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分的测定(1)

合集下载

灰分测定方法

灰分测定方法

灰分测定方法
灼烧重量法测定
1.原理
食品经灼烧后所残留的无机物质称灰分。

2.适用范围
本法参照GB 5009,4-85. 适用于各类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3. 仪器
(1)灰化炉
(2)电炉
(3)干燥器
(4)瓷坩埚
(5)万分之一电子天平
4. 操作步骤
(1)将用1:4盐酸煮过的坩埚洗净,在灰化炉内550℃~600℃灼烧半小时,待炉温降至200℃以下时,将坩埚移入干燥器内,冷至室温,精密称重。

(2)加入1~3克样品后精密称重,液体样品须先在沸水上蒸干。

(3)用电炉将样品充分炭化至无烟,移置灰化炉中,550~600oC灼烧4小时至无碳粒,在200℃以下时移入干燥器内,待至室温称重。

重复灼烧2小时,再次称重。

重复灼烧至前后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0.5mg为恒重。

5. 计算
坩埚重量加灰分重量-空坩埚重量
灰分%=------------------------------- ×100
样品重量
6. 举例
设取样品2.2214 g,空坩埚重量20.5377g,坩埚重量加灰分重量为20.5634g.
20.5634 - 20.5377
--------------------×100 = 1.2%
2.2214
7. 注意事项
(1)灼烧温度不得超过600℃,如超过则磷酸盐熔化,钾、钠也能挥发,致使测得结果产
生误差。

(2)含水份甚多的水果,蔬菜秤量要大,否则结果误差大。

灰分的测定方法

灰分的测定方法

灰分的测定方法
所需仪器
1坩埚:与试样不起作用的陶瓷坩埚(50ml且带有盖子)
2电炉:能调节温度大小。

3马福炉:能合适的控制在600±25℃范围内
4电子天平:准确到0.1mg
5干燥器:盛有与灰分不起作用的有效干燥器。

操作步骤
1把坩埚放在马福炉内。

在试验温度下(600±25℃)加热至恒重。

放入干燥器内至少1小时,使其冷却至室温,并在天平上称重为M0克(准确至0.1mg)
2在天平上准确称取一定数量的试样M克(准确至0.1mg)
3把试样放入坩埚中(带盖子),不能超过坩埚高度的一半,然后直接在电炉上加热,。

使其缓慢燃烧。

燃烧不可太剧烈,以免灰分颗粒损失。

(燃烧至试样不冒烟为止)
4把坩埚放入已预热至规定温度的马福炉内,煅烧4~6小时。

5把坩埚放入干燥器内至少1小时,使其冷却至室温,并在天平上称重,准确至0.1mg
6在相同条件下,再煅烧0.5小时,直至恒重,即相继两次称重结果之差不大于0.5 mg,记录此重量为M1克。

结果表示
灰分以质量百分数表示:(M1— M0)×100% / M
式中:
M1—坩埚和灰分的质量
M0—坩埚的质量
M—试样的质量。

灰分测定方法

灰分测定方法

灰分测定方法灰分是指煤中不挥发物质的总和,是煤的无机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

灰分的含量直接影响到煤的燃烧特性和燃烧效率,因此准确测定灰分含量对于煤炭的利用和燃烧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灰分测定方法。

一、灰分测定方法之烘干法。

烘干法是一种简单直接的灰分测定方法,其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取一定质量的煤样,将其放入已预热至105℃的恒温烘箱中,保持在105℃恒温下烘干至质量恒定;然后取出煤样,冷却至室温,称取质量;最后,将煤样放入炉中灼烧,燃尽有机物质,称取灰分质量。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煤样的灰分含量。

二、灰分测定方法之干燥法。

干燥法是一种常用的灰分测定方法,其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取一定质量的煤样,将其放入已预热至815℃的炉中,灼烧至煤中的有机物质完全燃尽;然后取出煤样,冷却至室温,称取质量;最后,通过计算可以得到煤样的灰分含量。

三、灰分测定方法之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是一种准确度较高的灰分测定方法,其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取适量煤样,加入硝酸和硫酸,将煤样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氧化;然后将氧化后的煤样进行水洗、烘干和称重;最后,通过计算可以得到煤样的灰分含量。

四、灰分测定方法之仪器分析法。

仪器分析法是一种高效、自动化程度高的灰分测定方法,其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取一定质量的煤样,放入灰分测定仪器中;然后启动仪器进行灼烧和测定;最后,通过仪器自动计算可以得到煤样的灰分含量。

综上所述,灰分测定是煤炭分析中的重要内容,不同的测定方法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灰分测定对于煤炭的利用和燃烧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灰分测定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1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13.03

实验1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13.03

实验一食品中灰分含量的测定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灰分测定的原理和意义;2.掌握食品中灰分的测定方法和操作要点。

二、原理和意义依据GB 500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样品炭化后,经高温灼烧时,将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有机成分(氧化分解,以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及水等形式)挥发逸散,而无机成分(以无机盐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残留下来,称这些残留物为灰分,称量残留物即可计算出样品中总灰分的含量。

灰分是无机成分总量的表示,含量的测定具有重要意义:①判断食品受污染的程度;不同的食品,因所用原料、加工方法及测定条件的不同,各种灰分的组成和含量也不相同,当这些条件确定后,某种食品的灰分常在一定范围内。

如果灰分含量超过了正常范围,说明食品生产中使用了不合乎卫生标准要求的原料或食品添加剂,或食品在加工、贮运过程中受到了污染。

②判断食品加工精度和食品品质,例如在面粉加工中,常以总灰分含量评定面粉等级,富强粉为0.3~0.5%,标准粉为0.6~0.9%;还例如奶粉为5.0~5.7%,脱脂奶粉为7. 8~8. 2%。

无机盐又称矿物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之一,约占成年人体重的4%左右。

包括除碳、氢、氧、氮以外的其它各种元素,其中含量较多的钙、钾、磷、镁、钠等,称为常量元素;还有一些含量极少的,如铁、锰、铜、碘、锌等,被称作微量元素。

钙,人体中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人体缺钙,会患佝偻病(“O”,“X”形腿)和软骨病。

血浆中含钙量若低于正常量的10%,即会引起心跳加快、心率不齐,神经肌肉应激性加强,产生手足搐搦症等。

钾,钾是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之一,它能维持细胞内渗透压及酸碱平衡,促使糖原及蛋白质合成,并能维持神经、肌肉,特别是心肌功能;有一定的降压作用,所以有些早期较轻的高血压病人可进食含钾丰富的香蕉、桔子等就可不用服药而有效控制血压。

食品的灰分与食品中原来存在的无机成分在数量和组成并不完全相同,原因:①易挥发元素如氯、碘、铅等会挥发散失,硫、磷等也以含氧酸的形式挥发;②有些金属氧化物会吸收有机物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形成碳酸盐使无机成分增多;从这种观点出发,常将食品的灰分称为粗灰分。

灰分的测定(精)

灰分的测定(精)

灰分的测定概述灰分是代表食品中的矿物盐或无机盐类,在测试食品的灰分时,如果含量很高则说明该食品生产工艺粗糙或混入了泥沙,或者加入了不合乎卫生标准要求的食品添加剂。

比如:含泥沙较多的红糖,食盐其灰分含量必然增高,因此测定食品灰分是评价食品质量的指标之一。

在必要时,还可以分析灰分中含的各种元素(如Ca、P、Fe、I、K、Na等,这也是评价营养的参考指标。

所以,对食品要规定一定的灰分含量。

通常我们测定的灰分为总灰分。

在总灰分中包括有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以及酸溶性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

在讲测定意义之前,我们首先搞清何谓灰分。

灰分:有机物经高温灼烧以后的残留物称为灰分(粗灰分,总灰分测定灰分的意1.食品的总灰分含量是控制食品成品或半成品质量的重要依据。

比如:牛奶中的总灰分在牛奶中的含量是恒定的。

一般在0.68%--0.74%,平均值非常接近0.70%, 因此可以用测定牛奶中总灰分的方法测定牛奶是否掺假若掺水,灰分降低。

另外还可以判断浓缩比,如果测出牛奶灰分在1.4%左右,说明牛奶浓缩一倍。

又如富强粉,麦子中麸皮灰分含量高,而胚乳中蛋白质含量高,麸皮的灰分比胚乳的含量高20倍,就是说面粉中的精度高,则灰分就低2.评定食品是否卫生,有没有污染。

如果灰分含量超过了正常范围,说明食品生产中使用了不合理的卫生标准。

如果原料中有杂质或加工过程中混入了一些泥沙,则测定灰分时可检出。

3.判断食品是否掺彳假4.评价营养的参考指标(可通过测各种元素总灰分的测定通常所说灰分就是指总灰分,在总灰分中有包括:水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酸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

.准备坩埚(灰化容器目前常有的坩埚:石英坩埚;素瓷坩埚;白金坩埚;不锈钢坩埚素瓷坩埚在实验室常用,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和石英相同,耐高温,内壁光滑可以用热酸洗涤,价格低,对碱性敏感。

下面我们谈到的坩埚都是素瓷坩埚。

坩埚-(1:4盐酸煮沸洗净-降至2000-放入干燥室内冷却到室温-称重(空坩埚二.样品的处理对于各种样品应取多少克应根据样品种类而定,另外对于一些样品不能直接烘干的首先进行预处理才能烘干。

灰分测定方法

灰分测定方法

灰分测定方法灰分是指煤中不挥发物的总量,也是煤的一种重要指标。

灰分的含量对煤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准确地测定灰分含量对于煤炭生产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灰分测定方法。

一、干燥灰分测定法。

1. 实验步骤:(1)取适量样品,放入干燥器中,用105℃左右的温度干燥至恒重。

(2)取出样品,冷却至室温,称重,记录质量为m1。

(3)将样品放入燃烧器中燃烧,燃烧完毕后取出,冷却至室温,称重,记录质量为m2。

2. 计算方法:灰分含量 = (m2 m1) / m1 100%。

二、湿法灰分测定法。

1. 实验步骤:(1)取适量样品,放入加热器中,用550℃左右的温度干燥至恒重。

(2)取出样品,冷却至室温,称重,记录质量为m1。

(3)将样品放入燃烧器中燃烧,燃烧完毕后取出,冷却至室温,称重,记录质量为m2。

2. 计算方法:灰分含量 = (m2 m1) / m1 100%。

三、氧弹法灰分测定法。

1. 实验步骤:(1)取适量样品,放入氧弹燃烧器中,用高温氧气燃烧至恒重。

(2)取出样品,冷却至室温,称重,记录质量为m1。

(3)将样品放入燃烧器中燃烧,燃烧完毕后取出,冷却至室温,称重,记录质量为m2。

2. 计算方法:灰分含量 = (m2 m1) / m1 100%。

四、图像分析法灰分测定法。

1. 实验步骤:(1)取适量样品,放入图像分析仪中,进行成像分析,得到样品中的灰分含量。

2. 计算方法:根据图像分析仪的结果得出灰分含量。

以上就是几种常见的灰分测定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实验条件,实验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灰分测定。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在进行计算时,要注意保留有效数字,避免误差的累积,以得到准确的灰分含量结果。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能够对灰分测定方法有所帮助。

灰分测定

灰分测定

将两个坩埚用(1:4)的HCl煮沸1-2小时,洗净 凉干。
LOGO
用Fe3+ 蓝墨水的混合物在坩埚外壁及盖子上编号。
打开马福炉,用坩埚钳夹住,先放在炉口预热,因炉
内各部位的温度不一致,假如设定 600℃,炉内热电 偶附近为 600±10℃,中间部位为 590±10℃,前面 部分为 560±10℃,不论炉子大小,门口部分温度最 低。
m5 m1 m2 m1
×100%
m5—酸不溶性灰分+坩埚质量 m1—原坩埚质量 m2—样品+原坩埚质量
LOGO
无灰滤纸(定量滤纸) 按灰分分为三个等级 甲<0.01% 乙<0.03% 丙<0.06%
是化学纯度高度纯洁,疏松多孔,有一定过滤 速度,显中性,耐稀酸。
LOGO
LOGO
应指出,对某些样品即使灰化完全,残灰也不 一定呈白色或浅灰色,如:铁含量高的食品,残灰 呈褐色;锰、铜含量高的食品,残灰呈蓝绿色。有 时即使灰的表面呈白色,内部仍残留有碳块。所以 应根据样品的组成、性状注意观察残灰的颜色,正 确判断灰化程度。
LOGO
(5)加速灰化的方法
有些样品难于灰化,如含磷较多的谷物及其制 品。磷酸过剩于阳离子,灰化过程中易形成 KH2PO4、NaH2PO4 等,在比较低的温度下会熔融 而包住碳粒,难以完全灰化,即使灰化相当长时间 也达不到恒重。对这类样品,可采用下述方法加速 灰化:
LOGO
水产品的灰分与水产品中原来存在的无机成分 在数量和组成上并不完全相同。 ①水产品在灰化时,某些易挥发元素,如氯、 碘、铅等,会挥发散失,磷、硫等也能以含氧酸的 形式挥发散失,使这些无机成分减少。 ②某些金属氧化物会吸收有机物分解产生的二 氧化碳而形成碳酸盐,又使无机成分增多。 因此,灰分并不能准确地表示水产品中原来的 无机成分的总量。从这种观点出发通常水产品经高 温灼烧后的残留物称为——粗灰分(总灰分)。

灰分测定原理(一)

灰分测定原理(一)

灰分测定原理(一)灰分测定简介•什么是灰分测定•测定方法灰分的概念•在材料中存在的无机杂质•对材料质量和性能的影响测定原理•什么是灰分•灰分的组成•灰分与物质含量的关系常见灰分测定方法1.干燥法–原理:利用高温使有机物挥发,得到灼烧后的残渣–步骤:称取样品,放入干燥瓷皿中,放入高温炉中加热,直至样品质量不再变化,称量残渣质量,计算灰分含量–适用范围:一般样品2.灼烧法–原理:利用高温将有机物完全燃烧,得到灼烧后的残渣–步骤:称取样品,放入燃烧器中,用火焰燃烧,待火焰熄灭后,继续加热样品,直至样品质量不再变化,称量残渣质量,计算灰分含量–适用范围:需要完全燃烧样品的情况3.碱浸法–原理:利用碱溶液溶解有机物,得到溶液中的残渣–步骤:称取样品,放入碱溶液中浸泡,搅拌一段时间后离心分离,倒掉上层溶液,加入稀盐酸使残渣酸化,再次搅拌后离心,倒掉上层溶液,烘干残渣,称量残渣质量,计算灰分含量–适用范围:需要溶解样品的情况4.偏差法–原理:通过测定样品燃烧前后的质量差异计算灰分含量–步骤:称取样品,用升华皿加热,使有机物挥发,待样品质量不再变化后记录质量,称量残渣质量,计算灰分含量–适用范围:对于无法完全燃烧或溶解的样品灰分测定的应用•建材行业•煤炭行业•食品行业•化工行业•冶金行业结论•灰分测定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不同测定方法适用于不同场合•灰分含量对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灰分测定简介灰分测定是一种常见的分析方法,用于确定材料中的灰分含量。

灰分是指材料中存在的无机杂质,通常是通过高温将有机物质燃烧或溶解,得到的残渣。

灰分的含量可以反映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灰分的概念灰分是指材料中的无机杂质,一般是通过高温处理有机物质后得到的残渣。

这些无机杂质可以来自材料的原始成分,也可以是外部污染物。

灰分的含量对材料的性能和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准确的测定。

测定原理灰分是由材料中的无机物质组成,包括金属氧化物、矿物质以及其他化合物。

GBT 9345.1-2008 塑料 灰分的测定 第1部分:通用方法 (2)

GBT 9345.1-2008 塑料 灰分的测定 第1部分:通用方法 (2)

前言GB/T 9345《塑料灰分的测定》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通用方法;——第二部分:聚对苯二甲酸烷撑酯;——第三部分:未增塑的乙酸纤维素;——第四部分:聚酰胺;——第五部分:聚氯乙烯。

本部分为GB/T 9345的第1部分,对应于ISO 3451-1:1997《塑料--灰分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方法》(1997年英文版)。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 3451-1:1997。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a) 把“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或“GB/T 9345”,把“ISO 3451”的本部分改成“GB/T 9345的本部分”或“本部分”;b) 删除了ISO 3451-1:1997的前言;c) 增加了国家标准本部分的前言;d) 用我国的小数点符号“.”代替国际标准中的小数点符号“,”;e) 把该稿中的“%(m/m)”、“%(v/v)”、“质量百分数”及第7章公式中的不当之处进行了调整。

本部分代替GB/T9345-1988 《塑料灰分通用测定方法》。

本部分与GB/T9345-198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精密度数据;——设备上增加了通风橱;——在涉及人身安全的试剂后增加了警示语。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树脂通用方法和产品分会(TC 15/SC 4)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合成树脂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燕化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树脂应用研究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石化有机原料合成树脂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州)、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郑宁、王建东、陈宏愿、刘玉春、刘山生、何秡。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9345-1988。

目录1范围 (4)2原理 (4)3试剂 (4)3.1 (4)3.2 (5)3.3 (5)3.4 (5)4仪器 (5)4.1 (5)4.2 (5)4.3 (5)4.4 (5)4.5 (5)4.6 (5)4.7 (5)4.8 (5)5操作步骤 (5)5.1 试样量 (5)5.2 试验条件 (6)5.3 方法A——直接煅烧 (6)5.4 方法B——燃烧后用硫酸处理再煅烧 (7)5.5 方法C——燃烧前用硫酸处理后再煅烧 (7)6试验次数 (8)7结果表示 (8)8精密度 (8)9试验报告 (9)塑料灰分的测定第一部分:通用方法1 范围GB/T 9345的本部分规定了测定各种塑料(树脂及混合料)中灰分的通用方法及合适的试验条件。

灰分的测定

灰分的测定

灰分检查法在高温或高温加强氧化条件,使有机物质分解,呈气态逸散,而药品中无机成分残留下来。

根据具体操作条件不同,分为干法灰化和湿法消化两大类。

用灼烧手段(500~600℃)分解药品的方法称为干法灰化,灰分的测定利用的方法就是干法灰化。

1 灰分的概念药品经高温(500~6000C )灼烧后的残留物,叫做灰分。

药品中无机盐的总称。

药品的组成十分复杂,除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外,还含有较丰富的无机成分。

当这些组分经高温灼烧时,将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最后有机成分挥发逸散,而无机成分(主要是无机氧化物)则残留下来,这些残留物称为灰分。

灰分是标示药品中无机成分总量的一项指标。

药品的灰分与药品中原来存在的无机成分在数量和组成上并不完全相同。

(1)药品在灰化时,某些易挥发元素,如氯、碘、铅等,会挥发散失,磷、硫等也能以含氧酸的形式挥发散失,使这些无机成分减少。

(2)某些金属氧化物会吸收有机物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而形成碳酸盐,又使无机成分增多。

因此,灰分并不能准确地表示药品中原来的无机成分的总量。

从这种观点出发通常把药品经高温灼烧后的残留物称为粗灰分。

2 灰分测定的内容按溶解性分类:(1) 总灰分(2) 水溶性灰分(3) 水不溶性灰分(4) 酸不溶性灰分其中水溶性灰分反映的是可溶性的钾、钠、钙、镁等的氧化物和盐类的含量。

水不溶性灰分反映的是污染的泥沙和铁、铝等氧化物及碱土金属的碱式磷酸盐的含量。

酸不溶性灰分反映的是污染的泥沙和药品中原来存在的微量氧化硅的含量。

3 灰分测定的操作规程(1)原理把一定量的样品经炭化后放入高温炉内灼烧,使有机物质被氧化分解,以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及水等形式逸出,而无机物质以硫酸盐、磷酸盐、碳酸盐、氯化物等无机盐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残留下来,这些残留物即为灰分,称量残留物的重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总灰分的含量。

(2)仪器①高温炉②坩埚③坩埚钳④干燥器⑤分析天平(3)试剂①1:4盐酸溶液②0.5%三氯化铁溶液和等量蓝墨水的混合液③6mol/L硝酸④36%过氧化氢⑤辛醇或纯植物油(4)测定条件的选择①灰化容器测定灰分通常以坩埚作为灰化容器,个别情况下也可使用蒸发皿。

1实验四灰分的测定(1)

1实验四灰分的测定(1)

实验四 灰分的测定 (1)一、实验目的1 掌握灰分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2 掌握本法测定灰分的条件。

二、实验原理煤的灰分是煤中所有可燃物完全燃烧以及矿物质(除水分以外的所有无机质的总称)在一定温度下,经一系列复杂化学反应以后所剩下的残渣,用符号A 表示。

灰分全部来自矿物质,但其组成和数量又不同于煤中原有矿物质,因此煤的灰分应称为“灰分产率”。

煤中矿物质含量测定较麻烦,而且其组成更难直接测定,通常用测定煤灰组分的方法来推测原来的组分。

因为煤中灰分是有害物质,所以各种用途的煤,灰分越低也就越好。

虽然煤灰是煤中有害物,但进行综合利用后,也会变废为宝,为国家创造财富的。

测定煤的灰分,对于鉴定煤的质量以及确定其使用价值也有重要意义。

由于我国水泥生产的主要燃料也是用煤,所以煤灰的化学成分也是配料计算的依据。

三、仪器灰皿(图1)。

四、测定步骤精确称取分析煤样1±0.1,精确至0.0002g ,于已经在815±10℃灼烧恒量的灰皿中,轻微振动,使样品分散为均匀的薄层,置温度低于100℃的高温炉中。

在炉门留有约15mm 左右的缝隙供自然通风,控制加热速度,使炉温在30min 左右缓慢升高至500℃并保持此温度30min 。

然后,升高温度至815±10℃,关闭炉门,在此温度下继续灼烧1h 。

取出灰皿,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约20min )称量,然后进行检查性灼烧,每次进行20min ,直到煤样的质量变化小于0.001g 时为止,取最后一次质量计算。

灰分<15%的样品,可不必进行检查性灼烧。

按下式计算灰分:mm A 1ad = 式中 m ——试料的质量,g ;m 1——灼烧后残渣质量,g 。

图1 长方形灰皿五、灰分测定的允许误差灰分测定的允许误差如表1所示。

表1 灰分测定的允许误差(%)灰分(%)同一实验室不同实验室<15 15~30 >30 0.20.30.50.30.50.7六、作业与思考1灰分的测定意义是什么?2实验过程中如何控制好分析测试条件?。

灰分测定(1)1

灰分测定(1)1

6.在灼烧,冷却,称重 将坩埚再放到(550+20)。C的马弗炉 中在灼烧1h,将坩埚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到 室温30min,称重,直至两次质量之差小于 0.001g,为恒质。
计算结果
粗灰分=W3-W1/W2-W1 式中:W1-恒重坩埚的质量,g W2-坩埚+样品的质量,g W3-坩埚+灰分的质量,g
在炉口停留片刻,使坩埚预热或冷却,防 止因温度剧变而使坩埚破裂。 为了避免样品氧化不足,不应把样品压得 过紧,样品应松松的放在坩埚内。 坩埚钳须预热。 用过的坩埚经初步洗刷后,可用粗盐酸或 废盐酸浸泡10~20分钟,再用水冲刷洁净 。
再见
灰分的分类:
1.总灰分(粗灰分) 2.水溶性灰分:反映的是可溶性的钾、钠、 钙、镁等氧化物和盐类含量。 3.水不溶性灰分:反映的是污染的泥沙和铁 铝等氧化物及碱土金属的碱式磷酸盐含量。 4.酸不溶性灰分:反映的是混入产品中的泥 沙及样品组织中的微量二氧化硅含量。
豆粕中灰分的测定
灰分原理
灰分即为饲料中的无机物质。根据无机物不 . 能燃烧的特性,将一定质量的试样在550 C 的高温电炉中灼烧,在灼烧的过程中,试样 中的有机物与空气中的氧结合生成二氧化碳, 水蒸气,氮氧化物等挥发掉。根据灼烧前后 的质量测定饲料中灰分的含量。
1.试样制备 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粉碎至40目, 用四分法缩分到200g,装入密封的容器中 。(注意:试样的成分变化或变质) 2.称样 用已知质量的坩埚称取试样2~5g,准确 至0.0002g. 3.低温炭化 将坩埚盖上3/4的盖,放到普通电炉上 小心炭化,直至不冒白烟为止。(注意)
4.高温灼烧 将炭化好的试样放入(550+20)。C的马弗 炉中灼烧3h. 5.冷却,称重 将坩埚取出再空气中冷却1min,放到干燥 器中冷却到室温30min,称量。(注意:a.灼烧 后的坩埚应冷却到200℃以下再移入干燥器中, 否则冷却速度慢,冷却后干燥器内形成较大真 空,盖子不易打开。 )

灰分测定法

灰分测定法

灰分测定法一、粮食灰分的测定粮食中除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外,还含有较丰富的无机成分。

经高温灼烧遗留的无机物质称为灰分。

各种粮食的灰分因品种、土壤、气候、肥料及灌溉等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

禾谷类粮食中的灰分质量分数一般在1.5~3.0%。

灰分在粮粒中的分布极不均匀,胚乳灰分含量最低,胚部次之,皮层最高。

如小麦籽粒全粒灰分的质量分数(占干物)约为1.7%,胚乳中灰分的质量分数约为0.6%;加工精度高的米、面灰分含量低,反之则高。

目前,世界各国大都用灰分来鉴别面粉精度的高低。

测定灰分的方法有550℃灼烧法和乙酸镁法两种。

1、550℃灼烧法(标准法)1)测定原理此法是根据灰化原理,即在空气自由流动下,以高温灼烧试样,在灼烧过程中使有机物质氧化成气体逸出,其中矿物质元素生成的氧化物则残留下来,此残留物即为灰分。

2)仪器和用具①高温炉。

②分析天平:分度值为0.0001g/分度。

③瓷坩埚:18~20mL。

④备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

⑤坩埚钳:长柄和短柄。

3)试剂:0.05g/mlFeCl3蓝墨水水溶液。

4)操作方法①坩埚处理:先用FeCl3蓝墨水水溶液将坩埚编号,然后送入500~550℃高温炉内灼烧30~60min,取出坩埚放在炉门口外,待红热消失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再灼烧、冷却、称量,直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mg为止。

②测定:用灼烧至恒温的坩埚称取粉碎试样2~3g(准确至0.0002g),放在电炉上错开坩埚盖,加热至试样完全炭化为止。

然后把坩埚放在高温炉口片刻,再移入炉膛内,错开坩埚盖,关闭炉门在500~550℃下灼烧2~3h。

在灼烧过程中,可将坩埚位置调换1~2次,灼烧至黑点全部消失,变成灰白色为止。

取出坩埚冷却至室温,称量。

再烧30min至质量恒定为止。

最后一次灼烧的质量如果增加,取前一次质量计算。

5)结果计算粮食中灰分的质量分数按下式计算,即w(灰分)=(m1-m0)×100/〔m(1-w)〕式中:w(灰分)——灰分(干基)的质量分数(%)m——试样的质量(g);m0——坩埚的质量(g);m1——坩埚和灰分的质量(g);w——试样的质量分数;双试验允许差不超过0.03%,求其平均数,即为检验结果。

灰分的测定 ppt课件

灰分的测定  ppt课件

③控制食品水分含量,对于保持食品的感官性质,
保证食品的稳定性。
如:新鲜面包的水分含量若低于 28-30% ,其外观
形态干瘪,失去光泽;
水果糖的水分含量一般控制在 3.0% 左右,过低会
出现反砂甚至反潮;
乳粉的水分含量控制在 2.5-3.0% 以内,可控制微
生物生长繁殖,延长保质期。
ppt课件
4
2.1.1灰分的概念
灰的灰分与食品中原来存在的无机成分在数量和组成上 并不完全相同。
ppt课件
5
粗灰分
样品在灰化时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1)水分、挥发元素如Cl、 I、 Pb等挥发散失P、 S 等以含氧酸的形式挥发散失使无机成分减少。 (2)某些金属氧化物会吸收有机物分解产生的二氧 化碳而形成碳酸盐,又使无机成分增多。 因此,将灼烧后的残留物称为粗灰分。
素烧瓷坩埚:它具有耐高温、耐酸、价格低廉 等优点,缺点是耐碱性差,当灰化碱性食品(如水 果、蔬菜、豆类等)时,瓷坩埚内壁的釉层会部分 溶解,反复多次使用后,往往难以得到恒重,在这 种情况下宜使用新的瓷坩埚,或使用铂坩埚。
铂坩埚具有耐高温、耐碱、导热性好、吸湿性 小等优点,但价格昂贵,约为黄金的 9 倍,故使用 15 ppt课件 时应特别注意其性能和使用规则。
ppt课件 11
案例

河南某地用黄豆粉为原料生产豆制品时,为了牟取暴利, 加入某种矿物质使生产出的伪劣豆制品比正常的豆制品重 10%~15%,检验人员经初步燃烧试验发现有大量的白色残 灰。
ppt课件
12
2.2
总灰分的测定
2.2.1原理
把一定量的样品经炭化后放入高温炉内灼烧,使有机物 质被氧化分解,以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及水等形式逸出, 而无机物质以硫酸盐、磷酸盐、碳酸盐、氯化物等无机盐和 金属氧化物的形式残留下来,这些残留物即为灰分,称量残 留物的重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总灰分的含量。

灰分测定原理

灰分测定原理

灰分测定原理(一)灰分是指物质在高温灼烧时,其中所含的矿物质、杂质等无机成分与有机物质被氧化分解后所剩余的残留物。

灰分指标可以用于评定食品、材料等物质的质量和纯度。

以下是灰分测定的原理:1.样品的制备:在进行灰分测定前,需要将待测样品进行制备,包括研磨、干燥、过筛等步骤,以确保样品能够均匀、快速地燃烧。

2.灰化:将制备好的样品放置在灰化炉或马弗炉中进行高温灼烧,使样品中的有机物质完全氧化分解,剩余的残留物即为灰分。

3.称量:将灼烧后的样品进行称量,记录其质量。

由于灼烧后的灰分质量与样品中无机成分的含量有关,因此可以通过称量的结果计算出样品中无机成分的含量。

4.灰分的计算:通过以下公式可以计算样品中的灰分含量:灰分含量=(灼烧后的灰分质量/原样品质量)×100%5.注意事项:在进行灰分测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样品制备要均匀、干燥、过筛,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2)灰化过程需要在特定温度下进行,一般需要控制温度在550℃左右。

(3)灼烧后的样品要进行冷却、称量,并注意防止吸湿等影响结果的因素。

(4)对于一些特殊样品,如含糖、蛋白质等易挥发性物质,需要进行特别处理,以避免挥发损失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之,灰分测定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评价食品、材料等物质的质量和纯度。

在进行测定时,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和操作步骤,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灰分测定原理(二)灰分是指食品中的无机物质,包括矿物质、无机盐等,是食品中的非可燃残余物。

灰分对于评价食品质量和营养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进行灰分测定。

灰分测定的原理是将食品样品在高温下充分燃烧,然后测量残留的无机物质的质量和成分,以确定食品中的灰分含量和组成。

通常采用以下步骤进行灰分测定:1.样品处理:将食品样品进行干燥、研磨和筛分等处理,以便于后续的测定。

2.灰化:将处理后的样品放置在灰化炉中,在一定温度下充分燃烧,使其中的有机物质完全分解为气体,留下无机物质即灰分。

实验二灰分的测定

实验二灰分的测定
➢ 对于难于灰化的样品可以采用以下方法:①灼烧 样品加入少量水,研碎,使结块松散,蒸出水后 再继续灼烧至灰化完全,必要时重复以上操作。 ②可以加入硝酸、乙醇、碳酸铵、过氧化氢等, 因其灼烧后完全消失。③加氧化镁、碳酸钙等不 熔物。但注意要做空白试验。
5.说明及注意事项
➢ 反复灼烧至恒重是判断灰化是否完全最可靠的方 法。因为有些样品即使灰化完全,残留也不一定 是白色或灰白色。例如铁含量高的食品,残灰呈 褐色;锰、铜含量高的食品,残灰呈蓝绿色;而 有时即使灰的表面呈白色或灰白色,但内部仍有 炭粒存留。
2.仪器
瓷坩埚,坩埚钳,分析天平, 高温电炉,干燥器,马弗炉
3.实验步骤
(1)瓷坩埚的准备
1:4 HCl 煮沸1-2h
含5%FeCl3的蓝墨水 (或铅笔)做好标记
灼烧至恒重,记录质量
3. 实验步骤
(2)样品前处理 不同样品处理方法不同。 奶粉:直接准确采取3-5g
3. 实验步骤
(3)炭化 在通风厨内,将称好的样品置于电炉上,半盖坩 埚盖进行小火加热,使样品在通气情况下逐渐炭 化直至无黑烟产生。。
实验原理把一定量的样品炭化后置于500600高温炉内灼烧样品中的水分及挥发物质以气态放出有机物质被氧化分解以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及水等形式逸出而无机物以硫酸盐磷酸盐碳酸盐氯化物等无机盐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残留下来这些残留物即为灰分对其称重计算可得灰分含量
1.实验原理
把一定量的样品炭化后置于500-600℃高 温炉内灼烧,样品中的水分及挥发物质以 气态放出,有机物质被氧化分解,以二氧 化碳、氮的氧化物及水等形式逸出,而无 机物以硫酸盐、磷酸盐、碳酸盐、氯化物 等无机盐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残留下来, 这些残留物即为灰分,对其称重、计算可 得灰分含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箔杯作灰化容 器,比较起来,它本身质量轻,在 525~6000C 范围内,能稳定地使用,同时冷 却效果好,且在一般温度下没有吸湿性,如 果将杯子上缘折叠封口,基本密封好,冷却 时间可不放入干燥器内,几分钟后便可降到 室温,缩短了冷却时间。
2.2.3取样量
取样时应考虑称量误差,以燃烧后得到 的灰分质量为10-100mg来确定称样量。
灰化温度过低,则灰化速度慢、时间长,不 易灰化完全,也不利于除去过剩的碱(碱性 食品)吸收的二氧化碳。
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灰化温度,在保 证灰化完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无机成分 的挥发损失和缩短灰化时间。
注意:对有些样品,即使灰分完全,残 灰也不一定呈白色或浅灰色。如:铁含量高 的食品,残灰呈褐色;锰、铜含量高的食品, 残灰呈蓝绿色。
水果糖的水分含量一般控制在3.0%左右,过低会出 现反砂甚至反潮;
乳粉的水分含量控制在2.5-3.0%以内,可控制微生 物生长繁殖,延长保质期。
⑵评判食品加工精度
面粉的加工精度 在面粉加工中,常以总 灰分含量评定面粉等级,富强粉为0.3~0.5%; 标准粉为0.6~0.9%;
⑶ 判断食品受污染的程度
灰分是指食品经高温灼烧后残留下来的 无机物又称矿物质(氧化物或无机盐类)。
食品的灰分与食品中原来存在的无机成分 在数量和组成上并不完全相同。
粗灰分
样品在灰化时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1)水分、挥发元素如Cl、 I、 Pb等挥发散失P、
S 等以含氧酸的形式挥发散失使无机成分减少。 (2)某些金属氧化物会吸收有机物分解产生的二氧
通常奶粉、麦乳精、大豆粉、调味料、 鱼类及海产品等取1~2g;
谷物及其制品、肉及其制品、糕点、牛 乳等取3~5g;
蔬菜及其制品、砂糖及其制品、淀粉及 其制品、蜂蜜、奶油等取5~10g;水果及其 制品取20g;油脂取50g。
2.2.4灰化温度
一般为500~5500C 。
例如:鱼类及海产品、谷类及其制品、 乳制品≤ 5500C;果蔬及其制品、砂糖及其 制品、肉制品≤ 5250C;个别样品(如谷类 饲料)可以达到600 0C。
添加过氧化镁、碳酸钙等惰性不熔 物质:这类物质的作用纯属机械性的, 它们和灰分混杂在一起,使碳微粒不受 覆盖。此法应同时作空白试验。
2.2.7测定总灰分操作规范
瓷坩埚的准备 → 样品预处理 → 炭化→ 灰化
① 瓷坩埚的准备
将坩埚用盐酸(1:4)煮1~2小时,洗净晾干; 用三氯化铁与蓝墨水的混合液在坩埚外壁及盖上写上
素烧瓷坩埚:它具有耐高温、耐酸、价格低廉 等优点,缺点是耐碱性差,当灰化碱性食品(如水 果、蔬菜、豆类等)时,瓷坩埚内壁的釉层会部分 溶解,反复多次使用后,往往难以得到恒重,在这 种情况下宜使用新的瓷坩埚,或使用铂坩埚。
铂坩埚具有耐高温、耐碱、导热性好、吸湿性 小等优点,但价格昂贵,约为黄金的9倍,故使用 时应特别注意其性能和使用规则。
灰化完毕后,应使炉温度降到200℃以下, 才打开炉门。
坩埚钳在钳热坩埚时,要在电炉上预热。
② 样品预处理
固体:含水分较少的样品,谷物、豆类。 粉碎→ 过筛→ 称量
水分较多的试样:果蔬、动物组织等含。 制成均匀的试样 称量→ 烘干
→水浴蒸干
③ 炭化
为 什 么
(1)防止在灼烧时,因温度高试样中的 水分急剧蒸发使试样飞扬;
有时即使灰的表面呈白色,内部仍残留 有碳块。
思考题: 对于难灰化的样品可采取什么措施加速
灰化?
2.2.6加速灰化的方法
改变操作方法:
样品经初步灼烧后,取出冷却,从灰化 容器边缘慢慢加入(不可直接洒在残灰上, 以防残灰飞扬)少量无离子水,使水溶性盐 类溶解,被包住的碳粒暴露出来,在水浴上 蒸发至干涸,置于120~1300C 烘箱中充分干 燥(充分去除水分,以防再灰化时,因加热 使残灰飞散),再灼烧到恒重。
案例
河南某地用黄豆粉为原料生产豆制品时,为 了牟取暴利,加入某种矿物质使生产出的伪 劣豆制品比正常的豆制品重10%~15%,检 验人员经初步燃烧试验发现有大量的白色残 灰。
2.2 总灰分的测定
2.2.1原理 把一定量的样品经炭化后放入高温炉内 灼烧,使有机物质被氧化分解,以二氧化碳、 氮的氧化物及水等形式逸出,而无机物质以 硫酸盐、磷酸盐、碳酸盐、氯化物等无机盐 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残留下来,这些残留物 即为灰分,称量残留物的重量即可计算出样 品中总灰分的含量。
冷却至2000C 左右,打 开炉门,将坩埚移入干 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准确称重,再灼烧、 冷却、称重,直至达到 恒重。
(6) 结果计算
m3—m1 •灰分(%)= m2—m1 ×100
式中: m1——空坩埚质量,g; m2——样品加空坩埚质量,g;
m3——残灰加空坩埚质量,g。
习题与讲解
习题集习题三(一、填空题;二、选择题1- 8)
炭化操作一般在电炉或煤气灯上进行, 把坩埚置于电炉或煤气灯上,半盖坩埚盖, 小心加热使试样在通气情况下逐渐炭化,直 至无黑烟产生。
④ 灰化
炭化后,把坩埚移入已设规定温度500~550 0C 的高温炉炉口处,慢慢移入炉膛内,坩 埚盖斜倚在坩埚口,关闭炉门;
500~550 0C灼烧一定时 间至灰中无碳粒存在;
2.2.5灰化时间
一般以灼烧至灰分呈白色或浅灰色,无 碳粒存在并达到恒重为止。
通常根据经验灰化一定时间后,观察一 次残灰的颜色,以确定第一次取出的时间, 取出后冷却、称重,再放入炉中灼烧,直至 达恒重。灰化至达到恒重一般需2~5小时。
灰化的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测定有什么影响?
灰化温度过高,将引起钾、钠、氯等元 素的挥发损失,而且磷酸盐、硅酸盐类也会 熔融,将碳粒包藏起来,使碳粒无法氧化;
灰分的测定
2.1概述
(1)灰分的概念 (2)测定灰分的意义 (3) 灰分测定的内容
2.2总灰分的测定
(1)原理 (2)仪器 (3)试剂 (4)测定条件的选择 (5)测定方法 (6) 实例应用
本节的知识点:
灰分的概念、灰分测定内容、总灰分测定原 理、灰化方法、总灰分测定方法及测定条件的 选择、高温炉结构、瓷坩埚的性能。
讲解习题
应用实例
怀疑某大豆干制品中掺有大量滑石粉时, 可采用灰分测定方法时行确定,试写出测定 的原理、操作及判断方法。
编号; 置于规规定温度(500~5500C )和高温炉中灼烧1小
时; 移至炉口冷却到2000C 左右后,再移入干燥器中,冷
却至室温后,准确称重; 再放入高温炉内灼烧30分钟,取出冷却称重,直至恒
重(两次称量之差不超过0.5mg)。
使用坩埚的注意事项
由于温度骤升或骤降,常使坩埚破裂,最 好将坩埚放入冷的(未加热)的炉膛中逐渐升 高温度。
酸不溶性灰分反映的是污染的泥沙和食品 中原来存在的微量氧化硅的含量。
2.1.3 测定灰分的意义
(1) 评判食品品质 ① 无机盐是六大营养要素之一,是人类生命活动不可
缺少的物质,要正确评价某食品的营养价值,其无 机盐含量是一个评价指标。例如,黄豆是营养价值 较高的食物,除富含蛋白质外,它的灰分含量高达 5.0%。故测定灰分总含量,在评价食品品质方面有 其重要意义。
阅读与讨论
仪器、试剂部分,讨论下列问题: 1、常用坩埚的种类、规格、特性; 2、各种试剂在测定过程中的作用。 3、灰化的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测定有什么影 响? 4、如何判断灰化时间? 5、如何判断烧至恒重?
2.2.2坩埚的种类与特性
坩埚分素烧瓷坩埚、铂坩埚、石英坩埚等多种。 其中最常用的是素烧瓷坩埚。
问题:为使被包住的碳粒暴露出来,是 否使用玻棒?玻棒上粘住的灰会使灰分重量 减少,应如何处理?
无灰滤纸
什么是无灰滤纸?它是一种定量滤纸, 其灰分小于0.1mg,这个重量在分析天平上 可忽略不计。
操作:以无灰滤纸擦玻棒,将残留物边 同滤纸置坩埚中,在150-200℃烘干再灼烧
添加灰化助剂:硝酸、乙醇、过氧 化氢、碳酸铵,这类物质在灼烧后完全 消失,不致增加残留灰分的重量。
②生产果胶、明胶之类的胶质品时,灰分是这些制品 的胶冻性能的标志。果胶分为HM和LM两种,HM只 要有糖、酸存在即能形成凝胶,而LM除糖、酸以外, 还需要有金属离子,如: Ca2+、Al3+。
③控制食品水分含量,对于保持食品的感官性质, 保证食品的稳定性。
如:新鲜面包的水分含量若低于28-30%,其外观形 态干瘪,失去光泽;
化碳而形成碳酸盐,又使无机成分增多。 因此,将灼烧后的残留物称为粗灰分。
2.1.3灰分的分类(按溶解性分)
水 溶 性灰分:K,Na,Mg,Ca 水不溶性灰分:泥砂,Fe,Al盐 酸不溶性灰分:泥砂,SiO2
水溶性灰分反映的是可溶性的钾、钠、钙、 镁等的氧化物和盐类的含量。
水不溶性灰分反映的是污染的泥沙和铁、 铝等氧化物及碱土金属的碱式磷酸盐的含量。
能力点:
掌握高温炉的使用方法;掌握坩埚处理、 样品炭化、灰化等基本操作方法;进一步熟悉 天平的称量操作。
2.1 概述
自 1、为什么将灼烧后的残留物称为粗灰分? 学 2、粗灰分与无机盐的含量有什么区别? 引 3、灰分测定的意义是什么? 导 4、与食品加工工艺结合,请举例说明食 题 品中灰分的意义。
2.1.1灰分的概念
要 (2)防止糖、蛋白质、淀粉等易发泡膨
炭 化
胀的物质在高温下发泡膨胀而溢出坩埚; (3)不经炭化而直接灰化,碳粒易被包
住,灰化不完全。
炭化的注意事项
如何防止炭化过程中下发泡膨胀而溢出坩埚? 炭化至什么程度可进入一步灰化?
对特别容易膨胀的试样可先于试样上加 数滴辛醇或纯植物油,再进行炭化。
某种食品的灰分常在一定范围内。如果灰分含 量超过了正常范围,说明食品生产中使用了不合乎 卫生标准要求的原料或食品添加剂,或食品在加工、 贮运过程中受到了污染。因此,测定灰分可以判断 食品受污染的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