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加氢原料油性质
裂解汽油加氢催化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裂解汽油加氢催化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cf9dc6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0e.png)
裂解汽油加氢催化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汽油是目前主要的燃料之一,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汽油的生产和利用已成为全球各国关注的焦点。
裂解汽油是一种重要的炼油技术,可以将汽油中较重的烃类分解成较轻的产品,提高汽油的质量和产量。
而加氢催化剂作为一种关键的催化剂,在裂解汽油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裂解汽油加氢催化剂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旨在探究其在炼油工艺中的应用和发展,为汽油生产的技术进步提供有益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写成如下所示:"文章结构部分将详细介绍本文的组织结构,包括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和主要内容概述。
通过对整篇文章的结构进行概括,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脉络和重点内容。
"可以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和主题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
2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1.3 目的文章的目的是通过探讨裂解汽油加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深入了解该技术在汽油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和潜在优势。
同时,通过对加氢催化剂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提高汽油产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等方面的潜在效益。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为今后的汽油生产工艺优化和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
2.正文2.1 汽油裂解技术汽油裂解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技术,通过加热和分解高分子烃类化合物,将其转化为低碳烃和芳烃。
这一过程能够提高汽油的产率,并且改善其品质,使之更适合作为燃料使用。
汽油裂解技术主要包括热裂解和催化裂解两种方式。
热裂解是在高温下将原料石油分子断裂成较小分子,通常是在700-1000摄氏度的温度下进行。
而催化裂解则是通过添加催化剂,在较低的温度下实现分子的裂解,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在汽油裂解技术中,传统的方法通常会产生一定数量的不饱和烃和芳烃,这些成分可能对引擎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目前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高选择性的汽油裂解技术,以尽量减少不良成分的生成,从而提高汽油的品质和产率。
直馏汽油掺炼焦化加氢汽油作重整原料
![直馏汽油掺炼焦化加氢汽油作重整原料](https://img.taocdn.com/s3/m/2ead8f82d0d233d4b14e6946.png)
公 司 将 加 氢 精 制 后 的 焦 化 汽 油 掺 入 直 馏 汽 油 中 作 为
重 整原料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掺 炼 方 案 1 1 焦 化 汽 油 加 氢 前 后 的 性 质 . 大 港 石 化 公 司 1 O t a延 迟 焦 化 装 置 焦 化 汽 油 .M / 及 0 1 Mta汽 油 加 氢 装 置 焦 化 加 氢 汽 油 的 性 质 见 .6 /
控 制 焦 化 汽 油 干 点
12 .
因 重 整 原 料 要 求 干 点 ≯ 1 0 , 格 控 制 焦 化 汽 8℃ 严
油 的 干 点 ≯ 1 0 , 时 因 干 点 越 高 , 氮 含 量 越 大 8℃ 同 硫
( 表 2。 见 )
料 要 求 , 整 生 成 油 的 辛 烷 值 能 满 足 公 司 调 和 需 要 重 2 掺炼 焦 化加氢 汽 油前 后装 置操 作 变化情 况 掺 炼 前 后 重 整 系 统 工 艺 数 据 见 表 5 。
焦 化 汽 油 调 入 直 馏 汽 油 中作 重 整 原 料 , 好 的 解 决 了 以 上 矛 盾 。 较
关键 词 : 化 汽油 ; 烷 值 ; 炼 ; ; 焦 辛 掺 硫 氮
中 国 石 油 大 港 石 化 公 司 0 3 t a催 化 重 整 装 置 .M / 于 20 0 3年 3月 投 产 , 计 加 工 直 馏 汽 油 , 由 于 常 压 设 但
辛 烷 值 不 能 满 足 调 油 要 求 , 果 改 变 操 作 条 件 , 高 如 提
从 表 1看 出 , 化 加 氢 汽 油 硫 含 量 较 高 , 因 是 焦 原
反 应 器 温 度 , 然 生 成 油 辛 烷 值 将 会 增 加 , 反 应 温 虽 但
DCC汽油加氢装置生产芳烃抽提原料的研究
![DCC汽油加氢装置生产芳烃抽提原料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e044f0a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0.png)
DCC汽油加氢装置生产芳烃抽提原料的研究杏长鑫(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海南东方572600)摘要:介绍了DCC工艺技术特点及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DCC汽油全馏分选择性加氢脱硫(CDOS-FRCNII)工艺装置情况,分析了DCC汽油生产芳烃抽提原料的适应性,研究比选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NHT DC、中国石油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的FHDO、壳牌公司、Axens公司等专利加氢技术在DCC汽油加氢生产芳烃抽提原料的应用情况,通过对DCC汽油加氢装置的少量改造,优选合理的催化剂及工艺方案,以硫质量分数为200~300µg/g、氮质量分数为40~60µg/g的DCC-Plus汽油为原料,能够生产出硫质量分数小于1µg/g、氮质量分数小于1µg/g、溴价小于0.5gBr2/(100g)的产品,满足芳烃抽提装置进料要求。
关键词:催化裂解(DCC)汽油;国Ⅵ车用汽油标准;全馏分选择性加氢;芳烃抽提中图分类号:TE62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962(2023)05-0037-06Study on the production of aromatics extraction feedstock inDCC gasoline hydrogenation unitXing Changxin(CNOOC Dongfang Petrochemical Co.,Ltd.,Dongfang572600,China)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dthe DCC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operation conditions of CDOS-FRCNII in CNOOC Dong⁃fang Petrochemical Co.,Ltd.,analyzed the adaptability of aromatics extraction feedstock for DCC gasoline production,studied and compared the application of patented hydrogenation technologies such as NHTDC of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FHDO of Fushu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Shell Company and Axens Company in DCC gasoline hydrogenation production of aromatics extraction feedstock,produced the products with sulfur mass fraction less than 1µg/g,nitrogen mass fraction less than1µg/g,and bromine value less than0.5gBr2/(100g)through a small amount of renovation of DCC gasoline hydrogenation unit,selection of reasonable catalyst and process planto meet the feeding requirements of aromatics extraction plant.Keywords:gasoline deep catalytic cracking(DCC);National VI motor gasoline standard;full-range FCC naphtha selective hydrogenation;aromatics extraction催化裂解(Deep Catatalytic Cradking,简称DCC)是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开发的重油催化裂化最大量生产丙烯的技术,它采用提升管加密相流化床串联的组合式反应器以及配套研制的改性择形沸石催化剂,以重油为原料直接生产以丙烯为主的目的产物,属国际首创[1]。
汽油加氢装置技术问答
![汽油加氢装置技术问答](https://img.taocdn.com/s3/m/c574eafa65ce05087632135f.png)
目录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部分反应部分基础知识及操作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部分分馏部分基础知识及操作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部分设备基础知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部分仪表及安全与防护知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部分安全与防护知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1.天然石油是什么天然石油又称原油,从外观看,它是从淡黄色、暗褐到黑色的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从元素组成上看,它是由极其众多的化合物组成的一种复杂混合物,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总数占95~99%以上。
2.从化学组成上看,原油由哪些元素组成原油主要由碳氢两大元素组成,是一种以烃类化合物为主的复杂混合物,其中碳占83~87%,氢占11~14%,其次是由含硫、氮、氧等元素所组成的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和胶状沥青状物质构成的非烃类化合物,硫、氮、氧合计占1~5%;另外,微量的重金属元素,如钒、镍、钠、铜、铁、铅以及微量的非金属元素,如砷、磷、氯等,其含量都是ppm级的。
3.石油中非烃类指什么系指石油中的有机化合物中除了含碳和氢两种元素外,还含有少量非金属元素,如硫、氧、氮、氯等及微量的金属元素如钠、镁、钾、钙、铁等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但一般指含碳化合物,含氧、氮化合物以及胶质、沥青等。
4.什么是不饱和烃不饱和烃就是分子结构中碳原子间有双键或三键的开链烃和脂环烃。
与相同碳原子数的饱和烃相比,分子中氢原子要少。
烯烃(如烯烃、丙烯)、炔烃(如乙炔)、环烯烃(如环戊烯)都属于不饱和烃。
不饱和烃几乎不存在于原油和天然气中,而存在于石油二次加工产品中。
5.石油馏份中烃类分布有何规律汽油馏份(低于180℃)中含有C5~C11的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单环环烃及单环芳香烃。
煤油、柴油馏份(180℃~350℃)中,含有C5~C20的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单环环烷烃及双环、三环环烷烃和三环芳香烃。
加氢裂化反应影响因素
![加氢裂化反应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41b4cf77d15abe23482f4de6.png)
加氢裂化反应影响因素1.反应温度反应温度是装置最重要的工艺参数,必须严格控制。
由于加氢裂化反应的活化能比较高,因此提高反应温度,可使加氢裂化速度加快。
反应产物中低沸点组成的含量增加,而环烷烃含量会下降,异构烷烃与正构烷烃的比例下降。
反应温度过高,加氢的平衡转化率会下降,反应温度过低,则裂化反应速度过慢,为了充分发挥催化剂效能和适当提高反应速度,需保持一定的反应温度,反应温度决定于催化剂性能,产品性能和原料性质。
原料中氮化物的存在会使催化剂的酸性和活性下降。
为了保持所需反应深度,也必须提高反应温度。
通常在运转初期,催化剂活性较高,反应温度可以适当低一些。
运转后期,由于催化剂表面积碳增加,催化剂活性下降,为了保持一定的裂化深度,则反应温度就要逐步提高一些。
加氢裂化是一个大量放热的反应过程。
反应温度增加则反应速度加快,但是释放出来的反应热也相应增加,因此,必须通过在各床层注入冷氢来控制催化剂床层温度,以保护催化剂。
2.反应压力反应压力是影响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反应的主要因素之一。
反应压力的实际因素是氢分压。
氢分压提高,可促进加氢精制与裂化反应的进行,所得的产品含硫,含氮化合物减少,更重要的是可减少结焦,保持催化剂活化,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
反应器中的氢分压等于油汽加上循环氢的总压与氢气占全部气体分子数的乘积。
本装置补充氢纯度确定为99.9%。
从经济角度出发,不采用提高补充氢纯度的办法来提高氢分压。
3.氢油比氢油体积比有两种,其一是反应器入口的氢油比,其二是总冷氢油比。
反应器入口氢油比是每小时通过反应器内氢气(循环氢气+新氢)体积与每小时通过的原料油体积之比。
(单位为Nm3 /m3)。
总冷氢油体积比是每小时通入反应器的总冷氢气体积总和与每小时通过的原料油体积之比。
在加氢反应器中只有一部分氢气起反应。
大部分氢气仍以自由状态存在。
采用高氢油比,可提高氢分压,有利于传质和加氢反应的进行,在一定范围内防止油料在催化剂表面结焦。
汽油加氢处理工艺流程
![汽油加氢处理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b31875b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21.png)
汽油加氢处理工艺流程是一种利用氢气对汽油进行加氢反应的工艺,以提高汽油的质量和性能。
汽油加氢处理主要是通过加氢裂化、加氢脱硫、加氢脱氮和加氢脱芳等工艺来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减少硫、氮等杂质的含量,提高汽油的清洁度和燃烧效率。
汽油加氢处理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精制汽油原料的准备:首先需要将原油经过初步的精制处理得到催化裂化汽油或者石化汽油。
这些原料汽油包含大量的不饱和烃、硫、氮和芳烃等杂质,需要通过加氢处理来改善其性能。
2. 加氢裂化:将精制汽油原料与氢气混合,并通过加热至一定温度、压力下进行加氢处理,使得其中的不饱和烃(烯烃、芳烃)和饱和烃发生加氢反应,生成高辛烷值、低芳烃含量的汽油。
加氢裂化是汽油加氢处理的核心步骤。
3. 加氢脱硫:经过加氢裂化处理后的汽油还含有一定量的硫化物,需要进行加氢脱硫处理。
加氢脱硫过程中,硫化物与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硫化氢并得到脱硫汽油。
4. 加氢脱氮:加氢处理后的汽油可能还含有一定量的氮杂质,影响汽油的清洁度和燃烧效率。
因此,需要进行加氢脱氮处理,将氮杂质也去除。
5. 加氢脱芳:芳烃是汽油中的一种重要成分,但过多的芳烃含量会影响汽油的清洁度和辛烷值。
因此,需要通过加氢反应将部分芳烃转化成饱和烃或环烷烃,以提高汽油的品质。
6. 分离和提纯:经过加氢处理后的汽油通过冷却、分离等步骤,将其中产生的硫化氢、氨和其它杂质分离,最终得到高质量、清洁的汽油产品。
7. 催化剂再生:加氢处理中用到的催化剂随着时间的延长会受到积碳、中毒等影响,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和寿命。
因此,需要对催化剂进行再生处理,以恢复催化剂的活性和延长使用寿命。
总的来说,汽油加氢处理工艺流程是一种重要的汽油炼制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汽油的品质和性能,满足现代汽车对清洁高效燃料的需求。
在石油加工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加氢知识点试题库
![加氢知识点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c0e3f9e602020740bf1e9bac.png)
1、加氢精制的特点是什么?答:加氢精制是炼厂提高油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主要用于生产满足标准规范的最终产品或满足下游装置对原料的需求。
加氢精制能有效的是原料油中的含硫、氮、氧等非烃类化合物氢解。
使烯烃、芳香烃加氢饱和并能脱出金属和沥青质等杂质。
具有处理原料范围广、液体收率高、产品质量好等优点。
2、柴油加氢精制的作用是什么?答:柴油调和组分有多种来源,其中主要是直馏柴油、焦化柴油和催化裂化柴油。
这些柴油馏分都不同程度的含有一些杂质和各种非理想组分。
他们的存在对柴油的使用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柴油加氢精制的目的是生产优质柴油或优质柴油的调和组分。
焦化柴油馏分的硫、氮含量较高,溴价、实质胶质也明显高于催化裂化柴油。
氮化物的存在将影响油品的颜色和安定性。
通过加氢精制可以降低氮、硫含量,产品储存安定性明显改善。
催化裂化柴油当中含有相当数量的硫、氮等杂质和一定数量的烯烃和芳烃,硫、氮等杂质影响柴油的安定性,是造成柴油储存不安定和变色的主要原因。
催化裂化柴油加氢能显著降低硫、氮的含量,改善其安定性,而且可以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催化裂化柴油中的双色环、三环芳烃加氢部分开环而不发生脱烷基反应,达到了原料烃类分子不变小,提高了十六烷值的目的。
3、原料油性质对柴油加氢精制有什么影响?答:原料油性质决定加氢精制的反应方向和放出热量的大小,是决定氢油比和反应温度的主要依据。
原料中烯烃含量和干点上升,会加速催化剂结焦;杂质含量特别是氮含量上升,则要降低空速或提高温度以保证精制产品的质量;烯烃和硫化物则反应热大,温升高,耗氢大,要适当提高氢油比。
(氢油比=循环氢气量(m3/h)×循环氢纯度(%)+新氢量(Nm3/h)进料量(m3/h))4、原料油性对反应温升有什么影响?答:原料油性质对反应温升的影响:1、含硫、氮和干点高的原料油,产生的温升大,要求精制条件苛刻;2、原料油中有直馏柴油和惰性油,温升变小;3、原料油中有焦化汽油,温升变大;4、溴价高,温升大,但容易精制,烯烃饱和在催化剂床层上部进行;5、若原料油带水,则会降低反应温度5、氢气在加氢精制反应中起什么作用?答:1、在加氢反应中,氢气作为反应物参加反应;2、大量的氢气通过反应器,带走反应热,防止催化剂结焦、原料油结焦、催化剂积炭,起到保护催化剂的作用;3、大量的氢气存在,使油品形成良好的分散关系,和催化剂的接触更均匀,反应更完全;4、大量氢气存在,能维持加氢精制反应所需的氢分压。
芳烃抽提装置生产原理及工
![芳烃抽提装置生产原理及工](https://img.taocdn.com/s3/m/c89c498b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5.png)
族组成
烷烃(wt%)
环烷烃(wt%)
芳烃(wt%)
C4
0.002
C5
0.381
0.114
C6
3.304
2.430
56.740
C7
2.386
1.134
20.753
C8
0.842
0.144
10.319
C9
3)提馏塔T—103塔 抽提塔底的富溶剂经贫富溶剂换热器换热后,靠自压流入提馏塔顶,为了提高萃取蒸馏效果,提高芳烃与非芳烃的相对挥发度,由水汽提塔再沸器出来的贫溶剂分出一部分(称为第二溶剂)经调节其流量与富溶剂一起加入提馏塔,提馏塔以2.3MPa蒸汽为热源的塔底再沸器加热,塔顶蒸出物与水汽提塔顶气相物料一起经水泠器冷凝并贮于提馏塔分水罐中分层,油相由返洗液泵抽出送入抽提塔底作为返洗液,水相由冷凝水泵抽出送往水汽提塔。当系统内的水或贫溶剂的PH降低时,为避免酸性物质腐蚀设备需往提馏塔分水罐中加入中和剂单乙醇胺,控制溶剂PH值为5.5~6.0。
1、“两头一尾”简介 苯塔操作优化方法 1、在最原始的设计中,苯塔操作是大底温(157℃)和大回流比(2.66)。首先我们降低塔底的温度至153℃,再降低搭顶回流比至1.9,保持塔内的汽液平衡。 2、我们在摸索中发现了塔底的第43块板对温度反应更加灵敏,然后我们要求塔顶0.18MPa的压力、底温不低于153℃的情况下,只要控制住该板的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就可以保证产品质量优级。
二、装置情况介绍 物料平衡
一套加氢汽油10万吨
混合芳烃7.12万吨
抽余油2.88万吨
苯4.15万吨
甲苯1.926万吨
燕山石化加氢操作规程
![燕山石化加氢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295c0e076a20029bd642d43.png)
R'SH+ H2 →R'H+ H2S (3) 二硫化物:RSSR+ H2 →2RSH
2RSH+H2 →2RH+H2S (4) 噻吩:
+ H2
S
S
C4H9SH
C4H10 + H2S
(5) 苯并噻吩: C2H5
+ H2
S
S
+ H2S
2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2. 含氮化合物的加氢脱氮反应
原料油中的氮化合物大部分是以环状化合物存在,如吡啶类和喹啉类等。在加氢条 件下,它们转化为相应的烃类和氨 (1)吡啶:
+ 3H2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 2H2
萘
四氢萘
十氢萘
芳烃加氢主要是稠环芳烃部分加氢饱和。稠环芳烃的第一个芳香环的加氢反应速度
比苯高,但第二第三个芳香环继续加氢时的反应速度依次急剧降低,芳香烃上带有烷基
侧链会使芳香环的加氢更困难。在一般加氢条件下,单环芳烃加氢十分困难。
6. 轻度的加氢裂化反应
当加氢精制条件适当时,加氢裂化反应较轻微 1200 15.94 120 1335.94 381.816 818.184 8.11 1.61 2.64 120 3.58 1335.94
加氢技术培训资料PPT汽油加氢技术ppt
![加氢技术培训资料PPT汽油加氢技术ppt](https://img.taocdn.com/s3/m/5b4aab73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d.png)
加氢技术在润滑油领域用于生产高粘度指数润 滑油基础油,提高润滑油的性能和品质。
加氢技术的发展趋势
高效催化剂和反应器的研究与开发
01
加氢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研究和开发高效催化剂和反应器,提高
加氢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
清洁燃料的生产
02
加氢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重点是生产清洁燃料,如氢燃料电池、
生物燃料等,以满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汽油加氢技术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制定
根据加氢技术的特点和可能发 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应
急预案。
应急设施配备
根据应急预案需要,配备相应的 应急设施,如消防器材、急救箱 等。
应急演练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 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THANK YOU.
工业应用规模的扩大
03
随着加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工业应用规模将不断扩大
,成为石油工业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
02
汽油加氢技术
汽油加氢技术的定义和原理
定义
汽油加氢技术是指在炼油过程中,将汽油通过加氢反应器,使用氢气作为催 化剂,使汽油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与氢气反应,进而转化为对人体和环境无 害的物质。
原理
汽油加氢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氢气的还原性,将其通过催化剂在高温高压下与 汽油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反应,转化为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物质。
汽油加氢技术的工艺流程
原料预处理
将汽油原料进行过滤、脱水和脱盐等预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 有害物质。
加氢反应
将预处理后的汽油加入加氢反应器中,通入氢气,并加入催化剂 ,使汽油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与氢气反应。
产品分馏
反应后的汽油通过分馏塔分离成不同沸点的组分,得到清洁的汽 油产品。
加氢精制
![加氢精制](https://img.taocdn.com/s3/m/78c1aad7240c844769eaeeac.png)
第二节石脑油加氢精制一、直馏石脑油加氢精制工艺直馏石脑油由于其辛烷值较低,一般均不足50,故目前很少用直馏石脑油作为汽油的调和组分,直馏石脑油均作为下一工序的原料。
直馏石脑油用作催化重整装置的原料时,需经过预处理。
一是预分馏,根据目的产品要求,切取合适的馏分;二是预加氢及其相应的处理工艺,根据石脑油性质,选择适宜的预加氢催化剂及相应的工艺,转化并脱除石脑油中有害杂质,得到符合要求的原料油。
使重整催化剂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其性能,并能长期、稳定运转。
直馏石脑油用作制氢原料时,亦必须先进入预加氢,其选用的催化剂及工艺参数,与重整装置预加氢大致相同。
由于以石脑油作制氢原料所得氢气成本较高,已逐渐用其他价格较低的原料取代,目前作为制氢原料的石脑油量已逐年降低。
直馏石脑油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作为裂解制乙烯的原料。
由于裂解制乙烯工艺对直馏石脑油的要求较宽松,如要求其含硫量小于200ug/g、烯烃含量小于2.5v﹪、砷和铅(As+Pb)小于50ng/g。
所以目前乙烯装置对原料一般不进行与精制,而是选择符合质量要求的石脑油作为原料,如需进行加氢精制时,其选用的催化剂和工艺条件亦大致和重整装置的预加氢工艺相同。
因此,在本节中主要介绍催化重整装置的预加氢工艺。
1.石脑油性质国内原油多为石蜡基,硫、氮含量均较低,仅大庆油砷含量稍高。
近年来,由于油田采油增加了氯化烃作清蜡剂,直馏石脑油的含氯量显著增加,导致设备堵塞、腐蚀等一系列问题。
某些炼厂直馏石脑油性质列于表3-2-1以直馏石脑油作为重整原料油时,必须进行预精制。
某些进口原油的直馏石脑油性质列于表3-2-2中。
进口原料直馏石脑油的硫化物类型分布于表3-2-3,其单体硫化物,以沙中油为例,其主要为硫醇和硫醚类硫化物,噻吩类含量较低。
集中国内原油原油直馏石脑油中氯化物分布于表3-2-4中,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轻馏分中的含量较高。
2.预加氢流程先分馏后加氢是典型的重整原料预处理流程,它适合加工直馏低硫石脑油,其流程示意图3-2-1。
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介绍
![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e07f59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4.png)
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介绍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介绍一、加氢精制加氢精制主要用于油品精制,其目的是除掉油品中的硫、氮、氧杂原子及金属杂质,改善油品的使用性能。
由于重整工艺的发展,可提供大量的副产氢气,为发展加氢精制工艺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加氢精制已成为炼油厂中广泛采用的加工过程,也正在取代其它类型的油品精制方法。
㈠加氢精制的主要反应加氢精制的主要反应有:1、加氢脱硫2、加氢脱氮3、加氢脱氧4、重质油加氢脱金属5、在各类烃中,环烷烃和烷烃很少发生反应,而大部分的烯烃与氢反应生成烷烃。
在加氢精制中,加氢脱硫比加氢脱氮反应容易进行,在几种杂原子化合物中含氮化合物的加氢反应最难进行。
例如,焦化柴油加氢精制时,当脱硫率达到90%的条件下,脱氮率仅为40%。
加氢精制产品的特点:质量好,包括安定性好,无腐蚀性,以及液体收率高等,这些都是由加氢精制反应本身所决定的。
㈡加氢精制工艺装置加氢精制的工艺流程因原料而异,但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如图3-10所示,包括反应系统、生成油换热、冷却、分离系统和循环氢系统三部分。
1、反应系统原料油与新氢、循环氢混合,并与反应产物换热后,以气液混相状态进入加热炉,加热至反应温度进入反应器。
反应器进料可以是气相(精制汽油时),也可以是气液混相(精制柴油时)。
反应器内的催化剂一般是分层填装,以利于注冷氢来控制反应温度(加氢精制是放热反应)。
循环氢与油料混合物通过每段催化剂床层进行加氢反应。
加氢反应器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
前者叫一段加氢法,后者叫两段加氢法。
两段加氢法适用于某些直馏煤油的精制,以生成高密度喷气燃料。
此时第一段主要是加氢精制,第二段是芳烃加氢饱和。
2、生成油换热、冷却、分离系统反应产物从反应器的底部出来,经过换热、冷却后进入高压分离器。
在冷却器前要向产物中注入高压洗涤水,以溶解反应生成的氨和部分硫化氢。
反应产物在高压分离器中进行油气分离,分出的气体是循环氢,其中除了主要成分氢外,还有少量的气态烃(不凝气)和未溶于水的硫化氢。
影响加氢精制效果的主要因素
![影响加氢精制效果的主要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896d4ba9d4d8d15abe234e9d.png)
精心整理影响加氢精制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反应压力、反应温度、空速、氢油比、原料性质和催化剂。
1、反应压力反应压力的影响是通过氢分压来体现的。
加氢装置系统中的氢分压决定于操作压力、氢油比、循环氢纯度以及原料的汽化率。
对于硫化物的加氢脱硫和烯烃的加氢饱和反应,在压力不太高时就有较高的转化深度。
汽油在氢分压高于2.5~3.0MPa压力下加氢精制时,深度不受热力学平衡控制,而取决于反应速度和反应时间。
汽油在加氢精制条件下一般处于气相,制深度。
氢分压高于3.0MPa柴油馏分(180~360柴油加氢精制的影响要复杂一些。
在处于汽相时,提高压力使反应时间延长,特别是脱氮率显着提高,在较低的压力时已有足够的反应时间。
相,有液相存在时,氢通过液膜向催化剂这个扩散速度与氢分压成正比而随着催化剂表面则精制深度会出现一个最大值。
提高氢分压有利于原料汽化,而使催化剂表面也有利于氢向催化剂表面的扩散,因此有利于提高反应速度。
在完全汽化后提高氢分压为了使柴油加氢精制达到最佳效果,应选择4.0~8.0MPa时,采用氢油比120~600Nm3/m3可以得到适当的氢分压。
硫化氢分压对加氢效果也有影响。
系统中硫化氢分压取决于循环氢中硫化氢的浓度。
研究表明,过高的硫化氢浓度会抑制加氢脱硫反应,这一点在深度脱硫反应中较为明显。
当循环氢从无硫化氢变为硫化氢浓度是2.0v%时,相对脱硫体积活性已从100下降到57,当硫化氢浓度上升到2.8v%时,相对脱硫体积活性进一步下降到49,可以看出硫化氢浓度的影响非常明显。
循环氢中硫化氢浓度高引起催化剂脱硫活性下降可以理解为两个原因,一是循环氢的氢纯度下降引起氢分压降低而使催化剂加氢脱硫活性发挥受到影响,脱硫率下降;二是从加氢脱硫的反应机理角度,生成的硫化氢与作为反应物的硫化物在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中心上竞争吸附,影响了硫化物的加氢脱硫。
由此可见,在深度脱硫过程中,对循环氢进行脱硫的重要性。
2、反应温度提高反应温度会使加氢精制反应速度加快。
加氢焦化汽油作重整原料的工业试验
![加氢焦化汽油作重整原料的工业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5fb3e10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f.png)
加氢焦化汽油作重整原料的工业试验王晓璐(安庆石油化工总厂炼油厂, 安庆246001)摘要为寻求焦化汽油出路和缓解催化重整装置原料不足的矛盾, 安庆石化总厂对焦化汽油深度加氢精制后以不同比例调入直馏油作重整原料进行工业试验。
结果表明, 焦化汽油加氢精制后可作重整原料, 且掺炼比可达35% 。
主题词: 催化重整装置; 加氢精制; 延迟焦化; 粗汽油; 掺混; 工业规模1 前言焦化汽油属劣质二次加工产品, 烯烃和杂质含量高, 安定性极差, 其辛烷值也很低, 经加氢精制后作为70 号汽油的调合组分。
随着汽油产品质量的升级,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已规定1998 年停止生产70 号汽油, 因此寻求焦化汽油的出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安庆石油化工总厂催化重整装置设计能力150 k tƒa, 主要生产高辛烷值汽油和为加氢装置提供氢气, 采用R S851 (CB 26 )ƒR S871 (CB 27 )催化剂, 于1994 年11 月建成投产。
由于原料不足, 装置一直处于低负荷运转。
为缓解催化重整装置原料不足的矛盾, 同时解决焦化汽油的出路, 安庆石油化工总厂从1998 年9 月开始, 对加氢焦化汽油作重整原料进行了工业试验。
2 工业试验2. 1 试验安排为确保掺炼加氢焦化汽油的成功, 试验分三步: ( 1) 焦化装置对焦化汽油干点进行调整, 控制焦化汽油干点≯180 ℃; ( 2) 焦化汽油在l|I 号加氢精制装置上进行深度加氢; ( 3) 加氢焦化汽油与初馏塔和常压塔顶油按不同比例调合进重整装置。
2. 2 试验原料主要原料油性质见表1 和表2。
3 试验结果与讨论3. 1 焦化汽油干点的控制焦化汽油加氢后能否作重整原料, 关键在于油中的硫、氮含量能否脱除到符合重整装置进料的要求。
从焦化汽油的硫、氮分布看, 组分愈重, 含量愈高, 特别是氮含量变化趋势尤其显著, 焦化汽油中的硫、氮分布见表3。
表1 焦化汽油性质项目原料l|I 原料¦原料?原料K 密度ƒg〃c m - 3馏程ƒ℃初馏点50%干点总硫含量ƒΛg〃g- 1 总氮含量ƒΛg〃g- 10. 729 2 0. 727 2 0. 723 3 0. 723 6471201876 659401221796 877381191765 000401171716 400143 115 133 105 由于重整装置要求原料干点≯180 ℃, 而加氢精制后的汽油干点升高约 5 ℃, 因此严格控制焦化汽油的干点≯180 ℃或更低一些, 有利于焦化汽油中的杂质脱除并达到重整进料的要求。
汽油加氢操作规程
![汽油加氢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304b2226edb6f1aff001f63.png)
3.1 开工统筹图.................................................................17
3.2 开工纲要(A级).............................................................17
加氢精制的操作压力一般均为3.0MPa~8.0MPa,也有高达20MPa~30MPa。温度为200℃~500℃,多数在300℃~400℃之间。氢油体积比一般为300:1~800:1,也有高达1000:1的。耗氢量则依原料油性质有所不同。
1.1.2.1脱硫反应
在加氢条件下,含硫化合物转化为相应的烃和H2S,从而脱除硫。如脱硫醇,反应式如下:
10.3装置防冻防凝措施.........................................................147
10.4 本装置历史上发生的主要事故、处理方法及经验教训............................148
10.5 本装置易燃易暴物的安全性质...............................................148
7.3 事故处理预案..............................................................114
7.4 事故处理预案演练规定......................................................128
第八章 操作规定
1.1.4 工艺原则流程图 ...........................................................3
加氢汽油博士试验不通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加氢汽油博士试验不通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8c1afd2caaedd3383c4d3fd.png)
加氢汽油博士试验不通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作者:刘东英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20年第10期摘要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石化)加氢原料汽油中硫含量逐渐增加,汽油在加氢精制降低总硫的同时,产生了二次大分子硫醇[1],即使加氢后汽油产品中总硫质量分数降低至8.5mg/kg以下时,仍有博士试验不通过的情况,制约着汽油产品出厂。
因此,东方石化以化验分析数据为基础,通过与其他炼厂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分析博士试验不通过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加氢后的汽油进一步经过固体碱脱硫-固定床脱臭组合工艺脱硫、脱硫醇的处理方案,二次降低产油品中硫醇的含量,使博士试验通过。
关键词汽油标准;博士试验;硫醇硫;汽油脱臭在国Ⅲ、国Ⅳ汽油标准中,采用博士试验的定性指标和硫醇硫的定量指标,二者只要满足其一即可,这一要求一直持续沿用到国V标准的施行。
国V汽油标准、国Ⅵ汽油标准中对硫质量分数的规定仍然是不大于10 mg/kg,但对硫醇硫含量的指标已经去掉,保留了对硫醇硫定性检测的博士试验指标,博士试验成为必检项。
化学性质不稳定的硫醇主要分布在液化石油气、汽油等低沸点的组分中,在低沸点油品中,硫醇是一种使油品产生恶臭且会影响油品质量的硫化物,硫醇还是一种引发油品中的活化化合物氧化叠合生成胶状物的氧化引发剂,减低了油品的安定性。
国V汽油标准、国Ⅵ汽油标准中对硫质量分数的规定是不大于10mg/kg,硫醇硫定性检测的博士试验指标为必检项,且要求油品的博士试验通过。
1 汽油加氢生产现状1.1 汽油加氢装置生产情况目前东方石化汽油加氢装置采用全馏分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加工处理DCC稳定汽油,生产国V汽油、国VI汽油。
加氢汽油来源DCC稳定汽油直供料,东方石化汽油产品单一,无其他无硫组分进行调和。
按照炼油厂内部要求,对汽油加氢装置流出到成品罐的全馏分加氢精制汽油产品的硫质量分数按不大于8.5mg/kg的指标进行控制,将博士试验作为必检项目进行日常分析。
加氢尾油标准
![加氢尾油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4cec54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ef.png)
加氢尾油标准1. 引言加氢尾油是一种通过向燃料中加入氢气来改善其性能的燃料。
随着社会对环境污染和能源可持续性的关注不断增加,加氢尾油作为一种绿色能源的替代品越来越受到研究和应用的重视。
为了保证加氢尾油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相应的加氢尾油标准势在必行。
2. 加氢尾油的定义与分类•加氢尾油是指通过向常规燃料(如汽油、柴油等)中加入氢气,在加氢作用下改善其性能的燃料。
加氢尾油可以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增加能源利用率等。
•根据制备方法和最终性质的不同,加氢尾油可分为以下几类:1.催化加氢尾油:通过在催化剂存在下使燃料中的碳氢化合物与氢气反应得到的尾油,如催化加氢汽油、催化加氢柴油等。
2.生物加氢尾油:利用生物质原料制备的加氢尾油,如生物加氢汽油、生物加氢柴油等。
3.电解加氢尾油:通过电解水制备氢气,再与燃料反应得到的加氢尾油,如电解加氢汽油、电解加氢柴油等。
3. 加氢尾油标准的必要性由于加氢尾油的制备过程和性质与传统燃料不同,缺乏相应的标准将会带来以下问题: 1. 产品质量不一:缺乏标准化的生产和检测伴随着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无法保证加氢尾油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安全隐患增加:在加氢尾油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标准和规范,可能导致事故风险的增加。
3. 污染物排放问题:加氢尾油在燃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特定的污染物,缺乏标准将使得难以监测和控制这些污染物的排放。
因此,制定加氢尾油标准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4. 制定加氢尾油标准的要求制定加氢尾油标准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安全性:确保加氢尾油的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存在安全隐患,保护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2. 环保性:通过规定加氢尾油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保证其在燃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达到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可靠性:加氢尾油标准应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保证其在各种使用条件下的正常运行。
4. 可操作性:标准要求应明确、具体,并且能够被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理解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