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法精品PPT课件
《行政处罚法》PPT课件(2024)

2024/1/30
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行政处罚不仅是对违法行为的惩罚, 也是对当事人的教育。
保障当事人权利原则
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申辩和申请听 证,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 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5
行政处罚的种类与设定
种类
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等。
设定
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 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
2024/1/30
20
对行政处罚的监督机制
行政机关内部监督
上级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下级行 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监督检查 ,及时纠正行政处罚实施中的违
法行为。
司法机关监督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
行政诉讼。
社会监督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 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有权 申诉或者检举;行政机关应当认 真审查,发现有错误的,应当主
2024/1/30
26
THANKS。
2024/1/30
27
动改正。
2024/1/30
21
当事人的救济途径与期限
01
申请行政复议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 书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的上一 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2024/1/30
02 03
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 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 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 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行政处罚法课件

执法人员应在24小时内将案件材料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审查。
一般程序
一般程序定义
01 指除简易程序外,行政机关在
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遵循的程 序规定。
一般程序特点
02 相对复杂、规范,适用于一般
违法行为的处理。
1. 立案
03 行政机关发现违法行为,应及
时立案。
2. 调查取证
04 行政机关应进行调查、收集证
特点
行政处罚是由行政机关作出的具 体行政行为,具有法定性、强制 性、制裁性和惩戒性。
行政处罚法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维护行政管理秩序,保障公民、法人 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依法 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意义
规范行政机关的处罚行为,防止权力 滥用,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 会公平正义和公共利益。
行政处罚法的适用范围
04
行政处罚的执行与
监督
行政处罚的执行
执行主体
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实施 ,没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可以依照法律 、法规、规章的规定,实施法律规定的行政 处罚。
执行程序
执行方式
行政处罚的执行方式包括罚款、没收 违法所得和没收非法财物等。
行政处罚的执行应当遵循法定程序, 包括告知、听证、决定和送达等步骤。
听证程序特点
公开、透明、公正,充分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1. 听证告知
行政机关在做出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 权要求听证。
2. 听证申请
当事人应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听证申请。
3. 组织听证
行政机关应当在接到申请之日起20日内组织听证,并提 前通知当事人和有关人员。
4. 听证程序
听证应当公开举行,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的除外。听证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并由记录员制作笔 录,听证结束后,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做出行政许 可决定。
2024版最新行政处罚法课件精品课件

3
行政处罚过错的责任 因行政机关过错导致行政处罚错误的,应依法承 担相应责任,包括纠正错误、消除影响等。
行政处罚的纠错机制
自行纠错
行政机关在发现行政处罚错误后,应及时自行纠正,并告知当事人。
申请纠错
当事人认为行政处罚有错误的,可以向行政机关申请纠正,行政机关 应及时受理并依法处理。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 任。
受委托组织实施行政处罚
受委托组织的条件
受委托组织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具备实施行政处罚的能力。
委托程序
行政机关在委托其他组织实施行政处罚时,必须遵循法定的委托程序,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
受委托组织的责任
受委托组织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必须以委托行政机关的名义进行,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同时,受委托组织应当接受委托行政机关的监督,确保行政处罚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行政处罚是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依法定程序所给予的法律制裁。
行政处罚法的基本原则
处罚法定原则
实施行政处罚必须有法律依据,并严格依照 法律规定进行。
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行政处罚不仅是对违法行为的制裁,也是对 当事人的教育引导。
公正公开原则
行政处罚应当公开、公正,保障当事人的知 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
赔偿。
行政诉讼
当事人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 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直 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刑事申诉
如果当事人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构成犯 罪或者处罚过重,可以向有关机关提 出刑事申诉。
07 行政处罚的监督 与法律责任
行政处罚法ppt课件

行政处罚法
七、行政处罚程序
听证程序(三)
听证笔录:笔录应当准确无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应当将笔录交予当事
人进行审核,如果当事人认为笔录中关于其陈述、申辩和反驳等内容的 记载,与其自己所述的内容不符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机关应 予更正。当事人经审核,认为笔录无误的,在笔录上签字或者盖章。
行政处罚法
企业或个体经营户,依法在一定期限内剥夺其从事某 项生产或经营活动权利的行政处罚,属于行为罚的一 种。
行政处罚法
二、行政处罚的种类
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许可证与执照指行政机关准许申请人从事某种活动的书 面凭证。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执照是指国家行政机 关,对违法的行政管理相对人,依法暂时扣留其许可 证或执照,剥夺其从事某项生产或经营活动权利的行 政处罚。是一种能力罚。
行政处罚法
七、行政处罚程序
听证程序(一)
概念:是指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由听证 程序参加人就有关问题相互进行质证、辩论,从而查明事实的过程。 适用范围:对于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 可以组织听证程序。 听证主持人:据1997年开始实施的《山东省听证程序实施办法》,主持人由行政 机关在本机关获得听证主持人资格的人员中选任。 期限规定:一是,当事人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的三日内,向该行政机关提出要 求听证的请求。二是,行政机关在听证的七日前,应当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 间、地点。 听证委托: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程序,也可以委托1-2人代为参加听证程序。
行政处罚法
一、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
4、权利保障原则。(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PPT课件

19
(二)行政处罚的执行程序
1、当场可以收缴罚款的情形
(1)依法给予20元以下罚款
(2)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3)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行政机关及其执 行人员作出罚款决定后,当事人向指定的银行交纳罚 款确有困难,经当事人提出,行政机关及其执行人员 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20
2、当事人不履行处罚决定,行政主体可以采 取的措施
(一)行政处罚的内涵(第三条) 1、主体: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 2、对象: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相对人。 3、前提:行政相对人实施了违反行政法规范的行为。 4、性质:以惩戒违法为目的的具有制裁性的具体行政 行为。
5
(二)行政处罚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1、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的区别 A、性质不同 外部行政行为 内部行政行为 B、依据不同 外部抽象行政行为 内部抽象行政行为 C、救济途径不同 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 讼; 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行政监察机关申诉 2、行政处罚和刑罚的区别
(一)法律的设定权
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 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二)行政法规的设定权
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 行政处罚。
12
(三)地方性法规的设定权 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
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四)规章的设定权
规章可以设定警告和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 罚,分别由国务院和省级人大常委会限额。
6
二、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
(一)处罚法定原则(第三条二款) (二)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第五条) (三)公正、公开原则(第四条) (四)处罚救济原则(第六、七条) (五)一事不再罚原则(第二十四条) (六)不得以行政责任取代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原则(第七条)
行政处罚法(通用课件)

行政处罚法的适用范围
总结词:适用范围
4. 事项适用:行政处罚法适用于所有行 政管理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环保、工商 、税务、交通等各个行政管理领域。
3. 地域适用:行政处罚法适用于中华人 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所有地方,包括各级 行政区划和特别行政区。
1. 人群适用:行政处罚法适用于所有中 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行政法规
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 政处罚。
地方性法规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可 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 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
部门规章
国务院部、委员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的 规章可以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 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
听证程序
行政机关应当在举行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及有 关人员听证的时间、地点;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 密和个人隐私外,听证应当公开举行;听证由行政机 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有 权申请回避;听证应当制作笔录,听证笔录应当交听 证参加人确认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行政机关应当根 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03
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和管辖
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实施; 没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可以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实施法 律规定的行政处罚。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事业单位可以在法定授权范 围内实施行政处罚。
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书面委托符合以下条 件并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经费确有保障的事业组织,对涉嫌违法行为进行 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并实施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法概述(ppt54张)

3、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了限制人身自由、 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其他行政处罚。 注意: 地方性法规无权创设新的行政处罚种类 法律、行政法规已经做出行政处罚的,地方 性法规只能在其规定的范围内作出具体的执 行规定。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针对市区内乱发小广告的现 象,决定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则下列关于北 京市人大制定的法律规范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法律规范能够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 的行政处罚 B该法律规范不可以设定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 行政处罚 C 该法律规范属于地方性法规,需要以宪法、 法律、行政法规为依据 D对该法律规范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关于行政处罚和刑罚相抵的说法,正确 的是( ) A 行政拘留可以折抵拘役 B 行政拘留可以折抵管制 C 罚款可以折抵罚金 D 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折抵没收财产
2、职能分离原则 决定的作出和和决定的执行不能由同一机关、 机构或者个人同时行使,而是要由不同的机关、 机构或者个人分别行使。 全国人大制定法律规定罚款的行政处罚。 国家行政机关如公安机关执行该处罚。 公安机关的负责人对行政相对人做出具体的处 罚决定。 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处罚决定的具体内容。 银行收缴相应的罚款,将其上缴国库。
七 行政处罚的适用
行政处罚构成四要件: 1、主体要件: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行政机关。 一般来说,乡镇级的行政机关无权实施行政 处罚。
行政处罚法讲义(ppt 47页)

4.处罚的折抵。关于行政处罚与刑罚的竞合适 用问题,在具体适用上可视不同情况采用下 列三种方法:
(1)只由司法机关裁量刑罚处罚。对于给予 刑罚处罚就足以达到惩处和预防行政违法、犯 罪的目的,就没有必要再由行政机关予以行政 处罚。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 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 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违法行为 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 经给予当事人罚款的,应当折抵相应罚金。
4.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或举行听证。行 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 应当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除非当事人放 弃陈述或者申辩的权利。如果行政机关拒绝听 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则行政处罚决定不能 成立。如果当事人要求听证,且符合听证条件 的,还应举行听证会。
5.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调查终结,并听取当事人的 陈述、申辩或者举行听证后,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对
(2)刑罚与行政处罚双重适用。即对行为人 除由司法机关予以刑罚处罚外,有关行政机关 还应予以行政处罚。因为刑罚与行政处罚的种 类和功能的差异决定了在适用刑罚的同时,还 必须适用行政处罚以弥补刑罚的不足。在刑罚 与行政处罚的双重适用中有两种情况:一是法 律、法规明确规定应予适用双重处罚;二是法 律、法规没有明文规定应予适用双重处罚但实 际上却需要适用双重处罚。
5.追究时效。
《行政处罚法》第29条规定:“违法行为在二 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 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 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 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注意几点:
(1)两年内没发现违法行为,不是没发现违法行为 人。两年内没发现违法行为,两年后就不能处理了。
4.行政机关和刑事司法机关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应 受处罚案件的权限划分。一些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 为,依其情节严重程度,可能同时构成行政违法和刑 事犯罪。当违法行为构成犯罪时,除应依法给予行政 处罚外,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 事责任。
行政处罚法ppt课件pptx(2024)

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 应当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催告书送 达十日后当事人仍未履行义务的,行 政机关可以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 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对象是不动 产的,向不动产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 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
人民法院接到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申 请,应当在五日内受理。行政机关对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裁定有异议的, 可以在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 请复议,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 复议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是否受 理的裁定。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 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 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以及 法律规定的机构,可以在法 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 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 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
2024/1/28
9
行政处罚的设定程序
起草
行政处罚的设定应当由具有相应职权 的行政机关负责起草,起草过程中应 当广泛听取意见,保障公民、法人和 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权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有权 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
20
当事人的义务
01
02
03
配合调查义务
当事人应当配合行政机关 的调查,如实说明情况, 提供有关资料。
2024/1/28
履行处罚决定义务
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 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 ,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 。
13
行政处罚的移送制度
移送管辖
行政机关发现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依法不需 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免予刑事处罚,但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司法机关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有关行政 机关。
行政处罚与刑罚的衔接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 依法折抵相应刑期。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的,应 当折抵相应罚金;行政机关尚未给予当事人罚款的,不再给予罚款。
行政处罚法PPT课件

【补充1】部门规章可设定的罚款
非经营活动中的 违法
≤1000元
经营活动中的违 法行为
有违法所得 没有违法所得
≤违法所得的3倍 且≤30000元
超过限额报国务 院批准
≤10000元
17
【补充2】另一视角看设定
法律
行政拘留
吊销企业营 业执照
罚款
√
√
√Hale Waihona Puke 行政法规×√
√
地方性法规
×
×
√
部门规章
×
×
√(限)
4
二、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
(一)行政处罚法定原则 主要内容:设定权法定、依据法定、
主体法定、程序法定。
5
(二)处罚公开、公正、过罚相当原则
6
(三)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1.处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既非
意味着可以以罚代刑,也非意味着可以以教代罚。
2.行政机关未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出具体规定
C.江苏省地方性法规就某一违法行为设定给予1-5万
元罚款,南京市政府的配套实施规章中不可以将该罚款幅
度规定为5-8万元
D.南京市政府规章中设定的罚款数额应当由本级人大
常委会决定
19
第三节 行政处罚实施主体、管辖 及适用
一、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 1.行政机关: (1)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职权范围内
地方规章
×
×
√(限)
其他规定
×
×
×
警告 √ √ √ √ √ ×
其余 √ √ √ × × ×
18
【例题·单选题】关于行政处罚的设定权与规定权,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2024版行政处罚法讲义(ppt47张)课件

存在问题一
改进建议一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行政处罚的标准和程序,为 行政机关提供更加明确的执法依据。同时,加大对违
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法律的威慑力。
改进建议二
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法律素养和 执法水平,确保行政处罚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其他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如提供虚假证言、伪证等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行政处罚的监督机制和方式
监督机制
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种方式。 内部监督主要通过上级行政机关对下 级行政机关的监督来实现;外部监督 则通过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社会舆 论等渠道进行监督。
监督方式
主要有书面检查、现场检查、听取汇 报、受理申诉等方式。同时,还可以 通过开展执法评议考核、行政执法案 卷评查等活动,加强对行政处罚的监 督。
行政处罚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 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行政处罚应当以教育为主,处罚 为辅,注重纠正违法行为。
行政处罚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听证制度
当事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会,对 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进
行申辩和质证。
告知制度
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 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处罚决定的事 实、理由和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 享有的权利。
行政处罚法讲义 (ppt47张)课件
REPORTING
• 行政处罚法概述 • 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 • 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和程序 • 行政处罚的执行和救济 • 行政处罚法的法律责任和监督 • 行政处罚法的实践应用和案例分析
目录
PART 01
行政处罚法概述
REPORTING
行政处罚法的概念和特点
《行政处罚》ppt课件

定义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
实施主体特定行政处罚只能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实施。
处罚对象特定被处罚的对象是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处罚性质惩戒性行政处罚是对违法行为人的一种惩戒,目的是纠正违法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纠正违法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实现行政管理目标促进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030201行政处罚遵循原则法定原则公正、公开原则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一事不再罚原则警告、通报批评等声誉罚警告通报批评适用条件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财产罚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将当事人因违法行为所获得的非法收入予以收缴。
适用条件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等行为罚责令停产停业要求当事人停止生产经营活动或停止实施特定行为。
吊销许可证撤销当事人已经取得的行政许可,禁止其继续从事相关活动。
适用条件适用于严重违反行政管理秩序,需要采取强制措施予以制止的违法行为。
行政拘留等人身自由罚行政拘留适用条件立案、调查取证和审查决定程序立案调查取证审查决定听证程序及其适用范围听证程序适用范围送达、执行和结案程序送达01执行02结案03当事人享有权利概述01020304知情权陈述申辩权申请听证权申请回避权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申请行政复议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申请国家赔偿在行政处罚过程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有权依法申请国家赔偿。
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途径国家赔偿制度在行政处罚中应用赔偿范围赔偿程序赔偿标准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监督检查职责监督下级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合法性01检查下级机关行政处罚程序02评估下级机关行政处罚效果03社会公众和媒体监督作用社会公众监督媒体监督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重要载体,可以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进行报道和监督,推动行政机关公开透明地行使权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务院可以授权具有行政处罚权的直属机构依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 规定,规定行政处罚。
第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 的市人民政府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 、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
第十八条 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 符合本法第十九条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 人实施行政处罚。
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 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受委托组织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处罚;不得再委托其他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1 - 7条 8 -14条 15-19条 20-29条 30-32条 33-35条 36-41条 42-43条 44-54条 55-62条 63-64条
LOGO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 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 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十一条 对管辖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 定管辖。
第二十二条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司 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 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第二十四条 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 款的行政处罚。
第二条 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适用本法。
第三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 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 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
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LOGO
第四条 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 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 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 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第五条 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 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 第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 ,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行政机关违法给予行政处罚受到损害 的,有权依法提出赔偿要求。 第七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违法受到行政处罚,其违法 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得以行政处罚代 替刑事处罚。
第十九条 受委托组织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
(二)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
(三)对违法行为需要进行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的,应当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 的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
第四章 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 LOGO
第二十条 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LOGO
第十五条 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第十六条 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 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 安机关行使。
第十七条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 内实施行政处罚。
第二章 行政处罚的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设定 LOGO
第八条 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 (二)罚款; (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四)责令停产停业; (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第九条 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第十条 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 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 定。
LOGO
第十一条 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 外的行政处罚。
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 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 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第十二条 国务院部、委员会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 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
LOGO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邹平县卫生监督所 杨鹏 2010.10.20
行政处罚法: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LO通G过O 自1996年10月1日起实施
共分八章六十四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总则 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 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 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 行政处罚的决定 第一节 简易程序 第二节 一般程序 第三节 听证程序 行政处罚的执行 法律责任 附则
第二十五条 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 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LOGO
第二十六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 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 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尚未制定法律、法规的,前款规定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对违反行政管 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
第十四条 除本法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以及第十三条 的规定外,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
第三章 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