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附答案
全国高考高三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汇总含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走进秋日的深山,漫山的红叶扑面而来,这姹紫嫣红....的美景,让人沉醉,更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词客感慨唏嘘。
②老张这个古玩爱好者,把多年来收集的盆盆罐罐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每当我到来,他总是如数家珍....地向我介绍。
③自提出要在5年内推动中国进入无现金社会以来,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进程一日千里....,被选入中国“新四大发明”。
④读诗之趣在于读诗之妙,妙在理的提升,妙在知人论世....,妙在“悟”的延伸,如此趣读,你会发现熟悉的诗歌仍有风景。
⑤我们如果只看到陶渊明诗文里恬淡自然的美景,却忽略了作者隐藏在这美景背后深深的苦痛,那实在是买椟还珠....了。
⑥面对银行的霸王条款,黄女士拒绝归还1500元,这令不少网友感觉大快人心....,最终在法院的判决下,黄女士执行还款。
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⑥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随着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旅游部1将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推出新的旅游项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要B.央视《大国崛起》系列节目播出后反响巨大,中国的振兴之梦、砥砺前行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
C.学生培养的质量是一所高中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如何提升学生素质是所有高中进行教育改革时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D.企业向政府申请科研项目,政府拿出科研经费让企业研发技术,成功后去申请属于自己的专利技术,用纳税人的钱研发技术再去赚纳税人的钱,逻辑上是行不通的。
19.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3 分)A.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不胜感激。
明天我将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
B.今天的活动是两校师生的一个交流平台,我校李教授将发表高见,请大家洗耳恭听。
C.对于施工中的保护环境的问题,小张提出了刍议,大家的意见呢?D.久仰兄长大名,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可能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境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语文真题分类(语言文字运用)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语文真题分类(语言文字运用)汇编一、(2023ꞏ天津卷ꞏ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音乐,充满奇情幻想,它对人类来说有着一种不可摆脱的魅力。
古人听了一曲好的音乐,说有“绕梁三日”之感。
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甚至“三月不知肉味”。
唐代是一个诗和音乐的时代,在那个时代,诗和音乐结合的盛况,表现在诗被谱之以曲,可以随处演奏咏唱;也表现在音乐已成为诗人们创作诗歌时喜爱的(),出现了不少将音乐美与文学美结合得很好的作品。
其中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不仅表现了无比美妙的音乐世界,而且也体现了令人惊叹的音乐美,堪称精品中的精品,被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这些作品把前所未有的高超艺术和出神入化的描写创设的神奇音乐境界,堪称千古绝唱。
白居易描摹形象,严格按照音乐的本来面貌,全部运用人们生活中()的事物设喻,朴实自然,亲切可闻;李贺则运用了大胆的夸张、神奇的想象、瑰丽的比喻,足使鬼泣,极其浪漫;而韩愈不论描摹音乐形象,还是()音乐效果,既不乏巧妙的夸张、丰富的联想、新颖的比喻,又让人虽感到奇险而不觉得怪诞。
清代方扶南评价这三首诗说:“__________。
”这看来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它恰好说明了这三首诗在音乐描写上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
(取材于郑喜林文章)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题材司空见惯渲染 B.题材触手可及浸染C.体裁司空见惯浸染 D.体裁触手可及渲染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A.韩足以移人,李足以惊天,白足以泣鬼B.韩足以移人,李足以泣鬼,白足以惊天C.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D.韩足以泣鬼,李足以移人,白足以惊天3.文章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这些作品以前所未有的高超艺术和出神入化的描写创设的神奇音乐境界,堪称千古绝唱。
B.这些作品以前所未有的高超艺术和出神入化的描写创设了神奇音乐境界,堪称千古绝唱。
高中语文2023语言文字运用汇总练习(共13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汇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 题。
影片《长津湖》点燃观影热潮,取得票房、口碑双丰收,成为2021年国庆档__________的“爆款”。
重温血与火中的战争洗礼,追寻光与影中的红色记忆,强劲票房号召力的背后,激荡着无限深沉、无比炽热的家国情怀。
()。
《长津湖》自国庆档预热开始,预售成绩__________,呈现“爆款”走势。
观众对《长津湖》上映的热盼清楚地表明,爱国情怀、红色基因已深植于民族血脉。
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题材的电影向来是观众__________的国庆档影片。
长津湖之战是朝鲜战争中最惨烈的一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凭着钢铁般的意志,用冰与血凝聚成__________的英雄赞歌。
影片《长津湖》全景式、史诗般地呈现了震惊世界的长津湖战役,气势恢宏的画面,生动塑造了广大志愿军战士勇于胜利、敢于斗争、不畏牺牲的精神世界,张扬着直抵人心的昂扬主旋律和磅礴正能量,激荡起观众内心强烈的情感共鸣和精神共振、对革命英烈和英雄精神的无限崇敬之情。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交口称赞超尘拔俗情有独钟惊心动魄B.有口皆碑一骑绝尘情有独钟荡气回肠C.有口皆碑一骑绝尘一往情深惊心动魄D.交口称赞超尘拔俗一往情深荡气回肠2.填入中文中括号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那段腥风血雨、烽火连天的悲壮历史,从来没有被人们忘记;那些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前赴后继的英雄先辈们,也从来没有被人们忘记B.人们从来没有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烽火连天的悲壮历史和那些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前赴后继的英雄先辈们C.那段腥风血雨、烽火连天的悲壮历史和那些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前赴后继的英雄先辈们,从来没有被人们忘记D.人们从来没有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烽火连天的悲壮历史,从来没有忘记那些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前赴后继的英雄先辈们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影片《长津湖》全景式、史诗般地呈现了震惊世界的长津湖战役,画面气势恢宏,生动刻画出广大志愿军战士勇于胜利、敢于斗争、不畏牺牲的精神世界B.影片《长津湖》气势恢宏的画面全景式、史诗般地呈现了震惊世界的长津湖战役,生动塑造出广大志愿军战士敢于斗争、不畏牺牲、勇于胜利的精神世界C.影片《长津湖》以气势恢宏的画面全景式、史诗般地呈现了震惊世界的长津湖战役,生动展现出广大志愿军战士敢于斗争、不畏牺牲、勇于胜利的精神世界D.影片《长津湖》以气势恢宏的画面全景式、史诗般地呈现了震惊世界的长津湖战役,生动刻画出广大志愿军战士敢于斗争、不畏牺牲、勇于胜利的精神世界(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 题。
语言文字运用(2023年全国高考4套试卷及官方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①原句每个动词都带“着”,强调动作正在进行,现场感更强;②原句单双音节
变化使用,不呆板;③原句中单音节的“舞、踱”和双音节的“跳舞、踱步”相比,更能体现出 仙鹤动作的轻盈。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2023年,全国乙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郭老头、耿老头,俩老头,这两个老头,从前面看,像五十岁;从后面看, 像三十岁,他们今年都已经做过七十整寿了,身体真好!郭老头能吃饭,斤半烙 饼卷成一卷,攥在手里,蘸一点汁,几口就下去了。他这辈子没有牙疼过。耿老 头能喝酒。他拿了茶碗上供销社去打酒,一手接酒,一手交钱,售货员找了钱给 他,他亮着个空碗:“酒呢?”售货员有点忧伤:记得是打给他了呀!——售货 员低头数钱的功夫,二两酒已经进了他的肚了,俩老头非常“要好”——这地方 的方言,“要好”是爱干净爱整齐的意思,不论什么时候,上唇的胡子平崭乌黑, 下巴的胡子刮得溜光。浑身的衣服,袖子是袖子,领子是领子,一个纽扣也不短。 俩老头还都爱穿撤鞋,斜十字实纳帮,皮梁、荡底,是托人在北京步云斋买的。 这种鞋过去是专门卖给抬轿的轿夫穿的,后来拉包月车的车夫也爱穿,抱脚,精 神!
【参考答案】①“处”表示地方,重叠后表示每一个地方;②“微”表示轻微,重 叠后表示更加轻微;③“早”表示时间比较靠前,重叠后表示时间非常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202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1) 天是越来越冷了,祥子似乎没觉到。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
在光明中不会觉得寒冷。地上初见冰凌,连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来,处处显出干燥, 结实,黑土的颜色已微微发些黄,像已把潮气散尽。特别是在一清早,被大车轧起 的土棱上镶着几条霜边,小风尖溜溜的把早霞吹散,露出极高极蓝极爽快的天;祥 子愿意早早的拉车跑一趟,凉风飕进他的袖口,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 一痛快。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①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 像一条浮着逆水的大鱼;风越大,他的抵抗也越大,似乎是和狂风决一死战。猛的 一股风顶得他透不出气,②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仿佛是在水里扎了一个猛 子。打出这个嗝,他继续往前奔走,往前冲进,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住这个巨人; 他全身的筋肉没有一处松懈,像被蚂蚁围攻的绿虫,全身摇动着抵御。这一身汗! 等到放下车,直一直腰,吐出一口长气,抹去嘴角的黄沙,他觉得他是无敌的,他 刚从风里出来,风并没能把他怎样了! 21.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 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4分)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含答案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含答案2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1-2岁之间,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
B.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C. 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D. 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有着深厚的戏曲艺术传统,辽杂剧、金院本到北杂剧都在此出现,孕育了中国戏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到中国戏曲的第二个黄金时期,明清传奇(昆曲)的兴盛也是至北京而达到鼎盛。
可以说,戏曲的()在北京深厚而肥沃。
北京作为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既拥有巨大市场,也决定着全国的文化风向。
在京剧形成之前,北京的戏曲(),除昆、弋之外,秦腔等花部诸腔都早已活跃于北京戏曲舞台。
徽班之所以能① ,占据北京戏曲舞台,一定意义上就在于当时北京宽松活跃、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环境与生态。
作为都城,北京在思想文化上体现出多元性与包容性,不同艺术、不同声腔都有其市场和观众,这种格局使得京城戏曲舞台犹如万花筒,② ;又如一个熔炉,各种声腔可在其中裂变组合、③ 。
徽班在安徽与北京间几进几出,这个过程对戏班和戏曲本身也是一种历练,在与昆、弋及花部诸腔的接触、交流中,彼此取长补短,借鉴融合,使得四大徽班在京城保持了“安庆色艺最优”的美誉与地位。
徽班除唱徽调二簧外,(),包括京腔、秦腔、昆曲和时尚之曲,属于多种声腔并奏。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3.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参考答案:21.B A.“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句式杂糅,去掉“根据”或“显示”。
高考语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

高考语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一、[2024·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我们应向一切虔信的民族学习一个基本信念,就是敬畏自然。
我们要记住,无论人类创造出怎样伟大的文明,自然永远比人类伟大。
人可以亲近自然,可以认识自然,但这是有限度的,自然有其不可接近和揭穿的秘密,虔信的民族把这秘密称作神,我们应当尊重这秘密。
②人类曾经以地球的主人自居,对地球为所欲为,结果破坏了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并最终使自身受到伤害,可谓(a)。
于是,人类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
反省的第一个认识是,人不能像奴隶主对待奴隶那样(b)地奴役和蹂躏地球,否则必将遭到地球的报复。
然而在这一认识中,主人的地位未变,只是统治的方式开明了一些。
于是反省的深入正在形成更高的认识:人作为地球主人的地位真的(c)吗?与地球上别的生物相比,人真的拥有特权吗?③人是自然之子,在自然的规定范围内,可制作,可创造,可施展聪明才智。
但是,自然的规定不可违背。
人不可背离土地,不可遮蔽天空,不可忤逆自然之道。
④人习惯于把万物视为自己认知和利用的对象。
海德格尔则呼吁我们与万物平等相处,摆脱认知和被认知、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
这样,人不再是主体,物不再是客体,而都成了宇宙大家庭中的平等成员。
要知道,在观赏者眼中,再美的花也只是花而已。
唯有当观赏停止,而交流和倾听开始之时,花儿才会对你显灵和倾谈。
1.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句话放在段首,最合适的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C解析: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
老子的意思是人应该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而道具有顺其自然的本性。
他强调的是人应该遵循自然。
A项,第①处,由后面“我们应向一切虔信的民族学习一个基本信念”可知,这里强调人应该敬畏自然。
与老子的话的侧重点不一致。
B项,第②处后面是指出人应该为自己破坏了地球上的生态环境进行反省。
高考语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画需要题跋。
题与画每每①,好画还须有好题。
题得好,对于画不啻是②。
但反过来,假使题得不好,那真真是佛头着粪,整个的画面都要被它破坏。
抱石肯把他辛苦的劳作拿来让我题,他必然相信我至少不至于题得怎么坏,但在我则不免有几分惶恐。
以前我曾替他题过一幅画,题得特别拙劣,至今犹③。
目前经验虽然又多了一些,但也不敢说有十分的把握。
辞要好,字要好,款式要好,要和画的内容、形式、风格恰相配称,使题跋成为画的一个有机的部分,这实在不是容易的事。
而且据我自己的经验,好的画确实是比较好题。
打个不十分伦类的比喻吧,就好像好的马比较好骑那样。
经受过训练的马,只要略通骑术,它差不多事事可以如人意。
即使你是初次学骑,它也不会让你十分着难。
没有经过训练的劣马,那是不敢领教的。
好的画不仅可以诱发题者的兴趣,而且可以启迪题者的心思。
你对着一幅名画,只要能够用心地读它,它会引你到达一些意想不到的境地。
由于心思的焕发、兴趣的葱茏,便自然会得到比较适意的辞、比较适意的字、比较适意的风格。
——好的,题吧,大胆地题吧。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答案:①相得益彰②锦上添花③耿耿于怀解析:正确使用成语。
第①空,此处所填成语应体现题与画之间的关系,而根据后面的“好画还须有好题。
题得好……假使题得不好,那真真是佛头着粪,整个的画面都要被它破坏”可知,题与画之间是相互补益、相互配合的,故此处应该填写“相得益彰”之类的成语。
第②空,此处所填成语应强调题得好对于画的作用或意义,“不啻”一词在句中的含义是“如同”,那么所填成语应含有比喻修辞,再根据题与画之间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关系可知,题得好能让画作好上加好,故此处应该填写“锦上添花”之类的成语。
第③空,语境说的是以前“我”曾替抱石题过一幅画,题得特别拙劣,以至于直到今天“我”还是难以释怀,始终记在心里,故此处应该填写“耿耿于怀”之类的成语。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共15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6分)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一个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一个属于人文社科领域,两者的字面意义似乎有着。
然而,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其实是的。
当科学理论与技术作用于社会,( );而媒介素养如果脱离了科学基础,就难以对社会面貌形成客观认知。
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有许多共通性。
比如,科学与传播都需要质疑精神。
科学上的权威理论要接受质疑,被后人不断完善,甚至最终被否定;同样,对信息传播也需要养成质疑的习惯。
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食品安全谣言,有的历经反复辟谣,依然在某些情况下。
一个谣言传播的时间越久、范围越大,彻底消除其危害的难度就越大。
每一个公民都有阻止谣言传播的责任,尤其在新媒体时代,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不助长谣言传播的气焰,提高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应当成为现代公民最基本的角色认知。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大相径庭相反相成盛气凌人满城风雨B.天壤之别相辅相成来势汹汹甚嚣尘上C.大相径庭相辅相成盛气凌人甚嚣尘上D.天壤之别相反相成来势汹汹满城风雨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才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B.就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C.才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D.就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受众如果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B.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更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C.受众如果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更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4(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新经济新业态,直播带货搭乘移动互联网快车,可谓①(填成语)。
但直播中的“翻车事件”也②(填成语)。
除了产品质量问题,直播带货中的“槽点”,主要集中在明星带货涉嫌刷单造假、售后服务满意度低、体验较差等方面。
有的玩起套路直播、靠演技忽悠消费者,有的不惜下血本造假、靠虚假数据忽悠投资人……这些乱象不铲除,如何支撑起直播经济的繁荣?直播经济,首先应该是信任经济、法治经济。
在这一点上,不论是头部带货主播,还是正在成长中的从业者,都要坚守原则底线,保持清醒认识。
直播带货本应该是一个良好的产品展示窗口,给商家带来全新的流量入口。
如果忽视了对售后服务的提升,对产品质量的把关,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那么也就会沦为“一锤子买卖”,注定无法长久。
对直播从业者来说,能够③(填二字词语)数量庞大的粉丝并不容易,越是如此,越应该珍惜消费者的信任,越要对自己所卖商品负责。
那种只注重流量不注重质量的做法,甚至把粉丝当韭菜来收割的想法,将会透支消费者的信任,损害行业发展的基石。
要知道,失去信任,再大的主播也会被市场4(填二字词语)。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或成语。
(4分)2.文中句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4分)3.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我们齐声朗诵起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B.对政治的敏感,对生活的敏感,对性格的敏感……都是作家必须要有的素质。
C.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里,假如突然看见一缕炊烟……D.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昆明教场中路的蓝花楹,由昆明植物研究所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从国外引进,花期在4~6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修辞手法)(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修辞手法)(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3年伊始,社会上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很多人废寝忘食地追电视剧《狂飙》。
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这部剧的收视率和口碑一路狂飙。
该剧采用正叙与倒叙交叉的手法,表现时代发展变迁下的社会图景。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与政法系统进步,黑恶势力在人情社会中崛起,在法治社会中覆灭,最终被一网打尽。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经历着社会的摔打,经历了良心的拷问。
创作者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抽丝剥茧地讲述黑恶势力不断攀附权贵,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以及一代代警察前仆后继,与黑恶势力搏击到底的经历,彰显出国家清除黑恶势力的决心,更昭示着弊绝风清的治国盛景已然到来,彰显了极强的现实意义。
众多实力派演员的演绎,赋予了角色鲜活的生命力。
他们身上都带着各自的社会身份特点与个人生活痕迹,无论是发型着装还是行为动作,都极其自然、贴合,同时又具有代表性,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同时,剧作营造了丰厚的、多层次的戏剧场景,提高了观众的代入感。
1.请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国家版本馆,开馆了!国家版本馆以“一总三分”的格局。
充分展现了大国形象和新时代的风采,俯瞰京华的中央总馆,北望渭川的西安分馆,放怀江南的杭州分馆,臂挽流溪的广州分馆,向普罗大众讲述文明的故事。
中央总馆“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一件件弥足珍贵的展品,让人叹为观止。
有记载“版”字的商代版方鼎,有铭刻着“中国”的何尊,有苏轼行草楷书法的宋拓本《西楼苏帖》,还有刻着《长恨歌》的清代象牙扇骨,等等。
历朝历代的瑰宝荟萃一堂,彰显了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除了展示外,版本馆还具有保藏功能。
保藏区里收藏了数千年间各种类型的版本,如陶石、碧骨、金属、竹木、纸张、数字媒体等。
版本上所承载的信息反映出了丰富多元的社会风貌。
可见,建立专门的国家版本馆,征集、收藏各类图书典籍和具有文化与时代印记的资料、器物等,必能进一步彰显国家形象、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3(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①(填二字词语)“圆满、圆融”的精神内蕴。
圆形结构的传统中式美学不仅应用于小说创作,更应用于传统建筑、家居设计等领域。
中国古代小说历来讲究大团圆结局,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悲剧。
这一被诟病的文学局面在现代文学创作中被不少评论家②(填二字词语),鲁迅即其中一个代表,他们力倡改变这一局面。
相比之下,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发展至现代的席勒、黑格尔等批评家,早已将西方的悲剧美学观理论完善。
然而在现代文学中,“悲”作为小说的诸多创作主旋律,也成为对抗或接受西方悲剧美学观的表现之一。
《边城》成书于20世纪30年代,既有“圆”的叙事结构,又有“悲”的美学色彩,是沈从文将传统精髓与现代精神结合的杰作。
大结局中,翠翠等的那个人(傩送)“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可以说是一个“圆满的悲剧”——无尽的等待或许有渺茫的希望,或许即为绝望。
《边城》的故事发生在茶峒——一个③(填成语)的世外桃源,人物是④(填成语)中的普通几个,故事的结局并不算得“悲壮”,但是沈从文将优美的语言与凄美的结局相结合,使得全文弥漫着悲情的基调。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或成语。
(4分)2.文中句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4分)3.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文中画横线句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戊戌变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带有资产阶级改良性质的变法运动。
B.“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出自王实甫的《西厢记)。
C.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D.他们用来维持“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语言文字运用试题一及参考答案

近日,一批老科学家留下的手稿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其中,有“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院士的【甲】《微分方程笔记》,每一个字都工整得有如印刷体;有著名植物分类学家王文采院士的手绘彩色植物图,每一幅图都【乙】跃然纸上,不逊于工笔画作;还有数学家周毓鳞院士的书信,信中对后生晚辈的【丙】垂问具体到“另起一行的数学公式是否该退两格”的问题……这些手稿折射出老一辈科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
实际上,这些手稿的流传,得益于一项抢救历史资料的工作,即“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这项工程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11个部委启动,着眼于80岁以上、学术经历丰富、功勋卓著的老科学家,力求真实反映自【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中国科技发展情况,丰富我国的科技史文献。
截至统计时间,采集工程已经搜集到600余位科学家的手稿、书信等实物原件7万余件,初频、音频等数字化资料数十万卷。
研究这些资料,不仅能了解科学家的学术成长历程,又能厘清中国现代科学发展的脉络,为创新打好进一步的基础。
1.对文中画横线处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处,将“《微分方程笔记》”的书名号去掉。
B.【乙】处,将“跃然纸上”改为“呼之欲出”。
C.【丙】处,将“垂问”改为“指导”。
D.【丁】处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改为“20世纪20年代”。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4分)3.学校将举办老科学家手稿展览活动,请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要求:包含“手稿”“科学”两个关键词,句式对仗,不超过20字。
(3分)参考答案1.B2.研究这些资料,不仅能了解科学家的学术成长历程,还能厘清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脉络,为进一步创新打好基础。
3.万卷手稿,凝毕生心血;一片丹心,谱科学华章。
【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B.“将‘跃然纸上’改为‘呼之欲出’”错,【乙】处应将“跃然纸上”改为“栩栩如生”。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新题练习(共四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新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语言文字应用I(本题共3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孙犁先生的作品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仔细想想,倒也①______。
首先,孙犁先生艺术性地反映了时代风云,他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文学世界,让读者进入之后能②______,割舍不下。
其次是他独特的语言,既来源于生活,又独立于生活,像是从刚刚漫灌大水的菜地里拔出来的新鲜青菜,泥土都被清水洗净了,让读者常读常新。
再次是他独特的阅历和生活,他亲身经历过好几个时代,包括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改革开放等等。
能具备这些经历的人不一定能做好记录,能做好记录的人不一定能具备这么丰富的经历——而孙犁先生恰好兼备丰富阅历与写作才能,两者③______,使他成功。
第四是他有很高的思想境界。
他对国家和民族怀有深厚的感情,写作关注人民的甘苦和命运,而不是坐在屋子里玩弄词句,虚造故事,美其名曰“艺术”。
最后,他有很高的文艺修养,有很独特的艺术感觉与认识。
以上,构成了他作品的主要特征,给读者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
还有,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切都那么浮躁,那么眼花缭乱,孙犁先生的作品和能给人以心灵的滋润与沉静,让读者重新积聚冲锋的力量。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较长的单句。
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分)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
(4分)二、语言文字应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大山深处的女孩求学艰辛,我心疼她们,也明白【a】大山深处的女孩获得受教育的机会不易。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说,“【b】俺是共产党员,只要一息尚存,必孜孜砧,竭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让【c】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
”21年前,张桂梅从云南大理搬到华坪,是为了在陌生环境里平复丈夫病逝后的心碎。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的副本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一、[2023·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郭老头、耿老头,俩老头。
这两个老头,从前面看,像五十岁;从后面看,像三十岁。
他们今年都已经做过七十整寿了。
身体真好!郭老头能.吃饭。
斤半烙饼卷成一卷,攥在手里,蘸一点汁,几口就下去了。
他这辈子没有牙疼过。
耿老头能喝酒。
他拿了茶碗上供销社去打酒,一手接酒,一手交钱。
售货员找了钱给他,他亮着个空碗:“酒呢?”售货员有点恍惚:记得是打给他了呀?——售货员低头数钱的功夫,二两酒已经进了他的肚了。
俩老头非常“要好”——这地方的方言,“要好”是爱干净爱整齐的意思。
不论什么时候,上唇的胡子平斩乌黑,下巴的胡子刮得溜光。
浑身的衣服,袖子是袖子,领子是领子,一个纽扣也不短。
俩老头还都爱穿撒鞋,斜十字实纳帮,皮梁、薄底,是托人在北京步云斋买的。
这种鞋过去是专门卖给抬轿的轿夫穿的,后来拉包月车的车夫也爱穿,抱脚,精神!俩老头焦不离孟,孟不离焦。
年下办年货,一起去;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一起去;开会,一起到场;送人情出份子,一起进门。
生产队有事找他们,队长总是说:“去!找找俩老头!”“俩老头”不是“两个老头”的意思,是说他们特别亲密的关系。
类似“哥俩”“姐俩”。
按说应该叫他们“老头俩”,不过没有这么说话的,所以人们只能叫他们“俩老头”。
1.下列句子中的“能”与文中加点的“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她尽量高高地踮起脚尖,希望车厢里的人能看见她的脸。
B.我们班同学就数他能说,讲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C.新颁布的控烟条例规定,绝大多数公共场所都不能吸烟。
D.以前这条小河上没有桥,人们只能涉水而过,非常不便。
答案:B解析:分析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A、C、D三项中的“能”意为“能够”。
B项中的“能”意为“会,善于”,与文中的“能”意义与用法相同。
2.下列句子中画横线部分与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语句,用法和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稗子的叶很像稻叶,但稻子是稻子,稗子是稗子,要分清楚。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含答案的副本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科技发展① ,这为文艺节目带来了新的气象,科技与文化融合成为电视节目创作的趋势之一,科技成为文艺节目创作的“助手”。
这样的例子② 。
例如《中国考古大会》充分挖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AI+VR裸眼3D演播室技术的优长,针对每座考古遗址量身打造不同的“视+听+触”场景;《唐宫夜宴》以古代名画为背景,把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文物穿插其中,再加上5G+AR技术的运用,让观众感受到盛唐“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的大美景象和雍容气度;一些纪录片用动画还原建筑桥梁构造、展现地质全貌、再现人物动作等,让观众对节目中所介绍的内容③ ;江苏卫视2022年跨年晚会通过动作捕捉、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请回“邓丽君”与真人歌手周深合唱,给许多观众尤其是中老年观众带来惊喜。
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将带来更多令人④ 的节目,给观众全新的视听体验。
当然,我们不仅要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更要追求科技给节目带来的炫酷感。
坚持以优质内容为根本,以先进科技为支撑,开拓时代生活和艺术表现的新领域,展现文艺创新的新境界。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 下列各项中引号用法表示强调作用的一项是()A. 科技成为文艺节目创作的“助手”B. 量身打造不同的“视+听+触”场景C. 感受到盛唐“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的大美景象和雍容气度D. 请回“邓丽君”与真人歌手周深合唱【答案】18. ①日新月异②数不胜数③一目了然④耳目一新19.我们不仅要追求科技给节目带来的炫酷感,更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
20. B A.表示特殊含义;B.表示强调突出;C.表示引用;D.表示特殊含义。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语文真题分类(语言文字运用)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语文真题分类(语言文字运用)汇编一、(2024ꞏ新高考Ⅱ卷ꞏ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众所周知,运动可以帮助放松肌肉、减轻身体紧张感、改善血液循环,让我们身体更健康,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运动更是让我们心情愉悦、大脑强健的“灵丹妙药”。
多年以前,运动就已被列入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之一,疗效不但立竿见影,令人信服,而且适用范围很广。
喜欢运动,经常运动的人,相信..都体验过“跑者欣快”,即连续高强度运动一段时间后, ① ,但心情很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这是因为,运动可以促使大脑分泌许多与愉悦感相关的“快乐物质”,如多巴胺、内啡肽等。
而运动后的大脑,还会分泌一种名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蛋白质,有助于强健大脑。
因此,运动不仅会让你轻松快乐,还会让你头脑更清晰,更有活力。
当然,不是每个人 ② ,但即使做一些轻微运动,也是有助于身心健康的。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
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下列句子中的“相信”与文中加点的“相信”,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身处困境他却并不消沉,相信自己能拼出一个光明的未来。
B.我满心欢喜地迎接他回来,相信现在的他一定和从前不同。
C.看到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相信每一位游客都会激动不已。
D.翠翠还是不离开码头,相信祖父会来找她,同她一起回家。
二、(2024ꞏ全国甲卷ꞏ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山可谓家喻户晓,但真正了解它的人恐怕不多。
怎样算是真正了解天山呢?不妨做个测试。
你闭上眼睛,念出“天山”这个名字,试试看,能不能想象出一幅天山的全景图来?在这幅全景图里,山脉或平行或交错,许多巨大的、汽车要.开上很久很久的盆地坐落其间。
两座威严的雪峰——托木尔峰和汗腾格里峰巍然耸立,俯视着周边十多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
高三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练习题(含答案)

高三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练习题(含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所描绘的是在封建礼教禁锢下被扭曲了的人的生活,荣宁二府,窒息自由,成了死气沉沉的大荒漠。
然而,令人为之一振的是,大观园,洋溢青春,成了①。
《大观园》是作者为了整部小说精心构思的一座“大观园”。
“大观园”是《红楼梦》这部小说整体布局最重要部分,很多事件发生在这里;元春因为省亲从皇家深院,来到了民间,一叙述天伦;十二小戏子,文官芳官蔷官,也作为元妃的私人戏班出场;黛玉和宝玉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需要避讳的年龄,他们不可能在贾母住处一同吃住,那么必须要分开住;宝钗已到“将笈之年”,也是待嫁之时,②,不可能在和薛姨蚂薛蟠住在一起;李纨作为“守节之女”,必须要有一个清静寡欲的去处,那么“稻香村”的“竹篱茅舍”正好适合她!至于宝玉,③,更是必须入住大观园。
大观园是他们自己的舞台,他们在这里渡过了短暂美好的时光,也是《红搂梦》里面的“世外桃源”!1.下列各句中的双引号,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双引号使用方法相同的一项是()A.中国呼吁各国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
B.“十三五”期间,我国消费环境总体向好,市场秩序不断规范,百姓放心消费,获得感不断增强。
C.如果你是“未经登记”的陌生人,你是无法进入的。
上文“荣宁二府,窒息自由,成了死气沉沉的大荒漠”可知,与“大荒漠”相对的是“绿洲”,大观园相对与荣宁二府,正如“绿洲”相对于“荒漠”,故本处可填:一方生气盎然的绿洲;第二空,分号表示并列关系,根据上文“他们不可能在贾母住处一同吃住,那么必须要分开住”以及下文“不可能在和薛姨蚂薛蟠住在一起”可知,“宝钗已到‘将笈之年’,也是待嫁之时”所以也应该“分开住”,故本处可填:也需要独立居住;第三空,承接第二空,从宝钗说到宝玉,都是介绍他们入住大观园的理由,那么宝玉入住大观园除了上文给出的“到了需要避讳的年龄”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宝玉是小说的主角,大观园里是不能缺少了宝玉的。
高考语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一、[2024·安徽省黄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书法在古代的影响是超越社会藩篱的。
①师宜官在酒店墙上写字,写完还得亲自把字铲去,把墙壁弄得A,但店主和酒保并不在意,他们也知书法,他们也在惊叹。
曹操破荆州后特意寻访梁鹄,把他的字悬挂在营帐中,B之余细心观赏。
在这里,甚至连政治军事大业也与书法相依相伴。
古人苦练书法,也就是在修炼着自己的生命形象,就像现代西方女子终身不懈地进行着健美训练,不计时间和辛劳。
由此,一系列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奇迹也随之产生。
②传说有人磨墨写字,C,把贮在屋檐下的几缸水都磨干了;有大家洗砚,把一个池塘的水都洗黑了;有人边走路边在衣衫上用手指划字,把衣衫都划破了。
③唐代书法家怀素练字,用坏的笔堆成了一座小丘,他索性挖好一个坑来掩埋,起名曰“笔冢”。
没有那么多的纸供他写字,就摘芭焦叶代纸,据说,近旁的上万株芭蕉都被他摘得光秃秃。
④书法展现了一种生命状态的喜悦。
“非人磨墨墨磨人”,是啊,磨来磨去,磨出了一个个很地道的中国传统文人。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
答:答案:A一塌糊涂(伤痕累累)B运筹帷幄(戎马倥偬)C日复一日(长年累月)解析:正确使用成语。
A处,语境是说在墙上写字,写完还要铲去,因此墙壁上肯定有很多伤痕,故此处可填“一塌糊涂(伤痕累累)”等成语。
一塌糊涂: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伤痕累累:一般指全身是伤,后又比喻人在感情上受到伤害心里有很多伤痕。
B处,语境是说曹操在作战间隙欣赏书法,与“之余”搭配,应是处理繁忙的军务或者拟定作战计划等之外,故此处可填“运筹帷幄(戎马倥偬)”等成语。
运筹帷幄:指在帐幕中谋划军机,拟定作战策略。
后因以称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也泛指筹划决策。
戎马倥偬:形容军务繁忙。
C处,语境是强调“磨墨写字”“把贮在屋檐下的几缸水都磨干了”,这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故此处可填“日复一日(长年累月)”等成语。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练习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祖母家的院子里有一棵香椿树,我每年春天谷雨前都要回乡摘一些香椿芽,尝一尝这种味道别致的春鲜。
香椿芽口感略涩,且味道有些古怪,并不是谁都能适应,我却对香椿芽的味道① ,每年时节到了,若不吃上一次香椿芽,我就会觉得整个春天都被辜负了。
我小时候,母亲在春天最常做香椿芽炒鸡蛋。
这道菜简单易做——把鸡蛋打入碗中,里面撒入切碎的香椿芽,放少许盐,拌匀后倒入有热油的锅中炒熟即可。
香椿芽鸡蛋被热油一激,浓香味儿就出来了。
两种食材的新鲜本味交织着,形成了一曲和谐的二重奏,让人② 。
母亲做的凉拌香椿芽,也一直是我舌尖上的惦念。
凉拌香椿芽的精髓在于调料的搭配,油盐酱醋都要放得恰到好处。
母亲将香椿芽洗净、焯水、择好放到盆中,然后用她“秘制”的调料拌匀,可达到咸甜相济、五味调和。
最后再拿一根筷子在香油瓶里蘸一下,把香油滴到香椿芽上。
香油起到了③ 的作用,香椿芽的香味被升华、扩大,溢得满屋子都是。
随着社会迅速发展,如今美食的种类和吃法越来越丰富,可我仍然愿意回到故乡,于谷雨前采摘一些老香椿树上的嫩芽,尝一尝春天的味道,数一数历经的岁月……16. 请在文中空白处填写恰当的成语。
17.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6. ①情有独钟②回味无穷(垂涎欲滴)③画龙点睛(锦上添花)17. ①画线句运用通感(比喻)手法,将听觉和味觉打通,生动形象。
②二重奏音色不同,调和之后更加悦耳动听,与两种食材的味道不同,协调交织而美味倍增有相通之处,表达出作者的喜悦与享受。
18. 母亲将香椿芽择好、洗净、焯水放到盆中,然后用她“秘制”的调料拌匀,可达到咸甜相济、五味调和的效果。
(完整版)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附答案

n d A l l t h i n g s i n t h e
i r b e i n g a r e g o o d f o r s o 六.(10分)
19.(1)我怎么敢笑话皇上呢?我是在笑彭祖的脸太难看了。
(2分)(2)据说彭祖活了八百岁,如果真像皇上说的那样,‘人中’就有八寸长,那么,他的脸不是有丈把长吗?(3分)
(评分标准:紧扣“长寿这个主题”,语言有逐步深入的逻辑关系,语言前后连贯、得体)
20.示例:(1)林黛玉既孤芳自赏又自伤自怜,结果错失了情感又毁弃了生命;(2)哈姆雷特优柔寡断忧郁多疑,终难逃悲剧的结局。
(评分标准:句式与例句基本一致;内容合乎文学人物身份、性格。
只写出一句给2分,写出两句给5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 10 分)19、将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话。
(只需填番号)(5分)①诸葛亮也曾经被人讥讽为“村夫”②这些描写都使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更接近普通人③不过,《三国演义》毕竟不同于正史,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下层民众是息息相通的④刘备曾经“贩履织席为业”⑤我们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帝王将相,确实看不到普通人的生活⑥关羽“温酒斩华雄”时,只不过是个受人轻视的“弓手”20.、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5分)今年初,武汉六位初中生将他们在地理教材中发现的问题整理出来,给人教社的编辑写信,希望能有所回应和更正。
他们认为教材有八处错误,如“本图中冰岛的面积不符合实际,受全球变暖的影响,冰岛的部分国土已消融”“死海的海拔,本图中所标注的-400 米,而实际上却是 -415 米”等。
此外,他们还对教材的内容提出了一些建议:“第一章第二节中,应表明地心说是可以成立的,但其模型过于复杂,不便表达规律和探索计算,, ”请以教材编辑的名义给六位学生写一封回信。
(只需写出回信的主要内容,不要求格式。
)60字左右。
六、( 10 分)19、下面这段材料介绍了“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哪些方面的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每点不超过 10 个字)(4 分)中国森林面积大约175 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18.21% 。
然而,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总面积却只有85317 平方公里,仅占国土面积的0.89%。
这些森林都不是人工林,近30 至50年内树木自然生长,未受到砍伐、烧荒等林业活动的影响,也没有受到道路、水渠、管线、居民点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干扰。
在中国,完整森林大多分布在边疆地带,如四川西部的山地、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中缅边境地带、西藏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内蒙古最北端的大兴安岭以及新疆的阿尔泰山等人迹罕至的地区。
这些地区都有大于500 平方公里的林地,其线性尺度不低于10 公里,也就是说在森林板块中,要能够容纳得下直径不小于10 公里的内接圆。
这些森林在空气调节、水土保持、有机物循环等方面,有着一般森林难以起到的独特作用。
20、悼词是一种特殊的文体,要对去世人物盖棺定论,对其生平事迹做准确精要的概括,对其影响给出评价,重要的是要有真情实感。
请仿照前不久美国总统奥巴马给曼德拉的悼词,从所给人物中任选一位,为他写一段简短的悼词。
要求:概括评价符合人物特点,语言有感染力,字数60 字左右。
( 6 分)他把自己的国家推向公义,也唤醒了世界数十亿人;他把囚犯解救出来,也把关囚犯的人解救出来;他控制了愤怒,让人们获得和解,重寻人的尊严。
他说:“我是我自己命运的主人,我是我灵魂的掌舵者。
”没有这样的激励,我无法设想我生命的走向会如何。
我们无法再见到曼德拉了,但我想告诉所有的年轻人,你可以使他的人生变成你的。
他不再属于我们,他属于一个时代。
—奥巴马备选人物:蔡元培巴金海明威马丁·路德·金人物:六、( 10 分)19、下面是以《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中的传主杜甫为对象拟写的上联,请从所给的其他传主中选择一位,把他的名字写在横线上,然后以所选传主作为对象写一个下联。
( 4 分)鲁迅毛泽东沈从文贝多芬达尔文马克思对象:杜甫上联:万方多难化作笔底波澜,成就诗史诗圣对象:上联:。
20、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6分)为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中学和农村户籍考生的政策倾斜,2013 年北京大学将在自主选拔录取的初审、复试和确定候选人等环节提高农村户籍考生入选比例,使北京大学2013年自主选拔录取候选人中农村户籍考生的比例不低于20% 。
对重点农村扶贫开发地区可给予重点扶持。
为确保公开、公正、公平,入选考生须从2010 年 9 月至 2013 年 6 月连续持有农村户籍;所有具有农村户籍的自主选拔录取候选人将在北大招生网和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
请全国各中学积极向北京大学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农村户籍考生。
——选自《 2013 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简章》作为一名即将参加高校自主招生选拔的高中生,你是怎样看待北京大学这一招生政策的?请写一个简要评论。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语言通顺,字数60 字左右。
( 6 分)六、( 10 分)19.据报道,某单位在一次系统内竞职笔试考试中,邀请了18名少先队员担任监考员,结果小学生秉公执法,当场抓住25 个作弊者。
消息传出,引起了人们的争议。
请你针对该单位的这种做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态度鲜明,语言表达准确。
(不超过80 字)( 4 分)20.请根据下面的例句,运用所给的话题再仿写两个句子,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
(6 分)示例:田园诗是乡村牧童手中的一支短笛,清新而幽雅,绿林、青山、田野、炊烟,尽收眼底。
边塞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别诗是六、( 10 分)19、请根据下列语段的内容,为“人肉搜索”下个定义。
(4 分 )人肉搜索是一种网络搜索方式。
人肉搜索引擎,顾名思义。
它是一种针对某个问题或者事件抛出的问题,最终寻找出最佳答案的搜索机制。
但这个术语中的“人肉”一词,掺杂着黑色幽默的味道,也准确地表明了其特点——搜索行为的原动力,不再像传统的搜索方式那样,仅仅依靠某个网络程序或者冰冷的互联网资料库,而是更多地靠无数有着真实血肉之躯的网民亲身参与,由他们在某个随时可能参与进来的时间,用自己的知识、经验、信息渠道,向提问者送上部分答案,再由其他网友补充、完善,直至最后得出确切的答案。
答:20.把下面的四句话分别填入横线处,使之语意连贯( 3 分)《列子·汤问》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秦青的学生薛谭未完全学会老师的技能,便要辞行回家,秦青在郊外设宴为他饯行,,感此,学生动情地向老师道歉,再也不提回家的事了。
韩国一名卖唱的女子韩娥,以善于唱情著称于世。
韩娥到齐国都城临淄时,卖唱求食,其歌声之美妙,。
路过一家旅店,受人欺侮,遂曼声哀唱起来,。
《乐府题解》记载:春秋时楚人“成连善鼓琴,伯牙从之学,三年而成,然尤未能精妙也。
成连曰:‘吾师方子春在海中,能移人情。
’乃偕之蓬莱山,曰:‘吾将迎吾师。
’乘船而去,旬日不返。
伯牙但闻,怆然叹曰:‘先生将移我情。
’乃援琴而歌之。
曲终,成连乘船还,伯牙遂成天下妙手。
”①虽人已离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②海水汩没崩澌之声,山林窈冥,群鸟悲号③“抚节悲歌” ,歌声“声振林木” ,令树叶娑娑,“响遏行云”④当地“老幼悲啼涕泣”,有人居然“三日不食”顺序为:(只写序号)21.阅读下面寓言,指出其寓意。
(不超过20 个字, 3 分)一只公鸡在田野里为自己和母鸡们寻找食物。
他发现了一块宝玉,便对宝玉说:“若不是我,而是你的主人找到了你,他会非常珍惜地把你捡起来;但我发现了你却毫无用处。
我与其得到世界上一切宝玉,倒不如得到一颗麦子好。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六、 (10 分 )19、下面文字是从某学生“成长记录”中节选的,请根据这些内容为该同学写一段评价性文字。
要求:评价要客观,语气要委婉,有利于该同学的发展,不超过60 字。
( 4 分)(1)某月某日在值日时,与同学发生争执,并辱骂该同学。
(2)某月某日上课迟到 20 分钟,并且扰乱了课党秩序。
(3)某月某日在校外遇到一非法分子抢劫同学材物,挺身而出,将其制止。
(4)某月某日在”校园文化节”上一曲萨克斯精彩绝伦,为班级争得了荣誉。
(5)某月某日上课迟到 5 分钟。
答:20、准确提取下面文字里的信息,写出技术人员修复古画的实验步骤。
( 不超出规定字数)(6 分 )为了挽救博物馆的名画,技术人员想到了用性质非常活泼的单原子氧来清除油画上的清漆膜。
同时,为了对珍贵的古油画负责,也让博物馆管理人员放心,技术人员决定先用一张涂有清漆膜的普通油画来实验。
技术人员把制取的足够的单原子氧引入放有油画的真空馆做实验。
开始阶段,单原予氧撕开了清漆分子中的碳和氧之间的粘合,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随着这些气体不断被真空泵抽出,古油画表面的清漆越来越薄,不久便旧貌换新颜,而且整幅油画毫发未损。
步骤一:(不超过 10 个字 )步骤二:(不超过 15 个字 )步骤三:(不超过 15 个字 )六、( 10 分)19.香港文汇报社社长张国良、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及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杨钊三位港区全国政协委员连续四载递交提案,最终促成了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于2008年成为法定假日。
在这一举措酝酿和征集民众意见的时期,某网站做了“你更喜欢过清明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还是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洋节”的网络调查。
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阅读后回答问题。
(4 分 )百分比中老年青少年对象城镇居乡村城镇乡村项目民居民居民居民更喜欢过中国传73.8%95.5%58.370.1统节日%%更喜欢过洋节26.2% 4.5%41.729.9 %%( 1)从上表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 2 分)答:(2)你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将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的原因是什么?(2分)答:20.请分别以“幸福”、“青春”两个词语为陈述对象,仿照例句各写一句话。
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修辞手法相同,内容健康,有意蕴。
(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6分)例句:如果金钱是十分,我渴望这样支出:三分感谢对我关怀备至的父母,三分祝福那些帮助我成长的朋友,三分赞美我那日新月异的祖国,剩下一分奖励多年来始终拼搏进取的自己。
答:六.( 10 分)19.在辩论中,讽刺幽默的论辩语言往往以谐趣的方式,揭开荒唐的外衣,暗示事物的本质,达到明辨是非的目的,从而在论辩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阅读下面这则故事,请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文字。
要求:①紧扣对话主题,语意步步深入;②语言表达连贯、得体。
( 5 分)传说汉武帝晚年很希望自己长生不老。
一天,他对侍臣说: “相书上说,一个人鼻子下面的‘人中’越长,寿命就越长;‘人中’长一寸,能活一百岁,不知是真是假?”东方朔听了这话,知道皇上又在做长生不老之梦了。
皇上见东方朔似有讥讽之意,面有不悦之色,喝道:“你怎么敢笑话我?”东方朔脱下帽子,恭恭敬敬地回答: (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汉武帝问 : “你为什么笑他呢?”东方朔说:(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分)汉武帝听了,也哈哈大笑起来。
20.从下列人物形象中任选两个,仿造画线句子续写两句话,每句不超过30 字。
( 5 分)林黛玉宋江哈姆雷特别里科夫玛蒂尔德性格决定命运。
好的思想决定好的行为,好的行为决定好的结果,好的结果养成好的习惯,好的习惯才能决定自己好的性格,最后决定成功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