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平差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页
工程控制网布设及优化设计
1)测图控制网 2)施工控制网 3)变形监测网 4)安装测量控制网。 布设测角网(三角网triangle network) 、测边网 (三边网trilateration network )、边角网 (triangulateration network )、导线网(traverse networt )、GPS网(gps networt )、水准网 (leveling network)等等。
主页
C、粗差(Gross error)
粗差是指比在正常观测条件下所可能出现的
最大误差还要大的误差;如观测时大数读错、计
算机输入错误、记录记错等
严格来讲粗差不属于观测误差;
一定的限差:先查可以避免大部分粗差。 检验方法:科学的检验理论和方法进行排查。 平差方法:用一定的平差方法处理
现代数据采集的高自动化,数据量的海量化, 使得粗差问题在现今的高新测量技术(GPS、 GIS、RS)中尤为突出。
主页
第一章 绪 论 本章主要内容
观测误wenku.baidu.com 测量平差学科的研究对象 测量平差的简史和发展
本课程的任务和内容
主页
一、 观测误差
(Observation error)
观测(测量):用一定的仪器、工具、传感器或其他手 段获取与地球空间分布有关信息的过程和实际结果
1、测量差异与观测误差 测量差异来源于观测误差
主页
三、 测量平差的简史和发展
1. 经典平差理论的发展
高斯(C、F、Gauss)创立最小二乘法
(least squares method )
。 1794年,高斯提出最小二乘法理论
1801年,高斯用最小二乘法解决了确定谷神 星轨道的问题。
1809年,高斯在《天体运动的理论》一文中,
从概率论观点,详细地叙述了他所提出的最小二乘 原理。
主页
B、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
误差在大小和符号上都表现出系统 性,或者在观测过程中按一定的规 律变化,或者为一常数。如尺长误差
(保持常数)钢尺温度变化,热胀冷缩 (有规律变化)
系统误差具有累计性 测量规范中所制定的种种限制都是 减少系统误差对观测结果的影响。
主页
例子
某钢尺的注记长度为30m,经鉴定后,它的实 际长度为30.016m,即每量一整尺,就比实际 长度量小0.016m,也就是每量一整尺段就有 +0.016m的系统误差。这种误差的数值和符号 是固定的,误差的大小与距离成正比,若丈量 了五个整尺段,则长度误差为 5×(+0.016)=+0.080m。若用此钢尺丈量结果为 167.213m,则实际长度为: 167.213+×0.0016=167.213+0.089=167.302(m)
主页
5、测量平差学科的特色
测量平差是集概率统计学、线性代数、 计算机软件、误差理论、测量数据处理 技术为一体的一门新学科; 测量平差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可广泛 应用于计量学、物理学、电工学、化工 学及各类工程学科;
主页
1.4 本课程任务和基本内容
1、本课程研究的任务
讲授测量平差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进一步 学习和研究测量平差打下深入的基础。 测量平差的任务:一是依据某种最优化的准则, 处理一系列带有偶然误差的观测值,求出观测值 或未知量的最可靠值(adjusted value )(也称为平差 值、最或是值、最或然值、估值、最佳估值); 二是进行测绘产品质量控制 ,评定测量成果及其 函数的精度。
向量形式

i L~i Li , i 1,2, , n
L~ L
n,1 n,1 n,1
其中

n,1
1
2
n T
L~
n,1
L~1
L~2

L~n T
L
n,1
L1
L2

Ln T
主页
5、观测误差的分类和处理
分类
g s a
主页
测绘科学与技术
❖ 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
数学
❖ 摄影测量与遥感
政治 英语
❖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 测量平差
❖ 工程测量
❖ 海洋测量
主页
测绘界的院士知多少?
» 测绘界的院士知多少?
夏坚白、王之卓、方 俊 陈永龄、陈俊勇、刘先琳 李德仁、宁津生、刘经南 许厚泽、魏子卿、王家耀 王任享、高 俊、张祖勋 许其凤、叶淑华
返回 主页
观测值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
仪器工具误差 环境误差:随时间变化、大气折光、无线电传 播干扰、多路径效应 图像转换误差 基准误差 定轨误差 输入误差 人员误差
主页
4、观测误差的计算
测量所得的观测值与该量的真值之间的差值,这种差 值称为测量真误差,即:
测量真误差(true error )=真值-观测值
统计假设检验理论的研究、应用;
粗差探测法和可靠性理论:60年代后期,荷兰巴
尔达(W.Baarda)教授提出,近年形成粗差定位、估
计等理论。
主页
3.平差计算方法
1). 手算阶段 2). 半自动平差阶段 3). 全自动平差阶段
主页
4.测量平差学科发展方向
从单纯研究偶然误差理论扩展到包含系统误差 和粗差; 从测量数据静态处理发展到动态处理; 结合现代“3S”及其集成技术研究和发展相应 的误差理论和测量平差方法 经典平差范畴:研究只带有偶然误差的观测. 近代平差范畴:研究同时带有偶然误差、系统 误差、粗差的观测. ;
主页
2. 近代平差理论的发展
相关平差:1947年,铁斯特拉(T.M.Tienstra)
提出,70年代后广泛应用
顾及随机参数的最小二乘滤渡、推估和配置;
1969年,克拉鲁普(T.Krarup)提出,70年代后
广泛应用
秩亏平差:1962年,迈塞尔(P.Meiss)提出,70
年代后广泛应用
方差—协方差估计理论研究、应用(80年代)
主页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需要复习的内容
概率和随机变量 概率密度 正态分布 数学期望\方差\协方差\ 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 参数估计 参数的假设检验
主页
教学方式与内容
讲授为主,例题、习题相结合。 内容:主要讲前十章的内容
主页
观测数据总是不可避免 地带有误差。
测量平差研究误差处理 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 本方法。
主页
课程安排
前修课程:测量学、高数、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课程上一个学期进行: 第三学年上学期:4学分 后续课程:测绘数据的计算机处理、控 制测量、近代平差
主页
课程特点
1.要求的数学基础: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公式多 3.自己动手动脑
主页
线性代数需要复习的内容
矩阵的定义 相关与无关的概念 系数矩阵与增广矩阵 同型矩阵\相等矩阵\特殊矩阵(对角,单位 阵,分块) 矩阵的运算(线性\乘法\转置\逆\微分\秩 ) 线性方程组 高斯消元法
返回 主页
观测条件
观测值(observatin value)如何获取? 观测条件
观测者 采用一定的 仪器 在一定的 外界环境 中测取
技术水平 工作态度
精密度 误差
温度、湿度 风力 等
观测条件对观测成果产生影响,不可避免产生观测误差 观测条件较好则观测质量较高,观测条件较差则观测质 量较低,观测条件相同则观测质量相同。
主页
二、测量平差学科的研究对象
经典测量平差范畴(只包含偶然误差)
近代测量平差范畴(系统误差与粗差)
测量平差理论和方法是测绘学科中测量数据 处理和质量控制方面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在 现代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 系统)、RS(遥感)及其集成的高新测量 技术以及高精度自动化数字化数据采集和处 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主页
作业:
习题1-1 习题1-2 习题1-3 习题1-4 习题1-5
观测值中为什么存在观测误差? 观测误差如何计算? 观测误差如何分类?如何处理? 测量平差的任务是什么? 平差计算方法的发展分为那几个阶段?
主页
主页
主页
2、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1、误差的基础理论(CH1、2、3) 2、平差的几种数学模型(CH4) 3、平差的几种典型方法和概括平差函数模型(CH5、6、 7、8、9) 4、误差椭圆(error ellipse )与数据的统计假设检 验(CH10、11) 5、近代平差理论(CH12) 本课程的重点为误差理论、最小二乘平差以及几种平 差模型,误差椭圆。特别是要学好古典平差中条件平 差(condition adjustment )和间接平差(parameter adjustment )的原理和精度评定,难点为最小二乘平 差原理以及各种平差模型。
处理
误差
粗差 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
偶然误差: 采用测量平差的方法
系统误差:采用适当的观测方法
校正仪器
计算加改正
系统误差补偿
粗 差 : 重复观测 严格检核
发现后舍弃或重测
计算中发现
主页
A、偶然误差(Accident error)
误差在大小和符号上都表现出偶然性, 单个误差的大小和符号没有规律性,但 就大量误差的总体而言,具有统计规律。 如对中误差、照准误差 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也称随机误差。 带有偶然误差的观测列是本课程的主要 研究对象。
《误差理论与测量数据处理》, 测量平差教研室,测绘出版社;
《误差理论与测量数据处理习题 集》,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量平差 学科组编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主页
测绘工程专业主干课:
▪ 专业基础主要课程: 测量学(5)、测量平差基础(5)、控制测量 学(5)、摄影测量学(4)、测绘数据计算机 处理(3) 专业课: GPS(4)、GIS(3)、工程测量(4)、数字 制图(3)、近代平差(2)等 本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必修课、考试课
2、产生观测误差的原因 观测受观测条件的影响
3、如何发现观测误差 采用多余观测法发现观测误差
继续 主页
多余观测(Redundant observation)
两点间距离:
B
必要观测:S1
A
多余观测:S2
差异=S1-S2
只有有了多余观测才能产生测量差异,从而发现观测误差。 观测误差的存在使得测量平差必要。 多余观测的存在使测量平差成为可能。
Theory of errors and basis of surveying adjustment
主页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测量 平 差 学 科组 编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3年1月第1版 书号: ISBN 7-307-03709-2/p·55 定价: 21元
主页
参考书目
《测量平差原理》,於宗俦等,测 绘出版社;
马尔柯夫(A、A、Markov)确立高斯---
--- 马尔柯夫平差模型的(1912年)
主页
高斯简介
高斯,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大地测量学家。 1777年4月30日生于不伦瑞克, 1799年以论文《代数学基本定理的 重新证明》获得黑尔姆施泰特大学博士学位。高斯对大地测量学 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解决了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早在1794年,他首创了最小二乘法理论,并应用于谷神星(小行星 1号)轨道和星历的计算。1809年在题为《围绕太阳沿圆锥曲线轨 道公转的天体的运动理论》一文中,正式发表了最小二乘法理论。 随后在1815~1826年期间,陆续发表了关于这一方面的几篇论文, 使最小二乘法应用于测量平差的问题大部分得到了解决,极大地 推动了19世纪大地测量的发展。高斯是椭球面大地测量学的开拓 者。他对微分几何和曲面理论作了深入研究,以此为基础于1822 年首创了将椭球面投影到平面上的正形投影法,解决了在有限区 域内保持投影后的图形同原图形相似的问题,并因此于1823年获 得丹麦科学院奖金。高斯在天文学方面的贡献也促进了大地天文 学的发展。1805~1807年他创造了用迭代过程计算天体轨道的新 方法,以代替过去惯用的内插法. 1832年,高斯首次提出测定地磁 场强度的绝对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