等因素,使得深部煤层气的勘探开发面临诸多挑战。

三、理论技术难点1. 地质构造复杂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地质构造复杂,煤系地层褶皱、断裂发育,导致煤层气赋存状态难以预测。

同时,煤层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关系密切,对煤层气的生成、运移和保存具有重要影响。

2. 煤层埋藏深深部煤层埋藏深度大,地应力高,导致钻井工程难度大,易发生井漏、塌孔等工程事故。

此外,深部煤层气储层压力高,对储层保护和排采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储层非均质性强煤层气储层非均质性强,导致储层渗透性差异大,给煤层气的开采带来了困难。

同时,煤层气储层的物性参数变化范围大,对开发参数的选择和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勘探开发技术不成熟目前,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技术尚不成熟,缺乏有效的勘探手段和开发技术。

此外,现有技术难以满足高产量、低成本、环保等要求。

四、对策与建议1. 加强地质研究针对地质构造复杂的问题,应加强地质研究,深入分析煤系地层褶皱、断裂等地质构造特征,掌握煤层气的赋存状态和运移规律。

同时,应加强煤层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为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2. 优化钻井工程针对煤层埋藏深的问题,应优化钻井工程设计,采用合适的钻井工艺和设备,提高钻井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应加强储层保护技术研究,防止井漏、塌孔等工程事故的发生。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

作者简介:接铭训,1956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长期从事煤层气勘探开发生产及研究工作,曾任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现任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地址:(100028)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金星园8号楼中油昆仑大厦B 座。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接铭训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接铭训.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天然气工业,2010,30(6):1 6.摘 要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蕴藏着丰富的煤层气资源,预测1500m 以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约9 1012m 3,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近期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

为弄清该区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前景,在综合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系地层,主力煤层的构造、分布,煤储层的物性、饱和度等煤层气基本地质条件及煤层气资源情况的基础上,认为该区的煤层具有较好的含煤性、含气性和可采性;结合煤层气勘探开发实践,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勘探开发有利区进行了整体评价,提出了渭北区块的韩城 合阳井区、临汾区块的午城 窑渠井区、吕梁区块的柳林 三交井区、吕梁区块的保德 神府井区是4大煤层气富集区。

结论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资源探明率和资源转化率、勘探程度均较低,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广阔,具有商业化产气能力和形成大型煤层气田的条件,必将成为全国煤层气规模化、产业化、商业化运作的 甜点 区。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 煤层气 资源量 单井产量 勘探开发前景 富集区 大型煤层气田 DOI:10.3787/j.issn.1000 0976.2010.06.001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煤层气资源最丰富的盆地,盆地东缘行政区域隶属内蒙古、陕西、山西3省(区),北起内蒙古准格尔市,南抵陕西铜川县 韩城市,西起陕西神木县 佳县 宜川县一带,东至盆地边界,主体沿黄河流域呈南北向分布,南北长逾560km,东西宽50~200km,面积约8 104km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在鄂尔多斯盆地可供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区块总面积约8.8 104km 2,利于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盆地的东缘,由南向北分为渭北、临汾、吕梁3大含气区块,其中煤层埋深在1500m 以浅的煤层气地质资源量约9 1012m 3。

鄂尔多斯盆地低变质煤的煤层气抽采潜力-以彬长大佛寺矿为例

鄂尔多斯盆地低变质煤的煤层气抽采潜力-以彬长大佛寺矿为例

t o ni r uf eet c o i . epr e it f t f h j re sal i h h T ee h pt tl o r c x at n i hg T e a ly a o o em o t gt ef s i . s e e af s a r i s h h m b i c r t a r a S g h
2.S a n iBic a g Mi ig Gru t C ,S a n i71 0 0;3.Dau s n h a x n h n nn o p L d. o. h a x 2 0 f o iMie, S a n i h a x
Bnea gM n gG u ,Sani 150 i hn ii r p hax 7 30 ) g n o
第 8卷 第 5 期
21 年 1 01 0月
中国煤层气
C NA HI C0ALB ED 删 M A NE
Vo . 18 No. 5
0c b r 2 】 t e .0l o
鄂尔多斯盆地低变质煤 的煤层 气抽 采 潜力 一以彬长大佛寺矿为例
张培河 原德胜 张进军
( .中煤科工集 团西安研究 院,陕西 1 705 ;2 104 .陕西彬长矿业集 团有 限公 司,陕西 730 ) 150 720 ; 100 3 .陕西彬长矿业集 团有 限公 司大佛寺矿 ,陕西
Z a g P ie h n eh , Yu n De h n 2 a seg

Z agJ jn hn i u3 n
( . i eerhIstt o hn ol eh o g 1 X a R sa tue f iaC a T cnl y&E g er gG u o , hax 7 0 5 ; n c ni C o ni ei r pC r S an i 0 4 n n o p 1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差异及影响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差异及影响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差异及影响因素吴见;汤达祯;李松;任鹏飞【摘要】Based on the coal reservoir in eastern margin of Ordos basin,by vitrinite reflectance measurement and pressure mercury testing and cryogenic liquid nitrogen adsorption experiment,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pore structure were discussed and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the porosity of coal reservoir in the study area is low,and the trend of the north to south is obviously lower.The coal reservoir is mainly based on the transitional pores and micro pores.BET of coal reservoir is 1.26m2/g,larger in the north.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inertinite,the degree of compression and secondary pore,BJH of coal reservoir is 0.003 41 mL/g.With the increase of coal metamorphism,the porosity,BJH and BET of coal rank had a trend of "high-low-high",and attained the minimal value when Rmax was 1.5%.With the increase of stress of coal reservoir,the micro pores were closed,and the number of other types of pores was reduced,and the content of transitional pores increased relatively.In coal,the pore types of the adsorption changed from the closed type to open type.The stress act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had strong control effect,which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large pores to CBM.%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镜质体最大反射率(Rmax)测试、压汞和低温液氮吸附实验等手段,探讨分析了煤储层孔隙结构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煤储层视孔隙度偏低,且自北向南呈明显降低趋势,煤储层的孔隙发育情况以小孔、微孔为主,煤储层的BET比表面积平均为1.26 m2/g,其中北部煤储层比表面积较大,煤储层BJH总孔容平均为0.00341mL/g;受惰质组相对含量、压缩程度及次生孔隙影响,随着煤变质程度的增加,煤岩的孔隙度、BJH总孔体积和BET比表面积呈现“大—小—大”的变化规律,当Rmax值为1.5%左右时,为最小值;煤储层随着所受应力的增强,微孔趋于闭合,其他各类孔数量均减小,整体上为小孔含量相对增加,煤中吸附孔隙类型由封闭型孔变为开放型孔,应力作用对煤岩的渗流孔隙的发育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煤岩中大孔对煤层气的贡献要优于其他孔隙.【期刊名称】《煤田地质与勘探》【年(卷),期】2017(045)005【总页数】8页(P58-65)【关键词】煤储层;孔隙结构;煤变质作用;应力【作者】吴见;汤达祯;李松;任鹏飞【作者单位】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11;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非常规油气分公司,北京10001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0.2煤是一种非均质的、各向异性的多孔物质,国内外学者长期以来将煤储层看成是由孔隙、裂隙组成的“双重孔隙”结构系统[1-2]。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楼区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楼区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楼区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宁正伟 王明寿(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11)摘 要:本文作者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楼区石炭、二叠系煤层的沉积特征和含气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该区内具有生成煤层气的物质基础和赋存地质条件。

以影响煤层含气性为重点,详细论述了煤层含气性特征,导致煤层含气性变化较大的主要地质因素是煤的演化变质程度、上覆有效地层厚度和上覆盖层条件。

综合本区煤储层特征及煤层气赋存地质条件,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可划分为有利区、较有利区两类。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楼区 煤层气 勘探开发 前景Prospect of CB M Exploration &Development in Shilou Areain Eastern Fringe of Ordos BasinNing Zhengwei,Wang Mingtao(China United Coalbed Methane Co.Ltd.,Beijing 100011)Abstract:Based on the current large quantity of information the authors have made a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the sedimentary charac teristics and gas -bearing capacity of coal sea ms of Carboniferous and Per mian Syste ms in Shilou area in the eastern fringe of Ordos Basin,and consider that there exists material foundation for forma -tion of coalbed methane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for occurrence of CB M.Focusing on fac tors that influence gas -bearing capacity of coal sea ms,the authors desc ribe in details the gas-bearing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sea ms.The major geological factors that lead to great variation of gas content of coal seams are:degree of metamorphism in evolution of c oal,the effec tive thickness and capping c onditions of the overlying strata.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reservoir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for occurrence of CB M,the prospects of CB M e 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 gories,namely,the favorable and fairly favorable zones.Keywords:Shilou area in eastern fringe of Ordos Basin;CBM;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prospect1 前言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楼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中部,煤层埋藏深度小于2000m 区分布面积约3500km 2。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中低煤阶煤层气理论技术创新与规模化应用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中低煤阶煤层气理论技术创新与规模化应用

附件:拟推荐2019年度国家奖提名候选项目情况一、拟推荐及参与2019年度国家奖提名候选项目提名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奖种: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二、项目情况介绍(一)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中低煤阶煤层气理论技术创新与规模化应用1.项目简介大力开发煤层气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是我国最大的煤层气富集区之一,资源量3.4 万亿方,占全国总量的9.2%。

该区煤层气勘探始于1991 年,壳牌等多家国际公司开展过多年勘探,均未取得突破。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属中低煤阶煤层气藏,煤层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勘探开发面临诸多世界性难题。

2009 年以来,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支持下,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多家单位开展攻关,创新形成了完整配套的中低煤阶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体系,取得了4 项主要技术创新成果:(一)创建了中低煤阶煤层气开发地质评价技术和经济有效煤层气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攻克了中低煤阶煤层气甜点区优选和井位优化难题。

(二)创新形成了煤层气丛式浅造斜钻完井和量化高效压裂技术,攻克了1000 米以浅煤层气低成本开发和高效增产难题。

(三)创建了气-水两相流双孔单渗理论模型,形成了煤层气双压箱型六段式排采技术和配套工艺,攻克了煤层气排采控制和上产稳产难题。

(四)创新形成了深煤层水平井套管完井分段压裂技术,攻克了1000 米以深煤层气开发技术瓶颈。

该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10 件,实用新型专利8 件,软件著作权13 件,制定国际标准1 项,行业标准2 项,出版专著3 部,发表论文60 篇。

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2项。

近3 年新增销售额72.63 亿元、新增利润44.27 亿元,减少碳排放601.85 万吨。

项目创新成果推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开发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累计新增探明储量2993 亿方,年产量由0.09 亿方增加到13.5 亿方,连续7 年上产稳产,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中低煤阶煤层气产业基地,加快了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为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增加清洁能源供应、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了重大贡献。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有利区块优选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有利区块优选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有利区块优选李贵红【摘要】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经过20 a的勘探开发,煤层气仍然没有实现产业化。

随着勘探资料的不断丰富,有必要对该区进行煤层气有利区块的优选和重新认识。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首先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埋深1500 m区域分为6个区块,选取煤层厚度、含气量、构造条件、水文条件、煤体结构、含气饱和度、储层压力梯度、渗透率和临界解吸压力与储层压力比9个参数作为区块优选指标,结合国内外及研究区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评价临界值。

将上述参数作为评价指标集合,以评价单元作为对象集,以有利、较有利和不利作为评级等级集合,然后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得到各评价单元的不同评价参数对评价等级的隶属度,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相对权重,最后得到了评价单元对评价等级的隶属度。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吴堡–柳林属于有利区,大宁–吉县和韩城属于较有利区,准格尔、府谷、河曲–临县属于不利区,吴堡–柳林的煤层气可采性好于大宁–吉县和韩城。

因此,建议将吴堡–柳林、大宁–吉县和韩城定为研究区煤层气优先开发区块。

%After 20 year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CBM industrialization hasn’t been realized in eastern Ordos basin. With the enrichment of CBM exploration data, it is necessary to select favorable blocks. In this paper, firstly, in combination with previous research, the area shallower than 1500m in eastern Ordos basin may be divided into six blocks, and 9 parameters were chosen as selecting index, such as coal seam thickness, gas content, tectonic condition, hydrologic condition, coal structure, gas saturation, reservoir pressure gradient, permeability and the ratio of critical reservoir pres-sure to the reservoir pressure; secondly, thecorresponding critical evaluation value was determined. The above 9 pa-rameters are set as the evaluation index aggregate, evaluation unit as the object aggregate, favorable, sub-favorable and unfavorable as rating level aggregate. Then by using the fuzzy mathematic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he membership degree to the evaluation grades of the evaluation parameters for each evaluation unit was obtained, and by using hierarchy analytic process, the relative weight of every index was obtained. Finally, the membership degrees to the evaluation rating wa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maximum membership degree principle, Wubao-Liulin was sorted as favorable area, Daning-Jixian and Hancheng as sub-favorable areas, and Zhungeer, Fugu, Hequ-LinXian as unfavorable areas, the CBM recovery in Wubao-Liulin is higher than that in Daning-Jixian and Hancheng, and Wubao-Liulin, Dan-ing-Jixian and Hancheng were proposed as CBM priority development blocks in eastern Ordos basin.【期刊名称】《煤田地质与勘探》【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5页(P28-32)【关键词】煤层气;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有利区块优选;模糊数学综合评判;层次分析法【作者】李贵红【作者单位】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7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一般来说,盆地各个区域煤储层的资源基础及可采性并不相同,煤层气“甜点”区一般不到盆地面积的10%。

8.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中深层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分析 - 王香增

8.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中深层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分析 - 王香增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中深层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分析王香增1王念喜1 胡玉杰1杜海峰1(1.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75)摘要: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煤盆地之一,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煤层气总资源量为107235.7×108m3,占全国煤层气总资源量的1/3。

其中,1000m以浅煤层气资源量为7597.2×108m3,占7%;1000~1500m煤层气资源量为38483.4×108m3,占36%;1500~2000m煤层气资源量为61155.1×108m3,占57%,中深层煤层气资源量巨大。

研究表明,盆地内广泛发育的石炭—二叠纪主要为中高变质烟煤和无烟煤,煤级高,因此煤层含气量也较高。

现今的勘探证实,盆地东南缘中深层煤层具有保存条件好、煤系地层压力高、地应力影响相对较弱的优势,为煤层气的聚集成藏及高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预示着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中深层;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至2009年底,已提交800m以浅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1700×108m3。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全区分布有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其中以山西组和本溪组为主要含煤层段,煤层气资源丰富。

盆地内埋深1000-2000m煤层气资源量达99638.5×108m3,占93%[1],盆地中深层巨大的煤层气资源预示着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

1 地质概述根据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石炭-二叠纪煤田煤资源普查资料,高煤化度的贫煤(11#)和无烟煤(4#)分布稳定,检测发现良好的煤层气显示;钻井在山西组、本溪组见煤层4层,煤层埋深1370-2560m,煤层总厚度在4.0-9.4m,具有东厚西薄的特点。

其中本溪组11#煤层、山西组4#、5#煤层分布稳定,单层厚度在2.5-6.0m。

1.1含煤地层及煤层本区含煤地层主要有上古生界石炭系上统本溪组、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煤系页岩气藏特征及勘探方向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煤系页岩气藏特征及勘探方向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煤系页岩气藏特征及勘探方向摘要本文首先综述了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煤系页岩气藏的特征,包括储层性质、藏层结构、地质特征、孔隙发育程度、气井增产、勘探成果等。

随后,着重分析了这一藏区的有利分布区、探明迹象、找气目标及勘探方向。

研究表明,该藏区中有望发现丰富的页岩气资源,但需深入研究才能取得更好的勘探效果。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煤系,页岩气藏,勘探方向正文一、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煤系页岩气藏特征1.1 储层性质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煤系页岩气藏主要以致密灰岩为储层,孔隙类型以透、裂隙型和片屑型为主,孔隙度低,但出水条件优良。

1.2 藏层结构该区地表至深部多少受一定程度的抬升变形作用,藏层向上变薄,下部岩心有不同程度的侵蚀作用,上部为优质储层。

1.3 地质特征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煤系页岩气藏所在区域受历史构造活动影响,依靠构造背景控制有利页岩气藏分布,有利构造部位多样化,地质环境复杂,藏层形态多变,变质型和角砾岩型常见。

1.4 孔隙发育程度该区藏层中的孔隙发育程度相对较低,孔隙度在4%~8%之间,但藏层具有较好的弹性,以及优良的出水条件。

1.5 气井增产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煤系页岩气藏的气井增产率和效果较好,可通过加筑封堵剂、加流体注气等方式提高气井的产能。

二、勘探方向2.1 有利分布区有利分布区主要集中在该区的构造背景下,如断裂带、断块带、抬升断面、抬升前缘以及页岩边缘带等结构部位。

2.2 探明迹象探明迹象包括地质识别因素、俯视图特征因素、地球物理遥感因素和制图归纳法四大类。

2.3 找气目标在有利分布区中,可发现有利的页岩气目标,并可根据特征因素提取有利的找气目标。

2.4 勘探方向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煤系页岩气藏,应重点关注构造背景下的有利分布区,利用地质、物理等因素,以及技术手段辅助页岩气勘探。

同时,应加强技术研究,研发更先进的录井设备和工作流程,以改善现代页岩气勘探的效率和成果。

低变质煤的煤层气开发潜力——以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为例

低变质煤的煤层气开发潜力——以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为例
C M eevi nO d sB sn. B rsror i ro ai s Ke r s lw rn olCB ; eeo me t oe t lOro ai ywod : a kca ; M d vlp n tni ; d sB s o p a n
低变质煤的煤层气勘探开发 , 在美 国等 国家 已 经取得了巨大成功。2 世纪末 , O 美国开始在粉河盆 地、 犹因塔盆地进行煤层气勘探开发 , 取得了巨大的 成功, 前 , 目 又在大绿河 、 风河盆地进行勘探。 我国低变质煤 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 、 准噶 尔盆地、 吐哈盆地 、 伊犁盆地、 柴达木北缘 以及内蒙 古东部的二连盆地 、 海拉尔盆地 等 , 煤时代 主要 成
g l c ei o dr ie bs m r at r s raosi Ods ai hs e a ee la t o n a. ts o  ̄l t n e o a st gi Pw e Rvr ai i A ei , eJ a i fm tn ro s a ri dvlme  ̄ t Ii n nn c h u sco i n B n i ua c oma o si O d sB sn.T ru hti s d tsidc tdta eJrsi fr t n ’casi ro ai r hrc i n ho g s t yii n ae t tas oma os ol O d sB naec aa・ h u i h t h t e i n s
分布特征以及煤层气资源状况。鄂 尔多斯盆地侏 罗系煤 的变质程 度低 , 煤层发 育层数 多、 厚度 大。
水文地 质条 件 有利 , 层 气资源条 件优 越 。 与美 国粉 河盆 地 对比 , 尔多斯盆地 侏 罗 系煤 层 气具 有 煤 鄂

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气勘探潜力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气勘探潜力分析
1 页岩气形成的区域地质条件
1 .1 沉积背景 鄂尔多斯盆地是典型的叠合盆地 ,太古宙和元古 宙结晶基底的构造形态控制着沉积盖层及区域构造形 态 ,自下而上沉积了中上元古界 、古生界和中新生界地 层 。 盆地经历了中晚元古代坳拉谷 、早古生代浅海台 地 、晚古生代近海平原 、中生代内陆湖盆和新生代周边 断陷等 5 个演化阶段 。 早古生代陆表海盆地沉积了寒武纪 — 中奥陶世碳 酸盐岩 ,中奥陶世后陆表海消失 。 中石炭世盆地西缘 的贺兰裂谷部位沉降最大 ,晚石炭世到二叠纪广泛沉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全球油气资源评价研究项目(编号 :2008E‐0502) 。 作者简介 :王社教 ,1965 年生 ,高级工程师 ,博士 ;主要从事新能源包括非常规油气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工作 。 地址 :(100083 )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 20 号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资源规划所 。 电话 :(010 )83598479 ,13910657887 。 E‐mail :w sj@ petrochina . com .cn
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4 21:15 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51.1179.TE.20111224.2115.005.html
第 31 卷第 12 期 地 质 勘 探
2 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2 .1 有机质丰度 平凉组页岩有机碳含量不高 。 岩心样品的平均有 机碳含量为 0 .58% ,最大为 1 .20 % ;露头样品的平均 值为 0 .37% ,最大为 1 .76% [8] ,达不到页岩气有利区 带的最低标准 。 本溪组 、太原组和山西组 T OC 较高 (图 1 ) ,一般 介于 1 .00% ~ 5 .00 % ,其中本溪组 T OC 最高 ,峰值在 2 .00% ~ 5 .00% 。 本溪组 、太原组和山西组二段 3 套 页岩 TOC 平均值分别为 2 .79% 、2 .68% 和 2 .93% 。 长 7 段页岩 T OC 很高(图 2) ,主要分布于 6 .00% ~ 14 .00 % 之间 ,最高可超过26 .00 % 。残留氯仿沥青

鄂尔多斯盆地低阶煤煤层气资源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低阶煤煤层气资源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评价
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二0一0年九月(苏州)
汇报内容
一、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
二、煤层气基本地质条件分析
三、煤层气成藏条件评价
四、煤层气富集因素探讨
五、煤层气开发前景预测
六、结论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层气勘探成度图
地区区块
彬长
五段式(成因地层单
侏罗系延安组煤层划分对比表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地层对比剖面位置图6、延7煤厚在北部聚集,延8、延9整体煤
鄂尔多斯盆地亥1井-苏138-双6井侏罗系延安组煤层对比图
鄂尔多斯盆地长20井-尔1井-伊7井侏罗系延安组煤层对比图
(2)主要成煤期的沉积环境与煤层展布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延安期延9沉积相图
延安组延9煤层厚度及埋深图
延9期沉积体系与煤层分布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宜川地区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宜川地区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宜川地区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孙建博;姜呈馥;尹锦涛;高潮;郭超【期刊名称】《中国煤层气》【年(卷),期】2014(011)005【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宜川地区发育本溪组、山西组等多套煤层,具备煤层气形成的基本条件.为查明鄂尔多斯盆地宜川地区煤层气的勘探潜力,本文从煤层分布特征、煤岩煤质特征、煤岩演化程度、煤层等温吸附等方面入手,分析了该区煤层气的基本地质特征,并对煤层气的勘探潜力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宜川地区发育山西组3号和本溪组11号两套煤层,煤层分布稳定,单层厚度一般为2m左右,煤层含气量可达25m3/t.通过与已获得较好煤层气勘探开发先导试验效果的延川南和韩城地区相比,本区具有煤层厚度相近,含气量大,埋深相对较大等特点,下步勘探工作的重点是寻找低地应力、高渗透率,煤层气富集的地区.【总页数】4页(P7-10)【作者】孙建博;姜呈馥;尹锦涛;高潮;郭超【作者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710075;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710075;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710075;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710075;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710075【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鄂尔多斯盆地宜川富县地区古生界天然气勘探潜力分析 [J], 李浩;黄薇;何剑;李云;王振兵2.鄂尔多斯盆地神府地区中低阶煤层气勘探潜力分析 [J], 潘新志;叶建平;孙新阳;周龙刚3.鄂尔多斯盆地宜川—黄龙地区奥陶系风化壳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 [J], 董岩;王少依;柏淑英;王川4.鄂尔多斯盆地宜川—黄龙地区马家沟组古岩溶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 [J], 方继瑶;陈洪德;史云鹤;李磊;邓翔;苏中堂5.江西省乐平地区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 [J], 黄祖波;郭明强;顾娇杨;吴建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低煤阶煤层气系统演化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低煤阶煤层气系统演化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低煤阶煤层气系统演化摘要:本文旨在了解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低煤阶煤层气系统的演化过程。

通过有效的地质物理学方法,包括资源估算、储量分布、孔隙度及渗透率测定、测井数据、地震资料分析等,对侏罗系龙门组低煤阶煤层气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演化研究。

结果表明,侏罗系低煤阶煤层气储层是历史上形成的三次构造-沉积-压力-成岩作用的综合结果,具有很好的可采性。

关键词:侏罗系低煤阶煤层气;演化;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沉积压力成岩正文:1. 引言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集中式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低煤阶煤层气是其优质储量资源,在盆地内已经被广泛开发。

本文将以深入的地质物理学方法,分析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低煤阶煤层气系统的演化过程,为后期开发维护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2. 资源估算依据实测气物性数据和推断的结果,经资源估算得出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低煤阶煤层气资源总量为8.6×10^12m3,其中可采储量为2.3×10^12m3。

3. 研究区低煤阶煤层气的储量分布特征通过对研究区气层年代学、孔隙度及渗透率测定、测井数据、地震资料分析等数据,研究了研究区低煤阶煤层气储层特征,结果表明:侏罗系低煤阶煤层气储层优势分布于古沉积岩体,储集层较厚,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是历史上三次构造-沉积-压力-成岩作用的综合结果,真实性较好,可采性良好。

4. 研究区低煤阶煤层气系统的演化研究表明,侏罗系低煤阶煤层气系统是由元古代中生代构造活动及沉积岩物理性质变化引起的综合演化结果,是一条复杂、长期、缓慢演化的过程。

5. 结论本文以深入的地质物理学方法,分析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低煤阶煤层气储层特征,以及其演化过程,结果表明,侏罗系低煤阶煤层气储层具有较好可采性,是历史上形成的三次构造-沉积-压力-成岩作用的综合结果。

本文为后期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低煤阶煤层气开发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指导,也为今后的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7页岩气勘探潜力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7页岩气勘探潜力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7页岩气勘探潜力分析师学耀;任战利;杜芳鹏;陈西泮【摘要】鄂尔多斯盆地是大型富含油气盆地,发育多套页岩层系,具备页岩气成藏的物质基础.为查明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7页岩气的勘探潜力,本文在区内及邻区老井复查、岩心观察的基础上,利用有机地球化学和岩石学分析、含气量测试等多种手段,分析了长7页岩的基本特征、地化及含气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长7页岩气勘探潜力作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长7页岩埋深和厚度适中,有机质具有混合型的特点,且以Ⅱ1型为主,有机质含量高;岩石中脆性矿物石英含量不低,裂缝发育;长7全段含气量较高,其中以长73最优,可达6.63 m3/t,是长7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层位;研究区内泥页岩厚度大、含气量高的张家湾和直罗地区为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区.【期刊名称】《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37)003【总页数】5页(P61-65)【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7页岩气;勘探潜力【作者】师学耀;任战利;杜芳鹏;陈西泮【作者单位】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延安716000;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煤航地质勘查院,陕西西安710054;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延安7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页岩气是指以吸附态和游离态为主存在于泥页岩以及泥页岩所夹粉砂岩中的烃类气体[1,2],具有自生自储、成藏机理复杂多样等特点。

北美页岩气在经历了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80年代缓慢但稳步的发展,于21世纪初取得了爆炸性成就[3-5],并且带动了全球页岩气的勘探和研究,页岩气也因而被视为未来重要的接替能源[6]。

我国页岩气勘探起步较晚,北美页岩气取得巨大成就引起了国内学者们的高度关注,2004年以来相关文献报道急剧增长,并于2009年以来在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等盆地成功钻获页岩气流[7-12]。

4.鄂尔多斯三交地区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分析 - 李小军

4.鄂尔多斯三交地区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分析 - 李小军

鄂尔多斯三交地区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分析李小军1 王峰1吴雪飞1陈彩红1王濮1(1.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28)摘要:三交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东缘,是我国煤层气研究和勘探最早的地区之一。

本文在分析总结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最新进展,对该区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

研究认为三交地区煤层气富集特征明显,具有构造稳定简单,埋藏适中,煤层厚度较大,含气量较高,水文条件较好的特点;根据沉积环境、煤岩煤质、储层物性和含气性等地质条件,纵向上,可划分为山西组3/4/5号煤层气藏和太原组8/9号两套煤层气藏;初步评估该区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巨大,煤层埋深在1000米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在1000亿m3以上,属于中浅埋深、中高丰度、大型煤层气田。

煤层气试采情况显示,该区煤层气具有较好的可采性,预示着该区具有良好的煤层气开发前景,将成为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最具潜力、最为成功的地区之一。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三交地区煤层气成藏条件勘探开发潜力分析Analyisis on the CBM E&D Potential in Sanjiao Areas of EasternOrdos BasinLI Xiaojun1,2WANG Feng2WU Xuefei2CHEN Caihong2W ANG Pu2(1.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102249; 2. PetroChina Coalbed methane Co., Ltd. Beijing 100028)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eliminary work and combined with the latest progress of the Coalbed methane(CB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Sanjiao area of eastern Ordos basin,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BM E&D potential of this region. Studies show that there are rich CBM resources and it has large E&D potential, with the features of stable and simple structure, medium buried depth, large coal seam thickness, high gas content, and better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such as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coal bed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nd so on,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ets of CBM reservoir vertically: coal seam 3/4/5 of Shanxi group and 8/9 of Taiyuan.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CBM resource in the area of 1000 meters shallow in depth is more than 100 billion m3. It belongs to medium-shallow depth, middle-high abundance, large-scale CBM field. CBM production test had shown that CBM in this area has a good recoverability, indicates that the area has good prospects for CBM development. It will become one of the most potential and most successful areas for CBM E&D in china.Keywords: Ordos basin Sanjiao Area CBM Accumulation condition E&D Potential analysis0 引言煤层气是一种新兴的能源,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中国宏观经济增速趋缓,在新一轮大规模投资推动下,新能源产业借势崛起,中国煤层气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气源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气源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气源分析郑定业;姜福杰;刘铁树;庞雄奇;陈晓智;邵新荷;李龙龙;呼延钰莹【期刊名称】《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年(卷),期】2018(040)002【摘要】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致密砂岩气勘探程度低,对其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天然气源岩的认识较为局限.通过对天然气组分和碳同位素特征分析,利用生烃动力学实验计算煤岩、碳质泥岩、暗色泥岩3类烃源岩生烃强度,结合3类烃源岩生烃潜力,建立天然气源岩生气贡献率计算模型.结果表明:临兴地区烃源岩母质类型以Ⅲ型、Ⅱ2型干酪根为主,有机质丰度高,全区烃源岩大都处于热演化成熟阶段;天然气碳同位素值较重,显示出煤型气特征;天然气碳同位素值在纵向运移过程中未发生分异作用,在平面比值变化上未发生倒转,表现出近源、持续充注的特点;天然气主要来源于本溪组—太原组煤岩,其生气贡献率分别为43.3%、43.8%;天然气与烃源岩具有良好的垂向关系,有效烃源岩区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临兴地区天然气有利区的勘探.【总页数】12页(P203-214)【作者】郑定业;姜福杰;刘铁树;庞雄奇;陈晓智;邵新荷;李龙龙;呼延钰莹【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100028;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100028;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1;P618.130.1【相关文献】1.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煤系气共生成藏特征 [J], 钟建华;刘闯;吴建光;张守仁;杨冠群2.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煤系气富集的构造-热作用控制 [J], 曹代勇;聂敬;王安民;张守仁;张兵3.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区块煤系“三气”合采储层可改造性评价因素分析及其应用 [J], 孙斌; 琚宜文; 卢双舫; 吴建光; 王璟明; 李午阳; 戚宇; 余坤; 陈万钢; 乔鹏4.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页岩气资源潜力分析 [J], 王赞惟5.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地质特征及成藏潜力 [J], 吴鹏;费景亮;曹地;朱光辉;柳雪青;李勇;李洋冰;胡维强;刘再振;孔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显示 4+5 号煤 Ro,max 介于 0.80 ~ 1.15 %之间,8+9 号煤为 0.86 ~ 1.39 %,同一口井两套煤层 Ro,max 之间相差 0.1 ~ 0.2 %;分析煤岩 Ro,max 测试结果可知,8+9 号煤 Ro,max 与顶板标高有比较好的相关性(图 4),研究区地 表虽有起伏,但受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整体单斜构造控制,自东向西埋深逐渐增加,参考东部保德地区煤样测试
根据最新一轮的油气资源调查,中国低煤阶煤层气资源量约占总量的 43.5%[2]。中国主要在准噶尔盆地、
收稿日期:
责任编辑:
DOI: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潘新志(1966-),男,湖北浠水人,汉族,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非常规油气勘探工作。Tel:022-66907009,
E-mail:panxz3@
Beijing, 100011) Abstract: The late Paleozoic coalbed burial is deep in Shenmu-Fugu area, east of Erdos basin, most of the area is range from 1 000 to 2 100 m. The degree of coal metamorphism is low, Ro,max is between 0.6 ~ 1.2 %. In this article, Based on coalbed methane (CBM) resource potential evaluation in this area, combined with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experiment data from coal proximate and maceral analysis, Ro,max, therm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the hydrocarbon-generation capacity for main coalbeds were contrasted and No.8+NO.9 coalbed is higher than No.4+No.5. Free gas, dissolved gas and the whole gas content were calculated in this article. The influence factors for CBM enrichment were analyzed, including structure, sealing capping of surrounding rock and underground water migration characteristics. Reference the desorption experiment data and contrast the Baode block, the CBM content is low in uplifting area of east, which is absorbed gas mainly. Otherwise, coal and underground water conditions are disadvantage for the generation of biological gas, exploration potential is insufficient. However in west where stratum has small dip angle, especially in anticline area, free gas content will increase even more than adsorbed gas because of the pore and permeability developed in mid-low coal. High rank coal reservoirs → low rank coal reservoirs → conventional gas reservoirs, the gas occurrence state may changed from adsorbed gas → adsorbed gas and free gas → free gas mainly. Combining the other enrichment conditions, “structural highs” and traps can be the favorable direction for the CBM exploration in this area. Keywords: east of Erdos basin; mid-low rank coal; deep; coalbed methane; hydrocarbon-generation capacity; exploration direction
地区煤层气勘探的有利方向。
关键字: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中低阶煤;深部;煤层气;含气性;勘探方向
中图分类号:P61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The Exploration Potential Analysis for Mid-low Rank Coalbed Methane in Shenfu Area, East of Erdos Basin
第**卷 第*期 201*年*月
煤炭科学技术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 No. * *. 201*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神府地区中低阶煤层气勘探潜力分析
潘新志 1 叶建平 2 孙新阳 2 周龙刚 1
(1.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天津 滨海新区 300457;2.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相对薄弱,主要集中在低煤阶煤层气中生物气的成因及影响因素的一系列探讨,对低煤阶煤层气的成藏特
征及低、高煤阶煤层气成藏对比的探讨。目前对于研究区所在的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中低阶煤层气的研究目前较
少,中石油在保德区块已实施煤层气开发项目,使保德煤层气田成为我国第一个进入开发的中低煤阶煤层气区。
中低煤阶煤层气是我国未来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6]
0引 言
国外低煤阶煤层气以美国粉河盆地最早实现商业开发,2 006 年产量已达 140×108 m3,后续又有美国尤因 塔、拉顿等盆地,美国 18 个含煤盆地和含煤区,煤层气资源总量达 19×1012 m3,其中发育低煤阶煤储层的含 煤盆地有 6 个,煤层气资源量 10×1012 m3,占总资源量的 53 %。加拿大阿尔伯塔盆地和澳大利亚的苏拉特盆 地等也都是低煤阶煤层气开发成功的典型[1]。
理想、煤层气资源量大的特点,采取两者综合勘探的思路,本文在对研究区煤层气含气性研究的基础上,分析
控气主要因素,进而对该区域的煤层气勘探方向提出建议。
图 1 神府地区构造位置图 Fig.1 The structure location of Shenfu area
1 煤层展布特征
研究区地表标高一般 950 ~1 100 m 左右,根据地震解释 8+9 号煤层顶板标高结果及钻井结果(图 2),煤 层埋深介于 200 ~ 2 100 m 左右,分为三个区域,F-2 断层东部深度介于 200 ~ 1 000 m,F-1~F-2 断层间埋深介 于 1 000 ~ 1 800 m,东部抬升区位于晋西挠褶带内,煤层埋深变化剧烈;西部进入伊陕斜坡带,地层倾角变小, 构造平缓,煤层埋深变化于 1 800 ~ 2 100 m。
第**卷 第*期 201*年*月
煤炭科学技术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 No. * *. 201*
图 2 研究区 8+9 号煤顶板标高等值线图 Fig.2 Contour lines of roof elevation for NO. 8+9 coalbed
北京 100011)
摘 要: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神木-府谷地区晚古生代煤层埋藏深,大部分介于 1 000 ~ 2 100 m 之间,煤岩变质
程度低,Ro,max 位于 0.6 ~ 1.2 %之间。本文在区内煤层气资源潜力评价基础上通过煤岩工业分析、显微组分、
Romax、热模拟等实验数据统计、分析,对比了 8+9 号煤与 4+5 号煤生烃能力,8+9 号煤生烃能力强于 4+5 号 煤;估算主要目的层的游离气、溶解气和煤层气含量;分析了研究区构造、顶底板封盖性、地下水运移等影响
神府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横跨晋西挠褶带和伊陕斜坡两个一级构造单元(图 1)。晚古生代自
下而上发育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地层,为区内致密气勘探的主要层
位。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为煤层、暗色泥岩等烃源岩发育层段,沉积环境经历了从海陆过渡相到陆相的演
变,晚古生代沉积地层物源来源于北部伊盟隆起。该地区在非常规油气勘探过程中针对致密气勘探效果相对不
图 3 神府区块 4+5 号煤、8+9 号煤层厚度等值线图 Fig.3 Thickness contour lines of No.4+5 and No.8+9 coalbed
神府地区煤层总厚平均为 21.3 m,发育 4+5 号煤、8+9 号煤两套稳定煤层,两套煤层一般间距 50 ~ 70 m, 其中 4+5 号煤厚度介于 1.5 ~ 4.9 m 之间,平均为 2.96 m;8+9 号煤厚度巨大,介于 7.4 ~ 15.8 m,平均为 12.5 m (图 3)。4+5 号煤以分叉为主,局部存在合并现象,8+9 号煤大部分合并,局部出现分叉。
结果,研究区 8+9 号煤 Ro,max 随埋深增加有逐渐增加趋势(图 5),东部晋西挠褶带 Ro,max 可低至 0.7 %以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