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蝶恋花》赏析
古诗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翻译赏析
古诗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翻译赏析《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作者是宋朝文学家苏轼。
其古诗全文如下: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前言】《蝶恋花·春景》,是由北宋时期著名诗人、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首词作。
在此词中,作者通过对残红退尽、春意阑珊的暮春景色的描写和远行途中的失意心境的描绘,借惜春伤情之名,表达出作者对韶光流逝的惋惜、宦海沉浮的悲叹和浮生颠沛的无可奈何。
【翻译】春日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之上已长出了小小的青涩果实。
不时还有燕子掠过天空,这里的清澈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
眼见着柳枝上的柳絮被吹得越来越少,不久天涯到处又会再长满茂盛的芳草。
围墙之内,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着秋千,她发出动听的笑声。
围墙之外的行人听到那动听的笑声。
慢慢的,墙里笑声不再,行人惘然若失。
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无情所伤害。
【鉴赏】这首词将伤春之情表达得既深情缠绵又空灵蕴藉,情景交融,哀婉动人。
清人王士《花草蒙拾》称赞道:“‘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
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这个评价是中肯的。
苏轼除写豪放风格的词以外,还写了大量的婉约词。
可是却总被“无情”所恼。
这正说明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忘情于现实世界。
他在这首词中所流露出的伤感,正是基于对现实人生的热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词一开篇即呈现出暮春景色。
作者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
“残红”,他特别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有意识地冲淡了先前浓郁的伤感之情。
接着,作者将目光从一花一枝上移开,绿水人家绕”一句中的“绕”字,曾有人以为应是“晓”。
通读全词,并没有突出的景物表明这是清晨的景色,因而显得没有着落。
苏轼《蝶恋花 蝶懒莺慵春过半》原文及赏析
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宋] 苏轼蝶懒莺慵春过半。
花落狂风,小院残红满。
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
云鬓鬅松眉黛浅。
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
未信此情难系绊,杨花犹有东风管。
分类标签: 孤独作品赏析【注释】:这首词以种种柔美的意象,塑造出一个多愁善感的伤春少女形象;以春意阑珊的景象,烘托出少女伤春的复杂心绪。
上片由写景过渡到写人。
春光已消逝大半,蝴蝶懒得飞舞,黄莺也有些倦怠,风卷花落,残红满院。
面对这“风雨送春归”、“无计留春住”的情景,心事重重的少女,不免触目伤情,倍添寂寥之感。
自然,蝶、莺本来不见得慵懒,但从这位少女的眼光看来,不免有些无精打采了。
发端写景,下了“懒”、“慵”、“狂”、“残”等字,就使周围景物蒙上了主人公的感情色彩,隐约地透露了主人公的心境。
以下写人:红日偏西,午醉未醒,光线渐暗,帘幕低垂。
此情此景,分明使人感到主人公情懒意慵,神倦魂销。
无一语言及伤春,而伤春意绪却宛然在目。
下片由写少女的外在形象,过渡到写内心世界,点出伤春的底蕴。
首句以形写神,写因伤春而懒于梳洗。
以下承上刻画愁思之重。
“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是说触处皆能生愁,无人可为排解。
“总”字统括一切,一切景物都成为愁的触媒,而又无人可以倾诉,则心绪之烦乱,襟怀之孤寂,可以想见。
到此已把愁情推向高潮。
煞拍宕开,谓此情将不会一无依托,杨花尚有东风来吹拂照管,难道自身连杨花也不如吗!杨花似花非花,在花中身价不高,且随风飘荡,有似薄命红颜,一无依托。
这里即景取喻,自比杨花,悲凉之情以旷语出之,愈觉凄恻动人。
词的结尾耐人寻味。
它创造出新意境,写出了少女的消极伤感与天真大胆交织的矛盾心理,显得不同凡响,别具一格。
【精】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8篇)
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精】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8篇)蝶恋花,词牌名,分上下两阕,共六十个字,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内容。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精】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1蝶恋花·密州上元宋代:苏轼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译文及注释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shuāng),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shēng)香吐麝(shè),更无一点尘随马。
杭州城的元宵夜,明月好似霜,照得人好似一幅画。
帐底吹笙,燃香的香气好似麝香,更无一点尘土随着马而去。
钱塘:此处代指杭州城。
三五夜:即每月十五日夜,此处指元宵节。
“照见”句:形容杭州城元宵节的繁华、热闹景象。
帐:此处指富贵人家元宵节时在堂前悬挂的帏帐。
香吐麝:意谓富贵人家的帐底吹出一阵阵的麝香气。
麝:即麝香,名贵的香料。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寂寞的密州城里人们都老了,人们沿街击鼓吹箫而行,最后却转到农桑社祭祀土地神。
灯火清冷稀少霜露降下,阴暗昏沉的乌云笼罩着大地,要下雪了。
山城:此处指密州。
社:农村节日祭祀活动。
垂,靠近。
赏析此词作于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时苏轼在密州。
全词用粗笔勾勒的手法,抓住杭州、密州气候、地理、风俗等方面各自的特点,描绘了杭州上元和密州上元节的不同景象,流露了作者对杭州的思念和初来密州时的寂寞心情。
这首词题记为“密州上元”,词却从钱塘的上元夜写起。
钱塘也就是杭州,苏轼曾那里过了三个元宵节。
元宵的特点,就是“灯火”。
东坡用一句“灯火钱塘三五夜”,点出灯夕的盛况。
“明月如霜”,写月光之白。
李白曾有诗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但元宵夜月正圆,灯月交辉,引来满城男女游赏,元宵节是宋代一个很重要的节日。
苏轼《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鉴赏及译文
苏轼《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鉴赏及译文《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是一首专写词人人生与思想发生变化时的心态词,上片写秋夜秋风的冷势与词人不眠的心态,下片从相思的角度来烘托词人不热衷于回朝效命的心态。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宋代:苏轼昨夜秋风来万里。
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
有客抱衾愁不寐。
那堪玉漏长如岁。
羁舍留连归计未。
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
衣带渐宽无别意。
新书报我添憔悴。
昨夜的秋风好似从千里之外吹来。
皎洁的月光爬上了寝息之所的帷帐,寒意透入人的衣袖。
我抱着被子心中愁苦难以入睡。
哪里还能忍受玉漏慢慢滴漏。
我这个旅居外地的游子,还没有回朝廷的打算。
梦里醒来凄绝伤神,枕上都是相思的泪水。
衣带渐渐宽松,不为别的什么。
只为新到的书信,又平添了许多憔悴。
《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注释蝶恋花:词牌名。
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
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屏:屏风。
帏(wéi):床帐。
衣袂(mèi):衣袖。
衾(qīn):被子。
玉漏:古代计时器。
长如岁:度夜如年。
羁(jī)舍:寄居之处。
归计:指回朝廷当官,一说指回归故里。
衣带渐宽:指人因忧愁而消瘦。
新书:新写的信。
《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赏析这是一首专写词人人生与思想发生变化时的心态词,上片写秋夜秋风的冷势与词人不眠的心态,下片从相思的角度来烘托词人不热衷于回朝效命的心态。
全词通过描写秋夜秋风秋月秋冷秋思来渲染词人的秋“愁”,这是继柳永之后,作心态婉约词的成功尝试。
上片,写秋夜秋风的冷势与词人不眠的心态。
开头一句,气势磅礴。
“昨夜”点时间,“秋风”点时令,“万里”点风势。
第二、三句写深秋夜风冷煞人:白色的月光进到室内,冷光加冷色,“冷透人衣袂”。
“冷透”二字,极其传神地将人的冷感带上了穿透力。
由于秋夜秋风秋月秋冷,引发最后两句描写其后果:词人就是被大被裹住,还是“愁不寐”。
苏轼蝶恋花全文赏析
苏轼蝶恋花全文赏析苏轼蝶恋花全文赏析《蝶恋花·春景》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这是一首描写春景的清新婉丽之作,表现了词人对春光流逝的叹息,以及自已的情感不为人知的烦恼。
上阕写春光易逝带来的伤感,没有拘泥于状景写物而融人自身深沉的慨叹。
下阕写得遇佳人却无缘一晤,自己多情却遭到无情对待的悲哀。
全词词意婉转,词情动人,于清新中蕴涵哀怨,于婉丽中透出伤情,意境朦胧,韵味无穷。
下面是苏轼蝶恋花全文赏析,请参考!苏轼蝶恋花全文赏析蝶恋花⑴·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⑵。
燕子飞时⑶,绿水人家绕⑷。
枝上柳绵吹又少⑸,天涯何处无芳草⑹!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⑺,多情却被无情恼⑻。
词句注释⑴蝶恋花:词牌名。
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
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⑵花褪残红青杏小:指杏花刚刚凋谢,青色的小杏正在成形。
褪(tùn),萎谢。
⑶飞:一作“来”。
⑷绕:一作“晓”。
⑸柳绵:即柳絮。
⑹天涯何处无芳草:指春暖大地,处处长满了美美芳草。
⑺渐悄:渐渐没有声音。
⑻多情:指旅途行人过分多情。
却被:反被。
无情:指墙内荡秋千的佳人毫无觉察。
白话译文花儿残红褪尽,树梢上长出了小小的青杏,燕子在天空飞舞。
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
柳枝上的柳絮已被风吹得越来越少,天涯路远,哪里没有芳草呢!围墙里有位少女正荡着秋千,围墙外行人经过,听到了墙里佳人的笑声。
笑声渐渐就听不到了。
声音渐渐消散了。
行人怅然,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无情所伤。
文学赏析这首词是伤春之作。
苏轼长于豪放,亦擅婉约,这首词写春景清新秀丽。
同时,景中又有情理,人们仍用“何处无芳草”以自勉。
作者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不仅仅局限于对“佳人”的相思。
这首词下片所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的片段,未必有什么寄托。
只是一首很好的婉约词。
王士祯《花草蒙拾》所说的“枝上柳绵,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
”同时指出这首词与风格婉约的柳永词不相上下。
[苏轼的诗词蝶恋花]蝶恋花苏轼诗词赏析
[苏轼的诗词蝶恋花]蝶恋花苏轼诗词赏析《蝶恋花春景》,是由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首词作。
在此词中,作者通过对残红退尽、春意阑珊的暮春景色的描写和远行途中的失意心境的描绘,借惜春伤情之名,表达出作者对韶光流逝的惋惜、宦海沉浮的悲叹和浮生颠沛的无可奈何。
下面是蝶恋花苏轼赏析,欢迎参考阅读!蝶恋花暮春苏轼簌簌无风花自堕。
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
落日有情还照坐。
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千转舵。
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
凭仗飞魂招楚些①。
我思君处君思我。
①凭杖飞魂招楚些: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
练习(1).词的上片哪些景物表现暮春的特点?(3分)(2).本篇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
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4分)(3).你认为山青一点横云破一句中最具表现力的词语是什么?为什么?(4分)答案:(1).堕花;老柳;开过花的樱桃(2).虚写(或想像)朋友路途遥远,孤独寂寞(2分);化用典故(前人诗句)表达与朋友早日重逢的愿望(2分)(3).点或破(2分);突出青山的高峻(2分,言之成理即可)赏析:《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是宋代著名词人苏轼的作品。
这首词是写给东坡老友李公择的送别词,两人都因反对新法遭贬,交情更笃。
该词上片主写暮春,微露惜别之情;下片写送别,兼及对再受重用的渴望,写二人同情相怜,友情深厚。
这首词题记为暮春别李公择,李公择是东坡老友,两人都因反对新法遭贬,交情更笃。
这是一首送别词。
簌簌无风花自亸,写暮春花谢,点送公择的时节。
暮春落花是古诗词常写之景,但东坡却又翻出新意:花落声簌簌却不是被风所吹,而是悠悠然自己坠落在地,好一份安闲自在的情态。
接着写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点出园林寂寞,人亦寂寞。
白居易戏答和其《别柳枝》绝句诗,有柳老春深日又斜一句,这里借用柳老写柳絮快要落尽的时节,所谓柳老就是春老。
樱桃过是写樱桃花期已过。
正巧今送李公择亦逢此时。
《蝶恋花-春景》赏析
《蝶恋花·春景》赏析
《蝶恋花·春景》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境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赏析:
一、时代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矛盾尖锐,外族侵略频繁,国内政治混乱,民不聊生。
苏轼作为一个文学家和政治家,深深感受到了这个时代的苦难和无奈。
他的作品常常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二、作者境遇
苏轼在创作这首词时,已经经历了多次贬谪和流放。
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既有官场上的得意,也有失意时的落寞。
这首词是他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无奈。
三、词的赏析
1.描绘春天景色
词的上阕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花儿凋谢、燕子飞过、绿水绕舍,这些景象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然而,作者并没有停留在表面的描绘上,而是通过“天涯何处无芳草”这一句,表达了对春天景色消逝的感慨。
2.表达情感
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作者在看到佳人笑容时,感到自己的多情被无情所困扰。
这种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无奈和感慨。
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3.意境深远
整首词的意境深远,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同时,也通过词中的景象和情感,展现了作者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才华。
总之,《蝶恋花·春景》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意境的词作。
通过时代背景和作者境遇的结合,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天涯何处无芳草 ——浅赏苏轼《蝶恋花》
天涯何处无芳草——浅赏苏轼《蝶恋花》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注释:(1)褪:脱去(2)柳绵:柳絮。
(3)“天涯”句:指芳草长到天边。
译文: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
有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
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是不要担心,)天涯到处都长满了茂盛的芳草。
(春天还是会到来的)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发出动听的笑声。
围墙外的行人听到了笑声,(忍不住去想象少女荡秋千的欢乐场面)。
慢慢的,墙里的笑声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
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无情所伤害赏析之一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词一开篇即呈现出暮春景色。
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
“残红”,是说红花已所剩无几。
着一“褪”字就深了一层,不但花少,且已褪色,感伤之情更浓。
睹暮春景色,抒伤春之情,是古诗词中常有之意。
不过一般人写伤春意绪,总会把那种凄迷寥落之感表达到极致。
苏轼则更多了一些旷达。
有繁华就有衰落,有凋谢就有新生。
他特别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有意识地冲淡了先前浓郁的伤感之情。
接着,将目光从一花一枝上移开,向不远处更加开阔的地方。
只见燕子掠着水面低飞,绿水环绕着人家的墙院。
寥寥几笔,便勾画出春意未尽的乡村图景。
飞动的燕子为画面增添了动态之美;“绿水人家”则带来了生活的气息,并为后文“墙里佳人”的出现作好了铺垫。
“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人以为应是“晓”。
通读全词,并没有突出的景物表明这是清晨的景色,因而显得没有着落。
而燕子绕舍而飞,绿水绕舍而流,行人绕舍而走,着一“绕”字,则非常真切。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这是词中最为人称道的两句。
枝头上的柳絮随风远去,愈来愈少;普天之下,哪里没有青青芳草呢。
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推荐】
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推荐】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落落盘根真得地,涧畔双松,相背呈奇态。
势欲拚飞终复坠,苍龙下饮东溪水。
溪上平岗千叠翠,万树亭亭,争作拏云势。
总为自家生意遂,人间爱道为渠媚。
翻译溪边两棵松树盘结在一起,它们互相背离呈现奇特之貌。
看上去像要展翅飞翔,就像苍龙飞坠下来吸取溪水一样。
溪边平地上有无数绿树,它们亭亭玉立,像都在争取离云更近一些的态势。
总以为遂了平生之愿,人间的大爱就是为它而喜欢。
注释落落:独立不群貌。
盘根:谓树木根株盘曲纠结。
得地:得到适宜生长之地。
拚飞:飞行轻捷的样子。
苍龙:比喻松。
平冈:指山脊平坦处。
千叠翠:无数层的翠绿。
亭亭:高耸貌。
拏云势:犹凌云之势。
生意遂:谓生命力的要求得到满足。
为渠媚:为它而做出美丽的姿态。
渠:它。
赏析这首词曲像一幅山水画,构图很有层次:近景是姿态奇特的涧畔双松,它们像两条本来要飞上天去的龙,不知为什么折回头来探入涧底的溪水;远景是平冈上的群树,它们一片翠绿,把枝梢高高地伸向云端。
“万树”欣欣赂荣,“双松”自得其乐,宁静的自然美在神不在貌,有点王维山水诗的意境。
首先是“双松”和“万树”的对比:双松的位置是“涧畔”,它们的姿态是坠,是“下饮”;万树的位置是“溪上平冈”,它们的姿态是“争作拏云势”。
这种位置和姿态的对比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郁郁涧底松”和“离离山上苗”。
“落落盘根真得地”套用了杜甫《古柏行》的诗句。
其次最后两句用人们的想法来对比前面大自然的规律,是王国维想要借此来表达自己的哲理思想。
然而可能作者自己也感觉到了这首词中“形”与“意”之间的矛盾,所以在结尾忽翻新意:“总为自家生意遂,人间爱道为渠媚。
”这是进一步超脱,完全从“以物观物”的角度出发,指出树的姿态是为了适合自己生活环境的需要。
王国维要写出一种无我之境的自然山水风景,却不能达到那种“无我”的境界;他要表现老庄的超脱却总是堕入儒家的执著;王国维不想让这首词表达出托物寓意,但最后两句反而使读者展开意境的联想。
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译文】花儿已褪去残红,青杏儿还显得很小。
燕子飞来飞去,绿水将人家环绕。
枝上的柳絮被风吹掉,一日比一日地稀少,在天涯,在海角,哪儿没有充满生命力的芳草!墙里的秋千高高,墙外的道路悄悄。
墙外有一少年走过,墙里传出少女的欢笑。
笑声渐渐地听不到,墙里渐渐变得静悄悄,多情的少年呵!却为无情的笑平添烦恼。
【赏析】这是一首伤春的词。
上片写幕春景色:残红落尽,青杏初生,燕子飞舞,河水碧绿,春将归去。
苏轼不愧文坛圣手;轻轻几笔,信手拈来,一幅清丽哀婉的图景便呈现于目前。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更是缠绵悱恻。
“柳绵”即柳絮,一年一度,柳絮纷飞,岁岁年年,人却不同,“吹又少”三字,包含多少人生感慨!青青的芳草已遍迹天涯,预示着短暂而美好的春将要过去。
韶光易逝,青春难再。
关于此二句,《林下词谈》有这样的记载:“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时青女初至(秋霜初降),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
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
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
”朝云为苏轼爱妾。
苏轼一生坎坷,刚正不阿,一肚皮不合时宜,不论是新党执政还是旧党当朝,他都不见容于统治者,屡遭贬谪,最后以60多岁的衰迈之身流放岭南,只有朝云随行。
朝云唱此二句,深感其中之味,抑抑惆怅,情不自胜,不能竟之。
不久,她便抱疾而亡,病重之时,仍诵此二句而不释□。
苏轼遂终身不复听此词。
此词上片写景,是伤春人眼中之景,虽无一字言情,而其缠绵哀婉处自现。
下片转而写人,写情。
正被春愁困扰的行人,又为高墙之内的笑声所吸引,可惜只闻其声,不见佳人,但这也足以使那行人生出爱慕之情了。
大概他已在心里勾勒出理想中的佳人形象了吧!真正不负“多情”二字。
苏轼《蝶恋花》赏析
苏轼1.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赏析:这是一首感叹春光流逝、佳人难见的小词,词人的失意情怀和旷达的人生态度于此亦隐隐透出。
上片就眼前所见写景,写春光将尽,这实写。
伤春中隐含思乡情怀。
首句“花褪残红青杏小”,红花落尽,枝条上留下的是花的残痕和苦涩的小青杏,既点明春夏之交的时令,也揭示出了春花殆尽、青杏始生的自然界新陈代谢的规律,虽是写景,却仍蕴含思理。
“燕子”二句,小燕子逐春飞来,恋春不已。
绿水环绕山村人家,春情留连不断。
细细品味,残破、惨淡之情油然而生。
既交带了地点,也描绘出这户人家的所处环境,空中轻燕斜飞,舍外绿水环绕,何等幽美安详!“人家”二字,为下片的“墙里佳人”的出现,作了暗示和铺垫。
然而,我们读词时,却必然会联想到当日春光明媚的景象:山花烂漫、柳絮飞扬,冰消雪融后的小溪水,淙淙流过山村人家,燕子戏水闹春,这样的春日,怎不令人神往!两相对照,眼前春的归去,又怎不令人黯然神伤!这种情景交炼而得言外之意的妙笔,正好比一抹彩云,去留无迹。
而这种对春的向往却在我们心里留下了抹不掉的印迹。
“枝上”二句,先抑后扬,在细腻的景色描写中传达出词人深挚旷达的情怀。
柳絮漫天,芳草无际,最易撩人愁思,着一“又”字,见得谪居此地已非一载矣。
这也是说春归去的一种景象。
然而,柳絮在古典诗文中,往往是薄命女子的象征,看见柳絮,很自然地又联想到被遗弃的女子,随风飘摇,没有空白之处。
杏子虽然是酸苦的,但它还是会让人联想到落去的鲜花,而柳絮呢?落就落了,谁还惦记呢?这恐怕就是词人身世的自叹吧!“天涯何处无芳草”,表面似乎只是说天涯到处皆长满茂盛的芳草,春色无边,实则化用《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又何怀乎故宇”之意,谓只要随遇而安,哪里不可以安家呢?“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和蒋夔寄茶》)。
在后来的贬谪海南时期,作者又高唱着“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支二首》其二);“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均是在思乡的伤感中蕴含着随遇而安的旷达。
《蝶恋花·春景》原文、翻译及赏析
《蝶恋花·春景》原文、翻译及赏析综观全词,词人写了春天的景,春天的人,而后者也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景观。
词人意欲奋发有为,但终究未能如愿。
全词真实地反映了词人的一段心理历程,意境朦胧,令人回味无穷。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蝶恋花·春景》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蝶恋花·春景宋代: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译文花儿残红褪尽,树梢上长出了小小的青杏。
燕子在天空飞舞,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
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少女发出动听的笑声,墙外的行人都可听见。
慢慢地,围墙里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无情的少女所伤害。
注释“蝶恋花·春景”,原本无题,傅本存目缺词。
“花褪残红”:褪,脱去,小:毛本作“子”。
“子”,毛本误作“小”。
“飞”,《二妙集》、毛本注“一作来。
”“绕”,元本注“一作晓。
”“柳绵”:即柳絮。
“何处无芳草”句:谓春光已晚,芳草长遍天涯。
多情:这里代指墙外的行人。
无情:这里代指墙内的佳人。
赏析本词是伤春之作。
这首词将伤春之情表达得既深情缠绵又空灵蕴藉,情景交融,哀婉动人。
清人王士《花草蒙拾》称赞道:“‘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
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这个评价是中肯的。
苏轼除写豪放风格的词以外,还写了大量的婉约词。
可是却总被“无情”所恼。
这正说明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忘情于现实世界。
他在这首词中所流露出的伤感,正是基于对现实人生的热爱。
词一开篇即呈现出暮春景色。
作者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
“残红”,他特别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有意识地冲淡了先前浓郁的伤感之情。
苏轼《蝶恋花》阅读答案及赏析
苏轼《蝶恋花》阅读答案及赏析苏轼《蝶恋花》阅读答案及赏析 灯⽕钱塘三五夜,明⽉如霜,照见⼈如画。
帐底吹笙⾹如麝,更⽆⼀点尘随马。
寂寞⼭城⼈⽼也,击⿎吹箫,却⼊农桑社②。
⽕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下。
[注]①上元,即元宵节;此时诗⼈刚由杭州调任密州知州;词中“⼭城”即密州。
②农桑社:农村节⽇祭神的地⽅,当时密州连年蝗旱,村民举⾏社祭祈求丰年。
⼀: ⼀: (1)词题为“密州上元”,上⽚却写钱塘上元之景,有什么作⽤?(4分) 【答案】写钱塘上元的繁华热闹,反衬(衬托)出密州上元的清冷寂寞,表达了作者对杭州繁华景象的怀念。
(意思对即可) 【考查⽅向】本题重点考查考⽣鉴赏⽂学作品的形象、语⾔和表达技巧的能⼒。
能⼒层级为D级(鉴赏评价)。
【解析】上阕描写杭州元宵景致,作者此时是刚来密州任知州,正好遇到元宵佳节,在街上看灯,观⽉时的情景和由此⽽产⽣的感想。
词句虽不多,却也“有声有⾊”。
写灯、写⽉、写⼈,声⾊交错,充分展现了杭州元宵节的热闹、繁荣景象。
下阕描写密州上元。
“寂寞⼭城⼈⽼也”是⼀句过⽚,使情调陡然⼀转,⽤“寂寞”⼆字,将前⾯“钱塘三五夜”那⼀⽚热闹景象全部移来,为密州上元作反衬,形成鲜明的对⽐,写出了密州上元的寂寞冷清。
表达了作者对杭州繁华景象的怀念。
(2)下⽚中“寂寞”⼆字流露出作者的⼼境,请简要分析词⼈寂寞的原因。
(4分) 【答案】环境凄清:密州粗犷的箫⿎、稀疏的灯⽕、昏暗的雪云;(2分)忧伤社稷:密州连年蝗旱,民不聊⽣,举⾏社祭祈求丰年。
(2分)(答出“慨叹时光易逝”可得1分,意思对即可) 【考查⽅向】本题重点考查考⽣评价⽂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层级为D级(鉴赏评价)。
【解析】上阕描写杭州元宵景致,充分展现了杭州元宵节的热闹、繁荣景象。
下⽚中“寂寞”⼆字流露出作者的⼼境。
让他感到“寂寞”,感到郁郁不乐的是这⾥连年蝗旱,民不聊⽣。
作为⼀个爱民之官,他⼜怎能快乐开怀呢?“⽕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则不但写出了密州⽓候的寒冷,⽽且也让⼈感觉到环境的空旷苍凉。
蝶恋花的意思及全词赏析
蝶恋花的意思及全词赏析蝶恋花的意思及全词赏析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蝶恋花的意思及全词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蝶恋花的意思及全词赏析篇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思是: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凤而尽凋,独自登高望远心中充满了苍茫空虚及怅惘感觉,抬眼远眺,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让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句词出自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登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仿佛世间的一切都已经浮云过世蝶恋花①宋·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②罗幕轻寒,③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④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⑤山长水阔知何处。
译文: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泪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燕子双飞而去。
皎洁的月亮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都穿入红红的门户。
昨夜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了天涯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注释:①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属江西)人。
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
宋仁宗时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
卒谥元献。
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为当时词坛耆宿。
有《珠玉词》。
②槛:栏杆。
③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④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⑤尺素:书信的代称。
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原文翻译及赏析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原文翻译及赏析《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原文翻译及赏析《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
苏轼《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翻译赏析
《·雨霰疏疏经泼火》是苏轼为了思念元配王弗而作的一首词。
下面我们为你带来苏轼《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宋·苏轼雨霰疏疏经泼火。
巷陌秋千,犹未清明过。
杏子梢头香蕾破。
淡红褪白胭脂涴。
苦被多情相折挫。
病绪厌厌,浑似年时个。
绕遍回廊还独坐。
月笼云暗重门锁。
【译文】经历了一场桃花雨之后,又下了疏稀的雨夹雪。
清明节还未到,街坊中的秋千荡起来了。
杏子梢头的一花蓄开放,淡红色的花脱掉而成白色的花,像被胭脂水粉浸染似的。
被对方多情带来的痛苦的折磨,精神不振,简直像度过一年时光似的。
夫妻二人跑遍长廊,还各自独坐回廊,已是“月笼云暗重门锁〞的深夜。
【注释】①雨霰(xiàn):细雨和雪珠。
苏轼《蝶恋花·徽雪有人送》词:帘外东风交雨霰,帘里佳人,笑语如莺燕。
②经:曾经,已经。
③泼火:指寒食节,寒食节时下雨称为泼火雨。
《遁斋闲览》:“河朔谓清明桃花雨曰泼火雨。
〞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蹴球尘不起,泼火雨新晴。
〞唐彦谦《上巳》:“微微泼火雨,草草踏青人。
〞④巷陌:街坊。
⑤香蕾破:芳香的花苞绽开了。
⑥胭脂涴(wò):胭脂浸染。
韩愈《合江亭》:“愿书岩上石,勿使泥尘涴。
〞⑦被(bèi):表被动。
⑧折挫:折磨。
⑨厌厌:精神萎糜貌。
陶潜《和郭主簿》之二:“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⑩浑似:简直像。
⑪年时:一年时光。
史浩《千秋岁》:“把盏对横枝,尚忆年时个。
〞⑫个:语助词,相当于“的〞。
⑬还(hái):依然,仍然。
⑭月笼:月色笼罩。
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⑮云暗:云层密布。
【鉴赏】“雨霰〞,细雨冰冷。
稀疏貌。
(唐)贾岛《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夕阳庭际眺,槐雨滴疏疏。
〞“泼火〞即泼火雨。
旧俗寒食节禁火,这几天下的雨叫“泼火雨〞,也叫“清明雨〞。
(唐)唐彦谦《上巳》诗:“微微泼火雨,草草踏青人。
苏轼《蝶恋花 春景》原文及赏析
蝶恋花春景[宋] 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分类: 宋词三百首婉约诗作品赏析【注释】①“天涯”句:指芳草长到天边。
【评解】苏轼的词,以豪放著称。
这首《蝶恋花》,代表了他词作清新婉约的一面,表现诗人创作上的多方面才能。
这首词借惜春伤情,抒写诗人远行途中的失意心境。
上片惜春,下片抒写诗人的感伤。
面对残红退尽,春意阑珊的景色,诗人惋惜韶光流逝,感慨宦海沉浮,把自己的身世之感注到词中。
艺术构思新颖,使寻常景物含有深意,别有一种耐人玩味的情韵。
【集评】《花草蒙拾》:“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
孰谓东坡但解作“大江东去”。
《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
下阕墙内外之人,干卿底事,殆偶闻秋千笑语,发此妙想,多情而实无情,是色是空,公其有悟耶?《唐宋词选注》:本词是消春之作。
不过,作者还借“何处无芳草(知音)”以自慰自勉。
“多情却被无情恼”,也不仅仅局限于对“佳人”的相思。
------------------------------以豪放派著称的苏轼,也常有清新婉丽之作,这首《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就是这么一首杰作。
“花褪残红青杏小”,既写了衰亡,也写了新生,残红褪尽,青杏初生,这本是自然界的新陈代谢,但让人感到几分悲凉。
睹暮春景色,而抒伤春之情,是古诗词中常有之意,但东坡却从中超脱了。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作者把视线离开枝头,移向广阔的空间,心情也随之轩敝。
燕子飞舞,绿水环抱着村上人家。
春意盎然,一扫起句的悲凉。
用别人常用的意象和流利的音律把伤春与旷达两种对立的心境化而为一,恐怕只有东坡可以从容为之。
“燕子飞时”化用晏殊的“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点明时间是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与前后所写景色相符合。
“枝上柳绵吹又少”,与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本应同属一组,写枝上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
苏轼《蝶恋花》翻译及赏析
苏轼《蝶恋花》翻译及赏析苏轼《蝶恋花》翻译及赏析《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我们为大家整理了苏轼《蝶恋花》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朝代:宋代作者:苏轼原文:记得画屏初会遇。
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燕子双飞来又去。
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
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
敛尽春山羞不语。
人前深意难轻诉。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译文记得当初画屏前相遇。
夜间好梦,忽儿在幽会,恋情绵绵,难忘高唐路。
燕子双双,飞来又飞去,碧绿纱窗,几度春光已逝去。
在那天,绣帘相见处,低头假意走过,笑弄鬓发如云缕一般。
紧锁着秀眉,娇羞不开口,陌生人前,深情难以倾诉。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注释⑴蝶恋花: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
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
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⑵画屏:有画饰的屏风。
⑶惊回:惊醒。
⑷高唐:战国时楚国台馆名,在云梦泽中,楚王游猎之所,一说在江汉平原。
宋玉《高唐赋》:“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
其上独有云气,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
王因幸之。
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
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旦暮视之如言。
故为立庙,号曰朝云。
”⑸纱窗:蒙纱的窗户。
这里喻指男女幽会的房间。
春光:原指春天的风光,这里代指青春、岁月。
⑹佯行:假装走。
⑺香云缕:对妇女头发的美称。
⑻敛尽:紧收,收敛。
春山:喻指妇女妓好的眉毛。
⑼轻诉:轻快地倾吐。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赏析苏轼的词具有多种风格,有的雄奇奔放,由此而创豪放一派;有的婉转多情,并不亚于柳、秦诸家。
这首《蝶恋花》就是一首柔情似水的纯爱情词。
它毫无掩饰地写出了一个男子的单相思。
上片回忆了恋爱的全过程:初遇——破灭——思念。
“记得画屏初会遇”,写出这爱情的开端是美妙的,令人难忘的,与心爱的.人在画屏之间的初次会遇,至今记得清清楚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赏析】
此作题一作“春景”。
上片写暮春自然风光。
从郊游少年的视角,由小到大,由近渐远地展开,极富层次感、色彩感和运动感。
“天涯何处无芳草”,既是对暮春景色拓开一景,又点化游春少年的惆怅,引发下片境界。
下片写自然背景中的人事:一道短墙将少年与佳人隔开,佳人笑声牵动少年的芳心,也引起少年之烦恼。
自然春意与人事春情相绾合,优美地表现出在流走跃动的春之气息中,惜春少年微妙的恋情之萌动及转瞬便迷失的怅惘。
有声有色,情韵悠远,颇富婉媚绰约的风姿。
是一篇天韵圆转的佳作。
《词林纪事》卷五引《林下词谈》云:“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
时青女(指秋霜)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
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
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
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
’子瞻翻然大笑曰:‘是吾正悲秋,而妆又伤春矣。
’遂罢。
朝云不久抱疾而亡。
子瞻终身不复听此词。
”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赏析:这是一首感叹春光流逝、佳人难见的小词,词人的失意情怀和旷达的人生态度于此亦隐隐透出。
上片就眼前所见写景,写春光将尽,这实写。
伤春中隐含思乡情怀。
首句“花褪残红青杏小”,红花落尽,枝条上留下的是花的残痕和苦涩的小青杏,既点明春夏之交的时令,也揭示出了春花殆尽、青杏始生的自然界新陈代谢的规律,虽是写景,却仍蕴含思理。
“燕子”二句,小燕子逐春飞来,恋春不已。
绿水环绕山村人家,春情留连不断。
细细品味,残破、惨淡之情油然而生。
既交带了地点,也描绘出这户人家的所处环境,空中轻燕斜飞,舍外绿水环绕,何等幽美安详!“人家”二字,为下片的“墙里佳人”的出现,作了暗示和铺垫。
然而,我们读词时,却必然会联想到当日春光明媚的景象:山花烂漫、柳絮飞扬,冰消雪融后的小溪水,淙淙流过山村人家,燕子戏水闹春,这样的春日,怎不令人神往!两相对照,眼前春的归去,又怎不令人黯然神伤!这种情景交炼而得言外之意的妙笔,正好比一抹彩云,去留无迹。
而这种对春的向往却在我们心里留下了抹不掉的印迹。
“枝上”二句,先抑后扬,在细腻的景色描写中传达出词人深挚旷达的情怀。
柳絮漫天,芳草无际,最易撩人愁思,着一“又”字,见得谪居此地已非一载矣。
这也是说春归去的一种景象。
然而,柳絮在古典诗文中,往往是薄命女子的象征,看见柳絮,很自然地又联想到被遗弃的女子,随风飘摇,没有空白之处。
杏子虽然是酸苦的,但它还是会让人联想到落去的鲜花,而柳絮呢?落就落了,谁还惦记呢?这恐怕就是词人身世的自叹吧!
“天涯何处无芳草”,表面似乎只是说天涯到处皆长满茂盛的芳草,春色无边,实则化用《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又何怀乎故宇”之意,谓只要随遇而安,哪里不可以安家呢?“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和蒋夔寄茶》)。
在后来的贬谪海南时期,作者又高唱着“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支二首》其二);“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均是在思乡的伤感中蕴含着随遇而安的旷达。
诗人正自哀怜,满眼芳草使眼前一亮,春天虽然去了,可芳草哪里没有呢!这正是诗人无可奈何聊以自慰的思想反映。
苏轼曾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出任杭州通判。
后又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
出狱后责受黄州团练副使。
哲宗即位后,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
绍圣三年,他五十九岁时,新党再度执政,就又先后被贬岭南惠州和海南琼州。
苏轼本是一个很有政治见解的政治家,也并非顽固的保守派。
即使在他被贬出官以后,也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
关心人民疾苦,兴修水利,改进农业生产;鼓励、培养文人后辈,但却得不到君主的知遇之恩,始终不被重用。
即使如此,仍未改变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他的这种达观思想,是以老、庄思想为基础的。
《东坡先生墓铭志》中载有“幼读《庄子》‘得吾心矣’”的感悟。
《志林·道士张易简》中说苏轼“八岁入小学,以道士张以简为师”。
《志林·论修养帖寄子由》还说词人“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少胜解”。
因此,词人能随缘自适,“无所往而不乐”,不为世尘所囿,正是苏轼诗词的理趣所在。
下片抒情,是虚写。
借偶然遇到的情事,表达“墙外行人”的失意、惆怅和苦闷。
闻声而不见佳人的懊恼和惆怅。
“墙里秋千”三句,用白描手法,叙写行人(自己)在“人家”墙外的小路上徘徊张望,只看到了露出墙头的秋千架,墙里传来女子荡秋千时的阵阵笑声。
词人至此才点出自己的身份是个“行人”,固然是指当下自己是这“绿水人家”墙外的过路人,但也有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临江仙·送钱穆夫》)的含义在内的。
上片的“天涯”如果是隐指惠州远在天涯海角,则此处的与佳人一墙之隔而莫通款愫,不也是咫尺天涯吗?尾二句是对佳人离去的自我解嘲。
行人自知无法看到墙内佳人的身姿容貌,只想再驻足聆听一会儿,孰料佳人此际已荡罢秋千离去,尚不知墙外还有一个多情的行人,这怎不令人懊恼呢!此二句极有理趣,盖佳人之“无情”,乃因不知有墙外“多情”行人之存在也,而世间带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人世多错迕”之事,又何止此一件呢?词人一生忠而见疑,直而见谤,此际落得个远谪岭南的下场,不也正是“多情却被无情恼”吗?作者嘲笑自己的多情,也就是在嘲笑那些加在自己身上的不公的命运,在笑一切悲剧啊!
全词构思新巧,奇情四溢。
写景、记事、说理自然,寓庄于谐,语言回环流走,风格清新婉丽。
清人王士禛认为:“‘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花草蒙拾》)。
这正是作者韶秀词风的体现。
《词林纪事》卷五引《林下词谈》云:“子瞻在惠州,与(侍姬)朝云闲坐。
时青女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
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
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者,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子瞻翻然大笑曰:‘是吾政悲秋,而汝又伤春矣’。
”朝云的悲泣,是因为她体味到了其中所包含的旷达与感伤相杂的情怀。
此词在旨趣上与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相近,均是用“香草美人”的手法抒发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心情。
然而在悲苦失意中又含蕴着乐观旷达,这种精神是贺词中所没有的。
苏轼人格和作品的魅力也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