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摩擦起电》3篇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摩擦起电》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摩擦起电》精选3篇(一)【大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教学目标:1. 了解摩擦起电的基本概念和现象。
2. 观察摩擦起电的实验现象,并能够描述。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1. 实验设备:塑料棒、小块纸、丝绸布、漆皮细铁丝。
2. 课件、图片或实物进行示范。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师生进行简单的对话,引导学生探讨一些问题:为什么我们在脱掉毛衣的时候会看到火花或感到电的刺痛呢?Step 2:呈现实验现象通过图片、课件或实物的展示向学生展示一些摩擦起电的现象,例如用塑料棒摩擦丝绸布,然后将丝绸布靠近散落的小块纸,观察小块纸的情况。
Step 3:实施实验将塑料棒用丝绸布进行摩擦,然后将丝绸布靠近散落的小块纸,观察小块纸的情况。
同时,可以反复摩擦,观察起电现象是否随着摩擦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Step 4:讨论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摩擦起电现象的原理。
Step 5:延伸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形式的摩擦起电实验,并鼓励他们进行实践探索。
Step 6:总结归纳师生共同总结摩擦起电的基本概念和现象,并鼓励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理解和总结。
【教学反思】《摩擦起电》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多种形式的呈现实验现象,让学生对摩擦起电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认识。
而且在实施实验环节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在观察、探索和讨论中积极参与,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不过,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有些学生在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时表现得较为肤浅,不能准确地用科学术语进行描述。
其次,对于摩擦起电现象的原理,学生的理解仍然有待提高。
他们往往只停留在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上,对于其中的物理原理缺乏深入的理解。
针对这些问题,我计划在下一次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措施:一方面,通过多次实施摩擦起电的实验,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摩擦起电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另一方面,通过讲解和引导,深入分析摩擦起电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让学生能够形成系统完整的认识。
幼儿园大班《摩擦起电》教案
幼儿园大班《摩擦起电》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发展他们的探索精神。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摩擦起电的现象。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1. 摩擦起电现象的原理。
2. 安全使用实验材料。
四、教学准备1. 每人一个气球,一根毛皮,一根塑料尺。
2. 湿纸巾、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幼儿讲解摩擦起电的现象,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摩擦后会发生电。
2. 实验:教师指导幼儿进行实验,用毛皮摩擦气球,观察气球的性质变化。
3. 探索:幼儿分组进行探索,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摩擦起电实验,观察结果。
4. 分享: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让幼儿讲解实验过程和发现。
5. 总结:教师总结幼儿的发现,讲解摩擦起电的原理。
6. 拓展: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摩擦起电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静电纸、静电喷雾等。
7. 安全提示:教师提醒幼儿不要用手指触摸摩擦起电的物体,以免发生触电。
8. 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摩擦起电。
9. 结束: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引导幼儿回收实验材料,结束课程。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意识。
2. 关注幼儿在分享环节的表述能力和观察总结能力。
3. 评估幼儿对摩擦起电现象的理解程度和在生活中发现相关现象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科学家或专家来园进行专题讲座,让幼儿更深入了解摩擦起电及相关科学知识。
2. 组织幼儿参观科学博物馆或实验室,增加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 开展家庭科学实验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共同探索摩擦起电现象。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实验材料安全无害,避免使用有毒或易燃物质。
2. 教师在进行实验演示时,要确保幼儿远离危险区域,以免发生意外。
3.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实验工具,遵循实验规程。
【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
大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知道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1. 摩擦起电的现象。
2. 摩擦起电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1. 摩擦起电现象的观察和理解。
2. 摩擦起电原理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1. 塑料梳子、毛绒玩具、气球等物品。
2. 湿布、纸张等。
3. 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1 教师向幼儿展示塑料梳子和毛绒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特点。
1.2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塑料梳子和毛绒玩具摩擦在一起会发生什么现象吗?”2. 实验演示:2.1 教师将塑料梳子和毛绒玩具摩擦在一起,观察它们的现象。
2.2 教师解释摩擦起电的现象,并展示摩擦起电的原理。
3. 幼儿操作:3.1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提供塑料梳子、毛绒玩具、气球等物品。
3.2 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摩擦起电的实验操作。
4. 观察和讨论:4.1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并提问:“你们发现摩擦起电的现象了吗?它是如何发生的?”4.2 幼儿互相交流实验心得,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5.2 教师强调摩擦起电的危险性,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幼儿的安全,避免使用具有刺激性的物品进行实验。
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操作和实践的机会,引导他们观察和思考,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六、教学延伸:6.1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摩擦起电的拓展实验,如使用湿布、纸张等物品进行摩擦起电实验,观察不同材质的摩擦起电现象。
6.2 教师引导幼儿探讨摩擦起电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漆等。
七、作业布置:教师布置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摩擦起电的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现象,并家长协助拍摄实验照片或视频。
八、教学评价:8.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来进行评价。
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教案6篇
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教案6篇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教案1活动目标:1.对摩擦起电感爱好,了解关于静电的简约知识。
2.能正确记录自己的发觉并表达自己的认识。
3.体验合作学习带来的胜利和欢乐。
活动预备:1.每组1盘小纸屑,塑料勺子,小毛巾人手一份。
2.塑料水笔、塑料尺、塑料吸管、铅笔、勺子,记录单人手一份。
3.蝴蝶、花假设干。
活动过程:一、老师出示小纸片,引导幼儿争论。
1.老师:老师的盒子里有很多的.小纸屑,这里还有一把小勺子和一块布,假如我把勺子在布上摩一摩,再把勺子靠近小纸屑,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事情?2.幼儿沟通猜想,老师归纳幼儿的看法。
二、老师引导幼儿分组进行尝试。
1.老师:刚才小伙伴猜想了一些结果,现在请你们来试一试,看看究竟会发生样的事情?〔幼儿第一次操作〕2.争论沟通:你发觉了什么有趣的事?小纸屑是怎样吸上来的?吸上来后事什么样子的?3.老师:除了塑料勺子,老师这里还预备了几种东西,你来猜猜看哪些东西用布摩擦后也能吸气小纸屑。
①认识记录卡上的标记。
②猜一猜:这些东西摩擦后也能把纸屑吸起来吗?③假如可以的话打勾,不行就打叉4.幼儿猜想记录。
5.操作验证。
三、老师引导幼儿沟通各自的试验过程和结果。
1.老师:小伙伴用哪些材料吸起小纸屑的?沟通:为什么塑料尺、塑料笔、塑料吸管和布摩擦后可以吸起小纸屑?幼儿思索争论〔相互争论〕师小结:两个物体在一起摩擦后会产生静电,叫做“摩擦起电”。
塑料尺、塑料笔、塑料吸管和布摩擦后产生静电,因此吸起了碎纸屑,塑料的物品最简单产生静电。
活动延伸:在我们身体的哪些地方摩擦后也会产生静电?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教案2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玩中发觉摩擦产生静电的现象。
2、体验大胆猜想和仔细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3、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爱好。
活动预备:塑料梳子、塑料尺子、塑料笔、塑料袋、纸屑、铅笔、水彩笔、记录卡、两种颜色的盘子等。
活动方法:试验法、观测法。
活动过程:一、猜一猜,想一想:今日老师带来了一些碎纸片,请小伙伴们动动小脑筋想一想,假如我们不径直用手拿,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将红色盘子里的纸屑放到黄色的盘子里。
幼儿园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教学设计(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实验中发现摩擦产生静电的现象。
2.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活动准备:塑料梳子、塑料尺子、塑料笔、塑料袋、碎纸片、铅笔、水彩笔、百洁布、记录单、笔活动过程:一、猜一猜,想一想。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小纸片,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如果不直接用手拿,有什么办法可以将红色盘子里的纸片移到黄色盘子里?二、玩一玩,试一试。
1.出示百洁布和水彩笔,提问:如果给你一块布和一支水彩笔,你能完成刚才的任务吗?2.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
3.教师演示摩擦起电的小实验:用水彩笔在百洁布上摩擦后吸起碎纸片。
实验后提问:这是怎么回事呢?教师:原来水彩笔在百洁布上摩擦后产生了静电,可以吸起小纸片,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
三、尝试用不同材料进行摩擦起电的实验。
1.出示实验材料,幼儿逐一认识。
2.介绍记录表,引导幼儿猜想并记录。
3.幼儿实验并记录。
4.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四、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摩擦起电”是在“做中学”的思想指导下设计的一个大班科学活动,通过观察、探究、猜想、验证、发现、记录、分享与表述,发挥了孩子们的主动性,通过该活动,孩子们对摩擦能产生静电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并能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基本完成了预设的目标。
不过,活动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没有重视与孩子的交流,没有对孩子的回答给予肯定。
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注意贯彻“做中学”思想,引导孩子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重视与幼儿间的交流。
幼儿园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教学设计(二):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吸管摩擦起电后可以吸附纸片。
2、体验吸管摩擦起电现象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35根吸管,两只气球、红黄蓝三色鱼数条,红黄蓝框三个活动过程:一、变魔术(出示吸管,碎纸片)1、教师示范:我有一支神奇的魔术棒,可以变魔术。
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教案
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教案一、活动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
·认识不同物质摩擦后能产生静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观察摩擦起电的过程。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材料准备:·小纸屑若干。
·气球若干。
·塑料尺子若干。
·毛皮(如兔毛)和塑料尺子。
·演示用的投影仪和幻灯片。
·环境准备:·确保活动室宽敞明亮,桌椅排列适合小组活动。
·准备好实验操作台,方便孩子们进行操作。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导入,讲述小明用塑料尺子摩擦头发后吸引小纸屑的故事,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
·展示幻灯片,介绍摩擦起电的基本概念。
2. 观察实验:·实验一:用塑料尺子在头发上摩擦多次,然后尝试吸引小纸屑。
·教师演示并解释操作步骤。
·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验二:用塑料尺子在毛皮上摩擦多次,然后尝试吸引小纸屑。
·教师演示并解释操作步骤。
·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
3. 讨论交流:·组织孩子们讨论实验结果,为什么塑料尺子能吸引小纸屑?·教师引导孩子们总结摩擦起电的原理。
4. 拓展延伸:·提问孩子们:除了塑料尺子和毛皮,还有哪些物质摩擦后可以产生静电?·鼓励孩子们回家后尝试更多摩擦起电的实验,并记录结果。
5. 总结评价:·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摩擦起电的科学原理。
·对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活动反思·教学效果:·观察孩子们在实验中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是否能够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教案
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教案活动目标:1. 通过实验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
2. 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3. 学习如何安全地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
活动准备:·小纸屑或吸管碎末·气球·毛皮(如兔毛)·塑料尺子·丝绸·演示用的投影仪和幻灯片活动过程:一、引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有趣的摩擦起电的小实验视频,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
2. 提问孩子们:“你们知道摩擦为什么能起电吗?”引导孩子们思考摩擦起电的原理。
二、准备材料(5分钟)1. 教师向孩子们展示准备好的实验材料,并解释每个材料的作用。
2. 提醒孩子们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不要将小物品放入口中。
三、进行实验(10分钟)1. 摩擦起电实验一:教师演示如何用塑料尺子在毛皮上摩擦后吸引小纸屑。
·孩子们观察并描述尺子与小纸屑之间的变化。
2. 摩擦起电实验二:教师演示如何用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后吸引小纸屑。
·孩子们再次观察并描述气球与小纸屑之间的变化。
3. 摩擦起电实验三:分组进行,每组孩子选择一种材料进行摩擦起电实验,并记录观察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孩子们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四、讨论分享(10分钟)1. 每组孩子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发现。
2. 教师总结摩擦起电的原理,并回答孩子们的问题。
五、拓展延伸(5分钟)1. 使用投影仪和幻灯片展示更多关于摩擦起电的图片和知识。
2. 提问孩子们:“除了塑料尺子和气球,还有哪些物品可以通过摩擦起电?”3. 鼓励孩子们回家后尝试用不同的物品进行摩擦起电实验。
活动反思:通过本次《摩擦起电》的科学实验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摩擦起电的现象,还培养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在实验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同时,通过分组讨论和分享,孩子们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多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科学实验活动。
【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知道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摩擦起电现象的观察与讨论2. 实验操作:摩擦起电3. 探索摩擦起电的规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观察并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
2.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验探索摩擦起电的规律。
四、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毛皮、塑料尺、气球、丝绸、玻璃棒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明亮的教学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摩擦起电小故事,引发幼儿对摩擦起电现象的兴趣。
2. 观察与讨论:让幼儿观察毛皮摩擦塑料尺的现象,引导幼儿思考摩擦起电的原因。
3.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摩擦起电的过程,观察带电物体的性质。
4. 探索规律:让幼儿通过实验,探索摩擦起电的规律,如不同物质间的摩擦起电现象。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幼儿总结摩擦起电的现象和规律,让幼儿了解摩擦起电在生活中的应用。
6. 拓展活动:让幼儿运用摩擦起电的知识,进行创意小实验,如用摩擦起电的气球吸引头发。
7. 结束活动:通过一首简单的摩擦起电儿歌,结束本次教学活动。
六、教学策略1.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验和实物展示,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摩擦起电现象。
2. 操作实践法: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提高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引导探究法: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讨论,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4.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摩擦起电的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思考、合作等。
2. 结果评价:评估幼儿对摩擦起电现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自我评价:鼓励幼儿自我表达,让幼儿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八、教学建议1.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认知水平的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 安全教育:在实验过程中,强调安全操作,避免幼儿受伤。
【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
【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摩擦起电的现象。
难点:让幼儿理解摩擦起电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气球、塑料尺、毛皮、丝绸、气球线。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的科学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讲解今天活动的内容,引起幼儿的兴趣。
2. 实验观察:教师演示摩擦起电的实验,让幼儿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摩擦起电的现象,让幼儿尝试解释原因。
4. 操作实践:教师分组让幼儿自己进行实验,观察摩擦起电的现象。
5. 总结:教师总结摩擦起电的原理,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听取幼儿对摩擦起电现象的解释和看法。
3. 评估幼儿对摩擦起电原理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摩擦起电的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并分享给同学。
2. 主题活动:组织一次以“摩擦起电”为主题的科学展览,让幼儿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
七、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幼儿远离电源,避免触电危险。
2. 使用实验仪器时,教师要向幼儿讲解正确操作方法,防止误伤。
3. 保持实验室清洁,避免杂物造成意外伤害。
八、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摩擦起电的实验过程和原理。
2. 实验器材:气球、塑料尺、毛皮、丝绸、气球线。
3. 科普图书:介绍摩擦起电的相关知识。
九、教学建议:1.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操作和实践机会。
2. 鼓励幼儿积极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3. 教师要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示例,帮助幼儿理解摩擦起电的原理。
十、教学反思:1. 教师要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教案
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教案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教案篇1活动目标1、感知有些物体摩擦后可以带电,能吸起纸屑等轻巧物体。
2、能正确记录自己实验结果。
3、感知现实生活中的静电。
活动准备1、一盆小纸屑、塑料尺,化纤布每人一份。
2、木筷子、铁质勺子、塑料笔杆、橡胶棒等不同材质的材料、实验记录单每人一份。
3、活动前带领幼儿玩大型游戏,体验静电反应。
活动过程一、实验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纸屑,他们想和尺子做朋友,想想看怎样才能让小纸屑粘到尺子上面呢?幼儿:可以用胶水粘住,透明胶……师:小朋友们都知道可以用胶水、透明胶、双面胶等粘住,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魔术,不用胶水,只需要塑料尺和化纤布,小纸屑呀就能够吸到尺子上。
(师操作实验,摩擦尺子后吸纸屑,纸屑被吸到尺子上。
)师:为什么塑料尺在布上摩擦后会把小纸屑吸起来呢?(幼儿自由回答)小结实验结果:因为塑料尺在布上摩擦后会产生一种电,我们把这种停留在尺子上的电叫静电。
二、验证不同材质的物品是否都能产生静电师:老师这边准备了一些其他的东西也想和小纸屑做朋友,我们一起来预测下,是不是每样东西摩擦后都能产生静电与小纸屑做朋友,我们把猜测的结果填到记录单上,你觉得可以产生静电的打√,不行的打×。
幼儿填写预测结果。
师:接下来老师想请一位坐的最端正的小朋友来和大家交流下他的预测结果。
(幼儿交流答案。
)师:老师发现有很多小朋友和他的预测结果不一样,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验证预测的答案呢?幼儿:做实验。
按照记录表顺序做实验。
师:小实验做完了,我们知道了木筷子和橡胶棒摩擦后都不容易产生静电,铁质勺子、塑料笔、塑料木梳摩擦后都容易产生静电。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体摩擦可以引起静电现象。
2.掌握摩擦起电的相关知识。
3.观察实验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玻璃棒、丝质布、塑料勺、羊毛。
2.实验器材:玻璃棒、丝质布、塑料勺、羊毛。
3.PPT课件:摩擦起电实验过程图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观察实验:教师用玻璃棒摩擦丝质布,然后将丝质布靠近小纸片看到纸片被吸引。
教师解释这是静电吸引作用,引出摩擦起电概念。
2. 实验操作1.小组合作实验:分发玻璃棒和丝质布,让学生体验摩擦起电过程,观察相关现象。
2.组织讨论:请学生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引导学生总结摩擦起电的规律。
3. 实验拓展1.实验比较:让学生尝试用其他物体进行摩擦实验,观察不同物体带电后的现象,并进行比较分析。
2.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摩擦可以产生静电,如何减少静电产生等问题。
4.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摩擦起电的基本原理,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了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四、课后作业1.回家观察日常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并记录下来。
2.用自己的话总结今天学到的摩擦起电知识。
五、教学反思1.实验设计: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和观察,更好地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
2.问题引导: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思维。
3.资源准备:教师需提前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六、延伸拓展1.可与静电粘贴、静电风铃等实验结合,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认知。
2.可以制作科普小册子,让学生带回家与家长分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摩擦起电的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了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摩擦起电教案8篇
摩擦起电教案摩擦起电教案8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摩擦起电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摩擦起电教案篇1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吸管摩擦起电后可以吸附纸片。
2、体验吸管摩擦起电现象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35根吸管,两只气球、红黄蓝三色鱼数条,红黄蓝框三个活动过程:一、变魔术(出示吸管,碎纸片)1、教师示范:我有一支神奇的魔术棒,可以变魔术。
念咒语:磨一磨,擦一擦,1234567,变!(吸起碎纸片)提问:刚刚老师是怎样来变魔术的啊?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动作)2、多部位摩擦:你们猜猜,在衣服上磨磨会吸住碎纸片吗?那裤子上呢?(先幼儿猜想,后教师实践)3、幼儿操作:大家想不想试一试啊?那我们一起来做魔术师,一起变变变。
(教师巡回指导,一边念咒语多次操作)4、交流经验:请成功的小朋友来讲讲经验,你是怎么做的,用哪些部位?二、帮猫妈妈钓鱼1、引入情境:猫妈妈刚刚打电话给我,她听说我们小朋友会变魔术,很好奇。
猫妈妈有一个鱼塘,鱼塘里有红蓝黄三种颜色的小鱼,她想请小朋友们帮她来钓鱼,红色的小鱼放在红色的鱼框里,蓝色的小鱼放在蓝色的鱼框里,那黄色的呢?那我们要用什么好办法来帮猫妈妈钓鱼呢?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3、帮猫妈妈把鱼送回去后,进行经验交流:你钓了多少条小鱼?有没有放对位置?三、结束环节1、用气球摩擦头部,猜猜气球会不会黏住头发?2、两个气球同时摩擦头部,看看两个气球会发生什么现象?我们回家后可以自己去体验一下。
摩擦起电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知摩擦起电的现象,初步了解什么叫摩擦起电。
2、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2024年幼儿园大班摩擦起电教案模板
2024年幼儿园大班摩擦起电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知识与理解:使幼儿了解摩擦起电的基本原理,知道摩擦可以使某些物体带电,并能简单解释摩擦起电现象。
技能与操作: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学会使用简单的实验器材进行摩擦起电的实验。
情感与态度: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摩擦起电的原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通过实验让幼儿直观感受到摩擦起电的现象,并理解其原理。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摩擦起电相关的趣味动画或短视频,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提问幼儿是否知道为什么气球会贴在墙上、为什么冬天脱毛衣时会听到“噼啪”声等,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简要介绍摩擦起电的概念,为后续教学做铺垫。
理论讲解与演示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幼儿解释摩擦起电的基本原理,如电子的转移导致物体带电等。
演示摩擦起电实验,如使用气球和头发摩擦后吸引纸屑等,让幼儿直观感受摩擦起电的现象。
实验操作与观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每组提供气球、纸片、布料等不同材料,让幼儿自行尝试摩擦起电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实验过程安全,并解答幼儿的疑问。
讨论与交流组织幼儿分享实验过程和结果,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引导幼儿思考摩擦起电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复印等。
总结与提升总结摩擦起电的基本原理和实验过程,强调安全进行实验的重要性。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实践,培养科学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问题导入和讨论交流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图片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
重视实践操作,通过实验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摩擦起电现象,加深理解。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在实验环节,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和结果,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作业:布置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寻找摩擦起电现象的应用实例,并记录下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一、教学目标1.能够感知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的基本概念。
2.能够通过实验学习摩擦起电原理,掌握摩擦起电实验步骤。
3.能够探究摩擦起电的规律和应用。
二、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丝绸布、玻璃杯、鹅毛、实验台2.实验道具:塑料棒、玻璃棒、小铁片3.课件:有关电的基本概念和摩擦起电实验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4.具体详见教师工作手册。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首先,应该先让孩子们了解电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电的应用场景有哪些等等。
让小朋友们感受到电的神奇和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实验部分第一步:玻璃棒与丝绸布的摩擦起电1.把玻璃棒用一块丝绸布擦拭10次,接着用玻璃棒靠近小铁片。
会发现小铁片被吸附住了。
2.把玻璃棒放在离小铁片一定距离的地方,小铁片还是会被吸附。
3.把玻璃棒换成另一个不完全相同的玻璃棒,尝试将其擦拭数遍,再靠近小铁片。
会发现小铁片不会受到吸附。
4.把丝绸布用手搓成团状,再把团状的丝绸布放到小铁片下方,与玻璃棒摩擦。
会发现小铁片被吸附。
5.可以通过观察以上实验现象,引导幼儿了解到摩擦起电的原理。
第二步:塑料棒与鹅毛的摩擦起电1.把塑料棒用一个鹅毛擦拭10次,接着用塑料棒靠近小铁片。
会发现小铁片被吸附住了。
2.把塑料棒放在离小铁片一定距离的地方,小铁片还是会被吸附。
3.把塑料棒换成另一个不完全相同的塑料棒,尝试将其擦拭数遍,再靠近小铁片。
会发现小铁片不会受到吸附。
4.把鹅毛和塑料棒同时靠近小铁片下方,再与小铁片摩擦。
鹅毛受到塑料棒摩擦电荷的激励,即摩擦起电。
3. 结论部分1.摩擦起电产生的原理是:物体表面的电电子通过摩擦跃迁到摩擦物表面形成电荷形成摩擦电。
2.摩擦起电和小电灯泡的实验,能够引导孩子们认识到电的应用场景,帮助孩子们建立电的概念。
4. 反思总结通过对本次科学实验的教学,我意识到在小班幼儿园还是要更加注重孩子们的视觉、听觉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尝试把抽象、缥缈的概念化简,以生动、形象、鲜活的内容来教授科学知识,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幼儿园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教案三篇
【导语】两个物体在⼀起摩擦后会产⽣静电,叫做“摩擦起电”。
为⼤家准备了幼⼉园⼤班科学《摩擦起电》教案三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摩擦起电》教案1 活动⽬标: 1.对摩擦起电感兴趣,了解关于静电的简单知识。
2.能正确记录⾃⼰的发现并表达⾃⼰的认识。
3.体验合作学习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活动准备: 1.每组1盘⼩纸屑,塑料勺⼦,⼩⽑⼱⼈⼿⼀份。
2.塑料⽔笔、塑料尺、塑料吸管、铅笔、勺⼦,记录单⼈⼿⼀份。
3.蝴蝶、花若⼲。
活动过程: (⼀)教师出⽰⼩纸⽚,引导幼⼉讨论。
1.教师:⽼师的盒⼦⾥有许多的⼩纸屑,这⾥还有⼀把⼩勺⼦和⼀块布,如果我把勺⼦在布上摩⼀摩,再把勺⼦靠近⼩纸屑,你觉得会发⽣什么事情? 2.幼⼉交流猜想,教师归纳幼⼉的意见。
(⼆)教师引导幼⼉分组进⾏尝试。
1.教师:刚才⼩朋友猜想了⼀些结果,现在请你们来试⼀试,看看到底会发⽣样的事情?(幼⼉第⼀次操作) 2.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纸屑是怎样吸上来的?吸上来后事什么样⼦的? 3.教师:除了塑料勺⼦,⽼师这⾥还准备了⼏种东西,你来猜猜看哪些东西⽤布摩擦后也能吸⽓⼩纸屑? A认识记录卡上的标记。
B猜⼀猜:这些东西摩擦后也能把纸屑吸起来吗? C如果可以的话打勾,不⾏就打叉 4.幼⼉猜想记录。
5.操作验证。
(三)教师引导幼⼉交流各⾃的试验过程和结果。
1.教师:⼩朋友⽤哪些材料吸起⼩纸屑的? 交流:为什么塑料尺、塑料笔、塑料吸管和布摩擦后可以吸起⼩纸屑? 幼⼉思考讨论(相互讨论) 师⼩结:两个物体在⼀起摩擦后会产⽣静电,叫做“摩擦起电”。
塑料尺、塑料笔、塑料吸管和布摩擦后产⽣静电,因此吸起了碎纸屑,塑料的物品最容易产⽣静电。
活动延伸: 在我们⾝体的哪些地⽅摩擦后也会产⽣静电?《摩擦起电》教案2 设计背景: 天⽓⼲燥的时候,特别是秋冬季节,我带孩⼦们进⾏户外活动时或者在与孩⼦不经意的亲密接触间,经常会发现孩⼦惊呼:“哇!有电。
2024年幼儿园大班摩擦起电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摩擦起电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神奇的物理现象》,具体内容包括:摩擦起电现象的认识、生活中的摩擦起电实例、简单实验操作。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理解摩擦起电的基本原理。
2. 能够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现象,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摩擦起电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摩擦起电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玻璃棒、丝绸、塑料梳子、自来纸、电子秤、小纸片等。
学具:每组一份气球、玻璃棒、丝绸、塑料梳子、自来纸、小纸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两名幼儿到讲台上,用气球摩擦头发,使气球吸附在墙壁上,引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摩擦起电现象,解释摩擦起电原理。
展示生活中摩擦起电的实例,如塑料梳子梳头发、自来纸吸在小纸片上等。
3. 实验操作(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摩擦起电现象。
引导幼儿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并鼓励他们描述出来。
4.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几组图片,让幼儿判断哪些是摩擦起电现象,并说出原因。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摩擦起电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幼儿关于摩擦起电的其他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思考。
六、板书设计1. 摩擦起电现象2. 生活中的摩擦起电实例3. 摩擦起电实验操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观察生活中有哪些摩擦起电现象,并记录下来。
2. 答案:例:妈妈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随着梳子飘起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实验操作、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摩擦起电现象及其原理。
课后可以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2. 摩擦起电原理的讲解;3.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引导;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际操作;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摩擦起电》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摩擦起电》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体摩擦能产生电荷的现象。
2.理解正负电荷分别吸引和排斥的原理。
3.观察、实验和总结的能力。
4.发掘自然现象,润色大班科学教育。
二、教学内容1.导入:引出摩擦产生电荷的现象。
2.实验:用羊毛与玻璃棒搓产生电荷,然后用电荷吸附物品如小纸片等。
3.总结:小结本次实验得到的结论。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引出摩擦产生电荷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并提问。
•学生互动:同桌配对,互相讨论问题,并互相汇报问题,老师巡视答疑。
2.实验过程:让学生出任务,用羊毛与玻璃棒搓产生电荷,然后用电荷吸附物品如小纸片等。
•理解: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用玻璃棒与羊毛进行搓揉操作,观察产生电荷的变化。
•实验:学生将已经搓揉好的玻璃棒和羊毛,放到相对位置,用每一个制造的电荷吸入小纸片等物品,并记录实验变化。
•思考: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思考产生电荷的原理,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总结环节:小结本次实验得到的结论。
•联想:教师与同桌合作,学生通过归纳、联想,想到成果生活中其他观察到的类似的物理现象。
•小结: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将产生电荷的原理进行简单的总结,并做出一份简单总结,报告给老师。
四、课堂练习1.通过白板互动,老师出题,学生查看白板中的问题,回答问题。
2.将课堂练习内容,放置于大班科学学习网页中,供学生自学与复习。
五、生活拓展1.学生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并在生活中,找出能够继续深入的研究问题,做一份调研报告。
2.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找到相关书籍,寻找更深层次的问题,让找到的成果分享。
六、教学反思1.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成果良好。
2.教师与学生互动紧密,学生对教学有好的响应。
3.教师教学方式与手段丰富,让学生多元化学习。
4.本节课程整合科学与探究教育。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摩擦起电》含反思引言:本次科学活动是为了让幼儿了解和探究摩擦起电的现象,通过实际操作来观察和体验。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将会培养观察力、思维能力以及合作和分享的精神。
一、活动目标:1.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以及其产生的原因。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
二、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金属勺、塑料梳子、布、塑料袋。
2.场地准备:教室或室外活动区域。
三、活动过程:1.导入:通过一些有趣的问题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如:“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在冬天会有电火花?”2.讲解:简单地向幼儿介绍摩擦起电的现象以及其原因。
通过用布擦拭金属勺,然后将勺子靠近小纸屑或其他细碎的物体,观察幼儿的反应和让幼儿亲自操作去感受一下摩擦起电的现象。
3.观察和实验:将准备好的材料分发给幼儿,让他们自己进行实验。
鼓励幼儿用手触摸金属勺并观察,然后将布擦拭金属勺,再次观察并比较两者的差异。
4.讨论: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的结果,与其他幼儿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思考。
提问:“为什么金属勺被擦后会有火花?”,鼓励幼儿回答并尝试解释。
5.延伸实验:可以让幼儿用梳子梳头发,然后将梳子靠近小纸片,观察是否会有火花。
6.总结:引导幼儿总结摩擦起电的原因和现象,并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以便后续的回顾和反思。
四、教师反思:通过这次科学活动,幼儿对摩擦起电的现象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他们通过观察和实验,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释。
同时,幼儿在团队合作和分享方面也有了很好的表现。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幼儿容易分心,没能完全专注于观察和实验。
在后续活动中,应该注意更好地引导幼儿参与,并加强对个别幼儿的引导和关注。
另外,通过延伸实验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拓展幼儿的认知和理解。
大班《摩擦起电》优秀教案(精选12篇)
大班《摩擦起电》优秀教案大班《摩擦起电》优秀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摩擦起电》优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摩擦起电》优秀教案篇1活动目标:1、对探索自然事物感兴趣。
2、能大胆地进行操作实验,与同伴进行合作。
3、感知塑料小棒摩擦后可以吸取纸屑。
活动准备:1、塑料小棒或塑料笔杆(彩色笔)、小木棍、梳子、尺子、碎纸屑。
2、记录单。
活动过程:1、“猜一猜,想一想”,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大班科学活动:摩擦起电大班科学活动:摩擦起电。
(1)教师出示装满纸屑的篮子,请幼儿思考。
师:如果不用手直接拿纸片,用什么办法可以取出篮子里的小纸片。
(2)教师提供彩色笔,继续让幼儿探索取出纸屑的方法。
2、教师示范“摩擦起电”实验,让幼儿尝试实验。
(1)教师实验,幼儿认真观察结果。
(2)让幼儿实验,尝试用彩色笔取出小纸屑。
(3)教师根据幼儿实验进行提问,并进行小结。
小结:水彩笔在头上擦一擦就可以把小纸片吸起来了,是因为水彩笔与头发摩擦以后产生了静电,这种现象就叫摩擦起电(4)让幼儿将没有在头上或者在其他处(衣服上)擦一擦的彩笔进行试验,然后与老师做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大班科学活动:摩擦起电学习总结。
看会不会有新的发现?3、尝试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实验“摩擦起电”。
(1)教师介绍操作材料以及记录单。
(2)共同检验不同材料的实验结果。
4、讨论:(1)为什么有的材料能成功实验?(塑料)(2)试一试彩笔最大能吸起多大的纸片?为什么?活动延伸:这些塑料的材料除了与头发摩擦产生静电,还可以在哪里摩擦后也能产生静电,请小朋友去试一试。
大班《摩擦起电》优秀教案篇2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实验、感知塑料小棒摩擦后可以吸起纸屑。
2.体验合作学习带来的成功与快乐,对探索自然事物感兴趣。
活动准备:1.幼儿每组放2个小筐,1个筐内装有塑料小棒或塑料笔杆;1个筐里放碎纸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教案
【篇一:大班科学:摩擦起电】
大班科学:摩擦起电
大班科学:摩擦起电
活动目标:
1.对摩擦起电感兴趣,了解关于静电的简单知识。
2.能正确记录自己的发现并表达自己的认识。
3.体验合作学习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活动准备:
1.每组1盘小纸屑,塑料勺子,小毛巾人手一份。
2.塑料水笔、塑料尺、塑料吸管、铅笔、勺子,记录单人手一份。
3.蝴蝶、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小纸片,引导幼儿讨论。
1.教师:老师的盒子里有许多的小纸屑,这里还有一把小勺子和一块布,如果我把勺子在布上摩一摩,再把勺子靠近小纸屑,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事情?
2.幼儿交流猜想,教师归纳幼儿的意见。
(二)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进行尝试。
1.教师:刚才小朋友猜想了一些结果,现在请你们来试一试,看看到底会发生样的事情?(幼儿第一次操作)
2.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小纸屑是怎样吸上来的?吸上来后事什么样子的?
3.教师:
除了塑料勺子,老师这里还准备了几种东西,你来猜猜看哪些东西用布摩擦后也能吸气小纸屑?
a认识记录卡上的标记。
b猜一猜:这些东西摩擦后也能把纸屑吸起来吗?
c如果可以的话打勾,不行就打叉
4.幼儿猜想记录。
5.操作验证。
(三)教师引导幼儿交流各自的试验过程和结果。
1.教师:小朋友用哪些材料吸起小纸屑的?
交流:为什么塑料尺、塑料笔、塑料吸管和布摩擦后可以吸起小纸屑?
幼儿思考讨论(相互讨论)
师小结:两个物体在一起摩擦后会产生静电,叫做“摩擦起电”。
塑
料尺、塑料笔、塑料吸管和布摩擦后产生静电,因此吸起了碎纸屑,塑料的物品最容易产生静电。
活动延伸:
在我们身体的哪些地方摩擦后也会产生静电?
【篇二:摩擦起电教案】
中班科学:摩擦起电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摩擦起电的现象,初步了解什么叫摩擦起电。
2、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引导幼儿探索。
3、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活动准备笔每人一支,碎纸屑,双色纸,泡沫渣,毛线头、小石头、树叶等材料分组准备好。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引入。
——师:
二、幼儿动手操作,了解什么是摩擦起电的现象。
1、分发尺子,每人一把,分发碎纸屑,每组一包。
教师出示尺子,碎纸屑,让幼儿说它们的名称。
2、教师提出活动要求,让幼儿用尺子把碎纸屑吸起来,幼儿分组活动,要注意及时提醒幼儿千万不要把碎纸屑掉在地上,要做一个爱
清洁,讲卫生的好宝宝。
——师:刚才大家都开动了小脑筋,可是纸屑没有吸起来呦!别灰心!你们知道吗?老师可是一个有名的魔术师,现在就让我这个大
师来给你们变这个魔术吧!
3、教师动手实验,让幼儿认真观察。
教师边做边说,尺子头发擦呀擦,纸屑纸屑起来吧!吸起来了吗?
4、幼儿再次分组做实验,教师巡回了解幼儿实验情况。
让实验成功
的幼儿到前面演示一下实验过程,并及时表扬。
5、再由失败的幼儿也到前面来演示,教师点名其他幼儿帮助他完成实验并说一下为什么会失败。
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认真观察,
这样才是聪明宝宝,并对上前来帮助完成实验的幼儿提出表扬,强
调要互相帮助,团结协作。
三、第二次分发活动材料(大块厚卡纸,泡沫渣,细羽绒,毛线头,小石子)。
1、幼儿分组活动,看看摩擦过的尺子除了吸起纸屑,是不是还可以
吸起其它东西,教师巡回指导。
2、活动结束后,教师提问,摩擦后的尺子都可以吸起什么东西?又
有哪些东西吸不起来?
3、和幼儿共同小结,尺子在头发上摩擦后,可以吸起纸屑,毛线头,泡沫渣、细羽毛等东西,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
四、组织比赛看看哪个小朋友可以用尺子吸起更多的东西。
找几名幼儿上前,通过摩擦起电的方法吸起纸屑,最后教师评判结果,提问获胜的幼儿是怎样做的,从而引导幼儿得出摩擦速度快一点,时间长一点,吸起的东西也会多一点。
对获胜的幼儿予以奖励,勉励其他幼儿继续努力。
五,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摩擦起电,那今天回家试试看你的
家里面还有那些东西可以被吸起来。
【篇三:摩擦起电——大班科学】
大班科学摩擦起电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知摩擦起电的现象,初步了解什么叫摩
擦起电。
2、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3、对幼儿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进一步锻炼与提高。
活动准备:梳子、筷子、铅笔、吸铁石、小尺、玻璃棒、碎纸屑、
小块手巾;
活动过程:
一、观察现象
教师:看看老师做了什么,这些纸屑怎么了?幼儿:纸屑沾到上面了!
教师:这就是摩擦起点现象。
二、猜想
教师:请小朋友猜一猜,桌子上的东西哪些经过摩擦,能够吸气小
纸屑呢?
三、验证并记录
教师:现在我们就用这些东西做实验,看看你的猜想都对吗?
四、总结
幼儿探索后于教师一起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