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地下空间规划知识点摘要

合集下载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结构复习重点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结构复习重点

第一章:概论1.地下建筑结构的概念。

地下建筑结构——埋置地层内部的结构衬砌——与土层接触的永久性支护结构承重、维护作用2.结构形式选择考虑的因素:答:1、使用功能;2、地质条件;3、施工技术第二章:地下建筑结构的荷载1、概念:主动土压力:当挡土结构向离开土体方向偏移时,使墙后土体的应力状态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填土作用于墙背的土压力。

被动土压力:当挡土墙向土体方向偏移挤压填土至其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于墙背上的土压力。

静止土压力:挡土结构在土压力作用下,结构不发生变形和任何位移,背后填土处于弹性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结构上的侧向土压力称为静止土压力。

围岩压力:位于地下结构周围变形或破坏的岩层,作用在衬砌结构或支撑结构上的压力。

普氏压力拱理论:洞室开挖后如不及时支护,洞顶岩土将不断垮落而形成一个拱形,又称塌落拱。

其最初不稳定,若洞侧壁稳定,则拱高随塌落不断增高,如侧壁不稳定,则拱高和拱跨同时增大。

当洞的埋深较大时塌落拱不会无限发展,最终将在围岩中形成一个自然平衡拱。

地层弹性抗力:结构变形使土体被动受力时,土对结构的产生的反作用力。

决定于结构的变形和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2.水土压力计算方法:郎肯土压力计算公式,考虑地下水时水土压力计算方法和计算图式。

3.(了解)按松散体理论对浅埋结构与深埋结构的划分,浅埋结构和深埋结构垂直围岩压力的计算方法。

4 .土层弹性抗力的计算理论:局部变形和共同变形理论要点。

局部变形理论:Winkler模型,认为地层的弹性抗力与变为成正比。

共同变形理论:弹性半无限空间模型,弹性地基上一点的外力不仅引起该点发生沉陷而且还会引起附近一定范围的地基沉陷。

第四章:浅埋式结构1.概念:浅埋式结构浅埋式结构:覆盖土层较薄,不满足压力拱成拱条件,或软土地层中覆盖层厚度小于结构尺寸的地下结构。

2.了解浅埋式结构形式和特点。

(1)直墙拱:从结构受力分析看,拱形结构主要承受轴向压力,其中弯矩和剪力都较小。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期末复习总结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期末复习总结

一、地下空间开发深度可分为浅层区域(0~10m);次浅层区域(10~30m);次深层(30~100m);深层区域(≥100m)。

二、地下空间分类:按使用功能:1、地下民用建筑:覆土建筑单建、附建式,窑洞等;2、地下工业建筑:地下厂房3、地下交通建筑:地铁和地下公路4、地下防灾防护空间:人防工程5、地下公共设施空间工程:管线廊道、电站、油气站等6、其他特殊地下空间建筑:墓葬、特殊出库等7、地下综合体:地下街群三、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特点:1、地下空间工程规划受到原有城市规划的限制,这些限制主要有地面建筑基础的限制。

2、地下空间规划应结合地面建筑的地下室开发利用进行;3、次浅层以内的地下空间工程规划常结合地面道路进行;4、次浅层以内的地下公共空间建筑常结合城市的广场、绿地、公园、庭院进行规划。

5、地下空间开发成本高,居住和使用条件及舒适性较地面状况差;6、地下空间规划受地质条件影响大,技术条件要求地下空间建筑必须认真对待土层等地质条件影响;7、地下空间工程范围较广泛,类型多,技术条件复杂,是城市防灾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8、地下空间建筑规划可以减少城市建设占用的耕地,降低对地下水、大气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9、地下空间规划反映不出城市的景观艺术。

四、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关键问题1)城市中地下空间规划应为点、线、面的结合;2)规划中以地下交通工程为依托,连接各个中心的地下综合体;3)地下空间规划中应尽可能考虑市政管线廊道建设的可能性;4)城市繁华区地下空间规划主要单体建筑内容为地下商业街、停车场、下沉式休闲广场等等。

5)在城市非繁华区建设,如条件允许可考虑规划地下居住建筑(地下室),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应考虑采光、通风和绿化。

6)地下空间建筑规划要考虑到室内外环境以及特殊时期的功能。

五、城市地下空间总体布局(定义):基于城市性质和规模,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方针、策略、相对地面建设的功能形态规模等要求,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各组成部分统一安排、合理布局、有机联系,是地下空间开发的总体发展方向,为下阶段的详细规划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内容提要要点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内容提要要点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内容提要第1章 绪论(重点>10分)一、现代城市发展19世纪是桥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21世纪是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

1991年东京“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国际会议通过的《东京宣言》提出:21世纪是人类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世纪。

二、地下空间的分类(1)地下空间按其功能可分为:①居住空间:地下空间可以居住,但不能全部满足居住环境条件,大量人口地下居住不现实。

②商业服务空间:商场、餐厅等,与动态交通功能相联系,更能吸引人流。

要重视防灾措施。

③文娱体育空间:文化、娱乐和体育功能。

④交通空间:可分为动态交通空间(地铁、公路隧道、人行通道)和静态交通空间(地下停车库)。

⑤公用设施空间:地下管线;⑥工业空间:用于轻工业或手工生产、军事工业等用途。

⑦贮存空间:地下空间的恒温、恒湿等特点,地下贮存成本低、节能、安全。

⑧防灾减灾空间: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的综合防灾防护;⑨高层建筑的设备用空间:利用地下空间作设备层。

(2)地下空间按其形成原因可分为:①自然地下空间:由溶蚀、火山、风蚀、海蚀等地质作用形成的地下空间,包括喀斯特溶洞、熔岩洞、风蚀洞、海蚀洞等。

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也可作为地下工厂、地下仓库、地下电站,战时也可作为防空洞使用。

②人工地下空间资源:一类是交通空间、物流空间、贮存空间等;一类是开发地下矿藏、石油形成的废旧矿井空间。

(3)按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深度分类,可分为浅层空间、中层空间和深层空间三类。

①浅层空间:由地表至-30m 深度开发的空间,主要用于商业、文娱等;②中层空间:由-30m 至-100m 深度内开发利用的空间,主要用于地下交通、城市污水处理及水、电、气等公用设施;③深层空间:指-100m 以下的地下空间,可用作快速地下交通线路、危险品仓库、冷库、贮库等。

三、地下空间的特点(1)为城市规模扩展提供了丰富的空间资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2)良好的密闭性、稳定的温度环境,适宜掩蔽及对环境湿度有较高要求的工程;(3)节约城市用地,保护农田及环境,节约资源;改善城市交通,减轻城市污染等;(4)地下空间建筑有较强的防灾减灾优越性,有效地防御各种武器的杀伤;(5)地下空间建筑施工难度大、复杂,一次性投资成本高,但使用寿命长;(6)地下空间自然光线不足,室外环境隔绝,人们适应性较差;防水防潮要求较高;封闭特性对设备要求较高等;受地质条件影响大。

(完整版)同济大学地下空间规划知识点摘要

(完整版)同济大学地下空间规划知识点摘要

(完整版)同济⼤学地下空间规划知识点摘要地下空间规划知识点摘要⼀.绪论1.1 城市空间与城市地下空间1.2 城市规划与地下空间规划1.3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1.3.1 节约城市⼟地资源⼟地资源节约化的发展模式。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经验:把⼀切可以转移到地下的设施转⼊地下,城市发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地下空间是否得到了合理的开发利⽤。

1.3.2 节约城市能源和⽔资源地下空间具有良好的隔热性,热稳定性和封闭性,可⽤来贮热贮冷,贮藏⽔资源、电能和⼯⼚精密⽣产。

1.3.3 缓解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盾(1)缓解城市交通⽭盾:地下停车库容量⼤,⽤地少(2)改善城市⽣态环境:缓解⼤⽓污染,⽔污染,噪⾳污染。

建筑杂密,绿地减少(3)提⾼城市的综合防灾能⼒:抵御战争空袭,地震,风暴,⽕灾。

地下救灾物资(4)有效解决“城市综合征”⼆.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2.1 国内外地下空间规划理论和⽅法2.2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和需求量研究2.2.1 国外研究成果和实践2.2.2 国内研究成果和实践2.3 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后发优势三.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作内容和编制程序3.1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任务和原则3.1.1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任务根本作⽤:作为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和管理城市地下空间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开发利⽤城市地下空间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标的⼿段之⼀。

核⼼任务:根据不同的⽬的进⾏地下空间安排,探索和实现城市地下空间不同功能之间的互相管理关系。

主要任务:引导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对城市地下空间进⾏综合布局,协调地下与地上、地下与地下的建设活动,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基本任务:保护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尤其是城市空间环境的⽣态系统,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地⾯环境,保障和创造城市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

3.1.2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原则(1)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地下空间开发不可逆,⼀次到位,长远考虑,留有余地(2)地上地下相互协调的原则:地下和地上空间形成整体(3)远期与近期相呼应的原则:统⼀规划,分期实施。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结构期末复习重点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结构期末复习重点

衬砌结构主要是起承重和围护作用。

承重,即承受岩土体压力、结构自重以及其它荷载作用;围护,即防止岩土体风化、坍塌、防水、防潮等。

土层地下建筑结构型式:(一)浅埋式结构:(二)附建式结构:(三)沉井结构(四)地下连续墙结构:(五)盾构结构(六)沉管结构:(七)桥梁基础结构(八)其它结构:还包括顶管结构和箱涵结构等地下建筑与地面建筑结构的区别:(1)计算理论、设计和施工方法(2)地下建筑结构所承受的荷载比地面结构复杂。

(3)地下建筑结构埋置于地下,其周围的岩土体不仅作为荷载作用于地下建筑结构上,而且约束着结构的移动和变形。

计算理论上最主要差别:在地下建筑结构设计中除了要计算因素多变的岩土体压力之外,还要考虑地下结构与周围岩土体的共同作用。

岩石地下建筑结构形式:主要包括直墙拱形、圆形、曲墙拱形等。

(一)、拱形结构1.贴壁式拱形结构(1)半衬砌结构(2)厚拱薄墙衬砌结构(3)直墙拱形衬砌(4)曲墙拱形衬砌结构2.离壁式拱形衬砌结构(二)喷锚结构(三)穹顶结构(四)连拱隧道结构(五)复合衬砌结构最常用的是拱形结构,具有以下优点:(一)地下结构的荷载比地面结构大,且主要承受垂直荷载。

因此,拱形结构就受力性能而言比平顶结构好(二)拱形结构的内轮廓比较平滑,只要适当调整拱曲率,一般都能满足地下建筑的使用要求,并且建筑布置比圆形结构方便,净空浪费也比圆形结构少。

(三)拱主要是承压结构。

适用于采用抗拉性能较差,抗压性能较好的砖、石、混凝土等材料构筑。

材料造价低,耐久性良好,易维护。

普氏压力拱理论:洞室开挖后如不及时支护,洞顶岩土将不断垮落而形成一个拱形,又称塌落拱。

其最初不稳定,若洞侧壁稳定,则拱高随塌落不断增高,如侧壁不稳定,则拱高和拱跨同时增大。

当洞的埋深较大时塌落拱不会无限发展,最终将在围岩中形成一个自然平衡拱。

荷载种类:按存在状态分为静荷载、动荷载和活荷载;按其作用特点:永久(主要)荷载、可变(附加)荷载和偶然(特殊)荷载.水土压力分算:砂性土和粉土.水土压力合算:粘性土围岩压力是指位于地下结构周围变形及破坏的岩层,作用在衬砌或支撑上的压力。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笔记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笔记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地下空间的开发历史1. 早期利用:人类早期利用地下空间主要用于居住、储藏食物等生活生产需求。

例如,古代的洞穴居住、地窖储藏等。

2. 中国的地下空间发展:5000多年前,中国开始利用地下空间储藏粮食,古代铜矿矿井、石窟群等都是早期的地下工程。

近现代,中国城市的地下空间利用进入新阶段,如地铁建设、地下商业街等。

例如,北京地铁始建于1965年,是中国最早的地铁系统之一。

3. 世界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地铁的发明和建设使地下空间利用大规模发展。

二战期间,地下空间在防护和战争中作用凸显。

20世纪后半叶,地下空间利用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例如,巴黎地铁始建于1900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铁之一。

二、地下空间开发技术1. 开挖技术:传统的钻爆法、机械开挖法等。

钻爆法利用钻机钻孔,然后将炸药放入孔中爆破,适用于硬岩地质条件。

机械开挖法利用挖掘机、铲车等机械设备进行开挖,适用于软土或软岩地质条件。

2. 支护技术:锚杆、喷射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等。

锚杆通过钻孔将钢筋或钢缆锚固在岩土体中,提供支撑力。

喷射混凝土是将混凝土通过喷射机喷射到岩土体表面,形成一层坚固的支护层。

地下连续墙是在地下挖掘过程中,先建造一道连续的墙体,再进行开挖。

3. 隧道施工技术:盾构法、掘进法、沉管法等。

盾构法利用盾构机在地下推进,同时构建隧道衬砌。

掘进法是通过掘进机在地下挖掘,形成隧道。

沉管法是将预制的管段沉放到水中,形成隧道。

4. 地下建筑结构设计:框架结构、拱顶结构、地下连续墙结构等。

框架结构利用钢筋和混凝土构建框架,适用于大型地下空间。

拱顶结构利用拱形结构提供支撑力,适用于地下隧道等。

地下连续墙结构是利用地下连续墙作为支撑和围护结构。

三、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的主要方法1. 地下空间总体布局:考虑城市总体规划、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地下空间总体布局。

例如,根据城市的功能区划分,规划商业区、居住区、交通枢纽等地下空间布局。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复习大纲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复习大纲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总复习知识点1.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本章首先通过国内外城市发展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城市空间发展规律,介绍了全世界城市经过四个阶段实现了城市化,丰富和发展着城市规划理论和城市功能。

城市的发展过程实质是一个城市化过程。

全世界城市化的过程中按照发展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四个阶段。

城市初期吸纳劳动力的聚集效应,使城市容量外延扩大,完成城市化的第一阶段。

城市通过再开发市中心,内涵式扩展完成了城市化第二阶段。

城市郊区化和再城市化发展了,外延式和内涵式并存过程完成了城市化第三阶段。

目前的泛城市化现象,使世界进入城市化过程的第四阶段。

全世界城市发展过程都面临“城市化病”现象。

但是不同的发展历史呈现不同的现状。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面临逆城市化现象,表现为城市郊区化和泛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是滞后城市化和超前城市化。

前者表现为城市人口负增长和出现城市群;后者表现为城市工业化程度和城市化水平不协调。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展动力;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是城市化的关键;现代化的技术、信息及环境要求带动其他城市的发展。

城市容量又称城市空间容量或城市环境容量,是指城市空间在一定时间内,对城市人口、静态物质(建筑物和各种城市设施)和各种城市活动的综合容纳能力。

理论容量是一个城市在一定发展阶段,根据城市性质、自然条件和经济地位、发展远景等因素综合确定的。

实际容量是一个城市某个阶段实际存在的城市空间容量。

城市容量包括人口容量,一般以人口密度衡量;土地容量,表现为各种用地指标。

城市容量的计算方法。

理论容量和实际容量间的关系:理论容量大于实际容量,城市发展不充分、有发展潜力或空间。

理论容量等于实际容量,城市处于发挥其机能的最佳状态,具有良好的发展活力。

理论容量小于实际容量,城市出现恶性膨胀,城市病出现。

城市规划要解决城市的四大功能布局和协调:居住、工作、游憩、交通。

城市规划的期限: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近期规划期限一般为5-10年。

城市人口规模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基数。

同济:上海北外滩地区地下空间规划(101页)1

同济:上海北外滩地区地下空间规划(101页)1

161.6万m3 (折合40.4万m2 ) 9.6万m3 16.2万m3 19.2万m3 17.6万m3 (折合2.13万m2 ) (折合4.63万m2 ) (折合4.8万m2 ) (折合8.8万m2 )
考虑地下空间综合的需求,北外滩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总需 求量为270万m3,开发强度的20.6%
2006年12月
二、规划总则
规划依据
•《上海北外滩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概念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GJJ83-99)
一、现状资源及背景分析
保护建筑分布
北外滩很多建筑被列入上海市保护和优秀近代建筑。如沿江的俄罗斯领 事馆、上海大厦、浦江饭店和提蓝桥风貌保护区
2006年12月
一、现状资源及背景分析
轨道交通设施图
规划区域内的地铁有:12号线和4号线,及一条沿江轨道交通线。其中12号 线在规划区域内设站2座——旅顺路站和公平路站, 4号线杨树浦路站,沿江线 设外白渡桥站、新建路站、提篮桥站、杨树浦路站(属杨浦区)4座车站。
二、规划总则
总体目标
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集约利用的各种城市 功能正常运转,提供安全、舒适、多样、可达的交通环境,改善滨水景观环 境品质,强化北外滩在区域中的战略地位。
2006年12月
三、需求预测
地下空间资源供给
北外滩地区地下空间近期的开发较为适宜的深度范围控制在0~-20m。远期

讲座01-地下空间控制性详规理论.详解

讲座01-地下空间控制性详规理论.详解
盖。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控制要点
(2).开发规模
地下空间开发的规模应通过对地区发展需求和地上土地开发强度的分析 研究,科学地预测各类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规模并提出测算依据。在预测时 需与地上开发量统筹考虑,要避免制定过高的开发规模、盲目的大规模开发 导致投资浪费,也要防止不规模不经济的零星地下空间建设导致没有规模效 应,因此从这个角度看,预测开发规模的底限就更为重要,从而确保地下开 发的经济可行性。
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确定地下空间利用的功能、规模、总体平
面布局和竖向布局,统筹安排近、远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项目,
确定个时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指标体系,保障措施和管理体制。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编制层次
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
以对城市重要规划建设地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加以控制为 重点,详细规定各项控制指标,对规划范围内以开发地块为单元
功能,兼顾设防要求;

引导性指标包括地下连接通道的接口位置和标高、‘通道最小宽度、人行和车行出入口数量和 方位、地下停车泊位等。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地下空间与轨道交通站点衔接时,地下连接通道的接口位置、标高、通道最 小宽度也可作为控制性指标。
地下空间控制性详规-指标体系
控详规划指标体系的制定
控制内容: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控制要点
(3).地下地上协调

第三是地下与地上建筑布局的协调,地上建筑的基础范围内通常是开发地下 空间的建设区域,但地下空间开发往往超出此范围,考虑到地面种植乔木需 要和地面雨水渗透等生态环境需要,要控制一定比例的地下建筑密度,通常 不要全覆盖,同样城市道路下开发地下空间,也应为种植行道树留出空间;
提出指导性或强制性要求,为地下空间建设项目的设计和规划的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复习内容 (1)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复习内容 (1)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1 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土地使用的配置、城市空间的组合、交通运输网络的架构、城市政策的设计与实施2、城市总体规划的任务、阶段、年限?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状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总体规划阶段,详细规划阶段。

一般为20年,近期规划5年。

3、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包括哪些?市域城镇体系规划4、土地适用性评定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做出城市土地质量的综合评价,以确定用地适宜性区划,即划分出适宜修建、不适宜修建和采取工程措施才能修建地区的范围,提出土地的工程控制要求。

5、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主要内容6、城市集中式总体布局的主要特征城市各项主要用地几种成片布置,用地紧凑,节约用地,规划布局富有弹性,但远期用地会出现功能混杂和干扰的现象7、城市分散式总体布局的主要特征布局分散,彼此联系不太方便,市政工程设施建设和日常运营成本较高8、城市总体布局的主要模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网格状,形式规整,抑郁各类建筑物的布置,但易导致布局上的单调性环形放射状,由放射形和环形的道路网组成,交通易达性较好,有很强的向心紧凑发展的趋势9 城市规划中城市用地的10大分类有哪些?什么是城市居住用地的容积率?R 居住用地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地C 公共设施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商业金融业用地、文化娱乐用地、体育用地、医疗卫生用地、教育科研设计用地、文物古迹用地、其他公共设施用地M 工业用地一类工业用地、二类工业用地、三类工业用地W 仓储用地普通仓库用地、危险品仓库用地、堆场用地T 对外交通用地铁路用地、公路用地、管道运输用地、港口用地、机场用地S 道路广场用地道路用地、广场用地、社会停车场库用地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供应设施用地、交通设施用地、邮电设施用地、环境卫生设施用地、施工与维修设施用地、殡葬设施用地、其他市政公用设施用地G 绿地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D 特殊用地军事用地、外事用地、保安用地E 水域和其他用地水域、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村镇建设用地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同济:上海北外滩地区地下空间规划页共101页PPT

同济:上海北外滩地区地下空间规划页共101页PPT
同济:上海北外滩地区地下空 间规划页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复习资料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复习资料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复习一、绪论城市空间系统可以从各要素的空间位置、聚集程度以及城市空间形态几个方面分析。

(P1)在评估一个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时机、开发规模、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与发展方向时,通常以经济总量和固定资产投资两个经济指标来衡量。

1、节约土地资源;2、节约城市能源、水资源;3、缓解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矛盾:(1)缓解城市交通矛盾;(2)改善城市生态环境;(3)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4)有效解决“城市综合征”。

二、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发展综述影响后发优势的现实因素及对策:1、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2、为过去埋单式的成本增长—密集建成区的问题;3、避免“后发劣势”。

三、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工作内容与编制程序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根本社会作用是作为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和管理城市地下空间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前提与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手段之一。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任务是合理地、有效地和公正地创造有序的城市生活环境。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核心任务是根据不同的目的进行地下空间安排,探索和实现城市地下空间不同功能之间的互相管理关系。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综合布局,协调地上与地下的建设活动,微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我国现阶段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保护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尤其是城市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地面环境,保障和创造城市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原则:1、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原则(地下空间开发具有不可逆性,开发强度用一步到位;对地下空间资源要有个长远的考虑,为远期开发项目留有余地;尽肯能将能开发的地下空间尽量开发,弹性原则)2、地上与地下相协调原则;3、远期与近期相呼应原则;4、平时与战时相结合原则。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主要内容:地下空间现状及发展预测,分析城市地下空间现状,预测需求规模;调查地质状况,分析发展条件;提出地下空间开发战略;提出发展规模;确定开发功能;规定主要技术指标和控制要求;规划开发层次、内容、期限;确定空间布局,综合平面和竖向规划;地下空间开发实施步骤;提出近期建设项目,实施措施和步骤。

地下空间规划复习资料

地下空间规划复习资料

1.地下建筑包括的种类:使用功能,地下民用、工业、公共、交通、公用设施、综合体、特殊用途的地下空间;岩土介质,岩石与软土地下空间建筑,又称坑道、地道、地下室等几种。

2.地下空间结构:能够保障地下空间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具有足够强度与稳定性的结构型式。

地下空间结构的主要特征:1)全埋或半埋在岩土中,承受岩土、水等荷载;2)由于地下防灾性能良好,对自然灾害中的风、雪、雨、地震等及人为灾害中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各种武器杀伤破坏作用的防护性能;3)不需考虑风荷载与立面造型;4)采光与通风需要单独考虑;5)施工技术要求复杂及设备安装要求完善;6)具有较高的防潮、防水要求;7)造价较高。

3.地下空间结构的分类:1)结构形状:矩形框架结构、圆形结构、拱与直墙拱结构、薄壳结构、开敞式结构。

2)土质状况:土层与岩层地下空间结构。

3)施工方法:掘开式、暗挖式、盾构式、沉井式、连续墙式、沉箱式、逆作式、顶管式。

4.地下空间结构构件:1)内部结构:吊车梁、楼板、楼梯、柱、梁、内墙;2)衬砌(外部结构):底板、顶板、侧墙、基础。

5.地下空间结构设计方法:1)刚性结构的压力线理论:估算的结构断面尺寸都很大;2)假定抗力阶段:按结构力学的方法计算器内力;3)弹性地基梁理论阶段:以地层物理力学特征为根据,并能考虑各部分地层沉陷的相互影响;4)连续介质阶段:采用岩土介质的各种流变模型进行了圆形隧道的粘弹性分析;5)数值方法阶段:提出了可按初应力释放法模拟隧洞开挖相应的概念。

6.结构设计的过程:1)按照可行性论证报告所规定的内容进行设计;2)了解建筑设计方案,确定关键结构技术;3)确定工程的荷载性质;4)确定施工方法及埋置深度;5)估算荷载值及进行荷载组合,确定主要建筑材料;6)确定个结构部分的结构形式及布置,估算结构的主要尺寸及标高;7)绘制结构设计初步图;8)估算结构材料及概算。

7.施工图设计内容:荷载计算、计算简图、内力及组合分析、结构配筋、构造确定、施工图、图纸预算。

现代建筑空间设计要点探索——地下空间特性及设计要点分析

现代建筑空间设计要点探索——地下空间特性及设计要点分析
间环境相对独立于外部环境带来诸 多优点的同时, 也存在诸如夭然光线差、 通风条件
差、 潮湿、 给人负面心理暗示等弊端。下面从使用者 生理和心理两方面进行剖析。 ( 一) 生理环境层面人性化解析 地下建筑空间自 然光不足, 空气流通状况差, 室 内空气质量差, 冬暖夏凉, 夏季潮湿, 较封闭, 具有低 能耗性。
一、 地下建筑空间开发利用的客观必然性
当城市建筑密集到一定程度, 无法再向水平方 向和上部空间扩展时, 人们开始把目 光投向地下空 间。城市地下建筑空间在扩大城市使用空间、 改善 城市景观等方面的优势和潜力逐步被人们所认识。 在城市中, 有计划地规划营造地下建筑, 合理利用地 下空间, 对节省建筑用地、 改善交通状况、 扩大城市空 间 容量、 节约能源、 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效果显著。 二、 地下建筑空间生理环境及心理环境特点人
〔 收稿日 期12以 4 一 刀一 1 【 作者简介1田 思雨( 1 3 一 ) , 辽宁大连人, 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生。 98 女, 同
第23 卷 第7 期
田思雨:现代建筑空间设计要点探索
37
自 然采光方式设计具有其特殊性。 地下建筑的自 然采光设计, 与空间功能以及建筑 的体量、 埋深等因素息息相关。按照与地面的距离 关系, 地下建筑可以分为深埋和浅埋两种。浅埋的 开发深度小于3 米, 0 深埋则为3 一 0 米。深埋的 0 10 地下建筑由于深度过大, 其一般只能采取竖井和水 平通道的 方式进人。浅埋的地下建筑的开口 方式可 以按照与地面的关系分为封闭式、 中庭式、 侧面敞开 式、 贯通式。 2. 生理健康环境设计要点。由于地下建筑空间 环境具有种种不利特性, 在尽可能引人自 然采光和 自 然通风的同时, 还需要结合人工手段调控温湿度 及通风和采光, 为相对外界环境较独立封闭的地下 空间环境营造舒适的微气候条件。 ( 1 环境温湿度控制。地下空间温度环境方面 ) 具有较好热稳定性, 冬暖夏凉。在温度调控方面可 以适度减少人工机械调控, 节能舒适。但由于接近 地下水, 然通风较困难等因素影响, 自 地下空间的湿 度环境较差。设计时要与 自然及人工通风相结合, 并结合暖通空调等专业技术措施, 保证空气流通, 及 时排走湿气, 并作好防排水构造。 (2 )通风系统。地下空间由于相对外界环境较 独立封闭, 内部新鲜空气补给不足, 空气质量较差, 影响使用者健康。应结合实际情况及自 然采光系 统, 合理布置自 然通风系统。采用通风空调系统, 通

地下空间设计要点重点

地下空间设计要点重点

1.地下空间定义:地面之下,在地层内部由长度、宽度、高度所给出的空间称为地下空间2.地下空间的采用形态:(D为人类生存,确保平安的(2)伴随城市的现代化进展(3)伴随科学技术的进展(4)大规模国土的有效采用(5)防备和削减灾难的地下设施3.开发地下空间的战略意义:(1)在不扩大或少扩大城市用地的前提下,实现城市空间的立体式拓展,从而提高土地的采用效率,节省土地资源(2)在不扩大或少扩大城市用地的前提下,缓解城市进展中的各种冲突(3)在不扩大或少扩大城市用地的前提下,爱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4)建立完善的城市地下防灾空间体系,保障城市在发生自然和人为灾难时的平安(5)实现城市的集约化进展和可持续进展,大幅度提高整个城市的生活质量,最终建立生态城市。

4.开发地下空间的意义:(1)利于城市的改造和更新(2)利于保存原有历史环境(3)利于制造城市开敞空间(4)利于保存地面自然风貌(5)利于节省能源(6)利于防灾防噪5.地下空间的特性分析(特点):(1)地下空间抗御外部灾难特性(2)地下空间内部防灾特性(3)地下空间的内部环境6.城市问题的表现:(D人口的快速膨胀导致城市空间的过度拥挤、住房紧急、就业岗位竞争激烈、教育与医疗保障压力过大,严峻影响了城市人口的生活质量(2)城市交通拥挤、停车设施不足、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等一系列交通问题普遍存在(3)环境问题也是人们非常的关注的城市问题之一。

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音污染(4)资源短缺和能源紧急成为制约城市进展的普遍问题(5)城市功能布局混乱、运行效率低下(6)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城市使用建筑空间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

7.城市问题症结悖论及解决方法:(悖论1)城市空间上集聚程度受到的制约,解决这一悖论的关键在于要熟悉到,城市聚集经济规律始终在发挥着她的作用,并不会由于聚集负效应的存在,就导致这一规律的失,寻求一种合理的城市进展模式,一种更为集约化的空间扩展途径(悖论2)城市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难求统一,解决这一悖论的出路在于,查找一种能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城市进展模式, 一种生态和谐的城市进展模式悖论(悖论3)城市文脉爱护与进展难以协调,解决城市文化悖论的方法在于找到令老树开花的方法,那就是探究城市再开发的最佳模式,一种既连续城市历史文脉,又促进城市新的文化进展的模式(悖论4)≡ 者难以兼顾解决悖论4的出路,就在于不断发掘城市土地潜力,提高土地采用效率,尽可能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城市空间的拓展。

浅谈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原则、内容及特色

浅谈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原则、内容及特色

浅谈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原则、内容及特色本文从城市空间开发利用对实施城市可持续化的重要性出发,概述了现代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任务、原则、内容及特点,提出应进行统一规划与统一建设,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城市;地下空间;规划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任务和原则1.1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任务1.1.1总体规划的阶段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在总体规划阶段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与编制工作:(1)城市发展对地下空间的需求预测;(2)地下空间使用功能的选定;(3)地下空间的总体平面布局;(4)地下空间的竖向分层布置;(5)地下空间各专业系统设施的综合与整合;(6)近期和远期建设项目的统筹安排与实施措施等。

1.1.2详细规划阶段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详细规划,以总体规划为依据,着重研究并确定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内容:(1)各类地下设施建设的技术指标与要求;(2)各类地下设施的空间界面、相互关系与空间整合要求;(3)各类地下设施出入口的设置要求;(4)各类地下设施建设的技术措施;(5)各类地下设施投资结算及综合技术经济分析;(6)各类地下设施出入口的设置要求与实施措施等。

1.2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原则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贯彻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合理利用,以法管理的原则,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考虑防灾和人民防空等需要”。

“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编制应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科学预测城市发展的需要,坚持因地制宜,远近兼顾,全面规划,分布实施,使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同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应实行竖向分层立体综合开发,横向相关空间相互连通,地面建筑与地下工程协调配合。

”笔者认为做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2.1综合原则。

地下空间规划不仅仅是地下管网规划、人防规划、地铁规划,而是地下空间资源规划开发的总体布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要对城市整个地下空间资源的综合利用有一个总体规划设想。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英文名称:Underground Space Planning and Design课程编号:F0917********总学时:40 讲课学时:40 实践学时:0总学分:2.5课程性质:必修考核方式:考试适用对象:土木工程(地下工程方向)先修课程:结构力学、钢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参考教材:《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谭卓英,科学出版社,2017《现代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赵景伟,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束昱,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是土木工程(地下工程方向)专业必修专业课程,涉及结构力学、钢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等相关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如下学习目标:1.能正确运用空间规划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进行地铁网路、地铁车站规划设计,中心区及与地下相关交通结构的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

支撑毕业要求1-4,2-42.能进行地下综合管沟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

能行地下物流系统、储物系统、人防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

支撑毕业要求1-4,2-43.能完成城市地下停车场规划与动态交通系统的衔接设计并进行地下停车场建筑设计。

支撑毕业要求1-4,2-4,3-1,3-2表1 本课程对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学时分配知识单元一: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基础支撑学习目标1(建议6学时)教与学要求:本知识单元要求学生了解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状况及地下空间利用中有待解决的问题;理解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指导思想、阶段划分和主要内容。

理解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原则;掌握总体规划的构成体系及设计步骤。

教与学方法:讲授、讨论知识点1: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的思想和现状主要内容: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状况及地下空间利用中有待解决的问题;理解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指导思想(重点)、阶段划分和主要内容。

知识点2: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主要内容: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原则(重点);总体规划的构成体系及设计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空间规划知识点摘要一.绪论1.1 城市空间与城市地下空间1.2 城市规划与地下空间规划1.3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1.3.1 节约城市土地资源土地资源节约化的发展模式。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经验:把一切可以转移到地下的设施转入地下,城市发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地下空间是否得到了合理的开发利用。

1.3.2 节约城市能源和水资源地下空间具有良好的隔热性,热稳定性和封闭性,可用来贮热贮冷,贮藏水资源、电能和工厂精密生产。

1.3.3 缓解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矛盾(1)缓解城市交通矛盾:地下停车库容量大,用地少(2)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缓解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

建筑杂密,绿地减少(3)提高城市的综合防灾能力:抵御战争空袭,地震,风暴,火灾。

地下救灾物资(4)有效解决“城市综合征”二.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二.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2.1 国内外地下空间规划理论和方法2.2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和需求量研究2.2.1 国外研究成果和实践2.2.2 国内研究成果和实践2.3 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后发优势三.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3.1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任务和原则3.1.1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任务根本作用:作为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和管理城市地下空间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手段之一。

核心任务:根据不同的目的进行地下空间安排,探索和实现城市地下空间不同功能之间的互相管理关系。

主要任务:引导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综合布局,协调地下与地上、地下与地下的建设活动,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基本任务:保护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尤其是城市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地面环境,保障和创造城市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

3.1.2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原则(1)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地下空间开发不可逆,一次到位,长远考虑,留有余地(2)地上地下相互协调的原则:地下和地上空间形成整体(3)远期与近期相呼应的原则:统一规划,分期实施。

落到实处,切合实际(4)平时与战时相结合的原则:平时防灾和战时防护相结合3.2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3.2.1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基本内容基本内容: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等上层次的空间规划要求,在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地下空间发展战略,预测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规模,选择城市地下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向,按照工程技术和环境的要求,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地下工程设施,并提出近期控制引导措施。

步骤如下:(1)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掌握开发利用的现状,勘查地质状况和分析发展条件(2)研究确定城市地下空间发展战略,提出发展规模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确定地下空间开发的功能,进行空间布局,综合确定平面和竖向规划(4)提出各专业的地下空间规划原则和控制要求(5)安排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近期建设项目,为各单位工程设计提供依据(6)根据建设的需要和可能,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步骤老城区以解决城市问题为主,新城区以解决城市基础设施为主。

3.2.2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特点(1)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系统性的工作(2)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法制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3)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工作具有专业性3.3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调查研究和基础资料调查工作的三个方面:(1)现场踏勘(2)基础资料的收集和整理(3)分析研究基础资料包括:(1)城市勘察资料: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2)城市测量资料: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地下管线和各种比例的地形图(3)气象资料(4)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现状(5)城市人防工程现状和发展趋势(6)城市交通资料(7)城市土地利用资料(8)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资料(9)城市环境资料3.4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重点与期限划分城市规划编制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大、中城市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可以编制分区规划,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阶段划分应该与此规定相对应。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阶段的期限应该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

规划期限一般是 20 年。

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一般是 5 年。

3.5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1)功能的确定(2)需求规模预测(3)布局形态确定(4)近期建设安排四.地下空间资源评估4.1 地下空间资源评估目的和意义4.2 评估理论和方法模糊综合评价适合于这一类模糊环境下复杂系统的多层次、多属性的决策问题4.3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主要选取指标:(1)区域地质构造(2)地下空间开发区域的岩土性质(3)水文地质(4)地面建筑对地下空间资源质量的影响(5)地下空间开发深度影响4.4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数量计算模型数量包括:可合理开发量,可有效利用量,实际开发量。

4.4.1 城市地面建筑下地下空间资源计算模型地基附近的一定空间是不可开发的。

基础下部的地下空间可分为三个区域:(1)第一部分主要受到建筑物荷载所产生的地基附加应力的影响(2)第二部分主要受到建筑物的基础侧向稳定性的影响,局部受到建筑物荷载所产生的地基附加应力的影响(3)第三部分受到建筑物地基稳定性的影响较小,是地下空间开发的蕴藏区4.4.2 城市道路,广场下地下空间开发模型影响深度为 3m4.4.3 城市绿地下地下空间开发模型影响深度为 2+1=3m4.4.4 城市水体下地下空间开发模型4.4.5 城市高地,山地地下空间开发模型4.4.6 城市其他情况下地下空间开发模型五.城市地下空间需求预测5.1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目的5.2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意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对城市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建设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三方面:5.2.1 有利于构筑资源节约型和谐城市城市地下空间需求量的预测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基础性工作,地下空间需求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地下空间的开发强度,地下容积率等基础指标的确定。

5.2.2 有利于打造布局紧凑型立体城市5.2.3 有利于创建环境友好型宜居城市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是城市其他矛盾的主要根源。

粗放型外延式的增量发展模式,转变为节约型立体内涵式的存量优化发展模式。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点是城市地下公共空间,轨道交通,城市隧道和共同沟等。

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不可逆性。

5.3 地下空间需求预测理论城市地下空间需求量是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中的一个关键参量和重要依据,其预测工作是城市地下空间整个规划中的一个必要程序。

两个原则:一方面沿用现行城市规划编制的相关标准和内容,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特征与规律,与现行的规划编制的框架内有所突破。

地下空间规划的基础理论是决定一个城市在规划期内地下空间开发总规模的合理预测。

(1)功能需求预测法:地铁隧道及车站,地下社会停车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居住区地下空间 P60 图 5.1(2)建设强度预测法:上位规划,建设要素影响和制约着地下空间开发的规模和强度(3)人均需求预测法:一个是地下空间开发的人均指标,一个是人均规划用地指标(4)综合需求预测法第一类为区位性需求第二类为系统性需求第三类为设施性需求具体内容,比如:居住区,城市公共设施,城市广场和大型绿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城市基础设施各系统,地下贮库5.4 层次分析法需求预测的理论与方法六.城市地下空间总体布局形态6.1 城市地下空间功能结构与形态6.1.1 城市发展与城市地下空间结构的演化方式城市的四大功能是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已经由原来的以功能型为主,转向以改善城市环境、增强城市功能并重的方向发展。

6.1.2 城市地下空间功能结构与形态的关系功能是动力因素,结构是内涵的,抽象的,是城市地下空间构成的主体。

形态是表象的,是构成城市地下空间所表现的发展变化着的空间形式的特征。

6.2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确定6.2.1 地下空间功能的确定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山水城市”(2)适应原则:适应地下空间的特性(3)对应原则:地下与地上功能联系(4)协调原则:交通、基础设施、环境问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需要协调发展。

6.2.2 功能类型(1)民防工程(2)非民防工程6.2.3 复合利用分类(1)简单功能:功能单一(2)混合功能:多种功能混合,但缺乏连通(3)综合功能:主要强调连通性6.2.4 主要功能城市地下空间的主要功能有交通、商业、文娱、居住、仓储、防灾等。

6.3 城市地下空间发展阶段与功能类型6.3.1 城市地下空间发展阶段与特征6.3.2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个发展阶段规划要点6.4 城市地下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6.4.1 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自然和社会三个方面,涉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协调统一。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专业规划,在城市地下空间布局中,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力求以人为中心的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的持续发展,以保护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首要任务,使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有序进行,实现城市地上地下空间的协调发展。

6.4.2 系统综合原则城市的发展不是城市的简单扩大,而是体现新的功能组织和功能分工,具有更高级的复杂多样的秩序。

6.4.4 等高线原则6.5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布局城市地下空间布局的核心,就是各种功能的地下空间的组织和安排。

6.5.1 国外地下空间布局理论(1)欧仁·艾纳尔:环岛交叉口系统,多层干道系统(2)勒·柯布西埃:平面上力求合理密度;建设多层交通系统(3)汉斯·阿斯普伦德:双层城市,人上车下6.5.2 城市地下空间的基本形态(1)点状:城市点状地下空间是城市地下空间的基本构成要素(2)辐射状:以一个大型城市地下空间为核心,通过与周围其他地下空间的连通,形成辐射状(3)脊状:以一定规模的线状地下空间为轴线向两侧辐射,与两侧的地下空间连通,形成脊状(4)网格状:以多个较大规模的地下空间为基础,并将它们连通,形成网格状(5)网络状:以地下交通为骨架,将整个城市的地下空间采用各种形式进行连通,使整个城市地下空间形成网络系统(6)立体型:将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作为一个整体,形成地上地下立体的完整的空间系统6.5.3 城市地下空间布局方法(1)以城市形态为发展方向:与城市形态相协调,是城市地下空间形态的基本要求,城市形态有单轴式,多轴环状,多轴放射等(2)以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为基础(3)以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为骨架(4)以大型地下空间为节点6.6 城市地下空间的竖向分层浅层(30m 以上),中层(30m~100m),深层(地下 100m 以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