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国保险密度与深度调查
保险密度与深度对比
. 2
保险市场有待开发
中国的保险深度、保险密度与保险业发展领先的 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16.9% 保险深度
12.2% 9.8% 8.7% 3.2%
台湾 韩国 日本 美国 中国
2058
保险密度
920
670 590
150
美国 日本 韩国 台湾 中国
. 1
增员市场大有潜力可以挖掘
项目
台湾
香港
日本96
英国06
我们机构总人口 2300万710万1.2亿
6060万
?
保险从业 人员
52万
70035
300万
32.4万
?
比例
45:1
101:1
40:1
187:1
?
注:平安人力数据为2012年初数据
从业人员人口渗透率较低(保险从业人员/当地人口数),与成
熟市场相比依然差距很大;
机构 青岛 日照 淄博 东营 潍坊 威海 滨州 临沂 青分所辖
总人口 749万 268万 418万 179万 849万 259万 356万 994万 4072万
保险从 业人员
19910
6034
11687
6081
19431
9666
10246 25457 108512
比例 376:1 444:1 358:1 294:1 437:1 268:1 347:1 390:1 375:1
我国保险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保险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王蓉(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江苏苏州215021)【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完善,我国原有的保险体系已不再适应新的发展潮流,完善保险体系,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阐述我国现有保险行业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希望对保险业的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保险行业;问题;对策一、我国现有保险业中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的保险业较之于过去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是依旧存在着些许问题,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居民缺乏保险意识,对保险的认知度不高。
在中国,多年来“卖保险”已成为坑蒙拐骗的代名词,广大居民对“买保险”望而止步。
调查显示,70%的居民对保险知识了解甚少、甚至是一无所知,只有少数人对保险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从而导致我国的保险密度和深度都偏低,致使我国保险市场的规模不能够迅速扩大。
(2)保险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国地大物博,从全国的角度来看,无论在资金、技术还是人才的配置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城市在资金、技术和人才上面都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这些地区保险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与经济欠发达的西北地区比起来,都有明显的优势。
长此以往,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会加深区域间的利益冲突,大量人、财、物流向发达地区,导致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保险业的发展空间被压缩,形成恶性循环,延缓整个保险行业的发展进程。
(3)保险公司同质化现象严重。
我国大大小小的保险公司有很多家,但是这些保险公司在经营管理体制和营销方式、保险产品与服务对象的选择、经营理念与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模仿和克隆现象比较严重,各保险公司之间经营管理模式的差异性不够明显。
(4)我国的保险业监管体系不完善,监管效率不高。
经过多年的保险业建设,可以说我国初步的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保险监管体系,但是较之于国外的发达国家,我国的保险体系还存在着很多缺陷,主要体现在:第一,保险监管的内部关系还不够清楚。
我国的保险监管体系基本上是实行分业监管,虽然成立了保险监会,但是他与保险机构的职能关系不够明确,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
中国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的研究
中国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的研究近年来,中国的保险业迅猛发展,保险公司数量不断增加,保费收入逐年攀升。
然而,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仍然相对较低。
本文将对中国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进行研究,探讨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保险深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保险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力。
一般来说,保险深度的测算主要考虑两个因素,即保费收入占GDP比重和保费支出占总支出比重。
根据国际经验和实践,保险深度应该保持在一定水平以上,这有助于国家在面对风险和灾害时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和保障。
根据最新数据,2024年中国的保险深度为4.8%,相对较低。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例如美国的保险深度约为11.4%。
这一差距主要是由于中国保险业相对年轻,发展时间较短,再加上保险文化和意识的相对薄弱等因素所致。
同时,中国的保险密度也相对较低。
保险密度反映了人均保费购买量的水平,较高的保险密度意味着人们对风险的认识和理解更强,更愿意投保。
根据最新数据,2024年中国的保险密度为311.5美元,相较于其他发展中经济体来说较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尽管中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相对较低,但其发展潜力巨大。
一方面,中国正经历着经济转型和城镇化进程,这将为保险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另一方面,中国的中产阶级迅速扩大,消费者保险需求增长迅猛。
然而,中国的保险业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中国的保险文化和保险意识相对薄弱。
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中国人对保险的理解和认知还不够充分,许多人对保险的作用和意义并不清楚。
这需要加强保险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保险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中国的保险产品和服务还相对单一、在中国,大多数保险产品还是传统的人寿险和车险,创新保险产品的比例较低。
这意味着中国保险市场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保险公司需要更多地提供符合不同需求的多样化保险产品。
第三,中国的保险监管和风控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中国保险排名及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的分析
2010年中国十大保险公司排名NO.1 中国平安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NO.2 太平洋保险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NO.3 中国人寿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NO.4 友邦保险 (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NO.5 新华保险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NO.6 泰康保险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NO.7 中宏保险 (中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NO.8 阳光保险 (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NO.9 华安保险 (华安保险集团)NO.10 大地保险 (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一.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是衡量保险行业发展情况的两个重要指标。
保险密度是按照一国的全国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保险的普及程度和保险业的发展水平。
保险深度是指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
它是反映一个国家的保险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从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这两个指标,可以看出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情况及它与世界同行业水平的差距。
2004年,我国保险深度为2.6%,保险密度为380元。
而2004年世界平均保险深度已达8.1%,平均保险密度已达470美元。
我国保险业虽然自保险行业恢复以来,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但与世界相比,中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市场的有效需求没有得到较好的释放,中国的保险市场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中国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的现状根据本人的研究,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有以下特点:1.保险行业起步较晚,保险市场开发不足,且保险市场尤其是广大农村市场发育不成熟。
2.受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中国保险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保险产品结构单一。
3.由于受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保险意识不强,保险观念比较传统落后。
4.社会公众对保险的信任度低,而且部分保险人员的素质不是很高,加上理赔相对比较困难,使得老百姓对保险公司的信任度较低。
2024年保险行业研究报告(含多场合)
保险行业研究报告(含多场合)保险行业研究报告一、引言保险行业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保险需求逐渐增加,保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本文旨在对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趋势、竞争格局、政策环境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为保险行业从业者、投资者及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依据。
二、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1.市场规模2.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保险市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保险密度指人均保费收入,保险深度指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
近年来,我国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不断提高。
2017年,我国保险密度达到2725元/人,保险深度达到4.4%。
3.市场主体我国保险市场主体包括保险公司、保险中介、保险消费者等。
截至2017年底,我国共有保险公司186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87家,人身保险公司99家。
保险中介主要包括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
保险消费者是指购买保险产品和服务的个人和单位。
三、保险行业市场趋势1.保险需求持续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保险需求逐渐增加。
一方面,居民对风险保障的需求日益强烈,保险产品逐渐成为家庭理财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企业对风险管理的需求不断上升,保险服务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2.保险产品创新为满足市场需求,保险公司不断加大产品创新力度。
在人身保险领域,保险公司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投资理财功能的保险产品,如分红保险、万能保险、投连险等。
在财产保险领域,保险公司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风险特点,开发了专业化的保险产品。
3.保险科技发展四、保险行业竞争格局1.市场竞争加剧随着保险市场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一方面,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加剧,主要体现在产品创新、服务质量、渠道拓展等方面;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加剧,如银行、证券、基金等。
中国大陆保险密度和深度仍相当低
中国大陆保险密度和深度仍相当低12 月7 日,履新38 天的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打破网络上关于他上任60 天缄默期的传言。
面对应邀参加保险消费者座谈会的各行业代表,项俊波开门见山,直言消费者利益保护:保险消费者是保险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没有保险消费者,就不存在保险市场,也就不需要保险监管。
只有切实维护好消费者利益,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需求,保险业的发展道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只有妥善处理好大家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坚定广大消费者对保险业的信心。
只有想消费者所想,急消费者所急,办消费者所需,保险监管工作才能把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落到实处。
十几年来,中国保费收入突飞猛进的速度在西方看来不可思议。
尽管如此,中国大陆保险的密度和深度仍然相当低,社会对保险业的认知程度和美誉度也不高。
今年7 月,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联手北京大学和零点调查公司发布了一份家庭寿险需求调查报告。
调查显示,中国家庭的寿险认知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对于市场上的寿险产品,仅有27.2%的家庭表示了解其相关信息,而明确表示不了解的比例超过半数(51.2%),农村表示不了解的比例更高(54.2%)。
诚如项俊波主席所言,这些年来,保险业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服务经济社会大局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随着保险业快速发展,一些长期以来逐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正在暴露和显现出来,社会各界对保险业还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有些意见还比较尖锐。
保险理赔难服务不到位保险条款复杂等,都直接、间接对保险业造成了负面影响。
无论是销售时的误导、欺诈,还是理赔时的推诿、塞责,抑或是一。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保险行业分析小组基本结论:我国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保险市场发展前景看好,保险市场业务收入将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将放缓,一方面是因为经营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缘于宏观调控的影响。
虽然中资保险公司凭借地理优势,在国内保险市场上占有领导地位,但随着我国保险市场开放程度的加大,外资比重将不断增加,会逐步蚕食中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
就经营方面来看,目前我国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不理想,在投资渠道放宽的背景下,有较多的改善机会。
目前产险处于亏损的边缘,经营费用支出需要压缩,主要寿险公司的经营状态尚可。
当前我国保险公司的资本充足率偏紧,但整体偿付能力尚处于正常状态。
保险市场的整体格局一、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近年来,我国保险密度(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和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2004年我国保险密度为332.19元,北京、上海、天津分别以2490元、1763元和791元的保险密度位列全国前3位。
当前我国保险密度总体上呈东、中、西递减之势,与当地的经济实力成正向关系。
2004年我国保险深度为3.16%。
全国约三分之二的省份的保险深度在2%?3%之间,超过3%的有北京、上海、山西、新疆、辽宁5个地区。
就代表保险业整体水平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指标而言,我国与世界发达水平差距很大。
2003年发达国家保险密度平均为2764美元,约为我国的68.9倍,保险深度平均水平为9.2%,大约是我国的2.7倍。
正是由于差距很大,也表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前景令人看好。
表1:近几年我国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指标年度保险密度(元)保险深度1999年 110.65 1.70%2000年 126.21 1.78%2001年 109.16 2.20%2002年 237.64 2.98%2003年 287.44 3.33%2004年 332.19 3.16%资料来源:保监会资料和鹏元资信保险业数据二、产险和寿险的市场份额对比2005年1至7月间,我国保费行业实现业务收入3022.03亿元,其中寿险业务收入2225.99亿元,产险业务收入796.04亿元,分别占总保费收入的73.66%和26.34%,寿险业务占有显然的主导地位,但产险业务收入的增长率高于人身险。
中国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的研究【精选】
中国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内容摘要]:在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经济突飞猛长。
我国的保险业从1980年以来,也不甘落后,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
本文主要依据相关关系原理,以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为基础,对中国从1980年到2008年的保险行业的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了保险业与经济发展、人口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对保险业、保险密度、保险深度的一些情况的分析从而为保险领域的一些决策作出依据,并预测未来保险行业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关键词]:保险密度、保险深度、经济发展、GDP、人口数量、保险产业、回归分析一.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是衡量保险行业发展情况的两个重要指标。
保险密度是按照一国的全国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保险的普及程度和保险业的发展水平。
保险深度是指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
它是反映一个国家的保险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从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这两个指标,可以看出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情况及它与世界同行业水平的差距。
2004年,我国保险深度为2.6%,保险密度为380元。
而2004年世界平均保险深度已达8.1%,平均保险密度已达470美元。
我国保险业虽然自保险行业恢复以来,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但与世界相比,中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市场的有效需求没有得到较好的释放,中国的保险市场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中国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的现状根据本人的研究,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有以下特点:1.保险行业起步较晚,保险市场开发不足,且保险市场尤其是广大农村市场发育不成熟。
2.受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中国保险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保险产品结构单一。
3.由于受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保险意识不强,保险观念比较传统落后。
4.社会公众对保险的信任度低,而且部分保险人员的素质不是很高,加上理赔相对比较困难,使得老百姓对保险公司的信任度较低。
保险密度和深度
⏹什么是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是什么意思?2008-08-13保险深度是指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它是反映一个国家的保险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
保险密度是指按照一个国家的全国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它反映了一个国家保险的普及程度和保险业的发展水平。
目前,中国保险业总资产仅占GDP的8.7%,而世界经合组织成员国这一比例超过20%;保险深度在中国仅为2.7%,而世界平均水平为8%;保险密度在中国为人均47美元,而世界的平均水平为512美元,相差极为悬殊。
金融⏹在过去四年中,中国的经常账户余额大大减少了,主要原因是投资激增和全球大宗商品高价。
我们预测2012 年经常账户余额为 GDP 的1.9%;更小的贸易顺差将加强减缓人民币升值的需要,详见下文。
⏹资本账户公开似乎已经成为2015 年的一个软政策。
改革者似乎相信这个与人民币国际化相关的目标将有利于推进国内改革。
我们预测2012 年会有进一步促进外国投资者(包括央行)进入在岸资本市场的举措。
国家外管局可能还会提高个人购买外汇配额。
离岸人民币市场在2011 年⏹迅猛发展,尽管四季度受全球避险情绪拖累、离岸人民币存款增长减速。
中国政府很可能将继续寻找发展这个市场的途径。
⏹点的幅度再下调五次。
按照货币学基本原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每增长出1元价值,作为货币发行机构的中央银行也应该供给货币1元,超出1元的货币供应则视为超发。
而在新兴市场国家由于市场化改革等原因,资源商品化过程加剧,广义货币供应量适度高于经济发展GDP增长也是合理的。
但过高的货币供给却极易带来通胀。
继续追问:就是说经济增长出1元价值,央行就印一元货币对吧?今年我国的货币超发42亿,是央行多印了这个意思吗补充回答:基本上是这样的高连奎:中国面临的不是货币超发造成的通货膨胀2011年10月18日 10:44:34中国面临的不是货币超发造成的通货膨胀人民币少发下的价格膨胀通货是钱的意思,通货膨胀就是钱多了,这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学术上的通货膨胀却不是这个意思。
2013年中国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数据公布2页
2013年中国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数据万一网公布保险密度是指按当地人口计算的人均保险费,反映该地国民参加保险的程度。
保险深度则是指某地保费收入占该地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反映了该地保险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除了保费收入,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是衡量一个地区保险市场成熟程度的指标。
根据保监会公布,2013年原保险保费172222375万元,2013年GDP568845亿元,2013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6072万人。
由此计算得出,2013年度保险密度1265.7元,与2012年度相比增长10.7% (2012年度保险密度为1143.8)。
2013年度保险深度3.03%,与2013年度相比增长16.7%(2012年度保险深度2.98%)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但我国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既是我国人口和经济的规模因素在保险业上的显现,也是我国收入水平、城市化水平、教育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
此前据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保险深度已达12%左右。
而保险密度方面,发达国家已达2000-3000美元。
此外,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的研究,整个亚洲2009年的平均保险深度为6.1%,其中“亚洲四小龙”依然占据领先地位。
中国台湾保险深度最高,达16.8%,接下来依次是中国香港(11%),韩国(10.4%)以及新加坡(6.8%)。
日本作为规模最大的市场,保险深度为9.9%。
亚洲人口最多的两个经济体中国大陆和印度,保险深度却分别只有3.4%(2008年为3.3%)和5.2%(2008年为4.6%),也说明了这两个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
保险深度最低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只有1.3%。
根据保监会发布的《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15年,我国保险深度要争取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2100元。
要达到这一目标,保险业需要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
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的研究
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的研究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迅速发展,充分发挥了经济补偿职能,为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来重要贡献。
虽然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迅速,但是发展水平还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保险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在影响保险业发展的各种因素中,人口因素是影响保险业发展的重要变量。
人口总量、人口的结构因素(如年龄结构、收入结构、城乡结构、教育结构)等对保险需求和保险业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我们的研究表明,中国的总人口不是保费收入的格兰杰原因,主要因为中国保险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保险业发展在城镇和农村之间极不平衡。
目前,影响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人口因素中,主要是人口结构因素在发挥作用。
我国保险费收入的总量较高,但是我国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既是我国人口和经济的规模因素在保险业上的凸现,同时,也是我国收入水平、城市化水平、教育水平等因素的作用。
关键词:保费人口 GDP 保险密度保险深度保险密度是指人均保费收入保险深度是指保费收入占本国当年GDP的比例。
主要内容:①我国保险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水平和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②影响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主要因素:③我国保险业面临的问题以及怎样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水平。
我国保险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迅速发展,充分发挥了经济补偿职能,为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来重要贡献。
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准备阶段(1980-1992年),允许一些境外的保险公司在中国设立代表处,增进中外保险业的相互了解和合作;试点阶段(1992-2001年),1992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上海外资保险机构暂行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外资保险公司设立的条件、业务范围、资金运用等方面的内容。
该年9月美国友邦公司在上海设立分公司,成为第一家进入我国的外资保险公司;过渡阶段(2001-2004年),我国加入了WTO,标志着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全面开放阶段(2004年至今),2004年12月11日,保险业“入世”过渡期结束,标志着我国保险业进入全面开放的新时期。
保险报告情况说明
一、报告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全面了解保险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趋势,本报告对近年来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
二、保险业发展现状1. 保险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近年来,我国保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保费收入逐年增长。
据统计,2019年,我国保险业总保费收入达到3.84万亿元,同比增长12.2%。
2. 保险产品种类日益丰富。
为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保险公司不断推出各类创新产品,如健康保险、养老保险、农业保险等。
截至2019年底,我国保险产品种类已达数千种。
3. 保险业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保险公司积极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加强客户满意度调查,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同时,保险业在防范风险、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4. 保险业对外开放不断深化。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推动了我国保险业的竞争与合作。
三、保险业存在问题1. 保险深度和密度有待提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保险深度和密度仍有较大差距,保险需求尚未得到充分释放。
2. 保险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部分保险公司过于追求市场份额,导致保险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难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3. 保险业创新能力不足。
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我国保险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4. 保险业监管有待加强。
部分保险公司存在违规经营、误导销售等问题,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四、未来发展趋势1. 保险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保险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
2. 保险产品创新不断涌现。
保险公司将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推出更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3. 保险业服务能力提升。
保险公司将继续提升服务能力,提高客户满意度。
4. 保险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
我国保险业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外资保险公司的合作。
五、结论总体来看,我国保险业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保险行业分析小组 基本结论:我国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 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保险市场发展前景看好,保 险市场业务收入将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将放缓,一方面是 因为经营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缘于宏观调控的影响。
虽然 中资保险公司凭借地理优势,在国内保险市场上占有领导地 位,但随着我国保险市场开放程度的加大,外资比重将不断 增加,会逐步蚕食中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
就经营方面来 看,目前我国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不理想,在投资渠道放宽 的背景下,有较多的改善机会。
目前产险处于亏损的边缘, 经营费用支出需要压缩,主要寿险公司的经营状态尚可。
当前我国保险公司的资本充足率偏紧,但整体偿付能力尚处于近年来,我国保险密度(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 和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整体呈现上 升趋势。
2004年我国保险密度为元,北京、上海、天津分别以 2490 元、 1763 元和 791 元的保险密度位列全国前 经济实力成正向关系。
2004 年我国保险深度为 %。
全国约三分之二的省份的保险深度在 2%?3%之间,超过 3%的有北京、海、山西、新疆、辽宁 5 个地区。
就代表保险业整体水平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指标而言,我国与世界发达水平差 距很大。
2003 年发达国家保险密度平均为 2764 美元,约为正常状态。
保险市场的整体格局、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 当前我国保险密度总体上呈东、中 、西递减之势,与当地的3 位。
我国的倍,保险深度平均水平为%,大约是我国的倍。
正是由于差距很大,也表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前景令人看好。
1:近几年我国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指标年度保险密度元)保险深度1999 年% 2000 年% 2001 年% 2002年% 2003 年% 2004 年% 资料来源:保监会资料和鹏元资信保险业数据二、产险和寿险的市场份额对比2005 年1 至7 月间,我国保费行业实现业务收入亿元,其中寿险业务收入亿元,产险业务收入亿元,分别占总保费收入的%和%,寿险业务占有显然的主导地位,但产险业务收入的增长率高于人身险。
保险市场发展情况以及保险市场现状分析
1.2居民财富增加,财富管理、传承和
逐渐过渡到 当前“买产品”阶段。从“要不要买保险” 养老规划需求不断增长
变成“需要买什么保险”,消费者已经逐渐进入主动购
随着居民财富的增加,居民对财富积累、子
买保险的阶段 并建立起“价格-责任-核保”的三角需求 女教育、养老规划、家庭保障的风险认知愈发全
模式,即在符合自
根据数据来看,2010年2012年保险行业代理人规模 在缩小,从2012年起往后三 年,同比增速高达45%,从 2016年至2021年则规模一直 在缩小。
变革与重塑,保险市场发展中的需求变化
身能力的预算下,能够顺利通过保险的风险管理
1.1 80、90 后新中产群体已经成为保险消费的主
属性, 方案。
02 保险市场发展现状探析 (2020~)
保险市场发展脉络
1978~2000
2001~2010
2011~2016 2017至今
第一阶段:恢复发展 在市场端,1979 年国家逐步恢复国内保险业务。
第二阶段:快速扩张 市场端急速扩容。
第三阶段:松绑创新 监管层定调“整顿、松绑、改革” 2012 年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 第四阶段:规范发展 2017 年以来,“保险姓保”,强监管、补短板、治乱象、防 风险。2018 年,银保监会成立,保险行业从规模导向转变为 风险导向。
品体系。保司需基于健康、养老、财富管理和财
富传承的四大价值 主张,为客户在不同人生阶段
带来全方位、个性化、全生命周期的综合解决方
案。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健康生活、品
质养老和财富管理传承的需求成为越来越多人的
共识和刚需。保司需要在供给端持续发力,基于
变 化的需求重塑产品体系和丰富产品供给侧。
2024年家庭保险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家庭保险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家庭保险是一种重要的金融保障工具,旨在提供对家庭成员在意外事件发生时的经济支持。
本报告将对当前家庭保险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家庭保险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定量调研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家庭保险购买的情况和原因;定性调研则通过深度访谈,了解消费者对家庭保险的认知和态度。
3. 家庭保险市场现状分析3.1 市场规模根据我国保险行业发展报告,家庭保险市场在过去几年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截至2019年底,家庭保险市场规模达到X亿元。
3.2 家庭保险产品当前家庭保险市场上主要存在以下几类产品:意外保险、医疗保险、重疾险和寿险。
这些产品不同程度地覆盖了家庭成员在意外事故、疾病和丧失等方面的风险。
3.3 家庭保险购买意愿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有购买家庭保险的意愿,主要原因是为了保障家庭成员的健康和经济安全。
4. 家庭保险市场发展趋势4.1 个性化定制随着人们对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家庭保险市场也逐渐向个性化定制方向发展。
保险公司应根据不同家庭的需求和特点,提供量身定制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4.2 融合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家庭保险市场将与智能家居、互联网金融等领域进行深度融合。
通过与其他行业的合作,提供更加便捷和全面的家庭保险服务。
4.3 数字化管理家庭保险市场将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保险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管理。
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APP等方式轻松管理自己的保单和理赔事务。
5. 建议与展望5.1 加强宣传和教育应加强家庭保险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家庭保险的认知度和理解。
5.2 提供个性化产品保险公司应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特点,提供个性化定制的家庭保险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5.3 加强科技创新保险公司应加强与科技公司的合作,引入先进科技手段,提供更智能、便捷的家庭保险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全国保险密度与深度调查2013-05-16
根据最新公布数字,初步计算出中国内地各省区2012年保险密度和深度。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保险密度为1143.8元,保险深度为2.98%。
保险密度是指按当地人口计算的人均保险费,反映该地国民参加保险的程度。
保险深度则是指某地保费收入占该地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反映了该地保险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除了保费收入,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是衡量一个地区保险市场成熟程度的指标。
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保险密度为1143.8元。
比上年提高79.4元,同比增长7.46%。
2012年,全国各地区保险密度区域差异仍然明显,总体呈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递减态势。
北京(4572元)、上海(3497元)仍位居前两位,浙江(1802元)超越天津(1758元)位居第三。
保险密度排名前十位中,有9个来自东部地区,只有重庆来自西部,位居第十。
西部地区保险密度总体水平偏低,但提升速度较快,其中西藏、贵州、青海、宁夏、甘肃、广西、云南等省保险密度同比增长均超过10%。
2012年,在保险密度提升的同时,保险深度受保费收入增速放缓影响略有下降。
数字显示,2012年,保险深度为2.98%,较上年下降0.06个百分点。
北京、上海、四川排名仍居前三位。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但我国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既是我国人口和经济的规模因素在保险业上的显现,也是我国收入水平、城市化水平、教育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
此前据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保险深度已达12%左右。
而保险密度方面,发达国家已达2000-3000美元。
此外,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的研究,整个亚洲2009年的平均保险深度为6.1%,其中“亚洲四小龙”依然占据领先地位。
中国台湾保险深度最高,达16.8%,接下来依次是中国香港(11%),韩国(10.4%)以及新加坡(6.8%)。
日本作为规模最大的市场,保险深度为9.9%。
亚洲人口最多的两个经济体中国大陆和印度,保险深度却分别只有3.4%(2008年为3.3%)和5.2%(2008年为4.6%),也说明了这两个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
保险深度最低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只有1.3%。
根据保监会发布的《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15年,我国保险深度要争取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2100元。
要达到这一目标,保险业需要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
(图表数据均不含港澳台地区)。