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2课时)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2课时)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天气与气候复习第二课时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多变、短时间、不稳定,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

另外气候包含气温和降水两方面。

(了解即可)2、卫星云图上绿色——陆地,蓝色——海洋,白色——云雨。

在图上看到地面一处是绿色,表示当地天气晴朗(卫星云图如右图)3、(右图)风向的判断:在没有尾羽的一端箭头。

右图的风向是西北风风力的判断:一个尾羽=2级。

右图的风力是4级风4、常用的天气符号(识记)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5、气温日变化:气温最高(14时),气温最低(4时左右)气温的变化(课本p51图)气温年变化:北半球陆地(7月最高、1月最低)南半球陆地(1月最高、7月最低)气温、降水的分布都受纬度位置、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另外要知道: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陆降水少另外气温还要掌握地理填充图册P17的1、2两大题。

降水主要还要掌握课本P56活动题第四节世界的气候6、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主要掌握下面几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分布于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部地中海式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分布于温带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分布于温带大陆东岸,扬州就是这种气候类型温带气候类型中大陆内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在温带区域的分布最广。

掌握地理填充图册上P19的第1题、第2题的①(画图尤其要掌握)、③、④ P21的第4题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单元备课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

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单元备课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

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单元备课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一、单元教学目标解读教材分析:《天气与气候》是六年级地理的基础章节,是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基础之一。

教材立足于学生的经验和年龄特点,尽可能使教学内容生活化、生动化。

教材通过大量与天气、气候有关的图片、课堂活动让学生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体现了新课改下的新教育理念。

从教学内容上看,本章包括“多变的天气”、“气温和气温的分布”、“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世界的气候”四个部分。

本章知识结构如下:学习目标:●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理解)●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了解、初步学会)●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了解、初步学会)●通过读图,叙述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和降水的差异。

(理解、学会、)●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学会)●读图叙述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理解、学会)●阅读“世界气候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了解)●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掌握、学会)●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掌握、初步学会)学习重点:1、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学会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理解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2、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和气温分布图。

3、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空间分布。

学习难点及突破建议:1、风向标——风杆、风尾、风旗及风向。

(方法建议:教师先板图指导,再训练。

要点是任一根风杆都指向两个相反的方向,风尾画在哪段,即指示哪个方向。

如一根风杆指向东和西两个方向,如果风尾画在东端,那风向就是东风。

)2、理解气温变化规律和气温分布规律。

(建议: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从图上去总结规律,解释好为什么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而不是14时。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案天气与气候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案天气与气候

天气与气候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天气、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

2.掌握常用的天气符号
3.理解天气的变化与日常生产、生活的联系。

二、能力目标
1.能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粗略地判断天气的基本状况。

3.能收看不同地区的天气预报,学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在天气预报中出现的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等天气预报符号及课后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认识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规范自身的行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

2.天气符号的识别。

3.通过卫星云图或天气预报图分析天气状况。

【教学难点】
1.利用教材中的气候知识分析和判断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

2.认识和理解灾害性天气符号及灾害性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以求趋利避害,服务
于生产和生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报天气预报,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关注,了解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课前热身
让学生谈谈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系列天气现象,并举例说明天气对日常生活或生产造成的影响。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根据初中生的思维特征,循序渐进。

通过一些录像短片和卡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使学生对于天气和气候及其一系列相关知识有了较好的理解,因其教学结构与方式都是以初中生的思维特征为主要依据,所以在教学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如果利用课件再设计一组天气和气候的小组竞赛题,效果会更好一些。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案天气和天气预报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案天气和天气预报

天气与天气预报教学设计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兴趣,感受地理的实用性。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天气与天气预报,七年级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到,所有学生都看过天气预报,能够说出一些描述天气的词语和识别部分天气符号,但主要还是停留在感性认识,需要进行深入系统学习,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好奇心大,积极性高,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接受不是很困难。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
利用留白式的思维导图形式进行本节课的知识点总结。

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复习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

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复习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

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复习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复习目标:(1)能从现实生活和体验出发,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并说出其分布规律,会绘制气温曲线图。

(2)通过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培养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

(3)了解降水及主要形式,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的关系。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图,说出降水分布的差异。

会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4)通过阅读绘制降水量分布图、柱状图,发展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5)了解世界各地区的气候差异,能说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了解影响气候的因素。

(6)通过阅读世界气候分布图,了解气候类型及分布。

通过综合影响气温、降水的因素,得出影响气候的因素。

复习重点:(1)天气预报和城市空气日报图,识别不同天气符号。

(2)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及气温分布图。

(3)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

(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5)影响气候的纬度、海陆和地形因素。

复习难点:(1)培养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能力。

(2)理解气温变化规律及气温分布规律。

(3)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4)世界气候类型和分布。

(5)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复习过程:这个单元的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影响气温的因素,以选择题考查为主。

世界等温线分布图及其规律,气温曲线图以读图题考查为主。

创新能力题以搜集某地气候资料绘气温曲线图或气温曲线图变式进行考查。

用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根据某地的气候资料,判断气候类型或绘出降水量柱状图,是近年考试的热点。

世界任意一点的气候类型名称及影响的主导因素,一般以读图题考查为主。

给出降水量柱状图、气温变化曲线,判断气候名称及特点和影响因素,此类题以读图题考查为主。

给出某地气候特点,说出影响因素,以选择题考查为主。

为此我们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知识的复习。

1.气温与生活(1)天气的观测①工具:温度计②表示方法:℃,读作“摄氏度”③次数:一天4次(8时、14时、20时、2时)(2)气温的计算①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案多变的天气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案多变的天气
(5)天气与我们的心情和健康的 关系:开心、烦躁等;沙尘、雾霾天气,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等。
(6)天气与旅游的关系:高兴、危险等。
(7)天气与体育运动的关系:晴天,开运动会多好!雨天,运动, 好难!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我们可以从那些渠道去了解天气情况呢?
(广播、电视、报纸、12121电话、看云识天气等。)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地理
年级/册
初中七年级(上)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三章的第一节《多变的天气》“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难点名称
养成了解天气的好习惯,让我们受益!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例举家乡的自然灾害及防灾、减灾与存在的问题。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1、不联系实际去学习,掌握知识不牢。
2、某市专业气象台2004年10月23日08时00分发布的天气预报: 【市区天气】
今天多云,明天多云转阴,后天多云转阴有雷阵雨 温度:26—15 ℃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0月23日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是( 26 ℃ ),出现在 (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往往出现(日出前后)。
小结
天气们要及时了
(1)天气与交通的关系:雨雪天,路难行。 危险!经常造成交通堵塞等。
(2)天气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天冷了,穿羽绒服防寒;暖气御寒等。
(3)天气与军事有关:火烧赤壁;东方战争等。
(4)天气与农业关系:适当的降雨和充足的光照,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洪水淹没农田;寒潮和霜冻,冻死或冻伤农作物;干旱:农作物干旱死等。
2、对知识归纳不够。
难点教学方法
1、联系生活实际去引领学生了解天气情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3章天气与气候章末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3章天气与气候章末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3章天⽓与⽓候章末复习教案(新版)新⼈教版第3章天⽓与⽓候章末复习⼀、教学⽬标1.区分“天⽓”和“⽓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

2.识别常⽤的天⽓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图。

3、学会使⽤⽓温资料,并能读出⽓温的变化规律。

4、学会阅读、绘制⽓温变化曲线图。

5、掌握阅读“降⽔量分布图”的正确⽅法,总结出降⽔地区分布规律。

6、能绘制出降⽔量柱状图,并依据这些⽓候资料说出⽓候特点。

7、能运⽤世界⽓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候类型的分布。

8、根据⽓温和降⽔资料,分析⽓候特征。

⼆、教学重难点1.识别常⽤的天⽓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图。

2、学会使⽤⽓温资料,并能读出⽓温的变化规律。

3、掌握阅读“降⽔量分布图”的正确⽅法,总结出降⽔地区分布规律。

4、能运⽤世界⽓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候类型的分布。

5、根据⽓温和降⽔资料,分析⽓候特征。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同学们,第三章学完了。

我们将⼤多数同学们掌握不太好的⼏个重点内容进⾏有针对性地复习,⼤家要认真,到底是哪些知识呢呢?⼤家请看⼤屏幕:1.识别常⽤的天⽓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图。

2、学会使⽤⽓温资料,并能读出⽓温的变化规律。

3、掌握阅读“降⽔量分布图”的正确⽅法,总结出降⽔地区分布规律。

4、能运⽤世界⽓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候类型的分布。

5、根据⽓温和降⽔资料,分析⽓候特征。

【考点⼀】天⽓与⽓候的特点及区别师:天⽓就是指⼀个地⽅短时间的⼤⽓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

通常⽤阴晴、风⾬、冷热等词语描述,此外还有冰雹、沙尘暴、台风等。

(图⽚展⽰)从⾝边的事情谈起,让学⽣感受地理就在⾝边,学⽣交流发⾔。

师:天⽓有两个重要特点:时间短,变化快。

同⼀时刻不同地⽅的天⽓差别很⼤;同⼀地点不同时刻天⽓不同。

⽓候与天⽓恰恰是相反的,⽓候是⼀个地⽅多年的天⽓平均状况,⼀般变化不⼤。

⽣:学⽣描述我们当地的⽓候:我国的温带季风⽓候,夏季⾼温多⾬、冬季寒冷⼲燥,多年都是这样。

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复习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复习教案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学目标●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第一节多变的天气●重点内容1.从生活体验中获得对天气的认识2.初识天气预报3.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逻辑联系天气及其特性多变性--天气预报空气质量--保护大气●学习方法:体验式学习(提供真实的情境)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重点内容:从图中分析气温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逻辑联系什么是气温--气温的变化(日、年、曲线图)--气温的分布(水平、垂直、世界)●学习方式:讲练结合,析图找规律●例1,阅读并绘制气温曲线图●例2,阅读气温分布图●模式化--等温线呈现特点分析●现实化--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分析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与第二节是姊妹篇●重点内容:从图中分析降水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逻辑联系什么是降水--降水的季节变化(柱状图)--降水的分布(世界)●学习方式:讲练结合,析图找规律●用图、绘图●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的分析第四节世界的气候●重点内容1.从与天气的对比中理解气候2.气候类型的地区分布——重在利用世界气候分布图说出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重在举例分析4.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逻辑联系气候--气候的地区差异--差异的规律--主导因素●学习方法:归纳、推理气候类型的地区分布.分类不必太细,可作适当概括和综合,只要能反映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即可。

2 .对气候类型名称中涉及的概念不解释3 .只说明气候类型分布地区(纬度位置和海陆范围),不必讲述其特征、分布地区及景观特点等。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不逐个分析气候类型的成因●在对比中找规律,抓主要影响因素●影响热带和寒带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影响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东西向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地形的影响使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存在降水差异,山上和山下存在气温差异。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天气与气候(通用)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天气与气候(通用)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②识别常用天气符号,初步学会判读简单的天气图。

③会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 .能力目标:
学会读卫星云图图、常用天气符号、会看天气预报,培养读图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3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对环境保护的正确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
1、区分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语言,能正确描述某时的天气状况和某地的气候特征。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学生对空气质量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
探究和讨论教学法、启发式读图法、分析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学法:
读图法、合作探究学习法、练习法。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一、天气与气候
二、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三、大气环境质量。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目标1.学会阅读大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预报图。

2.了解空气质量对人类的影响。

3.知道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简易的天气预报图的技能。

2.能从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认识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

德育目标通过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使学生认识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2.使学生懂得天气的多变性。

3.分析气候的地区差异。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谈话法、探讨分析法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教学过程一.选择题(共21小题)1.长春市某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某天在2时、8时、14时、20时测得气温分别是4℃、8℃、20℃、12℃,则当日该中学所在地的日均温是()A.44℃B.16℃C.11℃D.12℃2.降水概率为0,表示()A.多云B.阴C.肯定无雨D.肯定有雨3.关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附近地带终年高温,降水少B.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C.两极地区纬度高,降水丰富D.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多4.降水的主要形式是()A.冰雹B.降雪C.降雨D.大雾5.我们了解天气状况的途径除收听天气预报,还可以拨打电话,电话是()A.120 B.119 C.121 D.1106.我国为了加强对大气进行环境监测,每天发布空气质量日报,其主要评价指标是()A.空气污染指数B.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C.空气的含氧量D.空气的能见度7.下列诗句中,描述气候的是()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8.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A.1月B.7月C.6月D.12月9.下列条件中,容易形成降水的是()①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②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③从高空中下沉到地面的气流④从地面上升到高空中的气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0.关于世界年降水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附近降水多B.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C.两极地区降水多D.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少二.填空题(共5小题)1.在天气预报图上,表示天气,表示夏秋季节常给我国沿海地区带来狂风暴雨的灾害.2.一般而言,同纬度陆地与海洋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气温;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气温.3.在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绿色表示.4.天气是指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长时间、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它的突出特点是(多变、稳定).教学反思。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3节《气温和降水》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3节《气温和降水》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3节《气温和降水》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气温和降水,这是地理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气温和降水对于生活和生产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

在教材中,我们会学习到气温和降水的概念、测量方法、变化规律以及它们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周围的环境,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帮助。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一些基本的地理概念和现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可能还不是非常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理解这些概念,并通过实际案例来让学生感受气温和降水对于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气温和降水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2.掌握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

3.理解气温和降水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气温和降水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2.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

3.气温和降水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气温和降水的概念、测量方法以及变化规律。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图表。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气温和降水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气温和降水变化规律以及它们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气温和降水的相关图表和案例。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3.准备相关的问题和讨论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气温和降水的概念、测量方法以及变化规律的PPT,让学生对这两个概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观察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图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掌握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气温和降水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案(通用)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案(通用)

第三节降水变化和分布一、教材的地位本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是气候部分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了降水的概念、降水的测定、降水量柱状图、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等。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初中地理学习中,不仅容量大,而且难点多,气温的变化影响了降水的分布,降水的多少又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气候变化,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今后学习分区地理的基础。

二、课程标准分析在“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中,课标要求学生能举例说明,并能认识降水与我们生产、生活的关系,了解世界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

使部分学生能够联系本地实际讨论分析降水与生活生产的关系,以及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

三、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主要学习降水与生活,降水的季节变化及分布。

在学习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本节内容,同时又为后面气候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中涉及的数据、图表较多,要求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

四、设计理念利用学生已有经验来体会降水与我们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

让学生会测量降水量。

通过读图分析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及降水的季节变化,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能够联系本地实际,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本地区降水的特征及水资源利用基本状况。

五、学情分析学生对本节知识具有既熟悉又新鲜的感觉,求知欲强,好奇心大,学习积极性高。

初一学生在刚接触到本节内容时会觉得很熟悉,如雨、雪、冰雹等大气降水现象。

但在降水季节变化和降水的分布上,认知水平短缺,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足,地理的学习方法,习惯没有完全养成,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六、教法与学法1、教无定法,但必须得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正确的教学方法能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本课将采用“学生观察为主、教师启发为辅,以问题为情境,教师辅导”的教学方法。

为了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本课将采用如下教学方法:2、教师设问引导启发法:以设问的情境引出问题,有利于启发学生有针对性的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案新人教版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一、教学目标本章教材对应《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的以下要求:1.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2.气温与降水的分布●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3.主要气候类型●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教学目标作进一步的细化,提出更具体的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天气的含义,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

2. 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初步了解天气预报的相关知识。

3. 了解大气污染指数是评价大气环境质量优劣的标准,并能用实例说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大气污染。

4. 了解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初步学会计算日、月、年平均温度及年较差的方法。

5. 学生能够利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根据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6. 能用降水量柱形图,说明降水的变化规律。

7. 能熟练的利用降水量柱形图或等降水量线来确定某一地区的降水状况。

8. 能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说明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9. 了解世界各地区的气候差异,并能够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二)过程与方法1. 利用各种手段(多媒体、图片等)进行教学,增强教学直观性,易于学生理解。

2. 让学生动手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激发学习兴趣,掌握所学知识。

3. 能够运用已获得的地理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分析,并做出自己的判断。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氯氟化合物的排放破坏高空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危及人类健康。
例:赤道地区终年炎热、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的影响因素是_纬度因素_。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比东侧多的影响因素是_地形因素_。青藏高原夏季气温低的影响因素是_第十因素_。同一纬度的北京降水比兰州多的影响因素是_海陆因素_。
8、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例:A地海拔720米,气温是28.8℃,B地的海拔是1520米,问:B地的气温是_24℃_
4、降水的主要形式有:_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_。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_多,背风坡降水_少_。
5、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见P65):
①_赤道_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_岸或内陆降水少。
④亚洲没有_温带海洋性_气候,而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是亚洲独有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树立起学生灾害防护意识和环保意识.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世界气候的主要类型和归类;世界各类气候的主要特征;世界主要气候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了解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学会读识各种常见的气候资料.初步学会分析一地气候的成因.
教学难点
世界气候的主要类型和归类;世界各类气候的主要特征;世界主要气候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了解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学会读识各种常见的气候资料.初步学会分析一地气候的成因.
10
5
22
47
71
81
136
169
112
57
24
12
7、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与气候(纬度因素)、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和人类活动。

人教七上第三章《天气和气候》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七上第三章《天气和气候》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七上第三章《天气和气候》单元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概述《天气和气候》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本的第三章,该章共包括了三个小节,分别是“天气的变化”、“气候区划”和“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一章,学生将了解不同地区的天气和气候特点,并初步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天气和气候的基本概念。

(2)了解不同地区的天气和气候特点。

(3)初步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关系。

2.能力目标:(1)能够分析天气与气候的差异。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

(3)能够绘制天气和气候图。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2)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与区别,不同地区的天气和气候特点。

2.难点:气候区划的理解与运用。

四、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新课通过介绍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雨天等,让学生对天气的概念有初步认识。

Step 2 学习天气与气候的概念通过教师讲解、图片展示和视频观看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并通过实例区分两者的差异。

Step 3 讨论不同地区的天气和气候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交流,探讨不同地区的天气和气候特点,可借助天气预报图进行讲解。

Step 4 学习气候区划通过地图解读、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气候区划的标志特征和划分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气候区的气候特点。

Step 5 制作天气和气候图以小组形式,让学生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所学知识制作该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图,并进行展示和讲解。

Step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问题进行拓展讨论。

五、教学手段和学法1.教学手段:教师讲解、图片展示、视频观看、小组合作、讨论等。

2.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

六、教学资源准备1.教学PPT或投影仪。

2.相关图片、视频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和气侯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和气侯复习教学设计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复习教学设计1.考点归纳、分析⑴天气与我们的生活①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②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③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⑵气温与降水的分布①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②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③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2.重难点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包括(1)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差异;(2)知道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点及分布规律;3.易错点(1)如何根据风的符号判定风向和风级?①这个符号叫做“风旗”,一个风旗表示风力为8级。

这个符号中的小短线,叫做“风尾”,每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

1个风级用半个短线表示,如:北风五级北风三级。

②垂直于风旗或风尾,作一个箭头,可判断风向。

如: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风从上即北方吹来,可判定为北风8级。

则是东风8级。

则是东北风6级。

(2)怎样根据卫星云图上的颜色来判断各地的天气?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愈浓表明云层愈厚,降水就越多。

(3)读“天气符号”图,应记住这些我国天气预报中常用的符号,并注意区别多云和阴天,中雨、雷雨和大雨,小雪、中雪和大雪的符号,明白风向、风速的表示方法。

(4)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阅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功能:①估计一年中的最高月均温和最低月均温,计算气温的年较差。

②判断气温年变化的大小:看气温曲线弯曲程度大小,弯曲程度小,气温变化就小;反之,气温变化就大。

等温线图的判图①在同一条等温线上,气温相等。

a.等温线稠密,气温差异大;反之,气温差异小。

b.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

c.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受海洋影响显著。

d.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地势高低影响。

②在气温分布图上,比较同一纬度陆地和海洋的气温的高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气与气候
章节(课题)名称第三章复习学时1
总课

32
三维目标
知识
技能
理解气候的准确概念及其与天气的区别;世界气候的主要类型和归类;世界各类气候的主要特
征;世界主要气候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了解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过程
方法
学会读识各种常见的气候资料.培养学生知识整理能力.初步学会分析一地气候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了解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树立起学生灾害防护意识和环保意识.
项目内容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世界气候的主要类型和归类;世界各类气候的主要特征;世界主要气候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了解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学会读识各种常见的气候资料.初步学会分析一地气候的成因.
教学难点
世界气候的主要类型和归类;世界各类气候的主要特征;世界主要气候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了解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学会读识各种常见的气候资料.初步学会分析一地气候的成因.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



设计
意图




第三章世界的气候
一、天气和气候
1、天气与气候的概念:
天气气候
区别1、短时间 2、多变性 1、较长时间 2、相对稳定性联系天气是形成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对多年天气状况的概括
2、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云层,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

3、天气符号(课本46面图3.6)常见的天气符号要记住。

4、风向标的读法:要会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
风尾,风尾所在风杆的一端指向为风向,每道风尾长的代表两级风,短的代表一级风。

风旗,所在一端为风向,一面风旗代表八级风。

例:
(_西北风六级_)(_北风六级_)(_东北风八级_)
二、气温和降水
1、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描述。

2、气温的变化:
①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年变化:北半球一年中大陆上7月气温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气温最高,2月最低。

南半球一年中大陆上1月气温最高,7月最低;海洋上2月气温最高,8月最低。

②日平均气温:一般是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测定的气温值的平均值
月平均气温:一个月中所有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年平均气温:一年中12个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学









第四
节世
界的
气候
安排
一节
读图
课和
一节
讨论
课.第
一节
课通
过引
导阅
读填
写课
本图
3.22

3.23
使学
7、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与气候(纬度因素)、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和人类活动。

①纬度因素: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热量多,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小,获得的热量少,因而
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

②海陆分布:气温: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降水:近海迎风地区降水多,近海背风地区降水少,远离海的地区降水少;
③地形地势:气温:山上气温低,山下气温高;阴坡气温低,阳坡气温高;
降水:迎风坡多地形雨,背风坡少雨。

④人类活动:人工造林、修建水库,使当地气温变化趋于缓和;乱砍滥伐,使当地气候恶化;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急剧增加,使全球升温,旱涝灾害频繁;
氯氟化合物的排放破坏高空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危及人类健康。

例:赤道地区终年炎热、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的影响因素是_纬度因素_。

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比东侧多的影响因素是_地形因素_。

青藏高原夏季气温低的影响因素是_第十因素_。

同一纬度的北京降水比兰州多的影响因素是_海陆因素_。

8、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特点
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
马来群岛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至
回归线之间
非洲中部、巴西、澳大利
亚大陆北部和南部,
终年高温,
分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至北回
归线之间大陆东岸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终年高温,
分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至30°非洲撒哈拉沙漠、阿拉伯终年干旱少雨
了解
气候
对人
类活
动的
影响,
树立
正确
的环
境观.
大陆内部、西岸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
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25°—30°
大陆东岸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冬季低温少雨、
夏季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
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海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
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5°
大陆东岸
我国华北、东北、日本、
朝鲜半岛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60°
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
北部
冬冷夏热,降
水少,温差大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
大陆西岸
西欧全年温和多雨
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
气候
南北纬50°—70°
之间的大陆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
的北部
冬长严寒,
夏短温暖
寒带苔原气候北半球极地附近的
沿海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
的北冰洋沿岸
全年严寒冰原气候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南极大陆、格陵兰岛全年酷寒
高山高原气候高大的山脉、高原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
山脉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①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有:_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_。

②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有:_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_。

③大陆内部的气候类型有:_温带大陆性气候_。

④亚洲没有_温带海洋性_气候,而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是亚洲独有的。

⑤欧洲的_温带海洋性_气候是世界最典型的。

地中海_气候主要是分布在地中海周边。

_非_洲的热带面积最大。

个为学有余力做练习。

性化教学学生所做的
调整
为需要帮助
的学生所做
调整
做练习,课后辅导。

板书设计
第三章复习
世界的气候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