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应用智慧——老子的人生智慧(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经应用智慧——老子的人生智慧(下)
第一章老子的政治智慧——老子论无为
第一节老子提出“无为”概念
现在我们讲老子的智慧的第四讲,就是讲讲老子的政治智慧。我们上一讲讲了老子的哲学智慧,关于老子的哲学我们上一节谈到自然无为、道常无为。那么道常无为也就是天道的无为,落实到无为,按照老子天道自然的思想,这种天道无为要落实到人道上,人道也要效法天道,就是说人道也要无为,这才符合天道的基本性质,所以无为这样一个概念就成为老子思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除了前面我们讲的“道”就是“无为”了。应该说老子著书立说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或者主要的动机就在于发挥这个“无为”的思想。他建立起的道论,他的形上学,也都是要突出无为思想,为这个无为思想制造一个理论的根本。所以老子完整的思想体系实际上最主要的内容就是道论和无为论。
那么他的道论,我们上一讲从他形上学的角度、本体论的角度谈老子哲学的道的主要的内容。那么我们这一讲主要是把“道”落实到人,那么人也无为,而且无为的一个特点就是它主要是针对统治者说的,就是社会的上层、管理者、统治者,当时当然都是春秋末期的各国的君主。所以他的无为论主要的目的,实际上是涉及到社会政治领域在上的统治者、管理者如何实施他的各项的政治措施和管理。那么老子就是把无为纳入到他的道的无为的基础之上。
那么我们说老子,第一个在中国思想史上提出了无为的概念和思想,这也成为老子政治哲学的一个精髓,对后来影响非常大,而且应该说里面也充满了一种政治智慧,所以我们这一讲叫做老子政治智慧。
第二节老子的政治观点
大家知道老子有一句很有名的话谈到政治、谈到政府,他把时代、世代、政府分成了四个等级。在《老子》第十七章讲的这一段话叫“太上,不知有之”;其次是“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就是说“太上”就是最好的时代或者最好的政府,“太”就是最的意思,最好的,太上,上就好了,最好的时代或最好的政府。那么是不知有之,下面的老百姓不知道这个政府、不知道领导人是谁,这是最自然的。那么说明在上的统治者对老百姓并没有过多地干预,所以老
百姓也不必要和在上的产生一种什么样的一种联系,所以它叫做“太上,不知有之”。
那么次一等的政府、次一等的世代叫“亲而誉之”那就不是“不知有之”了,而是知道有而且还亲而誉之,和他靠得很近,亲切他而且赞誉他,“亲而誉之”。当然这个境界就不如太上那个境界了。那么还有第三类,第三类叫做畏之,第三类就是老百姓对政府、对掌权的人感到很害怕,畏、畏惧。是不是?那么还有第四层的政府叫侮之,侮辱的侮,那么就是老百姓在下的人开始对政府表示不满、开始用话来侮辱他,表示上下的这种关系的一种矛盾的激化。那么老子这样一个说法说明什么问题呢?他认为最好的时代、最好的政府是“不知有之”,是不是?这个“不知有之”实际上我们讲的就是无论在上的还是在下的都是任其自然,任其自然遵从事物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趋势,不主张甚至反对权力或者政府对老百姓的一种人为的干扰甚至实施一种压迫暴政等等。那么如何来避免这个问题呢?老子认为一定要顺任自身情况的发展,要让老百姓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化育自己。所以就提出一个命题,我们刚才提到在《老子》第三十七章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说侯王如果能够遵守“道常无为而不为”的这样一个原则,那么万物将自化,万物就将自生、自长、自化,自我化育,不是通过政府、上层的干预而变化的,而是自然的、自我的一种成长、一种化育。他认为这是一个最好的状态。
那么在上的,他所遵循的原则实际上就从道来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是不是?这个道就是自然之道,它本身就是无为的。所以人道效法天道,效法常道也要无为,所以侯王一定要持守这样一种无为,老子认为这样天下才能得到更好的治理,这也是把顺任自然的无为之道从形而上的境界落实到政治层面,构成老子的政治论,而且《老子》,这五千言我们说他的一个宗旨、他的宗旨在更高层次上,实际上强调的就是无为。
老子的书,八十一章,五千言,其中有三分之二的章节都涉及到无为的概念、无为的思想,所以无为的概念是仅次于道的概念。那么在老子的书里、在老子的思想里,道的概念和无为的概念实际上是一致的,道的本质就是无为,所以自然界无为,那么人类社会特别是人类社会政治也要无为,所以和无为相对的有为就变成了老子所反对的内容,和无为相对的那个有为,老子反对有为主张无为。那么这样就有一个问题:什么叫有为?现在提倡年轻人要有为、要大有作为,是不是?还不要一般的有为,要大有作为。那么老子为什么反对有为?这不是消极吗?这就是我们对《老子》的理解,有的时候不是很好的把它理解透。那么老子所谓的无为主要是针对统治者、管理者发的。那么在这里老子讲的无为应该说是指统治者的一种不按照自然的本来面目的去为,这就叫有为,就不按自然本来面目去做。有为这个词在老子的书里就变成了统治者的强制妄为、胡作非为,肆意声张自己的欲意、欲念、欲望,把自己的意念强加给下面的等这样一些作为。
特别要注意老子所反对的有为是这样的有为,甚至导致一种腐败、一种堕落。
那么老子看到有为之政的这种祸害,在老子的时代应该说已经很严重了,否则老子不会提出这样一个概念,无为的概念。所以他呼吁,在他的书里讲“要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以正治国,正就是正奇,正和奇的关系。要用一个正规的方法来治理国家。这个实际上有现在的规范的意思,用一种规范的正规的方法来治理国家,但是用兵打仗就是要用奇了,以奇来治兵,奇就是非正规的、出奇的方法来用兵打仗。那么如何治理天下呢?以无事取天下,“取”就是治理的意思,就是以无事的这样的态度,就是不搅扰人民这样一个方法来治理天下。老子认为这是治国的一个最重要的一个原则:“以无事取天下”不要那么多事,政府、管理者今天一个事明天一个事,那么造得老百姓无所措手足是不是?不要多事,要少事,不要扰民是不是?
老子又说:“我为什么知道是这样呢?”他提出了一个根据:他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天下的忌讳越多,这也忌讳那也忌讳,那么老百姓就越来越贫穷。忌讳越多老百姓越贫穷,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他还说“人多利器,国家滋昏”。大家知道利器就是锋利的武器,在这里利器是指统治者的治国的一些得力的武器,暗指像统治者的权谋、法术、人治、礼法,统治者都是拿这些东西作为国家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