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特殊儿童随班就读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存在问题与解决之道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存在问题与解决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0956803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c6.png)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存在问题与解决之道
引言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是指将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纳入普通教育班级,与一般学生一起接受教育。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之道。
存在问题
1. 教师缺乏专业知识:普通教师对特殊教育需求学生的教学方
法和策略了解不足,无法满足他们的研究需求。
2. 学生适应困难:特殊儿童在普通班级中可能面临适应困难,
无法与其他学生有效地互动和融入班级。
3. 教育资源不足:普通班级缺乏特殊教育资源,如辅助工具和
设备,无法提供给特殊儿童所需的支持。
解决之道
1. 提供专业培训:为普通教师提供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
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特殊儿童的研究需求。
2. 支持学生适应:建立适应教育模式,为特殊儿童提供额外的
支持和辅导,帮助他们适应普通班级的研究环境。
3. 增加教育资源投入:增加特殊教育资源的投入,包括辅助工具、设备和专业人员,以满足特殊儿童的研究需求。
结论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提供专业培训、支持学生适应和增加教育资源投入等解决之道,可以改善他们的研究体验和研究成果。
这需要学校、教师和政府共同努力,为特殊儿童提供一个更包容和有利的研究环境。
我国特殊需要儿童随班就读研究概述教育管理
![我国特殊需要儿童随班就读研究概述教育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90d03d7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e.png)
我国特殊需要儿童随班就读研究概述教育管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特殊需要儿童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
特殊需要儿童是指那些由于身体、智力或者情感等方面的原因,需要特殊的教育和支持的儿童。
他们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需要特殊的教育管理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本文将概述我国特殊需要儿童随班就读的研究进展和教育管理措施。
一、特殊需要儿童随班就读的定义特殊需要儿童随班就读是指将特殊需要儿童纳入普通教育学校的普通班级,与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的方式。
通过与普通儿童共同学习,特殊需要儿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促进他们的发展和成长。
二、特殊需要儿童随班就读的研究进展1. 特殊需要儿童随班就读的意义特殊需要儿童随班就读的实施,有利于消除对他们的歧视和偏见,促进他们与普通儿童的交流和互动,提升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同时,特殊需要儿童也可以从与普通儿童的接触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2. 特殊需要儿童随班就读的挑战尽管特殊需要儿童随班就读的意义重大,但实施过程中也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教育资源的不足使得一些学校无法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服务。
其次,普通教师对特殊需要儿童的了解和能力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最后,特殊需要儿童的个体差异性较大,需要个体化的教育管理措施。
三、特殊需要儿童随班就读的教育管理措施1. 教育机构的配备和培训为了保障特殊需要儿童随班就读的质量,教育机构需要配备足够的专业人员,并进行相关的培训。
与此同时,教育机构还应加强与社会资源的合作,提供更多支持和服务。
2. 个体化教育计划的制定针对特殊需要儿童的个体差异性,制定个体化的教育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特殊需要儿童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和策略,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支持。
3. 班级的支持和协作在特殊需要儿童随班就读的过程中,班级的支持和协作非常重要。
普通教师应提高对特殊需要儿童的意识和理解,并与专业人员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教育计划。
此外,班级中的普通儿童也需要培养对特殊需要儿童的包容和支持的态度。
因材施教,静待花开——浅谈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差异化教育
![因材施教,静待花开——浅谈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差异化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44558bd56c85ec3a86c2c539.png)
2019年24期┆217教学随笔因材施教,静待花开——浅谈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差异化教育朱盛英摘 要:发展特殊教育,为所有适龄少年儿童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的教育原则。
让特殊儿童就近入学,随班就读成为普通学校、普通班中的一员,从根本上保障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
但在当今仍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随班就读教学中,教育教学质量不高。
以面对儿童差异为前提,以儿童现有水平为基础,满足儿童个体发展需要为目的的差异化教育,是提高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差异化教育 随班就读让特殊儿童能和正常学生一起学习,有利于特殊儿童进行一体化教育,符合国际发展的趋势,受到众多残疾儿童家长的欢迎。
由于受教学条件、教师编制的限制,现在的随班就读更多的是在不离开原班级、不单独设教材、不单独授课的情况下,把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安置在一起生活和学习。
但这些随班就读学生由于生理、心理上的原因,一般的班级教育,不可能满足他们的个体需要,也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为使他们取得进步,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实施,以面对儿童差异为前提,以儿童现有水平为基础,以满足儿童个体发展需要为目的的差异化教育,是提高随班就读学生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老师的“爱”要有差异由于社会上人们的歧视,学校教育中的忽略,家庭中父母的放弃(放纵),随班就读生普遍存在着自卑感、孤独感,心理素质差,需要我们的尊重与友爱,只要我们多献出一点爱心,他们的生活就会有更多的阳光。
因此,老师要时时刻刻关心他们、留意他们,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爱心教育。
首先,老师以身作则,经常走到特殊儿童中间与他们促膝交谈,信任的目光、激励的话语、心语式的交流,让他们感到老师就是他们的朋友,从而带动身边的学生也对他们充满了感情,自然而然地交上了朋友。
另外,可以制作《我的同桌》、《关心别人快乐自己》等公益片,通过班队会等形式,营造充满善意的班级氛围,让学生懂得关心别人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困难与对策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困难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27de4f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c.png)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困难与对策1. 引言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是指将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融入到普通班级中进行。
这种教育模式旨在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多的机会,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合和自尊心的发展。
然而,随班就读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解决。
2.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困难2.1 教育资源的分配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往往需要更多的教育资源,如专门的老师、助教、辅助设备和材料等。
然而,这些资源在普通学校中可能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导致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得不到满足。
2.2 教师的培训和专业知识普通教师可能缺乏专业的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地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
此外,教师的工作量也可能因为要照顾到特殊儿童而增加,影响教学效果。
2.3 同学和家长的接受程度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可能会引起普通同学和家长的不理解和排斥。
他们可能对特殊儿童的能力和行为特点缺乏了解,导致特殊儿童在班级中受到歧视和排斥。
2.4 特殊儿童的和生活适应特殊儿童可能因为身体或心理的原因,在和生活上面临更多的困难。
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以帮助他们适应学校环境。
3. 对策3.1 加强教育资源的投入政府和学校应该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确保特殊儿童能够获得充足的教育资源。
这包括提供专门的教师、助教、辅助设备和材料等。
3.2 提高教师的培训和专业知识教师应该接受专业的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以更好地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
此外,学校应该合理分配教师的工作量,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3.3 加强宣传和教育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强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同学和家长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他们应该了解特殊儿童的能力和行为特点,以消除对他们的歧视和排斥。
3.4 关注特殊儿童的和生活适应学校和家长应该关注特殊儿童的和生活适应,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这包括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计划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和生活上的困难。
4. 结论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是一种有益的教育模式,但需要我们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浅谈智障儿童随班就读教学——特殊教育培训班学习心得
![浅谈智障儿童随班就读教学——特殊教育培训班学习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6149505a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dd.png)
浅谈智障儿童随班就读教学——特殊教育培训班学习心得第一篇:浅谈智障儿童随班就读教学——特殊教育培训班学习心得浅谈智障儿童随班就读教学——特殊教育培训班学习心得目前我国实施特殊儿童教育的形式有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等。
其中,随班就读作为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对特殊儿童实施教育的一种形式,在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提高特殊儿童的入学率、促进特殊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谈谈我对智障儿童随班就读教学的一点看法:1、随班就读有利于实现普通教育与智障教育的融合实现教育融合,也是当今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
随班就读能为智障儿童提供受最少限制的社会环境,使他们能和同龄的正常儿童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促进他们和正常学生一体化,融入社会主流。
2、智障儿童随班就读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当前,由于随班就读存在着师资质量不高、教育方法落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使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难以真正受到符合其残障特点、身心发展水平的教育,出现了“随班就坐”和“随班混读”的情况,极大地限制了特殊儿童的发展。
如:大多数的教师认为,智障儿童存在许多不足,在潜力上比不上普通儿童,这种认识给师生在沟通上造成了障碍;由于升学的压力,教师对智障儿童的发展期待不足,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对他们一味迁就,课堂上听任他们自由发展,能学多少算多少,没有明确的具体目标;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在时间划分上理解“集体教学为主,个别教学为辅”;还有的教师为了在教学中体现照顾智障学生,就多让智障学生回答问题,可是有的问题并不适合他们回答,为了让智障学生回答正确,教师就不厌其烦地启发、等待,而置大多数普通学生于不顾,占去课堂上不少时间。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搞“一刀切”的多,照顾差异的少,普通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多,智障学生参与机会少。
这些做法都影响了随班就读的教学质量,也限制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智障儿童随班就读需加强师资培训有研究认为校长和行政人员对于随班就读的重视程度影响着该校对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的教育质量。
探讨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教育问题及对策
![探讨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教育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7f326d5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0.png)
探讨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教育问题及对策摘要:在社会上有这样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与其他的同龄孩子相比,自闭孤独,反应迟缓。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家庭教育的深入,社会公平性的渐渐体现,这些特殊群体的孩子在接受小学教育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而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社会对其成长发展的关注也逐渐增多。
而这些特殊群体的孩子也有一个特殊的名字——随班就读生。
随班就读生的出现,也引发了教师的探讨,本文为探讨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教育问题做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教育问题;对策前言:随着社会的公平公正性的体现,特殊儿童也受到了社会的公平对待,这些特殊儿童如同正常的学生一般也可以去正常学校进行就读。
但是同时特殊儿童在班级也会因为其特殊性而难以融入学校的生活,即使特殊儿童的父母以及班级教师都希望特殊儿童可以像正常的孩子一样融入班级,但是依然存在着对特殊儿童来到班级进行学习所表示抗议的举措。
因此,本文通过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所存在的教育问题提出以下三点,以供对策。
一、帮助特殊儿童在随班就读适应正常学生由于特殊儿童与正常的学生相比,他们的性格孤僻,而且反应较为缓慢迟钝,因此,当特殊儿童在与正常儿童进行接触的过程中,特殊儿童由于从小在父母的庇护下长大,也因为自己的特殊而被父母保护的非常好,与外界的陌生人很少接触,也导致这些特殊儿童的人际交流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因此,在特殊儿童进班与正常学生一同坐在课堂中进行学习,不免会有一些存在着好奇心的学生对这些特殊儿童提出自己的疑惑,这些学生本是没有任何恶意的,但是因为特殊儿童很少与陌生人进行交流,所以当正常学生对特殊儿童提出自己的疑惑时,特殊儿童的第一种想法其实并不是解答这些学生的疑惑,而是感到害怕与恐惧。
因此,让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适应正常学生的班级是教师在解决相关教学问题过程中的首要难题。
例如,刚分到班上的特殊儿童小明,由于其反应迟缓且性格孤僻,刚来到班上就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目光,这些学生原本是带着善意来进行自我介绍,亦或是询问小明为什么要转到自己的班级,但是在小明看来,这些陌生人突如其来的热情,实则会让小明的心中产生恐惧。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问题的探索与解决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问题的探索与解决](https://img.taocdn.com/s3/m/4aea0b9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15.png)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问题的探索与解决引言随班就读是指特殊儿童在普通班级中接受教育的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有助于特殊儿童融入社会,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然而,随班就读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特殊儿童的学习需求难以满足,普通学生对特殊儿童的排斥等。
本报告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问题一:特殊儿童的学习需求难以满足问题描述特殊儿童由于身体或心理原因,往往需要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然而,普通班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往往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解决办法1. 个性化教育方案:为特殊儿童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包括学习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2. 专业教师培训:培训普通班级的教师,使他们具备满足特殊儿童学习需求的能力。
3. 资源教室:设立资源教室,为特殊儿童提供额外的学习支持和辅助。
问题二:普通学生对特殊儿童的排斥问题描述特殊儿童在普通班级中可能会受到排斥,导致他们的社交和情感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解决办法1. 多元文化活动:组织多元文化活动,增进普通学生对特殊儿童的了解和接纳。
2. 同伴支持:培养普通学生成为特殊儿童的 peer buddy,提供情感支持和帮助。
3. 教育宣传:通过教育宣传,提高普通学生对特殊儿童的认知和理解。
问题三:特殊儿童的安全问题问题描述特殊儿童可能在普通班级中面临安全问题,如意外伤害、欺凌等。
解决办法1. 安全培训:对教师和同学进行特殊儿童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2. 安全设施:改善学校设施,确保特殊儿童在学校中的安全。
3. 监管机制:建立特殊儿童监管机制,确保他们的安全得到保障。
结论随班就读是特殊儿童教育的重要方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培训教师、提供资源教室、组织多元文化活动、培养同伴支持、进行教育宣传、提供安全培训和安全设施以及建立监管机制,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
浅谈特殊儿童随班就读
![浅谈特殊儿童随班就读](https://img.taocdn.com/s3/m/7262bedb195f312b3169a58e.png)
种 。X X ×X a y_ X X :X Y = 1:1
这种 杂交 方式得到 的后代 中有两种表 现 型:隐性性状 雌性和隐性性状雄性 ,比
例 为 1 :1 。从 这一 杂交方式 看 ,产 生
种杂 交 方式 得 到 的后 代 中有 两种 表 现
型 :隐性性状雌性 和隐性性状雄性 ,比
l : 1。
的后代种 ,雌雄 比例正常 ,雌 : 雄=
1 : l 。
这种杂交方式得 到的后代 中有 两种 表现 型 :显性性状雌 性和显隐性性状雄 性 ,
比例为 1 :1 。从这一 杂交方 式看 ,产
( 2)x 致
死。 能 存
活
的
( 2) x 致 死。 能 存 活 的 个 体 有x x 、x x 和x Y 。 所 以 存 在 的
关键词 :特 殊儿童 ;随班就读 ;研 究
一
、
开展随班 就读的意义
疾 儿童少年教育 的新 格局 。”我 国的特 殊教 育发展 以随班就读 为主体 ,这是 因 为 :①随班就读投 资少 、见效快 ,有利 于普 及残疾儿童义务 教育 。②随班就读
但是 随班就读 一词的正式提 出最早见 于 1 9 8 8 年 公 布 的 《中国残 疾人 事 业 五年 工作纲要 》 ( 1 9 8 8 -1 9 9 2 ) 的第 4 2 条 “ 坚 持多种形式 办学。办好现有 的盲 、聋 和 弱智学校 ,新建 一批特教学校 。同时 , 采取有力措施 ,积极 推动普通学校和幼
这一杂交方式 看 ,产生 的后代 种 ,雌雄 比例正常 ,比例为 1 :1 。③ X X × X Y
_ _ + ) ( A ) ( A: X A X ": X A y: X l: 1:l:1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问题浅析及应对措施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问题浅析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b52e76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3.png)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问题浅析及应对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中,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在过去,残疾儿童往往被边缘化,他们的教育得不到应有的保障,面临着较大的教育困难。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很多学校对残疾儿童采取了隔离式的教育方式,这导致了他们与一般教育环境的隔离和脱节,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社会对于残疾儿童权益的重视,随班就读成为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强调残疾儿童与普通儿童同班同学习,充分融入到普通教育环境中,通过个性化的教学和支持,帮助他们实现个人潜能的最大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残疾儿童随班就读问题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入分析随班就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推动残疾儿童的教育事业,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1.2 问题意义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其问题意义也十分重大。
残疾儿童作为弱势群体,他们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困难,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随班就读可以提供一个更为包容和平等的学习环境,帮助这些孩子在正常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成长,实现他们的自我价值。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对于促进社会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十分重要。
通过让残疾儿童与正常儿童共同学习和生活,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尊重,打破偏见和歧视,促进社会的融合和和谐发展。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也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的体现,体现了对每个孩子的尊重和关爱,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解决残疾儿童随班就读问题,不仅是为了这些孩子的未来发展,更是为了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包容。
希望通过深入分析和有效的应对措施,能够为残疾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实现他们的人生梦想,也为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包容的社会做出贡献。
2. 正文2.1 现状分析随班就读是一种帮助残疾儿童融入普通教育环境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能够让他们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浅谈智力障碍儿童的随班就读
![浅谈智力障碍儿童的随班就读](https://img.taocdn.com/s3/m/4592b6413c1ec5da50e270b5.png)
浅谈智力障碍儿童的随班就读内容摘要:智力障碍儿童的随班就读,能让智力障碍儿童不必去离家很远的培智学校或特殊学校去上学,可以就近去普通学校的普通班接受教育,这样即省去了在路上耽误的时间,也避免了家长担心孩子进入特殊学校,客观上被贴了标签,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还增加了智力障碍儿童与普通学生接触的机会,使其能和同龄的正常儿童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对促进他们和正常学生一体化,实现教育融合,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很有好处;此外,也为普通儿童接纳特殊儿童提供了机会,使他们学会关心、爱护及帮助他人,成为品格高尚的人。
关键词:轻度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一、智力障碍儿童的定义智力障碍儿童就是智力发育低于一般儿童的水平。
那么,到底什么算是智力发育水平底下?它的含义是什么?智力发育水平低下,也称智力落后,就是我们常说的智力障碍。
智力障碍是发生在儿童发育时期的智力残疾,也就是正处在智力发育阶段的儿童,由于各种因素导致了大脑组织的发育障碍,所以,这些儿童的智力比别的孩子差,主要表现在感知、记忆、语言和思维方面的障碍。
在幼儿时期主要表现为大运动、语言、精细动作和社会适应能力全面落后;在学龄期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差,较轻的智力障碍者一般只能接受小学教育,很难接受初中教育。
通俗的说,凡是智力水平落后于同龄人智力的儿童就是智力障碍儿童。
但从科学意义上来说,智力障碍的概念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它涉及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智力障碍的定义有多种。
最早、最直观的对智力障碍的描述是由杜尔(Doll)提出的,他认为:“智力障碍的特征为社会无能,智力低常,发生在发育时期,成熟以后定型,起源于身体原因,无法医治。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智力障碍的定义越来越全面、统一、越来越被国际社会所认可。
美国智障协会早在1921年就首次提出了智力障碍的定义,此后又做过九次修订。
最近一次,即2002年第十版的定义是:“智力障碍是在智力功能和适应行为两个方面存在显著限制而表现的一种障碍。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dce33649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af.png)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问题概述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是指将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纳入普通教育班级进行学习。
这种教育方式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思路来提高特殊儿童的学习效果和融入度。
问题一:环境适应特殊儿童在普通教育班级中可能面临环境适应困难的问题。
他们可能无法适应大班人数、噪音、复杂的课堂活动等情况。
解决思路:- 提供个别辅导:为特殊儿童提供适应环境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逐渐适应班级环境。
- 提供安静学习环境:为特殊儿童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减少外界干扰,提高学习效果。
问题二:学习困难特殊儿童可能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由于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与一般学生不同,需要采取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
解决思路:- 个别化教学计划:根据特殊儿童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制定个别化的教学计划,针对他们的学习困难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
- 合作学习:鼓励特殊儿童与一般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帮助和交流,促进特殊儿童的学习进步。
问题三:社交融入特殊儿童在班级中可能面临社交融入困难,由于他们的行为表现或沟通能力与一般学生存在差异,可能导致与同学的交流和融入困难。
解决思路:- 同伴支持:鼓励同学们主动关心和支持特殊儿童,帮助他们融入班级,培养友善和包容的班级氛围。
- 社交技能培训:为特殊儿童提供社交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社交技巧,便于与同学进行有效交流。
结论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问题可以通过个别辅导、个别化教学计划、合作学习、同伴支持和社交技能培训等解决思路得以缓解。
这些措施能够提高特殊儿童的学习效果和融入度,促进他们在普通教育班级中获得更好的教育成果。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存在问题与解决之道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存在问题与解决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2f0a15d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6.png)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存在问题与解决之道引言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是指将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纳入普通教育班级进行教育。
这一做法旨在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和融入社会。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以确保特殊儿童能够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和支持。
存在问题1. 缺乏支持资源特殊儿童通常需要额外的支持和资源,以满足他们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然而,目前很多学校在提供专业支持人员、辅助设施和教学材料等方面存在不足。
这导致特殊儿童无法得到充分的支持,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发展潜力的实现。
2. 师资培训不足教师在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足,缺乏应对不同学生需求的能力。
这使得教师在面对特殊儿童时可能无法提供有效的教育和支持,造成学生的学习困难和挫败感。
3. 学生适应困难由于特殊儿童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与普通学生存在差异,他们可能面临适应困难。
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个别指导和支持,以帮助他们融入班级和适应学习环境。
然而,当前教育系统并没有为他们提供足够的适应性措施。
解决之道1. 提供充足的支持资源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增加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支持资源。
这包括招聘和培训专业的特教教师,提供必要的辅助设施和教学材料,以及建立支持机构和社区合作,为特殊儿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2. 加强师资培训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在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这包括提供专业的培训课程、研讨会和辅导,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特殊儿童的需求,并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支持方法。
3. 制定适应性措施学校应该制定适应性措施,以满足特殊儿童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这包括制定个别化的学习计划和目标,提供个别指导和支持,以及建立良好的班级和同学关系,促进特殊儿童的融入和适应。
结论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
通过提供充足的支持资源、加强师资培训和制定适应性措施,我们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确保特殊儿童能够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和支持,实现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潜力。
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问题的分析与解决](https://img.taocdn.com/s3/m/d9a2e934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83.png)
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问题背景特殊儿童是指在身体、智力、情感、语言等方面存在发展障碍或残疾的儿童。
他们在学校中面临着随班就读的问题,即是否应该与正常儿童一起上课。
这个问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问题分析随班就读的优势- 促进特殊儿童的社交能力和自我认同感。
- 提供正常儿童与特殊儿童互动的机会,增强社会包容性。
- 为特殊儿童提供与正常儿童一样的研究环境,激发他们的研究动力。
随班就读的挑战- 正常儿童可能对特殊儿童的存在感到困惑或不适应。
- 教师需要有特殊儿童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 学校需要提供适合特殊儿童研究的辅助设施和资源。
解决方案建立支持体系- 学校应建立专门的特殊教育部门,负责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管理和支持。
- 教师应接受特殊儿童教育培训,提高其教学能力和理解力。
- 学校应配备辅助设施和资源,例如无障碍设施、教学辅助工具等。
加强合作与互助- 学校应建立正常儿童与特殊儿童之间的合作项目,促进互相理解和友谊。
- 学校和家长应积极沟通,共同制定特殊儿童的研究计划和支持方案。
- 学校可以邀请专业机构或志愿者提供额外的支持和辅导。
提供个性化支持- 学校应根据特殊儿童的具体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研究支持和辅导。
- 教师应关注特殊儿童的进步和困难,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 学校可以组织特殊儿童之间的小组研究活动,提供互相支持和交流的机会。
结论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问题。
通过建立支持体系、加强合作与互助,以及提供个性化支持,我们可以促进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和融入社会。
这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为特殊儿童提供一个包容和支持的研究环境。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85a08e8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c.png)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引言
特殊儿童指的是在智力、身体、情感和社交方面存在一定障碍的儿童。
随班就读是指将特殊儿童纳入普通学校的常规班级中接受教育。
然而,特殊儿童随班就读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
问题
1. 特殊教育资源不足:普通学校通常缺乏专业的特殊教育师资和资源,无法满足特殊儿童的研究需求。
2. 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和培训:普通学校的教师缺乏对特殊儿童的了解和专业培训,无法有效地教育和支持这些学生。
3. 同伴关系和适应问题:特殊儿童与普通学生之间可能存在隔阂和互不理解,特殊儿童在适应普通学校环境时面临困难。
解决思路
1. 提供专业的特殊教育支持:政府和学校应增加特殊教育资源投入,招聘更多专业的特殊教育教师,提供适合特殊儿童研究的教学材料和设施。
2. 加强教师培训:普通学校的教师应接受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
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特殊儿童的理解和支持能力。
3. 倡导包容和理解:学校应加强同伴关系培养,组织活动和讨论,增进特殊儿童与普通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减少歧视和孤立
现象。
4. 提供个性化支持:根据特殊儿童的需求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提供适当的辅助工具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环境。
结论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但通过加强特殊
教育资源、教师培训和同伴关系培养,可以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好的
教育环境和支持,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政府、学校和社会应共同
努力,让每个特殊儿童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
浅谈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问题和策略
![浅谈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问题和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75209d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1f.png)
浅谈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问题和策略摘要 2002年AAMR对智能障碍做如下定义:“智能障碍指在智力功能和适应行为上存在显著之限制而表现出的一种障碍,所谓适应行为指的是概念、社会和应用三方面的技能,智能障碍发生于18岁之前。
”在我们普通学校的学生中,不可忽视的存在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生理、心理、精神发育的不全或智力迟缓,行动能力、视听能力或智力活动能力明显低于一般人水平,并显示出适应行为的障碍。
智力障碍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与同学的交流、融合以及其自己独立学习能力存在着很大的障碍。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提出:“.要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增强特殊教育教科研能力,加强特殊教育学校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那么我们老师该如何应对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如何才能保证智障儿童也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受益者,实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工作中总结的对智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教育的感受。
关键词:随班就读智力障碍儿童一、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给智障生多些关爱。
人的成长受到内力和外力双重作用的影响,而外力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
这里的宽松的环境指的是“学校和班级都要建立的良好的助残环境,接纳残疾学生,亲近他们,给予他们平等的学习权利与机会。
”智障儿童由于本身的缺陷及成长的经历,与普通孩子有着很大的差异,往往表现为胆小、孤独、自卑,不愿与人接触、不能与人正常交往等。
普通学校的老师对随班就读学生的了解往往也不够深人,一般说来,在教育教学中容易产生两种倾向:一种是冷漠的歧视,认为他们是另类,在情感上表现出来的是不接纳、不尊重、不重视,认为他们“无药可救”,他们常被贴上“傻子”、“呆子”的标签;另一种观点是认为智障儿童很可怜,他们是需要被同情、被怜悯的对象,从而对他们过于迁就、放纵,认为他们能力弱,对他们较少要求或不作要求。
我们对待这类孩子的正确态度应该是:认识到他们和我们普通的学生是一样的,他们也是儿童,和其他正常的儿童一样遵循着人的发展规律;他们也是有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人,他们应该平等的享有一切人应有的权利,这些权利当然也包括享有平等的教育资源,和大家一起享有平等的学习生活。
深入探讨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问题及对策
![深入探讨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ff54e9a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1.png)
深入探讨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是指将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融入到普通班级中进行。
这种教育模式旨在促进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探讨,并寻求相应的对策。
2.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面临的问题2.1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特殊儿童随班就读需要为特殊儿童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和辅助设备,如专门的教学计划、个性化辅导等。
然而,目前我国教育资源分配存在不均衡现象,部分学校和地区无法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
2.2 教师专业能力不足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能够针对特殊儿童的需求进行教学和辅导。
但实际情况是,部分教师缺乏相关培训和经验,难以有效应对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
2.3 同学和家长接纳程度低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可能引发普通同学和家长的不理解、担忧和排斥,担心特殊儿童影响普通学生的效果。
这种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特殊儿童的融入和成长。
3. 对策及建议3.1 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特殊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优化教育资源分配,确保每个特殊儿童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3.2 加强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开展针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和研修项目,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特殊儿童的教育。
3.3 提升社会接纳度通过多种渠道加强特殊教育的宣传和普及,提高社会对特殊儿童的认知和接纳程度,消除误解和偏见,为特殊儿童创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
3.4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体系,明确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权益保障,确保特殊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得到充分实现。
4. 总结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和实践。
通过优化教育资源分配、加强教师培训、提高社会接纳度以及完善政策法规等手段,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助力他们实现全面发展。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实际问题与解决策略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实际问题与解决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7540ee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1.png)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实际问题与解决策略引言随班就读是指特殊儿童在普通班级中接受教育的一种方式,旨在促进他们的融入和社交发展。
然而,随班就读也带来了一系列实际问题。
本文档将探讨这些问题的本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实际问题1.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需要额外的教育资源,如特殊教育教师、助教、辅助设备等,而这些资源的分配往往不均衡。
解决策略- 加强政府对特殊教育的投入,确保特殊教育资源得到公平分配。
- 建立特殊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普通教师缺乏专业培训普通教师可能缺乏专业培训,无法有效应对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
解决策略- 提供定期的特殊教育培训和研讨会,提高普通教师的专业能力。
- 鼓励教师参与特殊教育研究,增强他们对特殊教育领域的了解。
3. 需求差异大特殊儿童的需求与普通儿童存在较大差异,难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解决策略- 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根据特殊儿童的需求进行针对性教学。
- 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材,以适应不同特殊儿童的风格。
4. 社交融合困难特殊儿童在普通班级中可能面临社交融合困难,难以与普通儿童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
解决策略- 组织融合活动,促进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互动和交流。
- 教育普通儿童理解和接纳特殊儿童,建立包容的班级氛围。
5. 安全问题特殊儿童可能在课堂上出现自伤或伤人的行为,对自身和他人的安全构成威胁。
解决策略- 加强校园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确保特殊儿童的安全。
- 培养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对特殊儿童行为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结论随班就读是一种有益的教育模式,但也面临着一系列实际问题。
通过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随班就读的优势,促进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
面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问题:研究与解决方案
![面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问题:研究与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f5f349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6.png)
面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问题:研究与解决方案背景在教育领域,特殊儿童指的是有各种学习和发展障碍的孩子,如自闭症、注意力不足障碍(ADHD)等。
随班就读是指将特殊儿童纳入普通学校的常规教室中,与其他非特殊儿童一起接受教育。
研究结果经过研究发现,随班就读对特殊儿童和非特殊儿童都有积极的影响。
对于特殊儿童而言,他们可以在普通学校的环境中获得更多的社交交往机会,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
同时,非特殊儿童也可以通过与特殊儿童接触,培养同理心和包容性。
面临的问题然而,随班就读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教育资源的不足和教师能力的不足。
由于特殊儿童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与非特殊儿童不同,他们需要额外的支持和辅助。
然而,很多学校缺乏足够的教育资源和专业的特殊教育教师,无法满足特殊儿童的需求。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面临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增加教育资源投入:政府应增加对特殊儿童教育的投资,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包括教材、设备和技术支持。
这样可以帮助学校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满足特殊儿童的学习需求。
2. 提供专业培训:学校应为教师提供特殊教育培训,提高他们对特殊儿童的理解和支持能力。
这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更好地应对特殊儿童的学习和行为问题。
3. 强化合作机制:学校、家长和社区应建立紧密的合作机制,共同关注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
通过定期沟通和协调,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4. 建立支持网络:为特殊儿童和家长提供支持网络,包括专业咨询和互助组织。
这样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特殊儿童的需求,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实用的建议。
结论面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问题,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其所带来的好处和挑战。
通过增加教育资源投入、提供专业培训、强化合作机制和建立支持网络,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支持。
特殊儿童的随班就读
![特殊儿童的随班就读](https://img.taocdn.com/s3/m/076b81d6763231126fdb1186.png)
❖ 随班就读既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进入正常学生 的班级、学校、社区环境,参加学习和社会 活动。其基本含义是不要把障碍儿童孤立于 隔离的、封闭的教室、学校、交通设施和居 住环境之内。
研究结论:
❖ 1)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总体上是正向与积极的,但这种 正向与积极的态度尚处于形成过程的初级阶段。
❖ 2)绝大部分教师面对随班就读教学工作,都能主动选用策 略,协助特殊学生学习。但是,他们更多选用的是使用容易、 方便、偏重情意层面的教学策略,而对那些既费时又需要专 门技巧的教学策略,教师使用得少。
进一步解释:
❖ 随班就读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除了按普通学 校教育的一些要求进行外,还针对其特殊需 要提供针对性的特殊教育和服务,对他们进 行必要的康复和补偿训练,也就是说要为他 们制定个别教育计划。
个别教育计划(IEP):
❖ 个别教育计划是根据每个残疾儿童的身心特 点和教育需要制定有助于个体最大限度的获 得发展的教育方案
❖ 这些数据表明,在教师有关随班就读态度的认知成分中,更 多反应的是外部影响,而不是教师内部的需求。多数小学教 师认同随班就读是家长的需要、而不是教师自身的需要;从 教师对随班就读符合教育公平的思想、符合教育发展趋势观 点的认同度及人数的分布情况看,有三分之一教师认同教育 公平的观点及随班就读教育改革的趋势。
❖ 随班就读主张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能真正 地和正常发展的同伴一起参加学前教育、基 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有特殊 需要儿童的潜能。
Ps:重点是:
❖ 如果特殊儿童虽然进入普通教育机构,却没 有接受到符合其发展的需要的特殊教育,也 只能被看做是肢体性随班或社会性随班,本 质上也没有达到真正的就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特殊儿童随班就读
摘要:在教育历程中,我们已认识到,特殊儿童往往都不同程度地具有心理障碍――自卑、孤僻、固执……但他们都具有独立的人格尊严,社会不应歧视他们,而应关爱他们。
儿童是明天的希望,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是民族文化、国家文明的继承者。
那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新的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下,大力发展特殊教育是实现教育的终极价值和教育公平的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
关键词: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研究
一、开展随班就读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的发展,1988年国家教育部门根据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方针和多年教育实践发展的经验提出:“坚持多种形式办学,逐步形成以一定数量的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大量的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的新格局。
”我国的特殊教育发展以随班就读为主体,这是因为:①随班就读投资少、见效快,有利于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
②随班就读方便残疾儿童就近入学,深受家长欢迎。
③随班就读有利于残疾儿童和正常儿童的“一体化”,实现教育融合。
随班就读的形式在我国早就存在,但是随班就读一词的
正式提出最早见于1988年公布的《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1988―1992)的第42条:“坚持多种形式办学。
办好现有的盲、聋和弱智学校,新建一批特教学校。
同时,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动普通学校和幼儿园附设特教班,及普通班中吸收肢残、轻度弱智、弱视和重听(含经过听力语言训练达三级康复标准的聋童)等残疾儿童随班就读。
”睢宁县现有普通中小学共计70多所,6~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214人,其中三类残疾儿童165人,在校160人,残疾儿童少年实行随班就读,就近入学学习,是一条投资少、见效快,方便残疾儿童少年入学,迅速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有效途径。
促进特殊教育和普通义务教育有机结合,引导现有学校迈向全纳性学校的一种策略。
开展随班就读工作,一是有利于特殊儿童就近入学,提高特殊儿童义务教育普及率;二是有利于推进特殊儿童和正常儿童在同一环境中接受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三是有利于推进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交流,建立相互融通、资源共享和相互促进的联系机制;四是有利于增进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的相互了解,提高普通儿童扶残助困的意识,弥补特殊儿童的情感缺失,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开展随班就读的研究不仅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措施,同时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又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的科研课题。
通过开展随班就读研究,促进
了所有学生的健康发展;通过各种有效教学策略的实施,提高了听障学生的听觉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与人交往的能力,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增强了随班就读学生的自信心,残疾儿童的心理素质得到了提高。
我国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为我们提供了参照其他国家的融合教育趋势、结合我国特殊教育实际进行教育创新的机会。
由于随班就读符合我国的国情,符合广大残疾儿童少年的切身利益,从一开始就深受欢迎,并不断地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它对发展我国特殊教育乃至推动整个基础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
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其工作的管理一般实行市区县分级管理,以区县负责为主;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建立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其他各部门协调管理的体制。
教育局分管主任领导,基教办或初教科具体负责。
只有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社会其他有关部门重视这项工作,加大工作力度,才能切实保障随班就读工作的顺利开展,这是各地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十分重要的经验。
特殊教育学校建立一个健全的随班就读管理体系,首先要有一套完善的随班就读管理规章制度:包括随班就读管理
制度、随班就读工作奖惩制度、资源教师管理制度、资源教师的岗位职责、个别化教育制度及随班就读教研组建设制度等,才能有效地推动学校随班就读工作质量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学校必须长期建立特殊学生的个人发展档案。
将特殊学生的医生鉴定、教委批复、特殊学生异动表、花名册、个别辅导计划、座谈记录、教师评语和总结等均收集整理成册,做好特殊教育资料档案管理,为进一步深化特殊教育提供过程资料。
在师资培训方面要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校内外有机结合的教师培训模式,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充分发挥专家的专业领导作用、骨干教师的典型示范作用、教师集体的团队协同作用,为教师开展随班就读教学研究创建浓厚的学术氛围。
要坚持开展以满足学生需要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教学研究活动,使教师集体的凝聚力不断增强,促进随班就读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开展随班就读的措施
1.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随班就读学生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是特殊儿童的直接
管理者,这些教师必须对班上的特殊儿童有具体的了解,比如残疾儿童致残原因、学困生心理障碍等。
每位教师必须关心、爱护、鼓励、不厌弃特殊儿童。
这些教师在班上还要营造好关心、爱护特殊儿童的氛围。
在教学之中,教师从备课就要想到特殊儿童,设计一些有层次性的问题和一些有层次
性的作业。
对于特殊儿童,还要个别辅导。
有了良好的氛围,有了教师的精心呵护,特殊儿童在各方面都将会有更大的提高。
2.充分发挥特教资源室的作用
特教工作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每个学校都应有特教工作的长久计划,建立特教资源室,并有专人负责特教工作。
特教资源室不仅要记录、保存好特殊儿童成长档案,更重要的是让特殊儿童在资源室单独地享有个别化教育,使其在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得到健康发展。
3.充分发挥“家长教师”的作用
随班就读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要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也是终身的老师,他们对特殊儿童的身心情况比教师了解得早。
家庭是孩子的另一课堂,虽然家长们并不需要走上讲台,但他们却在这没有课的课堂里,在这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之中,在这既无教本又无教案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更不知道什么时候下课的“课堂”中进行着对孩子的教育。
由于家长文化水平的不同,他们对孩子的认知、需求、教育方法不尽相同。
教师要正确引导家长,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孩子,信任自己的孩子,教育自己的孩子。
4.充分发挥特殊儿童自身的作用
俗话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些特殊儿童也许存
在着这种现象。
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我们要尽力改变这种现象。
从残奥会上,我们看到了很多优秀的特殊人才,从张海迪身上我们看到了身残志坚的残疾人形象。
我们要帮助特殊儿童建立生活的信心、拼搏的勇气,看到自己的每一点成绩,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总之,特殊教育是一朵盛开的花朵,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关注与关怀,才能在肥沃的土壤里结出甘甜的果实。
同时,特殊教育也必须从物力、财力、师资、政策、法规等方面予以保障与支持,使特殊教育走向灿烂的明天;使特殊儿童像普通儿童一样沐浴在阳光雨露下;使随班就读的价值更加凸现,教育公平得到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华国栋.随班就读教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牟东棋.特殊教育在宣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3]葛新斌.关于特殊教育价值问题的再探讨[J]中国特殊教育,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